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社资源开发与利用5则范文

时间:2019-05-12 18:36: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品社资源开发与利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品社资源开发与利用》。

第一篇:品社资源开发与利用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题研究实施方案(2012-06-21 17:02:33)转载▼标签: 杂谈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课程改革的节奏不断加快,对许多有关消息综合课程问题的研究和探讨还不够深入,构建品德与社会这样一门新课程,还需一个积极而谨慎的开发的过程;对于实施新课程,还需经过师资准备和反复实验的过程。相对于研究问题的重大,我们的研究过程和深入程度是远远不够的。为此,我们有必要通过更加深入的研究,解决课程和教材开发中的各种问题,使理想的课程变为可实施的课程,使课程改革建立在更加科学的基础上。为此,我们以申报并通过审查立项的“小学综合课程教材的开发与实验研究”课题为依托,重点开展《小学品德与社会的资源开发研究》的实验。这样的研究符合推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有助于促进多样化教材的开发与利用,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

二、课题提出的现实意义

从课程资源的角度来看,显得非常薄弱。首先,教师对课程资源的概念模糊,使得大量有价值的课程资源被埋没、闲置和浪费。这种误解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教学信息封闭、教学方法和手段滞后,直接影响到教学目标落实,影响了教学的效果和学生品德的发展。其次,课程资源的建设和工程缓慢,教师和学生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信心不足。为了显示课堂教学的“生命力”,老师的教学只在形式上添枝加叶,未能从课程资源的目标去充实内容,看起来热热闹闹的一节品德课堂教学,其实经不起检测、评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在教学中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因此,开发和利用好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对提升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有重大现实意义。

三、课题研究的实践价值

课程与课程资源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没有课程资源也就没有课程可言,课程资源是课程的前提,课程资源的外延远远大于课程本身的外延,它只有在经过相应的加工并付诸实施时才能真正进入课程。《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课程”。作为综合课程,它涉及的面十分广泛,不仅涉及儿童与自我的层面,还涉及儿童与自然、社会的层面,包含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其广泛的课程内容必然联系着广泛的课程资源。课程实施的范围和水平,一方面取决于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另一方面更取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运用水平。通过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可以起到转变课程功能和学习方式的作用,可以超越的教育内容,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让教学“活”起来;还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课题的界定

本课题中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是指,对课程设计、实施的素材、条件的发现,发掘,搜集,认识,整理,改造,加工,储存,提取,配置,组织和合理使用等。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

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体验、感悟、探究,从而获得最真实的感受。

2、应注重将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注重与本地区实际及学生的生活联系,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3、教师必须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不求花样繁多,但求切合实际,使之有效地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品德与社会课程和教材的开发是一个持续的、长期的过程,不是短时间内能完成的,同时,课程的成熟还必须有赖于广大教师的实践和共同参与,因此,教师应认识到课程资源不只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要使学生广泛地接触和了解社会,教学就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也不能只局限于学校和课程,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地向社会延伸,教师应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地方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七、课题研究小组

课题组负责人:谭东亚

课题组成员:谭东亚、张香萍、张瑞香、王小兰

八、课题研究的方法

1.观察法

运用观察法来研究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学习的兴趣、态度和参与课程学习的能力。

2.调查法

运用调查法来研究品德与社会课课程资源的开发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及综合素质的提高所产生的影响。

3.经验总结法

运用经验总结来不断探索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开发的途径及方式,并构建具有地方特色、本校特点的教学经验。

4.个案研究法

对实验班的教师与学生进行个案研究,探讨提高师资队伍建设的新途径。

九、课题研究工作计划(含阶段性工作目标)

(一)实验准备阶段

1.目标

(1)做好实验的基础工作。

(2)帮助教师转变观念,确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

2.主要工作

(1)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2)成立实验的领导小组,确定实验教师,召开全体成员会议。

(二)实验实施阶段

实验的实施分三个阶段进行

1.实验的起步阶段

(1)目标

A、通过实验,促进教师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开放教学空间和开发利用资源,将课内外学习结合起来,促进师生互动,促进学生发展。

