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植树问题(两端栽树)》教案设计

时间:2019-05-12 18:54: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1.《植树问题(两端栽树)》教案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1.《植树问题(两端栽树)》教案设计》。

第一篇:1.《植树问题(两端栽树)》教案设计

1.《植树问题(两端栽树)》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这节课主要的教学目的是向学生渗透复杂问题从简单入手的思想,让学生有机会从周围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因此本节课的设计说明如下:

1.让数学走进生活。

弗赖登塔尔说过:“数学是现实的,学生要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在教学过程中以谜语导入,以学生的小手为素材,引入植树问题的学习。学生在手指并拢、张开的活动中,能清晰地看出手指的根数与间隔数之间相差1,让学生认识并总结出间隔数和手指根数的关系,为下面的学习作铺垫,同时也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到启发、引导的作用。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本节课的设计采用自主探究式学习模式,借助小组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经历从探究发现规律到应用规律的实践活动过程,通过有序的操作、思考、实践等活动,使学生的所想、所悟与直观形象结合,经历知识的探究过程,渗透数学学习方法,深刻体会到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的内涵。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直尺 教学过程

⊙谜语导入,揭示课题

1.猜谜语: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手)2.介绍间隔。(1)找一找。

师:勤劳的人们用双手创造了幸福的生活,在我们的手上也隐藏了数学的奥秘,同学们想知道吗?伸出你的左手,你看到了什么?

(2)数一数。

师:5根手指之间有几个空? / 4(3)讲一讲。

师:在数学上,我们把像这样的空叫做间隔,手上每两根手指之间都有一个间隔。也就是说,5根手指之间有4个间隔,间隔数为4。(师伸出4根手指、3根手指、2根手指)现在有几个间隔?

(4)说一说。

师:你们发现手指数和间隔数的关系了吗?谁能说一说?(手指数比间隔数多1或间隔数比手指数少1)3.引入新课。

师:生活中,间隔随处可见。每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也是一个间隔,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和解决一些简单的与间隔有关的问题——植树问题。(板书课题)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的手为素材,初步感受手指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不知不觉中展开对数学问题的探究,激发探求植树问题的欲望。⊙引导探究,发现规律

1.分析题意,猜测结果。(课件出示教材106页例1)

同学们在全长100 m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 m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要栽多少棵树?(1)学生读题,说一说从题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2)引导学生从以下几点理解题意。①怎么理解“一边植树”?(生自由发言)②能解释一下“两端要栽”吗?

③“每隔5 m栽一棵”你是怎么理解的?

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说明:相邻两棵树之间的一段距离,我们可以看作一个间隔。(3)学生根据题意,动笔尝试算一算:一共要栽多少棵树?(4)全班交流自己是怎样计算的。(教师板书)解法一 100÷5=20(个)

20+1=21(棵)解法二 100÷5=20(个)

20+2=22(棵)解法三 100÷5=20(棵)2.小组探究,发现规律。

师:同学们大胆地猜想,算出了这么多种结果,到底该栽多少棵树呢?下面就让我们来验证一下吧!

(1)化繁为简。/ 4 ①课件出示。

用一条线段表示100 m长的小路。“两端要栽”,我们从线段的最左端开始栽上一棵树,然后隔5 m再栽一棵树,再隔5 m再栽一棵树,再隔5 m再栽一棵树,照这样一棵一棵地栽下去„„

②教师引导。

师:如果一棵一棵地栽,栽到100 m,太麻烦了。像这种比较复杂的问题可以从简单的问题入手来研究,我们可以先在短距离的路上栽树,现在我们就以20 m为例,看一看20 m的路可以栽几棵树。

(2)合作尝试。

师:请同学们合作讨论,仿照老师的课件演示,用画线段图的方法独立完成“在20 m的小路一边植树(两端要栽),每隔5 m栽一棵,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学生动手尝试,教师巡视指导)(3)汇报交流。

师:有几个间隔?栽了几棵树?(学生根据自己的操作,汇报结果)(4)扩展探究。

用画线段图的方法,独立计算出“在25 m的小路一边植树(两端要栽),每隔5 m栽一棵,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学生独立解答,然后汇报,集体订正)(5)总结规律。

