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清风语文精编教案学案北学校八年级下册 10.5 物体的浮与沉(第2课时)学案(无答案) 苏科版
10.5 物体的浮沉(第2课时)导学目标:
1.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归纳改变物体浮沉的方法。2.知道常见物体实现浮沉的途径。3.进一步提高对浮沉图像的分析能力。4.归纳求浮力的常用方法。【导学问题】改变物体浮沉的方法
1、物体的浮沉取决于物体所受的 力与 力。改变物体
2、改变物体浮沉
改变
改变物体
【实例分析】
改变
一、潜水艇
1、潜水艇是通过改变 来实现浮沉的。
2、潜艇在水面下悬浮时,F浮 G;
若向水仓中冲水,潜艇的自重,F浮 G,潜艇就会 ;
若将水仓中的水排出,潜艇的自重,F浮 G,潜艇就会 ;露出水面后,浮力,直至浮力 重力时,就会 在水面上。
3、大致作出潜艇从漂浮到下沉后的浮力与时间的变化图像
二、使鸡蛋重新上浮
1、使清水中的鸡蛋上浮,可采用的方法是。
2、大致作出鸡蛋上浮至漂浮过程的浮力与时间变化图像
3、在纵坐标上找出浮力等于鸡蛋重力的点G。
三、使鸡蛋再次下沉
1、要使盐水中的鸡蛋再次下沉,可采用的方法是。
2、大致作出鸡蛋由漂浮至沉底过程的浮力与时间变化图像
【学以致用】
1、孔明灯的上浮:灯内空气加热后密度,重力,当灯的重力 浮力时就会。
2、热气球的下降:火焰调小后,气球内气体温度,压强变,外部空气进入气球,热气球重力,当重力 浮力时,热气球就会下降。
3、气球、飞艇:当气球充气或放气时,气球体积急剧改变,所受浮力随之明显改变。所以,气球、飞艇是通过 来实现浮沉的。
3、浮沉子是通过改变 来实现浮沉的。
【能力提升】
一、根据漂浮条件比较液体密度大小
1、如图,尝试推导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
结论:同一物体漂浮在不同液体上,V排,ρ液 ;ρ液,V排。
2、如图,同一艘轮船从黄海驶入长江,则 A是,B是(长江/黄海),轮船受到的浮力(变大/不变/变小)。
3、如图,一艘潜艇从海面下潜行进入长江,所受浮力,为保证能在江水内悬浮,潜艇的水仓应 一些水。
二、求浮力的新方法
1、: ;
2、: ;
3、: ;
4、漂浮、悬浮时:。
第二篇:八年级物理下册 物体的浮与沉教案 苏科版
物体的浮与沉教案 苏科版物理
[课题名称]:物体的浮与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观察物体上浮与下沉、悬浮的现象,寻找使物体浮与沉的方法
(2)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能应用浮沉条件解释一些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物体浮沉条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2)通过对浮沉条件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生课外活动小制作和查阅打捞中山舰的资料,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动手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浮沉原理的应用,让学生体验生活、物理、社会的紧密联系。
(2)通过制作与阅读材料,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爱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和改变物体浮沉的方法
教学难点:灵活利用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和学具]:弹簧测力计、量筒、泡沫塑料、密封的小玻璃瓶(及配重)、橡皮泥、硬币、蜡块
[课堂类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运用多媒体课件,来创设教学情境。
看一看:热气球升空
让学生观看多媒体视频--热气球升空,借此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说明以上内容都跟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物体的浮与沉”有关。
二、新课教学
1、活动10.1怎样使物体上浮或下沉
猜一猜:
把一些物品,如橡皮泥、硬币、泡沫塑料、小玻璃瓶和自备的各种小物体,浸没在水中松手后,它们如何运动?
试一试:
通过动手探究得出结论:
上浮的物体有:泡沫塑料、密封的小玻璃瓶、蜡块„„
下沉的物体有:实心橡皮泥、硬币、内装许多配重的小玻璃瓶„„
用心
爱心
专心
议一议:怎样使下沉的物体浮起来?怎样使漂浮的物体沉下去?
