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酒与酒文化论文-啤酒的概述及饮用
“酒文化与健康”课程论文
啤酒的概述及饮用
姓名:*** 班级: 学号:
啤酒的概述及饮用
摘 要:啤酒(Beer)是以大麦为主要原料,经过芽备制、原料处理、加酒花、糖化、发酵、储存、灭菌、澄清和过滤等工序制成。啤酒种类可分为淡色啤酒、浓色啤酒和黑色啤酒。世界各地都生产啤酒,以德国啤酒最著名。
啤酒含酒精度最低,营养价值高,成分有水分、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二氧化碳、维生素及钙、磷等物质,有“液体面包”之称。经常饮用有消暑解热、帮助消化、开胃健脾、增进食欲等功能。啤酒含有丰富营养,有人把它当作日常软饮料,更有些男士每餐必饮啤酒,以啤酒代替饮料、汤羹。该文介绍了啤酒的种类、著名啤酒、啤酒营养分析、啤酒的饮用方法、啤酒的品评 关键词:啤酒、饮用、品评
啤酒是人们根据英语“Beer”的字头发音,译成中文“啤”,称其为“啤酒”,沿用至今。啤酒以大麦芽、酒花、水为主要原料,经酵母发酵作用酿制而成的饱含二氧化碳的低酒精度酒。现在国际上的啤酒大部分均添加辅助原料。有的国家规定辅助原料的用量总计不超过麦芽用量的50%。但在德国,除制造出口啤酒外﹐国内销售啤酒一概不使用辅助原料。国际上常用的辅助原料为:玉米、大米、大麦、小麦、淀粉、糖浆和糖类物质等。[1]
1啤酒的种类
俗话说:“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啤酒品种繁多,各种浓度、各种色泽、各种味道应有尽有。为了熟悉它、了解它,人们根据一定的原则对啤酒进行了分类,常见的分类方法是: [2]1.1按醇母性质分类
1.1.1上面发酵啤酒
所谓上面发酵啤洒是用上面酵母进行发酵制成。上面酵母指发酵结束时,酵母悬浮在发酵液上面,也叫顶面酵母,其形态特征是酵母细胞多呈圆形。上面发酵啤酒多采用浸出糖化法制取麦汁,适宜较高的发酵温度,发酵周期短、成熟快,成品有独特约风味。19世纪以前,欧美诸国多采用此法酿造啤酒,尤以英国最盛,其次是比利时、德国、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近百多年来,由于下面发酵啤酒的流行,上面发酵啤酒已日趋衰落,惟英国、德国、比利时等仍有半壁河山。国际上若名的上面发酵啤酒有:英国爱尔(Ate)谈色啤酒、爱尔浓色啤酒、司陶特黑啤酒、波特黑啤酒、柏林白啤酒、巴伐利亚白啤酒、莱苗苦啤酒、烟熏啤酒等。1.1.2下面发酵啤酒
所谓下面发酵啤酒是采用下面酵母进行发酵制成。下面酵毋指发酵结束时酵母凝聚于容器底部,形成紧密的酵母沉淀,下面酵毋也叫底面酵母,贮藏酵毋,其形态特征是酵毋细胞呈卵圆形。下面发酵啤酒多利用煮出糖化法”制取麦汁。发酵温度比上面酵毋要低,发酵过程缓慢、时间长,成熟较晚。成品泡沫细腻,风味柔和醇厚,贮存期长。我国啤酒厂生产的基本上是下面发酵啤酒,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也是以生产下面发酵啤酒为主。国际上著名的下面发酵啤酒有:比尔森谈色啤酒、慕尼黑啤酒、多特蒙德淡包啤酒、青岛啤酒等。
1.2根据啤酒色泽分类
啤酒的色度深浅是评价啤酒质量的一个重要理化指标。按啤酒的色泽可分为以下几类:
1.2.1淡色啤酒
这是世界上产量最大销路最广的一种啤酒,其色度一般保持在0.5毫升(N/10碘液)左右。淡色啤酒又可分以下三种类型:色度在0.4毫升碘液以下者为淡黄色啤酒。采用色泽极浅的麦芽为原料,糖化周期短,且多经过非生物稳定剂处理,麦汁接触空气少。这种啤酒口味淡爽,酒花香味突出。色度在0.4-0.7毫升碘液者为金黄色啤酒。它采用溶解度较好的麦芽为原料,这种啤酒的口味清爽面薛和,有较明显的酒花香味和麦芽香。色度在0.7-1.0毫升碘液之间的啤酒为棕黄色啤酒。这种啤酒多采用溶解度高、焙焦温度高、色泽较深的麦芽为原料,糖化周期较长,麦汁冷却时接触空气较多,其口味比较粗重,有较显著的麦芽香和酒花的酯香味。
1.2.2浓色啤酒
典型的浓色啤酒呈深红褐色或黑褐色,色度公1—3.5毫升碘液之间,酒精含旦为4—5%,原麦汁浓度火12—14°B,所用原料大麦总氮含量高。发芽温度高,麦芽焙焦温度高达104(:有的地方还添加持制的浓色麦芽和焦香麦芽来增加色度和提高香味。这类啤酒具有突出的麦芽香,回味醇厚,杀口力强。德国的幕尼黑型啤酒、英国的司陶持黑啤酒、丹麦的卡尔斯伯啤酒、香港的生力啤洒、日木的太阳牌啤酒均届此类。
2著名啤酒 2.1国内五大啤酒
2.1.1华润雪花啤酒
雪花啤酒,泡沫洁白如雪,口味持久溢香似花,酒液淡黄,明亮有光;有酒花香气和麦芽清香、香气纯正;注入杯内,因二氧化碳气足,细城洁白如雪花的泡沫立即浮起。可持久而不消失长达五分钟,犹如一层积雪覆盖于酒液之上。清新、淡爽的口感,年轻、活力、进取的品牌个性,令人愉快的微苦味,柔和清爽,夏天的时候冰镇了喝,更是沁人肺腑,令人喝后久久难以忘怀。
2.1.2青岛啤酒[3]
青岛啤酒风味纯净协调,落口爽净,具有淡淡的酒花和麦芽香气,以泡沫洁白细腻、持久挂杯、酒液晶莹剔透、香醇爽口而饮誉海内外。采用现代一罐法酿造工艺和独到的低温长时间后熟技术,历经30多天精心酿制而成,同时通过国内领先的啤酒保鲜技术,保证啤酒口味的新鲜
2.1.3燕京啤酒
燕京啤酒酒液清亮透明,泡沫洁白、细腻、持久挂杯、口味纯正、柔和爽口,是国家首批质量认证产品,并被指定为人民大会堂国宴特供酒,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空中配餐专用酒,三十余次在国内外啤酒质量评比中获大奖,“燕京牌”啤酒注册商标是中国驰名商标。
2.1.4金星啤酒
金星啤酒创建于1982年,占地面积10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拥有25条现代化的瓶装生产线和1条易拉罐生产线。集团啤酒年生产能力200万吨,是全国食品行业和河南省重点企业,连续五年进入中国啤酒企业四强,2.1.5哈尔滨啤酒
哈尔滨啤酒始于1900年,由俄罗斯商人乌卢布列夫斯基创建,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啤酒品牌。经过百年的发展,哈啤集团已经称为国内第五大啤酒酿造企业。
2.2国外著名啤酒 2.2.1比尔森啤酒
产于捷克斯洛伐克的比尔森。当地水质好﹑硬度很低﹐酒花的香味极好。采用优质二棱大麦﹐以下面发酵法生产。特点为色泽浅黄﹐泡沫好﹐酒花香味浓﹐苦味重而不长﹐口味醇爽﹐是具有代表性的淡色啤酒。
2.2.2多特蒙德啤酒
产于德国的多特蒙德。当地水质极硬。采用下面发酵法生产。特点为色泽浅﹐苦味轻﹐口味醇和爽口﹐是德国具有特性的淡色啤酒。
2.2.3慕尼黑啤酒
产于德国慕尼黑。当地水质硬度适中。采用深色麦芽﹐以下面发酵法生产。特点是色泽深﹐有浓郁的焦麦芽香味﹐苦味轻﹐口味浓醇而甜﹐是具有代表性的黑啤酒。慕尼黑当地生产的啤酒又分为几种口味。其中最有名的当属慕尼黑啤酒节命名的Oktoberfest啤酒。(中文译名为欧菲啤酒)。
3啤酒营养分析:
啤酒的成分有水分、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二氧化碳、维生素及钙、磷等物质。有“液体面包”之称,经常饮用有消暑解热、帮助消化、开胃健脾、增进食欲等功能
