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诗歌教学

时间:2019-05-12 18:26: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诗歌教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诗歌教学》。

第一篇:小学诗歌教学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培养鲜明的爱憎感情,懂得为人民的人将得到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道理。

2、了解本文运用的对比手法,体会这种手法运用的好处。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有感情地反复朗读,领会作者对鲁迅先生崇敬、怀念的思想感情。体会鲁迅先生伟大的精神。

2、了解诗歌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前后对照的结构。教学准备

课前三分钟:组织学生观看《鲁迅》生平的记录片,引导学生更加形象直观全面的了解鲁迅。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1936年10月19日凌晨5时25分,一位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在上海不幸病逝。全国人民无比悲痛。但是国民党反动派派出了许多的特务、军阀、走狗极力阻止人民给鲁迅先生举行追悼会,他们阻止得了吗?我们一起来回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和巴金的《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看看当时的情景吧。

2、鲁迅逝世13周年,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才第一次公开地隆重纪念鲁迅先生。诗人臧克家参加了纪念活动,百感交集,心中充满了对鲁迅的思念和崇敬就情不自禁地写下了《有的人》这首短诗。出示课题——《有的人》。

二、诵读全诗,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诗,注意把字音读正确,诗句读流畅。(教师倾听学生的朗读情况,并针对学生不容易读好的地方加以辅导。)

2、指七名学生分节读,教师随机点拨:“当牛马、石头、不朽、摔垮、抬举”等字音。

3、默读并思考:这首诗在内容和写法上你发现了有什么特别之处吗?(内容上的对比,2-5,3-6,4-7;“有的人”反复出现。)引导学生结合诗句回答。

三、自主感悟,诵读悟情

1、同学们,自由读第一节,你能读出疑问吗? ①、自由读第一节。

②、质疑:预设:为什么有的人活着像死了,有的人死了却还活着? 相机理解“死”与“活”

③、引导学生带者疑问来读书。

哪种人虽生犹死,哪种人虽死犹生?请同学们读2、5节。

2、学习2、5节,出示:

① 指名读,评议:他读出了什么感觉?或你听到他读出了什么味道?(对敌人的恨,对人民的爱)② 探讨:为什么“恨”?怎么样的人会“骑在人民的头上”?骑在人民头上后的表情怎样? ③ 读一读:读出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反动派的傲慢神态。④ 指导读好“摔垮”读出把敌人打垮后痛快淋漓的感觉。师生合作读。

3、自主学习3、6节,4、7节

① 自由选择一组,想想用什么方法朗读表达出你的理解。② 各人自由练习。③男女生分别领读,带读。学生汇报读。评议,生评,师评。

4、诗歌为纪念鲁迅先生而作,却不用“鲁迅赞”或“纪念鲁迅”为题,而是以“有的人”进行反复咏叹。这首诗的前四节一连用了八个“有的人”,请把 “有的人”替换为某一种人或某一类人。总结出“流芳千古”和“遗臭万年”并板书 预设:被人民憎恶的人,被人民爱戴的人

残酷剥削人民的人,为人民服务的人

妄想流芳千古的人,一心默默奉献的人

愚弄人民的人,造福人民的人

损害人民利益的人,维护人民利益的人

反动统治者,共产党人

压迫人民的暴君,廉洁奉公的公仆

自私的人,无私的人

一心追求名利的人,一心只知奉献的人

四、升华情感,拓展延伸

1、这诗表达了臧克家 对鲁迅深深的怀念,我们带着对这伟人的崇敬和怀念之情来读读老师变序后的诗。(师生合作读)

鲁迅死了(师)他还活着。(生)

鲁迅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师)给人民作牛马的,(生)人民永远记住他!(生)

鲁迅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师)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生)到处是青青的野草。(生)

鲁迅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师)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活的人,(生)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生)

探讨:“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的人,你知道都有谁呢?指名说(岳飞、雷锋、周恩来,王二小、……

2、还有像鲁迅一样的人很多,你想歌颂谁,就把他的名字套进去读一读。自由练,指名读。

3、教师引读:面对自私自利,残酷剥削压迫人民的人我们痛恨、愤怒的说————生读: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因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所以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教师引读:当我们面对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我们尊敬他、歌颂他————生读: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因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活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总结引领

五、总结齐诵,激起共鸣

1.十三年过去了,我们依然记得,读诗……七十二年过去了,我们依然记得,读诗……

2.《有的人》仅仅是在歌颂鲁迅吗?更是在赞美那些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而活着的人,以小见大。3.将来等我们老了,我们还依然记得,齐读诗。

同学们,今天我们又一次感受了诗歌的魅力。有人说,走进诗歌就是走进了一个灵动的世界,每一个想让自己变得聪明灵秀的孩子,都应该亲近诗歌。叩响诗歌的大门。

五、布置作业:(自选一种)

1、诵读这首诗。

2、搜集鲁迅的名言。

3、阅读鲁迅的作品如:《故乡》《一件小事》《药》等 板书设计: 有的人 ——纪念鲁迅有感 活——死 骑 遗臭万年 死——活 俯 流芳千古

教学反思:

这是一片略读课文,要求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憎爱分明的感情,并懂得为人民服务的人将得到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道理。了解本文运用的对比手法。

在设计这一课的教学设计时,先让学生读准,特别是对容易读错的“呵”字,进行正音。其次,本课的有感情朗读诗歌是重点,学生对爱憎的感情朗读的还不够鲜明,知道要表达的感情,但读不出来,这时教师应及时的做到范读。

2·理解课后题一: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说说这两句诗中两个“活”字和两个 “死”字的不同含义。(“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指的是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人只躯壳活着,它们徒具形骸,虽生犹死,生命毫无价值;“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指的是一生为人民,甘愿做人民的牛马的人,这种人虽生命不复存在了,但他们的思想、精神永驻人间。)

(第一个 “活”字充满了作者的鄙夷和轻蔑,第一个 “死”宇却表达了作者的惋惜的怀念之情,第二个 “死”字充满了作者的痛恨和咒骂;第二个 “活”宇是作者对鲁迅伟大一生的充分肯定和赞美。)

3·体会:“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有得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一个“骑”宇,深刻地揭露了反动统治者骄横的形象,凶暴的本质;“啊,我多伟大!”刻画了反动统治者的外强申干、自我吹嘘的丑态,对反动派迸行有力的讽刺;对于鲁迅先生,则用“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俯下身子”把鲁迅精神表达得多么充分,把鲁迅的形象写得多么崇高,多么感人,多么形象!“)

4·体会: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把 ”名字刻入石头“的”刻入“一词,真是入木三分。反动统治者硬想留名”不朽“,认为”刻入石头“是万全之法,但事实上,他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这里的一个”烂“字,既道出了反动派恶贯满盈,又显示了人民的心愿和力量。青青的野草”则给人以无限生机、无限活力、无限希望的感受和联想。“抬举得很高,很高”,表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对鲁迅先生无限崇拜、无比爱戴的深厚感情。)

5·体会:“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

“骑”、“摔”、“ 垮”字分别说明什么?

(“骑”生动地表现了反动派欺压人民,作威作福的神态。而人民要推翻他们,打倒他们,便把仇恨和力量凝聚在一个“摔”字上,“垮”作为结果又形象地表现了反动派的可耻而又必然的下场。)

6·理解课后题二:

为什么说 “把名字刻人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又应当怎样理解?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人,是想流芳百世,实际上这种人活在世上,灵魂早已死去,名字早已遗臭万年。“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末,于是并且无可朽腐”,鲁迅以野草自比,为了荡涤旧社会的黑暗、腐朽,宁可牺牲自己的一切。一旦革命蓬勃发展起来,野草就会萌生,到处是一片青绿。)

(“刻入”和“烂”是讥讽、嘲笑,是对一心想流芳百世的反动派的鞭挞、讨伐;“春风”、“到处”、“青青”这些感情色彩鲜明的词语,是作者对为人民奋斗一生的革命战士蓬勃生命力和精神不朽的热烈歌颂。)

《有的人》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1·把握这首诗运用对比抒发感受的写法,体会哲理性议论的作用。

2·了解诗歌语言的一般特点。

3·认识本诗所表达的活与死的辩证关系,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教育。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反复诵读。

2·通过读,理解诗的深刻哲理。

3·把较难懂的内容(第三、第六、第七节)讲清楚,讲透彻。

教学重点

1·理解对比的写法。

2·体会用诗讲道理。

教学难点

1·“有的人”指哪些人?

(每节诗的前两句都指反动统治者,他们虽然“活着”,却如行尸走肉,他们欺压百姓,下场可耻。每节诗后两句都是指鲁迅以及像鲁迅这样的人。他们虽死犹生,永远活在人民心中,赢得人民的尊敬和歌颂。诗作的侧重点是歌颂鲁迅及像鲁迅一样的人。)2·“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两句诗该怎样理解?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指的是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人只躯壳活着,他们徒具形骸,虽生犹死,生命毫无价值;“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指的且簧嗣瘢试缸鋈嗣竦呐B淼娜耍庵秩怂渖桓创嬖诹耍堑乃枷耄裼雷と思洹#?