做一做:带着问题继续进行探究。
想一想:对各组采取的措施,用交流的方法汇集起来,通过讨论,引导学生从重力和浮力的关系归纳出所采用的方法的实质。
得出:物体的上浮或下沉是由重力和浮力的相互关系决定的。因此,使物体液体中上浮的方法有两种:
其一是减小重力。如,减少玻璃瓶中的配重、或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将实心物体挖成空心;
其二是增大物体受到的浮力。如,增大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或增大液体的密度(向水中撒盐)。
所采用方法的实质是:改变了物体的重力或浮力。
2.活动10.2 探究物体浮沉的条件
首先根据活动10.1实验结论:可以通过改变物体所受重力和浮力的大小来控制物体的浮与沉来提出问题。
物体上浮和下沉时,它受到的重力与浮力各有什么关系?
猜一猜:让学生对上述问题进行猜想。各种猜想都可。
做一做:测量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浮力探究物体浮沉的条件。
设计实验方案:测出浮力和重力进行比较。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量筒、水、小瓶、配重物。
本活动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自主探究归纳出物体的浮沉条件。本活动中物体和重力是用弹簧测力计称出来的。它是影响本实验准确度的主要因素。
议一议
1.怎样测量物体所受的重力?(用弹簧秤测)
2.怎样利用提供的器材测量或计算物体上浮、下沉、漂浮时受到的浮力?
实验设计中可能学生不能达到这一要求,引导学生从实验设计的几个问题展开讨论,逐一得到结论,为实验步骤的设计创造必要的条件。
交流总结得出实验步骤:
(1)用调节好的弹簧测力计称出小瓶的重力G。
(2)向量筒中装入一定数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
(3)把小瓶放入量筒中,观察小瓶所处的状态,并记下水面的位置V2。
(4)由公式F浮=ρ水g(V2-V1)计算小瓶所受的浮力,并将数据填入实验数据记录表相应的位置。
(5)改变小瓶中配重的数量,使小瓶处于下沉状态。用测力计测出其重力和浮力的大小(浮力大小用测V排算也可)并填入表格。
(6)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当物体所受重力大于浮力时,物体下沉;当物体所受重力小于浮力时,物体上浮;当物体所受重力等于浮力时,物体漂浮。这就是物体浮沉的条件。
用心
爱心
专心
对上述结论作出评价后进一步思考1:除通过改变物体的质量、体积使物体浮沉外,另外有什么方法使物体上浮或下沉。
通过观察的鸡蛋在盐水中上浮的实验得出:还能通过改变液体的密度使物体上浮或下沉。
思考2: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若它的重力等于浮力、可能出现什么情况?
可能静止在液体中的任何位置,这种状态叫悬浮。
3.生活物理社会
4.总结。
三、巩固练习课时作业本
四、布置作业 物理学习指导用书
五、板书设计
用心
爱心
专心 3
第三篇:苏科版八年级下 10.5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第2课时) 教案
10.5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2)[新知导读]
1、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之比为9:16,它们的对应角高之比为。答:3:4。
2、如图,已知:△ABC∽△A´B´C´,且AB:A´B´=3:2,若AD与A′D′分别是△ABC与△A´B´C´的对应中线(1)你发现还有哪些三角形相似?(2)若AD=9cm,则A'D'的长是多少?
(3)若AD分别是这两个三角形的对应高、对应角平分线,则△ABD与△A´B´D´成立吗? 故两个相似三角形的所有对应线段之比=______,面积之比=_____。答:(1)△ABD∽△A´B´D´, △ACD∽△A´C´D´;(2)能。A'D'为6cm;(3)成立3:
2、9:4。
[范例点睛]
例1:如图,已知DE∥FG∥MN∥BC,且AD=DF=FM=MB,求S1:S2:S3:S4
DAS1S2G S3N S4CE思路点拨:∵DE∥BC ∴△ADE∽△ABC,F∴S△ABC S12121(AD)()AB416
BM同理 S1:(S1 +S2)=1:
4、S1 :(S1+S2 +S3)=1:9 利用S1+ S2 + S3 + S4 =S△ABC可以得到结论。
方法点评:利用相似三角形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可以解决有关面积比问题。思考:你能发现其中的规律吗?
例2:有一块三角形铁片ABC,BC=12cm,高AH=8cm,按下(1)、(2)两种设计方案把它加工成一块矩形铁片DEFG,且要求矩形的长是宽的2倍,为了减少浪费,加工成的矩形铁片的面积应尽量大些。请你通过计算判断(1)、(2)两种设计方案哪个更好?
