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夸父逐日》
《夸父逐日》说课稿
实验中学 杨冬霞
设计简述
(1)从内容角度:《夸父逐日》是选自《山海经》的一则经典神话故事,不管是从字面上理解还是从主题上把握都比较易懂。茅盾先生在《中国神话研究初探》一书中说:“原始人类的思想虽然简单,却喜欢去攻击那些巨大的问题,例如天地缘何而始,人类从何而来,天地之外有何物,等等。”《夸父逐日》作为一则创世神话,亦是如此。所以,本设计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要学生时刻意识到这是一则神话,所讲故事非真实,但故事背后所体现的远古先民创作神话的精神动力是真实的,并且是具体的。夸父是远古先民心目中的英雄,让他代替自己实现自己无法完成的梦想,但还是没能实现,从这方面讲,是现实的;但结果手杖“化为邓林”,又是浪漫的。这不仅体现了神话的特色,更让我们感受到了远古先民创作这则神话的文化心理和精神寄托。(2)从文体角度:《夸父逐日》是一篇浅易的文言文,短小精悍却意味丰富,它在历史文化的长河中流传至今,历久弥香。所以要在教学中首当着眼于民族文化的浸润传承,重心落在“文”上。但“文”的意蕴主要体现在“言”中,因此,本设计从“言”着手,把握“文”的精神。教材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时,“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夸父逐日》是一则古老的神话经典,虽然文言版是唯一的,但白话文版本恒河沙数,不尽相同。主题思想也有了“夸父不自量力”和“夸父决心大”的分歧。为了让学生能够保持“素读”状态的理解并能从“神话”本来的意义去体悟这则神话,本设计列以下主要教学目标:
1.明确我们到底该怎样把握《夸父逐日》的精神内涵? 2.明确远古先民为什么要创作《夸父逐日》这则神话故事? 3.明确我们今天为什么还要学《夸父逐日》?
《夸父逐日》一文被编排在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即“探险”单元中,按照单元提示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该文体会“探险”过程中成功的欣喜,失败的悲壮。但不论怎样都不能遏制住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激情,阻挡不了人类探索世界的激情。从本单元所选文章的产生年代讲,《夸父逐日》是最早的;从故事性质讲,也是比较特殊的,它是一则神话,一般的认识是神话是远古先民用自己的智慧探索自然世界的精神寄托和表达,对当今人们的生活和精神有着深远的影响,正如米兰·昆德拉在《小说的艺术》一书中所说:“来自遥远的年代深处的神话在遥控着我们的一举一动。” 《夸父逐日》是一则浅显易懂的文言文,虽简短,但字字珠玑。也正因简短,给了我们很多的想象空间,所以在感受夸父的英雄形象时主要是结合原文和几段相关补充材料从各方面来想象夸父的形体,感受英雄的气魄。也要从神话的角度体会这样一个“失败”的英雄的锲而不舍、执着不屈的探索宇宙自然的伟大精神。
基于以上考虑,本教学设计就重点以想象为把握文章的切入点,通过补充相关资料,结合学生有限的经验来了解文本意义,感受蕴含在这则神话故事中的先民的创造精神,体悟在新时代背景下学习《夸父逐日》的必要性。正如潘纪平在《语文审美教育概论》中指出:“读者对文本的理解需要进行创造性的‘填充’、想象,通过对文本的创造性鉴赏、评价,体现解读过程中读者的主观能动性、主观创造性,从而实现文本的价值意义。” 学情分析
《夸父逐日》虽然年代久远,但在“探险”单元中是最后一篇,前面学了既“悲剧性”又“伟大”的探险家斯科特,也学了空中罹难的七名“挑战者”号航天员,还学了最终成功攀登珠峰的王富洲等中国登山队员,所以,学习《夸父逐日》一文应该已有了充分的铺垫,并且这些铺垫是来自各种探险情况下的,所以把握夸父身上所体现的英雄气概并不难。但《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和很多现代文版本的《夸父逐日》都解读这则神话时说夸父逐日“也用来比喻不自量力。”虽是消极的理解,但要引导学生理解夸父的“不自量力”是想肯定自己价值的一种表现,而非盲目的冒险,而这一切恰来自远古先民的创世文化心理。
从先民的创作角度理解时,可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既然夸父是远古先民的精神化身,为什么还要让夸父“道渴而死”,而非成功地追赶上太阳。这就要通过引入材料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悲剧”,有何不同凡响之处。再和同为神话经典的《精卫填海》相比较,深刻地认识悲剧的艺术效果。
再者,夸父“道渴而死”后手杖竟然“化为邓林”,这又该怎么理解?这就需要对“桃”意象和“桃”文化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掌握,才能真正领悟蕴含在这则神话故事中的远古先民的精神寄托。
本节课设计的意图是:力图改变古文教学过于沉闷的课堂气氛,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达到古文教学与现代化教育相结合,是一次不成熟的尝试,我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更新和完善。
《夸父逐日》教学设计
实验中学 杨冬霞
新课程标准认为,语文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关注自然,关注人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要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按照单元编排的意图和课文的特点,确定本文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与能力:
(1)掌握文言词汇(“走”、“弃”等)以及一些文言词的特殊用法(“北”“道”名词作状语)。
(2)学会凭借语感,阅读简短的文言文。过程与方法:
(1)通过想象,把握夸父的英雄形象。
(2)结合体验,体会先民创作夸父逐日这一神话故事的文化心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先民探索宇宙自然、追求美好愿望的顽强意志,鼓励学生在新时代学习并弘扬夸父逐日的精神。重点难点设计
