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教师资格证面试:《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教案

时间:2019-05-12 18:07: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上海教师资格证面试:《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上海教师资格证面试:《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教案》。

第一篇:上海教师资格证面试:《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教案

上海教师资格证面试:《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识记战略防御、战略反攻、三大战役和杜江战役的史实;理解解放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创设情境,客观再现解放战争的三个阶段,逐步掌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解放战争过程的分析,掌握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三大战役。

三、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问题教学法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多媒体课件播放《重庆谈判》视频短片,要求学生观看视频,并思考:重庆谈判是怎么一回事?它有何影响? 学生观看视频,回答问题。

之后教师总结,带领学生共同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重庆谈判、双十协定),复习解放战争的背景知识。

教师过渡,导入新课:在美国的帮助下,国民党做好了发动内战的准备。在生死存亡的关头,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将作何应对?学习完今天的课程,我们就会得到答案。

环节二:新课教学

(一)粉碎国民党全面和重点进攻

1.教师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回答问题:国民党发动内战的标志是什么?第一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结果如何?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1946年6月底,蒋介石调集重兵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第一阶段国民党发动全面进攻,但在解放军奋起反击下失败。

教师总结,并利用图片“1947年3月,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对中共的政策转变进行介绍,加深学生印象。

2.教师提问:全面进攻失败后,国民党策略做了什么调整,结果如何? 学生阅读教材,得到答案: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解放区。中国共产党采取避敌主力、诱敌深入、各个击破的方针,粉碎了重点进攻。

教师总结,并介绍1947年5月16日,我军歼灭了敌自诩为“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编74师及整编第83师一个团共32000余人,击毙师长张灵甫的史实,加深对粉碎重点进攻知识的认识。

过渡:国民党的全面、重点进攻粉碎后,中共力量逐渐增强,对国民党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二)战略反攻与决战胜利

1.教师带领学生阅读教材小字部分,了解刘邓挺进大别山的史实,认识到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由此拉开。

2.教师多媒体课件展示三大战役的空白表格,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并分小组进行讨论,对表格进行填充。

填写完表格后,教师多媒体课件展示三大战役示意图,讨论小组中分别邀请三位同学结合图片向大家介绍三大战役的概况,通过小老师的环节学习三大战役。

3.教师多媒体课件播放诗朗诵《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师生共同欣赏。并思考问题:“钟山”指什么?“不可沽名学霸王”指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钟山”代指南京。“不可沽名学霸王”是说不同意国民党“划江而治”的图谋,坚决推翻其反动统治。

4.教师提问:(1)在解放军发起总攻之前,国民党作了哪些努力?(2)1949年4月23日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为什么? 教师带领学生阅读教材相应内容,找到答案:(1)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下野,李宗仁任代总统并与共产党恢复和谈,最终却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国民党政权覆灭的命运已无可挽回。(2)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4月23日解放南京,国民党政府在中国大陆的统治结束。

环节三: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课知识。

作业:思考中国共产党能够取得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是什么?下节课分享。

六、板书设计

来源:上海教师资格考试网

第二篇: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教案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教学目的]:

基础知识: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中共争取和平的不同方针;北平和平谈判;国民党统治的覆灭;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思想教育:

1、人民解放战争的迅速胜利,国民党败亡的根本原因在于它反动的阶级本质,而其腐朽的统治正是它政治、经济、军事全面破产的必然结果。

2、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说明:中共的领导地位是在革命斗争中形成和确立的,中国走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能力培养:

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国共双方围绕和平谈判而展开的斗争,培养学生从复杂现象中看本质的能力。

2、通过对中国新民主革命斗争的回顾,培养学生动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历史现象,总结历史经验的能力。[重点难点]:

重点知识:七届二中全会,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原因。

难点知识:对新民主革命胜利基本经验的分析、概括。[课时安排]:一课时 [讲授过程]:

[引入新课]:

复习三大战役的概况和意义。

[讲授新课]:

一.七届二中全会:

时间、内容、意义(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二.国共和平谈判和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

1.国共和平谈判:

思考:国共和平谈判的背景?主张?结果?

