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遇到困难怎么上课(上交教案)
《遇到困难怎么办》教学设计
备课时间:2015.10.10 主备人:杨东芳
一、教材分析:
《遇到困难怎么办》是九年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的内容。本课内容主要教育孩子遇到困难学会动脑筋,想办法,养成爱动脑筋的习惯。
二、学情分析
现在的一些孩子,由于一直是在大人们的精心呵护下生活的,家庭的溺爱使不少孩子自小养成了非常严重的依赖心理。日常生活中、学习中稍稍遇到一点困难,首先想到的不是依靠自己的办法克服困难,而是求助于别人。长此以往,降低了孩子的生活适应能力,弱化了孩子的心理素质,对孩子将来的生活、事业是极其不利的。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⒈懂得遇到困难时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困难。⒉懂得实在没有办法时,再请求别人帮助。
(二)过程与方法 ⒈听故事与游戏活动 ⒉模拟体验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育学生遇到困难学会动脑筋,想办法
四、教学重、难点:
⒈了解和设计在生活中不同的困难的情境。⒉编一首与本课主题有关的儿歌。
五、教学准备:教学课件、中国地图拼图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小朋友,我们的生活是美好的,不过有时也会碰上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平时你们遇到过什么困难呢?(鼓励学生大胆说,实事求是地说)当时你的心情怎么样?(难过)
2.小结:是啊,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怎么办(板书)接下来我们看《乌鸦喝水》的故事。
(二)创设情境
(1)播放视频《乌鸦喝水》(课件出示)想一想(2)思考
1、乌鸦遇到了什么困难?(指名说)它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着急)是呀,乌鸦好不容易找到了水,却喝不着,心里很着急,最后
2、乌鸦是怎样喝着找水的?(指名说)
老师:说明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鸦?(聪明、动脑筋、想办法)—乌鸦遇到困难动脑筋,想办法(师板书)多聪明的一只乌鸦呀!
你们也很棒,像乌鸦一样聪明。
(三)活动:模拟体验“困难”
1、现在,我们来认识一位朋友,他遇到困难时是怎么做的?
2、榜样故事:(课件出示)
看完故事,我们也来体验一下只有一只手臂的生活是怎样的?
3、活动:独臂穿衣
我们来做一个活动,独臂穿衣 活动要求是
1、时间为2分钟。
2、全班同学将一只手背在身后,只用另外一只手把衣服穿上,拉好拉链,看看谁的速度最快。
准备好了吗?一二开始!(活动时间)活动时间到。
4、教师采访:请问只用一只手穿衣服时,觉得怎样?(很困难,很吃力)可是你还是把衣服穿好了,把困难解决了,恭喜你!掌声送给他。
你呢?用一只手穿衣服时,觉得怎样?(很困难)有想放弃的想法吗?(没有)非常好,虽然她没有把衣服穿好,但她一直努力地穿着,永不放弃(板书)她永不放弃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掌声送给他
同学们,你们用一只手穿衣服,觉得怎样?(学生回答)
师:刘伟叔叔没有双臂,可见,他在生活中一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面对困难,他并没有放弃,而是勇敢面对,解决困难,取得成功,成为钢琴家,这冲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教师小结:而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有成功,有失败,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这时,我们该如何解决困难呢?-----()你们真能干,遇到困难都能解决了,接下来的拼图活动一定难不倒你们。
(四)活动:拼图 要求:
1、时间为3分钟。
2、小组合作用七巧板拼成一张中国地图。
3、拼成最快的小组获得“拼图能手”称号。师:大家准备好了吗?(好了)
一、二、开始!(教师巡查)
师:拼图时间到,哪组已拼好的请举手?(学生举手)你们真能干!你们就是拼图能手,掌声送给他们。教师采访:
请问:你是怎样拼成的?(指名说)是一个人完成的吗?(不是,是一起的完成的)你们具有团结合作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你们组呢?(没拼好)你们自己完成的吗?(不是)是怎样拼成的?(叫他们帮忙)也就是:遇到困难,我们可以“求助别人”。(板书)
教师小结:孩子们,当我们遇到困难,可以一起合作,也可以求助别人,解决困难。
(五)总结
1、说说如果以后遇到困难怎么做?(指名回答)
教师总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成功,有失败,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这时,我们应该动脑筋,想办法,勇敢面对,永不放弃,解决困难。如果自己不能解决困难,也可以求助别人。最后,老师送你们一首儿歌:
(出示课件)小朋友,遇困难,不要慌来不要怕,静下心来想办法,相信你能克服它。
教学反思:
《遇到困难怎么办》这节课做一下课后反思。第一次尝试心育课,感到很困惑,不知道如何才能上好心育课。这时,我得到了我们二年级组姐妹们的携手相助,她们利用放学时间制作课件,设计教案,耐心指导,陪我试教,帮我修改教案,我才得以很快的完成任务。在此,真诚的对她们说一声-----谢谢!
《遇到困难怎么办》这节课,内容贴近于孩子的生活,让学生充分体验什么是困难,遇到困难应该怎么做。因为现在的一些孩子,由于一直是在大人们的精心呵护下生活的,家庭的溺爱使不少孩子从小养成了非常严重的依赖心理。在生活中、学习中稍稍遇到一点困难,首先想到的不是依靠自己的办法解决困难,而是求助于别人,甚至放弃。
所以我在设计教学中,第一个教学环节以《乌鸦喝水》的故事中引出两个问题:乌鸦遇到了什么困难?乌鸦用什么办法喝着了水?从而让学生知道遇到困难,要主动思考,想办法解决困难。
第二个教学环节,通过一个故事,让孩子知道,刘伟哥哥没有双臂,但是他面对困难,不放弃,顽强的克服种种困难,坚强而乐观的生活,成为钢琴师。学生听完故事,能感受到刘伟哥哥成功的不容易,感受到刘伟哥哥生活中所遇到的种种困难,从而让学生知道遇到困难不放弃,要想办法解决。
第三个教学环节,活动体验,学生通过用一只手扣扣子,绑头发,穿衣服等活动来亲身体验困难,了解遇到困难时的感受,从而感受到刘伟哥哥在生活中遇到了怎样的困难,面对这样的困难他又是如何克服的。最后让学生懂得要具有刘伟哥哥的精神,遇到困难,不要放弃,顽强克服困难,找到解决困难的办法。
第四个教学环节是拼图活动,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亲身体验,交流感受,懂得遇到困难学会合作,学会分工,学会向他人求助,一起解决困难。这是本节课的教学思路。
这节课我还有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1、老师对学生评价时,语言不够丰富,没有结合学生的特点,给出有效的评价。
2、提问题时,没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思考,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3、老师语言过于贫乏,没有很好的引导学生,导致学生说不出真正的感受。
最后,恳求各位领导,老师们给我的这节课提出宝贵的意见,让我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进步,不断成长,谢谢大家!