师:从上面的这些例子中,同学们发现间隔数和棵数之间的规律了吗?(棵数=间隔数+1)(6)应用规律。

应用发现的规律口答:30 m、35 m要栽多少棵树? 3.应用规律,解决例题。(课件出示教材106页例1)运用上面学习的知识说一说例1的三种解法中哪种解法是正确的?并说明自己的理由。师总结:当遇到这类问题时,我们可以用画线段图或示意图的方法来帮助思考分析,发现规律,然后应用找到的规律来解决问题,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4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在理解间隔数与棵数之间规律的基础上自行探究解决简单的植树问题。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规律,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1.教材109页1题。(引导学生认真分析题意,明确:间隔数=银杏树的棵数)2.教材109页3题。(学生尝试解题,教师指名汇报)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源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应用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全课总结

以儿歌对全课进行总结。(小树苗,栽一栽,两端都栽问题来,间隔数多1是棵数,棵数少1是间隔数,怎样求出间隔数?全长除以间隔长度)⊙布置作业

教材109页2、4题。

板书设计

植树问题(两端栽树)

100÷5=20(个)20+1=21(棵)

棵数=间隔数+1 / 4

第二篇:植树问题(两端都种)说课稿

植树问题(两端都种)说课稿

三嘉九年制

张莉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中的“植树问题”。

一、说教材

植树问题”是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的内容。教材将“植树问题”分为两端都栽、只栽一端、两端都不栽、环形情况以及方阵问题等几个层次,这节课主要是教学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通过教学向学生渗透复杂问题从简单入手的思想。教材以学生比较熟悉的植树活动为线索,让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探究栽树的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经历猜想、试验、推理等数学探索的过程,并启发学生透过现象发现其中的规律,建立数学模型,再利用规律回归生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从学生的思维特点看,四年级学生仍以形象思维为主,但抽象思维能力也有了初步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类梳理的数学活动经验。这部分内容放在这个学段,说明这个内容本身具有很高的数学思维和很强的探究空间,既需要教师的有效引领,也需要学生的自主探究。

二、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性:

1.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发现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能理解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规律。

3.能够借助图形,利用规律来解决简单植树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规律,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2.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借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养成良好的交流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践活动激发热爱数学的情感,感受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和交流中探索并发现两端都栽的情况下间隔数与棵数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2、运用规律解决类似的实际问题的方法。(二)、教学难点

理解间隔与棵树之间的规律(棵数=间隔数+

1、间隔数=全长÷间隔长)并能运用规律解决抽象的植树问题。

四、说教学设计思路:

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因此在设计这节课时,我主要运用这样的教学理念:以问题情境为载体,以认知冲突为诱因,以数学活动为形式,使学生经历生活数学化,数学生活化的全过程,从中学到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以此为基础,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通过课前活动以《幸福拍手歌》起点,以学生熟悉的手为素材,让学生感知间隔以及植树与数学的联系。(二)、以一道植树问题为载体,营造突破全课教学重点及难点的高潮。(三)、以生活中植树问题的应用为研究对象,引导学生了解植树问题的实质。(四)、多角度的应用练习巩固,拓展学生对植树问题的认识。

五、说教法、学法

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到点拨、渗透,引导的作用。在本节课中,我力图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我采用自主探究式学习模式,学生利用小学具尝试动手“种树”—探究发现规律—应用规律实践的活动过程,通过有序的操作、思考、实践等活动,使学生的所想、所悟与直观形象结合,经历知识的探究过程,渗透数学学习方法,深刻体会到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内涵。

六、说教学准备

PPT课件、视频《幸福拍手歌》、表格、小黑板、三角板(直尺)、“小树”等等。

七、说教学过程 鉴于本课教学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情况,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程序:

(一)、课前热身 激发兴趣

1、活动(上课前)

全体学生边唱边跳《幸福拍手歌》

2、导入新课

我设计了找手指上的数学信息。这一环节我从幸福拍手歌入手,从我们熟悉的手中寻找数学问题,用意在于先突破教学中的知识点,理解间隔,间隔数,初步感知间隔数与物体个数的关系,引入到与间隔有关的数学问题,揭示课题:植树问题。从而让学生明白植树活动里面也藏着许多数学问题。这样设计既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问题原本就来源于生活实践,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

