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角的初步认识(优秀范文5篇)

时间:2019-05-12 18:04: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学案例:角的初步认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学案例:角的初步认识》。

第一篇:教学案例: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案例:角的初步认识

具体内容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38~39页例

1、例2。教学目标:

1、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

2.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学会画角。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识。教学重点:认识角。教学难点:正确画角。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

2、提问:从图中你发现什么?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一)联系实际,找角

1、说一说你从图中发现什么?

2、小组活动:找角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有角,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物体上有角,你能找到吗?现在在小组内把你看到的角说给别人听,看哪个小组找到的角最多。

(二)初步感知,指角

师:哪个组的同学想先把你们组找到的角指给大家看?(请几个学生上台指)师:老师明白了,同学们指出的角原来是这样一个图形(边说边在黑板上点一个点),这是个角吗? 生:不是,这是个点。

师:对,这是个点,刚才同学们指的不就是这样吗?想想看,怎样才能将你想的样子完整地指出来?在小组里讨论一下,再指指看(学生活动)师:哪位同学能指给大家看一看。(再一次请同学上台指)师:现在同学们指角的时候,不光指了一个点,还指出了两条直直的线,也就是这样一个图形(出示现成的角),但大部分同学的指法还不对。想不想看看老师是怎样指角的?(教师示范)会指了吗?在小组里再互相指指

(三)小组合作,折角

师:请同学们拿出一张圆形的纸,这张纸有角吗? 生:没有。

师:怎样才能折成一个角?(师生折角,生高举角展示)

师:这里面有好多小秘密,用这个尖尖的扎扎手,有什么感觉,再摸一摸两边,有什么感觉?

谁能给这尖尖的取个名字?谁能给这两条直直的取个名字?

师:像这样从一点引出两条直直的线的图形,就可以说它是一个角。谁能告诉大家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同桌互说:自己折的角的顶点、边在哪里?

(四)动手操作,演示活动角

1、师:(出示活动角,两边重合)

请同学们拿出活动角,跟老师一起做(师让活动角慢慢张开)

你发现角有什么变化?

师:请你跟我这样做。

你又发现角有什么变化?

师:通过刚才的操作,我们知道角有大有小,角的大小跟角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角的两边叉得越开,角就越大。

2、魔术

师:同学们表现真好,老师送你们一个魔术。(抽动活动角)你看到什么?角的大小有没有变化? 师:角的大小跟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3、比较角的大小 师:(课件出示)猜一猜,下面两个角,哪个大?哪个小? 师:怎样验证?(打开p40,用三角板验证)你发现什么?

(课件演示:两个角重合)

(五)体验感悟,画角

1、师: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请把角的样子画在纸上。(学生利用自己喜欢的工具试一试)

2、展示学生画的角 师:画得怎样?

3、师示范画

师:想知道怎样画又快又美观吗?

4、请用正确的画法再次画一个角。

[评析:教师给学生提供充分发挥的机会,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在探索和自主体验过程中,学生获得体验]

(六)总结升华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三、巩固拓展(游戏)

1.师: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老师奖励你们做游戏,好吗?(好)同学们喜欢爬山吗?(喜欢)今天咱们就来做个爬山游戏。看,这就是那座山,在通往山顶的路上,设了这样几个关口,只有顺利闯关,才能到达山顶。哪组同学愿意带领大家率先闯过第一关 电脑出示:下面图形哪个是角

2、师:现在继续闯第二关。电脑出示:下面图形中有几个角?