《夸父逐日》是一篇同学们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并且有的学生能一口气讲出好几种版本,就神话故事所表现的夸父勇于探索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较容易理解。但神话反映的是“先民们借助想象所表达的对自然现象、精神追求的原始理解”。因此,将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分别设计为:
教学重点:通过想象及课外知识的链接,理解夸父的英雄形象,体会夸父逐日的精神。
教学难点:在领悟神话所体现的探索宇宙自然的精神的基础上揣摩先民创作神话的文化心理。教学策略手段
基于对以上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的考虑,本节课主要采用诵读感知、想象感悟、研读探究等方法。由于神话内容由文言文的形式呈现,所以首先应结合注释诵读课文,培养学习文言的语感,结合原始积累,感知故事大意,以和自己所读的白话版的内容在心理形成对比。在对比思维中,有利于学生联想想象、深度感悟。而研读探究是是落实本课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必要途径。学生课前准备
(1)通过课外书籍或网络阅读各种版本的《夸父逐日》的故事。
(2)阅读《精卫填海》《愚公移山》《普罗米修斯盗火》《弗西西斯》等中外神话故事。
教学用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神话
刚从2008年走来的我们应该对这张照片不会陌生(李宁点燃鸟巢主火炬),主人公是体操王子李宁,他这里的身份是北京奥运会的主火炬手,而奥运会开幕式的总导演张艺谋还给此刻的李宁赋予了一个全新而古老的名字——夸父。让他以“夸父逐日”的方式点燃鸟巢上空的主火炬,让他以这种形式向全世界展示我们国家古老的文化。
大家此前听说过“夸父逐日”这则神话吗?哪位同学来给我们说一下。(找2生回答)
这两位同学的回答或许就代表了我们很多同学此时对“夸父逐日”这则神话的看法和理解。我们今天要学的是《山海经》里原汁原味的“夸父逐日”,请大家把书翻到教材191页,让我们一起走进《夸父逐日》。
二、感知神话
1.自由地把课文诵读两遍,力求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顺。
(1)找一生读。同桌评价。
(2)加句读(dòu),巩固理解。
过渡:看来我们同学看着书本是能够读下来了,那老师要考查一下我们大家,看是否都读顺了文章。我们知道古人在写文言文时是不加标点符号的,我们今天所见的这些标点都是后人加的,现在,你能给这些竖排的原文加上标点吗?
夸 父 与 日逐走入 日 渴 欲得 饮 饮 于 河 渭 河 渭 不 足 北 饮 大 泽 未 至 道 渴 而 死 弃 其 杖 化为邓林(2)齐读一遍课文。
三、探究神话
过渡:大家基本上对这个神话的内容已经有所了解。但我们今天学习这则神话的主要目的不是只了解大意,而是要透过文字去发现藏在文字背后的东西。
(1)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明确:“夸父与太阳竞跑,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 “追赶”往往是有目的性的,大家能否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说说夸父为什么要“逐日”呢?
明确:为人类的谋福祉。太阳是热、光明的象征,如同西方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一样,为人类盗火。
“夸父逐日”毕竟是一则神话,他是远古人类所创造的,我们想想,远古人类为什么要创造这样一则神话呢?
得到名声。其实我们不可否认,得到名声是每个人对自我价值的认定。
到底是什么,或许能从原始人类对太阳的理解中得到答案:
或者:远古人类自己的梦想无法实现,于是创造夸父这样一个人去替自己完成。一个伟大的使者。能够“逐日”一个英雄形象。
就我们就我们今天,如果到了晚上或着在你晚上正在学习时突然停电了,你的感觉是什么呢?我们可想而知,远古人类在面对黑暗是非常无助和恐惧的,所以要寻求光明、热量。
我们看看远古时代的世界族人和哲学家们是怎样看待太阳的—— 火地岛人、布须曼人:太阳是至上神的“眼睛”。
萨莫邪德人:太阳是善的眼睛。
柏拉图:太阳是表现在可见事物中的善的影像。
俄耳甫斯:太阳是世界的智慧。„„ „„
这样一来,我们发现,先民的确是把自己对善的追求、对光明的向往,为整个人类谋福祉的想法寄托在了夸父的身上。自己无法完成,就塑造夸父这样一个英雄式的人物达到梦想。【板书】:英雄
英雄——有远大理想、为人类某福祉的这样一种人。
过渡:原始人类让自己心目中的英雄上路了,结果在途中遇到什么呢?(2)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①翻译:北——名词做状语,向北方去。状语就是放在动词前边的修饰动词的一个词语。
②夸父一口气饮尽了黄河和渭水中的水。黄河是我们国家的第二大河流,是世界第五大河流,而渭水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我们可以想象夸父喝的水的多,但是,这么多的水还是不能满足夸父的渴的程度,他想到北方的大泽继续去找水喝。
有一个成语是“气吞山河”,我们看文中所写的夸父“吞河”肯定没问题,他能吞山吗?我们看出自唐代文学家张鷟在《朝野佥载》中的一则记载:
辰州东有三山,鼎足直上,各数千丈。古老传曰:夸父与日竞走,至此煮饭,此三山者,夸父支鼎之石也。——唐张鷟《朝野佥载·卷五》
找一学生翻译一遍。你从这则材料中能读出什么呢?(食量大、形象高大)
那你觉得夸父是个怎样的形象?形体高大、威猛、强壮、巨人形象„„
远古人类为什么要把夸父这样一个人写得这么高大呢?
明确:是远古人类对夸父形象的一种塑造、对自己精神的一种寄托。反映了远古人类对英雄的崇拜,对高大的崇拜。更是远古人类浪漫情怀的体现。的确这都是一个浪漫的想象,所以后来都有了李白“欲上青天览明月”的念头。
【板书】:崇拜高大
我们来想想,夸父追赶太阳跑的时候,应该是往哪个方向跑的,(往西)结果后来呢?那么他改变方向的直接目的和根本目的分别是什么呢?(能够喝到水解渴、给自己补充足够的能量,再继续追逐太阳;下定决心解决问题)这体现了夸父什么样的精神啊?(执着、顽强、不懈追求、锲而不舍„„)
远古人类在夸父身上寄托了自己的远大抱负,并且让他孔武高大,崇拜着这样一个英雄,并且夸父也能够坚持不懈、锲而不舍。
【板书】:坚持不懈、锲而不舍
但,夸父成功了吗?
