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二学案

时间:2019-05-15 02:22: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二学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二学案》。

第一篇: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二学案

高二历史学案——专题二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一、四大发明(一)造纸术

1、书写材料的演变: ⑴秦汉: 和。⑵西汉;最早发明纸。、、、并存。⑶东汉:汉和帝 年(105年)蔡伦造纸(即 纸)。

2、传播:时间:,人使用,后传往欧洲。

3、意义: ⑴地位:在四大发明中,纸的发明。⑵作用:有利于信息的、和。(二)指南针和方向测定技术

1、方向测定技术的进步:

⑴战国:指南针最早出现,在《 》中提到“司南”。

⑵北宋:①军事学著作《 》中,提到一种。

②北宋沈括《 》记载用磁石摩擦钢针制作 的技术。

2、传播:在 世纪末至 世纪初由 传人,然后再传人。

3、指南针技术的应用和意义

(1)对于 和 有着重要作用。(2)对于 事业的发展意义特别重大:

①北宋《 》和南宋《 》都有中国海船使用 航行的记载。②为明代航海家 远航 等地提供了条件。

③为 发现美洲的航行和 的环球航行,提供了技术保证。(三)火药的发明和使用:

1、火药的发明:与古人炼丹制药有关 ⑴实践经验:①炼丹制药;②冶金实践: 时期人们在冶金实践中已经广泛使用。⑵知识积累:①春秋战国:制作火药的原料、已经为人们所熟知。②汉代:《 》中,、被列为重要药材,③东晋:葛洪的《 ·仙药》中已提到“ ”。

2、火药的应用

⑴唐末至宋初:已经开始使用,随后出现。⑵北 宋 时:出现火箭、火球、火蒺藜的多种火药武器

⑶明 朝 时:创造了早期的 的地雷、水雷和,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

3、传播: 世纪,首先传入 国家,然后传到欧洲乃至世界。

4、影响:⑴改变人类作战的方式:冷兵器时代进入 时代

⑵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成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的重要武器。(四)印刷术的进步

1、印刷术的进步:

⑴雕版印刷术:唐朝《 》是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雕版印刷品。⑵活字印刷术:

①发明:北宋平民 创造了 印刷技术,实现了印刷史上的一大革命。作用:节省雕版,提高印刷,以经济方便的形式推进了 传播。②改进:元代: 成功创制,又发明了 ;

明代:中期 在无锡、苏州、南京等地得到较多应用。

678910-

第二篇:历史必修2课时教学案

历史必修2课时教学案 编号:5 编制者:王秀娟 使用时间:09年2月

日 班级:

姓名:

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 课程标准: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知识重点: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主要成就  旧课复习:

 新课学习――先预习,再学习,后巩固

一、金属冶炼技术的进步:(学习要求:列举中国古代金属冶炼技术的主要成就)

1、青铜冶炼:(1)青铜时代:(2)商周时期青铜器的特点:

2、冶铁业和炼钢业:(1)主要成就:(2)钢铁应用的影响

(3)冶炼燃料的变化(按时间顺序列举)

二、纺织业的发展

1、丝织业:(1)按时间顺序列举中国古代丝织业的主要成就。

(2)汉代的中外贸易之路被称为“丝绸之路”说明了什么?

2、棉纺织业:

(1)棉纺织业何时在中国内地兴起?黄道婆为中国棉纺织业的发展作出了什么贡献?

(2)棉纺织业的出现和发展对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有什么影响?

三、陶瓷制造业地(根据了解陶器与瓷器的区别)

1、制陶业:了解中国古代制陶业的主要成就

2、制瓷业:按时间顺序列举中国古代陶瓷业的主要成就,概括每个阶段的特点(1)东汉南朝时期:

(2)唐代:

(3)宋代:

(4)元以后:

四、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经营

1、中国古代手工业经营有哪些方式?

2、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有何特点?其长期存在对我车古代经济的发展有何影响?

3、中国古代私营手工业是怎样产生的?在发展过程中其经营方式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4、中国古代手工业经营经历了一个由官营手工业为主到私营手工业为主的变化过程。你认为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 巩固练习

1、我国古代用煤冶铁的时代出现在()

A 春秋

B 战国

C 西汉

D 唐朝

2、我国古代从何时起获得“丝国”的称号()A 西周 B 春秋

C 战国

D 汉代

3、元代黄道婆革新的技术是()

A 丝织技术

B 麻织技术

C 毛织技术

D 棉纺织技术

4、古代制瓷业成为独立的手工业生产部门始于()A 战国

B 汉代

C 南北朝

D 唐朝

5、士农工商并称为国家的“四民”始于()

A 西周B 春秋战国

C 秦汉

D 南北朝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

——《礼记

曲礼》 材料二

(官府工匠)相语以事,相示以功,相陈以巧,相高以知。

——《管子 小匡》 材料三

(豪强)得管山海之利,采铁石、鼓铸、煮盐,一家聚众或千余人。

——《汉书 盐铁论 复古》 请回答:上述三则材料各反映了什么问题?

 反思总结

附答案:选择:CDDDD 材料题:材料一反映了西周官营手工业内部分工细致;材料二反映了战国时期齐国官营手工业具有技术人才的优势,且工匠们在一起相互促进提高;材料三反映了汉代一度出现私营手工业发展的局面。

历史必修2课时教学案 编号:6 编制者:刘金花

使用时间:09年2月 日 班级:

姓名:

第5 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 课程标准: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 重点:商业发展的特点  难点:重农抑商  旧课复习:

 新课学习――先预习,再学习,后巩固

一、商业的发展:

1、思考:与商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2、不同时期商业发展的特点:(1)商朝时期:(2)周朝:

(3)春秋战国时期:

(4)隋唐时期:

这一时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5)宋代:(6)元代:

(7)明清时期商业的新特点有哪些?

二、城市的繁荣

1、商业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如何?

2、自周秦迄唐代城市的特点有哪些?

3、与唐代长安城相比,宋代城市有哪些特点?

4、唐宋时期沿海港口城市的发展情况如何?

5、明清时期工商业市镇

三、“重农抑商”

1、王朝政策与商业的重要性

2、重农抑商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3、不同时期商业政策的变化: 商周时期: 战国: 汉朝:

中唐以来:

明清时期:

4、如何评价重农抑商政策:

 巩固练习:

1、私商成为商人的主体是在()

A 西周B 春秋战国

C 西汉

D 唐朝

2、明清时期商业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包括()①商业市镇兴起 ②货币经济占主要地位 ③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 ④ 烟草等经济作物普遍种植,成为商品化的组成部分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3、下列关于城市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周到唐代的市与居民区分开

B 县城以下禁止设置市的规定在唐朝被打破 C 宋朝的市取消了时间的限制 D 明清出现了大批工商业市镇

4、自战国至明清,统治者极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然而,某一朝代重农抑商政策有了某种松动,这一朝代是()

A 隋朝 B 唐朝 C 明朝 D 清朝

5、下列关于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限制了商业的发展 ②有利于保证农业生产的劳动力 ③避免了逃避生产劳动的现象 ④后期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A 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也,则众力不足也。故诸侯挠其弱,乘其衰,„„圣人知治国之要,故令民归心于农。归心于农,则民朴而可正也,纷纷则易使也,信可以守战也。

——《商君书•农战》

材料二

民贫,则奸邪生。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不地著,则 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畜积,以实仓廪,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

——《汉书•食货志》

请回答:根据材料,结合商鞅、晁错所处的时代背景,从目的和结果两方面评述两人的重农主张。

 反思总结

附答案:选择:BABBB 材料题:(1)商鞅处于战国兼并战争时代,认为只有发展农业,国家才能强大;百姓从事农业,则易于治理驱使。这是赢得兼并战争的保证。这种主张的实行,为日后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2)晁错处于西汉初年经济凋敝时期,主张通过发展农业生产满足人民基本生活,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统治秩序,恢复社会经济。这种主张的实行,为“文景之治”的出现奠

历史必修2课时教学案 编号:7 编制者:葛美玉 使用时间:09年3月 日 班级:

姓名:

第6课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 课程标准: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 知识重点:重农抑商、海禁、中国资本主义萌芽  旧课复习:

 新课学习――先预习,再学习,后巩固

一、近代前夜的发展

(一)传统经济:农耕经济的高度发展(简单了解)

1、农业的发展

2、手工业的发展

3、商业的发展

4、明清国力强盛

(二)新的经济因素:资本主义萌芽

1、产生的时间和地点:

2、原因:

3、含义:(从中概括出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三个要素)

4、萌芽的典型表现:

5、阻碍萌芽发展的因素(1)

(2)

(3)

(4)

二、近代前夜的危机

1、危机的原因(结合教材和课后阅读与思考)

2、危机的表现:

巩固练习:

1、下列关于明清农业发展状况的表述,正确的是(A 水稻的种植南北比较普遍

B 玉米、番薯等高产作物引进)C 粮食产量减少,经济作物增多 D 耕地面积日益缩小

2、明清时期商业和手工业发展,最重要的影响是()

A 造成货币制度的变化

B 促进了对外贸易的繁荣

C 促进了城镇集市的发展

D 促成了雇佣劳动关系的产生

3、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主要标志是()

A 出现了不少工商业繁荣的城市

B 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C 制瓷业中出项很细的技术分工

D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4、体现江西景德镇制瓷业产生资本主义萌芽的史实是()

A 官办手工工场

B 民间小手工作坊

C 分散的雇工集中起来的民营劳动组合 D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5、清朝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产生的影响是()

① 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② 强化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③ 造成了中国的日益落后 ④ 加速了小农经济的解体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 反思总结

答案:BDDCD

第三篇:人民版历史必修一教师用书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师教学用书

前言

本册教师教学用书是配合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一册》的教学而编写的。教师教学用书力图贯彻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切实有效地帮助教师顺利完成《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所提出的历史课程目标教学。

教师教学用书的内容与教科书一致。全书体例以“专题”为单位设计。每一专题设有“专题教学总体设计思路”和“本专题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专题中的每一“学习内容”,大约用1学时完成。每一“学习内容”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教学目标。以课程标准和课文内容为依据,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明确提出每一“学习内容”的具体学习目标。

2.教学内容分析。包括学习内容的解读、具体教学进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等。

3.问题解答。就教科书中“学习思考”“自我测评”“材料阅读与思考”等有关问题,进行解答提示。

4.教学评价建议。教学评价重在对学生的评价,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是多元的,每节课只能对学生学习的某个或几个方面进行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建议是供教师参考用的案例。

5.历史问题注释。目的是帮助教师更好地备课,拓宽教学知识面,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信息。

本册教师用书由朱汉国主编。参加本书编写的有:马世力、王子今、王维克、王飞、扎西、方美玲、石洁、刘新宇、刘学兵、邬文玲、何成刚、陈红、陈艳杰、陈玉兰、陈伟国、李美、李丹、陆静、张汉林、张惠民、张卓鸿、张劲锋、杜鹃、吴咏松、周百鸣、周巩固、徐灿华、徐彪、顾勤、董伟山。

本书中如有错漏之处,真诚地希望广大教师在使用过程中提出宝贵意见,以便我们及时改进。

编者

2005年8月

目录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专题六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专题七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专题八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

专题九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专题教学总体设计思路

本专题教材较为系统地论述了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和形成过程,约用5课时完成教学。

通过本专题的学习,力图使学生具备有关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知识。教学中,分析和总结中国政治文化遗产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鲁迅在《华盖集•忽然想到

(四)》中说:“历史上都写着中国的灵魂,指示着将来的命运……”总结历史是为了开辟未来。面对建设现代政治文明的目标,有必要回顾历史,以有益于丰富知识、汲取经验、加强修养、增益智慧。

今天的中国是过去的中国的发展。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的有关内容,虽然看起来距离我们今天的社会比较遥远,但是现今政治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其实仍然保留着深重的历史痕迹。通过教学,除了使学生获得有关知识以外,还应当鼓励学生联系有关现实,进行较深层次的思考。

本专题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阐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共有的基本特征。

2.描述历代政治制度变化的大致轨迹。

难点: 由于本专题教学内容的年代跨度比较大,而教材的容量有限,许多相当有意义的历史资料不可能展开介绍,教学中应当注意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以往所学得的知识,充分利用课外获得的诸种相关信息,以充实和深化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悠久的历史,繁荣的文明,在漫长的历程中,有数不尽的文化演变了,衰亡了,消逝了,所以我们今天回顾历史,难免会遇到生疏的现象,难免会产生需要进行充分准备方能予以解释的疑问。比如,有关古代官制的问题,有关历史年代的问题,有关文化典籍的问题等,都应当进行充分准备。相关历史文化知识,也应当在教学过程中连带向学生进行必要的介绍。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帮助学生从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精华的立场出发,锻炼研读古文的能力,也应当指导学生学会查阅有关的工具书。

■一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中国早期国家出现的背景、过程,并概括其特征。

初步掌握从历史传说中汲取相关历史知识的能力。

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概括从文明初期到西周时代的历史演进过程。

概括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分析宗法制对我国社会的深远影响。

【过程与方法】

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及教师提供的考古材料、相关历史网站的内容,进行思考和分析,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

学会运用阅读法(包括文字资料、地图、古代文物图像)、观察法、讨论法、推理法、概括法等方法来学习相关问题。

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向学生展示大量考古材料的同时,要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独立思考解答问题,并随时予以恰当的评价。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中国早期文明起源的知识,理解中华民族历史的源远流长,激发学生对祖国历史的自豪感,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

通过对考古知识的了解与运用,培养崇尚科学的精神。

通过对祖国文明进程的认识,理解历史不断前进的规律,增强维护祖国历史光荣、推动民族文化进步的责任心。

(二)教学内容分析

◆中国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政治制度发展的历史之悠久,体系之完备,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不可比拟的。由于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态及其发展道路涉及中国上古时代如何由野蛮走向文明、早期国家的特色、文明初期社会发展道路等重要问题,所以,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就从这个问题谈起。课文通过大量的考古材料、古史传说、古史资料等概述了从距今大约五千年前的文明初期到西周时代的历史演进过程。

◆教材首先从总体上概括了文明发展初期的情况,指出中华文明的特性:多源性与多元性;国家起源的背景与条件:农耕经济的进步;早期文明阶段的突出标志:金属器具的使用促进生产的发展,随即发生贫富分化,以及文字的成熟、城的出现、礼制的初步形成等。接下来教材从“王”的出现、“帝”的传说、夏商政治文化、西周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度五个方面概述了早期国家历史演进过程中的各个方面的特征。

【王的出现】

教材运用了大量的考古材料、文物图片介绍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早期政治领袖——“王”的出现。指明“王”的来历及早期中国政治力量的实质是一种强权。其中运用到甲骨文的知识。

(二)城的出现。课文介绍了考古工作者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城址已经有50多处。早期城的特征不仅带有浓厚的军事防御色彩,而且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另外,这种城也反映了阶级对立尖锐化的社会现实。最后,指出早期城市是早期国家产生的标志之一。

(三)大规模的祭祀活动。新石器时代墓葬考古发现证明,大规模的 祭祀活动是社会权力大规模集中的反映。这体现出早期国家政权和神权相结合的特征。

(四)贫富分化现象的产生。教材通过对新石器时代晚期墓葬中随葬品的数量和质量的不同说明,贫富分化的产生与产品的积累、交换和扩大有直接的关系。社会的不平等还体现在严重的政治压迫,如“人殉”现象。

【“帝”的传说】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有丰富的内涵,其史料价值是值得重视的。三皇五帝传说中的一些情节和早期国家出现政治强权的情形相符合。文中还提到了疑古思潮的进步作用以及新的考古发现对当时认识的充实和提高。

课文中引用的尹达的话可以帮助学生更进一步地了解古史传说“自有真正的史实素底,切不可一概抹杀”的意义。

课文中引用的陈梦家的一段话,说明了早期政权与神权结合的事实。

【夏商政治文化】

关于夏商政治文化这一标题,教材首先从“家天下”代替“公天下”的制度谈起,说明夏的基本政治关系为宗族关系。代夏而立的商统治时间较长,历史遗存相当丰富,其政治特点有: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神权和王权紧密结合。

【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

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是中国早期文明发展历程中的重要标志。牧野之战后,商王朝灭亡,新兴的周王朝以崭新的政治风格施行统治,实行分封诸侯制,加强对地方的统治,使其文化形式覆盖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诸侯王附属于周天子,在封国内有很大权力。

课文辅助系统提供的资料卡片,主要说明西周的分封主要有两次。第一次是武王克商后实行的,主要分封的是姬姓贵族(兄弟之国、姬姓之国)。第二次是周公东征胜利后实行的,受封的有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等。这一次分封的诸侯国更多(达七十一国)。课文提供的插图“西周鲁国故城周公庙宫殿基址”,有助于学生理解“燕是深入东北最远的一支姬姓贵族,鲁在姬姓贵族封国中位居最东。”

西周政治的典型特征,是实行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宗法制。周天子以嫡长子世代继承最高执政权力,其余诸子分封为诸侯。周天子为天下大宗,封为诸侯的庶子对天子为小宗,在本国为大宗,其地位也由嫡长子继承。诸侯的庶子分封为卿大夫,他们对诸侯为小宗,在本家为大宗,其地位也由嫡长子继承。从卿大夫到士,也形成同样的大宗与小宗的关系。于是,由血缘关系的亲疏,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样的宗法等级。这种宗法制度,是由父系家长制的氏族组织变质和扩大而成。

【西周的礼乐秩序】

后世学者通常用“礼乐文化”来总结西周文化。在中国早期国家形态中,“礼”是十分重要的内容,是西周文化的主构架。“礼”讲究敬天法祖,也对现世人提出了要求,成为调整社会关系的准则。“乐”是辅从于“礼”的,在维护“礼”的同时,对“礼”进行了文化装饰,使等级森严的“礼”得以具备征服人心的感染力。“礼”“乐”合用,曾被看做是维护等级差别的统治阶级的工具。实际上,从历史的眼光来看,西周的礼乐文化是当时文明创造中最为高贵、最为典雅、最为精致的内容。这样的礼乐秩序并没有维持很长时间,西周后期就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

课文辅助系统引用的《礼记•大传》的一段话能够说明西周的“礼”,强调“尊祖敬宗”“爱国保民”,协调社会各阶层关系。

本课重点:使学生深入理解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本课难点:对西周礼乐秩序与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关系的分析。通过学习教材中提供的考古学的资料,结合相关的历史知识,分析中国从文明初期到西周时代的历史演进过程。学生刚刚开始涉及政治专题知识,纵向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可能有些欠缺,教师要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帮助学生提高汲取历史传说中有关知识的能力。

(三)问题解答

【学习思考】

1.在你的家乡和邻近地区,有没有文明初期的遗存?这些遗存有哪些特征?

答案提示:略。可以列入当地校本课程的开发计划中予以解答。在必要时,“邻近地区”的范围可以适 当扩大。

2.恩格斯说:“在新的设防城市的周围屹立着高峻的城墙并非无故:它们的壕沟深陷为氏族制度的墓穴,而它们的城楼已经耸入文明时代了。”

读恩格斯的话,应当怎样理解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城址与早期国家的关系?

答案提示:应当看到,这些城址体现了政治权力已经形成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强制性力量,标志着早期国家已经形成。氏族制度的历史,至此宣告结束。

【自我测评】用简短的语言概述从文明初期到周代政治形成的历史演进过程。

答案提示:随着生产的发展,剩余物资出现,为阶级的分化准备了条件。人口的增多,使得社会构成复杂化,管理成为共同的需要。在自然环境优越的地方发生部族间争夺生存资源的战争,也使得权力者受到拥戴。早期国家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产生。夏的历史尚待探索,殷商时代的政治形式已经逐渐完备。西周政权的统治地域空前广阔,以“礼乐”为标志的秩序,反映当时政治建设也取得了非凡的成功。

【材料阅读与思考】《论语•八佾》记录了孔子的话:“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怎样理解孔子这句话?有人根据这句话就判定孔子是一个主张历史倒退的人,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答案提示: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周朝的礼仪制度借鉴于夏商二代,是多么丰富多彩呀!我遵从周朝的制度。孔子所欣赏的是西周的礼乐制度,并非要全面退回西周。不过,孔子思想的怀旧色彩,也使得当时许多儒学人士对新的社会现象和新的文化因素本能地表现出抵触的态度。

(四)教学评价建议

【评价目标】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了解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发言。

考察学生运用历史思维思考问题的能力,阅读考古资料、图片、古史资料的能力和主动探究问题的能力。

了解学生对课外知识的涉猎情况,及时弥补教学中的漏洞。

【评价方法】观察法、历史调查法、问答法、课堂教学评估记录法等。

【评价过程】设计观察表格,记录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热情等方面的变化。表格可以与学生档案放在一起,作为学期或学年末综合测评的标准之一。

通过提问课本中已经设置的思考题及教师自行设计的问题,考察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情况以及运用已有知识分析、归纳、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并观察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方式方法等方面的表现。

通过让学生回答课后材料阅读与思考中对孔子话语的理解的问题,评价学生阅读和理解古史资料的能力。

通过让学生寻找家乡文明初期遗存的活动,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历史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评价总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情况自行选择评价的方法和过程,采用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五)历史问题注释

【中国文明多源与多元的特征】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幅员广阔的文明国家,自司马迁以来的学者,几乎都相信中国文明一元发生论,即华夏文明以黄河流域为中心而形成的。特别是晚清以来,学术界有一种偏见,以为夏、商、周三代王朝的范围是相当狭小的,仅限于黄河中下游一带。这种误解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传统的文献记录的局限,也由于早期考古工作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关于古代遗存的文物只在黄河中下游的少数省区发现。但是近几十年来,随着文物考古事业迅速发展,这种局面得到彻底的扭转。人们的眼界逐渐开阔,知道商周王朝统治区域是很辽阔的,在王畿外有诸侯,其周围还有附属的大小方国,远远超出了人们原来的想像。而且早在史前时期,中华大地上就出现了各种发展不同、特征相异的文化类型,如北方的红山文化、南方的良渚文化、西南的三星堆文化、中原的龙山文化等,犹如满天星斗,播洒在中国辽阔的疆域上。中原文化经常与周围地区的文化交流融汇,彼此互相影响,互相沟通,在相当大的地理范围内,形成有共同文化因素的“场”。一个文化与另一个文化相接触,先是冲突,继而交流、融合,最后整合为一个范围更大、内容更复杂的文化。苏秉琦从考古学的角度说:“华族文化同其他兄弟民族文化的关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不是一成不变,而是随着诸地区之间社会发展的不平衡而变化的。由于这一反复变化的结果,并结合其他条件,遂使得华族文化在其初期发展过程中(仰韶文化时期),一方面确立了它在我国民族文化关系中的主体地位,另方面还为它的活动中心从华山附近移至中原。从而为它的进一步更高的发展,为它同其他兄弟民族文化关系的进一步更高的发展,做好了准备。”也就是说,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模式可概括为多元起源、中原核心、一体结构。

【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城址与中国早期文明】

在人类社会历史上,城市的出现是文明形成的一大标志,是人类社会进化的里程碑,揭示着私有制、阶级的确立、战争的激化、强权的形成、工农业的分工以及劳心者和劳力者的对立。古代文明的发展以城市为主要舞台,文明成果也以城市为集散地,因此城市的出现被柴尔德称为“城市革命”。(Urban Revolution)。作为文明要素之一的城市,应该具有一定的规模,是统治阶级集中居住和从事活动的地方,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张光直总结了城市的出现在考古材料中所反映的因素,通常至少有下面几项:(1)夯土城墙、战车、兵器;(2)宫殿、宗庙与陵寝;(3)祭祀法器(包括青铜器)与祭祀遗迹;(4)手工业作坊;(5)聚落布局在定向与规划上的规则性。梁思永等人1931年在山东龙山镇发现城子崖城址,1934年又在河南安阳后岗遗址发现了一段长约70米的夯土墙,由此揭开了中国史前城址考古发掘的序幕。迄今为止,中国已发现的史前城址,大都集中在公元前二三千年的一段时期,分属于8个以上的考古学文化,其分布地区可划分为四大区域,即黄河中下游华北地区、长江中游两湖平原地区、长江上游四川盆地和内蒙古河套地区,总数约50座左右,成为这一时期史前聚落发展的高级形态。郑州西山发现目前仅见的一座仰韶文化晚期小城址。国内迄今发现最早的城址是大溪文化城头山,年代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大体呈圆形,外侧围壕,城内发现矮台基式房址、制陶作坊区、祭坛、祭坑和一批墓葬,至屈家岭文化时城墙又经修筑,基本相重合而轮廓略有扩大。现存屈家岭文化圆形城垣周长约1000米,城外环绕护城河,城内面积7.6万平方米,中部在较高夯土台基上建造房子。其他地方还有数座屈家岭文化的城址,一般始建于公元前3000年之后,有的在以后的时代依然继续沿用。

距今四五千年前,黄河中下游和长江流域出现如此众多的大小不一的城址,除了表明当时社会已有了高度的分化,还可以看出以下数端:(1)社会经济发展,社会财富集中,城市已成为社会财富的聚敛中心。(2)早期国家正在形成中,大规模的筑城工程意味着组织管理、工程技术、人财资源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城市成为统治权力中心。(3)古城又是宗教礼仪中心,城内外的祭坛祠庙和广泛出土的卜骨,表明早期的政教合一、文字符号系统已经诞生。城市的出现和城乡的分离,是国家诞生的标志。任式楠先生说:“最迟在公元前第三千年纪中叶,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的龙山文化、中原龙山文化、石家河文化、良渚文化等几支发达的考古学文化中,由若干小范围的先进地区为先导,以汇集了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成就并具有地区权力中心地位的大中型城市为基地,由点到面,各自陆续建立起一批邦国型国家,进入初期文明社会。在众多城邑中尤其是邦国的都邑,成为集中体现初期文明社会的综合载体。这便是夏代王朝国家建立以前数百年之久„万国林立‟的邦国时代。”

【良渚文化的“祭坛遗址”】“坛”在《说文解字》中被解释为“祭场”,原来是指在平坦的地面上用土堆筑的高台。在古代中国,坛的主要功能是用于祭祀,所以就有了“祭坛”的名称。祭坛的出现,与史前人类在露天环境下祭拜自然神的活动密切相关。当时,人们为了吸引神明的注意,让神明听清自己的话语,使自己的祈愿可能穿透广漠的空间达于神明,遂选择自然界中土丘、山冈等与上天接近的地方构筑祭坛。后人在高山之巅发现了许多祭坛,如辽宁凌源县城子山顶的红山文化祭坛,位于凌源、建平交界处的牛河梁神庙遗址,以及在浙江余杭等地发现的良渚文化祭坛等。

1986年,浙江余杭反山发现11座墓葬,出土了陶器、石器、象牙器、漆器、玉器等大量随葬品,其中玉器数以千计。墓葬以庞大的高台土冢为特征。1987年,在反山东北7.5公里处又发现了与祭坛复合的瑶山墓地,清理了以玉器为主要随葬品的大墓12座。在浙江余姚的长命、安溪又发现了更为雄伟的人工堆筑工程。祭坛经过精心设计,为近方形的漫坡状,面积约400平方米,以不同的土色分为内外三重。中心为红色土方台,红土外围为灰土填充的围沟,最外层是用黄褐色斑土筑成的围台。这座祭坛由多色土构成,衬托了祭祀场所的神秘色彩,开启了后世多色土祭坛建筑的先风。此外,在浙江海宁大坟墩、余墩、上海青浦福泉山、江苏昆山赵陵、常熟罗墩、武进寺墩等地,也都发现了很可能当时作为宗教文化中心的良渚文化高台土冢、祭坛墓地,充分显示了距今4800年前的良渚文化的辉煌与发达。