(二)初步探究、解决问题

课件出示:为了绿化校园,学校准备在全长12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2米栽一棵树(两端要栽)。请问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同学之间互相交流,理解题目意思;

(3)学生汇报发现的信息。

(三)合作探究、寻找规律

1、学生动手操作,发现规律: 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植树问题中隐藏着间隔与棵数之间的关系,间隔数与棵树的关系其实也是生活中一些类似问题的关系问题,在这里我先让学生设计植树方案,然后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可以画线段图,可以摆石子,通过线段图和摆石子等活动来理解题意,找到规律,为后面的解决问题做好了铺垫。

2、学生汇报,初步建模。

大多数学生在这一环节意识到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但教师不要急于求成,再让学生利用电教手段的直观形象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并引导学生把关注焦点聚集到棵数与间隔的关系上来,使学生能轻而易举地发现植树棵数比间隔数多1,间隔数比植数棵数少1。并总结:

两端都种: 总长÷间隔长=间隔数

间隔数+1=棵数

老师这时再提出让学生从其他数据中找规律,从而知道间隔数=总长÷间距,为后面的内容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利用模型,解决问题。

我利用电教手段,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让学生看表总结规律,既避免了用语言表达的困难,又节省了教学时间,使学生一目了然,起到化难为易的效果,使学生豁然开朗。这时的例1我放手让学生尝试分析,独立列式,交流反馈,明白算理,巩固结论,学生研究成果被认可,学生也有了一种成就感,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4、图文并貌,回归生活。这环节我设计了生活中很多的植树问题,让学生明白了现实生活中与“植树问题”类似的有很多:公交车站点、世博园的凳子、国庆庆典礼炮等等。由于它们之间都存有共性:都隐藏着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因此,抽取比较有代表性的“植树问题”,作为数学模型研究,总结这一类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策略,让同学们在快乐中轻松地学习知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从而使学生深刻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解决问题:

这环节我安排了三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练习题设计有层次性,包括填空,选择,应用,充分体现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并且我让学生分男女组比赛,用课件展示出图文,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和高涨的积极性,解决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也体现让数学知识回归生活,为生活服务的思想,感受了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并且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这环节我设计了先回顾这节课所学知识谈谈自己的感想,再提出植树问题,为下节课的继续探究做好了进一步的铺垫。

(六)、知识拓展

本节课解决了两端种树的情况,其实在生活中还有两端不种、只种一端的情况,学生自己利用我们本节课学习的方法来探究一下。

(七)、板书设计:

植树问题(两端都种)

总长÷间隔长=间隔数 间隔数+ 1= 棵数

(八)、教学效果预设:

我以为自己设计的教案考虑到了学生的生活经验,贴合学生实际,通过充分体验,动手操作、课件数形结合的演示,小组合作交流等有效的学习手段,让学生有夯实的学习基础;重视了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思想方法的渗透,学生们应该是能够掌握的。但由于本人教学经验有限,肯定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恳请老师们提出我会虚心的接受,在这里先谢谢你们的宝贵意见,谢谢。

第三篇:《植树问题(两端都栽)》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植树问题(两端都栽)》

教师:张景超 1 / 8

植树问题(两端都栽)

教学目标: 1.通过猜测、试验、、验证等数学探究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的规律,构建数学模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2.培养学生通过“化繁为简”从简单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和化归思想。

教学重点:发现并理解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中间隔数与棵数的规律。

教学难点:运用“植树问题”的解题思想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直尺、学习纸。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学校开展“美化校园”的活动,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正认真的植树呢。你知道怎样植树更美观吗?(两棵树间的距离相等,一排的树要在一条直线上,就像是卫兵在站岗)教师:其实在植树中还隐藏着很多数学问题呢!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植树中的数学问题。(板书课题:植树问题)

(二)充分经历,探究新知 1.大胆猜测,引发冲突。

/ 8

(1)读一读,说一说。

课件出示例1,引导学生获取相关数学信息。让学生读题,然后指名说一说:从题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重点帮助学生弄清楚下列数学信息的含义:

①“每隔5米栽一棵”是什么意思?

