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八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第一单元 经典驿站
一、《论语》十三则:
(一)《论语〃宪问》(二则)
目标定向:
1.聆听圣贤关于做人处事的语重心长的教诲,明确‚德与言,仁与勇‛的辩证关系。2.用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来教育学生做一个真正有道德、有修养的人。3.结合时代的需要,培养学生道德素质,完善学生个性和人格。教学方法:
采用耐心疏导、情感感染、交流研讨、实践锻炼等生动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
一、入境生趣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事实上:一种文化也孕育着一种文明。‚泱泱大国,礼仪之邦‛的东方文明,正是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铸就的辉煌。
当我们掀开那悠久的历史,深入那灿烂的文化,研读那深邃的思想时,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古代强国,领略到的是堪称世界奇葩的灿烂文化,惊叹的是凝聚着民族智慧的伟大发明。
让美国《人名年鉴手册》列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的孔子,其思想博大精深;享有世界级艺术奇观之称的敦煌莫高窟光彩照人;被日本人顶礼膜拜的是传播中国古代文化的高僧鉴真。不仅如此,我们的诸子百家的‚大争鸣‛比欧洲的‚文艺复兴‛早了两千多年;我们的元杂剧比莎士比亚的剧作早了几个世纪;我们的‚芦沟晓月‛让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叹为观止。所有这一切都堪称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奇葩、世界艺术的精华。
伟大的祖国:不朽的文化、深刻的思想、精辟的学术,穿越历史的隧道,跨越无垠的时空,影响着的不仅是自己,还有全世界诸多的人们。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古代圣贤关于做人处事的语重心长的教诲,让他们的思想点燃我们思想的火花、心灵的明灯。
二、朗读选文,自学生疑
1、有德者必有言: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2、以德报德: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三、理解文意,学习释疑
1、孔子说:‚有德行的人一定有善言,有善言的人不一定有德行。有仁德的人一定有勇气,有勇气的人不一定有仁德。‛
这一章解释的是言论与道德、勇敢与仁德之间的关系。这是孔子的道德哲学观,他认为勇敢只是仁德的一个方面,二者不能划等号,所以,人除了有勇以外,还要修养其他各种道德,从而成为有德之人。
2、有人说,‚用恩德来报答怨恨,怎么样?‛孔子说:‚那用什么来报答恩德呢?应该用正直报答怨恨,用恩德来报答恩德。‛
四、师生交流,点难拨疑
1、为什么说‚有德者必有言‛呢?
2、‚以德报怨‛是道家思想,孔子主张‚以直报怨‛,你赞同哪一种抱怨方式?为什么?
五、共同研讨,反思学习
1、一个有道德的人一定有精妙的言论,这是言行一致;但有精妙言论的人未必都是有道德的人,因为生活中难免有心口不一的奸佞之人。一个仁者一定有大勇,无私无畏,见义勇为;而勇者却不一定有仁,有的人惊世骇俗,一朝之忿而不顾身家性命,这只是匹夫之勇,是血气方刚之辈。‚德与言,仁与勇‛的辩证关系在这里被孔子一言道破。
2、报德、抱怨是人们生活中常遇到的问题,其实这是一个做人的原则问题。孔子主张‚以直报怨‛以直道而行,是主张明辨是非的。
六、引导实践,修养身心
1.在生活中,你能分辨言行一致、或心口不一的人吗?怎样才能成为言行一致的人? 2.现实生活中,怎样才能做到‚以直报怨‛或‚以德抱怨‛,宽容地对待别人?
第一单元 经典驿站
一、《论语》十三则:
(二)《论语〃卫灵公》(四则之1、2则)
目标定向:
1.聆听圣贤关于做人处事的教诲,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
2.用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来教育培养学生 ‚仁爱孝悌‛、‚重义轻利‛、‚谦和礼让‛、‚真诚守信‛等各方面的美德。
3.结合时代的需要,培养学生道德素质;提高学生道德修养,完善学生个性和人格。教学方法:
采用自学感悟、情感感染、交流研讨、实践锻炼等生动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
一、入境生趣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由于孔子对现实人生和社会生活有很深刻的认识,《论语》中颇多言简意赅、富含哲理性和启发性的语句。它对很多文化名人产生深远的影响。毛泽东很喜欢《论语》,曾经借用《论语》中‚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这句话给他的女儿们取名为李敏、李讷,希望她们成为少说空话,多做实事的人。
二、朗读选文,自学生疑
1、子曰:‚可与言而不与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通‚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2、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三、理解文意,学习释疑
1、孔子说:可以跟他交谈而不跟他交谈,这是失去了可以交谈的人。不可以跟他交谈而跟他交谈,这是浪费言词。明智的人既不失人又不失言。
(可以同他谈的话,却不同他谈,这就是失掉了朋友;不可以同他谈的话,却同他谈,这就是说错了话。有智慧的人既不失去朋友,又不说错话。)
2、孔子说:‚志士仁人,没有贪生怕死而损害仁的,只有牺牲自己的性命来成全仁的。‛
四、师生交流,点难拨疑
‚杀身成仁‛被近现代以来某些人加以解释和利用后,似乎已经成了贬义词。我们应当怎样理解呢?
其实,我们认真、深入地去理解孔子所说的这段话,主要谈了他的生死观是以‚仁‛为最高原则的。生命对每个人来讲都是十分宝贵的,但还有比生命更可宝贵的,那就是‚仁‛。‚杀身成仁‛,就是要人们在生死关头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要保全‚仁‛。自古以来,它激励着多少仁人志士为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而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五、共同研讨,反思学习
重仁义是儒家的重要思想。这关系到个人的修养以及对生命价值的看法。当生与义矛盾时,孟子也说要‚舍生取义‛,对‚杀身成仁‛你是怎样看的?
六、引导实践,修养身心
孔子说:可以对一个人直言不讳,那人便是自己的朋友。如果看到他发生错误,宁可对他下一个警告,即使他现在因此对自己不谅解都可以,但等到他失败了,就会想到我对他说的话是有益的,那就是对得起人。你能做到‚不失人吗‛?
从人生经验中知道,朋友之间这样,在家庭中亲人之间也是这样,正在对方不如意的时候,去提出问题来谈,谈了也是白谈,这是时机不对。所以,人与人之间,说话真难。学校里同学之间相处,经常会碰到这种事情。你能做到不失言吗?
第一单元 经典驿站
一、《论语》十三则:
(二)《论语〃卫灵公》(四则之3、4则)
目标定向:
1.聆听圣贤关于做人处事的教诲,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
2.用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来教育培养学生 ‚仁爱孝悌‛、‚重义轻利‛、‚谦和礼让‛、‚真诚守信‛等各方面的美德。
3.结合时代的需要,培养学生道德素质;提高学生道德修养,完善学生个性和人格。
教学方法:
采用自学感悟、情感感染、交流研讨、实践锻炼等生动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
一、入境生趣
讲述《令狐荐贤》的故事:故事讲述了唐宣宗教界时,令狐绹任宰相,他想向唐宣宗推荐李远,因为唐宣宗听了别人的话,死活也不答应。令狐绹认定李远有真才实学,对宣宗说:‚我们不能因为谁言辞动听而提拔他,也不能因为一句话埋没了人才啊!‛唐宣宗连连点头,李远去了杭州后,果然把杭州治理得井井有条。
这个故事使我明白了:什么事都要经过深思熟虑,不能听了花言巧语就上当,更不能因为一句话埋没了人才。
孔子认为,在评价和了解一个人的时候,不能只是看他说了什么,还要看他做了什么。孔子最初对人是听到人家说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但是后来,他从弟子宰予白天睡懒觉这件事上认识到这种看法的偏颇,于是改变了原来的想法,他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孔子认为,对一个人,不仅要听他说的,而且更重要的是‚观其行‛,也就是要考察人的实际行为。
历史上‚以言举人‛结果却坏了大事的例子很多,比如战国时的赵孝成王以言取人,任用了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替代老将廉颇,结果赵军在长平之战中大败,四十万赵军被俘活埋。三国时期,著名军事家诸葛亮素有知人之名,但也同样犯了以言取人的毛病,用了言过其实、不懂实战的马谡当大将,结果失了街亭,最后不得不‚挥泪斩马谡‛…… 明代学者王夫之评价孔子所说的‚以言取人,失之宰予‛,这句话是千古以来言语虽简短,却是非常重要的一句话。
二、朗读选文,自学生疑
3、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4、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三、理解文意,学习释疑
3、孔子说:‚君子不凭一个人说的话来举荐他,也不因为一个人不好而不采纳他有价值的言论。‛
4、子贡问怎样实行仁德。孔子说:‚做工的人想把活儿做好,必须首先使他的工具锋利。住在这个国家,就要事奉大夫中的那些贤者,与士人中的仁者交朋友。‛
四、师生交流,点难拨疑
1、什么是君子呢?
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句话在民间已为人们所熟知,说明了什么道理呢?
五、共同研讨,反思学习
孔子注重因材施教,对同样一个问题,不同的人提问会得到不同的答案。如颜渊问仁,孔子说:‚为仁由己‛;仲弓问仁。则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结合颜渊、仲弓、子路等人的性格、经历,想一想孔子为什么要对‚为仁‛这个问题做不同的解释。
六、引导实践,拓展延伸
1、你是如何‚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的?
2、课外阅读《论语》,积累关于君子之德的言论,看看那些是自己应当具备的美德。
第一单元
经典驿站
一、《论语》十三则:
(三)《论语〃季氏》(四则之1、2则)
目标定向:
1.聆听圣贤关于做人处事的语重心长的教诲,明确交益友与损友的利害关系。2.明确何谓有益的乐趣,何谓有害的乐趣。
3.结合时代的需要,培养学生道德素质,完善学生个性和人格。教学方法:
采用耐心疏导、情感感染、交流研讨、实践锻炼等生动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
一、入境生趣
好的孩子们在一起,攀比的不是梳妆打扮,吃喝玩乐,而是成绩,大家暗中较劲,你追我赶,看了就叫人舒心。且不要说恶友,即使交上一个不对路的朋友,麻烦也就接踵而至。初中的孩子,世界观尚未形成,这种年龄的孩子尤其有逆反心理,自以为自己什么都懂了,父母的话很难听进去。在这种情况下,不同家庭环境、生活习惯,不同审美观点、生活情趣,不同处世原则,不同学习态度的朋友,便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
自古以来,人们一直重视交友,就是传统的文化也非常重视交友的重要。俗话说:‚鱼有鱼伙,虾有虾伴。‛‚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就是正统的儒家思想也十分重视交友的选择。孟母三迁接芳邻,是重视孩子耳濡目染的教育典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理学思想的重要内容。
二、朗读选文,自学生疑
1、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①。友直,友谅②,友多闻,益矣。友便辟③,友善柔④,友便佞⑤,损矣。‛
〘注释〙 ①损:损害。②谅:信实。③便辟:阿谀奉承。④善柔:当面恭维,背后诽谤。⑤便佞:花言巧语。
2、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晏乐,损矣。‛
〘注释〙节礼乐:孔子主张用礼乐来节制人。骄乐:骄纵不知节制的乐。佚:同‚逸‛。晏乐:沉溺于宴饮取乐。
三、理解文意,学习释疑
1、孔子说:‚有三种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同正直的人交朋友,同诚实的人交朋友,同见多识广的人交朋友们,这是有益的。同阿谀奉承的人交朋友,同当面恭维,背后诽谤的人交朋友,同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这是有害的。‛
2、孔子说:‚有益的喜好有三种,有害的喜好有三种。以礼乐调节自己为喜好,以称道别人的好处为喜好,以有许多贤德之友为喜好,这是有益的。喜好骄傲,喜欢闲游,喜欢大吃大喝,这就是有害的。‛
四、师生交流,点难拨疑
1、人生不可无友,交友是很有必要的,我们该交怎样的朋友呢?
2、人生须有快乐,人们对于快乐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我们应该养成自己的快乐观呢?
五、共同研讨,反思学习
我们应怎样培养‚道人之善‛的乐趣?
六、引导实践,修养身心
孔子曰:‚乐多贤友‛,你是否以交了贤明朋友为快乐?读读房龙著的《与世界伟人谈心》,谈谈你是否经常与古往今来的为人谈心?
第一单元 经典驿站
一、《论语》十三则:
(三)《论语〃季氏》(四则之3、4则)
目标定向:
1.聆听圣贤关于做人处事的语重心长的教诲,明确君子有三戒。2.明确没有私心是孔子教育的真谛。
3.结合时代的需要,培养学生道德素质,完善学生个性和人格。教学方法:
采用自学感悟、情感感染、交流研讨、实践锻炼等生动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
一、入境生趣
于丹女士说:在我们人生的每个阶段,都要去用理性的侵绳去约束自己的情感和欲望的野马,达到中和调适,使人生更有意义,使社会更加和谐。孔子将人生分为三个阶段,对人慎戒,生命的成长虽是连续不断的历程,但呈现阶段性,每一个阶段都有特殊的发展任务与危机,惟有透过学习,才能顺利度过危机,找到生命的意义。
二、朗读选文,自学生疑
1、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2、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
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注释〙陈亢,字子禽,是孔子弟子。伯鱼,名鲤,孔子之子。
三、理解文意,学习释疑
1、孔子说:‚君子有三种事情应引以为戒:年少的时候,血气还不成熟,要戒除对女色的迷恋;等到身体成熟了,血气方刚,要戒除与人争斗;等到老年,血气已经衰弱了,要戒除贪得无厌。‛
2、陈亢问伯鱼:‚你在老师那里听到过什么特别的教诲吗?‛伯鱼(孔鲤)回答说:没有呀。有一次我父亲独自站在院子里,我‚趋而过庭‛(什么叫‚趋‛呢,‚趋‛就是小步快走,是表示恭敬的动作,在上级面前、在长辈面前你走路要‚趋‛,低着头,很快地走过去,这叫‚趋‛。孔鲤看见父亲孔子站在庭院里面,于是低着头快步从庭院里走过),父亲说:‚学《诗》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诗》,就不懂得怎么说话。‛我回去就学《诗》。又有一天,他又独自站在院子里,我快步从院子里走过,他说:‚学《礼》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礼》,就不懂得怎样立身行事。‛我回去就学《礼》。我就听到过这两件事。陈亢回去高兴地说:‚我提一个问题,得到三方面的收获,听了关于《诗》的道理,听了关于《礼》的道理,又听了君子不偏爱自己儿子的道理。‛
陈亢对同是学生的老师儿子孔鲤有所羡慕,理所当然,于是侧面向孔鲤了解孔子在家中是否为他开小灶,而孔鲤回答的也同样听老师说过,但陈亢没有失望,反而能‚问一得三‛。知道老师表理如
一、言行一致,对学生一视同仁,并未因孔鲤是自己的儿子而留有私心。
四、师生交流,点难拨疑
当今,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思想文化意识的并存。再读孔子的三戒,有什么现实意义?
五、共同研讨,反思学习
人生活在社会里,无欲无求似不可能,但怎样才能在社会生活中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绪呢?
六、引导实践,修养身心
《诗礼传家》讲了‚庭训‛的来历。后来,‚庭训‛专指父亲的教诲。父亲对儿子的教育,在古代就叫‚庭训‛,有时也泛指家庭教育。中国人自古注重庭训家教,你读过知道哪些关于庭训家教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第一单元 经典驿站
一、《论语》十三则:
(四)《论语〃阳货》(三则之1)
目标定向: 1 积累文言词语,2 归纳析孔子及其弟子有关观点; 能结合实际,对孔子观点作出自己的评析。
教学方法:
采用自学感悟、情感感染、交流研讨、实践锻炼等生动多样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入境生趣
同学们谁知道‚割鸡焉用牛刀‛这一成语的意思及出处?
