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毛主席在花山》案例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案例
西乡县城北小学司亚利
【教材简析】
《毛主席在花山》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最后一篇课文,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记叙了毛主席1948年春夏之交住在花山村时的几件事,表现了毛主席热爱群众、关心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的革命情怀。文章依次记叙了三件事:让警卫员把到别处碾米的群众请回来;派警卫员给群众送去茶水;毛主席来到碾米群众众交谈并帮助群众推碾子。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毛主席关心群众生活、处处为群众利益着想的思想作风。
2.了解课文哪些内容写得详细,哪些内容写得简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
通过伟人毛主席在花山的几件事,从另一个侧面了解毛主席平易近人的一面,感受伟人对人民真切关怀的优秀品质,通过理解毛主席对警卫员说的话和结尾句的含义,深化主题中心,为高大毛主席的形象做了很好的总结。通过课后写读后感和交流毛主席的小故事,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毛主席平易近人的一面。
【教 学 片 断】
(引导学生读通课文,理解“山旮旯”、“石碾”、“簸箕”等生词的意思;默读课文,理清课文顺序,在分段的基础上,用比较简练的话语概括文章中讲了毛主席在花山的哪几件事;用抓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第一件事,感悟毛主席关心群众的生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高尚品格。)
师:上节课,我们从毛主席请群众到他住房附近碾米这件事中,看到了一位关心群众生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伟大领袖。这节课,我们继续用上节课的方法学习课文,看看我们还能感受到什么。
请同学们小声地读课文中第二件事的部分,边读边想,你从哪些句子和词语中,体会到什么?用笔勾一勾,在可以在旁边写一写。
生:(读课文,勾句子、词语。)陆陆续续有学生举手。
师:好,谁来说一说,你从哪些句子和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从11自然段里毛主席说的话中体会出毛主席是一位关心群众,不把自己摆在特殊位置上的主席。
师:毛主席说什么了?你能不能读一读?
生:能。“你想过没有?我们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能有今天这个局面吗?我们吃的穿的,哪一样能离开群众的支持?全国的老百姓就是我们胜利的可靠保证。反过来讲,我们进行的斗争,也正是为了全国的老百姓。这些道理你不是不明白。依我看,你是把我摆在特殊的位置上了。”
师:毛主席的话很长,我们大家都仔细地来读一读,到底毛主席的话里有几层意思?读的时候,我们可以给它划一划“/”。
生:(自读这段话。)
生:我觉得毛主席的话里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老百姓是我们胜利的保证,我们的胜利也是为了老百姓。第二层意思是说不要把他摆在特殊的位置上。
师:哪些句子说的是老百姓是我们胜利的可靠保证?
生:那三个问句?
师:这三个问句分别是什么问句?
生争先恐后:第一个是疑问句,第二个和第三个是反问句。都是反问句。
师:对了,第一个是疑问句,第二个和第三个是反问句。那么该怎么读呢?毛主席是什么样的语气呢?自己读读、想想。
生:(自由朗读句子。)
生:我觉得毛主席的语气应该是比较和蔼的,因为他在跟警卫员说道理。(读句子。)生:我觉得应该是比较严肃的,因为他不仅是在跟警卫员说道理,还是在教育警卫员。师:和蔼、严肃,都有。我们一起来读读。
生:齐读句子
师:刚刚我们说第二句和第三句是反问句,那现在我们就来把它们改成陈述句,怎么改? 生:(思考)
师:先改第二句。
生争先恐后:我们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不能有今天这个局面。
师:不错!第三句呢?
生:我们吃的穿的,哪一样都不能离开老百姓的支持。
师:对了。还有没有别的改法?
生:我们吃的穿的,没有哪一样能离开老百姓的支持。
师:对,这两种改法都可以。我们就再一起来读读这三个问句吧!
