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画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五篇]

时间:2019-05-12 18:49: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二年级下册《画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二年级下册《画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篇:二年级下册《画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画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画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时设计简析

《画风》一课,以人物对话的形式,讲了三个小学生一起动脑筋想办法,把无形的风生动地展现在画纸上的故事。三个小朋友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鼓励。由于人物多,对话多,又是三个人的相互交流,这样的课文,学生还是第一次遇到。学生不易理清课文中人物的态度、观点、做法。如果处理不当,不但对学生的朗读感悟造成困难,而且对学生通过学文体会三个孩子的思想,也会成为负担。基于此,在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上,我将采用逐步展开、由扶到放的方式,引导学生学文。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知道通过哪个词语表现风的存在。

2、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3、能想出更好的办法来画风,并试着用准确的语言表现风。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了解他们是怎样画风的。

教学难点: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能想出更好的办法来画风。

教学准备:课件、宋涛、陈丹、赵小艺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图片引入。

连同名字出示三个小伙伴的头像,以向他们打招呼的方式检查巩固认字。

二、细读学文。

(一)学习第1-3自然段。

1、用指名读、教师引读的方法读第1-3自然段。

2、质疑:陈丹为什么会这么肯定地说“风,谁也画不出来。”教师用电风扇演示风吹纸条的情景,引导学生观察,体会“风,看不见,摸不着”的特点,用直观的教学方式,消除孩子们理解上的难点。从而感悟陈丹语气肯定的原因。

3、指导朗读2、3段对话。

(二)精读学习第4-5自然段。

1、从赵小艺的表现“眨眨眼睛,想了想”,体会她是一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随机指导朗读“我能!”读出赵小艺的自信来。

2、学习赵小艺画风的句子。引导学生关注重点词“飘”。感悟表现风的巧妙的用词的精准。相机指导朗读宋涛的话,读出惊喜的语气来。

3、学生试着用诗一样的句式说话。

(三)学习第6-8自然段。

1、用对比教学的方法,比较陈丹前后的反应“谁也画不出来”,“我也会画风了”,学生从而明白陈丹是受了赵小艺的启发,她一个善于观察、善于开动脑筋的好孩子。这样一来,学生们走进了陈丹的心里,指导朗读自然不费功夫。

2、宋涛想了想,也画出了风。赵小艺“我还能画”,这些内容集中学习,一方面让学生们更容易感受到三个小伙伴互相启发,互相激励,画出了风。另一方面,对于突出三个小伙伴那种兴奋、激动的心情,指导朗读都显得省时高效。

3、指导学生通过默读,勾画出三个小伙伴怎么画风的句子。从小培养学生们用笔记录下自己读书的收获。用图文并貌的方式,引导学生感悟表现风的词语。针对不同的内容,分别采用男生读、女生读、全班齐读的方法,注意朗读指导。

4、用句式训练,加强语感。

(四)学习第9自然段。

齐读。从“好像都在动”,“显得更美了”体现小伙伴兴奋、高兴的心情。相机指导朗读。

三、分角色朗读,畅谈人物印象。

1、小组自由读后,选一组在全班展示。

2、学生畅谈喜欢这三个小朋友的理由。

四、学生在轻松的音乐自己画风,并用诗一样的语言写一写,丰富语感。

五、课堂小结。

布置拓展作业:(1)画出炎热。(2)画出香味。

第二篇:《画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画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执教:沙湾西村育才小学 韩少琼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3、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明白三个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

4、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难点:

感悟课文中小朋友仔细观察、善于思考的行为和思维品质。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并学习第一自然段。

教学过程:(略)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第2——9自然段,感悟课文中小朋友仔细观察、善于思考的行为和思维品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三位新朋友,还记得他们的名字吗?(宋涛、陈丹、赵小艺)他们都在洁白的纸上画了——(房子、太阳、大树),陈丹

还在树上画了几只——(小鸟)。

过渡:他们看着景色秀丽、空气清新的郊外,深深地吸引他们画风。那么,他们是怎样画风的呢?

二、学习课文第2——9自然段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第2——9自然段,看看你喜欢的小朋友是怎样画风呢?用“——”画出有关的句子,并在能表现风的词语下面画“△”。2、汇报:随机出示句子,引导体会他们为什么能画出风来?并指导朗读。⑴ 赵小艺:

句子:“只见她在房子前面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飘着。”

体会:因为有风时,风吹动旗子,旗子才会飘起来。所以画飘动的旗子,就画出了风。板书:旗子飘(用“因为„„所以„„”说话。)⑵ 陈丹:

句子:“只见她在大树旁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

体会:因为风把小树吹弯了,所以画弯弯的小树就表示有风。板书:小树弯(用“因为„„所以„„”说话。)

⑶ 宋涛:

句子:“他画了几片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说‘下雨了,风把雨丝吹斜了’。”

体会:因为风把雨丝吹斜了,所以。板书:雨丝斜(用“因为„„所以„„”说话。)

⑷ 赵小艺:

句子:“她画了个拿风车的小男孩,风车在呼呼地转。”

体会:风车转动是因为有风吹,画出了转动的风车就表示有风。

板书:风车转(用“因为„„所以„„”说话。)

⑸ 原来陈丹认为风是不能画的,但现在她也能画出风来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他们三个好朋友能互相启发,互相鼓励,结果他们用了不同的办法画出了风。)(三位小朋友善于观察生活,遇到问题善于动脑筋。)板书:敢想敢做,善于动脑。

3、欣赏句子,仿说句子: 看读句子:“忽然吹来一阵风,画中的景物好像都在动。一张张画显得更美了。” 仿说句子:一场大雨过后,树叶显得()。

(),()显得()。

4、小结:红旗在飘动、小树弯弯腰、风车在转动、雨丝斜斜,都是因为有风的缘故。风虽然不能直接画出来,但只要通过思考、想办法,就能画与风有关的事物表现出来。

5、总结全文:就让我们都来做个有心人,一起去思考,去实践。下面分角色朗读课文(分小组朗读)

三、实践活动。

1、小结:学习了这篇课文,假如有人问宋涛、陈丹、赵小艺怎样展示了画风的本领,你能帮他们说出来吗?请看:

课件出示:

张洁问:“你想怎样画风?”

赵小艺说:“我会在房子前面画一根旗杆,让旗子在空中飘着。”

陈丹说:“我会在大树旁边画几棵弯弯的小树。”

宋涛说:“我会画几片乌云,再画几条斜斜的雨丝。”

赵小艺说:“我会画一个拿风车的小男孩,风车在呼呼地转。”

2、假如你是他们的其中一个,你会怎样画风呢?

我说:“。”

3、写话:把自己刚才说画风的方法写下来,可以吗?

(特别是“你是怎样画风的?”学生思维非常活跃:有画气球、画惊涛骇浪、画长发飘扬、画柳枝随风舞动、画举帆前进、画风筝放飞、画树叶飘落、画小草点头、画龙卷风、画晒在竹竿上的衣服、画飘动的窗帘等等,例:泛着波纹的湖水,放风筝的小孩,人顶风向前走„„)

四、课堂总结。

风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用不同形式把它画下来。希望同学们能向文中的三个小朋友学习,在生活中善于观察事物,遇到问题要善于动脑筋解决问题。

五、作业

1、画画风,画好后与同学交流。

2、画声音、气味,你会画什么?请你们把自己的奇思异想用五彩画笔描绘出来。

3、启发想象:声音、气味与风也有相同的地方:它们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板书设计

赵小艺 旗子飘风车转

陈丹小树弯敢想敢做

宋涛 雨丝斜善于动脑

第三篇:画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画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画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

一、教材分析与处理

《画风》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中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以一个有趣的题目,引起了课文中小朋友的思考,也引起了我们的思考。风看不见,摸不着,怎么画呢?课文中的三个小朋友一起画画,互相启发,互相激励,用不同的办法画出了风。课文塑造的是三个敢想敢问、善于思考的儿童形象,所以编者将本课安排在“用心思考,勇于创造”这一单元之中。

与以往所学课文相比,本文人物多,对话多,又是三个人的相互交流,学生不易理清课文中人物的态度、观点、做法。因此,第一课时中,我重点进行识字写字教学,并引导学生初步阅读课文,弄清三个小朋友分别是怎么画风的,为第二课时理解课文、感情朗读打下基础。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同时考虑课文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将《画风》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目标:读懂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能力目标: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设定“朗读感悟文中小朋友的创意”为教学重点;“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为教学难点。

二、教学法的选择

语文教学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施教之功,贵在导学。语文教学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求知,掌握学法,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为此,我设立了“读——悟——说——画”的学法导向,层层推进教学。

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以及动口说、动手画,在读中积累了语言,说中培养了口语交际能力,又在画中培养创新精神。同时还创造出一种形、色、声有机结合的教学情境,使全体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中。

三、教学行为策略的运用

(一)复习旧知,巩固识字。

识字是读写的基础,人教版实验教材对此十分重视。本课要求认识的7个生字中有6个出现在课文人物的姓名中。为进一步巩固对生字的识记,我通过课件出示三个小朋友的头像及名字,让学生与他们打招呼。如果喊对了,小伙伴就会回应。就这样,学生在趣味盎然的“打招呼,交朋友”的过程中巩固了对生字的记忆。

(二)深入理解,进行口头表达训练。

通过复习旧知引入新课后,我提出问题:“三个小朋友动脑筋,想办法,用不同的方式画出了风。他们到底是怎么画风的呢?请大家用笔把他们画风的句子勾画出来”以此来引导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要解决这个问题。学生首先得通读全文,了解每个小朋友的态度、观点;再动笔勾画三个小朋友画风的不同做法,并引起思索:为什么他们画风的方法不一样却都画出了风了呢?对课文有了进一步的感受。

然后我再采用实物展示、现场画画等方式和学生的思维进行碰撞和交流。并以此为契机,让学生找出“风藏在哪里?”让学生以“风来了,风把_____吹____了,风藏在___________里”这样的句式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朗朗上口的句式让学生觉得非常有趣,而老师“小诗人”的夸奖,让学生在表达上越来越来棒。当几个句式连在一起以后,就成了一首饶有诗意的小诗。我让学生给自己作的小诗加上题目,再一起朗诵自己的大作,学生的成就感是非凡的。

(三)驰骋想象,描绘美景。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大语文观”,提出要“建构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把绘画引入语文教学之中,以此激情、领悟、延伸、拓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对直观事物感兴趣,喜欢艳丽的色彩,喜欢每天拿着笔描描画画。可以说,小小画笔倾注了他们对世界的认识,稚嫩的画面,一颗颗创新的种子在萌芽。

《画风》一文中,三个小朋友画了风,为什么我们不能画画风呢?“三个好朋友互相启发,互相激励,竟然将原本看不见、摸不着的风画了出来,你能画风吗?你想怎么画?”我们可以想象,这简简单单的一“问”,将激起多少层浪。也许,孩子们的笔法不那么高明,色彩也不一定很和谐,但在这愉悦的气氛中,他们求新求异的思维得到了发展。