AA
MDG
MDG
BCCEHHFEFB(1)(2)
思路点拨: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高之比等于相似比,即
DGAM。注意几个相等的线段,如DG=EF、BCAHDE=MH=GF。
方法点评:三角形中截矩形求最大面积问题一般通过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高之比等于相似比解决,算出面积后进行大小比较。
[课外链接]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如图(1),已知l1∥l2∥l3 ,直线l4 被
l1、l2、l3 所截,其中截得的两条线段为AB、AC,直线l5 是另外任一条被 直线 l1、l2、l3 所截的直线,其中截得的两条线段为DE、EF,则
ABDE。BCEF特别地,如图(2),在△ABC中,D是AB的中点且DE∥BC,交AC于点E时,AE=DE,此时DE叫做△ABC 的中位线;
如图(3),当E是腰AB的中点且EF∥BC∥AD,交CD于点F时,DF=CF,EF叫做梯形ABCD的中位线且EF=1(AD+BC)。2l4l5ABDEl1l2AADDEEFC(1)Fl3B(2)CB(3)C
[随堂演练]
1、两个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为2:3,它们的对应角平分线之比为,周长之比为,面积之比为。
2、已知△ABC∽△A´B´C´,且BC:B´C´=3:4,若△ABC的周长为9cm,则A2△A´B´C´的周长为____;若△A´B´C´的面积是16cm,则△ABC的面
m36积是_______.3、将一个三角形的每条边都扩大到原来的5倍,那么新三角形的面积
Bn4将扩大到原来的 倍。
DC4、如图所示,△ABC∽△DBA,则m=,n=。
5、已知△ABC∽△DEF中,有ABACBC3,若△DEF的周长为36cm,求△ABC的周长.DEDFEF26、已知Rt△ABC中,∠ACB=90°,CD⊥AB于D,若AB=10cm,BC=8cm,AC=6cm,求AD的长。
A D
7、如图,EF∥BC,EG∥BD,GF∥CD,那么图中共有几对相B似三角形?
C并简要说明理由。BE
IA GHD
FC
8、在△ABC和△DEF中,AB=2cm,BC=3cm,DE=6cm,EF=9cm,且∠B=∠E,若点A到BC的距离是1.5cm,求点D到EF的距离。
9、如图,把△ABC沿AB边平移到△A′B′C′的位置,它们的重叠部分(即图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是△ABC的面积一半,若AB=2,则求此三角形平移的距离AA′。
CC'
AA'BB'
10、某市经济开发区建有B、C、D三个食品加工厂,这三个工厂和开发区A处的自来水厂正好在一个矩形的四个顶点上,它们之间有公路相通,且AB=CD=900米,AD=BC=1700米.自来水公司已经修好一条自来水主管道AN、BC两厂之间的公路与自来水管道交于E处,EC=500米.若自来水主管道到各工厂的自来水管道由各厂负担,每米造价800元.
(1)要使修建自来水管道的造价最低,这三个工厂的自来水管道路线应怎样设计?并在图形中画出;(2)求出各厂所修建的自来水管道的最低的造价各是多少元?
AD
BECCN
第四篇:八年级数学下册《11.3 证明》导学案)(无答案 苏科版
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八年级数学下册《11.3 证明》导学案(2)苏科版
【学习目标】
1.回顾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能主动地区别这些互逆命题;
2.回顾平行线判定定理的证明,引导学生不断感受几何演绎体系的思维方法,并通过新的思考和讨论,以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本节课的教学活动.3.能从“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这两个基本事实出发,证明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并能简单应用这些结论.【学习重点】利用基本事实证明有关平行线的定理 【学习难点】证明的基本步骤和书写格式,推理的合理性.【设计思路】
以前我们曾用直观感知、操作说理的方法,通过师生共同探索,得出了各种图形的一些属性,然后以探索所得到的这些图形属性作为依据,对学生进行一两步逻辑推理的训练,从而达到解决一些较为简单的几何问题的目的.本节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对以前曾用直观感知、操作说理得到的有关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的一些命题重新进行研究.证明是一种从“题设”到“结论”的论证过程,并且要求论证的每一步都不出毛病.通过对证明的方法与步骤的介绍,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用直观感知、操作说理的方法来研究几何图形属性的重要方法外,还用逻辑推理的方法也是研究几何图形属性的重要方法.【学习过程】
问题一:
(1)我们曾探索发现了有关平行线的哪些结论?
(2)我们是如何证明“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的?
