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心里健康教育《交往从尊重开始》教学设计
小学心里健康教育《交往从尊重开始》教学设计
榆树市弓棚镇武龙中心小学 刘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与世界各国和各民族人民友好相处时应有的礼仪、礼节,以及文明社会普遍认可的一些基本礼仪和礼节,学会与世界各国人民友好交往,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同时,在交往中也能够注意做到有礼有度,最终促进与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入乡随俗平等相待,文明交往注重礼仪,和谐世界这三个主要环节,来引导学生的思维,帮助他们了解和理解与人交往的礼仪和礼节。
通过创设情景、感悟故事、观看视频、分析图片等教学环节,夯实、拓展、提升感性认识,学会把了解的知识与解决自己生活和交往中的遇到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会与世界各国人民友好交往,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同时,在交往中也能够注意做到有礼有度,即热情友好又不卑不亢,最终促进与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共同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教学重点:
文明交往平等相待 教学难点:
把握交往中的度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好,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和掌握了世界各国文化、习俗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懂得了我们在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们交往时在态度上要懂得宽容、要学会尊重。那么,我们在行动上还应该注意些什么呢?今天,老师将带领你们走入不同的情景,看看我们会遇到什么问题,我们应该怎样面对..
课题“有朋自远方来
(二)”PPT课件
一、入乡随俗
平等相待
异国他乡 :PPT(图片)
我们今天去的第一站:应有关部门邀请,老师和你们一起来到了美丽而又古老的国度――埃及。对方国家为了表达盛情,邀请大家参加晚宴,宴席上送上的都是一盘盘牛羊肉,上面还用了各式调料。可我们很多同学平时都不吃这些的,闻到味道就不舒服,该怎么办呢?下面我们请同学们讨论。
很好,大家都表达了自己真实的想法。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的周总理是怎样做的?展示课件
同学们看完故事后考虑一下,周总理为什么会生气?平时我们住宾馆为什么可以不吃宾馆的饭,而总理为什么要代表团的同志们吃宾馆的饭?你今后遇到这样的事会怎样解决?
入乡随俗的小故事PPT(略)
教师小结:交往关键词:入乡随俗
平等相待
二、文明交往
注重礼仪
同学们,世界各国的人们尽管由于地域、宗教、文化背景、习俗等方面存在差异,在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上有所不同,但是在人们的交往中还是会有被各国普遍认同的基本礼仪和礼节,请看录象:外交礼仪。
这是一段关于国与国之间外交场合的录象,请同学们注意看,在这些场面中出现的人物,他的衣着、神情、身体语言都注意了哪些细节,而这些细节又反映了什么?
同学们都很细心,观察到了在正式的外交场合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重,所有人员都穿了正装(衬衫、西服、领带),都目光专注,神情自然大方,面带笑容。而这些都是外交场合被大家认可的文明礼仪。那么,还有哪些礼仪也是被文明社会普遍认可的基本礼仪呢?请看下表:
基本礼仪和礼节 PPT课件
握手 一般不能戴手套,用右手。对方是女士一般要女士先伸手。行路 一般以右为尊,女士同行时,男士应走左边,出入应主动为女士
开门。
交谈 应面带笑容,语气温和,目光注视对方,落落大方。化妆 适度的化妆代表对来宾的尊重。衣着 社交场合要衣着整洁,穿着正装。
就座 以右为尊,长者、客人一般应坐自己的右边。
同学们真棒,其实讲究礼仪不仅是代表了对对方的尊重,它也是一个人文明素养的表现。下面老师带你们去今天的第二站:我们的首都北京,感受一下北京迎奥运的氛围。请看课件:
奥运文明礼仪宣传片
PPT(略)
请同学们边看边想,奥运会在北京召开这是我们全中国人民的骄傲,为了迎接参加奥运的各国友人、让世界了解中国,我们做了很多,片中反映的主题是什么?(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
片中有很多感人的场景,你最有感触的是哪一个?为什么?(文明、礼仪、尊重、友善这些都是通过平时的普普通通的言行举止传达出来的。)
教师小结:交往关键词:文明交往注重礼仪。的确,一个人文明的举止、优雅的礼节不仅是个人文明素养的表现,更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
三、和谐世界
在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交通手段的现代化以及人类对自身社会发展认识提高的今天,许多全球性的问题需要我们手拉手地共同去面对挑战,比如环保、能源、卫生、反恐等等问题。这就越来越需要世界各国人民手拉手共同学习、交流与合作。请看下面一组照片:
问题一
照片中各国领导人都穿上了主办国的民族服装,为什么?(表示对他国的尊重,表达和平、友好、和谐的氛围)
问题二
西方领导人的服装一般选蓝色,东方领导人一般选红色,为什么?(各国的文化差异,西方人喜好蓝色,代表智慧、宽广、深远;东方人喜好红色,代表喜气、祥和)世界各国人民在相互学习、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中,文化、理念与习惯都会有不同,会有冲击。我们怎样正确对待,需要注意什么?
