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巴藏族的酒歌与酒文化教案

时间:2019-05-12 18:39: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康巴藏族的酒歌与酒文化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康巴藏族的酒歌与酒文化教案》。

第一篇:康巴藏族的酒歌与酒文化教案

《康巴藏族的酒歌与酒文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能力目标:

1、在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借助课文有关语句概括课文的内容要点;

3、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思维逻辑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4、加强学生的观察力和写作主动性。

二、情感价值目标:

1、让学生理解自己本民族所具有的传统的酒歌酒文化;

2、明确传统文化需要保护、传承,明确“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研讨法

设计意图: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以思考与合作探究为主,使学

生不断拓展思维,充分展示自我,达到以教师为导演,学

生为演员的目标。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培养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难点:(1)、加强学生的观察力和写作主动性;(2)、使学生从情感上明确传承民族文化的重

要性。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在汉语学习过程中的理解能力的层次差异较大,但大部分学生能对一些简单问题做到自我思维,自我解答。由于高二学生性格内向居多,因此课堂气氛的活跃度相对较低,只能达到正常完成学习目标的效果。

六、课时安排:两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请同学们用文中的语言有组织的课文的内容,完成课文的浓缩。(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

(1)、课文的题目是“酒歌与酒化”,为什么用很多篇幅写青稞酒的酿制过程和效用?(提示:细读课文第二部分,结合一下材料回答)首先,为了使更多的人了解青稞酒酿造的工艺,使没有品尝过青稞酒的人能大致的区分出青稞酒与白酒的不同之处,使人更深入的了解到藏族的酿酒文化,表现出青稞酒的与众不同。

其次,为了表现出在康巴藏族地区饮酒也有地区上的文化和习惯差别,让我们明白,地域差异造就文化差异。

(2)、在康巴地区,敬酒与受酒有怎样的习俗?敬酒和唱酒歌的习俗,有怎样的文化含义?

A、a、敬酒:首先,必须唱酒歌,先唱完酒歌在敬酒;其次,先敬酒再唱酒歌;第三,在唱酒歌的过程中敬酒。

b、受酒:首先,受酒者不能将碗中的酒偷偷倒掉,这样视为极端无礼行为;其次,酒歌唱错可罚敬酒者一杯;第三,敬酒者的歌声优美,受酒者可反过来敬酒给他,以示赞赏。

B、文化含义:首先,酒歌代表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祝愿和对幸福的渴望。其次,敬酒习俗与唱酒歌是民族文化中最具有民族性、最富于艺术特征的部分的展示。第三,敬酒和唱酒歌是藏族生活过程中的一种文化积淀,是这一民族在民族心理、民族品格的外在表现。

三、思维拓展训练: 比较甘南藏族酒歌与康巴藏族酒歌的特点有什么异同之处。(提示:以文中“祝酒歌”为文本进行比较)

相同点:都是以酒为主题的祝福歌曲,表现的也都是对自然生灵 的赞美,对亲朋好友的祝福。

不同点:a、康巴的酒歌有更加详细的景物描写,语言更加富有

色彩感;歌词中包含了祝福的敬语。都可以表现出

藏族人民热情好客,崇尚和谐的优良品质。b、甘南的酒歌直奔主题,语言平实充满亲和力。

四、仿写:

请根据文中的第二段祝酒词,仿写一段属于自己的祝酒词。eg、欢快的酒杯高举过头,这酒中包满了情和意,祝愿朋友马到成功,相聚莫为离别愁,天长地久的友谊住在心中,美好的回忆永久芳香。

五、小结:

无论是康巴藏族地区的酒歌与酒文化,还是我们甘南地区的酒歌文化,都是藏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国民族文化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我们不断继承和发扬优良的民族文化传统,海纳百川,兼容并蓄,才能使中户民族的文化更加博大精深。

六、板书:

康巴藏族的酒歌与酒文化

一、课文浓缩

二、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

三、思维拓展训练

四、仿写

七、作业:

1、课后练习积累与扩展第三题;

