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七年级地理下册 8_4 澳大利亚(第2课时)教学案(无答案)(新版)商务星球版1
澳大利亚(第2课时)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1·通过澳大利亚资源分布其后分布图气候分布图地图等资料了解的经济特点。2·分析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分布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
3·根据资料试分析澳大利亚城市人口分布规律及形成的原因。【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说明该国是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2.知道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特点,在地图上指出其主要的城市。【教学模式】365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讨论法、读图分析法、媒体学习法。
【教具准备】澳大利亚农牧业图、矿产资源分布图、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定向示标 1:板题示标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读下图,你知道这些是哪国的经济生活方式么?
学生回答:澳大利亚。
师:你还知道这些是澳大利亚的哪些生产活动吗? 学生:牧业、采矿业、旅游业。
设计意图 通过图片激发学生积极搜集关于本课的相关信息,为下部学习奠定基础。过渡语:为了更好的学习本课的知识,请看学习目标。
2:出示学习目标
⑴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说明该国是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⑵知道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特点,在地图上指出其主要的城市。学生活动:
朗读、明确目标。过渡语:为了能更好的学习本课,完成上述学习目标需要同学们认真的学习和积极的思考。请看本课的自学指导 3:自学指导
认真阅读教材P77~80的内容(重点读图8-4-4,8-4-
5、8-4-8),并独立完成导学提纲。10分钟后小组内讨论形成问题答案,标出有待解决的疑难问题,比比谁做的又对又快。导学提纲:
1:读图8-4-
4、8-4-
5、8-4-6回答下列问题,⑴澳大利亚四大牧区,分布在东南沿海和西南沿海的为 带,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形成了 带和 带。结合教材P77图8-4-3分析原因。
⑵阅读教材P78试着分析澳大利亚为何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2:阅读课本p78和P79完成下列要求。
⑴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其中 储量居世界首位,、、锰等的储量居世界前列,是世界上重要的矿产资源生产国和出口国,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⑵读图8-4-5分析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分布的规律,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图1 3:读图8-4-8结合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图,分析澳大利亚城市、人口分布的规律。
图2
(二):自主学习
学生自己读书了解本课,根据学习目标学习所要完成的内容。教师巡视搜集学情。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自己阅读对本课的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然后通过做导学提纲对本课的知识进一步的完整并发现自己不会的内容,有利于合作探究时解决之。同时对本课的知识起到巩固的作用。
二:合作探究
(一)分组展示
1:组内合作讨论导学提纲的问题,解决组内能解决的为题。
教师巡视指导不参与讨论,了解学情,做好二次备课,为合作探究做准备。
过渡语:下面我们请一、二、组的同学完成导学提纲第一大题,三、四、组的同学完成导学提纲的第二大题。五组六组的同学完成第三题,并做好讲评准备。设计意图:
通过对学生完成的导学提纲情况进行质疑讲评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进一步的认识。同时教师通过此环节进一步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二次备课为合作探究做准备。
2:展示质疑 导学提纲答案:
1:⑴混合农业带、粗放羊和粗放牛、东南沿海和西南沿海气候温和湿润,中西部地区气候干燥。
⑵绵羊的养殖数量多 2:铝土、煤铁 3:略
(二)合作探究
1:⑴师:澳大利亚经济主要有哪几部分组成?
学生:农牧业、工矿业、服务业
师:请看图8-4-4分析澳大利亚发展农牧业有哪些优越的条件?
澳大利亚农业带分布图
澳大利亚气候图
学生:草场、耕地面积广大
师:澳大利亚的农牧业区分布规律如何,这样分布有何原因?
