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清风语文精编教案学案高中 3.10 英国的制度创新学案 岳麓版必修1
学案10 英国的制度创新
[课标要求] 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一、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 1.《大宪章》
(1)背景:中世纪后期,英国国王不断削弱封建割据、加强中央集权。(2)概况:13世纪初,大贵族迫使英王签署限制王权的《大宪章》。(3)影响:逐渐形成召开议会决定重大事宜的制度。2.《权利法案》(1)背景
①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领导的革命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②1688年,议会发动“光荣革命”,赶走复辟国王詹姆士二世。(2)内容:确立了议会主权,限制了国王的权力。
(3)意义:①标志着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②英国统治方式从人治转向法治。③英国社会从此进入了长期稳定发展的时期。[深化探究] 探究点1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材料一 “光荣革命”后,在威廉的加冕仪式上,议会当众宣读了《权利法案》。威廉以他自己和妻子的名义宣读了誓词:“我们衷心地接受你们向我们提出的议案,并保证以英国法律作为自己行为的准则。”
思考 威廉所说的“你们”是指什么?试结合所学予以简析。
答案 “你们”指英国议会。1688年英国发生了“光荣革命”,议会中的反对派邀请威廉和玛丽共同入主英国。国王是被议会邀请来的,此后,国王的权力来源已不是上帝而是议会,因此,威廉接受的是议会向他们提出的议案。
材料二 某思想家说:“(英国)是世界上抵制国王达到节制君权的唯一国家,它通过不断的努力,终于建立了合理的政府;在这个政府里,君主有无限的权力去做好事,如果想做坏事,那就双手被缚了。”
思考 据材料扼要说明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确立的标志。
答案 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使英国开始确立君主立宪制度。[易混易错]
“光荣革命”可否作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
不能。因为“光荣革命”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标志。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是《权利法案》的颁布,因为通过《权利法案》,英国才确立了议会主权,限制了王权,君主立宪制才得以确立。[深度点拨] 如何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君主立宪政体确立之间的关系?
英国早就形成了一种限制王权和注重议会政治的民主传统,并且从贵族民主向资产阶级民主演变。1688年的“光荣革命”,用和平的手段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起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联合专政。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是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政治前提。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同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斗争的必然结果。探究点2 《权利法案》的规定
材料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行为。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他同类指令与法庭,皆为非法。除经议会同意之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议会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之外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
为伸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议会应经常集会。思考 归纳《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力?保障了议会的哪些权力?
答案 《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立法权、征税权、司法权、军权。保障了议会的选举权、言论自由权、集会权。
二、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过程
(1)“光荣革命”后,国王逐渐退出内阁,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2)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
(3)内阁承担实际的行政职责,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4)19世纪中期,随着两党制发展,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上台组阁。2.特点
(1)核心:责任内阁制。
(2)国王:国家元首,扮演仪式性的角色。(3)首相:最高行政首长,有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4)内阁:对议会负责。
(5)基础:以代议制为基础。3.发展
(1)背景: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2)内容:1832年议会改革法案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席位。(3)意义: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和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深化探究] 探究点 英国政治制度的不断创新
材料一 君主立宪制度从确立到完善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在此期间,君主的权力不断衰落,议会的权力不断上升,产生于议会的责任制政府也逐步确立起来。“光荣革命”为不断的变革打开了通道,这是英国最终能够引领世界潮流的最主要的因素。——《大国崛起》 思考 依据材料概括指出英国政治制度创新的表现,这些创新有什么作用?
答案 内阁制度的形成。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和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材料二 对英国人来讲,除了怀旧意义之外,王室还是日不落帝国的民族象征。从撒切尔到梅杰再到布莱尔,直到现任首相卡梅伦,政府可以更迭,但最“正统”的王室却只有一个。在欧盟日益一体化的过程中,王室的存在,对于保持英国独立的“民族身份”将更加不可或缺。此外,王室也是政府最好的外交官之一。
思考 从材料可以看出英国王室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为什么政府可以更迭,王室却只有一个?
答案 角色:国家统一的象征;民族团结的纽带,国家元首。因为政府是选举产生的,有任期,而英国王室却是世袭的。[易混易错] 如何准确理解英国议会权力的演变和英王权限的变更?
(1)在君主专制制度下,议会无权直接对国家的行政事务进行干涉,议员只能讨论国王所颁布的命令;在君主立宪制下,议会成为国家的权力中心,议会拥有立法权、财政权和对行政的监督权等权力。
(2)英王成为“虚君”并不是始于《权利法案》的颁布,因为《权利法案》颁布后,英王还掌握着行政权,国王可以依法行政,英王失去行政权是在责任内阁制形成以后的事情。[深度点拨] 英国代议制形成和完善过程中体现了哪“三个转移”?
