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教案(共5篇)

时间:2019-05-12 18:33: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计算机基础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计算机基础教案》。

第一篇:计算机基础教案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青海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藏文信息科学系08(B)班

多杰尖参编写 §1.1 计算机概述

一、计算机的概念

现代计算机是一种按程序自动进行信息处理的通用工具。

一个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硬件系统由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组成,软件系统由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组成。

二、计算机的发展

纵观计算机发展的历史,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即近代计算机发展阶段、现代计算机发展阶段和计算机与通信相结合(即微机及网络)发展阶段。

1.近代计算机阶段

所谓近代计算机是指具有完整含义的机械式计算机或机电式计算机,以区别于现代电子式计算机。

2.现代计算机阶段(即传统大型机阶段)

现代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即冯·诺依曼结构。其特点可概括为如下几点:

(1)使用单一的处理部件来完成计算、存储以及通信的工作;

(2)存储单元是定长的线性组织;

(3)存储空间的单元是直接寻址的;

(4)使用机器语言,指令通过操作码来完成简单的操作;

(5)对计算进行集中的顺序控制。

现代计算机的划代原则主要是依据计算机所采用的电子器件不同来划分的,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四代。

(1)第一代计算机

主要是指1946-1958年间的计算机,通常称为电子管计算机时代,其主要特点是:

1)采用电子管作为逻辑开关元件;

2)存储器使用水银延迟线、静电存储管、磁鼓等;

3)外部设备采用纸带、卡片、磁带等;

4)使用机器语言,50年代中期开始使用汇编语言,但还没有操作系统。

具有代表性的机器有ENIAC、ABC、EDVAC、EDSAC、UNIVAC等。

(2)第二代计算机

主要是指1959-1964年间的计算机,通常称之为晶体管计算机时代。主要特点是:

1)使用半导体晶体管作为逻辑开关元件;

2)使用磁芯作为主存储器,辅助存储器采用磁盘和磁带;

3)输入输出方式有了很大改进;

4)开始使用操作系统,有了各种计算机高级语言。

(3)第三代计算机

主要是指1965—1970年间的计算机,通常称这一时期为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其主要特点是:

1)使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作为逻辑开关元件;

2)开始使用半导体存储器。辅助存储器仍以磁盘、磁带为主;

3)外部设备种类和品种增加;

4)开始走向系列化、通用化和标准化;

5)操作系统进一步完善,高级语言数量增多。

(4)第四代计算机

第四代计算机是从1971年开始,至今仍在继续发展。通常称这一时期为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其主要特点是:

1)使用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作为逻辑开关元件;

2)主存储器采用半导体存储器辅助存储器采用大容量的软、硬磁盘,并开始引入光盘;

3)外部设备有了很大发展,采用光字符阅读器、扫描仪、激光打印机和各种绘图仪;

4)操作系统不断发展和完善,数据库管理系统进一步发展,软件行业已发展成为现代新型的工业部门。

3.微机及网络阶段

(1)微型计算机的划代

1)第一代微型计算机

1981年8月IBM公司推出了个人计算机IBM—PC。以Intel 8088芯片为CPU,内部总线为16位,外部总线为8位。

2)第二代微型计算机

1984年8月IBM公司又推出了IBM—PC/AT,其中AT表示先进型或高级型。使用了Intel 80286为CPU,时钟从8MHz到16MHz,是16位微处理器,内存达lMB,并配有高密软磁盘驱动器和20MB以上硬盘。我们把286 AT及其兼容机称为第二代微型计算机。

3)第三代微型计算机

1986年PC兼容厂家Compaq公司推出了386 AT,开辟了386 微型计算机新时代。

4)第四代微型计算机

l989年Intel 80486芯片问世,不久就出现了以它为CPU的微型计算机。我们把486微型计算机称为第四代微型计算。

5)第五代微型计算机

1993年Intel公司又推出了Pentium芯片。它是人们预料的80586,但出于专利保护的原因,将其命名为Pentium,还给它起了个中文名“奔腾”。各微机厂家纷纷推出以Pentium为CPU芯片的微型计算机,简称奔腾机。是64位或准64位高档微机。

(2)网络新时代

70年代以来,计算机网络一直在持续地发展着,到处响起“网络即计算机”(Network is Computer!)的呼声。利用通信线路、按照约定的协议将分布在不同地点的若干台独立的计算机互联起来,形成能相互通信的一组相关或独立的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网络可实现资源共享,大大提高计算机系统的使用效率。

三、计算机的主要特点

1.运算速度快

2.运算精度高

3.通用性强

4.具有记忆功能和逻辑判断功能

5.具有自动控制能力

四、计算机的分类

根据计算机的性能指标,如运算速度、存储容量、功能强弱、规模大小以及软件系统的丰富程度等,将计算机分为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和微型机五大类。

五、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计算机的应用相当广泛,涉及到科学研究、军事技术、工农业生产、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其应用范围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科学计算(数值计算)

科学计算是计算机最重要的应用之一。如工程设计、地震预测、气象预报、火箭发射等都需要由计算机承担庞大复杂的计算任务。

2.数据处理(信息管理)

当前计算机应用最为广泛的是数据处理。计算机数据处理包括:数据采集、数据转换、数据分组、数据组织、数据计算、数据存储、数据检索和数据排序等方面。例如人口统计、档案管理、银行业务、情报检索、企业管理„„。

3.过程控制(实时控制)

计算机是生产自动化的基本技术工具,它对生产自动化的影响有两个方面:

一是在自动控制理论上,现代控制理论处理复杂的多变量控制问题,其数学工具是矩阵方程和向量空间,必须使用计算机求解;

二是在自动控制系统的组织上,由数字计算机和模拟计算机组成的控制器,是自动控制系统的大脑。它按照设计者预先规定的目标和计算程序以及反馈装置提供的信息,指挥执行机构动作。

4.计算机辅助工程

(1)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2)计算机辅助制造(CAM);

(3)计算机辅助教学(CAl);

(4)计算机辅助测试(CAT)。

§1.2 计算机中常用的数制

一、进位计数制

进位计数制:按进位原则进行计数的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是十进位计数制,即按照逢十进一的原则进行计数的。

在进位计数制中有计数符号、基数和位权三个要素。

计数符号:是指表示数码所使用的符号;

基数:是指计数符号的个数;

位权:是指在某种进位计数制中,每个数位上的数码所代表的数值的大小,等于在这个数位上的数码乘上一个基数的若干次幂。

例如在十进位计数制中:

小数点左边第一位为个位数,其位权为100,第二位为十位数,其位权为101,第三位是百位数,其位权为102

„„;

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数,其位权为10-1,第二位是百分位数,其位权为10-2,第三位是千分位数,其位权为10-3

„„。

二、几种常用的进位计数制

进位计数制很多,这里介绍与计算机技术有关的几种常用进位计数制。

1.十进制

十进位计数制简称十进制。十进制数具有下列特点:

(1)计数符号:0、1、2、3、4、5、6、7、8、9。

(2)基数:10。

(3)位权:„„10-2 ,10-1 ,100 ,101 ,102 ,103 „„。

例如:

(123.456)10=1×102十2×101十3×l00十4×10-1十5×10-2十6×10-3

归纳任意一个十进制数D的表示形式:

(D)10=Dn-1×10n-1十Dn-2×10n-2十„十D1×101十D0×100十D-1×10-1十D-2×10-2十

„十D-m+1×10-m+1十D-m×10-m

式中Di(i:n-1,n-2,„„,m-1)为数位上的计数符号,其取值范围为0~9;n为整数位个数,m为小数位个数,10为基数, 10n-1,10-2,„,101,100,10-1,···l0-m 是十进制数的位权。

2.二进制

二进位计数制简称二进制,是按“逢二进一”原则计数的。二进制数具有下列特点:

(1)计数符号:0、1。

(2)基数:2。

(3)位权:„„2-2 ,2-1 ,20 ,21 ,22 ,23 „„。

例如:

(11011.01)2=1×24十1×23十0×22十1×21十1×20十1×2-1十0×2-2十1×2-3

=(27.625)10

任意一个二进制数B,可以表示成如下形式:

(B)2=Bn-1×2n-1十Bn-2×2n-2十„十B1×21十B0×20十B-1×2-1十„十B-m+1×2-m+1十B-m×2-m

式中Bi为数位上的数码,其取值范围为0~1;n为整数位个数,m为小数位个数。2为基数。2n-1,2n-2,···,21,20,2-1,„,2-m 是二进制数的位权。

计算机中数的存储和运算都使用二进制数。

3.八进制

八进位计数制简称八进制,是按“逢八进一”原则计数的。八进制数具有下列特点:

(1)计数符号:0、1、3、4、5、6、7。

(2)基数:8。

(3)位权:„„8-2 ,8-1 ,80 ,81 ,82 ,83 „„。

例如:

(123.24)8=1×82十2×81十3×80十2×8-1十4×8-2

=(83.3125)10

任意一个八进制数Q,可以表示成如下形式:

(Q)8=Qn-1×8n-1十Qn-2×8n-2十„十Q1×81十Q0×80十Q-1×8-1十„十Q-m+1×8-m+1十Q-m×8-m

式中Qi为数位上的数码,其取值范围为0~7;n为整数位个数,m为小数位个数。8为基数,8n-1,8n-2,···,81,80,8-1,····,8-m是八进制数的位权。

八进制数是计算机中常用的一种计数方法,它弥补二进制数书写位数过长的不足。

4.十六进制

十六进位计数制简称为十六进制。十六进制数具有下列两个特点:

(1)计数符号:0、1、2、3、4、5、6、7、8、9、A、B、C、D、E、F。

(2)基数:16。

(3)位权:„„16-2 ,16-1 ,160 ,161 ,162 ,163 „„。

例如:

(3AB.48)16=3×162十A×161十B×160十4×16-1十8×16-2

=(939.28125)10

任意一个十六进制数H,可表示成如下形式:

(H)16=Hn-1×16n-1十Hn-2×16n-2十„十H1×161十H0×160十H-1×16-1十„十H-m×16-m

其中Hi为数位上的数码,其取值范围为0~F;n为整数位个数,m为小数位个数。l6为基数16n-1,16n-2,„,161,160,16-1,···,16-m为十六进制数的位权。

十六进制数是计算机中常用的一种计数方法,它可以弥补二进制数书写位数过长的不足。

总结以上四种计数制,可将它们的特点概括为:

(1)每一种计数制都有一个固定的基数J(J为大于1的整数),它的每一数位可取J个不同的数码;

(2)每一种计数制都有自己的位权,并且遵循“逢J进一”的原则。

对于任一个P进位计数制数S,可表示为:

(S)p=土(Sn-1Pn-1十Sn-2Pn-2十···十S1P1十S0P0十S-1P-1十,···,十S-mP-m

=土 SiPi

式中Si表示各数位上的数码,其取值范围为0~ P-1,P为计数制的基数,i为数位的编号(整数位取n-1 ~ 0,小数位取 –1 ~-m)。

三、不同进位计数制之间的转换

1.非十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

例1 把下列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

(110l01)2=1×25十l×24十0×23十1×22十0×21十1×20

=32十16十0十4十0十1=(53)10

(1101.101)2=1×23十1×22十0×21十1×20十1×2-1十0×2-2十1×2-3

=8十4十0十1十0.5十0十0.125=(13.625)10

例2 把下列八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

(305)8=3×82十0×81十5×80=192十5=(197)10

(456.124)8=4×82十5×81十6×80十1×8-1十2×8-2十4×8-3

=256十40十6十0.125十O.03125十0.O078125

=(302.1640625)10

例3 把下列十六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

(2A4E)16=2×163十A×162十4×161十E×160

=8192十2560十64十14=(10830)10

•(32CF.48)16=3×163十2×162十C×161十F×160十4×16-1十8×16-2

=12288十512十192十15十0.25十0.03125

=(13007.28125)10

2、十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

把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的方法是:整数转换用“除2取余法”;

小数转换用“乘2取整法”。

例4 将十进制数(125.6875)10转换为二进制数。

整数部分125转换如下:

余数 1 2 5 „„„„„„„„„„„„„1 高位

2 …………………………………0

1 …………………………………1

1 5 …………………………………1

……………………………………1 3 ……………………………………1

„„„„„„„„„„„„„„1 低位

小数部分0.6875转换如下:

0.6875

× 2

小数首位 1„„„„„1.3750

0.3750

× 2

0……………0.7500

0.7500

× 2

1……………1.5000

0.5000

× 2

小数末位 1„„„„„1.0000

即(125.6875)10=(1111101.1011)2

上面的例子中小数部分经过有限次乘2取整过程即告结束。但也有许多情况可能是无限的,这就要根据精度的要求在适当的位数上截止。对八进制和十六进制也有同样的情况。

3.八进制转换成二进制

分析:由于一位八进制数相当于三位二进制数,因此,要将八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时,只需以小数点为界,向左或向右每一位八进制数用相应的三位二进制数取代即可。如果不足三位,可用零补足之。反之,二进制数转换成相应的八进制数,只是上述方法的逆过程,即以小数点为界,向左或向右每三位二进制数用相应的一位八进制数取代即可。

例5 将八进制数(714.431)8转换成二进制数。1 4.4 3 1

001 100.100 011 001

即(714.431)8=(111001100.100011001)2

例6 将二进制数(11101110.00101011)2转换成八进制数。

011 101 110.001 010 110 5 6.1 2 6

即(11101110.00101011)8=(356.126)8

4.十六进制转换成二进制

分析: 由于一位十六进制数相当于四位二进制数,因此,要将十六进制数转换成相应的二进制数,只需以小数点为界,向左或向右每一位十六进制数用相应的四位二进制数取代即可。如果不足四位,则用零补足之。同理,若要将一个二进制数转换成相应的十六进制数,只要取上述方法的逆过程即可,即将二进制数以小数点为界分成左右两部分,向左或向右每四位二进制数用相应的一位十六进制数取代即可。

例7 将十六进制数(1AC0.6D)16转换成相应的二进制数。A C 0.6 D

0001 1010 1100 0000.0110 1101

即(1AC0.6D)16=(1101011000000.01101101)2

例8 将二进制数(10111100101.00011001101)2转换成相应的十六进制数。

0101 1110 0101.0001 1001 1010 E 5.1 9 A

即(10111100101.00011001101)2=(5E5.19A)16四、二进制数的算术运算

二进制数的算术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基本运算是加法和减法运算。

1.二进制数的加法运算

加法运算按下列三条法则进行:

(1)0十0=0

(2)0十1=1十0=1

(3)1十l=10(逢二进一,向高位进位)

例9(1010)2十(1011)2的算式如下:

被加数 1010

加数 1011

十)进位 1010

和数 10101

2.二进制数的减法运算

减法运算按下列三条法则进行,(1)0-0=l-1=0

(2)1-0=l

(3)0-1=1(此时要向高位借位,借l当2)

例10(11100101)2-(10011010)2的算式如下:

被减数 1110010l

减数 10011010

-)借位 0011010

差数 0l001011

3.二进制数的乘法运算

二进制数的乘法运算有下列三条法则:

(1)0×0=0

(2)0×l=1×0=0

(3)1×1=1

例11(1011)2×(1101)2的算式如下:

被乘数 l011

×)乘数 1101

l011

0000

部分积 10ll

1011

乘积 10001111

在计算机中实现二进制数的乘法运算,通常采用的是移位相加的方法。

4.二进制数的除法运算

二进制数的除法运算按下列三条法则进行:

(1)0÷0=0

(2)0÷1=0(1÷0是无意义的)

(3)l÷1=1

例12(111011)2÷(1011)2的算式如下:

商数

除数 1011)111011 被除数

1011

1111

1011

余数

即(111011)2÷(1011)2,其商为(101)2,余数为(100)2。

在计算机中实现二进制数的除法运算,通常采用移位相减的方法。

五、二进制数的逻辑运算

计算机中的信息是以二进制数来的,有1和0两种可能的值。如果把二进制码的“1” 和“0”表示成“有”和“无”、“是”和“非”、“真”和“假”,那么这种变量称为逻辑变量。实现逻辑变量之间的运算称为逻辑运算。逻辑运算是计算机应具有的基本操作。

逻辑运算有三种基本运算:逻辑加法(又称逻辑“或”运算)、逻辑乘法(又称逻辑“与”运算)和逻辑否定(又称逻辑“非”运算),还有逻辑“异或”运算。

1.逻辑加法(逻辑或运算)

逻辑加法通常用符号“十”或“”来表示。逻辑变量A、B 逻辑加法运算运算规则:

A B A ∨ B

0 0 0

0 1 1 0 1 1 1

逻辑加运算的这种作用,在日常生活中表现为用并联开关控制的一盏灯。显然,任一开关接通或所有并联的开关都接通,电灯亮;只有所有并联的开关都断开时,灯才不亮。

例13 二进制数10011010和00l01011进行逻辑或运算的过程如下:

10011010

∨)00101011

10111011

即 10011010 ∨ 00101011=10111011。

2.逻辑乘法(逻辑与运算)

逻辑乘法通常用符号“×”或“”或“ ”表示。逻辑变量A、B逻辑乘法运算规则:

A B A ∧ B

0 0 0

0 1 0 0 0 1 1

逻辑乘法运算的这种作用,在日常生活中表现为用串联开关控制一盏灯。显然,在串联电路中,只有所有开关都接通,电灯才亮;若其中任一开关未合上,则电灯便不亮。

例14 两个二进制数10101101和00101011进行逻辑与运算的过程如下:

10101101

∧)00l01011

0010100l

即 l010110l∧00101011=00l0100l。

3、逻辑否定(逻辑非运算)

逻辑否定又称逻辑非运算、其运算符号为在逻辑变量的上方加一横线,例如 A,表示对A 的否定运算。其运算规则为:

A A

0 0

0 1

4、逻辑异或

异或运算通常用符号“⊕”表示。它的运算规则为:

A B A ⊕ B

0 0 0

0 1 1 0 1 1 0

由上述运算规则可知,在给定的两个逻辑变量中,只要两逻辑变量的值相同,则异或运算的结果就为0;当两个逻辑变量的值不同时,异或运算的结果为1。

例15 两个二进制数10101101和0010l0ll进行异或运算的过程如下:

10101101

⊕)00101011

10000110

即10101101⊕O0101011=10000110。

§1.3 计算机中的数据与编码

一、什么是数据

数据是可由人工或自动化手段加以处理的那些事实、概念、场景和指示的表示形式,包括字符、符号、表格、声音和图形等。

数据能被送入计算机加以处理,包括存储、传送、排序、归并、计算、转换、检索、制表和模拟等操作,以得到人们需要的结果。数据经过解释并赋予一定的意义后,便成为信息。

二、数据的单位

计算机中数据的常用单位有位、字节和字。

1.位(bit)

计算机中最小的数据单位是二进制的一个数位,简称为位(英文名称为bit,读音为比特)。

2.字节(Byte)

8位为一个字节(英文用Byte表示,读音为拜特)。

字节是计算机中用来表示存储空间大小的最基本的容量单位。

除了用字节表示存储容量的单位外,还可以用千字节(KB)、兆字节(MB)以及十亿字节(GB)等表示存储容量。它们之间存在下列换算关系:

1B=8bits

1KB=210B=1024B

1MB=220B=1024KB

1GB=230B=1024MB

3.字(Word)

字是由若干字节组成的(通常取字节的整数倍)。字是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的运算单位。

三、字符编码

1.BCD码(二一十进制编码)

人们通常采用把十进制数的每一位分别写成二进制数形式的编码,称为二一十进制编码或BCD(Binary—Coded Decimal)编码。

BCD编码方法很多,通常采用的是842l编码。这种编码方法是用四位二进制数表示一位十进制数,自左至右每一位对应的权是8、4、2、1。四位二进制数有0000~1111十六种状态,这里我们只取了0000~1001十种状态。而l0l0~1111六种状态在这里没有意义。

十进制数与8421码的对照表

十进制数 8421码 十进制数 842l码

0 0000 6 0110 0001 7 0111 0010 8 1000 0011 9 1001 0100 10 0001 0000 0101

例如十进制数864,其二一十进制编码为:6 4

(1000)(0110)(0100)

2.ASCII码

把字母、数字最常用的各种符号共128个用二进制编码表示一种方法。

在计算机系统中使用得最广泛的是美国信息交换用标准(代)码(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缩写为ASCII,读作阿斯克伊码)。

ASCII码有7位版本和8位版本两种。国际上通用的是7位版本。7位版本的ASCII码有128个元素,其中通用控制字符34个,阿拉伯数字10个,大、小写英文字母52个,各种标点符号和运算符号32个。

在微型计算机中采用7位ASCII码作为机内码,每个字节只使用了7位,最高位恒为0。

3.汉字编码

(1)《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 基本集》

《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 基本集》是我国于1980年制定的国家标准GB2312—80,代号为国标码。

GB2312—80中规定了信息交换用的6763个汉字和682个非汉字图形符号(包括几种外文字母、数字和符号)的代码。

6763个汉字又按其使用频率、组词能力以及用途大小分成一级常用汉字3755个和二级常用汉字3008个。

一级汉字按拼音字母顺序排列;若遇同音字,则按起笔的笔形顺序排列;若起笔相同,则按第二笔的笔形顺序排列,依次类推。所谓笔形顺序,就是横、竖、撇、点和折的顺序。二级汉字按部首顺序排列。

在此标准中,每个汉字(图形符号)采用双字节表示,每个字节只用低7位。由于低7位中有34种状态是用于控制字符,因此,只有94(128—34=94)种状态可用于汉字编码。这样,双字节的低7位只能表示94×94=8836种状态。

标准的汉字编码表有94行、94列。其行号称为区号,列号称为位号。双字节中,用高字节表示区号,低字节表示位号。非汉字图形符号置于第1—11区,一级汉字3755置于第16~55区,二级汉字3008个置于第56~87区。

每个图形字符的汉字交换码,均用两个字节的低7位二进制码表示。汉字国标码通常用十六进制数表示,例如“中”字的区号为54,位号为48,则它的国标码为10101101010000(十六进制为5650),又如“国”字的区号为25,位号为90,它的国标码为0lll0011111010(十六进制为397A)。

(2)汉字的机内码

汉字的机内码是供计算机系统内部进行存储、加工处理、传输统一使用的代码,又称为汉字内部码或汉字内码。不同的系统使用的汉字机内码有可能不同。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一种为两个字节的机内码,俗称变形的国标码。这种格式的机内码是将国标GB2312—80交换码的两个字节的最高位分别置为1而得到的。

(3)汉字的输入码(外码)

汉字输入码是为了将汉字通过键盘输入计算机而设计的代码。输入码的长度也不同,多数为四个字节。综合起来可分为流水码、拼音类输入法、拼形类输入法和音形结合类输入法几大类。

(4)汉字的字形码

汉字字形码是汉字字库中存储的汉字字形的数字化信息,用于汉字的显示和打印。目前汉字字形的产生方式有点阵汉字和矢量汉字等。

汉字字形点阵有16×16点阵、24×24点阵、32×32点阵、64×64点阵、96×96点阵、128×128点阵、256×256点阵等。

一个汉字方块中行数、列数分得越多,描绘的汉字也就越细微,但占用的存储空间也就越多。汉字字形点阵中每个点的信息要用一位二进制码来表示。对于16×16点阵的字形码,需要用32个字节(16×16+8=32)表示;24×24点阵的字形码需要用72个字节(24×24十8=72)表示。

汉字 外码 国际码 机内码 字形码 屏幕显示汉字

四、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

1.真值与机器数

(1)真值: 实际的数值。

-89,90

-1011001,1011010

(2)机器数:计算机中使用数字化了的数。

用“0”表示“正”,用“l”表示“负”。

例如机器中用8位二进制表示正数90其格式为:

0 1 0 1 1 0 1 0

符号位,表示正

用8位二进制表示负数-89其格式为:

1 0 1 1 0 0 1

符号位,表示负

在计算机内部,数字和符号都用二进制代码表示,称为机器数,而它真正表示的数值称为这个机器数的真值。

2.定点数和浮点数

(1)定点数

计算机的字长一定,则所能表示的数的范围也就确定了。例如,使用8位字长的计算机,它可以表示无符号整数的最大值是(255)10=(11111111)2。运算时,若数值超出机器数所能表示的范围,就会停止运算和处理,这种现象称为溢出。

计算机中运算的数,有整数,也有小数,如何确定小数点的位置呢 通常有两种约定:

一是规定小数点的位置固定不变,这时的机器数称为定点数。

二是小数点的位置可以浮动的,这时的机器数称为浮点数。

定点数的小数点位置可以固定在符号位之后,这时,数据字就表示一个纯小数。假定机器字长为16位,符号位占1位,数值部分占15位,机器数:.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 ↑ ↑

符号位 小数点 数值部分

其等效的十进制数为-2-15。

定点数的小数点位置固定在数据字的最后,这时,数据字就表示一个纯整数。假设机器字长为16位,符号位占1位,数值部分占15位,于是机器数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 ↑

符号位 数值部分 小数点

其等效的十进制数为+32767。

(2)浮点数

浮点表示法就是小数点在数中的位置是浮动的,由于定点表示法所能表示的数的范围太窄,不能满足计算问题的需要,因此就要采用浮点表示法。在同样字长的情况下,浮点表示法能表示的数的范围扩大了。

计算机中的浮点表示法包括两个部分:

一部分是阶码(表示指数,记作E);

二部分是尾数(表示有效数字,记作M)。设任意一数N可以表示为:N=2EM

其中2为基数,E为阶码,M为尾数。浮点数在机器中的表示方法如下:

阶符 E 数符.M

阶码部分 尾数部分

由尾数部分隐含的小数点位置可知,尾数总是小于1的数字,它给出该浮点数的有效数字。尾数部分的符号位确定该浮点数的正负。阶码给出的总是整数,它确定小数点浮动的位数,若阶符为正,则向右移动;若阶符为负,则向左移动。

假设机器字长为32位,阶码8位,尾数24位:

阶符 阶码E 数符.尾数M

↑ ↑ ↑

1位 7位 1位 23位

浮点数表示法对尾数有如下规定:

1/2≤M<1

即要求尾数中第1位数不为零,这样的浮点数称为规格化数。

当浮点数的尾数为零或者阶码为最小值时,机器通常规定,把该数看作零,称为“机器零”。浮点数表示和运算中,当一个数的阶码大于机器所能表示的最大阶码时,产生“上溢”。上溢时机器一般不再继续运算而转入“溢出”处理。当一个数的阶码小于机器所能表示的最小阶码时,产生“下溢”,下溢时一般当作机器零来处理。

3.原码、反码、补码

机器数中,数值和符号全部数字化。计算机在进行数值运算时,采用把各种符号位和数值位一起编码的方法。常见的有原码、补码和反码表示法。

(1)原码表示法

原码:是机器数的一种表示法。符号位用0表示正号,用l表示负号。X的原码表示可记作[x]原。

例如: [X1]原=[+1010110]原 =01010110

[X2]原=[-1001010]原 =11001010

在原码表示法中,对0有两种表示形式:

[+0]原=00000000

[-0]原=10000000

(2)反码表示法

反码:正数的反码=原码;负数的反码是对它的原码(符号位除外)各位取反而得到的。X的反码记作[X]反。

例如 : X1=+l010110

X2=-1001010

那么 [X1]原=01010110

[X1]反=[X1]原=01010110

[X2]原=11001010

[X2]反=10110101

(3)补码表示法

补码:正数的补码=原码;负数的补码是对它的原码(除符号位外)各位取反,并在末位加1而得到的。X的补码表示记作[X]补。

例如,X1=+1010110

X2=-1001010

那么,[X1]原=01010110

[X1]补=01010110

[X2]原=11001010

[X2]补=10110101+1=10110110

补码表示数的范围与二进制位数有关。当采用8位二进制表示时,小数补码的表示范围:

最大为0.1111111,其真值为(0.99)10

最小为1.0000000,其真值为(-1)10

采用8位二进制表示时,整数补码的表示范围:

最大为01111111,其真值为(127)10

最小为10000000,其真值为(-128)10

在补码表示法中,0只有一种表示形式:

[+0]补=00000000

[-0]补=11111111+1=00000000(由于受设备字长的限制,最后的进位丢失)

所以有[+0]补=[-0]补=00000000。

例16 已知[X]原=100110l0,求[X]补。分析如下:

由[X]原求[X]补的原则是:若机器数为正数,则[X]原=[X]补;若机器数为负数,则该机器数的补码可对它的原码(符号位除外)所有位求反,再在末位加l而得到。现给定的机器数为负数,故有[X]补=[X]反+1,即

[X]原=10011010

[X]反=11100101

+)1

[X]补=11100110

例1.17 已知[X]补=11100110,求[X]原。分析如下:

机器数为正数,则[X]原=[X]补;机器数为负数,则有[X]原=[[X]补]补;

现给定的为负数,故有:

[X]补=11100110

[[X]补]反=100ll0Ol

+)1

[[X]补]补=10011010=[X]原 §1.4 微型计算机的指令和语言

一、微型计算机的指令

指令是一组二进制代码,规定由计算机的操作。为解决某一问题而设计的指令序列称为程序。

一种计算机全部指令的集合,称为该种计算机的指令系统。

1.指令的格式

在计算机内部,指令和数据的形式是相同的,二者均以二进制代码的形式存于存储器中。它们的区别在于计算机工作时,把指令送往控制器的指令寄存器和指令译码器中,而把数据送往运算器的寄存器和算术逻辑单元中。

一条指令明确地指出是什么操作,其完整的格式:

操作码 操作数1 地址 操作数2 地址 目的地址 下一条指令的地址

显然,这样的指令太长浪费存储空间。因此有下列几种缩短指令长度的方法:

(1)三地址指令格式:

操作码 操作数1 地址 操作数2 地址 目的地址

指令的功能是:将操作数1和操作数2完成操作码规定的运算后,将结果存入目的地址单元。

(2)二地址指令格式:

操作码 目的操作数地址 源操作数地址

指令的功能是:将目的操作数和源操作数完成操作运算后,将结果存入目的操作数地址单元。

(3)一地址指令格式:

操作码 操作数地址

将累加器中的数与操作数完成操作运算后将结果存入累加器中。

(4)无地址指令或无操作数指令格式:

操 作 码

指令的功能是:如停机、关中断、开中断等。

2.指令的分类

(1)数据处理指令

(2)数据传送指令

(3)程序控制指令

(4)状态管理指令

二、机器语言

能直接被计算机接受并执行的指令称为机器指令。全部机器指令构成计算机的机器语言(Machine Language)。机器语言就是二进制代码语言,它能直接被计算机识别并执行。但是,用机器语言编写程序不便于记忆、阅读和书写。

三、汇编语言

用助记符号表示二进制代码形式的机器语言,称为汇编语言(Assembler Language)。汇编语言的指令与机器指令基本上保持了一一对应的关系。

汇编语言容易记忆、便于阅读和书写,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机器语言的缺点。用汇编语言编制的程序称为汇编程序,机器不能直接执行,必须将其翻译成机器语言程序才能在计算机上运行,这种翻译过程为汇编过程。

四、高级语言

高级语言:是同自然语言和数学语言比较接近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

特点:

1、容易掌握、方便、灵活。

2、通用性强。

3、用高级语言编制的程序不能直接在计算机上运行。

将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程序,其翻译过程两种:

编译:是将高级语言编写的源程序整个翻译成目标程序,然后将目标程序交给计算机运行。

解释:是对用高级语言编写的源程序逐句进行分析,边解释、边执行并立即得到运行结果。

五、数据库语言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提供的数据语言,包括数据描述语言DDL(Data Description Language,又称数据定义语言)和数据操作语言DML(Data Ma nipulation Language,又称数据处理语言)。

用数据库语言编制的源程序,要经过数据库管理系统翻译成目标程序,才能被计算机执行。

§1.5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一、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微型计算机系统(简称微机系统)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的。

二、微型计算机硬件基本结构

微型计算机硬件:

微处理器: CPU

内存储器 : 只读存储器 ROM 和随机存取存储器 RAM。

输入/输出接口:用来使外部设备和主机相连接。

系统总线:数据总线 DB、地址总线 AB 和控制总线 CB。

输入/输出设备:键盘、鼠标、显示器、打印机。

外存储器:硬盘、软盘、光盘驱动器。

微处理器与 ROM、RAM、I/O 接口之间用总线连接在一起,才是一台完整的微型计算机主机。

三 微型计算机软件系统

四、微型计算机工作过程简述

微型计算机的工作过程,就是程序指令在微处理器的控制下逐条执行的过程。它可分为两个阶段:取指令(简称取指)阶段和执行指令阶段。

(1)取指令阶段。在微处理器控制下,从内存储器取出指令,送到指令寄存器。经指令译码器译码以产生完成此指令的各种定时控制信号。

(2)执行指令阶段。指令经译码器译码后,在微处理器的控制下,执行该指令规定的操作。

执行一条指令的时间称为机器周期。机器周期又可分为取指令周期和执行指令周期。取指令周期对任何一条指令都是一样的,而执行指令则不然,由于指令性质不同,因此不同指令的执行周期不尽相同。§ 1.6 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一、微型计算机主机

微型计算机的主机主要由微处理器和内存储器两大部分组成。

1.微处理器

微处理器是微型计算机的核心部分,又称为中央处理器(简称 CPU)。微处理器主要由控制器和运算器两部分组成(还有一些支撑电路)。

(1)微处理器的功能

控制器是微机的指挥、控制中心,主要功能是控制、管理微机系统各个部件协调一致地工作。

(2)微处理器的组成1)算术逻辑单元

算术逻辑单元(ALU)是微处理器的运算部件。

2)寄存器

微处理器有各种寄存器:指令寄存器 IR ;累加寄存器 A(简称累加器);数据寄存器 DR ;地址寄存器 AR。还有若干通用寄存器。

3)指令译码器

指令译码器 ID,对存放于 IR 中的指令操作码进行译码,以确定本指令要进行何种操作,然后指示定时及控制部件发出各种控制信号。

4)程序计数器

程序计数器又称指令计数器 PC,用于存放当前要执行的指令的地址。微处理器根据 PC 中的地址,从内存储器取出将要执行的指令。每执行完一条指令,它就自动计数(十 1),指向下一条指令。

