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课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绥阳县温泉镇洪乐小学 胡德东(全文5篇)

时间:2019-05-12 18:00: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议课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绥阳县温泉镇洪乐小学 胡德东》,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议课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绥阳县温泉镇洪乐小学 胡德东》。

第一篇:浅议课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绥阳县温泉镇洪乐小学 胡德东

浅议课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绥阳县温泉镇洪乐小学 胡德东

摘要: 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而且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提高课堂效率,弥补了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是我们新课改实施的重要工具。然而,在具体的操作中却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片面追求形式上的热热闹闹。设计课件时盲目使用动画,而忽视了其为教学服务、为学生学好知识服务的宗旨。那么,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如何使用课件,怎样发挥课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优势呢?本文将从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要把握好使用多媒体课件的时机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件 教学

当今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十分广泛,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而且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提高课堂效率,弥补了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是我们新课改实施的重要工具。然而,在具体的操作中却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片面追求形式上的热热闹闹。设计课件时盲目使用动画,而忽视了其为教学服务、为学生学好知识服务的宗旨。结果给学生学习新知形成干扰,产生负面影响。再比如:多媒体课件的设置过细,把最后的结果一览无余地展示了出来,学生没有了思维的空间,反而丧失了其主体作用。还有的用课件演示代替学生的学习活动,最终让课件的使用代替了学生的操作,代替了学生的想象,代替了学生的思考,代替了学生的创造。那么,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如何使用课件,怎样发挥课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优势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认识课件使用的必要性,发挥课件的作用。

当前一些的公开课、研究课、汇报课等等,为了迎合时代,为了使课堂气氛活跃,能吸引学生,就使用了大量的课件资源,一堂课看似轰轰烈烈,课件演示的也很漂亮,但最终课堂的难点在哪里,有没有解决,都成了一纸空言,课件只起到了渲染气氛的作用,这应该是当今课件应用的突出问题。因此,我们要明确利用课件是为了帮助学生解决教学中的疑点和难点,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把握好教学过程与节奏,选准关键点,适时使用课件,对教学进度与结构作出艺术化的安排与调整,在课件上要体现最需体现的东西,这样整个课堂才张弛有度,才能更好地突破教学难点与重点,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比如,在教学体积的概念时,由于体积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较为困难,教师可以利用课件展示乌鸦喝水的情境,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到乌鸦喝水的原理,从而直观地理解体积的概念。课件在此处将抽象的概念变得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真正体现了课件使用的价值。

二、把握好使用课件的时机,体现课件使用的价值。

课堂教学成功与否,其主要标志是教学效率的高低,而这又常取决于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态度是否积极、主动。常言道“不奋不启,不悱不发”,因而把握好多媒体使用的时机对提高教学效率有很大的作用。一般来说在以下几处安排多媒体课件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

1、创设问题情境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怎样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是至关重要的。有了学习积极性,学生注意力才会集中,思维才会活跃,往往在一节课的导入部分,我们就要迅速地抓住学生,课件无疑为我们提供了这种可能。例如在“植树问题”一课中,教师首先出示一幅幅荒山的图画,并说:“同学们,看到这幅图,你有何感想呢?”学生会感受到植树的紧迫性,积极参与到植树的情景中,激起了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入新课。又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统计》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展示学生们十分熟悉的交通车辆过往的视频,让学生统计过往的车辆,学生看到自己最喜欢的小汽车在道路上行驶,听到那逼真的汽车的声音,一下子兴趣高涨,为学生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情感基础。这样的视频就能较好地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因为这是学生身边熟悉的事,学生很感兴趣。这样即使是平时上课注意力不够集中的学生,此时注意力也会集中过来,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也会跃跃欲试。

2、突出重点时,增强学生的理解。

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的退位减法时,退位减法的方法是本节的重点,这里可采用课件的方法,比如:22-8,计算机画面上先出现小棒,两捆和两根怎样减去八根,学生可以先自己操作,试一试怎样减,探求方法。然后,展示课件,画面上出现两捆零两根小棒和一只小熊,按照学生摆的方法,小熊把一捆小棒拆开,然后和两根小棒和在一起,去掉八根小棒,等于十四根小棒。在这个过程,学生可以亲自操作,可以亲眼目睹这个过程,认识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关键就是不够减的向前一位借一,在个位上加十再减。在一系列的动态过程中,学生还可以反复操作,抓住重点,从而得到正确结论,学会知识,完成教学任务。这一环节,借助多媒体的色彩、闪烁、声音、动画演示,不仅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表象,促进知识由具体到抽象的转化,启发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突破难点时,消除学生的困惑。