PPT 和谐世界 图片(略)教师小结:同学们,中国人民历来就追求和平,与世界各国的友好交往源远流长。世界各
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对人类社会文明有着不同的贡献,我们应以平和、包容的心态
待彼此的差异,相互借鉴,共建和谐世界。只有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才能使人类文明得以
展;只有实现了国与国之间的和平,人与人之间的和睦,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类文明
能持续发展。让我们为共建这个和谐世界而一起努力吧!
第二篇:教育从尊重开始
《教育从尊重开始》读后感闲暇之际匆匆浏览了《教育从尊重开始》一书,书中孙云晓老师用朴实的语言诠释着教育的真谛——教育从尊重开始。作者孙云晓,一位跨世纪新教育的忠实守望者,一位童年的捍卫者,出版的个人专著达三十余部,他总能够捕捉时代的精神,走进儿童的心灵,是一位真正走进儿童世界的学者。书中以一个独生女的父亲的教育经历和感悟。在对一个个耐人寻味的教育实例的生动叙述中,娓娓道来教育的真谛——“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父爱如钙”、“无批评教育是伪教育”、“没有秘密的孩子长不大”等。一个个贴近生活实际的教育案例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好像这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亲耳听过,亲眼见过的平凡小事。但作者却能在这平凡小事中挖掘出让人耳目一新的教育真谛。
作者在书中提到真正的爱是无私的,的确,他是一个非常开明的家长,当他得知女儿的考试成绩不理想时,没有抱怨,没有指责,而是开导女儿,和女儿一起找原因,想办法。作者还指出: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听到有些父母抱怨孩子不懂事说“我白疼你了!”当看到孩子成绩不理想时便说:“你怎么这么不争气,养你有啥用?”平时我和父母们打交道,也经常听到这样的话语,当时我只带着同情,并未多想。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样的家长对孩子的爱是自私的,他在为孩子提供各种优越物质条件的同时希望孩子达到自己所期望的目标。父母一定要端正心态,不管孩子达到达不到自己所预定的目标,都不要抱怨不要用言语伤害孩子。我想父母要有一颗平常心,了解孩子,尊重孩子,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来设定期望值是很有必要的。
作者还在书中提到:“没有孝心的孩子很难有爱心”,“被真爱感动的孩子才会懂得感恩”。我觉得这两种观点很有必要让一些父母知晓。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的确有的孩子不知道体谅父母的辛苦,更不知道孝敬父母。父母对孩子倾注了满腔的爱却得不到孩子丝毫的感恩,反而觉着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面对这样的孩子,父母不应一味埋怨孩子不懂事,应该从自己的教育方法上找原因。作者指出:“培养孩子孝心爱心应从点滴小事做起:如不能让孩子吃独食;要经常给孩子讲讲自己工作的艰辛;不要“有求必应”更不要“无求先应”;父母要在孝敬老人方面为孩子做榜样等。”
父母对孩子的爱应该是纯粹的爱,科学的爱,理智的爱,父母的真爱是一粒粒饱满的种子,撒在孩子稚嫩的心田里,以真爱育真情,用真情换真情。
细想孙老师的每一句话,在教学的细节中也都能得到证实。课堂上孩子搞小动作不听课,不引人注意地摸一下他的头,或是不动声色地把孩子手中的东西拿到一边放好,孩子就会不由得脸红或马上改正自己的行为;孩子犯了错误,悄悄地把他叫到一旁耐心地交流,最后孩子会露出开心的笑容„„是《教育从尊重开始》告诉我,这种“悄悄地”就叫“尊重”,正是这种尊重,使每一个孩子都在悄悄地健康成长。
让“教育从尊重开始”,尊重比热爱更为重要。因为给学生以尊重,学生才能感受到师生平等,才能感受到自尊的存在,找到更大的动力,塑起更强的精神支柱。尊重学生是对“以人为本”理念的积极回应。教育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教学生学会做人。而做人的最根本的素质就是尊重。尊重的教育才能教出尊重他人的学生。只有学会了尊重才可能去尊重父母家庭、尊重老师学校、去尊重单位和集体,去尊重社会和国家,只有这样我们的素质教育才能真正实现,我们的学生和国民的素质才能真正提高,我们的社会才能真正的进步。任何一个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有建树的教师,在他们的教育生命的词典里绝对不会缺损“尊重”二字。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位高人说话。我虽然没能和作者面对面地交流,但我有幸走进了他感悟教育真谛的征程中。“教育从尊重开始”,让我们从实践中来体会它的真谛吧!