杀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出处《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示例‚~‛?不劳温侯亲往,吾斩众诸侯首级,如探囊取物耳。(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回)
二、朗读选文,自学生疑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示例‚~‛?不劳温侯亲往,吾斩众诸侯首级,如探囊取物耳。
三、理解文意,学习释疑
〘译文〙 阳货想见孔子,孔子不见,他便赠送给孔子一只熟小猪,想要孔子去拜见他。孔子打听到阳货不在家时,往阳货家拜谢,却在半路上遇见了。阳货对孔子说 :‚来,我有话要跟你说。‛阳货接着说:‚把自己的本领藏起来而听任国家迷乱,这可以叫做仁吗?‛孔子说:‚不可以。‛阳货说:‚喜欢参与政事而又屡次错过机会,这可以说是智吗?‛孔子说:‚不可以。‛阳货说:‚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年岁是不等人的。‛孔子说:‚好吧,我将要去做官了。‛
四、师生交流,点难拨疑
〘评析〙阳货是孔子在政治上非常鄙视和反对的‚乱贼臣子‛,孔子不愿意与其交往,更不愿意去他手下做官。但是却屈于礼制的要求,不得不在接到阳货送来的礼物之后回拜他。可见这样的礼制本身就是有缺陷的,孔子明明知道这是阳货的计策,还要去,是为不明智。孔子内心根本就不想去见阳货,所以故意选择阳货不在家的时候去拜访,这样种行为本身是不诚实,是一种虚伪。‚邦无道则不仕‛是孔子学术的一个重大原则,可是面对阳货对这一原则的批判,孔子居然被驳斥得哑口无言,连声称是,可见,孔子主张的这一原则是多么软弱无力。事实上,从孔子为管仲的行为辩护,以及孔子面对弟子的反对和质疑还要坚持去为谋反的公山弗扰的手下去做官,都可以看出孔子对‚邦无道则不仕‛这一原则,是自相矛盾的。
五、共同研讨,反思学习
由孔子的观点我们亦可以看出,儒家思想作为个人修身养性提高道德水准的思想则可,要想作为治国安邦的思想,也许以前曾经有效过,但是在今天,是已经完全落伍和不适用了。
六、拓展延伸
丰厚文化底蕴 ‚《诗》三百首‛为什么可以‚一言以蔽之‛? 孔子认为‚好学‛者必须具备哪两点?为什么颜回死了,孔子就说没有了‚好学‛者? 孔子说‚诵《诗》三百‛‚虽多,亦奚以为‛其实质是在强调什么? 4 陈亢为什么要质问孔子的儿子伯鱼? 伯鱼的回答说明了除了说明孔子强调学诗学礼的重要性外,还是说明了什么? 6 陈亢为什么而‚喜‛,这个‚喜‛说明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割鸡焉用牛刀‛是一个比喻,那么其中的‚鸡‛和‚牛刀‛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8 ‚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这话原本是谁说的?它与上一段是怎样关联的?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基本含义是什么?强调突出什么?它对社会发展将产生怎样影响?)9 孔子最后说这句话时应该是怎样的神态?子游和其他同学又应该是怎样的情状? 10 ‚六言‛是指哪六种品德? 11 说这‚六蔽‛其用意是强调什么? 学诗对于自己有什么好处?对于做人又有什么意义?至少也有什么作用? 孔子告诫儿子如果不学《周南》《召南》,就‚犹正墙面而立‛,这个比喻是要说明什么? 14 子游为什么瞧不起子夏的学生弟子?其中所表现出来的知识观与孔子与什么关系? 15 子夏为什么又说子游的话是错误的?他与子游的分歧点在什么地方?
第一单元 经典驿站
一、《论语》十三则:
(四)《论语〃阳货》(三则之2)
目标定向:
1.聆听圣贤关于做人处事的语重心长的教诲,明确恭、宽、信、敏、惠的儒家思想。2.明确孔子教育的真谛。
3.结合时代的需要,培养学生道德素质,完善学生个性和人格。教学方法:
采用自学感悟、情感感染、交流研讨、实践锻炼等生动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
一、入境生趣
于丹女士说:在我们人生的每个阶段,都要去用理性的侵绳去约束自己的情感和欲望的野马,达到中和调适,使人生更有意义,使社会更加和谐。孔子将人生分为三个阶段,对人慎戒,生命的成长虽是连续不断的历程,但呈现阶段性,每一个阶段都有特殊的发展任务与危机,惟有透过学习,才能顺利度过危机,找到生命的意义。
二、朗读选文,自学生疑
〘原文〙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三、理解文意,学习释疑
1、〘译文〙子张向孔子问仁。孔子说:‚能够处处实行五种品德。就是仁人了。‛子张说:
‚请问哪五种。‛孔子说:‚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能够使唤人。‛
2、理解恭、宽、信、敏、惠的含义
四、师生交流,点难拨疑
〘评析〙‚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这些确实都是人类的美德,作为个人的道德修养,能够具备这些自然好。但是如果认为具备了这些美德就一定能有怎样的好处,那就不很妥当了,甚至也是非常靠不住的。比如,一个人庄重固然可以避免受到庄重的人侮辱,但却不一定能避免受到不庄重的人的侮辱。
五、共同研讨,反思学习
一个人诚信,自然会比不诚信的人优先受到任用,但是诚信只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之一,仅仅做到诚信还是远远不能满足被任用的要求的,被任用的主要因素还是要有才能。至于做到慈惠,原本是做人的本份,如果是为了方便使唤人才去故意慈惠,那未免失去了慈惠的本意。
六、拓展延伸
仁的发现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第一单元 经典驿站
一、《论语》十三则:
(四)《论语〃阳货》(三则之3)
目标定向:
1.聆听圣贤关于做人处事的语重心长的教诲,明确孝的儒家思想。2.明确孔子教育的真谛。
3.结合时代的需要,培养学生道德素质,完善学生个性和人格。教学方法:
采用自学感悟、情感感染、交流研讨、实践锻炼等生动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
一、入境生趣
我们提倡爱的回报,古人讲善有善报,看看孔子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
二、朗读选文,自学生疑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三、理解文意,学习释疑 译文:
宰我问:‚三年守孝期太长了,君子三年不行礼,礼必坏;三年不奏乐,乐必崩。陈谷吃完,新谷又长,钻木取火的老方法也该改一改了,守孝一年就够了。‛孔子说:‚三年内吃香饭,穿锦衣,你心安吗?‚心安。‚你心安你就做吧。君子守孝,吃鱼肉不香,听音乐不乐,住豪宅不安,所以不做,现在你心安,那么你就做吧。‛宰我走后,孔子说:‚宰我真不仁德,婴儿三岁后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三年的丧期,是天下通行的丧期。难道他没得到过父母三年的怀抱之爱吗?‛ 重点字词:
期(一词多意)女(通假字)
四、师生交流,点难拨疑
从以上对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在孔子的心目中,三年之丧这一礼制,并不是毫无意义的一种形式,实际上,它是儿女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一种恰当的方式。一个真正热爱和怀念父母的人,会自觉地遵守这一规定,否则便于心难安。这种发自内心的真挚感情,孔子称之为仁。仁既是礼所由生的内在根据,也是人们自觉守礼的内在动力。只有仁发于心,则行才能合于礼,仁心不动,礼就失去了根据,变成一堆毫无意义的虚文。既然是虚文,当然就可以随意改动,也可以随意废弃了。宰我欲改三年丧制,孔子便斥之为‚不仁‛,原因即在于此。由此可见,所谓礼的本质内涵不是别的,正是仁。孔子说: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
五、拓展延伸 的确,为人而不仁,如何能理解礼乐制度的本质内涵呢?不能理解其本质内涵,又如何能尊重其仪文形式呢?
第一单元 经典驿站
二、《诗经〃卫风〃淇奥》
目标定向:
1.聆听圣贤关于做人处事的语重心长的教诲。2.明确君子的真正内涵。
3.结合时代的需要,培养学生道德素质,完善学生个性和人格。教学方法:
采用耐心疏导、情感感染、交流研讨、实践锻炼等生动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
一、入境生趣
自古以来,人们一直重视交友,就是传统的文化也非常重视交友的重要。俗话说:‚鱼有鱼伙,虾有虾伴。‛‚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就是正统的儒家思想也十分重视交友的选择。君子只叫淡入水,君子坦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下面走进君子形象。
二、朗读选文,自学生疑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秀莹,会弁如星。瑟兮僴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宽兮绰兮,猗重较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三、理解文意,学习释疑 翻译原文
看那淇水河湾,翠竹挺立修长。有位美貌君子,骨器象牙切磋,翠玉奇石琢磨。气宇庄重轩昂,举止威武大方。有此英俊君子,如何能不想他!
看那淇水河湾,翠竹青青葱葱。有位美貌君子,耳嵌美珠似银,帽缝宝石如星。气宇庄重轩昂,举止威武大方。有此英俊君子,如何能不想他!
看那淇水河湾,翠竹聚合竞茂。有位美貌君子,好似金银璀璨,有如圭璧温润。气宇旷达宏大,倚乘卿士华车。妙语如珠活跃,十分体贴温和!
四、师生交流,点难拨疑
1、人生不可无友,交友是很有必要的,我们该交怎样的朋友呢?
2、君子具有哪些内涵?
3、描述一下心目中君子的形象?
五、共同研讨,反思学习
1、诗人要赞美君子。却先咏叹翠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体会比、兴手法的作用。
3、背诵全文。
《易经〃系辞》二则
(一)书不尽言
目标定向:
1.聆听圣贤关于欣赏艺术作品的教诲。2.明确书不尽言真正内涵。
3.结合时代的需要,培养学生道德素质,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教学方法:
采用耐心疏导、情感感染、交流研讨、实践锻炼等生动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
一、提供资料,入境生趣
《易经》也叫《周易》、《易》,有人说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总源头,《易》在夏朝名为《连山》、在商朝名为《归藏》,周朝才叫做《周易》。易经是中国传统思想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中国哲学中阴阳相生相克、对立统一的基础理论,便是根植于《易经》。《易
经》这本书,在我们中国文化中的地位,有几句名言可以形容,就是‚经典中的经典‛、‚学问中的学问‛、‚哲学中的哲学‛。最该最高的思想,四书五经等一切中华文化思想,都来自于《易经》。
二、朗读选文,自学生疑
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之乎?‛ 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
三、理解文意,学习释疑 翻译原文
孔子说:‚书是不能完全表达作者所要讲的话,言语是不能完全表达我们的心意的。‛那么圣人的心境,难道就不能被了解了吗?孔子说:‚圣人设立卦象来说明未能完全表达的心意,设臵六十四卦以竭尽宇宙万事万物的情态,有用卦辞来说清语言无法表达的思想,并加以变通来得到全部好处,再加以鼓励激扬来收到神奇奥妙的作用。‛
四、师生交流,点难拨疑
1、你怎样理解‚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2、应怎样欣赏艺术作品?
3、应怎样创作艺术作品?
五、共同研讨,反思学习
1、举例阐释‚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的含义。
2、背诵全文。
传统文化:《墨子〃染于苍则苍》
目标定向:
1.聆听圣贤关于做人处事的语重心长的教诲,让学生明白‚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的道理。
2.明确空间环境对人也很重要。
3.结合时代的需要,培养学生道德素质,完善学生性格。教学方法:
采用耐心疏导、情感感染、交流研讨、实践锻炼等生动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
一、入境生趣
让同学们说一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引入课文。
二、朗读选文,自学生疑
子墨子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①变。五入必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以不慎②也。非独染丝然也,国亦有染。加点字:①亦:也。
②慎:慎重,谨慎。翻译:
墨子先生见到染丝时感叹道:‚在青色中染就是青色,在黄色中染就是黄色。所放入的颜色变了,它的颜色也就变了。将丝绦放入五种颜色(的染缸中),最后就是五种颜色了。所以染丝不能不慎重啊。不仅仅是染丝有这种情况,国家也有如染丝一样。
三、理解文意,学习释疑
我们不能盲目跟随别人,凡事都应该经过慎重考虑。不可人云亦云,亲近品德修养不高的人,这样只会玷污了自身的心性。
染丝的意思:将丝染色。喻受人熏陶感化。
四、师生交流,点难拨疑
如何理解‚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五、共同研讨,反思学习
环境能改变人的性格,你对自己环境满意吗?
六、引导实践,修养身心
想一想‚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这个观点和孔子的‚益者三友‛的观点有哪些相同之处?
传统文化教育教案 康有为
教学目的: 要求学生了解戊戌变法的过程和内容,认识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而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具有爱国、进步的意义,但不发民众力量,任何进步的政治运动都不可能成功。
教学重点:光绪帝诏书的主要内容和变法的历史意义。教学难点:历史意义。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1.复习提问:甲午中日战争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进行了哪些维新变法运动?这活动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2.导入新课:一千多名举人参加的‚公车上书‛,使京师哗然,国人震惊,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南北呼应的舆论宣传,使要求民权,发展资本主义的维新思想广泛传播。康梁等人为 挽救民族危亡,实现维新图强的政治抱负四处奔走,百折不挠。随着维新变法运动在全国的迅速开展,康、梁的‚上层路线‛也终于感动了深居‚大内‛的光绪帝,法即将成为现实。下面我们来学习1898年那不寻常的一幕。3.讲授新课:
一.保国会的成立1.康有为再次上书
康有为1897年再次上书光绪帝,痛陈变法的重要。(让学生阅读P81-P92内容)2.康、梁组织保国会
1894年产值月,康、梁在北京组织保国会,制定章程,倡议在和省设立分会,呼吁救国,宣传变法。二.百日维新 1.光绪帝下诏变法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百日维新开始。光绪帝
2.变法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
让学生看P82-83表格,了解变法的具体内容,老师通条分析。三.戊戌政变
1. 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
慈禧太后 9月21日,慈禧太后和荣禄等发动政变,囚禁了光绪帝。慈禧太后宣布‚亲政‛。下令手势搜捕维新派,废除变法法诏令。2. 百日维新失败 去留肝胆两昆仑 康、梁逃走
谭等六人被杀,是为‚戊戌六君子‛
从变法到失败,前后仅103天,因此又称‚百日维新‛。小结:‚戊戌变法为什么那么快就归于失败?‛学生讨论发言
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当时中国资本主义还不够发展,资产阶级力量还不够强大,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维新派势力太小。而他们又只是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相反,当时的封建顽固势力则十分强大。因此,变法的失败是必然的。但这次变法时日虽远,其影响却相当深远。失败会换取教训,流血会唤起国民的觉醒。在将踏入另一个世纪门槛的时候,每一个探索中国自强之路的中国人,都不会忘记维新志士们的呐喊和他们所留下的那一串带血的脚印。课后记:
通过让学生讨论发言提高综合能力,通过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引向‚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传统文化:
七、李世民
目标定向:
1.了解唐太宗的思想和成就。2.学习一点文言文的有关知识。
3.结合时代的需要,如何让学生对待自己的荣辱得失。教学方法:
采用交流研讨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
一、入境生趣
由玄武门之变引入新课。
二、介绍唐太宗的早年。
三、了解玄武门之变。
四、对教材选文内容的了解。
1、先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第一遍。
2、结合注释会翻译课文。
3、学生提出质疑,大家一起解答。
五、对贞观之治的了解。贞观盛世的历史因素
1、隋唐更替,其间的战争是人口减少约2000万以上,战争结束,人少地多,人心思安,这是贞观之治产生的最重要原因。
2、隋开创了大运河,丝绸之路以及科举,大运河的劳民导致隋灭亡,但这些却造就了贞观之治的产生。促进了唐时的南北贸易发展。由此看来,开创大运河,弊在当时,功在后世。
3、前期的李世民汲取隋失败的教训,正如汉朝初期汲取秦灭亡的教训一样,让百姓休养生息,李世民自己也基本能虚怀从谏。但是,晚期的李世民变了,不在那么虚怀从谏,不在让百姓休养生息,而是好大喜功,征服高丽失败。这些是贞观之治不能持久的原因。
唐太宗在位共二十三年,虽然他在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远远比不上清朝的康熙和乾隆,但其业绩却是在历史上最杰出的,正是由于他的努力,才使唐朝在当时的世界成为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日本古代社会的政治与经济几乎是唐朝的翻版,至今日本中央的省(相当于我国的部)就是来源于唐朝中央的三省制。所以,后来人就用‚贞观之治‛来表达对唐太宗政绩的肯定和对贞观时期太平盛世的景仰和向往。
五、总结。
天净沙〃秋思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一提到‚秋‛,人们的第一反映便是那首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天净沙•秋思》(马致远作)。殊不知,元曲当中写到关于‚秋‛的作品甚多,最为传神的当属白朴的《天净沙•秋》。如果说,马致远被称为‚秋思之祖‛的话,那么,白朴应义不容辞地被推为‚秋意之圣‛。本曲首二句白朴用如椽之笔,在不着一个谓词的的情况下,巧妙地并列六组名词来描摹了一幅地面与天空的和谐画面:日头平西,落霞满天,小村披拂着斜晖;炊烟袅袅几如凝止,老树枝桠不动纹丝,乌鸦树羽辍立枝头。
第二句,则是在前两句描摹的大范围中的一角特景。在这一片宁静的秋景当中,突然掠过一只大雁,飞下地面。这一动态的骤然出现,打破了静景的观感,使人心为之一动。‚一点‛说明‚飞鸿‛的距离之远,‚影下‛更显速度之快!