在《圆柱体的侧面积》的教学中,学生对侧面积等于底面周长乘以高的理解有一定困难,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计这样的教学情境:先出示一个圆柱体的底面,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圆柱体底面周长是指哪一部分,然后把它的侧面展开,这时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出:侧面展开就是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是圆柱的底面周长,宽是圆柱体的高,这样就把抽象的东西变得直观,把枯燥的公式变得有味,有效地突破了难点,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4、出示练习时,增加课堂的容量。

新课程对练习的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调数学练习应当具有趣味性、层次性、高容量等。要体现这些特性就需要借助课件的作用。比如,在教学《众数》一课时,为了比较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三种统计量的特点,教师需要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需要出示一些统计图表,这就需要借助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才能做到省时高效,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

三、注重师生互动,转变师生角色。

在现实的教学中,很多教师用课件代替了学生的学习,代替了教师的引导,代替了学生的操作,使师生角色缺位。《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教学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是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的统一。”因此,教师在设计课件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参与,利用课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例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这一内容时,就可以设计一个让学生动手操作的部分。可以在课的最后出示了20辆小汽车,要求学生取出所有小汽车的1/2,学生踊跃举手,可以多让一些学生上台在电脑上操作。再要求取出剩下汽车的1/2。经过比较,学生发现,虽然都是取出1/2,但是取出的辆数不同,难点就解决了。因为这个操作是学生自己动手的,学生很容易形成单位“1”这个概念。

虽说运用课件进行数学课堂教学能够激发学习兴趣,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师生合作交流的新平台。但是要知道课件并不是一把万能钥匙,盲目使用,甚至替代教师的主导地位,都是不可取的。如有的教师将读题、释题、练习、答案都事先放入课件中,在教学时只是把他们当作课本一样的出示,这样即浪费时间精力又达不到教学效果,还不如用传统方法来的好。这时课件的运用就失去它本来的意义了,完全流于形式。我认为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课件演示的主要应是学生不易理解的动态的画面,用课件来弥补常规教学的不足,用课件来提高教学的效率。所以说把多媒体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要找准最佳作用点才是课件运用的关键。

总之,课件的运用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便利,使我们的教学变得更直观,使学生的理解变得更容易,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有趣味,使我们的课堂效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因此,我们广大的小学数学教师要认真研究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实际,结合新的课程改革精神,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真正做到在需要时使用,在重难点处呈现,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率,真正发挥课件教学的优势。

第二篇:《自已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绥阳县温泉镇洪乐小学——胡德东

《自已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

温泉镇洪乐小学胡德东

教学目标:

1、识写生字,正确认读及理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脊梁、耐人寻味”等词语。

2、抓住主要内容,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了解异国风情的独特魅力;品评重点词句,感悟“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的境界。

3、感情朗读积累优美语言,并从中体会蕴涵的情感。

教学重点:朗读与推敲中读懂含义深刻的词句,积累优美语言;

教学难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作者表达的情感,从而受到启发与教育。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导语:边播放德国风光片,教师边讲解:德国是一个美丽的国家,有迷人的蓝色多瑙河,美丽的莱茵河,神秘的黑色森林„„这里有美丽的风光,就是在大街上也能看到美丽的景色!那街景是如何的美呢?让我们同作者一起去看一看吧!(教师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质疑。

3小结:是呀,这课题就很值得我们去反复琢磨了,那就让我们走进课文,跟着本文的作者季羡林先生到德国去瞧瞧吧。

二、初知文意,重拾“花忆”。

1.师:请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1)学生自由读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桌交流读后的感受,指名答。

(3)小结:这篇课文写了季爷爷两次到德国的所见所想。

2.师:虽然事隔四五十年,但是这两次德国之行让季爷爷留下了极其深刻印象,他是怎么评价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呢?

(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讨论交流。

(2)指名答。

(3)齐读。板书:奇丽奇特

三、品评成语,感知“花美”。

1.师:课文的哪一段向我们介绍了德国那与众不同的美丽呢?去读读吧,从文字中去感受一番。学生自由朗读。

2.师:作者在记叙这些美景时用了5个成语,你能找到它们吗?指名答。

3.师:本课的4个生字就藏在这5个成语当中,你能找到并读准它们吗?指名读,正音。

4.师:这五个成语中,哪些词和花有关,写出了花的美丽?

(1)指名答——“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2)语言渲染,想象画面。

预设:找得真准!“花团锦簇”那是怎样一番景象呢?...每一家每一户的窗户上都盛开着(花).....是一朵吗?二朵?三朵?四朵?那是多少朵?(很多很多朵)这一朵挤着(那一朵)那一朵挤着(这一朵)你挨着(我),我挨着(你)....这么多的花,团在一起......这就是

——(花团锦簇),再想想,会有哪些色彩呢?(大红的,金黄的,淡紫的,粉红的)哇,色彩真是太(多了,太丰富了)

(3)图片展示,丰富感知。

(课件展示)师:瞧,这就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4)感情朗读,加深领悟。

师:这娇嫩的花瓣多像美丽的锦缎簇拥在一起!来!读出这种绚丽多姿!

