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麒麟高中高一历史学案:7.2美国1787年宪法教案 (人民版必修1)

时间:2019-05-15 02:32: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3麒麟高中高一历史学案:7.2美国1787年宪法教案 (人民版必修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3麒麟高中高一历史学案:7.2美国1787年宪法教案 (人民版必修1)》。

第一篇:2013麒麟高中高一历史学案:7.2美国1787年宪法教案 (人民版必修1)

二、美国1787年宪法

课标要求:

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资料卡片制作、材料的分析,建构知识框架;体会现实,反思历史,探究学习,发现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根据美国从邦联体制到联邦体制的演进过程等基本史实的学习,认识到政治制度的发展、完善是人类历史进步的宝贵遗产 教学课时:1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对美国1787年宪法内容的分析,来了解美国民主政治的特点。

难点:对美国1787年宪法中“分权与制衡”的理解与掌握。导入:以华尔街风暴中美国8500亿美元的救市计划为切入

设问:美国救市计划通过操作程序的源点

1787年宪法

以过关的方式设计本节课的环节:

第一关、制作工作性卡片呈现工作场景:白宫、国会、最高法院 给学生4分钟左右以一个具体人物为例制作一张工作性卡片,请三人在全班展示

以桐高为背景展示一张个人的工作性卡片 第二关、绘制权力结构示意图(情景剧)

让展示的三人分别代表他所在的机构来演绎一段他们三者之间的权利关系的情景剧,让同学们一起完成1787年宪法背景下的美国中央权利的结构图

教师注意在中央权利图架构后提醒1787年宪法背景下美国中央地方权利架构中央集权,地方在行政上有一定的独立性

第三关、体验宪法诞生的艰辛与智慧 展示:宪法文本共6505个字

表决了569次 争辩了116天

当时大会时时“处于崩溃的边缘”,“我们仅仅是靠一根头发丝的力量拴在一起的。”-----马里兰州代表卢瑟·马丁 设问:这部宪法为何如此难产?

利益冲突

那么在宪法的制定中存在哪些矛盾冲突呢? 据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回忆:

州权派一贯都对中央集权存在一种恐惧心理,他们主张国会选举行政首脑,行政首脑不能直接连任,行政首脑无权否决国会的法案,行政机关人员任命权归于国会。

联邦派则认为必须由普选产生行政首脑,其任期无限,对国会通过的法案有否决权。

弗吉尼亚州(当时最大的州)埃德蒙·伦道夫提出立法机构由两院组成,两院议员的名额均按人口比例分配于各州。以新泽西州(当时较小的州)为首威廉·佩特森的代表提出新的方案。主张设立一个一院制的立法机关,各州在立法机关中拥有相等的名额。

北部自由州认为黑奴是奴隶主的财产,奴隶不能算作人口而获得议席。

而南部州认为奴隶在平时是财产,但是在选举国会议员时应将其计入州总人口中。

中央集权、各州保持一定独立性、首脑普选,任期4年

参议员按州分配、众议员按人口分配南方与北方:黑奴按五分之三人口折算

观察最后的结果我们发现双方何以达成这样这样的结果?

妥协

如何认识妥协?妥协不是软弱,不是放弃原则,而是一种解决问题的积极方法,是一种追求共赢的大智慧。————《妥协的艺术》

那么这次宪法制定中的原则有哪些呢?权利架构图片展示 中央集权 分权制衡 人民民主第四关、史学争鸣美国1787年宪法 “是迄今为止,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人类智慧和意志所创造出的最美妙的杰作。”——英国政治家威廉·格莱斯顿

“有文宪法是美国最好”,“美国之抵于法治,赖宪法之力,故自美国宪法发生以来,几为十九世纪以来第一之完全宪法”,美国宪法“为民宪之先河,而开有史以来未有之创局也” ——孙中山1787年美国宪法是资产阶级和种植场主对广大劳动人民实行残酷

统治的根本大法。——余志森1787年宪法既有进步性,又有局限性,但就当时的历史条件而论,进步性是主要的。——向群、宋子海

他们为什么会这样评价呢?(除去本身个人的主观因素就宪法内容本身言)第五关、情景问答展示易中天和一个中学生的对话体会宪法的功能最后回到华尔街风暴中美国8500亿美元的救市计划,让学生理解救市操作的合法性。

第二篇:2013麒麟高中高一历史学案:4.2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教案 (人民版必修1)(写写帮整理)