【玉器与中国早期文明】中国古代文明传统中对玉非常钟爱,以玉载礼,寄玉器以人文精神。由玉石 制成的各种玉器在古代被赋予了无限的灵性与人性,成了一种超自然的物品。玉器自古以来就被人们视为祥瑞的象征,古人更是赋予玉以道德的含义。玉器不但用来制作有实用功能的生产工具,而且曾扮演与文明发展息息相关的礼器的角色,在龙山时代至三代作为主要的礼仪器——宗教活动的道具、权力和地位的标志、社会观念的载体而发挥着重要的社会作用,这也是中国文明发展路程与西方不尽相同之处。从辽西到杭州,全国各地发掘出土了各式各样的玉器,数量众多、品种丰富,雕琢精美,主要有玉琮、玉璧、玉龙、玉龟、玉鸟、玉珮、玉串、玉坠……在古代文明形成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大同”与“小康”】中国古代文献记载中有“大同”和“小康”的说法。《礼记•礼运》篇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求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今大道既废,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仪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执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这里所说的“大同”和“小康”,相当于进入文明前后的两个阶段,大同是指财产公有的原始社会军事民主制时期,小康是指私有财产已经发达,阶级分化已经出现之时,相当于早期国家诞生的时代。

【“三皇五帝”的传说】“三皇五帝”说起源很早,但在古文献中至少出现了六种以上不同的说法:“三皇”有燧人、伏羲、神农说,伏羲、女娲、神农说,伏羲、祝融、神农说,伏羲、神农、共工说,伏羲、神农、黄帝说,黄帝、少昊、颛顼说等六种。“五帝”也有黄帝、颛顼、帝喾、尧、舜说,庖牺、神农、黄帝、尧、舜说,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说,少昊、颛顼、喾、尧、翼说等六种。大多数学者都曾经认为“三皇五帝”是神话传说,根本不可信。但从晋南、豫西等地考古发掘的大型城址墓地来看,在距今四五千年的龙山文化时期,社会已进入初级文明社会,阶级和国家已经产生,生产力也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与历史传说和文献所记载的“三皇五帝”和夏王朝中心活动区相一致。有些学者据此认为,考古学发现和五帝传说可以联系起来认识。也就是说,从五千年前的黄帝时起,中国已开始跨入文明的门槛,五帝时代是中国文明的初级阶段。

【牧野之战】牧野之战,是商周之际周武王在吕望等人辅佐下,率军直捣商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在牧野(今淇县以南卫河以北地区)大破商军、灭亡商朝的一次战略决战。商汤所建立的商王朝,历经初兴、中衰、复振、全盛、衰弱诸阶段后,到了商纣王(帝辛)即位时期,已步入了全面危机的深渊。在纣王的统治下,殷商王朝政治腐败、刑罚酷虐,连年对外用兵,民众负担沉重,痛苦不堪;贵族内部矛盾重重,分崩离析,从而导致了整个社会动荡不安,出现了“如蜩如螗,如沸如羹”的混乱局面。

与日薄西山、气息奄奄的商王朝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商的西方属国——周的国势正如日中天,为文王“翦商”事业的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政治上,他积极修德行善,裕民富国,广罗人才,发展生产,造成“耕者九一,仕者世禄,关市讥而不征,泽梁无禁,罪人不孥”的清明政治局面。在修明内政的同时,他向商纣发起了积极的政治、外交攻势:请求商纣“去炮烙之刑”,争取与国,最大限度地孤立商纣。在处理商周关系上,文王表面上恭顺事商,以麻痹纣王。在各方面准备工作基本就绪之后,文王在吕尚的辅佐下,制定了正确的伐纣军事战略方针。文王在完成翦商大业前夕逝世,其子姬发继位,是为周武王。他即位后,继承乃父遗志,遵循既定的战略方针,并加紧予以落实。

周武王在充分进行军事准备之后,统率兵车300乘,虎贲3000人,甲士45000人,浩浩荡荡东进伐商。商纣王无奈之中只好仓促部署防御,但此时商军主力还远在东南地区,无法立即调回,于是只好武装大批奴隶,连同守卫国都的商军,开赴牧野迎战周师。周军布阵完毕,庄严誓师,史称“牧誓”。誓师后,武王下令向商军发起总攻击。他先使“师尚父与百夫致师”,即让吕尚率领一部分精锐突击部队向商军挑战,以牵制迷惑敌人,并打乱其阵脚。商军中的奴隶和战俘心向武王,这时便纷纷起义,掉转戈头,帮助周师作战。武王乘势以“大卒(主力)冲驰帝纣师”,猛烈冲杀敌军,商军十几万之众顷刻土崩瓦解。纣王见大势尽去,于当天晚上仓皇逃回朝歌,登上鹿台自焚而死。周军乘胜追击,攻占朝歌,灭亡商朝。而后,武王分兵四出,征伐商朝各地诸侯,肃清了殷商的残余势力。

【分封制】分封制最早出现于何时?王国维在《殷商制度论》中,把分封制、宗法制理解为周人的创 造,是商周之际文化巨变的重要标志。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商代已经存在分封制的观点,逐渐占据了主流地位。古文字学家胡厚宣有《殷代封建制度考》之作(见所著《甲骨学商史论丛初集》),提出了根本不同于王国维之说的观点:“举凡周初之一切,苟非后世有意之附会,则皆可于殷代得其前身。”此外,徐喜辰、裘锡圭等著名学者,也论证了类似观点。当然,学者共同的认识是,分封制在周代更为成熟、更为典型,其意义和作用更加明显。

西周王朝实行分封制的出发点和目的是“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就是说,周王室实行分封的主要意图在于将同姓子弟亲属封为地方邦国,以血缘纽带联系起来,作为保护周王室的屏障。

西周的分封主要有两次,其基本情况可列成下表:

第一次 第二次

领导者 周武王 周公

背景 殷商被推翻 三监之乱被平定

目的 统治殷商遗民,屏藩周王室,酬谢开国功臣,奖赏圣贤之后。统治殷商遗民,屏藩周王室,加强控制边族。

主要封国 封纣子武庚于殷;封弟叔鲜于管,叔度于蔡,叔处于霍,称为三监;封神农氏后人于焦,黄帝的后人于祝,帝尧的后人于蓟,帝舜的后人于陈,大禹的后人于杞。此外,又大封兄弟、功臣、谋士等。封吕尚之子于齐,周公子伯禽于鲁,以为东面的屏藩;封召公之子于燕,以为北面屏藩;封庶叔高于毕,以为西面的屏藩;封康叔于卫,管理殷民七族;封纣王兄微子于宋,以此保存商祀,表示周人无意消灭商族;封弟叔虞于唐;封其侄蔡仲于蔡。

作用 巩固周王室对中原的统治 使周朝的势力扩展到东方广大地区

西周分封制的实行情况大致是:京城周围的一定区域被规定为“王畿”,周人称之为“邦畿千里”,由天子直接统治;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天子分封诸侯立国,使他们在封地内行使管辖权。诸侯分封卿大夫为下级贵族,也是分封制的重要内容。《左传•桓公二年》概述了分封制下的等级制:“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皆有等衰。” 《左传•昭公七年》更有“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之说。《礼记•礼运》集中表述为“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可见,分封制造成了土地和政治权力的层层分割。封君中的下一级要对上一级承担义务与责任,如:诸侯对天子有述职、纳贡、勤王、助讨、献俘等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职责。如果越级实施有关义务和责任,则不符合礼制的规定。最明显的例子见于春秋后期:鲁国大夫季孙氏的家臣阳虎独掌权柄后,标榜要替鲁君整肃跋扈的大夫,此举不仅得不到知礼之士的赞成,反而受到批评(《左传》定公八年至十年)。此例反映出等级隶属制对等级的严格规定。所谓“天子经略,诸侯正封,古之制也。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谁非君臣?”(《左传•昭公七年》)“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周时分封的诸侯国究竟有多少?文献上难以找到确实的数字。《左传》说:昔武王克商……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荀子•儒效》说: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吕氏春秋》说:此周之所封四百余。

关于西周分封制的作用,首先我们要看到分封制实施以后,逐渐改变了商朝那种相对松散的方邦联盟式的政治体制,强化了天子对诸侯的统属关系。当然,诸侯国在封国内仍拥有地方实权,封国仍是一地方实体,与后代中央集权制下的地方行政组织全然不同,但这毕竟是由松散的方邦联盟发展到中央集权统一国家的过渡环节。同时通过分封制发展了周朝的势力,使西周发展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宗法制】宗法就是族法,是按血统的亲疏来区分嫡庶的一种继承制度。君王的权位,只有嫡长子才有资格继承,叫做“大宗”,其余各支叫“小宗”。大宗永远是小宗的领袖,因此,诸侯(小宗)永远要服从天子(大宗),而卿大夫(小宗)永远要服从诸侯(大宗)。宗法制度是从父权制社会演化而来的,它试图用父子血缘亲情来维系王权的威严和稳定。周天子及其继承者,从君统看,他是天下的共主,是政治上的最高统治者;从宗统看,他又是天下的大宗。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地位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宗法制度既然是以血缘亲疏来辨别同宗子孙的尊卑等级关系,以维护宗族的团结,所以十分强调尊祖敬宗。宗庙祭祀制度就是为达到维护宗族团结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手段。据《礼记•王制》记载,周天子 为七庙,诸侯为五庙,大夫为三庙,士为一庙。宗庙祭祀制度的发展,形成了中国传统的礼乐文化。进入封建社会后,这一传统被历代统治者所继承。皇宫之前,左宗右社的制度一直延续到明清。今北京故宫前左侧的劳动人民文化宫便是明清的太庙,右侧的中山公园是明清的社稷坛,也就是“左宗右社”的格局。“左宗”是宗法的标志,“右社”是国土的象征,共同表示着这个王朝的天下和对全部土地臣民的占有。

【周公的贡献与影响】周公姓姬名旦,文王的第四个儿子。文王时,封于周原,故称周公。周公对中国政治文化的贡献很大。其要者如下:(1)建立制度:周公东征,平定三监、武庚之乱后,重定封国,实施第二次封建,同时设立宗法制度,以维持统治秩序。此外,制礼作乐,推行礼乐教化,用以建立社会秩序。据说周代的官制也是周公所制。(2)稳定周室:武王死后,周公辅佐年幼的成王登位,后来武庚联合管叔、蔡叔作乱,周公率兵东征,平定了叛乱,巩固了周王室的统治。(3)开启治世。周公摄政七年,创制定国,成王长大后,周公将政权交给成王,继续辅佐他,使西周政治渐渐走上了轨道,开启了成康的盛世,历史上称为“成康之治”。

■二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阅读文字资料和文物插图,了解考古资料对于历史研究的重要性。

了解秦王朝集权政治制度的主要表现形式。

通过模拟秦朝中央大臣们对分封制和郡县制的争论,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学生可以通过教科书和教师提供的资料,积极思考,探寻历史事件是如何发生的,历史事件发生以后对当时社会乃至整个中国历史有什么影响?

教师应注重将知识灌输和启发式相结合,注重寓教于乐的方式,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模拟场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对历史上重大问题争论的现场模拟,并对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的表现予以及时而恰当的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知道秦王朝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真正的疆域辽阔的统一,并且创建了一整套从中央到地方的集权政治制度,奠定了其后历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模式,同时也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为中国长期的大一统局面奠定了基础。但是,秦王朝采取“焚书坑儒”以及颁布“挟书律”等手段,实行严酷的思想专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它的迅速灭亡。

通过对秦王朝集权政治制度优缺点的全面了解,培养客观公正地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分析

秦国统一天下,标志着中国集权政治的开始。秦王朝建立起来的统一的集权政治制度,奠定了其后历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模式。教材首先概述了秦王朝在统一六国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周边版图的情况,接下来从郡县体制、官僚机构、思想专制等方面描述了秦王朝集权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揭示了秦王朝集权政治的基本特征。

【“六王毕,四海一”】本节讲述秦王朝在成功地完成统一六国的大业之后继续开疆拓土的情况。一是北伐匈奴,收复河套地区;二是南征百越,统一岭南地区;三是将西南夷地区纳入版图之中。秦王朝在这些新征服地区设置郡县进行行政管理,并兴修水利和交通路线,发展经济,加强边境与内地的联系,巩固统一。

秦的统一,标志着中国进入“大一统”的政治时代。从此以后,由高度集权的中央政府对各地施行有效的政治管理。

【海内为郡县】本节讲述秦王朝的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的确立及其主要特征。在平定六国之后,秦朝中央就选择什么样的国家行政体制问题展开过一场激烈的争论。主要有两派意见:一是主张实行分封制,以丞相王绾为代表;一是主张实行郡县制,以丞相李斯为代表。最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在全国推行郡县制。郡县制与分封制相比较,最主要的不同之处在于:郡县长官,一概由天子任免调动,不得世袭。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秦朝地方组织系统表:

郡——郡尉:掌管军事;郡守:总管一郡的政事;郡丞:辅佐郡守治理政事。

县——县尉:掌守备;县令:管理县政;县丞:辅佐县令治事。乡——啬夫:判案及收税;三老:掌管教化;游徼:循禁贼盗。

【秦王朝的官僚机构】本节讲述秦王朝中央官僚机构的设置情况。中央执政机构的最高长官有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有人称之为“三公”。中央各重要部门的主管官员有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有人称之为“九卿”。地位与之相当的还有中尉、将作少府等。国家有军政要务,丞相、御史大夫与诸卿以“朝议”等方式参与讨论,供皇帝用作裁决的依据。

【挟书律】本节讲述秦王朝实行思想专制的情况。为了统一人们的思想,秦王朝采取了粗暴的行政强制手段,颁布“挟书律”,最终发生了“焚书”“坑儒”的极端事件。统一思想的行动以失败而告终,秦王朝也在很大程度上因此而走向了灭亡。

本课重点:使学生掌握秦王朝集权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

本课难点:制度史比较抽象,需要介绍大量背景知识,利用大量实例进行分析说明,逐步引导学生建立起总体概念。

(三)问题解答

【学习思考】

1.明代思想家李贽曾经赞扬李斯推行郡县制的主张是“千古创论”。他还称李斯等秦始皇得力的政治助手们“皆是应运豪杰,因时大臣”。如果“朝议”的方式不再采用,他们还能够发挥这样的作用吗?

答案提示:李斯的意见是通过“朝议”形成影响的。如果不采用“朝议”的方式,不同政治主张无法交锋,正确的意见就无从发表,也难以维持,秦二世时代就是这样。但是,我们也不能过分夸张“朝议”的作用。在专制制度下,最后的政治裁决权掌握在最高执政者——皇帝手中。如果皇帝不认可,无论是怎样的“应运豪杰,因时大臣”,也不可能切实参与行政,任何正确的政策也不可能施行。

2.如何评价秦朝的挟书律?

答案提示:专制统治与思想自由是不可克服的矛盾。专制统治不仅要把体制、规范、设施等“硬件”纳入整齐划一的轨道,而且要禁锢人们的思想自由,实行文化专制主义。“挟书律”虽有利于从思想上巩固秦朝的统一,但这对古代文化的延续和保存是一种劫难,同时开了思想专制之先例。

【史家争鸣】答案提示:关于秦朝设郡的数目,有不同看法:《史记•秦始皇本纪》《汉书•地理志》为36郡;《史记集解》亦为36郡,但具体郡名与《汉书》不同;全祖望《汉书地理志稽疑》为42郡;王国维《秦郡考》(载《观堂集林》)考证共有48郡;谭其骧《秦郡新考》(载《长水集》),推定为46郡。由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古代历史地图集》对46郡的方位加以标注,此说的权威地位基本确立。不过,正如谭其骧本人在考列了46郡之后所指出的那样,“秦一代建郡之于史有征者四十六,备列如上,然非得谓秦郡必止于是数。”46郡的说法也不能彻底解决文献记载中的所有矛盾问题,比如几种文献对秦所设立的郡名的记载就有出入。尤其是新近出土的湘西里耶秦简,出现了“洞庭郡”的文字记载。此前认为湘西应该属于黔中郡管辖,那么,新出秦简中的洞庭郡与黔中郡是什么关系?甚至于秦郡总数是否应该相应增加?已成为学术界当前关注的新问题。

【自我测评】秦王朝的郡级行政机构有哪些特征?

答案提示:(1)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设置。(2)郡县长官,一概由天子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材料阅读与思考】为什么汉代学者屡屡把“挟书律”与秦朝的短命相联系?

答案提示:秦自商鞅以后,一直奉行以法治国的政治策略。法治使秦国走向强盛,并最终统一中国。但秦法的极端残酷和酷烈,“焚书”“坑儒” “挟书律”等残酷的思想专制手段也无济于事,反而出现“奸邪并生,赭衣塞路,囹圄成市,天下愁怨,溃而叛之”的局面,使秦王朝迅速走向了崩溃,最终以“暴秦”的形象载入史册。为了避免重蹈秦之覆辙,汉代士人不断反思秦亡的原因。他们认为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完全抛弃了古代圣王重视礼乐教化的传统而专任刑罚。董仲舒认为古代圣王治理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秦朝却一反先王的做法,采用申商韩非之说,严法治国,禁止私学和民间藏书,使人们逐渐抛弃礼谊传统而轻于犯法,最终导致了秦朝的灭亡。王充的看法与此相似,他认为秦朝焚烧五经典籍,禁止民间藏书,极大地破坏了圣贤所确立的优良传统,使秦朝的统治无法长久持续下去。实际上,汉代士人并不反对统一思想,比如董仲舒就提出了“罢黜百家,表章六经”的著名建议。不过他们主张采取温和、诱导的方式来教化百姓,对秦王朝粗暴的行政强制手段非常反感,因而往往将秦朝的短命与它推行的 诸如“挟书律”等暴政行为联系起来。

(四)教学评价建议

【评价目标】了解学生对秦统一这一重要事件及其影响的分析能力。

【评价方法】模拟法、观察法。

【评价过程】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历史场景,让学生充当这些历史场景中的主角,现场模拟历史场景中所发生的历史事件,观察他们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历史的把握程度,对每个学生的表现进行记录和评价。

对学生在模拟秦朝中央大臣们关于分封制和郡县制的讨论中的各种表现,如语言表达、对历史知识的理解程度、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等,进行观察和记录。

教师可以运用录音机、录像机、摄像机等现代化教育设备,记录模拟的全过程,并反馈给学生,建立起良性循环的教与学的互动机制。

【评价总结】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同时总结这一阶段的教学得失,以利于此后的教学工作。

(五)历史问题注释

【秦始皇陵兵马俑】陕西省临潼县秦始皇陵东侧约1.5公里处,有一组大型陪葬坑——秦始皇陵兵马俑坑,面积达二万余平方米,一共有四个坑,埋藏的文物非常丰富。自1974年以来,对三个俑坑先后进行了勘探和试掘。根据已知情况判断,三个坑内计有战车百余乘、陶马六百余件、各类武士俑近七千件,以及大量的实用兵器。

陶俑、陶马的排列是按照当时军阵的编组。一号俑坑是以战车与步兵组合排列的长方阵;二号俑坑是战车、骑兵、步兵混合编组的曲形阵;三号俑坑分南、中、北三区(中区有战车一乘,南、北两区的武士俑相向作仪卫式的夹道排列),是统帅一、二号坑军队的指挥部。车、马、俑的制作形象逼真,其大小、高矮和真的相似,车、马、俑的排列也完全仿照当时军阵的编列,是秦国强大军队的缩影,对研究秦的军事装备、编制和军阵的编列等,提供了形象的实物资料。

俑坑出土的战车包括指挥车、副车、驷乘车和一般战车四种类型。指挥车的装饰比较华丽,通体髹黑漆,上绘精致的几何形图案,车上有圆形华盖,并悬有钟、鼓。车上有陶俑三:一为将军,一为御手,一为车右(又称戎右)。将军居于车左,御手居中,车右居右。副车、驷乘车、一般战车的形制与指挥车相同,但车上的乘员和装饰略有不同。

骑兵俑出土于二号兵马俑坑,四匹马一组,十二匹一列,九列组成一个长方形的骑兵阵。马的大小犹如真马。马首的左前方立有骑士俑。他一手牵马缰,一手作提弓状。

秦俑坑出土的步兵俑数量最多,形象逼真。从军事建制上看,有隶属步兵俑和独立步兵俑两大类;以地位高低区分,有军吏俑和一般士兵俑两类。所谓“隶属步兵”,即隶属于战车的徒兵,“独立步兵”则不隶属于战车,是独自编队。这两种步兵在服饰和武器的装备上没有明显的区别。军吏俑和士兵俑的区别明显,其批甲和冠饰各不相同。军吏俑又有将军俑、中级军吏俑和下级军吏俑的区别。士兵俑包括轻装士兵俑和铠甲士兵俑。

秦俑坑出土的骑兵、步兵俑及战车上,都配备着实用的青铜兵器。目前出土的兵器已达万余件,可分为远射兵器及长兵、短兵三种。远射兵器有弓、弩,长兵器有戈、矛、戟、钺、殳、铍,短兵器有剑、弯刀。短兵器用于护卫身体,远射兵器和长兵器用以和敌人格斗。

秦俑坑出土的步兵俑、骑兵俑以及战车模型和青铜兵器,都是秦国军队的真实写照,是“带甲百余万,车千乘,骑万匹,奋击百万”的强大军队的缩影,生动地再现了秦王朝军队训练有素、兵强马壮的情景,显示了秦王朝横扫六合、威震天下的军事力量及其雄伟的气势,也使我们对秦国的兵种及各兵种的形象获得更加鲜明、具体的认识。(参见陕西始皇陵秦俑坑考古发掘队、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编:《秦始皇陵兵马俑》,文物出版社1983年版)

【秦王朝对匈奴的战争】匈奴是我国古代北方的游牧民族,它在商代被称为鬼方,西周时称猃狁,战国时始被称为匈奴或胡。当时匈奴骑兵经常南下,掳掠燕、赵、秦三国边境。秦昭王时筑长城,抗拒匈奴。赵武灵王为了抵御匈奴,沿阴山而西至高阙(今内蒙杭锦旗西北)筑长城,并在这个地区设置云中(今内蒙托克托)、雁门(今山西右玉南)、代(今河北蔚县)三郡。燕也筑长城,自造阳(今河北独石口)至襄平(今辽宁辽阳),在长城南置上谷(今河北怀来)、渔阳(今北京密云)、右北平(今天津蓟县)、辽西(今 辽宁义县)、辽东(今辽阳)五郡。秦并六国时,匈奴又乘机南下夺取了河套地区(今内蒙五原一带)。秦始皇为了消除匈奴对秦的威胁,于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5)命将军蒙恬率大军三十万人攻打匈奴,夺取河套以南地区,设三十四县(此据《史记•秦始皇本纪》。《史记》《汉书》的《匈奴传》均作四十四县),后来在这里设九原郡。第二年,秦军渡河(今乌加河)攻取高阙、阴山(今狼山东)、北假(阴山以南五原以北),收复河套以北地区,并筑亭障,随后大规模修筑长城。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又发“罪人”前往服役,终于将原来秦、赵、燕北边长城连结一起,形成西起临洮(甘肃泯县)、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为了加强北边军事运输,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从云阳(今陕西淳化)至九原(今包头西北)间修筑一条“直道”。秦始皇三十六年(前211),又迁内地居民三万家到九原郡一带。通过武力征服、郡县管辖、移民开发、军事镇守等综合治理手段,秦朝在北部边防建立起了有效的国防体系。

【秦王朝统一岭南的战争】散居在岭南地区的主要是越族人,古代称为“百越”。在今浙江境内者称瓯越,福建境内者称闽越,两广境内者称南越。在翦灭六国的同时,秦始皇也展开了统一对岭南地区的战略攻势。秦始皇二十四年(前223年),秦军灭楚,继续南进,夺得部分瓯越地,设置会稽郡。秦始皇二十七年(前220),将领屠睢率五十万大军,兵分五路,向南方进发。秦军首先击败闽越的抵抗,以其地置闽中郡。但在南进的过程中,秦军也遇到很大困难,一是由于河道纵横,军粮运输极不方便;二是遭到越人的顽强抵抗,损失惨重,屠睢战死。为了解决军事运输问题,秦始皇派监御史禄率卒在湘水和漓水间开凿灵渠。灵渠是连接湘水和漓水,沟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一条长约三十公里的人工运河。它选择湘水和漓水上游河道距离最近的地方开渠,利用两河水面海拔高度差距很小的特点,巧妙地使渠道行经迂回的路线,降低渠道坡度,以平缓水势,同时在运河上修建许多闸门,用以保持水量,便于船舶往来行驶。其规划布局与都江堰十分相似,有分湘江入漓水的铧嘴,有防洪的大小天平,用以宣泄湘水汛期多余的水量,工程复杂巧妙。因漓水又叫灵河,灵渠由此得名。灵渠的开凿,不仅对统一南方,而且对当地的水利灌溉以及后来南方边境与内地的联系,也具有重要作用。直到明清时期,灵渠仍然被称为“三楚两粤之咽喉”。

灵渠的凿通,使秦对南越的进军得以顺利进行。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任嚣、赵陀领兵增援岭南。经过激战,越人失败,秦终于平定岭南并在此设置了南海郡(今广东广州)、桂林郡(今广西桂林)、象郡(今广西崇左)等三郡,实施军事镇守和行政管理。这是岭南地区进入中国版图的开端。第二年(前213),秦始皇将五十万罪徒谪发到五岭地区戍边和开垦,与越族人杂居,中原文化传至南方,促进了民族融合。

【五尺道】当时氐、羌、百濮、百越等族群散布在今云南、贵州、四川西南地区,总称“西南夷”。在统一中国之前,秦国的统治势力曾经通过蜀郡郡守达到今天云南北部和西北部。但是,由于交通阻隔,西南边疆同内地的联系仍然十分困难。秦始皇统一全国时,派常頞“略通五尺道”,在原来道路的基础上,修了一条通往云南、贵州地区的道路。由于这条道路比后来修筑的驰道要窄,大约只有五尺宽,故称“五尺道”。秦五尺当今三尺左右。所谓“五尺”,只是一种粗略的说法,形容道路很窄,可以通人通牲口,但不能通车。“五尺道”修成后,加强了西南边疆同中原地区经济、文化和政治的联系。秦王朝在部分地区,“置吏”进行管辖,把关中和四川、云南、贵州连成一片,将该地区正式纳入中原统一政权的版图。

秦亡后,五尺道又由官道变为民道。汉武帝开发西南夷,此道复通行,又“发巴蜀卒治道……”“通夜郎道,为置吏”,把由棘道至夜郎的民道改建为官道,并设亭置吏对道路加以管理。由于民族纠纷复杂,维修工作艰巨,耗资数量庞大等原因,此道改建工作历经反复,甚至一度在全国引起不安,直到元光六年(129),筑路工作才初步完成。西汉末年,公孙述割据巴蜀,再次阻绝。