(5)品评用法,知晓句义。

师:这两个成语放在这个句子中,写出了什么?

(6)练习朗读,体会。

师:谁能读出这美丽?随机点红“任何、家家户户、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等词,指导朗读。

8.(课件出示)师:这个句子中还有哪个成语也能让你感受到花又多又美呢?

(1)指名答——“应接不暇”。

(2)师: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呢?拿出成语字典查一查吧。

(3)学生质疑。

(4)师:问的好!其实山阴指的是浙江绍兴,山阴道就是绍兴会稽城西南郊外那一带的风景,那儿的景色可美了!走在山阴道上,随处可见盛开的野花,这儿一团,那儿一簇,真是让我们——应接不暇。

(5)师:是呀,看都看不过来了!这个词用在这个句子里,又写出了什么呢?指名答。

(6)师:走在德国街头,这到处盛开鲜花的美景,让作者好象走在了——(山阴道上,应接不暇)此时,这熟悉的美丽又让作者不由自主得想到了——(浙江绍兴)想到了——(自己的家乡与祖国),眼前的这一草一木,一物一景都紧紧地揪着作者的心!指导朗读。

(7)(播放课件)师:想看看德国那美丽的街景吗?引背这两句。

四、咬文嚼字,寻味“花奇”。

1.过渡:学到这,我们不免要问—为什么走在任何一条街都能看到如此美丽的景色呢?德国人养花有什么独特之处?作者对对德国人养花的方法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读第二段。

2.师:我对德国人养花的方法有什么感受?你能找到一个词告诉老师吗?指名答。

3.师:让我吃惊的是什么?(课件点红三个“都”)指名答。

4.师:“脊梁”这个词在这里读轻声,谁来读读?实物演示理解“花的脊梁”。

5.师:让我们再读读这一段,再次感受德国人养花的不同。学生齐读。

五、创设情境,领悟“花境”。

1.过渡:学到这,我们不免又要问了—德国人这么爱花为什么要这样养花呢?这个民族的独特在哪呢?我们得再用心去读读课文的第三段了。指名读第三段。

2.师:德国人为什么要这样养花?指名答。

3.情境假设:让别人看自己的花,自己又去看别人的花!这种做法真是耐人寻味!假如你们就是那些在屋子里养花的人,为什么要这样养花呢?把你们心里想法交流一下。假如你们是走在街上的人,都看到了什么呢?想象一下也互相说一说,好吗?请开始吧。(播放课件)

4.采访养花人——师生对话。

小结:说的多好!瞧瞧,原来养花人心里想的全是—(别人)这种行为和做法课文中用了有了一个四字词语来概括。—(我为人人)板书:我为人人

5.采访看花人——师生对话。

小结:每一个走在街上的人都感受到了人人——为我的美丽!板书:人人为我6.小结:这就是德国这个民族的独特,让我们再一次来感受那街景的美丽,感受这境界的美丽!(播放课件)

六、重寻乡梦,“花样情怀”。

1.过渡:刚刚我们读懂的,是季老先生第一次到德国的所见所想,之后,他又一次来到了德国。一块儿来读读第四段。

2.师:来,读读季爷爷说的这句话——“变化是有的,而美丽却没有改变。”这里面藏着他第二次到德国的所见所想。

(1)师: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指名答。

(2)师 :这美丽指是什么?对,德国街头还是那样的美丽--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花的海洋、山阴道上,应接不暇;美丽仅仅指花吗?几十年过去了,德国人这种美好的心灵却从来没有改变!板书:美丽

3.小结:这种美德一直传承着。难怪会让季爷爷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正是因为“人人为我”才有这么“奇丽的景色”;正是每人都能做到“我为人人”,才造就了德国这个“奇特的民族”。

4.师:课文学到这,本来可以结束了,因为我们已经读懂了季爷爷两次到德国的所见所感,可是,为什么还要继续呢?因为这文章的最后一句话藏着一份情!一块儿读读!学生齐读。

5.师:这个梦里藏着什么?补充资料:1935年季爷爷在德国的哥廷根,也就是课文中的这座城市留学,本来只呆2年,可是等他拿到博士学位就已经到了1941年,此时,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爆发,归国无门,整整十年,他都呆在德国。那时候的他心里想嘴里念的的全都是--祖国、亲人,难怪当他走在德国的街头,看到那似海洋一般的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看到那来不及游览的美丽时,会想到—山阴道上,应接不暇。这份思乡之情中更蕴藏着一个游子对对祖国的—热爱!正是这份热爱才让作者义无返顾地回到祖国,投身于祖国伟大的建设之中!