B、加强学习,转变认识,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2)主要工作安排

A、与教科研相结合,确定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明确课题组成员的分工。

B、组织实验教师参加培训,如请专家做辅导讲座,发放有关学习材料,观看录像课,组织外出学习等,帮助教师转变教学观念,认识教材特点,做好实验的思想及理论准备,明确实验的正确方向。

C、举行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研讨活动,并组织讨论,评析,促进实验教师对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达成共识。

D、定期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实验教师交流自己参与实验的具体做法及心得体会,并在学期末完成阶段性实验报告。

2、实验提高阶段

(1)目标

A、在认真开展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形成典型案例及活动方案,积累研究经验。

B、加大教师培养的力度,形成一支有一定教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

C、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

(2)主要工作

A、组织实验教师再次参加培训,进一步强化教师对教材的认识,促进教师正确理解把握教材,更新观念,改进教材,提高课的质量。

B、收集、整理与教材相关的其他课程资源及综合活动方案,建立实验资料档案。

C、开展实验教师会课活动,教师可通过观摩课、综合实践活动等形式汇报实验成果,并形成典型案例,积累实验的素材、经验,形成实验教师优秀个案集。

D、收集实验情况,进行评价分析,形成提高阶段的实验报告。

3、实验的深入阶段

(1)目标

A、为国家总课题的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

B、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地方和校本资源,初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学经验。

C、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主要工作

A、组织实验教师又一次参加培训,把握教材特点,深入领会实验的目的,大量挖掘课程资源。

B、参加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案例评比和论文评比活动,形成优秀论文集。

C、组织实验成果的交流活动,在此基础上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学经验。

D、组织学生学习成果汇报活动。

E、完成实验阶段性总结报告。

(三)实验总结阶段

1.进行实验总结,形成实验报告。

2.整理典型案例及综合活动方案。

3.汇报实验成果。

十、课题研究成果的展示形式

1.教学活动展示。

2.综合实践活动展示。

3.实验报告及相关的图片、音像资料。

4.优秀论文集、优秀活动方案集、典型案例集。

品德与社会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

2014-11-23 13:22 158****1143 | 浏览 49 次来自:手机知道

学习

分享到:

2014-11-23 13:26 提问者采纳

1、适用性

课程资源的开发要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特点、教师的自身特点、环境的特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进每个儿童的发展。在选择和利用课程资源时,必须考虑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心理特点,选择他们接触过的或能理解的资源形式,必须考虑他们年龄、体力弱小的特点,他们不可能搬动、拿取重物,不能使用某些工具,不能远距离行走等实际情况,同时,无论利用什么资源,都应当把安全问题放在首位。

2、创造性

任何东西,拿来以后就要合理而创造性地加以利用,尽管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教学范例,教学对话与教学活动,而在教学中,我们不能生搬硬套,更应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在充分与文本对话后,创造性地使用文本资源,为教学目标的搭建和落实服务。

3、生活性

道德不是抽象的概念,它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而学习不是知识简单地有外向内传递和转移,而是学习者主动接受地过程,为此,我们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就更应该关注孩子的生活,走进他们的生活,提取有效的课程资源。只有不远离孩子生活的教学才算是成功的。

4、活动性

课程资源丰富而多彩,在教学中,通过活动形式的呈现,让学生乐于参与,喜欢体验,从而产生感悟,促使道德品质内化和发展。当然我们的课堂活动形式有很多如“欣赏活动、制作活动、游戏活动、角色扮演活动”等,在丰富多彩的活动里孩子们定会学得轻松,成长的得快乐。

5、教育性

《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是一门德育课程,起目的是促使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因此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定要遵循其教育性原则,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是有生命力的。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若满意请及时采纳。

第二篇:农村小学《品生与品社》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农村小学《品生与品社》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摘要:课程资源是新课改的重要内容,通过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在接触中使其获得广泛的社会信息,锻炼各种能力,社会性得到充分发展。然而由于农村教育条件有限和品社课程不受重视等原因,农村小学品社课程资源开发尚处在起步阶段,更需要从拓展优化教材内蕴资源、联系乡土资源、加强学科间联系和有效利用家庭资源等方面加以开发与利用。