(3)未至,道渴而死
这个句子所有的成分齐全吗?没有,缺了主语“夸父”,还缺了什么呢?夸父要到的地方——“大泽”。“道”翻译成“在半道上”,同样是名词做状语。
我们怎么看待这个结果呢? 假如我们同学们现在有一次机会再写“夸父逐日”的神话,你们希望夸父在半道上渴死吗?(远古人类为什么要让夸父这个形象轰然倒下呢?)
不希望:因为他在进行着一项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壮举,就这样死了,实在是太可惜了。太平常了,就好像说某人干什么事情了,结果就成功了。
希望:正因为人们给夸父寄托了这么多的厚望,又让他孔武高大,应该来说追上太阳是万无一失的,但就这么死了,并且是渴死的,形成了一种情感落差,形成对比,能够引起人们的思考。
鲁迅说“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了给人看”。
我们能不能想象一下,夸父当时倒下时的情景,用简单的一段话来描述一下。可以考虑抓住人物的神情、心理以及当时周围的环境来展开想象。
悲剧主人公遭受到的痛苦并不是由于他的罪恶,而往往是由于某种外界的不可逆转的因素,这就能引起我们人们的同情和怜悯,在这种同情与怜悯中,可以使我们的灵魂得到净化和升华。也可以说,正是这个神话的悲剧性结果成就了这位旷古英雄——夸父。
人们经常和“夸父逐日”这个神话故事一起提起的悲剧神话还有“精卫填海”: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 《山海经·北山经》
精卫本来的名字叫女娃,是炎帝的小女儿,在游泳的时候被淹死了,魂魄化成为一只精卫鸟,经常从西山上衔一些微小的土、石、木头,要把淹死她的东海填平。
这两个神话的结尾有什么不同呢?“精卫填海”没有结果,没准今天她还在坚持填海呢,只是我们没有看见而已,但夸父有结果,是个明确的悲剧性的结果。
同时,这两个故事也有明显的共同点,是什么呢?(都想试图经过自己的努力,完成自己的梦想)
或许远古人类在创造这些神话的时候,就已经知道自己讲无法实现这些梦想,但他们还是要创造人物替自己去实现。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论语·宪问》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本身就是一种挑战,试图对自己进行的一种超越。所以说: 英雄之所以称之为英雄,并不在于我们赞颂的语言,而在于他们始终以锲而不舍精神对神奇而美妙的宇宙进行探索的责任感,去实践真正的生活以至献出生命。虽然他们在与不可战胜的力量进行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
到这里,应该说夸父的故事的结束了,但你想想创造夸父的原始人类甘心让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就这么走吗?于是,这个故事有了个尾声。
(4)弃其杖,化为邓林。
“杖”是什么意思?手杖,用来辅助人行走的。
夸父出来与追赶太阳,我们看他什么东西都没有带,却带了一支手杖,大家说说这支手杖对夸父来说重要还是不重要呢?那当他临死时扔掉这个手杖时,你想他是否忍心呢?其实我们看看这个“弃”字大家就能见分晓了。
“弃”:丢弃、抛弃。先让学生根据甲骨文字形猜猜是什么意思。繁体写法为“棄”,本义是“扔掉新生婴儿”,一个家庭到了“弃婴”的程度,说明肯定是遇到了极大的困难,不得不扔弃,在生活的困境中无奈的选择。但哪个母亲愿意“弃”掉自己的骨肉啊!但“弃”不是把婴儿扔到地上,而是放在簸箕里扔掉,这又说明什么呢?但有时候“弃”掉或许会被有抚养能力的人捡回去抚养,所以在“弃”的同时还抱着非常大的希望,再者,婴儿本来就是希望的化身。那么,我们也可以猜想夸父在“弃”掉他的手杖的同时,也是寄托着希望的,那这种希望是什么呢?希望别人能够继承自己的事业,把“逐日”进行到底,也就是完成整个人类所寄予给自己的梦想。于是手杖扔出去,就变化为桃林而生长在春风中。【板书】:寄托希望
为什么要化为“桃林”而不是“杨林”或“柳林”等等呢?