(3)从基本事实“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可以证明哪些结论? 说明:
1.通过提问、回答的方法让学生迅速融入课堂学习,能够很快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2.增强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意识,同时也能很快回忆起以前学习过的知识,通过学生熟悉的知识来引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信心及求知欲.活动一:与同学合作,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画出相关的图形,并根据E所画图形写出已知、求证:
A已知: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AB∥CD.3B1求证:∠1=∠2 问题二:说说你的证明思路
2两种证明方法:分析法、综合法 CD证明1:∵AB∥CD(已知)
F∴∠3=∠2(两进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3(对顶角相等)∴∠1=∠2(等量代换)证明2: 要证∠1=∠2 需证∠1=∠3,∠2=∠3 由于∠1与∠3是对顶角 所以∠1=∠3 要证∠2=∠3 需有AB∥CD 说明:1.通过合作交流让学生感受学习过程中合作的重要性,通过大家思维的互补从而得出最佳的结果.2.在整个交流合作的过程中学生肯定会有不同的思考方法,然后可选择两个典型的思路方法全班同学共同分析,然后得出我们在证明过程中经常使用的两种方法:1)分析法;2)综合法.例题讲解:
例1.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画出相关的图形,并根据所画图形写出已知、求证:
请同学根据上例过程,完成你的证明,并与同学交流.例2.已知:如图a∥b,c∥d,∠1=50°
a求证:∠2=130° b
1524c3d1 分析:思考方法一: c∥d→∠3+∠5=180°
→∠1+∠2=180°→∠2=130° 思考方法二:
∠3+∠4=180°→∠1+∠2=180° ∠2=130°
说明:通过多种思考方法的交流,促进学生发散思考,并在交流中,发展学生的合乎逻辑的思、有条理的表达能力.说明:1.再次“尝试”的证明,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已的知识积淀,从而对证明的格式有更深的理解.2.再次感受到人类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和严谨的科学态度.请同学们根据上述的分析思路,完成此题的证明过程.拓展练习
1.如图1,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MA∥NB,∴∠1=∠3 B.∵∠2=∠4,∴MC∥ND C.∵∠1=∠3,∴MA∥NB D.∵MC∥ND,∴∠1=∠3 2.已知:如图2,AD∥BC,∠B=∠D.图1 求证:AB∥CD.11.3 证明(2)课后作业
图2 班级________姓名 等第
一、选择题:
1.如图1,AB∥CD,∠A=25°,∠C=45°,则∠E的度数是()
图1 A.60°
B.70° C.80°
D.65°
2.已知:如图,AB∥CD,直线l分别交AB、CD于点E、F,EG平分∠BEF,若∠EFG=40°,则∠EGF的度数是A.60° B.70° C.80° D.90°
3.如图,等腰△ABC中,AB=AC,∠A=44°,CD⊥AB于D,则∠DCB等于()A.44° B.68° C.46° D.22°
上的点,DE∥BC,∠ADE=30°,∠C=120°,则∠A是()A.60°
C.30°
D.20°
二、填空题:
5.已知,如图AB‖DE,∠E=65°,则∠B+∠C= .
6.如图,AB‖CD,AD,BC相交于点O,若∠BAD=35°,∠BOD=75°,则∠C= 度.)4.如
图,△ABC中,D、E分别是AB、AC边
B.45° 2
(7.如图,AB∥CD,则图中∠
1、∠
2、∠3关系是 .
8.如图,∠E=∠F=90°,∠B=∠C.AE=AF,给出下列结论:①∠1=∠2;②BE=CF;③△ACN≌△ABM;④CD=DN.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注:将你认为正确的结论的序号都填在横线上).9.如图(1),∠ABC=∠DCB,请补充一个条件:,使△ABC≌△DCB. 如图(2),∠1=∠2,请补充一个条件:,使△ABC≌△ADE.
三.解答题
10.已知:如图4,AD∥BC,∠ABC=∠C,求证:AD平分∠EAC.11.已知:如图,AB∥CD,AB=CD,点B、E、F、D在一条直线上,∠A=∠C.求证:AE∥CF,AE=CF.12.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AB上有一点E,AC延长线上有一点F,BE=CF,连结EF交BC于点G.求证EG=GF.
第五篇: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24章 人与环境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
第24章 人与环境
【学习目标】
1、能说出世界人口、中国人口的增长趋势;
2、能理解地球的容纳量是有限的;
3、会运用据所学知识解决农村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难点】
重点:举例说明农村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难点:通过分析资料,培养学生如何在农村发展生态农业的意识。【学习过程】 二、一、预习反馈::比比你的自学能力!