3·为什么说“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为什么说“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人,是想流芳百世,实际上这种人活在世上,灵魂早已死去,名字早已臭名昭著。“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鲁迅以野草自比,为了荡涤旧社会的黑暗、腐朽,宁可牺牲自己的一切。一旦革命蓬勃发展起来,野草就会萌生,到处是一片青绿。)

课时安排

第1、2课时:熟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理解课后题。

第3、4课时:理解对比的写法,和本诗蕴含哲理。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作家简介

臧克家,生于1905年,是我国“五四”运动以来最著名的诗人,他的诗一直受到人民的喜爱和欢迎。

1949年全国解放后,藏克家由香港回到北京。10月19日,是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纪念日,全国各地第一次公开地隆重纪念这位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和文学家。臧克家亲自参加了首都的纪念活动,目睹了人民群众纪念鲁迅的盛况,并瞻仰了鲁迅在北京的故居。他深切追忆鲁迅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一生,百感交集,于1949年11月1日写了《有的人》这首短诗,抒发自己由纪念鲁迅所引起的无限感慨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

三、解题

“有的人”这个题目包含了诗中所写的两种人:即作者歌颂、赞美的是以鲁迅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作者揭露、批判的是一切反动派。联系诗的副标题,我们可以看出这首诗是以歌颂、赞美为主旋律的。这苜诗主要采用对比的写法,也就是把揭露和批判作为歌颂与赞美的一种反衬,在鲜明的对比中,抒发作者的感情。

四、导入

人都有生和死。对待生和死,不同的阶级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态度。活着的人,有的活得崇高、伟大;有的活得无耻、卑微。在死的间题上,毛主席曾经指出:“有的重于泰山,有的 轻于鸿毛。”(举例说明)

《有的人》这首诗以形象、凝练、通俗的语言写了对于生和死截然不同的两种人的态度和表现,抒发了作者由此而发的感受,以此来纪念鲁迅以及以鲁迅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五、通读课文

1·熟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2·理解课后题一: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说说这两句诗中两个“活”字和两个 “死”字的不同含义。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指的是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人只躯壳活着,它们徒具形骸,虽生犹死,生命毫无价值;“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指的是一生为人民,甘愿做人民的牛马的人,这种人虽生命不复存在了,但他们的思想、精神永驻人间。)

(第一个 “活”字充满了作者的鄙夷和轻蔑,第一个 “死”宇却表达了作者的惋惜的怀念之情,第二个 “死”字充满了作者的痛恨和咒骂;第二个 “活”宇是作者对鲁迅伟大一生的充分肯定和赞美。)

3·体会:“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有得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一个“骑”宇,深刻地揭露了反动统治者骄横的形象,凶暴的本质;“啊,我多伟大!”刻画了反动统治者的外强申干、自我吹嘘的丑态,对反动派迸行有力的讽刺;对于鲁迅先生,则用“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俯下身子”把鲁迅精神表达得多么充分,把鲁迅的形象写得多么崇高,多么感人,多么形象!“)

4·体会: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把 ”名字刻入石头“的”刻入“一词,真是入木三分。反动统治者硬想留名”不朽“,认为”刻入石头“是万全之法,但事实上,他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这里的一个”烂“字,既道出了反动派恶贯满盈,又显示了人民的心愿和力量。青青的野草”则给人以无限生机、无限活力、无限希望的感受和联想。“抬举得很高,很高”,表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对鲁迅先生无限崇拜、无比爱戴的深厚感情。)

5·体会:“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

“骑”、“摔”、“ 垮”字分别说明什么?

(“骑”生动地表现了反动派欺压人民,作威作福的神态。而人民要推翻他们,打倒他们,便把仇恨和力量凝聚在一个“摔”字上,“垮”作为结果又形象地表现了反动派的可耻而又必然的下场。)

6·理解课后题二:

为什么说 “把名字刻人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又应当怎样理解?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人,是想流芳百世,实际上这种人活在世上,灵魂早已死去,名字早已遗臭万年。“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末,于是并且无可朽腐”,鲁迅以野草自比,为了荡涤旧社会的黑暗、腐朽,宁可牺牲自己的一切。一旦革命蓬勃发展起来,野草就会萌生,到处是一片青绿。)

(“刻入”和“烂”是讥讽、嘲笑,是对一心想流芳百世的反动派的鞭挞、讨伐;“春风”、“到处”、“青青”这些感情色彩鲜明的词语,是作者对为人民奋斗一生的革命战士蓬勃生命力和精神不朽的热烈歌颂。)

六、课文分析

1·这首诗分几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三部分: 第1节是第一部分;第2、3、4节是第二部分;第5、6、7节是第三部分。)

(第一部分,作者开门见山,以两种对立阶级的人为代表,紧紧抓住参加鲁迅纪念活动感触最深的两点,即:鲁迅生为人民鞠躬尽瘁,死后人民怀念他,从对鲁迅虽死犹生的感受入手,提出了生与死的辩证观点。

第二部分,从两种人对待人民的不同态度的对比中,热情赞颂鲁迅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伟大精神。

第三部分,从人民对两种人的不同态度的对比中,抒发了作者及人民永远怀念鲁迅的深厚感情。)

2·小结:从以上分析中,我们能够看出:第一部分是全诗的总纲,二、三部分就第一部分提出的感触最深的两点分别进行解说和深入开掘,形成了以赞颂鲁迅鞠躬尽瘁为人民的伟大精神的抒情主线。

3·教师提间:这首诗所以产生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在人民群众中有广泛的影响,在于它包含着深刻的哲理。想一想,这一深刻的哲理是什么?

(一切危害人民的人,必将被人民所唾弃;而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则会得到人民永久的崇敬和怀念。)

4·这首诗是为纪念鲁迅而作的,为什么以“有的人”为题?

(因为诗人是“借着纪念鲁迅这样一个机会,用诗作为出口,抒发心中的 积愤”(臧克家语)。诗中不仅歌颂了伟大的战士鲁迅,而且热情地赞颂了以鲁迅为代表的千千万万向着恶势力冲锋陷阵的革命战士的崇高精神。同时,也无情地揭露和批判了鲁迅的对立面——官僚地主阶级和一切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反动派。诗中写的两种人,代表了两个阶级的斗争,从而深切地表达了人民群众对恶势力的无比憎恨,对以鲁迅为代表的革命先驱的崇敬和热爱。)

5·这首诗在写法上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这首诗的每一节一反一正对比,使正反面人物对立得更为鲜明,从而达到突出主题的作用:

①生死价值的对比。

第l小节中,前一个“活着”指人还在社会上生活,“死了”是指其精神已死。后一个“死了”是指人已离开人世,“活着”是指其精神不死。反动统治者“活着”,不过是行尸走肉,毫无价值;革命者 “死了”,却虽死犹生,精神永存。

②对待人民群众态度的对比。

第2一4小节的前两句都写反动统治者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A·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B·不知羞耻地为自己歌功颂德,妄想“流芳万世”;C·残害人民,养肥自己。

诗的后两句都写像鲁迅这样的人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A·“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B·“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意思是愿把自己的一切贡献给革命事业。C·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③人民群众对两种人态度的对比。

第5一7小节的前两句都写人民群众对反动统治者的态度:A·“把他摔垮”,即打倒、推翻之。B·“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即被人民忘记,被人民唾弃。C·“他们的下场可以看到”,即身败名裂、遗臭万年。

诗的后两句都写人民群众对鲁迅这样人的称颂:A·“永远记住他”;B·“到处是青青的野草”,即鲁迅精神到处被传颂,被延续;C·“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表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对鲁迅先生无比崇拜,无限爱戴的深厚感情。

通过以上3种对比,反映了两个对立阶级不同的人生观,显示了人民群众强烈的爱与憎,从而很好地突出了诗的主题。)

6·课后题五:

毛泽东同志称赞鲁迅“在黑暗与暴力的进袭中,是一株独力支持的大树,不是向两旁偏重的小草”,而这首诗却说鲁迅“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应该怎样理解?