第二篇:上交教案
《詹天佑》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第十一册六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第五篇课文《詹天佑》。
二、教材分析:詹天佑是人教版十一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文章以人物的名字为题目,重点记叙了詹天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迹——主持修筑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为读者勾勒出了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的高大形象。文章是按照先概括介绍,再具体叙述的方法安排材料的。文章层次清晰,内容生动,字里行间流露着对中国人民智慧和力量的赞颂,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优秀教材。
三、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对于六年级的孩子来说是不太容易理解的。居庸关、八达岭隧道的开凿以及“人”字形线路的设计两段课文最难,并不是“书读百遍”,就能“其义自见”的。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少,阅历浅,即使他们自己能够利用文字画出示意图,个别学生海水不容易理解。教学中通过朗读,感悟、体会,使学生掌握。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掌握重点字词的含义。
2、重点感悟描写詹天佑言行,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3、了解詹天佑使用的开凿隧道的方法以及“人”字形铁路的设计思路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查阅,清末的历史背景和京张铁路的修筑历史相关资料以及小组讨论的学习活动,体验合作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2.通过小组合作画出居庸关、八达岭隧道的开凿示意图以及“人”字形线路的示意图。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学习他严谨的科学态度,坚韧不拔的品格和崇高的爱国精神。
2、激发学生从小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作贡献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掌握重点字词的含义。
2、重点感悟描写詹天佑言行,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3、了解詹天佑使用的开凿隧道的方法以及“人”字形铁路的设计思路。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讨论的学习活动,体验合作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2.通过小组合作画出居庸关、八达岭隧道的开凿示意图以及“人”字形线路的示意图。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学习他严谨的科学态度,坚韧不拔的品格和崇高的爱国精神。
2、激发学生从小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作贡献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重点:通过对关键词的理解,深刻体会重点词句的含义,通过人物的语言,行为,心理活动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了解詹天佑使用的开凿隧道的方法以及“人”字形铁路的设计思路。
六、教学难点: 了解詹天佑使用的开凿隧道的方法以及“人”字形铁路的设计思路,从而体会詹天佑的杰出才干。
七、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八、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二)回顾内容,整体感知
(三)深入研读,体会情感
(四)总结全文,领悟主题
(五)巩固练习,抒发情感
九、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引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五课,齐读课题。文章一开头,作者就对詹天佑进行了高度的评价,称他是(学生回答)师出示ppt
出示: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齐读:)
(二)、回顾内容,整体感知
同学们回忆文中从哪几件事体现了詹天佑的爱国呢?(板书: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
(三)、深入研读,体会情感
1、学习勘测线路部分:
师:勘测线路是修筑铁路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那么詹天佑是怎么勘测的呢?快速浏览课文,用不同符号找出詹天佑的语言、行动、心理活动。并作批注。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书促进个性化阅读,使学生初步感受詹天佑的精神)
(1)谁来说说你画出的。(大家一起来交流一下)(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你从中有什么体会,请同学带着体会读这句话。
(2)詹天佑是这么说的,他又是怎么做的?请一名同学说说自己找到的。两名同学来读。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那么什么精神是他战胜艰难险阻的动力呢?
小结:带着自己感受到的画面,读好这段话。(齐读)
(3)在勘测线路的过程中肯定也遇到了不少困难,当詹天佑遇到这些困难时,又是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体会他强烈的爱国思想,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詹天佑的品质)
正是因为他忘我工作,严格要求自己和所有工作人员,才顺利完成了勘测的线路。带着你的理解再读文。
2、学习“开凿隧道”,“设计线路”部分。
(1)在开凿隧道的过程中又是一帆风顺的吗?遇到了哪些困难?
小组合作画示意图,两人一组采用合作的方式边讨论边画出人字行线路。同学黑板演示。老师适时指导。
学生回答
(四)总结全文,领悟主题
师出示资料
师总结:
(五)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推荐书目《爱国工程师詹天佑》
2、你站在詹天佑的铜像前会对他说些什么?
板书设计:
詹天佑
勘测线路
开凿隧道杰出
设计“人”字形线路
爱国
第三篇:上交教案
4、翻越远方的大山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刘翔不畏艰难、敢于挑战的进取精神,同时明白前进道路上的一些困难看似不可战胜,但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总有超越的时候。教学重难点:
1、了解刘翔的不断进取、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体会他成功背后所付出的艰辛努力。
2、能从刘翔的故事中获得启示。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
1、看课文插图。
2、你们认识他吗?谁能介绍一下他?
3、你们想不想知道他是如何变成“跨栏王”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写的这篇文章。(板书课题:翻越远方的大山)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出示教学要求:(1)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联系上下文或查阅工具书理解词义,读懂课文。(3)思考如下问题:①“大山”指的是什么?
②文中有哪些表示时间的词语?
③刘翔是怎样一步步打败约翰逊的?
2、学生根据要求自学。
3、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开火车读。
跨栏 田径 决赛 希腊 雅典 国际 隐隐 成绩
纪录 呐喊 当初 祝贺 遥不可及 风驰电掣
读音注意:掣字形区分:纪记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师相机指导读易错、难读的句子。文中有两处问句,要读好疑问的语气。
4、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1)谁能说说“大山”指的是什么?(2)文中有哪些表示时间的词语?
(3)刘翔是怎么样一步步打败约翰逊的?从这你体会到了什么?