【郡县制的确立】平定六国后,秦王朝的疆域已远非昔日可比,拥有东起东海,西达甘肃南部,南至湖南,北迄辽宁东南部的广大国土。面对如此辽阔的国土,建立什么样的行政体制来进行管理?围绕这个问题,秦始皇和他的大臣们展开了一场讨论。丞相王绾等人认为:六国刚刚被消灭,形势不稳定,特别是燕、齐、楚三国故地与关中根本之地相距遥远,如果不设置封王,中央政府鞭长莫及,无法镇抚,主张在新征服的边远地区封立皇子为王。这一建议得到大臣们的普遍赞同,但当时担任廷尉的李斯坚决反对这种意见。他分析说:西周初年分封了周王的许多子弟同姓为诸侯,但传到后世亲戚关系就疏远了,各诸侯国之间相互攻击如同仇敌,兼并战争不断发生,周天子也无力制止。现在好不容易天下又归于一统,全部推行郡县制,对皇室诸子和功臣厚加赏赐,使他们既富足尊贵,国家又便于驾驭控制,才是安定天下的根本方法。秦始皇认为:过去之所以苦于战争连绵不止,就是因为分封王侯造成的,现在天下刚刚统一,如果又裂土封国,实际是又要制造战争因素,会导致纷争。如此而求安宁,岂不是难上加难。所以秦始皇采纳 了李斯的建议,把郡县制推广到全国。

郡县制在春秋时期即已出现,战国时代的各国就已经普遍建立了郡县,管理新获得的地区。秦国在商鞅变法时,曾把全国划分为三十一县,其后在兼并战争中夺得的土地,也陆续设置郡县进行管理。

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设置。秦在实现统一之初分全国为36郡,这些郡大多是秦国和各诸侯国原来就设置的,秦王朝加以沿袭。后来,随着边境的开发和郡治的调整,陆续发展到46郡。郡级以下有县,设置于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同级地方行政机构称为“道”。县级以下有乡、里两级地方行政机构。此外,还有负责地方治安的“亭”。

秦王朝也建立起一套与郡县制相适应的新的地方官僚机构。“郡”设郡守、郡尉、监御史等职官,分掌行政、兵事、监察职责。“县”设令、长(大县设令,小县设长)掌管行政,尉掌管军事,并设有县丞作为令(长)的助手和管理刑狱。乡设三老负责宣讲法令教化民众,啬夫负责征收赋税审理诉讼,游徼负责巡逻治安。里设里正,亭设亭长。郡县长官一律由中央任免并从国库领取俸禄,不得世袭。他们必须执行中央统一规定的法律制度。他们的任职情况经常受到考察,每年下级要派人逐级向上直到向中央报告工作,称为“上计”。这套地方行政制度使得中央的政令可以逐级下达到基层直接统治全国,消除了封国制度下贵族世袭官职,分别统治部分土地和人民的割据状态,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兼并战争的隐患。司马迁在《史记•李斯列传》中评论说:“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攻伐之患。”敏锐地道出了秦王朝舍弃分封制,全面推行郡县制度的功效泽被后世的事实。

汉朝建立后,适时调整了行政体制,一方面承袭秦以来的郡县制度,另一方面又汲取秦孤立而亡的教训,于是列爵封土,大封同姓,以镇抚天下。在实行郡县制的同时,又建立了许多诸侯王国,因而汉初的地方行政制度采取的是郡国并行制。

郡县制与分封制相比较,最主要的不同之处在于郡县长官一概由天子任免调动,不得世袭。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制度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里耶秦简】2002年6月,湖南省湘西龙山县里耶战国——秦代古城一号井出土了36000余枚简牍,属于秦时县一级政府的部分档案,内容包括政令、各级政府之间的往来公文、司法文书、吏员簿、物资(含罚没财产)登记和转运、里程书,涉及秦的内史、南郡、巴郡、洞庭郡、苍梧郡等,其中洞庭郡等资料从未见诸文献记载,可补史籍之缺。综合考古发掘中其他资料的时代特征以及简文中的纪年,纪年有廿五年至卅七年和二世元年、二年,这批简牍当是秦始皇二十五年至秦二世二年之间的遗物。

以前根据文献,我们一般认为中原政权对湖南地区,特别是武陵山地的有效管理自西汉初年始,由里耶简文记载的迁陵、酉阳、沅陵、阳陵、益阳、零阳、临沅等可知秦朝就已对这一带进行了严格的管理;众多的特别是县乡等基层政权职官的记载,使我们可以了解秦王朝行政的具体运作。简中一般于职官名后附人名;严格地将每天分为十二刻,每刻再分成十分,记时精确。由年、月、日、地名、职官、事件及办理的时刻构成简洁完整的公文,可知秦政权严格而高效的管理制度。里耶秦简的出土和整理为研究秦时的历史地理、历法以及探讨其兴起、强大进而统一全国的缘由等,提供了非常珍贵的材料。它也将极大地丰富我们对秦代政治经济制度的认识。

一号井出土的其他器物虽具有秦文化因素,但仍有强烈的楚文化特点,兵器中也略见巴蜀文化的风格。总体而言,这些器物呈现出强烈的各民族文化交融的特点。(参见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湖南龙山里耶战国——秦代古城一号井发掘简报》,载《文物》2003年第1期)

【三公九卿】秦王朝在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执政机构,最高长官有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有人称之为“三公”。丞相有左右二员,职责是协助皇帝,总管一切行政事务。太尉主管军事。御史大夫是丞相的助手,负责监察系统。“三公”各有分工,互相钳制。“三公”之下有所谓“九卿”,负责各重要部门的具体事务,不过实际职官之数并不止于九个,主要有:奉常(汉代定名为太常)主管宗庙礼仪和教育事务,郎中令(汉代定名为光禄勋)主管宫廷戍卫和皇帝的侍从警卫,卫尉主管宫门屯卫,太仆主管宫廷车马,廷尉主管司法,典客(汉代定名为大鸿胪)主管少数民族及外交事务,宗正主管皇室事务,治粟内史(汉代定名为大司农)主管国家财政,少府主管皇室财政。此外,还有与以上地位完全相当或稍次的列卿,如中尉(汉代定名为执金吾)主管京师治安,将作少府(汉代定名为将作大将)主管宫廷修建等。所有这些官吏都由皇帝任免和调动,概不世袭。在这些官吏之下,还有一大批属官椽史充当助理,以奉承皇帝命令分别执行各项政务。秦王朝建立的这套中央集权的官僚机构,以后一直为历代王朝所仿效,比如西汉就基本上照搬秦制。

【朝议】朝议又称廷议,是秦汉时期大臣们集体议政的一种方式,主要功能是为皇帝提供决策咨询。在秦代,国家有军政要务,丞相、御史大夫与诸卿往往以“朝议”方式参与讨论,皇帝通常在他们意见的基础上做出裁决。比如秦朝初年,面临着分封制和郡县制两种选择,皇帝不可能凭一己之见做出决定,便召集廷议,广泛听取意见。廷议所讨论的政事范围广泛,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礼仪、法律等几乎无所不包,它在各个领域的决策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秦汉时期最有影响的大政方针几乎都经过不同程度的廷议。事实证明,廷议开展正常与否,讨论的意见被采纳的程度如何,都关系着决策的成败得失,从而关系到社会的治乱兴衰。比如,秦朝初年,秦始皇经常召集廷议,朝廷的政治风气也比较好;但到秦始皇晚年,神秘其行踪,推行极端的君主专制,少有廷议,君臣悬隔,身为丞相的李斯都无法与皇帝相见,朝廷大臣参与议政的制度已经遭到破坏;秦二世在政权将倾的情况下,废止廷议,以致朝政日暗、忠臣缄口、小人得志,加速了秦朝的灭亡。在理论上,大臣议政,可以集思广益,是在君主专制制度下减少决策失误的有效途径。但是,由于廷议召集与否、廷议的结果采纳与否、采纳的程度与否,都完全取决于皇帝一人,因此,廷议的功能与作用也是极其有限的。

【封泥】封泥的发现与甲骨文一样,都是偶然之间为农人首先采集到的。清代道光二年(1822),四川一位农民在田间挖掘山药时,发现一个坑窖,从中起出不少比铜钱略大的扁泥块,这些泥块上都有隆起的文字,看上去十分古奥。消息传开后,当地的古董商贩将这一百多枚泥块携至京师,当时著名的金石学家刘喜海、龚自珍以及山西阎帖轩等人首先敏感地看中了这些有字泥块,认为这是一种前所未见的金石文物,便各自从商贾手中买回若干枚,珍藏赏玩。可惜的是,这批封泥在贩运途中坏裂大半。当时的学者还不知道这些泥块的真正用途,他们认为这些有印文的泥陶是古时铸造印章用的“印范子”。后来,随着封泥的不断出土,以及金石学家的长期研究,人们对古代封泥的使用范围及使用方法有了比较具体清晰的了解。

封泥又称做“泥封”,是古代抑印于泥,用以封缄的遗迹。它是古代使用印章,从而起到信验作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主要凭记之一。这种方式从先秦一直流行到南北朝,其后才转变为如同今天这样以印泥钤印于纸的方式。因此,封泥与作为信验的玺印同时俱来而又先行废退,中国印章史按照用印方式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封泥时代和钤朱时代两个阶段。

封泥在春秋战国至魏晋时代的使用,涉及的环节很多,生产、流通和行政、管理等方面都有广泛的使用。它的根本原理在于:在纸张尚未发明或者未普遍使用的条件下,通过封闭文书、物件或者作为信用标识的特定软泥上抑以印记的形式,起到凭信或防止非法启封的作用。使用封泥的方法主要是将需要保存或运输的公私物品、简牍文书捆扎或以囊盛装,在结扎或封口处以泥团封护,并在上面抑印官私玺印。其具体形式,则随着时代的演进和不同的封护对象而有所变化。

迄今为止,中国的大部分省区都先后出土过封泥,出土封泥的断代主要涵盖了战国、秦代、西汉、新莽、东汉等各个时期,也有少量是属于魏晋至于唐代的遗迹。封泥具有重要的史料学价值和特殊的艺术价值。罗振玉说:“古泥封于金石学诸品中最晚出,无专书记录之,玉以为此物有数益焉;可考见古代官制以补史乘之佚,一也;可考证古文字,有裨六书,二也;刻画精善,可考见古艺术,三也。”印证古代官制、考释古代文字、考察古代艺术,是当时罗振玉认为封泥研究的三方面的意义所在。封泥文字对古代文献记载的官制、地理资料的订正和补充,是封泥的主要价值所在。比如,出土秦代官印封泥“丞相之印”“左丞相印”“右丞相印”,即表明秦代有丞相、左丞相、右丞相等职官。

【焚书坑儒】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朝廷中再次发生了关于统治方针的争论。是年,秦始皇在咸阳宫置酒设宴,博士仆射周青臣进颂辞歌颂秦始皇的功德,说由于秦的统一,“以诸侯为郡县,人人自安乐,无战争之患,传之万世,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秦始皇听了很高兴。但博士淳于越却出来指责周青臣说的都是些“面谀”之言,把皇帝的错误说成优点,使皇帝过失加重,“非忠臣”。他向秦始皇指出:商朝、周朝统治天下各千余年,就是由于殷、周以天子为中心,将土地分封给子弟和功臣,使他们像树枝辅佐树干一样辅弼王室。而今陛下您拥有天下,却不对子弟进行分封,如果猝然间出现像田常、六卿一类的乱臣,您没有辅弼的王侯,谁来相救呢?因此他提出“师古”主张,认为应该像商周那样分封子弟功臣,“自以为辅”,方可保无虞。他还说“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秦始皇把这两种不同的意见交给大臣们进行讨论。丞相李斯反对淳于越的主张,认为时代不同,国家制度也要相应变化。上古三代的举措都不相因袭,各自因时制宜,想出新办法使国家得到了治理,它们并不是故意与前代不同,而是要适应时代的变迁。而今陛 下创下千古大业、万世功德,上古三代的事是不足效法制,并把矛头对准“诸生”,指责这些读书人“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对秦始皇颁布的法令“入则心非,出则巷议”“率群下以造谤”。为了维护皇帝尊严,“别黑白而定一尊”,他奏请焚毁秦纪以外的史书及国家所藏以外的“诗书百家语”等一切书籍,只准留下医药、卜筮、种树之书,并规定“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此后“有敢偶语诗书弃市,以古非今者族”“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秦始皇完全采纳李斯的意见,下令执行。这就是著名的“焚书令”。秦始皇下令焚书,使中国文化遭到巨大损失,先秦许多重要的文献古籍都被付之一炬。正如郭沫若所指出的那样,“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叶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遭受一次致命的打击。”

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曾为秦始皇寻求仙药的方士侯生、卢生逃亡,并散布不满秦始皇的言论。秦始皇大怒之下派人追查讯问,有的被指控“为妖言以乱黔首”。秦始皇命御史对咸阳诸生进行审问,方士儒生们互相揭发,希求自己免罪,彼此牵连引出违反禁令的有四百六十余人,均被坑杀活埋于咸阳。这就是“坑儒“事件。

焚书坑儒是秦“暴政”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秦王朝以焚书和诛杀敢于议论国家政治得失、批评君主独裁的方士和儒生的暴力手段,开思想专制之先河。焚书坑儒的主要目的,在于防止有学识素养的士人,以传统的知识体系为思想资源,对时政展开批评。

【挟书律】挟书律指秦代禁止私藏百家之书的法律。“秦律,敢有挟书者族。”即对收藏违禁书籍的人处以灭族的酷刑。这与李斯所建议的“焚书令”的相关内容一脉相传。在主张君主专制的法家思想体系中,一直存在着把古代典籍和文化传统与国家法令相对立的观点,韩非就曾经赞赏商鞅变法有“燔诗书而明法令”的举措,并主张应当以法令作为教化的依据,民间求学以吏为师,秦统治者颁布“焚书令”以及“挟书律“,都与欣赏和实践法家专制思想有关。

秦王朝颁行挟书律也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尽管秦吞并六国之后迅速建立起统一的帝国,但统一的学术思想的局面尚未形成。由于诸子百家各有师传,其思想言论莫能划一,私学的先生弟子们仍恪守着“说义必称师论道”的古训,对秦政多发横议。正如李斯所言:“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为了从思想上控制整个社会,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在文教政策方面采取相当极端的措施,也是势所必然的。

挟书律的目的也正是为了杜绝六国复辟割据和禁止民间私学独尚法律的绝对权威。原各诸侯国史书、诗书等儒家经书和诸子百家书都在禁止之列。除各诸侯国史书烧而不存外,其他书籍只许国家收藏,由博士官管理,民间不得收藏,而医药、占卜、农业技术之书不在禁止之列。挟书律的颁行使我国古代极为丰富的文化典籍被焚烧,给中国古代文化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在秦朝的政治高压之下,部分士人冒着杀头灭族的危险,把珍贵的典籍密藏在家中。等到汉惠帝时期,朝廷宣布正式废除挟书律后,深藏民间的各种典籍才得以重见天日,成为延续文化命脉的凭借。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为推行“法治”,提出“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主张。意思是以法令为教育的内容,摒弃其他学说,以明习法令的官吏为教官,杜绝人们对法令的“私议”。用法统一人们的思想言行,使“境内之民,其言谈者必轨于法”。实际上就是主张实行高度的思想文化专制,除法家与法令外,禁止一切学说的发展,即所谓“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这种思想与战国中期商鞅的“一教”主张一脉相承。商鞅为了推行“法治”,主张统一人们的思想言论,取缔一切不合法令,不利农战的言论,对国家颁行的法令不得妄自“私议”,对借仁义礼智信为名而违法犯纪者处以刑罚。

■三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有关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体制的基本知识,了解中国古代从汉王朝到清王朝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认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脉络,初步培养汲取历史经验以应用于现代政治建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由于这一学习内容涉及的历史阶段较长,应当首先引导学生明确历史脉络,掌握各个 历史时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在具备微观政治史的知识之后进行宏观的长时段的历史分析。

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搜集整理课外相关资料(除历史记载外,还应当重视小说、戏曲、诗词中的有关资料),通过鲜活生动的历史文化信息,总结对于历史规律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在肯定中国古代政治建设的成绩的同时,应当看到君主专制政体的黑暗和腐败。就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层面来说,应当按照鲁迅所提示的,看到中国传统文化其实“都是侍奉主子的文化”。鲁迅还指出,读史,可以知道“遗留至今的奴性的由来”。学生还可以思考鲁迅的话,查阅有关资料,就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在近代以来政治生活中的影响,进行思考和总结。

(二)教学内容分析

◆自秦始皇建立大一统的高度集权的专制主义帝国之后,中国政治体制沿袭秦政,君主专制政体逐渐强化。这一政治现象对于中国社会也有显著的影响。

◆教材总结了中国古代王朝专制政体逐步强化,政权权力逐步集中的历史。除了对皇权至高无上的揭示外,对于相关政治制度的形式也进行了必要的分析。学生通过这一内容的学习,应当确定对中国古代政治形式的本质的认识,对于这种政治形式的现代遗存,也可以进行有意义的思索。

【法令出一】秦兼并天下后,秦始皇自以为功德超过三皇五帝,自立名号为“皇帝”,随即确立了“皇帝”制度。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皇帝的权力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有效的制约。中国皇帝制度维持2000年之久,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方才废除。所谓“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是皇帝制度的突出特点。

【君权和相权】皇帝对于自己的主要助手,通常也注意限制其权力。从汉武帝时代形成“中朝”和“外朝”,唐代的学士召对会议,到宋代确立的三省制,相权实际上有所分散,于是逐渐削弱,君权对国家行政的直接控制,因此得到保障。

汉武帝时的“中朝”主要由皇帝左右的亲信近臣所构成,“中朝”时重要政事在宫廷之内就先自做出了决策,实际成了“决策”机构。而以丞相为首由三公九卿组成的“外朝”,则逐渐演化成了执行机构。

隋唐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度。三省是指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三省分工明确,既有合作,又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六部是指吏、户、礼、兵、刑、工,是尚书省下的行政执行机构。三省六部制为此后历代王朝所沿袭。

北宋在宰相之下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枢密使管理军事,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三司使管理财政收入等,分割宰相的财政权。这样宰相权力一分为三,便于皇帝总揽大权。

【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秦王朝已经有具备监察机能的官职设置。汉代设十三州部刺史,以监察地方政治,而中央机关的监察,主要由御史大夫属下的机构负责。汉代以后,历朝都设置监察机构。监察体制的逐步健全,适应了专制主义王朝实行有效统治的需要。历代监察机构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是对于处于独尊地位的皇权,却没有能力干涉。

【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为了强化专制统治,历代王朝十分重视集纳人才,以充实执政集团,提高行政效能。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大体经历了由“世官制”到“察举制”,又到“科举制”的历史变化。隋唐以来科举制的实行,对于中国政治文化有深刻的影响。科举制度吸引“天下英雄”参与行政,有利于最高统治者控制民心,也使得国家机器拥有了充备的人才保证。同时,这种制度也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而以严格考试作为选官方式,从追求公平公正的角度看,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行省的位置】秦代以来,中国整个基层一级地方行政区划主要都是称县,仅有些朝代因政治需要出现了一些与县同级的其他行政区划名称,如汉代有侯国、邑、道,但它们过后即废,而且在数量上也是少数。

秦代至隋,郡基本上是县级以上的地方行政区划,但它远不如县那样稳定,变化较大。东汉末年,在郡级之上又设“州”。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直是州、郡、县三级,郡为二级政区。到隋唐时期,郡作为一个政区单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秦代推行的郡县制的影响是深远的。今日中国的省县制就是由郡县制逐渐演变、发展而来的。

行省是元代开始的一级行政区划。它的确立是我国行政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的行政机构,并把大都及其周围地区划归中书省管辖。其他地方设置行省,由中央派官治理。元代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故它的权力相当大。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如河南、湖广二行省的首府都设在距首都较近的交通线上,江西,江浙的情况与此相似。元代的行省其面积远较今天为大。如陕西行省还包括甘肃和内蒙古部分地区;云南行省还包括四川、广西部分地区和泰国、缅甸一些地区;江西行省还包括广东;湖广行省包括湖南、贵州、广西大部分及湖北部分地区;辽阳行省包括今东北三省;岭北行省包括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内蒙古、新疆部分地区和西伯利亚。元朝还在福建行省(有时并入江浙行省)下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设置宣政院管理西藏地方事务,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一个行政区域。

行省制度的设置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对于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调整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历代地方行政体制沿革表

时代 地方行政体制

秦汉 郡、县(道)二级制

魏晋 州、郡、县三级制

隋 郡、县二级制

唐 道、州(郡、府)、县三级制

宋 路、州(府、军、监)、县三级制

元 省、路(府)、州(军)、县四级制

明 省、府(直隶州)、县(散州)三级制

清 省、道、府(直隶厅、州)、县(散厅、州)四级制

民国 省、行政区、县(市)三级制

现代 省(直辖市)、市(地)、县(市)

本课重点:使学生掌握历代专制主义王朝权力愈益集中的特点,了解这一现象和中国政治形态历史演进的关系。

本课难点:历朝官制十分复杂,要全面详尽掌握十分困难的,应当要求学生了解其中与本学习内容有关的基本知识,认识政治史的主要特征。

(三)问题解答

【学习思考】

1.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曾经用这样的话形容秦代的皇帝制度:“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后来历朝皇帝制度是不是继承了这一特点?为什么?

答案提示:皇帝专权的制度虽然是秦始皇所创立,而专制主义体制实际上在战国时期已经形成,商鞅变法使这种体制在秦国得以确立。实际上在其他若干强国,也已经开始实行这一制度。法家政治思想的原则之一,就是帝王的专权。《商君书》强调“权制独断于君”,《韩非子》也主张“法”是君王集权的工具。这些理论,都构成了君主专制政体的文化基础。后来历朝制度,大体都是皇帝专制的制度。皇权因各种原因不能专断,只是非常例的特殊情形。帝制决定着这一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命运,是与小农经济作为社会基础的事实相关的。

2.元帝国的地方行政设置为什么在“行省”之外又有“腹里”和“宣政院”?

答案提示:“腹里”指的是大都及其周围地区,略相当于今北京、河北、山西、山东和内蒙古的部分地区,是中书省直接管辖地。为了管理宗教事务和西藏军事民政,故特设置了宣政院这一中央机关。

【自我测评】中国古代专制制度就帝王权力而言有怎样的演进历程?

答案提示:从总体趋势来看,帝王的权力有逐渐扩张的现象,对相权的抑制和分解,就体现了这样的趋势。

【材料阅读与思考】《旧唐书•文苑传中•元万顷传》:“朝廷疑议及百司表疏,皆密令万顷等参决,以分宰相之权。时人谓之„北门学士‟。”

怎样理解这里说到的“分宰相之权”?

答案提示:这里所谓“分宰相之权”,实际上是专制朝代帝王通常的政治行为。皇帝一旦掌握最高权力,就往往牢牢地把握住最高决策权,即使对于总理国家政务的高级助手,也不愿意分权。这就是《太平御览》卷九一引华峤《后汉书》中所说的“总揽威权,柄不借下”。这也是符合法家“权势不可以借人”(《韩非子•内储说下》)“能独断者故可以为天下王”(《韩非子•外储说上》)的政治理论原则的。

(四)教学评价建议

【评价目标】了解学生对较长时段的历史过程的熟悉程度以及对中国古代专制政体的总体认识水平。

【评价方法】观察法。

【评价过程】组织课堂讨论,可以不限于具体的朝代,就皇权独断这一主题,由学生自拟发言稿,不拘形式,选择历史个案进行分析,考察学生掌握相关历史知识的程度以及进行专题历史分析的能力。比如,可以进行这样的讨论:

你所熟悉的历史上的名帝名相和他们的关系。提示:刘邦和萧何的关系;汉武帝和他的宰相们;…… 对于教材中汉武帝抑制相权的事例,还可以做这样的知识延伸:

自汉初以来,继承秦制,丞相有相当大的权力。汉高祖刘邦和汉惠帝刘盈分别以第一代功臣中功次居于前列的萧何、曹参为丞相,丞相威望曾经盛极一时。《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说:丞相的职能,是“掌丞天子助理万机”。当时的丞相,实际上是朝廷掌握行政实权的总理大臣。汉景帝时,窦太后期望封皇后的哥哥王信为侯,汉景帝表示:“请得与丞相计之。”于是与丞相周亚夫商议,周亚夫以高帝刘邦“非有功,不得侯”的预先约定予以坚定的拒绝,汉景帝默然而有沮丧之色,可见当时相权之重。

汉武帝即位初,丞相把握行政大权。《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记载,汉武帝初年,田汾任丞相,一次奏事,坐谈竟日,荐举升迁的官员,有从平民直接任职级二千石的高级官僚的,使皇帝的用人权力受到侵犯。汉武帝终于表露出内心的不满,说道:你荐举的官吏说完了吗?我也有要荐举的官吏呢。又曾经请求占用官营手工业管理部门少府考工室的地方用以扩建宅第,汉武帝愤怒地说:你为什么不索性占用武库呢!汉武帝成年,亲自主持政务之后,有意改变丞相位尊而权重的传统。他频繁任免丞相,在位54年,先后用相12人。其中除4人在任上正常死亡外,有3人被免职,2人畏罪自杀,3人被下狱处死。政府高层官员受到严厉处置数量如此之多,在历史上是空前的。汉武帝时代12丞相的任职离职情形如下表:

姓名 离任原因 任职时间

窦婴 免职 1年又2月

许昌 免职 3年又8月

田汾 去世 3年又9月

薛泽 免职 7年又6月

公孙弘 去世 2年又4月

李蔡 畏罪自杀 3年

严青翟 畏罪自杀 2年又10月

赵周 下狱死 2年又7月

石庆 去世 8年又3月

公孙贺 下狱死 12年又2月

刘屈氂 下狱腰斩 1年又2月

田千秋(汉昭帝时去世)2年(汉武帝时代)

【评价总结】教师可以进行多种方式的观察,如课堂提问、课堂讨论、书面作业等,实行综合判断,做出切合实际的评价总结;提倡学生自己进行自我评价总结。教师评价总结的结果归入教案及学生学习档案,有必要以适宜的方式告知学生,以有所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和自主性。

(五)历史问题注释

【皇帝】《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对于最高执政者的位号,是经过讨论后方才确定的。秦王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等说:“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秦王嬴政说:“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又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宣布:“朕闻太古有号毋谥,中古有号,死而以行为谥。如此,则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朕弗取焉。自今已来,除谥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皇帝”位号一经确定,便为后世历朝所继承沿用,一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帝制废除方才取消。“皇帝”不仅是一个人的位号,也是代表中国古代高度集权的专制主义制度的符号。

李斯等人颂扬秦始皇历史功绩时所说的“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在秦王朝的政治宣传中还有其他体现。例如琅邪刻石有所谓“功盖五帝”;又说:“古之五帝三王,知教不同,法度不明,假威鬼神,以欺远方,实不称名,故不久长。其身未殁,诸侯倍叛,法令不行。今皇帝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天下和平。昭明宗庙,体道行德,尊号大成。”

【外朝和中朝】汉武帝为了分散和限制丞相的权力,曾经特意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破格选用人才,担任参与国家政治中枢主要决策的侍中、常侍、给事中等职,让他们能够出入宫禁,随侍左右,顾问应对,参议要政。这些成为近臣的官员,身份相当于皇帝的宾客和幕僚。皇帝亲自任命和直接指挥的高级将领,也往往参议机要。大司马大将军卫青、大司马骠骑将军霍去病等,权势都超过丞相,又兼以“侍中”之职,具有了参与宫廷重要决策的特殊地位。于是,和属于丞相、御史大夫和九卿所构成的官僚机构“外朝”相对应的“中朝”得以形成。

“中朝”又称“内朝”,由皇帝左右的亲信的近臣所构成。重要政事,“中朝”在宫廷之内就先自做出了决策。

尚书,本来是皇帝身边掌管文书的官员。“中朝”形成之后,尚书的地位日益重要。尚书和一般仅仅参与宫廷议政的官员不同,由于既有官署、官属,又有具体的职司,作为皇帝的秘书机构,在“中朝”逐渐居于核心地位。

