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空气中的水蒸气教学设计
《空气中的水蒸气》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空气中的水蒸气》这节课是牛津版小学自然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天气》中第七节的教学内容。本单元以与天气现象密切相关的内容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引导学生对影响天气的相关因素做进一步研究,使学生感悟自然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增强学生对自然整体性的认识。学习中学生将有充分的机会与他人合作,共同观察、实验、收集资料,获取有关天气现象的各种信息,设计实验方案,利用模拟实验研究大自然的实际情况。
本节课是这个单元的重点,主要围绕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有关的天气现象——湿度、露、霜、雷展开。要求学生通过主动收集资料、讨论、交流、设计模拟实验来开展探究活动,从而认识水蒸气和湿度、露、霜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关注身边事物的习惯,激发学生认识天气现象的兴趣,为下节课《水循环》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下册《水的三态变化》一课中,学生已经探究过水的三态变化所需要的条件。温度升高水会变成水蒸气,温度降低水蒸气会形成液态的水珠和固态雪、霜。本节课对湿度、露、霜的认识以此为基础,不仅要了解其原理,还能够设计实验模拟其形成。另外,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对天气现象有许多感性的认识,比如天气很热的时候往往伴随着潮湿,经常烧饭的厨房里可以看到水蒸气和露珠,冰箱里有霜等现象。本节课的重点是认识常见的天气现象,并且能设计实验模拟现象的形成,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是制约这一目标达成与否的关键。
三、教学目标
本单元的总目标是了解各种天气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能通过模拟实验研究天气现象。因此,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1.通过讨论、交流、实验,知道湿度是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水蒸气与云、雾、雨等天气情况有关。
2.通过收集资料、讨论、交流、观察、实验等活动,了解露和霜,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模拟露和霜的形成。3.通过收集资料、讨论、交流、观察、等活动,了解雷的形成,知道防雷的办法。4.增强学生对自然整体性的认识。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湿度以及露和霜的形成;设计简单的实验模拟露和霜的形成。教学难点:
设计实验模拟露和霜的形成。教具学具准备:
相关图片、视频;饼干、冰镇可乐、冻梨。
四、说教法
本节课开始我用吃饼干的活动来导入,目的是将课堂气氛调动起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在探究过程中,我严格遵循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制定研究计划,鼓励学生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大胆想象,帮助学生纠正和完善设计。对于学生不是很了解的雷的形成过程,我用模型进行了演示,将雷形成的过程直观的展示给学生。
五、说学法
自主学习能力是五年级学生应该具备的。本节课中我提前布置学生收集关于关于露、霜和雷的相关资料,以便课堂上的讨论、交流。一方面锻炼了学生查找资料的能力,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知识储备。
六、教学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都是围绕“空气中的水蒸气”展开的。因此,本节课分以下三个环节展开:
(一)了解湿度与其他天气情况的关系。
教学开始前我先请学生吃饼干,饼干是前一天早上我打开包装后放在教室里的。吃饼干活动不同于平时的教学,能够充分调动起课堂的气氛。学生品尝后会发现饼干软了、不脆了,引发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引导学生猜测空气中含有水蒸气,接着让学生设计实验证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从而引出湿度的定义。使学生经历了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的科学探究过程。探究湿度的高低,需要学生回忆三年级下学期学过的水的三态变化的条件,水在温度高的时候容易变成水蒸气,那么空气湿度就高,反之,空气湿度就低。
本节课是《天气》这个单元中第七节的教学内容,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知道云、雾、雨等天气情况的形成都是与水蒸气有关的,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认识到湿度与云、雾、雨等天气情况是密切相关的。
