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四复习教案

时间:2019-05-12 18:24: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四复习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四复习教案》。

第一篇: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四复习教案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概述:中国现代史的分期: 多国家经济起飞或开始持续发展,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中国不仅没能1949—1956: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反而使这种差距进一步拉大,从而失去了一次发展机

1949—1952巩固政权; 遇。这种惨痛的教训从反面说明了民主和法制建设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1953—1956三改,向社会主义过程 极端重要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在政治建设上创新性探索,这表现在1956—1966:十年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制定颁行了包括新宪法在内的一大批法律文件,1966—1976: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时期 社会主义民主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法制逐步健全,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1976-1978: 在徘徊中前进的两年 设进入了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的健康发展轨道。1978—至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专题的第三目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始终坚专题概述 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挫败了外国势力企图制造‚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本专题涉及到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即中国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阴谋,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二是‚一国两制‛理论的创设,和全国人民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而不懈努力的奋斗历程。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丰富了

本专题第一、第二目反映的是现代中国政治建设的基本线索,既包含了政‚一国两制‛理论和实践。

治建设的起点和基本内容,也包含了政治建设的曲折、转折及其新的探索与成一个特色:具有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就。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开辟

两个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了道路。五年后,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继

三个阶段:(1)1949-1956年

民主政治确立与形成时期 承和发展《共同纲领》的基础上,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国家根本政治(2)1956-1976年

民主政治曲折发展时期 制度,这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3)1976--

民主政治健全完善时期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民主政治的核心内容。在中国共产党 领导下,上述制度不断得到巩固和完善。在‚文化大革命‛十年**中,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一度陷于瘫痪,整个国民经济处于停滞状态。而这一时期,许

第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知识梳理】 一.新中国的成立 1.背景

⑴军事基础:解放战争的胜利,推翻了国民党的统治。

⑵政治基础: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实现了工作中心的转移。⑶基础组织:

⑷思想和理论基础:七届二中全会 《论人民民主专政》 关于七届二中全会

1949.3历史转折时期 地点:河北省西柏坡村 内容:

①工作中心的转移:农村转移到城市,以恢复发展生产为中心。②确定了政治、经济、外交政策。③规定了总任务: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④提出了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意义: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重大问题

2、筹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1949、9,北平)⑴时间,地点:1949、9 ;北平⑵中心议题:讨论成立新中国 ⑶内容:

①.决定:国名、国旗、国徽、首都、国歌、公元纪年

会议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采用公元纪年。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诞生了 ②.通过:《共同纲领》(施政纲领,临时宪法——规定了国家性质:人民民主国家;政权性质:人民民政权);《中国政协组织法》;《政府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以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还规定了国家各个方面的基本方针和政策。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将来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共同纲领确立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新型国家的架构,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②.选举国家领导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等为副主席。⑷地位:暂行人大职权

⑸意义:初步建立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成立:开国大典(1949、10、1、下午2时)

①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决定以《共同纲领》为施政纲领,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②开国大典

4、意义:

①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建立了真正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

②建成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③为国家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石。

④人民成为了国家的主义,进入了历史新纪元。

⑤国际:是继俄十月革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世界上最重大的事件。

二、新中国三大基本政治制度的建立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最根本的政治制度)一届人大召开 1背景:

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普选方法产生。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②政权巩固(军事斗争结束),经济恢复,土改完成,三改开始,社会主义建设大规模展开,推动了国家的政权建设。③1953年,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奠定了基础。

2召开:时间:1954年9月。地点:北京。3内容:

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①国家性质: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②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③国体: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④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⑤人民权利及义务。

⑥规定了三大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⑦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⑵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大会决定任命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⑶体现了两大原则:人民民主原则;社会主义原则。

4、意义:

⑴通过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⑵开创了人民民主新阶段,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⑶宣告了政协代行人大的任务结束。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1形成的基础:

①中共与各民主党派共同反对国民党的独裁统治。

②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共与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同共筹建新中国的工作。2形成发展过程

①初步形成:1949年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召开:时间:1949年9月;地点:北平;代表: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人民解放军、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以及海外华侨的代表出席大会,表明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可以执行全国人大的职权。②正式确立:1954年一届人大后,政协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任务结束,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成为各民主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舞台。

③新阶段: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根据这一方针,组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标志该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④进一步完善

1982年中共确立‚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使该制度进一步完善。3职能:

⑴1949年——1954年代行位全国人大 ⑵1954年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 4特点:

①前提:接受中共的领导;

政治基础:四项基本原则是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思想基础:‚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组织基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②目标:以服社会主义事业为目标。

③与中共关系:各党派共同参政,不轮流值政;

④地位:各党派得到宪法的承认保护,享有政治自由、组织独立;法律平等。5作用

①有利于全国人民团结。

②有利于发扬民主,调动各党派参政议政的热情,加快社会主义建设。③有利于政府的科学决策(兼听各种意见)④有利于中共发扬优良传统,克服官僚主义

⑤有利于形成对中共的监督机制和促进党风廉政建设。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定义: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立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由当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自治权利。1.原因:

⑴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⑵民族分布的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⑶各民族发展不平衡; 2.政策形成过程

⑴1949年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

⑵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⑶1984年,政府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明确规定,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目的:为了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4基本内容:

⑴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的结合。中国范围内的少数民族,以区域为基础,实行自治权;

⑵核心是聚居的少数民族行使自治权;

⑶聚居的少数民族行使自治权的主体是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⑷实行的前提是国家的统一和中央的统一领导。5民族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6实施状况 ⑴5个自治区:

①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

②1955.1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③1958.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和1958.10宁夏回族自治区; ④1965年西藏自治区;

⑵30个自治州;⑶124个自治县; 6意义

⑴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⑵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⑶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⑷马克思主义关于问题解决中华民族问题的伟大创造 【疑难解惑】

1.比较《共同纲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相同点

性质:都是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不同点

历史条件:前者是国民政府被推翻,新中国即将成立;后者是人民政权得到巩固。

国家性质:前者规定国家是新民主主义国家;后者规定国家性质是社会主国家 原则:共同纲领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新民主义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经济:《共》允许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宪》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 政协与人代会的区别

⑴性质:政协是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不是国家机构;

人代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最高根关。⑵职能:①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②最高立法权,任免权,决定权监督权及其其它机关行使的职权。

⑶成员的产生方式:①政协委员由协商产生,(由上届委员会商决定)

②人代会代表由选举产生。2.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原因

历史原因:人民代表大会是在中国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政体,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决定的 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符合我国国情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许多优越性:便于人民参加国家管理;便于集中统一地行使国家权力;既能保证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又有利于地方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

3.正确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主权论‛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基础 选民民主选举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前提

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础建立的全部国家机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 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关键 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西方资产阶级议会制的区别。

(1)阶级本质不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阶级本质相适应.服务于人民民主专政;资产阶级议会制与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阶级本质相适应,服务于资产阶级专政。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资产阶级议会制的根本区别。

(2)组织和活动原则不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按照民主集中制与议行合一原则组织和活动;资产阶级议会制按三权分立原则组织和活动。

(3)政党在政权组织中的活动方式不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即中国共产党始终处于领导核心地位;资产阶级议会制采取两党或多党轮流执政的制度

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区别于西方国家政体的根本点在于,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原则是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基本核心是,将人民所拥有的国家权力首先集中到由人民选举产生的人民代表大会手中,再由人民代表大会组织其他国家机关并将国家权力分配给这些国家机关,它们行使各自的权力。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中的主要权力和决定性的权力,决定国家或者本区域范围内的重大问题,并监督由其产生的其他国家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是由人民在民主的基础上选举产生的国家机关,是民意代表机