七、回扑课题,再品“花味”。

1.(播放课件)师:如果我们走在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城市,都能像德国这样置身于花海中,沉浸于绿色里,那会是多么快乐多么幸福!

2.总结:不要忘了德国这美丽的让我们陶醉的景色,不要忘了德国这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更不要忘了季先生带给我们的这句话——(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板书设计: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奇丽我为人人

奇特人人为我“美丽”传承

第三篇:浅谈多媒体课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多媒体课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从新课程改革、现代教育技术、教育学和心理学等角度阐述了多媒体课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如何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和提供了一些可操作的教学方法。

【关 键 词】多媒体

课件

教学

运用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必须重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时间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主动探索的机会,充分以学生为主体,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初步的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现代的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把多媒体课件广泛应用到课堂中,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把电、光、形、声多种形式结合起来,创造有利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充分调动视听感官,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发展联想思维,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上的主动建构者。从而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为现代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一、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必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主导,要让学生能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思考,首先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唤起他们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因此,我们在设计和制作课件时,就必须选好素材,并恰到好处地运用动画、音乐等手段,将教学内容有机地融合在动画、音乐、视频之中,使学生爱看、爱听、爱想,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如在教学《年、月、日》第一课时,考虑到学生对着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全面,我先让学生将自己知道的有关年、月、日的知识讲给大家听,然后让学生从多媒体课件中了解基本的天文知识,多媒体演示出:茫茫的宇宙中有无数的星座和天体在运行,地球围绕着太阳旋转同时自身也在旋转。多媒体课件演示的同时我配上解说,学生耳闻目睹,很容易就明白了地球在围绕太阳转的同时自身也在转,分别称为地球的公转和自转,于是就有了平年和闰年之分,也就有了一个特殊的二月份。多媒体课件形、声、色、光等相互结合,生动形象,使学生看到了奇异的天文现象,对学习《年、月、日》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深刻理解了这一知识。这样教学,使学生从心理上避免了单纯听课易造成的疲劳和紧张感,获得了轻松、舒适、怡然的心情,在和谐、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气氛中快乐地学习。又如教学《时、分的认识》这节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多媒体课件:小白兔和小乌龟在一个圆形的跑道上赛跑,跑道圈上均匀地分布着12棵树。他们同时起跑,当小白兔从起点跑到终点时(跑了一圈),小乌龟刚好跑到第一棵树下(跑了一个大格),可是裁判却宣布他们“打成平手”。正当学生疑惑不解时,我顺水推舟引出了这节课的学习内容。这样借助多媒体课件,把数学知识与学生十分喜欢的动画故事结合起来,诱发了学生的血虚兴趣。

二、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必须有助于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

数学教学中的许多知识点,光凭教师的讲解很难让学生理解其中的重难点,而利用多媒体课件能够模拟、演绎的特点,将学生带进形象、生动、色彩缤纷的数学学习情境之中,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减轻了学生的认知难度。

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这个内容很抽象,教学的重、难点都是要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圆面积公式的推导,如果运用传统方式教学,学生很难理解“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形”这个道理。如果改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把一个圆2等分,用红绿表示两个半圆,再把两个半圆平均分成8个小扇形,将小扇形一个一个从半圆中移出排成红绿两队,又把两队合并成近似长方形并闪烁显示,然后依次进行16、32等分的割补、拼合,让学生直观地感知当等分的份数越来越多时,圆面变换后的图形越来越接近长方形。学生的思维就会由模糊变得清晰,能够想象到无限分割的情形,理解圆是可以转换成一个和它等积的长方形。一个复杂的化圆为方,化曲为直的问题在有限的时空内让学生得到认知感知,学会了推导圆面积的计算公式,且有机地向学生渗透了极限的思想。

三、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必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注重学生的思维、探究和创新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教师在设计和运用课件时,应考虑通过课件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对所学学科的情感,使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创新能力等得以形成。

如在教学推导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时,运用多媒体课件在屏幕上展示出一个长方形(长5厘米,宽3厘米),围成长方形的四条线段在闪烁,长和宽也分别用数据表示出来,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找到长方形周长的求法。在多媒体的辅助下,学生列出三种不同算式: 5+3+5+3=16(厘米),5×2+3×2=16(厘米),(5+3)× 2=16(厘米)。然后通过比较,归纳出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是: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这一个教学环节,培养了探索和创新意识,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四、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必须具有良好的交互性