背景:①三大决战的即将结束,国民党败局的决定;②蒋的求和声明;③中共为尽早实现国内和平。

主张:①蒋---以和谈作缓兵之计;②李---和中共划江而治;③共---为尽早结束战争,揭露蒋的阴谋。

结果:虽达成《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但蒋没有签字,和平的阴谋被揭穿。

思考:引用课本71页材料分析国民党的假和平的阴谋。

2.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

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4用23日解放南京,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三.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原因:

客观上:①政治孤立,失去民心;②军队厌战,士气低落;③统治腐败,贪官横行。④美援断绝,蒋桂分裂。

主观上:①中共的正确领导;②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③走经过新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发展的道路;④掌握了革命武装,并坚持武装斗争;⑤组成了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⑥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思考:中国近代历史上各种不同的政治力量曾提出过哪些不同的救国方案?结果怎样?从中你得出什么启示?

提示: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 [小结]:(略)

[作业]:

一、选择题

1、在七届二中全会上,中国共产党对解放后中国社会性质的设想是()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A、由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

B、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C、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

D、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2、1948年,蒋介石曾气愤地说:“我不是被共产党打倒的,是被国民党打倒的。”这反映了()A、国民党的腐败导致了国民党政权垮台

B、国民党军队起义导致国民党失败 C、国民党内部的矛盾迫使蒋介石下野

D、国民党内反蒋势力不断增长 3、1945年重庆谈判和1949年北平谈判都是国民党首先提出的,主要都是为了

A、把内战的责任推给共产党

B、在国共两党的政治斗争中赢得主动 C、需要共同商讨国内和平问题

D、以和谈换取部署作战的时间

4、标志着国民政府统治结束的事件是()

A、三大战役结束 B、蒋介石下野

C、北平和谈失败 D、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5、中国民主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的核心是()

A、开展武装斗争 B、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C、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D、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二、问答题

1949年北平和谈与1945年重庆谈判背景和结果有哪些不同以及共同点?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C

3、D

4、D

5、D

二、问答题

背景不同:1945年抗战胜利后,美国从扶蒋反共立场出发,帮助蒋介石抢夺抗战胜利果实;蒋介石采取了“假和平、真内战”的反革命策略,电邀毛泽东去重庆“共同商讨”国内和平问题;中共中央为了尽力争取和平、揭露美蒋反动派假和平的阴谋、以利于团结和教育广大人民,提出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号,派毛泽东等到重庆同国民党当局举行和平谈判。1949年,由于国民党军队在三大战役中的大溃败,加上美国和国民党内部的压力,蒋介石在1949年元旦发出“求和”声明,企图用假和平作缓兵之计;毛泽东发表对时局的声明,揭穿了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但为了迅速结束战争,实现国内和平,减少人民的苦难,提出和平谈判的八项条件。李宗仁出任代总统,表示愿意和平谈判,企图与共产党划长江而治,开始了北平和谈。两次谈判都是国民党主动提出,但是目的都不在真正谈判;而中国共产党接受谈判要求,都是出于争取和平的愿望。

结果不同: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代表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规定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国民党迅速结束“训政”,实施“宪政”;召开政治协商会议;保证人民享有民主、自由的权利等。但是,对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问题,虽然共产党方面作出重大让步,但仍未能达成协议。按照《双十协定》规定,1946年初在重庆召开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府协议,但是政协协议很快被国民政府撕毁,1946年夏,全面内战爆发。1949年则不同,4月初,周恩来为首的共产党代表团同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团以八项条件为基础在北平举行和平谈判,双方达成《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被南京国民政府拒绝,国民党假和谈的骗局彻底揭穿了;4月21日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迎着敌人的炮火,横渡长江,推翻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两次谈判都由于国民党反共反人民的真实目的而无法真正进行或贯彻。

亿库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三篇:2017上海教师资格证面试:《青花瓷》教案

2017上海教师资格证面试:《青花瓷》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青花瓷的器型分类,清华瓷纹饰分类,能通过语言从器型、纹饰、造型几方面对青花瓷进行品鉴。

过程与方法:通过赏析、思考并讨论,感悟青花瓷的审美韵味和独特视觉效果,提高审美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能逐渐提高审美品位,提高审美品位,养成尊重传统文化的审美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掌握青花瓷的器型分类和青花瓷作品鉴赏要素,能够运用语言分析欣赏青花瓷作品。