关。而其他国家机关并不是由人民选举产生的国家机关,而且也不可能都由人民选举产生。这些非民意代表机关当然无法去抗衡人民代表大会,去制约人民代表大会。这样就保证了人民代表大会能够集中行使国家权力,也就保证了人民集中行使国家权力,使得人民代表大会能够运用国家权力集中有效的保证人民意志的实现。

民主集中制原则还可以在保证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地方根据自己的情况,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根据本地的具体情况进行管理。

6、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中国民主政治中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制度有利于党和国家的集中统一和全国人民的团结;有利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充分调动各民主党派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有利于党和政府兼听各种意见,作出科学的决策;有利于发扬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克服官僚主义;有利于形成对共产党的监督机制和党风廉正建设。

7、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的原因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中国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境内各民族汇成了中华民族,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在事实上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旧中国时,由于历史条件、地理环境的原因和旧中国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使各少数民族的社会发展极不平衡;近代以来各民族在为民族解放、社会进步方面共同斗争,建立了荣辱与共的友谊,这样的政治认同就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和社会基础。另外我国各民族之间除了语言文字、生活方式、文化习俗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各有不同,需要政府在这些方面分别照顾各民族的风俗和习惯。

第2课.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挫折及其历史性转折

【知识梳理】

一.良好开端: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1956)1背景:

⑴经济:三改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⑵政治: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2内容

⑴正确分析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认为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阶级矛盾已不是国内主要矛盾,而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生产力的矛盾。⑵提出主要任务: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七届二中全会也提到)⑶重申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健全法制,⑷坚持民主集中制,发扬党内民主,反对个人崇拜,反对官僚主义。

⑸制定了经济建设方针: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3意义:见教材

二.重大挫折:‚文革‛对民主法制的践踏(1966—1976)㈠全面建设时期(1956——1966)

⑴.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55万人)——成为以后阶级斗争问题上连续犯错误的理论根源。

⑵.1958年大跃进——使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人民公社——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⑶.1959年反右倾斗争 ——将阶级斗争引申到党内。

⑷.1960年实行调整(中心)、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1962年八千人大会。

㈡‚文革‛发生(1966——1976)1原因

①根本原因:党内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严重

②毛泽东对国内形势的错误判断,认为党中央出现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已面临资本主义复辟的现实危险。(重要原因(毛是图通过文革夺走资派的权,巩固社会主义的政权))

③林彪、江青等人的利用、助长了毛泽东的错误(促成因素)

④导火线:1965.11姚文元在文汇报上发表了《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文章,点名批判北京市副市长吴晗。2过程

⑴全面发动标志:66.5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五一六通知‛和66.8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的召开,通过了十六条。(两次会议或两个文件)

⑵成立领导机构:中央文革小组(1966.5.28成立,隶属中央政治局党委;67.2后取代了中央政治局和中央书记处;69年九大后停止了活动。)

⑶红卫兵运动兴起:1966.8.18(八.一八)红卫兵聚集天安门,毛主席第一次接见了红卫兵,先后8次接见,66.11.25是第八次接见。破四旧,大串连 ⑷全面夺权,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

上海的一月革命,1967年1月,由张春桥、姚文元策划,以王洪文为首的上海造反派组织冲击中共上海市委,夺取了上海市的党政大权,建立上海革命委员会,毛泽东对此予以支持。接着,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政领导机关都被夺权,陷于瘫痪。各‚造反派‛之间为夺权展开激烈斗争,许多地方发生武斗。工厂、学校正常的生产学习停顿下来,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使全国陷入空前的**之中。

⑸1968年成立了革命委员会:政党军合一,是政体建设的一次大倒退。⑹1971.9.13九一三事件,林标集团被粉碎,宣告了文革理论和实践的破产。⑺1976.10粉碎了江青集团,文革结束。(四人帮:江青;王洪文;张春桥;姚文元(75批林批孔,将矛头对准了周恩来。))3文革对民主与法制的破坏。

⑴无政府主义泛滥:领导人、名人、学者遭到批斗,抄家迫害(红卫兵)⑵各项法律名存实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人身自由失去了保障。——‚刘少奇冤案‛(1969.11 河南开封)⑶非法夺权,党政机构瘫痪,⑷人代会;政协;等遭到破摧残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连续十年没有召开,人民代表已无法正常行使其权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也不能实行。新中国成立以后逐渐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中断了。⑸政治体制严重倒退:革命委员会

4.性质: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的,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的,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内乱。5.教训:建全民主与法制

三.伟大转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978)1.背景:

⑴文革结束,但左倾错误没有结束; ⑵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① 结果: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② 影响:打破了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的束缚,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潮流;

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⑶邓小平恢复了工作。

2.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978.12.18——22)⑴目的:彻底纠正‚左倾错误,拨乱反正。‛ ⑵主题报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邓小平理论开始形成的标志 ⑶内容:

①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②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③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形成了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④经济政策的拨乱反正: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⑷意义:

①是新中国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 ②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③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政治建设的新时代。

④开辟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伟大起点。

四.新时期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发展完善)

1.健全法律制度 ⑴历史条件:

原因: ‚文革‛的教训:‚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和人民痛定思痛,深刻认识到,要保护人民民主,避免社会**,就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

中共中央为刘少奇平反昭雪,并在全国范围平反各种冤假错案,为全面开展法制建设准备了政治基础。

(2)措施:立法工作的全面展开和法律体系的形成:

①党提出法制建设方针: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 ②从1979年开始,全国人大加紧全面立法工作;

③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成为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④1997年中共都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任务。⑤1999.3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将依法治国写入宪法。

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中国在立法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2.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

⑴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在新的历史时期,国家恢复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重新召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⑵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完善

1982年,中国共产党确立于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完善。

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

进入新时期,党和政府更加重视民族工作。1984年,政府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明确规定,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力,体现了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⑷村民选举制度的推行

(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同时,民主政治不断向前发展。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改

变了过去由上级政府任命村委会干部的做法,推进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各地

在普遍推行村民自治、民主选举的过程中,创造性地发展了各种村民选举制度。其中比较著名的是创自吉林省的‚海选‛制度。

(二)‚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

1997年,中共十五大正式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

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写进宪法。这使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达到新的高度,成为中国法制建设的里程碑。

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

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全体人民利益的民主,其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真正享有各项民主权利,并且享有管理国家事务和各项事业的权利。

社会主义法制是人民按照自己的意志,通过国家政权制定或认可建立起来的法律制度和执法原则,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的基本方法。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高度民主和完备法制相统一的国家,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密不可分。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和保障;民主必须法制化,法制必须保障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是民主化与法制化的统一。

‚法治‛是依法治国的简称,是指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保证国家的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第三课.‚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

【知识梳理】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

1、形成进程:最初提出是针对台湾问题 ①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第一次公开宣布‚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

②1981年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③80年代初邓小平明确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④1984年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通过了这一构想—— ‚一国两制‛构想具有了法律效力

2、‚一国两制‛的内涵:‚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指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①前提: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②主体:社会主义制度

3、‚一国两制‛的意义: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①为实现祖国统一指明了方向;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稳定繁荣和发展。

②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想和方式

二、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1.港的回归

⑴香港问题的由来

1842年《南京条约》,英国割香港岛;1860年《北京条约》英国割占九龙半岛;1898年,英国强租新界。⑵建国初为什么不解决?