啤酒是由发醇的谷物制成的,因此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和其他招牌营养素,并具有一定的热量,“液体面包”之称虽有些过,但确实有类似之处;啤酒特别是黑啤酒可使动脉硬化和白内障的发病率降低50%,并对心脏病有拮抗作用。男性以及年轻女性经常饮用啤酒,可以减少年老时得骨质疏松症的几率。骨质的密度和硅的摄取量有密切关系,而啤酒中因为含有大量的硅,经常饮用有助于保持人体骨骼强健。
4啤酒的饮用方法
啤酒要冰镇后饮用,最佳饮用温度在8-10摄氏度左右。啤酒所含二氧化碳的溶解度是随温度高低而变化的。温度高, 二氧化碳逸出量大,泡沫随之增加,但消失快;温度低,二氧化碳逸出量少、泡沫也随之减少。啤酒泡沫的稳定程度与酒液表面张力有关、而表面张力又与温度有关。一般情况下,温度升高,表面张力下降,泡沫持久性降低。因此,啤酒的饮用温度很重要适宜的温度可以使啤洒的各种成分协调平衡,给人一种最佳
[4]的口感。冬季饮用啤酒时不必冰镇,如需热饮,可将酒瓶放人30℃左右的水中浴热、然后取出摇匀即可。
啤酒决不能冷冻保存。啤酒的冰点为-l.5摄氏度,冷冻的啤酒不仅不好喝, 而且会破坏啤酒的营养成分,使酒夜中的蛋白质发生分解、游离。同时,啤酒是经过人工气体加压制成饮料,在过度冷冻中,由于体积膨胀造成瓶内气压上升,容易发生瓶子爆裂,造成伤害事故。
饮用啤酒应该用符合规格要求的啤酒杯。一般可采用各种形状的水杯, 但杯具容量大小要适宜,不宜过小。油脂是啤酒泡沫的大敌,能消蚀啤酒的泡沫。因此盛啤酒的容器、杯具要热洗冷刷,保持清洁无油污。服务时,切勿用手指触及杯沿及杯内壁。开启瓶啤时不要剧烈摇动瓶子, 要用开瓶器轻启瓶盖,并用洁布擦拭瓶身及瓶口。倒啤酒时以桌斟方法进行,斟倒时,瓶口不要贴近杯沿,可顺杯壁注人,泡沫过多时,应分二次斟倒。酒液占3/4杯,泡沫占1/4杯。
啤酒不宜细饮慢酌,否则酒在口中升温加重苦味。因此喝啤酒的方法有别于喝烈性酒,宜大口饮用,让酒液与口腔充分接触,以便品尝啤酒的独特味道。
5啤酒的品评
啤酒的最佳品评温度是在15℃以下保持1小时。评外观时亦要在适宜光线下直观或侧观,注意酒液的色泽,有无悬浮物、沉淀物等情况。啤酒的沉淀物 是白色、褐色。啤酒色泽的色度,难以用眼直接观察判 断,可用0.1N腆液毫升,配蒸馆水为标准,评酒时,用酒样与之对比,在标准的范围内即为合格(即用100 毫升蒸馆水中加入0.1N腆液,一毫升为一度,以100 毫升啤酒与之对比。)。
含气现象是对啤酒品评的一项指标,常用平静、不平静、起泡、多泡等评语来说明酒液中的二氧化碳气是否充足用气泡如珠、细微连续、持久、暂时涌泡、泡不持久、形成晕圈等评语评价气泡升起的现象。
泡沫也是啤酒的一个质量指标,与啤酒酒液中的二氧化碳气、麦芽汁等成份有关系。优质的啤酒倒入洁净的杯中,立即产生泡沫。啤酒中的泡沫以洁白、细腻、持久、挂杯为好,一般从斟酒时泡沫盖满酒面到消失持续的时间不应少于三分钟。啤酒的酒花香气要求新鲜清爽,没有老化气味,没 有生酒花气味。麦芽香气应是清香(淡色啤酒)、焦香(浓色啤酒)。[5]啤酒还必须含有适当的苦味才是正昧,适量的苦味给饮者以净口、开胃、生津、止渴等良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百度百科.啤酒.日期不详.http://baike.baidu.com/view/2989.htm?fr=ala0_1_1 [2] 颜坤琰.啤酒趣话[M].世界知识出版社,北京东单外交部街甲31号:1993 [3] 百度百科.青岛啤酒.日期不详.http://baike.baidu.com/view/18992.htm?fr=ala0_1_1 [4] 啤酒在线.啤酒的饮用方法与服务要求.日期不详.http://www.xiexiebang.com/news_page.asp?id=236&n_type=6
第二篇:酒与酒文化论文
我 谈 酒 文 化
——论白酒的和谐美
院
系: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学生姓名:
李
学
号:
201002060010
专业班级:
10自动化(专升本)
目录
中文摘要、关键词.........................................1
一、酒的性能.............................................2
二、酒的功能要素.........................................3
三、中国酒文化的承载功能.................................3 3.1酒与政治..........................................4 3.2酒与经济..........................................4 3.3酒与文化教育.......................................5 3.4酒与社会生活.......................................6 3.5酒与文学艺术.......................................6 参考文献.................................................8
我谈酒文化
摘要:酒是一种文化的载体,中国酒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中国酒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几乎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在中国,酒已经成为中国人道德、思想、文化的综合载体。我们要继承发扬中国传统酒文化中重德明礼、尊祖交友、人际和谐、身心和谐、浅饮养身的精华。
关键词:酒;酒文化;社会功能
一、酒的性能
中国是世界上酿酒最早的国家之一,酒的酿造,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酒是一种文化的载体,中国酒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酒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
酒是多种化学成份的混合物,酒精(学名乙醇)是其主要成分。除此之外,还有水和众多的化学物质。酒精无需经过消化系统就可被肠胃直接吸收。酒进入肠胃后,进入血管,饮酒后几分钟,迅速扩散到人体的全身。酒首先被血液带到肝脏,在肝脏过滤后,到达心脏,再到肺,从肺又返回到心脏,然后通过主动脉到静脉,再到达大脑和高级神经中枢。
酒有多种,其性味功效大同小异。一般而论,酒性温而味辛,温者能祛寒、疏导,辛者能发散、疏导。所以酒能疏通经脉、行气和血、蠲痹散结、温阳祛寒。另外酒为谷物酿造之精华,故还能补益肠胃。
二、酒的功能要素
第一,酒是美好物品的象征,是表达心意、寄托情感的媒介。酒为粮食酿造之精华,美味甘甜,补益身体。但在人类社会早期,劳动生产率非常低下,物质财富极度贫乏,不可常得。故作为“天之美禄”(《汉书·食货志》)的酒,只有在祭祀和节庆时才能享用,并且首先要奉献给神灵和祖先享用。物质产品丰富后,亲朋好友来了,要用美酒招待,以尽地主之谊。
