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在花山公开课1412

时间:2019-05-12 18:21: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毛主席在花山公开课141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毛主席在花山公开课1412》。

第一篇:毛主席在花山公开课1412

28*《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文中生字,积累文中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知道文章的主要内容。

4、阅读课文,勾画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毛主席关心群众生活,处处为群众利益着想的思想作风,从而受到热爱领袖的教育。

5、学习写作方法,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抓住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关于毛主席的生活小故事、歌曲、图片等。

2、查阅本文的时代背景以及关于“花山”的资料。

3、读通课文,自学生字词。

4、了解课文内容,会分段、概括段意。

5、勾画描写毛主席的语言、动作、神态、细节的句子,能说出自己的体会。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倾听歌曲《东方红》。

2、这首歌叫《东方红》,唱的是“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大救星。”这首歌没有专业的词曲作家,是陕北的一位老农发自内心唱出来,唱出了陕北,唱遍了全中国。

3、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了毛主席是新中国的伟大领袖,他为新中国的建立转战南北、夜以继日,指挥了许多叱咤风云的战役,做出了很多惊天动地的大事,毛主席的丰功伟绩,说也说不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本单元最后一篇课文。

4、当堂板书课题---毛主席在花山,学生跟做着书写课题,齐读课题。

5、请学生想一想,课文以什么方式命题的?(主要人物和主要地点,联系到平时练笔,学生千篇一律用“妈妈的爱”做标题,以后我们也可以用类似的方法拟定题目)

二、检查预习:

1、再读课题,“花山在什么地方?”“毛主席什么时候去过花山?”汇报、讲解 花山,河北省阜fu平县城南庄以北有一条优美秀气的河,叫胭脂河。胭脂河边的山沟里有一个美丽的小山村,叫花山村。1948年5月18日凌晨,毛主席的住地城南庄突遭敌机轰炸。于是,为了毛主席的安全,在极端绝密的情况下,毛主席秘密转移到这个只有几十户人家居住的隐在大山里的巴掌大的小山村。毛主席在花山村住了9天,便从花山到了西柏坡,而后,在西柏波引来了新中国的解放。

2、简单询问预习情况(查阅了什么资料)。

3、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听写词语。(白板听写、齐练)

碾子 簸箕 粗瓷碗 笤帚 耽误 诚恳 花椒树 舀水 沏茶 拘束 端详 夜以继日

4、订正,互查,改错,齐读。

三、课文学习。A、小组合作交流1:

1、先快速阅读课文,再小组合作交流:课文记叙了毛主席在花山的那几件事?分别写了哪几个段落?(要求学生在课本上批注,老师巡查指导)

2、提问、引导学生汇报。开始交流,谁先说?

3、写了 件事:第一件事。毛主席关心群众碾米。课文2—10段写了这件事。有不同意见吗?应该是2—9段吗?

让学生读第十自然段,这一段前半部分的确是写碾米,后半部分还是写碾米吗?不是,那其实就开始写下一件事了。这样的段落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承上启下。承上启下的段落我们一般都把它分在——下面。

第二件事是。毛主席让警卫员给乡亲们送茶叶。引导学生不是泡茶,而是送茶叶。引导学生说话一定要准确,要严谨。

继续。第三件事写了。毛主席给群众讲喝茶的好处,还帮群众碾米。引导学生注意有2件事,并注意先后顺序。

对了。课文共写了这三件事。大家看一下自己刚才做的笔记,认真做修改,以后做笔记都用铅笔,这样利于修改。

B、过渡:接下来我们来完成本课最关键的问题:用横线画出毛主席与警卫员说的含义深刻的句子。读一读,看从中体会到什么。(学生画)

C、小组合作交流2:读读自己勾画的句子,小组交流自己对这句话的体会。学生交流,老师巡查指导。

D、好了吗?我们交流一下。E、交流第1处。

1我们先看第一句:“这会影响群众吃饭的,不能因为我们在这里工作,就影响了群众碾米„„这个村只有两台石碾,让乡亲们都到一个碾子上碾米,就会耽误一半人的正常吃饭。”毛主席作为革命领导人,是他工作重要还是群众吃饭重要?