2、用文字描述一段自己家乡敬酒的场面,要求镜头具 体化。

八、课后反思

第二篇:酒文化与酒市场

更多内容访问网站www.xiexiebang.com

酒文化与酒市场

酒文化少不了要从茅台酒说起,1862年,茅台镇“衡昌烧坊”成立。1929年,赖永初独资将“衡昌烧坊”更名为“恒兴烧坊”并创立“茅台”品牌,解放前南京日报刊登广告“茅台不赖,享誉中外” “席上无茅台,空对美佳肴”。1935年,红军长征途中把“茅台”做为“祝捷酒”。1941年,中国远征军把“茅台”作为“随军专用酒”。1944年前苏联政府将茅台酒作为外交礼宾酒使用,此后中国政府及领导人一直将茅台酒作为中国政府的外交酒。1946年周恩来在重庆红岩村宴请民主人士,席间指着茅台酒瓶说:“长征过茅台镇时,当地群众捧出酒来欢迎我们,战士们用它治疗伤口,止痛消炎,治疗感冒,喝了可治疗泻肚子,暂时解决了我们当时缺医少药的困难。所以,红军长征胜利,也有茅台酒一大功劳。抗战时期茅台酒就已成为当时中国的一代名酒之首。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晚,毛泽东主席在北京饭店举行开国第一宴,周恩来总理亲自安排调用库存于北京饭店的一百多瓶“茅台”款待中外嘉宾,共庆建国。“茅台”获此殊荣,是茅台酒称为国酒的开端。至此,赖永初先生所创的“茅台”酒,为国酒茅台未来的光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53年2月根据贵阳市财经委员会的通知,地方政府有关人员来到恒兴酒厂,宣读了政府接管恒兴酒厂的文件,此后地方政府在恒兴酒厂的基础上组建成立了地方国营茅台酒厂即现在的贵州茅台酒厂,至此恒兴烧坊遂结束了其历史使命。2003年,我国白酒界泰斗、著名白酒大师秦含章先生在人民大会堂对茅台酒称赞为:赤水茅台浪冲边,青山环酿湿温天,回醅八次工艺巧,酒业永

更多内容访问网站www.xiexiebang.com 初续世仙。白酒专家对茅台酒也一致认为:“酱香突出、酒体丰满、幽雅细腻、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更多内容访问网站www.xiexiebang.com

茅台酒生产工艺特殊。茅台酒的酿制,每年重阳分两次投料,同批原料要经九次蒸煮,八次摊凉,加曲加药、高温堆积、入池发酵,七次取酒,历时整整一年,然后要经三年以上贮存,再精心勾兑,方能包装出厂。一瓶酒从原料进厂到出厂,至少要经过五年。其香气成分极其复杂,使产品风格独特。喝酒时感到不燥辣,容易上口,幽雅细腻。茅台酒曾经作为国共两党共同推崇的政治酒。重庆谈判期间,国共两党“双十协定”签订后的宴会上,毛泽东与蒋介石举杯共饮茅台酒。茅台酒曾经多次见证中国重大历史事件并作为国共两党曾经共同推崇举杯的政治酒频繁使用。

茅台酒是健康酒,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周总理用“茅台”宴请尼克松总统时说:“长征路上,茅台酒我们包医百病的良药,洗伤、镇痛、解毒、治伤风感冒,能消除疲劳,安定精神...”喝茅台酒有利于身体健康是事实,但喝茅台酒有利于身体健康的原因现在还是一个秘,从对长期饮用茅台酒的人群调查中发现,长期喝茅台酒的人绝大部分肝功能很好没有肝病、肠、胃很好,普遍精神、气色很好且人显年轻较一般人健康长寿。茅台酒由于酵藏时间长相对来说,易挥发物质少,所以对人体的刺激小,有利健康。茅台酒中易挥发物质少,不易挥发物质多,对人的刺激小,不上头,不辣喉,不烧心。

更多内容访问网站www.xiexiebang.com 茅台酒的酸度高。茅台酒有酸、甜、苦、辣、涩五种味道。赖酒的酸度是其他酒的3至4倍。茅台酒的酸成分,主要又是以乙酸 和乳酸为主。根据中医理论,酸主脾胃、保肝、能软化血管。西医也认为食醋有利健康,道教、佛教也很重视酸的养身功能。茅台酒的酚类化合物多。有专家指出,干红葡萄酒之所以有防治心血管疾病的功能,是由于干红葡萄酒中酚类化合物多。茅台酒中的酚类化合物是其他名优白酒的3至4倍,可见茅台酒和干红葡萄酒有异曲同工之妙。茅台酒的酒精浓度科学合理。茅台酒的酒精浓度53%(V/V)左右,而其他名优白酒的传统酒精浓度在60%(V/V)左右,有的高达65%(V/V),根据科学测定,酒精浓度在53度时水分子和酒精分子缔合得最牢固。有个经典试验,用53.94毫升纯酒精加上49.83毫升水,结果总容积不是l03.77毫升,而是100毫升。再加上茅台酒还要经过长期贮存,所以缔合更加牢固。实践证明,茅台酒的电导率随着贮存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这充分证明,随着贮存时间的增长,游离的酒精分子越来越少,对身体的刺激也越来越小,有利健康是可想而知的。所以喝酒时感到不辣喉,醇和回甜。茅台酒是天然发酵产品它不同于酒精和其他白酒。茅台酒工艺非常科学合理,其产品完全用不同轮次、不同香型、不同酒度、不同酒龄的酒,精心勾兑而成,香味成分及相互间的配比很科学合理,使茅台酒形成了独特的风格。目前,国内外分析水平尚不能达到检测出茅台酒所有成分的水平,因此不像有些名优白酒找到了某种物质为其主体香(茅台根本不存在像其他酒一样的一种香味物质是其主体香)。找到了主体香,这既是科学的进步,同时也带来了一个