设计和运用多媒体课件应将学生放在首要位置,应有针对性地设置一些“教师、学生、多媒体”交互性的活动,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学会动口、动手和动脑地解决问题。必要时可出示一些引导性的图文和动画,也可设置相关的游戏,让学生积极参与,在快乐中学到知识。

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教师就问:“车轮是什么形状的?”同学们会脱口而出:“圆形的。”又问:“为什么造成圆形的呢?能不能造成三角形、正方形„„”并趁机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三角形、正方形车轮的汽车向前运动的情境。学生们连忙回答:“不行!因为三角形、正方形有棱、有角,开不动。”接着又出示椭圆形车轮的汽车费力地滚动的镜头,接着提问:“椭圆形没有棱角,这样行吗?”学生们思考片刻后回答:“汽车前进时一会儿高,一会儿低,不平稳,还是不行!”渐渐地椭圆的轮子变圆了,汽车飞快地跑起来。这时学生“哇!圆的才行呀!”可见,通过轮子动态、清晰的“演变”过程,使学生轻松地领悟到车轮造成圆形的原因,正确建立了圆的概念,明白了“在同一个圆内,所有半径长度都相等”的道理。在设计练习巩固中,教师也可以把预先拟好的题目运用多媒体设置多种题型,全方位,多角度、循序渐进地展示给学生。当学生答对时,课件里的老师会表扬他“你答对了,真聪明!”当学生出错后,会耐心地劝他 “请你再来一次吧!”学生在多媒体的表扬和鼓励下,便会认真思考。

五、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必须注意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

要真正地上好一堂课,事先要认真考虑:在哪个环节用什么手段,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克服随意性和盲目性。多媒体课件不是万能的,不要为运用而运用,或单纯为引起兴趣而运用,那样只会喧宾夺主,节外生枝,影响教学效果。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只有将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合理使用,才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对于圆锥的体积公式的推导,最好的方法是让学生动手实践。课前学生各自准备好一个圆柱及一个与这个圆柱等底等高的圆锥,以及适量的细沙子。上课时,教师先用多媒体课件动画演示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然后用装满沙的圆锥,往圆柱内装沙,三次正好装满。学生有了感性认识后,让他们动手试试看,将沙倒满圆锥,再倒入圆柱内,三次正好装满。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加深了对新知的认识,从而很自然地得到了“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这个结论。“是不是所有的圆锥的体积都等于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呢?这时,可以根据学生带来的学具,让学生小组合作,用不等底但等高,或不等高但等底的圆柱和圆锥来按照刚才的实验做一下,看看能发现什么?从而进一步得出“圆锥的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的正确结论。在这堂课中,通过现代与传统两种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学会了探索与思考,培养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此外,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可以使教师摆脱大量的准备工作,如画图片、写卡片等,节约下来的时间,就可以多研究教学教法。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上课的实际情况,随时增添或筛选内容,真正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由此可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好多媒体课件,它能改善教学环境,优化教学要素,促进教学活动顺利展开,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当然多媒体课件不是无所不能的良药,所以,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的需要,考虑到这堂课是否有使用多媒体课件的必要,使用哪种课件,什么时候使用,如何使用,都要精心设计安排。在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要考虑到多媒体课件与传统手段的优劣,尽量做到优劣互补,才能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促使数学教学朝着更科学、更先进、更完善的方向发展。

第四篇:探究多媒体课件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

探究多媒体课件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三河镇八一希望小学 何秀萍 内容摘要: 现代教学媒体和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的课堂教学结构,使学生在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下进行有效的学习,这就是多媒体组合教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把文字、图形、动画、声音集为一体,让教学过程图文并茂、生动活泼,不但能把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把深奥的内容浅显化,便于学生的记忆,也便于信息的存储。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使用方便,生动直观,便于交流互动,对于课程内容比较单一枯燥,着重抽象概念的理科,尤其是数学这门学科来说,多媒体教学,有着很大的优势。

关键词: 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理清算理,拓宽视野 正文:

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更多更优的支持,尤其是计算机介入教学领域,给教学带来了生动活泼的新局面,使课堂教学步入了一个更高的境界。

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把文字、图形、动画、声音集为一体,让教学过程图文并茂、生动活泼,不但能把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把深奥的内容浅显化,便于学生的记忆,也便于信息的存储。关于记忆比率的研究表明,对同样的学习内容,单用听觉,3小时后能保持60%,3天后下降到15%;单用视觉,3小时后能保持70%,3天后下降到40%;视听并用,3小时后能保持85%,3天后可保持65%。可见,让多媒体课件辅助课堂教学,使学生通过多种感官获取事物发展顺序和数量间的逻辑关系,是至关重要的问题,也是当前教学中我们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