读《细节决定成败》有感
《细节决定成败》粗一看这题目,似乎觉得有点小题大做了,可是仔细一读这本书,却是深有感触,作者在书中,不断强调,不论做什么工作,都要重视小事,关注细节把小事做细,做透,揭示了“细中见精”,“小中见大”寓伟大于平凡的真理。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所以,大礼不辞小让,细节决定成败。在中国,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愿意把小事做细的人很少;我们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决不缺少各类管理规章制度,缺少的是规章条款不折不扣的执行。我们必须改变心浮气躁,浅尝辄止的毛病,提倡注重细节,把小事做细„„”这段话指出了我们工作中的通病。再高的山都是由细土堆积而成,再大的河海也是由细流汇聚而成,再大的事都必须从小事做起,先做好每一件小事,大事才能顺利完成。
一个细节的忽略往往可以铸成人生大错,可以造成事业颠峰之危,而一个细
节的讲究,可以让企业咸鱼翻身,可以在谈判中力挽狂澜于既倒。海尔总裁张瑞敏先生在比较中国公司员工与日本公司员工的认真精神时曾说:”如果让一个日本员工每天擦桌子六次,日本员工会不折不扣地执行,每天都会坚持擦六次。可是如果让一个中国员工去做,那么他在第一天可能会擦六遍,第二天可能也会擦六遍,但到了第三天,可能就只会擦五次,四次,三次,到后来,就不了了之。”有鉴于此,他表示,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正如汪中求先生在《细节决定成败》一书所说的:“芸芸众生能做大事的实在太少,多数人的多数情况总还只能做一些具体的,琐碎的,单调的事,也许过于平淡,也许鸡毛蒜皮,但这就是工作,是生活,是成就大事不可缺少的基础。”在现实生活中,细节往往被我们忽视。随着经济的发展,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也要求人们做事认真,精细,否则会影响整个社会体系的正常运转。对一个单位来说也是如此,单位要成功,就得靠每一个员工做好每一个细节。
就我们的学校而言,如果管理人员没有做好每一个细节,学校的总体工作的正常运行就不能得到保证;我们的教师没有做好每一个细节,就不可能保证整个教育的质量。美国质量管理专家菲利普·克劳斯比说:”一个由数以百万计的个人行动所构成的公司行为经不起其中1%或2%的行动偏离正轨”。如我国前些年澳星发射失败导致澳星爆炸,正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所以一个单位若想成功,就必须把单位每个员工做的每个细节有机地联系,协调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才能使单位发展壮大。所以,无论做人,做事,都要注意细节,从小事做起。古人有云:“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易。”已故总理周恩来就一贯提倡注重细节,他自己也是关照小事,成就大事的典范。的确,细节在我们生活中表现出来的魅力是无予伦比的。你可能因为对它的注重而使你抓住很多的机会,从而体现了自身的价值,修复了自己的人生,完善了自己的品格。品味细节,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你会更强大,因为成绩与荣誉是一点一滴堆积起来的。没有小的成功,哪来大的收获。细节的文化底蕴与深刻含义往往是一般人难以把握的,相反,对细节有一定的认知,能用细节来塑造自己的人,是既聪明又成功的人。他们了解细节之美,能灵活运用细节给他们带来 的财富,从而使自己即使置身瓦砾之中,也能闪烁出耀眼的光茫。细节是生活与事业中一些很小的闪光点,但它的作用却不可低估。有些人奉行做大事,认为自己高人一等,胜人一筹,从而忽视小节,结果不但没有提升自己,反而更加失败。
因为他们不明白,浩瀚的大海是由一滴滴水融会而成,茂盛的森林是千百棵树连接而成,骄人的战绩更是无数细小的成功凝聚而成。让我们把握生命中的细节,酝酿过程中的细节之美。只有这样,你才会取得不断的成功。
看不到细节,或者不把细节当回事的人,对工作缺乏认真的态度,对事情只能是敷衍了事。这种人无法把工作当作一种乐趣,而只是当作一种不得不受的苦役,因而在工作中缺乏工作热情。他们只能永远做别人分配给他们做的工作,甚至即便这样也不能把事情做好。而考虑到细节,注重细节的人,不仅认真对待工作,将小事做细,而且注重在做事的细节中找到机会,从而使自己走上成功之路。
最大的麦穗
《最大的麦穗》中古希腊大学者苏格拉底让弟子们摘麦地里最大的一个麦穗,只许进不许退,弟子们总认为机会还很多,不许过早定夺。结果,到了麦地尽头时,他们每个人都两手空空。文章一句话说: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做人和拾麦穗一样,机会便是其中一个个大大小小的麦穗,就象做作业,做作业是见识试题的机会,看课外书是获得知识的机会,做家务是锻炼独立能力的机会„„我们不能好高骛远,要懂得把握住眼前的机会,人生路的确很长,但是这是一条只进不退的路,路上的机会每个人均等,懂得珍惜机会的人才能大展鸿图。相反,那些不懂得把握时机的人只能在他没有珍惜的机会面前抱怨自己不幸运,没有机会。
让教育多份选择和智慧