最后,出示北极天空的图片,蓝天上一丝云也没有,给学生以视觉冲击,进一步加深学生的认识,在北极,气温非常低,大气中几乎没有水蒸气,湿度非常低,所以也就没有云。湿度和云等天气情况是密切相关的。气象工作者可以通过测量湿度来预测天气情况。
(二)探究露和霜的形成。
三年级下册《水的三态变化》中,对学生的探究要求是能通过实验初步知道水的三态变化的条件。本节课的要求提升为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实验,运用学到的知识分析、解释周围的天气现象。这也是小学自然课标中“能够根据问题和实际条件,尝试制定简单探究计划”的科学探究要求。1. 认识露和霜。
课前布置学生寻找生活中的露和霜,拍摄照片,课堂上展示交流。
让学生收集资料,既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观察身边事物的好习惯,还能够让学生在寻找的过程中加深对露和霜的认识。有的学生可能会找到做饭时厨房玻璃上的水珠,清晨植物上的露珠,冰箱冷冻室内壁上的霜等等。鉴于上海地区的气候特点,学生对霜并不是很熟悉,有的学生可能找不到霜,所以在学生介绍完后,播放一段介绍露和霜的视频,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2.交流露和霜形成的原理,比较露和霜的异同。
三年级《水的三态变化》中,学生探究过冰镇矿泉水瓶在空气中产生露珠的实验。但是有的学生可能已经忘记了,有的学生可能当时就没有掌握好。所以这一交流活动的设置特别重要,否则学生不理解露和霜形成的原理,下一环节设计模拟实验的任务是不可能完成的。霜和露的形成原理是一样的,都是水蒸气遇冷形成的,主要是温度的差别导致了不同的形成。3.设计实验模拟露和霜的形成。
结合使用活动部分p19页的活动记录单,让学生设计实验模拟露和霜的形成。学生在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看到过露,比如烧开水的锅盖上有水珠,窗户玻璃上的水珠,冰镇饮料表面的水珠等等,所以设计露的形成实验难度较低。学生设计的实验可能比较粗糙,操作性不强或者观察起来现象不明显,教师要引导学生改进实验。对于霜的形成,由于学生见到比较少,设计起来就有一定的困难。这时候要及时提醒学生霜和露的形成原理上是一样的,只是温度要更低一些。接着让学生思考能不能用相同的实验材料,在不同的温度下分别模拟出露和霜,对比霜和露的形成。对于有创意的实验要及时给与鼓励和表扬。最后给学生演示霜和露的形成实验:把提前放在冰箱冷藏室和冷冻室的梨拿出来,放在桌面上,观察梨表面的变化。冷藏室的梨表面会形成露,冷冻室的梨表面会出现霜。让学生明显的看出霜和露在形成温度上的差别。
(三)雷的形成
首先播放雷雨的视频,对雷做简单的知识性介绍,再让学生讨论雷是怎样产生的。通过看视频,学生对雷的形成已经有了大体的了解。接着教师演示雷的形成模型,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雷电的认识。对于为什么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和怎样避雷两个问题,我也是事先让学生收集好资料,课堂上交流。一方面避免了老师讲述的枯燥,另一方面能让学生互相学习,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
第二篇:《水和水蒸气》教学设计
《水和水蒸气》
【教材分析】
《水和水蒸气》是小学科学三下《温度与水》单元第六课。空气中是否有水蒸气?水蒸气是从哪来的?水蒸气是否能变成水?水蒸气怎样才能变成水„„上节课学生们在讨论“水珠从哪里来”的问题时产生了一系列需要进一步探究思考的问题。本课就是循着上节课产生的这一系列问题展开水和水蒸气的观察研究活动。通过“水到哪里去了”的探究,观察、讨论水从液态变成气态时是如何蒸发到空气中的。然后,通过“加热能加快水蒸发”的观察实验活动,帮助他们理解水获得热量后能更快地从液态转变为气态。
水能变成气态,那么,水会从气态再回到液态吗?当水蒸气变冷后会再变成水,我们把这一过程称为凝结。当温暖、潮湿的空气很快变冷时,凝结便可能发生。为了观察这一变化,课文中学生将把一个大而空的杯子倒扣在一个装满热水的小杯子上,当杯子里的水蒸发时,水蒸气会凝结出现在大杯子内表面上(杯壁有许多小水珠)。由此,学生可以对上节课中盛冰的玻璃杯外壁上形成的小水珠做出“新”的解释了:由于冰使盛冰容器的外壁变冷,于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珠停留在盛冰容器的外壁上。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叫凝结。
2.认识生活中的蒸发和凝结现象,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认识水和水蒸气会相互转化。2.通过观察,认识到水蒸气的存在。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意识到细致的观察能获得更多的发现。2.感受、体验物质变化的可逆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水蒸气、蒸发、凝结概念;根据生活中的现象探究水的液态和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
2.教学难点:水蒸气与蒸发的概念。
(三)教学准备
1块湿毛巾、12根滴管、12块玻璃片、12只小烧杯、12只大烧杯、开水、烧瓶、酒精灯、课件等
(四)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用湿毛巾在黑板上写上一个“冰”字,让同学们来讲讲冰有哪些特点?