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一、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要求“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 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采在民主与法制建设方面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本课的内容围绕《课程标准》两条要求来设计:了解“文化大革命”对 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在“文化大革命”十年**中,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一度陷于瘫痪,整个国民经济处于停滞状态。而这一时期,恰恰是国际局势趋于缓和,许多国家经济起飞或开始持续发展的时期,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中国不仅没能缩小与发达国家已有的差距,反而使这种差距进一步拉大,从而失去了一次发展机遇。这种惨痛的教训又从反面说明了民主和法制建设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在政治建设上开始了创新性探索,这表现 在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制定颁行了包括新宪法在内的一大批法律文件,社会主义民主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法制逐步健全。随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发展,中国确立起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国家的政治制度建设和政治生活。

学习本课的现实意义:在我们的身边常常有不遵守法制的事发生:

我们常常收看《今日说法》这个电视节目。知道了每年的“12.4”定为法制宣传日。对法、法制及现行宪法有了一定了解。

“法”就在我们身边。作为中学生,常会涉及到《宪法》《义务教育法》《教育法》《教师法》《末成年人保护法》等。你在平时的生活中留意过吗?如果你注意观察,你会找出很多生动的事例来回答本课提出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文化大革命”中我国民主和法制被肆意践踏的史实。

(2)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认识其在民主政治建设上的转折意义。

(3)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理解 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是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的核心内容,从而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2、情感目标

(1)通过感悟“文化大革命”的危害,认识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2)通过感受当代中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伟大成就,加深对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热爱之情。

三、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 “文化大革命”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全面发展。难点 “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法制遭到严重践踏的原因。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

五、过程与方法

1、搜集整理“文化大革命”时期有关践踏民主和法制的史料,分析“文 化大革命”期间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挫折的表现;学会史料搜集整理的一般方法。

2、访问或调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和法制建设的过程和成就。学习历史调查的一般方式。

3、教学方法:

讲授法为主,探究法兼之。

六、教学过程: 本课的学习任务:

共同探究的问题:

①“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法制遭到哪些严重破坏?

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有哪些主要成就? 需要掌握的重要历史概念:

①“文化大革命” ②十一届三中全会

新课导入

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性质和根本制度是什么?

1956年我国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初步建立起来了,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怎样发展,这是摆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的一个新课题。本节课我们共同来了解一下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情况。

新课学习

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板书)

一、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挫折(板书)

1、中国共产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板书)教师出示自学提纲:(1)时间、地点:(板书)(2)主要内容:(板书)

①正确分析了当时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 ②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 ③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任务;

学生活动:根据上面出示的提纲读书总结。(3)评价:(板书)

中国共产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党在全国执政后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

会,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良好的开端,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 建立以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及社会主义建设有正确的指导作用。

过渡:

由于党内“左”的错误不断发展,中共八大的方针政策并没有得到贯彻。相反,随着1957年反右斗争的扩大,使党内“左”的错误思想进一步发展,最终酿成“文化大革命”。2、“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板书)

(1)“文化大革命”十年大**(板书)思考分析:

“文化大革命’是怎样发动起来的?它给党和国家的政治建设带来了哪些危害?”

教师概括:

1965年11月,上海《文汇报》发表了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文章,公开点名批判北京市政府负责人;这件事成为“文化大革命”发动的导火线。1966年5月和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了“五一六通 知”和《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是“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的标志。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和国家带来了严 重危害的内乱,使国家的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严重破 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受摧残;同时,国民经济和文化教 育等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也因此而停滞或遭到破坏。

(2)“文化大革命”的教训(板书)拓展思维:

“文化大革命”酿成了一场历史的悲剧,导致这场悲剧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如何才能避免这种悲剧的重演呢?民主法制建设应从哪些方面加强? 教师引导:

“直接原因”是党内指导思想上“左”倾错误发展,毛泽东对形势判断错误,林彪、江青一伙支持和助长毛泽东的错误。

“避免这种悲剧的重演”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①必须要形成完善的法律体系约束人们的行为,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 ②国家决策必须遵守法律的规定,避免因决策失误给国家、人民带来损失; ③应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公民遵法守法、自觉维护法律的意识。

过渡:

正是由于这些深刻的教训,“文革”结束后,党和国家大力加强了民主 法制的建设,使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逐步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

二、伟大的历史转折(板书)