5、自由读课文,想一想,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提出疑问,师生共同解决。
三、再读课文,继续感知。
1.让我们再次读课文,这一次请同学们默读,感受这些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想一想刘翔是在翻越这座大山时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读完后试着完成这样的填空:遥不可及-(站在山脚下)-(翻越大山)。
我们能按照这条时间线索把课文分成对应一座的三大部分呢?
第一部分(一至二自然段),主要写刘翔刚练跨栏那会儿,把约翰逊当成一座要不可及的大山。
第二部分(三至七自然段),写刘翔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来到了“大山”脚下。
第三部分(八至十一自然段),主要讲刘翔成功翻越了远方的大山,最终战胜了约翰逊。
“远方的大山”对于刘翔来说是什么呢?他是怎么样翻越的?在翻越的过程中他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最终成功了吗?在翻越的过程中他表现出了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10道高栏、110米的距离、潇洒的动作,炮弹般的速度、不仅改变了一个民族关于速度的记忆,弥补了一段想象中的记录空白,同时也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刘翔——它已经成为了大家心中一个不容忽略的名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刘翔的自传体作品——齐读课题。
二、研读文本,感受历程。
1、自由读全文,说一说,文中的哪一句话点明了题目?
2、出示:那一刻我才回过神来:这一切都是真的,我成功地翻越了远方的大山!(1)这段话在文中起着什么作用?(总结全文,呼应开头,点明主旨的作用)(2)这句话后面的“!”表示什么?应该用什么样的感情来读这句话?(激动、欣喜)
3、“远方的大山”指的是什么?你是从文中哪儿找出来的?
(1)把约翰逊比作大山,说明了什么?啊个词语也说明了这一点?(奢望)(2)“遥不可及”是什么意思?(非常遥远,难以得到的东西)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我”和约翰逊相差甚远)
(3)指导朗读。这句话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应该用无可奈何的语气来读,重读“根本就不敢”“遥不可及”“更别提”)(4)能说说此时刘翔的心情吗?展开想象谈一下。
事实上,阿兰约翰逊从1989年出道至今,已经在110米栏界奋斗了20年。4枚世锦赛金牌、1枚奥运会金牌、3枚室内世锦赛金牌,是110米栏界的霸主,无法超越的对象。所以这样一个强劲的的对手在刘翔看来是一座“远方的大山”,翻越它便成为了他的一个很难实现的希望,一个——梦想。
过渡:那么,刘翔是怎样成功翻越这座大山的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第3-10自然段。
4、上节课我们找出了文中许多表示时间的词语,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见证了刘翔不断努力,不断进步的过程,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然后填图吧!
老师在黑板上画一座山,请学生根据时间在相应的位置填空。(1)学生自由填空读课文。(2)全班交流。
①谁能来说说2001年“我”和约翰逊的表现?
②“风驰电掣”是什么意思?由这个词语你想到了哪些事物?
③如果你也是其中的一名观众,你在感受约翰逊风驰电掣的速度时,心里会想些什么?
④作业一名一直以来把约翰逊当作自己目标的运动员,刘翔此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⑤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我”决心赶超约翰逊)⑥那么,2002年出现了怎样的情况呢?
⑦当看到约翰逊的背影时,“我”心里又会想些什么?
过渡:在不断的训练中,在坚定的决心下,“我”的成绩越来越好,进入决赛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和约翰逊过招的次数也越来越多。
⑧在2003年的近10次比赛中,“我”和约翰逊的差距终于缩小了!文中的哪句话告诉我们这一点?(我屡屡拿第二,而约翰逊总是拿第一!)⑨你从“总是”和“!”体会到了什么?
⑩三年的时间,“我”的进步是神速的。请你想一想,“我”都进行了哪些艰苦的训练?
虽然“我”在不断进步,但是约翰逊这座大山依然横在“我”的面前,而“我已经站在山脚下”!
2004年又是怎样的情况呢?
“久久等待的那一天”指是什么?
“我”的成绩是多少?此时“我”心里怎么想?为什么反而迷糊了?
展开想象:如果你是一名体育记者,你会如何祝贺刘翔?
师生合作:师当刘翔,生当体育记者。
听到你们的祝贺声,“我”才回过神来。(齐读:那一刻我才回过神来:这一切都是真的,我成功翻越了远方的大山!)
“那一刻”指的是什么?(约翰逊祝贺“我”的时候)
“这一切”指的是什么?
指导朗读:你觉得这句话应该怎么读?
三、感情精神,进行教育
1、你从刘翔身上感受到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2、在生活中,你有崇拜的人吗?你打算怎样努力来超越自己崇拜的人呢?
四、拓展延伸,丰富积累。
1、“中国有我,亚洲有我,我会再次飞翔,这就是真我的刘翔!”推荐阅读《我是刘翔》。
2、你还知道哪些运动员的名字?简述有关他(她)的故事。板书:
4、翻越远方的大山
阿兰 约翰逊
力
努的 懈
不
持
坚
刘翔 教学反思:
5、雪儿
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学会本课10个生字。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我和爸爸对雪儿的关爱以及描写雪儿给我带来欢乐的词、句。
3、通过朗读、感悟,理解“我”和雪儿之间的深厚感情,体会“我”的美好心灵。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
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理解“我”和雪儿之间的深厚感情,体会“我”的美 好心灵。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1、同学们,还记得一年级下册学过的课文《生日礼物》吗?文中的小朋友过生日,妈妈送给他一份特别的生日礼物。那是一份怎样的生日礼物?(一只非常漂亮的小鸟)结果怎样?(小男孩把小鸟放飞了)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与小鸟有关的课文《雪儿》,看看文中的小男孩与小鸟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3、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感知大意
1、小声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①一读:勾画出生字词语多拼读几遍,要求读准字音。
②二读:长句、难句作上记号多读几遍,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③三读:一边读一边想,了解课文大意。
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互相纠正字音,讨论生字的识记方法。
3、利用生字卡片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正音、评议。
5、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三、指导书写生字
1、给“熟”“阻”“递”“弧”找“朋友”,比较区分。
2、指导学生在练习本上用钢笔练习书写生字,要求尽力做到规范、端正、整洁。重点指导“哀”“熟”“递”“弧”等字。
第二课时
一、用生字卡片复习生字词
二、再读课文,体会人物感情
1、自由朗读第1段,思考:从这一段中,你读懂了什么?