桃在古代被作为美好的象征。
我们课文里没有讲,桃林有多少,而《列子·汤问》篇里是这样记载的:
“„„弃其杖,尸膏肉所浸,生邓林。邓林弥广数千里焉。”
在《山海经》里光说是“化为邓林”,没有说有多少,而到了《列子》里,变成了有“数千里”广,可见其多。
四、升华神话
人类从蒙昧时代,越过荒蛮时代,等到跨进文明社会的大门时,已经缓慢地经历了几百万年的时间。在这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原始人类一直睁大好奇的眼睛,注视着周围的大千世界,他们苦思冥想,希望能对那些由于自己缺乏知识而感到神奇莫测的大自然作出一系列满意的回答,于是产生了神话。过着群居生活的他们一群人坐在一起,仰望天空,思索宇宙自然,思索大千世界,正如近代文学家茅盾先生在《中国神话研究初探》一书中所说“原始人的思想虽然简单,却喜欢去攻击那些巨大的问题,例如天地缘何而始,人类从何而来,天地之外有何物,等等。”
夸父他进行的就是一项非常巨大的任务,宁可渴死,但他还是要去完成自己逐日的梦想。那你觉得他和我们今天的人有什么不同吗? „„ „„
人生在世,不能总是低头觅食,那样会矮化得像动物一般。人,总要仰望点什么,向着高远,支撑起生命和灵魂。
产生夸父的年代已经永远地过去了,但我们后来人应该做精神上的夸父,成为夸父的优秀弟子。不光要吃甘甜的桃子,更要捡起夸父丢弃的那根手杖。夸父是“弃其杖”,我们要“拾其杖,继续逐日”所以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总导演从那么多的神话故事中唯独选了“夸父逐日”这一神话,就是要把原始人类对我们的寄托进行下去,把这种顽强的精神传承下去。
神话像是来自遥远故乡的呼唤,它呼唤着一个民族回归自己文化的原生点。
从课堂学生回应和后来同事的反馈来看,本堂课用李宁点燃主火炬来导入和总结全文以及对“弃”字的解读成了本堂课的亮点
《夸父逐日》教学反思
实验中学
杨冬霞
《夸父追日》这篇著名神话选自《山海经》,讲的是夸父追赶太阳最终渴死在路上的故事。文章很短仅仅37个字。但文章内涵很丰富。它表现的不仅是表面上的与日逐走,还有很强烈的象征意义,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勇敢坚强,以及征服大自然的雄心壮志。本篇神话弘扬了夸父身上体现出的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既然本文是一片神话,那么学习这篇课文,就要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础知识外,还要体会神话传说的神奇,增加中华传统文化的积累。
此外,分析文中“夸父”这一神话的人物形象也是本文学习的重点。夸父的形象非常高大。夸父虽败犹荣,他的精神与天地同在。而这则神话故事描述时所展示出来的作者丰富的想象力也是课文的精髓。本课的设计主要分为分析夸父的形象和体会神话故事语言两方面。
整个课堂,我注重了引导学生从初读、解读、诵读、建构四个层面自主学习,相互探究,主要围绕“理文意、品人物、悟情理”的教学思路开展,条理清晰,教学有序,较好地达成了知识,能力,情感三维目标。
歌德曾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教学中我始终注重激发学生求学兴趣,引用视频设疑激趣导课;突出了“疏通文意,熟读成诵”这个教学重点;“合作探讨,品人物,体验反思,悟情理”中精心设计的5个问题,培养了学生勇于探索创新的意识。
著名教育家叶老先生说过:“凡为教者必期达到不教。”教学中,我始终注重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受用终生。如指导学生采用圈点法抓关键词“疏通文意”,引导学生按照文章思路进行记忆背诵,让学生形成学习技能。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与合作探究能力,大胆地进行我县推广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课件的精心设计和巧妙运用,较好地营造了融洽、民主、协商、对话的课堂教与学气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很好地辅助了教学,优化了课堂结构。
第二篇:《夸父逐日》教案
《夸父逐日》教学设计
边阳中学
陈俊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文言文中的词语解释,积累常用文言词语。
2、理解想像、夸张在神话中的作用。过程与方法
1、反复朗读,把握感情基调,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2、体会短文的表现手法,深刻领悟故事蕴含的寓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古人的探索精神、征服大自然的顽强意志。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和理解作品形象的精神品质。教学难点
多角度理解故事蕴含的寓意。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探究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同学们,在七年级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一篇神话,谁还能想起来这篇神话的名字叫什么?(生答:女娲造人)
那么,什么是神话呢?请同学们看投影:
(投影)
神话:关于神仙或神化的古代英雄的故事,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所以,神话作品通常具有超现实想象、夸张的浪漫主义特点。
那同学们都听过哪些神话故事呢?
(生回答: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嫦娥奔月、八仙过海等)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神话——夸父逐日(展示课题)。
二、作品介绍
关于《山海经》:(投影显示)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共18篇,作者不详,其中14篇是战国时期的作品,《海内经》4篇则为西汉初年作品。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具有多方面的学术价值。其中的矿物记录,为世界最早的有关文献。山海经一书的作者和成书时间都还未确定。现代多数学者认为,它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山海经》全书18篇,大致可分为《山经》、《海经》、《大荒经》三部分。《夸父逐日》选自《山海经 · 海外北经》。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小声自由读课文,并对照注释,初步理解文意。
2、学生齐声朗读。
3、学生。师点拨下列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投影)
逐走:竞跑,赛跑。
入日:追赶到太阳落下去的地方。
渭:渭水。
河:黄河。
泽:大湖,传说其大纵横千里,在雁门山北。
邓林:桃林。
4、请同学翻译课文。
(投影)
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还没赶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他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
5、播放《夸父逐日》动画,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四、合作、探究、交流学习
1、你怎么看待夸父这一人物?现在人们常以“夸父逐日”比喻什么?
生讨论交流,代表发言。
明确:
表面看来,夸父追日的行为是以失败告终,但上古时代的神话是人类用来表达征服自然愿望的一种手段,此类神话的着眼点并不在于最终的成败,而是以此来表现那种勇于探索、不怕牺牲、造福人类的可贵精神。
夸父是一个古代神话英雄,他有理想、有抱负,不怕困难,勇于探索;他不向自然屈服,敢于和自然斗争,甚至为此献身,有牺牲精神。
因此,(投影)
夸父是一个有胆量有决心,目标远大,气魄非凡,意志坚强的英雄人物。现在人们常以“夸父逐日”比喻人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
2、“弃其杖,化为邓林”这一结尾的用意何在? 答:丰富了神话的内涵,丰满了夸父的形象,表现了夸父勇敢追求,死而后已,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
3、你如何理解这则神话的主题?