【尚书省】官署名。东汉设置,称尚书台,或中台。南北朝时始称尚书省,下分各曹,为中央执行政务的总机构。唐代曾改称文昌台、都台、中台,旋复旧称。尚书省都堂居中,左右分司,都堂之东有吏部、户部、礼部三行,每行四司,以左司统之;都堂之西有兵部、刑部、工部三行,每行四司,以右司统之。尚书省与中书省、门下省合称三省。长官为尚书令,其副职为左右仆射。元代尚书省时置时废,明代各部均直接对君主负责,不设尚书省,清制同。

【中书省】官署名。魏晋始设,秉承皇帝意旨,掌管机要,发布政令。沿至隋唐,逐渐成为全国政务中枢。隋代改为内史省、内书省;唐代曾改称西台、凤阁、紫微省,旋复旧称。唐代中书与门下、尚书三省同为中央行政总汇,中书决定政策,门下审议,尚书执行。中书省长官在魏晋为中书监及中书令,隋代废监,仅存内史令(中书令)一职。唐代曾改称右相、凤阁令、紫微令。其下有中书侍郎、中书舍人。元代以中书省总领百官,与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门下、尚书皆废,故中书省较前代尤为重要。地方行政也由中书省掌握,较远的地区另设行中书省。明初尚沿元制,洪武十三年(1380)革中书省,废丞相,自六部以下皆无所统属,而机要之任则归于内阁,遂大异前代之制。

【门下省】官署名。东汉有侍中寺,晋称门下省。唐曾改为东台、鸾台、黄门省等,旋复旧称。元以后废。原为皇帝的侍从机构,南北朝时权力渐大,北朝政出门下,成为中央政权机构的重心。隋唐时与中书省同掌机要,共议国政,并负责审查诏令,签署章奏,有封驳之权。其长官称侍中,或称纳言、左相、黄门监,因时而异。其下有黄门侍郎、给事中、散骑常侍、谏议大夫、起居郎等官。宋初门下省仅主朝仪等事。神宗元丰改官制,始恢复审查诏令的旧制。南宋初,中书、门下合并为一,称中书门下省。辽金也置门下省,金海陵王时废。

【政事堂】唐朝时期中央政务决策机构。唐朝“自武德以来,常于门下省议事,即以议事之所谓之政事堂”。实际上,政事堂主要是协调中书、门下两省关系,即中书出令,门下封驳,争论不决,则先在政事堂议定,然后再奏闻。

武则天当政时,政事堂成为宰相议决军国大事的最高决策机构。宰相在政事堂议政,实行轮流“秉笔”之制。秉笔宰相称“执政事笔”,即首席宰相,主持政事堂会议,总其记录。有诏敕签发,需宰相同署名者,除特别重大之事,可由秉笔宰相代署。光宅元年(684),裴炎以中书令“执政事笔”,便将政事堂由门下省移到中书省。从此,决策重心由门下省转至中书省。但此时的宰相仍是兼职宰相,即“午前议政于朝堂,午后理务于本司”。三省长官,在政事堂议政是宰相,回到三省则是各部门长官。

到玄宗时,政事堂改为中书门下,政事印改为“中书门下之印”。正堂为宰相议政和办公之所,后院设 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分曹以主众务”,为处理各项事务的秘书机构。至此,政事堂制度进一步完备,成为宰相决策和日常办公的重要权力机构,宰相也不再回本部门主持工作了。

【三省六部】三省六部制始于隋朝,隋文帝建国后,综合汉魏、两晋和南朝中央职官的设置,建三省六部,以加强中央集权。

自隋入唐,三省分工明确。中书、门下两省,是中央决策系统的两个关键部门。两省均在皇城以北,合称“北省”,以别于在皇城内的“南省”——尚书省。

高祖武德三年(620),改内史(内书)省为中书省。高宗、武则天、玄宗时,一度改名西台、凤阁、紫微省,随即又恢复为中书省。置中书令2人,正三品,曾随省名改称西台右相、内史、紫微令、右相,被尊称为“令公”。中书令为正宰相,后来在政事堂办公,中书侍郎便成为本省实际长官。中书侍郎,置2人,正四品上,曾随省名改称西台侍郎、凤阁侍郎、紫微侍郎。中书舍人,置6人,正五品上,亦随省名改称,具体负责本省的中心工作。其中1人为“知制诰”,专门负责起草诏敕,列席政事堂会议。6人分别联系尚书省六部,协助宰相处理有关奏章。

门下省自隋炀帝改官制,逐渐摆脱宫廷杂务,至唐初已完全成为专司封驳、参决政事的重要决策部门。高宗、武则天、玄宗时,一度改名东台、鸾台、黄门省,不久即复为门下省。武德三年,改纳言为侍中,置2人,正三品,曾随省名改称东台左相、纳言、黄门监、左相。侍中为正宰相,玄宗以后不再任命,门下侍郎始终为门下省实际长官。门下侍郎,置2人,正四品上,不任命侍中以后升为正三品,曾随省名改称东台侍郎、鸾台侍郎、黄门侍郎。给事中,置4人,正五品上,直接负责本省中心工作,审定诸司奏抄,“驳正违失”“诏敕不便者,涂窜而奏还,谓之„涂归‟”。

尚书省在高宗、武则天时,曾改称中台、文昌台、都台,别称南省。名义上以尚书令为长官,但极少授受,故以左、右仆射为实际长官。左、右仆射,各置1人,正二品,“总判省事”。

尚书省总办公厅称尚书都省,又称都司、都台、都堂,以左、右丞为长官,各置1人。左丞正四品上,“通判都省事”,分管吏部、户部、礼部十二司;右丞正四品下,分管兵部、刑部、工部十二司。又有左、右司郎中各 1人,从五品上;左、右司员外郎各1人,从六品上,“掌副”左、右丞所管诸司之事。左、右仆射,左、右丞,左、右司郎中,左、右司员外郎,都在尚书都省办公。

尚书省统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六部。各部长官为尚书,各置1人,正三品;各部次官为侍郎,各置2人,正四品下(吏部侍郎为正四品上)。六部各领四司,每司各置郎中1人,从五品上;员外郎1人,从六品上,掌管本司事。吏部、户部、兵部司,或各置郎中、员外郎2人。

六部二十四司主各项政令,具体分工是:

吏部,掌官吏铨选、考课、封爵、勋赏,分领吏部、司封、司勋、考功四司。

户部,掌天下田户、度用、钱帛、仓贮,分领户部、度支、金部、仓部四司。

礼部,掌礼仪、贡举、祭享、朝贡,分领礼部、祠部、膳部、主客四司。

兵部,掌武官选授、疆域版图、车乘传驿、戎器仪仗,分领兵部、职方、驾部、库部四司。

刑部,掌天下刑律、官奴役隶、经费审计、门禁关津,分领刑部、都官、比部、司门四司。

工部,掌土木营造、屯田职田、山泽苑囿、舟楫河渠,分领工部、屯田、虞部、水部四司。

【刺史】西汉王朝进一步完善了秦王朝初创的御史监察制度。汉文帝十三年(前167),丞相遣使分刺各地,考察地方官,并督察监郡御史。这种监察形式虽然当时还没有形成定制,却已经显示了有益于提高行政效率,澄净政治空气的效力。汉文帝还常常派特使巡行各地,实行对地方官员的监察。历史上称汉文帝时代开始的委派丞相属吏出察的行政监察形式为“出刺”。这里所谓“刺”,有侦问察探的意思。由于这种官员往往为丞相的下属官员“史”来充任,于是又称为“刺史”。

汉武帝时,设置十三州部,即在全国统治重心三辅(京兆尹、冯翊、扶风)、三河(河南、河内、河东)和弘农以外的各地区设定十三个监察区域,每州部设部刺史一人,以监察地方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十三州部,为冀、青、兖、徐、扬、荆、豫、益、凉、幽、并、交趾、朔方。其地域大体是:

冀州——今河北中南部、山东西端及河南北端(东汉时治所在今河北柏乡北);

青州——今山东大部及河北一部(东汉时治所在今山东淄博东北);

兖州——今山东西南部、河南东部(东汉时治所在今山东金乡西北); 徐州——今江苏长江以北及山东东南部(东汉时治所在今山东郯城);

扬州——今安徽淮水和江苏长江以南及江西、浙江、福建三省,湖北东部,河南东南部(东汉时治所在今安徽和县);

荆州——今湖北大部,湖南及河南、贵州、广东、广西一部(东汉时治所在今湖南常德东北);

豫州——今河南东部、安徽北部(东汉时治所在今安徽亳州);

益州——今四川大部、云南东部、贵州西部、甘肃南部、陕西南部、湖北西北部(东汉时治所先后在今四川广汉北、今四川德阳东北、今四川成都);

凉州——今甘肃大部、宁夏大部及青海湟水流域、陕西西北部及西南部(东汉时治所在今甘肃张家川);

幽州——今河北北部、辽宁大部及朝鲜大同江流域(东汉时治所在今北京西南);

并州——今山西大部及内蒙古、河北一部(东汉时治所在今山西太原西南);

交趾——今广西、广东大部及越南北部和中部(东汉时治所在今越南河内东北);

朔方——今宁夏东部、内蒙古阴山南北、陕西北部、甘肃东部(东汉撤销,入并州)。

汉武帝后来又设置司隶校尉一职,负责督察三辅、三河和弘农郡,职权和部刺史相当。其地域相当于陕西关中、山西西南部、河南西部及北部。

刺史和司隶校尉的设置,使地方行政官员受到直接的监察,有利于西汉王朝的大政方针能够有效地在地方落实。

刺史没有固定治所,在每年的八月巡视所部郡国,考察吏治,监督豪强。其职级仅为六百石官,秩位虽然不高,但是出刺时却作为朝廷的正式代表,可以监察二千石的地方实力派官僚和王国相,也可以监督诸王。刺史的职权虽重,却又不直接处理地方行政事务。刺史制度因此具有小大相互制约,内外相互协调的优越性。汉武帝时代政治体制表现出灵活性与合理性的特色,也由此得到体现。

【御史大夫】官名。秦汉时仅次于丞相的中央最高长官,主要职务是监察、执法,兼管重要文书图籍。西汉时丞相缺位,往往以御史大夫递补,与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马)合称三公。后改名大司空、司空。晋后,御史大夫多不置。隋唐以后虽置而与汉制不同,专掌监察、执法,为御史台长官。明洪武中改御史台为都察院,御史大夫之名也废。

【世官制】世官制,是官职世袭的制度。这一制度决定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的现象,官职被限定在贵族范围内。

顾颉刚指出,古代的官制,商以前虽不能详考,而西周以来至于春秋,无疑是行的世官制度(世官不一定是世职)。顾颉刚又引金文资料,指出其中“只见有世官制度,不见有从庶人擢任大官的,这是一件确然无疑的事实”。

《史记•平准书》说,文景时代,天下安定,“为吏者长子孙,居官者以为姓号”。有人解释说,仓氏、庾氏这样的姓氏的由来,就是因为世代担任主管仓库的官员的缘故。由此看来,汉初可能仍然存在官职世袭的情形。

【察举制】察举制作为选官制度,即选官要先经官吏察访,然后推荐给中央予以任用,举荐的标准要看德行和才能。

汉文帝时,已经有从社会基层选用“贤良”“孝廉”的做法,指令中央官吏和地方官吏得从下级属吏、民间地主和部分自耕农中选拔从政人员。名臣晁错就是曾经以“贤良文学”之选,又经帝王亲自策试,得以升迁为中大夫的。不过,当时既没有规定选举的确定期限,也没有规定各地方选举的人数。也就是说,这种选举形式还没有成为完备的制度。汉武帝在即位之初的第一年,就诏令中央和地方的主要行政长官“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六年之后,又下诏策试贤良。特别是在这一年,明确规定了郡国必须选举的人数。

正是在汉武帝时代,察举制得以基本成为正统的体制。这一历史进步的意义十分重大。有的学者指出,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书•武帝纪》)的元光元年(前134),是“中国学术史和中国政治史的最可纪念的一年”(劳干:《汉代察举制度考》,《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17辑,1948年4月),就是因为这一诏令表明察举制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比较完备的仕进途径,察举制作为选官制度的主体地位已经得以确立。

【九品官人法】九品官人法又称九品中正制,实际是一种发展了的察举制。与两汉察举相比,明显前进了一步。具体表现是:(1)规定设立专典选政的中正官;(2)中正官主要负责品定士人的资格作为任官 的依据。

九品中正立制之初有选贤的用意,但是不久就被门阀左右,成为世族把持政权的工具,以致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晋书•刘毅传》)的现象。

【科举制】科举制是考试选官的制度。这一制度产生于隋,确立于唐,发展于北宋,成熟、衰亡于明清。与察举制相比,科举制是一种更完备、更合理的选官制度。科举制通过考试择优录取,显然要比察举制时代仅凭现任官僚的主观印象取官要合理得多。成熟的科举制度下,科举与学校合一,学校育才和科举选才相结合,也较察举制时代制度完备。此外,除了娼、优、隶、皂、罪户子弟外,原则上一切人都可以公开报名应试,也确实有“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情形。在入仕途径方面实行开放,允许一定程度的竞争,给政治生活带来了一定的生机和活力。

明清时代的科举制度已经十分详备,然而也日益僵化,完全成为束缚人们思想自由的文化专制的工具。

【行省制】行省是行中书省的简称,或简称为省。金朝初年曾在汴京(今河南开封)设立行台尚书省,治理中原地区。蒙古灭金的过程中,仿照金朝旧制设立燕京行尚书省,也称燕京行台或中都行台。元世祖即位以后,参照汉法,设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也称都省。大都及其周围地区由中书省直接管辖,称为“腹里”(略相当于今北京、河北、山西、山东和内蒙古的部分地区)。因幅员辽阔,元朝除腹里地区直属中书省管辖、吐蕃地区由宣政院管辖外,还把全国分为10个地区,分设行中书省进行管理。开始时,沿用前代制度,以中书省宰执官出领各行省,称行某处中书省事。以后这类行省实际上成为常设的地方行政机构,不再是中央临时性的派出机构,行省长官也不再带中书省的宰相职衔。元朝先后设立陕西、甘肃、辽阳、河南、四川、云南、湖广、江浙、江西、岭北等10多个行省。行省长官一般是平章政事,但像江浙、岭北等地大事繁的行省也设左右丞相。行省下辖路、府、州、县,还可以在一些地区特设宣慰司,传达行省与州、县之间政令民情,有战事时兼为都元帅府或元帅府。元朝设立的行省制度后世一直沿用,是中国行政区划和政治制度沿革史上的一件大事。

元代十一行省区省会辖区表

行省名 省会 辖区

中书省(中央中书省直辖地区,又称都省、腹里)大都(今北京城)今北京、天津二市及山西、山东、河北、河南省黄河以北部分地区和内蒙古部分地区

辽阳行省 辽阳(今辽宁辽阳市)今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以及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地区

陕西行省 奉元(今西安市)今陕西全省、甘肃东南部和内蒙古部分地区

甘肃行省 甘州(今张掖市)今甘肃河西走廊、宁夏大部和内蒙古部分地区

河南江北行省 汴梁(今开封市)今河南省黄河以南及湖北、江苏、安徽三省的长江以北地区

江浙行省 杭州(今杭州市)今上海市、安徽和江苏长江以南部分,浙江、福建二省及江西省部分地区

江西行省 龙兴(今南昌市)今江西省大部及广东大部

湖广行省 武昌(今武汉市武昌)今湖南、广西两省,贵州大部及广东雷州半岛和海南省

四川行省 成都(今成都市)今重庆市、四川省甘孜、阿坝、雅安以东的大部分及湖南、湖北二省各一部分

云南行省 昆明(今昆明市)今云南全省、四川部分地区及缅甸、泰国北部一些地区

岭北行省 和林(今蒙古共和国鄂尔浑河上游哈喇和林)今蒙古共和国全境、我国内蒙古、新疆一部分和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

——据邹逸麟主编:《中国历史人文地理》

【宣政院】宣政院是元朝设立的特殊机构,它既是统辖吐蕃地区政务和军事的中央机构,也管理全国佛教事务。初名总制院,1264年设立,由国师八思巴统领。八思巴是吐蕃宗教领袖,1244年代表西藏僧俗首领向蒙古表示归顺,对西藏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卓有贡献。元世祖即位,对他十分礼敬,封为国师(后改称帝师)。1288年,总制院改用唐朝使臣朝见的宣政殿作为院名。宣政院在吐蕃有重大事变时,设行宣政院前往处置,但重大军事行动需与中央主管军事的枢密院商议。宣政院所辖吐蕃之地,分设三道宣慰司,宣慰司下设宣抚司、安抚司、招讨司、万户府等,其长官由帝师或宣政院荐举当地僧俗首领担任,军民通摄,僧俗并用,由朝廷授职。宣政院在加强元朝对西藏的统一治理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四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的史实,认识到这是中国专制时代晚期政治形态的新变化。

通过对明清皇权与以往各朝代皇权不同特征的比较,认识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发展的趋势和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通过对清朝边疆政策的了解,认识到正确处理边疆民族关系对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意义。

了解在近代化浪潮中清政府进行政治改革的目的、内容和实质。

通过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历史的综合,锻炼对长时段的历史现象和历史特征进行概括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学生对古代专制皇权的了解通常受影视作品的影响,对专制皇权的起源、发展等知识认识模糊。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究性。可指导学生通过多渠道查阅资料,并以墙报等形式展示学生查阅的成果,既肯定学生的课前劳动,又为学习做好准备。

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理清历史的大体脉络,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选取课外相关资料(除历史记载外,还应当重视文学史和艺术史的有关资料),多方位、多角度地考察历史。

也可以采取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采取这样的步骤:学生课前预习→扩充知识发现问题→自主或小组合作探究问题→教师引导解决问题→延伸问题→课后继续探究思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对国家稳定、发展的重要性。对于历代王朝的成败得失,锻炼用现代政治理念进行分析的能力。同时又应当看到当时的具体条件,做出符合历史实际的客观的评判。

(二)教学内容分析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政治制度。该制度经过秦汉、隋唐、宋元等阶段的不断发展,至明清时期达到顶峰。明代罢中书省、废除丞相,内阁制为中央辅政机构;清代雍正设军机处,军机大臣只能跪受笔录皇帝的旨意,把它下达给中央和地方。这些都说明了明清皇权的空前加强。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既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阻碍中国社会的进步。中国皇权的高度集中是地主阶级政治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封建社会步入晚期最后“辉煌”的折射。

【内阁制度的形成】明太祖废弃了宰相制,设六部直属皇帝。明永乐帝设立内阁,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仁宗以后,内阁权位逐渐升高,入阁者多为尚书、侍郎,实际掌握了宰相权力。内阁权力的确定,宣告皇权已经兼并了相权。

内阁制不同于宰相制。在宰相制下,宰相被赋予决策大权,其地位十分巩固。但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本身并无决策权。虽有内阁大学士大权在握的现象发生,但其权力并不来自于制度及其职位,而来自于最高统治者的个人支持与信任。一旦失宠,其地位便会一落千丈。因此,尽管有人认为明代的首辅即变相重设的宰相,但其权力与前代宰相已不可同日而语,更谈不上制约皇权。

【清朝的边疆政策】清朝初期,统治者重视边疆问题,在中央设立理藩院专门管理边疆民族事务;皇帝频繁出巡承德避暑山庄和木兰围场,接见边疆各民族上层人物,联络情感;重视边疆地区交通建设和军事防卫;对蒙古、西藏和新疆地区的统治成效显著。

清初统治者能够较好地处理各民族的关系,如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笼络各民族上层分子;大事集权,小事放权,因地制宜地进行行政管理。所以康、雍、乾时期,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

元代在西南地区主要实行土司制度。土司制度妨碍国家统一,破坏地方经济发展,任意残害百姓,不利社会安定,是阻碍社会进步的因素。从明代开始,已经出现废除土司以实行流官统治的做法。到了清代,特别是雍正年间,在西南地区进行大规模“改土归流”,由朝廷改派流官取代土司直接统治。到乾隆时代,很大一部分土司被废,改为流官。

“改土归流”,改变了西南地区落后闭塞和割据纷争的状态,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 于民族融合,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近代化浪潮与清末政治】面对近代化浪潮,清朝统治者一方面慑于内外压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摆脱政治上的被动局面,迎合西方列强的要求,进行了一些政治方面的改良。这些改良主要表现为官制改革。通过新增、调整后形成的新官制,在职责方面较之过去更趋于实际,其中像设立农工商部,反映了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成立学部,组建京师大学堂等,对促进教育改革也有积极作用。又如成立法部,审订新法律,实行检察制度,都是大的进步。但由于这些改良措施并未从根本上触动专制主义皇权,所取得的效果微乎其微。

本课重点:明朝废除丞相制度与设立内阁;清朝设立军机处;清朝的边疆政策;清末的官制改革。

本课难点:明清时期中枢权力机构的变化如何体现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三)问题解答

【学习思考】1.朱元璋为什么要废丞相职位?

答案提示:鉴于历史上丞相“专权乱政”的教训,消除丞相之权对皇权可能存在的威胁(或进一步加强皇权)。

2.清代专制政治的强化对中国社会有怎样的影响?

答案提示:巩固了皇权专制统治,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但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和镇压,束缚了人们思想的发展,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自我测评】哪些迹象可以反映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得到了加强?

答案提示:明太祖废除丞相,权分六部;明成祖设内阁;清初雍正设立军机处。这些史实都表明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空前加强。

【材料阅读与思考】军机处名不师古,而丝纶出纳,职居密勿。初只秉庙谟商戎略而已,厥后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清史稿》卷一七六《军机大臣年表一》

应当怎样理解这段话中“隐然执政之府”的说法?

答案提示:皇帝通过军机处把原属内阁的那点有限的参与机密之权也给收回了,导致“军国大计,罔不总揽”“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所以有“隐然执政之府”的说法。但我们也应看到,军机处仅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中枢机构,军机大臣均由钦定,只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所以说其“隐然执政之府”,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军机处的设置,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

(四)教学评价建议

【评价目标】了解学生对较长时段历史过程的把握能力和对不同历史阶段进行比较分析的能力。

【评价方法】观察法。

【评价过程】进行课堂提问,组织课堂讨论,如提供“我看戏说清宫剧”“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是福还是祸”等问题让学生讨论。

【评价总结】教师可进行多种方式的观察,如课堂提问、课堂讨论、书面作业等,实行综合判断,做出切合实际的评价总结。评价总结的结果有必要以适宜的方式告诉学生,以有所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和自主性。

(五)历史问题注释

【丞相的废除】明朝建国初期,政治上沿袭元代制度,在中央机构中设中书省,总管全国大政,置左右丞相,丞相对政务有专决权,统率百官对皇帝负责。不久,明太祖朱元璋发现丞相和中书省权力过大。洪武十三年(1380),爆发了“胡惟庸案”,丞相胡惟庸以“谋反”罪被处死。明太祖借此杀韩国公李善长、列侯陆仲亭等,株连三万余人。从此,中书省和丞相废而不设,分相权于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并提高六部地位,六部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自此,秦汉以来沿袭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被彻底废除,全国军政大权由皇帝一人独揽。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太祖:《皇明祖训•祖训首章》

【殿阁大学士的设置】明太祖废除了丞相,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但政务也大大增加了。给事中张文辅在奏疏里就曾提及:“八日之间,内外诸司奏札凡一千六百六十,计三千二百九十一事。”(孙承泽《春明梦余录》上册卷25,第2页)朱元璋平均每天要看二百多份奏章,处理四百多件政事。不管朱元璋是如何雄心勃勃、精力充沛,但繁浩的朝政毕竟使他应付不了。他深感“人主以一身统御天下,不可无辅臣”。(《明太祖实录》卷133)于是,于洪武十三年(1380)九月设置四辅官,以“协赞政事”。这些四辅官都是朝廷征自民间的老儒,明太祖认为他们忠厚老实,但“淳朴无他长”,缺乏政治经验,很难胜任“协赞政事”的工作,到洪武十五年(1382)不得不下令废除四辅官的建制。《明通鉴》载:“上既罢四辅官,欲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乃以礼部尚书刘仲质为华盖殿大学士,翰林学士宋讷为文渊阁大学士,检讨吴伯宗为武英殿大学士,典籍吴沉为东阁大学士。又置文华殿大学士,征耆儒鲍恂、余铨等为之,辅导太子,秩皆五品。”(夏燮《明通鉴》卷7)殿阁大学士的主要职能是备皇帝顾问,少能参决。殿阁大学士的设置,为后来内阁制度奠定了基础。

【文渊阁】明朝宫内藏书阁名,也为皇帝讲读之所。明太祖始建于南京奉天门东。明成祖迁都北京,又于宫内东庑南建文渊阁,后置大学士。从此,文渊阁成为殿阁大学士的“入直之所”,到嘉靖十六年(1537)经整修扩建后,正式成为“阁臣办事之所”。

【明成祖时内阁制度的确立】建文帝在位仅仅四年,他一方面“改大学士为学士”,另一方面“升六部尚书为正一品”,国家大政主要取决于兵部尚书齐泰、太常寺卿黄子澄,文学博士方孝儒也参与咨议,因而建文期间,殿阁大学士的建制,实际并无太大的发展,在某些方面较之洪武朝还有后退。

明朝内阁制度的基本形成,是在明成祖朱棣永乐年间。《明史•解缙传》载:成祖入京师,解缙“擢侍读,命与黄淮、杨士奇、胡广、金幼孜、杨荣、胡俨并值文渊阁,预机务。内阁预机务自此始”“帝尝招缙等曰:„尔七人朝夕左右,朕嘉尔勤慎,时言之宫中。‟”“代言之司,机密所系,且旦夕侍朕,裨益不在尚书下也。”(《明史》卷147《解缙传》)这一记载说明:(1)从永乐开始,已有人数较多的阁臣同时入值内廷,他们“朝夕左右”“言之宫中”,从而在中枢开始形成一个比较稳定的机构,用以弥补废相后中枢机构存在的缺陷。(2)从永乐开始,阁臣的主要职责已明确为“参预机务”,也就是在不同程度上参预了中枢军国要务的决策。(3)从永乐开始,内阁机构的名称也已开始明确。所以说,明太祖永乐年间内阁制度正式确立。

【内阁制度的发展】明仁宗、宣宗时,内阁大学士的权位日渐提高。明仁宗即位后,提升东官旧臣杨士奇为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杨荣为太常卿兼谨身殿大学士,杨溥掌弘文阁,未几进太常卿。随后,又进杨士奇为少傅,兼兵部尚书,杨荣为太子少傅兼工部尚书。明宣宗继位后,又进杨荣为少傅,迁杨溥为礼部尚书,仍入值内阁如故。这些加封的职衔,虽然只是一种荣誉性的虚衔,只支俸而不任职事,但其官秩却变成从一品,超过了六部尚书的正二品官阶,从根本上改变了洪武朝以来殿阁大学士低下的政治地位。明宣宗还授予阁臣票拟之权,它是阁臣根据皇帝所示旨意草拟敕旨,或对各部门各地方所上奏章提出批答意见,供皇帝裁决参考。这表明阁臣有了参与决策权。到明英宗时,票拟成为阁臣的专职。此后,票拟专出阁臣,“各衙门章奏皆送阁下票旨,事权所在,其势不得不重”(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7)。六部必须按照内阁票拟的谕旨办事,也就不得不仰承内阁之鼻息了。到嘉靖之后,朝位班次,阁臣已列六部尚书之上。内阁首辅更是权势显赫,像夏言、严嵩由于受到皇帝的宠信,权压六卿,“赫然为真宰相”。