第三句是最能传秋意之神的句子。首先是视角上的远近结合,远处是秋山和秋水,并且具有特征的色彩----青与绿;近处是秋天的植物:草、叶和花,白、红、黄更是和谐烘托,五彩纷呈,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秋之画卷‛,渲染了秋景,传达了浓郁的秋意。其次,全句未著一个‚秋‛字而处处见‚秋意‛,正所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这也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综观全曲,其结构新颖别致,即‚铺排静景----中介飞鸿动景----铺排静景‛,规范而不呆板;其次,章法上动静结合,变化而不单调;再次,如果说此曲前两句秋景不免显得清寂、清冷,那么到了第三句,则意境转换,更显清疏、清和了。这些足见作者的高超的炼意本领和构思技巧。
诸葛亮舌战群儒
一、学习论辩过程中,针对对方的观点,抓住要害,灵活运用多种论辩方法有理有据地进行辩驳。
二、了解诸葛亮渊博的学识、超群的见解、必胜的信念、雄辩的才能。体会言辞的巨大作用。
教学建议
一、在介绍故事背景的前提下,引导学生了解双方争论的中心问题以及围绕中心问题展开的七个小场次的论辩。
教学过程
一、入境生趣
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
二、自学生疑
三、学习释疑 1.作家作品 〘作者简介〙
罗贯中(约1330—约1400),汉族,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籍贯山西太原府,一说山西省祁县;一说山西省清徐县;一说钱塘(今浙江杭州)或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罗贯中的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据说和施耐庵合著《水浒传》、代表作《三国演义》等。
〘全书简介〙
《三国演义》,全名《三国志通俗演义》,英文名:The romance of Three Kingdoms,(翻译为:三个国度的传奇故事),为四大名著之一,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
小说描写了东汉末年和整个三国时代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上,展示出那个时代尖锐复杂又极具特色的政治军事冲突,在政治、军事谋略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中国小说由短篇发展至长篇的原因与说书有关。宋代讲故事的风气盛行,说书成为一种职业,说书人喜欢拿古代人物的故事作为题材来敷演,而陈寿(裴松之注引)《三国志》里面的人物众多,以多个主人公做线索,事件纷繁,正是撰写故事的最好素材。三国故事某些零星片段原来在民间也已流传,加上说书人长 教学目标
期取材,内容越来越丰富,人物形象越来越饱满,最后由许多独立的故事逐渐组合而成长篇巨著。这些各自孤立的故事在社会上经过漫长时间口耳相传,最后得以加工、集合成书,成为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这是一种了不起的集体创造,与由单一作者撰写完成的小说在形态上有所不同。《三国演义》对后来的小说相信有一定的启导作用。
《三国演义》描写了大大小小的战争,构思宏伟,手法多样,使我们对古代文化有了很多了解。其中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战争的描写波澜起伏、跌宕跳跃,读来惊心动魄、荡气回肠、感人肺腑。给读者们带来丰富的历史文化。
全书的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简洁明快,气势充沛,生动活泼。
《三国演义》开创了历史小说的先河,代表了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自此以后,文人纷纷效仿。在中国文学史上,历史小说便蔚然成为一大潮流。直到现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都已写成了各种历史小说,无不是罗贯中历史演义的继承和发展。2.课文分析 一 结构与内容
这篇课文记载的是诸葛亮为劝说孙权联合刘备抗曹而与江东主和派进行的一次论辩。双方争论的中心问题是拒曹还是降曹。江东诸儒为了阻止诸葛亮劝说孙权,群起而攻之,试图在诸葛亮见到孙权之前先用车轮战术将其挑下马来。面对群儒的轮番进攻,诸葛亮镇定自若,见机而变,运用多种证明或反驳的技法,于嬉笑怒骂中将对方逐一驳倒,令群儒‚尽皆失色‛,被传为千古佳话。
第二场是诸葛亮和虞翻的论辩。争论的焦点是:说刘备方面不惧曹军是否‚大言欺人‛。
第三场是诸葛亮与步骘的论辩。步骘首先问难。他是想用张仪、苏秦来贬低诸葛亮,说诸葛亮游说东吴就像只会夸夸其谈的苏秦、张仪一样。诸葛亮妙在避开自己不谈,而采用间接回答的方法,以敌制敌,抓住步骘对张仪、苏秦的评价大做文章。他先用事例论证法证明‚苏秦、张仪亦豪杰也‛,然后又拿步骘等人听到曹操的威胁恫吓就准备投降的事实来与张仪、苏秦对比,指出步骘根本没有嘲笑苏秦、张仪的资格。因为步骘是通过贬低苏秦、张仪来贬低诸葛亮的,所以,诸葛亮为苏秦、张仪正名,实际上也就为自己正了名,说步骘没资格笑苏张,就正是说步骘没资格笑他诸葛亮。真可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第四场是诸葛亮与薛综的论辩。薛综先问诸葛亮对曹操的看法。诸葛亮直截了当地指出,曹操乃汉贼。薛综立刻反驳说,汉朝‚天数将终‛,曹操将取得天下是‚天数‛使然,刘备与之争斗乃是‚不识天时‛。对此,诸葛亮抓住对方立论不符合封建道统观念的要害,给予迎头痛击。他先厉声棒喝,呵斥对方‚无父无君‛,亮出自己的观点,继而进行论证。用公理论证法证明对方理应诛戮不臣之人,再用事例论证法证明‚曹操乃汉贼‛(即曹操是不臣之人),这就得出了一个暗含的结论:对方理应诛戮曹操,可是现实却是对方‚以天数归之‛。这样,对方的立论与封建道统观念就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从而证明对方真的是‚无父无君‛,使之狼狈不堪。
第五场是诸葛亮与陆绩的论辩。陆绩的观点是刘备无法与曹操抗衡。理由是:曹操出身名门,是‚相国曹参之后‛;刘备出身低微,‚虽云中山靖王苗裔,却无可稽考,眼见只是
织席贩屦之夫耳‛。诸葛亮对此分三步进行了驳斥。第一步用反问句点出陆绩幼年时‚座间怀桔‛的故事,意在回敬陆绩对刘备早年‚织席贩屦‛的讥讽。第二步用釜底抽薪法通过否定对方的论据来反驳对方的观点。先用事例论证法证明曹操名为‚曹相国之后‛,实为‚曹氏之贼子‛,再用揭悖法指出‚刘豫州虽云中山靖王苗裔,却无可查考‛的说法与‚刘豫州堂堂帝胄,当今皇帝,按谱赐爵‛的事实相悖谬,驳斥了刘备出身低微的说法。这样,构成对方论据的两个要件就被否定了,对方的论点也就不攻自破了。第三步用汉高祖与刘备类比,‚高祖起身亭长,而终有天下‛;刘备织席贩屦也就不见得无法与曹操抗衡,通过反驳对方的论证而完全驳倒了对方。
第六场是诸葛亮和严峻的论辩。严峻问诸葛亮‚治何经典‛,意思是要兴邦立事就要治经典,诸葛亮不治经典就没有资格在此谈论抗曹、降曹的军国大事。诸葛亮听出这层意思,运用揭悖法,通过指出严峻的言论与古代豪杰匡扶宇宙却未曾治何经典的客观实际之间存有的悖谬进行了驳斥。
第七场是诸葛亮和程德枢的论辩。程德枢以‚儒‛自居,指责诸葛亮‚好为大言,未必真有实学,恐适为儒者所笑‛。程德枢指责诸葛亮‚未必真有实学‛,也就是说他这样的‚儒‛是有‚实学‛的。于是,诸葛亮抓住‚儒‛字,用追加前提的办法将之分成‚君子之儒‛和‚小人之儒‛而分别阐释,着重讥刺‚小人之儒‛的所谓‚实学‛不过是‚雕虫‛、‚翰墨‛之技,又举出杨雄的例子予以证明。因为程德枢是以‚儒‛自居来嘲讽诸葛亮的,所以,诸葛亮说的是‚小人之儒‛,讥刺的就正是程德枢。一顿痛斥,说得程德枢张口结舌。
四、点难拨疑
1、诸葛亮取胜的原因:其一,充满自信,以势夺人,从心理上压倒对方;其二,灵活运用多种论辩方法;其三,诸葛亮主张抗曹扶汉,理正;江东诸儒主张屈膝事曹,理亏。
2、论辩特点
(一)充满自信,以势夺人,从心理上压倒对方。(二)灵活运用多种论辩方法。
在这场论辩中,论辩的双方都不是等闲之辈,各种论辩方法运用娴熟。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引言论证、对比论证、归谬反驳、反辱相讥、揭悖反驳等等,比比皆是。(上文已谈,不再赘述)而诸葛亮更以他渊博的知识、超群的见解、雄辩的才能以一当十,以少胜多,取得了这场论辩的胜利,从而为刘备与东吴的联合奠定了基础。
五、归纳小结
六、课后作业:课外阅读《三国演义》
《孟子》之《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识记和掌握文中的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翻译课文。②理解孟子‚浩然之气‛的基本内涵。
③学习孟子运用比喻、寓言和典型事例进行论辩说理的方法。④背诵经典文段。
2、过程与方法
①小组合作探究。因为是选修课,教法上应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做到导而不牵。
②学生自主学习。布臵学生充分预习,能通解大意,找出自己的疑难不解处在课堂上交流,让其他同学或老师帮助解决疑难。
③加强诵读。对经典多加诵读,通其意,咏其韵,味其情,达其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孟子的‚养气说‛中借鉴立身处世的智慧,感受先贤大师的人格魅力。〖学习重点〗
理解涵咏‚浩然之气‛的深层内涵。〖学习难点〗
孟子关于人格塑造的‚养气说‛对历代仁人志士的影响和在当世的现实意义。〖学习过程〗
一、导语设计
《孟子》一书充满了一种凛然正气,这种正气对人们的影响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潜移默化的,就好像春风化雨一样。那么,相隔两千余年,再次捧读《孟子》,他对于我们每个人的人格修养有着哪些启示呢?
多媒体显示孟子图片及课题。(副标题:孟子的养气说)
多媒体显示学习流程图。(检查预习→通晓文意→具体研习→深入探究→吟咏背诵→课堂小结)
二、通晓文意
1、课前学生对照注释通读自译,标注出疑难点。
2、学生分组提出通译中遇到的疑难点,由老师或同学帮助解决。
三、具体研习㈠《孟子〃公孙丑上》
1、齐读本章最后一段,思考:何谓‚浩然之气‛?(用原文回答)
学生用原文回答后教师解析,多媒体补充朱熹《四书集注》的内容并加以解说。什么是‚浩然之气‛呢?孟子谈了两个特点:第一,‚至大至刚‛,‚塞于天地‛。即最伟大、最刚强,可以充满于天地之间。这是从‚浩然之气‛的形态上说的。第二,‚配义与道‛。即要用义和道去配合它。这是从‚浩然之气‛的性质上说的。所谓‚义‛,即正义。《孟子〃离娄上》云:‚义,人之正路也。‛所谓道,既事物的规律和符合规律的方法。孟子虽未直接解释什么是‚道‛,但从其谈到‚道‛的一些言论可以看出,道就是事物的规律和方法。(新浪博客 姚崇实《孟子‚养气‛说浅议》)
2、提升:浩,从水,气,无形。为什么以‚浩然‛来喻‚气(人格或美德)‛?
教师提示:浩,从水,字典义:水大,引申为大和多;然,……的样子;气,天地之正气,即孟子所云‚义与道‛。
学生回答后多媒体显示:
因为河流无私地涌流,给予灌溉和生活之便,似德;所到之处民众得以生存,似仁;水流奔腾而下,遵循着自己的路线,似义;水有深浅变化,似智;波涛奔涌而激荡高山峡谷,似勇;水也柔弱细微,润物无声,似察;水也能接纳污浊的东西,并且加以净化,似善化;还有水万折必东,似意,等等。可见水的形象蕴涵着德、仁、义、智、勇以及坚定的意志等美好的品德,所以至圣孟子愿意以水比德。
3、‚浩然之气‛的定义对我们人格的修养有什么启发?
点拨:浩然之气是由平时积累道义而产生的,一个人只要做事合乎道义,问心无愧,就可以养成这种气,此为‚直养‛;若行事无道和义,气则萎靡不振,就会丧失气,此为‚害‛。
引申:‚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明〃杨继盛)
这是明代文人杨继盛遭奸相严嵩杀害前留下的一副联,后被李大钊改为‚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赠与朋友。但我还是更喜欢前者,‚辣‛代表着勇敢和坚决,代表着一种凛然正气。
4、宋人揠苗助长的寓言说明了养气应注意什么?
明确:养气不能急于求成,否则‚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5、小结并板书:
浩然之气:至大至刚,直养无害,配义与道,助长害之。㈡《孟子〃滕文公下》
1、指名朗读本章。
2、本章关键词是什么?论题是什么? 明确:大丈夫;何谓大丈夫。
3、讨论:何谓大丈夫?(用原文回答)
学生回答后点拨:有浩然之气的人,坚持道义就像磐石一样,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本章开篇提到非常厉害的两人:‚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的公孙衍和张仪,他们称得上‚大丈夫‛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用多媒体提示:
‚女子从人,以顺为正道也。盖言二子阿谀苟容,窃取权势,乃妾妇顺从之道耳,非丈夫之事也。‛(朱熹《四书集注》)
何叔京曰:‚战国之时,圣贤道否,天下不复见其德业之盛。但见好巧之徒得志横行,气焰可畏,遂以为大丈夫。不知由君子观之,是乃妾妇之道耳,何足道哉?‛(朱熹《四书集注》)
五、深入探究
人格修养之大(‚至大至刚‛)对我们现在有什么指导意义?
六、吟咏背诵
七、课堂小结 多媒体显示并总结: 浩然之气:
1、至大至刚的昂扬之气;
2、以天下为己任、担当道义、无所畏惧的勇气;
3、君子挺立于天地之间无所偏私的光明磊落之气。
有了这三气,即可达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风亮节。
八、课外作业
思考:曹丕说‚文以气为主‛,刘勰认为作者的气质、才气在文章中彰显出作品中的气势、格调,那么孟子散文的‚气‛是什么?在文章中是如何体现的?