生:齐读
师:毛主席告诉警卫员,老百姓是我们胜利的可靠保证,也就是说,我们的革命必须依靠老百姓。那发过来讲,我们的革命也是——
生齐:为了老百姓。
师:所以,毛主席要警卫员不要把他摆在特殊的位置上。什么事情特殊?课文里指什么? 生:指把茶给老百姓喝。
师:这茶有什么稀奇的?
生:这茶是南方工作的同志送给毛主席的,而且是转了几道手。
师:说明这茶非常的——
生齐:珍贵!
师:毛主席愿意把这么珍贵的茶拿给老百姓喝,而且大家注意到没有,当他把这筒珍贵的茶叶拿给警卫员的时候,是怎么拿的?谁来读读?
生:读句子“说着,毛主席从桌上拿起一筒茶叶,说:‘你把这筒茶叶交给炊事员,让他每天这个时候沏一桶茶水,你负责给碾米的群众送去。’”
师:他是怎么拿给警卫员的?
生:从桌上拿起。
师:这么珍贵的茶叶,他自己都没舍得喝,可当他要拿给老百姓的时候,却是这么毫不犹豫地“拿起”。不仅如此,而且还要每天都沏一桶茶水。从这些,你体会到什么?
生:我能体会到毛主席是真正的关心群众,为群众着想。
生:我体会到在毛主席的心里,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
师:说的好!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
„„
【教后反思】
这篇课文主要叙述了毛主席在花山的几件事,表现了毛主席热爱群众,愿意和群众打成一片的革命情怀。教学这篇课文时,在学生自读课文之后,我再让学生快速朗读课文,然后快速概述课文的主要内容,再让学生想一想从中表现了毛主席的什么品质?学生们认真的读书并讨论交流后,得出了自己的答案。接着,我在引导学生理解一些描写毛主席关心群众的重点句子,通过理解这些重点句子,学生对毛主席的高尚品质有了正确的理解,激发了学生对伟人的崇敬之情。在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后,我让学生思考一下课文哪些内容写得比较详细,哪些内容写得比较简略,让学生掌握了一定写作技巧。
本课教学的不足之处:我发现搜集材料这一环节教师的准备工作做的不好,在给学生布置作业时忘记了让学生课前了解有关毛主席的具体事例,课堂知识拓展的不到位。有待教学中不断被改进。
第二篇:毛主席在花山[推荐]
28《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
2.朗读课文,感受毛泽东普通群众的情怀。
3.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抓住细节描写人物方法。
二、教学重点:
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抓住细节(人物动作、语言、神态)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难点:
通过了解毛泽东在花山的三件事,体会毛泽东关心、热爱人民群众的高尚品质,激发学生对毛泽东的敬仰之情。
四、教学准备:
搜集毛主席在花山的背景资料;根据自己的情况收集关于毛主席的故事,或歌颂毛主席的歌,或有条件的搜集一段影像资料等。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出示自学重点
二、出示自学要求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课文主要记叙了毛主席在花山的哪几件事?根据自己不同的感受,进行填空练习,抒发情感。您真是一位----的主席,我们----您!
4、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毛主席的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读一读,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在旁边简略地做上批注。
三、学生自学(15),小组讨论(8)。
四、全班交流(10)
1、认读词语。
2、小组汇报理解词语情况。
3、交流问题3.相机板书:
让碾米--体察民情 敬爱请喝茶—不高特殊化 崇敬帮推碾—融入群众 敬仰
4、交流问题4.(引导学生从毛主席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的描写谈感受。)
五、质疑
六、课外延伸
有一首歌叫《东方红》,唱的是“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大救星。”这首歌没有专业的词曲作家,是陕北的一位老农发自内心唱出来,唱出了陕北,唱遍了全中国。毛主席的丰功伟绩,说也说不完。
课后阅读有关毛主席的故事,互相讲讲,也可以谈谈自己的感受。
七、机动巩固
第三篇:《毛主席在花山》读后感
《毛主席在花山》读后感
之前,我们学习了《毛主席在花山》这篇。
他主要叙述的是1948年春夏之交,毛主席在河北省阜平县花山村时的几事。重点突出表现了毛主席热爱人民大众关心人民大众平等对待人民大众的高尚思想感情和高尚品质。另外,毛主席和乡亲们亲切的交谈,表现了他幽默风趣,与人民群众亲密的像一家人一样的深深情谊。
当我读到第三自然段时,让我感受到了毛主席的高尚品质。这段描述的是毛主席在散步时看到村子里只有两盘石碾,可以从中看出毛主席十分注意体察民情。他热爱人民群众,关心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同时也表明了毛主席的心中,群众地位是至高无上的。群众冷暖。在毛泽东主席的心中始终是第一位!