2是群众吃饭重要。都这样认为吗?难道革命领导的工作不重要吗?要知道他直接决策着行军路线,作战计划,统领着那么多军队呢!

3是主席工作重要?还是群众吃饭重要?众说纷纭。允许大家保留自己的意见。重要的是毛主席认为,谁更重要?------------群众吃饭更重要。你从中体会到什么?1毛主席平易近人,不把自己当领导,不搞特殊。2毛主席热爱人民群众,关心人民群众的生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刚才我们是怎么体会出来的呢?我们先用自己的观点和文中人物的观点做比较。这是很好的体会方法。请大家做笔记。

(拓展 12年12月7日,习近平任总书记后首次离京视察,当天下午3点半,由8辆车组成车队进入深圳前海深港合作区,但现场没有看到任何的欢迎横幅,也没有列队迎送的环节,深圳前海附近的道路畅通如常。13年12月28日中午,总书记在没有提前通知的情况下,来到庆丰包子铺排队点餐、亲自取餐,点了二两包子,一碗炒肝,一份芥菜,一共花了21元。这个民众生活中极为寻常的一幕,因为习近平的本色展示,具有了非同寻常的效果。)

F、交流第2处。我们交流下一段。“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我们能有今天这个胜利局面吗?我们吃的穿的,哪一样能离开老百姓的支持?„„”

1、读一读,齐读。什么句式?

2、反问句改成陈述句练习。比较两种句型。陈述句就是把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平铺直叙的表达出来,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反问句的感情色彩比较强烈,朗读时语调较高。

3、讲解:这段话从正反两方面讲了人民群众和军队的关系。老百姓的支持是革命胜利的保证。反过来说,我们革命胜利也是为了无数的老百姓。如果让你做个恰当的比喻,你认为军民是什么关系?

鱼和水。在电影电视中,我们常常看到我军每到一地,都要主动为当地老百姓做许多事。因为共产党所领导的军队是为人民利益而战斗的。这是我们能战胜所有敌人的法宝之一。有一句歌词唱道:军民鱼水一家人。的确是这样,鱼离不开水,水也离不开鱼。正如人民军队离不开人民的支持。

还有一个比喻也很贴切,是唐太宗说的:水和舟的关系。“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如果你做的事符合人民的利益,人民就拥护你;反之,人民就将推翻你。

4、体会:这几句话表现了毛主席依靠群众、关心群众、坚持与群众同甘共苦的崇高品质。这也是毛主席一贯的思想、一贯的作风。(到群众中去)G、这节课就到这里吧,检测一下。H、轻松一下,请同学们看图片。I、结束语:

学了本单元,读了这篇课文,看了这些图片,我们仿佛又看到了毛主席在人民群众之间的音容笑貌,听到了他为群众着想的肺腑之言,毛主席是那么亲切,那么平易近人,毛主席令人敬佩,令人怀念。

28.*毛主席在花山

一、写反义词。

拘束——()特殊——()临时——()

二、选出带点字的准确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怕:①害怕;畏惧 ②担心。

1、这碾子一响,就得转到天黑,怕误了首长的事。()

2、鲁迅先生说:“既然说了,就不怕发表。”()

挺:①伸直 ②很 ③勉强支撑

3、毛主席推碾子还挺在行。()

4、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

5、军需处长再也挺不住了,倒在了雪地里。()

新鲜:①没有枯萎;②少见的;③经常流通不含杂类气体。

6、山里的空气很新鲜。()

7、茶水对这山旮旯的群众来说,确实新鲜。()

8、这白菜长得多新鲜。()

端:①东西的头;②原因,起因;端正;③平举着拿;③仔细地看

9、一位上了年纪的大叔端着一碗水,凑到警卫员跟前,说:“我说同志,这水一不甜二不辣的,喝它顶什么用?”()

10、警卫员只好接过茶叶筒,端端正正地向毛主席敬了个礼。()

11、一位老人细细端详着毛主席,说:“这位首长,好像在哪儿见过,在哪儿呢?”()

三、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1、毛主席从临时借用的农家房舍(shě shè)里拿出一筒一直没舍(shě shè)得..喝的茶叶交给警卫员,让他沏(chè qī)茶给乡亲们喝。.