5)定时及控制单元

此单元接收由指令译码器 ID 和标志寄存器 F 送来的信号,以确定当前要执行的指令需进行哪些操作、送出哪些信号。

(3)微处理器的分类

微处理器按其处理信息的字长可分为: 8 位微处理器、16 位微处理器、32 位微处理器和 64 位微处理器。

2.内存储器

内存储器是微型计算机主机的一个组成部分,用来存放当前正在使用的、程序或数据。对于内存,CPU 可以直接对它进行访问。内存储器分为:

(1)只读存储器 ROM

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的特点是:存储的信息只能读(取出),不能改写(存入);断电后信息不会丢失,可靠性高。

(2)随机存取存储器

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随机存储器。随机存储器实际上是指可读、可写的存储器,故又称读写存储器,断电后信息会丢失。RAM 可分为静态 RAM 和动态 RAM 两种。

二、微型计算机接口

1.为什么要用接口电路

微型计算机是以微处理器为核心,通过总线连接内存储器(ROM,RAM)构成主机,通过 I/O 接口电路与外部设备相连接构成硬件系统。

微处理器与外部设备相连接时,不能直接将外部设备挂在系统总线上,这是因为:

(1)外部设备(简称外设)品种繁多。有输入设备,有输出设备,还有检测设备或控制设备,而且工作原理不相同。

(2)不同的外部设备产生和使用的信号各不相同。有些外设产生和使用的是数字信号,有些外设产生和使用的是模拟信号。计算机系统总线只能接收和发送数字信号,因此必须经过 A / D、D / A 接口来完成。

(3)有些外设的数字信息是 串行 的,也有一些外设的数字信息是 并行 的。而微处理器只能接收和发送并行信息。因此,串行设备必须通过接口将串行信息变为并行信息;微处理器送出的并行信息必须通过接口转换为串行信息,才能送给串行设备。

(4)大部分外部设备的工作速度通常比微处理器的速度要低,而且不同的外设,其工作速度也不同。接口电路可以对输入/输出过程起到缓冲和联络的作用。

由上述原因可知,输入/输出设备必须通过 I / O 接口电路才能和系统总线相连接。可见,输入/输出接口电路是微处理器与外部设备之间的信息变换和实现缓冲功能必不可少的部件。

2.微处理器与外部设备之间的连接方法

微处理器与外部设备之间传送数据通过接口部件。接口部件主要包含一组寄存器,一般称这些寄存器为 I / O 端口,每个端口有一个端口地址。

数据端口 :端口是用于对来自微处理器和内存的数据或送往微处理器和内存的数据起缓冲作用。

状态端口 :端口用于存放外部设备或接口部件本身的状态。

命令端口 :端口用于存放 CPU 发出的命令,以便控制接口和设备的动作。微机主机与外部设备之间,都是通过接口部件的 I / O 端口来沟通的。

微处理器与接口部件的连接通过三组总线:

数据总线 DB :通过它可在微处理器的累加器与接口部件之间传

送数据及控制信息。

地址总线 AB :微处理器通过它对外设接口寻址。

控制总线 CB :微处理器通过它传送控制信号。

接口部件与外部设备之间通过外部数据线传送数据和信息。

3.微处理器与外部设备之间数据传送方式

微处理器与外部设备之间的数据 I/O 传送,是在有关的软件和硬件控制下进行的。I/O 传送有三种基本控制方式:

(1)程序查询方式

程序先对接口进行连续的检测,当检测到的状态表示接口中已有数据准备输入或接口准备好接收数据时,则执行 I / O 操作。

(2)中断传送方式

中断方式是外部设备中断 CPU 工作,使 CPU 执行一个为外部设备的数据 I / O 服务程序,此程序称为中断处理(服务)子程序。

(3)直接存储器存取方式(DMA)

直接存储器存取(DMA —— Direct Memory Access)方式用于内存储器和外部设备之间大批量的数据传送。在 DMA 方式下,外部设备利用专门的接口电路直接和内存储器进行高速数据传送,而并不通过 CPU。

4.接口的基本功能和类别

为使不同设备能连接成一个系统协调地工作,就必须对设备的连接有一定的约束(或称规定),这种约束就是“接口协议”。接口协议包括引线排列顺序、电平条件、工作速度、控制信号等。

接口的基本功能是在系统总线和 I / O 设备之间传输信息,提供缓冲作用,以满足接口两边的时序要求。具体地说,接口应具有寻址功能、数据转换功能、输入/输出功能、联络功能、中断管理功能、错误检测功能等。

在微机中,有以下一些类别的接口:

(1)总线接口

微机主机提供的接口,位于主板上,称为扩展槽,供插入各种功能卡。

(2)串行口

串行口传送信息的方式是一位一位串行传送。微机上所用的标准串行只是 RS-232C 口。鼠标器就接在这种串行口上。

(3)并行口

并行口传送信息的方式是一个字节(8 位)同时传送。标准并行口为 Centronics 口。打印机通常接在这种并行口上。

此外,还有连接键盘、监视器的接口。

5.适配器

适配器是对微机系统中驱动某一个外部设备而设计的功能模块电路的统称。适配器一般做成一块电路板,插在主机板的扩展槽内。适配器必须包含两个接口:一个是与主机连接的总线接口;一个是与外部设备连接的外设接口。适配器又称为“卡”,例如显示器适配器,称为显示卡。

6.外部设备驱动程序

接口一般应包含硬件和软件两部分。前面所述的是硬件部分。软件部分包括实现接口功能的控制软件。接口的软件部分通常称为设备驱动程序。

三、外存储器

外存储器又称外存。外存储器不能为微处理器直接访问,必须将外存储器中的信息先调入内存储器才能为微处理器所利用。对外存储器应有足够大的存储容量、能可靠地保存程序和数据、存取方便。

外存储器设备种类很多,微机常用的外存储器是软磁盘存储器、硬磁盘存储器和只读光盘(CD-ROM)存储器等。

1.软磁盘存储器

软磁盘(简称软盘)存储器由软磁盘、软磁盘驱动器组成。

(1)软磁盘

微机中使用的是 3.5 英寸软盘。软盘容量可用下式计算:

格式化容量=(字节数/扇区)×(扇区数/磁迈)×(磁道数/面)×面数

例 18 一双面软盘,每面有 80 个磁道,每磁道有 18 个扇区,则其格式化容量为:

格式化容量= 512 × 18 × 80 × 2 = 1474560(B)= 1.44MB

(2)软盘驱动器

软盘驱动器一般由磁头及读、写电路,盘片驱动机构,磁头定位机构以及软磁盘控制系统组成。

(3)软盘的使用

1)软盘首次使用前,要经过格式化处理,划分磁道、扇区;

2)不要在软盘驱动器指示灯亮时取出软盘;

3)给软盘进行写保护。

2.硬磁盘存储器

硬磁盘存储器由硬磁盘和硬盘驱动器构成。硬磁盘和硬盘驱动器作为一个整体密封在一个金属腔体中,简称硬盘。与软磁盘相比,硬磁盘具有存储容量大、存取速度快等优点。

一个硬盘一般由多个盘片组成,盘片的每一面都有一个读、写磁头。硬盘使用时要对盘片格式化,划分成若干磁道(称为柱面),每个磁道再划分为若干扇区。硬盘容量的计算公式为:

硬盘容量= 512 ×磁头数×柱面数×每磁道扇区数

常见的硬盘存储容量有: 100MB、200MB、250MB、340MB、500MB、1GB、4GB、6.4GB、10GB、15GB、20GB、30GB、60GB、80GB 等多种。

硬盘的另一个重要性能指标是存取速度。

3.光盘存储器

光盘存储器是一种利用激光技术存储信息的装置。光盘存储器由光盘片和光盘驱动器构成。光盘可分为:只读型光盘(CD-ROM)、一次写入型光盘(WORM)和磁光盘(MO)。

(1)只读型光盘 CD-ROM

CD-ROM 的最大特点是存储容量大。一张 4.72 英寸(120mm)的 CD 光盘,其容量可达 600MB。

(2)一次写入型光盘 WORM

这种光盘可由用户一次写入、多次读出,进行快速检索,并可代替磁带或磁盘作为计算机的后援装置。

(3)磁光盘 MO

磁光盘 MO(Magneto Optical disk)是计算机使用的可抹/重写型光盘。

MO 盘具有可换性、高容量和随机存取等优点。但 MO 盘一次投资高,且速度较慢。

除上述介绍的几种外存储器外,微机上还可以使用磁带存储器。

四、输入设备

1.键盘

键盘(Keyboard)是微型机上不可缺少的、最重要最常用的输入设备。

键盘上的键可分为主键盘区和副键盘区两部分。按键的功能可将键盘的键分为三类:

(1)打字键

(2)功能键

(3)控制键

Enter :回车键 Shift :换档键。

Caps Lock :大写锁定键。Tab :制表定位键。

Backspace :退格键。↑、↓、←、→:光标移动键。

Num Lock :数字锁定键。PrtScr :打印屏幕键。

键盘通过一个五针插头与主机相连接。

2.鼠标器

鼠标器(Mouse)是一种指点式设备。其结构分为机电式和光电式两类。

鼠标器的主要性能指标是分辨率。鼠标器的分辨率是指它每移动 1 英寸所能检测出的点数(ppi)。目前鼠标器分辨率已达 200ppi,甚至高达 400ppi。

3.图形扫描仪

图形扫描仪(Scanner)是一种图形、图像的专用输入设备。利用它可以迅速地将图形、图像、照片、文本从外部环境输入到计算机中。

CCD 扫描仪的主要性能指标有:

(1)扫描幅面:即对原稿尺寸的要求。台式扫描仪幅面一般可达 8.5 × 14 英寸(A4);

(2)分辨率:即每英寸扫描的点数(dpi)。现在分辨率一般已达 600dpi,高的可达 2000dpi。

(3)灰度层次:即灰度扫描仪可达到的灰度级别,目前可达到的灰度级别有 16、64 及 256 层(位数分别为 4bit、6bit 和 8bit)。

(4)扫描速度:扫描速度依赖于每行感光的时间,一般 3 ~ 30ms 范围内。,数字化仪

数字化仪(Digitizer)是一种能将各种图形信息转换成计算机能接收的数字信号的图形输入设备。数字化仪由绘图板、定标器和基座组成。

数字化仪的主要性能指标包括:有效工作幅面(在 280mm × 280mm 一 1070mm × 1520mm 之间)、精度(在 0.15 一 0.55mm 之间)、分辨率(在 O.Ol — 0.1mm 之间)等。,条形码读入器

条形码是一种用线条和线条问的间隔按一定规则表示数据的条形符号。它具有准确、可靠、灵活、实用、制作容易、输入速度快等优点,广泛用于物资管理、商品、银行、医院等部门。

6.光笔

光笔是用来在显示屏幕上作图的输入设备,与相应的硬件和软件配合,可实现在屏幕上作图、改图及图形放大、移动、旋转等操作。

7.触摸屏

触摸屏是一种快速实现人机对话的工具。触摸屏可分为电容式、电阻式和红外式三种。

五、输出设备

1.显示器

(1)显示器的组成

显示器(Display)由监视器(Monitor)和适配器(显示卡)两部分组成。

(2)监视器种类

监视器按其显示器件可分为阴极射线管(CRT)监视器和液晶(LCD)监视器两大类。目前部分微型计算机都使用 CRT 监视器,而便携式微型机则使用 LCD 监视器。

(3)监视器分辨率

监视器屏幕上的字符和图形是由一个个像素(Pixel)组成的。像素的大小直接影响显示效果。目前在微型机上的监视器,其像素直径多半为 0.21mm 和 O.31mm。

监视器按其分辨率可分为:

低分辨率为: 300 × 200 左右;

中分辨率为: 600 × 350 左右;

高分辨率为: 640 × 480 或 1024 × 768 或 1280 × l024 等。

监视器的分辨率越高,其清晰度越好,显示效果越好。

(4)显示卡

显示控制适配器俗称显示卡,它是插在微型机主机箱内扩展槽上的一块电路板,用于将主机输出的信号转换成监视器所能接受的形式。

2.打印机

打印机是从计算机获得硬拷贝的输出设备。

(1)打印机类型

按照打印方式可分为:串行式打印机(一个字符一个字符地依次打印)、行式打印机(按行打印)和页式打印机(按页打印)三类。

按照打印机打印的原理分为:击打式打印机和非击打式打印机两大类。击打式打印机:针式打印机(又称点阵打印机)

非击打式打印机:激光打印机、喷墨打印机和热敏打印机等。

(2)打印机的主要技术指标

●分辨率:一般用每英寸的点数(dpi)来表示。

●打印速度:串行式打印机的打印速度用每秒打印字符数(CPS)来表示,约为 30CPS ~ 200CPS。行式打印机的打印速度用每分钟打印的行数(LPM)来表示,一般在 150LPM ~ 600LPM 之间。页式打印机的打印速度用每分钟打印的页数(PPM)来表示,一般在 4PPM ~ 8PPM 之间。

●噪声:击打式打印机在打印过程中产生的噪声较大。非击打式打印机不存在噪声污染问题。

3.绘图仪

绘图仪(Plotter)是一种输出图形的硬拷贝设备。绘图仪在绘图软件的支持下可绘制出复杂、精确的图形,是各种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不可缺少的工具。

绘图仪的性能指标主要有:绘图笔数、图纸尺寸、分辨率、接口形式及绘图语言等。

六、其他外部设备

1.声音卡

2.视频卡,调制解调器

一、多媒体计算机的概念

1.媒体

媒体(Medium),在计算机领域中,主要有两种含义:

一是指用以存储信息的实体,如:磁带、磁盘、光盘、光磁盘、半导体存储器等;

二是指用以承载信息的载体,如:数字、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

2.多媒体

多媒体(Multimedia)与其说是一种产品,不如说是一种技术,利用这种技术实现声音、图形、图像等多种媒体的集成应用。

3.多媒体计算机

多媒体计算机(MPC)是 PC 领域综合了多种技术的一种集成形式,它汇集了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系统软件,视频、音频信号的获取、处理、特技以及显示输出等技术。

4.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是处理文字、图像、动画、声音和影像等的综合技术。

5.多媒体的几个基本元素简介

(1)文本:文本是指以 ASCII 码存储的文件,是最常见的一种媒体形式。

(2)图形:图形是指由计算机绘制的各种几何图形。图形是图像矢量化的结果。

(3)图像:图像是指由摄像机或图形扫描仪等输入设备获取的实际场景的静止画面。

(4)动画:动画是指借助计算机生成一系列可供动态实时演播的连续图像。

(5)音频:音频是指数字化的声音,它可以是解说、背景音乐及各种声响。

(6)视频:视频是指由摄像机等输入设备获取的活动画面。

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1.信息管理

2.宣传广告

3.教育与训练

4.演示系统

5.咨询系统

6.多媒体电子出版物

7.多媒体通信

三、有关名词简介

1.超文本

超文本(Hypertext)是一种信息管理技术,是把一些块状信息,根据需要按一定逻辑顺序链接成网状结构的信息管理技术。

2.超媒体

超媒体(Hypermedia)是一种信息管理技术,它以节点作为基本单位,节点中的信息可以是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计算机程序或它们的组合。

3.静态图像压缩标准(JPBG)

JPEG 标准是由联合图形专家组开发的、主要解决静态图像压缩的工业标准问题。压缩比约为 40:1。

4.动态图像压缩标准(MPEG)

MPEG 是一种针对全活动视频的高压缩比动态视频标准。MPEG 包括 MPEG 视频、MPEG 音频和 MPEG 系统三部分。压缩比可达 100:1。

5.乐器数字化接口(MIDI)

乐器数字化接口 MIDI(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MIDI 是数字式音乐的国际标准。

6.媒体控制接口(MCI)

媒体控制接口 MCI(Media Control Interface)是所有多媒体设备的标准控制接口,是将各种多媒体设备联系起来的纽带。

7.MPEG 解压卡

MPEG 是一种视频压缩技术,可以获得 30 帧/秒(NTSC 制,正交平衡调幅制)或 25 帧/秒(PAL 制,逐行倒相正交平衡调幅制)VHS 质量的实时全屏幕视频图像。MPEG 解压卡就是利用硬件芯片对压缩编码实时解压并在屏幕上显示的视频扩充卡(俗称电影卡)。

§ 1.8 微型计算机性能指标

衡量微型计算机性能的好坏,有下列几项主要技术指标。

1、字 长:字长是指微机能直接处理的二进制信息的位数。、内存容量:内存容量是指微机内存储器的容量,它表示内存储器所能容纳信息的字节数。、存取周期:存取周期是指对存储器进行一次完整的存取(即读/写)操作所需的时间。、主 频:主频指微机 CPU 的时钟频率。主频的单位是 MHz(兆赫兹)。、运算速度:运算速度是指微机每秒钟能执行多少条指令。单位用 MIPS(百万条指令/秒)。

对微机的性能也起重要作用的因素还有:、可 靠 性:是指微型计算机系统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可维护性:是指微机的维修效率,通常用故障平均排除时间来表示;、可 用 性:是指微机系统的使用效率,系统任意时刻所能正常工作的概率来表示;、兼 容 性:兼容性强的微机,有利于推广应用;、性 价 比:性能包括硬件和软件的综合性能,价格是整个微机系统的价格。

§ 1.9 微型计算机系统配置

由前面介绍可知,微机系统配置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硬件方面的配置;二是软件方面的配置。

