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时1-32-空气中的“流浪汉”-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学习积累词语6个,能区别音同或音近的字;能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
2、能了解文章中心,分清课文的主次,了解灰尘的大小和来源,知道课文主要写了灰尘在人类的生活中弊大于利,必须要想办法捕捉灰尘。
3、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简单的科普常识,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
2.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灰尘的来源、对人类生活带来的灾害,我们要想方设法去治理它。
3.教学用具
课件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一篇科普类的文章。
2、齐读课题。
板书:32空气中的“流浪汉”
二、整体感知
(一)学习字词、学习第1节。
1、师:本文的作者是著名的科普作家叶永烈先生,我们的这篇课文选自他的代表作《小灵通漫游未来》,是不是课题就已激起你们阅读的欲望了?有什么疑问吗?
2、指名交流,教师总结(谁是空气中的“流浪汉”?为什么称它为“流浪汉”?“流浪汉”上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3、出示自学要求。
4、学生默读课文
5、交流。(1)开火车读词(2)填词
医(院)面(粉)(爆)炸
(据)说 公(园)水(分)(暴)躁
(居)住(帮助学生从字义上简单区分)(3)空气中的“流浪汉”是——灰尘。
(媒体出示)第一小节,齐读。
(4)称它为“流浪汉”是因为它总是在空中到处游荡、乱逛。①出示句子。②读句。
③联系上下文理解游荡、乱逛。
(5)因为文中的“流浪汉”有特殊含义,不是指真正的流浪汉,所以加上引号。
(二)学第2节。
1、默读课文,想想知道了什么?
2、学生交流,教师随机指导。板书:灰尘很小
(1)用“——”划出说明灰尘小的句子。①出示句子。② 读句。③出示句子。
师:这句话主要是为了说明灰尘的小,后面的语句是对“灰尘很小”而作的补充,它用一千颗和一厘米这些具体的数字使读者读来更明确、更形象。这是说明文常用的一种写作方法,我们也可以一起来试试看。④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
板书:灰尘的来源
(1)师:灰尘无处不在,(板书)它的来源大致可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大类。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的第二小节,将文中灰尘的来源按这两部分划分一下。
(2)师:本篇文章写于七十年代,可如今随着人们的物质品质的提高,灰尘的来源也增多了,例如——
(3)师生共议:汽车尾气 焚烧垃圾„„
3、过渡:
那么对人类来说,灰尘是有用的,还是有害的呢?我们到下节课再来了解。
三、复习巩固
1、开火车读词。
2、指名交流:
谁是空气中的“流浪汉”?为什么称它为“流浪汉”?“流浪汉”上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四、作业
1、照样子,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例:火山(爆发)
灰尘()车辆()云彩()水汽()
2、学用词语表现空气中的“流浪汉”灰尘的特点。例:(到处游荡)
()的灰尘
()的灰尘
()的灰尘
()的灰尘
3、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第二篇:课时2-32_空气中的“流浪汉”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学习积累词语6个,能区别音同或音近的字;能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
2、能了解文章中心,分清课文的主次,了解灰尘的大小和来源,知道课文主要写了灰尘在人类的生活中弊大于利,必须要想办法捕捉灰尘。
3、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简单的科普常识,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
2.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灰尘的来源、对人类生活带来的灾害,我们要想方设法去治理它。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读课题,说说:谁是空气中的“流浪汉”?为什么称它为“流浪汉”?“流浪汉”上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2、那么,课文围绕灰尘又具体写了哪些内容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继续研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3-6节,看看课文围绕灰尘又具体写了哪些内容
2、学生交流。
板书:灰尘的用处(1)读第三小节。(2)交流概括作用:聚集水蒸气。
学生继续交流。
板书:灰尘的坏处
(1)自由读第四小节,想想:灰尘有哪些坏处呢?
(2)交流概括。(使人呼吸器官发炎、使机器声音嘶哑、使电影胶片失去功能)(3)如今,由于人为因素,我们身边的灰尘越来越多,已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甚至形成灾害。
3、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发现灰尘无处不在,它虽然也有作用,但坏处更多,我们人类来说,它的存在是害大于利(板书)。那么如何来管教这些“流浪汉”呢?