关键词:小学品生与品社课程;农村小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小学品生与品德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其意义不言而喻。然而,一方面,由于传统应试教育观念制约,品社课备受冷落:另一方面,不少农村学校基本硬件水平跟不上,因此农村小学品社课程的教学仍然停留在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粉笔的讲授状态,边缘化的倾向极为突出。在硬件设施暂时无法改善的情况下,如何开发出经济、高效的课程资源,成为农村学校的当务之急。

一、拓展优化教材内蕴资源

课本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在教育条件有限的农村开发教材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创造性地、科学地使用教材呢?

(一)对课程内容“取长补短”

“取长补短”即高效利用课本中贴近农村儿童生活的内容,对编排不合理的部分及时优化删减或增添。

(二)使教材与校外课程加强联系

校外教育拓宽了少年儿童的成长空间,突破了课堂教学的空间束缚,把学习环境从学校延伸到社会。它立足于社会,以校外教育活动为载体,强调实践活动与直接体验对于少年儿童发展的必要性。例如《我心中的那颗“星”》《了不起的家乡人》等课的学习中,通过邀请学生家长现身说法,使学生感受到了家乡人身上的那种不怕吃苦精神,受到了一次人生价值观的教育,懂得了生活、学习中要战胜困难的意义。通过参加农忙活动,使学生体验到了劳动的艰辛,从而引导学生养成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优秀品质,进一步巩固“农业与生活”的主题教学。

丰富农村小学的校外教育活动,可以填补学校教育的空白,克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存在的很多缺陷和不足。当然,我们也必须建立和完善校外教育活动的规章制度和实践体系,保证山区农村校外教育活动能够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地展开。

(三)优秀教师尝试编写校本教材

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不仅决定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而且教师自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的基本条件资源。鼓励优秀教师合作编写贴近农村实际的校本教材不仅有效利用教师资源,而且能贴合本地学生实际生活。

二、联系乡土资源 在基础课程教学中,教材是不可或缺的课程资源,但绝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同时,课程结构要求教学要适应地区差异、学校自身特色,以及学生个体差异。因此,在小学《品生品社》课程教学中应该注意充分反映地域性特点,结合当地气候特点、风土人情等乡土资源进行特色教学。

(一)农村的自然资源。

农村的自然资源非常丰富,这里有山险涧深,石怪洞奇,茶叶飘香,佳景美不胜收。这为我们进行“热爱大自然的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因此,我们可以结合当地这一资源组织开展以“走进大自然”为主题的系列实践活动。比如说在 “ 春天在哪里”“ 春天的种植” “秋天的收获”“ 我与小动物”“和小树一起长大”等课时,让学生重新认识多彩的乡间地头,山石溪畔,感受真实的生活场景。

(二)农村的人文资源

农村有着独特的风俗人情和浓厚的乡土风情,每个村庄都有属于它自己的动人传说和独特风韵。教师在学习“我的家乡人”“家乡特产知多少”“我来做个小导游”“我的家乡在哪里”等这一类的教学中,引领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从而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三、学科之间横向联系,资源互补

基础教育中的每门学科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加强各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有利于将学校教学转化为一个有机整体,学生的学习才不会刻板单调,这样学到的知识才是灵活有效的。例如在讲四季变化时,我们可以联系美术课,将四季的场景请孩子们画一画,讨论交流,还可以联系语文课,请孩子们回忆有关四季的古诗词等等。

四、家庭资源的开发利用

品社课《课标》强调课程的生活性,即注重使儿童发现自己的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自学习中生活。家庭生活是学生接触最多的,而且一般学生对家庭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状态,因此家庭资源是有待利用的强有力的的课程资源。家庭里也存在着丰富的科学教育资源,主要包括家长的阅历与职业背景、家庭饲养与种植的动植物、家庭科技藏书等。

家庭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的途径和方式有:

1.引导孩子关注科技资讯信息,并做好及时整理(可以是手抄报或知识卡片的形式),建立小小图书馆(这里主要是将每个家庭有限的书籍资源进行共享)。

2.鼓励家长和孩子对家庭饲养与种植的动植物进行一些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或者带领学生进入农舍或植物园。

3.鼓励家长尽可能带孩子接触大自然和社会,帮助进行一定的农作实践,积累自然科学知识。

4.与有一定艺术特长的家长和亲友建立联系,使之积极配合学校进行艺术教育。通过对农村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仅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而且在接触中获得广泛的社会信息,开阔了学生的视野,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为学生社会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指导了学生如何去学习和生活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只有做好农村品生品社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工作,才能在有限的条件下,创造出无限的课程活力。

参考文献:Ⅰ.《新课程背景下基层教科研的思考》 殷亚清

Ⅱ.《今日农村教育》第一期52页

Ⅲ.《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胡健 2006.7

第三篇:如何利用和开发学生资源

如何开发和利用学生资源?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越来越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要求教学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针对我们教师在教学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开发利用学生资源的途径。

一、学生资源的内涵。学生资源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来源于学生的,包括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情感、动作等,通过师生互动而生成的、有利于教学的资源。学生资源具有生成性、动态性、待开发性、多样性、人为命定性、难以复制性等特点。

二、开发利用学生资源的依据。

(一)主体依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活动的主体能否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是否利用学生这种教学资源。

(二)理论依据。建构主义认为: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课堂的,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和以往的学习中已经形成了有关的知识经验。所以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这些经验,要根据各种教学资源,进行重新组合和构建。

三、在教学中开发利用学生资源。

(一)开发利用学生个体资源。

1、开发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的生活经验是无形的教学资源。学生的许多经历可以被老师在课堂上当作资源来利用。课本知识只有与学生的经历结合起来并最终内化为学生的经验才有价值。

2、学生的兴趣是一种资源,教学必须与学生的兴趣结合起来。学生是学习的动力资源。学生有学习的天性,而这种天性的表现,就是学习对他们原本是有兴趣的。一旦他们体察到了兴趣所在,就会推动我们的教学。

3、学生的个性差异是一种资源。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可以被教师在课堂上利用的,是可供学生共享的,更可以让学生在差异中丰富和拓展自己,使我们的教学能锦上添花。

4、学生的错误是一种资源,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错误是一种鲜活的教学资源。教师应从典型错误入手,让学生把自己这样思考的理由说出来从而让大家发现其思维的障碍点,教师加以及时的点拨,并引导学生积极总结思维过程,从而使学生高质量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二)学生群体性资源的运用。

1、两人小组的资源。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把学生分成同桌的两人小组,简单的提问、讨论、动手操作等都可以利用同桌两个学生的资源,以达到教学目标。

2、多人小组的资源。学生讲课、做课件、演课本剧、进行社会调查、比较复杂的提问、讨论等,都可以利用学生自由组合的或就近几桌的多人小组。

3、班集体的资源。依靠教师一个人和几个学生变为依靠全体学生,把所有的同学都被发动起来,大家一起认识事物。

4、学生家庭资源的运用。有的学生家长本身就具有较高的素质、良好的道德品质,可能是某个领域的专家,能够指导自己的孩子、也能够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

第四篇:数学教师与数学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数学教师与数学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一、引言

从2007年9月至11月,我们深入到我县30所中学进行调查,一路下来深感到农村数学教师对着数学新课程教学的实施,如何进行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能力较弱,作为数学教师不能很好适应现代中学数学教学的新要求,造成数学课程教学的理念和目标就很难落实,如果我们不改变这种状况的话,农村数学教师将很难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因此,不论是学科教学法的学习、教师教学技能的训练还是校本培训都应强化牧师作为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加深对课程资源的理解,提高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能力,这应成为目前我们农村数学教师面临的一个崭新的急待解决的课题。

二、数学教师要全面理解课程资源

(一)怎样理解课程、课程资源?