下面结合本人在实际教学中,如何通过多媒体课件为学生们勾画出多姿多彩的视听环境,提高教学效率得到的点滴体会与大家进行商榷,以期抛砖引玉。

一、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可以加深学生对概念理解。有位专家曾经指出:直观性教学是学生产生形象思维的源泉,而形象思维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实践证明: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运用多媒体课件特有的感染力和表现力,直观生动地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催化”,将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在教学中,我经常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学习新课,得到了很好的效果。

如教学“循环小数”一课时,我开门见山地说:“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循环小数,什么是循环小数呢?请同学们看屏幕上一个现象。”我简单操作键盘,屏幕上出现了以下信息: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学生一下子就被画面所吸引,这时我再轻轻触摸屏幕中间的画面,季节随着音乐声音不断变化,一年的四个季节,春、夏、秋、冬;春、夏、秋、冬……,不断出现交替现象,学生们饶有兴趣地体验着循环的含义。此时我启发学生,师:“四个季节的出现有规律吗?” 生兴趣盎然,都说:“有。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总是重复出现。”

师:“会不会出现着出现着就不见了呢?” 生:“不会。”

师:“那在重复出现的前面应该加上一个什么词?” 生:“不断地。”

师:“既然是不断地重复出现,重复的次数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 生:“无限的。”

学生回答问题的同时,我已经把循环小数概念的几个重点词:“不断地”、“重复出现”、“无限”板书出来。这时学生们对于循环现象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接着我用课件出示

1.找规律填空:△○□△○□△、……,2.观察数字0.8383……,1.341515……

学生们通过观察,发现它们都有“不断地、重复出现、无限”等特征,说到最后两个数字“0.8383……”和“1.341515……”时,我加以概括:像这样的小数就叫做“循环小数”。学生们在季节的变化、按规律填空、观察数字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加深了“循环小数”这一概念的理解记忆。

又如在教学《分数大小比较》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了如下情境:这天,唐僧师徒在取经途中经过一个小村庄,好客的村民送给他们一个大西瓜,猪八戒抢过西瓜谗得口水直流,孙悟空说:“为了公平起见,我们每人吃四分之一吧。”猪八戒听了极不高兴地说:“我长得胖,肚皮最大,我要吃它的六分之一,至少也要吃五分之一。”孙悟空听后,立即切了六分之一给猪八戒,正当大家高兴地吃西瓜时,贪吃的猪八戒却在一旁直拍脑袋。聪明的同学们,你们知道猪八戒为什么直拍脑袋吗?这样的课件既创设情境,以境生情,又孕伏新知,分散难点,诱发学生在感情和行为上的参与意识,使其主观上产生对新知识追求的动力。

二、运用多媒体课件化抽象为具体,利于学生理清算理。数学教学中的难点,往往是关键性的知识,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障碍,运用多媒体课件把教学中抽象的难点具体化,可以帮助学生理清算理,突破难点。

如在教学“圆柱体积”时,直接利用教具割、拼比较困难。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模拟圆柱被切割分成8等份、16等份、32等份,拼成近似的长方体。在课件演示的同时出示思考讨论题:

1、圆柱体的底面积和拼成的长方体的底面积有什么关系?(在讲解的过程中,两个图形的底面积随着闪烁)

2、圆柱体的高和拼成的长方体的高有什么关系?(两个图形的高随着闪烁)

3、圆柱体的体积和长方体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4、长方体的体积怎样计算?(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5、圆柱体的体积怎样计算?(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整个新课的教学,我将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的圆柱的体积通过课件转化为已经学过的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在直观演示中逐步渗透知识的转化,让学生学会变通,体会到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原本艰难的教学活动变得简单化,突出了重点,解决了难点。最后在巩固练习时,我又通过多媒体的交互性技术,随机给出圆柱的半径来让学生练习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将原本难以用板书、板画和模型说清楚的原理轻轻松松地传递给学生。学生们真正做到了用心去感受知识。如此获得的知识,学生会记忆得更深刻,理解得更透彻。

三、运用多媒体课件收集信息,拓宽学生视野,培养探究精神。要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的能力,就必须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学习材料,而多媒体就恰好可以储存大量丰富的学习材料,有助于培养学生通过信息阅读、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表达,提高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发掘其创造的潜能。

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课本只提供了三幅例图:枫叶、蜻蜓和天平。如果只依靠课本,感性材料的数量是绝对不够的,容易引起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片面理解。且课本中的“天平”并不是学生生活中所常见的天平,难以与学生已有的经验产生联系。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从网上寻找资料,则很容易解决上述问题。我在互联网上下载了近百张图片,图片范围有航空、植物、人体、动物、建筑物等等,都是学生日常生活或电视节目中常见的。我把下载的图片按范围制成若干幻灯片,供学生们欣赏,同时启发他们,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学生们集中对大量轴对称图形的观察和分析,深刻地认识到 “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我曾观摩过《数学广角》一课的教学,教师为提高学生对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广泛应用的认识,课前上网收集了大量有关身份证号码、车牌号码、电话号码、国际标准书号(ISBN)等信息,让学生能随着屏幕的跳动体会到数字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但激起了学生们浓厚的学习兴趣,还增强了他们学好数学的决心和信心,提高了探究知识的能动性,整节课效果非常好。