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政治权利由贵族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并下移到公民。
1.“现代民主的根源仍然在《大宪章》里”,对这句话理解准确的是()
A.《大宪章》颁布,标志着英国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B.《大宪章》体现了贵族与国王的分权,迈出削弱王权的第一步 C.《大宪章》是各国制定宪法的蓝本 D.《大宪章》的原则是各国民主制度的基础 答案 B 解析 《大宪章》体现了贵族与国王的分权,迈出削弱王权的第一步,体现初步的民主思想。2.有学者认为,1688年“光荣革命”开辟了一条英国式的发展道路,其基本含义是()A.为现代英国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B.以法律制约王权,实行以法治国 C.以和平方式进行变革,推动社会进步 D.克服王权的专制,建立议会的主权 答案 C 解析 1688年之后,英国通过渐进式的改革逐步建立起完善的君主立宪制,为英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符合这一特点的只有C项。
3.有学者认为,“在其他民族还苦于找不到一个对付王权或皇权的独裁和专制的时候,英国就已经利用了弹劾这个工具„„保护着贵族进而也保护了千千万万普通人的权利和自由”。在英国,拥有弹劾权的机构是()A.国王 B.首相 C.议会 D.内阁 答案 C 解析 在英国君主立宪制下,国王统而不治无实权,首相与内阁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与首相共进退,对其具有弹劾之权的应属掌握立法权的议会,所以选C项。
4.历史学家在评论1832年英国议会选举制度改革时说:“英国比欧洲任何国家也许更接近于革命。”这是因为()A.工业资产阶级取得更多席位 B.工人阶级和下层群众获得了选举权 C.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 D.避免了社会动荡,保持了政局长期稳定 答案 A 解析 1832年,英国工业革命即将完成,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在议会选举中取得更多的席位,确保了英国民主政体的稳定和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要明确A项是D项的前提,应选A项。
5.程汉大教授认为:“在现代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创建与发展过程中,英吉利民族是开路先锋。试看当今世界普遍流行的„„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政治法律原则,几乎无一不源于英国。”文中省略处不应包括的是()
A.联邦及联邦制度 C.政党及政党制度 答案 A
B.议会及议会制度 D.内阁及内阁制度
解析 省略处还应包括文官及文官制度。联邦是具有统一主权的国家,其成员加入联邦后不再享有完全的主权,但保留一些管理内部事务的权利,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联邦制国家,答案为A。
阅读与思考
提示 这段唱词反映了英国19世纪下半叶政治生活中保守党和自由党交替执政,左右英国政治的状况。解析与探究
1.提示 中国的内阁对皇帝负责,属于皇帝的内侍顾问机构,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或决策机构,不能形成对皇权的制约。英国内阁对议会负责,是英国的最高行政 机构,内阁首相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2.提示 《权利法案》颁布后,国王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维多利亚女王模范履行了立宪君主的原则,心平气和地与民选首相共事,尊重政府领导者的决策,成为英国历史上立宪君主的榜样。
[基础达标] 1.英国学者威廉斯说,“光荣革命”后的一系列法令“确定了国王不得违反的某些法规,而对其能够怎样行动却未明确规定”。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议会有权倒阁 ②议会制约王权 ③议会拥有绝对权力 ④国王仍保有很大权力 A.①③ C.①③④ 答案 B 解析 题干材料中的“确定了国王不得违反的某些法规”说明议会制约王权;题干材料中的“对其能够怎样行动却未明确规定”说明国王仍保有很大权力。因此正确答案是B。2.有人说17世纪末的英国国王开始被套上“紧箍咒”。这里的“紧箍咒”主要指()A.“光荣革命”的胜利 B.《权利法案》的颁布
B.②④ D.②③④
C.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D.进行议会改革 答案 B 解析 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从诸多方面对王权进行限制,使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即套上了“紧箍咒”。
3.“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与此相关的政体是()A.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C.封建君主专制 答案 A 解析 信息反映了议会对君主权力的限制,“议会至上”,与此相适应的政体类型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4.英国人普遍认为沃波尔是一个大恶棍,但是,他却成了内阁大臣,还常常主持内阁会议,这一历史现象最能说明英国政治发展的哪一特点()A.英国君主立宪制下的政治十分腐败 B.实际上是国王指定他为枢密大臣 C.国王不再参加内阁会议成为惯例 D.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并组建内阁 答案 D 解析 按英国惯例,只有内阁首相才有权主持会议,而内阁首相是由多数党领袖担任并组建内阁。
5.1832年议会改革使英国的选民数从48.8万增加到80.8万,从人口总数的大约2%增加到3.3%。这些新获得选举权的人大多数应该是()A.贵族阶层 C.城市工人 答案 B 解析 1832年议会改革,旧的贵族阶层政治权利被削弱,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选举权,而工人阶级选举权并未有大的变化,正因为此,之后英国爆发旨在提高工人阶级政治地位的宪章运动。[能力提升] 6.有人说19世纪初的英国,“万锭纱爵爷已经和万亩田爵爷”平起平坐了,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A.《权利法案》的颁布 B.责任内阁制的确立 C.1832年议会改革
B.总统制共和制 D.议会制共和制
B.工业资产阶级 D.农业工人
D.工业革命的进行 答案 C 解析 “万锭纱爵爷”是指工业资产阶级,“万亩田爵爷”是指封建贵族,他们“平起平坐”的情况应出现在1832年议会改革以后。
7.有人形容英国议会时这样说:“除了不能使一个女人变成男人和使一个男人变成女人之外,能够做一切的事情。”这句话反映的实质是()①议会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②内阁开始凌驾于议会之上 ③议会独裁趋势出现 ④资产阶级对权力的要求 A.①② C.①②④ 答案 B 解析 材料主要体现了英国“议会至上”的原则。英国议会的议员是选民选举产生的,不会导致独裁趋势的出现,③表述错误,内阁需对议会负责,②表述错误;选B项。
8.杨小凯在《中国政治随想录》中写道:英国“光荣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作者所说的“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是指()A.分权制衡 C.议会权力至上 答案 C 解析 英国“光荣革命”后,继位的威廉接受了由议会拟定好的《权利法案》,《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限制了国王的权力。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实现了材料所说的控制“控制者”的办法。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素以尊重传统、崇尚中庸的英吉利民族中,极端道路往往是行不通的„„光荣革命吸取了40年代革命和1660年“复辟解决”两方面的教训,既摒弃了无限制的斗争,又避免了无原则的调和„„它遏止了1681年后出现的君主专制主义趋势,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1746年,乔治二世听取了卡特赖特勋爵和威廉·普特尼的意见,否决了由配兰(时任内阁首相)提出的任命威廉·皮特为国防大臣的建议。配兰等人毫不退让,于2月10日带领全体阁员和其他非阁员大臣集体辞职。乔治二世恼羞成怒,当时就任命巴思伯爵为财政大臣,受命组阁。巴思伯爵不是下院议员,又缺少一位能帮助他控制下院多数的得力助手,很难得到下院的必要支持„„他总共只当了两天“首相”,在英国近代政治史上创下了一个新记录„„乔治二世面临政治危机,只好再请配兰等人复职。
B.①④ D.①②③④
B.虚位元首 D.责任内阁制
——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 其主要内容有:一是重新分配议席,下议院议席分配将郡议员人数由188席增加至253席,市代表由465席减至399席,取消“衰败选区”(人口减少、经济落后地区),减少一些选区的议席,人口增加的选区议席增多,新兴工业城市取得较多议席。其具体规定是:人口不足2 000人的56个城镇被取消了下院议席,人口在2 000~4 000人之间的31个城市只能保留一个议席„„