一、微机系统硬件配置

(1)主机板:微处理器、内存储器。

(2)外存储器:硬盘、软盘驱动器、光盘驱动器。

(4)键盘

(5)显示器

(6)光电鼠标器或机电鼠标器。

(7)CD ROM 光盘驱动器

(8)I / O 接口板

二、微机系统软件配置

(1)操作系统配置:目前常用 Windows2000/XP 等。

(2)语言处理程序配置: Visual FoxPro 数据库管理系统、C、Visual Basic 等高级语言程序。

(3)工具软件配置:包括诊断程序、调试程序、编辑程序、连接程序等。

(4)应用软件配置:

字处理软件 WPS2000

办公自动化软件 Office2000

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 AUTOCAD

动画制作 3D MAX

图象广告设计 Photoshop 等。§ 1.10 计算机病毒

一.什么是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Computer Viruses)是一种人为编制的可以制造计算机故障破坏计算机资源的程序。它隐藏在计算机系统的数据资源或程序中,借助系统运行和共享资源而进行繁殖、传播和生存,扰乱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篡改或破坏系统和用户的数据资源及程序。

二.计算机病毒程序的结构

病毒程序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传染部分,它负责病毒的传播扩散(传染模块);二是表现部分,它又可分为计算机屏幕显示表现部分(表现模块)和计算机资源破坏部分(破坏模块)。

表现部分是病毒的主体,传染部分是表现部分的载体。表现和破坏一般是有条件的,条件不满足或时机不成熟是不会表现出来的。这就是病毒的潜伏隐蔽性之一。

三.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计算机病毒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

(1)破坏性

(2)传染性

(3)隐蔽性

(4)潜伏性

四.计算机病毒的分类

计算机病毒的分类方法很多。按感染的目标可分:

●引导型病毒:此类病毒只感染磁盘的(主)引导扇区,使引导扇区内容转移别处,以病毒引导程序取而代之。

●文件型病毒:此类病毒能感染可执行文件,将病毒程序嵌入可执行文件中并取得执行权。

●混合型病毒:此类病毒既可感染(主)引导扇区,也可感染文件。

五.计算机病毒的工作过程

计算机病毒程序虽种类繁多,流程不一,但一般都有下面几个步骤:

(1)检查系统是否感染上病毒,若未染上,则将病毒程序装入内存,同时修改系统的敏感资源(一般是中断向量),使其具有传染病毒的机能;

(2)检查磁盘(一般是硬盘)上的系统文件是否感染上病毒,若未感染上,则将病毒传染到系统文件上;

(3)检查(主)引导扇区上是否染有病毒,若未染上,则传染之;

(4)完成上述工作后,才执行源程序。

六.计算机病毒预防

预防计算机病毒的主要方法是切断病毒的传播途径。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不随便使用外来软件。对外来软盘必须先检查、后使用;

(2)严禁在微型计算机上玩游戏。游戏软件是病毒的主要载体;

(3)不用非原始软盘引导机器;

(4)不要在系统引导盘上存放用户数据和程序;

(5)保存重要软件的复制件;

(6)给系统盘和文件加以写保护;

(7)定期对硬盘作检查,及时发现病毒、消除病毒。

七.计算机病毒的检测和消除

目前流行的反病毒软件较多。如: SCAN、KIL、KV3000、瑞星 2003、金山毒霸等。在使用时要注意杀毒软件的版本是不是最新的。否则可能对新流行的病毒无能为力。第四章 Internet 网络基础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互渗透、密切结合而形成的新技术。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和计算机科学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已广泛应用于科研、教育、企业生产与经营管理、信息服务等各个方面。全世界最大的互联网 Internet 正在爆炸性地扩大,已成为覆盖全球的信息基础设施之一。

4.1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与分类

一、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社会的信息化、数据的分布处理和各种计算机资源共享等种种应用需求,推动了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紧密结合。通过通信线路为计算机或终端设备提供进行数据交换的通路,就使计算机能在更为广大的区域里对大量复杂信息进行收集、交换、加工、处理和传输,使计算机从个体变成了群体,这就产生了计算机网络。

什么是 计算机网络 呢 ? 按照资源共享的观点定义为: 用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将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连接起来,在网络软件的支持下,实现彼此之间的数据通讯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二、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按地理范围分类

计算机网络常见的分类依据是网络覆盖的地理范围,按照这种分类方法,可将计算机 网络分为局域网、广域网和城域网三类。

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简称 LAN,它是连接近距离计算机的网络,覆盖范围从几米到数公里。例如办公室或实验室的网、同一建筑物内的网及校园网等。

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简称 WAN,其覆盖的地理范围从几十公里到几千公里,覆盖一个国家、地区或横跨几个洲,形成国际性的远程网络。例如我国的公用数字数据网(China DDN)、电话交换网(PSDN)等。

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简称 MAN,它是介于广域网和局域网之间的一种 高速网络,覆盖范围为几十公里,大约是一个城市的规模。

在网络技术不断更新的今天,一种用网络互连设备将各种类型的广域网、城域网和局域网互连起来,形成了称为互联网的网中网。互联网的出现,使计算机网络从局部到全国进而将全世界连成一片,这就是 Internet 网。

Internet 中文名为因特网、国际互连网,它是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应用最广泛和最大的公共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它提供了数万种服务,被世界各国计算机信息界称为未来信息高速公路的雏形。

2.按拓扑结构分类

拓扑结构就是网络的物理连接形式。如果不考虑实际网络的地理位置,把网络中的计算机看作一个节点,把通信线路看作一根连线,这就抽象出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局域网的拓扑结构主要有星型、总线型和环型三种

1)星型拓扑结构

这种结构 以一台设备作为中央节点,其他外围节点都单独连接在中央节点上。各外围 节点之间不能直接通信,必须通过中央节点进行通信。中央节点可以是文件服务器或专门的接线设备,负责接收某个外围节点的信息,再转发给另外一个外围节点。这种结构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服务方便、建网容易、故障诊断与隔离比较简便、便于管理。缺点是需要的电缆长、安装费用多;网络运行依赖于中央节点,因而可靠性低;若要增加新的节点,就必须增加中央节点的连接,扩充比较困难。

星型拓扑结构广泛应用于网络中智能集中于中央节点的场合。在目前传统的数据通信中,该拓扑结构仍占支配地位。

2)总线型拓扑结构

这种结构所有节点都直接连到一条主干电缆上,这条主干电缆就称为总线。该类结构 没有关键性节点,任何一个节点都可以通过主干电缆与连接到总线上的所有节点通信。这种结构的优点是电缆长度短,布线容易;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增加新节点 时,只需在总线的任何点接入,易于扩充。总线结构的缺点是故障检测需要在各个节点进行,故障诊断困难,隔离也困难,尤其是总线故障会引起整个网络的瘫痪。

3)环型拓扑结构

这种结构各节点形成闭合的环,信息在环中作单向流动,可实现环上任意两节点间的通信。环形结构的优点是电缆长度短、成本低。该结构的缺点是某一节点出 现故障会引起全网故障,且故障诊断涉及到每一个节点,故障诊断困难;若要扩充环的配置,就需要关掉部分已接入网中的节点,重新配置困难。

4)混合结构

混合结构是将多种拓扑结构的局域网连在一起而形成的,如图 7-4 所示。混合拓扑结构 的网络兼并了不同拓扑结构的优点。

一般来说,拓扑结构会影响传输介质的选择和控制方法的确定,因而会影响网上结点 的运行速度和网络软、硬件接口的复杂程度。网络的拓扑结构和介质访问控制方法是影响 网络性能的最重要因素,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拓扑结构,选用相应的网络适配器和传输介质,确保组建的网络具有较高的性能。

3.按传榆介质分类

传输介质就是指用于网络连接的通信线路。目前常用的传输介质有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卫星、微波等有线或无线传输介质,相应地可将网络分为 同轴电缆网、双绞线网、光纤网、卫星网和无线网。

4.按带宽速率分类

带宽速率指的是“ 网络带宽 ”和“ 传输速率 ”两个概念。传输速率是指每秒钟传送的二进制位数,通常使用的计量单位为 b / s、kb / s、Mb / s。按网络带宽可以分为基带网(窄带网)和宽带网;按传输速率可以分为低速网、中速网和高速网。一般来讲,高速网是宽带网,低速网是窄带网。

5.按通信协议分类

通信协议是指网络中的计算机进行通信所共同遵守的规则或约定。在不同的计算机网络中采用不同的通信协议。在局域网中,以太网采用 CSMA 协议,令牌环网采用令牌环协议,广域网中的报文分组交换网采用 X.25 协议,Internet 网采用 TCP/IP 协议,采用不同协议的网络可以称为“×××协议网”。

三、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建立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目的是实现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计算机网络主要有 4 个 功能。

1)数据通信

这是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功能之一。计算机网络提供的通信服务包括传真、电子邮件、电子数据交换(EDI)、电子公告牌(BBS)、远程登录和信息浏览等。

2)资源共享

这是计算机网络最本质的功能。所谓“资源”是指计算机系统的软件、硬件和数据资源。所谓“共享”是指网内用户均能享受网络中各个计算机系统的全部或部分资源。

3)提高计算机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这是计算机网络的另一个十分重要的功能。网络中的每台计算机都可通过网络相互成为后备机。一旦某台计算机出现故障,它的任务就可由其他计算机代为完成。这样可避免单机情况下,一台计算机故障引起整个系统瘫痪的现象,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而当网络中某台计算机负担过重时,网络又可以将新的任务交给网中较空闲的计算机完成,均衡负荷,从而提高了每台计算机的可用性。

4)分布式处理

这是近年来计算机应用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通过算法将大型的综合性问题,交给不同的计算机分别同时进行处理。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合理选择网络资源,就近快速地进行处理。另外,利用网络技术将多台计算机连成具有高性能的计算机系统来解决大型问题,也比用同样性能的大中型计算机节省费用。

4.2 计算机通信的基本概念

计算机通信技术使网络中的计算机能够共享各种信息资源,而不用考虑网络中计算机的具体地理位置。发展到今天的 Internet(国际互联网)可使全球范围内的计算机通信得以实现。如果在 Internet 网络上发布信息,它可以按照发送者的需要瞬间传送到地球的任意角落,这种远距离和快速的特点是传统通信手段所不能达到的。

一、计算机通信

计算机通信 就是将一台计算机产生的数字信息通过通信信道传送给另一台计算机。按数据传送的方式可以将计算机通信分为两种,即数字通信和模拟通信。数字通信是指直接 将计算机的数据输出通过数字信道进行传送;模拟通信是指将计算机的数据输出通过模拟 信道(如电话线)进行传送。

二、计算机通信中的几个概念

1、调制和解调

调制 是指用模拟线路进行计算机通信时,将计算机输出的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的过程; 解调 是指数据接收端将从模拟线路上接收到的模拟信号还原为数字信号的过程。、调制解调器

调制解调器是实现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转换的设备。当计算机发送信息时,由调制解调器将计算机输出的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然后发送到模拟线路上进行传送;当计算机接收信息时,调制解调器会将从模拟线路上接收到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然后传送给计算机进行处理。

4.3 计算机局域网

一、局域网的主要特点

局域网是计算机网络的一种,它既具有一般计算机网络的特征,又具有以下独有的特点:

(1)以微机为主要建网对象。大部分局域网中没有中央主机系统,只有多种微机和外设,可以说局域网是专为微机而设计的网络系统。

(2)覆盖较小的地理范围。仅用于机关、工厂、学校等单位内部连网。

(3)传输速率高(10 — 100 Mb / s)且误码率低(< 10 8 =。

数据传输速率是指每秒钟传送的二进制位(bit,比特)数,记为 b / s,更大的单位用 kb/s(1 kb/s = 1000 b/s)或 Mb/s(1 Mb / s = 1000 kb/s)。

(4)为某一单位独有。一般仅为一个单位或部门控制、管理和使用,其建网周期短、成本低,易于维护和扩展。

(5)决定局域网特性的主要技术有 3 个:用于传输数据的传输介质,用于连接各种设备的拓扑结构,用于共享资源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二、局域网参考模型

OSI 参考模型简介

OSI 参考模型 定义了一个计算机网络功能的 7 层模型,由上至下分别是 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各层的基本功能如下:

物理层:利用物理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以透明地传送比特流。

数据链路层:在通信的实体之间建立数据链路连接,负责在相邻两个节点的链路上进 行二进制数据流的传送,并进行差错检测和流量控制,保证无差错地传送。

网络层:解决多节点传送时的路由选择,保证信息能到达目的地。

传输层:向用户提供可靠的端点到端点(源主机到目的主机)的数据传输服务。

会话层:组织和同步两个通信系统的会话服务用户之间的对话,并管理数据的交换。

表示层:解决在两个通信系统中交换信息时,不同数据格式的编码之间的转换。

应用层:负责向用户提供各种网络应用服务,如文件传输、电子邮件、远程访问等。

三、局域网的基本组成

局域网由两部分组成:网络硬件和网络软件。

1.网络硬件

通常组建局域网需要的 网络硬件 主要是服务器、网络工作站、网络适配器(网卡)、集线器(HUB)及传输介质等。

1)服务器

服务器(Server)是以集中方式管理局域网中的共享资源,为网络工作站提供服务的高 性能、高配置计算机。常见的有文件、打印和异步通信三种服务器。

2)网络工作站

网络工作站(简称工作站 WS,WorkStation)是为本地用户访问本地资源和网络资源,提供服务的配置较低的微机。

工作站分带盘(磁盘)工作站和无盘工作站两种类型。

3)网络适配器(网络接口板)

网络适配器俗称网卡,是构成网络的基本部件。它是一块插件板,插在计算机主板的扩展槽中,通过网卡上的接口与网络的电缆系统连接,从而将服务器、工作站连接到传输介质上并进行电信号的匹配,实现数据传输。

4)集线器(HUB)

集线器是在局域网上广为使用的网络设备,可将来自多个计算机的双绞线集中于一体,并将接收到的数据转发到每一个端口,从而构成一个局域网,还可连接多个网段(不包含任何互连设备的网络),扩展局域网的物理作用范围。

5)传输介质

传输介质也称为通信介质或媒体,在网络中充当数据传输的通道。传输介质决定了局域网的数据传输速率、网络段的最大长度、传输的可靠性及网卡的复杂性。

局域网的传输介质主要是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

同轴电缆:局域网产品中使用的同轴电缆是由内导体、绝缘层、外屏蔽层和外部保护层组成。分为粗同轴电缆和细同轴电缆两种类型。

双绞线:局域网产品中所使用的双绞线也分为两类,即屏蔽双绞线(STP,ShieldedTwisted Pair)与非屏蔽双绞线(UTP,Unshielded Twisted Pair)。典型的屏蔽双绞线由外部保护层、屏蔽层与多对双绞线组成。

光纤:光纤是一种直径为 50 — 100 μ m 的柔软、能传导光波的介质。在几公里范围内使用的光纤其数据传输率可达几百甚至上千 Mb/s。

在同轴电缆、双绞线及光纤 3 种传输介质中,双绞线的价格最低且安装、维护方便;同轴电缆造价界于双绞线和光纤之间,维护方便;光纤的价格高于同轴电缆和双绞线,但光纤具有低损耗、高数据传输速率、低误码率、安全保密性好的特性,因此是一种有前途的传输介质。.网络软件

1)局域网操作系统

网络操作系统是网络环境下用户与网络资源之间的接口,用以实现对网络的管理和控制。网络操作系统的水平决定着整个网络的水平,及能否使所有网络用户都能方便、有效地利用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和资源。

2)网络数据库管理系统

网络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种可以将网上的各种形式的数据组织起来,科学、高效地进行存储、处理、传输和使用的系统软件。

3)网络应用软件

软件开发者根据网络用户的需要,用开发工具开发出来各种应用软件。4.4 Internet 的基本概念与应用

Internet 是由遍布全球的各种网络系统、主机系统,通过统一的协议 TCP/IP 联接在一起所组成的世界性计算机网络系统。

Internet 是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络,但它本身不是一种具体的物理网络,把它称为网络 是网络专家们为了让大家容易理解而给它加上的一种“虚拟”概念。实际上它是把全世界各个地方已有的各种网络互连起来,组成一个跨越国界的庞大的互联网,因此也称为“网络的网络”。

一、Internet 的功能(了解)

Internet 的主要功能可分为 5 个方面:电子邮件、文件传输;远程登录、网上查询和交流。

1.电子邮件(E-mail)

所谓电子邮件(E-mail,Electronic Mail)就是利用计算机网络交换的电子媒体信件。

2.文件传输(FTP)

用文件传输功能可以使用户的本地计算机与远程计算机建立连接,通过合法的登录手续进入该远程计算机系统,直接进行文字和非文字、信息的双向传输。文件传输要用到 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协议,因此人们通常就把采用这种协议传输文件的应用程序称为 FTP。

3.远程登录(Telnet)

利用远程登录,用户可以把本地的计算机登录到主机,变成该主机的远程终端;从而使用该主机系统允许外部用户使用的硬件、软件等任何资源。

4.网上查询

信息查询工具一般可以 分为 3 大类型:名称地址录信息检索工具、索引式信息检索工具、交互式信息检索工具。

5.网上交流

Internet 是一个交互式网络,可以用 Internet 提供的交流工具进行发布消息、参加讨论,甚至在线聊天。Internet 提供的网络交流工具很多,最常用的有: BBS、网络新闻组和电子邮件通信组。