(毛泽东同志所说的“小草”与这首诗里所说的“野草”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指没有坚定立场的骑墙派,后者指愿与旧社会同归于尽,一起被革命烈火烧掉,为革命斗争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者。鲁迅说,“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这黑暗的社会背景就是“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鲁迅先生以彻底革命的英雄气概,以大无畏的献身精神深信革命的地下之火一定会燃烧起来。)

七、教学小结

八、布置作业

第二篇:浅谈小学诗歌教学

浅谈小学诗歌教学

摘要 古诗作为中华文化的一大瑰宝,在教学的过程中一直备受关注,其作为美的艺术,教师可通过品味诗歌的语言,来感受诗歌或华丽或朴素的语言美;间或通过反复诵读来感受诗歌或轻缓或激昂的音乐美;又或通过大胆想象,体味诗歌或恬淡闲适或雄伟壮阔的意境美。

关键词:语言美 音乐美 意境美

古诗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缩影,蕴藏着古往今来不同的审美意识,有着无尽之美。故而在我国的教育文化中,一直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备受重视。那么在小学阶段,诗歌教育便成了其中不可忽视的教育内容。对于如何让小学生耳濡目染,提高诗歌的鉴赏能力以及欣赏美、感悟情的能力便成了教学的重中之重。鉴于笔者执教时间尚短,只得出以下几点粗浅观点:

一、品词,体味诗歌语言美

诗歌语言洗练,并且极具形象性,通常一个字、一句话中就包含丰富的内容以及极重的个人色彩,古今中人的遣词造句是有所不同的,古人诗中往往参杂着一些生僻字,让人不得其意,且一些古今异义字的出现,也让人无法体味诗意。鉴于小学生的知识储备不是很丰富,理解能力也有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对词、句的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如小学四年级教材中的一首古诗《望洞庭》中有一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教师在讲这首古诗时,就须注意对于“和”字的理解,在教学中可向学生提出疑问,是否可以将“和”字改成“映”字,为什么?然后再一点一点启发学生“和”字表现了水天一色的融合的画境,体现了水国之夜空灵、飘渺、宁静、和谐的境界,而“映”字的意思一般,不及“和”字品起来有味道,表达不出水天一色的融合和意境。这样将来,学生便可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诗歌的意境。这就是我们教学中常见的质疑教学法。

在阅读古诗时,常会碰到一些由简单词组成的生僻古意,以学生目前的知识构成是不足以理解这些生僻古意的,此时就需要教师的亲自讲解了。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中有一首古诗《小池》,其中写道:“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轻柔。”“晴柔”一词,拆开来看,似乎很简单,但是却是晴天柔和的风光的意思。还有在《元日》当中写道:“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的“曈曈”就是俩偏字,指日出时光亮而又温暖的样子。其中“桃符”指古代的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上写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后作春联。

古诗中的语言美包含众多,如繁复美、简练没以及色彩美、声韵美等等,小学阶段正是积累词语的阶段,故而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诗歌的语言教学,力求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魅力。

二、诵读,感受诗歌音乐美

诗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其来源于古代人们的劳动号子和民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最初,诗和歌不分,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中国诗歌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如《诗经》、《楚辞》和《汉乐府》以及无数诗人的作品,都具有很强的音乐性。就如黑格尔所说:“至于诗则绝对要有音乐或韵,因为音节和韵是诗的原始的唯一的愉悦感官的芬芳气息,甚至比富于意象的华丽辞藻更为重要。”故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指导学生品味诗歌语言美的同时,还需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音乐美,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细细感受。

诗歌不读出口,不足以见其美。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引导学生读出其中的抑扬顿挫,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峨眉山月歌》抒发了作者秋夜行船时思念故乡和友人的感情,因而在朗诵时,语速要平缓,语调要低沉,才符合诗歌的情感基调。再以《元日》为例,“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寄托了作者辞旧迎新的快慰以及喜悦之情。故而在朗诵时,语速要轻快、语调要活泼,以此来表达新年的喜悦。还有《小池》则以愉悦轻松的语气来读出诗人对优美的自然风光的喜爱之情。但相对《小池》而言,同是描写自然风光,在朗诵《望庐山瀑布》时,应该要读出磅礴之气势,从而读出诗歌“三千尺”、“落九天”的错落的音乐之美。

在进行朗读指导时,可以辅之以配乐朗读的形式。音乐与诗相伴而生,诗歌本身具有韵律节奏,以恰当的音乐为背景,能烘托和谐的诗意氛围、酝酿相应的情感,丰富诗歌的表现力,提升诗歌感染力。教师在为诗歌朗诵配乐时,要注意择取的乐曲是否与诗歌情感和谐,如在教学《望洞庭》时,我为其选配的是肖邦的《夜曲》,清幽宁静的乐音泛起,闭上眼睛,仿佛就可感受夜晚的宁静恬淡。在教学《池上》时,我选择《渔舟唱晚》为背景音乐伴奏。《渔舟唱晚》是一首颇具古典风格的河南筝曲。乐曲描绘了夕阳映照万顷碧波,渔民悠然自得,渔船随波渐远的优美景象,让学生在筝曲中感受朴素乡村之中的天真可爱的儿童形象。

由于诗与歌渊源颇深,故而其节奏感很强,诗中不乏一些节奏鲜明、旋律优美的作品,往往具有很强的音乐效果,力求诗歌的外在节奏与诗人的内心情感节奏的完美统一,使得诗歌具有其他的文学体裁所不具有的音乐之美,故而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朗读品味诗歌音乐美,感受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重中之重的就是不同形式的朗读指导。

三、想象,感受诗歌意境

意境是由主观思想和客观景物相互交融而成的形象或意蕴,其特点是意蕴深刻,描述如画,最为出名的当属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很容易启发读者的联系和想象。古诗是诗人通过洗练的语言,再将自身的思想感情倾注其中,通过情景交融而成,因而每首好诗中,每个字咀嚼起来都似乎含有无尽的韵味,因而教师在教授中要让学生通过大胆想象和感同身受来体会诗中所创设出来的意境。

以《望庐山瀑布》为例,“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句应该怎样让学生感受到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下来的气势磅礴呢?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先轻声诵读全诗,边读边边在脑海中形成自己想象中的庐山瀑布,在这之前,我不赞成让学生先看课件观看图片。人常说:“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同理,一千个人也会有一千条庐山瀑布,这样通过想象出来的瀑布自然也就更有韵味,然后教师在播放课件,课件中可以有一些瀑布从高处直击地面的声音插件,让学生在声音中想象瀑布的形态,或可以在同时用学生的画笔,画出自己想象中的瀑布,效果可能更好。最后可以让学生欣赏庐山瀑布的图画或视频,伴着教师优美的语言描述,更加直观的感受庐山瀑布的气势磅礴。至此,有层次的一点一点将庐山瀑布的形象植根于学生的脑海中。

意境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需要学生的想象和感同身受,教师直白的将诗歌的意思说明,学生是不能体会其中韵味的,故而在诗歌教学中发挥学生的想象是很重要的。

参考文献 黄兴忠;;小学诗歌教学浅谈[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年02期 2 章志德;;如何品出诗歌的“味”来[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09年06期 3 王敏;;诗歌教学,要走“三步”[J];语文天地;2010年23期 4 马伟平;;《兵车行》教学例谈[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年11期 滕玉玲;;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谈诗歌教学[J];北京教育(普教);2010年06期 陈祝华;;让学生在诗歌教学中得到美的享受[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9年04期 许屹峰;;浅探诗歌教学中语感的培养与训练[J];魅力中国;2007年06期 8 陈玉麟;;诗歌教学中形象和意境的补充[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2期 郑超燕;;诗歌教学随想[J];文学教育(上);2007年04期 张美宁;;诗歌教学中引导学生感悟的几点体会[J];陕西教育(教学版);2007年12期

第三篇:小学诗歌教学浅析

小学诗歌教学浅析

华一中心宫利小学:林剑勇

诗歌,是我国文学百花园的一个奇葩,又是文学中得到最充分发展的体裁。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也安排了相当数量的诗歌,是小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我们绝不应该忽视。六年级上学期,语文课第六组“轻叩诗歌的大门”精选了律诗、词、散曲以及十四行诗、儿童诗、诗话等作为阅读材料,希望能帮助学生在关于“诗”的综合性学习中,对诗有一些感性认识。对此,我们班级也积极开展了“轻叩诗歌大门——与诗同行”的活动。在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学生们广泛地阅读了诗歌,深深地懂得了经典的古诗词和优秀的现代诗歌都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它们语言精炼、思想深邃,人文内涵丰富,而且对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优良语感和沉积民族精神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初步了解阅读古诗词和现代诗歌的方法,对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写作范围也有重要的影响。对于此次诗歌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的点滴收获,我浅谈几点感受。

一、把握古诗词和现代诗歌的教学目标“要到位,不越位”。

今年寒假,一首题为《妈妈,我压力好大》的小学生诗歌在网上一炮走红。作者是南京鼓楼区某小学五(4)班的月月(笔名),这首诗是月月期末考试前跟妈妈为奥数发生争执后一蹴而就完成的,写诗的愿望就是要妈妈给她“放个假”。毫无疑义,这是一首杰出的儿童诗,一位12岁的小女孩居然能在3分钟内写下这首“维权诗”,足见其诗情是何等饱满,内心积聚下来的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不满已经到了不得不发泄的地步,同时,也显示了她具有不一般的文学才能。

古诗词和现代诗歌的理解在要求上应当是有区别的。古诗词在理解上的主要目标是理解重点词句,知道整首诗、词说了什么内容,体会诗、词表达的思想感情。对于诗词的写作背景可根据教学需要确定讲或是不讲。因为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小学生,通常情况下不宜挖掘得太深。这样可以省出更多的教学时间,增加古诗词的学习量。现代诗歌,尤其是内涵深刻、意境悠远的现代诗歌在理解上的要求则不宜太高。

二、重视“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在诗歌学习中的作用。

朗读与背诵的直接效果是可以感知诗的音调美和诗中的特定氛围,朗读的次数多了,还能引发学生的联想、体验和感受,以至沉浸到诗人所创设的意境世界,进而感受到诗人所建构的情感世界,达到与作者心灵相通的共鸣境界。