课程在传统看来就是教材、教学计划或教学大纲,课程资源就是教材,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就是订购教材、编写教材、编写教学指导书等。新课程改革使我们对此有了更广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课程是学校教育中为所有学生提供的和重建的人类知识和经验的总和。这是一个完整的多维的课程概念,其中包括课程日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也包括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其中包括显性的课程计划、科目、活动,也包括隐性的教师影响、师生关系、校园文化等;其中包括预期的目标、教学和学习,也包括非预期的目标教学和学习。”而课程资源广义的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也即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其中,既包括知识、技能、经验体验、教学活动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目标等课程要素,也包括教科书、教学参考书、教学场所、教学媒体、仪器设备、实验室、图书馆、教学专家、教师与学生等课程实施条件。课程与课程资源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课程资源是课程的前提,课程资源只有经过选择加工并付诸实施才能真止进入课程;另一方面课程实施的范围与水平取决于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和开发运用水平。

(二)数学课程资源

对数学课程来说,凡是有利于数学课程目标实现,支持数学教学活动的各种因素都是数学课程资源。数学课程资源如按功能特点,可划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如按课程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同,可划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

1.校内资源

处于学校范围内的课程资源称为校内课程资源,其包括素材性课程资源与条件性课程资源。素材性资源包括: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实验技能、生活的经验与体验、教学活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数学课程培养目标等,而条件性课程资源包括:数学教科书、各种教学参考书、多媒体教室、数学仪器设备。数学实验室、校内图书馆、校园文化建设、各种数学知识型课程开发与重组等。

2.校外资源

处于学校范围之外的课程资源称为校外课程资源,其包括的素材性和条件性课程资源为:校外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各种科技图书、报纸和各种科技期刊、广播电视中的科技信息、网络资源、乡土资源、科技专家学者、科研与生产单位、学生家长等。

值得指出的是,数学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有其特定的内容,但两者并没有截然的界线,许多课程资源往往既包含课程的素材,也包含课程的条件;另外,校内外课程资源对数学课程实施至关重要,做为数学教师一方面要最大限度的开发利用校内的课程资源,另一方面要重视和加强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帮助学生实现课程学习与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联系。

三、关注数学课程目标与理念 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关注的往往是课程的内容即知识与技能,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只是围绕知识与技能进行。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对课程培养目标进行开创性的重人调整,其核心理念和总目标是以人的发展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数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并由此提出了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的具体目标(“三维”目标)。这是数学课程的灵魂和核心,在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围绕着如何贯彻课程理念和实现课程目标来进行,使《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得到落实。

(一)课程资源开发要贴近学生生活情境,从生活走向数学,从数学走向社会。课程资源的开发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关注学生身边的各种数学现象,让学生厂一泛的接触生活和社会,使学生在资源的利用中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如:学习电能时,带学生去参观当地的发电厂;学习噪音的防治时,带学生去调查社区噪音污染情况,分析产生污染原因,讨论减少污染的方案;学习电能时,让学生学读电表,计算电费;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科技讲座、科技小创造等活动;关注报刊、广播电视中有关科普知识、尖端技术、科学家的事迹、最新科技发展等信息。让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真正拓展到学生的生活。

(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关注课程结构的综合性,重视数学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的融合。自然界本来是和谐统一的,科学知识本身也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数学学除了学科内各知识发生联系外,还与其他学科如数学、化学、大文学、生物学等都有密切联系,当我们用数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各种数学现象为懈决各种问题的时候,总是和其他学科知识发生联系,用到其他学科知识。因此在进行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时候,要有意识的打破学科界限,跳出数学学框框,通过各种方式反映学科间知识的联系,使学生在知识的应用中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质。如“声音的传播”,教学时教师可通过让学生欣赏《致爱丽丝》,请学生弹拉乐器,教师击鼓,让学生感受由于震动而发出声音,在美的感受中理解声音的产生。又如:调查并讨论手机的使用是否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心脏起搏器的工作原理;数学学对大文与航大技术发展的贡献;空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等课题的教学时,都可通过开发和利用多学科知识,协同解决问题,体现学科的融合性。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通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改变学生的原有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培养和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比如在进行“通过实验,探究影响金属导体电阻的因素”