——陈敏昭《英国议会制度及其改革》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发展方向”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一分析英国政治制度发生根本改变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归纳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基本原则,说明英国政坛出现危机的政治根源。(3)根据材料三概括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的主要内容,这一改革内容有何积极影响?(4)纵观近四个世纪以来英国政治制度的演变,你能得出哪些启示? 答案(1)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原因:英国具有议会政治的民主传统;英吉利民族崇尚中庸;“光荣革命”吸取了以往的教训并取得成功。
(2)基本原则:内阁成员集体负责,与首相共进退;内阁首相要得到议会(下院)的多数支持。政治根源:乔治二世试图突破《权利法案》和责任内阁制对国王权力的限制。(3)主要内容:取消或减少原有选区议席,增加新兴工业城市议席。
影响: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的政治权利,推动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发展;保证了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4)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需要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要结合政治传统,适合本国国情;要讲究改革策略,采取灵活的斗争方式;民主政治制度的实行是历史发展的潮流。(答出其中三点即可)解析 考查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建立和发展完善。第(1)问中的第一小问只需把握“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发展方向”即可解答,原因从材料中的“中庸”、“吸取教训”结合英国的议会传统回答即可。第(2)问是把握英国责任内阁制的特点,其根源在于责任内阁制对国王权力的制约。第(3)问的内容就是“重新分配议席”,从材料中找出一些具体措施即可,影响自然要把握当时时代背景,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第(4)问是开放性题目,把握曲折性、前进性、策略性等原则即可。
第二篇:清风语文精编教案学案高中 第四单元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教案 岳麓版必修3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
课标要求: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过程与方法:通过了解19世纪以来浪漫主义诗歌、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20世纪中叶新兴的荒诞派戏剧,让学生比较它们各自的特点以及兴起的社会背景,认识到一定的文学思潮的产生是一定社会发展的结果,并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唯物主义历史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下,涌现了一批优秀的文学作品和杰出的作家,如浪漫主义诗人拜伦和雪莱、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奠基人高尔基以及荒诞派的主要人物贝克特。了解这些作家的生平和性格特点,进而理解他们的作品风格以及思想主张,从而认清这些作品所反映的历史画卷和时代变迁。
教学重点:19世纪以来文学成就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教学难点:什么是荒诞派、怎样理解《等待戈多》的思想内涵。课时:本节教材用一课时。板书设计: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
一、杰出的浪漫主义文学家 1.背景及思想倾向 2.代表人物:
拜伦:《恰尔德·哈罗德游记》和《唐璜 》 雪莱:《西风颂》 3.特色和影响
二、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杰作 1.背景
2.巴尔扎克:《人间喜剧》 3.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4.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特色和影响
三、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代表作——《母亲》
1.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在俄国兴起的原因;《母亲》一书的情节梗概和意义 2.重大区别:推翻旧制度
四、现代荒诞派戏剧——《等待戈多》 1.背景 2.《等待戈多》 3.现代主义流派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19世纪以来,欧洲的政治、经济、文化都经历了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提示:政治上,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者改革,资产阶级的统治基本确立;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金钱主导一切;文化上,启蒙思想家号召人们追求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更为美好的社会。
请同学们阅读本课的引言:19世纪以来,欧洲的政治、经济、文化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学艺术作为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生动反映了这一系列的社会变迁。在这两个世纪里,主要的文学形式诗歌、小说、戏剧各自取得了巨大成就。我们从这一时期的代表性作家及其作品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一、杰出的浪漫主义文学家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69本目内容的第一、二自然段,并请同学们分析这两个自然段分别是从哪个方面对浪漫主义文学作的说明。提示:背景及思想倾向。
板书:1.背景及思想倾向
浪漫主义文学的背景简单地说就是,面对启蒙理想的幻灭,文学家们力图从自己的想像中寻找解决社会矛盾的途径,于是,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产生了。
而教材在阐述浪漫主义的思想倾向时,提到了两个方面:自由主义和个性解放,揭露丑恶现实和憧憬美好未来。
浪漫主义文学表达出对社会现状的强烈不满,其理想诉求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之前的反封建贵族社会的政治思想而来的;与此相应的是对理想世界的积极追求。浪漫主义作家或通过对现实社会的批判,或通过强烈的怀古意识表现对现实社会的强烈不满;强调主观的作用、个人的影响,他们的作品的主题是抒发个人的情感和表达个人的理想;描绘自然景物,抒发作家对大自然的美好感受。浪漫主义作家对现实生活表现出一定的冷漠,但对大自然充满激情,尤其着力描绘自然界中那些不平凡的现象;在表现手法上以尽可能的夸张与强烈的对比为主,追求强烈的艺术效果。它充满着奇特的想像和大胆的夸张,在艺术塑造和个性表达方面强调自由追求,富有浓郁的抒情性和主观色彩。
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是谁呢?教材中涉及到的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是英国诗人拜伦和雪莱。板书:2.代表人物: 拜伦: 雪莱
请同学们阅读本目内容的第三、四、五、六自然段对拜伦和雪莱先有一个了解,然后我们再进行讲述。
同学们对拜伦和雪莱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后,我们回过头来看教材P69的两幅插图《拜伦》和《雪莱》。从这两幅插图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两个人迥然不同的性格特征:拜伦更具有忧郁的气质。他们的作品也反映了这种不同。拜伦的作品时常流露出忧郁的情绪,他笔下的英雄形象总是高傲、孤独的叛逆者,他们愤世嫉俗而又孤僻冷漠、坚定无畏而又阴沉冷酷,因此这样的叛逆者又被称为“拜伦式英雄”。通过这样的英雄形象,作者表现了对罪恶社会的深刻憎恨和坚定反抗,也表现了脱离群众的个人英雄主义的孤独和忧郁。代表作品是叙事长诗《恰尔德·哈罗德游记》和《唐璜 》,教材P69的文字阅读框《恰尔德·哈罗德游记》,请同学们阅读。
雪莱的作品,热情洋溢地展现了作者对于胜利的信心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这些作品一扫拜伦的忧伤情绪和矛盾心理,鲜明地表现了作者在革命运动处于低潮时期的光明、乐观的信念。代表作品《西风颂》。
教材P70的文字阅读框,请同学们阅读。板书:2.代表人物:
拜伦:《恰尔德·哈罗德游记》和《唐璜 》 雪莱:《西风颂》
教材P70第一自然段小字,还介绍了另外两位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海涅和雨果。请同学们阅读。在教材P70本目内容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分析了浪漫主义的特色和影响。板书:3.特色和影响
