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册7.5极地地区第2课时教案

时间:2019-05-15 07:16: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七年级地理下册7.5极地地区第2课时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七年级地理下册7.5极地地区第2课时教案》。

第一篇:七年级地理下册7.5极地地区第2课时教案

《极地地区》(第2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举例说出极地地区主要的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认识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资料认识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极地科考的历程,感悟科学精神。【教学重点】

极地地区主要的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教学难点】

极地科学考察的价值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 【课前准备】

搜集有关极地地区的资料、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共2课时,第2课时 【教学过程】

环节一:情境导入

教师:展示南极泰山站和德国诺伊迈尔Ⅲ南极考察站图。你知道这是什么奇特的建筑吗? 学生:极地科学考察站。

教师: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去认识、了解人类在南极科学考察的情况。环节二:新知学习

学习任务一:考察极地 活动一:难忘的科考记事

教师:出示极地地区科学考察资料。

北极地区的探险与科考

◎ 1831年:英国探险家约翰•罗斯和詹姆斯•罗斯到达北极。◎ 1909年:美国探险家皮尔里成为第一个到达北极点的人。

◎ 1957〜1958年:环绕北极的国家建有54个科学考察站,北极考察进入正规化、现代化阶段。

南极地区的探险与科考

◎ 1895年:挪威海员博尔赫格列文克第一次登上南极大陆。◎ 1904年:南极第一个科学考察站——阿根廷奥长达斯站建成。◎ 1911年:挪威探险家罗阿德·阿蒙森成为第一个到达南极点的人。◎ 1959年:阿根廷、澳大利亚等12个国家共同签署了《南极条约》。学生:20世纪以来,人类的极地活动从自然探险进入了科学考察阶段。活动二:巨大的科考价值

教师:读课文,找出极地地区在哪些方面具有科学考察价值。

学生: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为气象、冰川、地质、海洋、生物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天然实验室。

教师点拨:近年来,人们在极地地区开展了对大气臭氧层空洞的观测和海冰变化的研究,为人类了解自然界的真实面目,研究地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奠定了基础。

小组合作探究:

请列举实例,说说极地科学考察活动具有怎样的科学价值。展示探究结果:

学生甲:气象研究价值: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例如,南极大气层中臭氧空洞的发现与研究等。

学生乙:冰川研究价值:南极冰盖、海洋和陆地沉积物中的全球古环境信息和丰富的淡水资源。

学生丙:地质研究价值:极地地区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油气资源等。学生丁:海洋研究价值:极地地区有着特有的海洋生物等。教师:展示南极地区资源图,找一找南极地区主要的资源。

学生:有磷虾、海豹、企鹅等生物资源,还有煤、铁、锰等矿产资源。活动三:中国科考在行动 教师:展示南极地区的中国科学考察站图,认识中国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站。学生:1985年2月建长城站;1989年2月建中山站;2009年2月建昆仑站;2014年2月建泰山站。

提出思考问题:极地考察站的房屋,为什么会这样设计?

(1)房屋的墙板采用“夹心”式,中间是保温材料。窗户较小,且多为双层玻璃,玻璃夹层间几乎为真空。

学生回答:为了防寒保暖。

(2)房屋地基很深,下面为立柱,房屋通常高出地面1〜2米。房屋朝不同方向开门,还设有天窗。

学生回答:防止积雪掩埋;便于采光。

教师点拨:为了更好地适应极地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小组合作探究: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中山站位于长城站的什么方向?

教师:结合上册所学经纬网的有关知识,点拨读图技巧。学生回答:东南方向。

2.四个科学考察站中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哪一个? 学生回答:长城站。

3.科考站的建站时间为什么选择在2月?

学生回答:2月,为南极洲的暖季,有极昼现象,气温较高,风速较小。

教师:展示北极地区的中国科学考察站图,认识北极地区的中国科学考察站。中国北极黄河站,于2004年7月在挪威的斯瓦尔巴群岛建立,是中国首个北极科考站,拥有全球极地科考中规模最大的空间物理观测点。

教师补充:中国邮政于2014年11月20日发行《中国极地科学考察三十周年》纪念邮票1套2枚。

学习任务二:保护极地 教师:播放视频:《我是冰川》。通过观看视频,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冰川在大量消融。活动一:努力查摆问题 教师:全球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由于人类活动,极地地区生态环境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读课文内容,找出极地地区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学生:极地地区的冰川、海冰消融速度加快;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燃油泄露,以及人类对极地动物的过度捕杀等。