课题教学时,教师可根据需要准备各式各样导线,创设不同问题情境,让学生提出各种假设,然后在教师指导卜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白己动手动脑,设计实验方案,观察记录和交流总结,最后得出影响金属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哪些。这一教学过程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了设计,开发与准备了相关的器材和材料,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源进行合作、探究学习,体验着科学探究的过程,掌握了科学研究的控制变量法,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四、数学教师与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数学教师不仅决定数学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而且自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的基本条件性资源。因此,教师是最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提高教师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能力,是有效实施课堂教学的保证。作为数学教师进行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应关注如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教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数学教师要使处理好教材,要吸取不同教材的长处,根据学生实际和当地环境,开发编写某些教学补充材料。如研究性学习课程、STS课程等。

(二)实验室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数学实验教学中主要使用的是实验室资源,对实验室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体现在:注意更新和增加仪器设备,改变使用模式;开放实验室,为学生进行探究创设条件;利用实验室设备,为师生利用身边的物品制作仪器与实验提供便利;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实验室的功能等。

(三)现代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将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到数学课程教学中,是充分利用现代教学资源的重要途径,通过整合可以优化教学环境、提高教学效果、改变学习方式。拓宽学习渠道等,使学生既学习了数学知识和技能,又发展了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交流信息的能力。如:开发有利于解决数学教学中重点和难点的问题的课们;利川多媒体技术,模拟复杂数学实验过程的环境,并对实验进行实时控制和实验数据的采集、处理;利用网络技术,指导学生网上搜索流览,组织网上交流;开发与建设中学数学网络课程等。

(四)学生身边的自然环境与社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师应对校内环境及社区资源都有所了解,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对丰富的资源有选择的筛选和指导,加以开发和利用。如:参观科技馆、展览馆、少年宫、科研单位;建立校外活动基地;各种报刊与广播电视媒体信息的开发利用等。

(五)数学探究性实验的建设。数学学是一门实验科学,面对新的数学课程,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必须关注探究性实验的建设。如:对数学教学中的一些验证性实验,通过挖掘它们的探究教学功能,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对现有仪器进行改造,设计和开发新的实验器材;随手取材自制教具和学具进行实验;开发多种形式实验资源,支持学生随堂实验探究和课外动手实验等。

(六)数学教学活动的资源开发和利用。教学活动的资源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通过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应研究学生的兴趣类刑、活动方式和手段,确定学生的现有发展基础和差异,向学生提供学习反馈信息,从中开发山各种生成性资源,包括知识与技能、教学方式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经验等素材性资源。

总之,如何进行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摆在数学教师面前急迫解决的重大课题,也是我们做为数学教师教育工作者要解决的课题,在对数学教师进行教育过程中,必须加强对数学课程资源问题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澄清课程资源的概念,强化课程资源意识,提高对于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才能很好提高数学教师开发和利用各种数学课程资源的能力,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的教师。

数学教师与数学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寿县迎河中学

《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现状调查》课题组

第五篇:浅谈家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没有公告

对幼儿园来说,家庭蕴藏丰富的资源,家庭资源的开发运用不仅对孩子的成长起着举着轻重的作用,而且关系到孩子一生的发展。那么如何开发和利用好家庭资源呢?

一充分认识到家庭资源的丰富性。

家庭作为社会最基本的组成单位,蕴藏着十分丰富的资源。第一,是人的资源多样性。每个家庭里基本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或着外公、外婆组成。有的还有其他成员组成。人员结构复杂,就带来资源的多样性、丰富性。第二,物的丰富性。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里的资源愈来愈多,构成了物的广泛性、多样性。第三,“隐性”资源的可贵性。这里的“隐性”资源主要指的是:家庭成员的生活背景、文化程度、习惯爱好、以及每个成员的个性品质、精神品位、道德修养等构成了丰富的“隐性”资源。