找学生阅读:浪漫主义作家想象力丰富,注意通过心理描写提示人物内心情感世界。他们的作品对下层劳动群众寄予深切同情,尽管用人道主义道德感化去改变世界的愿望流于空幻,但却极富感召力,给人以巨大的鼓舞。
这个自然段中前一句话是特色,后一句话是影响。请同学们注意区分。
浪漫主义的幻想和激情之后,人们又开始关注真实的现实生活,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形成欧洲文学史上的又一个高峰。
二、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杰作
教材在本目内容的第一自然段,如第一目一样同样分析了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出现的时代背景。板书:1.背景
找学生阅读:随着资本主义制度普遍确立,冷酷无情的金钱交易成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最高准绳。资本主义社会日趋尖锐的矛盾,促使人们对社会现实进行冷静、深刻的审视与批判,在文学领域中也兴起了批判现实主义的潮流。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法国司汤达的《红与黑》、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英国狄更斯的《双城记》和俄罗斯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
下面我们来了解这几个人物中的两位以及他们的代表作品。板书:2.巴尔扎克:《人间喜剧》
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70本目内容的第二、三、四自然段,对巴尔扎克及《人间喜剧》作一了解。补充说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是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社会矛盾尖锐化在文学艺术上的反映。批判现实主义以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为创作的思想基础,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非人道现象,在反映资产阶级取代没落贵族的历史过程的同时,真实而深刻地揭露了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腐朽而丑恶的本质,描绘出极为广阔的资本主义社会复杂丰富的生活图景。其最杰出的代表作,就是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
《人间喜剧》共有小说和中篇故事90多篇,整个《人间喜剧》中有名有姓的人物约2472个,无名无姓者约566个。整部作品向读者展现了19世纪上半叶的法国社会生活场景,其中心线索是资产阶级和贵族阶级的历史兴衰;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动力,是金钱的罪恶作用;其基本手段,是诈骗逼攻、巧取豪夺。巴尔扎克作品的一个重要的特点,是他让同一人物在不同作品中反复出现,使他们在读者心中有一个完整的形象;另一个特点是将真人改头换面,成为他作品中的人物,使人物形象生动逼真。人们称他为“小说的莎士比亚”。
教材P71的文字阅读框,介绍了我们熟知的巴尔扎克作品中的形象——葛朗台,请同学们阅读。你还知道巴尔扎克的哪些作品?《高老头》《贝姨》„„
你能从教材中找出对《人间喜剧》的评价吗?教材P70倒数第二自然段:展示了19世纪前期整个法国的社会生活,尤其在揭露资本主义社会金钱的罪恶方面可谓入木三分,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下面我们来了解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板书:3.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还是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71第一、二、三自然段,并看教材中的相关图片,大致了解托尔斯泰及《战争与和平》。
在同学们阅读的内容中,提到了《战争与和平》的艺术价值,谁来回答一下?教材P71第三自然段:《战争与和平》描写俄国人民反抗法国侵略的战争场景,赞扬人民的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展现了在战争与和平交替的年代中俄国社会广阔的生活画面,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光辉与阴暗面,具有非凡的艺术成就。
补充说明:托尔斯泰用了将近七年的时间创作了他的史诗式鸿篇巨制《战争与和平》,这部作品通常被认为是世界文学中最伟大的小说之一。无论是就其所牵涉的范围还是就其写作的笔法来看,这部杰作都远远地超过以往的作品。在这部小说里,所有的生活素材交织成宏伟的多彩的画面,丰富的材料和众多的人物都得到客观地处理和描绘。《战争与和平》主要写1805——1814年这一时期的四个贵族家庭的历史,对这些家庭成员的描绘,是以拿破仑入侵俄国期间的俄国社会生活和两军大战的生动画面作为背景的。在这一不断变换的波澜壮阔的全景画面上,出现了贵族和农民、军官和士兵、沙皇和法国皇帝、外交官和廷臣、城市生活和乡村生活以及种种真实的战争场景。
教材中引用了两个人物对《战争与和平》的评价,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71中间的文字阅读框及左图下 4
面的文字说明。
教材P71本目内容的最后一个自然段,也同样对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特色和影响给予了说明。板书:4.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特色和影响
找学生阅读(教材P71最后一个自然段):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注重细节描写,通过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剖析社会问题的本质。他们的作品揭露被金钱扭曲的丑恶灵魂格外犀利,抨击罪恶的社会现实更具震撼力,提供了认识社会人生的镜子,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说明:“批判现实主义”的提法首先是由高尔基提出来的,教材P71最下面的文字阅读框引用了高尔基的话,其中指出了批判现实主义的不足,请同学们阅读。
你知道批判现实主义有什么不足吗?批判现实主义未能指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目的并非要彻底摧毁这种社会,而是主张用阶级调和的方式加以改良,这是其不足之处,也是其历史的局限性。
高尔基是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母亲》被公认是革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
三、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代表作——《母亲》
本目内容主要介绍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在俄国兴起的原因及作品《母亲》一书的情节梗概和意义。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72本目内容的三个自然段,弄清这两个问题。
板书:1.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在俄国兴起的原因;《母亲》一书的情节梗概和意义
为了让同学们对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有更深刻地了解,教参中提出了一个问题:《母亲》这本小说与前面提到的小说有什么重大区别?
板书:2.重大区别:
提示:(1)前面提到的小说只是批评现实社会,批判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一些丑恶现象,而《母亲》的思想倾向是要推翻旧的制度;(2)《母亲》的主要翁是出身贫寒的产业工人,这在以前的小说中也是没有的。
板书:2.重大区别:推翻旧制度
这种重大区别也反证了批判现实主义小说的不足。最后,我们来学习现代荒诞派戏剧——《等待戈多》。
四、现代荒诞派戏剧——《等待戈多》
找学生阅读教材P72本目内容的第一自然段:面对世界大战和经济大萧条等社会危机的冲击,人们从理想主义的幻梦中惊醒,深深陷入怀疑、迷惘和苦闷之中。文学艺术领域在深刻批判现实的同时,兴起了反传统、反理性的现代主义潮流。现代主义作家强调个人主观的感受,用夸张怪诞的手法警醒世人,淋漓尽致地渲染苦闷、迷惘、虚无情绪和变态心理等精神创作。
这段文字指出了现代荒诞戏剧兴起的背景。
板书:1.背景
补充说明: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最辉煌的世纪,但同时又充满令人心悸的动荡不安:战争的幽灵、革命的暴力、科技的双刃剑、价值的迷失、未来的冲击„„资本主义世界正经受着严重的社会精神危机。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荒诞派戏剧。其特点是:一反过去文学必需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用支离破碎的剧情和反复出现的对白,来表现人们及其理想在现实社会里的荒诞和非理性,从而引发人们关于自身的思考。
那么,荒诞派戏剧到底荒诞在哪里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73文字阅读框《反传统的荒诞剧》。为什么荒诞派作家一意要表现现实的丑恶、人生痛苦和绝望?