教师:这里己不再是一片净土。拓展延伸:

臭氧层空洞

臭氧层是大气平流层中臭氧浓度最高的地方,是地球的一个保护层,太阳紫外线辐射大部分被其吸收。臭氧层空洞是大气平流层中臭氧浓度大量减少的空域。

对人类的影响:增加皮肤癌患病率;损害眼睛,增加白内障患者;削弱免疫力,增加传染病患者等。

活动二:各国积极行动 教师:出示相关资料。

材料一:1959年12月1日,澳大利亚、阿根廷等12个国家签订了《南极条约》。我国于1983年正式加入《南极条约》。

材料二:1991年制定了《北极环境保护战略》。

材料三:各国科考人员不断强化环保意识,保证科考器材、日常用品等全部使用绿色环保产品。考察过程中所产生的垃圾等,除极少部分就地处理外,大部分都带出极地。

教师:为了保护南极大陆这一片净土,我们能做的事情有很多„„ 学生:节约用电、节约用纸、不污染环境、拒食野生动物等。环节三:课堂检测

1.读“我国南极地区四个科学考察站示意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

A.四个科考站都有极昼极夜现象 B.2月份是南极地区建站的最佳月份 C.南极地区冰雪覆盖,几乎没有矿产资源 D.四站中,长城站所处的纬度最高

2.下列关于“保护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南极洲”的做法,正确的是(C)A.大规模的开发南极矿产 B.积极开发南极的渔业资源 C.作为科研基地和平利用 D.作为人类废弃垃圾的理想填埋场 环节四:总结升华 用板图小结所学内容。【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通过一系列的地图、图片、文字,引导学生综合分析各种自然条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不断提高学生的读图、用图、分析地图的能力,体现了新课标对学生读图技能的要求,也体现学生对未知知识的探索和追求。课堂中能够用一些能够激发学习兴趣的方法,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如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导入;教学过程中以实图等感官冲击,加深学生的印象,增强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第二篇:七下7.5 极地地区(第1课时)

【 课题 】七下7.5 极地地区(第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课标要求】

●在地图上找出某地区的位置、范围,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说出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学习目标】

1.阅读地图说出南、北极地区的位置和范围,指出极地地区位置的特殊性;(重点)2.运用图文资料认识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重点、难点)3.说出极地地区的特有动物。

【教学模式】讲练结合的启发引导式教学法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多媒体演示。【教具准备】地图、多媒体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我国一艘科学考察船,从南乔治王岛按地球自转方向绕南极洲海域航行一周,它们所经过的大洋顺序依次为[] A.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B.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C.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D.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2.距离南极洲最近的大洲是[] A.亚洲B.非洲C.大洋洲D.南美洲

3.关于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极地区是指北纬90°的地区B.北极地区是指北极圈以北的地区 C.北冰洋的小部分属北极地区D.北极地区大部分是被冰雪覆盖的陆地

4.地球上最冷的地区在[] A.北极地区B.蒙古、西伯利亚C.南极地区D.青藏高原 5.关于南极洲气候成因的说法,错误的是[]

A.南极洲处于高纬度,一年中接受太阳光热少

B.巨厚的冰层将太阳的光热大量反射回空中

C.处于强大的低压中心,使得降水少风力大 A D.是海拔最高的一洲,地势高,气温低

二、综合题

1.读“南极地区图”,回答问题:⑴写出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A洋;B洋;C洋; D洲;E洲。

⑵我国建立的科学考察站:F,G⑶在图上画出地球的自转方向。2.读北极地区地图并完成以下各项:(1)将代表以下海洋的数字填入图中.①大西洋②太平洋③北冰洋(2)将代表以下国家和地区的数字填入图中。④ 加拿大⑤美国⑥俄罗斯⑦格陵兰(丹)(3)将代表以下大洲的数字填入图中。⑧ 亚洲⑨ 北美洲

(4)以下字母所代标的地理事物是:

A()海峡;B()海峡; C()岛;D()半岛。

【教学反思】

D F

G B

C

这节课从大量的图片和多媒体图片讲解两极地区的独特的环境、资源、气候和科考情况,让学生直观的了解两极地区,效果不错。但本堂课时间较紧张,部分学生讨论及发言的参与度不够,学生讨论还是在老师设置的框内,思维得不到发挥和扩展,与新课改的教学理念还有些差距。读图能力弱的学生在判断极地地区方向上还存一定的困难,还有待提高。