【票拟、批红】票拟,也称票旨、条旨,即内阁大臣草拟对各种奏疏的处理意见,用小票墨书贴在奏章上,供皇帝参考采用。皇帝用朱笔批示,称“批红”,也称“朱批”。在明成祖时,“批答出自御笔,未尝任之他人”。而明中期以后,内阁大臣便拥有了票拟的权利,说明内阁的地位变得更加重要了。但票拟是否算数,还得取决于皇帝的朱批。

【军机处】军机处全称“办理军机事务处”,它是清代作为政治中枢影响最广,起作用最大的一个机构。军机处的出现,与雍正初清廷用兵西北有密切关系。当时,一切军政保密大事需要随时处理,于是“始设军机处于隆宗门内”,雍正十年(1732)改称军机处。起初仅是暂时性的军事机构,其后逐渐成为处理全国军政大事的常设核心机构。

军机处具有简、速、密的特点。简,就是人员少,机构简单。军机处只设军机大臣和军机章京二职。大臣由大学士和各部院尚书、侍郎中选任,属差遣官,故称军机处行走或军机大臣上行走,私下习称“大军机”。军机大臣人数一般是三四人至七八人。他们虽有领班大臣和一般大臣的区别,但没有统属和被统 属的关系。军机章京的正式称谓是“军机处司员”或“军机司员上行走”,是大臣的属僚,俗称小军机,嘉庆时定员额32人,分满汉两班,每班8人,日值两班。章京的人选多来自内阁及各部院一般官员,也属差遣官。如此算来,整个机构至多三四十人。至于机构,它始终不算正式衙门,其值庐只称“军机堂”,实际上是皇帝辖下的秘书班子,这与外朝内阁作为正式政府部门相比,工作起来显然方便亲近多了。速,即办事效率高。按照内阁规则,皇帝颁发诏旨和大臣有事题奏,都得经过多重部门,转辗交送,前后要花费很多时间。军机处则不然,一切由大臣和章京通同办理。皇帝有旨随时奉召承办,而且必须当日事当日毕。又有“廷寄”制度,由军机处司员根据情由的轻重缓急,或采用日行三百里的“马上飞递”,或注明行四五百里,甚至还有六百里加快的,交兵部发出,减少了中间环节,大大加快了办事速度。密,是指军机处设于接邻内廷的隆宗门里,不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又严禁外官擅入。嘉庆时还派御使就近进行监视。军机大臣和章京们为避免嫌疑,平时尽量少与督抚等外吏或部院官交往应酬。

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清代封建专制主义极权政治进入一个新阶段。历史上丞相制度的残余荡然无存,君权得到极大加强,真正实现了“乾纲独揽”。

【盛世】盛世,指兴盛的时代。人们通常称政治安定,经济繁荣的历史阶段为“盛世”。在史称“盛世”的历史时期,往往政治昌明,社会安定,经济发达,文化进步。历史上的文明跃进,往往在“盛世”实现。一般公认的盛世,有西汉文景之治,唐代贞观之治、开元之治以及清代的康乾时代等。

我们分析历史上的盛世,还应当认识到,通常所说的“盛世”,是专制时代的理想政治形态。当时的政治成就,是以本质上黑暗的政治体制为基点而实现的。我们在肯定当时历史经验的同时,当然不能忽略这一政治前提。

“二十四史”中最早出现“盛世”一语的实例,见于《后汉书•崔駰传》说到的崔篆所作《慰志》之赋。其中有所谓“何天衢于盛世兮,超千载而重绩”语。所说盛世,是指殷商的成汤和武丁时代。成汤信用伊尹,“诸侯毕服”“平定海内”。武丁以傅说为相,“修政行德,天下咸欢,殷道复兴”(《史记•殷本纪》)。早期的“盛世”观,体现了对传说时代理想政治的向往。后人对这种意识也多有继承。如所谓“唐虞盛世”(《宋史•沈畸传》),“尧舜之盛世”(《后汉书•崔駰传》),“古盛世”(《晋书•阮种传》),“昔盛世”(《宋书•武帝本纪中》),“古之盛世”(《明史•仁宗本纪》)等说法,都体现了以先古圣王的政治成功作为当世行政之典范的通常情形。

关于“盛世”值得借鉴的历史经验,应当强调这样两点:一是应当保持清新开明的政治空气;二是应当任用真正的贤能之臣。《明史•仁宗本纪》记载了这样的诏书内容:“古之盛世,采听民言,用资戒儆。”对“采听民言”的肯定,有助于我们理解第一点。关于第二点,即人才的任用,清人唐甄《潜书•用贤》说:“盛世常见多才,衰世常患无才。”指出了“盛世”往往在人才政策方面表现出优胜之处,能够信用才士、激励才志、焕发才思、调动才识的事实。

【理藩院】在清代,理藩院是一个专管边疆民族事务的机构,其地位与六部同等。它的设置一方面反映了清统治者对边疆民族问题的重视,同时也说明,中国长期以来逐渐形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在清代已最后得到确立。

理藩院初设时,其职官亦称承政、参政。顺治元年,与六部同时改为尚书、侍郎。理藩院所用官员均系满人或蒙古人,笔帖式中兼有汉军,但绝无汉官。

理藩院在康熙初置录勋、宾客、柔远、理刑四清吏司。以后,随着清朝统治势力向喀尔喀、青海、西藏以及新疆天山南北两路延伸,其管辖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乾隆二十九年,经调整最后确定设旗籍(原柔远司改)、王会(宾客司改)、典属(录勋司改)、柔远、徕远、理刑六司。各司的分工:旗籍司掌内蒙诸部札萨克(称内札萨克)之疆理、封爵、谱系、盟会、邮传以及土默特、布特哈部职官的选任引见;王会司掌颁内札萨克王公们的俸禄、朝贡、燕飨、赏赉等事;典属司负责漠北喀尔喀蒙古、青海蒙古、套西蒙古以及科布多和新疆诸部蒙古(这些地区的蒙古统称为外札萨克)的划界、封爵、编旗、盟会、简军、邮驿、互市,还对蒙古和西藏等地的喇嘛发放度牒、监典**转世和行施赏罚。一些内属游牧部落,像察哈尔、巴尔虎、额鲁特、扎哈沁、明阿特、乌梁海、达木蒙古、哈萨克、锡伯等官员的行选引见,也归其统理;柔远司掌外札萨克喇嘛禄廪、朝贡之事;徕远司掌哈密、吐鲁番札萨克政令,新疆回部、四川金川土司年班、内附布鲁特诸部给衔、马税以及霍罕、博罗尔、巴达克山、塔什罕、爱乌罕的职贡;理刑司掌管外藩各部刑罚,制订律例条规。此外,又设内馆、外馆,分别接待内外札萨克年班来京人员;置俄罗斯馆,安顿沙俄商人、传教士和留学生,还有咸安宫蒙古学、唐古特学、托忒学等。【改土归流】土司、土官开始于元朝。当时云南的19个万户府,大多数任命土官。明朝承袭元制,“顺俗施化,因人授权”,将土司、土官制度完善了。土司、土官是世袭的。但是,从明朝中叶开始,就撤除了一些地方的土司、土官,改由中央政府任免流官。清初顺治、康熙朝,都有改土归流的事情。雍正朝,国家大局基本安定,军力强盛,府库充溢,自然更有能力办这件事,于是雍正皇帝接受了鄂尔泰的建议,实行大规模的改土归流。

雍正四年(1726)夏天,鄂尔泰命曲寻总兵刘起元率大批官兵进驻东川,把当地土司、土官全部撤销,改任流官。随后,在乌蒙、镇雄二大土府的改撤中,遇到了一些土司、土官的抵抗,并由此引起叛乱,清兵立即予以镇压。前后不到一个月,东川、乌蒙、镇雄三土府基本完成改土归流。此后,在云南、广西、贵州等地,陆续废除土司,代之以流官。从雍正四年到九年(1726—1731),清政府将土司改为流官的地区共309处。乾隆时,又利用平定四川西部大小金川叛乱的机会,将这一地区世袭的土司全部改设为流官。在这次改土归流中,前后共杀了4万余人,战争也使一些地方的生产遭受到严重破坏。而在一些地区,土司、土官仍被保留下来。总体而言,清代的改土归流,是有利于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的。

【清末的中央新官制】所谓新官制,是相对原来那套官制而言的。它的出现,其直接导因固然与外国侵略者施加压力有密切的关系,从更深远的角度来看,确实也反映了在当时世界资本主义大潮冲击下,中国的封建政治体制业已无法适应,不得不有所变化。

清末中央新官制的出现,应以咸丰十年(1860)成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重要标志。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或叫“总署”“译署”。当时,中国因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在与英法两国签订和约时,同意各国公使常驻北京。这样,只靠原先由礼部或理藩院兼管外国事务的局面显然是不行了,于是需要有一个专门办理国家间双边或多边事务的机构。总理衙门便是在此背景下产生的。

清朝统治者对新设的总理衙门,心中颇存疑虑,原想一等“军务肃清,外国事务较简,即行裁撤”。(《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第72卷)所委官员,均属临时差遣,不像各部院有实官或正式机构。但由于实际情况并不如同预想,衙门一经设立,不但无法裁撤,而且随着与外国的交涉越来越多,它的机构和职权也在不断扩大。由外交谈判、签约、通商贸易、经办海关、向外派遣使臣、厘定疆界、传教,以至铁路、邮电、海防等等,凡涉及“洋务”者,几乎都包括在内。

总理衙门的设置,对中国的传统政治机制虽是一种突破,但它终究不是个正式行政部门,一些西方国家亦因其“体制不崇,职责不专,遇事拖延”而表示不满。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侵华后,在与清廷商订和约时,就提出了改组总理衙门的事,后来又被写进条约的附件。这样清廷便于次年六月颁诏成立外务部,并“班列在六部之前”。外务部的基本职能与总理衙门差别不大,只是更趋专门,下设和会司、考工司、榷算司、庶务司;另设司务厅,负责处理文件往来、翻译官拣选以及有关杂务;又置俄、法、德、英、日五处,分别办理各国交涉,派出官有头、二、三等出使大臣。官员的配置是按总理衙门的底子再比照六部框框,设总理王大臣、会办大臣各一人,又设尚书(兼会办大臣)一人,左右侍郎各一人。将原各章京改为左右臣、左右参政以及郎中衔参事等。

就在外务部成立前后,慈禧等人为掩饰其开战失败和慑于朝野人士日益强烈的不满,不得不用加速官制改革以进行搪塞。先后设立督办政务处,通政司,商部和练兵、财政二处,巡警部,学部,又归并国子监。1901年又命载泽等五大臣往东西洋各国考察政治。次年七月,五大臣回国,在他们的建议下,加快了厘定官制的步伐,把它作为预备立宪的第一步,并制订规划,颁诏实施。

新官制保留了内阁、军机处以及外务、吏、礼、学四部并宗人府、翰林院和都察院,改巡警部为民政部,户部为度支部,兵部为陆军部,刑部为法部;将工部并入商部,成立工商部,理藩院更名为理藩部,大理寺称大理院;又增设邮传部,司铁路、轮船、电线、邮政;筹组海军部和襄赞军务的军谘府。

通过新增、调整后的新官制,在职责方面较之过去更趋于实际,其中像设立农工商部,反映了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成立学部,组建京师大学堂等一系列新式学堂,对促进教育改革也有积极作用。又如成立法部,审订新法律,实行检察制度,都是大的进步。此次厘定官制,还改变了原来多头制的局面,停止派遣部务大臣,每部只设尚书一人,侍郎二人,左右丞、左右参议各一人,且不分满汉,使各部工作较之过去能比较顺畅的运转,这也是一大突破。

清末的官制改革在宣统三年(1911)四月成立责任内阁时,又有一次较大的变动。保留外务、民政、度支、学部、陆军、法部、农工商、邮传、理藩各部,新建海军部,同时取消吏部,将其职能分别转入承 宣厅、制造局、叙官局;改礼部为典礼院,把原内阁、民政部中有关典礼和乐部的神乐署与和声署一并归入,将颁历书和地方祀典职能划归民政部,贡举学校归学部,供应外藩王公、喇嘛食物归理藩部。典礼院只负责“朝廷坛庙陵寝之礼乐,及制造典守事宜,并修明礼乐,更定章制”。责任内阁还设立统计局和铸印局,归为直属机构。在设官上,改各部尚书为大臣,侍郎为副大臣,各只一人,又较前为简省。不过,此时清朝的统治,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了,没等几个月,辛亥革命爆发,清末的官制改革亦因整个政权垮台而宣告结束。

专题学习小结与测评:

【问题研讨】

1.为什么说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特点?答案提示:谭嗣同曾说道:中国“两千年来之政,秦政也”。何谓秦政?就是秦朝所开创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此后,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国体与政体,官僚政治与行政管理,以至文化教育,无不与此制度有着密切关系。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相辅相成,中央集权是君主专制的前提和基础,君主专制是中央集权的必然产物,其目的都是要从政治制度上保证中央政府的权力和君主个人的权威。(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建立、完善、改革与发展均围绕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这两大主题来展开。)

2.简要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变化的大致轨迹。

答案提示:在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两大基本矛盾:(1)中央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如西汉的七国之乱,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西晋的八王之乱,唐朝的安史之乱和五代十国的割据混战等。(2)中央内部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在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条件下,权力高度集中,位于权力顶峰的皇权自然成为各方力量争夺的焦点。宗室贵戚、宦官朝臣这些处于权力中心的人,在正常情况下是维护皇权的力量,特定条件下容易转化成威胁皇权的力量,历史上多次出现的宦官专权、外戚干政、宗室内乱、宫廷政变和宰相弄权就是证明。在这些斗争中,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是最为突出的。故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变化的大致轨迹是:中央权力加强,地方权力缩小,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

进一步阅读建议:

何兹全:《中国古代社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启良:《中国文明史》(上),花城出版社1999年版

张岂之主编:《中国思想史》,西北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黄留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述略》,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易白沙:《帝王春秋》,岳麓书社1984年版

田昌五:《中国古代农民革命史》(第一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李小树:《秦汉魏晋南北朝监察史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孙祚民:《中国农民战争问题论丛》,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刘泽华主编:《中国政治思想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专题教学总体设计思路

本专题主要叙述1840年以后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约用3课时完成。

列强的侵华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是贯穿中国近代史的两条主线。列强的侵略,是导致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斗争的根本原因。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政府官兵英勇抵抗和人民大众自发组织抗击外敌入侵,构成了19世纪中国军民捍卫民族尊严的画面;20世纪持续14年的全民族抗日战争,谱就了其中最瑰丽的篇章。中国军民在维护国家主权中所形成的强大力量,汇聚成无坚不摧的民族凝聚力,推动中国向前发展。

教学过程中,注意将中国近代史置身于世界历史的大背景中,宏观把握历史发展脉络,这是学习本专 题的基础;注意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进入“时空隧道”梳理基本史实,以问题驱动的方式探究历史,在探究中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是学习本专题的方法;注意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形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与时俱进、面向世界的人生态度,这是学习本专题的目的所在。

教师应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创设相应的学习环境,提供合适的学习手段和方法,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的基本史实,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

本专题教学重点:

1.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2.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及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本专题教学难点:

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一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一)教学目标

【内容标准】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

【知识与能力】在回忆初中所学相关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教材所提供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进一步认识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即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及战争的影响:中英南京条约、中日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通过对列强侵华史实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出列强侵华的危害:严重践踏中国主权,中国由独立自主的国家沦为受列强支配的半殖民地国家,总结出列强的侵略是形成近代中华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

认识19世纪末列强侵略中国的特征: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和“门户开放”政策;概括出其危害:使中华民族陷于从半殖民地沦为殖民地的严重危机中。

【过程与方法】近代中国因列强的入侵而被卷入世界潮流。学生首先要将中国近代史置于世界大舞台这一特定背景中;其次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及自己的知识积累,主动去发现并解决问题(如:列强为什么要侵略中国?中国为什么被侵略?列强是如何严重践踏中国国家主权的?中国是如何逐步丧失独立主权,沦为受外国支配的半殖民地国家的?19世纪末列强的侵华具有怎样的特征?危害如何?近代中国屈辱的历史说明了什么?等等);再次,注意宏观把握列强侵华的脉络(进入“时空隧道”)以及侵华的危害。在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比较、概括和阐释的基础上,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推进教学手段、方法和形式多样化与现代化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发现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指导学生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从而培养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包括能与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评价要客观、及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深切理解落后就要挨打这一道理,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为国家富强、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通过学习,培养适应社会变化,与时俱进,面向世界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内容分析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历史步入近代社会。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拥有独立主权的中国逐步沦为受外国支配的半殖民地国家。列强以军事(发动一次次侵略战争)、政治(破坏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和经济(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等手段侵略中国,严重践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中华民族陷于灭亡的危机之中。

◆课文下分两个子目:“国门洞开”介绍列强通过军事手段打开中国国门的原因、过程和结果;“瓜分狂潮与民族危机”介绍列强通过政治手段使中国完全沦为其殖民地的原因、过程及其结果。

两个子目的逻辑关系:“国门洞开”侧重于说明列强以军事手段侵略中国,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的过程及其结果;“瓜分狂潮与民族危机”侧重于说明列强以政治手段进一步侵略中国,欲使中国完全沦为其殖民地的过程及其结果。两个子目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勾画列强践踏中国国家主权、中华民族陷于严重危机的 历史轮廓。

【国门洞开】本子目提供了以下三方面内容:

1.列强打开中国国门的原因(列强为什么要侵略中国?中国为什么被侵略?)

①列强为什么要侵略中国?19世纪上半期,西方资本主义迅猛发展。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机器大生产代替工场手工业,工业发展突飞猛进,铁路和轮船等现代交通工具开始普遍使用;煤、铁等其他工业产量迅速增加;陆海军也都装备了新式武器。这一切使英国变成了一个走遍世界寻求殖民地的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法国是仅次于英国的资本主义国家。经过18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其资本主义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美国的工业发展较晚,但自1776年建立美利坚合众国后,资本主义发展却很快,尤其是农业机器生产数量迅速超过欧洲各国。至1850年,其铁路总长达15000公里,居世界第一。

西方资本主义可以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船坚炮利的优势,在世界各地强占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亚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中国成为他们的理想目标。

②中国为什么被侵略?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是清王朝统治下的高度集权的封建国家。个体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占有主要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已在封建社会内部孕育发展,中国社会进入了封建社会末期,社会内部危机严重。

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更加尖锐。土地高度集中在少数地主手中,大批农民流离失所,他们不堪忍受残酷的压迫,农民起义连绵不断。1796年爆发的鄂、川、豫、陕、甘五省白莲教大起义,有几十万人参加,持续近十年之久。北方爆发的天理教起义的一支队伍甚至一举攻入皇宫,在隆宗门展开激战。

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更加腐化,统治机能紊乱,大小官员贪污成风。大学士和珅居位20多年,聚敛的不义之财仅现银就近千万两。作为统治支柱的军队,京城的八旗兵游手好闲,雇人巡城;外省驻防的绿营兵,多是纪律松弛;而且炮台失修,武器生锈。

当时的中国社会,经济凋弊,生产萎缩。遇到严重自然灾害时,劳动人民不堪忍受统治者的搜刮,纷纷背井离乡。19世纪前期的中国,已处在发生巨大震动的前夜。中国社会将以其自身的方式,缓慢走上变革的道路。但是,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改变了中国原有的历史发展进程。

2.列强打开中国国门的经过(发动一次次侵略战争,逼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条约)

列强通过一次次侵略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由于学生经过初中历史的学习,对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已有了初步印象,所以本子目侧重从宏观把握列强侵华的线索,重点分析列强侵华的原因、结果,补充了一些基本知识点(中法战争、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①第一次鸦片战争

英国在鸦片战争前先后占领了印度、新加坡、缅甸、阿富汗等国,随后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1825年,英国爆发了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为摆脱困境,英国资产阶级加紧侵略中国:试图通过武装挑衅(英船“阿美士德”号来华)、外交途径(马戛尔尼使团来华)敲开中国的大门,但在清政府的闭关政策面前,均以失败告终。

与此同时,英国资产阶级竭力向中国推销产品、收购原料,试图扩大对华贸易。但在对华贸易中,处于严重的入超状态。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竟向中国走私、倾销鸦片,而虎门销烟终于使英国找到了发动鸦片战争的“借口”。

英国发动战争的直接原因:为了保护鸦片走私活动。根本原因: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把中国变成它掠夺原料的基地和倾销商品的市场。

鸦片战争以中国的失败告终。1842年8月,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以后的两年中,英、美、法等西方国家又相继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虎门条约(1843年)、中美望厦条约(1844年)和中法黄埔条约(1844年)等条约,在中国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权、军舰“巡查贸易”权和外国传教士传教权等特权。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年至1860年,英、法两国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沙俄的趁火打劫:沙俄本与中国不接壤,16世纪80年代,它越过欧亚交界的乌拉尔山,迅速向东扩展。沙俄入侵中国黑龙江流域后,清政府试图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但遭拒绝,遂有康熙的出兵反击。1689年的尼布楚条约和1727年的布连斯奇条约,规定了中俄东段和中段边界。19世纪40至50年代,俄国农奴制崩溃,资本主义生产有了一定发展,贵族农奴主阶级传统的对外开拓疆土的野心和资产阶级夺取国外市场的贪欲结合在一起,成为沙俄向外扩张的推动力。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俄国利用清政府力量削弱之机,开始在中国东北和西北地区大肆侵略,终于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侵吞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由于吞并的过程在初中已经详细学过,可在回忆的基础上,列出下表。

俄国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时间 不平等条约名称 割占领土范围 割占领土面积(平方公里)

1858年 中俄瑷珲条约 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60多万

1860年 中俄北京条约 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 约40万

1864年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 44万多

19世纪80年代 中俄改订条约以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 中国西北部 7万多

③中法战争

19世纪70年代前后,西方资本主义强国(包括亚洲的日本)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列强争夺殖民地、分割世界领土的斗争日趋激烈。

法国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侵略越南,并把矛头指向中国。1883年底,已完成向帝国主义过渡的法国发动侵华战争,中法战争爆发。战争在东南沿海和中越边境进行:中国福建水师损失惨重;但在陆路战场,中越军民取得了镇南关大捷和临洮大捷。1885年,清政府“乘胜即收”,向法国求和。通过中法新约,法国取得了对越南的殖民统治、在中越边界开辟商埠、在中国广西、云南修筑铁路等特权。中国西南门户被打开。

④甲午中日战争

19世纪90年代,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了向帝国主义阶段的过渡。帝国主义国家把侵略目光集中到还没有被完全分割的少数地区,中国和朝鲜成为他们在远东争夺的焦点。

日本对中国和朝鲜的野心蓄谋已久。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先后在朝鲜获得通商租地、领事裁判权、驻兵和在朝鲜沿海自由航行等侵略特权。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后,又进一步获得了同中国对等的出兵朝鲜的权利。中法战争后,日本加快了武力吞并朝鲜和侵华战争的步伐。

1894年,日本借朝鲜东学党起义之机,挑起甲午中日战争。日本从海路、陆路进攻中国,清朝军队进行了顽强的战斗,但最终中国经营多年的北洋舰队全军覆灭。1895年4月,清政府代表李鸿章被迫和日本政府代表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甲午战争后,列强利用清政府国库空虚之机,争先恐后地对中国进行政治借款和经济投资,疯狂地在中国设厂开矿,修建铁路。这标志着列强对华的经济侵略已由商品输出进入到资本输出的新时期。

⑤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世纪60年代初到90年代末,各地反教会斗争此起彼伏。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取得在中国沿海和内地传教的权利,大批传教士纷纷进入中国,教会势力迅速发展。各国传教士在沿海、沿江建立教堂,招收信徒,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习俗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加上一些外国传教士在华搜集情报,协助本国政府侵略中国,使得中国的反教会斗争自发地与保卫边疆斗争相结合。反教会斗争也得到清政府守旧官员和地方士绅的同情和支持。反教会斗争虽有排斥异端和盲目排外的一面,表现出较浓厚的保守性,但它更反映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民族精神,其本质和主流是以维护国家主权为目的的反帝爱国斗争。所以它能在戊戌变法失败后进一步发展,最终形成了震惊中外的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运动兴起以后,1900年4月,列强照会清政府,要求清政府坚决镇压义和团,并聚集舰队在大沽口向清政府施加军事压力。5月28日,各国公使看到清政府已无法控制形势,正式议定联合出兵镇压义和团。清政府屈服于列强的压力,准许外国士兵保护使馆。5月底至6月初,各国侵略军400多人以保护使馆为名进驻北京使馆区。随后,列强不断向中国增兵,24艘各国军舰集结在大沽口外,2000多名侵略军聚集在天津租界,随时准备发动战争。6月10日,英德法俄日美意奥等八国组成联军,由天津向北京进犯,发动侵华战争。清政府先宣战后又“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八国联军在中国土地上进行了骇人听闻的屠杀和抢劫。

1901年(旧历辛丑年)9月,清政府全权大臣李鸿章被迫与11国(义和团和清军进攻东交民巷使馆时,将比利时、荷兰、西班牙的使馆焚毁,所以这三国也参加辛丑条约的谈判和签订。)签订卖国求荣的辛丑条约。此后,列强的外国使团成为清政府的太上皇,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3.列强打开中国国门的结果(独立的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国家)

列强侵华的结果,侧重从破坏中国国家主权的角度来阐述,恰与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的“每课一得”相连接。

国家主权是指一国在其领域内拥有的最高权力,即国家有权按照自己的意志,独立自主地决定其对内对外政策,处理国际国内的一切事务等。一国主权是完整无缺、不可分割而独立行使的,它不受任何外来的干涉和限制。

列强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践踏中国国家主权的表现,可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列强剥夺了无数中国人民的基本生存权,疯狂掠夺中国人民的财产和国家财富。三张图片分别说明了列强在侵华过程中的杀、烧、抢的情况,具体表现:

杀:列强在每次战争中,都对中国人民进行血腥屠杀,数以十万、百万计的中国人在战争中被直接杀害或死于颠沛流离。

甲午战争中的旅顺屠杀。日军攻占旅顺后,对当地无辜平民进行了连续四天三夜的血腥屠杀。仅埋在“万忠墓”一处的中国同胞就有2万多人,全城仅36人幸存。他们的脸上被刺有免杀记号,是日军留作专司掩埋尸体的。

烧:这是列强在战争中常用的手段。如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八国联军将繁华的大沽夷为平地,焚毁新河70%以上、北塘50%以上的民房,使原有5万多居民的塘沽“已无华人足迹”。

抢:八国联军在中国土地上进行了骇人听闻的抢掠。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特许公开抢劫3日。从公使到士兵,都成为杀人越货的强盗。英美侵略军还把抢来的物品在使馆公开拍卖,所得按官阶分赃;日军从户部库中抢走300万两白银后,立即烧房毁灭罪证;联军统帅瓦德西亲自指挥从钦天监掠得17世纪制作的古天文仪器运往德国;翰林院《永乐大典》等46000多册古籍也被洗劫一空。

第二,在政治上,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列强破坏了中国的领土、领海和司法等主权的完整。

列强割占和强租了中国的大片土地,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英国第一个割去了中国的香港岛,以后又强租邻近的九龙、新界;俄国是强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头号侵略国,几十年中,割去和霸占了中国东北、西北、新疆等地区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日本割去中国台湾和澎湖列岛;德国以租借手段控制中国山东胶州湾;法国也以同样手法强租中国广州湾。