保留香港作为国际通道,以便打破帝国主义对我们的经济封锁,中国没有立即收回。但是,我国政府从来不承认关于香港地区的三个不平等条约,声明将在适当时机收回香港主权。⑶回归的过程和启示

1982年,邓小平等就香港问题与撒切尔夫人进行会谈。邓小平提出可以用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案解决,否决了英方用主权换治权的提议。

1984年12月9日,中英两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1990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根据‚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和高度自治的原则,起草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1997年7月1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

启示:国家富强是实现统一的有力保障,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充分说明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可行性。2.门回归:1999年12月20日 ⑴澳门问题的由来

1553年,葡萄牙人租借澳门。⑵回归过程

1987年,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发表。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宣布成立,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宣布就职。

(史料链接)何厚铧致辞说:‚国家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的主流;民族团结富强,是中国人民长期不懈的追求。澳门回归,正是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进程中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一步。‛ 3.回归条件

①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根本原因)②‚一国两制‛政策的指导(关键)

③香港、澳门同胞心向祖国,渴望回归(群众基础)

④全民族的共同愿望。

⑤两个《联合声明》和《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提供法律依据。

4、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

是中华民族历史上重大事件,也是20世纪世界史上重大事件

①标志着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 ②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③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国际范例。

④开创了港澳发展的新纪元。三.海峡两岸关系 1两岸关系的进展

⑴1979年元旦,中国人民解放军停止炮击金门,实现了两岸间30年来的真正停火。

⑵80年代民间交往开始,三通放松:通邮、通航、通商。1987年开始,台湾当局迫于形势采取了一些开放措施,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交流。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的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⑶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海基会】。同年,祖国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海协会】。两岸分别授权这两个民间团体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⑷1992年,两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重要共识,这就是‚九二共识‛。这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后来虽因台湾地区台独势力使两岸关系陷入严重困难,但两岸民间的交流仍冲破阻力,不断扩大,两岸经济合作、互补、互利关系不断加强。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的呼声日益高涨。

⑸199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推动了两岸的经济交流与合作。⑹1995年江泽民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成为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

⑺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祖国大陆。胡锦涛会见连战一行。双方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主张台海和平稳定。中国共产党强调,一个中国原则是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在此基础上进行海峡两岸对话和谈判,什么都可以谈。中国共产党将与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一道,坚决阻止任何制造分裂的图谋,为尽早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不懈奋斗。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会见,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200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连战。这是60年来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首次握手。⑻2008年5月26日 吴伯雄 ‚雨过天晴之旅‛

2.对台湾的基本原则:

一个中国原则是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在此基础上,进行海峡两岸的对话和谈判,坚决阻止任何制造分裂的图谋,最终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3.障碍因素

⑴台湾岛内‚台独‛势力;⑵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涉。【疑难解惑】

1、‚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为解决台湾问题,恢复行使香港、澳门主权,以和平的方式实现祖国统一而制定的一项重要战略方针。这项方针的内涵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统一主权的社会主义国家里,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1978年底,邓小平首先提出了这一构想。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告台湾同胞书》中,宣布了这一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1981年9月30日,叶剑英在关于台湾问题的九条建议中,明确指出台湾在祖国统一后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时,中国政府提出按‚一国两制‛的构想收回香港。12月,五届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这样,‚一国两制‛就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得到了确认。‚一国两制‛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对人类历史和世界和平作出的巨大贡献。‚一国两制‛构想的特定涵义主要指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实行…‘一国两制‛,是指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第二,实行‚一国两制‛,是指在中国大陆和台湾、港澳地区实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各方面有根本的、重大的区别。第三,实行‚一国两制‛,国家主权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第四,实行‚一国两制‛有宪法和法律保证,在一些地区实行不同的制度有较长的时间稳定性。

2、台湾问题和祖国统一的历史与现实联系(1)历史上三次分裂

1624—1662年

荷兰 1895—1945年

日本 1949--

(2)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历史依据:①公元230年,三国时吴王孙权派遣将军卫温水军到达台湾。②隋朝时,隋炀帝曾三次派人前往台湾。③元朝时曾设澎湖巡检司,管理台湾和澎湖岛,从此,台湾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管辖。④1661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1662年,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1683年,清政府进军台湾,1684年设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⑤1885年,清政府正式将台设为行省,刘铭传为第一任巡抚。

法律依据:在法律意义上,中国对台湾拥有不容争辩的主权,台湾属于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国内法来讲: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中明确指出:‚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②2005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高票通过《反分裂国家法》。〈反分裂国家法〉规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国家决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形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完成统一祖国的大业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的神圣职责。从国际法来说:①二战时期,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政府共同签署的〈开罗宣言〉指出:‚三国之宗旨……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②在二战即将结束前,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政府共同签署了波茨坦公告,它进一步重申:‚开罗宣言这条件必须实施。‛③〈日本投降条款〉规定:‚兹接受中美英三国共同签署的、后来又有苏联参加的1945年7月26日的波茨坦公告的条款‛。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多年来,已有160多个国家先后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在这些国家同中国建交的同时,都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如1972年中美〈上海公报〉、1978年〈中美建交公报〉,都承认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⑤1971年联合国在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也证明世界上最权威的国际组织承认了‚一个中国‛的原则。(3)新时期我们处理台湾问题的态度

在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的道路上,只有和平与战争两种选择,中国政府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但我们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3)阻碍祖国最后完成统一大业的因素和推动祖国最后完成统一大业的因素

阻碍因素:台湾岛内分裂倾向的发展和某些外国反华势力的干涉

统一因素:实现统一,是全国人民的共民愿望;中国国际地位提高,赢得国际社会普遍承认;改革开放,中国综合国力增强,都为我们的和平统一大业提供了条件。

3、港澳回归的有利条件和历史意义

(1)有利条件: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极大发展,为香港回归创造了有利条件。②邓小平‚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为解决香港问题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案。③港澳同胞渴望回归。④两个《联合声明》和《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提供法律依据。

(2)历史意义:①解决了中国对港澳的主权问题。②香港的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开创了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做出了新贡献。③是中国政府‚一国两制、和平统一‛方针的成功运用。为和平解决国际历史遗留问题和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提供了范例。

4、两岸关系缓和的原因

(1)早日结束海峡两岸的分裂状态,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而台湾与大陆经济上具有互补性,发展海峡两岸关系,进行经贸往来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指导。

(4)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具体的政策措施,促进了海峡两岸的缓和与交流。

5、‚一国两制‛下的特别行政区与民族自治区的关系

(1)两者的关系:都享有自治权,都是中央政府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区域,不具有任何独立主权实体的性质。

(2)两者的区别:

①设立的区域不同:特别行政区是在港、澳、台设立的,而民族自治区是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立的。

②自治程度不同:特别行政区有‚高度的自治权‛,民族自治区有‚一定的自治权‛。

③社会制度不同:特别行政区坚持资本主义制度,民族自治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④解决的问题不同:特别行政区是为实现中国和平统一而设立的,民族自治区是为了解决民族问题、实现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愿望设立的。

6、台湾问题与中美关系

(1)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核心、最敏感的政治问题。台湾问题本质上是中国内战遗留下来的问题,属中国的内政,但其形成的背景及后来的发展都与美国有密切关系。