难点:学生对于以青花瓷为代表的传统艺术文化的美感感受程度。

三、教学方法:

情景法、感悟法、讨论法。

四、教学准备:

教材,多媒体课件,青花瓷图片及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周杰伦的歌曲作品《青花瓷》,引发学生兴趣并提问:同学们,你们对青花瓷的印象是什么样的?什么样的瓷器才是青花瓷? 学生回答,老师总述:用钴矿在瓷器上描绘纹样,高温烧造成蓝色的华丽瓷器。引出课题《青花瓷》。

(二)欣赏名品,直观感知

展示不同器型不同纹饰的青花瓷图片,学生欣赏图片并思考问题:青花瓷有哪些器型?青花瓷主要功能分别是什么? 学生思考并老师总结:杯、瓶、盒、碗、盖等。功能属于实用生活器皿,包括日常餐具和装饰类器皿。

(三)青花之美,具体分析

展示三幅不同纹饰的不同类型花瓶,学生欣赏图片并进行讨论:青花瓷的纹饰大概分为哪些?三幅花瓶都属于什么类型? 学生代表发言老师总结:纹饰有山水人物,诗文书画,花鸟虫鱼,题材丰富广泛。三个花瓶分别属于玉壶春,葫芦瓶,凤尾瓶。

鼓励学生用彩色铅笔画出其中一个青花花瓶的轮廓和具体纹样。并鼓励学生自愿上台展示分享自己的作品。

(四)情感分析,领悟探究

展示青花缠枝莲大罐,学生思考并讨论:这件作品纹样分为几层,花纹类型分别是什么?给人什么样的审美感受。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纹样共分为五层,不同层次表现不同的纹样。体现青花瓷丰富明丽,端庄高雅之美。

(四)巩固新知,实践展评

展示元明清不同青花作品,并提出问题:

青花瓷产生于什么时期,你们更喜欢哪个时期的作品?为什么?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激烈讨论,教师巡视指导。以辩论赛形式进行自评、互评,教师根据不同小组情况总结亮点和共同存在的问题,从不同朝代青花瓷的意蕴、风格、特点等方面简述。

(五)小结作业

师:现在,大家回顾一下,欣赏一件青花瓷作品要从哪几个方面? 学生回忆思考,师生一起总结并引导同学们在课后,可以多和朋友们、家人一起去博物馆欣赏不同风格的书法作品,拓展知识,提升品位。

六、板书设计

七、课后反思

来源:上海教育人才网

第四篇:上海教师资格证面试:《库仑定律》教案

上海教师资格证面试:《库仑定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定性实验探究与理论探究库伦定律建立的过程。(2)库伦定律的内容及公式及适用条件,掌握库仑定律。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定性实验,培养学生观察、总结的能力,了解库伦扭秤实验。(2)通过点电荷模型的建立,感悟理想化模型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提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意识。

(2)了解人类对电荷间相互作用认识的历史过程,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体验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和喜悦。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库仑定律及其理解与应用

2、教学难点: 库仑定律的实验探究

三、教学用具

毛皮,橡胶棒,气球,玻璃棒,丝绸,易拉罐,泡沫小球,铁架台。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

演示实验:让橡胶棒、玻璃棒摩擦起电,靠近易拉罐,会发生什么现象?(易拉罐被橡胶棒、玻璃棒吸引滚动起来了)既然电荷之间存在相互作用,那么电荷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二)新课教学:

一、通过实验探究电荷间作用力的决定因素(一)定性实验探究:

探究一: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

猜想:电荷间相互作用力可能与距离、电荷量、带电体的形状等。

如何做实验定性探究?(1)你认为实验应采取什么方法来研究电荷间相互作用力与可能因素的关系? 学生:控制变量法。

(2)请阅读教材,如果要比较这种作用力的大小可以通过什么方法直观的显示出来? 学生:比较悬线偏角的大小。

组织学生根据现有器材,设计出可能的实验方案。(3)你想选取哪些实验器材? 球形导体,两个自制的带细线泡沫小球,铁架台,橡胶棒,毛皮,气球。(4)实验前先思考:可用什么方法改变带电体的电荷量?(5)实验探究步骤: 引导学生得出实验的具体步骤。