1.引导建立“水蒸气”、“蒸发”的概念(1)揭示前概念
师问:小朋友,再看一看你刚才黑板上写的“冰”字,有什么发现? 师生交流。
(预设)生:我们写的字都已经干了。
生:我们写的字都不见了。生:我们写的字都变成了水蒸气。
师追问:水蒸气都跑去哪里了?你说——
(预设)生:我们刚才写的字都跑到空气中变成了水蒸气。师问:生活中这样水干了的现象你能举例子吗?
学生举例:在我们生活中你有没有发现过水自然干掉的现象。(预设)生:我们洗衣服的时候,第二天早上会干。
生:拖地拖完的时候水就干了。
生:我们吃完饭用湿抹布擦桌子,过一段时间桌子的水就变干了。
(2)观察活动,建立“水蒸发变为看不见的水蒸气”的概念 师说:小朋友真是留心观察。我们一起来看几张照片。
老师家里一只鱼缸装了水,一条横线表示水的高度,能看明白吗?(预设)生:能。师根据照片介绍:第一天,第三天的晚上拍的,第七天、第十天、第十五天白天拍的,第十六天到我们某某班开始上这节课时,猜想:如果十天后我们学种凤仙花时,一个月后我们开始学养蚕宝宝时,你估计这水会怎么变化?(预设)生:水会没有了。
生:水会在空气中变成水蒸气。生:水会干了。
师总结:我们科学课里把水这样慢慢地干了、慢慢地少了,变成了水蒸气这样的现象称为水的蒸发。(板书:蒸发,让学生一起说一遍)师追问:是不是只有白天会蒸发?(预设)生:不是,晚上也会蒸发的。
生:水晚上也会蒸发。
师引导:跟他一样,不一样的可以说说„„(预设)生:水白天晚上都会蒸发。
师继续引导:中午也在蒸发,傍晚在不在蒸发?(预设)生:在。
师引导:桌子上有只烧杯,烧杯里有半烧杯水,请问,烧杯里的水现在在蒸发吗?
(预设)生:在。
师拿起杯子,“我看看水也没少去了,我说它没有蒸发。说它蒸发,你要有理由呀。”
(预设)生:因为水蒸气是看不见的。
生:水在蒸发的时候我们看不到。
师继续引导:还有理由吗?为什么说它蒸发?(预设)生:因为水会慢慢地减少。师小结:只不过减少的速度会非常——(慢)师:你还有补充?
(预设)生:减少的速度会很慢,而且也看不见。
师继续引导:白天蒸发的,晚上蒸发的,现在11:05在不在蒸发?(预设)生:在。师:如果我把这个水沾一点在手背上擦一擦,手背上的水在蒸发吗?(预设)生:在。
师:湿的毛巾上面的水在蒸发吗?(预设)生:在。
师:我在小黑板上用湿布划长长的一条横线,水在蒸发吗?(预设)生:在。
师:这些水蒸发之后都变成了什么了?(预设)生:都变成了水蒸气。
现在请每个小组的组长到我这里来领一份实验材料,请你将滴管中的水滴到玻璃板上,仔细观察玻璃板上的水,看一看我们能看到蒸发吗?小组长上来„ 30秒时间,我们看大屏幕,小组讨论:
师:看到水蒸气了吗?水蒸气有些什么特点?开始讨论 首先第一个问题:看到水蒸气了吗? 师生交流。
预设:你们小组?(没有看到水蒸气)你们小组呢?(没有看到水蒸气)那边的小组呢?(没有看到)大家有没有看到?(没有)那么水蒸气看不看得到?(看不到)
师:说一说水蒸气有些什么特点?
(预设1)生:水蒸气是无色无味的,而且看不到、摸不到。
生;水蒸气是气体
(预设2)出现水蒸气是液体的错误回答时追问什么是液体——(是水)
那你现在说说水蒸气是不是液体?(是气体)
师:我们学校边上有一条苕溪河,苕溪河里的水有没有在蒸发?(预设)生:在。
湖州往北走有一片一望无垠的太湖,太湖里的水在蒸发吗?(预设)生:在。
这么多的水蒸发都变成了——(水蒸气),这么多的水蒸气都到哪里去了呢?