更多内容访问网站www.xiexiebang.com 问题,即主体香不够时可添加非发酵的香味物质,所以相应的香料厂、调酒液厂应运而生,这对茅台酒来说是绝对不可能的,茅台酒不添加任何香气香味物质!经化验茅台酒中有SOD、金属硫蛋白等物质的存在。我们知道SOD是氧自由基专一清除剂,主要功能是“一清四抗”,即清除体内多余的自由基,抗肿瘤、抗疲劳、抗病毒及抗衰老。金属硫蛋白的功效又比SOD强多了,金属硫蛋白对肝脏的星状细胞起到抑制作用,肝的星状细胞受到了严重的抑制后,它就不分离胶离纤维,就不形成肝纤维化了。

茅台总资产从建厂之初的1.2万元发展到现在的60亿元,增加了49万倍;实现税利16亿元,是建厂之初的60万倍。茅台酒从1953年的75吨发展到1978年的1000吨,花了26年;从1978年的1000吨发展到1991年的2000吨,用了14年;从1991年的2000吨发展到2003年的10000吨,仅用了13年。

中国食品产业网(2007年11月22日13:49)假茅台充斥茅台镇,市场上80%是假货? 而最大的假茅台产地就在茅台自己“家里”,元凶还大部分是“兄弟”。国企所有者缺位滋生内部人控制,内部管理人员交杂繁复,酒厂员工与制假者剪不断理更乱的关系简直就是天生的内部人控制的土壤。茅台厂每年在防伪打假上投入达1亿多元,仍然难以阻止制假的疯狂。茅台假酒,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就有,由于市场极度供不应求,它便频频出入于各种“大雅之堂”冒充

更多内容访问网站www.xiexiebang.com 国酒茅台。

朋友:你喝过茅台酒了吗?也许你天天喝茅台酒但从来就没有喝过真正的茅台酒,也许给你喝茅台的人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让你的胃去作出牺牲。

第三篇:酒与酒文化论文

我 谈 酒 文 化

——论白酒的和谐美

系: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学生姓名:

号:

201002060010

专业班级:

10自动化(专升本)

目录

中文摘要、关键词.........................................1

一、酒的性能.............................................2

二、酒的功能要素.........................................3

三、中国酒文化的承载功能.................................3 3.1酒与政治..........................................4 3.2酒与经济..........................................4 3.3酒与文化教育.......................................5 3.4酒与社会生活.......................................6 3.5酒与文学艺术.......................................6 参考文献.................................................8

我谈酒文化

摘要:酒是一种文化的载体,中国酒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中国酒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几乎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在中国,酒已经成为中国人道德、思想、文化的综合载体。我们要继承发扬中国传统酒文化中重德明礼、尊祖交友、人际和谐、身心和谐、浅饮养身的精华。

关键词:酒;酒文化;社会功能

一、酒的性能

中国是世界上酿酒最早的国家之一,酒的酿造,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酒是一种文化的载体,中国酒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酒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

酒是多种化学成份的混合物,酒精(学名乙醇)是其主要成分。除此之外,还有水和众多的化学物质。酒精无需经过消化系统就可被肠胃直接吸收。酒进入肠胃后,进入血管,饮酒后几分钟,迅速扩散到人体的全身。酒首先被血液带到肝脏,在肝脏过滤后,到达心脏,再到肺,从肺又返回到心脏,然后通过主动脉到静脉,再到达大脑和高级神经中枢。

酒有多种,其性味功效大同小异。一般而论,酒性温而味辛,温者能祛寒、疏导,辛者能发散、疏导。所以酒能疏通经脉、行气和血、蠲痹散结、温阳祛寒。另外酒为谷物酿造之精华,故还能补益肠胃。

二、酒的功能要素

第一,酒是美好物品的象征,是表达心意、寄托情感的媒介。酒为粮食酿造之精华,美味甘甜,补益身体。但在人类社会早期,劳动生产率非常低下,物质财富极度贫乏,不可常得。故作为“天之美禄”(《汉书·食货志》)的酒,只有在祭祀和节庆时才能享用,并且首先要奉献给神灵和祖先享用。物质产品丰富后,亲朋好友来了,要用美酒招待,以尽地主之谊。