学生:东南西南沿海为混合农业带,该地区气候温湿土壤肥沃。中西部气候干燥为粗放牧业带。
评价归纳:澳大利亚的中、西部和北部地区为面积广大的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区,气候较为干燥,适宜牲畜过冬和繁殖。东南部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和亚热带湿润气候,西南部地区为冬季湿润、夏季高温干燥的地中海气候。这样的气候特点既适宜畜牧业,也适宜耕作业,因此这些地区发展了混合农业。
补充:混合农业是一种在同一农场中将种植业和畜牧业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农业生产地域类型。
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区对土地利用方式:在农场内划分为若干个区域,分别为小麦地、放牧地、休耕地等,在土地上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充分保持麦田的肥力。此外,用种植的饲料饲养绵羊,羊粪回田可成为麦田的肥料,以达到互为条件、相互促进。
混合农业在时间上的合理分配:由于小麦的耕作活动和牧羊活动在一年内正好是交替进行,这样对于农业安排农活,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小麦种植的忙季在秋(播种)春(收割)两季,冬季为小麦生长季节,农事较闲。而冬季正好又是牧羊活动的忙季(绵羊的配种和剪羊毛)。这样,农民几乎一年四季忙到头,会大大提高农业生产率。
引申思考:澳大利亚70%以上的羊只,集中在东南部和西南部沿海的混合经营地带,其他广大地区放养的羊只相对较少,请从地形和气候条件,分析澳大利亚养羊业地区差异大的原因。小结:澳大利亚的人民充分利用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发展农牧业,并且农牧业生产机械化程度也很高。谈一下自己的感受。(及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师:随着时间的发展,澳大利亚的经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做法对澳大利亚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学生:组织答案,讨论回答。
从20世纪初澳大利亚的采矿业迅速发展并成为其国家的经济支柱。
⑵师:澳大利亚有哪些矿产资源,分布有何规律。这种规律对其国家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分布图
学生:主要的矿产有煤铁、铁矿、铝土。从图上看煤矿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铁矿主要分布在西北沿海,铝土主要分布在北部沿海。这样分布有利于矿产出口。问题探究:
澳大利亚的经济形式和所学完的哪个国家的经济模式相似? 学生讨论回答:日本相似,过分依赖国际市场。师:读图分析现在澳大利亚经济组成特点。
澳大利亚国民经济构成图
学生:读图回答。第三产业占比重最大。其中旅游、通信已经称为服务业的支柱产业。师:请看澳大利亚的旅游著名景点照片。
师:读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分布图分析澳大利亚人口、城市分布规律,及成因。
学生:原因:气候适宜,陆地交通便利。
师:主要的城市有哪些?
学生:最大的城市是悉尼、第二大城市墨尔本、首都堪培拉。
板书:
第四节 澳大利亚(2)三:南半球经济发达的国家
1:发达的农牧业—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分布规律及成因
2:发达的采矿业---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矿产分布规律
3:高度发达的服务业
4: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分布分布规律
总结:澳大利亚是个地广人稀,工业,农业高度发达的国家。人口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这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经济发达。三:达标测试
(一)巩固练习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读“澳大利亚矿产图”,回答下列问题。
(1)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其中,占世界重要地位的矿产是_____和_____。(2)澳大利亚有很多矿产出口到_____等国,我国上海的宝山钢铁基地也从澳大利亚进口_____(矿产)。
(3)澳大利亚的首都是图中的_____(A或B),海边建有著名歌剧院的城市是_____,该城市是澳大利亚最大的_____中心和_____城市。
(4)近些年,澳大利亚的_____业迅速发展,已经成为澳大利亚的经济支柱。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澳大利亚的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从中找到规律,并了解对澳大利亚经济发展的影响所以在练习中加大练习力度,让学生能有一个深刻的认识。