同时,列强还以租借形式,强占了中国许多重要城镇,在塘沽、滦州等战略要地派兵驻守。俄国的十几万大军实际上一直占领着中国东北各大城市。日俄战争后,日本从俄国手中夺取中国的关东,在旅顺设置关东总督府,派兵驻守关东及南满铁路沿线。这支军队即是以后日本侵略中国担任主力部队的关东军。

列强还取得了在中国的治外法权。1843年的虎门条约规定:英国享有领事裁判权,英国人在通商口岸犯罪,由英国官员根据英国法律审理。第二年,美国在望厦条约中又将领事裁判权扩大为美国人在中国的有关与中国人或外国人的诉讼,均由美国领事或美国与别国领事来审理,“中国官员均不得过问”。根据利益“一体均沾”的原则,所有的西方列强都取得了这项特权。外国人在中国可以横行霸道违法犯罪,中国政府却无权干预。

第三,在经济上,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列强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中国的经济因依赖列强而丧失了独立地位。

列强通过各种手段,把中国变成它们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掠夺基地。根据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西方列强在中国共强行开辟了82个通商口岸,又将外国来华商品的关税税率一律降低为5%,成为当时世界上最低的关税。之后,西方各国的商品像潮水一般涌向中国,中国的家庭手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纷纷被挤垮,洋布、洋烟、洋油等日用品充斥着中国市场。

列强通过在中国设厂开矿,夺取铁路投资修建权,控制了中国工业、交通行业的主要部分。通过这些特权,列强不仅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而且控制了铁路沿线的大片土地和资源,甚至享有行政权、司法权,31 使这些地区成为变相的殖民地。到1911年前后,全国铁路总长的93%以上,长江轮船航运总吨位的83.8%以上,全国进出口贸易的90%以上,全国机械采煤的93%以上,全国生铁生产和铁矿开采的100%,都掌握在列强手中。

列强通过勒索赔款和提供政治贷款,控制了中国政府的财政金融。鸦片战争后,英国勒索2100万元,相当于清政府全年收入的1/3;甲午战争后,日本勒索2.3亿两白银,相当于清政府3年的收入或日本全年国库总收入的4.5倍;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各国勒索的赔款更高达4.5亿两,本息合计共9.82亿两。当时的中国人,不分男女老幼,平均每人要负担2两多。这些赔款是由中国的海关关税和盐税、厘金等作为担保的,外国侵略者由此直接控制了中国的主要财政收入来源和重要的税收部门。为了偿还巨额赔款,清政府不得不举借外债,各国乘机施加压力,争当中国债主。仅在1895年至1898年3年之中,清政府就借款3亿两,本息共7亿两以上,实际扣除折扣,只拿到2.6亿两。到1900年,清政府共借款4.51亿两,相当于当年收入的5.5倍。通过这些赔款担保和附加政治条件,外国侵略者基本控制了中国海关、常关的收入。到1911年,占中国财政收入近一半的关税、盐税,都掌握在外国人手中,清政府对帝国主义的依赖性进一步加深。

总之,中国的大门被全方位打开,拥有独立主权的中国逐步沦为受外国支配的半殖民地国家。

【瓜分狂潮和民族危机】本子目主要介绍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原因、过程及其危害、最后的结果(被中断)。

1.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原因

①19世纪末,殖民地已成为帝国主义国家赖以生存的基础,随着资本输出的日益增大,对海外殖民地的掠夺更加强烈。

②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的马关条约刺激和加剧了列强对中国的争夺,从而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2.瓜分狂潮的过程及其危害

① 过程

三国干涉还辽是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开端。当时俄国借口干涉还辽有功,威逼清政府于1895年冬给予俄军舰在胶州湾“过冬”的特权。

德国早在甲午战争前就图谋在中国沿海占据一个海港,作为它向远东扩张的基地。1896年,德国向清政府正式提出租借胶州湾的要求。由于俄国已经取得了在胶州湾“过冬”的特权,德皇威廉二世又于1897年访问俄国,就侵占胶州湾问题同尼古拉二世达成默契。1897年11月,德国派军占领了胶州湾。1898年3月,强迫清政府订立了《胶澳租界条约》,山东成为德国的势力范围。

1897年12月,俄国强占旅顺口和大连湾。1898年3月,俄国与清政府签订《旅大租地条约》,强迫租借了旅顺和大连及其附近海面,租期25年,在租期内完全由俄国管辖。次年,俄国又擅自把租借地改为“关东省”,设首席长官管理行政,把势力范围扩大到东北全境。

与此同时,法、英、日等国纷纷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19世纪末列强瓜分中国简表

国别 强占的租借地 划分的势力范围

德国 胶州湾 山东

俄国 旅顺和大连地区 长城以北和新疆

法国 广州湾 广东、广西和云南

英国 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地区和附近岛屿(今通称“新界”),威海卫 长江流域,云南、广东

日本 通过马关条约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 福建

②危害:中华民族陷于从半殖民地沦为殖民地的严重危机之中。

3.瓜分狂潮被中断——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1)“门户开放”政策提出的原因和目的

①当列强在华争划势力范围时,已跃居世界工业强国的美国正忙于美西战争,无暇顾及中国。

②打败西班牙、占领菲律宾以后,美国也想染指中国的港湾,但它的军事力量还不能与其他列强抗衡。

③出于美国工商界拥有整个中国市场的需要。

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目的,是企图用“机会均等”的手段,防止列强瓜分中国,以保持整个中国市场对美国商品的自由开放,从而为美国利用其经济优势与其他列强争夺创造条件。

(2)“门户开放”政策的主要内容和实质

主要内容:教材上列的三点。

实质:要求列强开放在华的租借地和“势力范围”,使美国在那里享有均等的权益。

(3)“门户开放”政策的结果和影响

结果:各国反应不一,最后都基本接受。

影响:①“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标志着美国对华侵略进入新阶段。此后,美国在列强对华侵略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它开始更积极地谋取侵略中国的霸权地位。

②“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缓和了列强在华争夺日趋激烈的矛盾,为各国提供了一个共同的妥协方案,使帝国主义势力之间保持了一段时间的相对平衡。

本课重点:培养学生宏观梳理列强侵华史实,并通过分析、综合和比较,概括出列强侵华危害的能力。

本课难点:引导学生总结出列强的侵略是形成近代中华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这一问题比较抽象,需要引导学生全面、客观、辩证地理解。

(三)问题解答

【学习质疑】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后中国已逐步沦为受外国支配的半殖民地国家?

答案提示:1840年的鸦片战争是英国率先发起的武装侵略中国的战争,战争结果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割地赔款的南京条约,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社会。之后列强又相继对华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等战争,逼迫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1895年)、辛丑条约(1901年)等不平等条约。在战争中,列强剥夺了无数中国人民的基本生存权,疯狂掠夺中国人民的财产和国家财富。在此基础上,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在政治上,列强破坏了中国的领土、领海和司法等主权的完整;在经济上,列强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中国的经济因依赖列强而丧失了独立地位;列强的侵略行径及结果,严重践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至1901年中国已完全沦为受外国支配的半殖民地国家。

2.“门户开放”政策对中美两国各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提示:“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标志着美国对华侵略进入新阶段。此后,美国在列强对华侵略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它开始更积极地谋取侵略中国的霸权地位。“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缓和了列强在华争夺日趋激烈的矛盾,为各国提供了一个共同的妥协方案,使帝国主义势力之间保持了一段时间的相对平衡。

【自我测评】

1.列强是如何侵略中国领土的?中国是如何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答案提示:列强通过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完成对中国领土的侵略。具体表现:开放中国的通商口岸(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杭州、苏州、沙市、重庆)、割占中国的领土及强占租借地、瓜分势力范围。

列强分两路对中国进行侵略:一路从海上,从南到北、从沿海到内陆向中国领土渗透;一路从陆路,从东到西、从北向南包围,再经过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完成了以各种方式对中国领土的侵占,又通过辛丑条约,确定了它们统治中国的代理人——清政府,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社会。

2.形成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为什么?

答案提示:列强的入侵是形成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因为列强侵略前,中国正值封建社会末期,虽国力渐衰,内部危机严重,但已处在发生巨大震动的前夜。然而列强的入侵,改变了中国原有的历史发展进程。从1840年开始,列强为了开辟中国这个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船坚炮利的优势,对中国发动了一次又一次侵略战争,逼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的国家主权遭受严重践踏,中华民族陷于灭亡的危机之中。

【材料阅读与思考】

阅读《胶澳租界条约》片断,你认为它给中国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

答案提示:从《胶澳租界条约》片断中,完全可以说明它侵害了中国主权。德国在胶澳租界享有如下权益:在租期99年的时间里,中国虽对方圆百里的胶澳之口拥有自主权,但治理权归德国。德国可以在

租界内自由调配军队,整顿水道等;德国可以在山东界内修建两条铁路,允许德商承办并开凿铁路沿线30里内的矿产;德国商人享有外国承办山东境内一切事务的优先权。

(四)教学评价建议

【评价目标】评价学生列举史实的能力、梳理历史发展脉络的能力和任务驱动探究历史、揭示历史本质的能力,培养面向世界、与时俱进的人生态度。

【评价方法】教师观察法、学生自评互评法、学习档案法、历史习作法。

【评价过程】评价要注意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况,注重本单元学习内容的落实,更注重养成探究式的学习习惯。可为本课内容设计如下收获展示台(仅供参考):

学习收获展示台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这节课我有收获吗?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1.简要列举1840—1900年间列强的侵华史实

2.梳理列强侵略中国领土的过程,说明中国是如何沦为半殖民地的3.形成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为什么?

4.在小组学习中,展示你的材料阅读与思考能力。(除了教材提供的外,你还有相关材料吗?)

5.在本课学习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找到答案了吗?(若没有发现问题,请说明原因)

6.你对本课的学习感兴趣吗?为什么?

鼓励每位学生勇敢地展示自己的收获,并在小组、甚至全班进行交流;教师要客观、及时地评价(认真评价每一位学生的收获,并将共性的东西在全班共享,帮助学生养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式学习习惯,真正落实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教师的中肯评价是确保该项评价能够持续长久的重要条件,而小组讨论的热烈是调动每一位学生积极性的重要体现。建议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的比例为3:3:4。评价的内容应包括其学习态度、展示的内容及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

“学习收获展示台”收入本人的学习档案,有特色的展示可以出现在班级的“学习园地”中(即板报)。

【评价总结】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既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找到学习历史的方法,也是为了帮助教师自身成长,因此教师应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坚持写教学反思日记,为教科研提供一手材料。

(五)历史问题注释

【关于英国强占香港岛问题】英国侵占香港岛蓄谋已久。因为香港岛控制着广州的出海口,占领香港岛就能在商业上打击广州贸易,军事上控制广州和中国东南沿海,因此早在乾隆末年英使马戛尔尼来华时就提过此类要求,未能如愿。经过鸦片战争,终于达到了侵略目的。自此香港岛成为英国侵华的据点。

【南京条约附件】包括虎门条约和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也叫虎门附约,是1843年10月英国强迫清政府在虎门订立的《善后事宜清册附粘和约》,又称《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主要内容为:(1)“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这就是英国取得的片面最惠国待遇。(2)英国可以在五口租地建屋。这项规定成为日后“租界”制度的开始。五口通商章程是虎门条约的一部分,与虎门条约签订在同一天同一地点,全名称《议定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港通商章程》,共15款,附有《海关税则》。主要内容为:(1)凡中国人与英国人“交涉词讼”,“其英人如何科罪(即定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即领事馆)照办”,即承认英国享有领事裁判权。(2)规定绝大部分货物的税率为值百抽五,开中国和外国协定关税的恶例。至此中国的国家主权遭受严重破坏,便利了所有列强对华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侵略。

【中美望厦条约】又称《中美五口贸易章程》,是美国侵略中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1844年7月3日,美国专使顾盛以战争相威胁,强迫清两广总督耆英在澳门附近的望厦村签订,共34款,并附有《海关税则》。条约规定美国除享受英国在南京条约和附件中的各种特权外,还扩大了领事裁判权,并规定美国人有权在五个通商口岸租地建楼、开设医院和教堂;美国兵船可以到中国沿海各港口“巡查贸易”;对在华的美国人,清政府必须“时加保护,令其身家安全”。12年后对五口贸易等条款可以“稍有变通”,为以后借口“修约”以索取更多侵略特权埋下伏笔。

【中法黄埔条约】又称《中法五口贸易章程》。法国侵略中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1844年10月24日,法国专使拉萼尼强迫清两广总督耆英在停泊于广州黄埔的法舰阿吉默特号上签订,共36款,附有《海

关税则》。条约规定除取得英美两国在条约中规定的侵略权益外,还规定法国人可在通商口岸建造教堂,中国人不能“触犯毁坏”,否则“严拘重惩”。不久,法国又强迫清政府取消长达一百多年的对天主教的禁令,方便了列强以宗教为武器作为侵华工具。

【中法新约】法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关于结束中法战争的不平等条约,又称《越南条款》,另称《李巴条约》。1885年6月9日,清朝大学士李鸿章与法国驻华公使巴特纳在天津签订,共10款。其主要内容有:(1)清政府承认法国对越南的殖民统治。(2)法国取得在中国西南通商的特权。同意在云南、广西减税通商,法国人可以在通商地居住和设立领事馆。(3)法国开始在中国夺取铁路修筑权。中国日后在云南、广西修筑铁路时必须与法人协商并聘用法国人。(4)法军退出台湾、澎湖。通过这个条约,中国西南门户洞开,法国侵略势力伸入云南和广西,加深了中国西南边疆的危机。

【1842—1901年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统计简表】

别 俄国 英国 美国 法国 瑞典

挪威 尼泊尔 德国 葡萄牙 丹麦 比利时 荷兰 西班牙 意大利 奥地利 日本 秘鲁 巴西 朝鲜 刚果 墨西哥 其他

条约数 59 72 12 41 1 1 24 5 17 7 1 12 5 2 26 2 1 7 1 1 31

【租界和租借地的区别】“租界”是列强强迫半殖民地国家在其口岸或城市划出的作为外侨居留和经商的一定区域,是列强侵略的据点,即“国中之国”。“租借地”是列强先用武力强占,然后通过不平等条约,用定期租借的方式,将他国领土的一部分借去使用的地区。租借期限长短不一,最长不得超过100年,期满归还。

【租借地和今天外商租用中国土地的异同】19世纪末,帝国主义强行租借中国沿海重要港口。租借地完全脱离中国的行政管理系统。在租借地上,列强享有管理、驻军的特权,对当地居民实行殖民统治,从军事、经济、文化乃至婚丧嫁娶日常生活细节,均加以管制。列强还把租借地作为向中国扩张侵略的基地。

今天外商租用中国土地,中国拥有全部行政管理权。外商的合法经营活动受中国政府保护。其合法经营的内涵是:外商必须遵守中国的法规,其经营业务必须符合中国国情,决不允许从事危害中国安全的非法活动,其目的是繁荣中国经济。这与19世纪末列强强占租借地有着本质的不同。

【势力范围】“势力范围”是指列强凭借军事、政治、经济力量,控制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的全部或部分领土,宣称它享有独占的权利,不许其他国家染指。

■二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一)教学目标

【内容标准】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知识与能力】通过教材所提供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典型事迹:三元里抗英、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海战和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概括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分为政府官兵英勇抵抗(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海战……)和人民大众自发组织(三元里抗英、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两类;善于发现中国近代史中关于抗敌御侮的相关事例,总结出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是列强未能把中国变成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过程与方法】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学习本课时,要将这一斗争上升到维护国家主权的高度,只有这样才能科学解释为什么政府官兵和人民大众都积极投身于这一斗争。教材中列举的只是其中的典型事例,学生可将其归纳成政府官兵和人民大众抗争两类,并以此作为主动发现中国近代史中关于抗敌御侮相关事例的工具,从而真正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分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学习手段、方法和形式多样化与现代化,并鼓励历史与现实结合,弘扬中华民族的爱国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深刻理解维护国家主权对中华民族的重要性,形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学习,培养为国家富强而发奋学习、勇敢面对并积极克服困难的进取心态。

(二)教学内容分析

◆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军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政府官兵英勇抵抗: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海战……;人民大众自发组织起来抗击外敌入侵:三元里抗英、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这正是列强不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真正原因。

◆课文按时间顺序排列了四个子目:(1)“三元里抗英”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人民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2)“左宗棠收复新疆”介绍清朝的政府官兵为收复国土而做的积极努力。(3)“黄海海战与反割台斗争”表现了政府官兵、人民群众为维护国家主权,视死如归的牺牲精神。(4)“义和团反帝运动”谱写了广大农民高举反帝大旗,与列强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壮丽诗篇。以上都是近代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斗争中的典型。

【三元里抗英】本子目由原因、过程、意义三方面构成。

1.三元里人民抗英的原因:三元里人民抗英是在列强侵入中国、清政府卑躬屈膝、指望不上清军的大背景条件下爆发的,具体表现:

(1)英军入侵。1841年,英军先后侵占广东香港岛,攻占中国东南沿海的一些城市。占据广州四方炮台的英军到三元里抢掠。这是三元里人民抗英的根本原因。

(2)面对英军的入侵,腐朽的清政府无法领导反侵略战争,不能也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这时的中国正处于封建社会末期,政治腐败,经济衰退,财政拮据,军备废弛,清朝统治危机四伏。

(3)中国人民基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优良传统,自发组织起来,英勇抗击侵略者,承担起反帝斗争的重担。

2.三元里人民抗英的经过:包含以下内容:

(1)导火线:1841年5月,占据广州四方炮台的英军到三元里抢掠。

(2)经过:第一次包围四方炮台的英军,并诱敌至三元里牛栏冈聚歼。三元里人民借助下雨,敌军武器优势不能发挥的有利条件,取得辉煌战绩。插图“三元里人民在抗英斗争中缴获的印章及佩剑”和梁廷相在《夷氛闻记》中记载的史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这一战绩。英军动用增援部队解围。

第二次包围四方炮台。侵略者借用中国官员的力量解围,说明清朝的统治已腐败至极,但人民反侵略的行动并未因此中止。

3.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意义: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人民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的爱国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在三元里建立了广东人民抗英烈士纪念碑,英雄们是当之无愧的。

【左宗棠收复新疆】本子目的内容初中已有涉及,因此可用侧重问题链的方式解决左宗棠收复新疆的背景、过程及其结果等问题。

1.左宗棠收复新疆的背景(新疆是中国领土,为什么还要收复?)

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需要引导学生置身于当时的国际背景中去分析。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历史地图(可借用本专题第一课“瓜分狂潮和民族危机”中的“19世纪末列强在华划分的势力范围示意图”),可以帮助他们身临其境。

(1)当时的国际背景:19世纪70年代,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过渡。为了适应对外商品和资本输出以及争夺殖民市场的需要,列强掀起一个新的争夺殖民地的高潮。落后的东方中国及其邻国,成为侵略者争夺的主要目标。列强将侵略魔爪伸向中国西北(俄英侵略新疆)、西南(英国侵略西藏)和东南地区(日美侵略台湾)。

(2)俄英侵略新疆:新疆是中国的西北屏障,从19世纪60年代,沙俄就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西北大片领土,威胁到新疆的安全。1865年春,沙皇控制下的中亚浩罕国的军事头目阿古柏率军侵入南疆,强占喀什噶尔(今喀什市)等地;1867年成立“哲德沙尔国”,自立为汗。1870年,又将侵略势力扩张到北疆。1871年,沙俄借**之机出兵侵占伊犁,扶植阿古柏政权,这是对中国主权最严重的破坏。

控制印度的英国拉拢阿古柏,企图把侵略势力从印度扩张到南疆。

俄、英利用阿古柏伪政权作为肢解中国新疆的工具。新疆面临危机!

收复新疆,维护祖国统一,成为国家民族的大事。

2.左宗棠收复新疆的过程(清政府为什么决策海防和塞防并重?左宗棠如何用军事手段收复新疆(伊犁除外)?伊犁是如何收回的?)

①清政府为什么决策海防和塞防并重?

当时,中国东南沿海面临危机。1874年,在美国支持下,日本出兵在台湾西南部登陆,东南危机与西北危机并起。为解决危机,清政府内部的洋务派出现了“海防”和“塞防”之争。为维护国家主权,清政府一面加强海防,同时采纳了左宗棠的建议。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②左宗棠如何用军事手段收复新疆(伊犁除外)?

1875年,左宗棠奉命督办新疆军务,次年率军西征。在新疆各族人民支持下,西征清军全歼阿古柏军事势力。1878年初,取得收复新疆的胜利(除伊犁外),粉碎了俄、英利用阿古柏分裂中国领土的阴谋。

③伊犁是如何收回的?

以军事为后盾,通过外交谈判收回伊犁。清军收复南疆后,沙俄仍赖在伊犁,拒不交还给中国,由此引起了中俄伊犁交涉。1878年,清使崇厚与俄国交涉失败。1880年,左宗棠再次被任命为钦差大臣,赴新疆统筹军务。与此同时,清政府派曾纪泽出使俄国重开谈判。在左宗棠的军事支持下,第二年,中俄签订《改订条约》,中国收回了伊犁,但仍被割去霍尔果斯河以西的领土约7万平方公里。

3.结果(清政府如何加强西北的防务和管理?)

由于左宗棠一再奏请将新疆改建行省,清政府于1884年在新疆设立行省。这对开发新疆,巩固西北边防,是一项影响深远的重要战略举措。

【黄海海战与反割台斗争】黄海海战与反割台斗争是甲午战争中中国军民反抗日本侵略的典型事件。

1.黄海海战——甲午中日战争中中日海军的决战

关于黄海海战,初中教材已将其作为甲午战争经过来表述,从甲午中日战争的大背景、海战的经过、海战的直接结果进行了描述。本子目侧重介绍北洋水师爱国将士们面对日军的突然袭击,同仇敌忾,英勇奋战的情景,同时也对海战的结果做了全方位的介绍。

(1)黄海海战的爆发:蓄谋已久的日军,在黄海海面突然袭击执行运兵任务后返航的中国北洋舰队,北洋舰队缺乏准备,仓促应战。

(2)黄海海战的经过:在黄海海战中,北洋水师英勇善战。海军提督丁汝昌裹伤督战;“致远”舰、“经远”舰以舰艇作炮弹,舍舰炸敌;“靖远”舰、“定远”舰管带临危受命,代替旗舰、提督指挥,打得日舰落荒而逃。

(3)黄海海战的结果:从两方面来总结:

直接结果:参照“黄海海战中日双方兵力、损失对照表”,说明中日双方海军战斗实力总体敌强我弱,但北洋水师同仇敌忾,虽伤亡惨重,但舰船损失程度旗鼓相当,北洋水师主力尚存。

最后结果:黄海海战后,北洋大臣李鸿章为保存实力,有意夸大战败程度,命令舰队避入威海卫军港,不准出击,使日军取得了黄海海域的制海权。最后,日军海陆两路围攻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2.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需交待清楚反割台斗争的背景、经过和意义。

(1)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的背景:1895年,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根据条约,台湾与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

全国人民坚决反对割地议和,怒斥清政府投降卖国。正在北京应试的各省举人一千多人联合上书光绪帝,要求废约拒和,迁都抗战——“公车上书”。

台湾人民痛心疾首,“若午夜暴闻轰雷,惊骇无人色,奔走相告,聚哭于市中,夜以继日,哭声达于四野”。台北人民鸣锣罢市,抗议清政府的卖国行径。台湾民众集会,宣告饷银不能运走,制造局不能停工,台湾税收全部留供抗日之用。台湾绅民还联名发布檄文,声称“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誓与台湾共存亡。

(2)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的经过:

日军侵入台湾。日本急于占领台湾,清政府不顾全国人民的反对,于1895年5月20日命令台湾巡抚唐景崧率在台官员陆续撤出台湾。与此同时,派李鸿章的儿子李经方为“割台大臣”,到台湾办理交割事宜。李经方不敢踏上台湾土地,美国顾问科士达出主意,把割台清单送到基隆口外的日本军舰上,台湾就这样被清政府出卖了。

台湾保卫战。日军在台湾登陆后,台湾人民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反割台斗争。参加台湾保卫战的力量主要有两支:一支是以丘逢甲、徐骧为首的义军;另一支是以刘永福为首的黑旗军。可结合“台湾人民反割

台斗争形势图”,了解两支部队互相配合、由北到南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情况。由于清政府严密封锁沿海地区,不准接济台湾抗日军民,连刘永福派人到大陆募集的捐款也被扣留。台湾抗日军民的处境更加困难,粮饷、军械奇缺。10月,台湾全部沦陷。

(3)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的意义:不畏强暴的台湾军民为维护祖国领土完整,以劣势装备,在1895年6月至10月,打了大小一百多仗,抗击了日本近三个近代化师团和一支海军舰队,打死打伤日军三万多人,日军近卫师团有一半被消灭。台湾军民为保卫祖国神圣领土,写下了可歌可泣的篇章。

此后,在日本统治台湾的50年里,台湾人民争取回归祖国的斗争,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详细内容见“知识链接”)。

【义和团反帝运动】义和团反帝运动包括兴起的原因、发展、失败及其意义。

1.义和团反帝运动兴起的原因:

根本原因: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深重,民族矛盾空前激化,义和团运动就是这一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客观原因:戊戌变法被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镇压,国事垂危。中国人民无法指望清政府承担反帝重任,只能挺身而出。

直接原因:山东人民的反洋教斗争。甲午中日战争期间,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山东,外国传教士凭借不平等条约的庇护,其活动远远超过正常宗教活动的范围,他们实际上成为深入中国民间的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代表。教会势力与地方封建势力往往相互勾结,相互包庇,欺压人民,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山东反洋教斗争汹涌澎湃,并最终由冠县起义揭开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的序幕。

2.义和团反帝运动的发展(义和团运动中心转移和发展的原因、表现)

(1)义和团运动中心转移和发展的原因

直接原因:山东巡抚的血腥镇压。冠县地处山东、直隶、河南交界,反帝爱国的火焰迅速蔓延。义和团运动的迅猛发展,引起列强的恐慌。列强要求清政府迅速扑灭义和团。在这种情况下,清政府任命袁世凯为山东巡抚。袁世凯上任后,替列强和清政府血腥镇压义和团,山东义和团被迫转移到直隶。山东与直隶的义和团联合起来,声势更加壮大。

主观原因:义和团英勇抵抗清政府的镇压。义和团虽然提出“扶清灭洋”,但在遭受镇压的情况下,英勇反抗,没有受“扶清”的束缚。山东、直隶的义和团接连攻克州县城池,势力席卷京津地区。

客观原因:清政府采取“抚而用之”的政策。在如何对待义和团的问题上,清政府内部分为主张剿杀和主张安抚两派。狡猾的慈禧太后意识到剿杀义和团“即刻祸起肘腋……只可因而用之,徐图挽救”。另外,端郡王载漪伪造列强逼慈禧太后还政给光绪帝的照会,也促使慈禧想借义和团教训列强。所以,慈禧太后先是“默许”,继而承认义和团,并命载勋和刚毅统率义和团,对外宣战。义和团运动发展壮大。

(2)义和团运动发展的表现

义和团战士纷纷涌进北京、天津地区,义和团运动达到高峰。

义和团和爱国清军反抗八国联军侵略的英勇斗争。在廊坊阻击战、北京城的战斗中,义和团和部分爱国清军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和原始的武器英勇抗击使用先进枪炮的八国联军,重创了敌人,显示出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坚强意志和巨大力量。

3.义和团反帝运动的失败(声势浩大的义和团运动,为什么会如此迅速地失败?)