吟诵,是朗读的最高境界,有韵味,有情境。只有把节奏韵律全读出来,才能渐渐体会到诗歌之妙在。所以教师要千方百计引导学生读,读出韵味,读出节奏,读出意境。引导学

生感受诗歌优美精湛的语言文字和丰富的人文内涵,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因此,在诗歌教学中我着力于让学生充分地诵读,不过多进行那些无谓的分析与讲解。

还要重视“背诵”这一诗歌学习的基本要求。因为“背诵”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全息感知,它能使学生对隐藏于文字背后的许多有关信息沟通起来,获得心理意义。同时,背诵也是积累的基本手段和有效手段。我建议学生搜集自己喜欢的诗歌并把它抄在自己专用的积累本子上,然后利用早读课时间组织晨诵,或中午上学以后等这段时间,采用同学之间互读互背、老师督导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主动积极地行走上经典诵读之路。

三、培养诗歌兴趣做到“有声有色”。

通过图画、声乐可以弥补学生由于知识面窄,生活经历有限,表象储备贫乏而造成的对诗歌中所描绘的,离现代生活较远的社会时代、人物思想、风土人情等的感知和理解的不足,为学生搭起一座通往认知世界的桥梁,使学生闻其声、见其形、感其情,把学生带进诗人所创造的艺术境界中。

1、读诗作画

每一首古诗都是一副绝妙的图画,画中有人、有物,关键是看其侧重描写的重点是什么,每一首诗其实都是一篇精妙绝伦的文章,要想解读其内涵,只有把图文并茂、再加合理大胆想象才能引领我们行走在美丽如画的诗文之中。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在把握诗意之后,展开想象,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再独立地画出诗意。如《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仅五句28字,语言极为凝炼却容量巨大,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一幅悲绪四溢的“游子思归图”,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漂泊羁旅的游子心。九种不同的景物沐于夕阳的清辉之下,几根枯藤缠绕着几颗凋零了黄叶的秃树,在秋风萧萧中瑟瑟地颤抖,天空中点点寒鸦,声声哀鸣„„写出了一片萧飒悲凉的秋景。我让学生先选取的几组能代表萧秋的景物组成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景,接着我让学生自由作画。有的学生画了血红的夕阳落山;有的画上老树与乌鸦;有点画出了秋风里的落叶纷飞······学生越画兴趣越浓,对诗中的画面有了深刻的感受。这样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像插上了翅膀,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古诗的兴趣。

2、配乐吟颂

诗和音乐的结合,可以追溯到春秋时代,因祭祀和喜庆的需要,将文学作品配以音乐,即成为真正的诗歌,通过吟唱能使人品味到诗词的诗情和意趣。我们可以通过在诗歌教学中将音乐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欢快优美或激越高昂的旋律中反复吟颂,把学生带到诗的意境中去体会,体味作品中反映的生活美、自然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在优美的诗歌作品的感染熏陶下,受到美的教育。

如赏析艾青的诗歌《太阳的话》,我先让学生诵读、品味诗歌,接着配上乡间乐曲中轻快的小调, 由我配乐范读,让学生合眼想象:有间小屋子里,一个小朋友在睡觉,阳光

已经照在了窗子上,屋外温暖的阳光洒满大地,鲜艳的花儿、清新的香气、晶莹的露水,鸟儿在小朋友的耳边轻声呼唤,到处都是欣欣向荣的景象。这样就能更好地使学生感受到阳光的温暖,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感受生命蓬勃向上的气息,让人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从身体到内心切身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诗歌,是儿童成长过程中开启语言之门、培养文字感悟能力和丰富情感的最好媒介。成功地教学一篇诗歌是一种艺术创造,希望我们的教学研讨,能引领小学语文的课堂改革,让诗歌学习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使优秀诗歌的雨露滋润少年儿童的心田,成为爱者智者。

第四篇:小学诗歌教学设计

篇一:小学古诗词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送元二使安西》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篇课文《古诗两首》中的第二首古诗。本单元的文章以人与人之间的爱和真情为主题,体会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引导学生去关心帮助他人。

这首诗是盛唐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王维所著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王维的好友元二将远赴西北边疆,诗人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来为朋友送行,其深厚的情谊,不言可知。这首诗既不刻画酒筵场面,也不直抒离别情绪,而是别具匠心地借别筵将尽、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和祝福。

教学这首诗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2.感悟诗歌的内容, 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3.激起对祖国诗歌的

热爱之情, 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2.学生了解作者相关资料并收集有关送别诗。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1.复习旧知,谈话导入。

(1)你们在课外都积累了哪些古诗? 学生反馈背诵。

(2)由旧知引入送别诗。2.指导读诗题,解诗题。

(1)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试读课题。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读读课题,想想怎样读比较好?

(2)指名读课题,学生思考:从课题中读懂了什么?学生反馈。教师提醒:诗题告诉我们是谁送谁到什么地方去?

(3)教师总结,重点强调:

元二:姓元,在弟兄中排行老二,因此称他为元二。

安西:指安西都护府,在今天的新疆库车附近,唐朝时设立在西北边疆的最高军政机构。

(4)师指导读课题 3.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学生积累的一系列古诗,引导学生走进美妙的古诗世界,创造学习古诗的氛围。读清、读懂题目,为后面的理解诗意、品味感悟诗情奠定基础。】

(二)初读古诗,掌握大意。

1.学生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1)现在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01页,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诗,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谁来读读阅读提示?(提醒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注意两个生字和几个多音字的读音。)

(2)学生自由读诗,教师巡视,发现问题。

(3)指名学生读诗,适时纠正错误读音。

教师相机强调多音字,区别不同意义的多音字的读音,并让学生组词。(舍、朝等)。教师指导学生书写“舍”。要求:这是教材中要求掌握的生字,大家在写的过程中要注意人字头的写法。教师巡视。(4)学生齐读古诗。

2.学生默读古诗,要求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1)请大家默读古诗,联系生活实际,思考这首诗讲了什么?提醒学生结合注释。理解地名时,教师可适时出示从渭城到安西的地图,引导学生体会渭城至安西的路途遥远。

(2)同桌之间先试着说一说。

(3)指名学生说全诗大意。老师发现学生理解的难点,并适时指导理解难理解的词语。(如朝雨、轻尘、故人等)

(4)指名学生具体生动地概括诗的大意。

(5)出示背景视频,教师总结诗意并抒情解说,学生回顾古诗大意,体会古诗中朋友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情境。

3.学生同桌互读,要求读出感情,注意节奏。

(1)师配乐范读古诗。(背景音乐:《阳关三叠》)

(2)学生多种方式读诗,教师指导有感情地读诗。(学生互读、师生共读、教师范读、指名读)。(背景音乐:《阳关三叠》)

(3)学生配乐齐读。

【设计意图:通过自读、指名读、范读、齐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能够把诗读得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在读的基础上,学生交流已读懂的内容,教师适时点拨,从而梳理出诗的大意,感悟诗情。】

(三)创设情境,悟酒中情。

1.过渡:从这首诗中,我们体会到了离别时朋友之间的依依不舍,请大家看大屏幕,你们又会有什么感受呢?

出示课件:从渭城到安西一路上地形地貌变化图片。2.学生交流、反馈。

3.引导学生感受:渭城距安西路途遥远,自然环境恶劣,一路上交通不便,元二孤身前往安西,远离朋友,举目无亲,作为朋友,王维心中一定充满牵挂和担忧。4.出示后两句,教师范读。

此地一别不知何日再相见,因此,在这离别的时刻,王维举起酒杯,脱口而出:“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5.启发学生思考:这一杯杯的酒中包含着什么?师生引读后两句。(板书:酒。)

师:离别之际的留恋与不舍,都赋予了临别时的这一杯酒,让我们举起酒杯,送别元二,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前路珍重的关切与牵挂,都凝聚为离别时的瞬间豪爽,让我们再次举起酒杯,送别元二,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建功立业的期盼与祝福,都汇成离别时的这杯酒,让我们再次举起酒杯,送别元二,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7.摘抄名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的创设,角色体验,拓展想象空间,带领学生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通过感情诵读,师生共唱千古名曲,摘抄千古名句,让学生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魅力。】

(四)尝试背诵,拓展延伸。1.背诵《送元二使安西》。

同学们,如果有一天,你们来到渭水河畔,看到杨柳依依,你一定会记起两个人在这里依依惜别的情景,也一定会想起这首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因此也会情不自禁地吟诵起这首诗。

(背景音乐:《阳关三叠》)2.古诗中还有许多是写送别的,请同学们读一读你们课外所搜集到的送别诗。

(出示ppt,教师和学生一起对诗。)

(五)布置作业,发散思维。

1.口语交际:除了饮酒,他们彼此之间还会说些什么?说一说,演一演。2.小练笔:试着把这首诗改写成为一篇记叙文。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善于利用文本,充分挖掘教材的有利资源,填充“空白”的过程本身就是让学生驰骋想象,激越创造性思维的实际操作行为。设计本环节,使学生不仅在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上有所提高,也在精神上与诗人发生共鸣。】

五、板书设计

送元二使安西

祝福 关切 期盼

王维元二

依依惜别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理解“西辞”“烟花三月”“尽”“唯”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3、体会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感受朋友依依惜别的情谊。

4、激发阅读古诗的兴趣。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生——课前熟读古诗;收集李白的诗歌、生平资料;不理解的词查查字典,试着理解诗歌。

师——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加导入:

1、(播放音乐)平时大家积累了许多古诗,想和老师对对诗吗?