(二)达标测试
1·读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____________岭,B______________线,C______________岛,D______________河,国家N__________________。
(2)M所在的地形区为_____,这里河流少,但 地下水_____,有自流井,因此这里叫_____。(3)2000年9月,第27届奥运会在_____举行,此城市在E、F中的_____。
(4)澳大利亚通用的语言是_____,从面积和人 口数量来看,澳大利亚是个___________国家。2·阅读与思考(共6分).大堡礁
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群在澳大利亚东北部沿海,南北蜿蜒达2400千米,被称为“大堡礁”。它北窄南宽,总面积约20.7万平方千米。区内有几千个岛礁,岛礁四周金沙环绕,岛上绿树葱葱,不时有海浪拍打着礁盘,飞溅起白色的浪花,自然景色十分迷人。
大堡礁大部分是暗礁,礁上生长着褐色的海藻,退潮时,堡礁露出水面;涨潮时,就隐没在水下。由于暗礁密布,每年都有大批船只在此翻沉。
大堡礁的珊瑚厚达几百米,建筑规模之大,令人叹为观止。有谁能相信,这个宏伟的建筑物竟是小小的珊瑚虫的杰作呢?当然,这些岛礁不是短时间内形成的,而是数以亿计的珊瑚虫用几十万年的时间慢慢营造起来的。澳大利亚政府还在大堡礁的一部分岛礁上建立了一个面积1.18万平方千米的庞大的海洋公园,世界各地前来游览观赏的人络绎不绝。游客可以透过深入水下的长廊,尽情而直观地欣赏海底珊瑚礁和海底生物的奇妙景象。
大堡礁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自然奇观之一,一向被人们称为“人世绝域”。
但是旅游业过热,一切无节制,捕捞过度,尤其是严重的污染,破坏了大堡礁的环境,目前,珊瑚礁像雨林一样,正以令人惊恐的速度消失。贫困、贪婪和无知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思考:
(1)小小的珊瑚虫营造了大堡礁这一世界自然奇观,你从中领悟出什么道理?(2)分析大堡礁被破坏的原因。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设计层层递进的问题,让学生探究,激发学生思考。
“骑在羊背上的国家”这一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特别是分析养羊业发达的原因。因此,先提出澳大利亚的养羊业的世界地位,再利用澳大利亚的气候分布图,地形图等图表,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出澳大利亚养羊业发达的原因。培养学生读图能力,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此外,引导学生进一步讨论、分析,领悟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也是影响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分布的主要因素。最后教师将学生的回答内容加以小结。当然,课后仍然感到有许多不足之处:
1、师生互动仍不够充分,问题的设计不够,学生的兴趣没被充分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参与面不广。
2、教学过程流畅,人地关系这一主线贯穿整节课,但在拓展学生视野方面做得不够。问题仅限于归纳,没有延伸和探究,如果可以做成探究题,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深入,效果会较好。
在教学中,教材是死的,但考试出题是活的根据现在出题特点,固守的教课本是不行动,必须培养学生主动思维和综合应用能力。
第二篇:八年级地理下册 台湾学案(无答案) 商务星球版
课题:台湾省的自然环境
学习目标
1、能够从地图上准确说出台湾省的地理位置、范围以及台湾省的地形特征。
2、掌握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特征。
3、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重点和难点
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地形和气候。预习导学
1、台湾在大陆的 侧,其东侧是 洋,西侧是,北侧是,南侧是。
2、台湾省的地形特征是以 为主,中部和东部多,西部多。地势由中央平原分别向东、向西逐渐。
台湾最高峰是,岛内最长的河流是。
3、台湾省大部分属于 气候,南部沿海地区属于 气候。
4、台湾省的自然灾害是,发生时间是
台湾省的年平均气温是,年平均降水量是。
教学过程
一、地理位置
学生活动
读图9-1台湾省完成
1、写出台湾省周边的海域和范围。
2、写出台湾岛大致的经纬度范围和所属的温度带。
3、写出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的什么部位?
总结:台湾在大陆的 侧,其东侧是 洋,西侧是,北侧是,南侧是。
学生活动 阅读台湾海峡
1、写出台湾海峡的形成原因?
2、台湾海峡对我国海洋交通运输的重要价值。
二、地形与气候
学生活动
读图9-2台湾地形图回答问题
1、台湾岛有哪几种主要地形?