3、师:第三关最难,谁有信心继续闯关?电脑出示:下图中有几个角? [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习内容贴近儿童,教学设计体现了“生活——数学——生活”的整体思路,是学生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数学课程的人文精神和社会性。如授课伊市始,教师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图入手,引导小组讨论:图中哪些物体上有角?教学中利用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在找角的过程中初步体验到角这一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初步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生活,同时初步感悟到角的基本特征。整个教学过程,找角──指角──折角──做角──画角,无一不是学生的主动操作与探索,可以说,正是由于教师敢放手,才有了学生的主动探索与思考,才有了学生的自主构建,才有了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才有了学生的全员参与,才形成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心态,才有了学生的主动体验。我设计了找一找、折一折、摸一摸、做一做、画一画等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在充分的活动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建立角的表象,丰富了对角的认识,发展了空间观念,真正体现了“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模型的过程”这一基本理念。本节课我没有完全按照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照本宣科,而是在准确把握教材知识点的前提下,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现有知识水平出发,对教材进行了恰到好处的“改造”,这样的改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更贴近,更容易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更容易接受。这也是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体现

第二篇:《角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

A教学:

师:同学们,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图形吗? 生:是角。师:真好!在生活中哪些地方有角呢? 生:„„ B教学:

师:同学们,咱们今天一起研究角的有关知识。我知道,几天前,每个小组都进行了有关角的资料的收集,并进行了一定的整理。现在用你们喜爱的方式来交流一下,好吗?

各个小组代表开始交流。

分析:一节课中究竟安排几次小组学习为宜呢?我们经常这样讨论着。细细分析这种讨论,它其实是把合作交流局限在教学环节之上。试想,一节课都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交流,又有何妨呢?下节课再整理归纳就是了!打破知识的分割,建立一种大的课程观和教学观,我们完全可以在课堂内探索更大时空的合作与交流。同时,合作交流不能仅仅限于课内,学习小组不能是课内象集体,课外如“散兵”。课外的合作交流,更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更能调动他们的集体荣誉感。让我们从整体着眼,从形成氛围和培养习惯入手,积极地将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变成一种师生不断“对话”与“协作”的过程,让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发挥出它更大的效应。

第三篇:《角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

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在数学化的活动中认识角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 长兴县水口乡中心小学 樊立新

一、背景分析

《角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初步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几何知识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对“角”有一定的感性经验,但对真正几何意义上“角”的认识可能还是模糊不清。教材从引导学生观察实物中的角开始,让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角。学生再通过实践操作活动:用一张纸折角、用两根硬纸条做活动角,逐步形成角的表象。最后再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因此,《角的初步认识》这一课,虽然是角的初步认识,但还是不能停留在生活经验、情景中,必须“跳”出感性,上升到理性,达到一定水平的数学化的认识。

二、教学过程

(一)从常见的平面图形引入“角”

出示图形:只露出3个角的三角形,露出4个角的长方形,露出5个角的五角星,引导学生猜一猜后面都躲着什么图形,并说出根据露在外面的角。

(二)观察实践,认识“角”的基本特征

出示各个角,仔细观察,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引导学生发现被我们称为角的有什么共同特征:都有一个顶点,两条边。通过区别、判断等活动,进一步明确“角”的基本特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找一找并分享生活中的角。

(三)学用尺子画角,通过画角进一步加深对角的认识

学生尝试画一个角并说一说自己的画法,再由教师示范画角,并指导学生:先画一个顶点,再用直尺从这个顶点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了一个角。最后小结,说说你是怎么画的,画角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四)活动练习,初步感知、建立角的大小的概念

这一环节我设计了几个小活动,如小游戏“谁的眼力好”,出示很多角,学生来找找看哪些是从图形(长方形)上剪下来的角,体会角有大有小,角的大小与角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又如小游戏“谁的手儿巧”,学生尝试把吸管做成一个实物的角。学生通过操作,让角变大、变小,感受角可大可小,角的大小与角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五)寻找身边的角,进一步巩固“角”的概念。

出示一个我们小时候玩的游戏:滑梯,抽象出角,分析滑梯变成:直角、60度左右的角,30度左右的角,提出问题:你会选择哪个滑梯,说说你的理由。

三、案例分析

由于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过渡阶段,特别是低年级儿童,他们的思维仍然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在教学中,这就不可避免的要产生几何图形的抽象概括性与儿童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怎样去解决这一矛盾呢?我认为最根本的途径是教学中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把对角的认识建立在丰富感性材料的基础之上。