板书:管教灰尘(1)默读第六小节
(2)交流(3)出示句子
(4)读句,理解“根本”。
课堂小结
三、复习巩固
1、师总结全文:是啊,大自然的力量我们无法抗拒,我们只有从根本上加强环保意识,减少人为因素产生的灰尘,多植树造林,绿化大地,才能“管教”好这些空气中的“流浪汉”,让他们听话。
2、小练习。(1)选择(2)交流
课后习题
四、拓展作业
第三篇:《空气中的流浪汉》教学设计
《空气中的“流浪汉”》教学设计
周村区实验学校 毕研艳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自主识字,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流浪汉”等词语的意思。2.通过课文的学习,了解灰尘的大小、多少、来源、用处以及管教方法。
3.了解列数字、作比较等一些常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感受科普作品表达的科学严谨与生动形象。【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空气中的流浪汉。齐读课题。2.认识作者。
3.出示词语,指名读。
4.课前请同学们预习了课文,让同学们把不认识的字通过查字典读准字音,并标注到字的上面。你都查到了哪几个字的字音? 5.出示句子指名读。
二、揭示课题,认识“流浪汉”
1.我们预习过课文了,知道空气中的“流浪汉”就是——灰尘。(板书:灰尘)
2.灰尘怎么成了空气中的“流浪汉”呢?(出示第一节)自己小声读第一小节,抓关键词语,找答案。
三、整体感知,梳理文脉
1.通过预习课文你都了解了哪些知识? 2.学生交流,随机板书到黑板上。
3.快速默读课文,根据课文介绍的顺序给每个内容排排顺序。(学生到黑板上标序号)4.根据板书,梳理课文结构。5.完成课后第二题。
四、研读品析,了解说明方法,体会表达的科学严谨。
(一)默读课文,想一想作者在介绍这些知识的时候,都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画出相关的语句,并做简单批注。1.灰尘很小(1)默读第二节,读完后用“——”划出描写灰尘大小的句子。(2)学生交流。
(3)作者用了这两个数量词具体地写出了空气中的流浪汉灰尘很小,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列数字。2.灰尘多少。
(1)学习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2)从“一酒杯”体会表达的科学严谨。(3)读句子。3.灰尘的来源
(1)文章从这五个方面介绍了灰尘的来源,所以这里用了分号把它们分隔开来,(分号翻红),可是这里为什么用句号呢?自由读这段话,想想原因?(2)通过标点符号的运用体会表达的严谨。
4.作者运用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准确、具体、形象地说明了灰尘的知识。我们也来试试。把句子说具体。1.天气很冷。
2.这棵树很高。
五、体会表达的生动形象
1.出示两段话,体会表达效果的不同。
2.学生默读课文,找出表达生动形象的句子。交流。3.对比语句,体会表达的生动形象。
4.总结。叶永烈的话:“我爱科学,也爱文学,所以我早年走的是一条科学与文学相结合的创作道路。”
六、推荐阅读。
七、课后作业:阅读《假如没有灰尘》一文,完成文后的练习。继续了解关于灰尘的知识,进一步感受科普作品既科学严谨又生动形象的特点。
第四篇:空气教学设计案例2
空气教学设计案例2
一、教学设计思路
新的课程改革倡导从学生和社会的发展需要出发,将科学探究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通过亲自经历来体验获取知识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初步形成科学探究的方法。笔者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考虑到学生刚接触化学,充满了好奇和兴趣,而空气一节的内容是最贴近学生日常生活,最能培养学生从平常生活中追根溯源,发现问题,是培养他们创新精神和初步掌握科学探究方法的极好契机。然而学生刚开始学化学,虽在绪言和实验基本操作课上了解掌握了一些知识和操作,但相应的知识储备也是相当不足的,比如C、S、P等物质燃烧后的产物和状态他们都还没有学到,要引导他们完成对空气成分的探究确实有一定的困难。针对这种情况,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将空气和O2的性质进行了重新整合,设计了以证明空气的存在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为主线的一节实验探究课,并于课前安排并鼓励学生查阅教材、书刊及其他信息资源,既是为探究课做好的必要的知识准备,也是旨在培养学生初步具备探究者应具备的一项能力。
二、教 案
课题1 空气
授课人 谢红梅