1、根据表中给出的数据,继续绘制从1980年到1999年的人口增长曲线。
并预测2050年人口数。
2、水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最基本的环境条件,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养成的良好的生活习惯。
3、目前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越来越快,带来的问题有: 问题、问题、问题和 问题。
4、计划生育是指国家对人们的生育实行统一计划,通过 和
相结合,做到有计划地生育子女,消灭生育上的无政府状态。计划生育的中心内容就是。
5、控制 是解决人口与环境矛盾的有效方法,而降低 则是控制人口的唯一选择,实行计划生育可以有效地降低人口出生率。
6、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7、城市生态系统是以 主体,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是复杂的。
8、居环境主要污染物来源:① ② ; ③ ;④ ⑤。
9、我国城市大气污染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为代表的__________型污染。
10、居室的环境首先要满足人体的________,如适宜的________和________;此外还应有益于人的________,如有充足的________以杀菌消毒,有良好的通风以获得新鲜的空气,以及无 辐射、无污染的室内装饰材料等。
11、计划生育的中心内容是控制,提高。
具体的说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比比看,哪个小组的办法多!
1、中国通过自力更生,用占世界 左右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 的人口,创下了世界奇迹。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解决粮食问题的途径。
2、生态农业又称、,它具有两个显
著特征:,二是。
3、城市生态系统是以 主体,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是复杂的。
4、计划生育的中心内容是控制,提高。
具体的说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目前我国城市的污染主要有: :
6、图25-1是农村沼气池结构示意图。(1)填名称。① 进料口 ② 进料管 ③ 发酵间 ④ 出料间水压箱 ⑥ 导气管 ⑦ 贮气室(2)发酵后,③中的沉渣物质可作为 肥料或鱼饵。(3)你如何检验这个沼气池中有无沼气生成? 在⑥处点燃,看是否有蓝色火焰生成。
7、讨论下列实验的条件成因是什么?为什么?(1)制作酸奶时,为什么要先将牛奶煮开?煮开后为什么要待冷却后才可加入酸奶?(2)制作米酒时,为什么要将糯米高温蒸煮30分钟?(3)怎样使制出的面酱、黄酱和豆豉既只保证有用微生物的存在,又有很好的适口
咸味?(4)在沼气发酵过程中,除了加入植物秸秆和猪粪外,为什么还要加入池塘污泥? 参考答案:
1)杀死微生物 防止酸奶中的乳酸菌被杀死 2)孰料易于发酵,也能杀死杂菌 3)在制作过程中,加入适量食盐水。
4)提供各种厌氧型微生物,尤其是产甲烷细菌。9、1)输入这个农业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来源于哪里?(答:农作物、生产者)2)在这个农业生态系统中,分解者主要分布在哪里?(答:沼气池)3)图中处理农作物秸杆和处理粪便的方式,有什么优点?(答:清洁、环保、高效)
4)这个村利用多余的肉、蛋、奶办起一家食品加工厂,你认为应该如何处理
下脚料?(答:用来作饲料,作为沼气池的原料等)
我们必须做到在利用环境的同时要能够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改善
农村生态环境质量,从而有利于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三、形成提升:做一做,你一定能过关!
