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口学原理》教案
备课教案
课程名称:人口学原理
学年、学期:第一学年秋季学期
教师姓名:沈洁 专业(教研室):社会学
第一章 绪论
1.教学目的:了解人口学的研究范畴、中外人口思想史、人口学的学科体系构成,为日后各章的学习奠定基础。
2.基本要求:掌握人口的概念、属性,人口学的研究过程,人口学形成和发展过程的阶段划分。较高要求是掌握中外历史上主要的人口思想,并能比较中西方人口思想的差异。
3.教学重点:人口的概念及属性、人口过程与人口变动、人口学研究方法、中外人口思想、人口学的形成和发展。
4.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主题导入:“ 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是什么?”
网上搜的结果有时间、智慧、习惯(成功的习惯)、健康、大自然„„。然而,记得毛主席曾说:“ 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最宝贵的,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都能创造出来。”任何发展都不能脱离人口来谈。温家宝总理在接受美国《华盛顿邮报》总编采访时说:“ 作为中国的总理,我最关心的是中国的稳定和发展。中国有 13 亿人口,13亿,是一个很大的数字,如果你用乘法来算,一个很小的问题,乘以 13 亿,都会变成大问题。如果你用除法,一个很大的总量,除以13 亿,都会变成小数目。”亚里士多德说:“ 人口是政治的第一材料。” 社会发展离不开人口,政治是这样,经济也是这样。
第一节 人口学研究对象
一、人口学的综合性
二、人口的概念
三、人口的属性
第二节 人口学研究方法
一、实证性研究
二、解释性研究
三、人口学的研究过程 第三节 中外人口思想史
一、国外的人口思想
1、古希腊时期
2、工业革命早期
3、工业革命时期
二、中国的人口思想
1、传统人口思想
2、近代人口思想
3、现代人口思想
第四节 人口学的形成和发展
一、人口学形成与发展
二、阶段特征
思考题
1、人口学是一门怎样的学科?
2、人口数据的统计规律是否可以表达人口规律?
3、马克思和马尔萨斯都是人口过剩论,但在造成人口过剩的根源上认识是否一致?
第二章 人口再生产
1.教学目的:通过对人口再生产、人口转变的学习,特别是掌握其中影响生育率和死亡率的因素,可以对某地区未来人口自然变动趋势作出预测。2.基本要求:掌握人口再生产的概念和特点,人口转变理论,生育率和死亡率变动的影响因素,微观生育理论。
3.教学重点:人口再生产的概念、特点,人口转变模式,生育率和死亡率变动的影响因素。
4.教学难点:影响生育率变动的因素,贝克尔和伊斯特林的生育理论。5.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主题导入:祖爷爷的烦恼—姜昆李文化.rmvb 或许祖爷爷的烦恼是多余的,但是如果没有政府干预的人口控制,中国人口可能比现在要多出 4 亿人,那么今日坐在教室里的你们恐怕是没有学上的。当然,人口不可能永远沿着一个模式增长下去,今天我们的价值观与我们的父母一辈是迥然不同的,在生育问题上也可能有不同见解。所以,未来不会像祖爷爷那样悲惨。暂不说祖爷爷的烦恼,我们关心的是真实的情况(未来人口以何种速度增长)会是怎样?人口发展能不能把握?
第一节 人口再生产涵义
一、人口再生产概念
二、人口再生产性质 1.自然属性 2.社会属性
三、人口再生产特点
1.人口再生产的成果是具有消费力的人口 2.人口再生产的实现单位是家庭 3.人口再生产的周期比较长 4.人口再生产具有惯性作用
四、人口再生产内部的数量关系
第二节 影响人口再生产的因素
一、生物学因素
二、社会学因素
1.经济因素与生育率和死亡率 2.文化因素与生育率和死亡率 3.社会因素与生育率和死亡率
第三节 人口转变
一、人口再生产模式
二、人口转变阶段 1.高位静止 2.早期增长 3.晚期增长 4.低位静止
三、人口转变模式 1.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 2.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
思考题
1.由人口再生产的特点,你得到什么启示?
2.在影响人口再生产的社会学因素中主要有哪些变量? 3.解释贝克尔和伊斯特林的生育理论。
第三章 人口质量
1.教学目的:通过对人口质量的学习,体会人口质量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在微观层面,要求学生能够分析不同质量的人口在生育需求、日常消费品需求、发展需求等方面是否各具特点。
2.基本要求:掌握人口质量的概念和特点,人口质量的衡量指标,人口质量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3.教学重点:人口质量的概念、特点,单项人口质量的衡量指标,综合人口质量的表达方法。
4.教学难点:人口质量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同质量的人口是否具有差别的消费需求。
5.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主题导入:人口大国是否等于人力资源大国?
中国社科院在 2010 年《国际形势黄皮书》中对11个大国进行了综合国力评估,这11个大国是美国、日本、德国、加拿大、法国、俄罗斯、中国、英国、印度、意大利和巴西。中国的 综合国力在这11个国家中排名第 7。中国社科院在综合国力方面选取的指标是领土与自然资源、人口、经济、军事、科技五个直接构成要素,以及社会发展、可持续性、安全与国内政治、国际贡献四个影响要素。单从人口方面来看,中国具有绝对的优势,但是为什么中国人口数量的巨大优势不能转化为经济、军事、科技等优势呢?中国历来有地大物博之美誉,但是为什么自然资源不能等同于生产力呢?
第一节 人口质量概述
一、人口质量的概念
二、人口质量的性质 1.群体复合性 2.任务相对性 3.环境约束性
三、人口质量与有关概念的关系 1.人口质量与人口素质 2.人口质量与人力资源
第二节 人口质量构成及衡量
一、人口质量的构成
二、人口质量的衡量 1.人口身体素质
(链接: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健康与寿命)2.人口科学文化素质(链接:马歇尔计划)3.人口思想道德素质 第三节 人口综合素质
一、生命质量指数
二、美国社会健康学会指标
三、人类发展指数
思考题
1.人口质量的特性对管理工作有何启示?