主要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前,慈禧太后逃出北京。在逃跑途中,她下令“铲除”义和团。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下失败。

主观原因:引导学生注意“扶清灭洋”口号中的“扶清”,使义和团丧失了对清政府应有的警惕性,造成了义和团的迅速失败。

4.义和团运动的意义

(1)义和团运动在中国近代反帝爱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2)义和团战士不畏强暴,英勇斗争,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阴谋的实现。中国人民敢于同帝国主义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使帝国主义分子认识到要瓜分“地土广阔,民气坚劲”“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的中国是不易实现的,不得不采取“以华治华”的政策。正是义和团运动所显示的力量,打乱了列强共同瓜分中国的侵略计划。

38(3)中国军民抗御外敌,坚决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是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本课重点:列举中国军民抗击外来入侵的事迹(通过学习,善于发现中国近代史中关于抗敌御侮的相关事例)。

本课难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三)问题解答

【学习思考】

1.左表中提供的数据反映了哪些战斗状况?

答案提示:左表中提供的数据反映了以下情况:从参战舰艇、火炮和兵力情况看,日强中弱;北洋水师面对突然袭击,不畏牺牲,顽强反击,伤亡惨重;取得了舰船损失程度与敌旗鼓相当的战果,北洋水师主力尚存。

2.义和团运动的口号经历了“扶清灭洋”到“扫清灭洋”的变化过程,你如何看待这种变化?

答案提示:义和团运动的口号经历了从“扶清灭洋”到“扫清灭洋”的变化。“灭洋”,即反对帝国主义,始终是他们高举的斗争旗帜。

“扶清灭洋”的口号是在当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的情况下提出的。“扶清”有两重含义:一是扶助以“大清”为国号的中国,即保卫中国;一是扶助清朝廷。这个口号带有一定的策略性,使义和团的“灭洋”斗争合法化,减少来自清政府的压力,有利于争取爱国官员、将士的支持。义和团运动的迅速发展,与这一口号有相当大的关系。但是,“扶清”的口号,在一定程度上麻痹了农民群众对清朝统治者施展阴谋手段的警觉,导致义和团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

不过,义和团余部高举“扫清灭洋”的大旗,继续打击中外敌人。这种变化反映了中国人民对反帝与反封建斗争的关系认识,经过失败挫折,不断得到提高。

【自我测评】

1.为什么说中国军民抗御外敌,坚决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是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答案提示:面对列强侵略,政府官兵和人民大众与列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前者如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海战,后者如三元里抗英、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和义和团运动。

列强侵略中国的目的,是为了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结果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地国家,列强通过清政府对中国进行间接统治。究其原因,有列强争夺中国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的因素,使它们不能完全瓜分中国;最主要的是由于中国人民的英勇反抗,使帝国主义无法征服中国。

【材料阅读与思考】结合“门户开放”政策提出的背景,思考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原因。

答案提示:从侵略者的角度揭示:中国人民在义和团运动中表现出的反抗外来侵略的强大民族凝聚力,是粉碎列强瓜分中国美梦的杀手锏,是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根本原因。

(四)教学评价建议

【评价目标】通过分组合作学习,考察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呈现方式多样化的能力和收集相应案例的能力。

【评价方法】

教师观察法,学生自评互评法,学习档案法,历史制作法。

【评价过程】可提供如下收获展示台(仅供参考):

学习收获展示台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这节课我有收获吗? 自我评价 小组

评价 教师

评价

1.简要列举中国人民抗争的史实

2.列强不能把中国沦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为什么?

3.你觉得现在的爱国主义应包括哪些内容?

4.在小组学习中,展示你的材料阅读与思考能力(除了教材提供的外,你还有相关材料吗?)

5.在本课的学习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找到答案了吗?(若没有发现问题,请说明原因)

6.在本课的分组合作学习中,你有哪些贡献?

7.你对本课的学习感兴趣吗?为什么?

应鼓励学生比上节课更积极、勇敢地展示自己的收获,教师的评价应侧重在分组合作学习的能力、呈现方式的多样化上。

【评价总结】“学习收获展示台”收入本人的学习档案,有特色的展示(历史制作)可以出现在校园网上。

(五)历史问题注释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壮烈捐躯的清朝爱国将领一览表】

人物 陈连升 关天培 葛云飞 郑国鸿 王锡鹏 裕谦(蒙古族)陈化成 海龄(满族)官职 副将 水师提督 总兵 总兵 总兵 钦差大臣 两江总督 江南提督 副都统

牺牲时间 1841.1 1841.2 1841.10 1841.10 1842.6 1842.7

牺牲地点 广州沙角、大角 广州虎门 浙江定海 浙江镇海 上海吴淞 江苏镇江

【左宗棠】左宗棠(1812—1885),清末大臣,洋务派地方代表。字季高,湖南湘阴人。1860年统领部分湘军时,自募“楚军”(约五千人),形成左系湘军。1862年初,升任浙江巡抚,与法国组织的“常捷军”一起,镇压宁波、绍兴等地的太平天国运动。1866年,以闽浙总督身份创办福州船政局,次年调任陕甘总督。期间,曾办兰州制造局、兰州机器织呢局,1875年任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次年率军入疆,进攻阿古柏反动政权。1878年收复除伊犁以外新疆全境,建议设立新疆行省,开发新疆。收复新疆是左宗棠一生中最光辉的业绩。1881年升军机大臣,调两江总督。1884年中法战争中,以主战派身份督福建军务。次年因病退职去世。

【阿古柏】阿古柏(1820—1877),塔吉克人(一说乌兹别克人)。原是封建主,曾任浩罕国的军事首领。1865年,受浩罕摄政王的派遣,趁新疆举事反对清朝统治之乱,与喀什噶尔封建主金相印勾结,率军侵入新疆南部。1867年建立“哲德沙尔汗国”,自称“毕条勒特汗”,意为“幸运者”。1870年控制了南疆全部和北疆部分地区,残酷压榨和剥削新疆各族人民,被称为“黑色的猫头鹰”。他还与英俄帝国主义相勾结,与之签订政治、通商条约。1876年,左宗棠任钦差大臣,率军讨伐,在新疆各族人民支持下获胜。次年,阿古柏退守库尔勒,不久兵败自杀(一说被部将杀死)。

【日本侵略台湾】1874年5月,日本陆、海军3000多人分三路向台湾进犯,遭到当地高山族人民的顽强抵抗,加上当时疫病流行,日军病亡者甚众。日本侵台后,清政府一面照会日本表示抗议,一面命福州船政大臣沈葆桢钦差办理台湾等处海防兼理各国事务大臣,以巡阅为名率军渡海赴台,加强防务,并准备抵抗。日本亟谋外交解决。10月,在英美等国的支持下,日本迫使清政府妥协,中日双方签订了《中日北京专约》(又称《台事专条》)。其主要内容有:日本从台湾撤军;中国偿付日本在台修建房屋道路费用40万两白银及“抚恤”银10万两;中国承认日本此次侵台“原为保民义举起见,中国不指以为不是”。

【伊犁条约】又称《中俄改订条约》,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一个不平等条约。1875年,清政府派左宗棠率兵入新疆,击退阿古柏匪帮,先后收复了乌鲁木齐等重镇和南疆地区。1878年6月间,清政府派崇厚出使沙俄谈判收回1871年被它侵占的伊犁问题。1879年10月,崇厚在沙俄胁迫下,于克里米亚半岛的里瓦几亚擅与沙俄代表签订《里瓦几亚条约》及《陆路通商章程》,出卖了中国的大片领土和更多的主权。清政府拒绝批准这个条约,1880年改派驻英公使曾纪泽出使俄国交涉改约。经过艰苦的谈判,1881年2月24日,曾纪泽在彼得堡签订了《中俄伊犁条约》。根据这个条约,中国收回伊犁,俄国同意放弃帖克斯河流域,但霍尔果斯河以西仍被俄国割去;对俄国的赔款增至500多万两白银;俄国在嘉峪关、吐鲁番增设领事;俄商在天山南、北两路各城贸易“暂不纳税”,在蒙免税贸易,俄货由陆路运至嘉峪关者,照天津办法减税三分之一;伊犁居民愿迁居俄国入俄籍者,均听其便。

【邓世昌】邓世昌(1849—1894),清末海军将领。字正卿,广东番禺人。幼年随外国人习英语、算术。18岁考入福州船政学堂,为该校首届毕业生。毕业后,以五品军功先后任“琛航”“东云”“振威”“飞霆”等舰管带。1879年,以“熟悉管驾事宜”调至北洋。1882年随丁汝昌赴朝鲜平息“壬午兵变”,阻止日本侵朝计划,40 因功升游击、参将。1887年春奉命同叶祖珪等赴英、德接收定购的“致远”“经远”等4舰,任“致远”“经远”等营务兼“致远”号管带。1894年9月在中日黄海海战中,英勇奋战,率舰拼力冲撞日“吉野”号,以期与敌舰同归于尽,不幸舰中鱼雷,与全舰将士250余人一起殉国。

【赵三多】赵三多(约1842—1902),直隶威县(今属河北)人,世代务农。早岁即习梅花拳(后称义和拳),为拳教师。在山东、直隶交界地区广设拳场,先后收徒达2000余人。19世纪90年代初,山东冠县梨园屯发生外国教会势力勾结官府,强拆玉皇庙改建为教堂的事件。他被当地人民邀请率众声援,迫使清军未敢动手拆庙。1898年10月,他在冠县蒋家庄(今南宫县蒋庄)集众祭旗起义,攻打当地红桃园等教堂的武装据点,树起了“扶清灭洋”的旗帜。后遭清军围攻,起义失败。

【义和团围攻西什库教堂】北京西什库的北堂是天主教会在直隶北部的总堂,是帝国主义对华进行宗教侵略活动的总指挥部,设有外国军队和教堂武装保护,堂内驻有法意官兵、法国教士和中国教徒。1900年6月15日,义和团10000多人开始围攻教堂,虽有40多人牺牲,但仍猛攻不止。两天后,部分清军也参加了进攻。义和团制造了一种尾部带火种的火箭武器射入教堂,“力大穿屋”,掀起钟楼楼顶,打落正堂顶上的白十字架。义和团还用挖地道、埋地雷战术,打死打伤大批侵略军,法国军官恩利毙命。到8月16日为止,义和团包围西什库教堂达63天。

【瓦德西】瓦德西(1832—1904),德国军官,八国联军总司令。1870年普法战争时为上校参谋长,1888至1891年任德国陆军总参谋长,1898年任陆军总监。1900年晋升陆军元帅,同年9月来华担任八国联军总司令,11月抵北京,残酷镇压义和团的反帝爱国运动,纵兵在京城等地大肆劫掠。1901年6月回国。八国联军在中国遭到义和团的英勇抗击,使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彻底破灭。瓦德西在写给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的报告中承认:“中国群众……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然实则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三 伟大的抗日战争■

(一)教学目标

【内容标准】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知识与能力】在回忆初中所学相关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教材所提供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进一步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在抗日战争期间犯下的滔天罪行,并通过分析、归纳,概括其危害:再次严重践踏了中国的主权,中华民族又一次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认识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包括抗日救亡和全民抗战两个阶段,理解抗日范围变化的原因以及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性,总结出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其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过程与方法】在抗日战争中,包括日军侵华和中国军民的抗日这两方面。学习这段历史,学生要将自己置身于抗日战争这一特定背景中,去探究日军侵华和中国军民抗日这两方面的问题。在探究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宏观和微观的关系,积极发现并解决问题(如日军侵华方面:主线:日军在侵华过程中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对中华民族造成了哪些危害?支线:日本为什么要侵华?为什么要首先侵略中国东北?日军是如何在中国领土上长驱直入的?日军为什么能长驱直入?日本是怎样在中国的沦陷区进行殖民统治的?日本为何要在中国沦陷区进行这样的殖民统治?等等。中国军民的抗日方面:主线:中国抗日的原因、过程和结果分别是什么?支线:中国的抗日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分成几个阶段?为什么会分阶段?关内外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有何异同?抗日救亡运动为什么会发展到全民族抗战?全民族抗战表现在哪些方面?国共是如何合作抗日的?国共合作中的不和谐是如何处理的?抗日战争是如何取得最后胜利的?取胜的原因是什么?如何看待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关系?如何看待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如何看待抗日战争的历史遗留问题——战争赔款、生化武器、中国劳工、慰安妇?等等)。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学会在独立思考基础上,兼听他人意见,从而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教师应注意面向全体学生,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方法,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历史的角度、历史与现实结合的角度等)去发现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客观、及时地评价学生的每个闪光点,以激励学生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中国军民团结抗日史实的学习,深刻理解团结就是力量这一道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通过学习,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内容分析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在这一伟大的抗日战争中,由于1931年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使中华民族的生存再次受到严重威胁。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关内外人民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运动,并从卢沟桥事变开始,发展为以国共合作抗日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显示了无坚不摧的民族凝聚力,终于在1945年8月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

◆课文下分五个子目:(1)“侵华日军的罪行”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为日本通过军事手段侵略中国的原因、过程和日军在军事侵略中的暴行;二是日军在对中国占领区进行殖民统治过程中犯下的滔天罪行。(2)“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围绕关外的抗日和关内的救亡两方面内容展开。(3)“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开始”交待了形成全民族抗战的原因、过程及其表现。(4)“国共合作抗日”突出了国共合作抗日这一主流,简要介绍了国共磨擦的原因和结果。(5)“抗日战争的胜利”置身于世界反法西斯大背景中,说明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过程和意义。

五个子目的逻辑关系:“侵华日军的罪行”是中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的原因。“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开始”“国共合作抗日”“抗日战争的胜利”四个子目共同构成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画面,贯穿着抗日这一主线:中国军民如何由抗日救亡运动(“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发展到全民族抗战(“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开始”)、全民族抗战的主要表现(“国共合作抗日”)和最终结果(“抗日战争的胜利”)。五个子目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烘托出抗日战争之伟大所在。

【侵华日军的罪行】本子目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日军的军事侵略。(2)日军的殖民统治。

(1)日军的军事侵略(原因、过程、暴行)

教材对日军的军事侵略从原因、过程、暴行三方面进行了介绍,围绕下面这些问题展开:

①日本为什么要侵略中国?

首先,日本帝国主义妄图侵略和独占中国领土蓄谋已久。1927年,日本在“东方会议”上确定了“征服满蒙”的武装侵略方针。

其次,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1929年开始了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两年后波及日本,使日本陷入极端困难的境地。日本政府急于发动一场侵略中国东北的战争,借以转移国内人民的视线,缓和社会矛盾,并依靠掠夺中国的财富,来医治经济危机的创伤。

最后,当时中国国民政府正竭尽全力围剿红军,这也给日本可乘之机。

②日本为什么要首先侵略中国东北?

首先,历史的原因。日本早就想霸占中国东北。马关条约中就想割占辽东半岛,后因三国干涉还辽搁浅。通过1904—1905年在中国领土上进行的日俄战争,终于如愿以偿,霸占了辽东半岛,取得了旅顺、大连及其附近的领土和领海的租借权以及南满铁路(长春至旅顺)的财产和特权。之后,又将内蒙古东部和南满联系起来,统称“满蒙”,不容别国插足。为了巩固和扩大在华的殖民利益,1919年设立关东厅,建立关东军,专门管辖以旅大为中心的“关东州”地区。1927年6月,日本召开“东方会议”,制定《对华政策纲领》,以图“武力解决满蒙问题”。

其次,东北重要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物产资源。“东方会议”后,主持会议的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将会议内容上奏给裕仁天皇(即“田中奏折”),声称为了执行“明治大帝之遗策”,特制定“对满蒙之积极政策”。“所谓满蒙者,乃奉天(今辽宁)、吉林、黑龙江及内外蒙古是也”,这里“不惟地广人稀令人羡慕,农矿森林等物之丰富,世之无其匹敌”。因此,“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倘支那完全可被我国征服,其他如小中亚细亚及印度、南洋等异服之民族,必畏我敬我而降于我。使世界知东亚为我国之东亚,永不敢向我侵犯”。

③日军军事侵略的进程(过程和原因)

日军侵华长驱直入的进程:

1931年,日本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不到5个月,占领东北三省。1932年,成立伪“满洲国”。

1933年,日军向长城沿线蚕食,并根据《塘沽协定》,打开了华北门户——热河、冀东。1935年,日本为分离和蚕食华北,制造了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主要矛盾。

1937年,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全面侵华。7月底,平、津相继沦陷。之后,日军向华东和华北两个方向发动攻击,妄图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

华东方面,日军为“置中国于死地,以控制上海南京”,挑起八一三事变。11月,上海失守后,又进攻南京。12月,南京沦陷。随后,沿津浦路南下的日军攻占济南。

与日军进犯上海的同时,华北日军侵入山西,11月,侵占太原。

1938年春,为打通津浦线,日军进犯徐州。5月,徐州失守。10月,广州、武汉也被日军占领。中国失去了华北、华中和华南等大片领土。

日军能够长驱直入的原因:

主要是日本蓄谋已久,敌强我弱,而中国国民政府采取了不抵抗政策(1933年后,又实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④日军的暴行: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极端的暴行有:屠杀中国百姓(南京大屠杀),蹂躏妇女(慰安妇);在中国土地上研制细菌和化学武器,用活人试验,并在20个省实施细菌战和毒气战,等等。

鼓励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丰富和完善这方面的内容。

(2)日军的血腥统治(原因、表现、危害)

①日军为什么要在中国沦陷区进行殖民统治?

总目的:为了巩固和扩大占领区。

政治目的:肃清沦陷区内的抗日力量,确保对沦陷区的统治。

经济目的:把沦陷区的经济变为它的附庸经济。

思想目的:极力推行奴化教育和愚民政策,以实现其同化的目的。

②日军是如何进行殖民统治的?

政治上,日军利用汉奸扶植傀儡政权,对沦陷区进行殖民统治,实行所谓的“以华制华”政策。对占领区人民实行疯狂迫害:在东北,日军进行“讨伐”和“治安肃正”;在华北,推行“治安强化运动”;在华中,日伪政权发动“清乡运动”。

经济上,日本侵略者在农业、工矿运输业、金融业等方面,大肆榨取中国的资财和掠夺劳动力。

思想文化方面,日本侵略者通过思想、文化、教育等领域,蒙蔽、麻醉和腐蚀中国人民,推行奴化教育和愚民政策。

③日军侵华的罪行对中华民族造成了怎样的危害?

日本帝国主义再次践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攫取了在沦陷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特权,剥夺了许多中国无辜百姓的生存权,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是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第一阶段的内容。它是在日本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由于中国国民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中国军民自发起来,维护国家主权,抵抗日本侵略的爱国行为。

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包括:前方中国军队抗击日军的侵略和后方全国人民挽救民族危亡两方面。

1.关内关外的抗日运动

(1)中国共产党的态度:坚决反抗日本的侵略。具体表现:发表关于九一八事变的宣言、八一宣言和召开瓦窑堡会议。

(2)关外的抗日武装:东北抗日义勇军(1931年9月—1936年)、中国共产党组织的抗日游击队(1931年9月—1936年)和东北抗日联军(东北抗日武装力量的核心)。

东北抗日联军情况一览表

部队名称 成立时间 领导人 活动范围

抗联第一路军 1936年6月 总司令杨靖宇 辽宁、吉林两省东部

抗联第二路军 1938年1月 总指挥周保中(白族)松花江下游地区

抗联第三路军 1939年5月 总指挥李兆麟 黑龙江省北部

43(3)关内国民党军队的顽强抵抗:①国民党第十九路军的抗战(淞沪抗战中,迫使日军三易主帅;1933年11月,被调至福建剿共后,在福建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继续高举“停战抗日”的大旗)。②长城抗战(山海关抗战、长城抗战、多伦抗战——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

2.关内的救亡运动

关内人民以各种方式投身抗日救亡运动:

(1)工人罢工、募捐。上海、北平等地的工人纷纷举行反日大罢工。10月初,上海80多万工人组织抗日救国联会;北平工界成立抗日救国会,其他各地的职工也都以发表宣言、向政府请愿、征募爱国款、禁售日货等多种形式,开展抗日爱国活动。

(2)爱国工商业者:全国各城市的爱国工商业者纷纷参加到抗日救亡运动的热潮中来。他们起来抵制日货,拒收日钞,拒绝与日商买办往来,要求政府实行对日经济绝交。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和代表民族资产阶级舆论的报刊纷纷发表言论,要求“内息纷争,共御外侮”。

(3)爱国民主人士:成立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4)爱国学生:各地大中学生纷纷集会游行,发表通电,进行抗日宣传,建立抗日团体,组织抗日义勇军,要求国民党政府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武装民众,出兵抗日。1935年,参加一二九运动,后又南下深入工厂、农村和军队进行抗日宣传,使抗日救亡运动迅速发展为全国规模的群众运动。

(5)国民党爱国将领:发动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

【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开始】全民族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的第二阶段内容。本子目交待了形成全民族抗战的原因、过程及其表现。

1.抗日救亡运动为什么会发展到全民族抗战?

(1)中日矛盾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1937年,为灭亡中国,日军相继发动了七七事变和八一三事变,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中日国力、军力对比简表”表明不论经济实力还是军事力量,两国均相差悬殊,敌强我弱,日本具有打持久战的实力),只有全民族抗战才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唯一出路。

(2)日本侵略的形势,使国民政府不得不抗日。8月14日,南京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宣布“实行自卫,抵抗暴力”。这是全民族抗战能够实现的最主要前提。

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不得不宣布抵抗的主要原因:

①日本进攻上海,直接威胁其统治心脏地区,不抗日国民政府难以生存。②日本的进攻直接威胁国民政府生存的主要支柱——江浙财团和美英在华利益,不抗日这些势力不答应。

③中国人民的压力。九一八事变以来形成的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全国人民要求抗日。再不抗日,即便通过妥协日本可能会允许国民政府存在,但中国人民绝不会承认如此卖国的政府,蒋介石同样难以维持统治(值得注意的问题:这时国民政府只是宣布“实行自卫,抵抗暴力”,而并未按国际惯例对日宣战——国民政府对日宣战是在1941年12月9日,即珍珠港事件发生,美国对日宣战之后,这说明蒋介石头脑中还想着与日本妥协)。

(3)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争取。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只有数万人,光靠自己的力量不能完成驱逐日本的任务;而国民党是执政党,并拥有200万以上的正规军,联合国民政府,才有可能取得抗战的胜利。

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客观地评价国民党、蒋介石在全民族抗战形成和抗战过程中的作用。他们政策的转变是全民族抗战形成的重要原因,没有他们的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就不能形成。他们政策转变的原因,既有日本对中国的大规模侵略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形成全民族抗战后,他虽挑起过反共磨擦,但最终没有使统一战线破裂,这也是全民族抗战能够坚持到最后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2.抗日救亡运动发展到全民族抗战的经过如何?

国共合作的完成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所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也就标志着抗日救亡运动已发展到全民族抗战,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就是抗日救亡运动发展到全民族抗战的经过:

(1)七七事变第二天,中共中央发出通电,呼吁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

(2)7月8日,毛泽东、朱德等致电蒋介石要求全国总动员,并请缨杀敌。14日,叶剑英代表中共中

央向国民政府表示,西北红军随时准备出动抗日。

(3)7月15日,中共代表周恩来将《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送交蒋介石。宣言提出了发动全民族抗战,实行民权政治和改善人民生活三项目标。同时向全国郑重声明:愿为彻底实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而奋斗,停止推翻国民政府和没收地主土地政策,取消苏维埃政府,改称特区政府,取消红军以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

(4)八一三事变后,中国军队被迫在华北和华中两面作战。蒋介石为了自身利益,急于使红军出师作战。8月22日,改编八路军;以后,又改编新四军,实现了军事上的合作。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战斗序列

总指挥:朱德 第一一五师,师长:林彪

副总指挥:彭德怀 第一二○师,师长:贺龙

参谋长:叶剑英 第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

(5)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承认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此次国共合作从军事合作开始,没有形成共同的政治纲领和固定的组织形式,而是采取遇事临时协商的办法来实现的。抗战期间的国民政府仍然是国民党***的政府,这就为以后可能发生的合作磨擦埋下了伏笔。

3.全民族抗战表现在哪些方面?

旗帜: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地域:真正的全国战争。前线军民抗日,后方全国救亡。

参战:全国各个阶级、阶层。工农兵学商各界各族人民,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共同参加。

团结:全国各党派。均以民族存亡为重,结束分裂对抗,求同存异,在抗日的基础上团结一致,集中力量争取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

合作:全国军队。包括国民党军队和共产党军队,主力军和游击队,一致抗日,形成了既统一又独立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两者互相配合,共同抗日。

基础:广大群众。抗日战争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鼓励学生在挖掘教材资源基础上,查阅相关资料,完善全民族抗战的概念和印象(如中国农民如何参加抗战?少数民族如何抗战?海外华侨如何投身抗战?等等)。

4.全民族抗战的主要表现:国共合作抗日

(1)国共是如何合作抗日的?

国共合作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在华北和华中地区发起新的进攻。在中华民族和国民党自身都处于生死存亡的最危急关头,作为当时中国最大的政党并掌握全国政权的国民党,接受了共产党团结抗日的建议,放弃了“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政策,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之后,国民党成为抗日正面战场的组织者,与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军民相配合,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

国共军队一致抗日。全国军队,包括国民党军队和共产党军队、主力军和游击队,都一致抗日。形成了既统一又独立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两者互相配合,共同抗日。在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抗战的主战场,国民党军队组织了淞沪、徐州、太原等会战(八路军配合友军作战),吸引、消耗了日军大量兵力,使得八路军、新四军能够深入敌后,开辟抗日根据地(参考《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示意图》及下表:《八路军、新四军创立的主要抗日根据地简表》),形成敌后战场。在战略相持阶段,敌后战场抗击了日军的主力,成了抗战的主战场,为国民党军队赢得在西南休整的时间,也为其取得西线滇缅战场的胜利提供了条件。在战略反攻阶段,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在不同的区域向日军发起进攻,迎来了抗战的最后胜利。

国共合作抗战坚持抗战始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国共合作抗日是主流,其间虽然在抗战相持阶段因日本改变了侵华战略,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坚持抗战的同时,制造了反共磨擦事件,但由于中国共产党坚持团结,反对分裂,统一战线最终没有破裂。国共合作抗日对国家和民族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八路军、新四军创立的主要抗日根据地简表

时间 领导人 名称

1938年初 聂荣臻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1938年初 贺龙 关向应 晋绥抗日根据地

1938年春 刘伯承 徐向前 邓小平晋冀豫、冀鲁豫抗日根据地

1938年夏 陈毅 张鼎丞 苏南抗日根据地

1938年冬 陈光 罗荣桓 山东抗日根据地

1939年初 李先念 鄂豫边区抗日根据地

1938年夏 张云逸 徐海东 皖东抗日根据地

1940年 冯白驹 琼崖抗日根据地

(2)国共合作中的不和谐是如何处理的?