二充分认识家庭资源的可利用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总则第三条就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特别对孩子来说,家庭更有着超乎寻常的吸引力。因此对幼儿园来说,家庭资源的利用更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我们认为:首先幼儿园与家庭应建立一种“平等对话”的关系。幼儿园应主动重视家庭资源的作用,自觉、主动与家庭联系,共同发挥家园共育对孩子的积极影响。千万不可以“轻视”“忽视”的姿势看待家庭资源,更不可以“教育着”自居,“孤立”与家庭的联系,或者与家庭的联系只停留在表面上。这些不仅对孩子的发展极为不利,而且有时也会使教师的工作处于被动。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平等对话”?我们认为一个在大的秘诀就是要“诚”。幼儿园要“诚”,如实向家长反映幼儿园的基本情况;如实反映孩子在园的真实表现,千万不能报“喜”不报“忧”,使家长的眼睛“蒙”上灰尘。同时家长也要“诚”,如实向

幼儿园教室反映孩子在家的实际情况,也做到报“实”不报“虚”。同时,对孩子的发展有些什么要求?在教育孩子方面有那些困惑?对教师有些什么建议?……也都可和老师直接谈,共同协商,拿出对策,这样开诚公布的交流之后,会进一步凝聚起家庭和幼儿园的力量,达到资源的“重组”与价值的“升华”,对孩子的发展将会起到一个更大的推动作用。

其次,幼儿园和家庭都要扮演好支持着、合作者、引导者的角色。

在传统意义上,我们认为家庭是幼儿园的支持者、合作者,要支持幼儿园开展的各项活动,包括人力、物力、财力。但现在我们认为这种关系是“双向”的,即家庭既可作为幼儿园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幼儿园也可作为家庭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以达到资源的“公享”。《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进一步大子拓展孩子的学习内容,关注孩子的生活及周围环境。这就为这种“双向”关系的存在提供了生存的空间。当然,幼儿园与家庭的这种相互依存,相互发展,互惠互利的关系体现在幼儿园和家庭中的每时每刻。现在幼儿园开展的“爸爸”“妈妈”老师,就是充分利用家庭资源的一种体现,也就是家庭作为幼儿园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具体体现。而在孩子的行为习惯的培养方面,教师的确变成了家庭教育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当然,家庭资源的利用体现在幼儿园的各个方面,作为幼儿园和家长都要充分认识到这种资源的可贵性、持续性、发展性。这样在充分“共享”各种资源的基础上,更好地促进孩子、教师家长的健康成长。

下载品社资源开发与利用5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品社资源开发与利用5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师如何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

    教师如何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 作者:李冲锋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 点击数:757 更新时间:2009-1-17 教师如何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是新课程改革中的热点问题,也是教师教育教......

    小学英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范文合集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摘要:现阶段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英语课程资源主要包括人与物两方面。现代英语教育十分强调学生资助学习的能力,为了迎合学......

    家庭资源开发与利用计划

    家庭资源开发与利用计划 长期以来,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托学校教育,各级各类学校从培养目标、招生对象到教育教育教学内容、方法等都有明确的规定。这种严密性、系统性、完整......

    新农村建设与资源开发及利用

    新农村建设与资源开发及利用——农村致富实用手册 郑昌华、罗小凡(中国新农村建设工程组织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第一篇 “十七大”精神指导新时期新农村建设的......

    家长资源的开发与利用5篇

    家庭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实施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1、幼儿教育不只是幼儿园的教育,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幼儿园只有把家庭教育资源充分地利用起来,才能拓宽幼儿教育的空间......

    浅谈通用技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浅谈通用技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浅谈通用技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汕头市潮阳区潮阳第一中学 朱兆营 【摘要】课程资源是保证通用技术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现有的教材等......

    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加强渗透,整合学科资源 过去的语文教学视教材为圣书,关注书本,忽视人本,强调独立,缺乏合作,每个人都是封闭的个体,使学生的作文思路变得......

    新疆食品资源开发与利用论文

    新疆食品资源开发与利用论文 新疆大枣的加工与利用 学号:2011511078 姓名: 位军涛 教师:田红雷 日期:2014年4月8日 新疆大枣的开发与利用 摘要:在中国这个历史悠久的国家,红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