2、能记住这么多的古诗,你们真棒。知道我们刚才所对的古诗是谁写的吗?你了解李白吗?(课件李白素描图出现)

3、(过渡)千年圣地黄鹤楼,如诗如画江南春。当时诗人李白本该和老朋友孟浩然在黄鹤楼上共饮美酒,吟诗作赋,但此时老朋友却要东下扬州,这真是世间离别情万种,多有诗人诉心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李白的这首送别诗。(出示课题)

二、解诗题,知作者

1、师:同学们,老师写在黑板上的课题少了哪个字呀?(陵)这是我们这节课要掌握的生字之一。现在你们观察下,有什么要给大家提个醒的?(“陵”右上是“土”,下边是折文)观察细致,请大家举起小手和老师一起把课题补充完整。

2、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学生交流自己读题后所得:送的地点、谁送谁、“之”的含义、对黄鹤楼、广陵及人物的了解、李白和孟浩然友谊故事等)

3、教师随机点拨学习方法:是啊,搜集资料,也是理解古诗的一个方法!题目中的关键词我们都知道了,你能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吗?(生试着说题目意思)

4、古代交通不方便,朋友分别之后就很难再见,于是呀写诗送别就成了一种风俗,当时的送别诗就和现在的流行歌曲一样多。然而李白和孟浩然在黄鹤楼这一送别却引起了轰动,在文学史上堪称千古一别啊。为什么这么著名呢?这里有三名,在名楼黄鹤楼,送名人孟浩然,到名地广陵。论年龄,孟浩然比李白大十二岁,然而一样的兴趣爱好,一样的才华横溢,使他们互相仰慕,相见恨晚,即使是短暂的离别,也那么依依不舍。

三、读通读顺,整体感知

1、就是这么一首千古传诵的名篇,我想大家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读了吧,来自己先放声读读,读的时候一定要看清字形,读准字音,读吧。

2、学习生字(我们先和刚才还未认识的生字朋友打声招呼,谁愿意读?容易读错的再给大家提个醒。个别读——所有生字词语都来了,全班齐读)

3、请一个同学来读这首诗,老师给你加点伴奏,希望你能读出韵味。其他同学边听边想想你的头脑中会浮现出怎样的情景?

4、想象得真好!正像大家说的,这首诗描写了孟浩然在黄鹤楼向李白告别和李白站在岸边目送孟浩然远去这两个情景。有谁知道哪几句诗描写了孟浩然在黄鹤楼向李白告别的情景,哪几句诗描写了李白目送孟浩然的情景?

(学生读诗句,交流:前两句描写了孟浩然告别的情景,后两句描写了李白目送孟浩然的情景)

四、感悟诗境,品读古诗。

1.浩浩荡荡的长江水自西向东流,顺流而下就能到达广陵。我们在数学课上已经学过方位,知道平面图上,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哪个同学能帮我贴出黄鹤楼和扬州的位置?指名上台贴出“黄鹤楼”·“扬州”·贴对了吗?生:对。评价:真厉害!为什么这么贴?能结合诗句说一说吗?指名说。

黄鹤楼在西,扬州在东,所以诗人说故人———

孟浩然从黄鹤楼去扬州要顺流而下,所以诗人说烟花三月-----------“故人”是什么意思?(老朋友)在这指谁?(孟浩然)从哪知道的?(注释)真好,结合注释是弄清古诗意思的好办法。师:烟花给你们什么感觉?(漂亮,绽放??)为什么用烟花形容三月呢?还可以说什么样的三月?

生:百花盛开的三月,争齐斗艳的三月,阳光明媚的三月,鸟语花香的三月?? 师:扬州是东南都会,自古繁华,现在又逢三月,这个季节去扬州,李白仿佛看见了扬州怎样的一番景象?

生:也是花团锦簇、绣户珠帘,繁荣而又太平?? 师:老师请大家欣赏下这时的江南一带的美景。(播放课件)此时此情此景,好友要去繁华都市,你有什么想说的?(小结:孟浩然要去的地方真是好地方,时间也选择得恰当。李白对友人的这次出游自然十分羡慕。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愉快与向往。)师:有一个读书的好方法就是展开想象,请想象刚才说的画面并带自己的感觉读读这两句诗。

2.孟浩然的船走了。可李白还在黄鹤楼上久久的望啊望啊,他在看什么啊?指名说:船。几只?生:一只。师:诗中哪儿告诉我们?生:孤帆。师:对!孤帆就是?生:孤孤单单的一只船。

可那是唐朝盛世啊!长江是主要的交通渠道。江上应该有许许多多来往的船只(课件点击:江上千帆)。为什么李白只看见孟浩然的孤帆呢?生:因为李白所有的注意力和感情都在孟浩然身上。师:李白眼中只有——孟浩然,是因为李白的心里只有——孟浩然。看到的自然就只有孟浩然的——孤帆。(点击课件一支孤帆。)

过尽千帆皆不见,一心只送孟浩然。这是多么深厚的友谊啊!谁来读读,指名读。你的眼里有孤帆了。谁再来读?眼中只有孤帆了,能不能读出心里只有孤帆的感觉?你再试试。很好,范读,再来一遍。齐读。3.“孤帆远影碧空尽”,真的都尽了吗?不尽的是什么?不尽的是滚滚长江水;不尽的是对孟浩然的无限思念之情。4.送上祝福的话。送君千里,终有一别。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李白望着孤帆远去,江水滔滔,会在心里默默地对远去的孟浩然说些什么呢?(江水是永远流不尽的,我们之间的情意是不会断的;今番远去,何时再能相会?愿你一帆风顺,一路平安??)能否用上我们积累过的送别诗来送送孟浩然?(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能不识君。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5、就像老师上课开始时介绍过的,送别诗已经成为当时一种风俗,有许多诗人都在送别他的亲人和朋友时,寄情于诗表达出自己的深情厚义。请看(出示送别诗)古诗的学习还需要平时的积累,希望大家课下能多积累、多背诵送别诗。

6、孟浩然的孤帆渐渐远去,渐渐消失了。李白还在看什么啊?生:江水。哪句诗告诉我们?生:唯见长江天际流。一起读一读。唯见是什么意思?只看见。对,只能看见江水了了为什么李白还不离开啊?生:舍不得。这又是怎样的情啊?生:依依惜别、难分难舍。是啊,怎样才能读出难分难舍的感情?自己读看看。指名读。

加上第三句诗,谁来?

帆尽了可情未尽啊,碧空尽和天际流降下来,延长来读就更有味道了。一二组读。我仿佛看到了那如长江水般永不停息的深情。三四组读。我仿佛看到了那如江水般绵绵不断的厚谊。男同学站起来吧。让我们一起送孟浩然。这是豪壮的相送。女同学你们也来送送他。这是柔情的相送。

导读:我的眼前是那一双双饱含深情的眼睛,我的眼前是那一个个翘首东望的李白:

⑴帆船渐渐远逝了,已成了帆影。李白没有离去,他望啊望啊,心中不禁涌起——

⑵帆船渐渐远逝了,已消失在蓝天碧水的尽头,李白还不肯离去,他望啊望啊,心中默念——

⑶帆船消失了,只剩下那滚滚东流的长江水想起昨日种种,他踮起脚来,又在望啊望啊!心中再次默念——

8.师:是啊!人虽分,情永在,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目送朋友远去的情景,抒发了朋友之间怎样的感情?(板书:依依惜别)

一年后,李白对自己的朋友,对当时送别孟浩然的情景仍旧念念不忘。这深深地情,这浓浓的意化作了这首千古名诗。老师情不自禁想吟诵。师范读。你们也来读一读。生齐读。师生配合读。老师读一、三句,你们读二、四句。

五、小结。是啊,相见时难别亦难,从这首千古流传的送别佳诗中,我们感受着古人那浓浓的情意,其实这样的深情谁没有遇到过呢?谁没有这样的亲人朋友呢?一样的深情,别样的故事,下节课我们继续感受诗人王维和朋友依依惜别的深情。

六、作业。课下,背诵默写这首诗,可以搜集送别的古诗读一读,背一背;还可以把这首古诗改编成一篇小故事,好吗?下课。

板书设计: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鹤楼图片——扬州城图片

依依惜别

《赋得古原草送别》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时的设计理念:以读促悟,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情景;以语言运用为中心,通过朗读、想象、合作、表达等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感,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彰显个性中,边学,边积累,边创造;让学生在自读中真正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得到情感的陶冶。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践。巧妙设计引语拓展知识点发展学生的想象空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想象思维的能力。发掘诗句中关键词,利用图片帮助理解,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活跃。通过视频的情景朗读,体会古诗的意境。拓展送别诗积累扩大学生阅读量,进一步感受友情、友爱的温馨。

在操作过程中,在朗读方面效率低,范读还要多揣摩,想象力这一环节因时间关系而不能尽情发挥,有点草草收场的感觉。在表扬学生方面做得比较好,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赞扬学生的用词比较格式化,感觉与学生还是有点距离。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字。

2、朗诵古诗,熟读成诵。

3、通过看图读诗,使学生体会到作者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教学过程:

一、图画激趣,孕伏导入

1、出示课件:以书上图画为基本,加上“古道”“荒城”和远行的人,再配以春风吹拂草地的动感,在学生眼前展现一幅生机盎然的草原美景图。

2、在出示课件的同时,响起悠扬、凄婉的古筝曲,渲染草原的空旷和离别的愁绪。

3、孩子们,用你们的心去静静地听,用你们的眼睛仔细地看,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感受到什么?