《不战而屈人之兵》教案
目标:
1.介绍孙武及《孙子兵法》。2.读诵《不战而屈人之兵》。3.讲解《不战而屈人之兵》。4.对待战争应该持何种态度。教学过程:
一、导语:与许多篇幅几十万字的军事理论著作相比,古老的仅有五千言的《孙子兵法》显得迷你很多,但是其在军事知识领域的地位和生命力却毋庸质疑。美军曾经出现过三次学用《孙子兵法》的热潮。“9〃11”后,五角大楼专门成立“战略信息办公室”,美国防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柯基斯少将在我国防大学演讲时曾说:“美国的信息战理论,其基础观点就来自中国的《孙子兵法》。”在巴基斯坦,从初级军事学校一直到高级军事学校,《孙子兵法》都是授课的内容之一。巴基斯坦陆军少校拉伊尔告诉记者,在巴陆军里,要从上尉晋升为少校,必须通过相关的考试,而《孙子兵法》就是考试内容之一。“考试的内容很难,竞争激烈,要很用功才行。”还是初级军官的时候,拉伊尔并没有感到《孙子兵法》的精妙,但是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他越来越发现这一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价值。不仅如此孙武的很多思想还被后来者运用于非军事领域。下面我就来了解一下这本书和他的作者。
二、介绍孙武及《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是世界三大兵书之一(另外两部是:《战争论》(克劳塞维茨),《五轮书》(宫本武藏))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作者为春秋末年的齐国人孙武(字长卿)。《孙子兵法》全书共十三篇。《计》讲的是庙算,即出兵前在庙堂上比较敌我的各种条件,估算战事胜负的可能性,并制订作战计划。这是全书的纲领。《作战》主要是庙算后的战争动员。《谋攻》是以智谋攻城,即不专用武力,而是采用各种手段使守敌投降。《形》、《势》讲决定战争胜负的两种基本因素:‚形‛指具有客观、稳定、易见等性质的因素,如战斗力的强弱、战争的物质准备;‚势‛指主观、易变、带有偶然性的因素,如兵力的配臵、士气的勇怯。《虚实》讲的是如何通过分散集结、包围迂回,造成预定会战地点上的我强敌劣,最后以多胜少。《军争》讲的是如何‚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夺取会战的先机之利。《九变》讲的是将军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战略战术。《行军》讲的是如何在行军中宿营和观察敌情。《地形》讲的是六种不同的作战地形及相应的战术要求。《九地》讲的是依‚主客‛形势和深入敌方的程度等划分的九种作战环境及相应的战术要求。《火攻》讲的是以火助攻。《用间》讲的是五种间谍的配合使用。
孙武生平:孙武,字长卿,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兵圣)。他出生于公元前535 年左右的齐国乐安(今山东广饶县)人,具体的生卒年月日不可考。
三、读诵《不战而屈人之兵》。
孙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四、讲解《不战而屈人之兵》
孙子说:‚大凡用兵打仗,其指导原则应是:迫使敌人举国降服的为上策;通过交兵接仗而攻破敌国的次之;能使敌人举军降服的为上策,攻破敌军的次之;能使敌人整卒降服的为上策,攻破敌伍的次之。所以,百战百胜,还算不上高明的,不经交战就能使敌人屈服,才是高明中最高明的。‛
五、探讨对待战争应该持何种态度。
自阶级社会产生以来,战争就没有停止过。战争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战争就不可避免吗?战争与和平到底是怎样的关系?组织学生讨论,教师指导点拨。
六、布臵作业:做灵犀一点一题。
《周亚夫军细柳》
教学目标:
1. 抓住语言描写的感情色彩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和人物的性格特征。2. 参照注释,查阅词典,疏通语言文字,反复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教学重点:
1. 了解《史记》的文学价值,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学习课文运用对话刻划人物性格特征的写法,体会课文叙述故事时重点词语的感情色彩。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2.朗读课文,口头翻译课文。3. 分清课文的内容层次: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军细柳:以备胡‛。简要交待了边境的紧张形势和刘、徐、周三军的驻地。第二部分从‚上自劳军‛到‚成礼而去‛,写周亚夫在细柳营严格治军。这部分又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从‚上自劳军‛到‚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写细柳营军容严整,常备不懈。第二层从‚先驱曰:‘天子且至’‛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写细柳营军纪严明,连天子也不例外。第三层从‘至营,将军亚夫……‚到‛成礼而去‚,写细柳营军礼严谨,一丝不苟。第三部分从‚既出军门‛到结尾,写汉文帝深明大义,赞叹周亚夫治军严格。4.提出突破口,落实教学重点。
突破口:皇帝到部队慰问将士,部队一般会有什么反应?汉文帝到细柳营劳军,遇到的是什么反应?
A.课文开头说‚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提问:‚大‛字在句中强调了怎样的意思?(匈奴大肆入侵,烧杀劫掠,无恶不作,形势紧张。于是,汉文帝调兵遣将,委派刘礼、徐厉和周亚夫到霸上、棘门和细柳驻扎,‚以备胡‛。)B.这段里的两个分号一个冒号有什么作用?
(两个分号说明三位将军各自独立,是平行的关系,一个冒号,说明三位将军守边的目的都一样,即是为了防备匈奴的入侵。)
C.在文章的最后,文帝由衷赞叹:‚此真将军矣!‛周亚夫的‚真‛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阅读思考,相互交流,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可作如下点拨:(1)在对话描写中有哪些词语表现了周亚夫是‚真‛将军?
(‚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军中不得驱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2)在叙述描写中有哪些词语表现了周亚夫是‚真‛将军?
(‚军士吏被甲,锐兵刃,豰弓弩,持满。‛、‚上至,又不得入。‛、‚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3)在对周亚夫的下属与皇帝的随从的描写中有哪些表现了周亚夫是‚真‛将军?(先驱曰:‚天子且至。‛、‚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教师应引导学生抓重点词语分析来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提问:除了对话以外,本文在叙述方面,有什么特点?
本文叙述的语言明白、晓畅、简洁;不是平铺直叙的介绍文帝劳军的梗概,而是把人物放在特定的环境气氛中,加以刻画,且用词准确、含义丰富,感情色彩强烈。如:写军霸上及棘门驻军的松弛,只用了三个字:‚直驰 入‛,写细柳营军容森严,细腻逼真,也只用了十多个字。写文帝劳军离 开细柳营后,‚群臣皆惊‛。一个‚惊‛字,既可能是群臣为周亚夫治军之 严感到吃惊,也可能是为周亚夫迎接皇帝不到家,有损天子之威而惊恐;
既可能是群臣为文帝的深明大义而感到意外,也可能是为周亚夫过于拘泥 于军纪而恼怒。可见含义之丰富。
黄山
目标定向
1、了解黄山的有关资料,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背诵有关黄山的诗歌,了解黄山的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入境生趣,提供资料:
出示黄山的有关图片,让学生初步感知黄山的美,导入新课。
二、自学生疑。让学生阅读课本中的资料,小组交流搜集的资料,并提出疑问。
三、点难拨疑,介绍黄山的情况
黄山,位于中国安徽省南部,属中国南岭山脉的部分,全山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黄山山系中段,是黄山的精华部分,也就我们要游览的黄山风景区,面积约154平方公里。它在黄山市境内,南邻歙县、徽州区、休宁县和黟县,北连黄山区;这五个县、区也都属于黄山市管辖。
黄山在中国唐代以前叫黟山,黟是黑样子,因为山上岩石多青黑青黑的,古人就给它起这样一名字。传说咱们中华族的先祖轩辕黄帝在完成中原统一在业、开创中华文明之后,来到这里采药炼丹,在温泉里洗澡,因而得道仙。唐朝著名的皇帝明皇李隆基非常相信这个说法,就在天宝六年(747年)下了一道诏书,将黟山改名黄山。意思是,这座山是黄帝的山。从那以后,黄山这个名字就一直到现在。
黄山的美,首先就美在它的奇峰。这里竞秀,峰峰称奇,各有特色,各具神韵。黄山奇峰到底有多少,还没有一个确切数字。历史上先后命名的有36大峰、36小峰,近年又有10座名峰入选《黄山志》。这80多座山峰的高绝大多数都在海拔千米以上,其中莲花峰最高(1864米),光明顶次之(1841米),天都峰排行老三(1829.5米),这三大峰和风姿独秀始信峰(1683米)。
黄山有‚四绝‛,说起黄山‚四绝‛,排在第一的当是奇松。黄山松奇在什么地方呢?首先是奇在它无比顽强的生命力,你见了不能不称奇。一般说,凡有土的方就能出草木和庄稼,而黄松则是从坚硬的黄岗岩石里长出来的。黄山到处都生长着松树,它们长峰顶,长悬崖峭壁,长在深壑幽谷,郁郁葱葱,生机勃勃。千百年来,它们就是这样从岩石迸裂出来,根儿深深扎进岩石缝里,不怕贫瘠干旱,不怕风雷雨雪,潇潇洒洒,铁骨铮铮。你能说不奇吗?其次是,黄山松还奇在它那特有的天然造型。从总体来说,黄山松的针叶短粗稠密,叶色浓绿,枝干曲生,树冠扁平,显出一种朴实、稳健、雄浑的气势,而每一处松树,每一株松树,在长相、姿容、气韵上,又各各不同,都有一种奇特的美。人们根据它们的不同的形
态和神韵,分别给它们起了贴切的自然而又典雅有趣的名字,如迎客松、黑虎松、卧龙松、龙爪松、探海松、团结松等等。它们是黄山奇松的代表。
怪石,是构成黄山胜景的又一‚绝‛。在黄山到处都可以看到奇形怪异的岩石,这些怪石的模样儿千差万别,有的像人,有的像物,有的有的反映了某些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都活灵活现,生动有趣。在121处名石中,知名度更高一些的有‚飞来石‛、‚仙人下棋‛、‚喜鹊登梅‛、‚猴子观海‛、‚仙人晒靴‛、‚蓬莱三岛‛、‚金鸡叫天门‛等。这些怪石有的是庞然大物,有的奇巧玲珑;有的独立成景,有的是几个组合或同奇松巧妙结合成景。还些怪石因为观赏位臵和角度变了,模样儿也就有了变化,成了一石二景,如‚金鸡叫天门‛又叫‚五老上天都‛,‚喜鹊登梅‛又叫‚仙人指路‛就是移步换景的缘故。也还有些怪厂,在不同条件下看,会产生不能的联想,因而也就有了不同的名字,如‚猴子观海‛又叫‚猴子望太平‛便是。
再说云海。虽然在中国其它名山也能看到云海,但没有一个能比得上黄山云海那样壮观和变幻无穷。大约就是这个缘故,黄山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黄海‛。这可不是妄称,是有历史为证的。明朝有位著名的史志学家叫潘之恒,在黄山住了几十年,写了一部60卷的大部头书--黄山山志,书名就叫《黄海》。黄山的一些景区、宾馆和众多景观的命名,都同这个特殊的‚海‛有关联,有些景观若在云海中观赏,就会显得更加真切,韵味也更足了。这些也都证明,‚黄海‛这个名字是名副其实的。
最后,介绍一下温泉。我们常讲的和游览的温泉是前山的黄山宾馆温泉,古时候又叫汤泉,从紫石峰涌出。用它命名的温泉景区,是进入黄山南大门后最先到达的景区。温泉水量充足,水温常年保持在42度左右,水质良好,并含有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有一定的医疗价值,对皮肤病,风湿病和消化系统的疾病,确有一定的疗效。但是只能浴,不能饮;过云说它可以饮用,是不科学的。
其实,黄山温泉不止一处。在黄山北坡叠嶂峰下,还有一个温泉,叫松谷庵,古称锡泉。它与山南的宾馆温泉水平距离7.5公里,标高也近,南北对称,遥相呼应。这也够奇的了。不过因为它地处偏僻目前还未开发利用。
除了‚四绝‛之外,黄山的瀑布、日出和晚霞,也是十分壮观和奇丽的。
黄山,山高陂陡,溪流从高山峡谷中奔涌出来,从陡谷悬岩上飞落下来同,就形成瀑布。‚山中一夜雨,处处挂飞泉‛,就是黄山温存的生动写照。黄山瀑布很多,最壮观的有‚九龙瀑‛、‚人字瀑‛和‚百丈瀑‛。
黄山四季分明:春天青峰滴翠,山花烂漫;夏季清凉一片,处处飞瀑;秋天天高气爽,红叶如霞;寒冬则是银装素裹,冰雕玉砌。黄山确实
是一个旅游、避暑、赏雪的绝好去处。
四、阅读课本中有关黄山的诗歌,进一步体会黄山的美及文化内涵。
五、名人游踪和名人诗文
六、作业
课后进一步搜集有关黄山的诗文资料,进行整理,办一张手抄报。
《茶文化》教案
〘授课内容〙
《旅游文化》教材第二章‚旅游人文文化‛第三节‚茶文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与茶有关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心态文化;重点掌握茶行为文化中茶的制作工艺和心态文化中茶艺和茶道的精髓和内涵;培养学生辨析我国茶叶主要类型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体验我国茶文化内涵的能力;提高旅游专业学生服务游客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内容讲解、图片展示和相关视频播放讲解相关知识,再结合课外任务布臵,用任务引领的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我国茶文化的详细了解和体验,培养学生热爱我国传统文化的情感,热爱旅游行业的情感;通过对茶艺和茶道精神的领会,培养学生追求饮茶之人‚廉、美、和、静‛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茶的种类和功能;茶的其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
2、难点与关键:掌握茶艺、茶道的内涵,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
1、教法:讲授法、举例法、影视图片展示法
2、学法:讨论法、发现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布臵学生收集跟茶有关的物品,包括各类茶叶、茶具及与茶有关的资料、图片。
2、预习与茶相关的知识。
二、课堂问题导入:
1、教师活动
① 问题‚同学们,知道我国古人的‘开门七件事’是什么吗?‛引入课堂知识。
2、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是‚柴米油盐酱醋茶‛
3、教师总结并引入本节知识
同学回答后,总结‚对,这七件事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另外我国古代文人也有七件宝,是‘琴棋书画诗酒茶’。我们可以看到不管是对一般百姓生活,还是读书的文人,有一样东西都是少不了的,那就是‘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跟茶有关的文化知识‛
三、用多媒体课件辅助讲解本节课主要知识
知识点一:了解我国茶的种植、饮用历史及茶的功能
教师活动:引用古代经典有关茶的记录,讲述我国茶的历史,茶的功能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并回答,还知道哪些有关茶的记录,功能还有哪些。主要内容:
1、茶的历史:战国时的《神农本草》记载:‚神农尝百草疗疾,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并记述了茶的药效和作用,‚荼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
唐陆羽《茶经》中记载:‚茶为之饮,发乎神农氏‛
2、茶的化学成分及其功能
茶多酚(降血压、防癌、保护心血管等)
儿茶素(天然的抗氧化剂,对抗衰老、清除自由基作用明显)
咖啡碱(能兴奋中枢神经,可提高触觉、嗅觉、听觉、味觉的分辨率,并能利尿,消除支气管及胆管痉挛)
芬芳类物质(芳香开窍,抗毒消炎,利肺排痰)
知识点二:掌握茶文化的组成部分
教师活动:运用多媒体课件讲述茶文化的四个组成部分,其内容分别是什么 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茶文化的四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主要内容:
茶文化的四个组成部分:
物态文化:茶叶的栽培、加工、保存以及茶具、水茶事物件等
制度文化:从古到今,行政管理阶层都对茶叶的生产、加工、贸易、消费,有明确的标准和律条
行为文化:茶叶生产和应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行为模式,通常是以茶礼、茶服、茶艺的形式表现出来
心态文化:人们在茶叶生产和应用中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在品茶所追求的意境,所油然而生的联想,对人生价值深层次的顿悟,在茶艺操作过程中所追求的礼仪和韵味,以及反映茶叶加工、品饮情趣的文艺作品等,是茶文化的核心部分
知识点三:掌握茶的主要种类及其代表名茶
教师活动:结合茶的图片,讲解主要茶的类型,其制作工艺区别,名茶代表。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浙江省有哪些名茶?