学 校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六中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空气的重要性,具备动手操作的实验技能和分析、推理、表达等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学生实验→汇报结果→交流讨论来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产生对化学学科的热爱,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感受科学发现的过程和所运用的方法,发展相互交流,共同协作的科学精神,初步具备创新意识。
重 点 空气的成分。
难 点 探究空气成分的实验设计和实验过程。
教学方法 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仪器、药品 集气瓶、胶塞、燃烧匙、玻璃导管、烧杯、酒精灯、火柴、红磷、硫粉、镁带、蜡烛。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言:请同学们猜谜语
唐代诗人李峤有一首绝句: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诗中揭示的自然现象是什么? 具体说风是什么? 一个人多长时间不呼吸会死亡? 可见空气是人类和一切动植物的生命支柱,同时也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和研究与我们生命息息相关的空气。
板书: 空 气
新课:空气如此重要,又时刻陪伴于我们左右,为什么人们发现空气却比较晚呢? 能否根据生活经验或设计实验证明空气的存在? 板书:
一、证明空气的存在
教师用鼓励性语言对学生进行多维度评价。
同学们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能通过生活中的一些事例或设计实验证明了空气的存在,那么空气是单一的一种物质还是由多种物质混合而成? 猜出谜底是风
风是流动的空气
大约3分钟左右
思考并回答问题
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到
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分析并阐述事例或设计方案。
学生反响强烈,例如,1、飞舞的树叶;
2、飘扬的红旗;
3、用打气筒给自行车打气;
4、拉注射器活塞,将针头处放在水中,推动活塞,可见水中有气泡冒出;
5、在往空瓶中灌水时,有气泡冒出。
思考并回答问题:“应该是由多种物质混合而成”
在学生喜闻乐见的猜谜活动和诗词带给的优美意境中引出本课的学习,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将他们的注意力拉回到课堂。
意在引出本节课题空气。
促使学生联想空气的物理性质。
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他们关注和思考生活中一些习以为常的现象,能够从简单的事物中发现问题。
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使多数学生有自我表现的机会,充分体现“面向全体学生”。
意在引出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何以见得? 这一看似简单的问题,在很久以前曾经困扰着科学家们,并一度认为空气是单一物质,那么,现在同学们能否告诉我如何证明空气的成分不是单一的? 我想,如果老师给同学们提供相应的仪器、药品、你们一定能设计出合适的方案。
大家知道,人类对空气的了解,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让时光倒退到250年以前,让我们先一起看个究竟,或许会给我们今天的研究带来一些启发。
多媒体展示拉瓦锡对空气成分研究的实验。
让我们把思维拉回到课堂,今天我们能否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来验证空气的成分? 板书二:空气的成分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结合学生事先阅读了下一节内容给以提示: 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白色固体)引导学生思考,由于压强差的产生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 从我们呼吸需要氧气,呼出的气体中又有二氧化碳,可以肯定空气不是单一物质。(学生眼神中充满期待,渴望实验并跃跃欲试)学生观看并思考
在教师指导下,共同阅读以红磷为燃料测定空气中O2含量的实验,推测可能会发现的现象。
结合书中实验的要求,分析确保实验成功应注意的问题,学生总结得出: 关 键:
1、检查装置气密性。
2、燃烧匙内应放过量的红磷。
3、要恢复室温再读数。
设置悬念,继续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对学生适时进行化学史教育,介绍科学家所具有的抓住事物间微小差异而做出判断的唯物主义观点和作风,为下一步探究实验奠定基础。