(预设)生:水蒸气都跑到周围的空气中了。师追问:大家都认为跑到空气中去了吗? 师:那么太湖边的空气中有水蒸气吗?(预设)生:有。
师:湖州街上的空气中有水蒸气吗?(预设)生:有。家里的空气里有水蒸气吗?(预设)生:有。教室里的空气有水蒸气吗?(预设)生:有。
为什么这里有水蒸气,我这里离太湖这么远,你得说出道理。(预设)生:因为空气是流动的。
师:喔,流动的空气,它就跑了过来了,回答真好。
教室里也有、家里也有、操场上的空气里也有,还有哪里也有水蒸气?
(预设)生:到处都有水蒸气。师小结:是不是这样?(预设)生:是。
师:水蒸气在有空气的地方,它都有,到处都有(板书)
现在谁能完整地来说:你觉得水蒸气是怎么样的? 请一位男同学,请一位女同学来讲讲。交流汇报。
师:我们今天学习课文是《水和水蒸气》(揭示课题),科学家们研究发现水蒸气由于颗粒太小,所以我们看不到。2.引导建立“凝结”的概念
师:水会蒸发,在阳光照射下,河流和大海中的水一直在蒸发,因而空气中有很多看不见的水蒸气,那么如果不断地蒸发,河流和海里的水岂不是越来越少了啊,最终会没有,是这样的吗?那是怎么回事呢?
(预设)生:天上经常要下雨的,河流和海里的水又会多起来的。
师:也就是说你们认为水蒸发到空气中之后又会通过下雨变成水,是这样吗?你能用实验来证明给大家看吗?老师这儿有这么一些材料,看看对你有帮助吗?(预设方法):可以在桌面上放一只小烧杯,里面加入一些热水。然后用一只大烧杯,杯口朝下罩住盛水的小烧杯。
下面请实验小组长来领取材料,1-6组的先来领,走好,轻轻地走,.1分钟后师问:有什么发现吗?
(预设)生:上面罩住的杯子的杯壁上有很多的小水滴。师:你能解释吗?
(预设)生:水蒸气遇到冷玻璃变成水珠。哪里的水蒸气?(杯子里冒出来的)
你觉得小水珠是哪里来的?(杯子里蒸发出来的)水蒸发出来是什么?(小水珠)
水蒸发出来就变成小水珠呀?(遇到冷)。
这杯温水里蒸发出来的水蒸气遇到了(冷),板书:冷。
师小结:小水珠是由于热水里蒸发出来的水蒸气遇到了冷的大烧杯变成的。上节课,我们做过实验的,杯子里装了块冰,放在教室里,不一会杯子的外面会(冷,小水珠),拿着杯子让学生摸摸看,有没有水珠?摸完之后想一想,这个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
(预设)生:周围的空气遇到冷的烧杯会变成小水珠。
师:生活中这样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物体变成小水珠的现象,你能举个例子吗?(预设)生:棒冰从冰箱里拿出来,过一会,袋子外面就会有小水珠。师追问:这个袋子外面的水珠从哪里来的?
(预设)生:冬天,(屋子)里面的窗户上会有小水珠。师追问:窗玻璃上的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
师:讲的真好。是的,房间里热的水蒸气温度比较高,遇到冷的窗户„„这们的例子生活当中还有很多的。
师:现在谁能概括一下,水蒸气还有什么特点?(预设)生:水蒸气遇冷会变成小水珠。
生:水蒸气都是遇到冷的物体会变成小水珠的。
师:这种现象我们科学课中叫做凝结。(板书)3.巩固提升,寻找水蒸气的活动。猜想:如果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呢?会产生什么现象? 师生交流
师追问:你为什么这样猜想?
师: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我们看老师做一个实验,好不好? 师演示用烧水寻找水蒸气实验。
加热,在后面加上黑色的背景,能看到吗?不能看到,老师拍了一张照片,看到了吗?是不是跟照片一样?
师:老师看到的现象是:在弯口出来一小段,大概一厘米看不见什么东西,包括管子里以及烧瓶的上半部分,一厘米以外看到了“白汽”,再远一点,“白汽”又没了。看不见的部分是什么?白汽是什么?用今天学习的水和水蒸气知识来解释,开始讨论。
师:我们一个一个来解决,看不见的部分是什么?(预设)生:看不见的部分是水蒸气。
生:看不见的部分是冷的空气。
师:为什么会这么觉得呢?(预设)生:因为水蒸气看不见。
师:想一想,水加热,烧开了,里面的水在蒸发吗?(在)水蒸气它的速度怎样?(很快)产生的水蒸气怎样?(多„„)师:你来说说:看不见的部分是什么?