毛泽东他老人家刚把碾米的事情安排妥当。又吩咐警卫员给群众送茶水,这又说明毛泽东主席工作作风严谨,安排周密细致。只有心系群众的领导者才会有这样的举动。
毛主席认为进行革命战争必须依靠群众的支持。人民群众对于革命战争胜利的重要性不可估量!当老乡们询问警卫员茶水有什么作用时,警卫员回答了他们,可这样说乡亲们,完全听不懂!毛主席以通熟易懂的简短语句解释了警卫员的意思。由此可见,毛主席的回答也略带风趣,他与群众亲如一家的深情,可以用几个四字成语来说,深入群众,平易近人,平等待人。
作为领袖毛主席不仅为解放全中国的事业操劳着,而且还时刻惦记着人民群众的生活琐事。他帮助老乡推碾子碾米和群众打成一片,这不正是毛主席时刻与人民同甘共苦,不搞特殊化的真实写照吗?
一个这样的主席,怎能不让全中国人赞叹?怎能不让全中国人欢呼?如果是你,你也会这样。“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积满了皑皑大雪的高山,都让毛主席带领着三军凭着顽强的意志战胜了跨越了!还有什么事能难倒中国人!
我们中国人就是这样!是这样的主席,带领着我们建立世界的地位,创建新中国!我们怎能不为有这样伟大的主席而高兴,而自豪呢?
第四篇:毛主席在花山读后感
毛主席在花山读后感6篇
读完某一作品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毛主席在花山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毛主席在花山读后感1一天,我看了一篇文章叫《毛主席在花山》,我很受感动,今天我又拿起书仔细看了这篇文章。
文章里有一段令我终身难忘:毛主席说:“同志,你想过没有,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我们能有今天这个胜利的局面吗?我们吃的、穿的哪一件能离开群众的支持?全国的老百姓就是我们的胜利可靠的保证。”警卫员只好接过茶叶筒,端端正正地给毛主席敬了个礼。
毛主席不把自己摆在特殊的位置上,这使我懂得了:真正伟大的人绝不会强迫别人尊重自己的。
呵呵,毛主席说的这些话让我深受感动,我想我们老百姓更应该感谢他们才对,因为如果没有他们,我们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毛主席在花山读后感2这两天我看了一篇课文叫《毛主席在花山》,我很爱感动,不知为什么我这几天又想看这篇课文了,我又拿起了语文书仔细看起了这篇课文。
课文里有一段令我终身难忘:毛主席说:“同志,你想过没有,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我们能有今天这个胜利的局面吗?我们吃的、穿的.,哪一样能离开群众的支持?全国的老百姓就是我们胜利的可靠保证。反过来讲,我们所进行的斗争,不也正是为了全国的老百姓吗?”警卫员只好接过茶叶筒,端端正正地向毛主席敬了个礼。毛主席笔着说:“快去吧,炊事员还等着你呢。?”