使学生明确“每隔5米栽一棵”就是指每两棵树之间的距离都是5米,每两棵树之间的距离也叫间隔长度,也可以说成“两棵树之间的间隔是5米”。

②“两端要栽”是什么意思?“一边”是什么意思? 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然后教师拿出实物演示。例如:让学生指出尺子的两端指的是哪里?一边指的是什么?

(2)猜一猜,想一想。

让学生根据例题中的信息,猜一猜一共要栽多少棵树苗,教师对学生的猜测不发表评论,引导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

100÷5=20(棵)

教师:你打算怎样检验自己的猜想? 引导学生用画线段图的方法进行验证。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理清题意,让学生通过猜想答案,引起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

2.借助操作,探究规律。(1)初步体验,化繁为简。

/ 8

教师:我们用一条线段表示100米的小路,每隔5米栽一棵,大家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图案表示树,每隔5米种一棵,每隔5米种一棵,照这样一棵一棵种下去……是不是很麻烦?

教师:也就是说100米在这道题中显得数据有点大,因此画图时会比较麻烦。像这样比较复杂的问题,我们可以先从简单一些的情况入手进行研究。比如,我们可以先选取100米中的一小段研究。

(2)教师演示,直观感知。教师演示课件,边演示边说明。

教师:我们选取100米中的20米来研究,用一条线段表示20米,每隔5米栽一棵,也就是说树的间隔是5米。(教师板书)

教师:有几个间隔?20÷5=4,栽了几棵树?

引导学生说出20米长的一条路,间隔长度是5米,有4个这样的间隔,可以栽5棵树。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复杂问题可以从简单问题入手的解题策略,并通过课件的演示,向学生示范线段图的画法,为学生下面的自主探究作好准备。)

(3)动手操作,初步体验。

①让学生自由选择100米中的一小段,动手画一画,看

/ 8

一看这一小段上,两端都要栽,一共要栽几棵树。

②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展示,为什么这样画?重点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你是怎样画的?为什么这样画?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③教师:虽然这些同学选取的长度不一样,一共要栽的棵数也不一样,但他们所画的线段图特别是他们的分析和思考方法有相同的地方,你能找到吗?

引导学生观察,在这些不同的画法中,有一个共同的地方:棵树比间隔数多1。

(4)合理推测,感知规律。

教师:不用画线段图,如果这条路长30米、35米……又应栽几棵树呢?请同学们拿出学习纸,填写表格。

学生填写表格,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和说明。学生填写完表格后,小组交流汇报结果。(5)归纳概括,理解规律。

教师:请大家认真观察表格,你发现在一条线段上栽树(两端要栽),间隔数和棵树有什么关系?将自己的发现在 5 / 8

小组内说一说。

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

引导学生发现两端都栽树,植树的棵数比间隔数多1,也可以说间隔数比棵数少1。

教师:为什么两端都栽树,棵数比间隔数多1? 学生回答后,教师借助课件演示帮助学生进一步直观理解。

(设计意图: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让学生在不断的操作和交流中,经历了观察、发现和感受的全过程,学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6)即时巩固,强化规律。

教师:同学们都明白了两端都栽的情况下树的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老师出几道题考考大家:7个间隔种几棵树?20个间隔种几棵树?9棵树之间有几个间隔?20棵树之间有几个间隔?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小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在两端都栽的情况下,树的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3.运用规律,验证例1。

教师:回到例1,在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到底一共要栽多少棵树?哪些同学刚才猜对了?

/ 8

教师(点几个猜错的同学):现在你知道自己猜错的原因是什么了吗?给大家说说看,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学生尝试列式解决问题,教师巡视,有针对性地指导。全班汇报交流,主要让学生弄清楚:100÷5=20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还要用20+1=21(棵)?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猜测——试验——验证的探究过程,同时让学生明确每步算式的意义,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

(三)回归生活,实际应用

1.5路公共汽车行驶路线全长12km,相邻两站之间的路程都是1km。一共设有多少个车站?

2.在一条全长2km的街道两旁安装路灯(两端也要安装),每隔50m安一盏。一共要安装多少盏路灯?