为学生初次接触的探究实验提供一个思路和蓝本。
⑴介绍提供的仪器和改进装置
⑵给以提示
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白色固体)硫+氧气二氧化硫(无色气体)镁+氧气 氧化镁(白色固体)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⑶在学生探究活动过程中,教师力争做到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创设自由民主的学习环境,留出问题空间,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做好指导者、参与者、合作者。
对第一组得出的结论3、4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扬,他们没有简单重复书上实验,而是对氮气的性质做了积极的探索,这是难能可贵的。
分成四组,探究空气中O2的含量 1组: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2组: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3组:镁带在空气中燃烧 4组:蜡烛在空气中燃烧
实验结束,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实验结果。
各小组间讨论汇报的实验结果并分析原因: 第一组:(红磷做燃料)汇报:
1、红磷燃烧有大量白烟生成。
2、集气瓶内水面上升到静止时,约占集气瓶内空气体积的1/5
3、说明红磷燃烧只消耗了空气中的氧气,氮气没有与红磷反应,说明氧气比氮气性质活泼。
4、用燃着木条检验了集气瓶内剩余的气体,木条熄灭,说明氮气不能支持燃烧。
第二组(硫粉做燃料)汇报:
1、硫燃烧火焰呈淡蓝色,无烟,有刺激性气味。
2、集气瓶内水面上升到静止时,明显不到集气瓶内空气体积的1/5。
通过分组探究引导学生对实验提出预想和猜测,及时发现和形成问题,并能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想法和猜测,修正自已的假设与结论,并且在锻炼了他们动手能力团结协作的同时,也促使他们自己或相互间获得新的发现。
让各小组汇报的目的是锻炼他们能够通过表述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见解和结论,能通过表述说服别人来解释或证明自己的猜测,思考和结果。并通过表述来实现与他人的交流,来评价自己或他人的探究过程,方法和结论。
没有急于解答,而是请其他小组同学帮助他们寻找答案。
教师给学生适时解答:SO2 气体易溶于水。
教师对第三组的汇报给以高度赞扬。
提出问题:硫燃烧消耗了空气中的氧气的同时又生成了另一种气体二氧化硫,按说液面是不该上升的,对此百思不得其解,希望老师能给予解释。
学生们讨论的非常热烈,相互间交流意见,终于有一位同学向老师提问:SO2 气体是否溶于水?(至此学生豁然开朗,气氛更热烈,学生学习情绪异常高昂)。
第三组(镁带做燃料)汇报:
1、发出耀眼白光,有白烟生成,燃烧后白色固体落入集气瓶内水中。
2、水面上升到静止时,体积超过集气瓶内空气体积的1/5。
3、我们分析了实验结果,镁燃烧消耗了空气中的氧气,又生成了固体氧化镁。按说液面应上升1/5而不应超过1/5,我们怀疑可能还消耗了空气的其他气体。经查《教材全解》,得知镁在高温下还能与氮气反应: 3Mg+N2 Mg3N2 所以液面超过1/5。(学生们报以热烈的掌声)第四组(蜡烛做燃料)汇报:
1、燃烧时呈黄色火焰,集气瓶内壁有水珠。
2、水面上升接近1/5刻度;充分发挥学生潜能,让学生自己提问,相互讨论,分析,解答,以利于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通过同学们的实验,讨论和分析,你们认为哪种物质做燃料测定空气中O2含量更为合理?
2、板书:空气精确成分
3、回顾与反思: 教师结合空气精确成分引导学生对以上实验进行回顾与反思。
为同学们能得出这样的结论而感到自豪和骄傲,请同学们思索是否有改进方法。
3、蜡烛燃烧消耗了空气中O2 的同时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和水,受第二组同学启发,我们得出CO2溶于水的能力显然不如SO2,所以水面上升接近1/5刻度。
红磷做燃料更为合理。
学生阅读课本,空气精确成分。
学生们在教师指导下对四组实验进行了全面的回顾与反思,经讨论分析得出下面的结论: 第一组同学用红磷为燃料测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只能是粗略的。
原 因:
1、在将燃着的红磷放入集气瓶的过程中,集气瓶内的空气受热膨胀,在胶塞还未塞紧时气体从瓶中逸出。
2、导管中还有一段水柱没有被压入集气瓶中。
学生再度进行热烈的讨论和分析并想出了多种进一步的解决方案。
通过这一活动的过程,使学生明确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通常包括:提出或认识一个简单、有效且有价值的问题,根据提出的问题做出合理的假设,并进行实验论证,回答问题并向他人介绍成果。