主要内容:
我国茶的主要种类及其特征
1、绿茶:具有香高、味醇、形美、耐冲泡等特点。其制作工艺都经过杀青一揉捻一干燥的过程。由于加工时干燥的方法不同,绿茶又可分为炒青绿茶(龙井)、烘青绿茶(黄山毛峰)、蒸青绿茶(恩施玉露)和晒清绿茶(滇绿)。
2、红茶:与绿茶恰恰相反,是一种全发酵茶(发酵程度大于80%)。红茶的名字得自其汤色红。红茶与绿茶的区别,在于加工方法不同。红茶加工时不经杀青,而且萎凋,使鲜叶失去一部分水分,再揉捻(揉搓成条或切成颗粒),然后发酵,使所含的茶多酚氧化,变成红色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一部分溶于水,一部分不溶于水,而积累在叶片中,从而形成红汤、红叶。
3、乌龙茶 :乌龙茶也就是青茶,是一类介于红绿茶之间的半发酵茶。青茶(乌龙茶)——属半发酵茶,即制作时适当发酵,使叶片稍有红变,它既有绿茶的鲜爽,又有红茶的浓醇。因其叶片中间为绿色,叶缘呈红色,故有‚绿叶红镶边‛之称。乌龙茶在六大类茶中工艺最复杂费时,泡法也最讲究,所以喝乌龙茶也被人称为喝工夫茶。
4、黑茶:原料粗老,加工时堆积发酵时间较长,使叶色呈暗褐色。是藏、蒙、维吾尔等兄弟民族不可缺少的日常必需品。
知识点四:掌握茶艺、茶道的内涵及其联系
教师活动:用VCD播放我国传统茶艺表演,总结茶艺表演的顺序,讲解茶艺、茶道的内涵
学生活动:观赏茶艺表演的VCD,体验茶文化的魅力,思考并回答茶艺与茶道之间的联系 主要内容:
茶道:以茶为载体的生活礼仪,是陶冶心情的一种方式,是以沏茶、赏茶、饮茶等美心修德传承礼节的和美仪式。
茶艺:制茶、泡茶的表演艺术,是发展个性、顿悟人伦的方式
知识点五:了解其他茶文化
教师活动:用PPT介绍其他与茶有关的文化,包括喜爱饮茶的名人、对联、诗歌 学生活动:继续体验茶文化的丰富内涵
四、教学总结
教师结合上述教学内容的讲解,总结本节学习要点。
五、课后实践
布臵同学自发结成学习小组参观台州市主要的茶楼,茶商店,在实践中继续体验我国茶文化的魅力!
〘板书设计〙
第二章第三节 茶文化
一、我国茶种植、饮用的历史和茶的功能
1、茶的历史
战国时的《神农本草》 唐,陆羽《茶经》
2、茶的化学成分及其功能 茶多酚 儿茶素 咖啡碱 芬芳类物质
二、茶文化的组成部分
茶的物质文化 茶的制度文化 茶的行为文化 茶的心态文化
三、茶的主要种类、制作过程及其代表名茶
绿茶 红茶 乌龙茶 黑茶
其他茶(黄茶、白茶、花茶、药茶)
四、茶艺、茶道的内涵及相互联系
五、其他茶文化 〘教学后记〙
对于已经工作的成人学生来说,采用多媒体课件和VCD播放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讨论,师生互动交流可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了学生热爱我国传统文化的情感,增加了旅游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积累,提高了他们对客服务的技能。
风土画卷:中国的几个传统节日介绍
教学目标:
1.了解传统节日丰富的文化内涵:了解有关节日的知识、民俗、神话传说,拓宽知识。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主动探究、与他人合作的意识,能够收集利用信息的能力。3.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下面列举的这些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
二、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资料
三、教师介绍
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慢慢渗入到社会生活的过程。它和社会的发展一样,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国古代的这些节日,大多和天文、历法、数学,以及后来划分出的节气有关,这从文献上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小正》、《尚书》,到战国时期,一年中划分的二十四个节气,已基本齐备,后来的传统节日,全都和这些节气密切相关。
节气为节日的产生提供了前题条件,大部分节日在先秦时期,就已初露端倪,但是其中风俗内容的丰富与流行,还需要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最早的风俗活动是和原始崇拜、迷信禁忌有关;神话传奇故事为节日凭添了几分浪漫色彩;还有宗教对节日的冲击与影响;一些历史人物被赋予永恒的纪念渗入节日,所有这些,都融合凝聚节日的内容里,使中国的节日有了深沉的历史感。
到汉代,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都已经定型,人们常说这些节日起源于汉代,汉代是中国统一后第一个大发展时期,政治经济稳定,科学文化有了很大发展,这对节日的最后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节日发展到唐代,已经从原始祭拜、禁忌神秘的气氛中解放出来,转为娱乐礼仪型,成为真正的佳节良辰。从此,节日变得欢快喜庆,丰富多采,许多体育、享乐的活动内容出现,并很快成为一种时尚流行开来,这些风俗一直延续发展,经久不衰。
值得一提的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代的文人雅士、诗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这些诗文脍炙人口,被广为传颂,使我国的传统节日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精彩浪漫,大俗中透着大雅,雅俗共赏。
中国的节日有很强的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一到过节,举国同庆,这与我们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全国各机关、团体、街道,往往都在此时组织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老人们秋游赏景,或临水玩乐,或登山健体,让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不少家庭的晚辈也会搀扶着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或为老人准备一些可口的饮食。
在我国,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气温暖,草木飘香,这就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或‚女儿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
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
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闪耀,一道白茫茫的银河横贯南北,争河的东西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遥遥相对,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
七夕坐看牵牛织女星,是民间的习俗,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之时。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称为乞巧节。
人们传说在七夕的夜晚,抬头可以看到牛郎织女的银河相会,或在瓜果架下可偷听到两人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情话。女孩们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红技法娴熟,更乞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过去婚姻对于女性来说是决定一生幸福与否的终身大事,所以,世间无数的有情男女都会在这个晚上,夜静人深时刻,对着星空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这里所介绍只是汉民族的一些较大的传统节日,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习俗,众多的民族节日,是一份有待挖掘的文化宝藏。
四、拓展延伸:
学生交流自己对祖国文化的认识。
五、布臵作业:
继续搜集整理传统节日资料,写成一份研究性学习报告。
七年级传统文化教案《视卒如子,而不可骄》教案
目标定向:
1、读诵《视卒如子,而不可骄》一章。
2、讲解《视卒如子,而不可骄》一章。
3、谈谈本章对员管理、教育的启示。
教学过程:
一、导语:什么样的军队才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读过本文,你就会找到满意的答案。
二、读诵《视卒如子,而不可骄》一章。
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
三、给学生2分钟时间展开背诵竞赛。
四、讲解《视卒如子,而不可骄》一章。
看待士卒如同看待婴儿一样,那就可以和他们一起去共患难;看待士卒如同看待爱子一样,那就可以和他们一起去同生死。但若一味厚养而不能使唤,一味宠爱而不能使他们听从号令指挥,违法乱纪而不能整治,那就有如娇生惯养的孩子,不能用来打仗了。
五、谈谈本章对员管理、教育的启示。《孙子兵法》与商战之十四 刚柔相济
战国时期军事家吴起提出“父子之兵”的思想,即将帅与士兵之间亲如父子。吴起任职期间,为了培养造就一支“父子之兵”,与士兵同甘共苦,生死与共,深受将士的爱戴和敬重。据史书记载:有一次,吴起部下一个士兵的母亲在路边哭泣,过路人问她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 老人回答道:我儿子伤口溃烂,恶臭熏人,吴将军知道后,亲自用口替我儿子吸吮脓血,清洗敷药。那人说,这不是很好吗!你儿子的疮毒不就好了么!为啥还要哭呢? 老太太说,我正为此事哭泣呢!过去我丈夫也在吴将军麾下当兵,有一次也生了疮,流着脓,吴将军也是这样亲自用嘴替我丈夫吸吮脓血,清洗敷药。痊愈后,他打仗时,争先恐后,英勇无比,结果血染沙场,战死在疆场上。现在,吴将军又替我儿子吸吮疮口脓血,我的儿准会像他爹那样,奋勇杀敌,死在战场,一定没命了,故此在这里哭呢!由于爱兵如子,吴起率领的队伍与诸侯作战 70余次,其中有 64 次大获全胜。
吴起“父子之兵”的思想,与《孙子兵法》倡导的“视卒如爱子”的观点可谓一脉相承。“视卒如爱子”是说将帅对待士兵要像对待自己的爱子一样体贴。孙武在提出“视卒如爱子”的同时,还特别强调对士卒要严格要求,不能过分“厚爱”,以免把士兵惯养成“骄子”;主张爱严结合,赏罚分明,该赏的一定要赏,该罚的一定要罚。诸葛亮第一次兵出祁山,派马谡去镇守军事要地街亭。马谡不听王平劝阻,屯兵山上,说什么“凭高视下,势如破竹,若魏兵到来,吾叫他片甲不回。”王平只好领了五千兵马在山下按一个小寨。结果山头被司马懿领兵团团围住,断了汲水道路。蜀军大乱,失了街亭。诸葛亮挥泪斩了马谡,重赏有功的王平,而且还引咎自责,上疏刘禅,请求自贬三等,连降三级,从丞相降为将军。
这是信赏必罚的典型例证。
企业家治厂犹如将帅治军。治军要有统御谋略,治厂要有领导艺术;将帅要恩威并用,企业家要刚柔相济。“刚”是以厂规制人。有道是“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不定规章制度,难以治厂。如意公司制订了具有本公司特色的管理条例,建立和健全上至经理、主任下至全体后勤人员的工作标准,以及核算、财务、考勤、劳动人事、岗位责任、治安消防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使公司上下都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凡达不到工作标准或违反规章制度的均处以罚款,不讲情面。“柔”是以真情感人。公司以规章制度约束人的同时,还十分重视以情感人,关心体贴职工的疾苦和生活。如为职工修建宿舍、食堂、篮球场、乒乓室,购臵彩电,井为职工支付劳动保险金,解除职工的后顾之忧。每年都要评定先进生产(工作)者,在全厂大会上进行表彰,戴大红花,拍照片,挂宣传窗,在《如意报》刊登。公司还设立“西林杯”一、二、三、四等奖,凡有发明创造、技术创新、小改小革、合理化建议(被采纳),根据效益大小,分别给予奖励。最高奖金为 1 万元。2001 年度,评出“西林杯”最高科技奖 1 名,“西林杯”革新奖 1名。评出公司标兵 6 名、先进生产(工作)者 20 名,表扬 41 名。你给职工一片情,职工给你一颗心。以情感人产生了柔情效应,如意公司关心人、体贴人,赢得了职工的“心”。
如意公司的实践证明:刚与柔、爱与严、赏与罚是不能偏废的。若是不从物质利益上去关心职工疾苦和生活,使他们得不到体贴、关怀,那么就会离心离德,人心涣散,企业没有凝聚力。若是不以规章制度约束人,那么职工就会像娇生惯养的孩子,企业一盘散沙,局面混乱。如意公司高明之处就是以厂规制人和以真情感人两手交替使用,互补互促,把刚性效应和柔情效应结合在一起,充分地发挥了领导效能,从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2002年,公司生产搬运车 16万台,居世界同行第一。产值 2 亿元,销售 2 亿元,实现零库存,创历史新高,被评为“全国出口创汇先进企业”。公司越来越兴旺发达。
六、布臵作业:直面人生第2题.
第二篇:八年级《传统文化》(1-9)教案
《周易》选读教案
教学目标:
1.对《周易》有大体了解。2.注意积累《周易》中的名言名句。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搜集整理《易经》里的名言
二、简介《周易》
《周易》:又称《易》,包括经、传两部分。《易经》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中,被誉为诸经之首,三玄之一。经的部分共六十四卦,每卦六爻。卦辞和爻辞共约5000字,可能是西周初年编定的。它不仅对于了解殷周时代的哲学思想、社会生活有极重要的意义,而且保存了一些相当罕见的商周史事材料。《易》的传,包括系辞、说卦等十个部分,旧时称“十翼”,是东周时人们所写的对于《易》经部分的解释。
三、经典诵读: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
译为:君子应该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
2、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解释:原指事物到了尽头就要发生变化。现指在穷困艰难的时候,就要想办法改变现状。3.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赏析:迁善,改过是古人很看重的一种道德修养,属于修身的重要方面。“见善则迁”和“见贤思齐”有着同一目标,都是学习美好品德的人,对于改过,也需要有改正错误的勇气,人不可能没有错,即使圣贤也难免有过失,重要的是能够及时改正。
四、知识链接
认识《周易》的六十四卦
五、作业
读以下《周易》中的名言,揣摩其中所蕴含的道理。1.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2.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为之知。
《诗经》教案
教学目标 :
1.了解《诗经》的主要内容和艺术手法;
2.通过学习《蒹葭》、《关雎》,体会《诗经》的艺术手法。教学过程 :
一、导入新课:
“在水一方”“知我者谓我心忧”这些耳熟能详的词语出自哪里呢?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什么?
二、了解《诗经》概况:
请同学们自读文化常识,然后同桌讨论,用尽量简洁的语言来向大家介绍诗经。明确: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2.成书于春秋。本名为《诗》,又因其篇目为305篇,故又称《诗三百》,汉朝被奉为儒家经典《诗经》 3.六艺:风、雅、颂、赋、比、兴 4.句式上:四言为主,重章叠句
5.《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的源头。《楚辞》是我国浪漫主义的源头。
三、关于《式微》和《黍离》的理解
1.【原文】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译文】已经日暮已经日暮,为啥不让回家住?若不是为你的缘故,怎么会身披露水之苦!
已经日暮已经日暮,为啥不让回家住?若不是为了你这人,怎么会泥巴滚满一身!
式:作语助。微:昧,黄昏。
诗经里面的话,字面的意思是,天就要黑;但可引申为:原指王室的衰微,现多指衰落,渐变的无足轻重也 2.《黍离》原文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
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
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译文】那糜子一行行地排列,那高粱生出苗儿来。缓慢地走着,心中恍惚不安。了解我的人说我有忧愁,不了解我的人说我有所求。遥远的的苍天啊,这都是谁造成的呢? 那糜子一行行地排列,那高粱抽出穗儿来。缓慢地走着,心中如酒醉般昏昏沉沉。了解我的人说我有忧愁,不了解我的人说我有所求。遥远的的苍天啊,这都是谁造成的呢? 那糜子一行行地排列,那高粱结出粒儿来。缓慢地走着,心中难过,哽咽难言。了解我的人说我有忧愁,不了解我的人说我有所求。遥远的苍天啊,这都是谁造成的呢?