细线两个泡沫小球A、B,用摩擦起电的橡胶棒接触其中一个小球A,然后把A小球与B小球接触,细线偏离竖直方向一个角度θ。①保持电量q一定,研究相互作用力F与距离r的关系。将泡沫小球B逐渐远离A,观察偏角。②保持距离r一定,研究相互作用力F与电荷量Q的关系。再把橡胶棒与小球A接触,增加小球A电量,观察偏角。

(6)学生实验、观察记录并得出结论: 先画受力图,如果B对A的力是水平的,则F电=mgtanθ,如果θ越大,则F电越大,这样可以通过θ的变化来判断F电的变化。

定性实验结论:电量q一定,距离r越小,偏角越大,作用力F越大。距离r一定,电量q增加,偏角变大,作用力F越大;实验条件:保持实验环境的干燥和无流动的空气(二)定量实验探究,结合物理学史,得出库仑定律:

提出问题:带电体间的作用力与距离及电荷量有怎样的定量关系呢? 根据我们的定性实验,电荷之间的作用力随着电荷量的增大而增大,随着距离的增大而减小。这隐约使我们猜想,电荷之间的作用力是否与万有引力具有相似的形式呢? 事实上,在很早以前,一些学者也是这样猜想的,卡文迪许和普利斯特等人都确信“平方反比”规律适用于电荷间的作用力。但是仅靠一些定性的实验,不能证明这样的结论。

而这一猜想被库伦所证实,库仑在探究三者之间的定量关系时,定量实验在当时遇到的三大困难:

①带电体间作用力小,没有足够精密的测量仪器;怎样确定带电体间的作用力的数量关系? ②没有电量的单位,无法比较电荷的多少;怎样确定电荷量的数量关系?

③带电体上电荷分布不清楚,难测电荷间距离。怎样测定电荷间的距离? 同学们,如果是你,你能想到怎样的方法来解决这些困难? 引导学生用类比的方法得出三大困难的对策: 卡文迪许扭称实验——库仑扭称实验,对称性——等分电荷法,质点——点电荷

①、放大思想:力很小,但力的作用效果(使悬丝扭转)可以比较明显。

②、转化思想:力的大小正比于悬丝扭转角,通过测定悬丝扭转角度倍数关系即可得到力的倍数关系。

③、均分思想:带电为Q的金属小球与完全相同的不带电金属小球相碰分开,每小球带电Q/2,同理可得Q/

4、Q/

8、Q/16等等电量的倍数关系(电荷在两个相同金属球之间等量分配)。课件演示电荷在相同的两个金属球间的等量分配。

④理想化模型思想:把带电金属小球看作点电荷(理想化模型)利用刻度尺间接测量距离。

点电荷:当带电体间的距离比它们自身的大小大得多,以致带电体的形状大小及电荷分布状况对它们之间的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时,这样的带电体可以看做带电的点,叫点电荷。它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点电荷不存在。(与“质点”进行比较)接下来引导学生观看库仑扭秤的实验视频与库仑当时的数据,总结规律。(观看视频)。

库伦在艰苦的条件下,联想到万有引力定律和卡文地许扭称实验,利用巧妙的库伦 扭秤装置和方法,发现了库伦规律。通过刚才的展示过程让学生了解库仑探究的过程、思路、方法。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规律吗? 电荷间相互作用力与电荷间距离成平方反比关系,与电荷电量乘积成正比。介绍:库仑扭称实验只能定量测出同种电荷间相互作用力,库仑还利用电单摆实验定 量测出异种电荷间作用力大小。让学生体会库仑定律的完美。

二、库仑定律:

内容:真空中两个点电荷间的作用力大小与两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电荷间的距 离平方成反比;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这个规律叫做库仑定律。电荷间这种相互作用的电力叫做静电力或库仑力。

五、板书设计 库仑定律

一、通过实验探究电荷间作用力的决定因素(一)定性实验探究

(二)定量实验探究,结合物理学史,得出库仑定律

二、库仑定律

内容:真空中两个静止的点电荷的相互作用跟它们所带电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之间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六、教学反思

来源:上海教师资格考试网3

第五篇:2017上海教师资格证面试:乙烯——教案

2017上海教师资格证面试:乙烯——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乙烯的结构特点;认识乙烯的主要化学性质。【过程与方法】