特别是在经过了前面的铺垫后,学生再用这种“诗人”般的话去猜猜别的画的风在哪里,更是进一步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总结延伸,拓展认识。

展示了自己画的风以后,老师再引导学生动脑筋想办法画出声音、气味,对学生的思维将是更好的训练。

四、板书程序设计。

板书设计很简单,就是由学生自己总结出的“小诗”组成。这不仅是对课文内容的一个理解总结,更是学生思维的一个升华和感悟。

《风来了》

风来了,

风把小树吹弯了,

风藏在摆动(跳舞)(飘舞)的小树里。

风来了,

风把旗子吹动了,

风藏在飘扬(舒展)的旗子里。

风来了,

风把风车吹转了,

风藏在呼呼直转的风车里。

画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

一、教材分析与处理

《画风》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中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以一个有趣的题目,引起了课文中小朋友的思考,也引起了我们的思考。风看不见,摸不着,怎么画呢?课文中的三个小朋友一起画画,互相启发,互相激励,用不同的办法画出了风。课文塑造的是三个敢想敢问、善于思考的儿童形象,所以编者将本课安排在“用心思考,勇于创造”这一单元之中。

与以往所学课文相比,本文人物多,对话多,又是三个人的相互交流,学生不易理清课文中人物的态度、观点、做法。因此,第一课时中,我重点进行识字写字教学,并引导学生初步阅读课文,弄清三个小朋友分别是怎么画风的,为第二课时理解课文、感情朗读打下基础。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同时考虑课文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将《画风》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目标:读懂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能力目标: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设定“朗读感悟文中小朋友的创意”为教学重点;“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为教学难点。

二、教学法的选择

语文教学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施教之功,贵在导学。语文教学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求知,掌握学法,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为此,我设立了“读——悟——说——画”的学法导向,层层推进教学。

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以及动口说、动手画,在读中积累了语言,说中培养了口语交际能力,又在画中培养创新精神。同时还创造出一种形、色、声有机结合的教学情境,使全体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中。

三、教学行为策略的运用

(一)复习旧知,巩固识字。

识字是读写的基础,人教版实验教材对此十分重视。本课要求认识的7个生字中有6个出现在课文人物的姓名中。为进一步巩固对生字的识记,我通过课件出示三个小朋友的头像及名字,让学生与他们打招呼。如果喊对了,小伙伴就会回应。就这样,学生在趣味盎然的“打招呼,交朋友”的过程中巩固了对生字的记忆。

(二)深入理解,进行口头表达训练。

通过复习旧知引入新课后,我提出问题:“三个小朋友动脑筋,想办法,用不同的方式画出了风。他们到底是怎么画风的呢?请大家用笔把他们画风的句子勾画出来”以此来引导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要解决这个问题。学生首先得通读全文,了解每个小朋友的态度、观点;再动笔勾画三个小朋友画风的不同做法,并引起思索:为什么他们画风的方法不一样却都画出了风了呢?对课文有了进一步的感受。

然后我再采用实物展示、现场画画等方式和学生的思维进行碰撞和交流。并以此为契机,让学生找出“风藏在哪里?”让学生以“风来了,风把_____吹____了,风藏在___________里”这样的句式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朗朗上口的句式让学生觉得非常有趣,而老师“小诗人”的夸奖,让学生在表达上越来越来棒。当几个句式连在一起以后,就成了一首饶有诗意的小诗。我让学生给自己作的小诗加上题目,再一起朗诵自己的大作,学生的成就感是非凡的。

(三)驰骋想象,描绘美景。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大语文观”,提出要“建构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把绘画引入语文教学之中,以此激情、领悟、延伸、拓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对直观事物感兴趣,喜欢艳丽的色彩,喜欢每天拿着笔描描画画。可以说,小小画笔倾注了他们对世界的认识,稚嫩的画面,一颗颗创新的种子在萌芽。

《画风》一文中,三个小朋友画了风,为什么我们不能画画风呢?“三个好朋友互相启发,互相激励,竟然将原本看不见、摸不着的风画了出来,你能画风吗?你想怎么画?”我们可以想象,这简简单单的一“问”,将激起多少层浪。也许,孩子们的笔法不那么高明,色彩也不一定很和谐,但在这愉悦的气氛中,他们求新求异的思维得到了发展。

特别是在经过了前面的铺垫后,学生再用这种“诗人”般的话去猜猜别的画的风在哪里,更是进一步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总结延伸,拓展认识。

展示了自己画的风以后,老师再引导学生动脑筋想办法画出声音、气味,对学生的思维将是更好的训练。

四、板书程序设计。

板书设计很简单,就是由学生自己总结出的“小诗”组成。这不仅是对课文内容的一个理解总结,更是学生思维的一个升华和感悟。

《风来了》

风来了,

风把小树吹弯了,

风藏在摆动(跳舞)(飘舞)的小树里。

风来了,

风把旗子吹动了,

风藏在飘扬(舒展)的旗子里。

风来了,

风把风车吹转了,

风藏在呼呼直转的风车里。

画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

一、说教材

《画风》一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四册第七单元的一篇新选入的阅读课文,是一篇从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入手的好课例。

(一)针对课文特点,在第一课时教学字、词和进行初步的阅读之后,我把本篇课文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 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

2 语感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学生体会三个小朋友能画风的高兴心情。

3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动口、动手的能力。

4 品德目标: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二)设重点为:

1 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和不断创新的意识。

2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二、说教法

我们强调一堂好的语文课应面向全体学生,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予、主动获取。因为这篇阅读课文内容浅显易懂,根本不用老师去讲解、分析。所以这节课,我基本选用“全放”的教学方法。以一个教练的身份给学生加油,并作适当的引导,学生通过动手画、动口说以及各种形式的读,在画中培养创新能力,说中训练语言,读中积累语言,感悟情境,创造一种形、色、声有机结合的教学情境,使全体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

三、说学法

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灵魂,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是推行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因此,本节课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以及认知水平,引导学生运用画—说—读—悟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不但能领悟课文的主要内容,而且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说课堂

教学行为策略的具体运用

(一)谈话,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获取知识、培养创造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爱好。从谈话的方式引入新课, 把师生间的距离缩短了,使学生乐学、易学。画画是学生最爱做的事儿,开始让学生谈自己会画什么,这个简单的问题既能打开学生的思路,又促使学生敢于说话, 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进而谈谈风吹在身上的感觉,问题稍有加深,但感觉不一样,答案就各不相同,学生依旧兴趣盎然。风这一自然现象在学生头脑中建立了初步的印象。

(二)画风, 激活思维,体现创新在学生头脑中建立“风”这个初步的概念之后,让学生动手在纸上画风(即画出有风时各种景物的变化)并配上美妙的音乐。其目的有五:一是检查学生课前观察风的情况;二是通过画风理解课文内容;三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五是创造一种轻松、愉悦的绘画氛围。

(三)说画, 训练语言,了解课文学生通过画风,头脑里已有了对整个画面的构思意图,因此看图说话就不难了。由于要照顾全体学生,所以先让学生在合作小组内练习说,老师参与学生共同活动,巡回指导,然后小组推荐学生上台来说。此时老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说话过程中句子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并能抓住学生语言中精彩的部分给予鼓励,更要表扬那些把机会让给平时不爱发言的同学的合作小组。这样,既训练了语言,了解了课文,又渗透了思想教育。

(四)练读, 积累语言,理解内容这篇课文内容非常浅显,学生一读即懂,因此对课文的理解只需练习多读,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积累语言,领悟意境,附之于配乐朗读,增强语感。然后用美丽的简笔画板书出课文中三个小朋友画出的有风时的动态景物,学生一目了然,或许会想,我刚才还画出了其它更漂亮的动态景物呢,使学生有了一种自豪感、成就感。

(五)分角色读, 加深体会,培养团结合作精神这篇课文对话比较多,便于分角色朗读,老师可以给学生创造一种竞赛氛围,看哪一组同学读得好,配合得好。先让合作小组练习分角色读,再进行小组间的比赛,最后进行评议,这样既加深了对本课意境的体会,又培养了同学间的团结合作精神,同时还进一步增强了语感。

(六)总结。谈谈你学了本课有些什么收获学习之后谈收获,实际上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方法,同时也可培养学生一定的语言组织能力。在学生谈的收获中,你或许会得到意想不到的东西,因为孩子是最富有想像力的,是最诚实的。

画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4

【学习目标】

1、会写“涛”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学习重难点】

1、写字。

2、有感情朗读课文。

【学具准备】

贴图、课件、生字卡。

【学习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三位爱动脑筋的朋友,你们还记得他们是谁吗?(出示贴图,相机贴出)

2、指名三人贴名字。

3、复习生字:请大家叫出他们的名字,有礼貌地和他们打打招呼吧!(自由打招呼)

二、指导写字

1、过渡:

哎,他们的名字你们会写吗?(会)黄老师也相信你们会,会写这不难,但要写好就有点难了,你们能写好吗?(能)好,口说无凭,下面我们就来写一写吧。

2、那我们就先来写这个字吧:

(生字卡出示:涛)请小朋友们认真观察,要在田字格中写好“涛”字要注意什么呢?(指名说)

3、范写“涛”字。

4、下面,请小朋友们那出生字本,在田字格中练习写两个。(提示学生注意写字姿势,教师巡堂指导)

5、展示作业,进行评价。

三、朗读感悟

1、出示三幅画,指名三人上来给画找主人。

2、请同学们赶快打开书,自由读课文,画出描写这三幅画的语句。

3、你画了哪些句子,谁来读一读?(指名读,引导读完这三幅画的内容为止)

4、过渡:

小朋友们真聪明,一下子就把句子找到了。(课件出示:4~8段)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把这些句子读好,对吗?(对)

⑴ 就请你们先自由地练练吧。

⑵ 指名读,学生评:你想对他的朗读说些什么?

⑶ 过各种方式的读,把读不好的部分练习读好。(如:挑战读,男女赛读,小组读等)

⑷ 齐读。

5、分角色朗读:

现在,你们想不想换一个方法来读一读?(想)这个部分有几个角色?(指名回答)

⑴ 下面,请你们在四人小组里面分工练习读一读吧。

⑵ 汇报:

哪个小组能勇敢地站到这里来读给大家听听?

⑶ 学生评价:

大家听了他们的朗读,感觉怎样?

⑷ 全班合作读:

刚才在四人小组里你是练习读哪个角色的,待会儿你就站起来读哪个角色。

6、赵小艺、宋涛、陈丹把无形的风,用有形的东西表现出来了,多能干呀,你们快想句话夸夸他们吧。(指名说)

三、拓展发散

你们很会欣赏别人,你们也很能干。那除了他们的方法,你还有别的方法表现风吗?好,你可以唱有关风的歌,背背有关风的诗句,也可以画画风,你想怎样表现风就怎样表现!好,你们可以自由地练习了。(教师巡堂指导,并参与学生活动。)

谁来展示一下你的杰作?