四、知识链接
了解《诗经》里赋比兴手法的运用。
五、作业
“式微”和“黍离之悲”现在已成为固定词语,弄懂它们的意思并会运用。
《左传》选读教案
教学目标:
1、对《左传》有大体了解。
2、注意积累《左传》中的名言名句。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简介《左传》
《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原名《左氏春秋》,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左氏》。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它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左传》相传是春秋末期的史官左丘明所著。司马迁、班固等人都认为《左传》是左丘明所写。唐朝的刘知几《史通·六家》:“左传家者,其先出于左丘明。”唐朝的赵匡首先怀疑《左传》不是左丘明所作。此后,有许多学者也持怀疑态度。很多人都认为写《左传》的左氏并非左丘明。叶梦得认为作者为战国时人;郑樵《六经奥论》认为是战国时的楚人;朱熹认为是楚左史倚相之后;项安世认为是魏人所作;程端学认为是伪书。清朝的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中却仍然认为是左丘明所著。康有为则认为是刘歆所作。今人童书业则认为是吴起所作,赵光贤认为是战国时鲁国人左氏所作。现在一般认为《左传》非一时一人所作,成书时间大约在战国中期(公元前4世纪中叶),是由战国时的一些学者编撰而成,其中主要部分可能是左丘明所写。
二、成语名言积累:
1.东道主
《左传·僖公三十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郑国在秦国东面,故称东道主。原指东路上的主人,后称款待宾客的主人。
2.退避三舍
《左传·僖公二三年》:“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又《僖公二八年》:“子犯曰:‘„„微楚之惠不及此,退三舍辟之,所以报也。’”辟:同“避”,舍:春秋时行军三十里为一舍。后以“退避三舍”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3.魑魅魍魉
《左传·宣公三年》:“魑魅魍魉,莫能逢之。”本为传说中的鬼怪,现用以喻指各种各样的坏人。4.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译: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5.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译: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三、故事链接
子皮与子产的故事,进一步理解子产鲜明的“民本”思想。
四、作业
从《左传》中找两个经典战例,体会《左传》的语言特色。
《礼记》选读教案
教学目标:1.对《礼记》有大体了解。2.注意积累《礼记》中的名言名句。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简介:《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该书编定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戴德选编的八十五篇本叫《大戴礼记》,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若断若续,到唐代只剩下了三十九篇。戴圣选编的四十九篇本叫《小戴礼记》,即我们今天见到的《礼记》。这两种书各有侧重和取舍,各有特色。东汉末年,著名学者郑玄为《小戴礼记》作了出色的注解,后来这个本子便盛行不衰,并由解说经文的著作逐渐成为经典,到唐代被列为“九经”之一,到宋代被列入‘十三经”之中,为士者必读之书。
二、经典诵读 :【原文】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礼不妄说(说:通“悦”)人,不辞费。礼不逾节,不侵侮,不好狎。修身践言,谓之善行,行修言道。礼之质也。
【译文】礼,是用来确定亲疏,快断嫌疑,区别同异,明辨是非的。遵循礼仪,不随意讨好他人,不说多余的话。遵循礼仪,不超过节度,不侵辱他人,与人相交不轻佻。自修其身,言行统一就是善行。行为有修养,言谈符合礼仪,这就是礼的本质。
【原文】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者不可不学也。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
【译文】礼提倡人与人之间相互往来。我前往施惠于人而受惠者不来报答,这是不符合礼的;人施惠于我而我不前往报答,也是不符合礼的。人类社会有礼仪就安全,无礼则危险,因此说:“礼,是不可不学习的。”具备了礼仪的人,自我谦卑而尊重他人,即使是一个背负担子的商贩,也一定有值得尊敬的地方,而何况一个富贵的人呢?富贵而知道喜礼,就会不骄纵不过分;贫贱而知道喜好礼,志向就不会怯懦。
【原文】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凊:qìng,“凉”的意思),昏定而晨省(省:看望),在丑夷(丑夷:同辈)不争。
【译文】做儿子的礼节,就是要使父母冬天感到温暖,夏天感到清凉,傍晚要为父母铺上枕席,早晨要向父母请安,在同辈中不要与人争斗。
【原文】为人子者,居不主奥,坐不中席,行不中道,立不中门。食飨不为概,祭祀不为尸(古人祭祀先祖时装扮成尸跳舞,一般由有地位的人充当“尸”)。听于无声,视于无形。不登高,不临深,不苟訾(訾:zǐ,诋毁,说人坏话),不苟笑。父母存,不许友以死,不有私财。【译文】做儿子的,生活起居不敢占据家中西南隅这个尊贵的中位,不敢在道路的中间行走,不敢在门中央站立。在举行食礼和飨礼中不敢做主人,祭祀时不敢充当“尸”。没听见父母的声音,但能猜想父母该召唤自己了,没见到父母的身影但能猜想父母要指使自己了。不登高处,不临深渊,不随便诋毁人,不随便嬉笑。父母在世,不可对朋友以死相许,不私存钱财。
三、故事链接
“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的故事,体现了祁奚的正直无私。
四、作业
搜集“嗟来之食”的例子,体会《礼记》的语言特色。
《老子》选读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老子》的思想内容,了解道家的主要思想。
2.本节课难点:读懂《老子》节选,掌握其中所蕴含的哲理,尤其是其中的辩证法思想,“道”、“有”与“无”、“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等的深刻内涵,要做深入研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函谷)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
以此作为导入文字,创设情景。
二、老子其人其书
老子(前600年 —前470年之后)(西周末年武丁朝庚辰二月十五日卯时诞生),姓李名耳,字伯阳,又称老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汉族。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老子又名老聃,相传他母亲怀了七十二年身孕,从腋下将他产出,老子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
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邑向老子问礼。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在函谷关(位于今河南灵宝)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又名《老子》),最后不知所终。《道德经》在国外拥有最多的译者和读者的书。《道德经》是解释道家哲学的主要经文。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个源头,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
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老子的理想政治境界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哲学的精髓是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相反相成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三、经典诵读
[原文]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译文】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打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缤纷的色彩使人眼睛昏花,变幻的音响使人耳朵发聋,丰腴的美食使人口味败坏,驰骋打猎令人心意狂荡,珍奇财宝令人行为不轨。
【原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译文】人为万物之灵。王为万人之首。人因与物均有私情,故应取法地之至公的自然之德,地应取法天无不覆的无为之道,天应取法大道虚无清静的真一体性。道本自然,“无为而无不为”。
四、学习故事链接,对老子的思想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五、布置作业
1、搜集有关老子的其他故事,加深对其主张的了解。
2、课下阅读老子的《道德经》。
《庄子》选读教案
教学目标
1.初读庄子的《逍遥游》,了解庄子“无用之用”的思想。2.鉴赏古代文言散文想象丰富、意境开阔的艺术特色。
3.学习庄子的精神自由以及个性解放的追求,摒弃庄子的虚无主义和绝对自由的哲学思想。
教学重点与难点1.深入理解“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的道理。2.对庄子的“逍遥之游”主旨的理解。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庄子(约前369——前286),我国战国中期思想家。名周,字子休,宋国人。大体与孟轲同时而稍后。他出身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一生大都从事于讲学、著述,但从游者不多。在诸子百家中,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成为战国中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世有“老庄”之称。
二、《庄子》简介
《庄子》,也称《南华经》或《南华真经》,计52篇,今存33篇,其中内篇7,外篇15,杂篇11。一般认定内篇为庄子自撰,其余则出自庄子门人及后学之手。
三、《逍遥游》(节选)
【原文】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而实无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号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共0条评论...”
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译文】惠子对庄子说:“魏王送我大葫芦种子,我将它培植起来后,结出的果实有五石容积。用大葫芦去盛水浆,可是它的坚固程度承受不了水的压力。把它剖开做瓢也太大了,没有什么地方可以放得下。这个葫芦不是不大呀,我因为它没有什么用处而砸烂了它。”庄子说:“先生实在是不善于使用大东西啊!宋国有一善于调制不皲手药物的人家,世世代代以漂洗丝絮为职业。有个游客听说了这件事,愿意用百金的高价收买他的药方。全家人聚集在一起商量:‘我们世世代代在河水里漂洗丝絮,所得不过数金,如今一下子就可卖得百金。还是把药方卖给他吧。’游客得到药方,来游说吴王。正巧越国发难,吴王派他统率部队,冬天跟越军在水上交战,大败越军,吴王划割土地封赏他。能使手不皲裂,药方是同样的,有的人用它来获得封赏,有的人却只能靠它在水中漂洗丝絮,这是使用的方法不同。如今你有五石容积的大葫芦,怎么不考虑用它来制成腰舟,而浮游于江湖之上,却担忧葫芦太大无处可容?看来先生你还是心窍不通啊!”
四、学习故事链接,对庄子更进一步的感知。
五、布置作业
1、搜集有关庄子的生平资料,加深了解。
2、课下阅读庄子的《逍遥游》。
7.《孙子》选读教案 教学目标
1、阅读人物剪影孙武,对孙武有初步了解。
2、熟读背诵《孙子兵法·谋政篇》选段。
3、查阅资料,搜集孙武的故事,对孙武有更深入的了解。
4、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孙武《孙子兵法》。教学准备:查阅孙武的有关故事 教学过程
一、学习《曹操集·孙子·序》中人物剪影《孙武》。
1、学生阅读人物剪影,借助注释读懂文章。
2、教师范读,使学生对孙武有整体印象。
二、学习《孙子兵法·谋政篇》选段
1、学生自读选段,借助注释初步弄清意思。
2、师生交流译文。
【原文】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译文】 预测胜负有五条:懂得什么条件下可以战,什么条件下不可以战的,胜;懂得众与寡的灵活运用的,胜;上下一心,同仇敌忾的,胜;以有准备之师击无准备之敌的,胜;将领富于才能而君主又不从中干预牵制的,胜。这五条就是预知胜负的途径。
【原文】 故曰: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译文】 因此,可以说:了解对方也了解自己的,百战不败;不了解对方而了解自己的,胜负各半;不了解对方,也不了解自己的,每战必败。
3、熟练朗读,尝试背诵。
三、学习故事链接,对孙武更进一步的感知。
四、布置作业
1、搜集有关孙武的生平资料,加深了解。
2、课下阅读孙武的《孙子兵法》。
《墨子》选读教案
教学目标
1.聆听圣贤关于做人处事的语重心长的教诲,让学生明白“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的道理。2.明确空间环境对人也很重要。3.结合时代的需要,培养学生道德素质,完善学生性格。教学方法:采用耐心疏导、情感感染、交流研讨、实践锻炼等生动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
一、入境生趣:让同学们说一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引入课文。
二、朗读选文,自学生疑:子墨子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①变。五入必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以不慎②也。非独染丝然也,国亦有染。重点字:①亦:也。
②慎:慎重,谨慎。
三、理解文意,学习释疑
我们不能盲目跟随别人,凡事都应该经过慎重考虑。不可人云亦云,亲近品德修养不高的人,这样只会玷污了自身的心性。染丝的意思:将丝染色。喻受人熏陶感化。
四、师生交流,点难拨疑
如何理解“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墨子的意思不仅仅染丝如此,做人治国也是同样的道理。这和“与善人交,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交,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旧日的蒙痒中,则是告诫孩子环境对人的影响的,要孩子们保持素白的心里,学善,则日趋高明,学恶,则日趋下流。类似的还有“孟母三迁”的故事,这种教育的目的,是希望孩子们在社会这个大染缸里面,不要由纯洁而变成形形色色,从而希望孩子们要抱持一颗赤子之心。反法反刑 “法者,所以齐众异,亦所以乖名分。反法也。”议曰:《道德经》云:法令滋彰,盗贼多有。贾谊云:法之所用易见,而礼之所为至难知也。又云:法出而奸生,令下而诈起,少匕乖分也。“刑者,所以威不服,亦所以生次暴。反刑也。”解释这是讲法治的道理,每个人处处规矩,每人都有他的守则或范围,这本来很好,可是毛病也出在这里,正如《道德经》上说的:一个社会法令越多,犯法的人越多,法令规定越繁,空隙漏洞毛病愈大,历史上秦始皇的法令那么严密,还是有人起来革命。汉高祖一打进咸阳,把秦始皇的法令全部废了,约法三章,只有三项法令: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很简单的三条,老百姓就服了他,所以贾谊也说,法令越严密,犯法的人也越多起来,有的人要做坏事之前,先去找法令的漏洞做根据,做出来的坏事就变成合法的,法律不能制裁他。法规定了,有时反而容易作假,真正会犯法的人,都是懂法的,法令对这种人毫无办法,这就是乖分。而刑与法不同,刑是杀人,或拘留人,或处罚人,给人精神上、肉体上一种痛苦的处罚。这是以刑树威,进而遏阻那些不守法的人。但是执行的人,会滥用刑法来欺负别人,有时好人也会受到刑法惩罚的痛苦,这便是刑的反作用。至于反法反刑其实就是墨子的“非攻”思想,“非攻”反映了墨家学派反对发动不义之战的和平愿望,那反法反刑就是同时表现了墨子“非攻”和“兼爱”的思想咯。
五、共同研讨,反思学习
环境能改变人的性格,你对自己环境满意吗?
学生自由讨论。适应环境:我们不能让社会去适应我们,而是我们去适应社会啊,如果你想要做出成绩,如果你想要在社会上有一席之地,那么学会去适应,我想你应该听说过适者生存这句话吧,你不可能靠你的个性活一辈子的,李白够有个性的但是仕途却是很不如意啊,如果你想要像他一样,那么你可以继续保持你的个性,但是,如果你想要作出不一样的成绩,就要学会去适应整个的大环境,这是大势所趋啦,有的时候个性强真的不是一件好事情啦,希望同学们好好考虑哦!保有自己的个性:这是考入北中学生给我的信,今天听到有同学说我是个内向的人,我无语。记得在四中的时候,了解我的人都说我是个没有烦恼,永远都长不大的孩子。不管是谁,只要看到我那天真无暇的笑就能把一切烦恼抛在脑后。以前我在四中是个活跃分子,班上的活动我一般都会参加,特别是英语情景表演,我的表演次次都能赢得同学们的掌声和英语老师赞许的目光。记得去年我还被凭为了“最佳女主角”,奖品是英语老师从西安带来的剪纸。因为这个,我兴奋了好几天。现在可好,居然有人说我内向。仔细想想,这句话说的也没错,我在这边好象从来没有真正的放开过。下课的时候不喜欢找同学聊天,总是一个人呆在自己的位子上做自己的事情。我真的没有办法和他们打打闹闹,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可能是我比以前成熟了一些吧,可是每次回到四中,我又会变得和以前一样,活蹦乱跳,一刻也停不下来。所以我只能说,是这边的环境改变了我的性格,这里是一个令我感到陌生的地方。
9.《荀子》选读 教案
教学目标
1、搜集荀子名言,对荀子的思想有初步了解。
2、熟读背诵《荀子·劝学》选段。教学准备:查阅荀子的有关故事 教学过程
一、作者介绍
荀子(约公元前313一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二、解读《劝学》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一个“劝”字,问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学生往往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劝告”。教师趁此在“劝”字后加上一个“学”,再问:“劝”是什么意思?学生才会领悟:原来它还有“劝勉”的意思。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给学生建立“注意中心”。接着就讲:“劝”的繁体字“勸”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声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三、指导学生根据注释解决疑难。
【原文】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译文】南方有一种叫“蒙鸠”的鸟,用羽毛编织作窝,系在嫩芦苇上,风一吹就坠落了,鸟蛋全部摔烂。不是窝没编好,而是不该系在芦苇上面。西方有种叫“射干”的草,只有四寸高,却能俯瞰百里之遥,不是草能长高,而是因为它长在了高山之巅。蓬草长在麻地里,不用扶持也能挺立住,白沙混进了黑土里,就再不能变白了,兰槐的根叫香艾,一但浸入臭水里,君子下人都会避之不及,不是艾本身不香,而是被浸泡臭了。所以君子居住要选择好的环境,交友要选择有道德的人,才能够防微杜渐保其中庸正直。
四、阅读“故事链接”,对荀子的思想有更进一步的感知。
五、布置作业
1、搜集有关荀子的故事,加深对他的了解。
2、课下阅读荀子的《劝学》全文。
第三篇:《传统文化》教案-八年级1-10课
《传统文化》教案
(八年级)
安丘市职工子弟初二
《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中的展现。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实践活动中创造积累的文明成果,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见证,它博大精深,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伟大贡献。
学习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民族精神,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习诵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了解历史名人、名胜古迹、科技发明、艺术创造(如建筑、绘画、书法、戏曲)和民俗风情等传统文化内容,对少年儿童人格的陶冶和智慧的启迪,对培养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教材分析
(一)、课程性质
传统文化课程是对少年儿童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启蒙课程,是我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中的必修课程之一。
本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典范性
本课程遵循少年儿童的认知规律,选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具有积极意义的典范作品作为教育内容,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滋养,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趣味性
本课程贴近少年儿童生活,注重兴趣培养,教材的呈现形式应符合少年儿童的接受心理,学习形式力求生动活泼、丰富多彩,使少年儿童感受到学习传统文化的乐趣。3.启蒙性
本课程注重对少年儿童进行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熏陶和影响,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应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体现启蒙性。4.开放性
本课程的学习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许多领域,应充分利用课内外各种可利用的学习资源,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进行参观游览、调查访问、参加村镇或社区传统文化活动等,让学生在感悟、体验中接受传统文化教育。
(二)、基本理念
1.感受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认识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特点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和特点,感受传统文化丰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从而认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2.逐步提升传统文化素养,培养民族精神
引领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进行学习,能够拓宽学生的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实践领域,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逐步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
民族精神的形成是传统文化长期熏陶、影响的结果。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对于培养民族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发挥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
强化朗读、背诵传统文化的精华,不仅能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记忆力,而且能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经典的感悟能力。
充分利用当地的课程资源,加强课内外结合、校内外沟通,如参观文化馆、博物馆,游览文化古迹、文化名胜等,使学生直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
二、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1.认识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传统文化的智慧,初步感悟、了解传统文化的精神、审美理想、审美情趣等,感受中华民族的文化魅力,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3.初步了解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和形式,自觉拓展学习视野,积极参与校内外的传统文化活动。4.培养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掌握学习传统文化的科学方法,养成学习传统文化的良好习惯。5.学习传统文明礼仪,提高个人修养。
