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语文精编教案学案【新步步高】沪科版必修一每课一练 3.3 摩擦力

时间:2019-05-15 06:59: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清风语文精编教案学案【新步步高】沪科版必修一每课一练 3.3 摩擦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清风语文精编教案学案【新步步高】沪科版必修一每课一练 3.3 摩擦力》。

第一篇:清风语文精编教案学案【新步步高】沪科版必修一每课一练 3.3 摩擦力

3.3 摩擦力 每课一练(沪科版必修1)

题组一 对摩擦力的理解

1.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作用在物体上的滑动摩擦力只能使物体减速,不可能使物体加速 B.作用在物体上的静摩擦力只能使物体加速,不可能使物体减速 C.作用在物体上的滑动摩擦力既可能使物体减速,也可能使物体加速 D.作用在物体上的静摩擦力既可能使物体加速,也可能使物体减速 答案 CD 解析 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也可能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但一定是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当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时,使物体加速,选项A错误,C正确;当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时,使物体减速,选项B错误,D正确.

2.关于摩擦力与弹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弹力一定有摩擦力 B.有摩擦力一定有弹力 C.弹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D.摩擦力越大,弹力一定越大 答案 B 解析 根据摩擦力和弹力产生的特点可知,有摩擦力一定有弹力,但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A错,B对;弹力越大,摩擦力不一定越大,同理,摩擦力越大,弹力也不一定越大,C、D错.

题组二 滑动摩擦力

3.关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B.压力不变,动摩擦因数不变,接触面积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C.压力不变,动摩擦因数不变,速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D.动摩擦因数不变,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答案 D 解析 由滑动摩擦力计算式f=μN知,两物体间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与动摩擦因数μ及压力N有关,与接触面积及两物体间的相对运动速度无关. 4.关于动摩擦因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接触面间压力越大,动摩擦因数越大 B.两物体间滑动摩擦力越大,动摩擦因数越大

C.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与滑动摩擦力成正比,与两物体间的压力成反比

D.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是由两物体的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等决定的,与滑动摩擦力和正压力的大小无关 答案 D 5.如图1所示,把两本书一页一页地交叉对插,然后两手各抓住一本书的书脊用力对拉,平时随手很容易移动的两本书竟会变得像用强力胶粘在一起似的,难舍难分,关于其中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 A.增大了摩擦的接触面积 B.增大了动摩擦因数 C.增加了摩擦力的个数 D.以上说法都不对 答案 C 解析 摩擦力的大小只和压力及动摩擦因数有关,和接触面积没有关系,把两本书一页一页地交叉对插后,每页间的动摩擦因数没有改变,但每页间都有摩擦力作用,拉开两本书的力等于一本书每页受到的摩擦力的和,相当于增加了摩擦力的个数,C项正确. 题组三 静摩擦力

6.关于静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个表面粗糙的物体,只要直接接触就会产生静摩擦力 B.静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C.静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间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两个物体之间的静摩擦力总是一个定值 答案 C 解析 由于静摩擦力产生在彼此直接接触且相互挤压、接触面粗糙又有相对运动趋势的物体之间,所以A错误;静摩擦力的作用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不能说成阻碍物体的运动,所以B错误,C正确;两物体间静摩擦力的大小随物体所受外力的变化而变化,因此D错误.

7.如图5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向左拉力F1和水平向右拉力F2作用下,静止于水平地面上,已知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物体所受摩擦力f的大小和方向为()

图5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在AB段,物体相对皮带向下滑动,受到沿皮带向上的滑动摩擦力,①对;在BC段,物体相对皮带有向下滑的趋势,受到沿皮带向上的静摩擦力,④对,故B项正确.

第二篇:物理:3.3《摩擦力》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3.3 摩擦力 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方向和大小

2、理解最大静摩擦力的物理意义和大小特点

3、提高物理实验的操作技能 过程方法:

1、体会应用DIS系统研究物理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2、体会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有趣的物理实验,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通过对常见生活现象的重新思考,培养学生善于审视和探索日常生活现象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难点】

1、静摩擦力的方向判定

2、静摩擦力大小的探究

3、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的探究

4、摩擦力生活实际应用

【教学方法】

1、DIS实验探究

2、学生互动实验

【学习用具】

DIS实验系统 毛刷 木块 砝码 木板 毛巾面 玻璃 直尺

【教学过程】 【课堂引入】

(1)筷子提米

(2)两本书夹在一起,请学生上台来拉

一、静摩擦力的概念

定义: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趋势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叫做静摩擦力。产生条件:

(1)接触且挤压;(2)接触面粗糙;(3)有相对运动趋势。

二、静摩擦力的方向

实验探究:利用毛刷进行静摩擦力方向的研究。

方向:静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三、静摩擦力的大小

DIS实验探究:静摩擦力的大小变化规律

实验结论:当木块与木板相对静止时,木块所受静摩擦力与外力等值反向,且随着引起静摩擦力的外力的增大而增大。

四、最大静摩擦力

定义:静摩擦力的最大值叫做最大静摩擦力,物体受最大静摩擦力时,处于即将滑动而未滑动的临界状态。

假设最大静摩擦力为Fmax:则静摩擦力F:0<F≤Fmax DIS实验探究:最大静摩擦力 实验参考结论:

(1)对于同一种接触面,压力越大,最大静摩擦力越大;

(2)对于相同大小的压力,接触面不同,一般最大静摩擦力也不同,接触面比较粗糙时,最大静摩擦力也比较大;

(3)对于不同接触面或不同的压力,最大静摩擦力都大于滑动摩擦力。

五、摩擦力的应用

1、人走路时的摩擦力分析

2、擂台挑战——单指夺棒

3、拔河比赛取胜之道

4、自行车中的摩擦力问题

第三篇:2015年高中物理 3.3摩擦力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三节 摩擦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认识滑动摩擦的规律.知道动摩擦因数与相互接触的物体的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会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2.能运用滑动摩擦力公式来计算滑动摩擦力。

3.认识静摩擦的规律,知道静摩擦力的变化范围及其最大值。4.知道最大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

5.会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简单地计算静摩擦力的大小。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利用物理语言分析、思考、描述摩擦力概念和规律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3.让学生学会在实验中控制变量和实验条件。

4.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实验和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实践——认识(规律)——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3.在研究问题时,要培养突出主要矛盾,忽略次要因素的思维方法。教学重点:

1.滑动摩擦力大小的计算以及方向的判断. 2.静摩擦力的有无的判断以及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

3.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规律,正确理解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教学难点:

1.静摩擦力有无的判断和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 2.静摩擦力大小的简单计算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桌子、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直引新课:今天我们学习摩擦力。

请同学回顾什么是摩擦力: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个力叫做摩擦力. 思考与讨论:

互相接触的物体相对静止的时候,是不是也可能产生摩擦力呢?

以课本p60图3.31为例试说明 桌子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有无静摩擦力? 手推桌子,桌子与地面有无静摩擦力?

(二)新课教学

1、静摩擦力

1.以手推桌子为例分析摩擦力的概念

①开始用很小的推力,推不动,分析桌子受力情况。②再用稍大的力去推,还是静止不动,分析受力情况 ③继续增大推力,讲桌开始运动,分析受力情况。

分析:桌子在推力作用下相对地面静止,但在沿这个力的方向上有相对运动趋势,就是因为桌子跟地板之间发生了摩擦。这个摩擦力和推力都作用在桌子上,他们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彼此平衡,因此桌子保持不动,这时发生的摩擦叫静摩擦力。结论:两个物体之间只有相对运动的趋势,而没有相对运动。2.摩擦力的产生条件:粗糙,有弹力,有相对运动的趋势。3.探究静摩擦力大小与什么有关(学生活动)静摩擦力的大小与外力有关

4.方向:总是跟接触面相切,与相对运动的趋势的方向相反 5.最大静摩擦力就是物体刚开始运动时所需的最小推力。

书P61实验结论:静摩擦力随着推力的增大而增大,它的极限值就是最大静摩擦力。可见,静摩擦力的大小在一个范围内:0FFmax 最大静摩擦力跟正压力成正比 6.关于静摩擦力有无的判断

方法一:根据初中学过的二力平衡条件 方法二:假设法 例:斜面上有一物体,质量为m,在斜面上静止不动,m受摩擦力吗?为什么? 7.静摩擦力的作用 课本p62“说一说” 拿在手中的东西不会滑落

把线织成布,用布缝衣服,也是靠纱线之间的静摩擦力的作用。练习:

1、课本P65第2题

2、如图,物体在F的作用下静止,当F的大小变化时,分析物体所受的静摩擦力情况。

思考:

1、静摩擦力能不能发生在运动的物体之间? 静摩擦力中的“静”应该是指的相互接触并且有相对运动趋势的物体之间的摩擦力,它应该是指的相对静止。

2、静摩擦力的大小如何确定? 可以根据平衡条件来做。

观察:课本p61图3.33,当拉力大于物体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时,物体的运动情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物体由静止变为了运动。

提问:这时候物体与地面之间还有没有摩擦力?如果有,是什么性质的摩擦力? 物体与地面之间仍然有摩擦力,不过摩擦力的性质由静摩擦力变为滑动摩擦力。下面就来研究一下滑动摩擦力。2.滑动摩擦力

以手推桌为例,继续增大推力直到桌子开始运动,一旦物体运动物体就受滑动摩擦力,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是因为受到摩擦力。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结合上面的实验,然后说出什么叫做滑动摩擦力。

1.滑动摩擦力的概念: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的时候,会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滑动的力。

根据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我们探究一下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怎样的? 2.滑动摩擦力产生条件:粗糙,有弹力,有相对运动 3.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学生活动)粗糙程度,正压力,材料等

F 实验证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相互之间的正压力FN成正比,还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材料有关。

4.大量实验表明,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成正比。数学表达式: FFN

F为摩擦力,FN为压力(对物体表面垂直的作用力),为动摩擦因数.其数值与接触面的材料、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没有单位。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62,了解几种材料间的动摩擦因素。5.方向:总是跟接触面相切,跟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强调:需要注意的是,滑动摩擦力的方向虽然是跟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但是要把相对运动方向跟运动方向这两个概念区分开,不能混为一谈。练习:课本P65第一题 例题:课本P63 小结解题过程:

1.根据题意,画受力分析图; 2.列方程,代数据,得结果。学生练习

若该物体在F=40N的作用下沿墙下滑,物体与墙之间的滑动摩擦系数为0.2,求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思考:

1、静止的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一定是静摩擦力,运动的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一定是滑动摩擦力吗? 举例说明:皮带传送机把货物运往高处,物体是运动的,当相对于皮带没有滑动,受到静摩擦力。

一个人端着一杯水走路,杯子受到手的静摩擦力。人走路时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等。

物体沿斜面下滑,物体受到沿斜面向上的滑动摩擦力,同时斜面受到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此时斜面是静止的。

2、摩擦力一定阻碍物体运动吗? 摩擦力只是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不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

皮带传送机上的货物受到的摩擦力拉着货物向上运动是动力,同时它阻碍了货物相对于皮带的运动。

3、滚动摩擦力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63最后一段得出什么是滚动摩擦,以及生活中常见的事例。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滚动时,物体之间存在的摩擦叫做滚动摩擦。在滑动摩擦中,物体间产生的阻碍物体间滚动的作用力,叫做滚动摩擦力。在压力相同时,滚动摩擦力要比滑动摩擦力小得多。

举例:

1、地面有沙子,易滑倒。

2、滚动轴承。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64“科学漫步”,了解流体的阻力。小结: 1.静摩擦力

(1)静摩擦力的方向(2)静摩擦力的大小 2.滑动摩擦力

(1)滑动摩擦力产生原因(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3)滑动摩擦力的计算 作业:课本P65第3题

第四篇:清风语文精编教案学案【导学案设计】2017版高中 3.1.2烷烃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第2课时 烷

1.了解烷烃的概念、通式及结构特点。

2.了解烷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理解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的概念,并会判断及书写简单烷烃的同分异构体。

烷烃的结构与甲烷类似,但也有不同,教学中可从甲烷的模型出发,重点研究丙烷、丁烷中碳的连接情况,引导学生思考烷烃的结构。对于同分异构现象只要求识别、判断和书写简单烷烃的同分异构体。

一、烷烃

1.分子结构特点及命名

(1)碳原子间只以①单键结合,剩余价键均与②氢原子结合,使每个碳原子的化合价都达到“饱和”,这样的烃叫作饱和烃,也称为③烷烃。烷烃的通式为④CnH2n+2,丙烷的分子式为⑤C3H8,其结构简式为⑥CH3CH2CH3。