整个课时将观察、操作、演示、实验、自学讨论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引导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充分遵循了(从)感知→(经)表象→(到)概念这一认知规律,采取了找一找、看一看、摸一摸、折一折、做一做、画一画、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等多种活动方式,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形成的能力。并充分发挥现代教学多媒体组合的优势,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静态的课本材料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动手中思维、在观察中分析,把外在可见和内在不可见的角印在大脑里。从而进一步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努力做到教法、学法的最优结合,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探索新知的过程。

数学教学的基本内涵可归纳为“思维的体操”,以学生“学而思之”为主要特征,“清清楚楚一条线,不要模模糊糊一大片”这是数学教学要重视条理性、逻辑性的一个形象化的表述。在空间与图形这一领域的教学中,热衷于搞情景活动和制作华丽的课件,上课很花哨,教具一套又一套,活动一个接一个,以为如此这般才能达到教学效果。可效果却适得其反,生活味冲淡了数学味,形象化替代了抽象化,数学学习的本质被异化了。本课的教学简简单单,从图形中来到图形中去,“抓”住“角”这个融于其他常见图形中的数学符号,在分辨中逐步认识其本质特征,并在画角中进一步加深认识,在角的比较中初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叉开大小有关。在这一系列数学化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抽象思维,提升空间观念。

正如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所说的:“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 2 发现、探索、研究,因为这样理解更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在课堂教学中,我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教学方案,考虑课堂结构,注重丰富的教学情境的创设、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注重对学生开展探究学习的指导、注重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实现课堂中师生、生生之间多向交流,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有效地进行学习,让全体学生自始至终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之中,并不断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他们学数学课堂是学生发展的天地。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真正地把创造还给学生,使课堂焕发生命力,才能让教育成为充满智慧的事业,才能有效地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学会创造。

第四篇:角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分析

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分析

任课教师:陈贵香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2.过程与方法:通过找角、剪角、画角、评角等一系列活动,培养动手能力、合作意识,激发创造性思维。在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通过课堂中创设的生活情境,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准备:

课件、三角板、活动角及装有长方形、圆形、五角星等图片的信封(每生一个)。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老朋友,你们想见见它吗?

生:想。

(老师拿出一个长方形图片。)

师:你知道它是什么图形吗?

生:长方形。

师:我们一起来说说它有几个角,都是什么角。

生:长方形有四个角,四个角都是直角。

(板书:直角)

二、学习锐角和钝角

师:你们猜猜看,一个长方形剪一刀,剪掉一个角,还剩几个角?

生1:3个。

生2:4个。

生3:5个。

„„

师:刚才同学们的猜想是不是都正确呢?我们来试一试好吗?

(请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长方形图片进行操作,剪得的结果如图

1、图

2、图3。然后进行集体交流。交流时教师用CAI课件动态展示学生剪的各种情况。)

(6号角出现争议)

师:可以用什么方法正确判断6号角是什么角?

(让学生拿出画有上述图形的作业纸,想办法进行验证。)

生1: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去量。

生2:也可以用数学书上的直角去比一比。

„„

小结:看来像这样用眼睛无法判断一个角是什么角时,我们还可以借助三角板上的直角来量一量。

3.找角。

师:我们已经会辨认锐角和钝角了,下面我们来找一找教室里有没有我们学过的角。

生1:课桌表面有四个直角。

生2:黑板表面有四个直角。

生3:广播上也有四个直角。

„„

师:刚才同学们找到了很多直角。却没有找到钝角和锐角。不过我们可别小看了钝角和锐角,生活中少了它可还真不行呢。

师:你们看这是哪儿?

(课件出示图片。)

生:嘉兴市勤俭路上的勤俭大桥。

师:对,这是我们嘉兴美丽的铁索桥。你能不能在桥上找到我们学过的角?

学生尝试找角,他们在桥上找到了各种各样的角。

三、实践活动

1.在图形中找角、创造角

师:角的用处可真不少。下面老师请同学们拿出信封中的图形,找一找这些图形中有没有角,都有哪些角。同桌同学可以讨论一下。

生1:五角星和三角形上都有钝角和锐角。三角板上有锐角和直角。而月亮形和圆形上没有角。

生2:我认为月亮形有两个锐角。

生3:我认为月亮形没有角。

师:有同学说月亮形有两个锐角,有同学说月亮形没有角,其他同学是怎样想的?