(2)从历史上看,台湾曾是美国在远东地区反共反华的基地。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60年代末,由于两大阵营对峙,美国在政治、经济、军事上一直控制和支持台湾与大陆对抗,甚至阻挠新中国统一台湾。

(3)从现实看,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直接影响中美关系的发展。鉴于美国在台湾问题上认识的变化,中、美达成三个联合公报,这成为中美关系史上重要的里程碑。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综合国力的日益强大,美国认为中国对其构成挑战和威胁,因此一方面发展与中国的关系,另一方面又利用台湾问题打压和遏制中国。台湾问题便成为美国遏制中国的一张王牌。

7、当前解决台湾问题的利弊因素(1)有利因素:

①经过改革开放,中国的综合国力极大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这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根本保证。

②结束台湾海峡两岸的分裂状态,实现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③两岸历史文化传统、语言相同,两岸同胞血浓于水。近年来两岸的经济贸易迅速发展,人员往来及各项交流活动不断扩大,尤其是国民党、亲民党等访问大陆,使台湾人民对大陆的了解逐渐增多。

④邓小平‚一国两制‛方针充分考虑到各方的利益,也得到了联合国和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承认。

⑤香港、澳门问题的顺利解决,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范例和借鉴。(2)不利因素:

①近年来,台湾岛内‚台独‛活动日形嚣张,给两岸关系的发展和国家和平统一投下了阴影。这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最大障碍。

②日本、美国等国际反华势力不希望中国统一,仍千方百计插手中国内政,支持台湾当局的‚反共拒和‛政策,是中国实现和平统一的重要障碍,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

第二篇:2.2.历史人民版必修1课件、教案

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教材所提供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典型事迹:三元里抗英、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海战和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2、将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分为政府官兵英勇抵抗(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海战)和人民大众自发抵抗(三元里抗英、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两类,善于发现中国近代史中关于抗敌御侮的相关事例,总结出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是列强未能将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过程与方法

1、学生学习此课,必须对西方列强在近代史上(十九世纪)发动的五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有明确的认识,要将中国军民的斗争上升到维护中国国家主权斗争的高度,才能理解近代中国人民前赴后继、英勇抗争的强大动力。

2、将近代中国人民的斗争归纳为两类:政府官兵的斗争和人民大众的斗争,并以此作为主动发现中国近代史中关于抗敌御侮相关事例的工具。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分组学习,合作探讨,采用多种方法收集相关信息,进而推动学生进入时空隧道,去感悟中国人民不屈的抗争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深刻理解维护国家主权对中华民族的重要性,形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并培养学生为国家富强而发奋学习、积极进取的心态。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中国军民抗击外来入侵的事迹。2.教学难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三、教法:问题法,即设置问题,让学生分析、讨论和探究,得出结论的方法。

四、学法:自主学习、讨论探究法。

五、教学过程

导入:引导学生回忆中国近代史(十九世纪)西方列强发动的五次侵华战争的时间、国家、签订的条约及主要内容。

在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完毕的情况下,将学生分组讨论,并派出代表叙述平时所学习和观看过的有关中国人民进行不懈抗争的史实,从而引导学生将中国人民的抗争进行归类成两大类:政府官兵的抵抗和人民大众的抵抗,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1.三元里人民抗英的原因

引导提问:三元里人民抗英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1)英军入侵:1841年,英军先后侵占香港岛、攻占中国东南沿海的一些城市。占据广州四方炮台的英军到三元里抢劫(根本原因)

(2)腐败的清政府无法领导反侵略战争,不能也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3)中国人民基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优良传统,自发组织起来,英勇抗击,承担起反侵略战争的重担。2.导火线

引导提问:三元里人民抗英的导火线是什么?

学生回答:1841年5月,占据四方炮台的英军到三元里抢劫。引导提问:三元里人民是怎样抗英的?

3.经过(引导学生阅读书本上的材料,体会三元里人民斗争的英勇气概。提问: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意义是什么? 4.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意义

学生回答:它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人民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的爱国精神。

(二)左宗棠收复新疆

引导提问:左宗棠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收复新疆的?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1、背景:

(1)国际背景:19世纪70年代,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过渡,为了适应对外商品和资本输出以及争夺殖民市场的需要,列强掀起一个新的争夺殖民地的高潮。落后的东方中国及其领国,成为侵略者争夺的主要目标。列强将侵略的魔爪伸向中国西北(俄英侵略新疆)、西南(英国侵略西藏)、和东南地区(日美侵略台湾)

(2)俄英侵略新疆:俄英竞相拉拢和控制阿古柏政权,企图以此作为支解中国新疆的工具。沙俄还直接出兵侵占伊犁。

过渡提问:面对俄英的侵略行径,左宗棠是怎样收复新疆和伊利的? 2.左宗棠收复新疆

(1)1875年,清政府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2)1876年左宗棠率军西征,确定了“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仅用半年,收复北疆大部分领土。

(3)1878年初,取得收复新疆(除伊犁外)的重大胜利,粉碎了俄英利用阿古柏分裂中国领土的阴谋。3.收复伊利

1880年,左宗棠被再次任命为钦差大臣,赴新疆统筹军务,他在哈密建立抗俄军事基地。曾纪泽在左宗棠的军事支持下,迫使沙俄签订了《改

订条约》中国收回伊犁,但被俄国割去了霍尔果斯河以西的领土约7万平方公里。

引导提问:清政府是怎样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理的? 4.新疆行省的设立:1884年。

(三)黄海海战与反割台斗争 1.黄海海战

引导提问:黄海海战的作战双方是那两国?发生于什么时间? 学生回答(略)

引导提问:黄海海战的经过和结果怎样?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1)海战的爆发:日军蓄谋已久,清军仓促应战

(2)海战经过:了解丁汝昌、邓世昌、刘步蟾、林永升、叶祖硅等英雄人物的事迹。

(3)结果:日舰率先逃离战场。北洋水师伤亡惨重,但主力尚存。李鸿章有意夸大战败程度,命北洋水师避入威海卫军港,使日军取得了黄海海域的制海权,最后海陆两路夹攻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灭。2.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引导提问: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是在什么背景下进行的?经过怎样?有什么历史意义?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1)背景:1895年,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被迫割让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

(2)经过:参加台湾保卫战的力量主要有两支:一支以邱逢甲、徐骧为首的义军;另一支是以刘永福为首的黑旗军。

(3)结果:由于敌我力量的悬殊,加上清政府的腐败,台湾全部沦陷。(4)意义:坚持斗争了五个月,歼灭了三万多名日军,台湾军民为保卫祖国神圣领土完整,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四)义和团反帝运动

引导提问:义和团运动为什么会兴起?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1、义和团反帝运动兴起的原因:

根本原因:中日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深重,民族矛盾空前激化。

客观原因:戊戌变法失败后,国势垂危,中国人民无法指望清政府承担反帝重任,只能挺身而出。

直接原因:山东人民的反洋教斗争。最终由山东冠县起义揭开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的序幕。

2、义和团运动的发展和表现

引导提问:义和团运动中心转移和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1)义和团运动中心转移和发展的原因:

运动中心转移原因:山东巡抚袁世凯的血腥镇压。

发展的原因:义和团英勇抵抗列强侵略,清政府对义和团被迫采取“抚而用之”的政策。

引导提问:义和团运动的发展表现在哪里?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2)义和团战士纷纷涌进北京、天津地区,尤其是清政府对外宣战,标志着义和团运动到达了顶峰。