2.从人口方面看,马歇尔计划的成功在于什么?为什么? 3.请计算当前金砖四国的人类发展指数。
自主学习
内容:优生和优生学(链接:常州市出生缺陷的社会干预研究;环境与优生)要求:掌握出生缺陷的三级预防机制
第四章 人口的自然结构
1.教学目的:通过对人口自然结构的学习,了解当前西方国家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从而引起对于我国未来人口发展的思考。了解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的特点,并能试图找到原因。
2.基本要求:掌握反映人口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的指标,人口年龄结构的分类,出生人口性别结构的正常范围,人口金字塔的绘制;了解西方国家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了解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的特点。
3.教学重点:人口年龄结构及其分类,不同年龄下人口性别结构的正常范围,西方国家人口老龄化的现状,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的特点。
4.教学难点:西方国家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及对我国人口发展的启,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可能导致的问题。
5.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主题导入:冷暖人间第三部第 17 集
《冷暖人间》是日本的一部家庭生活剧,在这一集里主要介绍了文子与生病的婆婆的关系。看得出来文子有许多无奈,一方面她非常想工作,她曾经把她的绿色食品店经营得有声有色;但是,另一方面她必须照顾患老年痴呆症的婆婆,由于她的丈夫是独子,在照顾婆婆上她没有任何帮手。日本的人口转变在战后迅速完成,目前人口发展具有了少子老龄化的特点。日本是一个长寿的国家,高龄老人的比例非常高,然而退行性疾病伴随着人口的老化发病率日益增高,其中老年痴呆症的比例上升显著。目前,除了非洲大陆以外,其他大陆的绝大多数国家陆续进入了人口老龄化阶段,因此,如何保障老年人的生活,特别是对一些失能老人进 行照料,已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面临的主要难题。在解决上述问题之前我们需要了解:是不是人口老龄化无法避免?是不是人口老龄化一定导致家庭生活质量的下降?
第一节 人口的年龄结构
一、年龄分组
二、反映年龄结构的指标 1.少儿系数 2.老年人口系数 3.老少比
三、年龄结构的类型 1.年轻型 2.成年型 3.老年型
四、影响年龄结构的因素
第二节 人口的性别结构
一、性别与性别结构的概念
二、性别结构的衡量
三、性别结构的影响
四、影响性别结构的因素
五、人口性别年龄金字塔
第三节 专题研究
一、出生性别比
1.观看录像:产房门前.wmv 2.讨论我国出生性别比偏高可能带来的问题。
二、老龄化与老年社会保障 1.欧洲的人口老龄化及带来的问题
2.日本的老龄社会(链接:日本的老龄社会.wmv)
三、养老保障及我国城镇养老金制度 1.养老保障体系 2.统帐结合的养老金制度
思考题
1.人口年龄结构的分类。
2.人口老龄化能否避免?人口老龄化本身是不是问题?
3.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的现状如何?你认为是否需要政府从立法的角度来限制出生性别的选择?
第五章 人口的社会结构
1.教学目的:通过对人口社会结构的学习,认识和理解社会发展状态,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我国社会发展的特点。
2.基本要求:掌握社会分层理论,掌握贫困理论以及贫困人口特征,了解人口的婚姻家庭结构。
3.教学重点:社会分层分析,职业结构与职业流动,贫困分析,贫困人口特点,家庭生命周期。
4.教学难点:社会分层存在的原因,影响职业流动的因素。5.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主题导入:嘻哈喜剧——人在冏途。
李成功与牛耿分属两个不同阶层,要不是特殊的遭遇,他们不会走在一起。然而,即使大半个旅途他们是在一起的,但他们对事物的不同看法使得他俩总是拌嘴。虽然最后牛耿得到了钱,但是外表的装扮还是不能消除他与老板(李成功)之间的阶层差异。社会就是这样,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特定的位置,当然这个位置也是变化的,通过职业流动就可以实现这个变化。
第一节 社会分层
一、社会分层的概念
二、社会分层的测量 1.收入分化测量 2.贫困人口测量
三、人口和社会分层的关系
第二节 社会分层分析
一、韦伯的理论
二、功能主义的理论
三、职业结构与职业流动
四、贫困人口分析 1.贫困人口特征 2.贫困的原因 3.反贫困战略
第三节 婚姻家庭
一、婚姻结构
二、家庭结构
三、家庭生命周期
思考题
1.你希望中国的收入分配处于何种状态?
2.你认为当今中国是否存在向上职业流动的障碍?你认为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第六章 人口的空间结构、迁移和城市化
1.教学目的:通过对人口空间结构、人口迁移、人口城市化的学习,理解人口空间变动的特征及规律,从而为科学指导人口发展找到依据。
2.基本要求:掌握人口分布的概念及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人口迁移的基本理论,人口城市化概念及世界人口城市化发展特点。了解城市问题及产生背景。了解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
3.教学重点:人口分布,人口迁移,人口城市化,世界人口城市化发展特点。4.教学难点:城市问题及产生背景。
5.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主题导入:喜欢城市还是农村?
请结合自身情况回答:你喜欢城市生活吗?你希望毕业后在城市工作还是农村工作?
第一节 人口分布
一、人口分布的概念及衡量指标 1.人口分布的概念 2.人口分布的衡量指标
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三、人口分布的基本状况 1.世界人口分布 2.中国人口分布
第二节 人口迁移
一、人口迁移概述 1.概念 2.衡量指标
二、人口迁移理论 1.迁移者选择理论 2.迁移者网络理论 3.迁移者整合理论
三、国际人口迁移
1.主要路线(链接:非洲奴隶贸易、美国西进运动)2.规律特征 第三节 人口城市化
一、人口城市化的概述 1.城市化的概念 2.城市化的动力 3.城市化与城市带
二、城市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 1.实证研究 2.理论解释
第四节 城市问题与城市未来想象
一、城市问题 1.交通拥挤 2.环境污染 3.住房紧张 4.城市犯罪
二、可持续城市——城市未来想象 1.可持续的规划 2.可持续的技术
思考题
1.人口分布是否合理的标准是什么?是人口密度吗? 2.移民网络的存在对人口迁移起的作用是什么? 3.你对人口城市化持有何种态度,是赞同还是否定?
第七章 人口和社会变迁
1.教学目的:通过对人口与社会变迁关系的认识,了解人口在社会发展历史进程中的作用,从而更深刻地认识人口发展战略。
2.基本要求:掌握社会变迁的内涵,人口与社会变迁互动的理论,以及不同学 派的人口发展战略。
3.教学重点:人口与社会变迁互动的理论,不同学派的人口发展战略。4.教学难点:人口与社会变迁互动的理论。5.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主题导入:从鸡毛换糖到世界超市。
世界每天都在变化,置身于其中,难于察觉,回顾历史,则见迥异。义乌的变化可谓之奇迹,然而这奇迹是怎样发生的呢?是冯爱倩,是谢高华,还是谁推动了这一场社会变迁?
第一节 社会变迁和人口增长的基本概念
一、社会变迁的涵义
二、人口增长与社会变迁的互动
第二节 对人口增长和社会变迁关系的理论解释
一、发明拉力假说
二、人口推力假说
三、冲突理论
四、制度理论
五、结构理论
第三节 人口发展战略
一、人口发展预测
二、不同学派的人口发展战略
思考题
1.你对全球人口发展预测的结果持何种观点,未来人口发展是否需要干预?