四、自然结课

同学们的节目都很精彩,由于时间的原因,就到这里吧!这节课就上到这,下课。

【板书设计】

15、画风

赵小艺头像 宋 涛头像 陈 丹头像

赵小艺 宋 涛 陈 丹

赵小艺的画 宋 涛的画 陈 丹的画

【特色说明】

本教案主要体现以下三个特色:

一、创设识字情境,激趣巩固

本教案一开课,就利用课文中的三个主角人物创设了“和朋友打招呼”这么一个识字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巩固第一节课时中所学的生字。

二、以读为本,学习扎实有效

本教案体现了以读为本的思想,做到一遍有一遍的目的,一遍有一遍的效果,形式多种多样,让每个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气氛活起来,力求做到不花俏但学习扎实有效。

三、联系生活,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本教案设计了“表现风”这一环节,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风,从课文回到生活,联系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画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遇事要善于动脑筋。

教学重点:

1、正确理解课文、有感表地朗读课文;

2、遇到问题要开动脑筋,互相合作。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

美术纸、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也来出个谜语请你们来猜,好吗?

谜面:看不见它影子,摸不着它身子,花儿见它点点头,小草见它弯弯腰。

生:是风。

师:同学们真聪明,就是风(板书:风)

2、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风的课文(板书:15 画风)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3、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生:谁在画风?为什么画风?风能画出来吗?……

二、复习生字

1、出示课件:三位小朋友

同学们有这么多问题呀,今天有三位活泼可爱的小朋友要和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他们的名字就藏在老师手中的生字卡片中,看看谁认得它们,带着同学们读一读。

指名带读,其他同学跟读。

2、同学们的识字本领真不小,现在知道这三位小朋友是谁了吗?

生:是宋涛、陈丹、赵小艺。

喊喊他们的名字,打个招呼吧?生打招呼。

三、分段学习课文

1、同学们真热情,想不想知道这三位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生:想)

那咱们赶快找开课文读一读吧,老师有个小小有要求,请同学们边读边找出小朋友画风的句子,用笔画出来,多读几遍。

2、知道三位小朋友分别画了什么吗?请帮我来连一连吧

宋涛 小树

陈丹 雨丝

赵小艺 旗子

风车

对上号了吗?表扬他!

3、出示课件:三幅画

老师这里有三幅小朋友的,看看哪位同学能很快辩认出是谁的画,是从课文中哪一段知道的?

a、认出宋涛的画

⑴读出相应的段落

⑵有风了吗?

“斜斜的”、“吹斜了”应该重读。

b、认出陈丹的画

⑴找到相应的段落了吗?请读一读。

⑵同学们,你们都是小树了,读出风的'感觉了就把腰弯一弯

c、认出赵小艺的画

⑴指名相应的段落

⑵重点指导读出有风的感觉

“旗子在空中飘着”、“风车在呼呼地转”。

4、三位小朋友画风成功了吗?(成功了)

是从课文中哪一段看出来的。请找到的同学一起读。

5、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描述,想象一下一阵风吹来,我们仿佛看见旗子在(飘扬),雨丝是(斜斜的),小树是(弯弯的),还有风车在(呼呼地转)。

美不美呀?(真美呀!)

请同学们睁开眼睛,把这一段再美美地读一遍(生读最后一段)。

6、小朋友们的画这么美,能配上几首诗就更美了,同学们能作诗吗?(能)

请同学们用“风来了,风把吹了,风藏在里”的句式给小朋友的画配上小诗。

8、指名分别配上小诗

师帮忙整理。

9、一起动支脑筋,给我们的集体创作加个题目。

10、全班带着题目齐读诗歌。

这可是我们班的伟大作品呢。

四、指导朗读

1、欣赏课文朗读,(课件:动画朗读课文)

2、同学们有信心读得更好吗?想不想换另一种方式来朗读?

3、分小组分角色朗读,先练一练。

4、推荐几位到上面来分角色朗读,可以根据你的理解加上一些动作表演(推先四位同学)下同的同学都是评委了,等会儿还要请你们来评评,认为谁读得好。(学生分角色朗读)

5、谁来评评?

学生试评,师相机指导

6、小结:上面的同学读得很投入,下面的评委也很出色,表扬他们,也表扬自己。

五、拓展体会,画风展示

1、宋涛、陈丹、赵小艺能把看不见,摸不着的风画得这么漂亮,真是不简单哪,同学们喜欢他们吗/说说你喜欢谁?为什么?

(喜欢宋涛,因为他敢于提出问题;喜欢陈丹,因为她很聪明,善于向别人学习,修正自己的错误;喜欢赵小艺,她肯动脑筋,第一个画出了风,很有自信心。)

2、这三位小朋友既聪明又肯动脑筋,遇到困难就认真想办法解决,值得我们学习,他们会画风,你们会画风吗?(生:会)

咱们石码中心小学的同学就是有自信。

3、我们也来说说风,画画风吧。请同学们找开68面,读读写写。

张洁问:“你想怎样画风?”

我说:“”

4、请同学们先想一想,写下来,看谁写得又快又好,请到上面来展示给大家看,读给同学们听。

5、学生展示,教师边评价。

(字写得真好看;主意不错;真是有意思)

6、同学们的好主意真多,风虽然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可以画与风有关的事物表现出来。

同学们赶快准备五颜六色的画笔来画画风吧。各小组合作,先商量好,听音乐开始画,音乐停止马上停笔,看看哪个小组合作得最好,最有创意,能不能用刚才的格式给作品配首诗,介绍介绍风藏在哪里。

(音乐开始)

……

(音乐停止)

7、时间到,推荐一下好作品,各小组派一位代表上台介绍作品。

教师适时评价。

8、小结:

我们二年一班的同学个个表现这么出色,这节课我们不但读懂了课文,学会了画风,还学会了作诗呢。

六、课堂延伸

1、老师也找到了一些关于生活中风的图片,请大家一同欣赏。

出示课件:生活中的风。

2、大自然里还有许许多多的风,细心观察的同学都能找到它,能说说你对风的感受吗?

(学生自由发言)

3、同学们知道的真多,表现得真棒,老师留给同学们一个有趣的作业:生活中的声音与气味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该怎样把它画下来呢?

画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巩固7个生字,会写4个字。

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4到9小节,领会他们的创意,并学着他们的样子写写自己的创意.

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感悟课文中三个小朋友的创意.

教学难点:

懂得事物之间是有一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4分)

1、开火车读生字,句子.

(1)昨天我们开始学习了15课,认识了一些生字朋友,让我们一起先来和他们打个招呼。

(2)读得真棒,那你们能不能读这个。先请同桌二人先读一读,指名读二人,齐读.

2.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还认识了赵小艺,宋涛,陈丹三个小朋友,知道了他们在一起画画,忽然间,宋涛有了一个疑问__谁能画风?

二.理解课文,感情朗读.(16分)

1、那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后来究竟谁能画风呀!(生答)请你们到课文的4到8小节中找一找他们是怎么来画风的?请你划一划相关的句子.

3.学生交流,老师出示.谁来说一说,他们是怎么画风的?

4.反馈.

三.读文感悟,相互交流赵小艺

让我们先来学一学赵小艺是怎么画风的.

(一)出示:赵小艺——只见她在房子前面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飘着。

1.请你读一读第四小节中画线的句子,说说赵小艺是怎么来画风的,你从哪里看到有风?圈出来

体会飘,板书.

2.赵小艺画出风来了,那你能用朗读把风表现出来吗?

赵小艺除了用飘着的旗子来画风,他还怎么来画风了.

(二)出示:赵小艺―――她画了个拿风车的小男孩,风车在呼呼地转。

1.请你读一读句子,说说他还怎么来画风的,你从哪里看到有风了?圈出来

2.又是一阵风,你能用朗读把这阵风表现出来吗?可以边读边做做

(三)齐读第4.5.8小节.赵小艺用了两种办法画出了风,请你自由读一读4.5.8小节,边读边想一想你从写赵小艺的句子中发现了什么?

四.学习陈丹和宋涛怎么画风的.

你知道别的二个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吗?

1.出示陈丹——她在大树旁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

(1)说说陈丹是怎样画风的,从哪里看出有风?板书.

(2)谁能试着读一读,把你体会到的风带给大家,你可以加上一些动作?

2.出示宋涛——他把画上的太阳擦去,画了几片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

(1)说说宋涛是怎样画风的,从哪里看出了有风?板书

(2)教师在这里发现了二个优美的短语,你能不能照着样子写几个。

(3)宋涛带给大家的是斜斜的雨丝,你能不能用读来让大家感受一下那阵清凉的风?

指名读,齐读整一段

3.齐读4-8小节.

4.三位小朋友用不同的好办法画出了风,你想不想夸夸他们?

5.分角色读课文.今天老师听出来了大家都很喜欢他们,那我们再来分角色读读他们的故事的故事.前后四个小朋友一个做----,分角色读一读2-8小节.小组读.指名读,

五、联系生活,拓展练习(10分)

1.读了这三个小朋友画风的方法,你是不是也已经有了自己画风的好办法.你想怎么画?

2.出示课件,请同桌间先说一说,请同学来说一说你想怎么来画风。学生说画风二人..

3.老师相信下面还有更多画风的好办法,那就请你赶紧写下来吧,学生写画风,老师巡视.

4.学生展示作品.老师表扬好的同学.

六.学习第九节.(5分)

1.小朋友们不仅有了画风的好办法而且能把自己的好办法写出来,真是了不起。风娃娃听说我们正在这里说他,画它,他也赶来凑热闹了,他这一吹,画中的景物――接读.

2.请你再读一读这一小节,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1)好像说明没有动,只是感觉在动.困为他们画得太像了。

(2)显得更美了.说明画本来就美,很像.现在风有了,画中的景物就像真的有风在吹动他们,就更加好看,美丽了.

(3)风来了,画更美了,让我们再来美美地读一读这一段.夸夸文中的小朋友,也夸夸我们。齐读.

七.书写(5分)

1.引:赵小艺他们很聪明画出了风,我们小朋友比他们更聪明,不仅读懂了他们画的风,而且啊还会自己动脑筋来写画风呢.

2.接下来老师想请聪明的你们来写写字,看谁还很能干。先请大家一起来读一读今天要写的生字.并想一想,今天写字的过程中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同时也想一想哪个字最难写.重点指导:

(1)交流注意的地方:丝,斜,艺,涛,

(2)老师范写难写的字,学生练写,老师巡视.

(3)学生作品展示.