著名特级教师袁浩在处理4个放学后贪玩抓虾的“小调皮”时,用了如下方法:袁老师事先对他们捉虾的地点做了了解,发现了那个“清浅的小溪”是没有危险的。于是当4个“小调皮”耷拉着脑袋,站在办公室里等着挨批时,袁老师只是笑着对他们说:“你们喜欢虾子,这好啊!大科学家达尔文、法布尔从小不都是昆虫迷吗?你们谁能告诉我,虾子喜欢歇在什么地方?你是怎么抓着的?抓虾用什么办法最好?虾子到底是什么模样、什么颜色的,头上有什么?脚有多少只?尾巴呢……”小调皮们傻了眼,只顾着抓,谁会注意到底是什么模样?看到孩子们傻了眼,袁老师又拍拍他们的肩膀说:“我本想让你们明天向全班同学介绍介绍的,可是你们……这样吧,你们再去抓一次,抓的时候,认真看看,好好想想,回来再讲给我听听,好不好?”孩子们相互望望便撒腿去了。孩子放学回家忙着捉虾,这事
若落在我们手里可能会把他们的家长传来!左一个“不遵守纪律”,右一个“不注意安全”,通常会把孩子说得眼泪汪汪!因为我们所关注、所思考的只是“放学不回家捉虾”这个事情的性质,至于孩子们捉虾的危险大不大,坏事能不能变成好事,我们很少会去关心和注意的。在这一点上,袁老师做了有心人。他通过孩子们对虾的特殊“情结”,引导他们进行观察、思考、探索、教孩子们如何玩得更有意义。教育就是这样,有时只要我们的多些了解和思考,就可能多份选择和智慧。
潜能
传说苏格兰北部的古城堡和蓦地经常闹鬼。有一个人因为公务繁忙半夜时分才回家,而他又必须经过蓦地。蓦地里有偶尔传来令人毛骨悚然的号叫,蝙蝠幽灵一样无声地飞来飞去,枯枝像鬼怪的手爪伸向暗黑的天空。走着走着,他一不小心掉进一个新挖的墓坑里。这个坑太深太大了,人高马大的他几经努力还是爬不出去。他索性坐在那里,等天亮再说吧。这时,又有一个人经过这里,也不小心掉了下去,这个人使出吃奶的力气也爬不出去。先掉下来的人实在看不过去,开口说:“别费力气了,你是爬不出去的。”那人忽然听到说话声以为是遇到了鬼,吓得魂不附体,手脚并用,没想到三两下竟然爬了上去,然后惨叫着逃得无影无踪。每个人的潜能都是深不可测的,我们没有理由给任何人妄下断语-------“你是庸者,你是天才”。谁知道一个人的潜能在什么时候爆发出来?值得思考的是,平常的生活里,“平庸”的人很少爆发自己潜能因而显得平庸,“聪明”的人则会让自己的潜能像山泉一样长流常新地表现出来,因而不同凡响。其实,我们全部可以做出不同凡响的事,因为我们的潜能就像埋藏起来的石油,一直没有得到开发。作为一名教师就是要作这种“潜能”的挖掘者、激发者,使每一名学生身体里的潜能都得到充分的发挥,每一个教师都能做到这一点,那就是整个教育的成功。
第三篇:《教育从尊重开始》读后感800字
《教育从尊重开始》读后感800字(精选5篇)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育从尊重开始》读后感800字(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育从尊重开始》读后感800字1《教育从尊重开始》共分为七章,每一章的内容都十分精彩,令人受益匪浅。在书中既有孙老师独到的发现和深刻的观点,也有精彩的案例和实用建议,是孙老师作为一位父亲教育自己孩子的自述体作品,将体验性、欣赏性、可操作性融为一体,是中国父亲教育的忠实记录。
在本书的第二章中作者提到了要尊重孩子的权利。只有被人尊重,孩子才可能获得自尊,并可能学会尊重别人。所以,我们成年人应当保护孩子的权利意识,给孩子足够的尊重。
尊重孩子,就要尊重孩子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隐私权。而在现实生活中,孩子的这些权利常常被大打折扣,他们的权利时常受到侵犯。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为孩子规划好一切,从上幼儿园开始到上小学、中学、再到考哪所大学,甚至将来从事什么职业,孩子的一切都在他们的安排之下,丝毫不给孩子选择的权利。如果孩子不听从安排,不按照他们的意愿去做,父母就会打着爱的旗号,说一切都是为了孩子着想。
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孩子丧失了他们作为独立的个体所应享有的尊重,做出过激的行为。这不能不让我们思考,我们作为家长和老师,到底应该怎样去教育孩子?怎样尊重孩子?而在这个问题上,孙老师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在女儿升初中、升高中、考大学的时候,孙老师都让女儿自己决定,他作为父亲只是给她一点儿建议。他的这种教育给孩子足够的尊重,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孩子的权利意识,健全了孩子的人格,使孩子变得更加独立。这也正是我们做为父母和教师应该学习的。
曾经看到一篇文章《一只蜗牛去散步》。读完以后感慨很深,教育孩子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在散步,和孩子一起走过他孩提时代和青春岁月,虽然也有被气疯和失去耐心的时候,然而,孩子却在不知不觉中向我们展示了生命中最初最美好的一面。孩子的眼光是率真的,孩子的视角是独特的,家长又何妨放慢脚步,把自己主观的想法放在一边,陪着孩子静静体味生活的`滋味,倾听孩子内心声音在俗世的回响,给自己留一点时间,从没完没了的生活里探出头,这其中成就的,何止是孩子。
在书中第三章作者还提到要给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我十分认同。如今的时代是一个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时代,也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父母都希望孩子能按自己的要求安排时间,都希望孩子的生活没有危险。孩子的课业负担本来已经够重了,双休日应该是孩子放松身心的欢乐时光,在课堂上也是如此,一些孩子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任务之后,剩下的时间就不知道做什么了。究其原因,是我们给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太少了,他们不知道怎样去安排自己的时间。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转变观念,给孩子足够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帮助孩子有效地利用时间,发现生活的乐趣,展示自己的才华,使其能够更健康、更自然地成长。