第二,酒具有防病治病、保健养生的作用。酒能消毒杀菌,舒筋活血。适量饮酒能疏通经脉、行气和血,舒活筋骨,消除疲劳,有益身体健康。
第三,酒具有兴奋作用。饮酒后,人体血液循环加速,大脑受到刺激,情绪激昂,精神振奋,思维特别活跃。它可以增加酒宴上的欢快喜庆气氛,给人带来生活乐趣,但过度兴奋会带来负面影响。
第四,酒具有亲和作用。酒宴上轻松愉快的气氛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有利于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流,能联络感情,消除隔阂,调和矛盾,增强凝聚力。
第五,酒具有麻醉作用。过度饮酒,神经麻木,神智迷忽。在麻木状态下,思维得到抑制,心灵得到安宁,无忧无虑,忘却了烦恼和痛苦。“醉酒忘世”有时是一种度过心理困境的消极方法,政治黑暗时也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消极处世态度,但其负面作用很大,有损身心健康。
三、中国酒文化承载着功能
酒是一种饮料,但它是一种特殊的饮料。酒是属于物质的,但它又融于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之中。酒不是生活必需品,但它却具有一些特殊的功能。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几乎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生活和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
3.1酒与政治
《左传》有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敬神祭祖,历来就是中华民族普遍遵行的礼法习俗。在一些重要的节日,都要祭祀祖先,以表达对死者的思念和敬仰。酒是祭祀时的必备用品之一,祭祀活动中,酒作为美好的东西,首先要奉献给神灵和祖先享用。《周礼》中对祭祀用酒有明确的规定。战争决定一个部落或国家的生死存亡,勇士出征,要用酒来激励斗志;战士凯旋,要用酒来洗尘庆功。酒与国家大事的关系由此可见一斑。
由于酒特有的诱惑力,使人上瘾,饮多致醉,不能自制,惹事生非,伤身败体,被认为是引起祸乱的根源。所以,饮酒不仅仅是饮酒者个人的事情,而且是一种社会行为。特别是贵族阶层耽湎于酒,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历史上还有不少国君因耽湎于酒,引来亡国之祸。最高统治者从维护自身利益出发,不得不对酒的生产和消费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直至禁酒。
《战国策》记载:“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而绝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实践证明夏禹的预言是正确的。夏商两代的末君都是因为耽湎于酒而引来杀身之祸并导致亡国的。西周统治者在取得天下之后,周公总结借鉴夏商两代亡国的历史教训,制定和发布了中国最早的禁酒令《酒诰》。《酒诰》中认为酒是丧德亡国的根源,这构成了中国历史上某些时代禁酒的主导思想之一,成为后世人们引经据典的范例。
3.2酒与经济
长期以来中国是一个以农立国的国家,因此一切政治、经济活动都以农业发展为立足点。而中国的酒,绝大多数是以粮食酿造的,酒紧紧依附于农业,成为
农业经济的一部分。粮食生产的丰歉决定了酒业的兴衰,各朝代统治者根据粮食的收成情况,通过发布酒禁或开禁,来调节酒的生产,从而确保民食。反过来,酒业的兴衰也反映了农业生产的状况,也是了解历史上天灾人祸的线索之一。在一些局部地区,酒业的繁荣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自从汉武帝实行国家对酒的专卖政策以来,从酿酒业收取的专卖收入或酒税就成为了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酒的厚利往往又成为国家、商贾富豪及民众争夺的肥肉,是引发社会经济矛盾的根源之一。
3.3酒与文化教育
中国酒文化的核心要素是“礼”和“德”。
酒礼突出体现在古代酒宴上,其中一些礼仪、礼节延续至今。如中国大部分地区还保留“三巡”的习惯,无论待客还是朋友相聚,首先要通喝三杯;酒宴上晚辈或下级要主动敬长辈或上级酒,敬酒时,晚辈或下级在碰杯的时候,酒杯要低于对方,以示尊敬;又如酒桌新上的每一道菜都要首先转到主位等。这些其实都体现了中国酒文化的礼仪要素,这是一种不成文但力量强大的礼仪。这些礼仪要素的重复、强化最终会对人在生活中的思维和行为产生影响,发挥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酒桌上的长幼有序、尊老爱幼、以敬为礼、谦和礼让既是中国文化的体现,反过来也是对中国文化的强化。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礼在中国社会生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不但是等级秩序的标志,为人处世、人际交往的行为规范,中国的礼其实已经成为一种不成文的道德规范,是一个具有国家管理功能的体系,并表现在社会的各个方面。酒文化折射、演绎和传播着现实社会的道德风尚和文化规则,酒文化所传播的不是单纯的礼,而是通过礼来传播“德”——这是中国酒文化核心中的核心。中国酒文化既是“德”的完整体现,也同时起到对“德”的强大传播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酒其实已经成为中国人道德、思想、文化独一无二的综合载体。“德”和“礼”是儒家哲学的核心要素,自然万物的运行规则为“道”,人类社会的运行规则为“德”,而孔子把“德”的推行又具体化为“礼”,这是一脉相承的儒家哲学,也是中国酒文化的“基因”。
3.4酒与社会生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酿酒业的普遍兴起,酒逐渐深入人们日常活动的各个领域,酒事活动也随之广泛,并逐渐程式化,形成较为系统的酒风俗习惯。
在中国各族人民的日常生产、生活、社交活动中,酒与民风民俗保持着血肉相连的密切关系。诸如农事节庆、婚丧嫁娶、生日寿庆、庆功祭奠、迎送宾客等民俗活动,酒都成为必备物品。农事节庆时的祭拜庆典借酒缅怀先祖、寄托追求丰收富裕的情感和意愿;村中乡饮时,乡里邻居间的欢乐融洽、亲密友好气氛,因为酒的兴奋作用和亲和作用而达到极致。男婚女嫁是人生终身大事,在隆重的婚礼中,喜庆的婚宴充满着民间特有的欢乐情趣。丧葬之酒,表后人忠孝之心;生日寿庆之酒,显人生之乐趣;亲友相聚之酒,叙手足之情谊。总之,无酒不成席,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俗,离开了酒,民俗活动便无以举行,悲喜情感便无所依托。
3.5酒与文学艺术