1、在人类发展史中,世界人口增长最快的100年是
A、1601~1700年B、1701~1800年 C、1801~1900年 D、1901~2000年
2、与人口增长较快无关的因素是 A、科学技术的发展 B、医疗水平的提高 C、人的出生率超过死亡率 D、克隆技术的成熟
3、人类生存与发展最基本的环境条件是
A、粮食问题 B、水资源问题 C、矿产资源问题 D、空气质量问题
4、我国耕地占世界总耕地的 A、7% B、22% C、17% D、30%
5、人类的生存对能源的需求也很重要。下列人类所能利用的能源中,属于 对地球环境无污染的能源是
A、煤炭资源 B、石油资源 C、天然气资源 D、太阳能资源
6、下列哪项不是由于人口激增造成的
A、粮食短缺 B、能源短缺 C、物种灭绝加速 D、人口寿命增加
7、为了进一步促进世界各国的政府、民间组织及各方面人士关注和解决人口问题,联合国将“世界人口日”定于 A、每年的3月12日 B、每年的4月22日 C、每年的7月11日 D、每年的6月5日
8、除了粮食问题外,人类还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问题。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地球上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并不十分丰富 B、人口激增将引发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危机 C、目前世界上有一半以上地区缺乏淡水
D、水是一种可再生资源,用掉的水还可以恢复,不必节约。
9、粮食短缺问题在发展中国家显得非常突出,我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粮食生产,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我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贫困作出了巨大贡献 B、我国的粮食生产不仅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而且为全球范围内消除饥饿与 3 C、我国的粮食问题已经不需要人们支关注
D、我国的粮食供应志人口之间的关系仍处于薄弱的平衡状态
10、目前全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人大约需要时间为多少年 A.100年 B.12年 C.30年 D.50年
11、控制人口增长的关键是 A、晚婚 B、晚育 C、少生 D、优生
12、计划生育是指
A、每个人要有汁划地进行生育 B、一对夫妻只能生育一个孩子 C、一对夫妻一定生育一个孩子 D、国家对人们的生育实行统一计划
13、控制人口增长最有效的选择是
A、降低出生率 B、降低死亡率 C、提高优生率 D、提高生育年龄
11、人类作用于环境最深刻、最集中的区域是
A、城市 B、乡村 C、牧区 D、水域
12、地下土壤以及建筑物中混凝土、石材、地砖、瓷砖等都能产生一定的放
射性物质,是以下哪种物质 A、氯 B、氡 C、氧 D、不确定
13、改善家居环境、维护人体健康的办法有
①经常打开门窗 ②充足日照杀菌 ③家中饲养宠物 ④家中放置植物
合理的是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①
14、为了保证教室内空气清洁新鲜,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A、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B、绿化周围的环境 C、勤打扫教室及环境 D、关闭门窗防灰尘
15、不影响身体健康的家居环境 A、室内物品摆放零乱无序
B、装修材料有挥发气体C、栽培花卉、饲养宠物D、冬季门窗紧闭的厨房空气
16、不适宜在室内种植的花卉是 A、仙人牚B、君子兰C、菊花 D、夜来香
17、下列做法中,往往会破坏家居环境的是
A、室内养少量对人体无害的植物 B、购置高档家具、豪华装修 C、开窗通风 D、厨房使用抽油烟机
18、在我国600多个城市中,大气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的不足
A、1% B、5% C、10% D、20%
19、关于我国城市环境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的城市大气污染始终是以烟尘、二氧化硫为代表的煤烟型污染 B、我国城市水资源严重缺乏,而且有限的淡水资源还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C、城市生态系统输出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和城市垃圾 D、包括以上三者 20、我们所用的青霉素是哪类生物产生的A、细菌 B、酵母菌 C、霉菌 D、蘑菇
21、细菌和真菌对自然界的重要意义是
A、促进物质循环
B、促进有机物 C、分解动植物的遗体 D、释放二氧化碳和能量
22、在夏季,腐烂的桃子能散发出酒味,引起这种变化的是 A、细菌 B、乳酸菌 C、霉菌 D、酵母菌
23、四川泡菜主要是利用哪种微生物发酵制作的酸菌 C、酵母菌 D、大肠杆菌
24、下列产品属于抗生素的是A、链霉素B、青霉素C、氨基酸 D、食用有机酸
25、在米酒制作的发酵过程中,把淀粉转化成葡萄糖的是
A、乳酸菌 B、醋
A、曲霉和毛霉 B、曲霉和酵母菌 C、毛霉和酵母菌 D、酵母菌
26、酵母菌在什么条件下经过代谢把葡萄糖转化成酒精 氧 C、有氧、无氧均可 D、先有氧、后无氧
27、下列食品制作过程需要发酵的有 蔬菜酱 C、矿泉水 D、豆豉
28、用网将人工种草的试验区罩起来,过一段时间发现,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而未加网罩的天然草原,牧草却生活得良好。这一事例说明的道理是: A、网罩挡住了鸟类却挡不住虫子 B、网罩影响了草的光合作用
C、生物与环境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D、吃草的昆虫失去了鸟类的控制而猖獗
四、小结评价:
1、城市生态系统是以 人为主体,人 与 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是复杂的 人工生态系统。
2、计划生育的中心内容是控制 人口数量,提高 人口素质。具体的说就是:__晚婚_、晚育、_少生_、优生。
3、目前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越来越快,带来的问题有: 粮食 问题、环境 问题、资源 问题和 问题。
4、控制 人口数量是解决人口与环境矛盾的有效方法,而降低 出生率 则是
控制人口的唯一选择,实行计划生育可以有效地降低人口出生率。
5、我的困惑:
A、有氧 B、无
A、果酱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