①全班交流。
②引导:当你生病了,爸爸、妈妈都上班去了,你会有什么感受?(孤单、寂寞)
③指导朗读:我多么向往外面那明媚的春光啊!
过渡:这里,爸爸给我带回了一只白鸽。爸爸带回的是一只什么样的白鸽呢?
2、带着问题默读第2段,一边读一边勾画相关语句。(用“”画出)
①全班交流。这是一只受伤的白鸽。它的翅膀受了伤,它的身子很脏,眼睛里充满哀伤。相机理解词语“哀伤”。课件展示:受伤的白鸽。
②面对这只受伤的白鸽,你有什么感受?“我”和爸爸又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呢?(用“”画出有关词语:洗澡、敷药、取名)
③爸爸和“我”的精心呵护,让“雪儿”发生了什么变化?(课件展示:浑身雪白的“雪儿”)
④从此以后,“我”和雪儿朝夕相处,我们一起到阳台上去看蓝天,看天上那飘飘悠悠的白云„„(相机理解词语“飘飘悠悠”)他们还会看到些什么?会想些什么呢?
⑤指导朗读第2段,读出对“雪儿”的怜爱,对外面世界的向往。
3、指导朗读、感悟3~6段。
(1)一天一天地,“我”和“雪儿”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爸爸对信鸽的介绍,更加深了“我”对“雪儿”的了解。“我”从爸爸的口中了解到些什么呢?
全班交流。(相机指导理解词语:“艰难险阻”“蓝天信使”)指导朗读第3段。读出对“雪儿”的赞美。
(2)终于有一天,“我”的愿望实现了,我们的“蓝天信使”雪儿飞起来了。“我”是多么高兴、多么激动啊!
引读:啊,我为雪儿欢呼!
师读:你看,它那双翅膀被春风高高地托起,在蓝天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生一边听一边想象雪儿高飞的美丽姿态)
7(课件展示:雪儿高飞的美丽姿态)指导朗读第4段。
(3)“雪儿”能展翅高飞了,就要离开精心照顾它的小男孩了。美美地读读第5-6段,用“”勾画出最使你感动的句子。交流勾画的句子,指导体会句子表达的情感。指导学生通过重点词语体会下面三个句子。
①雪儿又飞回阳台,转着圈儿咕咕直叫。我把雪儿轻轻捧起,雪儿望着我,似乎在感谢我,又像在向我祝福,然后向蓝天飞去。
你从加点的词中体会到了什么?雪儿养好伤即将离开精心照顾它的小主人,它有好多好多的话想说,你能代雪儿说说心里话吗?
指导朗读:读出“我”和雪儿的不舍。
②我望着渐渐远去的雪儿,望着这位点缀春光的“蓝天信使”,顿时觉得自己的腿伤轻了许多,心里十分快慰。
美丽的雪儿飞走了,虽然我们有点难舍难分,但我的心里却十分快慰,“快慰”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我感到快慰呢?我望着渐渐远去的雪儿,我在默默地对雪儿说些什么呢?
指导朗读:带着喜悦的心情,读出对雪儿的不舍和祝福。
4、(课件展示:雪儿越飞越远,最后在屏幕上消失)
是啊!雪儿该走了,“我”多么舍不得它,它也多么舍不得离开“我”,真是人鸟情深啊!但雪儿属于广阔的天空,它应该到广阔的天空中去搏击风云,自由翱翔。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也会和雪儿一样,伤好后去开创自己的美好生活!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三、讨论交流,畅谈体会
1、学了课文,你想对文中的小男孩说什么吗?小组交流自己的体会。
2、指名结合课文,说说自己学了课文后的感受。
四、摘抄优美词句。板书设计:
5、雪儿
精心照料:洗澡 敷药 取名
放飞蓝天我:轻轻捧起 望 快 慰
雪儿:望 感激 祝福 人鸟情深 教学反思:
6、花瓣飘香
教材简析:
《花瓣飘香》是苏教版第六册中的一篇阅读课文,整篇课文洋溢着浓浓的亲情。情节简单,但是写得情真意切。课文通过写一个小女孩给生病的妈妈送花瓣的事,表现出她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全文以对话为主体,寓深刻的道理于平凡细小的事情之中,具有较强的感染力。设计理念:
语文课堂应该成为生活的课堂。教师要善于通过创设情境,形成积极的课堂心理氛围,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积极的内心体验,使他们“本着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与思考”、“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苏霍姆林斯基语)教学目标:
1、体会人物对话对表现文章中心的作用。
2、练习分角色朗读。
3、凭借具体的材料,培养学生从小具有敬爱父母的思想品德,陶冶继承传统美德的高尚情操。教学重点: 让学生充分地读懂课文,通过朗读体验语义语境。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调动已有经验,入境入情,充分体会小女孩话语中蕴含的真挚、纯朴的亲情。
教学准备:
1、月季花瓣。
2、多媒体课件。
3、花瓣形的稿纸。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课件)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位小女孩吗?
2、都认识呀,能告诉老师你们是怎样认识的呢?
3、哦,我明白了。你们喜欢这个小女孩吗?为什么呢?(相机板书:懂事)
4、小女孩如此乖巧懂事,你们毫不吝啬的给了她这么多赞美,想不想和她成为好朋友呢?(齐声回答)大声一点好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看图学习第二小节
过渡:先来看看你们心目中的好朋友在干什么,好吗?
1、指名回答。(相机板书:摘花瓣)
2、课文哪个自然段写的就是图上的内容呢?请小朋友们快速轻声读课文并找一找。
3、指名回答。(出示课件)
4、请喜欢这段话的小朋友举起小手,好吗?(吃惊的样子)不就是摘花瓣嘛,居然有那么多小朋友喜欢,老师很想知道原因。
指名回答。(我喜欢的原因是因为小女孩的动作描写非常准确生动。)
那就请小朋友们细细地读一读这一自然段,找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从这些词语你能看出什么呢?(小女孩摘花瓣的时候很小心。)
谁能读好这段话?指名读,评议。
刚才这位小朋友的表现太棒了,我们来学着他的样子,看着大屏幕读一读,好吗?齐读。
『凭借初读时的整体印象,强调咀词嚼句,做到“入境使与亲”,对“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产生真切的感受。』
三、学习第三小节
过渡:(思索的样子)等一等,谁能告诉老师,小女孩摘的是哪里的花瓣呢?