①国共磨擦出现的原因:日本改变了侵华战略(在军事打击的同时,对国民政府采取政治诱降的政策),为国民党确定“溶共、防共、限共、反共”提供了可能;国民政府惧怕中共力量壮大危及其统治是其制造反共磨擦的主要原因。

②国共磨擦的表现:皖南事变。1940年秋,蒋介石强令黄河以南的八路军、新四军撤退到黄河以北,企图趁机围歼。中国共产党为了顾全抗日的大局,同意将皖南新四军调到长江以北。1941年1月,新四军军部和直属部队9000多人向北转移,到达安徽茂林地区时,遭到国民党军队的包围和袭击。新四军广大指战员奋战七昼夜,终因寡不敌众,除1000多人突围外,大部分壮烈牺牲。军长叶挺前去同国民党谈判时被扣留,项英被叛徒杀害。皖南事变发生后,蒋介石宣布新四军为叛军,下令取消新四军番号,派国民党军队进攻江北的新四军。

③国共磨擦的处理:共产党坚持团结抗战,反对分裂和妥协的方针,对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磨擦针锋相对,坚决回击:宣布重建新四军军部,任命陈毅为代理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发动全国性的抗议运动,进一步揭露国民党顽固派反共反人民的阴谋。周恩来在重庆挥笔写下“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题词,刊登在《新华日报》上,揭露皖南事变真相。

国共合作的不和谐音最后被抗战的主旋律淹没:1940年正面战场进行了枣宜会战;敌后战场展开了百团大战,并从1941年开始,在反扫荡中根据地队伍发展壮大。

【抗日战争的胜利】

本子目置身于世界反法西斯大背景中,说明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过程和意义。

1.抗日战争是如何取得最后胜利的?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要战场。从此,中国战区的抗战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在世界反法西斯战线的配合、协作下,中国的国民党军和敌后军民发起战略反攻,终于取得了全民族抗战的伟大胜利。

2.取胜的原因是什么?

中国之所以能取得这场规模空前的全民族抗战的胜利,主要原因有:

①由于百余年间帝国主义压迫和反对帝国主义斗争造成的民族觉醒和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这种民族觉醒和凝聚力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

②在中共倡导、推动并坚持和发展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全民族抗战,是取得抗战胜利的基本保证。

③国共两党两个战场的相互配合,协同作战,是抗日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根本原因。

④中国人民与世界反法西斯战线的人民相互配合、团结协作,加快了抗日战争决定性胜利的进程。

3.如何看待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关系?

中国抗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是反对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主要战场。世界反法西斯力量援助了中国人民。中国人民的持久抗战,打击和牵制了日本的大部分陆军和大量海空军,消耗了日本大量实力(日军在中国战场被歼150万,占其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亡人数的70%),打乱了其侵略部署,在战略和战役上有力地配合和支援了欧洲和太平洋及亚洲其他地区的反法西斯战争。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承受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4.如何看待抗日战争的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改变了中国近代因战争失败而割地、赔款、出让国家主权的屈辱历史;使中华民族空前觉醒,爱国主义得到极大弘扬;光复了

自甲午战争以来的失地;废弃了帝国主义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长达百年之久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抗日战争使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四大国之一和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充分说明,中国人民能够在民族危难中开辟新的道路,中华民族具有无限的生命力。

本课重点:掌握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原因、表现及其结果;阐述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本课难点: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三)问题解答

【学习思考】

1.日军在侵华期间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

答案提示:日军在侵华期间犯下的滔天罪行可从军事侵略和殖民统治这两方面去考虑。

在军事侵略过程中: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极端表现:屠杀中国百姓(南京大屠杀),蹂躏妇女(慰安妇);在中国土地上研制细菌和化学武器,用活人试验,并在20个省实施细菌战和毒气战,等等。

在殖民统治过程中:政治上,扶植傀儡政权,“以华制华”。疯狂迫害占领区人民,在东北,进行“讨伐”和“治安肃正”;在华北,推行“治安强化运动”;在华中,发动“清乡运动”。经济上,在农业、工矿运输业、金融业等方面,大肆榨取中国的资财和掠夺劳动力。文化上,在思想、文化、教育等领域,推行奴化教育和愚民政策。

2.什么是抗日救亡运动?关内关外人民是如何进行抗日救亡斗争的?

答案提示:中国军民面对日军的侵略和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自发的抵抗日本侵略的爱国行为,包括前方的中国军队抗击日军侵略和后方全国人民挽救民族危亡两方面内容。

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表现为关内外的抗日和关外人民的救亡。

关内关外的抗日:中国共产党坚决反抗日本的侵略;关外的东北抗日义勇军、中国共产党组织的抗日游击队和东北抗日联军,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抗击侵华日军;关内国民党军队的顽强抵抗:国民党第十九路军的抗战(淞沪抗战以及后来在福建继续高举“停战抗日”的大旗)、长城抗战等等。

关内人民以各种方式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工人罢工、募捐。工商业者抵制日货,拒收日钞,要求政府对日经济绝交。民主人士成立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学生参加一二九运动,南下宣传抗日。国民党爱国将领发动西安事变,揭开国共合作抗日的序幕。

3.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属于中国?

答案提示:可结合毛泽东《论持久战》一文,分析“中日国力、军力对比简表”得出结论。

中日双方存在着互相矛盾的四个基本特点:敌强我弱、敌退步我进步、敌小我大、敌失道寡助我得道多助。日本是一个帝国主义强国,《中日国力、军力对比简表》表明其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非常强大,但是它的国小,人力、物力、财力不足,加之战争的非正义性、野蛮性,必然失道寡助。中国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弱国,但地大物博,人多兵多,为了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独立,必能爆发出无坚不摧的民族凝聚力,能促使党派团结、军队合作,必能得到全民的支持和国际上的援助。这些基本特点决定了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属于中国。

4.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答案提示:中国抗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1)中国人民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在世界东方开辟了第一个大规模的反法西斯战场。(2)中国战场的持久抗战打破了德日意法西斯瓜分全球,称霸世界的侵略图谋,成为世界东方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3)中国战场是亚太地区盟军重要的战略支柱和后方基地。(4)中国是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积极倡导者和有力推动者,为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和联合国的建立做出了重大贡献。(5)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承受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史学争鸣】谁打败了日本?史学界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是美国的原子弹,苏联的对日宣战,还是中国人民的长期抗战?结合资料卡片和知识链接所提供的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提示:中国人民的长期抗战对打败日本起了决定的作用。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开始得最早(早在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就开始了),坚持的时间最长(一直坚持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共14年),消灭的日军最多(共歼灭日军150余万人,约占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死亡人数的70%)。中国

人民的抗日战争,既阻止了日军向北进攻苏联,又推迟了日军南进,推迟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阻止了日军与德军会师的意图,保证了美、英、苏“先欧后亚”方针的实施,避免两线作战,聚歼德国法西斯,支援盟军太平洋反日作战,都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中国的长期抗战拖垮了日本,1945年,日本经济处于全面崩溃状态,再也无力发动大的战役。

美国原子弹、苏联的出兵加速了日本的投降。

【自我测评】

1.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提示: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全民族反侵略战争。因为:①它在地域上是真正的全国战争。在前线,军民坚决抵抗日军进攻;在后方,掀起了全国性的救亡运动。②全国各个阶级、阶层都参加了战斗。不仅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还有部分地主买办、海外华侨和宗教界人士,都参加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反对日本侵略者。③全国各党派,都以民族存亡为重,结束了分裂对抗的局面,求同存异,在抗日的基础上团结一致,集中力量争取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④全国军队,包括国民党军队和共产党军队,主力军和游击队,都一致抗日,形成了既统一又独立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两者互相配合,共同抗日。⑤共产党努力发动和组织了广大群众,使抗日战争有了极大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⑥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也是抗日战争取胜的重要原因。

2.为什么说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答案提示: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唯一一次全民族反对外敌入侵又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使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四大国之一和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改变了中国近代因战争失败而割地、赔款、出让国家主权的屈辱历史;光复了自甲午战争以来的失地;废弃了帝国主义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长达百年之久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华民族空前觉醒、团结、统一,显示出无限的生命力。

【材料阅读与思考】阅读材料,思考:为什么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东方主战场?

答案提示:日本法西斯是世界人民第二号敌人。1931年9月即开始向中国武装侵略,形成东方的战争策源地;1937年7月,全面侵华。中国人民举国奋战,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第二战场,单独承担着日本侵略战争的全部压力,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中华民族虽然做出了巨大牺牲,但牢牢阻挡了日本军国主义北上南进的步伐,破坏了德意日法西斯结盟的计划,使日本陆军的近一半(1942—1945年平均数)身陷在中国战场不能自拔。中国的抗日战争不仅支持了美英继续贯彻其“先欧后亚”的军事战略,而且也是东亚和太平洋战场能够从战略相持转入战略反攻的重要因素。至1945年,57个师团的日军主力既不能回援太平洋和日本本土,又无力进行大陆决战,只能在中国放下武器,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取得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

(四)教学评价建议

【评价目标】评价学生宏观把握历史脉络的能力、任务驱动探究历史、揭示历史本质的能力和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能力。

【评价方法】教师观察法,学生自评互评法,学习档案法,历史习作法。

【评价过程】可为本课内容设计如下收获展示台(仅供参考):

学习收获展示台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这节课我有收获吗? 自我评价 小组

评价 教师

评价

1.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

2.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3.为什么说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4.你如何看待抗日战争的历史遗留问题?(如侵华日军遗留生化武器问题、战争赔款问题、民间索赔

问题、掠夺中国劳工问题、慰安妇问题、日本右翼势力否认侵华史实、参拜靖国神社等问题)

5.在本课的学习中,你发现了哪些问题?找到相应的答案了吗?(若没有发现问题,请说明原因。)

6.你对本课的学习感兴趣吗?为什么?

教师评价时应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及现实问题,鼓励学生发现越来越多的历史问题。

【评价总结】教师可进行一次本单元学生收获的总展示,重点展示有关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学习历史的案例,激励学生尽早形成探究式学习历史的习惯。

(五)历史问题注释

【关于“田中奏折”的真伪问题】自1929年12月,中国的《时事月报》杂志最早刊载“田中奏折”以来,对它的真伪一直有争论。但从“东方会议”所确定的“满蒙政策”和此后日本对中国的一系列侵略行为,与《时事月报》刊载的“田中奏折”的基本内容是完全一致的。有位日本学者说:“田中奏折”就形式来看有可能是假的,就内容来看则是真的。

【日本“731”部队】日军侵华的细菌部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细菌武器制造厂。1933年,日本将设在东京的“防疫研究所”(即细菌战研究所)移至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正式开始以中国战俘和反满抗日义士做细菌活体试验,对外称为“关东军防疫给水部队”(为隐匿,又化名作石井部队,加茂部队)。1938年6月,迁至哈尔滨平房镇,改名为“满洲第659部队”(别称东乡部队),1941年启用“满洲第731部队”的番号。直属日本参谋本部,由石井四郎中将主持,工作人员达2600余人。设有细菌研究、细菌试验、细菌制造、资料、防疫给水、总务、训练教官、诊疗8个部和一个特别班。培制霍乱、伤寒、副伤寒、炭疽热菌、鼠疫、脾脱疽干菌、斑疹伤寒菌、结核菌等;在安达设有试验场,设有专门的细菌弹壳制造厂。日军在中国的浙江战场上进行了细菌战,杀害中国军人和无辜平民数十万人。

【关于“不抵抗主义”】有论者认为,“不抵抗主义”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到1933年承德失陷期间,东北地方当局所采用的说法;蒋介石当时并无不抵抗的直接命令,但蒋和南京政府默认了东北地方当局的“不抵抗”;张学良对“不抵抗”负有相当责任;直到长城抗战,中国军队才洗去“不抵抗主义”的耻辱。

【蒋介石为什么采取不抵抗政策】蒋介石有“三论”作为这种政策的辩解。这“三论”即:(1)民族失败主义的“三日亡国”论。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蒋介石说,中国“枪不如人,炮不如人,教育训练不如人,机器不如人,工厂不如人,拿什么和日本打仗呢?若抵抗日本,顶多三天就亡国了。”(2)依赖外援的“信赖国联公理处断”论。1931年9月,蒋介石在国民党南京市党员大会上说:“余敢信凡国际联合国及非战公约之签定国,对于日本破坏公约之行为,必有适当之制裁;……我国民此刻必须上下一致,先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平对野蛮,忍痛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断。”(3)恐惧人民革命的“攘外必先安内”论。他认为日本侵略是“皮肤小病”,红军是他的“心腹之患”,所以“剿匪的工作,实是抗日的前提”。此外,他的不抵抗主义还基于一贯要牺牲东北的主张。1927年10月,蒋介石访日时,曾与田中达成数项谅解,其中包括“中国承认日本在满洲的特殊地位和权益”。1931年10月,派许世英赴日,表示:“如果日本能担保中国本土十八行省的完整,则国民党可同意向日本……让出东北。”上述几个方面决定了蒋介石不可避免地要鼓吹和实行不抵抗主义。

【蒋介石提出“攘外必先安内”政策】1931年6月6日,蒋介石发表《告全国将士书》,内称:“赤祸”是中国的“最大祸患”。7月23日发表《告全国同胞书》说:“惟攘外应先安内,去腐乃能防蠹……故不先消灭„共匪‟……则不能御侮。不先削平„粤逆‟,完成国家之统一,则不能攘外。”8月22日,蒋介石在南昌发表讲话:“中国亡于帝国主义,我们仍能当亡国奴,尚可苟延残喘;若亡于共产党则纵肯为奴隶亦不可得。”11月30日,蒋介石在顾维钧就任国民政府外交部长的宣誓就职会上的讲话,把“攘外应先安内”改为“攘外必先安内”。他说:“攘外必先安内,统一方能御侮,未有国不统一而能取胜于外者。故今日之对外,无论用军事方式解决,或用外交方式解决,皆非先求国内统一,不能为功。盖主战固须先求国内之统一,即主和亦非先求国内之统一,决不能言和。是以不能战,固不能言和,而不统一,更不能言和与言战也。”1933年4月10日,蒋介石在部署第五次“围剿”时宣称:“抗日必先„剿‟匪,征诸历代兴亡,安内始能攘外,在匪未清前绝对不能言抗日,违者即予最严厉处罚。”

【从“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政策的转变】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政策是“反蒋抗日”。瓦窑堡会议后,中共中央加强了对统一战线工作的领导,主要表现在:1936年5月从河西撤回东征的红军,49 并发表《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派刘少奇到天津,加强对白区抗日救亡运动的领导;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向国民党上层领导人和军队将领宣传党的抗日统一战线主张,力争同愿意抗日的力量合作。与此同时,随着日本加紧侵略华北,英美与日本矛盾进一步加剧,蒋介石的对日态度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他一面派人同苏联改善关系,一面通过各种渠道与中共中央联系。中共中央在了解到蒋介石等各派代表人物对日本态度的新变化后,1936年2月以后就不再发布讨蒋令。3月4日,中共中央向国民党表示“愿与南京当局开始具体实际之谈判”。5月,在《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中公开放弃“反蒋”口号。8月,又向国民党提出在抗日的大目标下,国共两党实行第二次合作。9月,在党内发出《中央关于逼蒋抗日问题的指示》。至此,中国共产党完成了从“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政策的转变。

【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期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向日伪军发动的大规模破袭战役。参战兵力105个团20余万人,另外还有许多地方游击队和民兵。战役从1940年8月20日开始,到12月5日基本结束,历时三个半月,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8月20日至9月10日,以正太铁路为重点,进行交通总破击战。在八路军的打击下,正太路全线瘫痪,华北敌占的同蒲、平汉等铁路也被切断。第二阶段,从9月20日至10月上旬,继续破击日军交通线,重点攻占交通线两侧和深入根据地内的日军据点。攻克了日伪军的一些据点,平毁了大部分封锁沟、墙,使被分割的地区重新连成一片。第三阶段,从10月6日至12月5日,以反击日军对华北根据地“扫荡”为主。八路军在反“扫荡”作战中,坚持以灵活多变的战术,广泛开展游击战争,经过连续的艰苦奋战,终于取得反扫荡的胜利。这次战役给日伪军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日军的“囚笼”政策,增强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抗日根据地的建设】由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蚕食”“清乡”,国民政府停发八路军的薪饷、弹药、被服等物资,并对各根据地包围、封锁,加之各地连续发生自然灾害,各抗日根据地的生产遭到严重破坏,财政经济极端困难。中国共产党针对这一严重情况制定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思想等方面的政策和策略,以渡过难关。

在政治上,根据地执行“三三制”和“精兵简政”。“三三制”即在根据地政权中,共产党员、非党派进步分子和中间派分子各占1/3,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精兵简政”则是为了减轻人民负担,密切党同群众间的联系而采取的举措。“精兵”,就是缩编主力部队及其指挥机关;“简政”就是紧缩机构和人员编制,减少冗员。

在经济上,根据地要求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以提高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并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另一方面,根据地还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发展经济,保障供给”。八路军359旅经过几年的努力,将荒芜人烟的南泥湾变成“陕北的好江南”。1943年,基本克服了抗日根据地的财政经济困难。

在军事上,各根据地开展了大练兵运动,并在每年春节前后,开展“拥政爱民”运动,加强根据地党政军民之间的团结。

在思想上,从1942年起,中国共产党开展了整风运动。其内容为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正确作风。方法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整风运动是一次普遍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运动,也是一次破除迷信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对于全党确立和贯彻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具有极其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东北抗日义勇军】1931年9月至1933年东北抗击日军的主要力量。日军侵占中国东北后,不愿做亡国奴的各阶层人士,纷纷进行武装抗日。他们既有原东北军部分爱国官兵,还有各阶层人民组成的抗日武装,其成份较为复杂。爱国农民、原东北军的军警官兵、原来的绿林土匪、知识分子、工人和商人分别占50%、25%、20%和5%。义勇军发展迅猛,但无统一领导,各不相属,各自为战,名称有“东北民众自卫义勇军”“民众救国军”“抗日义勇军”“民众自卫军”“山林反日游击队”等。辽宁省警务处长黄显声组织的义勇军是最早的一支。1932年3月至11月,是义勇军发展兴旺时期,人数号称30多万,给日寇以有力打击。由于敌人力量强大,国民政府又不给予任何物资接济和军事援助,到1933年初以后,义勇军基本力量已经溃散。其中一部分转为东北抗日联军,继续坚持敌后的抗日武装斗争。

【1931—1937年间东北抗联战绩】据周保中当时概算,1931—1937年期间,共歼敌10.35万人。日本陆军省公布的1931—1935年期间日军伤亡是:战死4200人,伤、病者17.13万人。关东军头目都为日军的重大“牺牲”感到“最大遗憾”。据日伪统计,1932—1937年,抗日部队共出动131423次,达21058011人

第四篇:高一人民版必修一历史教学计划

高一历史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新高中课程标准在明确高中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促进教学方式转变等方面作了改革,在教学中我们应紧跟高中课程改革的步伐前进。为适应这一新形势,确保高中教育质量的稳步提升,我们的教学要切实有利于广大学生的自主发展。对我们教师来讲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只有认真研究,深入思考,努力实践才能适应新课程需要。在接下来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本着拓展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技能、放宽教学视野的指导精神,积极摸索和总结教学规律,提升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认知能力和求知兴趣,实现历史教学的新突破。

二、教材分析

历史必修一呈现的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史,内容包括中国和世界的,涉及古代、近代和现代不同历史时期。本书内容可分为四个方面:(1)中国和外国政治制度及发展特点;(2)重大的政治事件;(3)政治文明发展过程中涌现出重要政治人物;(4)重要的历史现象。

通过了解这些历史内容,我们能够正确认识历史上出现的重大政治斗争,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线索和规律;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还能更清醒的把握当今中国和世界政治特点及未来走向。

三、学生现状分析

今年任教高一历史教学工作。通过初步接触和了解发现学生历史学科基础相当薄弱,缺乏学习兴趣,基本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没有

—1— 养成,而且对历史学科一惯当作“副科”,非常不重视。

四、本学期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学习搜集历史上有关政治活动方面的资料,并能进行初步的归纳与分析;学会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影响,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能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与解释。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树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

五、重点工作及具体措施

(一)重点工作

1.明确教学任务、抓好教学常规、注重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兴趣。2.精心备课,把每一堂课当成优质课来准备,注重教学设计的探索。

3.注意教学方法的改进,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更能掌握学习方法。

(二)具体措施

1.增加历史教学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

高中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相较于初中生来说,已经开始发生重大转变,理性思维的能力大幅提升。但是由于毕竟高一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完全过渡到成熟的理性思维,完全枯燥和单一的理性分析还不完全适合他们的认知层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培养他们对于事件本质和事件规律的认识和分析,也要糅合趣味性较强的历史典故和历史逸闻,辅助学生对当时历史环境和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分析。

—2— 2.转变教学方式,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1)每堂课均采取1+2+1的模式。前5分钟复习上一节内容;30分钟讲课;最后5分钟检测本节课学习情况。

(2)每两周一次总结测查,把两周内所学主要内容以提问形式或试卷形式考察一遍。

(3)每月一次月考,查漏补缺,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3.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研究能力

(1)每学完一个单元引导学生概括本单元的知识体系,培养他们的概括总结能力。

(2)课堂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一些高考典型例题的演练,培养他们的应考意识。

(3)在时间允许的范围内会组织学生扩大历史阅读领域,拓宽知识面,培养他们的联系能力。

六、教学方法

综合考点内容,突出学科内的知识衔接,注重学科间的贯通,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基础训练,重在运用;拓展训练,重在提高;综合训练,重在发展。使学生既从“点”上拓展,有能对所学知识点结合,融会贯通。

历史上的政治活动是丰富多彩、极其复杂的,他与经济活动、文化活动等一起构成了人类历史上多彩的社会活动。只要同学们潜心学习,细心探究,就一定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感悟许多历史的真谛。

—3—

第五篇:6.1学案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党的性质、原则和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含义,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三者之间的关系;

2.能力目标

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观察、评价问题,提高比较、鉴别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展示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整数取得的伟大成就,升华对党的认识。【自主学习】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是 和 的选择。2.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由它的 和 决定的。

(1)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 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 和 的先锋队。

(2)党的宗旨:全心全意。

3.中国共产党的地位:中国共产党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4.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多年来,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 :第一。

第二。

第三。

二、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1)从历史角度来说: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2)从政党和国家政权的关系来说: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从根本上来说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和中国产党的性质决定的。

(3)从现实国情来看: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始终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才能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4)从实践上来说: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正是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才取得了巨大成就。

(5)从形势发展上来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祖国统一的进程,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任何怀疑、削弱、否定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观点,都是错误的、有害的。

【易错易混】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但是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并不居于最高地位,居于最高地位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依法行政的主体是政府,而依法执政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是基本方式。

3.在我国,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全国人民代表在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国务院是全国最高行政机关,是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组织形式。【自主探究】

1.自主学习,从历史的角度论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必然性。见教材

2.有人说,搞革命要由中国共产党来领导;现在,搞现代化建设,不一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关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不一定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说法是错误的.(1)我国的国家性质和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性质决定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必须由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本原因)

(2)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才能始终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体原因)

(3)中国民主革命斗争的实践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已经证明,中国共产党能够而且必须领导现代化建设,我们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实践证明)【活学活用】

1.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历史,是一部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并不断取得辉煌成就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取得辉煌成就,根本原因在于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②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③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努力保持和发展自己的先进性 ④民主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针对校车安全问题,温家宝总理指出,要通过中央、方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使校车成为学生安全 的流动校舍,为地孩子们建立起安全无忧的绿色通道。这体现了

①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②中国共产党坚持民主执政、科学执政、依法执政③我国政府履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④只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就能彻底消除校车安全隐患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解析]本题强调了两大主体“党和政府”关注校车安全,体现了党的宗旨和政府的责任,所以①③入选。②和材料无关。④说法明显错误。故选 A。

3.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下列选项能够体现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的是

A.坚持民主集中制,发展党内民主

B.加强党员干部教育,提高执政能力

C.在平等的基础上,开展与国外政党的交流D.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随堂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针对某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张某滥用法律,纵容乡治安巡逻队殴打村民的情况,该乡人民代表大会依法罢免了张某的乡长职务。这表明

①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坚持依法行政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③实行民主集中制是人大制度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

④乡党委和乡政府都必须自觉接受乡人大的领导和监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中共中央决定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主要在乡镇、街道、村、中小学校、医院等单位开展,这是基于

①保持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②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与执政水平

③实现党的依法行政,科学民主决策

④更好的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A.①④ B.①②

C.①③④ D.①②④

3.目前,网络上活跃着两支特别的粉丝团,一是胡锦涛主席的粉丝团叫“什锦饭”,另一支是温家宝总理的粉丝团叫“八宝饭”。粉丝们用个性化的语言纯真地表达着对国家领导人的爱戴之情。“什锦八宝饭”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①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②认真履行国家职能,大力建设和谐社会

③把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④做到了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中国共产党在决策过程中广泛征求党内外意见,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了

A.以科学的思想和方法领导社会主义建设

B.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社会主义民主不断完善和发展

C.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

D.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认真履行经济职能

5.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下列能直接体现这一基本方式的是

①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②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

③党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 ④党领导政协发挥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二、非选择题

6. 2010年10月15日 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五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在此次会议上,“包容性增长”成为主旋律之一。会议认为,“实现包容性增长,根本目的是让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地区,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应该坚持发展经济,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增加社会财富,不断为全体人民逐步过上富裕生活创造物质基础;坚持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人人平等获得发展机会,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不断消除人民参与经济发展、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方面的障碍;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十二五”规划与此前的规划相比,最大不同在于过去的规划追求“国富民强”,“十二五”规划则强调“民富国强”。从“国富”到“民富”的转变成为十七届五中全会的最大亮点。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结合材料,概括什么是“包容性增长”?(2)根据所学政治学知识回答,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要召开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3)由“国富民强”到“民富国强”的转变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什么样的发展观?请写出其学内涵。【课后反思】 1.知识点逻辑体系总结 重点难突破 学习心得

参考答案 活学活用:1.B 2.3.D

一、单项选择题

1.A 2.D 3.c 4.B 5.D

6(1)包容性增长,是指:全体人民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让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地区,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①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先进性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先进性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中共始终为民族的复兴、人民的幸福、国家的繁荣与富强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努力奋斗。召开十七届五中全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出建议正是党的性质和先进性的表现。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共要实现对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政治领导,就必须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来进行,召开十七届五中全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出建议正是党对国家实行政治领导的体现。③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中共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中共不断探索和遵循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推进国家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召开十七届五中全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出建议正是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的表现。④中国共产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战略思想。召开十七届五中全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出建议正是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表现。(3)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科学发展观。

其内涵是: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下载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二学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二学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三水中学高二历史必修三学案(定稿)

    三水中学高二历史必修三学案第四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第19课电影与电视【课程标准】了解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预习与探究】一、默片时代......

    高一历史必修一22课 祖国统一大业 学案

    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 导 学 案 吉林 敦化高级中学 任军 【目标】了解香港和澳门顺利回归的史实,历史意义;了解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现状;归纳“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过程。 【重......

    历史必修三第2单元第5课学案

    潼南一中学案2014级历史必修3 第二单元第 5 课编写(廖斌) 审订(廖斌) 审签( ) 姓名( ) 班别学号( )评价 【结构整合】 1.地理因素:以______为依托,彼此____ ____,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古......

    历史必修三第二、四、八复习学案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二、四、八单元复习学案 制作人:高二历史备课组 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高频考点与复习目标】 考点一:古希腊人文精神(公元前5世纪)......

    历史必修三第5单元第14课学案

    潼南一中学案2014级历史必修(3)第5单元第14 课编写(廖斌) 审订(廖斌) 审签( ) 姓名( ) 班别学号( )评价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目标重难】 重点: “师夷”与“制夷”的关系;......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四复习教案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概述:中国现代史的分期: 多国家经济起飞或开始持续发展,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中国不仅没能1949—1956: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缩小与发......

    伟大的历史转折说课稿(人民版必修二)

    伟大的历史转折说课稿(人民版必修二) 尊敬的评委老师: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三第二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我将从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法,教学过程,......

    2014届初三二模历史试卷

    银川外国语实验学校2014届初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 二、材料题(共8分) 7. 材料一:1953年,中共中央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