2、台湾山脉的分布和走向及台湾平原的分布如何?台湾的平原叫什么?台湾山脉都有哪些山脉组成?
3、台湾河流有何特征?主要分布在哪里? 总结:
1、台湾省的地形特征是以 为主,中部和东部多,西部多。地势由中央平原分别向东、向西逐渐。
2、台湾省大部分属于 气候,南部沿海地区属于 气候。当堂达标
1、我国的台湾海峡属于()A:东海B:黄海C:南海D:太平洋
2、我国东部的最高山峰是()A:黄山B:玉山C:泰山D:井冈山
3、我国领土钓鱼岛位于台湾岛的()A:东南B:东北C:西南D:西北
4、台湾岛和海南岛的共同地理特征是()A:西岸都分布有盐场 B:地势均是东高西低 C:山脉主峰都有雪山 D:都有北回归线穿过
5、台湾岛的地形以()为主。A:平原B:山地C:盆地D:高原
6.关于台湾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平原分布在台湾岛的东部
B.山地约占2/3 C.全部位于热带
D.西北山地降水丰富 7.台湾岛的形成是由于()
A.珊瑚的遗体堆积而成 B.火山喷发而成 C.流水沉积作用而成
D.由于部分陆地下沉,流水侵入,形成台湾海峡,台湾岛形成 二.读图综合题
1.读“台湾海峡两岸地区”略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A点的经纬度: ______________(2)填写地理事物名称: 海洋: B 海峡: C 城市: D、E 省区: F 最高峰G是(3)台湾大部分气候属于 气候。
(4)是台湾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5)现有小明同学在“台湾海峡两岸地图”上,量得厦门到高雄的直线距离是3厘米。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请同学们计算一下,两地实际的直线距离是多少千米?
第三篇:2016七年级地理下册 8.4 澳大利亚(第1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四节 澳大利亚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澳大利亚的位置特点、范围、首都和主要城市的分布。2、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及其形成原因。3、澳大利亚地形和气候的分布、特征。4、城市、人口的分布特点。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看景观图片和澳大利亚古老生物录像(或VCD盘),运用小组探究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记住主要的动物名称和生活特性。了解澳大利亚很早以前就孤立存在于南半球,形成独特的自然环境,因而有了独特而古老的生物。
2、通过引导学生采用合作学习、小组探究的活动方式分析本国的地形图和气候分布图及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图,分析出它们之间内在的联系,并通过填图记忆主要的地形区和气候分布。
3、让学生读图,采用自主式学习法找出人口、城市、矿产的分布式,再用小组研究式分析出区域地理要素间的内在联系。
(三)情感目标
1、学生通过探究澳大利亚人与环境的关系,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2、学生通过澳大利亚发展农牧业和工矿业的事实,增强对因地制宜发展经济重要性的理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2、澳大利亚以发达的农牧业、工矿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经济特征。3、人口、城市分布与环境的关系。
(二)教学难点
1、澳大利亚有独特古老生物的原因。2、分析区域地理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
三、课时安排 二课时
四、教学步骤
(一)第一课时
一、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1、教师展示课件(澳大利亚的国旗和国徽图片):看,这是某个国家的国旗和国徽,你们知道是哪个国家的吗? 见到了澳大利亚的国旗、国徽,就相当于来到了澳大利亚。因为我们知道,国旗、国徽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和标志,所以,在任何时候,见到我们中国的国旗、国徽,就像是看到了我们的国家一样亲切。我们一定要爱护国旗、国徽呀!(及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2、下面请一个同学介绍一下澳大利亚国旗、国徽的特点(澳大利亚的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旗底为深蓝色,左上方是红、白“米”字,“米”字下面为一颗较大的白色七角星。旗右边为五颗白色的星,其中一颗小星为五角,其余均为七角。