指名回答。
2、人家门前的月季花怎么可以不止一次的随便摘呢?你瞧,当小女孩又一次摘人家门前的花瓣时,被月季花的主人碰到了。(出示课件)
3、小女孩这时会有什么反应呢?课文中有两个词语用得特别好。你们读一读,找一找。
4、指名回答。点击词语“不知所措、惶恐”、领读、理解。
5、设想:在什么情况下你会不知所措、惶恐?小女孩为什么会惶恐不安呢?体会小女孩当时的心情。
6、让我们把这两个词语放到课文中去读一读。引读:几天后的一个清晨——,她拿着花瓣——。
四、学习4——9小节
过渡:(深吸一口气,沉重的样子)小朋友们,这个屡次偷摘人家花瓣的小女孩,难道就是你们所说的那个乖巧懂事的小姑娘吗?这样的朋友你们可不能交呀!
同学们纷纷为小女孩辩解。
你们准备怎样证明小女孩是个懂事的孩子呢?(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语段来证明。)
(略作考虑的样子)那好吧,你们就组成学习小组,先各自读读课文,然后找出能够证明小女孩是个懂事的孩子的语段,和同组的小朋友说说你为什么会找这些语短。
结成学习小组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小组汇报
过渡:老师看到有几个小组的小朋友讨论得热火朝天,有些小组是跃跃欲试。谁第一个来证明小女孩是个懂事的孩子指名回答。
1、小女孩说:“妈妈生病了,我摘片花瓣送给她。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样,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妈妈会高兴的。”
①指名回答。(相机板书:让妈妈高兴)
②请找出这段的小朋友站起来。剩下的小朋友为什么没选这段呢?
③学生之间互相质疑,自主解决问题。
④小朋友们的学习劲头一个比一个足,老师也有一个问题需要寻求你们的帮助。月季花的花瓣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⑤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小朋友们想不想亲身感受一下?(让学生摸一摸花 11 瓣,闻一闻花香。)说说你的感觉如何?能看着大屏幕来说说吗?“花瓣摸上去,闻起来有。”
⑥连同学们都陶醉在这淡淡的花香中,难怪生病的妈妈看到花瓣会高兴呀!让我们读一读小女孩的话,感受她对妈妈的关心。引读“摘花瓣做什么呀?”
『通过读书,学生已经能初步感受到小女孩的“懂事”,交流后,在此基础上再来引导学生精读小女孩的每一句话,体会“她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2、“爸爸在南沙当解放军。他常常来信叫我听妈妈的话,不要惹妈妈生气。”小女孩眼眶里闪动着泪花。
①指名回答。(相机板书:让爸爸放心)
②你们知道南沙在什么地方吗?(演示课件)
南沙就是南沙群岛,它在祖国的南海,位于祖国领土的最南端,有中国的”南大门”之称.驻守在那里的人民解放军,肩负重任,时刻守护着南大门,防止一切敌人入侵.)
③小女孩有一个远在南沙当解放军的爸爸,身穿军装,手握钢枪,保卫着祖国的南大门,这是一件多么让人自豪的事呀!可小女孩眼眶里为什么闪动着泪花?
④同桌讨论,指名回答。
⑤爸爸的怀抱是幸福的摇篮,爸爸的双臂是遮雨的大树,当爸爸的大手牵着我们的小手的时候,小女孩只能读着爸爸的来信。小女孩多想自己的爸爸呀,她会对爸爸说些什么呢?(出示课件)
⑥说得多动情呀!谁能读好小女孩的话?指名读。
⑦小女孩连连推辞,并说明原因。
小结:(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看来我错怪了小女孩,也错怪了你们。
『学生通过自由读书,划词、圈句、交流、感悟、朗读,从不同角度对课文的内容有了全面的了解,对小女孩的心灵美有了很深的认识,从而证实了她确实是个懂事的孩子。每交流完一个要点让学生读读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随着交流内容的不断深入,学生对这句话的感悟会逐渐加深,朗读的情感一次比一次投入。在指导朗读过程中,引导学生想象,体会小女孩那种矛盾、难过的心理。』
五、练习分角色朗读
过渡:(指板书)小女孩摘下带露水的花瓣是为了让生病的妈妈高兴,小女孩藏起对爸爸的思念,听妈妈的话、细心的照顾妈妈是为了让远方的爸爸放心,小女孩只摘花瓣不摘花是为了不影响别人赏花,这一切都说明小女孩是个懂事的孩子。
1、这样善解人意的小女孩摘了你家门前的花瓣你忍心责怪吗?课文中月季花的主人有没有责怪她呢?你是怎么知道的?愿意读读他们俩的对话吗?
2、同桌练读。请两组同桌对话。
3、全班分角色对话练习。
『在熟读的基础上,分角色朗读。引导学生调动已有经验,入境入情,充分体会小女孩话语中蕴含的真挚、纯朴的亲情。』
4、小女孩的乖巧懂事不仅感动了我们,也打动了课文中的“我”,引读“第二天清晨——”。
小朋友们知道“我”为什么要这么做吗?
六、总结课文,延伸
1、老师写了一首来赞美这个懂事的小女孩。你们愿意听听吗?
2、有一位小朋友向老师提一个问题:为什么课文用花瓣飘香做课题呢?我觉得这位小朋友很会动脑,你能从小诗中找找答案,帮她解决这个问题吗?