第二,酒具有防病治病、保健养生的作用。酒能消毒杀菌,舒筋活血。适量饮酒能疏通经脉、行气和血,舒活筋骨,消除疲劳,有益身体健康。

第三,酒具有兴奋作用。饮酒后,人体血液循环加速,大脑受到刺激,情绪激昂,精神振奋,思维特别活跃。它可以增加酒宴上的欢快喜庆气氛,给人带来生活乐趣,但过度兴奋会带来负面影响。

第四,酒具有亲和作用。酒宴上轻松愉快的气氛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有利于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流,能联络感情,消除隔阂,调和矛盾,增强凝聚力。

第五,酒具有麻醉作用。过度饮酒,神经麻木,神智迷忽。在麻木状态下,思维得到抑制,心灵得到安宁,无忧无虑,忘却了烦恼和痛苦。“醉酒忘世”有时是一种度过心理困境的消极方法,政治黑暗时也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消极处世态度,但其负面作用很大,有损身心健康。

三、中国酒文化承载着功能

酒是一种饮料,但它是一种特殊的饮料。酒是属于物质的,但它又融于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之中。酒不是生活必需品,但它却具有一些特殊的功能。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几乎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生活和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

3.1酒与政治

《左传》有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敬神祭祖,历来就是中华民族普遍遵行的礼法习俗。在一些重要的节日,都要祭祀祖先,以表达对死者的思念和敬仰。酒是祭祀时的必备用品之一,祭祀活动中,酒作为美好的东西,首先要奉献给神灵和祖先享用。《周礼》中对祭祀用酒有明确的规定。战争决定一个部落或国家的生死存亡,勇士出征,要用酒来激励斗志;战士凯旋,要用酒来洗尘庆功。酒与国家大事的关系由此可见一斑。

由于酒特有的诱惑力,使人上瘾,饮多致醉,不能自制,惹事生非,伤身败体,被认为是引起祸乱的根源。所以,饮酒不仅仅是饮酒者个人的事情,而且是一种社会行为。特别是贵族阶层耽湎于酒,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历史上还有不少国君因耽湎于酒,引来亡国之祸。最高统治者从维护自身利益出发,不得不对酒的生产和消费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直至禁酒。

《战国策》记载:“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而绝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实践证明夏禹的预言是正确的。夏商两代的末君都是因为耽湎于酒而引来杀身之祸并导致亡国的。西周统治者在取得天下之后,周公总结借鉴夏商两代亡国的历史教训,制定和发布了中国最早的禁酒令《酒诰》。《酒诰》中认为酒是丧德亡国的根源,这构成了中国历史上某些时代禁酒的主导思想之一,成为后世人们引经据典的范例。

3.2酒与经济

长期以来中国是一个以农立国的国家,因此一切政治、经济活动都以农业发展为立足点。而中国的酒,绝大多数是以粮食酿造的,酒紧紧依附于农业,成为

农业经济的一部分。粮食生产的丰歉决定了酒业的兴衰,各朝代统治者根据粮食的收成情况,通过发布酒禁或开禁,来调节酒的生产,从而确保民食。反过来,酒业的兴衰也反映了农业生产的状况,也是了解历史上天灾人祸的线索之一。在一些局部地区,酒业的繁荣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自从汉武帝实行国家对酒的专卖政策以来,从酿酒业收取的专卖收入或酒税就成为了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酒的厚利往往又成为国家、商贾富豪及民众争夺的肥肉,是引发社会经济矛盾的根源之一。

3.3酒与文化教育

中国酒文化的核心要素是“礼”和“德”。

酒礼突出体现在古代酒宴上,其中一些礼仪、礼节延续至今。如中国大部分地区还保留“三巡”的习惯,无论待客还是朋友相聚,首先要通喝三杯;酒宴上晚辈或下级要主动敬长辈或上级酒,敬酒时,晚辈或下级在碰杯的时候,酒杯要低于对方,以示尊敬;又如酒桌新上的每一道菜都要首先转到主位等。这些其实都体现了中国酒文化的礼仪要素,这是一种不成文但力量强大的礼仪。这些礼仪要素的重复、强化最终会对人在生活中的思维和行为产生影响,发挥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酒桌上的长幼有序、尊老爱幼、以敬为礼、谦和礼让既是中国文化的体现,反过来也是对中国文化的强化。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礼在中国社会生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不但是等级秩序的标志,为人处世、人际交往的行为规范,中国的礼其实已经成为一种不成文的道德规范,是一个具有国家管理功能的体系,并表现在社会的各个方面。酒文化折射、演绎和传播着现实社会的道德风尚和文化规则,酒文化所传播的不是单纯的礼,而是通过礼来传播“德”——这是中国酒文化核心中的核心。中国酒文化既是“德”的完整体现,也同时起到对“德”的强大传播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酒其实已经成为中国人道德、思想、文化独一无二的综合载体。“德”和“礼”是儒家哲学的核心要素,自然万物的运行规则为“道”,人类社会的运行规则为“德”,而孔子把“德”的推行又具体化为“礼”,这是一脉相承的儒家哲学,也是中国酒文化的“基因”。