引导学生对探究实验过程进行回顾与反思,这样更利于拓宽学生的创新思维,扩大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希望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老师会一如既往地支持你们!请同学谈收获与体会。
最后教师在板书位置画出一个大大的蝴蝶并对他们说:在这堂课中老师感受到了你们的智慧与才华,体会到了什么叫小荷才露尖尖角,我相信在以后的学习中你们一定会表现的更加出色,也希望同学们能继续保持这种热情,象蝴蝶的蛹一样不畏漆黑的挣扎与考验。
最终如蝴蝶般展翼飞向属于你们的天空。
1、改进点燃红磷的方式,以防止热气体逸出:用放大镜在阳光下聚焦引燃红磷。
2、改进测氧气成分的方式。
3、尝试使用其他药品:受绪言中Cu2(OH)2CO3受热分解实验的启发,建议用蜡烛做燃料,用澄清水代替集气瓶中的水吸收生成的CO2气体,后经老师提示决定改用氢氧化钠的浓溶液代替石灰水。
(至此,学生感觉仍旧意犹未尽,表示课下还想对此进行进一步的探究。)学生谈收获与体会。
板书设计
第五篇:空气中有什么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空气中有什么》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介休市赵家堡小学 吕改萍
【学习目标】 过程与方法:
1用观察、实验、思考、阅读资料的方法分析空气的成分。2培养初步的实验技能。知识与技能:
1知道空气是由不同气体混合而成的,空气中包括氧气、氮气、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2知道氧气支持燃烧,氮气等不能支持燃烧。3了解氧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的品质。2 愿意同他人合作交流。【课前准备】
演示实验: 三支相同的蜡烛、三块玻璃片、两只大小不同的无底塑料瓶、打火机。
分组实验: 水槽(红色水)、固定在玻璃片上的蜡烛、无底塑料瓶、长而细的竹签、打火机、塑料桶(水)各16套。【重点难点】
重点:探究空气的成分。
难点:在探究中会观察、分析、推断,并能从中得出结论。【教学活动】
一、激趣导入,聚焦空气
1、谈话:同学们,你们以前玩过蜡烛吗?怎么玩的?
2、实验介绍:如果我们把这三支蜡烛点燃,在第二支蜡烛上方罩上小塑料瓶,在第三支蜡烛上方罩上大塑料瓶,让它们进行燃烧比赛,请大家猜一猜,这三支蜡烛中哪支蜡烛会最先熄灭?哪支燃烧得最久?
3、学生猜测。追问:你为什么这样猜测?
4、过渡:事实胜于雄辩。最后结果是不是跟你们猜的一模一样呢?请大家仔细观察,比赛现在开始。
5、演示实验。
6、学生汇报实验现象。
7、学生尝试分析演示实验结果的原因:
(1)为什么罩大瓶的蜡烛比罩小瓶的蜡烛燃烧的时间长?
(2)为什么罩上瓶后蜡烛会慢慢熄灭,而另一支没罩的却依然燃着呢?
8、聚焦:燃烧跟空气有关系。
二、提出问题,实验探究
活动一:“水柱上升”实验——认识燃烧要消耗空气中的一部分气体
1、塑料瓶中有空气吗?怎样证明有没有空气?
2、学生设计方案。
3、引入学生实验:把粘有蜡烛的玻璃片放在水槽中,点燃蜡烛,把塑料瓶罩上去,观察实验现象。
4、讨论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5、提出实验要求:
(1)组长合理分工,组员人人参与,要配合好。
(2)实验前按步骤作好准备,实验中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实验后不要拆除实验装置。
6、分组实验,观察现象。
7、交流看到的实验现象。追问:蜡烛熄灭后,水为什么会进入瓶子?瓶内的空气为什么减少了?
8、小结:蜡烛燃烧用去了一部分空气。
活动二:“竹签熄灭”实验——认识剩下的气体不能支持燃烧
1、设问:现在你们认为瓶子里还有没有空气呢?
2、启发:既然还有空气,蜡烛为什么熄灭了呢?
3、学生猜测,并说出依据。
4、设计实验检验猜测。
5、学生交流实验方法。
6、指导方法,提出注意事项:为了避免我们在打开盖子时外面的空气跑进去,各小组在实验前先把水槽的水加到和瓶内水面一样高。水加到位后再打开瓶盖,迅速把燃烧的竹签插入瓶内。
7、分组实验,观察现象。
8、交流看到的实验现象:你们有什么发现?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9、小结:剩下的空气不能支持燃烧。
三、阅读资料,了解空气的成分
1、根据刚才的实验你们认为空气至少含有几种气体?是些什么气体呢?
2、阅读教材第10页的图文资料。
3、交流:空气中有能支持燃烧的氧气和不能支持燃烧的氮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
4、联系生活,说说你对这些气体有哪些了解?
四、总结评价
1、自评(从倾听、猜测、实验、观察、交流等方面展开)。
2、组评(组长为表现优秀的同学发“十万个为什么”卡片)。
网易邮箱10周年,技术见证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