『回到课题,再次审视课题,抓住题眼,加强对“飘香”象征意义的理解,深化感情,升华主题。』
3、小女孩摘下带露水的花瓣是为了让生病的妈妈高兴,小女孩藏起对爸爸的思念听妈妈的话、细心的照顾妈妈是为了让远方的爸爸放心,小女孩只摘花瓣是为了不应向别人赏花,这一切都说明小女孩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她就像着花瓣一样散发出淡淡地清香,深深的打动了每个人。你们想不想写几句话来夸一夸这个小女孩吗?把这些赞美的话寄托在你手边的花瓣上,贴到黑板上,让它们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4、学完课文后,你想为爸爸妈妈做些什么呢?和几个小朋友一起讨论,课后把你的设想些在花瓣上,也贴成一朵花形,让这花瓣继续飘香。
板书设计:
6、花瓣飘香
开花
(概述)
摘花
小心
飞快
谈花
让妈妈高兴
他人要观赏
(懂事,心灵美)
送花
小女孩
作者的母亲
教学反思:
第四篇:落花生(上交教案)
《落花生》教学设计
贞山中心小学罗英
教材分析
这篇精读课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通过对花生的好处的谈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父亲的话的含义,明白花生最可贵的品质,懂得做人应该做一个对他人有好处的人,不要做只求外表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从中体会出做人的道理。
2、了解课文借物喻人、有详有略、重点突出的写作特点。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根根胡须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
【设计意图】陶行知说:“创造始于问题”,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兴趣是求知的动力。引用猜谜语,营造和谐的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二、检查预习,了解学情
1、简介落花生名称的由来。
2、介绍作者,质疑笔名,引起疑问
3、检查字词学习情况。
4、抽查第一自然段的朗读情况。
【设计意图】找准起点,夯实基础。
三、理清文章脉络
过渡:这一段话,寥寥数语,就交代了种花生、收花生两件事。接下来请大家打开书,快速浏览课文,看除了这两件,还围绕花生写了哪几件事?
1、生自由读文,再交流答案。
2、作者为什么写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都是寥寥几笔,而议花生却用了那么多的笔墨?
3、从写作的角度,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4、小结:咱们平时写文章也不能平均用力,要分清主次,主要的详写,次要的略写。
【设计意图】以课文为例,向学生渗透写作方法。
四、理解课文,明白道理
过渡:下面我们就直奔重点,看看那天晚上父亲和我们在一起围绕花生都谈论了些什么。
1、分角色读“谈花生”段落(第3-14自然段),指导评价。
2、这些谈论,谁的话对“我”的影响最大?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课文中的父亲说的话:
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1)自由读读这段话,然后想想花生最可贵的地方是什么?
(2)父亲说花生却扯上桃子、石榴、苹果,这是一种什么写法?(对比)
(3)那你比较一下,看它们有哪些不同?这样对比,赞美了花生的什么品质?
(4)花生、桃子、石榴有什么共同点呢?
(5)这就是说花生虽然不好看,却和桃子、石榴一样在为人们做贡献,而且他还不张扬,默默奉献。
(6)你更喜欢谁?能把这种感情读出来吗?
3、那么,父亲仅仅是在讲落花生吗?从哪句话知道的?
课件出示: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1)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2)小结:
是的,一个外表不怎么美丽的人,要做出成绩,得到大家的认可,也许比外表美的人更难,但如果能默默无闻,毫无怨言地去努力,给别人带来好处,应该说更了不起,更让人敬佩。
4、作者听懂父亲的话了吗?从哪句话知道的?
课件出示:“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1)生齐读。
(2)谁能带着你的理解来读读这句话?
(3)什么是体面?(指相貌、穿着好看,有气派)
(4)讲体面有没有错?有错的是什么?(不能只讲究外表光鲜好看,只顾自己生活的安逸,而要做有用的人。)
(5)什么是有用的人?能举个例子吗?
【设计意图】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人文氛围,能促使学生在教师的爱护、尊重和期待中主动探究,自主学习。教学中,通过分角色朗读,理解父亲的讲话入手,教师要始终做到“心中有学生,心中有主体”,尊重学生,尤其“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课程标准》语)。只有允许学生尽情表达,而且鼓励学生尽情表现,才能谈得上解放学生的个性让学生自主地学习。
五、总结课文,深化主题
1、过渡,听同学们讲了那么多人物,老师也想起了一个人。这个人,他留学西洋多年却从不穿西服,不抽烟不喝酒,大部分收入都用来买书;在香港大学任教时,他以系主任的身份每周还上20小时的课;抗日战争时期,他为抗战事业奔走呼号,终因劳累过度而病逝。著名作家郭沫若评价他说,他有献身精神,对于名利竞逐,极其恬淡。他就是本文的作者——许地山。他曾说——(幻灯出
示)
2、齐读:我要做花生一样淳朴的人、有用的人,我要为中华而付出,为中华而奉献。——许地山
3、这篇文章谈论的是落花生,讲的却是做人的道理,这种写法叫——借物喻人。(板书:借物喻人)
4、借物喻人方法的小练习。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落花生》一文中,作者许地山之所以给自己取笔名为“落华生”,就是因为他喜欢‘落花生’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品格,并以此笔名来告诫自己做一个具有落花生品格的人。于是在教学行将结束,在学生理解了作者笔名‘落花生’的含义后,拓展延伸许地山的名言,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文章中的人物精神。
六、读写结合,读活用活
情境:
兰兰和丽丽是一对好朋友,兰兰虽然成绩优秀,但生在一个贫困家庭,其中妈妈还有点残疾,所以有点自卑。而丽丽呢,成绩虽然一般,但长得活泼、漂亮,父母都是公务员,家庭条件优越,很爱打扮自己,经常要买新衣服,她还时常笑话兰兰穿得太土气了,说得兰兰越来越自卑了。
1、你能用今天学到的道理劝劝她们吗?