2.在现代经济社会里,你是否相信人口增长一定会促进技术进步?或者离开了人口增长,技术进步将放慢步伐? 第八章 人口和可持续发展
1.教学目的:通过对人口和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学习,了解人口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以及人类行为约束的必要性,自觉培养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意识。2.基本要求:掌握人类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特点,资源的概念及其属性,邓肯的新生态范式,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了解人类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所做的努力。3.教学重点:人类生态系统,资源/自然资源,环境意识,可持续发展。4.教学难点:人类生态系统的特点,自然资源的属性,人口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
5.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主题导入:复活岛之谜
在农业社会,复活岛是孤立的,岛上的经济可以说是宇宙飞船经济,即一个封闭系统。人口增长过快与环境的矛盾最终导致了复活岛的衰败,而岛上的石像虽然在当时看来是非常了不起的,相当于今日工业化所起的作用,但是石像文明不能克服人与环境的矛盾,反而某种程度上加剧了这种矛盾。今天,我们处在一个工业文明的时代,这个时代不是超越一切的,我们所处的地球是否会像复活岛那样经历兴衰,取决于我们怎样对待它。
第一节 人类生态系统一、生态系统的有关概念 1.生态系统 2.生物圈 3.食物链 4.承载力
二、人类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特点 1.人类生态系统的概念 2.人类生态系统的特点
三、人类与自然资源的关系 1.自然资源概念及属性 2.自然资源的价值
第二节 环境意识理论
一、人类环境意识的演变 1.天人合一 2.人类中心说 3.新生态范式 4.后现代精神
二、环境意识演变的机制 1.反应理论 2.后物质主义理论 3.精英理论
三、环境风险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
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二、人口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
三、可持续发展行动
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案例——来自世博的报道
一、瑞典港口城市马尔默的改造(链接:瑞典港口城市马尔默的改造)
二、伦敦零碳馆
三、德国的汽车租赁服务(链接:德国的租车系统)
思考题
1.如何理解这句话:“ 人口与环境的关系取决于人们生活在哪里和怎样生活。” 2.低碳生活能否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九章 人口政策 1.教学目的:通过对人口政策的学习,了解人口政策在人口控制中的重要作用;了解中国人口的历史变动特点,体会中国人口政策的重要性。
2.基本要求:掌握人口政策的概念及其种类,人口政策的运作机制;家庭生育计划的由来及目前态势;中国人口政策的演变及现阶段的核心内容。3.教学重点:人口政策的运作机制,家庭生育计划,中国的人口政策。4.教学难点:中国的人口政策。
5.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主题导入:喜话人口三十年。
人口政策的三十年使中国少生了4亿人,由此中国的经济、文化、政治等社会生活的许多领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怎样歌颂中国的人口政策都不为过。然而,中国人口政策的形成走的却是一个曲折的历程。
第一节 人口政策概述
一、人口政策的基本概念
二、人口政策的种类
三、人口政策的制定依据
四、人口政策的运作机制
五、家庭生育计划和生殖健康
第二节 中国人口政策
一、中国人口政策的形成
二、中国人口政策的主要内容
三、中国人口政策的实施效果
思考题
国外许多学者把中国人口政策简化为“one child policy”,你认为中国人口政策是一孩政策吗?
第十章 中国人口及问题
1.教学目的:了解中国人口发展的历史、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2.基本要求:从人口学的学科体系出发,认识中国人口的历史、现状及问题。3.教学重点与难点:中国人口发展的特征。4.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专题
一、中国人口数量
1.中国人口数量增长的历史特征 2.中国的人口转变
二、中国人口质量
1.中国人口质量与东亚、欧美国家的比较研究
三、中国人口的自然结构 1.中国人口老龄化特点
四、中国人口的社会结构 1.中国的贫困人口研究
五、中国人口城市化 1.中国人口城市化历程 2.中国人口城市化趋势判定
六、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的主要特征 1.中国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特征 2.中国人口功能分区研究
第二篇:人口学论文
浅议瑷珲-滕冲线及当前中国西部大开发中应采取的鼓励人口向西部
迁移的建议和对策
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051高海洋2081905115 瑗珲—腾冲线也称胡焕庸线。是我国著名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教授于1935年创制中国人口分布图和人口密度图的同时考定的。它是一条奇特的线,也是中国历史与地理发展的一个分水岭。
首先,它是一条人口地理的分界线。由东北至西南,从黑龙江爱辉到云南腾冲作一直线,就是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以此线为界,约有94%的人口居住在约占全国土地面积42.9%的东南部地区,约6%的人口居住在约占全国土地面积 57.1%的西北部地区。
其次,它是一条自然地理的分界线。它基本上和我国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重合,两边地理、气候迥异,所以它不仅是我国人口民族地理分界线,也是我国自然地理分界线。
再次,它是历史地理分界线。从历史上看,这条线是中原王朝直接影响力和中央控制疆域的边界线,是汉民族和其他民族之间战争与和平的生命线,还是中国历史地理分界线。从这条线的周边,可以清晰寻找中国的疆域、今天我们称之为中华文明的影响是如何从中原地带,一点点拓展到西部与北部的踪迹。
瑷珲—腾冲线所显示的数据充分显示了我国东西部人口分布不均的严重现象。因此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策略以缓解东西部人口和经济差异。
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自治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积6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71.4%。2002年末人口3.67亿人,占全国的28.8%。2003年 国内生产总值22660亿元,占全国的16.8%。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大,战略位置重要。但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原因,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不到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的40%,迫切需要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