感谢茫茫书海中让我遇到了你,让我更加领悟到教育的真谛——教育从尊重开始!在今后的教育之路上,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尊重,让我的学生们和以后的孩子都能健康成长。
《教育从尊重开始》读后感800字2闲暇之际匆匆浏览了《教育从尊重开始》一书,书中孙云晓老师用朴实的语言诠释着教育的真谛——教育从尊重开始。作者孙云晓,一位跨世纪新教育的忠实守望者,一位童年的捍卫者,出版的个人专著达三十余部,他总能够捕捉时代的精神,走进儿童的心灵,是一位真正走进儿童世界的学者。书中以一个独生女的父亲的教育经历和感悟。在对一个个耐人寻味的教育实例的生动叙述中,娓娓道来教育的真谛——“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父爱如钙”、“无批评教育是伪教育”、“没有秘密的孩子长不大”等。一个个贴近生活实际的教育案例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好像这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亲耳听过,亲眼见过的平凡小事。但作者却能在这平凡小事中挖掘出让人耳目一新的教育真谛。
作者在书中提到真正的爱是无私的,的确,他是一个非常开明的家长,当他得知女儿的考试成绩不理想时,没有抱怨,没有指责,而是开导女儿,和女儿一起找原因,想办法。作者还指出: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听到有些父母抱怨孩子不懂事说“我白疼你了!”当看到孩子成绩不理想时便说:“你怎么这么不争气,养你有啥用?”平时我和父母们打交道,也经常听到这样的话语,当时我只带着同情,并未多想。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样的家长对孩子的爱是自私的,他在为孩子提供各种优越物质条件的同时希望孩子达到自己所期望的目标。父母一定要端正心态,不管孩子达到达不到自己所预定的目标,都不要抱怨不要用言语伤害孩子。我想父母要有一颗平常心,了解孩子,尊重孩子,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来设定期望值是很有必要的。
作者还在书中提到:“没有孝心的孩子很难有爱心”,“被真爱感动的孩子才会懂得感恩”。我觉得这两种观点很有必要让一些父母知晓。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的确有的孩子不知道体谅父母的辛苦,更不知道孝敬父母。父母对孩子倾注了满腔的爱却得不到孩子丝毫的感恩,反而觉着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面对这样的孩子,父母不应一味埋怨孩子不懂事,应该从自己的教育方法上找原因。作者指出:“培养孩子孝心爱心应从点滴小事做起:如不能让孩子吃独食;要经常给孩子讲讲自己工作的艰辛;不要“有求必应”更不要“无求先应”;父母要在孝敬老人方面为孩子做榜样等。”
父母对孩子的爱应该是纯粹的爱,科学的爱,理智的爱,父母的真爱是一粒粒饱满的种子,撒在孩子稚嫩的心田里,以真爱育真情,用真情换真情。
细想孙老师的每一句话,在教学的细节中也都能得到证实。课堂上孩子搞小动作不听课,不引人注意地摸一下他的头,或是不动声色地把孩子手中的东西拿到一边放好,孩子就会不由得脸红或马上改正自己的行为;孩子犯了错误,悄悄地把他叫到一旁耐心地交流,最后孩子会露出开心的笑容……是《教育从尊重开始》告诉我,这种“悄悄地”就叫“尊重”,正是这种尊重,使每一个孩子都在悄悄地健康成长。
让“教育从尊重开始”,尊重比热爱更为重要。因为给学生以尊重,学生才能感受到师生平等,才能感受到自尊的存在,找到更大的动力,塑起更强的精神支柱。尊重学生是对“以人为本”理念的积极回应。教育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教学生学会做人。而做人的最根本的素质就是尊重。尊重的教育才能教出尊重他人的学生。只有学会了尊重才可能去尊重父母家庭、尊重老师学校、去尊重单位和集体,去尊重社会和国家,只有这样我们的素质教育才能真正实现,我们的学生和国民的素质才能真正提高,我们的社会才能真正的进步。任何一个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有建树的教师,在他们的教育生命的词典里绝对不会缺损“尊重”二字。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位高人说话。我虽然没能和作者面对面地交流,但我有幸走进了他感悟教育真谛的征程中。我想不管父母还是教师如果能像孙云晓那样对孩子多一份尊重,多一份关爱,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宽容,多一份教育艺术,那么会有更多像孙云晓的女儿孙冉那样优秀的人才诞生。
“教育从尊重开始”,让我们从实践中来体会它的真谛吧!