第三篇:地理七年级10.1《极地地区》课时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10.1《极地地区》课时练习

一、选择题

1.南极洲位于中国的()

A.北方

B.南方

C.东方

D.西方

2.下列各组动物中,生活在南极大陆及周围海域的是()

A.斑马、大象、河马

B.企鹅、磷虾、海豹

C.袋鼠、鸭嘴兽、鸸鹋

D.大食蚁兽、卷尾猴、树懒

3.如果你是一位光荣的科考队员,并即将去南极考察,去之前必须明确考察的内容,下列不符合南极考察的内容是()

A.矿产、淡水资源的考察

B.海洋生物资源的考察

C.森林生态系统的考察

D.原始自然环境的考察

4.南极洲将成为下列哪些洲的空中交通的中间基地?()

①非洲和大洋洲

②南美洲和非洲

③北美洲和亚洲

④欧洲和亚洲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关于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极地区比南极地区更寒冷

B.北极地区是世界上风力和风暴最多的地区

C北极地区素有冰雪高原之称

D北极地区的降水比南极地区多一些

6.七大洲中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

A.南极洲

B.亚洲

C.北美洲

D.非洲

7.中国在南极最早建立的科学考察站是:

A.中山站

B.长城站

C.昆仑站

D.阿蒙森-斯科特站

8.我国科学家去南极考察最佳时间是

A.3月至5月

B.6月至8月

C.9月至11月

D.12月至2月。

二、填空题

9._______是世界上最寒冷、暴风雪最频繁、风力最强的大陆。冬季和夏季之分;地球上素有“________”(指降水少)之称。

10.北极地区:大部分在_______以北。

11.南极地区最丰富的资源是________,地球上68%的淡水以冰雪的形式储存在两极地区。南极地区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主要有____________等。

12.地球上一切要素变化的迹象,都可以通过_________的或_________的变化“记录”在南极冰盖的积雪和冰川里。

三、综合题

13.读“南极地区图”,回答问题。

(1)出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A

洋,B

洋,C

洋,D

洲,E

洲,F

洲。

(2)我国建立的科学考察站:G,H。

其中有极昼现象发生的是

(填名称)

(3)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

(4)我国在南极洲建立长城站和中山站的时间都是每年的2月,你知道这是因为什么吗?

14.读南极洲图,完成下列各题:

⑴将下列三个大洋的代号填在图中相应位置()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⑵①②两个考察站中,哪一个是长城站?。

其中,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①站在②站的方向。

⑶为什么有人称南极洲为“白色沙漠”?

⑷列举南极洲的有关世界之最。

参考答案

1.答案为:B

2.答案为:B

3.答案为:C;

4.答案为:A;

5.答案为:D

6.答案为:A

7.答案为:B

8.答案为:D;

9.答案为:南极大陆,白色沙漠

10.答案为:北极圈

11.答案为:淡水资源,煤、铁、石油、天然气

12.答案为:物理,化学

13.答案为:(1)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非洲;大洋洲;南美洲

(2)长城站;中山站;中山站;

(3)企鹅;

14.答案为:(1)如图;

(2)①;②;西北;

(3)因为南极大陆降水十分稀少,降水量和沙漠地区大体相当,且为冰雪覆盖,因此有人称之为“白色沙漠”。

(4)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气候最寒冷的大洲,位置最南的大洲,淡水储量最多的大洲等等。

第四篇:初中地理极地地区教案

北极地区与南极地区教案(第一课时)碧塘学校欧卫东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自然环境特征,并能分析两极地区的气候特征的成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学生学会阅读两极地区地图,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和辨别方向的能力;

3、了解两极地区是科学研究的宝地,理解人类对两极地区的科学考察以及和平利用两极地区资源的前景,加强保护两极地区的环境意识;

4、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家热爱科学,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并增强他们保护两极地区环境的意识和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重点]

1、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2、在两极地区开展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教学难点] 两极自然环境的特殊性及成因 [教学准备](教师)《两极地区》多媒体课件;

(学生)收集有关两极地区的自然景观和生物资源的图片、资料;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过程] 课堂设计

学生活动

(新课导入)

1、假设我们要建一座四面朝北的房子,应建在何处?(南极点)