(预设)生:是水蒸气。因为那个瓶子里的水在不断蒸发水蒸气,所以我认为,(管口出来的)是水蒸气。
师:的确是这样。看不见的部分是烧瓶蒸发出来的水蒸气。可是出来以后怎么又变成白汽了呢?白汽是怎样产生的?(预设)生:蒸气太多了。
生:水蒸气蒸发出来比较热,遇到空气中的冷变成了白汽。
师:“白汽”是不是水蒸气呀?(不是)家里许多大人都会误解,认为“白汽”是水蒸气,今天我们学了就知道了,“白汽”是不是水蒸气?(不是)那么“白汽”是什么呢?
(预设)生:是热的水蒸气变成的。生:“白汽”是一种空气。生:我认为“白汽”应是空气。生:我认为“白汽”应是小-水-珠。
师鼓励语言:我现在非常高兴的告诉你,我怀疑你是爱山小学三年级同学研究“白汽”研究得最好的。“白汽”是许许多多细小的水珠,明白没有?(明白了)再考一次:“白汽”是一种液体还是一种气体?
(预设)生:是液体。(为什么)因为它是许多细小的小水珠。
师:你是302班研究地最好的。再考:“白汽”的产生,它是水蒸气蒸发的过程?还是凝结成水的过程? 生:水蒸气凝结成的。
4、课外延伸。
今天我们小朋友学得非常好,老师希望小朋友课外再做一项科学小研究行吗?(行)
研究的问题是:加热能加快水的蒸发吗?方法是——方法你们能看明白吗?(能)
生:就是拿一个调羹舀一勺清水,然后放在火上烧一会。(需要几个勺子?)两个。
师:一个烧,一个不烧。还有这水要——(装满)。装得太满要溅出来,要装得一样多,明白吗?烧时千万注意别烫着手,明白没有?
把实验器材拿回去,这个实验在家里做,做完以后把实验记录单拿回来交给我。明白没有?
第三篇:《水和水蒸气》教学设计
《水和水蒸气》教学设计
《水和水蒸气》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水和水蒸气》是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温度与水的变化》第六课教学内容。本单元核心概念为引导学生探究温度和水状态变化之间的关系。落实到《水和水蒸气》一课的具体概念则是“由于温度变化,水和水蒸气可以互相转化;水变成水蒸气存在于空气中,水蒸气的微粒太小,用肉眼看不见”。本课作为单元第六课教学内容,学生之前已经经历了“温度表示物体冷热程度,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由于温度变化,水和冰可以互相转化”及“杯壁上的小水珠从哪里来”的探究学习。前一课“水珠从哪里来”,与本课共同组成探究水的液态与气态之间的变化的研究活动。
关于“水”和“水蒸气”,学生已有许多生活经验,比如地上的水干了,晾起来的衣服干了,烧开水等等。三年级的学生对于“水蒸气”、“蒸发”已经有了模模糊糊的初步认识。比如衣服上的水干了,有些学生会用“水蒸发了”去解释。但是在他们的前概念中有着许多根深蒂固的错误认识,最典型的便是对于热水中冒出的“白汽”的认识,绝大多数学生认为“白汽”便是蒸发出来的水蒸气。这个错误的前概念中隐含着两方面的信息:1.学生认为“白汽”是“气态”,其实“白汽”是“液态”;2.学生认为“白汽”是蒸发现象,其实“白汽”是凝结现象。因此,对“白汽”的研究认识就成为本课教学的难点。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水与水蒸气可以相互转化;水由于温度变化形成水蒸气;水蒸气由于温度变化而变成水;水变成水蒸气存在于空气中,水蒸气的微粒太小,用肉眼看不见。
过程与方法:经历“预测——观察——解释——预测——……”的科学探究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细致的观察能获得更多的发现;感受、体验物质变化的可逆性。
二、教学重点:水与水蒸气能互相转化。
三、教学难点:水变成水蒸气存在于空气中,水蒸气的微粒太小,用肉眼看不见。
四、教学准备:
一小杯水、玻璃片、小烧杯、大烧杯各一只、毛巾、手电筒、黑色KT板、5倍放大镜、红色冰块若干、有盖子的玻璃瓶、热水、记录单。
五、活动过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一)准备:谈话导入
1.复习
2.活动准备:认识材料与记录单,明确学习任务。
1.复习导入
(1)在前几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由于温度的变化,水可以变成冰,冰也可以变成水。板书:水
冰
(2)上节课,我们还留了一个问题:杯壁上的水是从哪里来的?