从2000年起实施西部大开发,到2007年这段时间里,西部大开发的成绩
首先体现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包括国家引导银行和社会资金对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大量的投入。其中公路建设,现在西部地区通车里程已经超过了70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超过了1万公里,三分之二左右都是西部大开发以后建成的。交通设施包括民航机场,一些枢纽机场的改建扩建和支线机场的建设也都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铁路、水运航道也都有了很大的改善,还有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自来水管网、天然气设施以及垃圾的处理等方面的建设,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第二方面的成就就是,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得到了明显的加强。特别是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以及天然林保护,这些重大项目对西部地区的生态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还有一项成就就是,西部地区的产业发展呈现了良好的势头。
现在人口向西部迁移的关键问题是,西部的“拉力”还不足以使东部的人才乐于到西部来发展,所以我认为国家和地方政府目前亟待解决的便是如何提高自身的“拉力”来把人“拉”到西部。
为了鼓励人口向西部迁移,应当充分利用西部的优势加以一些优惠的政策来促进人口的流动。提高自身的“垃力”。
农业方面:中国的西部地区土地资源异常丰富,土地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70%以上,而人口则不到全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地广人稀。西部地区耕地面积大,仅西北五省(区),现有的耕地就达2亿多亩,每个农业人口平均占有土地五亩以上,比中国全国人均占有的土地高3.5倍,而且还有大量宜农荒地可以开发。实施鼓励耕作的政策,拓荒者可以延长土地使用年限,并且政府可以在技术上给予相应支持,在遇到重大灾害时,国家可以给予相应补贴来吸引人民来耕作那些荒芜的土地。另外,当地政府体统稳定农作物销路给耕作者,以保证其基本的耕作费用。适当减少赋税也可以使耕作者能积极地耕作土地,或者吸引东部人口到西部进行耕作。
水电资源方面:中国长江和黄河两大河流的中上游均在西部地区,又由於西部地区地貌复杂,落差大,水电资源开发潜力非常大。国家可以再次投资大型水利项目,吸引人才,同时建成后又能促进西部的经济发展。
人才方面:西部的教育经费很少,建议国家多把一些科研项目投到西部的大学以吸引人才到西部工作,并适当提高研究经费,留住人才。提高西部大学的教育水平,在农村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西部的孩子能有个更好的学习环境。并在西部很好的工作,最重要的还是国家和政府对西部大学的扶持。
工业方面: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可以考虑在西部兴建大的工业园区,同时吸引大量优秀人才到西部。又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在原料费用方面还可以有所优惠。
在提高西部自身“拉力”的同时,还要加快交通运输、通讯网络、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不仅可以减少运输成本,缩短运输时间,节省物质消耗,改善投资环境;而且可以与东部地区密切经济联系,有利于技术、人才的交流。
要十分重视保护环境和资源。西部地区森林资源遭乱砍乱伐的现象不断发生,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加剧,矿产资源掠夺性开采等,教训十分深刻。在开发西部地区时,我们要十分重视保护环境,保护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
加快小城镇建设。西部开发不仅要发展一批大中城市,而且要大力发展小城镇。其好处是可以提高西部国内生产总值、充分利用各类资源、大量吸收农村过剩劳动力、增加居民收入水平、扩大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拉动全国经济发展发展。小城镇建设投资少,可以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克服“城市病”和“农村病”,为城乡均衡发展创造条件。
加大金融对西部发展的支持力度。建议
(一)组建西部开发银行,加大银行对西部地区发展项目和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
(二)组建西部发展事业基金,支持中长期发展项目;
(三)组建西部投资风险基金,支持西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四)发行西部投资债券,支持西部基础设施建设;
(五)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有更多的企业符合上市条件,从资本市场筹集资金;
(六)国家商业银行要增加对西部地区发展项目的贷款,尤其是对中小企业贷款,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西部大开发是个长久性的问题,需要国家政府及人民多方面的不懈努力才能实现真正的西部振兴,才能实现人口分布的平均化,才能实现真正的共同富裕。
第三篇:人口学思想史读书笔记
人口学的发展历史
第一阶段:17世纪中叶之前,为早期人口思想形成阶段。中国先秦时期的管子、孔子、商鞅、韩非子等人的著作中都涉及有关人口问题的观点,甚至提出人口和土地之间应有一个理想的比例的思想。
古希腊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从城邦国家的防务、安全和行政管理角度研究人口“适度”问题。
在中世纪,基督教认为只有上帝有权支配人的生死,反对避孕、堕胎和离婚。13世纪后由于大瘟疫使欧洲人口锐减,基督教开始鼓励人口增长,如托马斯.阿奎那反对亚里士多德关于应当限制人口增长的观点。
第二阶段:从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末,为人口学(狭义人口学)的产生阶段。
人口学一词虽是由基亚尔提出并开始使用的,但它作为一门学科,一般公认是在17世纪为格兰特所创立。
在1603年大鼠疫之后,伦敦每周公布出生、死亡人数总计表,积累了丰富的人口自然变动的资料,格兰特根据这些资料进行研究,于1662年发表专著《关于死亡表的自然的和政治的考察》。这被认为是人口学的第一部科学著作。有人誉称格兰特打开了人口学实验研究领域之路。
其主要贡献有:发现了人口现象种种稳定的数量规律性: 每一时期人口出生、死亡有其一定的数量规律;
出生性比例(出生婴儿性比例为14∶13,男孩略多于女孩)和死亡性比例的相对稳定规律;
因一定死因而死亡的人数在死亡人数中保持一定稳定的比例; 根据每百名出生婴儿陆续死亡的年龄编制了死亡表;正确地把生育率、死亡率和移民看作是人口变动的内在因素等。
更为重要的是格兰特明确提出,人口研究的任务就是从对人口现象的数量研究中看到基本法则。