在文学艺术的王国中,酒有独特的功效,它对文学艺术家及其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古代文人大都嗜酒豪饮,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李白自称“酒仙”,欧阳修自号“醉翁”,辛弃疾“总把平生入醉乡”(辛弃疾《添字浣溪纱》),曹雪芹“举家食粥酒常赊”(敦诚《鹪鹩庵杂诗》)。
酒是中国古代文人艺术创作的重要素材。文人借酒宣情、借酒言志、借酒浇愁,品评人生:曹操“对酒当歌”,孟浩然“把酒话桑麻”,范仲淹“把酒临风”,苏轼“把酒问青天”。陶渊明有《饮酒二十首》,杜甫有《饮中八仙歌》,欧阳修有《醉翁亭记》,苏轼有《前后赤壁赋》。“陶渊明之诗,篇篇有酒”(萧统《陶渊明集序》);李杜诗文中,写到酒的,李白有170首(篇),占其诗文的百分之十六强,杜甫有300首(篇),占其诗文的百分之二十一强(郭沫若《李白与杜甫》)。如果没有酒,中国文学史就会黯然失色。
酒后幻觉中人与宇宙万物融为一体、生命得到升华的“超然”境界,成就了一批中国历史上文学艺术大师的精典之作。酒给文人以创作冲动和创作灵感,“李白斗酒诗百篇”、“张旭三杯草圣传”(杜甫《饮中八仙歌》)。酒后作诗,才思敏捷,妙笔生花,妙语连珠。张说《醉中作》:“醉后乐无极,弥胜未醉时。动容皆是舞,出语总成诗。”贺知章《春兴》:“杯中不觉老,林下更逢春。”李白《将进酒》:“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陆游《江楼吹笛饮酒大醉中》:“披裘对酒难为客,长揖北辰相献酬;一饮五百年,一醉三千秋。”在绘画和中国文化特有的书法艺术中,酒的功效更是奇异。画圣吴道子作画前必酣饮大醉方可动笔,醉后为画,挥毫立就。“元四家”中的黄公望“酒不醉,不能画”。书圣王羲之醉时挥毫而作《兰亭序》,“遒媚劲健,绝代所无”,而至酒醒时“更书数十本,终不能及之”。草圣张旭“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于是留下了“挥毫落纸如云烟”的《古诗四帖》。
此外,在中国小说戏剧创作中,酒是构思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素材。《三国演义》中的“曹操煮酒论英雄”、《水浒传》中的“武松打虎”、《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大闹天宫”、《红楼梦》中的“刘姥姥醉卧怡红院”、京剧中的《贵妃醉酒》都是家喻户晓的借酒说事的精典之作。一个“酒”字,演绎了人世间多少帝王将相、英雄豪杰、才子佳人、普通百姓叱咤风云、风云际会、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的故事。
参考文献
1、郭泮溪.中国饮酒习俗[M].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2、李争平.中国酒文化[M].时事出版社,2007.3、吕思勉.中国文化通史[M].海潮出版社,2008.4、郭沫若.李白与杜甫[M].人民文学出版社,1971.
第三篇:【酒文化论文】诗与酒
诗与酒的促膝交谈
学生姓名:XXXX 学号:XXXXXXXXXXXXXXX XXXXXXXX大学 XXXXXXXX XXXXXXX专业
摘 要:
1.概述诗与酒的关系
2.分别从诗与酒的定义、诗与酒相合产生的情意、相关节日或场合下的各式酒诗这三方面看诗与酒的关系
3.总结:诗酒合一,文化大观 关键词:诗;酒;酒诗 ;
Abstract:
1.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etry and wine.2.To know more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etry and wine in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Definition of poetry and wine;emotion appeared when poetry combined with wine;several different drinker’s poetry in kinds of festival or circumstance.3.Summary :Unification of poetry and wine makes perfect culture.Key Words:Poetry;Wine;Drinker’s poetry
前言
诗人是人间赤子,诗是天籁之声。“赤子”和“天籁”的沟通、拥抱,酒是心中的便桥。在不同的心境、物境中,酒和诗一拍即合,均能产生火花和灵韵。“长风巨浪会是有”,“还须一饮三百杯”的豪情;“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起名”的叹惜;“我醉欲眠卿可去,明日有意抱琴来”的旷达;“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的情谊;“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乐趣„„酒把不同的人,不同的意融汇在一起,但却和谐适意。
中国是一个以诗传世的古国,又是一个盛产名酒的古国。酒来自人的初始,诗亦来自人的初始,人喝着酒,吟着诗从历史的深处走向了未来。
一、诗和酒的释义
诗,是人类精神劳动产生的高雅的文学奇葩;酒,是人类物质生产的精华琼浆。在中国,从远古以来,诗与酒就交织在一起,结下了不解之缘,从而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中国诗酒文化”。
在中国文化漫长发展过程中,诗依从文学而出现,在其他文学样式尚处于胎眠时期,诗就在人们精神劳动中脱颖而出。诗是概括生活,浓缩语言,凝炼真情,富于内在,旋律优美的文学样式。她为时代脉搏跳动,是人们精神世界最敏锐的触须。以诗的总体而论,她是人类进入文明的象征。在人类精神领域和文化艺术领域里,她对哲理、道德、文学、美学进行广泛而深远的探索,从中凝聚、提炼诗的真谛。
诗的广义被人们推崇为至高无上的美学代名词,如论述到古代的灿烂文化,泛称为诗;谈到每个民族,每个国家辉煌的历史,称为史诗。推而广之,赞美大自然中的山川江海,以至于事物、境界、语言、品德、情操,都冠之以诗。
酒,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含糖的物质在酶的作用下变成酒精,再加其他物质进行勾兑,便成为各种香型的酒。大自然不停地运行,某种物质由于天气的温度、湿度、光照等诸条件在适合演变规律之下,天然地造化出酒。中国早年就有“猿猴造酒”的传奇之说。无独有偶,法国也有鸟类造酒的传说。这就证明,酒存在于大自然的物质世界,由于各种条件符合酿成的必然,于是就出现了酒。人类,在自然规律的启迪下,发现酒,进而自觉地酿造酒,这是顺理成章的行为了。
二、酒和诗的拥抱
《诗经》中采的妇女怀念远行在外的爱人,有“我姑彼金,维以不永怀。”“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句。汉高祖刘邦衣锦还乡置酒会家乡父老,酒憩高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四海兮归故乡,安得猛将兮守四方。”一世之雄曹操酹酒临江,横槊赋诗,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之叹。陶渊明赋“归去来兮”,故园“三径就荒”,所幸者“有酒盈”,所以“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再也不去为五斗米折腰了。