1.复习唤醒先前经验; 2.引起注意、熟悉材料。
(二)探究“水变成水蒸气”的现象
1.暴露前概念
2.观察玻璃片上的水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3.在观察交流活动中认识水蒸发成水蒸气现象
1.问题情境:(出示玻璃片)用手指点水,并将水划在玻璃片上,预测过一会儿会出现什么现象?
3.组织交流:(1)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2)你认为水变成了什么?水到哪里去了?(3)解释:水变成看不见的气体状态跑到空气中了,这种现象叫蒸发。由水变成的看不见的气体叫水蒸气。
(板书:水
水蒸气)
引导学生经历“预测——观察——解释”的学习过程,建构“水蒸发成水蒸气”的科学概念。
(三)探究“水蒸气变成水”的现象
1.观察“白汽”,做出猜想
2.借助工具观察“白汽”,引发新思考 3.进一步观察“白汽”,形成新认识 4.解释现象:杯壁上的水是从哪里来的?
1.问题情境:在空杯子中倒入热水,提问:热水在蒸发吗?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2.提问:“白汽”是从哪里来的?它是什么?
3.组织观察与交流。
4.组织实验,进一步观察水蒸气变成的水。
6.总结:白汽是杯里的热水蒸发成水蒸气后遇到冷的空气又变回来的水,这种现象叫凝结。(板书:水蒸气
水)7.组织学生解释:杯壁上的水是从哪里来的?
1.暴露前概念,引发认知冲突;
2.引导学生经历“预测——观察、描述、记录——新预测——观察、描述、记录——新认识”的学习过程,在有层次的观察活动中不断寻找新证据验证原先的猜想,引导学生形成新的认识。
(四)师生总结
整理本节课的研究学习活动,形成新的认识。
1.提问:现在,你对水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小组讨论后组织交流。
2.展示学生的新认识。
整理学生的概念发展成果。
(五)课外探究
引发探究欲望:经历水蒸发的研究过程。
交待任务:观察一杯50毫升的水蒸发完需要多少时间? 实验:给50毫升的水加热,记录蒸发完需要的时间。
进一步发展科学实证意识及培养持续观察的习惯。
板书设计
水和水蒸气
水
水蒸气
冰
试教体会:
一、让前概念成为探究学习的起点
科学概念教学应基于学生的科学前概念展开。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问卷、访谈等多种形式对学生关于“水和水蒸气”的前概念做了调查。学生对于“蒸发”已经有了或多或少的认识,在这些零散、模糊的初始想法中,最典型的错误概念是对“水蒸气”的认识。绝大多数孩子认为“水蒸气”就是生活中经常看见的“白汽”。这些调查结果让我下定决心:在教学过程中不能绕过“白汽”的研究。试教过程证明,这项研究活动也绕不过,除非你“告诉”孩子说“白汽不是水蒸气”。
二、让实证成为探究学习的核心
水蒸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因此水和水蒸气的互相转化可以说是一个隐性的物质变化过程。对于这个过程,学生已经从一些课外读物中间接获取结论,在课堂上我们是继续“告知”学生还是创设情境让学生“看见”?在试教过程中我力图让学生经历一个个“实证”的过程:
1.水变成水蒸气。一开始我根据教材上的实验设计,在课堂上呈现给学生的是两张照片,让学生根据照片上的现象分析“水到哪里去了?”。学生分析得有根有据,蒸发的概念顺利得出。可是这是“实证”吗?学生凭什么相信这些水是自己少掉而不是老师在作假呢?如何进行“实证”?我做了以下改进: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一块玻璃片,让学生在2分钟内观察玻璃片上水的变化,亲眼看到水少了、干了的过程,通过一系列的观察活动,引导学生“看”到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2.水蒸气变成水。用在热水上罩大玻璃杯的实验很容易得出“水蒸气能变成水”的结论。但是“白汽就是水蒸气”的错误前概念在这里自然呈现,许多学生在描述实验现象的时候都把白汽描述为水蒸气。在试教中我发现,当追问“水蒸气不是看不见的吗?”时,学生不是反思自己的错误认识,而是去寻找新的“错误”证据,比如“水蒸气热了就看见了”、“水蒸气浓度高了就看见了”等来证明自己的观念。使用直接告知、或者推理等方法来解释“白汽”时,学生暂时接受。但是课后我们调查了学生,很多学生仍然认为“白汽”是水蒸气,有的学生则说老师告诉我们“白汽”是水。学生前概念的顽固性启发了我:对于三年级儿童的教学,一定要让学生看到“白汽”的真面目即小水滴,这样问题才能迎刃而解,学生才会茅塞顿开。
三、让记录成为科学学习的习惯
“科学记录本是孩子最好的科学书”。在本课教学中,我们让每位学生有一张记录纸,伴随着学生整堂课的研究学习。可是在试教过程中我们发现,课堂上经常要停下来让学生记录,好像把课堂的节奏搅乱了,记录好像成了课堂教学的“包袱”。我们带着疑虑的心情翻阅着学生的记录单,逐渐一份份欣喜代替了原来的忧虑:一份份记录单呈现着一位位孩子探究的足迹。从每一份记录单上我们都可以还原孩子当时的想法与表达。这不就是孩子回忆与反思的依据,不就是老师评价孩子科学学习的依据吗?如果说科学探究是一串珍珠项链,那么科学记录就是项链上的一颗颗璀璨的珍珠。于是在本课中,我决定对记录单进行完善,把记录进行到底!