提示:荒诞派文学哲学基础是存在主义,即认为现实世界是荒诞而不可救药的,人物是孤独的、荒诞的,一切追求都未知数。荒诞派戏剧就是要表现“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没有人去,也没有人来,真可怕”这种荒诞虚无的人生观。荒诞派戏剧无论就内容还是形式来说,都是反传统的,并试图表现出生活的无理性,它们的目的旨在调动观众的理性思考。
法国作家贝克特的代表作《等待戈多》是这一艺术流派的开山之作。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72本目内容的第三、四、五、六自然段。
板书:2.《等待戈多》
《等待戈多》中两位主人公一直在等待一位叫做戈多的神秘人物的到来,此人不断让人送来各种信息,表示马上就到,但是从来没有出现过。他们想自杀,但是最终还是等了下去。虽然两个主人公被描绘成流浪汉,但实际上“他们”象征着不知道为何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普通人。他们设想了种种站不住脚的假设,认为他们的存在一定有某种意义,他们希望戈多能带来解释。作品呈现在人们面前的一切是那样的丑陋黑暗、荒凉凄惨,绝望和虚无的气氛更为令人窒息。作品所反映的那种可怕的生活正是他们所处的现实世界的缩影,剧中人物遭遇和精神状态,也与他们自身有某些相通之处。这也正是剧本的主题思想之所在。其实这两个人,按照贝克特的说法,无非是“存在于世界上又不知在这里是为了什么”的人,他们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耽搁在那,他们在等待一个名叫戈多的人,但他们不能肯定戈多是否曾允诺要来,甚至不知道他是否确实存在,这就表现出人类在一个荒诞的宇宙中的尴尬处境。正是这样看似荒诞不经的戏剧,却引起了人们长久的思索。
贝克特为什么会这样的创作思维呢?贝克特是爱尔兰人,“二战”期间留驻巴黎,饱尝战争引起的悲伤和无助的情感,由此开始了对人生更深入的思考和探寻。表面上,贝克特总是在描写人物中乱七八糟的东西,实际上他是在力图抓住人类生存的最本质方面。正因为如此,《等待戈多》这部戏剧从上映起反响强烈,贝克特也籍此一举成名,并由此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的评语是:“他是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使现代人从贫困境地中得到振奋。”
荒诞派戏剧是现代文学流派之一,请同学们看教材P72本目内容的第二自然段小字。在教材P73本目内容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指明了现代主义流派的影响。
板书:3.现代主义流派的影响
找学生阅读(教材P73最后一个自然段):现代主义流派给文学艺术领域带来强烈冲击与震撼,丰富了创作理念和手段,与现实主义互相渗透,形成欧美文艺异彩纷呈的多元发展局面。
小结:19世纪以来,世界政治和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文学领域里出现了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各种流派,深刻地反映了社会历史的现实。同学们可参看地图册P39《19世纪以来的欧洲文学》。
作业:“自我测评”4.如何看待《等待戈多》在现代戏剧中的思想价值?
提示:《等待戈多》围绕“迷惘的等待”这个主题展开,它试图论证:我们存在,所以我们等待;因为等待,所以我们存在。“戈多”也许只是某种生活的名称,它本身没有任何意义。它引发人们对于更深度问题的思考,如:从未征求我们的意见,我们就被投入到了世界,投入了生存——我们如何才能和这个事实妥协?我们是谁?自我的本质是什么?看似荒诞不经的剧情,却引发人们关于本质问题的深度思索,而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正是《等待戈多》的思想价值。
课堂反馈:
第三篇: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第8节《英国的制度创新》参考学案1 岳麓必修1
第8课 英国的制度创新
【图片说史】
“感谢陛下光临白宫为我上礼仪课”
英国是典型的君主立宪制国家,女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仅作为国家和民族的象征。1991年访问美国时,英国女王在白宫遭遇过尴尬的“讲台门”事件。当时英国女王在白宫进行演讲,而她面前的演讲台是如此之高,女王只能在讲台和麦克风后面露出一顶帽子,显然有人忘了将女王在讲台后面所站的地板垫高到合适的位置。有了前车之鉴,美国负责社交的官员在白宫内部分发了一本王室礼仪指导手册,详细介绍对王室成员的各种头衔称谓和交流礼节等,避免总统和美方官员“露怯”。尽管如此,布什仍然不断“出洋相”,在致欢迎词时差点把女王说到“18世纪”。
【课标点击】
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知识清单】
清单一 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 1.背景
(1)《大宪章》:13世纪初,英国大贵族迫使英王签署①《 》以限制王权。此后逐渐形成召开议会决定重大事宜的制度。
(2)“光荣革命”: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② 展开了激烈的夺权斗争。最终通过1688年的“③ ”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
2.确立:1689年,议会颁布④,确立了议会主权,限制了国王的权力。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
3.意义
(1)英国实行议会和国王集体统治,统治方式上实现了由“人治”转向“⑤ ”。(2)英国社会从此进入长期稳定发展时期。清单二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 9 1.背景:“光荣革命”后,国王成为“① ”的国家元首,内阁承担实际行政职责,其权力和重要性随之加强。
2.形成
(1)1721年,② 成为英国第一任内阁首相。
(2)19世纪中期,议会变成两大政党之间的权力角逐,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上台组阁,首相由多数党领袖担任。
3.特点
(1)内阁全体成员对议会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2)议会与内阁关系:如果议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下台,或者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
4.发展——1832年议会改革
(1)背景: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③ 资产阶级的力量迅速壮大。(2)内容: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席位。
(3)意义: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和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5.君主立宪制的特点(1)基础:代议制。(2)核心:责任内阁制。
(3)国王:国家元首,仅扮演仪式性角色,处于“统而不治”地位。(4)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④ 负责。
(5)首相:由议会多数党的领袖担任,掌握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核心突破】
1.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作用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2)各派通过政治斗争,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并使其政治斗争在一个有序的状态中,对社会的稳定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3)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大大削弱了国王的权力,结束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使英国走上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不仅对巩固资产阶级在英国的统治起了巨大的作用,而且为世界上很多国家树立了一种模式。
例题:1689年,英国国会通过法律文件“BILL OF RIGHT”,这一文件()A.确立了议会的最高权力 B.确立了民主共和制度 C.确立了国王的最高权威 D.确立了君主专制制度
解析:A 解答此题可以结合时间或者翻译英文,1689年英国颁布的法律文件是《权利
/ 9 法案》,由此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限制。