4、给孩子们一分钟时间欣赏音乐和动画,放手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音画之中,像诗人一样,尽情地去感受、去体验。

5、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什么?感受到什么?分层要求,孩子有哪一层能力就回答哪一层问题。

6、学生自由表达,谈谈自己此时的感受。在孩子回答过中,相机引导孩子们赞叹草原的一碧千里、生机盎然;引导孩子观察图中主要人物的面部表情,感受送朋友时的离别愁绪。

7、大家的耳朵会听,眼睛会看,小嘴会说。刚才你们这么多精彩的发言,老师可以用短短的40个字全说出来。课件上出示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

想读这首诗吗?先要认识5个字宝宝。

二、整体通读,读准字音,读顺诗句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卡片,卡片外形像小草,指名认读。

2、请自信、声音响亮、读音正确的孩子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生字。

3、调皮的字宝宝把头上的拼音帽子摘掉了,你们还认得它们吗?开火车认读不带拼音的生字。

4、字宝宝夸大家真能干,把它们的音读得真准。字宝宝还想和大家玩捉迷藏的游戏,有兴趣吗?赶快拿出铅笔,打开课本第122页,在这首诗中找出字宝宝,画上圈,再大声地读几遍。

5、大家的本领真大,都把字宝宝找到了。快速看看这首诗,一共有几句话?(4句)你能把每一句话都读正确吗?孩子们自由练 篇二:诗歌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

诗歌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

在语文教材中,现代诗歌类文本在总量上要远少于古代诗歌。尽管少,从教学实践来看,将现代诗歌教学视为畏途的教师似乎不在少数。究其实,还是教学设计的一些基本问题使教师感到困惑:现代诗歌到底该教些什么、怎么教?许多人心目中有一个概念误区:现代诗歌是白话写成的,还需要教吗?正因为如此,现代诗歌到底是否需要教甚至一度都成了问题。但是,既然是众多语文教材的共同选文类别,说明作为一个未来的社会人有必要去认识这一类文本,并且作为一种素养,学会解读、品味现代诗歌是重要的语文教育养成内容之一。

那么,究竟是什么使教师感到棘手呢?似乎有三方面问题构成了教学设计、教学干预的难点。这就是现代诗歌的三个主要构成:主题、诗味与现代技巧。破除这些难点,就形成了设计的基本思路。1.品诗味

诗味是现代诗歌“有什么”需要教的内容之一。这样说,似乎已经明确了现代诗歌教什么的问题,其实问题并没有解决:为什么现代诗歌有一个诗味问题需要作为教学内容之一来强调呢?在很多人的潜意识里,古代诗歌才有诗味,而现代诗歌的白话载体使其丧失了诗味。这一认识有一半是正确的:古代诗歌是文言诗,借助文言的言简意赅构建起了人人皆知的诗味;但作为现代诗歌载体的白话,同样可以赋予诗以诗味。这已经为众多现代诗人的探索、实践所证明。例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闻一多的《死水》、臧克家的《有的人》、卞之琳的《断章》、顾城的《一代人》等,只是实现的途径不尽相同罢了。

现代诗歌诗味的来自,一方面是对古代诗歌的继承,例如,讲求语言的咀嚼味,如《这也是一切》的“一切”;讲求物象、意趣的设计,如《雨巷》中“雨巷”、“丁香”。另一方面是运用一些现代表现技法,例如,跨时空的、泛人格的、变形的等语言组接、人物塑造、形象设计的技巧,使作品产生视觉冲击,如《春天,遂想起》中有关“江南”的跨时空领属呈现。指导学生去“品”出现代诗歌中的诗味,就要以这些诗味的来自为抓手,在品咂中体会诗的隽永、深刻、细腻、调侃等之味。2.评诗情

现代诗歌的诗情,即意蕴、旨趣、情致等,既是作品诗味的来自,也是作品主题主旨所系。但恰恰也同样是教师教学的难点,设计指导策略时的难点。其困难之处是由来已久的阅读观念:“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人们认为,诗情是一个内省性的“东西”,其所以归为内省,在于看不见、摸不着:缺乏直观地、外在的表征。加上学生的年龄与阅历,(?)要对成人世界的沧桑、隐逸、苍凉、悲情、缱绻、谐谑等等与人格、品位、情怀相关的情感活动完全理解,确有一些困难。(这似乎可看成是一个病句。)

但这些东西是现代诗歌表达表现的重要组成之一,教学自然不能绕开而行。一般的教学设计会将诗情的体味通过迁移、类比、比对等来使认识深化,也会通过阅读有关的赏析性文本、解读性图示、感染性音画来寻觅启迪、类推、置换的理解点、触发点。当然,一个很重要的策略是让学生走进诗人的人生或直面所关注的人生,在给出自己的解读的同时去认识、理解、表达诗歌中的意蕴、旨趣、情致等。3.说诗风

有人把现代诗歌一概称为“朦胧派”、“先锋派”、甚或“现代派”。其实这些说法的

内涵有很大差异。例如,朦胧诗派,是从人们的评价进入现代诗歌审美理论术语系统的,即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一些主题主旨不够明确的诗歌,冠以“朦胧”二字。而“先锋派”、“现代派”本是国外美术领域的流派而扩展到小说、音乐之类的艺术领域,与世俗将近二十余年所谓反传统的年轻诗人说成“先锋”、“现代”,含义实质上是不同的。国外这些流派的不同主要还是创作技法上的差异。

现代诗歌将诗风作为教学内容之一,是因为现代诗歌的个性化倾向比古代诗歌还要明显。识别、表述这些风格各异的现代诗歌作品,是语文文本阅读素养的基本构成。如《雨巷》的迷幻、幽美,《春天,遂想起》的宏富、深厚,《这也是一切》的思辨、激越等。当然,读出现代诗歌的风格所在,也许要指导学生研究、解剖其承载之“物”:语言、手法、诗行、排列、分节等。

诗词曲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从商周的《诗经》、汉魏南北朝的乐府诗到隋唐近体诗的勃兴,是诗歌的一脉相承;从隋唐曲子词到宋的开一代文脉之新是词的鼎盛,而在宋词中脱胎、演绎成散曲、套曲、杂剧,则是元曲的滥觞。诗词曲在文学苑囿中的独树一帜,成为横亘千百年、一以贯之的奇特文学景观。它们理所应当地构成语文教材、语文学习的主要方面。

总体而言,我国古代诗词曲是以文言写就的,加上诗歌所要求的节奏、押韵等特征,因而其文体特点既有文言性,也具有诗歌性;如果诗歌用于叙事,则又是文言性、诗歌性、叙事性的统一。就诗词曲三者而言,它们之间各有其格律上的不同要求,学习这一类作品不能不顾及相互间的区别,在作为常识性内容了解其格律之外,还要关注格律带来的特有韵味与表达意趣。

虽说诗词曲属于文言诗歌,但对这一类韵文文本又不能完全等同于文言文文 本来阅读学习,如果过分执拗于文言语法的讲读,则诗歌韵味荡然无存。而诗歌特有的一些表达处理方式,诸如语序、互文、物象、诗眼等,在帮助体会、理解上有其独特作用,在构思诗歌教学设计时似乎还不能忽视。古来诗词曲的学习有一些约定成俗、行之有效的要求与做法,比如讲求讽诵吟咏,有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之说。显然,这也是基于韵文文本特点的学习在长期实践所获的认识。

诗词曲类文本的教学设计基本思路是: 1.关注诗词曲格律及表达特点

诗词曲有各自不尽相同的格律要求。概要而言,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区别在格律的严谨与否,诗与词曲的主要区别在于节奏的变化与否,词与曲的区别在衬字的运用与否等。而语序、互文、物象、典故、诗眼等手法使得诗词曲作品显示出

情景、个性、风格等特色。对于当代学生来说,了解一点这方面的常识会有助于真正读懂其主旨、体会其意趣。

将格律与手法置于作品的表达、表现方式来关注、研究,是使僵化的诗歌知识变为对诗人鲜活的适情应景设计理解的十分重要的教学设计策略。这就是说,通过虚拟还原作者的创作,来推究其在格律及表达处理上的构思、所追求的意蕴,这会使这一类枯燥的常识学习变得有用、有趣、有效。