2、交流。
【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陶行知先生也说:“生活就是教育,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教者善于启发、诱导,在语文和生活之间架起一座彩虹,让语文走向生活,让生活走向语文。
七、作业:(任选一题)
1、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了做人的道理,你从身边的事物中领悟到了什么?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2、请发挥想象,写一篇《桃子与花生》的童话。
八、板书设计:
15落花生
种收尝议主次分明
不图虚名
借物喻人
默默奉献
第五篇:合唱教案上交
文明路小学合唱社团活动教案
教学内容:挑选队员,讲解合唱的要求和特点
教学目标:在合唱的学习期间有方法有情感的表达音乐。教学重点:如何正确的演唱。教学难点:合唱音乐的要求。
教学流程: 合唱队的组织
一、挑选队员、划分声部
考虑到合唱对学生的要求较高,就是说选择学生的范围应在学生具备一定的识谱能力、听音能力与歌唱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行,所以,我们组建的合唱队所吸收的成员都是学习成绩优良、有良好的声音、较宽的音域、音调准确、听辨能力较强,并对音乐感兴趣的学生。
选好队员后根据队员的音色特点,将高音区发声轻松自如、音色清亮充实的儿童划分为童声高声部,将高音区发声紧张、吃力,而低音区发声坚实、宽厚自然的儿童划分为低音部,另外还应根据队员的身高体形整理队行的排列和声部的安排。
二、歌唱姿势:
凡是艺术就会涉及到技术、技巧,在谈论技巧之前,我们要强调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唱歌的姿势。
1.坐姿:坐着更容易体会气息——腰部像翅膀一样膨胀、扩张。2.站姿:两脚张开,身体前倾,重心倾定,肩膀放开(不得上抬)
三、竞选合唱团职位
小团长:负责全团所有工作:点名签到、请假、卫生、纪律、组织、通知传达等。协助老师做好每节课和每次活动正常开展!小组长:由每班一名队员组成。负责各班出勤情况,以及各班上课中的纪律反馈等。
文明路小学合唱社团活动教案
教学内容:加强声音训练和气息训练
教学目标:让学生深入了解合唱正确的发声方法和歌唱气息。教学重点:气息和声音相结合。教学难点:让学生能轻声高位置演唱。教学过程: 气息的训练:
口鼻同时吸气,吸气不宜有声响亦不宜太深。呼吸是歌唱发声的动力,也是共鸣、音准,咬字吐字等的基础。在合唱中,没有合理统一的呼吸,就没有良好的气息支持和统一的合唱发声,也就不可能自然、流畅而整齐地完成演唱。特别是在换气较明显或很多特殊换气的地方,如果对全体队员没有统一谐调的呼吸要求,就不可能表现出歌曲的情绪,因而影响合唱的整体音响效果。因此,我们在训练中,一定要力求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使每个人的呼吸趋于合理;在合唱表演中,呼吸换气的地方要保持一致,这样才能使合唱队整体达到呼吸的统一。
声音的训练:
1.声音训练按一般的方法:用闭口的“ma”或开口的“ma、m、a、o”等字音从C1音开始。
2.“噜”字作为“范音”开始声音练习。在发音时,要求同学们自然放松,开始发“噜”的长音练习。
文明路小学合唱社团活动教案
教学内容:发声训练及简单节奏训练 教学目标:
1、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
2、掌握四分音符、二八分节奏、四十六分节奏、前八后十六分节奏、前十六后八分节奏。
教学重点:学生能轻声高位置演唱。教学难点:熟练掌握所学节奏型。教学过程:
1、发声训练:
连音练习,要求持续不变的连贯。按由易到难的程度可选择以下几条:
5 5 || 5 ‖
ī
ā
ū
4 3 2 | 1 ‖ lu 1 1 | 5 3 1 ‖ Lu 5 3 1 | 5 3 1 ‖ Mi mi mi
ma ma ma
2、节奏训练
掌握四分音符、二八分节奏、四十六分节奏、前八后十六分节奏、前十六后八分节奏。文明路小学合唱社团活动教案
教学内容:简单视唱练习教学目标:
1、能够准确按节奏唱出所学视唱。
2、能够准确认出音符。教学重点:
准确按节奏唱出所学视唱。教学难点:
准确认出视唱中的音符。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C自然调音阶
1.模唱标准音“拉”。要求下次上课时,学生能够尝试背住此音。2.模唱标准音并找出中央C的音高。
3.齐唱C大调音阶,要求气息连贯、音色统一。二. 单音反应训练
1.老师在钢琴上任意弹白键上的音【小字组g到小字二组g,五度以内的跳动】,要求学生迅速反应,唱出音名。【锻炼对单音的反应能力,速度由慢渐快。】
2.分小组听辨训练.【便于检查训练效果】 三. 节奏反应训练
1.板书基本节奏型,由老师起速度,任意点黑板上的节奏型,要求学生按拍子唱出节奏。2.做互动请一个学生上讲台点,学生唱。【要求拍点准确,锻炼学生相互合作的能力】 四. 视唱曲练习
钢琴伴奏学生唱视唱第一条到第三条,提醒学生按标记换气。
文明路小学合唱社团活动教案
教学内容:欣赏合唱歌曲《飞来的花瓣》 教学目标:
1.知道合唱中最重要的就是声部之间要配合好,要和谐。2.体会声音的高位置,区分出大本嗓和艺术嗓的区别。教学重点:
体会如何用声音去表达歌曲的感情。教学难点:
让学生自己体会声音的高位置,让学生区分出大本嗓和艺术嗓的区别。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C自然调音阶
1.模唱标准音“拉”。要求下次上课时,学生能够尝试背住此音。2.模唱标准音并找出中央C的音高。
3.齐唱C大调音阶,要求气息连贯、音色统一。二.欣赏《飞来的花瓣》 1.第一遍欣赏,让学生说出体会。
2.第二遍欣赏,让学生说出自己从中学到了什么。3.跟音乐模唱,体会艺术嗓和大本嗓。4.教师作总结。
文明路小学合唱社团活动教案
教学内容:二声部歌曲《小星星》。教学目标:
强调声音的训练。教学重点:
学习新的合唱歌曲。教学难点:
如何让声音更好的融入声乐作品中。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讲解人声的共鸣腔:人的发声要想做到完美、圆润、有穿透力就必须充分利用到人体的各个共鸣腔体!那么共鸣腔指的是那些腔体呢?下面我们来逐一认识一下:
头腔:主要在高音区会运用到,效果:高音具有穿透力。鼻腔:利用哼鸣能很快找到这个哼鸣的发声位置,充分的利用鼻腔共鸣能更好的找到唱歌的高位置,更具有美感。