生讨论交流,代表发言。明确:
(投影)
答:这个故事表现了夸父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积极)自不量力(消极)
4、从夸父这个人物身上,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
生讨论交流,畅所欲言。
示例:树立远大的理想,为了理想不畏艰难,不懈努力。
五、板书设计
夸父逐日
《山海经》
逐走—入日—欲饮 —不足 —渴死—弃仗—化林
六、课堂小结
《夸父逐日》是我国最早的神话之一。在这篇神话中,巨人夸父敢于和太阳竞跑,最后口渴而死,他的手杖化为桃林。这个奇妙的神话表现了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这篇神话对后世影响很大,现在人们常以“夸父逐日”比喻人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
七、布置作业
《夸父逐日》这篇神话表现了巨人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就你的认识,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读后感,题目自拟。
第三篇:夸父逐日教案设计范文
《夸父逐日》教学设计
[创意说明] 《夸父逐日》是一篇短小的文言文神话故事,篇幅短小,内容精练,意蕴丰富,易理解。学习本文,除朗读背诵、积累一些文言词汇、了解神话故事反映的内容外,重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说话能力、思维能力。本文按照了解神话—品读神话—拓展神话激活思维的过程来学习。
[教学目标]
1、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汇。
2、了解神话故事的含义及夸父形象。(教学重点)
3、拓展思维训练、口语训练。(教学重点)
4、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神话是我们文学天地中灿烂夺目的瑰宝。女娃造人的故事还记得吗?你还读过哪些神话故事?(盘古开天辟地,后羿射日,女娃补天,精卫填海)
2、讲述神话的产生和特点及《山海经》。
二、整体感悟(品读神话)
1、师配乐朗读。
2、生自由朗读,勾画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共同解决。逐走:竞跑,赛跑。
欲得饮:想要。
饮于河:黄河。
大泽:大湖。
邓林:桃林。
3、展示朗读,学生个体和集体朗读结合,激发兴趣。学生当众朗读,师生一起评点(可以从字音、语气、语调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4、全文仅37个字,但故事情节波澜曲折,这篇神话共分几个画面来描述夸父? 明确:逐走,入日——渴,饮于河渭——北饮大泽——道渴而死——弃杖化邓林
三、问题探讨
1、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夸父逐日》是我国最早的神话之一。在这篇神话中,巨人夸父敢于与太阳竞跑,最后口渴而死,他的手杖化为桃林。这个奇妙的神话表现了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2、你对夸父追日的行为有什么看法?你能不能写一段夸父临死前的内心独白?
明确:夸父是一个古代神话英雄,他不向自然屈服,敢于和自然斗争,甚至为此献身,更令人感动的是,死后,他的手杖,还要化成一片桃林,将顽强的生命延续下去。勇于探索、不怕牺牲、造福人类的可贵精神
(对夸父这个人物,学生会有分歧,可能有学生认为夸父是不自量力,教师对此也不要断然否定,应该保护学生争论问题的积极性。可以从神话故事的特点方面引导学生从积极方面理解夸父的行为,从而理解夸父的宏大的志向,巨大的气魄。)夸父临死前的内心独白:学生自写,然后交流。
3、对《夸父逐日》的结尾:弃其杖,化为邓林。应如何理解?
夸父口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那么,什么是“邓林”呢?“邓林”实有基础,在现在大别山附近河南、湖北、安徽三省交界处。据清代学者毕沅考证,“邓”“桃”音近,“邓林”即“桃林”。“邓林”为地名之说,与“邓林”即“桃林”之说并不矛盾。我们可以认为,“邓林”既是地名,也是“桃林”,“邓林”这一地名是因“邓林”的“桃林”之义而得名的。此处,“杖”与“桃林”同为木,形象上有相通之处;夸父的口渴如焚,与提供甘甜多汁果实和成片绿阴的“桃林”,在内容上也是相合的。夸父遗下的手杖化为一片桃林这一结尾,以富有诗意的高度想像力,丰富了《夸父逐日》这一神话的内涵,丰富了夸父的形象,表现了一种勇敢追求,死而不已,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使整个神话更具有浪漫主义的魅力。
4、成语“夸父逐日”(“夸父追日” “逐日”)意为:比喻人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
5、背诵课文。
四、拓展训练激活思维
1、朗读余光中的诗。
夸
父
为什么要苦苦去挽救黄昏呢? 那只是落日的背影。也不必吸尽大洋与长河,那只是落日的倒影。与其穷追苍茫的暮景,埋没在紫蔼的余烬,——何不回身挥杖,迎面奔向新绽的旭阳,去探千瓣之光的蕊心? 壮士的前途不在昨夜,在明晨,西奔是徒劳,奔回东方吧,既然是追不上了,就撞上!
2、学生四人小组讨论,谈谈读后感受。明确:余光中的诗引领我们换一个角度思考:所谓“追不上”,也并不表示
gameover,面对人生的困境与僵局,不是一味的勇往直前,浪掷生命于错误的目标上,而是冷静理性地思索确认方向追逐希望,一切都将有峰回路转的突破。
转换思维的视角,便柳暗花明。这就是逆向思维。3拓展思维训练。例:《愚公移山》是个寓言故事,传统看法往往从愚公移山的目的、精神的角度正面肯定愚公为修建一条通往山外的通衢大道、改善生存环境造,福子孙后代的良好动机和勇于面对困难不怕困难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和锲而不舍的精神。
逆向思维:与其搬山,不如搬家;移山贻误子孙; “愚公移山,精神可嘉,方法不当” ;我们做事情仅仅具有满腔热情和锲而不舍的精神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科学的方法,三者结合,才能把事情办好。创设情景:
(1)精卫填海:以自己弱小的力量要填平大海,写出他敢于向大自然挑战、持之以恒的精神。
我们还可以这样思考„„
(2)蜗牛:守旧、爬行主义、慢慢腾腾、四平八稳等。我们还可以这样思考„„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选代表展示讨论情况。
五、点评各组讨论结果。
六、布置作业
1、朗读背诵课文。
2、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练习。烈日下,沙漠中,两个疲惫的旅行者取出唯一的水壶摇了摇。一个旅行者说:“唉呀,太糟糕了,我们只剩半壶水了。”而另一个旅行者却高兴地说:“
。”
(1)另一旅行者会说些什么呢?
(2)两个旅行者的话分别说明了什么?