2、在毛主席的盛(shènɡ chénɡ)情邀请下,乡亲们端着盛(shènɡ chénɡ)玉米..的簸箕又回到了花椒树下的碾台。

四、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我们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能有今天这个局面吗?

2、我们吃的穿的,哪一样能离开群众的支持?

五、按课文内容填空。

这篇课文写的是_____住在花山村的_____件事。分别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

课文

28* 毛主席在花山

1948年的春夏之交,毛主席转移到了花山村。在临时借用的农家房舍里,他夜以继日地为解放全中国的事业操劳着。

一天早晨,毛主席正在看地图,忽然抬起头,问警卫员:“昨天这个时候,门口花椒树下的碾(niǎn)子有碾米声,现在又到了碾米的时候,怎么没动静了呢?”

警卫员说:“报告主席,为了不影响您工作,我和村长商量了,要他请乡亲们到别处碾去了。”毛主席皱了皱眉,把拿起来的香烟又放下了。“这怎么行?”他严肃地说,“这会影响群众吃饭的,不能因为我们在这里工作,就影响群众的生活。昨天傍晚,我们一起散步,你也看见了,这个村只有两台石碾,让乡亲们集中到一个碾子上碾米,就会耽误一半人的正常吃饭。”

警卫员解释道:“这碾子一转,对您工作干扰太大。”

毛主席递给他一支烟,自己也点燃了一支,说:“这怎么会呢?多年的战争生活,使我习惯了在各种环境中工作。这样吧,我交给你一个任务,尽快把乡亲们请到这里来碾米。”

“是!”警卫员拔腿就走。

“注意,抽着烟和群众说话是不礼貌的。说话态度要诚恳。”主席说。

警卫员回头一笑:“知道了,请主席放心。”他走出小院,碰上村长正和一个端簸(bò)箕(jī)的大娘说话。警卫员迎上去,问:“村长,这位大娘是要去花椒树下推碾子吧?”

大娘用手拢了拢搭在耳下的头发:“不,俺(ǎn)去西头。”说着转身就要走。警卫员忙对村长说:“村长,是首长让我请乡亲们来花椒树下碾米。”村长沉思了一下,说:“这碾子一响,就得转到天黑,怕误首长的事呢。”警卫员再三解释,村长才答应了,对那位大娘说:“那你就去花椒树下碾吧。”

警卫员帮大娘端着盛玉米的簸箕回到了花椒树下的碾台。一会儿,陆续又来了几个碾米的老乡,碾台又吱吱扭扭地转了起来。警卫员刚回到院里,毛主席就叫他。他走进去,毛主席把笔放下,说:“任务完成得不错。还有一件事等着你办说。”说着,毛主席从桌上拿起一筒(tǒng)茶叶,说:“你把这筒茶叶交给炊(chuī)事员,让他每天这个时候沏(qī)一桶茶水,你负责给碾米的群众送去。”

警卫员知道,这筒茶叶是在南方工作的同志送的,转了几道手才送到毛主席这里,他一直没舍得喝。他站在那里,表示为难。主席说:“你想过没有?我们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能有今天这个局面吗?我们吃的穿的,哪一样能离开群众的支持?全国的老百姓就是我们胜利的可靠保证。反过来讲,我们进行的斗争,也正是为了全国的老百姓。这些道理你不是不明白。依我看,你是把我摆在特殊位置上了。”警卫员只好接过茶叶筒,端端正正地向毛主席席敬了个礼。毛主席笑着说:“快去吧,炊事员还等着你呢。”

茶沏好了,警卫员拎着清香的茶水来到碾台旁,用粗瓷碗一一晾在石板上,跟碾米的人说:“乡亲们,来喝茶吧。”开始,乡亲们还不好意思,经他一动员也就不拘束了,你一碗我一碗地喝了起来。茶水对这山旮(gā)旯(lá)的群众来说,确实新鲜。一位上了年纪的大叔端着一碗水,凑到警卫员跟前,说:“我说同志,这水一不甜二不辣的,喝它顶什么用?”警卫员乐呵呵地说:“您老就慢慢地喝吧,一会儿就喝出味道来了。”