3.4酒与社会生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酿酒业的普遍兴起,酒逐渐深入人们日常活动的各个领域,酒事活动也随之广泛,并逐渐程式化,形成较为系统的酒风俗习惯。

在中国各族人民的日常生产、生活、社交活动中,酒与民风民俗保持着血肉相连的密切关系。诸如农事节庆、婚丧嫁娶、生日寿庆、庆功祭奠、迎送宾客等民俗活动,酒都成为必备物品。农事节庆时的祭拜庆典借酒缅怀先祖、寄托追求丰收富裕的情感和意愿;村中乡饮时,乡里邻居间的欢乐融洽、亲密友好气氛,因为酒的兴奋作用和亲和作用而达到极致。男婚女嫁是人生终身大事,在隆重的婚礼中,喜庆的婚宴充满着民间特有的欢乐情趣。丧葬之酒,表后人忠孝之心;生日寿庆之酒,显人生之乐趣;亲友相聚之酒,叙手足之情谊。总之,无酒不成席,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俗,离开了酒,民俗活动便无以举行,悲喜情感便无所依托。

3.5酒与文学艺术

在文学艺术的王国中,酒有独特的功效,它对文学艺术家及其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古代文人大都嗜酒豪饮,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李白自称“酒仙”,欧阳修自号“醉翁”,辛弃疾“总把平生入醉乡”(辛弃疾《添字浣溪纱》),曹雪芹“举家食粥酒常赊”(敦诚《鹪鹩庵杂诗》)。

酒是中国古代文人艺术创作的重要素材。文人借酒宣情、借酒言志、借酒浇愁,品评人生:曹操“对酒当歌”,孟浩然“把酒话桑麻”,范仲淹“把酒临风”,苏轼“把酒问青天”。陶渊明有《饮酒二十首》,杜甫有《饮中八仙歌》,欧阳修有《醉翁亭记》,苏轼有《前后赤壁赋》。“陶渊明之诗,篇篇有酒”(萧统《陶渊明集序》);李杜诗文中,写到酒的,李白有170首(篇),占其诗文的百分之十六强,杜甫有300首(篇),占其诗文的百分之二十一强(郭沫若《李白与杜甫》)。如果没有酒,中国文学史就会黯然失色。

酒后幻觉中人与宇宙万物融为一体、生命得到升华的“超然”境界,成就了一批中国历史上文学艺术大师的精典之作。酒给文人以创作冲动和创作灵感,“李白斗酒诗百篇”、“张旭三杯草圣传”(杜甫《饮中八仙歌》)。酒后作诗,才思敏捷,妙笔生花,妙语连珠。张说《醉中作》:“醉后乐无极,弥胜未醉时。动容皆是舞,出语总成诗。”贺知章《春兴》:“杯中不觉老,林下更逢春。”李白《将进酒》:“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陆游《江楼吹笛饮酒大醉中》:“披裘对酒难为客,长揖北辰相献酬;一饮五百年,一醉三千秋。”在绘画和中国文化特有的书法艺术中,酒的功效更是奇异。画圣吴道子作画前必酣饮大醉方可动笔,醉后为画,挥毫立就。“元四家”中的黄公望“酒不醉,不能画”。书圣王羲之醉时挥毫而作《兰亭序》,“遒媚劲健,绝代所无”,而至酒醒时“更书数十本,终不能及之”。草圣张旭“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于是留下了“挥毫落纸如云烟”的《古诗四帖》。

此外,在中国小说戏剧创作中,酒是构思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素材。《三国演义》中的“曹操煮酒论英雄”、《水浒传》中的“武松打虎”、《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大闹天宫”、《红楼梦》中的“刘姥姥醉卧怡红院”、京剧中的《贵妃醉酒》都是家喻户晓的借酒说事的精典之作。一个“酒”字,演绎了人世间多少帝王将相、英雄豪杰、才子佳人、普通百姓叱咤风云、风云际会、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的故事。

参考文献

1、郭泮溪.中国饮酒习俗[M].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2、李争平.中国酒文化[M].时事出版社,2007.3、吕思勉.中国文化通史[M].海潮出版社,2008.4、郭沫若.李白与杜甫[M].人民文学出版社,1971.