第四篇:夸父逐日读后感
夸父逐日读后感13篇
夸父逐日读后感1
我读了《夸父逐日》这个故事,我觉得这故事很有意义。
这篇故事是说夸父是个巨人,他想让大地变得永远有光明。就去追太阳,追到后口干舌燥,渴的难受极了,就喝干了两条喝的水,还不解渴,又要到雁门北边喝水,可在半路上倒下了。第二天这个地方就变成了山,山上不仅有绿油油的`小草还有果树。好给路人享用。(.)
夸父太伟大了,活着的时候为人类寻找光明,死后还不忘给别人做贡献。 我班已建立班级博客圈,欢迎来访^_^0 推荐
夸父逐日读后感2
我有一本神话书,里面有女娲补天、精卫填海……不过,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夸父追日了。
夸父是一个向往光明而不喜欢黑暗的巨人。每当黑夜来临,他就希望太阳在空中。终于,他动身了,一跑就是3000米,一直追到虞渊。夸父欣喜地伸出巨大的手臂,可是他实在是太渴太累了,他去喝渭河、黄河里的水,可是两条河被喝干了,还没有止住口渴。夸父又去喝大泽里的水,但是,还没到大泽,夸父就倒下了,他看着西沉的太阳长叹一声,把手杖奋力向前一抛,闭上眼睛长眠了。第二天有一座山,山的旁边有一片桃林……
夸父多伟大,为了光明为了太阳,提起长腿想把太阳固定在空中,这个想法多么伟大呀!遗憾的.是,你没有实现愿望就倒下了,不过,你还留下了桃林,给追录光明的人开了一条寻找光明的道路!
夸父逐日读后感3
夸父被大家选中,跟太阳赛跑把太阳追回来,让北方的家乡和江南一样暖。于是他跨出大步朝西方追去,追了几千几万里。他一直追到西方太阳落山的地方,他看到一轮又红又大的`火球就展现在眼前,他又兴奋、又激动。他想立刻伸出自己巨大的双手,把太阳捉住带回去。可是他已经跑了一天了,火辣辣的太阳晒得他口渴难忍,他便俯下身去喝黄河、渭河里的水。两条河的水都被他喝完了,可是他还是口干,他就又向北方跑的大泽河跑去,但是他在去大泽的路上就渴死了。
虽然夸父追太阳没有成功,但他的这种精神、毅力被后人传为佳话,并且激励有志之士不断进取。
夸父为了别人的愿望,却失去了自己的生命。我喜欢他的这种精神和毅力。
夸父逐日读后感4
今天我预习了第三十二课《夸父追日》,也就是最后一课,主要内容是: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位叫”夸父“的巨人,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紧接着就是漫长的黑夜。夸父喜欢光明,所以,夸父想知道太阳到底躲在哪里呢?
于是,夸父拿起手杖,提起长腿,就开始朝太阳落山的地方跑起,一眨眼就跑了2千里,突然夸父追到了一团火球,正准备伸手抓住火球的时候,他已经累的、渴的不行了,所以他朝和谁喝了两条大河。
最后,夸父变成了山。山的南边,有一大片枝叶茂密、鲜果累累的桃树,那是手杖变成的.。树上的味道鲜美的桃子,给追寻光明的人解渴,使他们精神百倍,奋勇前行。
词语小知识:1、普照:普遍地照耀。
2、精神百倍:精神好极了!精神到百倍。
3、原野:旷野;没有树林、建筑物或巨大岩石的大片土地。
感受:这位巨人真厉害,我要向他学习永不放弃的精神。
夸父逐日读后感5
今天我读了一个上古神话“夸父追日”,这个故事深深地吸引着我。夸父喜欢光明不喜欢黑暗,所以他想留住太阳。夸父追日虽然失败了,但是他坚忍不拔的毅力,很值得我们学习夸父的这种精神。
夸父在追日的过程中喝掉了黄河和渭河的水,但是他还没有放弃他的目标,继续追日,最后还是渴死在了虞渊。我今后一定要学习夸父追日的`这种精神,在生活和学习中我们有了目标就一定要不怕困难地完成。夸父倒下时就变成了一座大山,夸父的手杖变成的鲜果累累的桃林,夸父虽然倒下了,但是他还给后代留下了鲜果累累的桃林,追随光明的人吃了会精神百倍,奋勇向前,夸父到死还想着为人们造福,激励着人们向他们的目标前进。
读了这篇文章对我有很大的激励,我一定要有目标一直向那个目标前进,不要半途而废。夸父的失败不是他没有付出,是因为他违背了自然界的规律。世界上的任何成功都要付出艰苦劳动,都要受到曲折,没有一帆风顺的。
夸父逐日读后感6
今天我读了《夸父逐日》这个神话故事。这个故事主要讲了北方的冬天寒冷而又漫长,夸父为了想让太阳多留一会儿,于是开始追赶太阳,他历经重重磨难,但还是没有追上太阳,他又累又渴,最后摔倒在地死去了,但在他死去的一瞬间,他把拐杖扔了出去,拐杖变成了一片桃树林,身体变成了一座高山。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夸父虽然没有追上太阳,但他仍旧是一个大英雄,他有一种永不放弃的精神。我们要学习他这种精神,在知识的海洋里我们要永不放弃地去探索和追求,学习更多的文化知识。
人,是永远尊重那些为了理想而不懈追求的`人。最看不起的就是那种没有追求,没有抱负的人。
夸父逐日读后感7
读过神话故事《夸父逐日》之后,更加坚定了我学习的勇气和信念。
在一个非常寒冷的冬天,英雄夸父突然想到:若能追上太阳,让他多留一会儿,是这里的人们得到温暖,那该多好啊!于是,他就开始实现自己的梦想,太阳跑到那里他就追到哪里,可是,太阳喷射出来的炙热火焰把夸父烤得口干舌燥。他喝完了黄河水和渭河水,但还是渴得要死。最后,他摔倒在地,死了。
但他身子倒下的'地方变成了一座连绵起伏的大山,他扔出去的那根手仗变成了果林,为后来的行人寻了方便。夸父没追上太阳,但他临死前还想着那些走路又渴又累的人,为他们留下了长满鲜美果子的果林。
这个故事说明了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有信心,有夸父的精神,什么困难都能克服,什么目标都能达到。
夸父逐日读后感8
看了《夸父逐日》这个神话故事以后,我的感触很深。夸父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不怕牺牲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还有夸父逐日的故事有其极为深刻的寓意。它说明“只有重视时间和太阳竞走的人,才能走得快;越是走得快的人,才越感到腹中空虚,这样才能需要并接收更多的水(不妨将水当作知识的`象征);也只有获得更多的水,才能和时间竞走,才能不致落后于时间”。夸父逐日是为了给人类采撷火种,使大地获得光明与温暖。夸父是“盗火英雄”,是中国的普罗米修斯。还有人把夸父逐日看成是自然界的一种争斗,夸父代表“水”,而太阳代表“火”。水神、火神相争,水火不容。夸父逐日的故事,给人以丰富的想象,也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如何理解这个故事,它积极的意义在于,人们以各自不同的理解,去认识这个世界,去实现自己美好的逐求。
夸父逐日读后感9
传说中,夸父追逐着太阳,不知疲倦地追逐太阳。有人说你不自量力,有人说你浪费光阴,也有人说你愚昧无知。他们又怎么会了解你心中的梦想?你心中的壮志?你心中的追求?