诗与酒乃天作之合,品酒吟诗谓之大雅。有酒便就有了“物我合一,天人合一,齐一生死”。中国古代的诗仙词翁的名篇绝句,其间流露出的豪放,便深刻显露出酒品的精髓。
李太白有幸立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巅峰之上宣布“天生我才必有用”,“将进酒,杯莫停”。有“天子呼来不上船”的傲岸,自然有“千首诗轻万户侯”的心态。但这是酒中的诗,酒中的豪情。“一醉累月轻王侯”是用酒气来弘扬志气。在“醉”中追求人生的终极价值,借助于“醉”来追求、来对抗。清醒了,理智了,李太白在安史之乱中就不会“借用君王玉马鞭”去“扫胡尘”,大可效法陆羽觅一块静、净之地去著“茶经”。李白是诗仙、酒仙。仙者,天子不得臣,权贵不得友。可是“仙”要借助于酒,“酒中仙”三字一语破的——酒中才能为仙。
陆游生于半壁江山难保的南宋时期,外则强敌压境,内则奸佞当朝。陆游自号放翁,其“放”也得之于酒,只有酒中才能“诗墨淋漓”,正如其所说“方我吸酒时,江山入胸中”。“江山入胸中”就是“重整河山,收复中原”。“买酒卷帘邀月醉,醉月拂剑光射月”。“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酒中的豪情,焕发出金戈铁马的壮志。可是“公卿守和约,有酒吾忍酌”。有酒也不敢喝了,豪情——壮志——力行,是三部曲。酒中的豪情,酒中的壮志,吟出来、唱出来、喊出来,终是诗。诗可以令人热血沸腾,但无法“北定中原”。所以诗人只能含恨而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对酒而言,“诗墨淋漓不负酒”者,陆游也。正因如此,梁启超赞曰:“亘古男儿一放翁”。
鉴湖女侠秋瑾“生是人杰、死为鬼雄”。敢慷慨成仁,能从容就义。以三升碧血,唤醒国人。有柱陆沉之志,有肩长天之行。女侠是志士、是诗人,亦是酒豪。巾帼嗜饮,有“貂裘换酒也堪豪”,“樽酒悲歌涕泪多”等句,并曾慨叹“无端身世茫茫感,独生高楼一举觞”,但终于冲破“十丈愁城”,“喜散奁资夸任侠”,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女侠短衣、短剑、短枪、豪饮于绍兴鉴湖——雪耻之乡。高歌着“愿将十万头颅血,换得乾坤力挽回”,酒不负诗,诗不负酒,人更不负诗,不负酒。
酒和诗的拥抱,不只顿生豪情、亲情,“酒本多情”,相思酒、定情酒、合欢酒、送别酒、洗尘酒„„情意绵绵,诗意亦绵绵。酒中情,“明朝酒醒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乃低调之情;“笙歌起处酒初香,樽前犹幸有红妆”此乃低庸之情;“万事不如杯在手,一年几见月当头”,此乃沉沦之情。酒多情,诗缘情而生,缘情而发。酒性炽,酒诗相合后,自有万般情。
三、酒诗的种类
(一)宴会酒诗
宴会是比较轻松的时刻,往往是喜庆的日子或者是朋友团聚集会的场合,此时此刻,人头颤动,觥筹交错,呼五喝六,热闹非凡,酒是宴会必不可少的兴奋剂。
(二)饯行酒诗
临别饯行,友人们既共叙美好回忆,又对未来充满憧憬,绵绵的离愁,真诚的祝福,都留在饯行的酒席上。把所有的离情别绪全都倾注在浓浓的美酒中吧,朋友啊朋友,让我们举杯畅饮,祝愿你一路保重;让我们一醉方休,今日一别,不知何时能重逢矣。
(三)传统节日酒诗
中国人在一年中的几个重要传统节日里,都有相应的饮酒活动,如春节饮“屠苏酒”,端午节饮“菖蒲酒”,中秋节饮“桂花酒”,重阳节饮“菊花酒”,除夕夜的“年酒”。在举国同庆的传统节日里人们一起欢聚畅饮,共同分享丰收的喜悦,憧憬美好未来,“每逢佳节倍思亲”,亲人团聚、盟友相逢、情人相约,无不把酒相敬,对酒当歌、一醉方休,以此表达无限深情、友善和真挚,过节饮酒是中国酒文化约定俗成的一部分,酒与传统节日结下了不解之缘。传统佳节,诗人自然饮酒舒怀。
(四)独酌、闲饮、咏怀酒诗
诗人们有时空闲,独酌杯酒,抒发人生感慨,或激进慷慨,催人自新,促人奋进;或感叹仕途失意、怀才不遇、想念佳人、人生坎坷而处于矛盾、苦闷和焦灼中的彷徨和痛苦,他们以酒寄情,托物言志,咏成不少千古佳作。
(五)边塞、军中酒诗
边塞酒诗较少,仅有王翰《凉州词》最为优美:“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此诗悲壮雄浑,抒发了征夫们视死如归的悲壮和激昂。
(六)祭祀神灵、村社酒诗
这是饮酒中场面最为壮观、气氛最为活跃的时刻,往往是上下三村,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妇孺全到。我国传统节日以祭祀神灵、集社欢庆丰收最为热闹。此时人山人海,熙熙攘攘,锣鼓喧天,欢歌狂舞,痛饮豪赌,游戏玩耍,热闹场面,应有尽有。
(七)展现社会不合理的酒诗
任何社会都有它的阴暗面,封建的唐帝国也不例外。诗人们以他们敏锐的视觉,发现了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的疾苦,也感受到达官贵人们的奢侈和糜烂,这些酒诗是有积极的社会意义的。
从古至今,诗酒交融,诗酒联姻的轶闻趣事,脍炙人口,传为佳话,丰富美化了人的感情世界。
中国诗酒文化,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文化体系。纵观诗酒文化发展史,酒醉诗情,诗美酒醉;诗借酒神采飞扬,酒借诗醇香飘溢。诗与酒,相映生辉,形成绚烂的文明景观。
参考文献:
【中华五千年网】http://www.xiexiebang.com 【中国文艺网】http://www.xiexiebang.com 【互动百科】http://www.xiexiebang.com 【百度知道】http://zhidao.baidu.com
第四篇:酒与酒文化论文. doc
酒与酒文化论文
酒是一种文化的载体,中国酒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中国酒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在中国,酒已经成为中国人道德、思想、文化的综合载体。我们要继承发扬中国传统酒文化中重德明礼、尊祖交友、人际和谐、身心和谐、浅饮养身的精华。
一、酒的历史
我国有悠久的酿酒历史,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酿造出许多被誉为“神品”、“琼浆”的酒类珍品。在我国古代就有许许多多的诗人、词人通过他们的诗词歌赋来歌颂美酒,从这里也可以看出酒的悠久历史。在高中时,我们的语文老师在讲解曹操的《短歌行》时,曾提出过这样的一个观点:我国远古时候的酿酒事业就开始出现了,而酿酒始祖是杜康。因为在《短歌行》中有这样两句诗: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当时怀着将信将疑的态度听着老师讲解,再加上不怎么了解酒的发展历史,所以没有进行深入探讨。虽然如此,从这首诗中还是可以看出酒的魅力的!