这时候,毛主席来了,喝茶水的乡亲们纷纷跟毛主席打招呼。毛主席笑着向大家点头,说:“要说喝茶的好处,确实不少嘛,喝了它浑身有精神,还能让人多吃饭„„”毛主席给乡亲们说起喝茶的好处,正在推碾子的大娘和小姑娘越推越慢,转到毛主席身边,便停了下来。毛主席舀了两碗茶水送到她们母女手里,说:“你们俩歇会儿吧!”然后对警卫员说:“来,咱俩试试,半年多不推这玩意儿了。”毛主席推碾子还挺在行,一边推,一边用笤(tiáo)帚往碾盘里扫碾出来的的玉米碎粒。一位老人细细端详着毛主席,说:“这位首长,好像在哪儿见过。在哪儿呢?”

第二篇:毛主席在花山[推荐]

28《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

2.朗读课文,感受毛泽东普通群众的情怀。

3.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抓住细节描写人物方法。

二、教学重点:

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抓住细节(人物动作、语言、神态)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难点:

通过了解毛泽东在花山的三件事,体会毛泽东关心、热爱人民群众的高尚品质,激发学生对毛泽东的敬仰之情。

四、教学准备:

搜集毛主席在花山的背景资料;根据自己的情况收集关于毛主席的故事,或歌颂毛主席的歌,或有条件的搜集一段影像资料等。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出示自学重点

二、出示自学要求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课文主要记叙了毛主席在花山的哪几件事?根据自己不同的感受,进行填空练习,抒发情感。您真是一位----的主席,我们----您!

4、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毛主席的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读一读,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在旁边简略地做上批注。

三、学生自学(15),小组讨论(8)。

四、全班交流(10)

1、认读词语。

2、小组汇报理解词语情况。

3、交流问题3.相机板书:

让碾米--体察民情 敬爱请喝茶—不高特殊化 崇敬帮推碾—融入群众 敬仰

4、交流问题4.(引导学生从毛主席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的描写谈感受。)

五、质疑

六、课外延伸

有一首歌叫《东方红》,唱的是“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大救星。”这首歌没有专业的词曲作家,是陕北的一位老农发自内心唱出来,唱出了陕北,唱遍了全中国。毛主席的丰功伟绩,说也说不完。

课后阅读有关毛主席的故事,互相讲讲,也可以谈谈自己的感受。

七、机动巩固

第三篇:《毛主席在花山》读后感

《毛主席在花山》读后感

之前,我们学习了《毛主席在花山》这篇。

他主要叙述的是1948年春夏之交,毛主席在河北省阜平县花山村时的几事。重点突出表现了毛主席热爱人民大众关心人民大众平等对待人民大众的高尚思想感情和高尚品质。另外,毛主席和乡亲们亲切的交谈,表现了他幽默风趣,与人民群众亲密的像一家人一样的深深情谊。

当我读到第三自然段时,让我感受到了毛主席的高尚品质。这段描述的是毛主席在散步时看到村子里只有两盘石碾,可以从中看出毛主席十分注意体察民情。他热爱人民群众,关心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同时也表明了毛主席的心中,群众地位是至高无上的。群众冷暖。在毛泽东主席的心中始终是第一位!

毛泽东他老人家刚把碾米的事情安排妥当。又吩咐警卫员给群众送茶水,这又说明毛泽东主席工作作风严谨,安排周密细致。只有心系群众的领导者才会有这样的举动。

毛主席认为进行革命战争必须依靠群众的支持。人民群众对于革命战争胜利的重要性不可估量!当老乡们询问警卫员茶水有什么作用时,警卫员回答了他们,可这样说乡亲们,完全听不懂!毛主席以通熟易懂的简短语句解释了警卫员的意思。由此可见,毛主席的回答也略带风趣,他与群众亲如一家的深情,可以用几个四字成语来说,深入群众,平易近人,平等待人。

作为领袖毛主席不仅为解放全中国的事业操劳着,而且还时刻惦记着人民群众的生活琐事。他帮助老乡推碾子碾米和群众打成一片,这不正是毛主席时刻与人民同甘共苦,不搞特殊化的真实写照吗?