诚然多媒体技术具有强大的功能,鲜明的特点,在教学中正出现方兴未艾的趋势。但多媒体课件也不是包医教育“百病”的灵丹妙药,我们应该讲究运用的适度。许多地区学校对于多媒体教学还是刚刚起步,只意识到其优越性,未能适度运用。部分教师在初步接触多媒体后,没有把精力放在如何设计教学思路和内容上,而是一味地追求课件的背景、插图、声音等外在内容上,结果制作出来的课件,修饰的动画太多、图标太多、声音太多、显示窗口太多,最终导致课件的内容太杂、太乱而主次不分,这样既谈化了主题,又分散了学生的精力,华而不实,没有实用性。因此,我们在运用多媒体课件时应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宜用则用,不宜用则不必勉强,一般要用在教材的关键处,教材的疑难处,教材的精华处,教材的深奥处,让多媒体课件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而不能只是“锦上添花”,更不能是“画蛇添足”。如今,多媒体教学还处于含苞待放的发展阶段,希望同行们多多尝试,在实践中寻求发展,让学生们越跳越“高”,摘到的“桃子”越来越多。

参考文献

[1]何锦发.特级教师论教书育人.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P194-202.[2]曹露.中华教育论文撷英.伊犁人民出版社,2005.P49-50.

第五篇:浅谈“愉快教学”在小学数学中运用

浅谈“愉快教学”在小学数学中运用

‚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带有乐趣‛,现代教育学家斯宾塞又响亮地提出了‚愉快教育‛理论。现代教学论也公认:课堂教学除知识对流的主线外,还有一条情感对流的主线。教学活动是在知识、情感这两条主线互相作用、互相制约下完成的。情感这条主线在小学教学中尤其重要,因为儿童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学习,可以消除紧张的情绪,抑制学习中的疲劳,保持旺盛的精力和高度的兴趣,使内心世界变得活泼、开朗,从而有效地改善他们的感知、记忆、想象、思维和实践能力。下面,就自己几年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愉快教育谈一点看法:

一、把‚微笑‛带进课堂

‚微笑是教师职业的需要‛。当教师推门走向讲台,就象演员从台下走到了台上。无论在生活中遇到什么不愉快的事情,都不能将其情绪带入课堂,更不能将这种‚不愉快‛传染给学生。教师微笑的面容、亲切的目光,无疑缩短了师生的距离,给课堂定下一个快乐而安详的基调,为学生学习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微笑,是一种心灵高度默契的有效沟通;是给予学生和自己,一种信任、一种力量的表现方式;是师生关系的一个良好开端;也是教学实践中具体而有效的一个教学方法。微笑如何学会呢?微笑其实是师生在长期的教与学的实践中,通过无数愉快教学沉淀下来的习惯。

教师要学会活跃课堂气氛,制造一些乐趣的佐料,让学生在快乐的环境下学习。我在教学 ‚鸡兔同笼‛问题时,利用幽默的语言,帮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下突破难点,掌握了知识。‚鸡兔同笼有84个头,190只脚,请你算一算,共有多少只鸡多少只兔?‛学生看完题目,议论纷纷,有的用心算,有的用笔算,但始终算不出结果。有的学生说,要是每只鸡和每只兔的腿数一样就好办了。于是,我说:‚请全体兔子提起前脚立正站好。‛全班学生哄堂大笑,个个睁大了神奇的眼睛。‚现在,鸡与兔的腿数一样了,上面有84个头,下面有多少条腿呢?‛‚84×2=168(只)‛学生齐答。‚和原来的条件相比,少了多少条腿呢?‛‚少了190-168=22(只)‛学生马上作出回答。‚这22条腿到哪里去了呢?‛‚被兔子提起来了。‛‚那么现在你们该知道有多少只兔子了吧。‛‚有11只兔子。‛许多学生欢叫着。‚鸡兔同笼‛的这一解题方法,应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我采取了比较幽默的言语和形象化的教学方式,学生一下子就明白少了22条腿,而每只兔子少了2条,因此有11只兔子。学生理解起来难度就降低了很多。通过这样的佐料,让课堂充溢着活跃的气息和思考的氛围,学生的智力、非智力因素获得了有益的训练,我与学生彼此之间的信任度与日俱增,‚亲其师,信其道‛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学生对教师提出的学习要求和约束,乐于接受,并形成自觉自发的思考和自律习惯,对其整个人格的构建,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这样的师生关系,我用简洁的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微笑‛。它是教与学双方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关系,是教师与学生进行脑力激荡,共同成长的乐趣。