二、中国现有的五大 Internet 网络

1.中国公用计异机互联网络(CHINANET)

CHINANET 是邮电部门经营管理的中国公用 Internet 网,是中国的 Internet 骨干网,是美国 Internet 网络在中国的延伸,是全球 Internet 的一部分。由于普通用户上 CHINANET 网的拨号号码统一为 163,所以它又被称为 163 网。

2.中国教育与科研网络(CERNET)

CERNET 是由国家教育部负责建设的,覆盖全国教育机构的计算机网络。

3.中国科技网(CSTNET)

CSTNET 是在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4.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ET)

CHINAGBNET(China Golden Bridge Net)又称中国国家公用经济信息通信网,是我国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之一,该网是国家的“三金(金桥、金关、金卡)”工程的金桥工程。

5.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网(169 网)

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网,因为上网拨号的号码统一为 169,因此又被称为 169 网。

三、Internet 的特性(掌握)

1.Internet 使用 TCP/IP 协议

Internet 是全球性计算机网络,连接到 Internet 中的网络各种各样,计算机从大型机到微型机多种多样。这些计算机运行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下,使用不同的软件,为保证彼此间正确地交流信息,在通信时必需遵守共同的网络协议。

通信协议是计算机之间交换信息所使用的一种约定和规程。在 Internet 中采用 TCP/IP 协议,即传输控制协议(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和网间协议(IP,Internet Protocol)。IP 负责将数据从一处传到另一处,TCP 保证传输的正确性。TCP 和 IP 协同工作,它的作用是在发送和接收计算机系统之间维持连接,提供无差错的通信服务,保证数据传输的正确性。

2.Internet 通过路由器将各个网络互连起来

3.Internet 的 IP 地址和域名(重点掌握)

Internet 中计算机的地址编号就称为 IP 地址。

1)IP 地址的格式

IP 地址占用 4 个字节(32 位),用 4 组十进制数字表示,每组数字取值范围为 0 — 255,相邻两组数字之间用圆点分隔,例如: 202.99.96.104。

IP 地址不能任意使用,在需要使用时,必须向管理本地区的网络中心申请。

2)IP 地址的类型 IP 地址由两部分组成:前 1 个数字代表网络标识 , 后 3 个数字代表主机标识。根据网络规模和应用的不同,将 IP 地址分为 A、B、C、D、E 5 类,如表 7 — 1 所示,常用的是 A、B、C 类。

3)域名

用 4 组数字表示的 IP 地址非常难记,为了使 IP 地址便于用户使用,同时也利于维护和 管理,Internet 建立了域名管理系统 DNS(Domain Name System),将域名与 IP 地址一一对应。该系统用分层的命名方法对网络上的每台计算机赋予一个直观的唯一标识名,称为域名。其基本结构如下:

主机名.单位名.类型名.国家代码

四、HTTP

http 中是超文本传输协议,与其他协议相比,http 协议简单,通信速度快,而且允许传输任意类型的数据,包括多媒体文件,因而在 WWW 上可方便地实现多媒体浏览。

五、连接 Internet 的方式

进入 Internet 的方式主要有 3 种:主机方式、网络方式和仿真终端方式。

六、WWW 浏览器的使用(了解,会使用)

1.WWW 简介

World Wide Web(Web、WWW 或称全球广域网、多维网)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可以轻松驾驭的图形化用户界面-Web 页,以查阅 Internet 上的文档。WWW 就是以这些 Web 页及它们之间的链接为基础,构成了一个庞大的信息网。

七、电子邮件 E-mail

1.电子邮件服务器

电子邮件 E-mail 是利用计算机网络的通信功能实现信件传输的一种技术,是 Internet 网上最广泛的应用之一。

2.电子邮件地址

电子邮件地址采用了基于 DNS 所用的分层的命名方法,其结构为:

用户名@计算机名.组织机构名.网络名.最高层

第二篇:计算机基础教案

第二章(第二讲)

一、windows资源管理

Windows提供了2种管理计算机系统资源的软件,分别是“我的电脑”和“资源管理器”。利用它们,可以方便的来组织管理文件。不过从windowsXP开始,这2个软件已经没有区别。

启动“资源管理器”:

单击【开始】 ①|【程序】|【附件】|【Windows资源管理器】命令,打开相应窗口。

在【开始】按钮上右击,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资源管理器】命令即可。②

右击桌面上 ③“我的电脑”、“回收站”、“我的文档”任一图标,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资源管理器】即可。、文件和文件夹

文件是指被赋予名字、存储于外存的一组相关且按某种逻辑方式组织在一起的信息的集合,可以是程序、数据、文字、图形、图象、动画或声音等。

计算机中所有的数据和程序都是以文件的形式保存在存储介质上。文件夹是用来存放程序、文档和子文件夹的地方。文件的命名:

每个文件必须有也只有一个标记,即文件名。文件名的格式:<文件名>.[扩展名] 文件名即主文件名,可由用户取定,总长度可达255个字符,可由字母、数字、汉字和一些特殊符号组成。但禁用,*,?,<,>,/,|等字符。

扩展名由系统给出,用“.”与文件名隔开,通常由3个字符组成,是文件类型的信息。

如:TXT 文本文件

BMP位图文件

AVI 视频文件 通配符就是可以表示一组文件名的符号。有两种: ? : 代表一个任意字符

* : 代表一组(多个)任意字符 例如:

*.exe 表示扩展名为.exe 的所有文件

a.*

表示文件名为a,扩展名任意的所有文件 S*

表示所有用 “S” 开头的文件 *.*

表示全部文件

A?

表示以 “A” 开头,后跟一个任意字符的所有文件 文件查找

菜单“查找”—“文件或文件夹” 用于查找满足条件的文件或文件夹 查找条件:名称和位置

名称和位置:在哪里查找什么文件? 名称:文件名(通配符“*”和“?”)搜索:位置(浏览文件夹)文件标识符(文件全名)[盘符][路径]<主文件名>[.扩展名] 不同子目录下的文件可以同名 例如: d: Bussiness Reports rep98.doc

C: Word Reports rep98.doc 只读文件:文件只能进行读操作,不能改变其内容。

隐藏文件:隐藏文件一般不会显示在“我的电脑”等工具窗口中,除非用户更改设置。

存档文件:存档文件是一般的可读写文件,普通的文件基本是存档文件。

系统文件:系统文件是系统(例如Windows)使用的文件,用户一般不能使用或改变。

文件的扩展名:反映文件的类型

.com:系统命令文件

.exe:可执行文件.bat:批处理文件

.bak:后备文件.sys:系统专用文件

.bmp: 绘画文件.txt:文本文件

.doc:word文件

.xls:excel文件

.ppt:Powerpoint文件、选取文件和文件夹 1)鼠标拖动选择

2)选择全部文件(夹),选择一个后按Ctrl+a。3)选择多个不连续的文件(夹),在选择一个文件或文件夹后,按住Ctrl,再选择其他的文件或文件夹。

4)多个连续的文件(夹):单击第一个文件名,按住Shift再单击最后一个文件名

3、删除文件和文件夹

选择要删除的文件或文件夹。按del键,将文件放入“回收站”;按shift+del直接删除,不将其放入“回收站”。

4、复制与移动文件和文件夹

选定的文件或文件夹,进行复制或移动的操作,方法:

1)按下ctrl+c进行复制、ctrl+x为剪切,在目的位置,按下ctrl+v 2)点鼠标的右键,选择相应的命令

注:在同一驱动器下,拖动文件或文件夹为移动,在不同驱动器下的操作为复制,若要操作为移动,按shift键。

使用鼠标实现 文件的复制与移动时要注意: 在不同盘之间拖动文件 ——

复制 在同一个盘内拖动文件 ——

移动

鼠标拖动的同时按住键,必定是复制 鼠标拖动的同时按住键,必定是移动 用鼠标右键拖动文件,可从弹出菜单选择

二、磁盘管理、查看磁盘状况

右击“我的电脑”,选择“管理”,打开“计算机管理窗口” 2、磁盘管理

(1)磁盘清理:清理磁盘空间中无用的文件。

(2)磁盘碎片整理:文件的拷贝,是磁盘出现碎片,通过整理,提高磁盘的利用率(3)磁盘格式化:清空磁盘文件。

三、任务管理

任务管理器可以提供正在计算机上运行的程序和进程的相关信息,一般用户通常可以用任务管理器来快速查看正在运行程序的状态,或终止已经停止响应的程序,或切换程序,或运行新的任务。还可以查看CPU、内存及网络使用的情况和数据。

任务管理器的打开 一种是右击任务栏的空白处选

另一种是按Ctrl+Shift+Esc

四、控制面板与环境设置

控制面板是Windows的一个重要系统文件夹,其中包含了许多独立的工具。如:管理用户帐户、调整系统参数、对设备的管理等。

五、附件

WINDOWS的附件包含很多实用的工具软件。如:放大镜、系统工具、画图、媒体播放器等。

第三篇:计算机基础教案

第一节 计算机基础知识

知识培养目标: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操作系统概念;存储器分类 能力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发挥能力; 重点和难点:计算机硬件系统 教学方法:讲授法 课时分配:2课时

教学过程: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的。

一、计算机软件系统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1、系统软件:系统软件是管理、监控、维护计算机资源以使

计算机高效率工作的软件。

(1)操作系统:为了使计算机系统的所有资源协调一致,有条不紊地工作,必须有一个软件来进行统一管理和统一调度,这种软件称为操作系统,简称OS。

(2)计算机语言:按语言对机器的依赖程度可以分为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三类。

2、应用软件:是指用户编制的用于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程序。

二、计算机硬件系统: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由中央处理器、主存储器、外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组成。

1、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CPU)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它主要负责解释,执行规定的计算机基本操作指令,完成对各种信息的加工处理工作。它由运算器、控制器二大功能部件和若干寄存器组成,在微型计算机系统中,中央处理器也称为微处理器。

2、存储器:按存储器在计算机中的作用,可以分为主存储器

(内存储器)、辅助存储器(外存储器)、高速缓冲存储器三种。

(1)主存储器:又称内存储器,简称主存、内存,用于存放当前最活跃的程序和数据与外存储器相比,其速度快,容量小,价格较高,主存与CPU直接连接,并与CPU直接进行数据交换。按照存取方式,主存储器可分为随时存取存储器和只读存储器两面类。①随机存取存储器:简称RAM,可随时读出和写入。

②只读存储器:简称ROM,是一种只能读出不能导入的存储器。(2)辅助存储器:辅助存储器又名叫外存储器,简称辅助外存。

辅助存储器主要有磁盘存储器、磁带存储器和光盘存储器三类。磁盘存储器通常分为软磁盘存储器和硬磁盘存储器两类。

(3)高速缓冲存储器: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结合在一起,形成 主——辅存储层次,解决了大容量存储和高成本的矛盾。但主存储器和CPU之间速度相差一个数量级,限制CPU速度潜力的发挥。为了弥补这一差距,在主存与CPU之间设置一种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构成了高速缓冲存储器——主存储器层次的存储结构。Cache的容量小、体积大、价格高,完全由硬件实现,速度高于主存数倍。

3、输入/输出设备:输入/输出设备是计算机系统的外部设备。

输入设备是把数据和程序转换成电信号,并通过计算机的接口电路将这些信号顺序地送入计算机的存储器中,常见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扫描仪、触摸屏、数码相机、摄像机等;输出设备把计算机所产生的结果转换成人们习惯接受的信息形式(如字符、图像、表格、声音等)或其他机器所能接受的形成输出,常见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扬声器等。

注:打印机是广泛使用的输出设备,从打印方式分类,有击

打式和非击打式两类。针式打印机是常见的击打式打印机;激光打印机和喷墨打印机是常见的非击打式打印机;针式打印机又称为点阵式打印机。

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的。分别介绍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的组成,使学生深刻了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作业:课后习题中的第一题中:

8、14;第二题中:1、16、18、19、20、32;第四题中:2、10、16。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仔细看书。板书:

计算机基础知识

一、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①操作系统:为了使计算机系统的所有资源协调一致,有条不紊地工作,必须有一个软件来进行统一管理和统一调度,这种软件称为操作系统,简称OS。

②计算机语言:按语言对机器的依赖程度可以分为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三类。

二、计算机硬件系统: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由中央处理器、主存储器、外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组成。

1、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简称CPU,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它由运算器、控制器二大功能部件和苦干寄存器组成,在微型计算机系统中,中央处理器也称为微处理器。

2、存储器:按存储器在计算机中的作用,可以分为主存储器(内存储器)、辅助存储器(外存储器)、高速缓冲存储器三种。

主存储器又可分为随时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两类。

3、常见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扫描仪、触摸屏、数码相机、摄像机等;常见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扬声器等。

打印机是广泛的输出设备,从打印方式分类,有击打式和非击打式两类。

第二节 多媒体系统及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

知识培养目标: 多媒体系统概念及特性;

计算机的种类、发展及应用 能力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开拓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学习知识与运用知识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对概念的掌握程度 教学方法:讲解法 课时分配: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提问:

1、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2、计算机语言包括哪几种?

3、常见的输入、输出设备都有哪些?

4、打印机可分为哪两类?

一、多媒体系统的概念

1、多媒体及多媒体系统:简单地说,多媒体就是多种媒体的集成和利用,这些媒体可以是图形、图像、声音、文字、视频、动画等信息综合表示形式。所谓多媒体系统,是指多媒体终端设备、网络设备、软件服务系统及有关的多媒体数据库组成的有机整体。

2、多媒体系统的特性:集成性、交互性、实时性。

二、计算机的种类

1、计算机的分类:按大小把计算机划分为巨型机、小巨型 机、大型主机、小型机、工作站和个人计算机等六类,另一类分类方法是对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常用的计算机进行分类,这

种分类方法把计算机分为服务器、工作站、台式计算机、笔记 本计算机、手持式计算机等五大类。

2、计算机及网络的发展:

通常以构成计算机的主要电子器件来划分计算机的发展阶段,据此,计算机的发展已经经历了四代:第一代计算机是以电子管为主要器件;第二代计算机是以晶体管为主要器件;第三代计算机是以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为主要器件;第四代计算机是以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为主要器件;第四代计算机标志着微型计算机时代的开始。

3、计算机的应用:早期的计算机应用主要体现在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计算机控制等几个方面。现代计算机除了传统的应用外,还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办公自动化、计算机辅助系统、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电子商务。总结:通过这节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多媒体系统的概念及其特性;了解计算机的分类及其计算机的发展阶段,知道各个阶段的主要器件;计算机的应用的几个方面。作业:课后第一题中的13;第三题中的4、5。

第三节 信息的表示及计算机病毒知识

知识培养目标:信息表示;

计算机病毒知识 能力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应用的能力;

开拓思维 重点和难点:数据单位知识 教学方法:讲解法 课时分配: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提问:

1、多媒体系统的特性有哪些?

2、计算机发展经历了几代?各个时期的主要电器件是什么?

3、计算机的应用有哪些?

一、信息的表示

1、二进制数与计算机:计算机的电子元器件只认识两种状态,这两种状态由“0“和”1“分别表示,形成了所谓的二进制数。生活中常用的十进制数是由0~9共十个数字组成的,同样,二进制数由“0”和“1”两个数字组成的,如二进制数“01100101”。计算机中所有的数据或指令都用二进制数表示,但二进制数不便于阅读,书写和记忆通常用十六进制数或八进制数来简化二进制数的表达。

2、数据单位:计算机内的数据有两类:数值数据和符号数据。表示数据的单位有位和字节等。

位(bit),是计算机处理数据的最小单位,用0或1表示,如二进制数“10011101”是由8个“位”组成的,“位”常用b表示。

字节(Byte),是计算机中数据的最小存储单元,常用B表示,微型机中由8个二进制位组成一个字节。一个字节可存放一个半角英文字符的编码(如ASCII码),两个字节可存放一10个汉字编码。2(即1024)个字节称为1K字节,记为1KB。随着存储容量的增大,还有下列计量单位,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8b 102030=1B;2B=1024B=1KB;2B0=1024KB=1MB;2B=1024MB=1GB。

3、字符编码:ASCII码:在ASCII编码中,由7位二进制 数组成128个字符编码,其范围为0000000~1111111 注:国际标准化组织简称ISO。

三、计算机病毒概念及特性

1、计算机病毒的基本概念:所谓计算机病毒是指能够通过自身 自身复制传播,起破坏作用的计算机程序。

2、计算机病毒的特性:根据目前发现的计算机病毒,其主要牲 是:(1)是人为编制的程序,短小精悍。(2)具有传染性。(3)具有潜伏性。(4)具有破坏性。(5)具有可触发性。

总结:此次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什么是二进制数,计算机内的数据

有哪几类,计算机处理数据的最小单位和最小存储单元分别是什么,计算机病毒的特性有哪些。

作业:课后第二题中的26、28、31、35

第二章 文字输入技术

知识培养目标:熟悉掌握键盘操作;

了解文字输入知识 重点和难点: 键盘功能 教学方法:讲解法、演练法 课时分配: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提问:

1、计算机内的数据分哪两类?

2、计算机中数据的最小存储单元是什么?

3、计算机病毒的特性有哪些?