2.参与叙事、状物、抒情、言志

如果说诗歌的格律与表达是作品“有什么”,那么借以叙事、状物、抒情、言志则是“做什么”,即试图表达、表现“什么”主题、主旨。一般而言,叙事、写景、状物、咏史、寓意、抒情、言志七种情形,既可能会有侧重,也可能会有交叉。在指导学生区分七种表达与表现性状时,就要注意引导探究其或侧重、或交叉,解读其中可能蕴有之情、意、志。

这就是将讲读转化为解读、探究,使得冷峻的诗歌学习成为一次热情的“探究之旅”,从“我”对作品的叙事、写景、状物、咏史中,平等地、参与式地去“体验”第二种人生的际遇、历练与感怀:诗人的心境、情怀、志趣与意向。毫无疑问,参与者的体验较之于旁观者的点评,会有更多更深的切身之感。3.整合诵读、解读、鉴赏

诗歌作品的诵读,是通过诵读来体味作品音韵、节奏变化所带来的美感;注重其诵读及指导,是试图让学生重建诗人原有吟咏、斟酌、“拈断几茎须”的创作情景,更深刻、更直观地感受其各所特有的韵味。诗歌作品的解读,是对主旨、手法的解析与深化阅读;而美学鉴赏,则是从审美的角度对作品予以品评、赏析。应该说,三者具有不同的学习功能。通过教学指导是三者相互贯通、整合,目的在扬各自之长、补各自之短。借助诵读的直观体会、解读的理性分析与鉴赏的“诗话”、“词话”式评说,使对作品的认识相互交映、相映成趣。

《中学现代文学作品教学设计研究》(何更生著,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年2月第1版,第107—124页):

现代诗歌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方式方法设计等。

一、中学现代诗歌教学目标设计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三个维度规定了语文课程目标。设计作为阅读教学重要组成部分的现代诗歌教学目标,其出发点也应该落实到位三个维度上。

(一)知识目标

现代诗歌的知识目标包括诗歌内容知识和背景知识。内容知识主要有: 篇三:小学古诗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望天门山》 《饮湖上初晴后雨》(诗略)课后思考:

1.我能把这两首诗背下来,还能默写《望天门山》。

2.我们来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再想象一下这些诗句描写的画面。

(1)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3.选做题 我还知道一些描写祖国风光的古诗,我要读给大家听。

《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学会“亦”“妆”2个生字,会写“断”“楚”“孤”“帆”4个生字。2. 背诵两首诗,默写《望天门山》。

3.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的情感,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整体通读。

1. 导入:这个单元,我们一起到祖国各地去感受祖国的美丽富饶。这节课,我们先跟随诗人去欣赏两大景点。齐读课题,要求读准确。2. 学生自由读古诗。

3. 指名学生各读一首诗,帮助正音。(“淡妆浓抹”的“妆”是翘舌音,也是后鼻音,重点正音。)

二、分步解读,品悟诗情。

(一)学习《望天门山》。

1. 读题,结合课文注释说说“天门山”在什么地方。2. 作者望天门山看到什么景色?又有什么样的感受呢?学生自由读这首古诗,结合课文中的注释,想想诗意,画出不懂的字词。3. 引导质疑,师生合作学习难懂的字词。

(1)“开”是什么意思?(“断开”的意思。天门山本来是连在一起的,长江把它从中间断开,分为东梁山和西梁山。)

(2)“至此回”是什么意思?

让我们一起去看看画面就明白了。(播放课件,学生观看课件。)两山之间只有狭窄的通道,汹涌的长江水流到这里就产生回旋,水势更猛,非常壮观。(学生齐读:天门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3)“相对出”的“出”中什么意思?诗人站在什么地方望天门山才会有“相对出”的感觉呢?

“出”就是出来的意思。诗的最后一行是“孤帆一片日边来”,诗人应该是站在帆船上望天门山,船在前进才会感觉两岸青山相对出。

过渡:帆船随着激流快速前进,诗人望着前方,迎面的天门山扑进眼帘,这是一幅多么壮观的景象啊!让我们一起来念一念后面两句诗。(学生齐读: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4. 老师范读整首诗,学生一边听一边想象,听后交流自己的感受。

(交流感受,如:站在帆船上,我感到心旷神怡,两岸的青山仿佛是热情的主人站在两旁迎接我。我感受长江特别有气势,越靠近天门山水流越急,帆船随着水流摇晃,发出哗哗的巨响。)

5. 齐读整首诗。

6. 出示课文插图,练习背诵整首诗。

(二)学习《饮湖上初晴后雨》。

1. 导入:汹涌的长江水渐渐远去,现在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涨含情的西湖水。(课件 出示西湖全景,淡去,呈现古诗。)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首诗,根据课文下面的注释想一想诗的意思。

2. 学生自由读古诗,领会诗意。3. 汇报交流学习情况。

“饮”是饮酒的意思,题目的意思:诗人在西湖上饮酒,刚开始是晴天,后来下起雨来了。

“潋滟”的意思是“波光闪动的样子”。西湖的水慢慢流动,在阳光的照耀下,水面一闪一闪的,很美。

诗中说“山色空蒙雨亦奇”,书上解释“空蒙”是去雾迷茫的样子,再看书上的插图,远处的青山、小桥,近处的亭台楼阁在雨雾的笼罩之下就像蒙上了一层薄纱,蒙蒙胧胧的,很美。

阳光下的西湖很美,雨中的西湖也很美,难怪诗人会说:雨亦奇,雨中的西湖真是别有一番风韵呀。(播放西湖风光的课件,学生诵读第一、二行诗句。)4. 引导想象。

诗人坐在游船上,欣赏到晴日雨中西湖的不同风情,不禁联想到了古代有名的美女西施。西施无论是淡妆还是浓妆,都是很漂亮的,而西湖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都有独特的美,所以在诗人眼里,西湖和西施一样美丽。诗人的这个比喻得到后世的公认,从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别称。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诗吧。(学生齐读整首诗。)5. 试着背诵。

三、回读全诗,比较异同。

1. 将两首古诗放在一起再读读,比较异同,向同桌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2. 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老师点拨:第一首古诗描绘的是长江的雄壮,第二首诗描写 的是西湖的柔美,两种景色美得各有特色。祖国的山河真是多姿多彩!

四、拓展总结,默写古诗。

1. 拓展:江山如画,历代诗人为之陶醉,并留下许多z经典之作,像这样的古诗,你

还知道哪些?像这样赞美祖国美景的古诗还有许多,请同学们在课后再去搜集背诵。2. 默写《望天门山》。

《游子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理解古诗的含义。

2. 有感情朗读诗歌,背诵并默写古诗。

3. 体会母爱的伟大,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感激、赞美之情。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引入诗境。

1. 谈话导入:哪位同学出过远门?离开家时妈妈为你做了什么,又对你说了些什么?

当时你心里有怎样的感受?(请同学自由说说自己的经历和感受)2. 读插图,引入诗题。

认真观察教材中的插图,说说这幅图画的是怎样一种情景。指名学生说,老师补充:儿子即将远行,母亲深夜为儿子缝制衣服,母亲把自己对儿子的关爱、牵挂都一针一线地缝在儿子的衣服上了?? 今天我们来学习唐代诗人孟效的名作《游子吟》,感受母爱的伟大。

二、质疑,解题。

1. 读读课题,你有什么不懂的?(如:什么叫“游子”?“吟”是什么意思?)2. 出示注解,解释诗题。

吟:①吟咏;②古典诗歌的一种名称。这里用的是第二种含义。

游子:离家远游的人。3. 介绍诗人和写诗背景。

孟郊,唐朝著名诗人,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与自己的母亲相依为命。他从小刻苦攻读,可是多次考试落榜,直到四十多岁才中进士。这首诗就是孟郊中进士后,为感谢母恩写下的。

三、初读,感知诗意。

1. 认真读一读古诗,边读边思考:从这首诗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意思不明白的?(学生自由读,可以小组讨论。)2. 交流对古诗的理解。

3. 引导学生对重点词语质疑交流:

“意恐”——心里担心、害怕;

“寸草心”——小草,比喻儿女的心意;

“三春晖”三月里春天温暖的阳光。

4. 诗中哪些句子是描写游子离家前母亲对儿子的关爱?(慈母手中母,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请一位学生说说诗句的意思。

5. 诗中哪一句诗,写出了游子的心声?怎样理解这句诗的含义?(谁言寸草心,报 得三春晖。)

原意:那些绿茵茵的小草,怎能报答太阳母亲的光辉呢?

比喻意:母亲对儿女的恩情,我们微小的心意怎能报答呢?

四、发挥想象,体悟诗境。

1. 认真读古诗,再看看这幅图画,发挥想象,描绘出游子离家前那个夜晚的情景。(明

天,游子就要离家远行,在小油灯下??)

2. 母亲年迈体弱,眼睛昏花,动作迟缓,但她仍然坚持一针一线地为儿子缝制衣服。

母亲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母亲把自己对儿女的关怀全部融入到一针一线之中,希望孩子在外平安无事,期盼孩子早日回家;母亲缝制的不仅仅是一件衣服,更是一颗牵挂孩子的爱心??)