教学反思

前几天,我上了<<画风>>一课,我把自己上课时的感受,以及其它老师对我这一节课的点评,作如下反思。

一、为求精彩,忘记时间。

在让学生写风以后,我设计了让学生读自己写的一段文章。我指名学生读,学生读到了风吹起纸,风吹得船在前进,风吹得花儿动,以及风吹着风筝飘等等。学生说得范围还是比较广的。可我总想着还好像不够多,于是让学生点名再说。以至于这里用得时间太多,到后来要写字时,时间有点儿紧了,只够自己范写,学生的书写以及反馈都很仓促。

在这里我还注意到了一点。在写之前,我按排了二个学生说一说你想怎么画风。目的只要是给后进的学生作出一个范例。但在后来写的过程中,我发现一些平时还是会写的同学都照着这些同学,以至于自己少了动脑子的机会。有时又想不给学生范例吧。一些学生真的不知道如何下笔。这堂课上,我让二个学生说一说,你想怎么画风,其中的一个好的同学说,我要画一片大草原,风来了,草就低了,牛羊就看得见了。能这样想到的同学真的不错,于是我毫不犹豫地表扬了她。这一来,让学生自己写的时候,有好多的同学都写了这一个场景。我就觉得对于这些同学来说失去了一次自己动脑及创造的机会。真是左右为难啊。

二、一些细节有待注意。

1、在让学生划出三个小朋友画风的句子时,在试教中,学生很快就找到了,划得内容也相对集中,可真的到自己班里要划时,一些学生没有听清是划“他们怎么画的”。于是他们把整一个句子都划在里面了。而在反馈的过程中,我就叫了一个同学,而这一个学生正是一个好学生,她一口气就把这个内容全部说完了。于是我就马上出示自己划画风的句子。并叫同学们照着老师的订正好。这时徐老师边上正好有个学生他是把整一个句子划了出来,我相信班中也有好多的同学是这样划的。因为自己在平时的作业过程中,也是要求学生划句子时要全句。所以学生划了全句,我马上让学生改过来。整一个过程较快,而且徐老师认为整一个句子也是可以的。这一环节上,自己还是显得急了点。

2、在教学了赵小艺画风以后,我设计让学生读一读四、五、八三小节中其它的句子,想一想从中你读懂了什么。我本来的意思是让学生读出赵小艺的自信来。可是想不到,学生是一读起来不肯停,从中读出了他很聪明的,他是动了脑筋以后再画的,他画出了风,很开心等等。见学生到不了点,于是我干脆读了一遍,学生很快就知道了其中看出赵小艺的自信。也许是没有料想到,学生会说开去,而自己只想往下上,所以就显得比较急了。

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第九小节的教学中。在这一节中,自己设想了二个问题,一是画真的动了吗?二是为什么一张张画显得更美了。同样是让学生读一读,并说一说这一节中你读懂了什么?学生说得还是比较好的,我一发现他们这二个问题都讲到以后,我马上就算是结束了这一小节。连学生讲到他知道显得可以换为变得时,我也只是加以肯定而带过,总得来说,这一段的教学好像没有尽兴。当然也是因为前面写话,并读一读这一环节用了太多的时间,如果再说下去的话,后面就会来不及了。

3、在最后一段中有这样的一句话,“一张张画显得更美了。”在试教的过程中,林老师对我说这句话中有一个意思就是在表扬小朋友们聪明。我一直在想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要让他们领会到这一点是不是好像难了点。于是我问了一些低段里的老师,他们都觉得只要说到原来画很美,现在有了风就好像活了一样,更好看就可以了。后来我又看一些资料。最后我决定对于这一句作三个方面的准备:一是原来画美,现在有风就好像活了一样更美了。二是小朋友们高兴,所以看上去画更美了。三是表扬小朋友们很聪明。我当时想如果小朋友说起后二个方面,那我就再补充讲一下,如果小朋友们不提起,我就干脆不讲了。结果学生是没有讲,于是我也就没有为学生讲到这一方面的内容。徐老师听下来,指出这里是有一些人文的精神,老师好像没有涉及到。也就是后面二个方面的含义应该是要为学生讲一讲的。

4、在指导写字的过程。我的目标定为写四个字,然后让学生把难写的字指出来,我进行范写。前二次别的班上课时都说写“涛”字,结果自己班上时,学生觉得要写“斜”,而自己在范写中把左右二边写得一样高低。结果徐老师在评课的过程中,讲得相当仔细,她指出这一个字写时,右边的竖应该是比左边的要长。看来自己真的还没有做到十分的仔细。

一堂课下来,总觉得在备课的过程中,我们考虑问题真的还得更周全一些,课的设计还得更仔细一些。要不然真的会在一些细节问题上留下遗憾的。

画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读懂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能力目标: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用心思考,善于创新的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朗读感悟文中小朋友的创意是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用心思考,善于创新的品质为教学难点。

一.激趣导入

今天,我们就来做个和风有关的游戏,好吗?谁能唱唱和风有关的歌?(抽生)谁能背背和风有关的诗句?(抽生)对了,孩子们,风可以听到,感受到,可以唱出来,可以说出来,可是,风能画出来吗?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学习继续学习---《画风》。

二、初读课文,复习生字。

1、在上节课中,我们认识了三个活泼可爱的小朋友,今天呀,他们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你认识他们吗? 他们是画风的能手,(出示图片宋涛、陈丹、赵小艺)和他们打个招呼吧!

2、师:下面,请大家自由地读读课文,你可以自己读,也可以和你的同桌一块儿读。

生读。

师:刚才,同学们读得可真起劲!老师找到了几个词,想跟大家探讨一下。

(出示课件2)

师:请大家自己读一读,

师:现在,谁愿意来试着读一读呢?愿意的同学都站起来吧!

生读。

三、自主合作,细读课文。

1 师:现在,咱们要分小组细读课文,想一想:三个小朋友分别画了什么来表现风呢?他们是怎么动脑筋,把看不见摸不着的风画出来的?边读边把自己读懂的知识和小组同学交流。

(出示课件3)

2、生交流。相机出示课件并指导朗读。

1)生:小艺想:风把旗子吹得飘起来了。

(出示课件4:红旗飘动)

师:咱们从谁的话中也能知道小艺怎么动脑筋画的呢?

谁来读读李卫的话呢?

指名生读。齐读。

师引导观察:看,鲜艳的红旗随着风儿轻轻地飘着,在跳着欢快的舞呢!小艺第一个画出了风,她的心情一定也很欢快。

谁愿意来当当聪明的小艺,读读这一段呢?

愿意读的同学都站起来比试比试吧。

生齐读。

师:小艺说得多自信啊!想听老师读读吗?

师范读。指名读。生齐读。

2)生:丹丹想:风来了,就把小树吹弯了。

(出示课件5:小树弯腰)

师引导观察:瞧,小树正在风中向点头弯腰呢!多可爱啊!

师生合作表演。

师:小树多可爱啊!你们试着读一读这段话吧!

指名生读。

老师也很想读一读,行吗?

师范读。齐读。

3)生:李卫想:风把雨丝吹斜了。

(出示课件6:雨丝斜下)

师引导观察:看!太阳公公悄悄地躲起来了,天边飘来几朵乌云。不一会儿,小雨点们一个接着一个勇敢地跳了下来,形成了细细的雨丝。

风是从右边吹来的,雨丝就往左边斜。假如风从左边吹来,雨丝会怎样呢?

斜斜的雨丝好像一幅帘子,挂在天空中,多美啊!

师:咱们班的小女孩儿也很美。那么,漂亮可爱的小女孩儿,你们一起来读读这一段吧!

4)生:小艺想:有风了,所以风就呼呼地转了起来。

(出示课件7:风车转动)

师:红色的风车立刻就转了起来,多神奇啊!

风车转动的声音是什么样的吗?谁能为大家模仿一下?

指名生。

师:听,转得多快啊!咱么读的时候,“呼呼”要读得重一点,有力一点。

在座的男子汉们最会表现这种神奇有力的样子了。

指名读。

来,小男子汉们,你们来读一读吧。

男生齐读。

3、学习最后一段。

1)师:三个小朋友正说着,画着,忽然吹来一阵风,画中的景物好像都动起来了。

现在,咱们一起来读读最后一段。

2)师:为什么他们觉得画中的景物“好像都在动”,“显得更美了”?

3)师:是啊,他们学会了画风的本领,心里当然高兴又自豪。齐读。

4)师:读得真不错。要是能把表情也写在脸上,那就更棒了。咱们再来带着微笑读一次。

齐读。

4.分角色朗读课文。

师:现在咱们一起来有感情地读读课文。请男孩子当李卫,1、2组的女孩子当小艺,3、4组的女孩子当丹丹,其他部分同学们一起读。特别注意:“我能!”“我也会画风了!”“我还能画!”这三个地方要读得一次比一次更高兴更自信。

5.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一位小朋友。为什么?

学生:喜欢宋涛,因为他敢想,善于提出问题。

学生:喜欢陈丹,她敢于修正自己的错误认识,善于向别人学习。

学生:更喜欢赵小艺,你瞧她,“眨眨眼睛,想了想”,她敢于迎接挑战,善于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四、联系生活拓展练习

1)过渡:宋涛、陈丹、赵小艺会画风,我们班的小朋友能画风吗?现在,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想一想:如果让你当小画家,你打算怎么画风?(放音乐)

一阵阵的风向我们吹来了,它在小朋友的身上,它在家中的阳台上,它在我们的教室里,它在高高的天空中,在清澈的小河里,在碧绿的田野里,在风中,许多事物发生了变化,你能画风吗?你想怎么画?(口答)

用“风来了……”这样的句式说一说(抽生说)

师总结,表扬:你们想得多妙呀,看得多仔细呀,说得也真美,真像一首好听的小诗!

2)给大家设计了这样项作业,请你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个去完成吧

出示课件(个性作业)

喜欢画画的你:用你的画笔画出不同的风

喜欢朗读的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喜欢写诗的你:写一首与风有关的诗。

喜欢阅读的你:找一些写风的文章,读一读。

喜欢游戏的你:做架纸飞机或风车,下课后到草地上放飞你的快乐。

喜欢日记的你:把你想到画风的办法写下来。

五、课外延伸,巩固所学。

师:听,风伯伯已经把清脆的下课铃声送到我们的耳边了。你们知道吗?风伯伯最喜欢动脑筋的小朋友了。生活中还有许多像风一样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比如声音、气味等等,如果你们有兴趣可以试着把它们画下来,并找个机会向同学介绍一下你所画的内容。

六、板书设计:

旗子 飘

小树 弯

15 画风 雨丝 斜

风车 转

画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遇事要善于动脑筋。

教学重点:

1、正确理解课文、有感表地朗读课文;

2、遇到问题要开动脑筋,互相合作。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

美术纸、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也来出个谜语请你们来猜,好吗?

谜面:看不见它影子,摸不着它身子,花儿见它点点头,小草见它弯弯腰。

生:是风。

师:同学们真聪明,就是风(板书:风)

2、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风的课文(板书:15

画风)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3、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生:谁在画风?为什么画风?风能画出来吗?……

二、复习生字

1、出示课件:三位小朋友

同学们有这么多问题呀,今天有三位活泼可爱的小朋友要和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他们的名字就藏在老师手中的生字卡片中,看看谁认得它们,带着同学们读一读。

指名带读,其他同学跟读。

2、同学们的识字本领真不小,现在知道这三位小朋友是谁了吗?