一、文字输入基础知识 文字输入的方法可分为两大类:键盘输入法和非键盘输入法。

1、键盘输入法:

目前的汉字输入法有以下几类:(1)流水码 常见的流水码有区位码、电报码、内码等。(2)音码 例如,全拼双音、双拼双音、智能ABC、微软拼音等都是常见的音码输入法。(3)形码 最常用的形码有五笔字型、三角码、表形码等,适合专业打字员使用。(4)音形码 常见的音形码有郑码、钱码、自然码等。

2、非键盘输入法:非键盘输入方式主要分为以下几类:联机手写输入、语音识别和光学字符识别(OCR)技术。

二、计算机键盘操作

1、计算机键盘:

(1)、键盘的分区:目前,常见的计算机键盘一般分为四个区:打字键区、功能键键区、编辑键区、数字键区。(2)键盘功能介绍:

ESC(退出键):退出程序或取消一个操作。

F1~F12(功能键):可执行软件设置的某些命令功能,不同的软件一般定义不同。ENTER(回车键):又称换行键。当输入指定命令时,它是命令的结束符;在文字编辑处理时,它又是换行符。

Backspace或←(退格键):使光标左移一格,同时删除光标前面的一个字符。

ALT(转换键)和CTRL(控制键):各有两个,它们必须和其他键组合使用,可产生较强的功能。如:ALT+CTRL+DEL为热启动。

SHIFT(上档键):有两个,必须与其他键组合使用,用于大小写字母的临时转换及上档符号的输入。

Caps Lock(大写字母锁定键):在连续输入大写英文字母或小写英文字母时采用。该键有Cap Lock指示灯提示,灯亮为大写方式。

Num Lok(数字锁定键):通过该键实现小键盘上的数字与光标控制键之间的转换。有Num Lok指示灯提示,灯亮为数字方式。

Delete(删除键):删除光标处的字符,且光标右边的所有字符均依次左移。

INSERT(插入键):又称插入不敷出 /改写转换键。插入状态时,光标处可插入输入的字符;改写状态时,用输入的字符覆盖当前字符。BREAK(中断键):中止程序运行。Pause(暂停键):暂停程序执行。

Home键:将光标移至一行的行首或文档的开头。End键:将光标移至一行的行尾或文档的结尾。Page Up键:屏幕内容向上翻一页。Page Down:屏幕内容向下翻一页。

↑↓←→(光标移动键):上、下、左、右移动光标位置。A~Z键和0~9键:用于输入字母和数字符号。

总结:通过此节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计算机键盘及输入方法的分类。作业:熟练掌握键盘的功能键的使用。

第四篇:计算机基础 教案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概论(知识点)

1、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 通常根据计算机所使用的逻辑元件的不同,可以将计算机的发展划分为四代。 第一代(1946年~1958年)是电子管计算机,计算机使用的主要逻辑元件是电子管,也称电子管时代。

 第二代(1959年~1964年)是晶体管计算机,这个时期计算机使用的主要逻辑元件是晶体管,也称晶体管时代。

 第三代(1965年~1970年)是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时代。 第四代(1971年以后)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 新一代计算机是把信息采集、存储处理、通信和人工智能技术结合在一起的计算机系统。

2、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未来的计算机将向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与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3、计算机的特点

计算机作为一种通用的信息处理工具,它具有极高的处理速度、很强的存储能力、精确的计算和逻辑判断能力。

4、计算机的分类

按国际上流行的分类方法,计算机可以分为六大类。大型主机、小型计算机、个人计算机(PC机)、工作站、巨型计算机、小巨型机

5、二进制与其它数制、进制之间的相互转换、进制数的加减法

6、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

 把符号位和数字位一起编码来表示相应的数的各种表示方法,如原码、补码、反码、移码等。

 在计算机中使用的、连同符号位一起数值化了的数,称为机器数。 机器数所表示的真实的数值,称为真值。

 对于有符号数,机器数常用的表示方法有原码、反码和补码三种。

7、计算机系统:

(1)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包括两大部分,即硬件和软件。所谓硬件,是指构成计算机的物理设备,由机械、电子器件构成的具有输入、存储、计算、控制和输出功能的实体部件。软件也称“软设备”,广义地说软件是指系统中的程序以及开发、使用和维护程序所需的所有文档的集合。

(2)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简称DBMS)的作用是管理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有效地进行数据存储、共享和处理的工具。目前,微机系统常用的单机数据库管理系统有:DBASE、FoxBase、Visual FoxPro 等,适合于网络环境的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Sybase、Oracle、DB2、SQL Server 等。当今数据库管理系统主要用于档案管理、财务管理、图书资料管理、仓库管理、人事管理等数据处理。

8、计算机硬件系统及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计算机硬件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个基本部分组成,也称计算机硬件的五大部件。这一基本结构是美籍匈牙利科学家冯·诺依曼提出的,其主要思想为:“程序存储和控制”,即信息(用二进制形式表示的数据和指令)通过输入设备输入存储器并按地址单元顺序存储,微机加电时,计算机的复位电路自动给程序计数器PC赋以程序 中的第一条指令所在地址,按地址从存储器取出指令,送至指令寄存器(IR),经指令译码器(ID)译码,产生各种操作控制信号,控制相关设备完成取指令和执行指令。若要进行计算则应通过运算器,计算的结果可以保存在存储器中,也可以通过输出设备输出。因程序计数器PC有自动加1功能,所以计算机能自动按程序要求的顺序执行程序。

目前几乎所有的计算机所采用的均为冯诺依曼结构。现在利用并行处理技术、流水处理技术等新技术对该结构进行改进可以大大地提高计算机的性能。

9、多媒体计算机

(1)多媒体计算机指具有处理声音、文字、图形、图像、动画于一体的计算机。(2)多媒体的基本概念

1)媒体

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沟通和交流的中介物称之为“媒体”。

2)多媒体

人们将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所构成的复合体统称为多媒体。前三种称为静态媒体,后三种称为动态媒体。

3)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是指计算机综合处理文本、图形、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使它们建立一种逻辑连接,并集成为一个交互性系统的技术。

4)多媒体技术具有的三个主要特性:

① 多样性:使计算机所能处理的信息范围从传统的数值、文字、静止图像扩展到声音和视频信息。

② 集成性:使计算机能以多种不同的信息形式综合地表现某个内容,取得更好的效果。③ 交互性:人们可以操纵和控制多媒体信息,使获取和使用信息变被动为主动。(3)多媒体计算机的关键技术

1)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2)多媒体数据存储技术3)集成电路制作技术4)多媒体数据库技术

10、计算机病毒

(1)计算机病毒的定义、特征

“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一般说来,计算机病毒可以传染以下三种媒体:磁性媒体、计算机网络、光学介质。计算机病毒的传染过程大致经过三个步骤入驻内存、等待条件、实施传染。

特点:①破坏性②传染性③隐蔽性④可触发性(2)计算机病毒的分类(1)传统单机病毒

根据病毒寄生方式的不同,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① 引导型病毒 :寄生在磁盘的引导区或硬盘的主引导扇区。② 文件型病毒:寄生在可执行文件内的计算机病毒。③ 宏病毒 : 一般指寄生在文档上的宏代码。④ 混合型病毒: 同时具有引导型和文件型病毒的寄生方式。

(2)现代网络病毒

根据网络病毒破坏机制的不同,分为两类: ① 蠕虫病毒

蠕虫病毒以计算机为载体,以网络为攻击对象,利用网络的通信功能将自身不断地从一个结点发送到另一个结点,并且能够自动地启动病毒程序消耗本机资源,浪费网络带宽,造成系统瘫痪。

②木马病毒 一般通过电子邮件、及时通信工具和恶意网页等方式感染用户的计算机,多数都是利用了操作系统中存在的漏洞。破坏性大的几种病有CIH病毒、蠕虫病毒、特洛伊木马病毒、时间炸弹病毒、电子邮件炸弹病毒的等。(3)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① 安装实时监控的杀毒软件或防毒卡,定期更新病毒库。② 经常运行Windows Update,安装操作系统的补丁程序。

③ 安装防火墙工具,设置相应的访问规则,过滤不安全的站点访问。④ 不要随便打开来历不明的电子邮件及附件。⑤ 不要随便安装来历不明的插件程序。

⑥ 不要随便打开陌生人传来的页面链接,谨防恶意网页中隐藏的木马病毒。⑦ 不要使用盗版软件。

⑧ 对下载的程序、软件等,应在打开之前先杀毒,再做其他操作。(2)计算机病毒的清除

一旦发现了计算机出现异常现象,如某些软件不能正常使用,机器速度特别慢,文件被莫名其妙删除等,可以利用一些在线查毒尽快确认计算机系统是否感染了病毒,如有病毒应将其彻底清除,一般可有以下几种方法清除病毒:

① 用杀毒软件

使用杀毒软件来检测和清除病毒,用户只需按照提示来操作即可完成,简单方便。常用的杀毒软件有金山毒霸、瑞星杀毒软件、诺顿杀毒软件、江民杀毒软件。

② 使用专杀工具

现在一些反病毒公司的网站上提供了许多病毒专杀工具,用户可以免费下载这些查杀工具对某个特定病毒进行清除。

③ 手动清除病毒

这种清除病毒的方法要求操作者对计算机的操作相当熟练,具有一定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利用一些工具软件找到感染病毒的文件,手动清除病毒代码。

12、掌握计算机中的数据单位和存储单位;

第二章

操作系统应用

1、操作系统的特征及其基本功能

(1)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简称OS)是有效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系统的各种资源,协调计算机各部件的工作,合理地组织计算机的工作流程,提供友好的用户界面以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系统的一种系统软件。

(2)从资源管理的角度出发,作为管理计算机系统资源、控制程序运行的操作系统,其功能可以简单归纳如下:

① 处理机管理:实现进程的控制、同步、通信和调度。② 内存管理:负责内存的分配、保护和扩充及地址变换。③ 设备管理:实现设备分配、缓冲管理及设备虚拟。

④ 文件管理:实现对文件的存储空间、目录、读/写等的管理。⑤ 作业管理:对作业进行调度和控制。

2、文件的概念、命名及类型、文件的通配

(1)文件是存储在某种存储介质上的具有标识名的信息的集合。在计算机系统中,所有的程序和数据都是以文件的形式存放在计算机的外存储器上。(2)在计算机中,任何一个文件都有文件名。文件名是存取文件的依据,即按名存取。一般来说,文件名分为文件主名和扩展名两个部分。(3)文件的扩展名表示文件的类型。

.EXE、.COM:可执行程序文件.C、.CPP、.BAS、.ASM:源程序文件.OBJ:目标文件.BMP、.JPG、.GIF:图像文件.ZIP、.RAR:压缩文件.docx、.xlsx、.pptx(07版).doc、.xls、.ppt(03及03以前的版本)(4)常用的通配符有两种,一种是*,一种是?。通常在搜索文件的时候使用。*代表任意个字符。?代表一个字符。

3、Windows XP的基本操作

(1)Windows XP桌面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 我的电脑:我的电脑用来查看计算机内的一切。

 我的文档:所有的文档、图形、表单和其他的文件将保存在这个文件夹中。

 网上邻居:网上邻居图标可以查看网络上其他的计算机。无论PC机是否连接到网上,都会有这个图标。

 回收站:回收站容纳已经删除的垃圾。 Internet Explorer:网页浏览软件。

(2)使用Windows的工具,在显示器限制的范围内,可以对桌面进行各种操作。如果要改变桌面背景,或当您希望改变桌面的外观时,需要使用【显示属性】对话框。(3)日期和时间的设置的方法有两种:

1)双击在任务栏面板上的时间,显示【日期和时间属性】对话框(如图3-20所示)。设置计算机当前的日期和时间。

2)可以通过双击控制面板中的【日期和时间】,打开【日期和时间属性】窗口进行相关的设置。

(4)【磁盘碎片整理】工具是个特殊的磁盘工具,能把文件碎片重新组合在一起,实际上是把文件重新写回到硬盘中,让Windows更有效地访问它们。有时候,对碎片很多的磁盘进行整理,可以显著提高磁盘的性能。

4、Windows XP的资源管理器

(1)Windows资源管理器的窗口,主要由菜单栏、工具栏、地址栏、浏览器栏、主窗口、状态栏等组成。

(2)为了定义Windows资源管理器文件和文件夹的显示风格,Windows XP提供了统一【文件夹选项】对话框来对文件夹属性进行设置。

5、常用的操纵系统Ms Dos、OS/

2、Windows、Unix、Linux

6、初步了解什么是多道程序设计技术;什么是网络操作系统;初步了解多用户系统和网络系统的比较;

第三章 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

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及分类

(1)计算机网络技术是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我们把“一群地理上分散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及传输媒体被互联起来,在通信协议的支持下,实现计算机间资源共享、信息交换或协同工作的系统”,称之为计算机网络。

一个计算机网络包含有三个主要的组成部分。

1)若干个主机(Host),它们可以是各种类型的计算机,大到巨型机,小到便携式电脑,用来向用户提供服务。2)一个通信子网,它由一些通信链路和结点交换机(也叫通信处理机)组成,用于进行数据通信。

3)一系列的通信协议,这些协议是为主机与主机、主机与通信子网或通信子网中各结点之间通信用的。协议是通信双方事先约定好的必须遵守的规则,它是计算机网络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2)按照网络的拓扑结构进行分类为星型结构、总线结构、环形结构和树型结构。(3)按照网络的作用范围进行分类为局域网、广域网和城域网:

2、IP地址及域名系统DNS(1)IP地址是IP协议规定的地址,它用于标识参与IP数据报通信的协议实体,例如主机和网络设备的网络接口。(2)IP地址的结构和类型

IP地址是一个32比特无符号二进制数。IP地址是具有层次结构的地址,它由二级结构组成:第一级结构是网络号(net-id),它是网络在互联网中的编号。第二级结构是主机号(host-id),它是主机在网络中的编号。

另外,网络号的左边若干比特是特征位,它们标识了IP地址的类型。

(3)32比特的IP地址不便于记忆和使用,因此,采用了一种称为点分十进制(dotted decimal notation)的记法来书写IP地址。所谓点分十进制记法就是将32bit的IP地址中的每8个比特用一个十进制数字表示,并且在这些十进制数字之间加上一个点。(4)子网掩码由一连串的“1”和一连串的“0”组成。“1”的个数等于网络号和子网号比特数之和,“0”的个数等于主机号比特数。(5)DNS的功能

DNS的功能是进行域名解析(domain name resolution)。域名解析的作用是由计算机的名字求解该计算机的网络层协议地址,例如IP协议的IP地址。

3、网络体系结构

(1)具有代表性计算机网络协议参考模型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ISO)制定的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OSIRM。常简记为OSI)。

OSI包括七个功能层(layer),功能层是按照高低层次排列的,应用层、表示层和会话层被称为高层(早期文献还包括运输层),其他层被称为低层。

(2)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称为传输控制协议,IP(Internet Protocol)称为互联网协议。

按照OSI的层次结构,TCP/IP参考模型可以划分为四个功能层,应用层(各种应用层协议如TELNET, FTP,SMTP 等)、运输层(TCP 或 UDP)、网际层 IP以及网络接口层。

4、Internet基础知识

(1)从Internet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到,Internet是历史的沿革造成的,是千万个可单独运作的子网以 TCP/IP 协议互联起来形成的,各个子网属于不同的组织或机构,而整个Internet不属于任何国家、政府或机构。

(2)Internet上的常用服务主要有World Wide Web、电子邮件、文件传输、远程登录、IP电话等。

World Wide Web(简称Web、WWW等)将文本、图像、文件和其它资源以超文本的形式提供给它的访问者。它是Internet上最方便和最受欢迎的信息浏览方式。

电子邮件(E-mail)是在Internet上发送和接收邮件。用户先向Internet服务提供商申请一个电子邮件地址,再使用一个合适的电子邮件客户程序,就可以向其它电子信箱发E-mail,也可接收到来自他人的E-mail。

文件传输(FTP)可以在两台远程计算机之间传输文件。网络上存在着大量的共享文件,获得这些文件的主要方式是FTP。

远程登录(Telnet)用来将一台计算机连接到远程计算机上,使之相当于远程计算机的一个终端。如将一台Pentium计算机登录到远程的超级计算机上,则在本地机上需花长时间完成的计算工作在远程机上可以很快完成。

IP电话(Internet Phone)又称网络电话。它是在Internet网上通过TCP/IP协议实时传送语音信息的应用,即分组话通信。分组话音通信先将连续的话音信号数字化,然后将得到的数字编码进行打包、压缩成一个个话音分组,再发送到计算机网络上。

(3)目前可供选择的接入方式主要有PSTN、ISDN、DDN、LAN、ADSL、VDSL、Cable-Modem、PON和LMDS9种

(4)ADSL(Asymmetrical Digital Subscriber Line,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是一种能够通过普通电话线提供宽带数据业务的技术,也是目前极具发展前景的一种接入技术。ADSL素有“网络快车”之美誉,因其下行速率高、频带宽、性能优、安装方便、不需交纳电话费等特点而深受广大用户喜爱,成为继Modem、ISDN之后的又一种全新的高效接入方式。ADSL方案的最大特点是不需要改造信号传输线路,完全可以利用普通铜质电话线作为传输介质,配上专用的Modem即可实现数据高速传输。ADSL支持上行速率640kbps~1Mbps,下行速率1Mbps~8Mbps,其有效的传输距离在3~5公里范围以内。(5)HTML、URL的概念及意义;