生:角的两条边是直的,而月亮形是弯的,所以它没有角。

师:你真棒。

师:刚才小朋友们都说三角板上有直角和锐角,没有钝角。如果老师给你两块三角板,你能不能拼出各种不同的角?试一试,并交流。

(学生用两块三角板拼出了各种锐角、钝角和直角,并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

师:刚才同学们都说圆形上没有角,那么你们能不能在圆形上创造出一个角。

学生进行创作,然后交流。

学生在圆形上通过画、剪、折等方法创造出各种各样的角。

2.变角游戏

师:你们看老师手上拿的是什么? 生:活动角。

师: 对,这是神奇的活动角,它会变。你们看,老师变出了一个什么角?

生:锐角。

师:现在呢?

生;钝角。

师:能不能变一个直角?

生:能。

师:如果给你们一个活动角,你们会不会变。

生: 会。

师: 下面请同桌同学合作,一位同学报角的名称,另一位同学来变,好吗?

(学生变角。)

师:下面请同学们听老师的口令来变角。锐角。

师:老师发现许多小朋友的锐角和叶老师变的不一样。你们说行吗?

生1:行,因为只要比直角小的角都是锐角。

生2:锐角有无数个。

四、课后延伸

师:老师把活动角的两边拉成一条直线。你们看它还是不是角?是什么角?这个知识我们课外再去研究吧。【案例评析】

本节课的设计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知识水平,以学生的主动探索学习为基本活动形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生活情境引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学生对角的认识情况,把握好教学的起点。

2.学习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脑,手各种感官参与到学习中来,在玩中学,逐渐领悟,从实物中抽象出角的几何形体,建立角的表象。突破本课的重难点。3.教师敢于放手,给学生的活动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整个教学过程,找角──指角──折角──做角──画角——数角,无一不是学生的主动操作与探索,可以说,正是由于教师敢放手,才有了学生的主动探索与思考,才有了学生的自主构建,才有了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才有了学生的全员参与、才形成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心态,才有了学生的主动体验。4.注重了学生的实践与操作,体现出了活动教学思想。本节课自始至终贯穿了学生的动手操作与实践,这不仅符合低年级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和几何初步知识直观、操作性强的知识特点,更重要的是充分体现了以活动促发展的活动教学思想。教师把原来的知识传授设计成了一连串的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探索、在活动中发展,整个教学过程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基础,学生真正动了起来,课堂真正活了起来。

5.创造性地运用教材。

本节课教师没有完全按照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照本宣科,而是在准确把握教材知识点的前提下,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现有知识水平出发,对教材进行了恰到好处的“改造”,这样的改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更贴近,更容易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更容易接受。这也是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体现。6.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把静态的课本材料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将多媒体课件引入课堂。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通过它的形、声、色、动、静的变化,形成鲜明的表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迪学生的思维,使教学过程始终吸引他们主动去探索问题,发现规律,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动手中思维、在观察中分析,把外在可见和内在不可见的角印在大脑里。

第五篇:《角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材分析:

《角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在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接触到的一个抽象的图形概念,教材通过主题图校园一角——引导学生从观察实物开始,再通过让学生实际操作,如找一找,折一折,比一比,做一做,画一画等活动加深学生对角的认识并掌握角的基本特征,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其它几何图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课教学目标为:①教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初步感知角的大小,会画角。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③让学生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④创造平等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互助协作精神,形成良好心理素质。教学重点: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用尺画角。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画角的方法,说出通过直观感知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而和边的长短无关。学生分析: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角虽然还比较抽象,但在生活中他们对角并不陌生,能够很容易的在周围的物体上找到角,怎样引导学生从观察实物中抽象出所学的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感受