从这以后,我国远古时候的酿酒事业开始出现了。后世人为了纪念杜康,便将他尊为酿酒始祖。秦汉以后,我国酿酒技术不断进步,酿酒工艺理论得到迅速发展,产生了许多酒专著。
唐宋两代是我国黄酒酿造技术发展最辉煌的时期。经过数千年的实践,酿酒工艺技术得到了升华,形成了酿造理论。在宋代处于萌芽时期的蒸馏烧酒,从元代开始迅速发展,占领了北方大部分市场,成为人们的主要饮用酒。这时名洒品类更多。
明末清初,酿酒业更为发达,河南、淮安一带成了我国大曲的主要生产墓地。到了民国时期,随着机械化酿酒工厂的建立,酿酒科学研究的兴起与酿酒技术的改进,酿酒科技得到较快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政府实行鼓励发展名酒的政策,吸收西方先进的酿酒技术,从而促进了酿酒工业的发展。中国名酒随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名酒种类不断增加,使我国酒苑百花争艳,春色满园。啤酒、白兰地洒、威士忌酒、伏特加酒及日本的清酒等外国名酒也在我国立足生根;竹叶青酒、五加皮酒,琳琅满目,各具特色。我国酿酒业进入了空前的繁荣时期。历史悠久的酿酒名镇江苏泗阳县洋河镇,由于盛产洋河大曲闻名海内外,1986年该镇有大小酒厂33家,成为远近闻名的名酒之乡。
改革开放以后,酿酒业得到了更快的发展,为中国酒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近年来,酒文化名城绍兴、酒城沪州、即墨、天津、西安等地多次举办酒文化节,融旅游观光、贸易、文化、技术交流于一体,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随着中西文化的不断融合,当今我国市场上配制酒的种类繁多,但总的说可分为保健酒和鸡尾酒两大类。其中保健酒是利用酒的药理性质,遵循“医食同源”的原理,配以中草药及有食疗功用的各色食品调制而成的,其花色品种蔚为大观,令人叹为观止。产品以味美思、竹叶青和金波酒等为代表;鸡尾酒则要复杂得多:它是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酒,掺入果汁、香料等调制而成的混合酒,在调制过程中还要考虑到颜色、酒度、糖度、香气、口味等诸多因素。以往我国多数鸡尾酒从配方、制作方法到原料都是由国外引进的,不但价格昂贵且难以普及消费。后经实验发现我国的名酒,包括白酒、黄酒、啤酒和果露酒以及果汁、汽水等都可用以调配鸡尾酒,调好的酒一样有情调,同样风味卓绝。目前我国成功的鸡尾酒配方已达数十个。
二、酒的作用
第一,酒是美好物品的象征,是表达心意、寄托情感的媒介。酒为粮食酿造之精华,美味甘甜,补益身体。但在人类社会早期,劳动生产率非常低下,物质财富极度贫乏,不可常得。故作为“天之美禄”(《汉书·食货志》)的酒,只有在祭祀和节庆时才能享用,并且首先要奉献给神灵和祖先享用。物质产品丰富后,亲朋好友来了,要用美酒招待,以尽地主之谊。
第二,酒具有防病治病、保健养生的作用。酒能消毒杀菌,舒筋活血。适量饮酒能疏通经脉、行气和血,舒活筋骨,消除疲劳,有益身体健康。
第三,酒具有兴奋作用。饮酒后,人体血液循环加速,大脑受到刺激,情绪激昂,精神振奋,思维特别活跃。它可以增加酒宴上的欢快喜庆气氛,给人带来生活乐趣,但过度兴奋会带来负面影响。
第四,酒具有亲和作用。酒宴上轻松愉快的气氛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有利于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流,能联络感情,消除隔阂,调和矛盾,增强凝聚力。
第五,酒具有麻醉作用。过度饮酒,神经麻木,神智迷忽。在麻木状态下,思维得到抑制,心灵得到安宁,无忧无虑,忘却了烦恼和痛苦。“醉酒忘世”有时是一种度过心理困境的消极方法,政治黑暗时也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消极处世态度,但其负面作用很大,有损身心健康。
三、酒的酿造原理
酒的重要成分是醇,醇分乙醇和甲醇。甲醇有毒性,人喝后会中毒而死。乙醇无毒性,但能刺激人的神经和血液循环,血液中乙醇含量超出一定比例时,也会引起中毒。乙醇的重要物理特征是:在常温下呈液态,无色透明,易燃,易挥发,沸点与汽化点是78.3°C,冰点为-114°C,溶于水。细菌在乙醇内不易繁殖。
乙醇在酒中的含量用酒精度数来表示。在国际酿酒业中,规定在温度为摄氏20°C时,乙醇含量的百分比为酒精度数,简称“酒度”。例如:某种酒在20°C时含乙醇26%,则酒精度数为26度。
酒的酿造过程分为发酵,蒸馏两大部分。
发酵指的是发酵过程,发酵需要糖分和酶。糖分包括葡萄糖和麦芽糖,果汁中通常含有大量的葡萄糖,可以直接发酵。谷物中含有大量的淀粉,淀粉进行工艺处理可以生成麦芽糖。糖分与酶发生化学反应,在一定的温度下,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这个反应过程称为酒精发酵。酒精发酵不需氧气也可以进行,大约每100克的糖分可产生51克酒精。酒精发酵的方法很多,但大多数都是在特制的容器中进行的,例如缸,坛,桶等。
蒸馏是酿酒的重要过程,发酵只能使酒精含量达到15%左右,再提纯或提高酒度就需用蒸馏了。在经过发酵的酒液中,不但含有酒精,还有原材料物质和一部分香型物质,但人们只希望获得含水酒精。酒精的汽化温度为78.3°C,只要将发酵过的原料加热到这个温度,就能获得气体酒精,冷却后就是液体酒精。在蒸馏过程中,由于温度的作用,水分和其它杂质也会掺在酒精中。随着温度的变化,掺杂的情况也会变化,因而形成不同质量的酒精液体。为了保证酒的质量,酿酒师通常根据不同的温度有选择地取酒。
四、酒的品法
白酒品评的正确程序是先观色,其次闻香,再尝滋味,然后综合色、香、味的特点判断酒的风格,即酒的典型性。
对白酒的嗅闻方法是将酒杯举起,置酒杯于鼻下二寸处,头略低,轻嗅其气味。最初不要摇杯,闻酒的香气挥发情况;然后摇杯闻强的香气。凡是香气协调,有愉快感,主体香突出,无其它邪杂气味,溢香性又好,一倒出就香气四溢,芳香扑鼻的,说明酒中的香气物质较多。属于喷香性好,一入口,香气就充满口腔,大有冲喷之势的,说明酒中含有低沸点的香气物质较多;属于留香性好,咽下后,口中应该仍留有余香,酒后作嗝时,还有一种令人舒适的特殊香气喷出的,说明酒中的高沸点酯类较多。所谓的余香悠长,首先应鉴别酒的香型,检查芳香气味的浓郁程度,继而将杯接近鼻孔,进一步闻,分析其芳香气的细腻性,是否纯正,是否有其它邪杂气。在闻的时候,要先呼气,后再对酒吸气,不能对酒呼气。一杯酒最多闻三次就应该有准确记录。最好用右手端杯,左手煽风继续闻。闻完一杯,稍微休息片刻,再闻另一杯。
对酒的口尝方法