生:是宋涛、陈丹、赵小艺。

喊喊他们的名字,打个招呼吧?生打招呼。

三、分段学习课文

1、同学们真热情,想不想知道这三位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生:想)

那咱们赶快找开课文读一读吧,老师有个小小有要求,请同学们边读边找出小朋友画风的句子,用笔画出来,多读几遍。

2、知道三位小朋友分别画了什么吗?请帮我来连一连吧

宋涛

小树

陈丹

雨丝

赵小艺

旗子

风车

对上号了吗?表扬他!

3、出示课件:三幅画

老师这里有三幅小朋友的,看看哪位同学能很快辩认出是谁的画,是从课文中哪一段知道的?

A、认出宋涛的画

⑴读出相应的段落

⑵有风了吗?

“斜斜的”、“吹斜了”应该重读。

B、认出陈丹的画

⑴找到相应的段落了吗?请读一读。

⑵同学们,你们都是小树了,读出风的感觉了就把腰弯一弯

C、认出赵小艺的画

⑴指名相应的段落

⑵重点指导读出有风的感觉

“旗子在空中飘着”、“风车在呼呼地转”。

4、三位小朋友画风成功了吗?(成功了)

是从课文中哪一段看出来的。请找到的同学一起读。

5、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描述,想象一下一阵风吹来,我们仿佛看见旗子在(飘扬),雨丝是(斜斜的),小树是(弯弯的),还有风车在(呼呼地转)。

美不美呀?(真美呀!)

请同学们睁开眼睛,把这一段再美美地读一遍(生读最后一段)。

6、小朋友们的画这么美,能配上几首诗就更美了,同学们能作诗吗?(能)

请同学们用“风来了,风把吹了,风藏在里”的句式给小朋友的画配上小诗。

8、指名分别配上小诗

师帮忙整理。

9、一起动支脑筋,给我们的集体创作加个题目。

10、全班带着题目齐读诗歌。

这可是我们班的伟大作品呢。

四、指导朗读

1、欣赏课文朗读,(课件:动画朗读课文)

2、同学们有信心读得更好吗?想不想换另一种方式来朗读?

3、分小组分角色朗读,先练一练。

4、推荐几位到上面来分角色朗读,可以根据你的理解加上一些动作表演(推先四位同学)下同的同学都是评委了,等会儿还要请你们来评评,认为谁读得好。(学生分角色朗读)

5、谁来评评?

学生试评,师相机指导

6、小结:上面的同学读得很投入,下面的评委也很出色,表扬他们,也表扬自己。

五、拓展体会,画风展示

1、宋涛、陈丹、赵小艺能把看不见,摸不着的风画得这么漂亮,真是不简单哪,同学们喜欢他们吗/说说你喜欢谁?为什么?

(喜欢宋涛,因为他敢于提出问题;喜欢陈丹,因为她很聪明,善于向别人学习,修正自己的错误;喜欢赵小艺,她肯动脑筋,第一个画出了风,很有自信心。)

2、这三位小朋友既聪明又肯动脑筋,遇到困难就认真想办法解决,值得我们学习,他们会画风,你们会画风吗?(生:会)

咱们石码中心小学的同学就是有自信。

3、我们也来说说风,画画风吧。请同学们找开68面,读读写写。

张洁问:“你想怎样画风?”

我说:“”

4、请同学们先想一想,写下来,看谁写得又快又好,请到上面来展示给大家看,读给同学们听。

5、学生展示,教师边评价。

(字写得真好看;主意不错;真是有意思)

6、同学们的好主意真多,风虽然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可以画与风有关的事物表现出来。

同学们赶快准备五颜六色的画笔来画画风吧。各小组合作,先商量好,听音乐开始画,音乐停止马上停笔,看看哪个小组合作得最好,最有创意,能不能用刚才的格式给作品配首诗,介绍介绍风藏在哪里。

(音乐开始)

……

(音乐停止)

7、时间到,推荐一下好作品,各小组派一位代表上台介绍作品。

教师适时评价。

8、小结:

我们二年一班的同学个个表现这么出色,这节课我们不但读懂了课文,学会了画风,还学会了作诗呢。

六、课堂延伸

1、老师也找到了一些关于生活中风的图片,请大家一同欣赏。

出示课件:生活中的风。

2、大自然里还有许许多多的风,细心观察的同学都能找到它,能说说你对风的感受吗?

(学生自由发言)

3、同学们知道的真多,表现得真棒,老师留给同学们一个有趣的作业:生活中的声音与气味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该怎样把它画下来呢?

画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读懂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能力目标: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用心思考,善于创新的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朗读感悟文中小朋友的创意是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用心思考,善于创新的品质为教学难点。

一.激趣导入

今天,我们就来做个和风有关的游戏,好吗?谁能唱唱和风有关的歌?(抽生)谁能背背和风有关的诗句?(抽生)对了,孩子们,风可以听到,感受到,可以唱出来,可以说出来,可是,风能画出来吗?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学习继续学习---《画风》。

二、初读课文,复习生字。

1、在上节课中,我们认识了三个活泼可爱的小朋友,今天呀,他们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你认识他们吗?

他们是画风的能手,(出示图片宋涛、陈丹、赵小艺)和他们打个招呼吧!

2、师:下面,请大家自由地读读课文,你可以自己读,也可以和你的同桌一块儿读。

生读。

师:刚才,同学们读得可真起劲!老师找到了几个词,想跟大家探讨一下。

(出示课件2)

师:请大家自己读一读,

师:现在,谁愿意来试着读一读呢?愿意的同学都站起来吧!

生读。

三、自主合作,细读课文。

1、师:现在,咱们要分小组细读课文,想一想:三个小朋友分别画了什么来表现风呢?他们是怎么动脑筋,把看不见摸不着的风画出来的?边读边把自己读懂的知识和小组同学交流。

(出示课件3)

2、生交流。相机出示课件并指导朗读。

1)生:小艺想:风把旗子吹得飘起来了。

(出示课件4:红旗飘动)

师:咱们从谁的话中也能知道小艺怎么动脑筋画的呢?

谁来读读李卫的话呢?

指名生读。齐读。

师引导观察:看,鲜艳的红旗随着风儿轻轻地飘着,在跳着欢快的舞呢!小艺第一个画出了风,她的心情一定也很欢快。

谁愿意来当当聪明的小艺,读读这一段呢?

愿意读的同学都站起来比试比试吧。

生齐读。

师:小艺说得多自信啊!想听老师读读吗?

师范读。指名读。生齐读。

2)生:丹丹想:风来了,就把小树吹弯了。

(出示课件5:小树弯腰)

师引导观察:瞧,小树正在风中向点头弯腰呢!多可爱啊!

师生合作表演。

师:小树多可爱啊!你们试着读一读这段话吧!

指名生读。

老师也很想读一读,行吗?

师范读。齐读。

3)生:李卫想:风把雨丝吹斜了。

(出示课件6:雨丝斜下)

师引导观察:看!太阳公公悄悄地躲起来了,天边飘来几朵乌云。不一会儿,小雨点们一个接着一个勇敢地跳了下来,形成了细细的雨丝。

风是从右边吹来的,雨丝就往左边斜。假如风从左边吹来,雨丝会怎样呢?

斜斜的雨丝好像一幅帘子,挂在天空中,多美啊!

师:咱们班的小女孩儿也很美。那么,漂亮可爱的小女孩儿,你们一起来读读这一段吧!

4)生:小艺想:有风了,所以风就呼呼地转了起来。

(出示课件7:风车转动)

师:红色的风车立刻就转了起来,多神奇啊!

风车转动的声音是什么样的吗?谁能为大家模仿一下?

指名生。

师:听,转得多快啊!咱么读的时候,“呼呼”要读得重一点,有力一点。

在座的男子汉们最会表现这种神奇有力的样子了。

指名读。

来,小男子汉们,你们来读一读吧。

男生齐读。

3、学习最后一段。

1)师:三个小朋友正说着,画着,忽然吹来一阵风,画中的景物好像都动起来了。

现在,咱们一起来读读最后一段。

2)师:为什么他们觉得画中的景物“好像都在动”,“显得更美了”?

3)师:是啊,他们学会了画风的本领,心里当然高兴又自豪。齐读。

4)师:读得真不错。要是能把表情也写在脸上,那就更棒了。咱们再来带着微笑读一次。

齐读。

4.分角色朗读课文。

师:现在咱们一起来有感情地读读课文。请男孩子当李卫,1、2组的女孩子当小艺,3、4组的女孩子当丹丹,其他部分同学们一起读。特别注意:“我能!”“我也会画风了!”“我还能画!”这三个地方要读得一次比一次更高兴更自信。

5.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一位小朋友。为什么?

学生:喜欢宋涛,因为他敢想,善于提出问题。

学生:喜欢陈丹,她敢于修正自己的错误认识,善于向别人学习。

学生:更喜欢赵小艺,你瞧她,“眨眨眼睛,想了想”,她敢于迎接挑战,善于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四、联系生活拓展练习

1)过渡:宋涛、陈丹、赵小艺会画风,我们班的小朋友能画风吗?现在,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想一想:如果让你当小画家,你打算怎么画风?(放音乐)

一阵阵的风向我们吹来了,它在小朋友的身上,它在家中的阳台上,它在我们的教室里,它在高高的天空中,在清澈的小河里,在碧绿的田野里,在风中,许多事物发生了变化,你能画风吗?你想怎么画?(口答)

用“风来了……”这样的句式说一说(抽生说)

师总结,表扬:你们想得多妙呀,看得多仔细呀,说得也真美,真像一首好听的小诗!

2)给大家设计了这样项作业,请你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个去完成吧

出示课件(个性作业)

喜欢画画的你:用你的画笔画出不同的风

喜欢朗读的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喜欢写诗的你:写一首与风有关的诗。

喜欢阅读的你:找一些写风的文章,读一读。

喜欢游戏的你:做架纸飞机或风车,下课后到草地上放飞你的快乐。

喜欢日记的你:把你想到画风的办法写下来。

五、课外延伸,巩固所学。

师:听,风伯伯已经把清脆的下课铃声送到我们的耳边了。你们知道吗?风伯伯最喜欢动脑筋的小朋友了。生活中还有许多像风一样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比如声音、气味等等,如果你们有兴趣可以试着把它们画下来,并找个机会向同学介绍一下你所画的内容。

六、板书设计:

旗子

小树

15

画风

雨丝

风车

画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遇事要善于动脑筋。

教学重点:

1、正确理解课文、有感表地朗读课文;

2、遇到问题要开动脑筋,互相合作。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

美术纸、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也来出个谜语请你们来猜,好吗?

谜面:看不见它影子,摸不着它身子,花儿见它点点头,小草见它弯弯腰。

生:是风。

师:同学们真聪明,就是风(板书:风)

2、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风的课文(板书:15 画风)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3、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生:谁在画风?为什么画风?风能画出来吗?……

二、复习生字

1、出示课件:三位小朋友

同学们有这么多问题呀,今天有三位活泼可爱的小朋友要和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他们的名字就藏在老师手中的生字卡片中,看看谁认得它们,带着同学们读一读。

指名带读,其他同学跟读。

2、同学们的识字本领真不小,现在知道这三位小朋友是谁了吗?