2.英国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
(1)连续性。近现代英国的主要国家机构和政治制度几乎无一不是从中世纪继承下来的历史遗产。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从英王的内阁到责任内阁制,无不体现英国政治制度发展的连续性特点。
(2)渐进性。英国制度的发展变化都是渐进式的,英国政治发展的历史,就是政治权力由英王转移到议会、行政权力转移到内阁的历史。议会政治、政党政治不断发展,内阁制逐渐形成,具有英国特色的代议制度逐步形成、不断完善,实现了全面的民主化。
(3)创新性。从《大宪章》到君主立宪制的逐渐确立和完善,英国历史上出现的各种政治机构和制度很少是在某种现成理论的指导下构建的,多是适应社会发展新变化,对旧的机构和制度及时地进行调整和改造,使得政治体制日益完善。例如内阁制的形成过程。
例题:
17、18世纪,英国的重要制度创新主要有()①责任内阁制 ②君主立宪制 ③两党制 ④议会 ⑤代议制
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解析:D 英国议会形成于13世纪。3.关于“代议制”
(1)代议制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这是一种间接民主的形式,通常由议会作为代表民意的机关。
(2)代议制是资产阶级取得革命胜利、夺取政权之后确立起来的。它的基本特征是:由通过普选产生的议员组成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议会决议事项均应由议员共同讨论并经多数通过;议会享有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现代国家大都实行代议制。
(3)由于各国的政体不同,其代议机关在国家政权组织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有所不同。如在英国的议会内阁制下,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居主导地位,起着核心作用,最高行政机构(内阁)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
例题:代议制民主政治的最大好处是()A.是真正的民主,可以保障所有人的利益 B.避免了党派间的斗争,有利于稳定政局
C.可以把斗争规定在一个相对有序的状态中,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和内战 D.可以限制王权,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解析:C 在君主立宪制下,很多问题都可以通过议会中各党派的协商和妥协来完成,从而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和内战。
【基础金题】
1.现代政治制度以及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等现代社会普遍接受的政治原则,是从
/ 9 哪个国家开始的()
A.中国 B.美国 C.英国 D.法国 2.按照英国责任内阁制的惯例,如果议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那么内阁可能()
①请国王重新任命 ②下台
③宣布解散议会,进行重新选举 ④重新选举首相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从《大宪章》那里继承的主要思想是()A.保障人民的人身自由思想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
B.用法律限制王权的思想 D.国王不能干涉议会的思想
4.要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之初的情况,下列文献可供参考的是()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大西洋宪章》 5.英国君主立宪制下的责任内阁制运行的基本原则有()①内阁由议会多数党组成 ②内阁实行集体负责,与首相共进退
③内阁必须得到议会的信任否则就要辞职或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④内阁名义上对议会负责,实际上对国王负责,由国王任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能力提升】
6.1667年,英国思想家弥尔顿在《失乐园》一诗中写道:“对最高的掌权者发出了怒吼。”这里的“掌权者”应该是()
A.资产阶级 B.新贵族 C.斯图亚特王朝 D.汉诺威王朝
7.伏尔泰说:(英国)是世界上抵制国王达到节制君权的唯一国家,它通过不断的努力,终于建立了合理的政府;在这个政府里,君主有有限的权力去做好事,如果想做坏事,那就双手被缚了。奠定英国这一政体基础的是()
A.议会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B.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C.内阁成为最高行政机构 D.责任内阁制的逐渐完善
8.在英国,有人形象地说:“议会除了不能使一个女人变成男人和使一个男人变成女人之外,能够做一切的事情。”下列说法与材料无关的是()
/ 9
D.①④
A.英国是君主专制的国家 B.议会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C.议会除立法、财政大权外,还行使对行政机关的监督权 D.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权力需求
9.英国的责任内阁与我国明朝时期的内阁的本质不同在于()A.内阁成员不是由君主任命 B.内阁成员人数众多 C.内阁行使国家行政权力 D.内阁实行任期制
10.历史学家在评论1832年英国议会选举制度改革时说“英国比欧洲任何国家也许更接近于革命”。这是因为()
A.工人阶级和下层群众获得了选举权 B.工业资产阶级获得进入议会的权力 C.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 D.避免了社会动荡,保持了政局的长期稳定
【迁移应用】
11.1997 年5月布莱尔首任英国首相,到 2005 年5月5日布莱尔领导的工党在英国大选中再次获得胜利,布莱尔也成为工党历史上第一位三次蝉联首相职务的领导人。在布莱尔执政的2003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出兵伊拉克,作为美国的重要盟国,英国也派兵参加了对伊拉克的战争。
请回答:
(1)布莱尔成为英国首相,应具备什么条件?
(2)英国派兵参加对伊拉克的战争,内阁成员大体上是赞同还是反对?为什么?
(3)如果当时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反对出兵,首相布莱尔是否会因此而撤兵?为什么?
/ 9
(4)假设英国议会中的大多数议员极力反对,结果又会怎样?
12.请阅读下列关于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几则材料:
材料一 国王是法律的创造者,而非法律创造国王开导国王„„假如臣民认为国王滥用权力,他们只能祈求上帝开导国王,把他引导到正确的道路上去„„,作为一个臣民争论国王能做什么,或国王不能做这做那,也是僭越和高度的侮辱。
——[英]詹姆士·斯图亚特《神权》
材料二 1629年3月英国议会在一份“抗议书”中说:凡是推广或引进天主教或阿米尼安教,从而改变英国现有宗教者,“都将被谴责为王国和全体国民的大敌”;凡是不经议会同意而主张或实际征收吨税或磅税者,“也将被谴责为王国和国民的大敌”;凡是不经议会同意而自愿交纳吨税或磅税的商人,“也将被谴责为英国自由的叛徒和敌人。”
——王觉非等《近代英国史》,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材料三 1649年,英国高等法院以英国人民的名义宣判国王查理一世为“暴君、叛徒、杀人犯和我国善良人民的公敌”,并将之斩首。
——王觉非等《近代英国史》,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材料四(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2)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3)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他同类指令与法庭,皆为非法而有害。(4)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5)向国王请愿,乃臣民之权利,一切对此项请愿之判罪或控告皆为非法。(6)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英]1689年《权利法案》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政治观念?
(2)材料
二、材料三反映了什么政治观念?