使学生明确应用植树问题的规律,可以解决生活中很多类似问题。在本题中把一盏路灯看成一棵树,也能用植树问题的规律来解决。

教师:其实植树问题,并不只是与植树相关,生活中有很多问题和植树问题相似,比如安装路灯、电线杆、设立车站等。

3. 园林工人沿一条笔直的公路一侧植树,每隔6m种一棵,一共种了36棵。从第1棵到最后一棵的距离有多远?

教师:这一题与例题有什么不同?

/ 8

老师引导学生找出此题与例题的区别。例题是知道全长与间隔长度求棵数,而本题是知道间隔长度与棵数求路的全长。

教师:你是怎样计算的?为什么用36减1?

(设计意图:运用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解决生活中的类似问题,把植树问题进行拓展应用,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并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课堂小结,畅谈收获。

1.对本次课中,探究植树问题的过程进行总结。2.对解决植树问题的方法进行总结。3.鼓励学生探索其他相关问题。

(五)作业:

第109页练习二十四,第1题、第3题

(六)板书设计:

植树问题(两端都栽)

100÷5=20 20+1=21 棵树比间隔数多1

/ 8

第四篇:《植树问题》教案设计

《植树问题》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性:

.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发现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能理解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规律。

3.能够借助学具,利用规律来解决简单植树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规律,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2.渗透建模的思想,培养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的转化思想。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养成良好的交流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渗透爱绿、护绿的德育教育。

2、通过实践活动激发热爱数学的情感,感受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和交流中探索并发现间隔数与棵数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教具、学具、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出示光头强砍树的画面)

师:孩子们,你们喜欢光头强吗?

生:不喜欢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他乱砍树,破坏森林、、、、、、(让学生畅所欲言,对学生进行爱绿、护绿的德育教育)

(出示熊大、熊二抓光头强的画面)

师:它们也不喜欢呢!瞧、、、、、、(出示“保护森林,熊熊有责”)

师:其实,保护森林,不仅仅是熊的责任,更是——

生:人的责任

师:那我们应该说——

生:“保护森林,人熊有责”

师:今天,就让我们跟熊大、熊二一起来植树吧!

二、建模探究,总结方法

、探究“两端都植”的情况

出示:熊大、熊二要在小路的一侧植树(两端都植)

引导孩子们认识“一侧”“两端都植”。

在教具上,引导孩子们理解并板书“总长”“间隔长”“间隔数”和“棵数”。

游戏:小组植树比赛

师:听我口令,看哪个小组行动最快!

师:两端都植,间隔长为5厘米时,间隔数和棵数分别是多少?

师:间隔长为10厘米呢?15厘米呢?

师:休息会儿,看看总长、间隔长、间隔数和棵数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引导孩子,发现规律:总长÷间隔长=间隔数

间隔数+1=棵树(强调“两端都植”)

出示练习巩固:熊大、熊二要在长100米小路的一侧,每隔5米栽一棵树(两端要植),需要多少棵树呢?

师:你能帮忙解决这个问题吗?赶紧做到你的练习纸一中

00÷5=20(个)

20+1=21(棵)

2、探究“一端植”的情况

师:突然,发现路的一端是光头强家呢!(引导学生说“只能植一端”)

师:也是这个规律吗?赶紧在你的60厘米小路的最左端安上光头强家,填一填学生报告表格一,并填出你们的发现。

(小组内分工合作:栽树、填表)

学生汇报:总长÷间隔长=间隔数

间隔数=棵树(强调“一端植”)

出示练习:熊大、熊二在长100米的小路的一侧栽树,每隔5米植一棵树,(一端是光头强家),需要多少棵树呢?(那两侧呢?)

师:你能帮忙解决这个问题吗?赶紧做到你的练习纸二中

00÷5=20;(20×2=40)

3、探究“两端不植”的情况

师:这时,又发现路的另一端是吉吉国王的猴山呢!

(引导学生说“两端都不植”)

师:那到底需要多少棵树呢?请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吧!

学生汇报:总长÷间隔长=间隔数

间隔数-1=棵数(强调“两端不栽”)

出示练习:熊大、熊二在小路的一侧植树,每隔5米植一棵树,总共植了20棵(一端是光头强家,另一端是吉吉国王家),这条路多长呢?