3、义和团运动的失败

引导提问:如此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为什么会失败呢?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①主要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②主观原因:“扶清灭洋”口号中的“扶清”使义和团丧失了应有的警惕.③根本原因:义和团运动的领导阶级是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提不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

4、义和团运动的意义:

引导提问:义和团运动的意义是什么? 学生回答:

义和团运动在中国近代反帝爱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义和团战士不畏强暴,英勇斗争,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和加速了腐朽的清政府的垮台。

小结:引导学生得出基本认识:中国军民抗御外敌,坚决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是列强没能将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六、教后反思

七、板书设计

(一)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1.三元里人民抗英的原因 2.导火线 3.经过

4.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意义

(二)左宗棠收复新疆

1、背景:

2.左宗棠收复新疆 3.收复伊利

4.新疆行省的设立:

(三)黄海海战与反割台斗争 1.黄海海战

2.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四)义和团反帝运动

1、义和团反帝运动兴起的原因

2、义和团运动的发展和表现

3、义和团运动的失败

4、义和团运动的意义

附:练习题答案 学习与思考

课本P31答案提示:从参战舰艇、火炮和兵力情况看,日强中弱;北洋水师面对突然袭击,不畏牺牲,顽强反击,伤亡惨重;取得了舰船损失程度与敌旗鼓相当的战果,北洋水师主力尚存。课本P33答案提示: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的情况下,义和团运动兴起,并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将斗争的锋芒指向帝国主义,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挽救民族危亡的愿望。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后,义和团战士不畏强暴,在落垡、廊坊一代英勇英勇抗击八国联军的侵略,并包围进攻东交民巷使馆和西什库教堂。正是义和团与侵略军的殊死战斗,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阴谋的实现,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自我测评:

答案提示:面对列强的侵略,政府官兵和人民大众与列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前者如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海战,后者如三元里人民抗英、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和义和团运动。

列强侵略中国的目的,是为了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结果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地国家,列强通过清政府对中国进行间接统治,究其原因,有列强争夺中国产生不可调和矛盾的因素,使它们不能完全瓜分中国;最主要的是由于中国人民的英勇反抗,使帝国主义无法征服中国。阅读与思考

答案提示:列强侵略中国,是为了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结果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国家,列强通过清政府对中国进行间接统治。究其原因,有列强争夺中国产生不可调和矛盾的因素,使它们不能完全瓜分中国;而最主要的还是因为中国人民在义和团运动中表现出来的反抗外来侵略的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它是粉碎列强瓜分中国美梦的杀手锏,是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根本原因。

第三篇:一四节约用水教案

节约用水主题班会教案

王雯

教学目标:

1.了解水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感受水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探索水,保护水的意识。

2.通过搜集信息与实验体验培养学生关爱自然的意识。3.能够用多种办法收集资料,并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应用。教学重点:了解水的作用,节约用水。

教学难点:因学生的家庭条件都较好,学生难体会“缺水”。教学准备:课前学生搜集信息,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万物之灵、地球体内的血液、大自然赐予人类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晶莹剔透、激昂澎湃、浩瀚如云 你们知道这些美好的词汇都是描写什么的吗?

2.对,水是大自然赐给人类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这节班会课,我们就来聊聊节约用水的话题。

二、水的用途

1.身边哪些地方要用到水?

2.除了在生活中离不开水以外,水还有哪些用途?

三、水资源现状

1.地球上的水资源现状。

地球表面有水很多,但大多都是咸水,利用扇形统计图来告诉学生淡水资源只占地球水资源的一小部分。

2.通过一个小游戏来说明地球上淡水的情况以及人类实际上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

面对地球上这么珍贵的淡水资源,我们一定要做到—对,节约用水。

3.我国以及我们身边的水资源情况(1)中国在水资源方面的现状

A.我国的水资源也是严重匮乏的,人均仅拥有水资源2200立方米,人均占有量仅占世界平均数的1/4,是世界最缺水的13个国家之一。

B.看一段视频和一些图片,来感受中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2)我们身边的水资源情况。板书“身边”。4.国家在节约用水方面的一些举措。

四、算一算

1、平日刷牙时的用水习惯。

2、算算不同的刷牙用水方式所需要的用水量的多少。

3、由身边的小事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板书“从小事做起”。

五、金点子

1.在节约用水方面,你还有哪些好的金点子想和大家分享? 2.学校在节约用水方面开展了哪些活动。

六、拓展

1.如何让全社会都行动起来,加入到节水大军中来呢?本周的社区行活动,大家有行动目标了吗?

2.小组讨论,各组制定自己的行动目标。3.增加的一个好习惯:和父母一起节约用水。4.喊出的节水口号:节约用水,从点滴做起!

第四篇:历史必修1教案1

《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教学设计

教师:郭金花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革命前的俄国基本情况;十月革命的基本过程及其影响;通过内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比较问题、史料研读、概括的能力等地培养。

2、过程与方法:借助多媒体辅助手段,情景再现,资料应用,问题探究,达到能力的提高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历史唯物史观,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历史的必然。

【重点:】 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 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难点:】 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 苏维埃政权采取的措施 【导入:】

材料导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索,明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材料

共产主义革命将不仅是一个国家的革命,而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即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

--恩格斯

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是极不平衡的……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它将首先在一个或几个国家中获得胜利。

--列宁

问:恩格斯和列宁的观点有何不同? 事实证明谁的观点是正确的?

恩格斯强调“共同胜利”“发达国家”

列宁否定了“共同胜利”得出“社会主义首先在一国、数国获得胜利的新结论” 【讲述新课】

问题设计,结合材料影视,层层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结论 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

1、材料一反映出俄国当时的社会状况如何?

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垄断组织已经分布于各工业部门……1913年按人口计算,俄国的钢产量只及美国的1/11,德国的1/8,英国的1/6,法国的1/4 ……国民经济人均收入只及美国的1/7,英国的1/5,法国的1/4。俄国在经济和政治生活中存在严重的封建农奴制残余,农村保留有贵族地主大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剥削形式。……----王斯德主编《世界现代史》

帝国主义国家、落后、保留着大量的封建残余

2、材料二、三能够说明当时的俄国存在着什么问题?

v 材料二:1905年1月16日,也就是俄历的1月3日,俄国首都彼得堡普梯洛夫工厂的一万多名工人为反对工厂主开出四名工人举行罢工,……到这一年的8月吧,全国的罢工人数达到了80万人,……出现了工人代表苏维埃这一组织形式,工人运动迅速发展。在工人运动的推动下,全国有一半以上的县出现了农民反封建地主的斗争。……

v-------选自《必修一教师用书》第278页

v 材料三:自16世纪起,沙俄就不断对外侵略扩张,到19世纪中叶,已经吞并了乌克兰、白俄罗斯、波罗的海沿岸、西伯利亚、中亚等地区,成为地跨欧亚两洲的殖民帝国。在这个帝国中,有一百多个民族,非俄罗斯人占人口的57%,是人口的多数。沙皇政府将非俄罗斯人称为“异族人”,对他们实行残酷镇压,……

v------《列宁全集》第6卷第12-13页 阶级矛盾、民族矛盾非常尖锐

3、材料四能够体现出俄国工人具备什么特点?

材料四:无产阶级受剥削、压迫严重,工作时间一般长达10小时,但工资低微(1910年俄国工人的工资相当于美国工人工资的1/3)。

革命性强

通过这些材料得出三个结论

l ①俄国是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矛盾尖锐 l ②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性强 l ③广大农民成为革命同盟军

教师介绍1914年发生了世界大战,俄国也参加了一战,然后播放二月革命的视频 根据影视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分析,为接下来的十月革命做比较做铺垫 思考:二月革命具有什么性质?为什么?