将酒杯送到嘴边,将酒含在口中,大约为4至10毫升,每次含入口中的酒数量,必须保持一致性。先从香味淡的开始尝,由淡而浓,再由浓而淡,反复多次。将暴香味或异香味的酒留到最后尝,防止味觉器官受干扰。将酒沾满口腔,然后吐出或咽下。用舌头抵住前颔,将酒气随呼吸从鼻孔排出,以检查酒性是否刺鼻。在用舌头品尝酒的滋味时,要分析嘴里酒的各种味道变化情况,最初甜味,次后酸味和咸味,再后是苦味、涩味。舌面要在口腔中移动,以领略涩味程度。酒液进口应柔和爽口,带甜、酸,无异味,饮后要有余香味,要注意余味时间有多长。酒留在口腔中的时间约10秒钟。用茶水漱口。在初尝以后则可适当加大入口量,以鉴定酒的回味长短、尾味是否干净,是回甜还是后苦。并鉴定有无刺激喉咙等不愉快的感觉。应根据两次尝味后形成的综合印象来判断优劣
五、中国酒文化承载的社会功能
(一)酒与政治
《左传》有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敬神祭祖,历来就是中华民族普遍遵行的礼法习俗。在一些重要的节日,都要祭祀祖先,以表达对死者的思念和敬仰。酒是祭祀时的必备用品之一,祭祀活动中,酒作为美好的东西,首先要奉献给神灵和祖先享用。《周礼》中对祭祀用酒有明确的规定。战争决定一个部落或国家的生死存亡,勇士出征,要用酒来激励斗志;战士凯旋,要用酒来洗尘庆功。酒与国家大事的关系由此可见一斑。
《战国策》记载:“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而绝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实践证明夏禹的预言是正确的。夏商两代的末君都是因为耽湎于酒而引来杀身之祸并导致亡国的。西周统治者在取得天下之后,周公总结借鉴夏商两代亡国的历史教训,制定和发布了中国最早的禁酒令《酒诰》。《酒诰》中认为酒是丧德亡国的根源,这构成了中国历史上某些时代禁酒的主导思想之一,成为后世人们引经据典的范例。
(二)酒与经济
长期以来中国是一个以农立国的国家,因此一切政治、经济活动都以农业发展为立足点。而中国的酒,绝大多数是以粮食酿造的,酒紧紧依附于农业,成为农业经济的一部分。粮食生产的丰歉决定了酒业的兴衰,各朝代统治者根据粮食的收成情况,通过发布酒禁或开禁,来调节酒的生产,从而确保民食。反过来,酒业的兴衰也反映了农业生产的状况,也是了解历史上天灾人祸的线索之一。在一些局部地区,酒业的繁荣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自从汉武帝实行国家对酒的专卖政策以来,从酿酒业收取的专卖收入或酒税就成为了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酒的厚利往往又成为国家、商贾富豪及民众争夺的肥肉,是引发社会经济矛盾的根源之一。
(三)酒与文化教育
中国酒文化的核心要素是“礼”和“德”。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礼在中国社会生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不但是等级秩序的标志,为人处世、人际交往的行为规范,中国的礼其实已经成为一种不成文的道德规范,是一个具有国家管理功能的体系,并表现在社会的各个方面。酒文化折射、演绎和传播着现实社会的道德风尚和文化规则,酒文化所传播的不是单纯的礼,而是通过礼来传播“德”——这是中国酒文化核心中的核心。中国酒文化既是“德”的完整体现,也同时起到对“德”的强大传播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酒其实已经成为中国人道德、思想、文化独一无二的综合载体。“德”和“礼”是儒家哲学的核心要素,自然万物的运行规则为“道”,人类社会的运行规则为“德”,而孔子把“德”的推行又具体化为“礼”,这是一脉相承的儒家哲学,也是中国酒文化的“基因”。
(四)酒与社会生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酿酒业的普遍兴起,酒逐渐深入人们日常活动的各个领域,酒事活动也随之广泛,并逐渐程式化,形成较为系统的酒风俗习惯。
在中国各族人民的日常生产、生活、社交活动中,酒与民风民俗保持着血肉相连的密切关系。诸如农事节庆、婚丧嫁娶、生日寿庆、庆功祭奠、迎送宾客等民俗活动,酒都成为必备物品。农事节庆时的祭拜庆典借酒缅怀先祖、寄托追求丰收富裕的情感和意愿;村中乡饮时,乡里邻居间的欢乐融洽、亲密友好气氛,因为酒的兴奋作用和亲和作用而达到极致。男婚女嫁是人生终身大事,在隆重的婚礼中,喜庆的婚宴充满着民间特有的欢乐情趣。丧葬之酒,表后人忠孝之心;生日寿庆之酒,显人生之乐趣;亲友相聚之酒,叙手足之情谊。总之,无酒不成席,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俗,离开了酒,民俗活动便无以举行,悲喜情感便无所依托。
(五)酒与文学艺术
在文学艺术的王国中,酒有独特的功效,它对文学艺术家及其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古代文人大都嗜酒豪饮,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李白自称“酒仙”,欧阳修自号“醉翁”,辛弃疾“总把平生入醉乡”(辛弃疾《添字浣溪纱》),曹雪芹“举家食粥酒常赊”(敦诚《鹪鹩庵杂诗》)。
酒是中国古代文人艺术创作的重要素材。文人借酒宣情、借酒言志、借酒浇愁,品评人生:曹操“对酒当歌”,孟浩然“把酒话桑麻”,范仲淹“把酒临风”,苏轼“把酒问青天”。陶渊明有《饮酒二十首》,杜甫有《饮中八仙歌》,欧阳修有《醉翁亭记》,苏轼有《前后赤壁赋》。“陶渊明之诗,篇篇有酒”(萧统《陶渊明集序》);李杜诗文中,写到酒的,李白有170首(篇),占其诗文的百分之十六强,杜甫有300首(篇),占其诗文的百分之二十一强(郭沫若《李白与杜甫》。
此外,在中国小说戏剧创作中,酒是构思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素材。《三国演义》中的“曹操煮酒论英雄”、《水浒传》中的“武松打虎”、《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大闹天宫”、《红楼梦》中的“刘姥姥醉卧怡红院”、京剧中的《贵妃醉酒》都是家喻户晓的借酒说事的精典之作。一个“酒”字,演绎了人世间多少帝王将相、英雄豪杰、才子佳人、普通百姓叱咤风云、风云际会、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的故事。
第五篇:酒文化与酒市场
更多内容访问网站www.xiexiebang.com
酒文化与酒市场