1、在徘徊中前进:(板书)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由于没有能够及时地在根本思想上清理“左” 的错误,党和家的政治工作一度处于徘徊中前进的局面。邓小平同志的《解 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成为中国共产党开辟新 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实际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学生活动:

阅读教材107页第二段有关内容,归纳概括邓小平同志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的主要内容。

2、伟大的历史转折――《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板书)(1)、时间、地点: 引导:

学生看教材“1978年12月24日《人民日报》发表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图。培养学生通过读图,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2)主要内容

学生活动:

阅读教材108页第二段――第三段有关内容,归纳概括.拓展思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为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其重要作用和意义是什么?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纠正了党内长期以来的“左”的错误,把党的工作中心由阶级斗争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轨道上来。此后,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国家的政治建设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过渡: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进入了政治建设的新时期。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 第一,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①1980年,邓小平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重要讲话,体现了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

②1982年11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全面修改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 法》,它成为中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③1997年,中共十五大正式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

④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正式将“建设社 会主义法治国家”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采。第二,制定了大批法律及其与法律有关的规章,形成了一个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课堂练习:

你能列举出一些与青少年学习、生活有关的法律文献的名称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 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课后作业:完成《优化设计》第56-57页的有关练习题。课后探究题:

1、调查本地区改革开放以来政治民主建设的具体情况

2、我国应该在依法治国方面进上步采取哪些措施?

①建立体现人民意志、反映社会发展规律的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做到“有法可依”; ②建立健全人民民主制度和监督制度,实现民主法制化、法制民主化;

③严格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维护法律至上的权威与尊严;

④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较高的执法队伍,确保法律的正确实施;

⑤加强普法宣传,提高全体公民特别是公职人员的法律意识,创造良好的法律、文化环境。

其中,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公正司法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强化监督是依法治国的保障,广泛深入普法是依法治国的基础。

第三篇:高一历史必修一 美国1787年宪法练习及其答案

二 美国1787年宪法

一、选择题

1.现任美国总统、黑人奥巴马在竞选总统时一再强调:“没有黑美国,也没有白美国,更没有红美国和蓝美国之分,只有美利坚合众国。”这句话()A.说明了美国种族歧视制度已彻底消失 B.说明了美国1787年宪法的局限性已不存在 C.体现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民主性 D.说明了总统竞选是两党之争

2.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起草人汉密尔顿曾引用孟德斯鸠的话:“假如人类没有创造出一种政体,它既具有共和政体的内在优点,又具有君主政体的对外力量,那么很可能,人类早已被迫永远生活在一人统治的政体之下了。”汉密尔顿意在说明1787年宪法应具有()①中央集权原则

②分权制衡原则 ③民主原则 ④专制主义原则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1787年宪法实施后,美国各州()A.仍然是主权州 B.中央权力加强

C.保持一定程度的自治地位 D.地方权力加强

4.美国1787年宪法具有巨大的反封建意义,主要是因为()A.否定了封建君主制度 B.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 C.否定了黑人奴隶制度 D.否定了殖民压迫制度

5.奥巴马历史性地当选为美国首位黑人总统,并于2009年1月20日就任第56届总统。为此,许多非洲裔选民流下了激动的热泪。奥巴马说:“这是除美国之外的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实现的梦想。”他的当选表明()①自1787年华盛顿当选为第一任总统以来,美国的选举制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②美国的民权运动取得重大胜利

③随着时代的进步,美国的种族歧视观念正逐步淡化 ④共和党候选人奥巴马的竞选主张赢得了大多数选民的支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 6.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最高法院9名大法官,均由总统提名,并经参议院批准任命,如无失职行为,将终身任职„„这一规定()A.有利于保障法官的人身安全 B.体现了三权分立的思想 C.目的是防止高级司法人员流失 D.目的是鼓励法官忠于职守

7.在美国1787年宪法签署仪式完成后,富兰克林说:“现在,我很高兴地知道,那是日出,而不是日落。”他认为1787年宪法的签署是“日出”,对美国的前途充满信心的原因不可能是()A.这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 B.宪法赋予联邦政府强有力的权力,有利于国家的稳固和统一 C.宪法规定实行三权分立,防止专制独裁,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D.宪法给予人们普遍的选举权,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法律上人人平等