夸父,你倒下了,你巨大的身躯不屈服地倒下了,你一定希望有人来走完你未走完的路吧。要不,怎么会留下那一片邓林呢?
太阳,我终将有一天追赶上你,去探求你的神秘,也完成夸父的遗愿。
夸父,我,能否像你一样拥有停不下的脚步?当我遇到峡谷,你一定要鼓励我继续走下去啊;当我遇到险峰,你一定要激励我爬上去啊,当我遇到河流,你一定要帮助我游过啊!
我不想要征服自然,我也不想要光照千秋的'辉煌业绩,我只想要踩出属于自己的一条路,通过太阳落下的路。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今日,我举杯邀日,与日共饮。夸父做不到的我也要做到。
夸父逐日读后感10
今天,我学习了上古神话这一单元的《夸父追日》这篇课文,了解到了古代神话人物夸父的故事。
这个故事讲的是巨人夸父向往光明,不喜欢黑暗,为了留住太阳的光明,就勇往直前,不顾个人的劳累,直至牺牲自己的生命,去追赶太阳的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是,太阳虽然是抓不住的,但是我们为了追求一个光明的和正确的理想目标,就应当努力的去奋斗,就要不怕辛苦、克服千难万险也要努力的去实现它。夸父追日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不怕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为了心中的梦想,为了光明,勇往直前,直到筋疲力尽。
虽然这只是一个神话故事,但是夸父追日不怕千辛万苦的精神,会一直激励着我,向着自己的目标,不怕吃苦,努力前进!
夸父逐日读后感11
《夸父逐日》这个故事相信大家都听说过,这个故事所宣扬的道理让人每每想到就非常受感动。
故事讲述了一个名为夸父的巨人,想着让太阳带给大地光明,为能够将太阳固定在天上,就千里奔波追赶太阳,希望留住太阳。可是因为太阳太过炙热了,夸父变得非常口渴,饮干了两条长河的水,最终还是因为口干舌燥、疲劳过度倒在了路上。夸父死后躯体化为了大山,他的手杖化为植物枝干,茂密地生长出一片桃树林。
读完《夸父逐日》之后,我深深地受到了感动,我钦佩夸父这个人为了大众苍生而牺牲自己。这种大仁大义是值得叫人称颂的,夸父我了人们的幸福,为了大地能够充满光明,努力追赶梦想,努力完成自己的.梦想,虽然最终没有能够完成梦想,可是这种追日精神可歌可泣。
生活当中,我往往很懒惰连自己的事情也做不好,相比较夸父,我感到惭愧。我觉得,我们这一代学生就应该学习夸父逐日的精神,为自己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去实现理想。
夸父逐日读后感12
夸父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神话故事里的传奇人物,来自神话故事——夸父追日。夸父的精神让我感慨万分,因为他的精神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都可以拥有的,那就是坚持不懈。夸父是个喜欢光明磊落的人,每当太阳下山的时候,天便黑了。夸父想:太阳每天都会掉在地上,我要找到太阳让太阳永远停在天上。读到这我感叹:夸父你的理想真大啊!下午,太阳落山了,夸父追太阳去了,他边跑边大声的喊:”太阳,太阳,请你不要走,我有话想对你说。“跑了很久,夸父精疲力尽,他远远的望见了一条小河,他跑到小河旁一直喝一直喝,没一会他就把河水喝了一滴也不剩,但是他也没有想过放弃又接着追太阳。读到这我又感慨,你真有毅力了。就这样夸父一直坚持,直到他喝完了十几条大河。我不得不再次感叹,你太有毅力了。而当太阳不再跑时,夸父却累得倒下了,然后夸父变成了大山。
虽然这只是个神话故事,但夸父坚持不懈的精神真值得我们学习啊!
夸父逐日读后感13
读完《夸父追日》以后,我认为夸父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文中夸父曾经想过,每天夜里,太阳跑到哪里去了呢?他不喜欢黑暗,喜欢光明。所以夸父他去追赶太阳,把它抓住,叫它固定在天上,让大地永远光明。
为了实现他的梦想,夸父拿起手杖去追赶太阳,追啊,追啊,跨过了黄河、渭河,并且口渴得还把河里的水都喝光了,但是夸父没有停下来休息,又飞快的朝北方的`大泽跑去,他跑跑啊跑,一直朝着太阳的方向跑去,可惜的是,他还没到虞渊,就轰然倒下了。他虽然没有成功地实现他的梦想,但是他的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
如果没有坚持不懈的精神,我就不能坚持地学习书法,那是我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学习书法的,有的是楷体,不管刮风下雨每个星期日都去学习书法,直到现在。
夸父的那种锲而不舍,坚持不懈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以后我们干任何事情要像夸父一样有坚持到底的决心,千万不要半途而废呀!