酒文化少不了要从茅台酒说起,1862年,茅台镇“衡昌烧坊”成立。1929年,赖永初独资将“衡昌烧坊”更名为“恒兴烧坊”并创立“茅台”品牌,解放前南京日报刊登广告“茅台不赖,享誉中外” “席上无茅台,空对美佳肴”。1935年,红军长征途中把“茅台”做为“祝捷酒”。1941年,中国远征军把“茅台”作为“随军专用酒”。1944年前苏联政府将茅台酒作为外交礼宾酒使用,此后中国政府及领导人一直将茅台酒作为中国政府的外交酒。1946年周恩来在重庆红岩村宴请民主人士,席间指着茅台酒瓶说:“长征过茅台镇时,当地群众捧出酒来欢迎我们,战士们用它治疗伤口,止痛消炎,治疗感冒,喝了可治疗泻肚子,暂时解决了我们当时缺医少药的困难。所以,红军长征胜利,也有茅台酒一大功劳。抗战时期茅台酒就已成为当时中国的一代名酒之首。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晚,毛泽东主席在北京饭店举行开国第一宴,周恩来总理亲自安排调用库存于北京饭店的一百多瓶“茅台”款待中外嘉宾,共庆建国。“茅台”获此殊荣,是茅台酒称为国酒的开端。至此,赖永初先生所创的“茅台”酒,为国酒茅台未来的光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53年2月根据贵阳市财经委员会的通知,地方政府有关人员来到恒兴酒厂,宣读了政府接管恒兴酒厂的文件,此后地方政府在恒兴酒厂的基础上组建成立了地方国营茅台酒厂即现在的贵州茅台酒厂,至此恒兴烧坊遂结束了其历史使命。2003年,我国白酒界泰斗、著名白酒大师秦含章先生在人民大会堂对茅台酒称赞为:赤水茅台浪冲边,青山环酿湿温天,回醅八次工艺巧,酒业永
更多内容访问网站www.xiexiebang.com 初续世仙。白酒专家对茅台酒也一致认为:“酱香突出、酒体丰满、幽雅细腻、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更多内容访问网站www.xiexiebang.com
茅台酒生产工艺特殊。茅台酒的酿制,每年重阳分两次投料,同批原料要经九次蒸煮,八次摊凉,加曲加药、高温堆积、入池发酵,七次取酒,历时整整一年,然后要经三年以上贮存,再精心勾兑,方能包装出厂。一瓶酒从原料进厂到出厂,至少要经过五年。其香气成分极其复杂,使产品风格独特。喝酒时感到不燥辣,容易上口,幽雅细腻。茅台酒曾经作为国共两党共同推崇的政治酒。重庆谈判期间,国共两党“双十协定”签订后的宴会上,毛泽东与蒋介石举杯共饮茅台酒。茅台酒曾经多次见证中国重大历史事件并作为国共两党曾经共同推崇举杯的政治酒频繁使用。
茅台酒是健康酒,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周总理用“茅台”宴请尼克松总统时说:“长征路上,茅台酒我们包医百病的良药,洗伤、镇痛、解毒、治伤风感冒,能消除疲劳,安定精神...”喝茅台酒有利于身体健康是事实,但喝茅台酒有利于身体健康的原因现在还是一个秘,从对长期饮用茅台酒的人群调查中发现,长期喝茅台酒的人绝大部分肝功能很好没有肝病、肠、胃很好,普遍精神、气色很好且人显年轻较一般人健康长寿。茅台酒由于酵藏时间长相对来说,易挥发物质少,所以对人体的刺激小,有利健康。茅台酒中易挥发物质少,不易挥发物质多,对人的刺激小,不上头,不辣喉,不烧心。
更多内容访问网站www.xiexiebang.com 茅台酒的酸度高。茅台酒有酸、甜、苦、辣、涩五种味道。赖酒的酸度是其他酒的3至4倍。茅台酒的酸成分,主要又是以乙酸 和乳酸为主。根据中医理论,酸主脾胃、保肝、能软化血管。西医也认为食醋有利健康,道教、佛教也很重视酸的养身功能。茅台酒的酚类化合物多。有专家指出,干红葡萄酒之所以有防治心血管疾病的功能,是由于干红葡萄酒中酚类化合物多。茅台酒中的酚类化合物是其他名优白酒的3至4倍,可见茅台酒和干红葡萄酒有异曲同工之妙。茅台酒的酒精浓度科学合理。茅台酒的酒精浓度53%(V/V)左右,而其他名优白酒的传统酒精浓度在60%(V/V)左右,有的高达65%(V/V),根据科学测定,酒精浓度在53度时水分子和酒精分子缔合得最牢固。有个经典试验,用53.94毫升纯酒精加上49.83毫升水,结果总容积不是l03.77毫升,而是100毫升。再加上茅台酒还要经过长期贮存,所以缔合更加牢固。实践证明,茅台酒的电导率随着贮存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这充分证明,随着贮存时间的增长,游离的酒精分子越来越少,对身体的刺激也越来越小,有利健康是可想而知的。所以喝酒时感到不辣喉,醇和回甜。茅台酒是天然发酵产品它不同于酒精和其他白酒。茅台酒工艺非常科学合理,其产品完全用不同轮次、不同香型、不同酒度、不同酒龄的酒,精心勾兑而成,香味成分及相互间的配比很科学合理,使茅台酒形成了独特的风格。目前,国内外分析水平尚不能达到检测出茅台酒所有成分的水平,因此不像有些名优白酒找到了某种物质为其主体香(茅台根本不存在像其他酒一样的一种香味物质是其主体香)。找到了主体香,这既是科学的进步,同时也带来了一个
更多内容访问网站www.xiexiebang.com 问题,即主体香不够时可添加非发酵的香味物质,所以相应的香料厂、调酒液厂应运而生,这对茅台酒来说是绝对不可能的,茅台酒不添加任何香气香味物质!经化验茅台酒中有SOD、金属硫蛋白等物质的存在。我们知道SOD是氧自由基专一清除剂,主要功能是“一清四抗”,即清除体内多余的自由基,抗肿瘤、抗疲劳、抗病毒及抗衰老。金属硫蛋白的功效又比SOD强多了,金属硫蛋白对肝脏的星状细胞起到抑制作用,肝的星状细胞受到了严重的抑制后,它就不分离胶离纤维,就不形成肝纤维化了。
茅台总资产从建厂之初的1.2万元发展到现在的60亿元,增加了49万倍;实现税利16亿元,是建厂之初的60万倍。茅台酒从1953年的75吨发展到1978年的1000吨,花了26年;从1978年的1000吨发展到1991年的2000吨,用了14年;从1991年的2000吨发展到2003年的10000吨,仅用了13年。
中国食品产业网(2007年11月22日13:49)假茅台充斥茅台镇,市场上80%是假货? 而最大的假茅台产地就在茅台自己“家里”,元凶还大部分是“兄弟”。国企所有者缺位滋生内部人控制,内部管理人员交杂繁复,酒厂员工与制假者剪不断理更乱的关系简直就是天生的内部人控制的土壤。茅台厂每年在防伪打假上投入达1亿多元,仍然难以阻止制假的疯狂。茅台假酒,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就有,由于市场极度供不应求,它便频频出入于各种“大雅之堂”冒充
更多内容访问网站www.xiexiebang.com 国酒茅台。
朋友:你喝过茅台酒了吗?也许你天天喝茅台酒但从来就没有喝过真正的茅台酒,也许给你喝茅台的人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让你的胃去作出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