第四篇:《酒歌》教案

《酒歌》

教学目标:

1、了解酒文化与音乐的关系,民族音乐元素在歌曲中的运用,掌握歌曲的情绪和风格特征。

2、通过聆听、感受、体验、演唱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音乐审美、鉴赏能力,以及音乐的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

3、了解土家族民歌的风格特点。

教学重点:

民族音乐元素在歌曲中的运用;分析歌曲情绪和风格特征。

教学难点: 分析《酒歌》,学唱歌曲。

教学方法:

欣赏法;讲授法;谈话法;练习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钢琴、电脑、多媒体、黑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酒文化与音乐的关系:

今天我们上课的内容是欣赏歌曲《酒歌》,歌名的关键词是什么?酒,说明这首歌的内容与酒有关。那么,酒文化与音乐有关吗?

中医学认为:“酒是百药之长,可以促进人的血液循环,使大脑神经兴奋”,所以喝酒的人爱说话、爱唱歌。中华民族民间习俗—酒歌的存在。土家族是一个与外界接触不多的少数民族,它就有唱歌一定要喝酒的习俗,在央视原生态歌曲大奖赛中,我们就看到过歌手,抱着一坛酒上台,用长长的吸管边喝边唱。中国还有很多少数民族都有酒歌,如蒙古族、藏族、苗族、布依族、彝族、维族等,用于节庆、婚丧、祭祀等礼仪活动,主要是通过喝酒来交流感情和增进友谊。也有酒歌是表现爱情的,如维吾尔族民歌《一杯美酒》,把爱情比像美酒。

二、欣赏《酒歌》

1、初放歌曲《酒歌》,静静体会。

2、欣赏作品《酒歌》

思考:歌曲表现什么样的音乐情绪?这首歌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节奏和旋律是什么?

3、这是一种舞曲的节奏,表现人们载歌载舞欢庆胜利的喜悦心情。用于歌曲的过门,做长音的节奏填充,增加旋律的活力。

4、作品分析

调式调性分析此曲是大调式,旋律色彩明朗,充满昂扬向上的情绪。

三、小结

此曲的音调糅合了土家族民歌风格特点,既有抒情歌曲,又有豪放音乐的风格。确实更能够体现人民普天同庆的场面。

第五篇:【酒文化论文】诗与酒

诗与酒的促膝交谈

学生姓名:XXXX 学号:XXXXXXXXXXXXXXX XXXXXXXX大学 XXXXXXXX XXXXXXX专业

摘 要:

1.概述诗与酒的关系

2.分别从诗与酒的定义、诗与酒相合产生的情意、相关节日或场合下的各式酒诗这三方面看诗与酒的关系

3.总结:诗酒合一,文化大观 关键词:诗;酒;酒诗 ;

Abstract:

1.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etry and wine.2.To know more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etry and wine in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Definition of poetry and wine;emotion appeared when poetry combined with wine;several different drinker’s poetry in kinds of festival or circumstance.3.Summary :Unification of poetry and wine makes perfect culture.Key Words:Poetry;Wine;Drinker’s poetry

前言

诗人是人间赤子,诗是天籁之声。“赤子”和“天籁”的沟通、拥抱,酒是心中的便桥。在不同的心境、物境中,酒和诗一拍即合,均能产生火花和灵韵。“长风巨浪会是有”,“还须一饮三百杯”的豪情;“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起名”的叹惜;“我醉欲眠卿可去,明日有意抱琴来”的旷达;“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的情谊;“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乐趣„„酒把不同的人,不同的意融汇在一起,但却和谐适意。

中国是一个以诗传世的古国,又是一个盛产名酒的古国。酒来自人的初始,诗亦来自人的初始,人喝着酒,吟着诗从历史的深处走向了未来。

一、诗和酒的释义

诗,是人类精神劳动产生的高雅的文学奇葩;酒,是人类物质生产的精华琼浆。在中国,从远古以来,诗与酒就交织在一起,结下了不解之缘,从而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中国诗酒文化”。

在中国文化漫长发展过程中,诗依从文学而出现,在其他文学样式尚处于胎眠时期,诗就在人们精神劳动中脱颖而出。诗是概括生活,浓缩语言,凝炼真情,富于内在,旋律优美的文学样式。她为时代脉搏跳动,是人们精神世界最敏锐的触须。以诗的总体而论,她是人类进入文明的象征。在人类精神领域和文化艺术领域里,她对哲理、道德、文学、美学进行广泛而深远的探索,从中凝聚、提炼诗的真谛。

诗的广义被人们推崇为至高无上的美学代名词,如论述到古代的灿烂文化,泛称为诗;谈到每个民族,每个国家辉煌的历史,称为史诗。推而广之,赞美大自然中的山川江海,以至于事物、境界、语言、品德、情操,都冠之以诗。