格兰特的好友和合作者配第也被认为是人口学的奠基人之一。他主张将算术用于人口、经济、政治的研究中。在《政治算术》一书中他提出用数字、重量和尺度来表达自己想说的问题。
继格兰特之后,比利时学者凯特莱把概率论引入人口研究之中,他肯定了大数定律在人口现象的数量规律性中的作用,并根据人口出生、死亡、结婚、性比例、体重等人口统计资料和犯罪统计资料,进行了人口学研究。
18世纪末,现代人口普查首先在美国开始,之后普及到欧、日各国,人口学的实际研究愈来愈为政府和学术部门所重视
第三个阶段: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为广义人口学的产生阶段。马尔萨斯认为,人口在无所妨碍时按几何级数增长,生活资料呈算术级数增长,两者形成巨大的差额。只有通过晚婚、不婚等道德抑制和罪恶、贫困、战争等积极抑制,才可能使人口增长与生活资料增长相平衡。
马尔萨斯人口论是作为反对葛德文和孔多塞的理论而问世的。
第四个阶段: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上半叶,为人口学概念形成阶段。
古典经济学家斯密、李嘉图在他们的经济学著作中都有有关人口理论的论述。
新古典经济学派创始人马歇尔提出,人口增长是促使报酬递增的因素之一,在比较先进的国家里人口增长是有利的。
19世纪末、20世纪初建立的以坎南为代表的适度人口论,认为平均生产率最高时为适度人口点,在此之前为人口不足,在此之后为人口过剩。
凯恩斯从马尔萨斯有效需求原理出发,根据英国的资料认为人口增长不足是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之一,强调人口应该保持适度增长。
经济学派的人口理论被认为是人口理论的故乡,人口理论产生之源。
马克思、恩格斯在确立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科学体系过程中,深刻地批判了马尔萨斯的反科学的人口论,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基础。
有人否认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存在,理由是马克思、恩格斯从未写过一本有关人口问题的专门著作。但事实是,连欧美日和联合国有关学者著的人口理论史中都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重要学派予以介绍和论述。
人口理论中的社会学派出现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它研究人口和各种社会因素之间的关系。其代表人物有迪尔凯姆和迪蒙。
迪尔凯姆将人口研究作为社会形态学的一部分。他认为,社会发展和进步是人口数量增长、人口分布变化及密度增加的结果。
迪蒙提出“社会毛细管原理”,认为人们只有少生孩子,才能在社会等级上晋升,正如由于毛细管的作用,水在细管中才能上升一样。
在人口理论发展过程中,生物学派人口理论也占有重要地位。有人把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看作是生物学的理论,因为他以人口食欲和性欲的纯生物学性质为前提,离开了决定人口生产和生活资料生产的社会经济制度。
作为生物学派人口理论的典型代表应该说是斯宾塞。
他把生物进化论引入人口增长原理中,认为人既有保持个体生存的能力,也有繁殖新个体的能力,两者成反比。个体保持力程度愈强,繁殖力则愈低。他认为这是上层阶级比下层阶级生育率低的原因。
生物学派另一著名原理即所谓周期原理,认为人口像个人生命历程一样,有发展、成熟和衰退阶段,人口生殖率像一条抛物线,由高到低,低到一定水平之后,新的移民或新的血缘进入原有群体,这时新的人口周期又将开始。
第五个阶段:从20世纪上半叶到现在,为人口学成熟期。
早期人口思想
各个时代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都从不同方面关心当时的社会所拥有的人口数目及存在的人口问题,提出过不同的人口思想,进行过人口调查。
中国古代:管子、孔子、墨子、商鞅、韩非子等人
战国时期,人口因战争、饥荒而减少,当时的思想家大多主张增加人口。
孔子:“孝”的观念,“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祖先享受子孙的祭享香烟。
墨子:鼓励早婚、反对纳妾、反对战争。“民之众寡为国之强弱”。商鞅:主张人口与土地应保持平衡;
韩非:“人民众而财货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提出限制人口甚至允许溺婴。
古希腊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从城邦国家的防务、安全出发研究人口“适度”问题。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提出城市的理想人口规模为5040人。保持这一理想规模的办法:人口过多则鼓励移民外流或杀婴,人口过少则鼓励生育,为优生则可以使优秀男女配对繁育。亚里士多德提出:中等数量和高质量的人口,适中的国土面积,构成一个理想的城邦。他已经认识到土地和财富的增长慢于人口的增长,考虑到维持财产平等的前提下,借助法律手段来限制人口增长,把人口问题与国家治理联系起来。这是后来马尔萨斯《人口论》观点 的起源。
在古代不仅出现了朴素的人口思想,而且随着奴隶制国家的产生,原始人口统计也随之产生:
主要目的:收贡赋、派徭役、征兵丁等 殷商时期已有人口数统计; 周代户籍制度已经建立;
汉代,清查人口数目已有了较为定型的形式;
古巴比伦和埃及国王在公元前也都进行过全国的人口和财富的调查;
总之:由于古代社会经济发展条件限制,既未形成系统的人口理论,也未形成科学的人口统计。
资本主义社会早期人口理论
16-18世纪重商主义的经济哲学家:视人口为国力和财富的源泉。主要观点:认为人口多,工资低,竞争力就强,财富就会增长,国力也会强大。主张通过增加人口来达到国家经济和军事的富强;
代表人物:意大利乔.鲍太罗法国柯尔佩尔等;
重农主义理论认为:人口不是财富的源泉,而是财富增加的结果。主要观点:农业的发展在国家建设中具有战略意义,认为人口过度增长会引起生活资料的不足,导致生活水平下降;强调扩大农业生产,提高生活水平,进而增加人口;
代表人物:魁奈
1776年,亚当.斯密《国富论》把经济学和人口学统一起来:a.人口增长与专业分工之间相互促进式发展;b.乐观的人口思想;c.发展并非是无止境的。
马尔萨斯《人口原理》
马尔萨斯人口论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人口学的最大流派。它的著作《人口原理》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人口理论最早的代表作。由于他的理论具有系统、完整的特点,形成人口理论体系,因此又被称之为马尔萨斯主义,其影响颇为深远。
(1)两条永恒法则:
第一: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须;
第二:两性间的 情欲是必然的,且几乎会保持现状。
(2)两个级数理论:在两条永恒法则的基础上,马尔萨斯推论:“人口的增殖力无限,土地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资料的能力有限。人口若不受抑制,便会以几何比率增加,而生活资料却仅仅以算术比率增加。”
(3)减少人口的两种途径:
积极抑制:指严酷的劳动生活条件、极度的贫困、儿童恶劣的抚养条件、普通疾病、传染病、战争、瘟疫、饥饿等因素通过缩短人的寿命,提高死亡率来抑制人口的增长。
预防性抑制:分为两种,一是通过人们道德上的禁欲,“在一定时间内或长久地不结婚,并在独身期间性行为严格遵守道德规范。这
是使人口同生活资料保持相适应并且完全符合道德和幸福要求地唯一方法,”此即为道德抑制,人类理性地抑制人口增长;二是“使得大城市里的妇女不能生育的那种性交方式,性道德的普遍破坏,反常的恋情和防止不正常的性交所产生的后果所采用的一些不适当的方法”,即所谓的罪恶性抑制。
(4)人口波动规律的理论:马尔萨斯陷阱
三个著名的人口命题:(反映了人口与生活资料在动态上呈现出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变化)