提高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体会有机物从结构到性质的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有机化学中结构决定性质,领悟内外因的辩证关系;通过乙烯性质实验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乙烯的结构特点和主要性质。【难点】

乙烯加成反应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情境创设】以生活小故事的形式讲述生活中很多水果有催熟的功能,如香蕉。并解释其原因是成熟的香蕉的能释放一种物质叫乙烯,乙烯具有催熟的功能。以图片、新闻的形式展示很多塑料制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及废弃塑料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并说明塑料制品也和乙烯有关。

【激疑】乙烯是一种什么物质?其结构和性质如何? 设计意图:以生活中的化学情景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探究价值,有利于学生养成从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意识。

2.新课教学(1)乙烯的结构认知

【教师】展示乙烷、乙烯的球棍模型,将模型分给学习小组观察。学生观察、分析、讨论。

得出结论:①乙烷分子中只有单键,乙烯分子中有碳碳双键,且其中一个键易断裂。②乙烯分子中6个原子在同一个平面上。

【教师】写出乙烷的分子式、结构式及结构简式,并启发学生学出乙烯的分子式,结构式及结构简式。

设计意图:学生直观观察乙烷和乙烯的立体模型,通过对比,熟知乙烯的双键及平面结构,加深碳四价理论的理解,从结构式及结构简式的书写进一步巩固乙烯的结构,为乙烯性质的学习奠定基础。

(2)乙烯化学性质的探究

【教师】乙烷和乙烯的结构不同,那么乙烯性质上与烷烃有何不同之处呢? 【演示实验】把乙烯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学生实验】把乙烯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学生动手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学生观察到实验现象为:乙烯能使高锰酸钾溶液及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教师总结结论:①乙烯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使其褪色;②乙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发生加成反应。

【教师】讲述加成反应概念。

有机物分中双键(或叁键)的碳原子与其它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加成反应。

电脑模拟:演示乙烯与溴的加成反应的原理。

设计意图:通过电脑模拟,加深学生对乙烯中碳碳双键中有一根键容易断裂和加成反应原理的理解。

3.巩固提高:略。

四、板书设计 乙烯

一、乙烯的结构认知 碳碳双键、6个原子共平面

二、乙烯化学性质的探究

①乙烯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使其褪色;②乙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发生加成反应。以上为化学教案《乙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来源:上海教育人才网

下载上海教师资格证面试:《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上海教师资格证面试:《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7上海教师资格证面试:《兰亭集序》教案

    2017上海教师资格证面试:《兰亭集序》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2.背诵全文,......

    2017上海教师资格证面试:《牧歌》教案

    2017上海教师资格证面试:《牧歌》教案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歌曲中感受草原人民丰富安定的幸福生活和草原辽阔、美丽的景象,从而喜爱民族优美音乐艺术的情感。......

    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教案(精选5篇)

    第17课 内战烽火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了解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内形势和内战初期战局的演变 掌握美蒋勾结、重庆谈判、内战爆发、转战陕北、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能力训练过程方......

    2017上海教师资格证面试:糖类 油脂——教案

    2017上海教师资格证面试:糖类 油脂——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糖类的组成、种类、来源,及对生命活动的作用。 学会用碘水(或碘酒)检验淀粉,学会用新制的......

    2017上海教师资格证面试:《探究牛顿第二定律》教案

    2017上海教师资格证面试:《探究牛顿第二定律》教案 《探究牛顿第二定律》:亲爱的各位老师们,为了感谢大家的支持与厚爱,中公教师特此整理了《探究牛顿第二定律》教案模板,希望对......

    2017上海教师资格证面试:《大河之舞》教案

    2017上海教师资格证面试:《大河之舞》教案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踢踏舞的热烈情绪,在欣赏旋律的同时,体会节奏带来的魅力。 【过程与方法】 采用节奏游戏、......

    2017上海教师资格证面试:《开花和结果》教案

    2017上海教师资格证面试:《开花和结果》教案 亲爱的各位老师们,为了感谢大家的支持与厚爱,中公教师特此整理了生物《开花和结果》教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和工作都有所帮助。 一、......

    2017上海教师资格证面试:《同位素》教案(精选5篇)

    2017上海教师资格证面试:《同位素》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元素、核素、同位素的含义,能说出质量数与原子符号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根据已有知识和理论,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