第五篇:夸父逐日教案[范文模版]
夸父逐日
武胜关镇中心中学:张凤玲教学目标
1、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汇。
2、了解神话故事的含义及夸父形象。
3、拓展思维训练、口语训练。
4、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难点
1、了解神话故事的含义及夸父形象。
2、拓展思维训练、口语训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 请同学们说一说你所知道的一些古代神话故事。
生:《后羿射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嫦娥奔月》、《牛郎织女》、《七仙女下凡》„
2、师: 现在,老师播放一段“夸父追日”的动画片,请大家看后猜一个四字词语。今天的课就跟这个词语有关。请大家翻开课本,我们一起学习《夸父逐日》。大家都知道这个动画片的名字是《夸父逐日》,动画片很有趣。今天,我们就来拜读文言作品《夸父逐日》,相信会给你带来不同的感受。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新课。
1、师:什么是童话?
生:关于神仙或神话的古代英雄的故事,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所以,神话作品通常具有超现实想象、夸张的浪漫主义特点。
2、师:介绍《山海经》。
3、范读课文,注意朗读节奏,然后学生自读课文。
四、自学目标:
疏通文意,积累字词。
五、自学指导:小组合作,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见多媒体)
六、检查自学情况:
逐走:竞跑,赛跑。
入日: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
欲:想要。
河:黄河。
大泽:大湖。
邓林:桃林。(“邓林”在现在大别山附近河南、湖北、安徽三省交界
处。据清代学者毕沅考证,“邓”“桃”古音同,邓林即“桃林”。
5、比一比:
师: 请同学们把本文以小故事的形式给大家讲一讲,看谁讲的精彩。
生:每个小组推荐一名代表讲故事。
6、师:以小组为单位翻译课文,看哪个小组翻译得又快又准又好。
生:在本组找两名学生,一个学生读原文,另一个学生翻译。
7、出示课文翻译。
8、师:你怎么看待夸父的 “逐日”?(欣赏动画)
生:失败的英雄„„
四、学生当堂背诵课文。
师评价。
五、小组讨论。
1、对《夸父逐日》的结尾:弃其杖,化为邓林。应如何理解?
夸父口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那么,什么是“邓林”呢?“邓林”实有基础,在现在大别山附近河南、湖北、安徽三省交界处。据清代学者毕沅考证,“邓”“桃”音近,“邓林”即“桃林”。“邓林”为地名之说,与“邓林”即“桃林”之说并不矛盾。我们可以认为,“邓林”既是地名,也是“桃林”,“邓林”这一地名是因“邓林”的“桃林”之义而得名的。此处,“杖”与“桃林”同为木,形象上有相通之处;夸父的口渴如焚,与提供甘甜多汁果实和成片绿阴的'桃林',在内容上也是相合的。夸父遗下的手杖化为一片桃林这一结尾,以富有诗意的高度想像力,丰富了《夸父逐日》这一神话的内涵,丰富了夸父的形象,表现了一种勇敢追求,死而不已,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使整个神话更具有浪漫主义的魅力。
2、成语“夸父逐日”(“夸父追日” “逐日”)意为:比喻人有宏
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
3.师:你怎么看待夸父这一人物?
生: 夸父敢和太阳竞跑,说明夸父是一个有胆量有决心,目标远大,气魄
非凡,意志坚强的英雄人物。
(对夸父这个人物,学生会有分歧,可能有学生认为夸父是不自量力,教师对
此 也不要断然否定,应该保护学生争论问题的积极性。可以从神话故事的特点方面引导学生从积极方面理解夸父的行为,从而理解夸父的宏大的志向,巨大的气魄。)
4、师:你如何理解这则神话的主题?
(夸父形象明确了,这一个问题也就好解决了。从夸父这一形象,我们可以
感受到古代人民敢于探索自然、走进自然的勇气和美好愿望。关键是要用神话的特点来引导学生。)
六、拓展延伸。
师:从夸父这个神话人物的身上,我们得到了什么启示?
生:各抒己见。(从树立远大理想,为实现理想不畏艰难,不懈努力方面谈)
七、教师小结。
《夸父逐日》是我国最早的神话之一。夸父是一位十分传奇的人物。他是一个善
于奔跑的巨人,他与太阳竞跑,口渴如焚,虽然接连喝干了黄河和渭河两条大河,仍不解渴,又赶往大泽,终于没来得及喝大泽的水而渴死。他遗下的手杖,化为一片桃林,还能为人类造福。真是气概非凡。夸父这一神话人物形象,具有超现实的想象、夸张的浪漫主义魅力。
八、课外阅读《精卫填海》。
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枯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反,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1、自学目标:疏通文意,积累字词。
2、自学指导:小组合作,借助工具书翻译全文。
译文:再向北走二百里,有座山叫发鸠山,山上长了很多柘树。树林里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乌鸦,头上羽毛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名叫精卫,它的叫声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这其实是炎帝小女儿的化身,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泳,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浊漳河就发源于发鸠山,向东流去,注入黄河。
3、解释下列带点的词语:
⑴北二百里(向北)⑵曰发鸠之山(叫)
⑶其状如乌(像)⑷其鸣自詨(呼唤自己的名字)
⑸溺而不反(溺水)⑹故为精卫(所以)
⑺以堙于东海(湮没)
4、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
翻译: 它的形状像乌鸦,头部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名叫“精卫”.②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翻译:经常口衔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浊漳河就发源于发鸠
山,向东流去,注入黄河。
5、师送给同学们一句话:(当我们遇到困难自己应该去争取)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顾城
八、布置作业。
扩写:发挥你的想象,利用你的创造,把夸父逐日扩写成300字左右的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