5、网络安全

(1)计算机网络所面临的威胁大体可分为两种:一是对网络中信息的威胁;二是对网络中设备的威胁。影响计算机网络的因素很多,有些因素可能是有意的,也可能是无意的。归结起来,针对网络安全的威胁主要有三种:

1)无意失误。2)恶意攻击。3)网络软件的漏洞和“后门”。(2)安全防范

1)物理安全策略

目前主要防护措施有两类:一类是对传导发射的防护。另一类是对辐射的防护,这类防护措施又可分为以下两种:一是采用各种电磁屏蔽措施;二是干扰防护措施。

2)访问控制策略

访问控制是网络安全防范和保护的主要策略,它的主要任务是保证网络资源不被非法使用和非常访问。也是维护网络系统安全、保护网络资源的重要手段。

3)信息加密策略

信息加密的目的是保护网内的数据、文件、口令和控制信息,以及保护网上传输的数据。常用的网络加密方法有链路加密、端点加密和节点加密三种。

4)网络安全管理策略

网络的安全管理策略包括确定安全管理等级和安全管理范围、制定有关网络操作使用规程和人员出入机房管理制度、制定网络系统的维护制度和应急措施等。

第四章办公自动化软件及其应用

(一)Word 部分

1、Word 2003传统功能

Word 2003具有较强的文字处理功能,其主要功能如下:(1)编辑修改功能

Word 2003充分利用Windows提供的图形界面,大量使用菜单、对话框、快捷方式和帮 6 助系统,使操作变得简单,可方便地进行复制、移动、删除、恢复、撤消、查找、替换等基本编辑操作。使用鼠标,可以在任何位置输入文字,实现了“即点即输入”,这是Word 2003新增的功能。

(2)格式设置功能

Word具有丰富的文字修饰效果功能,可以设置文字的多种格式,如:字体、大小、颜色等,还可以设置空心、阴文、阳文、加粗、加下划线等效果。使用格式刷快速复制格式;可直接套用各种标题格式;附带多种模板和样式,用户可以通过模板及样式,直接引用自己喜欢的格式。对文档排版后,在屏幕上能立即看到排版效果。Word能准确的显示出文档打印的效果,真正做到“所见即所得”。

(3)自动化功能

自动更正功能在输入的同时,自动更正单词的拼写、语法错误。语法、拼写自动检查功能在输入的同时,会自动检查语法和拼写错误。自动输入功能会自动创建编号列表、项目符号表,并自动套用格式、缩进量。当输入当前日期、一周七天的名称、月份、用户的姓名和所在单位名称时会自动提示输入内容。另外,Word 提供了自动更正、自动套用格式、信函向导等一套丰富的自动功能,使用户可以轻轻松松地完成日常工作。

(4)表格处理功能 Word 2003具有较强的表格处理功能,能任意地对表格的大小、位置进行调整,表格中可以包含图形或其它表格,可以创建、编辑复杂的表格等。可以使用公式对表格数据进行简单的计算、排序,并根据数据创建图表。在Word 2003中,用户还可以绘制一些复杂的、灵活可变的表格。表格是由行和列的单元格组成,允许在这些单元格中输入文字信息和插入图片信息。

(5)图文混排功能

提供一套绘制图形和图片功能,可以十分方便地创建多种效果的文本和图形。绘图功能提供了100多种自选图形和4种填充效果。增强了图文混排功能,使图片的拖放、插入等操作更加简单。崭新的剪贴库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图片资料。充分利用Word 2003提供的这些图文混排功能,可以编排出形式多样的文档。

(6)边框和底纹

提供了100多种边框样式用于改变文档的外观包括三维效果,集中了多种用于专业文档的流行样式,特别适合于制作专业化的文档。

(7)Web工具

Word提供了一套内容丰富的功能,以便使用全球广域网。可以将Word 2003作为电子邮件编辑器,利用电子邮件在Internet上发送文档,利用网页模板可以方便地制作出精美的网页,使用“Web Folders”功能可以管理用户存放在网络服务器上的文件。

(8)联机用户共享

使用Word 2003,与他人合作将变得更方便。联机用户可以使用批注和屏幕提示功能对共享文件进行审阅,可以在网上开展Web讨论。

2、word 2003 窗口的组成

启动Word后,屏幕上就会出现如图4-1所示的窗口。Word窗口由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标尺、编辑区、滚动条、状态栏等组成。

3、文档的创建、打开、保存和关闭(1)文档的创建

在启动Word时,Word自动新建一个空文档,缺省的文件名为“文档1”。如果想建立一篇新的文档,可以使用菜单或工具按钮新建文档。利用菜单新建文档的步骤如下:

1)单击“文件”菜单中的“新建”命令。

2)在WORD编辑区右边将出现一个新的区域—任务窗格 3)单击“空白文档”图标,就新建了一个文档。

利用工具栏按钮新建文档的方法是: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新建”按钮,Word将创建一篇新文档。

Word 2003主要提供了以下4种新建文档的方式: 1)新建空白文档,本质上就是利用标准模板新建了一个空白文档。2)利用模板(包括本机和网络上的模板)新建文档。3)根据现有的文档副本创建新的文档。

4)直接在Word中创建XML文档、网页、及电子邮件。

4、文档的输入

键盘输入 特殊符号通过“插入 | 符号” 语音输入 联机手写 输入扫描输入

5、剪贴板

Office 2003提供了功能更为强大的剪贴板,该剪贴板中的内容可在Word、Excel、PowerPoint等Office 2003应用程序间共享。

6、查找和替换、自动更正、拼写检查

(1)查找的功能主要用于在当前文档中搜索指定的文本或特殊字符。

查找文本的方法如下:

1)单击“编辑”菜单中的“查找”命令,弹出“查找和替换”对话框,如图4-16所示。2)在“查找内容”框内键入要搜索的文本,例如:“老师”。3)单击“查找下一处”按钮,则开始在文档中查找。查找特定格式的文本的方法如下:

1)单击“编辑”菜单中的“查找”命令。

2)若当前是如图4-7所示的常规格式对话框,则单击其中的“高级”按钮。3)在“查找内容”框内输入要查找的文字,例如:“计算机”。

4)单击“格式”按钮,在弹出菜单中选择“格式”命令,在“格式”对话框中输入所需格式,例如“楷体,四号”。

5)单击“查找下一处”按钮,则开始在文档中查找。(2)替换文本的方法如下:

1)单击“编辑”菜单中的“替换”命令。

2)在“查找内容”框内输入文字,例如:“中国”。

3)在“替换为”框内输入要替换的文字,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

如果在文本中,确定要将查找的全部字符串进行替换,按“全部替换”按钮,计算机会将查找到的字符串自动进行替换。

如果“替换为”框为空,操作后的实际效果是将查找的内容从文档中删除了。若是替换特殊格式的文本,其操作步骤与特殊格式文本的查找类似。(3)自动更正

Word 2003提供的自动更正功能可以帮助用户更正一些常见的键入错误、拼写和语法错误等,这对英文输入是很有帮助的,对中文输入更大的用处将一些常用的长词句定义为自动更正的词条,再用一个缩写词条名来取代它。

建立自动更正词条步骤如下:

1)选择要建立为自动更正词条的文本;

2)选择“工具”选中“自动更正”命令,显示如图4-8对话框,并选中“自动更正”标签,选中的文本出现在“替换为”框中。

3)在“替换”框中输入词条名。

4)如果用户选择的文本含有格式,可以选择“带格式文本”选项;若要去除格式,选择“纯文本”选项。

5)单击“添加”按钮,该词条就添加到自动更正的列表框。当建立了一个自动更正词条后,就可使用它。使用方法是将插入点定位到要插入的位置,然后输入词条名,按空格键或逗号之类的标点符号,Word就将相应的词条来代替它的名字。

7、文档的排版(1)视图

Word提供了多种在屏幕上显示Word 文档的方式。每一种显示方式称为一种视图。使用不同的显示方式,用户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到文档的不同方面,从而高效、快捷地查看、编辑文档。Word提供的视图有:普通视图、页面视图、大纲视图、Web版式视图。其中普通视图 和页面视图是最常用的两种方式。(2)字体排版

字体排版是对字符的字体、大小、颜色、显示效果等格式进行设置。通常使用“格式”工具栏按钮完成一般的字符排版,对格式要求较高的文档,则使用“格式”菜单进行设置。(3)段落排版

在Word中,段落是指以段落标记作为结束符的文字、图形或其它对象的集合。Word在输入回车键的地方插入一个段落标记,可以通过“常用”工具栏上的“显示/隐藏”按钮查看段落标记。段落标记不仅表示一个段落的结束,还包含了本段的格式信息,如果删除了段落标记,该段的内容将成为其后段落的一部分,并采用下一段文本的格式。段落格式主要包括段落对齐、段落缩进、行距、段间距、段落的修饰等。(4)添加边框和底纹

Word提供了为文档中的段落或表格添加边框和底纹的功能。添加边框和底纹既能增加文档的美观性,又能控制浏览用户的注意力。(5)项目编号

在Word中可以快速地给列表添加项目符号和编号,使得文档更有层次感,易于阅读和理解。在Word 2003中,还可在输入时自动产生带项目符号和编号的列表:项目符号除了使用“符号”外,还可以使用“图片”。

(1)自动创建项目符号和编号

如果在段落的开始前输入诸如“l.”、“a)”、“

一、”等格式的起始编号,然后输入文本。当按回车键时,Word自动将该段转换为列表,同时将下一个编号加入到下一段的开始。

同样当在段落的开始前输入诸如“*”后跟一个空格或制表符,然后输入文本。当按回车键时,Word自动将该段转换为项目符号列表,星号转换成黑色的圆点。

若要设置或取消自动创建项目符号和编号功能,可以选择“工具”“自动更正”命令的“输入时自动套用格式”标签,对复选框“自动项目符号列表”进行相应的设置。

(2)添加编号

对已有的文本,可以方便地通过“编号”按钮自动转换成编号列表。

选定要设置编号的段落;单击“格式”工具栏中的“编号”按钮,就在这些段落前加数字编号。

(3)添加项目符号

项目符号与编号最大的不同是前者为一连续的数字或字母,而后者都使用相同的符号。操作方法相同。

同样,对Word提供的项目符号不满意时,也可单击“自定义”按钮,在“自定义项目符号列表”对话框中选择“项目符号”按钮,用户选择所需的符号即可。

在Word 2003中,可以将图片代替符号,只要在“格式”单击“项目符号和编号”对话框中单击“图片”按钮,选择所需的图片即可。

除了用菜单设置项目符号和编号外,还可用格式工具栏中“编号”或“项目符号”按钮来设置。当用户想将编号改成项目符号,只要按“项目符号”按钮,反之亦然。(6)样式

以往的文字处理软件对文本进行格式化设置时,为使不同的段落具有相同的格式,必须重复地设置。针对此情况,Word提供样式功能,从而提高工作的效率。

1)样式的概念

样式是一组已命名的字符和段落格式的组合。

2)应用样式有两种情况:对于应用段落样式,将插入点置于该段落中的任意位置,单击或选定任意数量的文字;对于应用字符样式,则选定所要设置的文字。然后在“格式”工具栏中的“样式”框(或在“格式”菜单中选择“样式”命令)中选择所需的样式名字即可。

3)样式的建立

若用户想建立自己的样式,使用“格式”工具栏的“样式”列表框是最简单快速的方法,但只能建立段落样式。要建立字符样式,则要选择“格式”点击“样式”命令。(7)模板

样式为输入的文档中不同的段落具有相同格式的设置提供了便利。而Word的模板功能为菜单类形式相同、具体内容有所不同的文档的建立提供了便利,以提高工作效率。

模板决定文档的基本结构和文档设置,包括自动图文集词条、字体、快捷键指定方案、宏、菜单、页面设置、特殊格式和样式等。空白文档就是由Normal模板创建而来的。其实,对于报告、备忘录、手册、通讯录等这些比较常用且严格的文档,用户可以直接套用Word 2003所提供的众多通用模板以加速文件制作的效率。(8)页面排版

1)页面设置

一篇文档在准备打印之前应进行页面设置。打开“文件”菜单,选择“页面设置”命令,弹出“页面设置”对话框

2)页眉、页脚

页眉或页脚通常包含公司徽标、书名、章节名、页码、日期等信息文字或图形,页眉打印在顶边上,而页脚打印在底边上。在文档中可自始至终用同一个页眉或页脚,也可在文档的不同部分用不同的页眉和页脚。例如,第一页的页眉用徽标,而在以后的页面中用文档名做页眉。

3)设置页码

可以使用“插入”菜单中的“页码”命令或“页眉/页脚”工具栏上的“插入页码”按钮来插入页码。无论哪一种情况,页码均添加于页面的上部(页眉)或下部(页脚)。如果在页眉或页脚中只需要包含页码,则“页码”命令是最简单的方法,而且“页码”对话框中的“格式”按钮提供了多种自定义页码的格式。例如,可以使用罗马数字作为目录的页码,而使用阿拉伯数字作为文档其余部分的页码。(9)编制目录

大纲级别:用于为文档中的段落指定等级结构(1 级至 9 级)的段落格式。例如,指定了大纲级别后,就可在大纲视图或文档结构图中处理文档。

标题样式:应用于标题的格式设置。Microsoft Word 有 9 个不同的内置样式:标题 1 到标题 9。

编制目录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内置的大纲级别或标题样式。如果已经使用了大纲级别或内置标题样式,请按下列步骤操作:

1)

单击要插入目录的位置。2)

指向“插入”菜单上的“引用”,再单击“索引和目录”。3)

单击“目录”选项卡。

4)

若要使用现有的设计,请在“格式”框中单击进行选择。5)

根据需要,选择其他与目录有关的选项。

8、表格处理

(1)表格是由行和列的单元格组成,允许在这些单元格中输入文字信息和插入图片信息。表格是由许多行和列的单元格组成。在表格的单元格中可以随意添加文字或图形,也可以对表格中的数字数据进行排序和计算。(2)编辑表格的一般过程:

1)建立(插入)一张表格:可以在文档中新建表格,然后输入内容;也可以将现有文字转换为表格。

2)调整表格格式:通常创建的表格并不能符合我们的要求,例如,可能行数、列数不够,或者表格的格式比较复杂,需要调整和修改。

3)输入表格内容:像输入正文一样输入及排版单元格中的内容。

4)表格的计算、排序、创建图标:对于表格中的数据指定计算公式、进行排序、制作直观的统计图表等。

调整表格格式和输入表格内容没有严格的前后顺序,可以一边输入表格内容一边调整表格格式。

(3)表格属性设置

“表格属性”的对话框如图4-33所示,它包括表格、行、列、单元格的属性。在Word中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设置它们的属性:执行“表格”菜单中的“表格属性”命令或使用鼠标右键单击表格。(4)转换表格和文本

将表格转换成文本,可以指定逗号、制表符、段落标记或其他字符作为转换时分隔文本的字符。具体操作如下:

1)选定要转换成段落的行或整个表格。

2)单击“表格”菜单“转换”子菜单中“将表格转换成文字”命令,弹出“将表格转换成文字”对话框

3)单击“文本分隔符”区中所需的字符前的单选钮。

4)单击“确定”按钮。Word用段落标记分隔各行,用所选的文本分隔符分隔各单元格内容。

(5)表格计算

Word中提供了在表格中可以快速的进行数值的加、减、乘、除及平均值等计算功能。同Excel软件一样,表中的单元格列号依次用A、B、C等字母,行号依次用1、2、3„„数字表示。

左上角单元格:右下角单元格 有两种方式进行计算:

(1)利用“表格和边框”工具栏的“自动求和”按钮,对选定范围内或附近一行(或一列)的单元格求累加和;

(2)利用“表格”中的“公式”命令进行较复杂的运算。在“公式”对话框中,Word提供了许多常用数学函数在“粘贴函数”下拉式列表框供选用,也可以用户直接输入自定义公式,对计算的结果可以通过“数字格式”框进行格式设置。

9、图形功能

(1)插入图片(2)插入公式(3)插入艺术字(4)绘制图形

10、打印预览与打印(1)打印预览

在正式打印之前,通常应按照设置好的页面格式进行打印预览,以查看最后的打印效果,这样做可以节省时间和纸张。进行打印预览的方法如下:

单击工具栏上的“打印预览”按钮。选择“文件”菜单中的“打印预览”命令,屏幕上显示“打印预览”的窗口。(2)打印

选择“文件”点击“打印”命令或单击“常用”工具栏的“打印”按钮,显示“打印”对话框,在“打印”对话框中:

 “打印机”框显示了当前打印机的类型、打印驱动程序、连接的端口等信息;  “页面范围”框提供了打印的范围,有全部,也可指定某些页码范围;  “副本”框表示打印的份数;

 “打印到文件”复选框选中,表示将打印的文档输出到文件中,并要求用户输入文件存放的目录及文件名。

 “缩放”框可以将几页(通过每页的版数设置)的内容缩小至一页中打印,这如同“打印预览”时一屏可以显示几页内容。

打印选择框,可以选择奇数页或偶数页,可以实现双面打印。

(二)Excel

1、工作簿、工作表、单元格

(1)所谓工作簿是指在Excel中用来保存并处理工作数据的文件,它的扩展名是.xls。它的基本操作包括打开工作簿,创建工作簿,保存工作簿与关闭工作簿。

(2)工作簿中的每一张表称为工作表。每张工作表都有一个名称,显示在工作表标签上,(3)工作表中的每个格子称为单元格,单元格是工作表的最小单位,也是Excel用于保存数据的最小单位。单元格中输入的各种数据,可以是一组数字、一个字符串、一个公式,也可以是一个图形或一个声音等。