《教育从尊重开始》读后感800字3父母对孩子的爱应该是无条件的、无私无畏的真爱。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听到有些父母抱怨孩子不懂事,说:“我白疼你了!”尤其是当孩子成绩不好或是考试考砸了,有些父母说:“我们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你怎么就这样不给我们争气呢?养你有啥用!”这些固然是气话,却也反映出了家教的一个误区,即爱似乎是有条件的.,至少要用好成绩来与父母交换爱。
说句尖刻的话,我以为这种交换是对爱的亵渎。
父母生了孩子,就有了爱的责任。着爱的唯一目标,是以爱育爱,即把孩子培育成一个健康的人,而人是千差万别的,万万不可用统一的分数或名次来衡量。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深知每一个人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因而不可统一模式。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即使孩子成绩不好,我们所应提供的只有帮助,而不应当是训斥。怜子之心,父母共有,只是天下父母在疼爱自己的孩子、为孩子们付出的时候,也要清醒一下意识:孩子们需要这样的爱?您付出的爱是真正的爱吗?
有句话说:爱孩子是母鸡都会做的事情,要父母爱孩子容易,但要父母给孩子理智的爱却不那么容易。有的父母,往往在爱的旗帜下给孩子提供了过度保护:不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朋友,怕孩子受别人欺负;不允许孩子有零花钱,怕孩子上当受骗;不允许孩子使用火柴和剪刀,怕孩子伤了手指……当您无条件地给孩子施加爱的时候,也要记住:爱离不开理智。没有理智的爱是疯狂的爱,是可怕的爱。
一个“爱”字,是人一生的结晶。这是一个大写的“爱”字,这是一个真正的“爱”字。在天堂的门口,在那个灵魂净化的时候,我开始久久地思索爱的真谛。人之所以成为人,离不开真爱。世界之所以成为世界,依赖与真爱。只有在孩子的心理播下真爱的种子,才是人类真正的希望所在。真爱的种子就是真爱的教育。因此,当您准备在孩子的心理播种的时候,请务必拷问自己:这种子是真的吗?假种子坑农民毁一季,假教育坑孩子毁一生!以爱育爱,就要让孩子被感动。只有真正的爱才能让孩子感动,被真爱感动的孩子,才会懂得感恩。懂得了感恩,孩子心中自然有爱。
现在,经常能够听到父母们的`埋怨,埋怨孩子不懂事,埋怨孩子不知道体谅父母们的辛苦,埋怨孩子不知道父母的工作压力。可是,试想,如果父母们对孩子只一味地奉献,一味地关爱,而不让孩子了解父母所做的一切,不了解父母内心的真实感受,那么孩子就很难懂得感恩,又怎会有对父母的爱呢?不要对孩子付出太多、干预太多,不要为孩子“打理”一切事物。如果父母对孩子的保护太多,那么孩子就会渐渐习惯父母的包办代替,就会认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久而久之,孩子就很难再感谢父母对他们所做的一切了。孩子的心灵是最纯净的,他们能从点点滴滴的生活小事中感受父母的爱心,从而渐渐唤醒内心关爱父母的意识。
孩子涉世未深,难免会犯错误,有时孩子犯错误并非是有意的,儿童期是犯错误最多的时期,与成年人的犯错不同,孩子大多会明知故犯。也许,孩子出于好奇或无知,也许孩子不能像成年人一样控制自己的行为,这时父母需要从心底里宽容孩子的过错。此外,孩子在看待问题上,常常容易夸张或放大自己的问题,以为自己犯了错,父母再也不会喜欢自己了。如果父母再不能给孩子宽容,他可能会感到绝望。此时,如果一宽容之心与和颜悦色,同其剖析事情的原委及是非曲直,孩子可能字字入心、声声如耳,成为进步的一个推动力;相反,如果不问青红皂白,猛批猛打,不许辩解,孩子也可能因恐惧而撒慌、抗拒、出走等等,使问题复杂化,甚至演化为一场悲剧。
也许可以说,宽容是一种智慧,是一种特殊的爱,是一种胜过惩罚的教育。父母有了宽容之心,效果会格外明显,因为宽容让孩子更为难望,这也是一种尊重孩子的具体体现。
当然,教育也需要惩罚,惩罚不是体罚,是教育惩戒,是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过失负责任。没有批评和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缺钙的教育。当然,批评和惩罚要讲究艺术,事实上,宽容就是一种深层次意义上的“惩罚”。
“恨铁不成钢”的父母们,请选择以宽容之心对待您的孩子吧!,请尊重您的孩子吧!您将会看到孩子身上闪耀着比以往更夺目的光彩。