(3)造成英国人政治观念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 9
(4)结合前三则材料分析材料四的意义。
【高考靶场】
1.(2008年上海历史B组12)光荣革命后,英国政治体制发生了显著变化,表现在()A.内阁首相由国王兼任 B.王室成为政治统治中心 C.君主立宪制度确立 D.议会对内阁负责
2.(2008年上海历史2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前,反对国王专制统治的阵地在()A.议会 B.三级会议 C.教会 D.大陆会议
3.(2008年海南历史13)在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过程中,1701年颁布的嗣位法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法规定,国王所作的任何决定必须由同意该决定的大臣签署方能生效。这一规定的目的在于()
A.防止国王独断专行 B.扩大议会的权力 C.加强国王对内阁的控制 D.扩大国王的行政权
4.(2007年山东文综15)一个英国人在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来到中国,这一年他可能经历的事情是()
A.看到机户和机工因工资纠纷到衙门打官司 B.邀请中国朋友去他乘坐的船上参观蒸汽机 C.北京的朋友邀请他看京剧演出 D.收到国内来信说英王解散了议会
5.(2007年上海历史28)随着历史的变迁,许多概念的内涵发生了变化。例如“革命”,最早界定为改朝换代,近代以来则多指政治体制变革。下列选项对应上述概念内涵的是()
A.汤武革命/“光荣革命” B.“光荣革命”/工业革命 C.汤武革命/“文化大革命” D.工业革命/“文化大革命”
/ 9
参考答案 【知识清单】
清单一 ①大宪章 ②斯图亚特王朝 ③光荣革命 ④《权利法案》 ⑤法治 清单二 ①统而不治 ②沃波尔 ③工业 ④议会
【基础金题】
1.C 英国是世界近代史上最早确君主立宪政体的国家,它为世界其他国家提供了政体发展的模式。
2.C 英国内阁由议会的多数党组成,内阁对议会负责,当议会不信任政府时,内阁就要下台或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3.B 1215年颁布的《大宪章》,开始给王权设定了界限,英国从此保留了限定王权的传统。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规定英国推行君主立宪制,其含义就是用法律限制王权。
4.A 本题所给的选择标准一是属于英国,二是必须涉及君主立宪制。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5.B 英国自《权利法案》颁布后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内阁对议会负责。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能力提升】
6.C 英国革命的对象是斯图亚特王朝,是当时英国的掌权者。
7.B 《权利法案》的颁布意义在于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国王的权力,扩大议会权力。其结果就是逐渐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从而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8.A 在英国君主立宪制下,议会权力至上,君主权力受到法律的制约。故应选A项。9.C 中国明朝的内阁没有决策权,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机构,而英国的责任内阁有很大的权力。内阁是权利的重心,可以通过立法限制王权。
10.B 1832年,英国政府进行了第一次议会选举制度改革。改革法案降低了候选人和选民的财产资格要求,使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获得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迁移应用】
11.答案要点
(1)具备条件:工党必须在议会选举中获胜成为议会第一大党;布莱尔必须是工党领袖;必须通过英国女王的任命。
(2)赞同,内阁对国家事务集体负责,内阁与首相共进退。(3)不会。首相掌握行政大权,只对议会负责,不对国王负责。
(4)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要求内阁下台;内阁要么下台,要么请求国会宣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12.答案要点
/ 9(1)君权神授,国王的权力至高无上。
(2)反映了国家和全体国民的利益和意志高于国王(王权)的观念。
(3)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要求推翻国王的封建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发展资本主义。
(4)把否定国王专制的民主观念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议会成为国家和全体国民利益和意志的代表,议会的权力超过国王(国王受到议会的限制),确立了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
【高考靶场】
1.C 1689年,英国光荣革命后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在君主立宪制下,英王统而不治,权力中心在议会,议会中多数党组阁,并对议会负责,内阁首相则有议会多数党担任。
2.A 议会制度起源于英国,也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前,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反对国王专制统治的主要阵地,三级会议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斗争的阵地,大陆会议是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北美人民反英斗争的领导机构。
3.A 君主立宪制的意思是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利,约束国王的作为。只有A项符合嗣位法的目的所在。
4.A 清朝资本主义萌芽有所发展,所以会看到机户和机工之间的纠纷;最早以蒸汽作动力的汽船是1807年由美国人富尔顿发明,所以排除B项;京剧那个时代还没有形成,所以排除C;根据英国君主立宪制,英王不能解散议会,这位英国人不能收到英王解散议会的消息,故排除D。
5.A 汤武革命指的是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都是改朝换代;而“光荣革命”不是流血的革命,而是政治的变革。故选A项。
/ 9
第四篇:清风语文精编教案学案高中 1.1.2过滤和蒸发基础巩固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
1.1.2过滤和蒸发基础巩固训练
1.“粗盐提纯”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过滤时用玻璃棒搅拌漏斗内的液体,以加速过滤 B.蒸发到析出晶体时才需要用玻璃棒搅拌 C.待溶液蒸干后即停止加热
D.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晶体时就应停止加热
解析:“粗盐提纯”实验中,过滤时不能用玻璃棒搅拌漏斗内的液体,否则易将滤纸捅破;蒸发溶液的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目的是防止滤液局部温度过高而发生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晶体时,即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将滤液蒸干。
答案:D 2.进行过滤操作应选用的一组仪器是()A.滤纸、烧杯、试管夹、漏斗、玻璃棒 B.烧杯、酒精灯、试管、漏斗
C.铁架台(附铁圈)、烧杯、漏斗、玻璃棒、滤纸 D.铁架台(附铁圈)、烧杯、漏斗、玻璃棒
解析:按照过滤装置从下而上进行记忆。铁架台(附铁圈)、烧杯、漏斗、玻璃棒,注意滤纸是实验用品不属于实验仪器。
答案:D 3.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沙里淘金是利用金与沙的密度相差较大而将沙淘走,使金留下
B.化学上所指的杂质,有的本来无害且很有价值,即使有害无价值的也应设法变废为宝
C.检验某溶液时,将检测试剂一次加入全部溶液里 D.蒸发时加热到蒸发皿出现较多固体时即可
解析:在检验配好的溶液中是否含有某种离子时,应取少量溶液进行检验,绝对不能将试剂直接加到全部待检溶液中,故选C。
答案:C 4.下列有关过滤和蒸发的操作中,正确的是()A.过滤时,漏斗的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B.为了加快过滤速度,可用玻璃棒搅动过滤器中的液体 C.当蒸发皿中的固体完全蒸干后,再停止加热 D.实验完毕后,用手直接取走蒸发皿