国徽上有两只动物,中间一个盾。)。(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请大家注意,澳大利亚的国徽上怎么会有两只动物?它们是什么动物呢? 教师简单小结介绍:同学们很快发现其中一只是袋鼠,而另一只动物 在世界上也是十分独特的,它就是形似鸵鸟、三趾足、两翼退化,不能飞翔的鸸鹋。同学们将它和你见过的鸵鸟比较一下各有什么特点?(鸵鸟能负重,两翼退化,不能飞翔,只起到辅助行跑的功能)3、澳大利亚人在国旗上都要做上动物的标记,说明澳大利亚的动物一定非常独特和可爱。那么,同学们就来详细地了解一下这些动物。学生自学澳大利亚的几种特有动物。(腹部有口袋以保存幼兽的大袋鼠;形似鸵鸟鸸鹋;世界特有的卵生哺育动物鸭嘴兽;憨实可爱的考拉)
老师播放有关录像或VCD,让学生进一步的了解。
4、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自学了澳大利亚的几种特有的珍奇动物,从进化的角度讲,这些动物都是在地球演化过程中保留下来的非常古老的生物种类,现成为人们研究地球演化历史的活化石。因此澳大利亚也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二、面积、人口与城市
教师承转:为什么澳大利亚保存了这么多古老的动物,而且成为这个国家特有的动物呢?这些特有的动物和澳大利亚自然地理特点有什么关系?我们只有对澳大利亚这个国家了解以后,才能做出评论。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澳大利亚这个国家。1、展示课件:澳大利 亚在世界中的位置的地图和大洋洲图。看书上澳大利亚在世界中的具体位置,结合大洋洲图,引导学生从图中读出澳大利亚位置特点及领土组成。(澳大利亚位于赤道以南,是个南半球的国家,周围被印度洋、太平洋所包围,南回归线从中间穿过。澳大利亚领土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及附近的一些小岛)
教师小结:澳大利亚在拉丁语中意为“南方的土地”,并且是世界上唯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澳大利亚之所以保存着特有的动物,主要是由于澳大利亚大陆与其他大陆长期隔离造成的。
2、教师播放有关地球演化的录像带,同学们讨论思考下列题目。(1)澳大利亚大陆大约在什么时候与其他大陆分离?(大约在6500万年以前)
(2)澳大利亚大陆长期孤独地存在于南半球的海洋上,这对生物的进化会产生什么影响?(自然环境比较单一,生物的进化速度减慢,这些动物又没有生存的天敌,就能够生存至今)(3)南极大陆也长期孤立存在,为什么没有那么多特有生物?(南极大陆气候寒冷,环境恶劣,不利于生物的生存和发展)
教师引导:从时间、环境、天敌等方面考虑。
出示澳大利亚人口城市分布图。
教师小结:澳大利亚的城市化水平很高,多数人口居住在城市中,城市的分布特点反映了人口的分布特点。
4、学生交流收集到的有关本国著名城市的图片。
教师播放有关著名城市的录像或VCD,加强学生的直观印象。
教师播放悉尼标志性建筑——悉尼歌剧院景观,提醒学生为什么2000年的成功的绿色奥运会能在悉尼举行?(拥有白帆逐浪的海,细腻迷人的沙滩,街道处处野芳幽香,佳木秀丽,海鸥盘旋,有闻名世界的建筑艺术经典——悉尼歌剧院、悉尼塔、海港大桥等)教师小结:澳大利亚人口城市的分布与自然原因和历史原因都有关系,下一节我们再详细分析。
第四篇:地理商务星球版新版七年级下册《巴西》教案1
《巴西》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读图,知道巴西的纬度位置、地形和气候特点;
2.通过阅读材料,认识巴西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生态价值及过度开发产生的环境问题;
3.识记巴西主要的热带经济作物、主要矿产、城市和工业分布。
二、过程与方法
1.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读图、析图,以自主学习的方式,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提高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能意识到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以 及对环境的保护,树立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
巴西的位置、地形、气候,热带雨林的保护,工农业生产特点
教学难点
热带雨林的保护,巴西工业分布特点的成因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依据导学案预习新课,上网收集巴西相关联的知识。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巴西夺冠图片,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冠军队是哪个队?