8.麦迪逊说:“在设计一个由人来统治人的政府时,最大的困难在于——你必须首先使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其次要强制政府控制自己。”据此,美国在制定1787年宪法时体现了以下原则()①联邦制原则 ②分权制衡原则 ③消灭奴隶制度 ④人权至上原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与英国首相相比,美国总统()①没有直接立法权 ②不对国会负责 ③由选民间接选出 ④是国家元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0.下列属于1787年美国宪法组成部分有①宪法目的 ②宪法的宗旨③宪法的意义④宪法的正文部分()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以下哪一项美国1787年宪法不能体现()

A.分权与制衡 B.君主专制 C.民主与自由 D.三权分立 12.与大法官的任命相关的的有①总统任命 ②参议院同意 ③众议院1/2多数通过 ④联邦法院选举()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13.美国联邦政府组成有①国会 ②总统 ③联邦法院 ④人大()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4.对国会和总统之间的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

A.总统和外国缔结的条约必须得到众议院的批准,然后方可生效 B.总统及其内阁不向国会负责 C.总统可对国会通过的法律实行否决权

D.总统有权提名并经国会同意后任命政府高级官员,直接领导政府 15.1787年,来自北美的代表召开制宪会议的地方是()A.波士顿 B.芝加哥 C.纽约 D.费城 16.美国1787年宪法的作用不包括()A.在美国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制度 B.保障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C.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D.结束了美国的封建制度 17.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是()

A.民族战争 B.资产阶级革命 C.无产阶级革命 D.即使民族战争又是资产阶级革命 18.下列关于美国国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

B.在职的美国联邦政府官员不得成为国会议员,参议院仪长由副总理担任 C.总统和国会都有宣战权

D.参议院由各州议会选出,众仪员由选民直接选出 19.下列关于美国参议院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参议员有各州议会选出 B.议长有副总统担任 C.参议员任期为6年

D.每三年改选其中的三分之一

二、材料阅读题

20.材料一:每一个国家有三种权力:

(一)立法权力;

(二)有关国际法事项的行政权力;

(三)有关民政法规事项的行政权力。„„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复存在了。

材料二:第一条 第一项 本宪法所授立法权,均属于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之合众国国会。第二条 第一项 行政权属于美利坚合众国大总统,大总统之任期为四年。

第三条 第一项 合众国之立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及国会随时制定与设立之低级法院。„„

(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样的政治观点?该观点最早是有哪一位法国启蒙思想家提出来的?

(2)材料二是出自哪一部著名的法律文献?在什么时候颁布的?(3)材料二和材料一有什么关系?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在1787年的费城制宪会议上,富兰克林一直在琢磨刻在华盛顿座椅上的太阳是日出还是日落。当他含着激动的眼泪在宪法文本上签字后,他说:“现在,我很高兴地知道,那是日出,而不是日落。”

材料2 总统乔治•布什国庆日演说:“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1)依据材料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的政治体制,从走向现代文明的角度谈谈你对“日出”一词的理解。

(2)依据材料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怎样实现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的?

二 美国1787年宪法

一、选择题

1.C 2.C 3.C 4.A 5.C 6.B 7.D 8.A 9.D 10.D 11.B 12.A 13.B 14.C 15.D 16.D 17.D 18.C 19.D

二、材料解析题

20.(1)三权分立;孟德斯鸠。(2)美国1787年宪法;1787年。

(3)美国1787年宪法是三权分立政治制度的最早的实践和典范。

21.(1)总统制共和制。对“日出”的理解——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宪法赋予联邦政府强有力的权力,有利于国家的稳固;联邦政府实行三权分立原则,权力之间相互制衡,防止专制独裁,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巩固独立战争成果,促进美国资本主义发展。

(2)实行三权分立;总统只掌握行政权;受到国会和最高法院的制约;总统由选举产生;有任期限制。

第四篇:2016—2016学人民版高一历史(民必修1)教学计划

2016—2016学人民版高一历史(民必修1)教学计划 2016—2016学人民版高一历史(民必修1)教学计划 新高中课程标准在明确高中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促进教学方式转变等方面作了改革,在教学中我们应紧跟高中课程改革的步伐前进。为适应这一新形势,确保高中教育质量本文转自斐,斐课件园的稳步提升,我们的教学要切实有利于广大学生的自主发展