人口的增加必然受生活资料的限制;(不证自明的公理)当生活资料增加的时候,人口总是增加;(从经验角度看,至少在20世纪上半叶之前所有国家的人口发展已证实)
较强的人口增殖力,为贫困和罪恶所抑制,因而实际人口同生活资料保持平衡。(有失偏颇)
当人口增长到接近食物供给的极限时,所有的预防性和积极性抑制自然会以更大的力量发挥作用,直到人口降到食物所能维持的水平以下;然后食物再度丰富起来,于是又产生了更多的人口,经过一定时期,更多的人口又因同样的原因受到抑制,这种循环往复的人口发展与倒退运动被称为“人口波动理论”,是《人口原理》的核心。
近代社会学派、生物学派和数理学派人口理论
社会学派人口理论
所谓社会学派的人口理论,一般是指用社会学的观点和方法来研
究人口现象、探讨各种社会因素和人口过程的相互关系的人口理论。历史上的社会学派,主要是以西方资产阶级社会学的观点来研究人口;它的基本特点是抽象掉社会制度,忽视社会生产方式的作用,或者把人口看作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或者把人口等同于一般的社会现象,用社会学的方法加以研究。
19世纪中叶,工人运动高涨的年代,面对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大量社会问题、特别是日益尖锐的人口问题,一些资产阶级学者认为用经济学观点难以解释,而主张用社会学观点来加以说明。
英国近代著名的哲学家和社会学家H.斯宾塞(1820-1903年)就是当时这类学者的一个代表人物,是近代西方人口理论的社会学派和生物学派的奠基人。
他的主要著作是1852年发表的《人口理论》、1867-1868年出版的《生物学原理》以及其后出版的《社会学原理》。
斯宾塞用社会学观点建立的人口理论是所谓社会人口有机论。在他看来,人类社会和动物机体一样也是一个有机体,服从于生物规律那样的自然规律,社会人口也具有机能上的自然分工。他把人口阶级结构看成一种以社会机能的自然分工为基础的自然现象,并从社会有机体中划分出三种器官:营养系统器官,分配系统器官和管理系统器官。
类似管理系统器官那一类人口是社会的大脑,从自然分工来说具有支配的机能;其他各类人口则分别按照自己天生的机能从事体力劳动和其他工作。
他把社会人口内部的分工等同于生物有机体内部器官的分工,而且断言个人作为人口有机体的细胞,个体发展的个性化过程同生殖力成反比关系。
根据这个观点,他认为越是上等社会的人,生育率必然越低,因为他们受教育程度高,智力发达,致力于个性发展和个体幸福,用于生育子女的精力必然越少。
19世纪末社会学派的另一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社会学家和人口学家A•杜蒙特(1849-1902年)。
他针对当时法国出生率下降、人口发展停滞的现象,他提出了所谓°社会毛细管学说。
他赞同斯宾塞关于个体发展同种族增殖成反比变化的观点,认为一国人口数量和个体发展成反比变化。
他声称,人口出生率下降是现代文明发展的结果,是由社会和心理因素造成的、所谓社会毛细管作用的产物。
他认为在现代社会中.人人都有不断向上发展的欲望,正象油灯里的油基于毛细管作用会顺燃烧着的灯芯不断往上升一样,社会个体也会被向上发展的欲望所驱使,往更高的社会阶层上升。而且,上升的机会越多,上升的欲望越大,社会毛细管现象也越强。他甚至断言毛细管现象之对于社会秩序,就象重力之对于物理世界一样。
生物学派人口理论
生物学派人口理论是近代西方人口理论的重要流派之一。所谓生物学派的人口理论,一般是指单纯从生物学角度来研究人口理论。
它的基本特点是只注重人口的生物属性,把人口现象单纯看作生物现象,运用生物学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人口。
生物学派人口理论的奠基人是H•斯宾塞,他最先系统地从生物学的角度研究人口。在他宣扬的生物进化论中,提出了人口增长会按照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原则进行自我调节的观点。
他不同意对人口发展前途做悲观的预测,认为按照社会进化的观点,社会文化一定日益发达,人类知识日益增进,发展个性的个人主义思想也日益发展,人们必然日益注重个人幸福和享乐,而使生育率下降,人口过剩的压力趋于消失。
斯宾塞的错误在于把人类等同于一般生物,把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与竞争等同于生物的生存竞争,忽视了社会制度对人口发展的决定性影响。然而,他强调社会文化和智力发达对生育的影响,为人口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与途径。
数理学派
所谓数理学派人口理论,一般是指应用统计方法和数学方法来研究人口现象、探讨人口发展变化规律性、并用数学语言加以表述的人口理论。它也是近代西方人口理论的重要流派之。
数理学派人口理论的创始人,一般认为是比利时人口学家、数学家L•凯特莱(1796—1874年)。
他在人口学方面代表作是1835年发表的《社会物理学概论》。他根据当时的人口统计资料、研究妇女生育率、年龄别死亡率和婴儿性别比等,特别是运用概率论大数观察法和大数定律,探索人口
出生、发展和死亡的规律,力图证明在人口现象之间存在着不变的数量关系和规律性。
法国统计学家基亚尔(1799-1876年)也是数理学派人口论的重要代表人物。1855年他在所著《人类统计学或人口学比较纲要》一书里。第一次使用了人口学(demography)一词。
他用人口统计方法来分析人口现象,特别是从事生命统计的研究。
另一个法国统计学家K•勒瓦瑟尔(1828-1911年)曾对人口学的研究对象作进一步的说明。
他认为人口学是这样一门科学,它借助于统计来研究人类生命的各个方面,主要是出生、死亡、结婚、迁移等,以揭示人口发展一般过程及其规律。
在20世纪韧,美国人口学家A•洛特卡(1880-1949年)对推进数理学派人口理论也有重大作用。
他运用统计和数学方法来分析人口再生产过程,提出了稳定人口理论。
马克思人口思想
人有双重性。一方面是消费者,一方面是生产者。
所谓人口问题就是人口增长与物质资料的增长不相适应并且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增长速度。
认为没有“普遍的”人口规律,不同的社会制度下,人口的变化
有不同的内容和形式,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产生了“过剩人口”以便降低工资。
两种再生产的观点:生活资料的再生产和人自身的再生产通过人口自我调解,人类完全能够使物质资料生产与人类自身生产相统一。
强调人口的阶级属性,人口是具有社会性、阶级性的社会体,受社会制度的制约。
当代西方人口增长控制学说
新马尔萨斯主义是西方人口控制学说的渊源
马尔萨斯人口论,历史上演变为新马尔萨斯主义,二者一脉相承,并无本质区别,只不过前者主张用晚婚、禁欲和不育等抑制手段,而后者明确主张采取避孕等节育措施来限制人口增长。
新马尔萨斯主义最早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F.普雷斯(F,P1ace.1771—1854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新马尔萨斯主义发展而来的现代马尔萨斯主义,在西方国家更加泛滥;
西方出版了许多宣扬马尔萨斯主义的著作,把战争威胁、民族运动兴起,发展中国家人民的贫困等,都归因于世界人口增长过多,特别是亚、非、拉美国家人口增长过多。它们仍然把控制人口增长当作“济世良药”,实质上仍然信奉马尔萨斯“人口决定论”。
人口增长与土地负载能力有限论
人口增长与土地负载能力有限论,是现代西方人口增长控制学说的一个重要流派。它的主要特点是从人口增长对食物或者土地资源的
“压力”来论述控制人口增长的必要性。
人口增长与土地负载能力有限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W.福格特。他在1949年出版的《生存之路》一书中,着重从人口和土地、人口增长对农业生态资源的破坏来论证控制人口增长的必要性。
人口爆炸和自然资源枯竭论、生态环境恶化论