师:你能帮忙解决这个问题吗?赶紧做到你的练习纸一中

(20+1)×5=105(米)

师:熊大、熊二就这样一条路一条路的植树,有一天它们又想在一个圆形的池塘旁边植树。

出示:熊大熊二要在圆形池塘周围植树。池塘的周长是120米,如果每隔10米植一棵,需要多少棵树呢?(引起孩子们思考)

师:这种情况,又会是什么情况呢?我们下节课接着研究。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不同情况的植树问题。(板书课题:植树问题)

三、开放练习,应用方法。

师:其实,生活中有很多跟植树问题类似的问题呢,比如、、、、、、(引导孩子来说)

马路问题、楼梯问题、钟表问题、公交站问题、队列问题、锯木头问题、、、、、、四、小结:

出示:“美好生活,从我做起”(播放欢快音乐)

师:同学们,说说你们的收获吧!

五、板书设计

植树问题

(副板书)

(主板书)

总长

间隔长

间隔数

棵数

总长÷间隔长=间隔数

间隔数+1=棵数

两端都植

0

间隔数=棵数

一端植

间隔数-1=棵数

两端不植

第五篇:《植树问题(两端都栽)》参考教案

《植树问题(两端都栽)》参考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猜测、试验、、验证等数学探究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的规律,构建数学模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2.培养学生通过“化繁为简”从简单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和化归思想。

教学重点:发现并理解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中间隔数与棵数的规律。教学难点:运用“植树问题”的解题思想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课件、直尺、学习纸。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你们知道3月12日是什么节日吗?关于植树你知道些什么?(引导学生说诸如植树时两棵数之间有一定的距离,这些距离一般相等„„这些与本课学习相关的信息。)

教师:其实在植树中还隐藏着很多数学问题呢!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植树中的数学问题。(板书课题:植树问题)

(二)充分经历,探究新知 1.大胆猜测,引发冲突。(1)读一读,说一说。

课件出示例1,引导学生获取相关数学信息。让学生读题,然后指名说一说:从题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重点帮助学生弄清楚下列数学信息的含义:

①“每隔5米栽一棵”是什么意思?

使学生明确“每隔5米栽一棵”就是指每两棵树之间的距离都是5米,每两棵树之间的距离也叫间隔长度,也可以说成“两棵树之间的间隔是5米”。

②“两端要栽”是什么意思?“一边”是什么意思?

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然后教师拿出实物演示。例如:让学生指出尺子的两端指的是哪里?一边指的是什么?

(2)猜一猜,想一想。

让学生根据例题中的信息,猜一猜一共要栽多少棵树苗,教师对学生的猜测

/ 5

不发表评论,引导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到底要栽多少棵呢?对不对呢?你打算怎样检验自己的猜想? 引导学生用画线段图的方法进行验证。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厘清题意,让学生通过猜想答案,引起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

2.借助操作,探究规律。(1)初步体验,化繁为简。

教师:我们用一条线段表示100米的小路,每隔5米栽一棵,大家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图案表示树,每隔5米种一棵,每隔5米种一棵,照这样一棵一棵种下去„„是不是很麻烦?

教师:为什么觉得很麻烦?

学生:因为100米里面有20个5米,太多了。

教师:也就是说100米在这道题中显得数据有点大,因此画图时会比较麻烦。像这样比较复杂的问题,我们可以先从简单一些的情况入手进行研究。比如,我们可以先选取100米中的一小段研究。

(2)教师演示,直观感知。教师演示课件,边演示边说明。

教师:我们选取100米中的20米来研究,用一条线段表示20米,每隔5米栽一棵,也就是说树的间隔是5米。(教师板书)

了几棵树?

教师;大家看一看,我们把这段路平均分成了几段?也就是有几个间隔?栽引导学生说出20米长的一条路,间隔长度是5米,有4个这样的间隔,可以栽5棵树。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复杂问题可以从简单问题入手的解题策略,并通过课件的演示,向学生示范线段图的画法,为学生下面的自主探究作好准备。)

(3)动手操作,初步体验。

①让学生自由选择100米中的一小段,动手画一画,看一看这一小段上,两

/ 5

端都要栽,一共要栽几棵树。

②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展示,为什么这样画?重点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你是怎样画的?为什么这样画?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③教师:虽然这些同学选取的长度不一样,一共要栽的棵数也不一样,但他们所画的线段图特别是他们的分析和思考方法有相同的地方,你能找到吗?