生:是宋涛、陈丹、赵小艺。

喊喊他们的名字,打个招呼吧?生打招呼。

三、分段学习课文

1、同学们真热情,想不想知道这三位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生:想)

那咱们赶快找开课文读一读吧,老师有个小小有要求,请同学们边读边找出小朋友画风的句子,用笔画出来,多读几遍。

2、知道三位小朋友分别画了什么吗?请帮我来连一连吧

宋涛 小树

陈丹 雨丝

赵小艺 旗子

风车

对上号了吗?表扬他!

3、出示课件:三幅画

老师这里有三幅小朋友的,看看哪位同学能很快辩认出是谁的画,是从课文中哪一段知道的?

a、认出宋涛的画

⑴读出相应的段落

⑵有风了吗?

“斜斜的”、“吹斜了”应该重读。

b、认出陈丹的画

⑴找到相应的段落了吗?请读一读。

⑵同学们,你们都是小树了,读出风的感觉了就把腰弯一弯

c、认出赵小艺的画

⑴指名相应的段落

⑵重点指导读出有风的感觉

“旗子在空中飘着”、“风车在呼呼地转”。

4、三位小朋友画风成功了吗?(成功了)

是从课文中哪一段看出来的。请找到的同学一起读。

5、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描述,想象一下一阵风吹来,我们仿佛看见旗子在(飘扬),雨丝是(斜斜的),小树是(弯弯的),还有风车在(呼呼地转)。

美不美呀?(真美呀!)

请同学们睁开眼睛,把这一段再美美地读一遍(生读最后一段)。

6、小朋友们的画这么美,能配上几首诗就更美了,同学们能作诗吗?(能)

请同学们用“风来了,风把吹了,风藏在里”的句式给小朋友的画配上小诗。

8、指名分别配上小诗

师帮忙整理。

9、一起动支脑筋,给我们的集体创作加个题目。

10、全班带着题目齐读诗歌。

这可是我们班的伟大作品呢。

四、指导朗读

1、欣赏课文朗读,(课件:动画朗读课文)

2、同学们有信心读得更好吗?想不想换另一种方式来朗读?

3、分小组分角色朗读,先练一练。

4、推荐几位到上面来分角色朗读,可以根据你的理解加上一些动作表演(推先四位同学)下同的同学都是评委了,等会儿还要请你们来评评,认为谁读得好。(学生分角色朗读)

5、谁来评评?

学生试评,师相机指导

6、小结:上面的同学读得很投入,下面的评委也很出色,表扬他们,也表扬自己。

五、拓展体会,画风展示

1、宋涛、陈丹、赵小艺能把看不见,摸不着的风画得这么漂亮,真是不简单哪,同学们喜欢他们吗/说说你喜欢谁?为什么?

(喜欢宋涛,因为他敢于提出问题;喜欢陈丹,因为她很聪明,善于向别人学习,修正自己的错误;喜欢赵小艺,她肯动脑筋,第一个画出了风,很有自信心。)

2、这三位小朋友既聪明又肯动脑筋,遇到困难就认真想办法解决,值得我们学习,他们会画风,你们会画风吗?(生:会)

咱们石码中心小学的同学就是有自信。

3、我们也来说说风,画画风吧。请同学们找开68面,读读写写。

张洁问:“你想怎样画风?”

我说:“”

4、请同学们先想一想,写下来,看谁写得又快又好,请到上面来展示给大家看,读给同学们听。

5、学生展示,教师边评价。

(字写得真好看;主意不错;真是有意思)

6、同学们的好主意真多,风虽然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可以画与风有关的事物表现出来。

同学们赶快准备五颜六色的画笔来画画风吧。各小组合作,先商量好,听音乐开始画,音乐停止马上停笔,看看哪个小组合作得最好,最有创意,能不能用刚才的格式给作品配首诗,介绍介绍风藏在哪里。

(音乐开始)

……

(音乐停止)

7、时间到,推荐一下好作品,各小组派一位代表上台介绍作品。

教师适时评价。

8、小结:

我们二年一班的同学个个表现这么出色,这节课我们不但读懂了课文,学会了画风,还学会了作诗呢。

六、课堂延伸

1、老师也找到了一些关于生活中风的图片,请大家一同欣赏。

出示课件:生活中的风。

2、大自然里还有许许多多的风,细心观察的同学都能找到它,能说说你对风的感受吗?

(学生自由发言)

3、同学们知道的真多,表现得真棒,老师留给同学们一个有趣的作业:生活中的声音与气味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该怎样把它画下来呢?

画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巩固7个生字,会写4个字。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4到9小节,领会他们的创意,并学着他们的样子写写自己的创意.

4.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感悟课文中三个小朋友的创意.

教学难点:

懂得事物之间是有一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4分)

1、开火车读生字,句子.

(1)昨天我们开始学习了15课,认识了一些生字朋友,让我们一起先来和他们打个招呼。

(2)读得真棒,那你们能不能读这个。先请同桌二人先读一读,指名读二人,齐读.

2.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还认识了赵小艺,宋涛,陈丹三个小朋友,知道了他们在一起画画,忽然间,宋涛有了一个疑问__谁能画风?

二.理解课文,感情朗读.(16分)

1、那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后来究竟谁能画风呀!(生答)请你们到课文的4到8小节中找一找他们是怎么来画风的?请你划一划相关的句子.

3.学生交流,老师出示.谁来说一说,他们是怎么画风的?

4.反馈.

三.读文感悟,相互交流赵小艺

让我们先来学一学赵小艺是怎么画风的.

(一)出示:赵小艺——只见她在房子前面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飘着。

1.请你读一读第四小节中画线的句子,说说赵小艺是怎么来画风的,你从哪里看到有风?圈出来

体会飘,板书.

2.赵小艺画出风来了,那你能用朗读把风表现出来吗?

赵小艺除了用飘着的旗子来画风,他还怎么来画风了.

(二)出示:赵小艺―――她画了个拿风车的小男孩,风车在呼呼地转。

1.请你读一读句子,说说他还怎么来画风的,你从哪里看到有风了?圈出来

2.又是一阵风,你能用朗读把这阵风表现出来吗?可以边读边做做

(三)齐读第4.5.8小节.赵小艺用了两种办法画出了风,请你自由读一读4.5.8小节,边读边想一想你从写赵小艺的句子中发现了什么?

四.学习陈丹和宋涛怎么画风的.

你知道别的二个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吗?

1.出示陈丹——她在大树旁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

(1)说说陈丹是怎样画风的,从哪里看出有风?板书.

(2)谁能试着读一读,把你体会到的风带给大家,你可以加上一些动作?

2.出示宋涛——他把画上的太阳擦去,画了几片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

(1)说说宋涛是怎样画风的,从哪里看出了有风?板书

(2)教师在这里发现了二个优美的短语,你能不能照着样子写几个。

(3)宋涛带给大家的是斜斜的雨丝,你能不能用读来让大家感受一下那阵清凉的风?

指名读,齐读整一段

3.齐读4-8小节.

4.三位小朋友用不同的好办法画出了风,你想不想夸夸他们?

5.分角色读课文.今天老师听出来了大家都很喜欢他们,那我们再来分角色读读他们的故事的故事.前后四个小朋友一个做----,分角色读一读2-8小节.小组读.指名读,

五、联系生活,拓展练习(10分)

1.读了这三个小朋友画风的方法,你是不是也已经有了自己画风的好办法.你想怎么画?

2.出示课件,请同桌间先说一说,请同学来说一说你想怎么来画风。学生说画风二人..

3.老师相信下面还有更多画风的好办法,那就请你赶紧写下来吧,学生写画风,老师巡视.

4.学生展示作品.老师表扬好的同学.

六.学习第九节.(5分)

1.小朋友们不仅有了画风的好办法而且能把自己的好办法写出来,真是了不起。风娃娃听说我们正在这里说他,画它,他也赶来凑热闹了,他这一吹,画中的景物――接读.

2.请你再读一读这一小节,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1)好像说明没有动,只是感觉在动.困为他们画得太像了。

(2)显得更美了.说明画本来就美,很像.现在风有了,画中的景物就像真的有风在吹动他们,就更加好看,美丽了.

(3)风来了,画更美了,让我们再来美美地读一读这一段.夸夸文中的小朋友,也夸夸我们。齐读.

七.书写(5分)

1.引:赵小艺他们很聪明画出了风,我们小朋友比他们更聪明,不仅读懂了他们画的风,而且啊还会自己动脑筋来写画风呢.

2.接下来老师想请聪明的你们来写写字,看谁还很能干。先请大家一起来读一读今天要写的生字.并想一想,今天写字的过程中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同时也想一想哪个字最难写.重点指导:

(1)交流注意的地方:丝,斜,艺,涛,

(2)老师范写难写的字,学生练写,老师巡视.

(3)学生作品展示.

画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2

【学习目标】

1、会写“涛”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学习重难点】

1、写字。

2、有感情朗读课文。

【学具准备】

贴图、课件、生字卡。

【学习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三位爱动脑筋的朋友,你们还记得他们是谁吗?(出示贴图,相机贴出)

2、指名三人贴名字。

3、复习生字:请大家叫出他们的名字,有礼貌地和他们打打招呼吧!(自由打招呼)

二、指导写字

1、过渡:

哎,他们的名字你们会写吗?(会)黄老师也相信你们会,会写这不难,但要写好就有点难了,你们能写好吗?(能)好,口说无凭,下面我们就来写一写吧。

2、那我们就先来写这个字吧:

(生字卡出示:涛)请小朋友们认真观察,要在田字格中写好“涛”字要注意什么呢?(指名说)

3、范写“涛”字。

4、下面,请小朋友们那出生字本,在田字格中练习写两个。(提示学生注意写字姿势,教师巡堂指导)

5、展示作业,进行评价。

三、朗读感悟

1、出示三幅画,指名三人上来给画找主人。

2、请同学们赶快打开书,自由读课文,画出描写这三幅画的语句。

3、你画了哪些句子,谁来读一读?(指名读,引导读完这三幅画的内容为止)

4、过渡:

小朋友们真聪明,一下子就把句子找到了。(课件出示:4~8段)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把这些句子读好,对吗?(对)

⑴ 就请你们先自由地练练吧。

⑵ 指名读,学生评:你想对他的朗读说些什么?

⑶ 过各种方式的读,把读不好的部分练习读好。(如:挑战读,男女赛读,小组读等)

⑷ 齐读。

5、分角色朗读:

现在,你们想不想换一个方法来读一读?(想)这个部分有几个角色?(指名回答)

⑴ 下面,请你们在四人小组里面分工练习读一读吧。

⑵ 汇报:

哪个小组能勇敢地站到这里来读给大家听听?

⑶ 学生评价:

大家听了他们的朗读,感觉怎样?