一、指导思想: 新高中课程标准在明确高中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促进教学方式转变等方面作了改革,在教学中我们应紧跟高中课程改革的步伐前进。为适应这一新形势,确保高中教育质量本文转自斐,斐课件园的稳步提升,我们的教学要切实有利于广大学生的自主发展。对我们教师来讲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只有认真研究,深入思考,努力实践才能适应新课程需要。在接下来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本着拓展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技能、放宽教学视野的指导精神,积极摸索和总结教学规律,提升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认知能力和求知兴趣,实现历史教学的新突破。

二、教材分析 历史必修一呈现的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史,内容包括中国和世界的,涉及古代、近代和现代不同历史时期。本书内容可分为四个方面:(1)中国和外国政治制度及发展特点;(2)重大的政治事件;(3)政治文明发展过程中涌现出重要政治人物;(4)重要的历史现象。通过了解这些历史内容,我们能够正确认识历史上出现的重大政治斗争,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线索和规律;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还能更清醒的把握当今中国和世界政治特点及未来走向。

三、学生现状分析 今年任教高一历史教学工作。通过初步接触和了解发现学生历史学科基础相当薄弱,缺乏学习兴趣,基本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没有养成,而且对历史学科一惯当作“副科”,非常不重视。

四、本学期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学习搜集历史上有关政治活动方面的资料,并能进行初步的归纳与分析;学会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影响,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能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与解释;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树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

五、重点工作及具体措施: 一重点工作: 1明确教学任务、抓好教学常规、注重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兴趣。2精心备课,把每一堂课当成优质课来准备,注重教学设计的探索。3注意教学方法的改进,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更能掌握学习方法。二具体措施:

1、增加历史教学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高中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相较于初中生来说,已经开始发生重大转变,理性思维的能力大幅提升。但是由于毕竟高一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完全过渡到成熟的理性思维,完全枯燥和单一的理性分析还不完全适合他们的认知层。所以,在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中既要培养他们对于事件本质和事件规律的认识和分析,也要糅合趣味性较强的历史典故和历史逸闻,辅助学生对当时历史环境和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分析。

2、转变教学方式,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1每堂课均采取1+2+1的模式。前3?5分钟复习上一节内容;30分钟讲课;最后3?5分钟检测本节课学习情况。2每两周一总结测查,把两周内所学主要内容以提问形式或试卷形式考察一遍。3每月一月考,查漏补缺,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3、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研究能力

1每学完一个单元引导学生概括本单元的知识体系,培养他们的概括总结能力。2课堂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中适当穿插一些高考典型例题的演练,培养他们的应考意识。3在时间允许的范围内会组织学生扩大历此文转自史阅读领域,拓宽知识面,培养他们的联系能力

六、教学方法: 综合考点内容,突出学科内的知识衔接,注重学科间的贯通,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基础训练,重在运用;拓展训练,重在提高;综合训练,重在发展。使学生既从“点”上拓展,有能对所学知识点结合,融会贯通。历史上的政治活动是丰富多彩、极其复杂的,他与经济活动、文化活动等一起构成了人类历史上多彩的社会活动。只要同学们潜心学习,细心探究,就一定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感悟许多历史的真谛。

第五篇:高一历史必修1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学案

必修1第20课《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学案

【学习目标】

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预习梳理】

一、民主政治建设的背景——新中国的建立

1.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时间1949年9月

(1)通过《共同纲领》,这一纲领具有性质。

(2)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3)决定了首都、国旗、国歌,采用公元纪年。

(4)当时,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的职责是暂时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

二、民主政治建设

1.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1)初步建立: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初步建立了政治协商制度。

(2)职能改变: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后不在代行________职权,主要职能为政治协商

和________。

(3)初步发展: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与民主党派实行“________、互相监督”的方针,政治

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1)依据:《________》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普选产生。

(2)标志: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3)内容:大会通过了《________》,它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部宪法体现了和两大原则,是中国的宪法。

(4)地位:是我国________的政治制度。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目的:为实现民族平等、____ ____和________。

(2)依据:共同纲领的规定和1954年宪法的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含义: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设立________和自治机关,由当地民族

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利。

(4)建立: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建立。(最早的自治区,成立于新中国建立前)

1965年,西藏自治区建立。(最晚建立的)

(5)意义: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也保证了________和民族团结。

下载2013麒麟高中高一历史学案:7.2美国1787年宪法教案 (人民版必修1)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3麒麟高中高一历史学案:7.2美国1787年宪法教案 (人民版必修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