解析:过滤时不可搅动过滤器中的液体,B错误;蒸发时,当蒸发皿中出现大量固体时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C错误;实验结束后应使用坩埚钳夹持蒸发皿,D错误。
答案: A 5.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可将下列各组混合物分离的是()A.硝酸钠、氢氧化钠
C.氯化钾、二氧化锰
B.氧化铜、二氧化锰 D.硫酸铜、氢氧化钙
解析:A项,NaNO3和NaOH都溶于水,无法用过滤法分离;B项,CuO和MnO2都不溶于水;D项CuSO4、Ca(OH)2溶于水后两者会发生反应;而KCl和MnO2可用过滤法分离,然后蒸发滤液即可得到KCl。
答案:C 6.某溶液中可能含有SO4、CO3、Cl。为了检验其中是否含有SO4,除BaCl2溶液外,还需要的溶液是()A.H2SO4 C.NaOH 答案:B 7.某溶液中含有较大量的Cl、CO3、OH等3种阴离子,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就能够分别将3种阴离子依次检验出来,下列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①滴加Mg(NO3)2溶液 ②过滤 ③滴加AgNO3溶液 ④滴加Ba(NO3)2溶液 A.①②④②③ C.①②③②④
B.④②①②③ D.④②③②①
-
2-
-
2-
2-
-
2-
B.HCl D.NaNO3
解析:若第一步加的是Mg(NO3)2溶液,则会有Mg(OH)2和MgCO3两种沉淀,这样就无法判定该溶液中含有的是哪种离子,同理也可将③排除,则第一步加的必是④,生成沉淀的则必是CO3;将其过滤,滤液中还有Cl、OH,滴加Mg(NO3)2溶液即可将OH沉淀下来,再过滤,向滤液中滴加AgNO3溶液即可检验出Cl。
答案:B 8.向某溶液中滴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入稀HNO3,沉淀不溶解,则该溶液中()A.一定有SO4 C.一定无Ag +2-
-2-
-
-
-
B.可能有SO4或Ag D.可能有CO3
2-
2-+解析:溶液中加入BaCl2,可产生BaSO4、AgCl等白色沉淀,再加稀HNO3,两者均不溶解,所以B正确。
答案:B
第五篇:清风语文精编教案学案【导学案设计】2017版高中 3.1.2烷烃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第2课时 烷
烃
1.了解烷烃的概念、通式及结构特点。
2.了解烷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理解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的概念,并会判断及书写简单烷烃的同分异构体。
烷烃的结构与甲烷类似,但也有不同,教学中可从甲烷的模型出发,重点研究丙烷、丁烷中碳的连接情况,引导学生思考烷烃的结构。对于同分异构现象只要求识别、判断和书写简单烷烃的同分异构体。
一、烷烃
1.分子结构特点及命名
(1)碳原子间只以①单键结合,剩余价键均与②氢原子结合,使每个碳原子的化合价都达到“饱和”,这样的烃叫作饱和烃,也称为③烷烃。烷烃的通式为④CnH2n+2,丙烷的分子式为⑤C3H8,其结构简式为⑥CH3CH2CH3。
(2)烷烃可以根据碳原子数的多少进行命名,当碳原子数在十以内时,常以甲、乙、丙、丁、⑦戊、⑧己、⑨庚、⑩辛、壬、癸依次代表碳原子数,其后加烷字,如五个碳原子的烷烃称为戊烷。当碳原子数在十以上时,以汉字数字代表,如十二个碳原子的烷烃分子式为C12H26,可命名为十二烷。
2.烷烃的性质(1)物理性质
随着碳原子数的递增,烷烃的熔沸点依次升高,相对密度逐渐增大,但其密度均比水小,状态依次由气态、液态到固态。一般来说,碳原子数在4及以内的烷烃常温下为气态。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烷烃的含碳量逐渐增大。
(2)化学性质
烷烃的化学性质与甲烷相似,常温下,不能与强酸、强碱、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水等物质反应,在光照条件下可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如1 mol丙烷最多可与8 mol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烷烃均能在空气中燃烧,用烷烃的通式表示烷烃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nH2n+2+O2nCO2+(n+1)H2O。
二、同系物及同分异构体
1.同系物的定义: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如甲烷、乙烷、丙烷等互为同系物。
2.同分异构体
(1)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物质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不同的结构。
(2)丁烷有两种同分异构体,其结构简式分别为正丁烷、异丁烷。戊烷有三种同分异构体,其结构简式分别为、、。
1.有同学认为正丁烷的碳链上无支链,所以是直线形的分子,你同意该观点吗?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不同意,正丁烷的碳链是锯齿形的,不是直线形的。
2.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一定互为同分异构体吗?请举例说明。【答案】不一定,如CO与N2相对分子质量相同,但不互为同分异构体。
探究1:同系物及同分异构体概念的辨析
有下列各组微粒或物质: A.O2和O3 BC和C C.CH3CH2CH2CH3和 D.和
E.CH3CH2CH2CH3和
(1)
组两种微粒互为同位素;(2)
组两种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3)
组两种物质属于同系物;(4)
组两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5)
组两物质是同一物质。
【答案】(1)B(2)A(3)C(4)E(5)D
甲烷的一氯代物、二氯代物、三氯代物、四氯代物均不存在同分异构体,若甲烷是平面正四边形结构,甲烷的四种取代物中,哪种会存在同分异构体?
②判断依据: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
③性质:化学性质几乎一样,物理性质有差异。
1618④实例:H、D、T;O与O。(2)同系物
①适用对象:有机物。
②判断依据:a.结构相似的同一类物质;b.符合同一通式;c.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相差14n)。③性质:化学性质相似,熔沸点、密度呈规律性变化。④实例:甲烷与丁烷。(3)同分异构体
①适用对象:有机物、无机物。
②判断依据:a.分子式相同;b.结构不同;c.不一定是同一类物质。③性质:化学性质可能相似也可能不同,物理性质不同。④实例: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
1.下列关于同系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同系物具有相同的通式 B.同系物的化学性质基本相似
C.同系物的组成一定相差n个CH2原子团(n>0)D.正丁烷和异丁烷互为同系物 【答案】D 2.下列化合物互为同系物的是()。
A.一氯甲烷和二氯甲烷 B.C2H6和C4H8 C.C2H4和C2H6
D.CH3CH2CH3和 【答案】D 3.下列烷烃在光照下与氯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一氯代物的是()。
A.CH3CH2CH2CH3
B.C.D.【解析】判断一氯代物有几种,主要是分析该有机物中含有几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可以通过对称法则分析碳原子,即对称的碳原子上含有的氢原子是同种原子。A项,CH3CH2CH2CH3从中间对称,有2种氢原子,其一氯代物有2种;B项中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的—CH3是相同的,所以共有2种不同的氢原子,其一氯代物有2种;C项中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CH3是相同的,中间的C原子上没有氢原子,所以只有一种氢原子,其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同理可推知D项中有4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其一氯代物有4种。
【答案】C
4.下列是某同学书写的C5H12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CH3—CH2—CH2—CH2—CH3 ②
③ ④ ⑤
这些结构简式中出现重复的是
(填序号)。
【解析】烷烃分子中的碳碳单键()是可以任意旋转的,不可把同一物质的不同写法当成不同物质。例如题中②③④均为同一种物质,只不过写法不同而已。
【答案】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