⑷ 全班合作读:

刚才在四人小组里你是练习读哪个角色的,待会儿你就站起来读哪个角色。

6、赵小艺、宋涛、陈丹把无形的风,用有形的东西表现出来了,多能干呀,你们快想句话夸夸他们吧。(指名说)

三、拓展发散

你们很会欣赏别人,你们也很能干。那除了他们的方法,你还有别的方法表现风吗?好,你可以唱有关风的歌,背背有关风的诗句,也可以画画风,你想怎样表现风就怎样表现!好,你们可以自由地练习了。(教师巡堂指导,并参与学生活动。)

谁来展示一下你的杰作?

四、自然结课

同学们的节目都很精彩,由于时间的原因,就到这里吧!这节课就上到这,下课。

【板书设计】

15、画风

赵小艺头像 宋 涛头像 陈 丹头像

赵小艺 宋 涛 陈 丹

赵小艺的画 宋 涛的画 陈 丹的画

【特色说明】

本教案主要体现以下三个特色:

一、创设识字情境,激趣巩固

本教案一开课,就利用课文中的三个主角人物创设了“和朋友打招呼”这么一个识字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巩固第一节课时中所学的生字。

二、以读为本,学习扎实有效

本教案体现了以读为本的思想,做到一遍有一遍的目的,一遍有一遍的效果,形式多种多样,让每个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气氛活起来,力求做到不花俏但学习扎实有效。

三、联系生活,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本教案设计了“表现风”这一环节,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风,从课文回到生活,联系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10、《画风》第二课时说课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与处理

《画风》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中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以一个有趣的题目,引起了课文中小朋友的思考,也引起了我们的思考。风看不见,摸不着,怎么画呢?课文中的三个小朋友一起画画,互相启发,互相激励,用不同的办法画出了风。课文塑造的是三个敢想敢问、善于思考的儿童形象,所以编者将本课安排在“用心思考,勇于创造”这一单元之中。

与以往所学课文相比,本文人物多,对话多,又是三个人的相互交流,学生不易理清课文中人物的态度、观点、做法。因此,第一课时中,我重点进行识字写字教学,并引导学生初步阅读课文,弄清三个小朋友分别是怎么画风的,为第二课时理解课文、感情朗读打下基础。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同时考虑课文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将《画风》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目标:读懂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能力目标: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设定“朗读感悟文中小朋友的创意”为教学重点;“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为教学难点。

二、教学法的选择

语文教学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施教之功,贵在导学。语文教学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求知,掌握学法,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为此,我设立了“读——悟——说——画”的学法导向,层层推进教学。

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以及动口说、动手画,在读中积累了语言,说中培养了口语交际能力,又在画中培养创新精神。同时还创造出一种形、色、声有机结合的教学情境,使全体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中。

三、教学行为策略的运用

(一)复习旧知,巩固识字。

识字是读写的基础,人教版实验教材对此十分重视。本课要求认识的7个生字中有6个出现在课文人物的姓名中。为进一步巩固对生字的识记,我通过课件出示三个小朋友的头像及名字,让学生与他们打招呼。如果喊对了,小伙伴就会回应。就这样,学生在趣味盎然的“打招呼,交朋友”的过程中巩固了对生字的记忆。

(二)深入理解,进行口头表达训练。

通过复习旧知引入新课后,我提出问题:“三个小朋友动脑筋,想办法,用不同的方式画出了风。他们到底是怎么画风的呢?请大家用笔把他们画风的句子勾画出来”以此来引导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要解决这个问题。学生首先得通读全文,了解每个小朋友的态度、观点;再动笔勾画三个小朋友画风的不同做法,并引起思索:为什么他们画风的方法不一样却都画出了风了呢?对课文有了进一步的感受。

然后我再采用实物展示、现场画画等方式和学生的思维进行碰撞和交流。并以此为契机,让学生找出“风藏在哪里?”让学生以“风来了,风把_____吹____了,风藏在___________里”这样的句式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朗朗上口的句式让学生觉得非常有趣,而老师“小诗人”的夸奖,让学生在表达上越来越来棒。当几个句式连在一起以后,就成了一首饶有诗意的小诗。我让学生给自己作的小诗加上题目,再一起朗诵自己的大作,学生的成就感是非凡的。

(三)驰骋想象,描绘美景。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大语文观”,提出要“建构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把绘画引入语文教学之中,以此激情、领悟、延伸、拓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对直观事物感兴趣,喜欢艳丽的色彩,喜欢每天拿着笔描描画画。可以说,小小画笔倾注了他们对世界的认识,稚嫩的画面,一颗颗创新的种子在萌芽。

《画风》一文中,三个小朋友画了风,为什么我们不能画画风呢?“三个好朋友互相启发,互相激励,竟然将原本看不见、摸不着的风画了出来,你能画风吗?你想怎么画?”我们可以想象,这简简单单的一“问”,将激起多少层浪。也许,孩子们的笔法不那么高明,色彩也不一定很和谐,但在这愉悦的气氛中,他们求新求异的思维得到了发展。

特别是在经过了前面的铺垫后,学生再用这种“诗人”般的话去猜猜别的画的风在哪里,更是进一步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总结延伸,拓展认识。

展示了自己画的风以后,老师再引导学生动脑筋想办法画出声音、气味,对学生的思维将是更好的训练。

四、板书程序设计。

板书设计很简单,就是由学生自己总结出的“小诗”组成。这不仅是对课文内容的一个理解总结,更是学生思维的一个升华和感悟。

《风来了》

风来了,

风把小树吹弯了,

风藏在摆动(跳舞)(飘舞)的小树里。

风来了,

风把旗子吹动了,

风藏在飘扬(舒展)的旗子里。

风来了,

风把风车吹转了,

风藏在呼呼直转的风车里。

画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3

课时设计简析

《画风》一课,以人物对话的形式,讲了三个小学生一起动脑筋想办法,把无形的风生动地展现在画纸上的故事。三个小朋友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鼓励。由于人物多,对话多,又是三个人的相互交流,这样的课文,学生还是第一次遇到。学生不易理清课文中人物的态度、观点、做法。如果处理不当,不但对学生的朗读感悟造成困难,而且对学生通过学文体会三个孩子的思想,也会成为负担。基于此,在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上,我将采用逐步展开、由扶到放的方式,引导学生学文。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知道通过哪个词语表现风的存在。

2、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3、能想出更好的办法来画风,并试着用准确的语言表现风。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了解他们是怎样画风的。

教学难点: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能想出更好的办法来画风。

教学准备:课件、宋涛、陈丹、赵小艺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图片引入。

连同名字出示三个小伙伴的头像,以向他们打招呼的方式检查巩固认字。

二、细读学文。

(一)学习第1-3自然段。

1、用指名读、教师引读的方法读第1-3自然段。

2、质疑:陈丹为什么会这么肯定地说“风,谁也画不出来。”教师用电风扇演示风吹纸条的情景,引导学生观察,体会“风,看不见,摸不着”的特点,用直观的教学方式,消除孩子们理解上的难点。从而感悟陈丹语气肯定的原因。

3、指导朗读2、3段对话。

(二)精读学习第4-5自然段。

1、从赵小艺的表现“眨眨眼睛,想了想”,体会她是一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随机指导朗读“我能!”读出赵小艺的自信来。

2、学习赵小艺画风的句子。引导学生关注重点词“飘”。感悟表现风的巧妙的用词的精准。相机指导朗读宋涛的话,读出惊喜的语气来。

3、学生试着用诗一样的句式说话。

(三)学习第6-8自然段。

1、用对比教学的方法,比较陈丹前后的反应“谁也画不出来”,“我也会画风了”,学生从而明白陈丹是受了赵小艺的启发,她一个善于观察、善于开动脑筋的好孩子。这样一来,学生们走进了陈丹的心里,指导朗读自然不费功夫。

2、宋涛想了想,也画出了风。赵小艺“我还能画”,这些内容集中学习,一方面让学生们更容易感受到三个小伙伴互相启发,互相激励,画出了风。另一方面,对于突出三个小伙伴那种兴奋、激动的心情,指导朗读都显得省时高效。

3、指导学生通过默读,勾画出三个小伙伴怎么画风的句子。从小培养学生们用笔记录下自己读书的收获。用图文并貌的方式,引导学生感悟表现风的词语。针对不同的内容,分别采用男生读、女生读、全班齐读的方法,注意朗读指导。

4、用句式训练,加强语感。

(四)学习第9自然段。

齐读。从“好像都在动”,“显得更美了”体现小伙伴兴奋、高兴的心情。相机指导朗读。

三、分角色朗读,畅谈人物印象。

1、小组自由读后,选一组在全班展示。

2、学生畅谈喜欢这三个小朋友的理由。

四、学生在轻松的音乐自己画风,并用诗一样的语言写一写,丰富语感。

五、课堂小结。

布置拓展作业:(1)画出炎热。(2)画出香味。

画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4

【教材分析】

《画风》是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培养学生爱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画风”,这个题目引起了课本中的小朋友思考,也引起了我们的思考。三个好朋友互相启发,互相激励,结果他们用不同的办法画出了风。

【学生分析】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而且乐于接受课程标准的将学生作为主体的教学方式。

【设计理念】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造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条件,并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本节课的设计力求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学,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3、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分角色感情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写话能力。

【教学准备】

CAI课件 生字卡片 简笔画

【学生准备】

白纸,画笔。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我们继续学习《画风》。伸出你们的小手,我们一起来写课题(板书:画风)齐读课题。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三个新朋友,还认得他们的名字吗?(出示:赵小艺、陈丹、宋涛。相机贴在黑板上)齐读名字。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目的是为了直接出示课题,同时巩固上节课所学的生字。

二、引导朗读对话

过渡:景色优美、空气清新的郊外,吸引了三个画画的孩子。他们是怎样把风画出来的呢?

1、同学们打开书,自由朗读全文,重点把他们画风的句子读一读。

2、抽学生读,教师相机在名字下一一对应粘贴简笔画,同时读图下句子,再说说还可以用哪些句子表达图的意思。

3、三个孩子边画画,边交谈,他们进行了几次对话?快速读课文,找找看,并把他们的对话勾下来。

(多媒体展示对话内容)

问:爱提问题的宋涛说的这三次话语气有什么不同?该怎样读?(第一次疑问的语气,他也认为风不能画,同时也带有为难别人的意思;第二次表现出惊喜,读得大声,而且十分高兴)

问:宋涛提的问题难住了陈丹,陈丹是怎么回答的?(第一句用为难的语气;第二句受到启发,带有兴奋的心情,用肯定的语气读。)

问:肯动脑筋的赵小艺怎么说的?(用非常肯定、自信的语气朗读。)

4、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对话。

5、学生在小组里分角色读。提示:需要几个角色?比一比,哪个小组读得最好?

6、汇报展示:抽一两组学生分角色朗读全文,集体评议。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在朗读感悟中体会人物的内心,读出文中人物的不同语气,达到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目的。

三、课内拓展

1、你们喜欢这三个孩子吗?为什么?

2、你还有别的更多的办法画风吗?