二、精心设计,巧入情景。

好的学法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握知识的本质。教师要设法将一些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设计成游戏,故事等有趣、诱人的情景,使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中去品尝学习数学的乐趣,使课堂产生愉快的气氛。

例如在讲‚百分数的应用‛中的‚成活率‛时,讲这样一个故事,‚今年春天,我家的老黄鸡费了很大的劲才孵出了20只毛茸茸的小鸡,它们犹如一个个淡黄色的球,毫无顾及的在院子里滚动,还不时发出‚叽‛ ‚叽‛ 的‚响声‛,看着这活蹦乱跳的小家伙,我的心里也似乎开了一朵朵淡黄色的花。俗话说,乐极生悲,不幸的事情的终于发生了,一天早上,不知从哪个黑暗的角落遛出一只可恶的大老鼠,把两只最可爱的小家伙咬死了,还有两只不知去向,面对这种情况,同学们猜猜,我想的第一问题是什么?生气之余,我想着这样一个问题,‚成活率‛是多少呢?‛……不言而喻,学生们是乐在其中,学在其中,悟在其中。再如在进行珠算加法训练时,学生就感到枯燥,若用趣味的故事来进行,将有神奇的效果:‚一张纸按0.1毫米算,折叠多少次后,厚度可超过珠穆朗玛峰呢?‛有的学生怀疑能否办到,有的说至少也得三天,这时你告诉学生,3分钟内就可办到,但要借助珠算。此刻学生哗然,纷纷动手,在连加27次后就远远超出了世界最高峰。在数学百花园中,趣题比比皆是,如我国的“百鸡问题”、“韩信点兵”、“三人分钱”等,都是进行“愉快教育”的好素材。

三、风趣、幽默的语言是愉快教学的基础

小学数学教学中,‚同样多‛、‚平均分‛……等名词,术语较多,与其让学生死记硬背,不如通过讲故事或用幽默风趣的笑话来描述,因为数学总是渗透在实际问题中,只有联系实际‚讲得活‛,才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得懂,记得牢,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

例如,在讲‚分数的意义‛中的‚平均分‛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中的‚同时‛时,老师不妨将‚分子‛、‚分母‛比作两个同学,要给他们分东西,一个分多,一个分少,再问‚分子分得多‛‚分母分得少‛行不行?这时同学们异口同声说:‚不行!‛老师说:‚噢,我知道你们的心情是一样的,你看看‘分母’不愿意,生气了,该咋办?‛‚重分!‛这幽默风趣的语调使同学们豁然开朗,心时眼里笑开了花,即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使所阐述的问题迎刃而解,理解得透,巩固得深。也就是说,幽默风趣的语调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乐学。另外,平等、民主、亲密的师生关系是创设和谐愉快课堂气氛的基础。我们教师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必须首先爱其生,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这就要求教师平素就应不断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修养,不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自己的政治业务素质。

‚愉快教学‛的实质在于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去获得知识,从而达到让学生体验成功,激发学习兴趣的目的。愉快教学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让学生自奋其力,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下载浅议课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绥阳县温泉镇洪乐小学 胡德东(全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议课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绥阳县温泉镇洪乐小学 胡德东(全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 歙县城关小学 刘永霞 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多媒体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应用到数学教学中,相对于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手段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因此,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如何及时恰当使用多媒体,发挥多媒......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运用PowerPoint课件(转帖)

    (网络资源)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运用PowerPoint课件 摘要:运用PowerPoint课件辅助小学数学教学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突破重点、难点,优化课堂教学,丰富教学内容,为学生营造一个开......

    浅谈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樊东慧)

    题目:浅谈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单 位:开封市杏花营小学 姓 名:樊东慧 邮 编:475004 联系电话:*** E - mail:fandhkf@126.com 浅谈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

    多媒体课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多媒体课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李小平来源:来 源: 浙江教育网 点击:1758次 评论:0条  海盐县向阳小学 近几年来,多媒体辅助教学正在逐步融入我们的课堂教学。它能......

    浅谈多媒体课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多媒体课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蓬江区东风小学姚霖 【摘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正确运用启发式教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正确运用启发式教学 广西百色右江区龙川镇花红小学 杨胜超 教学思想史上,启发式教学思想源远流长,它是古代个别教学下的必然产物。那么,在大力提倡素质教......

    浅谈电子白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电子白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内容摘要】 交互式电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以其直观形象,操作简单的特点,解决了小学生抽象思维不足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