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通过具体的实际操作活动,帮助学生获得直接的经验,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数学的概念和法则,为学生学习几何知识做好准备。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认识角,我在教学中主要引导为主,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有机结合,多种形式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充分活跃起来,通过各种活动,丰富了学生对角的认识,使学生的空间观念得到发展。教学过程:

1、找角。

学生观察教材上的校园情境图。学生仔细观察后汇报。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有角,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物体上有角,你能找到吗? 生自主活动:找角。找到后,互相说说感受。

(让学生从身边找角,并且互相说说,这样使每个学生都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另一方面使学生经历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摸角。摸一摸刚才找到的角并交流感受。

3、做角。学生使用各种方法,做出不同形状的角。学生制作时,师巡回指导。

师出示自作的活动角,请同学们帮忙:哪位同学能把角变大或变小一些?

(指名一个学生演示,让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体会、理解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这一知识点。通过学生的观察、操作与体验,使难点得以突破。)

4、识角。先让学生带着“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的要求自主学习汇报:说说角各部分的特点及角的组成;标出顶点和两条边。

5、画角。老师先示范,画好后让学生说说画角的步骤,再让学生画,画好后,标出角各部分的名称。请几个稍差的学生上台板演,然后集体评析。

(引导学生通过折、摸、画、等办法,自己去辨别、理解角。在学习过程中做到了边讲边练,讲练结合,且指导针对性强,并注意及时反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6、比角。让学生观察小黑板上的几组角:短边角小、短边角大、边相同但角不相等、边不同但角相等等几种不同情况,让学生比较每组角的大小。比较后进行验证,引导小结: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通过活动,让学生互相交流,探究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使学生的感官参与经历“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促成他们丰富了对角的认识。)

7、练习反馈,对本课所学知识加以巩固。小黑板出示一些填空、判断、画角等题,让学生辨析比较并动手画一画。

(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使得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反馈及时、准确、高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学生的空间观念得到发展。)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我设计了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找一找、做一做、画一画等活动,自始至终贯穿了学生的动手操作与实践,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这不仅符合低年级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和几何初步知识直观、操作性强的知识特点,更重要的是充分体现了以活动促发展的活动教学思想,让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在自主探索与使用交流中,建立角的表象,从而丰富了对角的认识,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虽然本堂课学生注重了学生的动手操作,但有几个方面还存在问题。如在学生做角活动中,由于时间给得较少,少数学生可能并没有真正掌握方法,有的学生方法单一;在比较角的大小的处理上也不够好,时间太短了,可能导致难点没有突破,通过后面的反馈情况来看,至少有部分学生是没有弄明白的。这告诉我:在教学设计时,要尽量合理安排好时间,还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要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都尽可能掌握所学知识,老师的针对性辅导力度还要更大些。

下载教学案例:角的初步认识(优秀范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学案例:角的初步认识(优秀范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角的初步认识案例分析

    角的初步知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用尺子画角,体会角是有大小的,感悟角的大小只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3、通过学生观......

    角的初步认识优秀教学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 一、 谈话引角 1、 出示“角娃娃”,问:平时生活中你听说过角,见过角吗? 2、 生发表见解,说说自己见过的、听过的角。 3、 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师:小朋友们见多识广,见过......

    《角的初步认识》优秀教学反思

    《角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内容。本课我从学生最熟悉的校园入手,在考察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还复习了以前学习过的简单平面图形,并从一部分图形中引出......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与反思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与反思 【教学案例】 1、小组合作,分一分。 师:请小组长打开1号学具袋,一起分一分学具袋内的各种图形卡片。 师:你们把这些图形卡分成几类?生:长方形、......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与反思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与反思 新的数学教学理念中强调:如何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是看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否给学生创设出探索的空间,引领学生自己通过看、想、说、讨论、......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与反思

    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及反思 教材分析: 《角的初步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38至39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

    《认识角》教学案例

    《认识角》教学案例 黑龙江省黑河市实验小学关海龙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68—71页。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角的初步认识优秀说课稿

    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各位老师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角的初步认识。下面,我将从五个部分进行说课:教学理念,教材、学情分析,教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