《教育从尊重开始》读后感800字4《教育从尊重开始》这本书是孙云晓写的。读完全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书中草原上的较量这个情节:1992年8月,77名日本孩子来到内蒙古,与30名中国孩子一起举行了一个草原探险夏令营。野炊的时候中方队长发现长得白白胖胖、啥活也不干的都是中国孩子。中国孩子病了,马上哭了,回去睡大觉,日本孩子病了硬挺着坚持走到底。日本家长乘车走了,把鼓励留给发高烧的孩子。中国家长来了,在艰难路段把孩子拉上车。孩子们在8月的草原走上经过三天的长途跋涉,终于胜利抵达了目的地。当夏令营闭营时,日本宫崎市议员作了总结,他特意大声问日本孩子:“草原美不美?”日本孩子齐声吼道:“美!”“天空蓝不蓝?”“蓝!”“你们还来不来?”“来!”这几声大吼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中国人。当日本孩子抬起头时,每个人的眼里都闪动着泪花。日本人满面笑容地离开中国,但留给中国人的思考却是沉重的。草原上的较量,不仅仅是两国孩子的较量,更是两国大人的较量!是两国不同的父爱母爱在较量!是两国的教育在较量!父母怎样给孩子真正的爱和帮助呢?孙云晓的建议是:
1、不要仅仅把孩子当成被教育的对象,多多了解孩子的所思与所想。
2、孩子的成长总是需要一些时间的,所以儿童的教育常常是三分教七分等,等待孩子的成长也是一种美。
3、教给孩子生存之道。在整个人生中,幸福才是最重要的。
这些生存的能力更有可能通向幸福之门。21世纪的父母与老师也许要问问自己:我有教育孩子的执照吗?当一个人做了父母或老师,须拥有执照即良好的教育素质,如现代的教育观念、科学的教育方法、健康的心理、良好的生活方式、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等等。否则,空有一颗爱心,却可能在辛辛苦苦孕育孩子悲剧的命运,争分夺秒地制造未来的灾难。所以,我们应从了解孩子学起,从尊重孩子做起。哪一个父母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是有的父母,不尊重孩子,不善于发现孩子,把自己的理想当成孩子的理想,非要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做,这很有可能扼杀孩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只有发现孩子,解放孩子,尊重孩子的实际情况,才能有幸福的孩子,才能有和谐的家庭。对孩子未来的发展,父母要根据孩子的自身特点来鼓励和引导其成长。发现孩子和解放孩子,是改善和促进良好亲子关系的灵丹妙药。我相信通过付出真诚与汗水,大家的梦想会变成现实。
在书中还有很多诗一样的语言,感染着我。如“惩罚的艺术是唤醒孩子心中沉睡的责任心”“欣赏孩子的优点,这优点就可能成为燎原的星星之火”“小鸟只有飞上蓝天才知道世界有多么的辽阔。”“走出这片雨季等待你的将是明媚的春天。”
《教育从尊重开始》读后感800字5下课铃响了,我对同学们说:“今天的作业稍多一点,同学们今天要辛苦一些。”接著转身在黑板上布置今天的作业,当写下第三项作业时,听到同学们的埋怨声,听著虽不悦,但我忍住了。当我收拾好课本走出教室门口,突然背后传来了一个声音:“神经病。”虽然声音不大,但我听得清清楚楚,立刻怒火冲冲地折回教室:“说这话的人给我站起来。”同学们都用眼睛的余光瞟了一下小F,我知道说这话的人是他了。
我黑著脸走到他身旁问:“刚才那句话你在骂谁?是在骂我吗?”“不是骂你。”小F理直气壮地申辩。我看见他无所谓的样子更加气愤,我指著他身边的同学逐一问他:“是骂他吗?是骂她吗?”他都一一否认,我话锋一转:“全班同学都问完了,你都说不是骂同学,又说这句话不是骂我,难道是在骂你自己吗?”同学们一听,哄堂大笑起来,小F困窘得脸一阵青一阵红,看著他自作自受的滑稽样,我感到胜利的快乐,我得意洋洋地夹起课本回办公室。
第二天在课堂上,我发现小F要么无精打采地趴在桌子上,要么坐著发呆,我故意不理他,看他还有什么花招,正好借此机会一并整治他。可是一连几天,小F还是无精打采的老样子,并没有什么恶作剧,看著他无心学习的样子,我开始急起来。我不禁扪心自问:“我是否挫伤了一个学生的自尊心呢?是否有点咄咄逼人?是否从一开始就戴著有色眼镜去看待小F呢?”我在他的作业本上写道:几天前大家在气头上说的话我没有当真,请你也不要当真。
第二天,我发现小F的状况有所好转,看来我粗暴的处理方法伤害了小F的自尊心。我又在他的作业本上写道:我知道你在同学们中威信很高,我希望你能给同学们树立一个优秀的榜样,所以我对你的期望更高,对你的批评更严厉,你能理解我的一片苦心吗?
第三天,我翻开他的作业本,看见上面写著几句话:老师,对不起,上次我说“神经病”真的不是骂你,那只是我的口头禅,并没有什么恶意,可是你却反唇讥讽我,让同学们抓住笑柄,整天取笑我,让我感到无地自容,所以我就自暴自弃。看了你写给我的话,我知道你没有戴有色眼镜看我,我会加倍努力的。请你相信我,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第四篇:小学健康教育教学设计
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 水平
(二)“口渴了,喝什么?”