一个这样的主席,怎能不让全中国人赞叹?怎能不让全中国人欢呼?如果是你,你也会这样。“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积满了皑皑大雪的高山,都让毛主席带领着三军凭着顽强的意志战胜了跨越了!还有什么事能难倒中国人!

我们中国人就是这样!是这样的主席,带领着我们建立世界的地位,创建新中国!我们怎能不为有这样伟大的主席而高兴,而自豪呢?

第四篇:毛主席在花山读后感

毛主席在花山读后感6篇

读完某一作品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毛主席在花山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毛主席在花山读后感1

一天,我看了一篇文章叫《毛主席在花山》,我很受感动,今天我又拿起书仔细看了这篇文章。

文章里有一段令我终身难忘:毛主席说:“同志,你想过没有,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我们能有今天这个胜利的局面吗?我们吃的、穿的哪一件能离开群众的支持?全国的老百姓就是我们的胜利可靠的保证。”警卫员只好接过茶叶筒,端端正正地给毛主席敬了个礼。

毛主席不把自己摆在特殊的位置上,这使我懂得了:真正伟大的人绝不会强迫别人尊重自己的。

呵呵,毛主席说的这些话让我深受感动,我想我们老百姓更应该感谢他们才对,因为如果没有他们,我们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毛主席在花山读后感2

这两天我看了一篇课文叫《毛主席在花山》,我很爱感动,不知为什么我这几天又想看这篇课文了,我又拿起了语文书仔细看起了这篇课文。

课文里有一段令我终身难忘:毛主席说:“同志,你想过没有,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我们能有今天这个胜利的局面吗?我们吃的、穿的.,哪一样能离开群众的支持?全国的老百姓就是我们胜利的可靠保证。反过来讲,我们所进行的斗争,不也正是为了全国的老百姓吗?”警卫员只好接过茶叶筒,端端正正地向毛主席敬了个礼。毛主席笔着说:“快去吧,炊事员还等着你呢。?”

毛主席说的这些话让我深受感动,我想我们老百姓更应该感谢他们才对,因为如果没有他们,我们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这篇文章使我懂得了:真正伟大的人绝不会强迫别人尊重自己的。

毛主席在花山读后感3

今天,我们学习了《毛主席在花山》这一课,课文主要讲了1948年毛主席转移到花山村工作,警卫员为了不影响毛主席的工作,让乡亲们到别处去碾米,毛主席知道后不仅让乡亲们来碾米,还请乡亲们喝自己一直不舍得喝的南方茶叶,看见乡亲们累了就让他们休息,自己来碾米。

表现毛主席热爱群众,关心群众,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与群众同甘共苦的品质。

这让我联想到了“吃水不忘挖井人”,毛主席见瑞金沙洲坝干旱严重,就亲自带领警卫员挖起井来。乡亲们见了也纷纷一起挖,井挖好了,还在井边立了一块牌子“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它是毛主席热爱群众,群众热爱毛主席的表现。

毛主席常说“老百姓就是我们胜利的可靠保证”。在革命时期,处处留下了领袖的光辉身影。就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好主席,革命才会成功,中国才能解放,我们才能过上今天的幸福生活。

毛主席在花山读后感4

有一天我看了一篇课文叫《毛主席在花山》,我很爱感动,不知为什么我这几天又想看这篇课文了,我又拿起了语文书仔细看起了这篇课文。

课文里有一段令我终身难忘:毛主席说:“同志,你想过没有,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我们能有今天这个胜利的局面吗?我们吃的、穿的,哪一样能离开群众的支持?全国的老百姓就是我们胜利的可靠保证。反过来讲,我们所进行的斗争,不也正是为了全国的老百姓吗?”警卫员只好接过茶叶筒,端端正正地向毛主席敬了个礼。毛主席笔着说:“快去吧,炊事员还等着你呢?”