足球是巴西的象征,被称为“足球王国”。除了足球,巴西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关注的地方。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巴西。
二、新课学习
(一)巴西的自然环境 1.位置
课件展示,巴西在世界的位置图,要求学生读图指出巴西的纬度、海陆、半球位置。教师读图指导:分析巴西的纬度位置注意两条特殊的纬线从而判断巴西所处的温度带。学生认真读图回答:纬度位置:巴西绝大部分国土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是世界上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海陆位置:巴西东临大西洋。半球位置:位于西半球,位于南半球。
教师总结强调:巴西的纬度位置决定了巴西是世界上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2.面积
课件展示,巴西面积、人口在世界位次图,要求学生读图说出巴西的面积和人口在世界所占的位次。
学生读图回答:陆地面积居拉丁美洲第1位,居世界第5位。人口居拉丁美洲第1位,居世界第5位。
教师总结强调:巴西是拉丁美洲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国家。3.地形、河流
课件展示,巴西地形图,要求学生读图说出巴西地形特点及主要地形区。
学生读图回答:北部亚马孙平原(三分之一)是世界最大的平原;南部巴西高原(三分之二)是世界最大的高原。亚马孙河是世界第二长河、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
4.气候
课件展示,巴西气候图,要求学生读图说出巴西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学生读图回答:巴西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东南沿海地区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
教师总结强调:学习区域地理,就要掌握区域的地理特征。“热”和“大”都是巴西突出的区域特征。
(二)热带雨林的保护
课件播放,热带雨林的视频,及资料,热带雨林充满着旺盛的生命力。林木茂盛,高低错落,分不清层次;高大的乔木,为了“稳住”自己的身躯和保证树干的“呼吸畅通”,常长出板状的树根;百年老藤,枝蔓繁多,或缠绕或悬挂在丛林中„„热带雨林具有强大的生态功能,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大量吸收二氧化碳,又源源不断地提供氧气。人们形象地说,热带雨林是“地球之肺”。要求阅读课本完成相关题目。
学生认真观看视频、阅读课文回答:在亚马孙平原上,分布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其中60%在巴西境内。亚马孙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还被称为“世界动植物的王国”,对全球生态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过度的开发引发的环境问题:水土流失现象不断加剧,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1978年,亚马孙地区有关八国签订了《亚马孙合作条约》,旨在共同保护和合理开发亚马孙地区。2000年,巴西颁布了《亚马孙地区生态保护法》,使热带雨林的保护有了法律保障。
(三)热带经济作物王国
课件展示,热带经济作物分布图,要求学生读图说出巴西主要热带经济作物。学生认真读图回答:巴西地域辽阔,气候湿润,非常适合热带作物的生长,咖啡、甘蔗、柑橘等热带经济作物的产量和出口量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巴西咖啡的种植面积、产量和出口量一直居世界榜首,被誉为“咖啡王国”。
教师总结强调:巴西发展热带经济作物的种植与其自然地理条件是息息相关的,平原高原为主的地形及热带气候条件是主要原因。
(四)民族工业的发展
课件展示,巴西的矿产和工业分布图,要求学生读图并阅读课文完成学案相关问题。学生读图并阅读课文回答:巴西矿产资源丰富,特别是铁矿石储量大,质地优良。20世纪5、60年代,巴西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成为世界钢铁、汽车、机械、飞机的重要生产国。巴西首都是巴西利亚,最大的港口和造船中心是里约热内卢,南美洲最大的城市、巴西最大的工业中心和汽车工业中心是圣保罗。目前世界上发电能力第二大水电站是伊泰普水电站,由巴西和巴拉圭两国合建。
三、结论总结