思考:二月革命的结果怎样?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四月提纲》原始材料 l ……

l

2、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度,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性和组织程度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

l 这个过度的特点是:一方面有最大限度的合法性…… l

l 思考:列宁在《四月提纲》中作出什么样的指示?列宁给中央委员会的信(1917年10月24日公历11月6日)材料: 同志们:

我写这封信是在24日晚上,情况已经万分危急,非常清楚,现在拖延起义却是等于自取灭亡。

……无论如何必须在今天晚上,今天夜里逮捕政府成员,解除士官生的武装(如果他们抵抗,就击败他们),……

思考:列宁又做出了什么指示? 观看十月革命的视频

整个设计都想体现“论从史出”,并通过这些材料得出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除了刚才的3点之外,还包括④一战加剧了社会矛盾

⑤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再设计问题问:为什么其他帝国主义国家不干涉俄国革命,难道他们希望世界上出现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吗?由此得出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还包括⑥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无暇顾及俄国

学思之窗

因为涉及到十月革命的措施,而这个是教学的难点,通过学思之窗的内容让学生一方面思考十月革命胜利后在政治、经济、外交各采取了什么措施,分析为什么会得到广大工农群众的拥护的原因,来解决教学的难点。

问题设计:

思考:给世界带来什么影响 播放视频 意义和影响:

1、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劳动人民当家作主

2、为俄国社会发展开辟了新道路

3、在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

4、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新局面

5、给全世界送去了马克思主义

6、促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迅速终结

7、殖民地半殖民地展开民族解放的新浪潮 【小结】

十月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俄国实际相结合的列宁主义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世界现代史的开端,从此以后。在十月革命的伟大旗帜的指引之下,世界开始了社会主义的新浪潮。今天虽然社会主义出现了一些挫折,我们不要悲观气馁,任何事物的成长都不会是一帆风顺,不经历风雨怎么可以见彩虹?我们一定要坚信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

第五篇:历史必修2教案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考点解读】

考点: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知识梳理】

一、农业的起源

(1)原始农业:由采集经济向 经济发展。

(2)地域差别:北方以 生产为主,南方以 生产为代表。(3)产业结构:以 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二、生产工具的革新

三、水利设施的完善

都江堰等水利工程的兴修,治理黄河以及地方特色的水利工程如。

四、生产方式(1)千耦其耘

①原因:商周时期,农具原始。

②特点:多采用大规模 的方式生产。(2)个体农耕 ①出现:春秋时期。

②原因:生产工具和 的进步以及 的出现。

③特点:以家庭为单位;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自给自足。④地位: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近代以后,小农经济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之一。【典例探究】

1.(2012高考文综广东A卷12)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耕,对他最有利的证据是 A.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 B.《诗经》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

C.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名字有耕、牛二字 D.古文字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牵引犁头启土状

2.(2012高考历史海南卷1)《礼记•月令》载,每年正月周天子亲率臣下耕作,称为“藉田”;三月王后亲率嫔妃举行采桑养蚕仪式,称为“亲蚕”。后来,历代皇帝、皇后不断举行这样的仪式。这反映了

A.周代制度在后代被严 格奉行 B.古代政治制度变迁异常缓慢 C.重农抑商从周代始一直推行 D.农桑是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3.(2011年山东省文综10)图4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它反映出当时

A.开始使用铁器 B.注重精耕细作 C.尚未推广牛耕 D.雇佣关系盛行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代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

-------西汉 晁错《论贵粟疏》

材料三 白居易诗《朱陈村》描写了唐代农村生活景象;“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1)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农业发达的原因。

(2)据材料二、三,概括自然经济的特征。

(3)据材料二指出自然经济对中国古代王朝统治起到的作用。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考点解读】

考点: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课标要求:知道古代中国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知识梳理】

一、土地所有制度的演变

1.原始社会:实行土地。

2.商周时期:实行土地国有制,即。

(1)特点:名义上为国家公有,“公田”为贵族占有,“ ”是劳动者的份田。(2)瓦解: 时期,各诸侯国进行税制改革,加速其瓦解。3.封建社会:实行土地私有制。

(1)确立:战国时期,从法律上正式确立土地私有制。(2)形式:君主私有土地、私有土地和自耕农私有土地。(3)发展

①宋初:“ ”、“不抑兼并”,使两极分化更加激烈。

②明清时期:随着 经济繁荣,通过 广占田土的现象日益普遍,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

(4)后果:土地兼并影响国家赋税收入,社会动荡,统治者采取“ ”、“限田”的措施,保护自耕农经济。

二、经营方式—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

1.概念:地主把土地出租给别人耕种,收取地租作为收益,称为租佃土地经营方式。地主与佃农之间形成 关系。2.发展

(1)时期已经产生。

(2)宋代日益普遍化,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经营方式。(3)明清时期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3.影响

(1)佃农对地主和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对。(2)佃农生产积极性得到提高,有利于农业的稳步发展。【巩固练习】

1.据《左传》记载:“晋郤(xi,姓)至与周争鄇(晋之温地)田。王命刘康公、单襄公讼诸晋„„。”材料中历史现象所反映的实质是

A. 贵族之间的争权夺利 B.土地私有化趋势明显

C. 地主兼并土地的现象趋于严重 D. 周天子对土地拥有最高所有权

2.中国古代农业社会中的农民分为自耕农和佃农。下列对此表述正确的是:①自耕农承担田租、兵役、徭役等负担 ②佃农向地主交纳地租等负担 ③自耕农拥有自己的土地,佃农没有自己的土地 ④都有小生产者意识,都是落后阶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2012高考文综全国新课标卷24)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

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 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 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 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

意义。二.非选择题

4.土地制度是农耕社会最主要的生产关系,对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

——[西汉]晃错《-------西汉 晁错《论贵粟疏》

材料二 北宋苏洵说:“耕者之田资于富民……而田之所入,己得其半,耕者得其半。”到了明清时期,都实行定额地租,佃农所交地租,多的占到收获物和80%。请回答:

(1)材料一、二分别体现了什么形式的土地制度?根据材料一的指出劳动者“卖田宅、鬻子孙”的原因。

(2)材料二反映了怎样的土地经营方式?明清时期,这种经营方式大规模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嘉靖八年,霍韫奉命修会典,言:“自洪武迄弘治百四十年,天下额(份)田已减强半,而湖广、河南、广东失额尤多。非拨给王府,则欺隐于猾民。广东无藩府,非欺隐即委于寇贼矣。司国计者,可不究心?” ——《明史·食货一》

材料二 凡官地,例禁与民交易。然旗人不习耕种,生齿日繁,不免私有质鬻。……自和珅管大农,奏改前章,于是旗人及府庄头率多撤地别佃,贫民始多失业。

——赵尔巽《清史稿·食货一》

材料三

俗有田底、田面之称,田面者佃农之所有,田主只有田底而已。盖以佃农各有其半,故田主虽易而佃农不易,佃农或易而田主亦不易。

——《周庄镇志》卷四,风俗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面对材料一中出现的严重的社会问题,封建政府采取什么措施来应对?

(2)材料二、三反映出农村怎样的经营方式?“田底”和“田面”的实质是什么?