3. 如果你就是那位即将远行的孩子,在睡眠中偶然看到此情此景,你会怎样想?(这

首古诗由于有着生动的写实描写,因此,在教学时,让学生展开想象,入情入境地描述诗的情景,拉近了学生与作者的情感距离,加深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五、反复吟诵,体会诗情。

1.指导朗读,初步导出学生的感情。

(1)指导朗诵的节奏。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指导朗读的感情。(语调缓慢,满怀深情,读出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3)学生个别朗读,师生评议。

(4)播放优美的音乐,老师动情地范读。

(5)配乐集体朗诵。

(6)集体背诵古诗。

六、拓展阅读,深化主题。

1.补充一组描写母爱的诗歌让学生阅读,如冰心的《纸船》等。2.说说母亲对自己关怀的一件小事,体会母爱的神圣无私。

七、作业。

1.回家把这首诗背诵给妈妈听。

2.收集歌颂母爱的诗歌,在班级开展一次“母爱无价”的诗歌朗诵活动。3.为妈妈做一件让她开心的事。

第五篇:浅谈小学语文诗歌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诗歌教学

在整个小学阶段语文教学中,诗歌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头戏。提高诗歌教学水平、打造高效的诗歌教学课堂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作为一个教学板块,诗歌在整个教材体系中占据比较重要的地位,必须重视这一内容的教学。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诗歌的教学,引导学生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不仅激发学生学习故事的热情、学习诗人的写作方法,同时要引导学生剖析其语言,品味诗歌,探索其真谛,汲取其营养,使学生在精神上充实和提升。

一、诗歌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小学语文诗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对于诗歌的讲解也停留在知识点上,单一地要求学生背诵,而忽略了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理解。因此往往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并不能体会到诗歌的真正意义,导致学生对于诗歌的学习出现恐惧心理,不能静下心来认真学习。低年级的诗歌讲解中,教师过分注重背诵和生字教学,将理解诗歌的优美意境抛到一边,学生往往学会了生字,但是对诗歌的含义理解表现为蜻蜓点水。像《雨点》这首儿童诗,字面意思浅显易懂,学生很容易理解,而其中蕴含的意境老师却没有解读出来。这里的“睡觉、散步、奔跑、跳跃”其实是表明着“雨点”在不同的环境中,有着不同的情境,这种变化着的过程,教师是应该解读到的,也是应该引导学生读到的。但是在真实教学中我就在想,一年级的孩子有必要让他们知道吗?不是说只要他们能读通、读正确就行了吗?这样的讲读是不是拔高了呢 ?接着就循环出现了上述在浅教和深教之间的问题。

二、诗歌教学的改进方法

诗歌教学在小学阶段占有较大的比重,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应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改正不足,完善教学体制。

1.欣赏朗诵,理解背诵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其思维处于正在发展的阶段,而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记忆力也处在最强的阶段。在小学语文是诗歌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加强对于诗歌的背诵和朗读。让学生在朗诵诗歌的同时注入自己的感情,理解作者写作的心情,这能够使得学生在诗歌学习过程中对诗歌的理解更加深刻,并真正了解诗歌的文化。例如,北师大版教材三年级上册中第八单元成长的经历中《让我们荡起双桨》一文,这篇诗歌是一首著名的儿童歌曲的歌词,作者是著名的词作家乔羽。这首诗歌既是对生活在新中国的少年儿童幸福生活的真实描绘,同时也是对少年儿童未来更美好的生活的憧憬。这首歌词描述了少年儿童泛舟北海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的情景,抒发了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祖国的真挚感情。诗由少年儿童荡起双桨泛舟北海写起,先写北海的迷人美景,然后写荡舟湖上的喜悦心情,第三小节则以一个问题将诗歌立意进一步拓展升华。第一小节描述少年儿童泛舟北海欣赏美丽宜人的自然风光。清澈的湖水,美丽的白塔,绿树红墙,色彩鲜艳和谐,令人陶醉。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教会简单的朗读背诵,更要让学生感悟这首诗歌背后的感情。第二小节抒发少年儿童荡舟北海的喜悦心情。置身景色迷人的北海公园,“我们愉快歌唱”,尽情欢乐,引来水中的鱼儿望着我们泛舟,听我们歌唱。歌词用拟人的手法,表达出少年儿童对幸福生活感到无比愉悦的真切感受,同时又充满童趣。在教学中不仅让学生自行体会诗歌中开心快乐的心情,更是通过讲解写作背景、播放朗读范文以及音乐,从多方面让学生了解这首诗歌真正的感情色彩,而不是从教材辅导书上背下来这首诗歌的意义。

除此之外,教师还应注重学生对于诗歌的积累,而背诵往往就是学生对于诗歌积累的最好方法。因此,欣赏朗诵,理解背诵,能够使得学生在学习小学语文诗歌的同时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小学阶段的诗歌应怎样读,需要教师给予很好的指导。教师的示范朗诵对学生理解诗歌具有很大的帮助,重视朗诵是诗歌教学的根本。最终通过熟读到可以促进背诵。

2.联系生活,运用好词好句

诗歌大都来源于诗人的真实生活,能够体现诗人当时的真实感情。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诗歌的教学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对诗歌的学习充满欲望。在教学《我想》这篇诗歌时,这是一首充满了纯真幻想的儿童诗,语言纯净优美,富于韵律美。诗中的“我”热爱春天,热爱自然,对生机勃勃的春天充满了热切的向往。“我”的愿望在春天萌发了:身体的一部分与自然景物相接,共同感受春天的美妙,最后自己融进春天的大地„„可以联系生活中的具体实例,理解诗词的写作佳境。春季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一个季节,诗歌真实地反映出孩子的心境、童真、童趣。他们乐于接受春天的第一声清脆的鸟鸣;乐于接受春天第一缕和煦的阳光;乐于感受春天第一丝柔和的春风。优美的旋律和清新的文字会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走进春天,走进他们的想象天地。因此在教学中,除了多朗读,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诗歌的内容发现它的美,结合生活实际、想像、评读、赛读等方式,使学生能够把自己的感受与文本结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感知世界、感受生活,发掘心灵中的真、善、美。并且在学生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仿写练习,写出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和小作者产生心灵上的共鸣,达到听说读写相结合的训练目的。这样激发学生对生活经历的回顾,回顾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重拾生活的精彩片段,更好地感悟诗歌的意境。在这个写的过程中孩子们自己有了新的感悟,或许稚嫩的手笔会让人觉得可笑,可是这却是他们自己有感而发的东西,比从哪里抄来的珍贵百倍。

诗歌的教学是一个感悟的过程,从最简单的认字朗读到后来的感悟作者、走进作者,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还是需要一个慢慢学习的过程。在与学生不断学习的过程中老师也应该不断提升自己,做到与学生同思考共解读,在诗歌的海洋里无限的徜徉。

下载小学诗歌教学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诗歌教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语文诗歌教学的策略浅谈

    小学语文诗歌教学的策略浅谈 摘要:诗歌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教材所引入的诗歌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因为诗歌的语言非常精炼,虽然对学生而言没有很大的背诵压......

    关于对小学古典诗歌教学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 关于对小学古典诗歌教学调查报告 姓 名:邢志华 专 业:汉语言文学(本) 年 级:2008秋 学 号:20081650170998 指导教师:梁秀玲 关于对小学古典诗歌教学调查报告 [内容摘要]......

    小学低年级诗歌教学中诗歌创编初探

    小学低年级诗歌教学中诗歌创编初探 最近两年一直在探索有关诗歌教学方面的问题,阅读了不少的文献资料。唐代诗人骆宾王七岁作《咏鹅》诗;白居易五岁开始学诗,九岁就能识声谙韵,......

    小学毕业——诗歌

    毕业诗歌 燕子展翅,雄鹰翱翔,那是鸟儿对蓝天的向往;小溪潺潺,波浪滚滚,那是河流对海洋的歌唱;稻谷飘香,硕果累累,那是大地对万物的畅想;春华秋实,桃李芬芳,那是母校对我们......

    小学经典诗歌主持词[范文模版]

    小学经典诗歌主持词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诗歌很是熟悉吧,诗歌的内容是社会生活的最集中的反映。那些被广泛运用的诗歌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

    小学经典诗歌主持词

    亲爱的同学们男:尊敬的各位老师女:尊敬的各位领导合:大家下午好!伴随着冬日的暖阳,我们迎来了这一次诗歌朗诵会。大家都知道,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小学经典诗歌主持词

    小学经典诗歌主持词 亲爱的同学们 男:尊敬的各位老师 女:尊敬的各位领导 合:大家下午好! 伴随着冬日的暖阳,我们迎来了这一次诗歌朗诵会。大家都知道,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

    小学经典诵读诗歌

    一上年级经典诵读诗歌 1.江南 2.敕勒歌汉乐府北朝民歌 江南可采莲。 敕勒川, 莲叶何田田, 阴山下, 鱼戏莲叶间。 天似穹庐, 鱼戏莲叶东, 笼盖四野。 鱼戏莲叶西, 天苍苍, 鱼戏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