引导学生观察,在这些不同的画法中,有一个共同的地方:棵树比间隔数多1。

(4)合理推测,感知规律。

教师:不用画线段图,如果这条路长30米、35米„„又应栽几棵树呢?请同学们拿出学习纸,填写表格。

学生填写表格,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和说明。学生填写完表格后,小组交流汇报结果。(5)归纳概括,理解规律。

教师:请大家认真观察表格,你发现在一条线段上栽树(两端要栽),间隔数和棵树有什么关系?将自己的发现在小组内说一说。

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

引导学生发现两端都栽树,植树的棵数比间隔数多1,也可以说间隔数比棵数少1。

教师:为什么两端都栽树,棵数比间隔数多1?

学生回答后,教师借助课件演示帮助学生进一步直观理解。

/ 5

(设计意图: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让学生在不断的操作和交流中,经历了观察、发现和感受的全过程,学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6)即时巩固,强化规律。

教师:同学们都明白了两端都栽的情况下树的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老师出几道题考考大家:7个间隔种几棵树?20个间隔种几棵树?9棵树之间有几个间隔?20棵树之间有几个间隔?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小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在两端都栽的情况下,树的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3.运用规律,验证例1。

教师:回到例1,在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到底一共要栽多少棵树?哪些同学刚才猜对了?

教师(点几个猜错的同学):现在你知道自己猜错的原因是什么了吗?给大家说说看,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学生尝试列式解决问题,教师巡视,有针对性地指导。

全班汇报交流,主要让学生弄清楚:100÷5=20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还要用20+1=21(棵)?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猜测——试验——验证的探究过程,同时让学生明确每步算式的意义,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

(三)回归生活,实际应用 1.“做一做”第1题。

教师:这道题里没有植树呀,能用我们今天学的方法解决吗?

使学生明确应用植树问题的规律,可以解决生活中很多类似问题。在本题中把一盏路灯看成一棵树,也能用植树问题的规律来解决。

教师:其实植树问题,并不只是与植树相关,生活中有很多问题和植树问题相似,比如安装路灯、电线杆、设立车站等。

2.练习二十四1、2、3题。

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植树问题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3.练习二十四第4题。

教师:这一题与例题有什么不同?

/ 5

老师引导学生找出此题与例题的区别。例题是知道全长与间隔长度求棵数,而本题是知道间隔长度与棵数求路的全长。

教师:你是怎样计算的?为什么用36减1?

(设计意图:运用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解决生活中的类似问题,把植树问题进行拓展应用,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并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课堂小结,畅谈收获。

1.对本次课中,探究植树问题的过程进行总结。2.对解决植树问题的方法进行总结。3.鼓励学生探索其他相关问题。

/ 5

下载1.《植树问题(两端栽树)》教案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1.《植树问题(两端栽树)》教案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 植树问题两端都栽》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两端都栽》。教学目标:1、通过猜测、小组合作操作、验证等数学探究活动,发现间隔数和棵数之间的规律,并解决简单的植树问题。2......

    两端都不栽的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两端都不栽的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107页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建立并理解在线段上植树(两端都不栽)的情况中“棵数=间隔数-1......

    植树问题(两端都栽)教学设计(五篇)

    植树问题(两端都栽)教学设计 濮阳市昆吾小学 王光华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智慧广场124页 教学目标: 1. 认识棵数,知道什么是间隔数、。 2.在小组合作、......

    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117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二十第1,2,5题。 教学设想: (一)教材简析 四年级下册第八单......

    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教案设计

    《植树问题》 龙家小学 李丰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106页例1、练习二十四第109页第2,3题。 教学目标: 1、在摸一摸、想一想、说......

    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教案设计

    植树问题(两端都栽)教案设计 董村学校 杨静 一、教材分析: “植树问题”是人教课标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的一节内容。事实上,“植树问题”的本质就是对应问题, 只要明确了......

    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教案设计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106页例1、及做一做1、2;练习二十四第109面第1,2,3题。 教学目标: 1、在摸一摸、摆一......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两端都栽)》教学设计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两端都栽)》教学设计 汪 顺 银 【教学内容】(人教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06页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从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