酒,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含糖的物质在酶的作用下变成酒精,再加其他物质进行勾兑,便成为各种香型的酒。大自然不停地运行,某种物质由于天气的温度、湿度、光照等诸条件在适合演变规律之下,天然地造化出酒。中国早年就有“猿猴造酒”的传奇之说。无独有偶,法国也有鸟类造酒的传说。这就证明,酒存在于大自然的物质世界,由于各种条件符合酿成的必然,于是就出现了酒。人类,在自然规律的启迪下,发现酒,进而自觉地酿造酒,这是顺理成章的行为了。

二、酒和诗的拥抱

《诗经》中采的妇女怀念远行在外的爱人,有“我姑彼金,维以不永怀。”“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句。汉高祖刘邦衣锦还乡置酒会家乡父老,酒憩高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四海兮归故乡,安得猛将兮守四方。”一世之雄曹操酹酒临江,横槊赋诗,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之叹。陶渊明赋“归去来兮”,故园“三径就荒”,所幸者“有酒盈”,所以“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再也不去为五斗米折腰了。

诗与酒乃天作之合,品酒吟诗谓之大雅。有酒便就有了“物我合一,天人合一,齐一生死”。中国古代的诗仙词翁的名篇绝句,其间流露出的豪放,便深刻显露出酒品的精髓。

李太白有幸立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巅峰之上宣布“天生我才必有用”,“将进酒,杯莫停”。有“天子呼来不上船”的傲岸,自然有“千首诗轻万户侯”的心态。但这是酒中的诗,酒中的豪情。“一醉累月轻王侯”是用酒气来弘扬志气。在“醉”中追求人生的终极价值,借助于“醉”来追求、来对抗。清醒了,理智了,李太白在安史之乱中就不会“借用君王玉马鞭”去“扫胡尘”,大可效法陆羽觅一块静、净之地去著“茶经”。李白是诗仙、酒仙。仙者,天子不得臣,权贵不得友。可是“仙”要借助于酒,“酒中仙”三字一语破的——酒中才能为仙。

陆游生于半壁江山难保的南宋时期,外则强敌压境,内则奸佞当朝。陆游自号放翁,其“放”也得之于酒,只有酒中才能“诗墨淋漓”,正如其所说“方我吸酒时,江山入胸中”。“江山入胸中”就是“重整河山,收复中原”。“买酒卷帘邀月醉,醉月拂剑光射月”。“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酒中的豪情,焕发出金戈铁马的壮志。可是“公卿守和约,有酒吾忍酌”。有酒也不敢喝了,豪情——壮志——力行,是三部曲。酒中的豪情,酒中的壮志,吟出来、唱出来、喊出来,终是诗。诗可以令人热血沸腾,但无法“北定中原”。所以诗人只能含恨而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对酒而言,“诗墨淋漓不负酒”者,陆游也。正因如此,梁启超赞曰:“亘古男儿一放翁”。

鉴湖女侠秋瑾“生是人杰、死为鬼雄”。敢慷慨成仁,能从容就义。以三升碧血,唤醒国人。有柱陆沉之志,有肩长天之行。女侠是志士、是诗人,亦是酒豪。巾帼嗜饮,有“貂裘换酒也堪豪”,“樽酒悲歌涕泪多”等句,并曾慨叹“无端身世茫茫感,独生高楼一举觞”,但终于冲破“十丈愁城”,“喜散奁资夸任侠”,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女侠短衣、短剑、短枪、豪饮于绍兴鉴湖——雪耻之乡。高歌着“愿将十万头颅血,换得乾坤力挽回”,酒不负诗,诗不负酒,人更不负诗,不负酒。

酒和诗的拥抱,不只顿生豪情、亲情,“酒本多情”,相思酒、定情酒、合欢酒、送别酒、洗尘酒„„情意绵绵,诗意亦绵绵。酒中情,“明朝酒醒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乃低调之情;“笙歌起处酒初香,樽前犹幸有红妆”此乃低庸之情;“万事不如杯在手,一年几见月当头”,此乃沉沦之情。酒多情,诗缘情而生,缘情而发。酒性炽,酒诗相合后,自有万般情。

三、酒诗的种类

(一)宴会酒诗

宴会是比较轻松的时刻,往往是喜庆的日子或者是朋友团聚集会的场合,此时此刻,人头颤动,觥筹交错,呼五喝六,热闹非凡,酒是宴会必不可少的兴奋剂。

(二)饯行酒诗

临别饯行,友人们既共叙美好回忆,又对未来充满憧憬,绵绵的离愁,真诚的祝福,都留在饯行的酒席上。把所有的离情别绪全都倾注在浓浓的美酒中吧,朋友啊朋友,让我们举杯畅饮,祝愿你一路保重;让我们一醉方休,今日一别,不知何时能重逢矣。