2、观察地球仪,说出地球的最北端和最南端的海陆分布有什么不同。(最北端是海洋,最南端是陆地)

3、它们的名称分别是什么?(北冰洋和南极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索地球上这两个神秘地区吧。(首先同学们看到书本60页,讨论完成活动题1、2、3)

北冰洋的位置特点是位于地球的最北端,是纬度最高的大洋。南极洲的位置特点是位于地球的最南端,是纬度最高的大洲。

北冰洋周围的大陆是:亚欧大陆、北美大陆;南极洲濒临的大洋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永兴县的纬度是北纬26度。(距离北极点大约7104千米,距离南极点大约12876千米)。下面我们去探索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里和我们不同的世界,极地冰雪,极昼极夜现象,北极的北极熊,南极的企鹅。

(板书)

一、两极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多媒体展示)北极地区地图 北极地区是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陆地面积约800万平方千米,北冰洋面积约为1310万平方千米。问:北极地区是否就是北冰洋?

不是,北极地区包括北冰洋,比北冰洋大。

就好像我们碧塘中学是不是碧塘学校呢?碧塘学校包括碧塘中学和下面的小学 阅读:北冰洋

简单介绍因纽特人和拉普人。几千年前,人类最后的一支迁徙大军从亚洲出发跨过白令海峡向美洲腹地进发.他们哪里料到前方等待他们的是美洲印第安人的围追堵截和残忍杀戮!因纽特人且战且退,最后终于退至北极圈内,时值寒冬,印第安人以为因纽特人不久便会被冻死,便停止了追杀.谁料,因纽特人在北极奇迹般生存了下来,他们创造了人类生存的奇迹.历史:因纽特人世世代生活和居住在北极,至少有4000多年的历史.在过去的漫长岁月中,他们过着一种没有文字、没有货币、却是自由自在、自给自足的生活.随着时代的推移,因纽特人已经开始接受现代文明,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拉普人被日耳曼民族和芬兰民族驱逐 问:南极地区就是南极洲吗? 不是,南极地区包括南极洲(多媒体展示)南极地区图

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的一部分。

南极洲大部分位于南极圈以内,跨经度360度,位于三大洋之间。

读南极洲地形剖面图,归纳南极洲的地形特征:南极洲海拔高,约2350米,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阅读)南极洲

目前,南极洲没有定居人口。→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63页活动题

煤炭是千百万年来植物的枝叶和根茎,在地面上堆积而成的一层极厚的黑色的腐植质,由于地壳的变动不断地埋入地下,长期与空气隔绝,并在高温高压下,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等因素,形成的黑色可燃沉积岩,这就是煤炭的形成过程。要求学生归纳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思考)思考:两极地区酷寒的原因

(1、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很小,太阳辐射弱

2、表面冰雪覆盖,反射了大部分太阳辐射。

同学们想一想南极洲除了上面两个原因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 南极洲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海拔高)阅读:海上冰山

海上冰山是怎样形成的?

极地冰川受重力作用,从高处向低处缓缓移动,冰川移到海里,形成数量众多的冰山

为什么说冰山对海上航运会构成较大的威胁? 冰山露在海面上的部分体积小,不易被发现,但 在水下的部分体积庞大,船只很容易被巨大的冰 山撞毁而沉没。阅读南极冰盖

1、你知道南极大陆的自然环境如何吗? 冰雪覆盖的大陆

2、海平面上升会产生什么后果?

世界上许多沿海平原、岛屿和低地将被淹没,如东京、纽约、上海、天津等城市。

2、北极地区是否也如南极地区一样酷寒?(寒冷程度不同)

3、为什么南极比北极更寒冷?

(板书)

二、两极地区的自然景观与气候特征

学生通过思考问题,对极地地区产生兴趣。学会在两极地区辨别方向。

学生通过看图,并与课本内容相结合,说出两极地区的范围。

学生结合实际,思考计算,加深对两极地区位置与范围的理解。

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两极地区的自然景观,如“冰雪覆盖”、“人烟稀少”等,锻炼表达能力。

学生借助各方面材料进行自主分析、小组讨论,概括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酷寒、烈风、干燥。

指导学生回忆所学过的“影响气候的因素”,对南极地区的气候进行分析,进一步加强对南极地区的气候特征的印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提醒学生注意比较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海陆分布的不同,以及两地在降水量、风速等方面的差异。