自20世纪70年代起,从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角度来论证控制人口增长的必要性的著述逐渐增多,形成人口增长控制论中的自然资源枯竭论和生态环境恶化论。这方面的代表作,首先可以提美国人类生态学家埃利奇夫妇(P.K.Ehrlich and A.H Ehrlich)1970年出版的《人口、资源、环境》一书。
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极限论
在20世纪60—70年代,在世界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都很迅速的同时,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使许多西方学者把注意力集中在所谓“人口爆炸”、“资源枯竭”与“环境危机”问题上,甚至发出人类面临“世界末日”的悲鸣。
在这种情况下,人口增长和经济增长的所谓“增长极限”,成为当时风靡世界的热门研究课题,人口增长控制论中又出现了所谓“增长极限论”。
它的兴起,同鼓吹世界面临资源、环境危机的罗马俱乐部的建立及其开创研究密切相关,其代表作是1972年D.麦多斯(D.L Meadows)等人提交给罗马俱乐部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其理论基础是地
球有限论。他们运用系统动力学的研究方法,设立了一个世界动态模型,把和人类社会发展最密切的因素组合成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中国人口学研究
中国古代特别是先秦人口思想极丰富,到了清代,洪亮吉的人口思想早于马尔萨斯而提出。孙中山、陈独秀、李大钊等人都从中国国情出发,根据各自的观点阐明对中国人口问题的看法。
中国是最早有人口统计的国家之一,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就有了正式的有关全国和分地区的人口数字记载。
但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还没有进行过科学的、全面的人口普查。
在中国,现代人口学的建立和发展是从西方人口思想传入后才逐步开始形成的,从20世纪20~30年代起,一批向西方学习的社会学家开始传播马尔萨斯人口论,并搜集资料研究中国人口问题,陈长蘅、孙本文、陈达等人相继出版了一批人口学著作。
当时一些学者也进行了一些人口资料的搜集和研究工作,如南京金陵大学农经系和美国迈阿密大学合作进行的调查《近代中国人口统计的一项实验》。
这些早期的人口学研究,一方面揭示了中国当时确实存在的人口问题,并提出节制生育的主张。还有人认为,中国人口数以4亿为宜。甚至有人提出节育救国之道。
但他们当中有些人提出中国的根本问题是人口生育太多,人口过
多,甚至说婴儿的哭声比帝国主义军舰的炮声更可怕,这是不科学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为全面发展科学的人口学创立了良好的政治前提。
1953年刘少奇主持召开节育座谈会,提出要节制生育。1956年周恩来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中也明确提倡要适当节制生育。
毛泽东在1957年也明确提出“人类要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地增长”。
马寅初于1954年就提出要控制人口增长,在1958年发表了《新人口论》专著,分析了50年代初期和中期人口自然增长率超过2%,这样的人口增长速度与社会主义建设中粮食供给、积累资金、轻工业原料供给和发展科技发生矛盾,提出要搞节育控制人口增长的主张。
陈达、费孝通、吴景超等人也都发表论文提出控制人口的主张。但在当时“左”的思想影响下,1958年开展批判马寅初的《新人口论》,使人口问题研究变成禁区,并使人口学作为一门科学的发展中断。
60年代鉴于城市人口增长过速,在城市开始提倡计划生育。从1973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始推行计划生育,并明确确定“有计划地增长的人口政策”。
它的主要内容包括:调节人口出生率,降低死亡率。调节人口出生率要求区别两类地区:
在人口稠密地区实行晚婚和节制生育,当时提出“晚、稀、少”的要求。
在人口稀少的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不实行节育政策。1972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席位后,陆续参与联合国组织的各项人口活动。国内国际两方面的动因,迫切要求在中国开展人口理论和对实际人口问题的研究。
70年代初中期,人口理论有了较大的发展,人口统计和计划、预测也都在实践需要的基础上得到重建和重视。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进一步打开了人口理论的禁区,并有了重大的突破,在肯定人口增长对社会生产力起加速或延缓作用的原理的基础上,再次提出和论证了为解决生产力不发达、经济落后和人口增长过多过快的尖锐矛盾,除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生产力外,还必须实行有计划地控制人口增长的战略和政策。
中国人口学者从中国实际出发,重新探讨和研究了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相互关系的原理,在理论上为实际工作既要抓经济发展,也要对人口控制指出方向,并为研究人口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开拓了道路。
80年代开展了一系列大规模的人口调查,取得了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丰富的人口资料,这些资料的质量在世界人口普查史上是罕见的,从而也为人口研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中国学者在人口普查、人口抽样调查的方法,以及整理资料电子计算机化等方面,都取得了自己的经验,并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
80年代后半期以来,人口学研究范围扩展迅速,涉及人口发展战略、人口老龄化、婚姻状况、家庭规模和结构、人口迁移、小城镇人
口和人口城市化、人口素质、少数民族人口等等方面,取得了一批有价值的成果。对生育率、死亡率等人口变量及其决定因素的研究也比过去有了更为深入的发展。
马寅初《新人口论》
1957年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马寅初《新人口论》
马寅初:人口学专家、经济学家。1882年 出生于浙江绍兴 1906年 赴美留学,先后在耶鲁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经济,均获博士学位。1916年回国任北大经济学教授,建国后,担任中央财经委员会副主任、浙大、北大校长,中国人口学会名誉会长。
主要观点:
中国存在着人口问题: 基数太大;
人口出生率与自然增长率太高;
人口质量低,不仅身体素质差,平均文化水平低;
中国经济发展落后,人均各项经济指标低,已经产生并将继 续人口与经济的种种矛盾问题;
中国人口问题的性质与表现形式: 人口迅速增长与生产设备不足的矛盾; 人口迅速增长与工业原料增长缓慢之间的矛盾; 人口迅速增长与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之间的矛盾;
人口发展快与资料积累之间的矛盾; 中国人口问题的性质与表现形式: 人口发展快与教育事业落后之间的矛盾; 人口发展快与提高科学技术水平慢之间的矛盾; 人口发展快与粮食增产缓慢之间的矛盾; 人口质量低与发展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人口发展快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之间的矛盾。解决中国人口问题的根本途径和具体办法: 教积极发展生产; 提高人口质量;