(3)根据材料和问题(2)中的信息,简要分析明清这种经营方式和土地生产关系如何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4)有学者认为,中国政府具有没收和再分配土地以及向庄田征税的特权,但它没有阻碍土地的随时买卖和继承。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判断这一观点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考点解读】

考点:手工业的发展

课标要求: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解读: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主要史实有:冶金术的进步主要包括青铜技艺、冶铁技术、炼钢技术,突出青铜文明辉煌灿烂和冶铁技术成就对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变革的促进作用;丝织业、棉纺织业技艺的发展与成就;陶瓷技艺,制瓷业的成就以及古代中国陶瓷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掌握官营手工业发展的特征和官营手工业的衰败与私营工业发展的辩证关系;理解资本主义萌芽的相关知识。

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基本特征有:第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第二,多种经营模式长期并存的格局;第三,官营手工业规模庞大、分工细致、组织严密、管理完善,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第四,“男耕女织”的个体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的形式趋向典型化,成为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的基础,它是古代中国经济的根本特征。

【知识梳理】 一、三大手工业的发展 1.冶金业

(1)冶铜业:青铜时代是指从二里头文化时期到春秋末期,商代青铜技术已臻于成熟。(2)冶铁业

①产生:春秋时期人们发明了冶炼 和钢的技术。

②燃料:汉代开始用 作燃料冶炼。北宋时,用煤冶铁已相当普遍,南宋末年,我国开始用 冶铁,明朝流行开来。2.纺织业(1)丝织业

①上古时代:人们就已经学会养蚕缫丝了。②西周后:丝织工艺有突飞猛进的发展。③汉代:丝绸远销欧洲,中国获得“ ”称号。④唐代:出现 技艺。(2)棉纺织业

① 以来,边疆地区种植的棉花迅速向内地传播。

②元代 推广先进棉纺织技术,使 成为全国的棉纺织业中心。③到 后期,棉布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3.陶瓷业

(1)制陶业:陶器发明是新石器时代手工业最重要的成就。种类有彩陶、黑陶、白陶。(2)制瓷业

①东汉晚期:烧出了成熟的。

②南北朝时期:烧制出,是制瓷技术上的重大突破。③隋唐时期:陶瓷工艺臻于成熟,制瓷业成为 的生产部门。④宋代: 成为“瓷都”,全国出现了各具特色的地方瓷窑。⑤元代:开始进入 生产时期。

⑥明清时期:创造出更丰富多彩的制瓷工艺,瓷器与 一起成为对外出口的大宗商品。

二、经营形态的变迁 1.家庭手工业

(1)特点:与农业相结合,其产品多供自己消费和,很少进入市场。(2)影响:家庭手工业生产对于稳定 起了一定作用,但妨碍了市场发育。2.官营手工业

(1)概况:西周时期,手工业由官府统一管理,直到明代前期为止,一直占据着古代手工业的 地位。

(2)特点:资金雄厚,规模经营,分工细密,从征役制到。3.私营手工业

(1)产生: 时期,私营工商业蓬勃兴起,工、商与士、农并称为“ ”。(2)发展过程: 中叶以后,私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3)经营方式变化: 以来,私营手工业的商品大量进入市场;明朝中后期出现 关系。【要点突破】

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点

突破提示: 史实归纳分析法

突破归纳:

1. 2. 3. 4. 5. 6. 7.【典例探究】

1.(2012高考历史江苏卷2)《周礼•考工记》载:“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材料所反映的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

A.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 B.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 C.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 D.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

2.中唐诗人元稹《织女词》:“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对诗中所述社会现象理解准确的是

A.官方保护手工业技术的沿袭 B.政府禁止男方到女方家落户 C.手工技术传男不传女陋习的形成 D.唐朝由盛转衰 3.(2012高考文综山东卷11)《登州府志》记载,“纺织花布,以自衣被。穷乡山陬(zōu,山脚),无问男妇为之,其织作须织工。勤有余布,亦兼鬻(yù,卖)于乡市,复有布贾贩之城市”。这反映出当时登州:①自然经济解体 ②家庭手工业发展 ③商品经济发展 ④出现经济区域分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景德镇的制瓷业有悠久的历史,有我国“瓷都”之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景德镇原名昌南镇,在江西饶州浮梁县,位于昌江东南,处在昌江及其支流的汇合处,四面环山。景德镇附近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瓷土资源。浮梁县境内及附近地区,横卧着怀玉山脉。盛产松柴,是很好的燃料。昌江及其支流,便于运送物资,河水又可用于淘洗瓷士,并安装水碓用于粉碎瓷土。景德镇的制瓷业出现于南朝,至五代时已经远近闻名。北宋景德年间,朝廷派官员烧制瓷器充作贡品,遂改地名为景德镇。入明以后,一些传统瓷窑日趋衰落,大批拥有特殊技能的制瓷工匠纷纷向景德镇集中,这里的制瓷业发展更加迅速。

材料二 明初,瓷都景德镇有官窑58座,资金充足,设备先进,民窑不过20座。但官府管理腐败、成本高昂,很快衰落下去。为完成上贡任务,只好改行“官搭民烧”,由民窑烧造。从事商品生产的民窑迅速崛起,明末达到二三百座„„。清代御窑仅6座。

材料三 据史书记载,江西景德镇制瓷业分工极细,“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万历年间“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长年受雇者按年或季发钱,临时工按日或计件发给工价。

——以上材料均出自各版本的高中历史必修二教材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明代景德制瓷迅速发展有哪几方面的有利条件?(8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官窑”“民窑”之间的最主要区别是什么?(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末景德镇“民窑”崛起的原因。(6分)

(3)材料三反映景德镇的制瓷业出现了什么根本性变化?(3分)请说明你得出这一结论的理由。(2分)

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

【考点解读】

考点:商业的发展;“重农抑商”政策

课标要求: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了解“重农抑商”政策及其影响。

【知识梳理】

一、农耕时代商业的产生、发展

1.原始商业的产生: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 的交换行为,产生了原始商业。2.商朝:出现职业 和货币。

3.周朝:实行“ ”政策,对商业进行集中统一管理。

4.春秋战国: 逐渐成为商人的主体;随着商业的繁荣,形成了许多著名都会。5.隋唐:陆上和海上 都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6.宋元:出现世界上最早的,集镇、夜市兴盛;

元朝出现新高峰,广泛流通纸币。

7.明清时期:商业市镇兴起,经济占据主要地位;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经济作物广泛种植; 在流通中广泛使用; 商人群体形成。

二、农耕时代城市的繁荣 1.城市功能与格局的变化

(1)自周秦迄唐代:城市的主要职能是、军事重镇;县城以下一般禁止设市,商业贸易和市场的规模不大;唐朝长安城实行整齐划一的 制。

(2)宋代以后:城市的 增强;允许县城以下的城郭和乡村设市贸易,还出现了 市、晓市和草市等,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监控; 界限也不复存在。2.港口贸易城市的繁荣:唐宋时期(1)原因:海上贸易的兴盛。

(2)表现:广州、泉州、、杭州、扬州、(今蓬莱)等港口城市的兴盛。3.工商业市镇出现:明清时期,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一大批工商业市镇,尤以 地区为盛。

三、“重农抑商”

1.原因:商业的不稳定性及商人 等特点,与战国时期强调、加强中央集权的思想取向发生矛盾。2.表现

(1)战国:重农抑商思想崛起,以 变法为代表。(2)西汉:汉高祖强化重农抑商,压制私人商业。

(3)中唐及宋元:政策有松动,鼓励海外贸易,实行 政策,商人地位提高。(4)明清:压制商业发展,对商人进行盘剥。

3.影响:阻碍 因素的成长,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 潮流。【典例探究】

1.(2012高考文综安徽卷14)北宋东京(今开封)“通宵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文娱场所)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这一生活图景表明 A.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 B.市已经遍布城内各处