拿出你们的纸和笔,像老师黑板上展示的画一样,把风画出来吧!在画的下面写上一两句话。看谁想得最妙、画得最快、写得最好。

3、抽一两位学生的作品上台展示。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旨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大胆创造。

四、指导写字

多媒体展示生字。

请仔细观察,这六个字有什么特点?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你觉得哪个字不容易写美观?

教师范写这个字。学生写字。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板书示范,指导不容易写好的笔画,容易写错的笔顺,要求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五、课外拓展

我们知道了风这种自然现象,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可以用画画的形式把它表现出来。你还知道有其他形式把风表现出来吗?

老师这里有一首诗、一首儿歌把风表现出来了。(让学生自由读)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是为了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课外阅读兴趣,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第四篇:画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复习生字,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三位小朋友,再次打招呼巩固生字。

2、分三小组,选择课件其中一位小朋友,进行词语测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画风的三位小朋友,充满生活情趣和童真,寓游戏于测读生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

二、自主合作,品读课文

1、分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

2、默读课文,用线画出三位小朋友画风的句子。

3、生交流。师相机出示课件并指导朗读。

(1)赵小艺画风。

A.指名朗读相关句子

B.出示赵小艺的画,让学生配图朗读

C.找出体现风的关键词(旗子——飘)

D.体会赵小艺画风的动作与说话语气(“眨眨眼睛”、“我能”)

E.指名朗读,师范读,集体表演朗读

(2)陈丹画风。

A.指名朗读相关句子

B.出示陈丹的画,让学生配图朗读

C.找出体现风的关键词(小树——弯)

D.体会陈丹的说话语气(“也”)

E.小组赛读

(3)宋涛画风

A.思考:宋涛与前两位小朋友不同的地方在哪里?

B.出示宋涛的原画,让学生根据变化进行朗读

C.找出体现风的关键词(雨丝——斜)

D.指名表演朗读

(4)赵小艺第二次画风

A.出示赵小艺的第二幅画,让学生指认。

B.学生找出相关句子,找出体现风的关键词(风车——转)

C.体会赵小艺画风的动作与说话语气(“笑”、“还能”)

D.师生合作朗读

4、学习最后一段,小结画风情况。

5、夸夸三位小朋友,说出喜欢的原因。(我觉得______最棒!)

(1)陈丹:主动修正自己的错误,善于向别人学习。

(2)赵小艺:自信、肯动脑筋、聪明。

(3)宋涛:敢于修正自己的不足,勇于实践。

【设计意图:以图画结合文本进行展现,将学生带进教学情境,拓展学生无限的表现力。通过寻找关键词与朗读引导,学生能在想象的情境中读出自己的体验,突出学习的主体性。】

三、课外延伸,巩固所学

1、“我是小诗人”,根据例句,完成句子。

例句:

风来了,风把 小树 吹 弯 了,风藏在 弯弯的小树 里。

风来了,风把______________吹______________了,风藏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里。

2、指名完成并感情朗读。

【设计意图:以“我是小诗人”为主题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填空的过程中加深对文本的认识,再一次巩固所学的知识点,并且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四、联系生活,拓展练习

1、思考:如果我是小画家,我打算怎样画风?

2、指名回答,交流想法。

3、评一评:谁的想法最好?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走出书本的局限,通过联系生活谈体验,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开启他们想象的闸门,把文本体悟得更加深远。】

五、布置作业

小练笔:请你像宋涛、陈丹、赵小艺三位小朋友一样,开动脑筋,认真思考,把自己画风的办法用一段话写出来。

【设计意图:从口述转换为写话,从口头表达到文字描述,作业布置重在孩子掌握知识,懂得怎样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达到有效的巩固作用。】

第五篇:画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选文档

画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读懂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能力目标: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用心思考,善于创新的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朗读感悟文中小朋友的创意是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用心思考,善于创新的品质为教学难点。

一.激趣导入

今天,我们就来做个和风有关的游戏,好吗?谁能唱唱和风有关的歌?(抽生)谁能背背和风有关的诗句?(抽生)对了,孩子们,风可以听到,感受到,可以唱出来,可以说出来,可是,风能画出来吗?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学习继续学习---《画风》。

二、初读课文,复习生字。

1、在上节课中,我们认识了三个活泼可爱的小朋友,今天呀,他们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你认识他们吗? 他们是画风的能手,(出示图片宋涛、陈丹、赵小艺)和他们打个招呼吧!

2、师:下面,请大家自由地读读课文,你可以自己读,也可以和你的同桌一块儿读。

第 1 页 生读。

师:刚才,同学们读得可真起劲!老师找到了几个词,想跟大家探讨一下。

(出示课件2)

师:请大家自己读一读,师:现在,谁愿意来试着读一读呢?愿意的同学都站起来吧!

生读。

三、自主合作,细读课文。

师:现在,咱们要分小组细读课文,想一想:三个小朋友分别画了什么来表现风呢?他们是怎么动脑筋,把看不见摸不着的风画出来的?边读边把自己读懂的知识和小组同学交流。

(出示课件3)

2、生交流。相机出示课件并指导朗读。1)生:小艺想:风把旗子吹得飘起来了。

(出示课件4:红旗飘动)

师:咱们从谁的话中也能知道小艺怎么动脑筋画的呢?

谁来读读李卫的话呢?

指名生读。齐读。

师引导观察:看,鲜艳的红旗随着风儿轻轻地飘着,在跳着欢快的舞呢!小艺第一个画出了风,她的心情一定也很欢

第 2 页 快。

谁愿意来当当聪明的小艺,读读这一段呢?

愿意读的同学都站起来比试比试吧。

生齐读。

师:小艺说得多自信啊!想听老师读读吗?

师范读。指名读。生齐读。

2)生:丹丹想:风来了,就把小树吹弯了。

(出示课件5:小树弯腰)

师引导观察:瞧,小树正在风中向点头弯腰呢!多可爱啊!

师生合作表演。

师:小树多可爱啊!你们试着读一读这段话吧!

指名生读。

老师也很想读一读,行吗?

师范读。齐读。

3)生:李卫想:风把雨丝吹斜了。

(出示课件6:雨丝斜下)

师引导观察:看!太阳公公悄悄地躲起来了,天边飘来几朵乌云。不一会儿,小雨点们一个接着一个勇敢地跳了下来,形成了细细的雨丝。

风是从右边吹来的,雨丝就往左边斜。假如风从左边吹来,雨丝会怎样呢?

斜斜的雨丝好像一幅帘子,挂在天空中,多美啊!

第 3 页 师:咱们班的小女孩儿也很美。那么,漂亮可爱的小女孩儿,你们一起来读读这一段吧!

4)生:小艺想:有风了,所以风就呼呼地转了起来。

(出示课件7:风车转动)

师:红色的风车立刻就转了起来,多神奇啊!

风车转动的声音是什么样的吗?谁能为大家模仿一下?

指名生。

师:听,转得多快啊!咱么读的时候,“呼呼”要读得重一点,有力一点。

在座的男子汉们最会表现这种神奇有力的样子了。

指名读。

来,小男子汉们,你们来读一读吧。

男生齐读。

3、学习最后一段。

1)师:三个小朋友正说着,画着,忽然吹来一阵风,画中的景物好像都动起来了。

现在,咱们一起来读读最后一段。

2)师:为什么他们觉得画中的景物“好像都在动”,“显得更美了”?

3)师:是啊,他们学会了画风的本领,心里当然高兴又自豪。齐读。

4)师:读得真不错。要是能把表情也写在脸上,那就更

第 4 页 棒了。咱们再来带着微笑读一次。

齐读。

4.分角色朗读课文。

师:现在咱们一起来有感情地读读课文。请男孩子当李卫,1、2组的女孩子当小艺,3、4组的女孩子当丹丹,其他部分同学们一起读。特别注意:“我能!”“我也会画风了!”“我还能画!”这三个地方要读得一次比一次更高兴更自信。

5.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一位小朋友。为什么?

学生:喜欢宋涛,因为他敢想,善于提出问题。

学生:喜欢陈丹,她敢于修正自己的错误认识,善于向别人学习。

学生:更喜欢赵小艺,你瞧她,“眨眨眼睛,想了想”,她敢于迎接挑战,善于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四、联系生活拓展练习

1)过渡:宋涛、陈丹、赵小艺会画风,我们班的小朋友能画风吗?现在,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想一想:如果让你当小画家,你打算怎么画风?(放音乐)一阵阵的风向我们吹来了,它在小朋友的身上,它在家中的阳台上,它在我们的教室里,它在高高的天空中,在清澈的小河里,在碧绿的田野里,在风中,许多事物发生了变化,你能画风吗?你想怎么画?(口答)

第 5 页 用“风来了……”这样的句式说一说(抽生说)

师总结,表扬:你们想得多妙呀,看得多仔细呀,说得也真美,真像一首好听的小诗!

2)给大家设计了这样项作业,请你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个去完成吧

出示课件(个性作业)喜欢画画的你:用你的画笔画出不同的风

喜欢朗读的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喜欢写诗的你:写一首与风有关的诗。

喜欢阅读的你:找一些写风的文章,读一读。

喜欢游戏的你:做架纸飞机或风车,下课后到草地上放飞你的快乐。

喜欢日记的你:把你想到画风的办法写下来。

五、课外延伸,巩固所学。

师:听,风伯伯已经把清脆的下课铃声送到我们的耳边了。你们知道吗?风伯伯最喜欢动脑筋的小朋友了。生活中还有许多像风一样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比如声音、气味等等,如果你们有兴趣可以试着把它们画下来,并找个机会向同学介绍一下你所画的内容。

六、板书设计:

旗子 飘

小树 弯

第 6 页 15 画风 雨丝 斜 风车 转

第 7 页

下载二年级下册《画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二年级下册《画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画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画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逻辑思维较差,对课文的感知主要是通过朗读理解,但学生对自然的感受已经有了许多积累,教学中主要引导学生朗读,加上孩子天生爱画......

    二年级下册《画风》教学设计

    《画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2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培养孩子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

    《画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画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1. 巩固7个生字,会写4个字。2. 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4到9小节,领会他们的创意,并学着他们的样子写写自己的创意.4.懂得事物之间是有......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画风》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画风》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认识生字“宋、涛、陈、丹、赵、艺、显”等7字,正确书写“丹、乌”等12字。2、 正确、流利、有感......

    最新:二年级下册《画风》教学设计-文档资料

    二年级下册《画风》教学设计 《画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基础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正确书写. 2.学习与要求学会的生字有关的词语,要会读,会写. 3.学......

    二年级下册画风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2.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3.培养孩子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教学重点:朗读感悟文中小朋友的创意。教学难点......

    《画风》《 我为你骄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画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坂头小学吴荔丹3月29日上午 第二节 【教材分析】 《画风》是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培养学生爱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

    二年级《画风》教学设计(合集)

    《学会写人物对话》作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借助对例文的分析,学会写对话。 2、能灵活变幻提示语的位置,并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3、能学以致用,按要求写好对话。 教学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