第五篇:七年级地理极地地区

一、课标要求 说出两级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以及开展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二、本课目标

1、能够在南北极地区图上辨别极地地区的范围、位置及经纬线特点和地球自转方向。

2、了解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点及差异。

3、了解两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意义。知识点1:冰雪覆盖的地区 探究一:

1、请同学们从极地图中查出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和周围的大洲或大洋。

答:北极地区:位于北纬66.5º以北,中心位置是北冰洋,周围被亚洲、欧洲、北美洲环绕。

南极地区:位于南纬66.5º以南,中心位置是南极大陆,周围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环绕。

2、从纬度位置看,两极地区接受的热量多吗?试从这个方面解释两极地区冰雪覆盖的原因。

答:两极地区纬度高,太阳斜射,所得的太阳光热少,气温低,大部分地区冰雪终年不化,所以形成厚厚的冰雪,覆盖着陆地和大洋。

总结:由于太阳斜射,两极地区气温很低。都有极昼、极夜现象,这是由地球公转引起的。

3、分析课本102页有关材料,探究:在两极地区不同的气温影响下,气候和自然景观会有什么差异? 答:南极气候:酷寒、干旱、大风。南极景观:厚厚的冰层,附近海面有冰山,被称为“白色沙漠”和“风库”。

北极气候:气温高于南极,降水多于南极,风速小于南极。北极景象:终年冰封,冰雪天地。总结:纬度高,气温低,冰天雪地,南极酷寒、干旱、大风。探究二:

尽管两极自然条件恶劣,但也有生命存在,看图10.3和图10.4,说说最能代表两极的动物各是什么? 答:南极:企鹅。北极:北极熊。探究三:

怎样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答:站在南极点上,前后左右都是北方。站在北极点上,前后左右都是南方。知识点2:科学考察的宝地 探究四:

1、阅读自学104—106页教材内容,归纳总结:南极地区有哪些自然资源? 答:(1)有煤、铁等丰富的矿产资源。

(2)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3)沿岸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

(4)还有原始的自然环境,成为天然实验室。

2、南极大陆地下的煤是怎样形成的? 答: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们进行气象、冰川、地质、海洋、生物等学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便利。根据大陆漂移学说,南极大陆原来并不在南极位置,而是位于温带地区,生长着茂密的森林,经过地质变化形成煤层。

3、从南极地图上,找出中国的两个科学考察站,并描述它们所在的位置。

答:长城站崛起在乔治王岛上,在西经60度,南纬60度附近。中山站耸立在南极大陆上,在东经70度,南纬70度附近。

4、长城站和中山站的建立时间为什么都选择在2月? 答:2月是南极地区气温最高的季节。

小结: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用经纬线来确定,南极的气候与北极相反。

5、自学105页阅读材料《穿越南极》,体会南极考察队员勇于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6、南极考察如火如荼,阅读课本106页内容,说说北极科考为什么越来越频繁? 答:北极与南极一样,都有重要的科考价值。二战之后,又在北极地区发现和开采了石油、天然气、煤、铁等资源。

总结: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不久的将来,两极地区必将为人类提供宝贵的财富。知识点3:极地的保护与和平利用

1、展示日本南极捕鲸的资料。两极地区都有大量的生物资源,但都不同程度地遭到滥捕和滥杀,使两极地区的鲸鱼资源已陷于危机之中。该怎样对待两极地区的资源呢? 答:小结:人类再也不能失去最后这片净土了,各国要引起重视,务必用条约的形式束缚各国。旨在保护南极环境的《南极条约》于1959年12月签订,我国于1983年正式加入。

一、读图确定地理位置

教师引导:极地地图比较特殊,可通过以下问题引导读图。通过学生的找图、描图(描出北极圈和南极圈)、读图、回答问题等来确定北极和南极的经度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1)图的中心点是什么?

2)以北极(或南极)点为中心呈放射状的一系列直线是什么线? 3)以北极(或南极)点为中心的一个个圆圈是什么线? 读北极图:

1)北极地区是指哪个范围?(用红笔描出北极圈)2)北极点所在的是洋还是陆?什么洋? 3)北冰洋四周有哪几个洲环绕? 读南极图:

1)南极地区是指哪个范围?(用红笔描出南极圈)2)南极点所在的是洋还是陆?什么洲? 3)南极洲四周有哪几个洋环绕?