毛主席说的这些话让我深受感动,我想我们老百姓更应该感谢他们才对,因为如果没有他们,我们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这篇文章使我懂得了:真正伟大的人绝不会强迫别人尊重自己的。
毛主席在花山读后感3今天,我们学习了《毛主席在花山》这一课,课文主要讲了1948年毛主席转移到花山村工作,警卫员为了不影响毛主席的工作,让乡亲们到别处去碾米,毛主席知道后不仅让乡亲们来碾米,还请乡亲们喝自己一直不舍得喝的南方茶叶,看见乡亲们累了就让他们休息,自己来碾米。
表现毛主席热爱群众,关心群众,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与群众同甘共苦的品质。
这让我联想到了“吃水不忘挖井人”,毛主席见瑞金沙洲坝干旱严重,就亲自带领警卫员挖起井来。乡亲们见了也纷纷一起挖,井挖好了,还在井边立了一块牌子“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它是毛主席热爱群众,群众热爱毛主席的表现。
毛主席常说“老百姓就是我们胜利的可靠保证”。在革命时期,处处留下了领袖的光辉身影。就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好主席,革命才会成功,中国才能解放,我们才能过上今天的幸福生活。
毛主席在花山读后感4有一天我看了一篇课文叫《毛主席在花山》,我很爱感动,不知为什么我这几天又想看这篇课文了,我又拿起了语文书仔细看起了这篇课文。
课文里有一段令我终身难忘:毛主席说:“同志,你想过没有,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我们能有今天这个胜利的局面吗?我们吃的、穿的,哪一样能离开群众的支持?全国的老百姓就是我们胜利的可靠保证。反过来讲,我们所进行的斗争,不也正是为了全国的老百姓吗?”警卫员只好接过茶叶筒,端端正正地向毛主席敬了个礼。毛主席笔着说:“快去吧,炊事员还等着你呢?”
毛主席说的这些话让我深受感动,我想我们老百姓更应该感谢他们才对,因为如果没有他们,我们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毛主席不把自己摆在特殊的位置上,这使我懂得了:真正伟大的人绝不会强迫别人尊重自己的。
毛主席在花山读后感5这几天老师带领我们学了一篇课文。名叫《毛主席在花山》,我很爱感动,不知为什么我又想看这篇课文了,我又拿起了语文书仔细看起了这篇课文。
课文记述了警卫员怕耽误首长的事,和村长商量让乡亲们到别处碾米去,毛主席为了不耽误群众的正常吃饭,又让警卫员到花椒树下碾米,并且沏茶水给碾米的群众和,还帮助群众推碾子。从这些件事中,体现了毛主席平等待人,为群众着想的思想品德。
所以我也要为班级服务,为班级同学着想,做一个不搞特殊,平等待人的小公民。从这些细小的事情中,我们处处可以体会到主席对人民的关心和爱护。也许正是因为毛主席对人民的热爱,他才会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并且也让我学会了平等待人。
毛主席在花山读后感6有一天我看了一篇课文叫《毛主席在花山》,我很爱感动,不知为什么我这几天又想看这篇课文了,我又拿起了语文书仔细看起了这篇课文。
课文里有一段令我终身难忘:毛主席说:“同志,你想过没有,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我们能有这天这个胜利的局面吗?我们吃的、穿的,哪一样能离开群众的支持?全国的老百姓就是我们胜利的可靠保证。反过来讲,我们所进行的斗争,不也正是为了全国的老百姓吗?”警卫员只好接过茶叶筒,端端正正地向毛主席敬了个礼。毛主席笔着说:“快去吧,炊事员还等着你呢。”
毛主席说的这些话让我深受感动,我想我们老百姓更就应感谢他们才对,因为如果没有他们,我们就没有这天的幸福生活。
毛主席不把自我摆在特殊的位置上,这使我懂得了:真正伟大的人绝不会强迫别人尊重自我的。
第五篇:《毛主席在花山》教案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凉”。
2、朗读课文,感受毛泽东普通群众的情怀。
3、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抓住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教学重、难点:
1、感受毛泽东普通群众的情怀。
2、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抓住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生字和词语卡片,录像或电影资料。
2、学生准备:课前搜集毛主席在花山时的相关资料,并互相交流。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用名言,进入情境。
1、紧扣“为人民服务”揭题。
(1)出示:“为人民服务。”(毛泽东题字)(2)认识吗?(读)平时在哪看见过?师生交流。(3)知道是谁提出的吗?(毛主席)
2、过渡:毛主席把一生都奉献给了他挚爱的人民,他用一生向我们诠释了“为人民服务”这句简单而崇高的誓言。今天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穿越时空,回到革命即将胜利的1948年,走进美丽的花山,走进他的生活小事,共同领略主席与人民的鱼水之情。(板书:毛主席在花山)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自己认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小组内结合预学案交流汇报自学收获。
3、交流汇报自学情况,教师点拨。提示多音字“凉”。
/ 4
4、在小组内分段把课文读准确,读流利,互相帮助,解决出现的问题。
5、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毛主席在花山的哪几件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练习给课文划分段落。
6、结合学生的发言,教师小结:请群众回来碾米,给碾米群众送去茶水,帮群众推碾子。
(师生理清文章脉络,统一思路。)
三、细读感受,体会品质。
1、导学:毛主席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夜以继日地为解放全中国的事业操劳着,还不忘关心群众的生活小事,这多么令人敬佩呀!从课文记叙的这几件事中,你们认为毛主席是一位怎样的主席呢?