C.文娱场所多由官府经营 D.坊和市已没有区别

2.(2012高考文综全国新课标卷26)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据此可知 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农业的衰退 B.工商业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

3.(2012高考文综全国大纲卷15)清帝雍正朱批谕旨说:“山右(今山西)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犹肯力农,再次者谋入营伍,最下者方令读书。联所悉知,习俗殊可笑。”这反映出当地

A.商人的政治地位已经跃居首位

C.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得到实施

B.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已被抛弃 D.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改变

4.(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宋开国前后,四川通行的是铁钱。铁钱体重值小,买卖交易用钱量大。大铁钱每千枚重二十五斤,小铁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买一匹绢,需用二万个小铁钱,重量共达一百三十斤,得用车载驴驮,极为不便。于是在淳化,至道年间出现了交子。

——阴法鲁、许树安〈中国古代文化史〉 材料二 宋代的 “市”“自大街至诸小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空虚之屋,每日凌 晨,两街巷门上行百市。买卖热闹。”“都城之夜市,酒楼极繁华处也人物嘈杂,灯火照天,每至四鼓罢„„” ——吴自牧《梦梁录》 材料三 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的意义。„„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下和为中心的大城市。„„中国人首次大规模从事对外贸易,不再 主要依靠外国中间商。„„此外,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后来的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出现交子的原因。(4分)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商业革命”的表现及产生的根源。(7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西方商业革命对西方社会产生爆炸性影响的最主要表现,并分析宋朝的商业革命为什么丝毫未对后来的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5分)

第6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考点解读】

考点:资本主义萌芽 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课标要求: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知识梳理】

一、农耕经济高度发展

1.农业:当时的 水平明显提高。2.手工业:明中叶以来,手工业迅速发展,取代官办工场、作坊,占据主导地位。3.商业:明中叶以来,商品流通扩大,加上广泛使用白银,异常活跃。4.城市:工商业市镇兴起。

5.明清国力强盛,突出表现为耕地面积的扩大和 的增长。6.明清盛世的综合国力较历代王朝明显提高,在世界范围仍大体保持领先地位。

二、资本主义萌芽

1.原因: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2.概况:明中叶以后,苏州的 中最先出现,江西景德镇的制瓷业中也随后出现,另外采矿等部门也有出现。3.特征

(1)为购买劳动力增殖利润而进行的商品生产和以 为经营特点。(2)大量雇工集中分工协作,程度和劳动效率极高。

4.地位:发展缓慢,只是在局部发达地区的一些生产部门中 出现,其力量远不足以分解封建生产方式,在全国范围内,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仍占 地位。

三、近代前夜发展的迟滞 1.原因

(1)经济结构:耕织结合、的经济结构在全国仍占据主导地位。(2)封建剥削:官府的沉重剥削,导致农民极端贫困,购买力低下。

(3)专制统治:明清帝国的 也成为新经济因素成长的阻碍。(4)不利政策:明清两朝实行的“ ”政策、闭关锁国,使中国脱离世界发展大势。2.危机

(1)中西国力兴衰的易位便已大体定局。

(2)西方主要国家相继完成向近代工业国家的转变,对外积极殖民扩张。

(3)中国对外紧闭国门,对内压制打击工商业,厉行文化专制,严重摧残近代化因素萌芽。【典例探究】

1.清政府曾经规定:“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过则有罚。”反映的实质是()A.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清朝前期大机户兼并小机户

C.清政府限制手工工场规模 D.封建专制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2.有一族谱记载:明清时期外出经商者日众,不少人依旧“壮则服贾,老则归田”。这说明

A.社会风气日益恶化 B.经世致用思想受重视 C.商品经济繁荣发展 D.重本抑末观念占主导

3. “明代海禁政策的出台并不是单独出现的,而是与朝贡贸易一起出台的,并构成了明代天朝礼治天下的基本内容。明代海禁政策的出台与发展很大程度上是消极的抗倭。”这表明,明朝“海禁”政策的出台()A.是明代朝贡贸易发展的必然结果 B.是明代天朝礼治天下的要求 C.受国际和国内形势发展的影响 D.是明代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结果 4.(2012高考历史海南卷26)(12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朝初年,曾与朱元璋争夺政权的张士诚、方国珍之余部,入海为盗,且“每诱岛倭入掠”。《皇明祖训》记朱元璋认为,日本、安南(今越南)、暹罗(今泰国)等15国,“限山隔水,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朝廷“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禁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摘编自李金明《明代海外贸易史》

材料二 实行海禁,滨海人民被“断其生路”,“于是所在连结为乱,溃裂以出”。嘉靖年间(1522~1566年),东南沿海一带出现颇有实力的海寇、海商集团,走私贸易兴盛,“海禁愈严,贼伙愈盛”。有识之士认 识到“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

隆庆年间(1567~1572年),因福建巡抚涂泽民之请,明廷“准贩东西二洋”。福建漳州月港兴起,“农贾杂半,走洋如适市”“闽人以其地近,且饶富”,商贩或移居于吕宋(今菲律宾)者甚众。学者 估计,隆庆开禁后输入中国的白银至少1亿两左右,促成了税收等政策的改变。——摘编自晁中辰《明代海禁与海外贸易》(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初实行海禁政策的背景。(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中后期海禁政策调整的原因及其影响。(8分)

下载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四复习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四复习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民当家做主 复习教案(推荐)

    复习课课题:人民当家作主 课 型 新授学 校 大坞中学姓 名 牛瑞萍年 龄 41 职 称 中二电 话 2300175 【学习目标】 1.热爱拥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增强主人翁意识,为发展社会主......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教师用书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师教学用书 前言 本册教师教学用书是配合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一册》的教学而编写的。教师教学用书力图贯......

    高一人民版必修一历史教学计划

    高一历史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新高中课程标准在明确高中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促进教学方式转变等方面作了改革,在教学中我们应紧跟高中课程改革的步伐前进。为适应这一......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二学案

    高二历史学案——专题二 第一节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一、四大发明 (一)造纸术 1、书写材料的演变: ⑴秦汉: 和 。 ⑵西汉;最早发明纸。 、 、 、 并存。 ⑶东汉:汉和帝 年(10......

    必修二复习教案

    必修二复习教案 第一单元 1、字音: 踱步duï弥望mí 颤动chàn宛然wǎn 霎时shà梵婀玲fàn 渺茫miǎo煤屑xiâ 落蕊ruǐ 夹袄jiá平仄zâ颓废tuí 歧韵qí 房檩lǐn 驯鸽x......

    必修三复习精品教案

    必修三总复习教学目标:1、 复习必修三课本的整体情况及部分重点课文的内容,开掘写作素材。2、 复习巩固必修三课文中出现的重点字词的字音和字形,以及重点词语的运用。3、 复......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追寻生命的起源》教案。

    教学目标: 【内容标准】 专题七“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 二. 追寻生命的起源 简述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 【知识与能力】 1.......

    高一历史必修一的复习教案(优秀范文5篇)

    高一历史必修一的复习教案 历史是十分多知识点的科目,为了让大家方便复习,东星资源网小编整理了高一历史必修一的复习提纲,大家可以作为参考。第一课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了解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