(2)烷烃可以根据碳原子数的多少进行命名,当碳原子数在十以内时,常以甲、乙、丙、丁、⑦戊、⑧己、⑨庚、⑩辛、壬、癸依次代表碳原子数,其后加烷字,如五个碳原子的烷烃称为戊烷。当碳原子数在十以上时,以汉字数字代表,如十二个碳原子的烷烃分子式为C12H26,可命名为十二烷。

2.烷烃的性质(1)物理性质

随着碳原子数的递增,烷烃的熔沸点依次升高,相对密度逐渐增大,但其密度均比水小,状态依次由气态、液态到固态。一般来说,碳原子数在4及以内的烷烃常温下为气态。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烷烃的含碳量逐渐增大。

(2)化学性质

烷烃的化学性质与甲烷相似,常温下,不能与强酸、强碱、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水等物质反应,在光照条件下可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如1 mol丙烷最多可与8 mol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烷烃均能在空气中燃烧,用烷烃的通式表示烷烃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nH2n+2+O2nCO2+(n+1)H2O。

二、同系物及同分异构体

1.同系物的定义: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如甲烷、乙烷、丙烷等互为同系物。

2.同分异构体

(1)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物质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不同的结构。

(2)丁烷有两种同分异构体,其结构简式分别为正丁烷、异丁烷。戊烷有三种同分异构体,其结构简式分别为、、。

1.有同学认为正丁烷的碳链上无支链,所以是直线形的分子,你同意该观点吗?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不同意,正丁烷的碳链是锯齿形的,不是直线形的。

2.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一定互为同分异构体吗?请举例说明。【答案】不一定,如CO与N2相对分子质量相同,但不互为同分异构体。

探究1:同系物及同分异构体概念的辨析

有下列各组微粒或物质: A.O2和O3 BC和C C.CH3CH2CH2CH3和 D.和

E.CH3CH2CH2CH3和

(1)

组两种微粒互为同位素;(2)

组两种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3)

组两种物质属于同系物;(4)

组两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5)

组两物质是同一物质。

【答案】(1)B(2)A(3)C(4)E(5)D

甲烷的一氯代物、二氯代物、三氯代物、四氯代物均不存在同分异构体,若甲烷是平面正四边形结构,甲烷的四种取代物中,哪种会存在同分异构体?

②判断依据: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

③性质:化学性质几乎一样,物理性质有差异。

1618④实例:H、D、T;O与O。(2)同系物

①适用对象:有机物。

②判断依据:a.结构相似的同一类物质;b.符合同一通式;c.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相差14n)。③性质:化学性质相似,熔沸点、密度呈规律性变化。④实例:甲烷与丁烷。(3)同分异构体

①适用对象:有机物、无机物。

②判断依据:a.分子式相同;b.结构不同;c.不一定是同一类物质。③性质:化学性质可能相似也可能不同,物理性质不同。④实例: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

1.下列关于同系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同系物具有相同的通式 B.同系物的化学性质基本相似

C.同系物的组成一定相差n个CH2原子团(n>0)D.正丁烷和异丁烷互为同系物 【答案】D 2.下列化合物互为同系物的是()。

A.一氯甲烷和二氯甲烷 B.C2H6和C4H8 C.C2H4和C2H6

D.CH3CH2CH3和 【答案】D 3.下列烷烃在光照下与氯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一氯代物的是()。

A.CH3CH2CH2CH3

B.C.D.【解析】判断一氯代物有几种,主要是分析该有机物中含有几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可以通过对称法则分析碳原子,即对称的碳原子上含有的氢原子是同种原子。A项,CH3CH2CH2CH3从中间对称,有2种氢原子,其一氯代物有2种;B项中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的—CH3是相同的,所以共有2种不同的氢原子,其一氯代物有2种;C项中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CH3是相同的,中间的C原子上没有氢原子,所以只有一种氢原子,其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同理可推知D项中有4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其一氯代物有4种。

【答案】C

4.下列是某同学书写的C5H12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CH3—CH2—CH2—CH2—CH3 ②

③ ④ ⑤

这些结构简式中出现重复的是

(填序号)。

【解析】烷烃分子中的碳碳单键()是可以任意旋转的,不可把同一物质的不同写法当成不同物质。例如题中②③④均为同一种物质,只不过写法不同而已。

【答案】②③④。

第五篇:清风语文精编教案学案高中 1.1.2过滤和蒸发基础巩固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