6.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培养合作意识。
(二)、阶段目标
第三学段(7至8年级)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经典古诗文60篇(首或段),能默写出重要的名言名句。
2.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能借助相关资料理解所学诗文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品味作品的语言内涵,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
3.能针对所学诗文中作者的观点进行讨论,能结合现实生活谈出自己的认识和体会,明确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如何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精神。
4.能借助有关资料了解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不断积累传统文化知识。如《论语》、《孟子》、《老子》、《庄子》等文化经典著作,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墨子、孙武、孙膑等诸子百家代表人物,秦始皇、汉武帝、曹操、诸葛亮、唐太宗、魏征、唐明皇、包拯、成吉思汗、康熙、乾隆等政治方面的杰出历史人物;屈原、张衡、王羲之、吴道子、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陆游、文天祥、李时珍、康有为等文化艺术、科学名人,长城、泰山、黄帝陵等名胜古迹,诗、词、曲、小说等主要文学体裁。5.能向同学介绍自己搜集到的当地某一历史文化名人的生平事迹和主要贡献,能谈出自己对该历史文化名人的看法;在广泛交流的基础上,每个同学选择一位自己最喜欢的历史文化名人,写出自己喜爱的理由并提出自己的奋斗目标。
6.能根据学习内容写读书笔记,能根据实地考察所得写出考察简报,能根据有关资料编辑班级或校内报刊等。
7.继续学习传统文明礼仪,规范自己的言行,提高个人修养。
8.能自主搜集名胜古迹和传统民俗的相关资料,能向同学介绍某一名胜古迹或传统民俗的有关知识,能结合实际体验谈出自己的认识和感受。
9.能根据所学诗文进行拓展阅读,将自己搜集和整理的优秀作品介绍给同学;能自主开展经典诗文朗诵会、传统文化考察、传统文化知识竞赛、书法比赛、传统文化摄影展等活动。
10.能初步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培养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吸收传统文化的智慧,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
三、实施措施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文化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应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二)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通过传统文化课程内容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三)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性
通过活动性学习,使学生在诵读、感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学习活动,如诗歌朗诵、书法比赛、艺术节等,充分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通过参观游览文化古迹、寻访历史文化名人、参与传统节日活动等,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社会意义。
(四)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组织学习活动,要注意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从小养成喜欢读书、认真书写、勤于思考、踊跃发言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体现教学的层次性
教学中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在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等方面的不同特点,体现教学要求的层次性,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和自信,在原有基础上都能循序渐进,得以发展提高,不可盲目拔高教学要求。
(六)重视对学生的文化熏陶
学习经典重在积累感悟。通过品味经典之韵、感受志士之魂、领略山水之美、参与艺术之乐,使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滋养,获得文化积累,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化品格。
要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力求以情动人、以情启智、以情养德,激发学生情感共鸣。
(七)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初步的鉴别意识
传统文化因历史的局限,也存在一些不符合现代价值观念的内容。教学中要逐步培养学生初步的辨别和鉴赏能力,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具有初步的鉴别意识。
(八)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传统文化是一门新课程,教师要加强对传统文化内容的学习与研究,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要在教学过程中大胆探索新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九)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本地文化资源
要建立开放的课程资源网络,充分利用农村、社区等本地文化教育资源,并发展校外指导教师队伍,选择不同的教育活动方式和类型,对学生进行教育。
(十)注意处理好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既有自己的独特性,又与其他课程有一定的联系,在实施本课程的过程中,应注意与语文、品德等学科的教学或校内外其他教育活动相结合,相互促进,实现综合教育效益。
四、教学进度
本教材共十个单元,本学期教授前五个单元。
第一单元
“诗”“书”“礼”“易”“春秋”被成为儒家“五经”,是儒家的经典著作。“诗”指《诗经》,“书”指《尚书》,“礼”有“三礼”,包括《周礼》《仪礼》《礼记》,“易”指《周易》,“春秋“指《春秋》,有“《春秋》三传”,分别是《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春秋左氏传》。“五经”与《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五经”。“四书五经”是被中国人公认的享有神圣性与权威性的经典文献,上自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无不受到“四书五经”思想的深远影响。
第1课 《周易》选读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本文是如何运用准确、严密的语言来概括中华民族文化的三个显著特点的。2.过程和方法:了解作者从广度和时间一横一纵两个方面来看待中华民族文化各个特点的思维模式;关注社会文化现象,联系自身生活看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熟悉本文为阐明中华民族文化的三个显著特点所列举的众多 事实,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
二、教学难点:通过品味语言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和影响深远。
三、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和生活中的民族文化现象,深入思考一些文化问题,训练思维的深度。
四、教学设计: 讲授课 一课时
五、教学步骤 :
《周易》的诞生地就是现在的千年古县汤阴县(河南安阳的一个县城)。羑里城位于汤阴县北2公里处。易卦系统最基本的要素为阴阳概念,而阴阳概念包括阴阳的性质和状态两层意义。如果不理会阴阳的状态,只论及其性质,则可以用阳爻(-)和阴爻(--)表示阴阳。将上述阴阳爻按照由下往上重叠三次,就形成了八卦,即“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个基本卦,称为八经卦。再将八经卦两两重叠,就可以得到六个位次的易卦,共有六十四卦,这六十四卦称为六十四别卦,每一卦都有特定的名称。如果再考虑阴阳的状态,则阴阳概念又进一步划分为“老阴,老阳,少阴,少阳”(亦称“太阴,太阳,少阴,少阳”)四种情形,可以用“X,O,--,-,”四种符号分别代表之。六十四别卦每一卦的每个位次上都可能有四种阴阳状态,于是全部易卦系统就共有4096种不同的卦。如果将阴阳性质构成相同的各个卦放在一起,就形成了主卦卦名相同的六十四种分系统,可以称为某某卦系。《周易》经部文字说明的内容就是对六十四卦系中部分易卦的象征意义的解释以及相应的人事吉凶判定(称为占断)。其中每一卦系的第一条内容是相应的全静卦的占断,其后的六条(乾坤卦系有七条)内容是顺次排列的对相应卦系一爻动的卦的占断。秦汉以后的易学对此都存在错误或者说模糊的认识。
六、拓展延伸
七、布置作业:课后搜索《周易》相关知识。
第2 课 《诗经》选读
教学目标
1.聆听圣贤关于做人处事的语重心长的教诲,明确恭、宽、信、敏、惠的儒家思想。2.明确孔子教育的真谛。
3.结合时代的需要,培养学生道德素质,完善学生个性和人格。教学方法:
采用自学感悟、情感感染、交流研讨、实践锻炼等生动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
一、入境生趣
于丹女士说:在我们人生的每个阶段,都要去用理性的侵绳去约束自己的情感和欲望的野马,达到中和调适,使人生更有意义,使社会更加和谐。孔子将人生分为三个阶段,对人慎戒,生命的成长虽是连续不断的历程,但呈现阶段性,每一个阶段都有特殊的发展任务与危机,惟有透过学习,才能顺利度过危机,找到生命的意义。
二、朗读选文,自学生疑
【原文】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三、理解文意,学习释疑
1、【译文】子张向孔子问仁。孔子说:“能够处处实行五种品德。就是仁人了。”子张说:“请问哪五种。”孔子说:“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能够使唤人。”
2、理解恭、宽、信、敏、惠的含义
四、师生交流,点难拨疑
【评析】“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这些确实都是人类的美德,作为个人的道德修养,能够具备这些自然好。但是如果认为具备了这些美德就一定能有怎样的好处,那就不很妥当了,甚至也是非常靠不住的。比如,一个人庄重固然可以避免受到庄重的人侮辱,但却不一定能避免受到不庄重的人的侮辱。
五、共同研讨,反思学习
一个人诚信,自然会比不诚信的人优先受到任用,但是诚信只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之一,仅仅做到诚信还是远远不能满足被任用的要求的,被任用的主要因素还是要有才能。至于做到慈惠,原本是做人的本份,如果是为了方便使唤人才去故意慈惠,那未免失去了慈惠的本意。
五、拓展延伸 仁的发现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仁的观念在孔子之前已经产生。据学者们研究,仁字和仁的观念皆渊源于古东夷文化,后来进入“中国”,成为“中国人”的文化观念。春秋时,仁往往与忠、义、信、敏、孝、爱等并列,被看成是人的重要德性之一。但是,孔子以前,仁并未受到特别的重视,只有到了孔子这里,仁才被从其它德性中超拔出来,并被赋予新的丰富的内涵。第3课 《左传》选读
教学目的:
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理解“一粥一饭„„物力维艰” 教学难点: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过程设计
一、简介《左传》
文字通俗易懂,却饱含着为人处世的哲学。三百年来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经常诵读这些经典,不仅能陶冶我们的情操,丰富我们的文化积淀,而且能规范我们的言行。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译文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重点句:“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该句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了解有关《左传》的故事,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六、作业练习
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你会怎么做?当别人帮助了你以后,你怎么做?
第4课 《礼记》选读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4、逐步培养学生热爱国学、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1、导语:同学们,刚才你们诵读的是我们这学期所学的增广贤文,老师今天再给你们讲个故事,喜欢吗?那要求大家要认真听,还要认真想:老师讲的这个故事,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2、老师讲故事。
3、反馈:你明白了什么?
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
1、过渡:对了,做人要善于宽容原谅别人,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请看——
2、多种形式朗读诗句。
⑴ 自己轻声读几遍,把诗句读通顺。⑵ 指名读,正音。⑶ 齐读,读正确流利。
3、引导学生理解诗句。
⑴ 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谁来说说。(引导学生说完整话)⑵ 质疑: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吗?学生说。⑶ 小组互相学习,理解诗句。⑷ 指名反馈,师生补充。⑸ 反复朗读,熟练背诵。
⑹ 小结。老师先总结诗句意思。你是怎么读懂的呢?总结学习方法:反复朗读;小组合作学习。查字典;请教老师、父母;背诵,加深理解。
三、联系实际,畅谈体会
1、谈话:在学习生活中,你有没有经历过或者是听到、看到别人宽容原谅别人的例子呢?请说给大家听听。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2、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宽容原谅别人呢?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交流收集到的材料:这些都是古人总结出来的含有深刻道理的句子,谁还知道一些有关这方面的句子或者是名言警句?如得饶人处且饶人。
2、总结谈话: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是多么的丰富多彩,像这些增广贤文会教我们很多学习、生活、做人的道理。只要我们用心去学习,多读多想,一定会让你的头脑更聪明,如果运用于写作上,那一定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布置作业:把我们今天所学到的增广贤文讲给家长听,背给家长听。
第5课 《老子》选读
教学目标:
体会老子关于事物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培养客观看待问题的精神。
学习重点:体会老子关于事物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培养客观看待问题的精神。学习难点:体会老子关于事物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 课时安排:一课时 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始自于“一”,没有“一”也就没有“二”,更不可能有百、千、万,这是一个浅显的道理,越是浅显的道理,越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听听二午多年前的哲人老子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板书课题:《有无相生》
二、整体感知:
(一)朗读第1、3、4、5、6则
(二)梳理内容:
要求:分组讲解,其他组同学补充或指正,教师指导、点评 第1则:
任何事物都是相辅相成的,这是一个永恒的道理。第3则:
运用比喻的手法,说明在生活中,人不应该自以为是,否则反而会达不到应有的目的,成为“物或恶之”的“余食赘肉”,这是有道的人不愿意做的事。第4则:
阐述了自己对生活的一种独特理解,这也正是人们难以做到。第5则:
天下大事都得自于小事、易事,没有“小”,就没有“大”,善于做好小事,就能够成为真正的圣人、伟人。为人处世,应当谨慎做事,而不应当“轻诺”、“多易”。第6则:
做事要有预见,人及时处理好事件,不要等到出了问题再去想办法处理它。“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因为“无祸患常积于忽微”。
(三)探讨:
1、从第1、3、4则中,我们如何看待老子所讲的道理呢?
明确:任何事都是难易相成,高下相对的,所以应当正确对待来自生活中的问题,即不能只看到难而看不到易,也不能自以为是。
2、从第5、6则中,我们应当如何对待生活中有大事与小事?如何看待成功与失败?
明确:伟大不自于平凡,大事得自于小事的积累。处理问题我有预见性,要防患于未然,做事要持之以恒,善始善终。
三、总结:
对待生活、学习中的问题,要全面地看待,而不应片面地夸大一方面,要客观地看到世间万物都是从毫末起始,而后才能成为“大”,所以要学会做小事,学会积累,还要持之以恒。
四、作业:
1、完成《导学》相关练习
2、了解庄子的思想及其观点,预习《无端崖之辞》 第6课 《庄子》选读
教学目标:
1、体会庄子散文想像奇特的特点
2、正确对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体会庄子散文想像奇特的特点 教学难点:
正确对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课时安排:一课时 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
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也是人类大家庭的成员,人与人之间应当是平等相待,和睦相处的,而不应当成为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更不应当用自己的私利标准去要求别人,要懂得尊重他人。
二、整体感知:
(一)朗读第2则
要求,读要正确,读出文章的意义,读出重点内容。
(二)梳理内容 第1节:
蔽:遮蔽
絜:测量
临:从高处往下看,意即“俯瞰” 可以:可以用来
旁:将近
市:赶集 第2节: 厌:满足 第3节:
已矣:够了,不要再说了。若是:像这样 第4节:
剥:击打
辱:挫伤
泄:拖拉
苦其身:形容词作使动用,使„„受苦 终:终了,享尽
几:几乎
为:对于
使:假使 物:当做是有用的物,名词作动词
而:通“尔”,你 自掊击于世者也:被动句,介宾短语后置句
(三)探究:
1、匠石与栎社树议论的出发点是什么? 明确:匠石关注的是树能不能成为有用之材,栎社树关注的是能不能存活下来才是有用,出发点不同,自然对待对方的态度也就不同了,得出的结论也就不同了。
2、栎社树的话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这种思想在当今社会有意义吗?
明确:①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应当用“有利”和“无利”来衡量,而应当平等相待,尊重对方的生命与尊严
②(学生自由发言,言之有物,言之成理即可)
三、总结:
人与人之间应当是平等的,不应该互相利用,更不应该单方面地占有对方,要互相尊重,尊重对方的生命和尊严。
四、作业:
1、课本完成练习二、四
2、完成《导学》本课练习
3、预习《墨子》选读——《兼爱》,思考:墨子提出的“兼爱“思想与我们当前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之间的什么联系?
第7课.《孙子》选读
教学目标
1、阅读人物剪影孙武,对孙武有初步了解。
2、熟读背诵《孙子兵法·谋政篇》选段。
3、查阅资料,搜集孙武的故事,对孙武有更深入的了解。
4、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孙武《孙子兵法》。教学准备:查阅孙武的有关故事 教学过程
一、学习《曹操集·孙子·序》中人物剪影《孙武》。
1、学生阅读人物剪影,借助注释读懂文章。
2、教师范读,使学生对孙武有整体印象。
二、学习《孙子兵法·谋政篇》选段
1、学生自读选段,借助注释初步弄清意思。
2、师生交流译文。
【原文】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译文】 预测胜负有五条:懂得什么条件下可以战,什么条件下不可以战的,胜;懂得众与寡的灵活运用的,胜;上下一心,同仇敌忾的,胜;以有准备之师击无准备之敌的,胜;将领富于才能而君主又不从中干预牵制的,胜。这五条就是预知胜负的途径。
【原文】 故曰: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译文】 因此,可以说:了解对方也了解自己的,百战不败;不了解对方而了解自己的,胜负各半;不了解对方,也不了解自己的,每战必败。
3、熟练朗读,尝试背诵。
三、学习故事链接,对孙武更进一步的感知。
四、布置作业
1、搜集有关孙武的生平资料,加深了解。
2、课下阅读孙武的《孙子兵法》。
第8课《墨子》选读教案
教学目标
1.聆听圣贤关于做人处事的语重心长的教诲,让学生明白“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的道理。2.明确空间环境对人也很重要。3.结合时代的需要,培养学生道德素质,完善学生性格。教学方法:采用耐心疏导、情感感染、交流研讨、实践锻炼等生动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
一、入境生趣:让同学们说一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引入课文。
二、朗读选文,自学生疑:子墨子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①变。五入必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以不慎②也。非独染丝然也,国亦有染。重点字:①亦:也。②慎:慎重,谨慎。
三、理解文意,学习释疑
我们不能盲目跟随别人,凡事都应该经过慎重考虑。不可人云亦云,亲近品德修养不高的人,这样只会玷污了自身的心性。染丝的意思:将丝染色。喻受人熏陶感化。
四、师生交流,点难拨疑
如何理解“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墨子的意思不仅仅染丝如此,做人治国也是同样的道理。这和“与善人交,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交,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旧日的蒙痒中,则是告诫孩子环境对人的影响的,要孩子们保持素白的心里,学善,则日趋高明,学恶,则日趋下流。类似的还有“孟母三迁”的故事,这种教育的目的,是希望孩子们在社会这个大染缸里面,不要由纯洁而变成形形色色,从而希望孩子们要抱持一颗赤子之心。反法反刑 “法者,所以齐众异,亦所以乖名分。反法也。”议曰:《道德经》云:法令滋彰,盗贼多有。贾谊云:法之所用易见,而礼之所为至难知也。又云:法出而奸生,令下而诈起,少匕乖分也。“刑者,所以威不服,亦所以生次暴。反刑也。”解释这是讲法治的道理,每个人处处规矩,每人都有他的守则或范围,这本来很好,可是毛病也出在这里,正如《道德经》上说的:一个社会法令越多,犯法的人越多,法令规定越繁,空隙漏洞毛病愈大,历史上秦始皇的法令那么严密,还是有人起来革命。汉高祖一打进咸阳,把秦始皇的法令全部废了,约法三章,只有三项法令: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很简单的三条,老百姓就服了他,所以贾谊也说,法令越严密,犯法的人也越多起来,有的人要做坏事之前,先去找法令的漏洞做根据,做出来的坏事就变成合法的,法律不能制裁他。法规定了,有时反而容易作假,真正会犯法的人,都是懂法的,法令对这种人毫无办法,这就是乖分。而刑与法不同,刑是杀人,或拘留人,或处罚人,给人精神上、肉体上一种痛苦的处罚。这是以刑树威,进而遏阻那些不守法的人。但是执行的人,会滥用刑法来欺负别人,有时好人也会受到刑法惩罚的痛苦,这便是刑的反作用。至于反法反刑其实就是墨子的“非攻”思想,“非攻”反映了墨家学派反对发动不义之战的和平愿望,那反法反刑就是同时表现了墨子“非攻”和“兼爱”的思想咯。
五、共同研讨,反思学习
环境能改变人的性格,你对自己环境满意吗?