南美热带巴西木,葡萄牙人拓疆土; 踢足球,桑巴舞,民族混合大熔炉; 迁移农业因贫苦,热带雨林要保护; 咖啡甘蔗甜橘子,巴西高原种作物; 铁矿石,做基础,钢铁之上空海陆; 亚马孙,水量大,巴拉那河伊泰普; 人口集中在东部,圣保罗里热内卢; 噪音大,交通堵,巴西利亚做首都。
四、课堂练习
1.巴西的地形主要是()
A.高原和山地 B.平原和丘陵 C.平原和高原 D.平原和山地 2.世界上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是()A.澳大利亚 B.埃及 C .巴西 D. 新加坡 3.全世界希望巴西保护的自然资源是()A热带草原 B热带雨林 C野生动物 D 亚马孙河水源 4.巴西产量居世界首位的热带经济作物是()A. 可可、香蕉 B.咖啡、甘蔗 C.棉花、大豆 D.茶叶、咖啡
5.巴西储量大,质地优,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的矿产资源是()A.煤 B.铁 C.金 D.钨 6.有关巴西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拉丁美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B. 巴西利亚是该国最大的工业城市 C.人口多分布在中部高原 D.大量砍伐热带雨林是振兴该国经济的有效途 7.读巴西简图,回答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和数码所表示的地理事物: 大洋: ① 河流 : ② 水电站:③
城市: ④_______ ⑤_______ ⑥ 地形区:A___________B 矿产: C__________(2)巴西大部分领土位于 带,A处属于 气候,B处属于 气候。
(3)关于B地形区说法,不正确的的是()A.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平原 B.因过度开发,影响全球生态环境 C.有“地球之肺”的美称 D.咖啡等热带作物在此大量种植
(4)关于A地形区的说法,正确的是()A.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 B.铁矿等矿产资源大量分布 C.以热带雨林气候类型为主 D.有“世界动植物王国”美称
五、作业布置
1.巴西人口和城市为什么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2.预习第六节 美国
六、板书设计
第五篇:七年级地理上册 2.3 世界的地形(第2课时)教学案
《世界的地形》)
教学目标:
1、理解等高线概念,初步学会绘制等高线图的方法。
2、了解等高线地形图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方法。
3、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断某地的地形部位,初步学会识别地势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
4、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学重难点:
1、了解山地地形中的各个部位,知道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分别是如何表示的。
2、学会从地形图上估算不同地点的海拔以及地势的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的关系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3、在等高线图上识别地形种类,掌握阅读地形图的方法并通过方法的运用,训练读图能力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教学方法:
演示法 观察法 对比法 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明的爸爸是肥城医院的一名医生,他作为一名志愿者随队到舟曲救灾,小明在为爸爸搜集舟曲资料时,发而他却怎么也看不一幅等高线地形图)师:要帮助小明,我这节我们就学习《看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
(一)了解等高线地形图
1、自主学习:(1)、阅读课本P30填空:地图上的______和_____分别表示陆地和水域,绿色代表平原。白色代表冰川。(2)、阅读课本P30-P31的图2-
38、图2-
39、图2-40、图2-41对比四幅图找出其区别。
2、小组交流:
3、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通过讨论,试着回答下列问题
在图2-40等高线地形图中用笔描出400米的线,教师强调这条线上各地的海拔高度均为400米。