毛主席说的这些话让我深受感动,我想我们老百姓更应该感谢他们才对,因为如果没有他们,我们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毛主席不把自己摆在特殊的位置上,这使我懂得了:真正伟大的人绝不会强迫别人尊重自己的。

毛主席在花山读后感5

这几天老师带领我们学了一篇课文。名叫《毛主席在花山》,我很爱感动,不知为什么我又想看这篇课文了,我又拿起了语文书仔细看起了这篇课文。

课文记述了警卫员怕耽误首长的事,和村长商量让乡亲们到别处碾米去,毛主席为了不耽误群众的正常吃饭,又让警卫员到花椒树下碾米,并且沏茶水给碾米的群众和,还帮助群众推碾子。从这些件事中,体现了毛主席平等待人,为群众着想的思想品德。

所以我也要为班级服务,为班级同学着想,做一个不搞特殊,平等待人的小公民。从这些细小的事情中,我们处处可以体会到主席对人民的关心和爱护。也许正是因为毛主席对人民的热爱,他才会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并且也让我学会了平等待人。

毛主席在花山读后感6

有一天我看了一篇课文叫《毛主席在花山》,我很爱感动,不知为什么我这几天又想看这篇课文了,我又拿起了语文书仔细看起了这篇课文。

课文里有一段令我终身难忘:毛主席说:“同志,你想过没有,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我们能有这天这个胜利的局面吗?我们吃的、穿的,哪一样能离开群众的支持?全国的老百姓就是我们胜利的可靠保证。反过来讲,我们所进行的斗争,不也正是为了全国的老百姓吗?”警卫员只好接过茶叶筒,端端正正地向毛主席敬了个礼。毛主席笔着说:“快去吧,炊事员还等着你呢。”

毛主席说的这些话让我深受感动,我想我们老百姓更就应感谢他们才对,因为如果没有他们,我们就没有这天的幸福生活。

毛主席不把自我摆在特殊的位置上,这使我懂得了:真正伟大的人绝不会强迫别人尊重自我的。

第五篇:《毛主席在花山》教案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凉”。

2、朗读课文,感受毛泽东普通群众的情怀。

3、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抓住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教学重、难点:

1、感受毛泽东普通群众的情怀。

2、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抓住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生字和词语卡片,录像或电影资料。

2、学生准备:课前搜集毛主席在花山时的相关资料,并互相交流。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用名言,进入情境。

1、紧扣“为人民服务”揭题。

(1)出示:“为人民服务。”(毛泽东题字)(2)认识吗?(读)平时在哪看见过?师生交流。(3)知道是谁提出的吗?(毛主席)

2、过渡:毛主席把一生都奉献给了他挚爱的人民,他用一生向我们诠释了“为人民服务”这句简单而崇高的誓言。今天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穿越时空,回到革命即将胜利的1948年,走进美丽的花山,走进他的生活小事,共同领略主席与人民的鱼水之情。(板书:毛主席在花山)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自己认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小组内结合预学案交流汇报自学收获。

3、交流汇报自学情况,教师点拨。提示多音字“凉”。

/ 4

4、在小组内分段把课文读准确,读流利,互相帮助,解决出现的问题。

5、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毛主席在花山的哪几件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练习给课文划分段落。

6、结合学生的发言,教师小结:请群众回来碾米,给碾米群众送去茶水,帮群众推碾子。

(师生理清文章脉络,统一思路。)

三、细读感受,体会品质。

1、导学:毛主席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夜以继日地为解放全中国的事业操劳着,还不忘关心群众的生活小事,这多么令人敬佩呀!从课文记叙的这几件事中,你们认为毛主席是一位怎样的主席呢?

(1)请大家默读思考:你从毛主席在花山的几件事中体会到了什么?把你感受深的地方画出来,在旁边简略地写出自己的感受。

(2)温馨提示:可以画出毛主席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抓住一两处仔细地体会,相信会有属于你们的发现。

2、学生默读课文思考。

3、同桌互说。教师巡视个别指导、交流。(找到了什么描写方法?体会到了什么?怎样体会到的?试着读出感情。)

4、学生汇报交流学习成果。(1)引导学生抓住细节来谈感受。出示句子:

“昨天这个时候,门口花椒树下的碾子有碾米声,现在又到了碾米的时候,怎么没动静了呢?”