学生自由讨论。适应环境:我们不能让社会去适应我们,而是我们去适应社会啊,如果你想要做出成绩,如果你想要在社会上有一席之地,那么学会去适应,我想你应该听说过适者生存这句话吧,你不可能靠你的个性活一辈子的,李白够有个性的但是仕途却是很不如意啊,如果你想要像他一样,那么你可以继续保持你的个性,但是,如果你想要作出不一样的成绩,就要学会去适应整个的大环境,这是大势所趋啦,有的时候个性强真的不是一件好事情啦,希望同学们好好考虑哦!
第9课.《荀子》选读
教学目标
1、搜集荀子名言,对荀子的思想有初步了解。
2、熟读背诵《荀子·劝学》选段。教学准备:查阅荀子的有关故事 教学过程
一、作者介绍
荀子(约公元前313一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二、解读《劝学》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一个“劝”字,问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学生往往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劝告”。教师趁此在“劝”字后加上一个“学”,再问:“劝”是什么意思?学生才会领悟:原来它还有“劝勉”的意思。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给学生建立“注意中心”。接着就讲:“劝”的繁体字“勸”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声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三、指导学生根据注释解决疑难。
【原文】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译文】南方有一种叫“蒙鸠”的鸟,用羽毛编织作窝,系在嫩芦苇上,风一吹就坠落了,鸟蛋全部摔烂。不是窝没编好,而是不该系在芦苇上面。西方有种叫“射干”的草,只有四寸高,却能俯瞰百里之遥,不是草能长高,而是因为它长在了高山之巅。蓬草长在麻地里,不用扶持也能挺立住,白沙混进了黑土里,就再不能变白了,兰槐的根叫香艾,一但浸入臭水里,君子下人都会避之不及,不是艾本身不香,而是被浸泡臭了。所以君子居住要选择好的环境,交友要选择有道德的人,才能够防微杜渐保其中庸正直。
四、阅读“故事链接”,对荀子的思想有更进一步的感知。
五、布置作业
1、搜集有关荀子的故事,加深对他的了解。
2、课下阅读荀子的《劝学》全文。
第10课 佛教的传入与禅宗
教学目标
1、了解佛教的起源及其创始人
2、了解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以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宗教的知识
教学重难点 佛教的传入与兴盛,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教学过程 引入 宗教的产生
“宗教”一词源于印度佛教。佛教以佛陀之言为“教”,佛弟子之言为“宗”,二者合称为“宗教”,意为崇尚、奉行佛陀及其弟子的教诲。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三大宗教。而佛教文化与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共同构成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三个有机组成部分,对中华文明有着深远影响。第三单元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佛教文化,第一节先来学习一下佛教的传入与禅宗。
一、佛教的创立
佛教的创始人是古印度的乔达摩•悉达多(公元前563~前485),原名悉达多王子,悉达多是卡皮拉瓦斯图的一位国王之子,如今皮拉瓦斯图是一座位于尼泊尔边界附近的印度东北部城市。释迦牟尼和孔夫子对世界的影响近乎相仿,两者生活的时代近乎相同,两者 的信徒在数目上也没有太大的差别。佛教徒尊称他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
二、佛教的传入与兴盛
两汉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佛教逐渐经西域一带传入我国。可在史料中,关于佛像的记载却极为鲜见。在出土的佛教文物中,有四川乐山崖墓的佛雕像、彭山崖墓内发现的陶制佛像,这些据考证都是汉代的作品。但是这时的佛教文物遗留下来的为数极少。东汉末年,下邳相笮融建造了一个规模宏大的佛教寺院,据说可容三千余人,其中还安置了身穿锦彩衣物、铜质涂金的佛像,这是中国的造像立寺首次见于正史记载。但当时建立的寺庙,主要是供从西域来的僧侣和商人参拜使用,没有汉人出家为僧。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逐渐在民间流传开来,其他的一些印度佛教派别也来到中国,如禅宗祖师菩提达摩就是在这个时候来到中国的。南朝宋、齐、梁、陈各代帝王大都崇信佛教。梁武帝笃信佛教,自称“三宝奴”,四次舍身入寺,皆由国家出钱赎回。他建立了大批寺辽,亲自讲经说法,举行盛大斋会。北朝历代帝王都扶植佛教。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有了极大的发展,北魏时期,是中国佛教发展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阶段。由于政府的保护和提倡,佛教有了迅速的发展,佛教艺术的发展也是蒸蒸日上。这一时期留传下来的金铜佛像数量很多,此外,闻名于世的大同云冈、洛阳龙门两大石窟,都是这时由国家主持开凿的,所以规模巨大。空前绝后,显示了非同凡响的宏伟气势、大同作为当时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在佛教艺术发展过程中,还形成了被称为“平城模式”的艺术风格(大同古称平城),对当时中原地区佛教艺术的发展起着指导性的作用。佛教经魏晋南北朝的发展,无论在思想上和经济上都为隋唐时期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创造了条件。到了隋唐时期,中国佛教发展到了鼎盛时期。隋唐佛教义学蓬勃发展,促成大乘各宗派的建立。其中最具中国特色的宗派是禅宗。六祖慧能是禅宗的真正创立者,他主张教外别传、不立文字,提倡心性本净、佛性本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些宗派创立后,随着隋唐中国对外交通的开拓,不久即传播海外。隋唐的佛教艺术,有了明显的转变,形成了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一个新阶段。这一时期出现的各种佛教造像,在风格上已摆脱了以前的那种呆滞、平板的表清和神秘气氛的宠罩。开始出现一种新的,显得温和圆润、生动柔和的风格。人物造型也从南北朝时的清瘦飘逸转向丰满端丽。宋元以后,禅宗继续流传,向东传播至朝鲜和日本,现在还流行于欧美各国。禅宗使佛教的发展达到了顶峰。
三、名句赏析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四、作业 收集有关禅宗的小故事
第四篇:八年级传统文化第四课《礼记》教案
初中八年级传统文化第四课《礼记》教案
礼记: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它阐述的思想,包括社会、政治、伦理、哲学、宗教等各个方面,其中《大学》、《中庸》、《礼运》等篇有较丰富的哲学思想。
《礼记》,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礼仪著作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十三经之一。是战国以后及西汉时期社会的变动,包括社会制度、礼仪制度和人们观念的继承和变化,儒家经典著作之一。49篇分属于制度、通论、名堂阴阳、丧服、世子法、祭祀、乐记、吉事等,它阐述的思想,包括社会、政治、伦理、哲学、宗教等各个方面,其中《大学》《中庸》《礼运》等篇有较丰富的哲学思想。
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者不可不学也。(出自《礼记·曲礼上》)
【译文】上古时,人们崇尚“德”,后来却讲求施报。礼崇尚往来。施人恩惠却收不到回报,是不合礼的;别人施恩惠于已,却没有报答,也不合礼。人们有了礼的规范,社会便得以安定,少了礼社会便会倾危,所以说:“礼,不能不学啊!”
原诗意:
礼要有来有往,送礼不回礼不礼貌;收礼不送礼,也是不礼貌的行为。礼节重在相互往来:有往无来,不符合礼节;有来无往,也不符合礼节。在人际交往中,人们之间应平等相待,互助互济。
寓意: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来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从礼纪中可得出这样的结论:整个东亚及东南亚的文化的精华均是传承华夏文明就是确证。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礼仪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几乎渗透于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
《礼记·儒行》的内容,是鲁哀公与孔子的一次对话。孔子在这篇对话中解释了“儒”的含义。
儒有内称不辟亲,外举不辟怨。程功积事,推贤而进达之,不望其报。君得其志,苟利国家,不求富贵。其举贤援能有如此者。(《礼记。儒行》)【译文】 “儒者推荐人才,只要对方德才兼备能够胜任,对内不避称举自己的亲属,对外不避称举冤家。儒者度量功绩,积累事实推荐贤能而进达于上,不祈望他们的报答,从而也遂了国君用贤的心愿;只要有利于国家就行,儒者并不通过荐贤而企求富贵。儒者推举贤能的风格就是这样。
【嗟来之食】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饥者而食之。有饥者,蒙袂、辑履,贸然而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选自《礼记.檀弓》)
【译文】:春秋时齐国发生饥荒,黔敖准备了食物放在路边,等候饥民过来就给他吃。有一个饥民走来了,黔敖冲着他喊道:“嗟!来食!”那个饥民瞪着眼睛说:“我正因为不食嗟来之食才饿成这个样子。”尽管黔敖向他道歉,那饥民仍然坚决不吃,最后饿死了。
第五篇:八年级传统文化第三课《左传》教案
初中八年级传统文化第三课《左传》教案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中国古代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史,十三经之一。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鲁国国史《春秋》编成,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27年(前468),《左传》传文比《春秋》经文多出13年,实际记事多出26年(最后一件事为略提三家灭智),以《春秋》记事为纲叙事,其中有说明《春秋》书法的,有用实补充《春秋》经文的,也有订正《春秋》记事错误的。全书绝大部分属于春秋时候事件,但全书的完成已经进入战国时期。这些都说明《左传》与《春秋》的密切关系。《左传》既是中国古代史学名著,也是文学名著。
《左传》虽是历史著作,但与《尚书》《春秋》有所不同,它“情韵并美,文彩照耀”,是先秦时期最具文学色彩的历史散文
左丘明(约前502—约前422)汉族,姓丘,名明,因其父任左史官,故称左丘明左丘明是中国传统史学的创始人。史学界推左丘明为中国史学的开山鼻祖。被誉为“百家文字之宗、万世古文之祖”。左丘明的思想是儒家思想,在当时较多地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要求。
出自《左传》的成语
1.东道主 :原指东路上的主人,后称款待宾客的主人。
2.退避三舍:后以“退避三舍”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3.及瓜而代:等到瓜熟时派人接替。泛指任职期满,由他人继任。4.言归于好:彼此重新和好。
5.魑魅魍魉:《左传·宣公三年》:“魑魅魍魉,莫能逢之。”本为传说中的鬼怪,现用以喻指各种各样的坏人。
6.狼子野心:后喻凶暴的人必有野心。
7.外强中干:原指所乘之马,貌似强壮,实则虚弱,后用以泛指人或事物,谓表面强有力,实则虚弱。
8.表里山河:泛指外有山内有河,地势十分险要。
9.厉兵秣马:厉:磨,砥砺;兵:兵器,秣:喂。磨好兵器,喂饱马,指作好战斗准备。
10.困兽犹斗:《左传·宣公十二年》:“困兽犹斗,况国相乎?”比喻在绝境中还挣扎抵抗。
11.风马牛(风马牛不相及):《左传·僖公四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言齐楚两地相离甚远,马牛不会走失至对方地界。比喻事物之间毫不相干。
12.剑及屦及:后用以形容行动坚决迅速。13.鞭长莫及(鞭不及腹):《左传·宣公十五年》:“古人有言曰:‘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原意是鞭子诚然很长,但不能打马肚子。后比喻力量达不到。
14.城下之盟:《左传·桓公十二年》:“楚人伐绞„大败之,为城下之盟而还。”在敌人兵临城下时被迫订立的盟约,现指事发因条件限制而不得不做出的让步。
15.尔诈我虞:《左传·宣公十五年》:“宋及楚平,华元为质,盟曰:‘我无尔诈,尔无我虞。’”指你诈骗我,我诈骗你。
16.贪天之功:原意把天的功绩,说成是自己的力量。后谓抹杀别人的力量,把功劳算到自己身上。
17.居不重席(居不重茵):《左传·哀公元年》:“昔阖庐食不二味,居不重席,室不崇坛。”席:铺垫用具。坐卧处不铺设两重垫子,意谓节俭。
18.一之谓甚(一之为甚):《左传·僖公五年》:“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谓甚,其可再乎?”犯一次错误,已经过分了。表示不可一错再错。
19.假途灭虢:后指以向对方借路为名而行消灭对方的计策为假途灭虢。20.经天纬地:形容有治理天下的经世之才。21.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不义的事情做多了,会自取灭亡。
22.一鼓作气:《左传·庄公十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23.居安思危:《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敢以此规。
24.一问三不知:《左传·哀公二十七年》:君子之谋也,始、衷、终皆举之,而后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其它还有:骄奢淫逸;众叛亲离;大义灭亲;惟命是听;皮之不存,毛将安傅(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等等
子产,人们又称他为公孙侨、郑子产,他是郑穆公的孙子,东周春秋后期郑国(今河南郑州新郑)人,与孔子同时,是孔子非常尊敬的人之一。公元前554年郑简公杀子孔后被立为卿,公元前543年到522年执掌郑国国政,是当时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
子产不毁乡校,作品出自《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故事包涵着典型的公共关系思想。对于乡人聚会议政的乡校,然明主张毁掉,子产不同意,他说,“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用今天的话来说,子产把乡校作为获取群众议论政事的反馈信息的场所,而且注意根据来自公众的意见,调整自己的政策和行为。子产执政后,重视听取百姓的议论,还把刑书铸在鼎上公告于世,努力疏通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颇得百姓的爱戴,从而使郑国强盛起来。
【译文】郑国人到乡校休闲聚会,议论执政者施政措施的好坏。郑国大夫然明对子产说:“把乡校毁了,怎么样?”子产说:“为什么毁掉?人们早晚干完活儿回来到这里聚一下,议论一下施政措施的 好坏。他们喜欢的,我们就推行;他们讨厌的,我们就改正。这是我们的老师。为什么要毁掉它呢?我听说为人忠善来减少怨恨,没听说过靠摆威风来防止怨恨。用摆威风来防止怨恨难道不能立刻制止众人的议论?但是这就像堵住河水一样危险:河水大决口造成的损害,伤 害的人必然很多,我是挽救不了的;不如开个小口导流,不如我们听取这些议论后把它当作治病的良药。”然明说:“我从现在起才知道您确实可以成大事。小人确实没有才能。如果真的这样做,恐怕郑国真的就有了依靠,岂止是有利于我们这些臣子!”
孔子听到了这番话后说:信的。”
人们说子产不行仁政,我是不相“照这些话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