石化第二小学 柳艳萍
一、教学内容:《口渴了,喝什么》
二、教学要求:
1、指出饮水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2、让学生了解喝水要讲科学,通过教学让学生明白喝白开水、喝饮料、吃冷饮对身体的影响。
3、教育学生要懂得防病健身,喝白开水最健康。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介绍各种饮用水的特点,使学生知道喝什么水最健康。教学难点:指导学生认识并比较各种饮用水的特点。
四、教学准备:
1、录相片断、图片
2、一朵长期插在纯净水中的花、一朵长期插在自来水中的花、一朵长期插在碳酸饮料里的花、一杯自来水、玻璃片、木夹、酒精杯、吸管。
五、教学过程:
1、引导学生了解水对人体的重要性
师:今天我们来研究喝水的问题。有人说: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你们对这句话有什么想法?(学生展开讨论并交流)
师:(针对学生回答小结)水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喝水的科学才能维护健康,保持活力。
师:面对生活中那么多种类的水,我们应该喝什么水好呢?为什么?(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的看法)
2、播放录相片断。
(1)一个小男孩子体育课下了,喝生水。
喝生水,很不好,里边病菌真不少,虽然眼睛看不到,喝了会把肚子闹。(2)一个肥胖的小男孩子在大最喝饮料。
喝饮料,要适量,饮料里面多含糖,常喝饮料不健康,体重增加会肥胖。(3)两个小孩在喝白开水。
口渴了,喝什么?要喝就喝白开水,开水无菌矿物多,常喝开水最健康。师:图中哪个小朋友做错了,为什么?
(学生回答,选出不正确的,讨论为什么做错了。)
3、介绍三种饮用水的特点,引导学生比较喝什么水最有利于健康。(1)调查学生家庭中选择饮用水的情况和想法。
(教师请家里平时喝煮沸的自来水、饮料、纯净水的同学分别举手,统计人数)(分别请认为喝自来水、纯净水最有利于健康的同学,说一说各自的理由)(2)指导学生进行对比实验。
师:大家讲的好像都有道理。现在的情况是我们都看不见水中是不是有矿物质,无法最后得出一个让大家都信服的结论,我们怎样才能拿出有力的证据呢?(学生思考、讨论,表达设计思路)
师:让我们先来检验这些水样中是不是含有或含有多少矿物质以及杂质。(教师介绍并演示实验方法:分别取各种水样中的一滴水,放到檫干净的玻璃片上,用酒精灯加热玻璃片或让水滴自然蒸发掉,看水滴消失后留下多少残留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或观看教师的实验结果)师:你们发现什么?这能说明什么?(学生回答)
4、引导学生分析与比较,了解各种饮用水的特点
师:刚才的实验向我们展示了各种饮用水中含有的矿物质以及杂质的多少有差别。那么是喝有矿物质的水好,还是喝没有矿物质的水好呢?(学生发言)
师:怎样才能说明你的想法正确呢?(学生思考、交流,提出建议)
(教师借用学生的建议或提出自己的想法,出示水培花的对比实验结果,即三朵分别长期插在纯净水、碳酸饮料、自来水中的花)(教师介绍花实验的操作过程)
师:它们的生长状况有什么差别?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学生交流)
师:这三种可饮用水各自有什么优缺点?(学生讨论,记录,交流)(教师随机板书记录)
师:现在你们知道,喝什么水最有利于健康了吗?(学生回答)
师:我们小学生应该喝没有污染的、能满足人体需要的水。具体喝什么水还要根据家庭的情况而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尽量喝健康水。
六、总结:
(1)为什么口渴最好喝开水?(2)多喝饮料、多吃冷饮有哪些危害?
第五篇:小学心里教育教学方案
小学心里教育教学方案
一、活动内容: 学习如何跟别人交往
二、训练目的、活动时间:这一活动的目的是帮助性格内向、孤僻,不善于与同学交往的同学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本次活动时间为20分钟。
三、活动创新简介:本次活动采取小组活动的形式。在活动前,教师告诉学生,他们每个人都是班集体中的一员,每一个人都必需与他人交往。但是,如何跟别人交往呢?鼓励他们在活动中学会跟别人正确交往。接着,请一名同学上台,谈谈自己是如何跟别人交往的。然后,把学生分成四人一小组,让他们进行谈话交往。最后,让两名学生创设情境进行交往。
四、活动准备:活动前布置学生仔细观察周围同学,思考如何跟别人交往。
五、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在寒冷的冬天,当一缕阳光照耀在你身上的时候,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温暖、舒适)是的,在寒冷的时候,在黑暗的时候,我们需要阳光,因为阳光带给我们温暖、舒适,使我们心情愉快。可是,你们知道吗?并不只有太阳才能给我们带来阳光,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小太阳,都会放射出温暖的阳光。同学们,你们愿意做一个小太阳,给身边的人送上一缕阳光吗?(出示课题:如何跟别人交往)其实,想要送给别人阳光并不难,只要大家学会一项本领,那就是称赞别人(板书:如何跟别人交往)
(二)学习跟别人交往的方法。
1、热情真诚,讲究信用
2、尊重别人,注意礼貌
3、虚心求教,乐于助人
(三)、小组活动 小组活动、交流。
(四)、总结 1、最后让我们来听听“心灵博士”的话。(播放录音)2、小结。
六、活动效果测评: 从小组活动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同学们经过这一次的活动已经亲身体会到了跟别人交往的方法,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