(三)传统节日酒诗

中国人在一年中的几个重要传统节日里,都有相应的饮酒活动,如春节饮“屠苏酒”,端午节饮“菖蒲酒”,中秋节饮“桂花酒”,重阳节饮“菊花酒”,除夕夜的“年酒”。在举国同庆的传统节日里人们一起欢聚畅饮,共同分享丰收的喜悦,憧憬美好未来,“每逢佳节倍思亲”,亲人团聚、盟友相逢、情人相约,无不把酒相敬,对酒当歌、一醉方休,以此表达无限深情、友善和真挚,过节饮酒是中国酒文化约定俗成的一部分,酒与传统节日结下了不解之缘。传统佳节,诗人自然饮酒舒怀。

(四)独酌、闲饮、咏怀酒诗

诗人们有时空闲,独酌杯酒,抒发人生感慨,或激进慷慨,催人自新,促人奋进;或感叹仕途失意、怀才不遇、想念佳人、人生坎坷而处于矛盾、苦闷和焦灼中的彷徨和痛苦,他们以酒寄情,托物言志,咏成不少千古佳作。

(五)边塞、军中酒诗

边塞酒诗较少,仅有王翰《凉州词》最为优美:“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此诗悲壮雄浑,抒发了征夫们视死如归的悲壮和激昂。

(六)祭祀神灵、村社酒诗

这是饮酒中场面最为壮观、气氛最为活跃的时刻,往往是上下三村,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妇孺全到。我国传统节日以祭祀神灵、集社欢庆丰收最为热闹。此时人山人海,熙熙攘攘,锣鼓喧天,欢歌狂舞,痛饮豪赌,游戏玩耍,热闹场面,应有尽有。

(七)展现社会不合理的酒诗

任何社会都有它的阴暗面,封建的唐帝国也不例外。诗人们以他们敏锐的视觉,发现了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的疾苦,也感受到达官贵人们的奢侈和糜烂,这些酒诗是有积极的社会意义的。

从古至今,诗酒交融,诗酒联姻的轶闻趣事,脍炙人口,传为佳话,丰富美化了人的感情世界。

中国诗酒文化,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文化体系。纵观诗酒文化发展史,酒醉诗情,诗美酒醉;诗借酒神采飞扬,酒借诗醇香飘溢。诗与酒,相映生辉,形成绚烂的文明景观。

参考文献:

【中华五千年网】http://www.xiexiebang.com 【中国文艺网】http://www.xiexiebang.com 【互动百科】http://www.xiexiebang.com 【百度知道】http://zhidao.baidu.com

下载康巴藏族的酒歌与酒文化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康巴藏族的酒歌与酒文化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酒歌》教案2

    《酒歌》教案 教学内容: 《酒歌》 教材分析: 《酒歌》这首歌是土家族民歌,时逢佳节或喜庆时饮酒,人们常用喝酒来祝福酬谢。歌曲曲调旋律起伏不大,带有朗诵风格。从调式上看,多数属......

    酒文化与酒的社会功能

    酒文化与酒的社会功能 社会学1102 唐唯梁 4303110214 摘要:在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首先,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因此一切政治、经济......

    酒与酒文化论文. doc[共五篇]

    酒与酒文化论文 酒是一种文化的载体,中国酒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中国酒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在中国,酒已经成为中......

    酒文化与酒广告翻译(精选5篇)

    The Culture of Alcohol and the Translation of Alcohol Commercials 酒文化与酒广告翻译 Submitted by Shu Changjian Student number 0805020212 Supervised by Li Yong......

    四川的酒与酒文化5篇

    四川的酒与酒文化——川酒史话. 明清时期四川的酒 南宋末年,长达半个世纪的宋元战争,加上蒙古贵族的掠夺,使四川社会经济遭到很大破坏。元代普遍实行禁酒,但因“川蜀地多岚瘴......

    千年酒文化:酒与诗歌(最全的)

    千年酒文化:酒与诗歌 饮酒想起诗,赋诗想起酒。酒与诗好象是孪生兄弟,结下了不解之缘。《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我们从中闻到浓冽的酒香。饮酒是乐事,但由于受到生产力......

    “酒文化与健康”课程论文:论酒

    “酒文化与健康”课程论文论酒姓名:班级:轮机1812学号:电话:摘要:所谓酒文化,一般是指以酒为内容但却又超越了有关酒的具象描写而上升到文化层面和精神层面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

    [与酒有关的诗句]与酒文化有关的唯美诗句[5篇材料]

    [与酒有关的诗句]与酒文化有关的唯美诗句 篇一 : 与酒文化有关的唯美诗句1、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罗隐2、几日寂廖伤酒后,一番萧瑟禁酒中。—— 晏殊3、何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