口腔:声乐经常把人的嘴巴分成两个部分:前嘴与后嘴,前嘴是指嘴唇和前牙齿这一部分,负责唱歌咬字。在此主要讲解声带的发生原理和保养。
胸腔:胸腔共鸣在中音区和低音区的演唱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训练中可让学生手轻抚摸胸口感受胸腔的共鸣,对于低声部的学生训练更应加强。
二、具体声音训练:
1.用闭口的“ma”或开口的“ma、m、a、o”等字音从C1音开始。2.“噜”字作为“范音”开始声音练习。在发音时,要求同学们自然放松,开始发“噜”的长音练习。以上练习要求以真假声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训练
三、学习二声部歌曲《小星星》填上“噜”字演唱,注意速度要慢,待唱好了再提速,这样训练效果非常好。
感情处理,注意看指挥的手势,起声和收声要整齐。
文明路小学合唱社团活动教案
教学内容:二声部歌曲《小星星》。教学目标:
强调声音的训练。教学重点:
学习新的合唱歌曲。教学难点:
让声音更好的融入声乐作品中。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讲解人声的共鸣腔:人的发声要想做到完美、圆润、有穿透力就必须充分利用到人体的各个共鸣腔体!那么共鸣腔指的是那些腔体呢?下面我们来逐一认识一下:
头腔:主要在高音区会运用到,效果:高音具有穿透力。鼻腔:利用哼鸣能很快找到这个哼鸣的发声位置,充分的利用鼻腔共鸣能更好的找到唱歌的高位置,更具有美感。
口腔:声乐经常把人的嘴巴分成两个部分:前嘴与后嘴,前嘴是指嘴唇和前牙齿这一部分,负责唱歌咬字。在此主要讲解声带的发生原理和保养。
胸腔:胸腔共鸣在中音区和低音区的演唱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训练中可让学生手轻抚摸胸口感受胸腔的共鸣,对于低声部的学生训练更应加强。
二、具体声音训练:
1.用闭口的“ma”或开口的“ma、m、a、o”等字音从C1音开始。2.“噜”字作为“范音”开始声音练习。在发音时,要求同学们自然放松,开始发“噜”的长音练习。以上练习要求以真假声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训练
三、学习二声部歌曲《小星星》填上“噜”字演唱,注意速度要慢,待唱好了再提速,这样训练效果非常好。
感情处理,注意看指挥的手势,起声和收声要整齐。
文明路小学合唱社团活动教案
教学内容:欣赏合唱曲目《淅河之歌》 教学目标:
1.知道合唱中最重要的就是声部之间要配合好,要和谐。2.体会声音的高位置,区分出大本嗓和艺术嗓的区别。教学重点:
体会如何用声音去表达歌曲的感情。教学难点:
让学生自己体会声音的高位置,让学生区分出大本嗓和艺术嗓的区别。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C自然调音阶
1.模唱标准音“拉”。要求下次上课时,学生能够尝试背住此音。2.模唱标准音并找出中央C的音高。
3.齐唱C大调音阶,要求气息连贯、音色统一。二.欣赏《淅河之歌》
1.第一遍欣赏,让学生说出体会。
2.第二遍欣赏,让学生说出自己从中学到了什么。3.跟音乐模唱,体会艺术嗓和大本嗓。4.教师作总结。文明路小学合唱社团活动教案
教学内容:学习两声部歌曲《留给我》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熟练唱出歌谱。
2.两个声部能按节奏准确唱出歌谱。教学重点:
学习新的合唱歌曲的歌谱。教学难点:
让声音更好的融入声乐作品中。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讲解人声的共鸣腔:人的发声要想做到完美、圆润、有穿透力就必须充分利用到人体的各个共鸣腔体!那么共鸣腔指的是那些腔体呢?下面我们来逐一认识一下:
头腔:主要在高音区会运用到,效果:高音具有穿透力。鼻腔:利用哼鸣能很快找到这个哼鸣的发声位置,充分的利用鼻腔共鸣能更好的找到唱歌的高位置,更具有美感。
口腔:声乐经常把人的嘴巴分成两个部分:前嘴与后嘴,前嘴是指嘴唇和前牙齿这一部分,负责唱歌咬字。在此主要讲解声带的发生原理和保养。胸腔:胸腔共鸣在中音区和低音区的演唱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训练中可让学生手轻抚摸胸口感受胸腔的共鸣,对于低声部的学生训练更应加强。
二、具体声音训练:
1.用闭口的“ma”或开口的“ma、m、a、o”等字音从C1音开始。2.“噜”字作为“范音”开始声音练习。在发音时,要求同学们自然放松,开始发“噜”的长音练习。以上练习要求以真假声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训练
三、学习二声部歌曲《留给我》填上“噜”字演唱,注意速度要慢,待唱好了再提速,这样训练效果非常好。
感情处理,注意看指挥的手势,起声和收声要整齐。
文明路小学合唱社团活动教案
教学内容:学习两声部歌曲《留给我》 教学目标:
3.学生能熟练唱出歌谱。
4.两个声部能按节奏准确唱出歌谱。教学重点:
学习新的合唱歌曲的歌谱。教学难点:
让声音更好的融入声乐作品中。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讲解人声的共鸣腔:人的发声要想做到完美、圆润、有穿透力就必须充分利用到人体的各个共鸣腔体!那么共鸣腔指的是那些腔体呢?下面我们来逐一认识一下:
头腔:主要在高音区会运用到,效果:高音具有穿透力。鼻腔:利用哼鸣能很快找到这个哼鸣的发声位置,充分的利用鼻腔共鸣能更好的找到唱歌的高位置,更具有美感。
口腔:声乐经常把人的嘴巴分成两个部分:前嘴与后嘴,前嘴是指嘴唇和前牙齿这一部分,负责唱歌咬字。在此主要讲解声带的发生原理和保养。胸腔:胸腔共鸣在中音区和低音区的演唱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训练中可让学生手轻抚摸胸口感受胸腔的共鸣,对于低声部的学生训练更应加强。
二、具体声音训练:
1.用闭口的“ma”或开口的“ma、m、a、o”等字音从C1音开始。2.“噜”字作为“范音”开始声音练习。在发音时,要求同学们自然放松,开始发“噜”的长音练习。以上练习要求以真假声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训练
三、学习二声部歌曲《留给我》填上“噜”字演唱,注意速度要慢,待唱好了再提速,这样训练效果非常好。
感情处理,注意看指挥的手势,起声和收声要整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