2、数据输入

(1)通过Excel的自动填充数据功能为输入数据序列提供极大的便利。通过拖动单元格填 充柄填充数据,可将选定单元格中的内容复制到同行或同列中的其它单元格;也可以通过“编辑”菜单上的“填充”命令按照指定的“序列”自动填充数据。(2)从外部导入数据。利用 数据|导入外部数据命令

(3)输入有效数据。输入前可利用 数据|有效性命令进行输入数据有效性的设置,以阻止在输入数据是输入非法数据。

3、公式和函数

(1)输入公式的步骤如下:

1)选定要输入公式的单元格。2)在单元格中或编辑栏中输入“=”。3)输入设置的公式,按Enter键。

(2)Excel含有大量的函数,可以帮助进行数学、文本、逻辑、在工作表内查找信息等计算工作,使用函数可以加快数据的录入和计算速度。Excel 2003除了自身带有的内置函数外还允许用户自定义函数。函数的一般格式为:函数名(参数1,参数2,参数3)(3)函数的输入

在活动单元格中用到函数时需以“=”开头,并指定函数计算时所需的参数。要使用函数可以单击“插入”菜单,再单击“函数”命令;也可直接单击工具栏中的“函数”按钮。

4、工作表的添加、删除和重命名(1)工作表的添加

在已存在的工作簿中可以添加新的工作表,添加方法有两种。方法1:单击“插入”菜单,选择“工作表”菜单项命令

方法2:在工作表标签栏中,用鼠标右键单击工作表名字,出现一个弹出式菜单,选择“插入”菜单项,就可在当前工作表前插入一个新的工作表。(2)工作表的删除

用户可以在工作簿中删除不需要的工作表,工作表的删除一般也有两种方式。

方法1:单击“编辑”菜单,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删除工作表”命令,就完成删除工作表的操作。

方法2:在工作表标签栏中,用鼠标右键单击工作表名字,出现一个弹出式菜单,再选择“删除”菜单项,就可将当前工作表删除。(3)工作表的重命名

工作表的初始名称为Sheet1、Sheet2、„„,为了方便工作,用户需将工作表命名为自己易记的名字,因此,需要对工作表重命名。重命名的方法如下:

方法1:单击“格式”菜单,选择“工作表”菜单项命令,出现级联菜单,单击“重命名”选项,工作表标签栏的当前工作表名称将会反相显示,即可修改工作表的名字。

方法2:在工作表标签栏中,用鼠标右键单击工作表名字,出现弹出式菜单,选择“重命名”菜单项,工作表名字反相显示后就可将当前工作表重命名。

方法3:双击需要重命名的工作表标签,键入新的名称覆盖原有名称。

5、工作表的格式化

(1)工作表中数据的格式化

Excel 2003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格式,它们包括:常规、数值、货币、会计专用、日期、时间、百分比、分数、科学记数、文字和特殊等。此外,用户还可以自定义数据格式,使工作表中的内容更加丰富。在上述数据格式中,数值格式可以选择小数点的位数;会计专用可对一列数值设置所用的货币符号和小数点对齐方式;自定义则提供了多种数据格式,用户可以通过“格式选项”框选择定义,而每一种选择都可通过系统即时提供的说明和实例来了解。在进行数据格式化以前,通常要先选定需格式化的区域,然后指定数据格式。

1)选中需要的单元格。

2)选择“格式”,点击“单元格”命令,弹出“单元格格式”对话框。3)指定数据格式。(2)单元格内容的对齐

Excel中设置了默认的数据对齐方式,在新建的工作表中进行数据输入时,文本自动左对齐,数字自动右对齐。单元格的内容在水平和垂直方向都可以选择不同的对齐方向,Excel 2003还为用户提供了单元格内容的缩进及旋转等功能。在水平方向,系统提供了左对齐、右对齐、居中对齐等功能,默认的情况是文字左对齐,数值右对齐,还可以使用缩进功能使内容不紧贴表格。垂直对齐具有靠上对齐、靠下对齐及居中对齐等方式,默认的对齐方式为靠下对齐。在“方向”框中,可以将选定的单元格内容完成从-90°到+90°的旋转,这样就可将表格内容由水平显示转换为各个角度的显示。在“文本控制栏”还允许设置为自动换行、合并单元格等功能。可以通过“格式”对话框中的“对齐”选项卡或“格式”工具栏上的相关按钮设置对齐方式。(3)表格内容字体的设置

为了使表格的内容更加醒目,可以对一张工作表的各部分内容的字体做不同的设定。方法是先选定要设置字体的单元格或区域,然后在“单元格格式”对话框中打开“字体”选项卡,该选项卡同Word的字体设置选项卡类似,再根据报表要求进行各项设置,设置完毕后按“确定”按钮。(4)表格边框的设置

在编辑电子表格时,显示的表格线是利用Excel本身提供的网格线,但在打印时Excel并不打印网格线。因此,用户需要自己给表格设置打印时所需的边框,使表格打印出来更加美观。首先选定所要设置的区域,激活“格式”菜单,单击“单元格”命令,在“单元格格式”对话框中打开“边框”选项卡,可以通过“边框”设置边框线或表格中的框线,在“样式”中列出了Excel提供的各种样式的线型,还可通过“颜色”下拉列表框选择边框的色彩。(5)底纹的设置

为了使表格各个部分的内容更加醒目、美观,Excel 2003提供了在表格的不同部分设置不同的底纹图案或背景颜色的功能。首先选择需要设置底纹的表格区域,然后单击“格式”菜单的“单元格”命令,再在“单元格格式”对话框中,打开“图案”选项卡,在“颜色”列表中选择背景颜色,还可在“图案”下拉列表框选择底纹图案,按“确定”按钮。(6)表格列宽和行高的设置

由于系统会对表格的行高进行自动调整,一般不需人工干预。但当表格中的内容的宽度超过当前的列宽时,可以对列宽进行调整,步骤如下:

1)把鼠标移动到要调整宽度的列的标题右侧的边线上。2)当鼠标的形状变为左右双箭头时,按住鼠标左键。3)在水平方向上拖动鼠标调整列宽。

4)当列宽调整到满意的时候,释放鼠标左键。(7)自动套用格式和样式

对工作表的格式化也可以通过Excel提供的自动套用格式或样式功能,从而快速设置单元格和数据清单的格式,为用户节省大量的时间,制作出优美的报表。自动套用格式是指内置的表格方案,在方案中已经对表格中的各个组成部分定义了特定的格式。自动套用格式使用方法如下:

1)选择要格式化的单元格区域。

2)在“格式”菜单中单击“自动套用格式”命令,出现如图5-17所示的对话框。3)单击选择一种所需要的套用格式。如果不需要自动套用格式中的某些格式,单击“选项”按钮打开“自动套用格式”选项设置对话框,如图5-17所示,单击“应用格式种类”栏中的复选框可以清除不需要的格式类型。

4)单击“确定”按钮。

6、数据图表

(1)图表是Excel最常用的对象之一,它是依据选定的工作表单元格区域内的数据按照一定的数据系列而生成的,是工作表数据的图形表示方法。与工作表相比,图表能形象地反映 13 出数据的对比关系及趋势,利用图表可以将抽象的数据形象化,当数据源发生变化时,图表中对应的数据也自动更新,使得数据更加直观,用户一目了然。(2)利用图表向导分4个步骤创建图表

图表类型 源数据 图表选项 位置

7、数据管理

(1)数据清单是典型的二维表,是由工作表、单元格构成的矩形区域。

矩形区域的第一行为表头,由多个列标识组成,这些列标识名在数据表中称作字段名,而字段名不能相同,所以数据清单的列就表示字段的数据,而每一行的数据表示一个记录。在一个工作表中只能创建一个数据清单。

(2)排序的字段叫关键字段,最多允许3个字段,以主和次区分。方法:单击列表,“数据|排序”命令。

(3)对数据进行筛选,就是在数据库中查询满足特定条件的记录,它是一种用于查找数据清单中的数据的快速方法。使用“筛选”可在数据清单中显示满足条件的数据行。对记录进行筛选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自动筛选”,一种是“高级筛选”。(4)自动筛选

自动筛选(对单个字段建立筛选),多字段之间的筛选是逻辑与的关系,执行“数据|筛选|自动筛选”命令,在所需筛选的字段名下拉列表框中选择所要筛选的值,或通过“自定义”输入筛选的条件。(5)高级筛选

高级筛选(对复杂条件建立筛选)需要建立条件区域。执行“数据/筛选/高级筛选”,建立条件区域(至少两行),条件区域首行为与数据清单相应字段精确匹配的字段,同一行上的条件关系为逻辑与,不同行为逻辑或。(6)分类汇总

建立数据清单后,可依据某个字段将所有的记录分类,把字段值相同的连续记录作为一类,得到每一类的统计信息。

即对数据清单按某字段进行分类,将字段值相同的连续记录作为一类,进行求和、平均、计数等汇总运算。

按某关键字段进行分类汇总,在汇总前必须按该关键字段排序。汇总时要区分清楚对哪个字段分类、对哪些字段汇总、汇总的方式 简单汇总: 对数据清单的一个字段仅统一做一种汇总方式 嵌套汇总: 对同一字段进行多种方式的汇总(7)数据透视表

可实现按多个字段分类汇总。数据|数据透视表和数据透视图命令向导。

8、页面设置和打印(1)设置页面区域

用户在打印前,首先要对打印的区域进行设置,否则,系统会把整个工作表作为打印区域。设置页面区域,可以使用户控制只将工作表的某一部分打印出来,设置页面区域的方法一般有两种。

方法1:先选定打印区域所在的工作表,选定需要打印的区域,然后单击“文件”菜单的“打印区域”命令,在弹出菜单中选取“设置打印区域”项,Excel 2003就会把选定的区域作为打印的区域。

方法2:首先选定工作表,选择需要打印的区域,打开“文件”菜单,单击菜单中的“打印”命令,就会弹出一个打印设置对话框。在“打印”对话框中的“打印”框内,选择“选定区域”,就可控制在打印时,只打印指定的区域。(2)页面设置

工作表在打印之前,要进行页面的设置。单击“文件”菜单下的“页面设置”选项,就可激活“页面设置”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可以对页面、页边距、页眉/页脚、和工作表进 行设置。

第五篇:《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系部

电子工程系

任课教师

授课

题目

计算机的发展

数制和信息编码

授课日期

授课

进度

第 周,总第 1 讲

授课班级

教学

目标

通过本讲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分类及应用,能够认知各个阶段的计算机;熟悉基数、位权的概念,掌握数制之间的转换,了解信息编码。

教学

重点

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

教学

难点

数制的转换

教学

方法

分析

本讲内容主要是教会学生如何认识各个发展阶段的计算机、学会计算机分类的判别标准、解决数制转换的问题。因此在讲解中按照知识的逻辑结构及知识的易难程度进行讲解,尤其是涉及到重难点内容时教师要结合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选择“教师演示、学生练习”的方式,第一步先引导学生跟老师做一遍;第二步强调其重点;第三步老师演讲把容易出错的地方指出来,提醒学生在操作时注意;第四步学生自己练习,个别辅导答疑。让学生边听讲解边操作练习,真正做到“讲练结合”。

教学方式:讲授 探究□ 问答□ 实验□ 演示 练习 其他

教学

手段

分析

本讲课程内容主要培养认知各类计算机的能力,数制转换计算的能力,需要学生实践操作,因此在教学手段选取上应以多媒体教学为主,辅以屏幕广播类教学软件,让每位学生都能够看清具体的操作步骤和要领。对经常出错的地方,加强讲解。

教学手段:板书□ 多媒体 模型□ 实物□ 标本□ 挂图□ 音像□ 其他

授课

类型

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练习课□ 理实一体 其他

教学设计

步骤时间

学生活动

一、对学生课程资源学习情况进行点评,导入新课

给班级学生进行分组,每个学习小组选一名组长,负责制定本小组学习任务,监督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组织小组成员进行协作学习,并及时向教师反映在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用演示文稿介绍从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到现在计算机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好处,加深学生学习的兴趣。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将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我们已经在智慧职教平台上面创建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在教材中每个知识点都对应的有二维码,同学们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来学习相关知识点的内容。

二、新课教学(讲解法、提问法、示范法)

(一)计算机的发展

1、电子计算机的发展阶段

    .大型计算机阶段

    .小型计算机阶段

    .微型计算机阶段

    .客户机/服务器阶段

    .Internet阶段

2、计算机的分类

      .按设计目的分类: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

      .按用途分类:科学计算与工程计算机、工业控制计算机、数据计算机

      .按大小分类:巨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

3、未来新型计算机

    .光子计算机

    .生物计算机

    .量子计算机

(二)数制和信息编码

1、数制

(1)什么是数制

基数:在一个记数制中,表示每个数位上可用字符的个数称为该记数制的基数

位权:一个数码处在不同位置所代表的值不同

为了标识不同的数制,可在数的后面加上后缀字符,也可以将数用圆括号括起来,再在括号的右下角注明进制数。

(2)二进制

在现代电子计算机中,采用0和1表示的二进制来进行计算,基数为2。

(3)二进制与十进制的转换

二进制转换成十进制:是把二进制数按权展开成多项式和的表达式,基数为2,逐项相加,所得的和就是所对应的十进制数。

十进制转换成二进制:整数部分—除2取余法;小数部分—乘2取整。

非十进制数之间的相互转换

二进制数转换为八进制数:从小数点开始,向左或向右每3位划分为一组,如果最后一组不足3位,可补0,然后写出每一组二进制对应的八进制数码即可。

二进制数转换为十六进制数:从小数点开始,向左或向右每4位划分为一组,如果最后一组不足4位,可补0,然后写出每一组二进制对应的十六进制数码即可。

八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只要将每一位八进制数用3位二进制数表示即可。

十六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只要将每一位十六进制数用4位二进制数表示即可。

2、信息编码

(1)BCD码

就是用二进制编码表示十进制数的方式,即每一位十进制数数字对应4位二进制编码,又称8421码。

(2)ASCII码

标准的ASCII码是7位码,用一个字节表示,最高位总是0,可以表示128个字符。

(3)汉字编码

汉字的输入码、汉字的机内码、汉字的字形码

3、基本运算

(1)算术运算

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2)逻辑运算

“与”、“或”、“异或”、“非”

三、教学小结,强调教学目标,布置作业

对本讲内容进行小结

总结:学会了什么?重点难点、注意事项

对本讲内容进行小结,针对重难点内容的操作要领再进行操作提示。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登录智慧职教平台和云课堂平台注册账号,添加本门课程到自己的学习计划中去

课堂教学中老师来讲解学生遇到的问题,此时学生积极配合老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及时反馈是否已经解决了自己遇到的一些问题,学习小组组长也要及时向教师反馈本小组在课前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学生进行完整练习,遇到问题首先自己进行解决,解决不了求助教师和同学

作业内容

本案例主要学习了电子计算机的发展阶段、计算机的分类、未来新型计算机、数制、信息编码、基本运算等相关知识。为了加深理解,请各位同学完成复习和作业。

1、登录智慧职教平台,完成本次课程教学资源的学习任务和章节练习题的练习任务

2、完成《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中的实训项目

    .本章测试题1

3、登录智慧职教平台,完成下节课学习资源的学习任务,并完成对应的练习题

效果分析与改进措施

下载计算机基础教案(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计算机基础教案(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计算机基础教案(大专)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案 第一章 计算机连接与安装 1.1 计算机硬件设备与接口 教学目标: 1、了解计算机的硬件设备。 2、了解计算机接口种类。 3、掌握计算机的基本连接与组装(实操......

    计算机基础电子教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2008-08-28 第一讲:计算机系统概述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掌握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了解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意识,培养学生的讨......

    计算机基础公开课教案

    课题: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及特点 教学重、难点: 1、计算机的发展过程; 2、计算机的特点; 3、计算机的分类; 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室、投影、网络教学软件......

    计算机基础个人简历教案

    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复习旧知】 Word2010的字体格式与段落格式设置技巧(标题设置、查找和替换、段落格式设置、分栏等); 【引入新课】 1、Word2010的图片编辑及调整操......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学课 程主 讲职 教 案 院 计算机学院 名 称 计算机应用基础 教 师 肖燕 称 讲师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第1章 计算机基础 【教学目标】 1、解计算机发展概况; 2、熟悉计......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案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案 教研室:计算机系 任课教师:楚发元 新疆大学信息学院2016 第一章信息技术概论 【讲授内容分析】 本阶段的学习任务分为4个方面,分别是信息的识别与获取......

    计算机基础电子教案

    计算机基础电子教案 计算机基础电子教案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第2章 PC系列计算机 第3章 中文Windows 98基础第4章 文件管理和资源管理器第5章 中文 Windows 98附件工具第6......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 第一单元:信息与信息技术 l 、信息( Information )的定义: 是以声音、语言、文字、图像、动画、 气味等方式 所表示的实际内容 。2 、信息革命 第一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