控制人口数量;并提出具体建议:
实行定期的人口普查,建立人口动态统计,目的是为了给我国制定人口政策和经济政策提供准确数据;
实行计划生育,是控制人口最好最有效的办法,关键是计划好人口出生率;
解决中国人口问题的根本途径和具体办法: 加强控制人口重要性的宣传工作;
提倡晚婚晚育,男子25岁,女子23岁结婚为宜; 运用经济手段推行计划生育; 运用行政手段控制人口;
运用避孕的办法,达到降低人口出生率的目的。
马寅初《新人口论》遭批判
1957年7月5日,《新人口论》在《人民日报》公开发表后,马寅初即遭猛烈的批评。1957年7月-11月《光明日报》也成为批马的重要阵地。
我虽年近80,明知寡不敌众,自当单身匹马,出来应战,直至战死为止,决不向专以力压服不以理说明的那种批评者投降。
我认为这不是一个政治问题,而是一个纯粹的学术问题。学术问题贵乎争辩,愈辩愈明,不宜一遇袭击,就抱明哲保身,退避三舍的念头。相反,应知难而进,决不应向困难低头。
受到不公正批判的原因
马寅初的新人口论受到了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牵连;
这场对新人口论的批判发生在大跃进的历史背景下,因此不可避免地受到当时笼罩着全国自上而下地几乎全体国民地狂热气氛的影响;
应该客观地看到,中国广大地民众并不拥护马寅初地新人口论; 当时地广大人民包括知识分子、领导阶层对于中国近代人口地变迁了解不够,完全没有认识到中国实际上早在18世纪下半叶已经经历了全面性地人口压力,并且这种压力一直持续到今天,从未真正地得以缓解。
第四篇:名词解释(人口学)
名词解释
人口容量:一定地区,一定时期,该地区在遵循生态规律的条件下,其环境、资源所能容纳一定生活水平的最高人口数。
人口政策:人口政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和阶级利益,而对人口过程、人口发展施加的法规、条例和措施等影响或干预手段的总和。
人口调查:人口调查是根据人口统计工作研究的目的和任务,提出统计调查的具体要求,采取科学的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收集实际的原始资料,作为研究问题依据的一种方法。
人口抽样调查:是根据随机的原则,从被研究的人口总体中抽取一定数量的观察单位组成样本进行调查,并根据样本的数据来推断总体的特征。
人口再生产:是新一代人口不断出生、成长和老一代人口逐渐衰老、死亡的不断重复所构成的一个川流不息的过程。
适度人口:任何一个国家或区域都有一个最有利或最适宜的人口数量,符合这个数量的人口就是适度人口。(一个国家或区域在任何时期都存在一个经济上的最大收益点,当劳动力超过或少于这个量时,都会引起收益减少。处于“最大收益点”的人口便是最合适的人口。)
人口分布:是指在一定时间上,人口在空间位置上的聚集或组合状况。
人口迁移:是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仅指人们从一地向另一地的迁居活动。
婚姻制度:是指由有关婚姻的各种行为规范所构成的一种社会制度。
联合家庭:父母和两个或多个已婚子女及其配偶、后代所组成的家庭。在这种家庭中除纵向的直系亲属关系外,还包括横向的旁系亲属关系。这类家庭人口数量最多。
直系家庭:父母和一个已婚子女及其配偶、后代所组成的家庭。这种家庭中只有纵向的直系亲属关系。
第五篇:战国的人口学思考
战国,即中国历史上从公元前476年到公元前221年的一段历史时期。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列国并立、争雄天下的时代。也是奴隶制崩溃封建制确立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各国为了取得争夺的优势而殚精竭虑,征战不休;诸子各立其说、百家争鸣。这是中国史上最为学术自由思维活跃而且成果显著的时代之一。西方学者把这一时期作为中华文明的一
个飞跃时期。许多学科的研究都必须从这一时期谈起。人口学的研究自然也不能例外。本文谨就战国时代的一些资料进行人口学方面的讨论,以期汲取先哲的思想智慧。
民本——人口之重
这一标题或许个人故弄玄虚的感觉,但是把战国的时代的一切争夺归纳为人口的争夺并非是哗众取宠的。在专制统治的时代里,作为统治者而言,生存的根本就是由足够的被统治者存在。广大人民群众(相当于人口)对于统治者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首先,人口是国家基础与根本。这正是最初秦国掠夺韩魏土地而不能置之于死地的原因。秦国得到土地却没有得到人口。人口是统治者的财政来源。统治者维持统治的开支及其挥霍需要的财务都要依靠百姓供给。没有百姓的繁盛,统治者就没有实力。周代的贤能贵族召公曾经劝诫周厉王“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原隰之有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时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不难看出统治者对此是有清醒认识的。人口是军队的基本来源。在战国时代,我国尚未形成系统的募兵制度,战时一般是全民皆兵。百姓有为国家服兵役的义务。诗经中写道:“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正是这一现象的客观反映。
其次,战国连年的不休征战加之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导致了人口规模很小。战国末年的人口仅有两千万,因而对于各国而言,人口其实是一种紧缺的战略资源了。当时尽管已经出现了数以十万计的城市和人口稠密地区,但总的说来还是地广人稀。所以,不仅中原周边的诸侯国有很大的扩张余地,就是在黄河中下游这样的中心地区,国与国之间也还有不少无人居住的空地,有时一支数万人的大军行程千里却会无人知晓。各国周围未加开垦的“草莱”就更多了。以开垦方式扩展国土同样需要人力,因而各国的君主,无不关心“寡人之民”与“邻国之民”的消长。应运而生的上计制度要求县一级的地方官每年向国君汇报辖地内人口的增减。也正是基于这一共识,孟子提出了有名的民本主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人口理论——伐谋篇
孙子曰“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用非战争的方式取得胜利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因而无论是哪个国家还是那个学派都在追求以“不战而屈人之兵”制胜,用政策或外交的手段取得利益。对于人口的争夺同样如此。
诸子中孔子从“孝”的观点出发主张人口的增殖。其后的墨子则主张通过“兼爱”“非攻”的方式实现人口的增殖。而孟子更是提出了一个比较的完整的方案。《孟子/梁惠王寡人之于国也》中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不难看出这位大王对于人口的增殖是相当重视的,并不像有些诗文中所说的“不问苍生问鬼神”。他为了统治的需要,在保障人口增殖方面下了一番功夫。而孟子则不以为然,向他兜售自己的方案: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明代的著名学者曾经评价道“孟子经济唯是教养两端。”他主张通过给与人民生存的基本保障和提供教育的方式实现人口的繁盛。孟子的主张虽然未能得到诸侯的贯彻实施,但是其价值是不容否认的。以至于到今天人有借鉴意义。
《商君书/徕民篇第十五》中商鞅阐述了自己的人口学主张:秦国地广人稀,缺乏人口,应该利用自己的有利条件,用田宅、复除等种种优惠来吸引诱魏韩贫民入秦,以削弱韩魏.增强国力。他说:“今秦之地方千里者五,而谷土不能处二,人数不满百万,其薮泽、溪谷、名山、大川之材物、货宝,又不尽力用,此人不称土也。秦之所与邻者三晋也,所欲用兵者韩、魏也,彼土狭而民众,其宅参居而并处;其寡萌贾息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