1.1.2过滤和蒸发基础巩固训练

1.“粗盐提纯”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过滤时用玻璃棒搅拌漏斗内的液体,以加速过滤 B.蒸发到析出晶体时才需要用玻璃棒搅拌 C.待溶液蒸干后即停止加热

D.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晶体时就应停止加热

解析:“粗盐提纯”实验中,过滤时不能用玻璃棒搅拌漏斗内的液体,否则易将滤纸捅破;蒸发溶液的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目的是防止滤液局部温度过高而发生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晶体时,即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将滤液蒸干。

答案:D 2.进行过滤操作应选用的一组仪器是()A.滤纸、烧杯、试管夹、漏斗、玻璃棒 B.烧杯、酒精灯、试管、漏斗

C.铁架台(附铁圈)、烧杯、漏斗、玻璃棒、滤纸 D.铁架台(附铁圈)、烧杯、漏斗、玻璃棒

解析:按照过滤装置从下而上进行记忆。铁架台(附铁圈)、烧杯、漏斗、玻璃棒,注意滤纸是实验用品不属于实验仪器。

答案:D 3.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沙里淘金是利用金与沙的密度相差较大而将沙淘走,使金留下

B.化学上所指的杂质,有的本来无害且很有价值,即使有害无价值的也应设法变废为宝

C.检验某溶液时,将检测试剂一次加入全部溶液里 D.蒸发时加热到蒸发皿出现较多固体时即可

解析:在检验配好的溶液中是否含有某种离子时,应取少量溶液进行检验,绝对不能将试剂直接加到全部待检溶液中,故选C。

答案:C 4.下列有关过滤和蒸发的操作中,正确的是()A.过滤时,漏斗的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B.为了加快过滤速度,可用玻璃棒搅动过滤器中的液体 C.当蒸发皿中的固体完全蒸干后,再停止加热 D.实验完毕后,用手直接取走蒸发皿

解析:过滤时不可搅动过滤器中的液体,B错误;蒸发时,当蒸发皿中出现大量固体时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C错误;实验结束后应使用坩埚钳夹持蒸发皿,D错误。

答案: A 5.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可将下列各组混合物分离的是()A.硝酸钠、氢氧化钠

C.氯化钾、二氧化锰

B.氧化铜、二氧化锰 D.硫酸铜、氢氧化钙

解析:A项,NaNO3和NaOH都溶于水,无法用过滤法分离;B项,CuO和MnO2都不溶于水;D项CuSO4、Ca(OH)2溶于水后两者会发生反应;而KCl和MnO2可用过滤法分离,然后蒸发滤液即可得到KCl。

答案:C 6.某溶液中可能含有SO4、CO3、Cl。为了检验其中是否含有SO4,除BaCl2溶液外,还需要的溶液是()A.H2SO4 C.NaOH 答案:B 7.某溶液中含有较大量的Cl、CO3、OH等3种阴离子,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就能够分别将3种阴离子依次检验出来,下列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①滴加Mg(NO3)2溶液 ②过滤 ③滴加AgNO3溶液 ④滴加Ba(NO3)2溶液 A.①②④②③ C.①②③②④

B.④②①②③ D.④②③②①

2-

2-

2-

2-

B.HCl D.NaNO3

解析:若第一步加的是Mg(NO3)2溶液,则会有Mg(OH)2和MgCO3两种沉淀,这样就无法判定该溶液中含有的是哪种离子,同理也可将③排除,则第一步加的必是④,生成沉淀的则必是CO3;将其过滤,滤液中还有Cl、OH,滴加Mg(NO3)2溶液即可将OH沉淀下来,再过滤,向滤液中滴加AgNO3溶液即可检验出Cl。

答案:B 8.向某溶液中滴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入稀HNO3,沉淀不溶解,则该溶液中()A.一定有SO4 C.一定无Ag +2-

-2-

B.可能有SO4或Ag D.可能有CO3

2-

2-+解析:溶液中加入BaCl2,可产生BaSO4、AgCl等白色沉淀,再加稀HNO3,两者均不溶解,所以B正确。

答案:B

下载清风语文精编教案学案【新步步高】沪科版必修一每课一练 3.3 摩擦力word格式文档
下载清风语文精编教案学案【新步步高】沪科版必修一每课一练 3.3 摩擦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