“你也看见了,这个村只有两台石碾,让乡亲们集中到一个碾子上碾米,就会耽误一半人的正常吃饭。”

①请两名同学朗读,谈体会。②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预设:毛主席十分注意体察民情,他不仅为解放全中国的事业操劳着,而且

/ 4

惦记着普通群众的日常生活琐事。)

(2)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去细细体会。①出示句子:

“毛主席皱了皱眉,把拿起来的香烟又放下了。”

“你把这筒茶叶交给炊事员,让他每天这个时间沏一桶茶水,你负责给碾米的群众送去。”

A、引导学生抓住“皱了皱眉”“又放下了”谈体会,此时毛主席可能在想什么,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预设:这两个动作体现出主席心中惦记碾米的群众,正在想着该为大家做什么。从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主席关心群众,在主席心里,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

B、引导学生思考:毛主席为什么让警卫员给老百姓送茶水?(学生可以根据文中语句发表感想,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猜测,只要有自己的见解都是值得鼓励的。)

C、引导学生抓住毛主席教育警卫员的那一段话来体会讲了哪几层意思。(预设:一是革命需要老百姓的支持;二是革命也正是为了全国的老百姓;三是教育警卫员不要把他摆在特殊位置上。这说明毛主席充分认识到人民群众在革命中的重要作用,他更愿意和群众打成一片。)

②学生自由谈感受,重点理解最后一句话,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说说老人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话。

(预设:说明老人还没有完全认出毛主席来,但是他可能听到过有关毛主席关心人民群众疾苦的一些事情,也有可能看到过不少类似的关心群众、帮助群众的领导干部,所以产生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四、再读揣摩,总结写法。

1、指名朗读全文。

2、总结本课的写作方法。

(本课通过选取典型事例,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了人物思想感情和品质。)

五、歌声结尾,布置作业。

1、播放歌曲《东方红》。

/ 4

师总结:正因为他爱百姓,所以他得到了千千万万百姓的爱。“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让我们在歌声中结束这节课。

2、作业。

(1)有关毛主席的故事还有许多许多,课后想办法找来读读。(2)运用本文写人的方法试着写一个自己最想写的人。

/ 4

下载毛主席在花山公开课1412word格式文档
下载毛主席在花山公开课1412.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毛主席在花山教案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 2.朗读课文,感受毛泽东普通群众的情怀。 3.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抓住细节描写人物方法。 教学重点: 领悟作者通过具体......

    毛主席在花山教案

    《毛主席在花山》教案 教材分析:《毛主席在花山》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走近毛泽东”为主题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通过写毛主席在花山的三件事情,表现出了毛主席关心、......

    28课毛主席在花山

    《毛主席在花山》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 2、朗读课文,感受毛泽东普通群众的情怀 3、以课文为例,教学生学会人物描写的方法并加以运用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

    毛主席在花山 课堂练习

    28.*毛主席在花山 一、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1. 毛主席从临时借用的农家房舍(shěshè)里拿出一筒一直没舍(shěshè)得喝的茶叶交给警卫.. 员,让他沏(chèqī)茶给乡......

    《毛主席在花山》有感

    《毛主席在花山》有感 在大家心目中,毛泽东是一个英勇善战、聪明伟大的人,他的伟大让人感觉遥不可及。但是,读了《毛泽东在花山》这篇文章,我却认为,他的伟大正是因为他平凡。他......

    《毛主席在花山》读后感

    《毛主席在花山》读后感 毛主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他的丰功伟绩令人们传颂至今,毛主席不但是卓越的领导人、政治家,还是优秀的诗人和军事家。毛主席到底是怎样......

    毛主席在花山梗概

    毛主席在花山梗概 今天我阅读了【毛主席在花山】这篇课文,这篇课文讲的是毛主席关心和爱护群众的事。 1948年毛主席转移到花山村,在临时借用的农家房舍里居住,夜以继日地为解放......

    《毛主席在花山》教案

    课题:毛主席在花山 主讲:周春燕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记叙了毛主席1948年春夏之交住在花山村时的几件事,表现了毛主席热爱群众、关心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的革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