1、在地图上,将 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线叫等高线。
2、把水域中深度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线叫。
3、用等高线表示地表高低起伏的地图叫。
【教师精讲点拨】图2-38地形鸟瞰图能表达地面起伏、山地、平原、水体等,但不能说明海拔高度和山体后面的起伏状况。图2-40等高线地形图、图2-41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就能清楚的表达地面的起伏变化和海拔高度。【等高线地形图的辅助理解方案】
方案一【转入多媒体演示】(有条件的可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等高线绘制的过程)
注意观察绘图人线来绘制等高线地形演示过程中,解释个性化修改
员是如何利用等高图的? 等高距的概念。现了舟曲的等高线地形图,然懂,我们能帮他吗?(师出示(小黑板画图1)
们必须学会正确判读地形图,地形图》。
方案二【形象演示】(没多媒体的让学生伸出左手,手背向上平扣在线,手背部关节突起的部位相当于部,手指的背部相当于山脊,手指用粗的墨水描蓝了,表示水顺着山相当于陡崖。把手伸开就是平面的的地形。这样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
可用方案二)
桌面上。用笔在手背上画等高山顶,关节间的部位相当于鞍缝相当于山谷。在指头缝之间谷流下了。小指和拇指的外侧等高线图,握住拳头就是立体低、坡度陡缓的关系就可以一目了然了。演示时,师生共同参与,边指部位,边提问,边回答,充分发挥学生的思考和想像力,加深学生对地表形态的辨别能力,以此来突出重点。
紧接着展示山体模型,指认不同部位的地形和展示一张复杂的地形图,判读地形。指图要准确到位,问题要精妙,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以此来突破难点。
【探究结论】如果要准确的判读等高线地形图,首先要了解两个概念:等高线(等深线)。学习任务
(二)1、自主学习:猜一猜A、哪个坡度缓?缓坡、陡别?
2、小组交流:
3、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
1、山峰、鞍部、陡崖的2、山谷、山脊处的等高线有何不同。【教师精讲点拨】
1、判读山顶和鞍部的方法: 个性化修改
B两处哪个坡度较陡?坡处的等高线有何区
等高线特点。
归纳: 山顶:山顶中间高四周低,等高线闭合; 鞍部:两个山峰之间的低地为鞍部。
2、判读山脊和山谷的方法
归纳:
3、判读陡崖的方法
归纳:陡崖处等高线重叠在一起 【探究结论】 缓坡处等高线稀疏; 陡坡处等高线密集。
三、学以致用,拓展延伸:
1、假如,星期天我们践活动,需要登上山顶我们应选择甲乙哪条个性化修改
全班同学到牛山进行综合实(如图),为使登山更省力些,路线?为什么? 2、8月10日,小明的爸爸随医疗队经过一天的艰难跋涉,终于到了舟曲的A地,他们要就被泥石流困在B地受伤的村民。请你们组设计一条从A地通往B地的安全道路。
3、等高线密集和稀疏对河流的流速有什么影响?
4、瀑布容易在山地的什么部位形成?
四、总结梳理 归纳方法:
1、判读山顶和鞍部的方法
归纳: 山顶:山顶中间高四周低,等高线闭合 鞍部:两个山峰之间的低地为鞍部
2、判读山脊和山谷的方法
归纳:
3、判读陡崖的方法
归纳:陡崖处等高线重叠在一起。
个性化修改5
五、巩固练习,达标检测:
1、下图所示与名称搭配正确的是()
2、关于等高线地形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等高线上注记的高度是海拔高度 B、等高线上注记的高度是相对高度 C、等高线密集表示坡度较平缓 D、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较陡峻
3、关于等高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不在同一等高线上的两点,海拔肯定不同 B、同一条等高线上的两点,海拔肯定相同 C、等高线闭合的地方,表示的是山峰
D、等高线向低处凸出的地方,表示的是山谷
4、相邻两个山顶之间的部位是()
A、洼地 B、谷地 C、鞍部 D、脊部
5、读下图完成问题:
甲
个性化修改
(1)三个村所在位置的地形名称是:
王村地处 ;余村地处 ;李村地处。(2)以张村为基点,丁山的相对高度约是 米。(3)图中河流甲的流向是。
六、附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学后反思】
1、我学习后的总体评价(很好、加好、一般、较差):。
2、我学到的主要知识和技能:。
3、我学到的主要方法:。
4、我还存在的疑难问题是: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