(1)请大家默读思考:你从毛主席在花山的几件事中体会到了什么?把你感受深的地方画出来,在旁边简略地写出自己的感受。
(2)温馨提示:可以画出毛主席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抓住一两处仔细地体会,相信会有属于你们的发现。
2、学生默读课文思考。
3、同桌互说。教师巡视个别指导、交流。(找到了什么描写方法?体会到了什么?怎样体会到的?试着读出感情。)
4、学生汇报交流学习成果。(1)引导学生抓住细节来谈感受。出示句子:
“昨天这个时候,门口花椒树下的碾子有碾米声,现在又到了碾米的时候,怎么没动静了呢?”
“你也看见了,这个村只有两台石碾,让乡亲们集中到一个碾子上碾米,就会耽误一半人的正常吃饭。”
①请两名同学朗读,谈体会。②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预设:毛主席十分注意体察民情,他不仅为解放全中国的事业操劳着,而且
/ 4
惦记着普通群众的日常生活琐事。)
(2)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去细细体会。①出示句子:
“毛主席皱了皱眉,把拿起来的香烟又放下了。”
“你把这筒茶叶交给炊事员,让他每天这个时间沏一桶茶水,你负责给碾米的群众送去。”
A、引导学生抓住“皱了皱眉”“又放下了”谈体会,此时毛主席可能在想什么,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预设:这两个动作体现出主席心中惦记碾米的群众,正在想着该为大家做什么。从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主席关心群众,在主席心里,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
B、引导学生思考:毛主席为什么让警卫员给老百姓送茶水?(学生可以根据文中语句发表感想,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猜测,只要有自己的见解都是值得鼓励的。)
C、引导学生抓住毛主席教育警卫员的那一段话来体会讲了哪几层意思。(预设:一是革命需要老百姓的支持;二是革命也正是为了全国的老百姓;三是教育警卫员不要把他摆在特殊位置上。这说明毛主席充分认识到人民群众在革命中的重要作用,他更愿意和群众打成一片。)
②学生自由谈感受,重点理解最后一句话,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说说老人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话。
(预设:说明老人还没有完全认出毛主席来,但是他可能听到过有关毛主席关心人民群众疾苦的一些事情,也有可能看到过不少类似的关心群众、帮助群众的领导干部,所以产生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四、再读揣摩,总结写法。
1、指名朗读全文。
2、总结本课的写作方法。
(本课通过选取典型事例,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了人物思想感情和品质。)
五、歌声结尾,布置作业。
1、播放歌曲《东方红》。
/ 4
师总结:正因为他爱百姓,所以他得到了千千万万百姓的爱。“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让我们在歌声中结束这节课。
2、作业。
(1)有关毛主席的故事还有许多许多,课后想办法找来读读。(2)运用本文写人的方法试着写一个自己最想写的人。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