第四篇:《空气中的流浪汉》教学设计
《空气中的“流浪汉”》教学设计
周村区实验学校 毕研艳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自主识字,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流浪汉”等词语的意思。2.通过课文的学习,了解灰尘的大小、多少、来源、用处以及管教方法。
3.了解列数字、作比较等一些常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感受科普作品表达的科学严谨与生动形象。【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空气中的流浪汉。齐读课题。2.认识作者。
3.出示词语,指名读。
4.课前请同学们预习了课文,让同学们把不认识的字通过查字典读准字音,并标注到字的上面。你都查到了哪几个字的字音? 5.出示句子指名读。
二、揭示课题,认识“流浪汉”
1.我们预习过课文了,知道空气中的“流浪汉”就是——灰尘。(板书:灰尘)
2.灰尘怎么成了空气中的“流浪汉”呢?(出示第一节)自己小声读第一小节,抓关键词语,找答案。
三、整体感知,梳理文脉
1.通过预习课文你都了解了哪些知识? 2.学生交流,随机板书到黑板上。
3.快速默读课文,根据课文介绍的顺序给每个内容排排顺序。(学生到黑板上标序号)4.根据板书,梳理课文结构。5.完成课后第二题。
四、研读品析,了解说明方法,体会表达的科学严谨。
(一)默读课文,想一想作者在介绍这些知识的时候,都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画出相关的语句,并做简单批注。1.灰尘很小(1)默读第二节,读完后用“——”划出描写灰尘大小的句子。(2)学生交流。
(3)作者用了这两个数量词具体地写出了空气中的流浪汉灰尘很小,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列数字。2.灰尘多少。
(1)学习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2)从“一酒杯”体会表达的科学严谨。(3)读句子。3.灰尘的来源
(1)文章从这五个方面介绍了灰尘的来源,所以这里用了分号把它们分隔开来,(分号翻红),可是这里为什么用句号呢?自由读这段话,想想原因?(2)通过标点符号的运用体会表达的严谨。
4.作者运用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准确、具体、形象地说明了灰尘的知识。我们也来试试。把句子说具体。1.天气很冷。
2.这棵树很高。
五、体会表达的生动形象
1.出示两段话,体会表达效果的不同。
2.学生默读课文,找出表达生动形象的句子。交流。3.对比语句,体会表达的生动形象。
4.总结。叶永烈的话:“我爱科学,也爱文学,所以我早年走的是一条科学与文学相结合的创作道路。”
六、推荐阅读。
七、课后作业:阅读《假如没有灰尘》一文,完成文后的练习。继续了解关于灰尘的知识,进一步感受科普作品既科学严谨又生动形象的特点。
第五篇:《水和水蒸气》教学设计
《水和水蒸气》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三下科学“温度与水的变化”单元第6课内容。学生在上节课讨论了“水珠从哪里来”的问题,提出了多种假设,并把一些不可能因素已经排除,而对于可能是水蒸气变成的这一猜测,需要进一步探究思考,并延伸出“空气中有水蒸气吗,水蒸气是从哪里来的,水蒸气能变成水吗,是什么使水蒸气的状态发生变化”等一系列问题。本课就是循着上节课产生的这一系列问题展开水和水蒸气的观察研究活动。