二、冰雪覆盖的地区

阅读课文,播放南极影片,让学生从感性方面整体地认识南极洲。1.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思考问题:

① 南极大陆与其他大陆在景观上最显著的区别是什么?(大部分地方被冰雪覆盖,冰层平均厚度2000多米)② 南极厚厚的冰雪覆盖层能给我们人类带来什么资源呢?(固体淡水资源)讨论:

①如果南极冰川全部融化,世界将会怎样?我们的生活是否会受到影响?(全世界的海平面将上升50~70米 北京也将被海水淹没)②世界上淡水资源中冰川储存水量最多,而南极约占世界冰川总量的90%和世界淡水总储量的2/3。我们应如何利用?(依靠一定的技术条件开发利用)

2、丰富的固体淡水资源

读图: “南极洲年平均气温图” “南极洲年平均降水量图”

气温:各月气温均在-20°以下。暖季[每年11月——第二年3月] 降水:年降水量 大多不足55毫米

风速:最大100米/秒(比 12级风 大得多)每年8级以上大风日有300多天。

3、酷寒、干燥、烈风(极地冰原气候)提问: 南极洲的气候为什么如此寒冷?

[1]南极洲几乎全部位于南极圈以内,纬度高,地面接受太阳光热少; [2]南极洲平均海拔较高;

[3]南极大部分地区被冰雪覆盖着,冰雪对阳光有强反射。

南极洲的自然环境十分严酷,为什么对人类还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呢?

(南极洲自然资源非常丰富)

4、南极洲矿产丰富

读 图:“南极地区图”找出主要矿产的分布 铁矿——印度洋沿岸地区

煤矿——靠近印度洋沿岸 [维多利亚大煤田] 讲解: 煤本应形成于温带地区,目前却出现在寒冷的南极,说明南极洲在煤炭形成的地质年代应该是温暖湿润的气候,能生长高大植物,这些茂密的森林被埋在地下经地质作用形成了煤田,后随大陆漂移至现在的位置。

思考:酷寒的气候对南极的动植物会产生哪些影响?

5、极地生物

地面上植物极少。动物资源种类少,但数量大。如:南极海豹、企鹅、鲸、磷虾。总结:引导学生列表对比两极的环境特征及资源状况,然后归纳出南极的自然环境特征 南极北极 相同点

不同点

地理位置

海陆状况

气候状况

资源状况

代表动物

板书:

一地理位置

二特殊的自然环境-------冰雪覆盖的地方

冰雪高原

风库

白色沙漠

矿产丰富

极地生物

下载七年级地理下册7.5极地地区第2课时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七年级地理下册7.5极地地区第2课时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七年级地理下册 7.5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教案 湘教版(合集5篇)

    §2.5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南极洲地理位置的特点;在南极洲地图上能正确指出南极洲濒临的三个大洋、长城站和中山站的位置及名称。 能力目标:在南......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第十章极地地区教学设计

    第十章极地地区教学设计 【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两极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2、运用相关图片和资料说出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并加以比较。 3......

    七年级地理下册7.4欧洲西部第2课时教案(最终定稿)

    《欧洲西部》(第2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会运用地图、统计图及相关资料分析欧洲西部的地形、气候特征,理解欧洲农业以传统的畜牧业为主的原因;记住欧洲西部地......

    地理:人教版新课标七年下册第十章 极地地区

    极地地区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气候条件、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 2、会用地图、景观图片和相关资料,总结归纳出两极地区的环境特点......

    地理中考(七年级下第十章极地地区)考点解读

    第十章极地地区比较项目南极地区北极地区考点076.独特的自然环境P92位置范围_____圈以南的区域,包括南极大陆及其周围的海洋______圈以北的地区,包括______洋,______、______、......

    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2:2.3 西亚

    2.3西亚(2) 一、课型:新授课 二、课时安排:第2课时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西亚的自然地理环境,比如地形特征、气候特征、主要河流等。 了解自然环境与当地农牧业生产的关......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政治下册第一课第2课时教案

    第二课时 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 1.了解随着青春期的到来,思维所发生的变化。 2.掌握青春期思维的独立、批判、创造性的特点。 3.有意识地培养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开发创造潜......

    七年级生物下教案第2课时

    第2课时 助学目标: 1、说出可被当作生物分类依据的生物特征,知道当今生物学家用来分类的最重要的依据。 2、能说出动物和植物的几大类群。 助学重点: 尝试运用科学的分类方法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