课文安排了三个内容,通过“水到哪里去了”的探究,观察、讨论水从液态变成气态时是如何蒸发到空气中的。然后,通过“加热能加快水蒸发”的观察实验活动,帮助他们理解水获得热量后能更快地从液态转变为气态。最后,提出水会从气态再回到液态吗?为了观察这一变化,学生将把一个大而空的杯子倒扣在一个装满热水的小杯子上,当杯子里的水蒸发时,水蒸气会凝结出现在大杯子内表面上(杯壁有许多小水珠)。当水蒸气变冷后再变成水,我们把这一过程称为凝结。由此,学生可以对上节课中盛冰的玻璃杯外壁上形成的小水珠做出“新”的解释了。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叫凝结。2.加热、风吹都能加快水的蒸发。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的操作与观察,理解空气中充满着水蒸气;经历水蒸发和凝结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意识到细致的观察能获得更多的发现。2.感受、体验物质变化的可逆性。
教学重点:探究液态和气态的水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和加快水蒸发的方法。教学难点:根据生活中的现象探究水的液态和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教学准备
1.器材准备:
两杯水(玻璃杯,有标号,一个封口)、蜡烛、火柴、勺子、水、培养皿、滴管、风扇、记录纸、塑料杯、杯托、大烧杯,玻璃片、热水60℃、试管夹、酒精灯、课件。
2.准备活动:两杯水的变化实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探究蒸发现象
1.说说两杯水出现的现象。2.认识蒸发和水蒸气的特点。3.举例生活中水蒸发现象。
三、探究加快蒸发的方法
谈话:在一般情况下水蒸发是很缓慢的。1.小组讨论加快蒸发的方法并汇报。2.实验验证风吹可以加快水的蒸发。3.实验验证加热可以加快水的蒸发。4.生活中需要加快蒸发的例子。
四、水的凝结教学
谈话:水蒸发了是不是就越来越少了。1.讨论让水蒸气变成水的方法并汇报。2.实验验证。
3.分析凝结现象的原因。
五、拓展结课
【试教体会】
在市县教研员和学科优秀教师的指导下,多次试教,感触颇深: 一开始,我按教材内容的编排组织教学,每次上下来感觉有很多地方都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再加上个人的因素,有些地方还给学生错误的导向,整堂课匆匆忙忙,而学生思维和认知没有很好的发展。为此,我对教材作了处理:
(1)把“水到哪里去了”的第一个活动:把装有水的碟子放在阳光下,过一段时间,观察碟子里的水量变化改为课前活动两杯水的变化。因为5月份左右的温度还不是很高,在短时间内做这个活动并不能很好的让学生观察到水减少这个现象,而水蒸发的立足点就是水在不渗的情况下变少,从这个现象去推理水跑到空气中变成水蒸气了。而改为课前活动,使这个现象很明显,让学生确确实实认识到水少了,水到空气中去了。
(2)三年级学生第一次研究水蒸气,教师必须引导他们透彻地认识到水蒸气的特性:无色无味。经过几次试教下来,学生想象画水蒸气怎样跑到空气中去,虽然每次画我都强调这是想象的,水蒸气是看不见的,但当交流加热实验中看到什么现象和做凝结实验时,学生把看到的白气还是当成水蒸气。也许这个画更多的让学生关注到水变成一点点的小颗粒到空气中去了,那看到的白气也是很小的颗粒跑到空气中,自然学生就认为“白气”就是“水蒸气”了。因此我大胆的把这个教学内容删掉了。
(3)增加了“冷热玻璃片的凝结”实验,为了让学生建立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水的概念。我在学生初步感知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的现象后,在学生分析水蒸气怎样才能重新变成水时,演示“冷热玻璃片的凝结实验”,使学生认识更透彻,分析更到位。
(4)对于加热实验中的加热装置我进行了三次选择,从蜡烛——酒精灯——蜡烛。一开始,用蜡烛进行加热,勺子下出现黑色,而且烛火小,受外界因素干扰大,因此改为酒精灯,在教学中增加了使用的教学,方便了实验。但后来在听课老师的共同参与下,大家对教材这样的安排进行了思考,认为教材这样安排是为了让学生意识到实验材料就在身边,因此我又把酒精灯改为了自制蜡烛。总之每次试教都有收获,通过几轮的试教,我逐步从教师教的重心立场转移到更多关注学生学的立场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