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画风》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画风》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认识生字“宋、涛、陈、丹、赵、艺、显”等7字,正确书写“丹、乌”等12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难点:
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难点:正确书写“丹、乌、丝”等字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检查、分角色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投影仪、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揭示课题。
1、猜谜语(出示课件谜语)
2、背诵与“风”有关的诗句或名言。
3、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猜谜语、比赛背诵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同化和索引出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知识,不但易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到陌生的问题情境中。】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引导对课题的思考。
2、带着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初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遇上不认识的生字,请教旁边的小老师,自己多读几遍。
3、思考讨论:结合板书中的三个人物和课题,用一句话概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4、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5、教师小结: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宋涛、陈丹、赵小艺三个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设计意图:通过从课题入手,让学生自主探究,会使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有效学习,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认识生字“宋、涛、陈、丹、赵、艺、显”
1、课件出示三位主人公(宋涛、陈丹、赵小艺),学生与其打招呼。
2、出示拼音,请小老师领读
3、去掉拼音,集体赛读
4、集体讨论:日常生活中,认读生字在哪里出现过?
5、测读带生字的句子(认识“显”)
6、找找好朋友,做“连一连”练习
7、按课文例子,用“显得”造句子
【设计意图:从图片引出主人公,并以打招呼方式进行识字,能让学生在具体环境中加强识字认字的能力,加上连线练习、造句子与测读,学生能及时纠正错误,改善不足,找出薄弱环节。】
四、指导书写“丹、乌”等12字
1、课件出示带有12个一类字的词语,再次测读。
2、按照结构的不同,让学生将其归类(独体字、左右结构、上下结构)
3、学习独体字“丹、乌”(1)观察字形
(2)提出“舟”与“鸟”与生字的区别。(3)集体讨论在田字格的写法,注意笔顺。(4)教师范写,点出注意的地方。(“丹”的“一”要写在横中线;“乌”的“竖折折钩”要一笔写成)
(5)学生练习,老师巡堂指导。
4、学习生字“艺、显、忽、丝”
(1)小组合作,比赛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记生字,看谁记得最快。(2)交流识记方法。
艺:加一加,“艹”加“乙”。显:加一加,“日”加“业”。忽:加一加,“勿”加“心”。
(3)观察字形,上下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大小问题。艺、显:上小下大 忽、丝:上大下小(4)教师范写
(5)学生练习,老师巡堂指导。
5、学习生字“杆、眨、涛、陈、转、斜”(1)同桌互相交流识字方法。(2)学生练习写字,同桌间检查指正。
(3)老师选一名同学的作品进行展示,集体讨论书写情况。(4)拓展:多音字“杆、转”组词
【设计意图:把生字按结构归类进行教学,能让学生在书写上明确要点,理清写字方法,加上以“横中线、竖中线”定位步骤和识字方法的交流,学生写字环节就能做到有的放矢,落到实处。】
五、小结
1、把已学的生字宝宝带进课文,再一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
2、小结知识点(交朋友、读写生字与总体感知课文)
【设计意图:再读课文能让学生从字词回归文本,提高语感,加深对文本的认识。通过小结知识点,老师再次回顾课文内容,学生能在脑海中形成知识架构,对文本的编排就更加深刻。】
六、板书设计
15、画风
【设计意图:以四个难写并容易出错的生字作为板书,对于学生书写有很大的提醒和示范作用。学生可以观察老师的板书,领悟要点,举一反三,书写其他类似的字。】
二年级语文下册15《画风》教学设计 执教:杨玉群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领会文中的小朋友的创意。
2、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启发学生善于观察,勤于动脑,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4、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重点难点:
1、重点:感情朗读并感悟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2、难点:培养孩子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三位小朋友,再次打招呼巩固生字。
2、分三小组,选择课件其中一位小朋友,进行词语测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画风的三位小朋友,充满生活情趣和童真,寓游戏于测读生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
二、自主合作,品读课文
1、分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
2、默读课文,用线画出三位小朋友画风的句子。
3、生交流。师相机出示课件并指导朗读。(1)赵小艺画风。A.指名朗读相关句子
B.出示赵小艺的画,让学生配图朗读 C.找出体现风的关键词(旗子——飘)
D.体会赵小艺画风的动作与说话语气(“眨眨眼睛”、“我能”)E.指名朗读,师范读,集体表演朗读(2)陈丹画风。A.指名朗读相关句子
B.出示陈丹的画,让学生配图朗读 C.找出体现风的关键词(小树——弯)D.体会陈丹的说话语气(“也”)E.小组赛读(3)宋涛画风
A.思考:宋涛与前两位小朋友不同的地方在哪里? B.出示宋涛的原画,让学生根据变化进行朗读 C.找出体现风的关键词(雨丝——斜)D.指名表演朗读(4)赵小艺第二次画风
A.出示赵小艺的第二幅画,让学生指认。
B.学生找出相关句子,找出体现风的关键词(风车——转)C.体会赵小艺画风的动作与说话语气(“笑”、“还能”)D.师生合作朗读
4、学习最后一段,小结画风情况。
5、夸夸三位小朋友,说出喜欢的原因。(我觉得______最棒!)(1)陈丹:主动修正自己的错误,善于向别人学习。(2)赵小艺:自信、肯动脑筋、聪明。(3)宋涛:敢于修正自己的不足,勇于实践。
【设计意图:以图画结合文本进行展现,将学生带进教学情境,拓展学生无限的表现力。通过寻找关键词与朗读引导,学生能在想象的情境中读出自己的体验,突出学习的主体性。】
三、课外延伸,巩固所学
1、“我是小诗人”,根据例句,完成句子。例句: 风来了, 风把 小树 吹 弯 了, 风藏在 弯弯的小树 里。
风来了, 风把______________吹______________了, 风藏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里。
2、指名完成并感情朗读。
【设计意图:以“我是小诗人”为主题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填空的过程中加深对文本的认识,再一次巩固所学的知识点,并且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四、联系生活,拓展练习
1、思考:如果我是小画家,我打算怎样画风?
2、指名回答,交流想法。
3、评一评:谁的想法最好?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走出书本的局限,通过联系生活谈体验,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开启他们想象的闸门,把文本体悟得更加深远。】
五、布置作业
小练笔:请你像宋涛、陈丹、赵小艺三位小朋友一样,开动脑筋,认真思考,把自己画风的办法用一段话写出来。
【设计意图:从口述转换为写话,从口头表达到文字描述,作业布置重在孩子掌握知识,懂得怎样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达到有效的巩固作用。】
六、板书设计
15、画风
第二篇: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画风教学设计
画风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2.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培养孩子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重点:朗读感悟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教学难点:培养孩子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绘画纸,水彩笔(或蜡笔、油画棒)
一、激趣导入
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风的声音)今天,我们就来做个和风有关的游戏,好吗?谁能唱唱和风有关的歌?(抽生)谁能背背和风有关的诗句?(抽生)对了,孩子们,风可以听到,感受到,可以唱出来,可以说出来,可是,风能画出来吗?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学习继续学习---《画风》。
二、自主探究
1.在上节课中,我们认识了三个活泼可爱的小朋友,今天呀,他们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想认识一下他们吗?(出示课件)和他们打个招呼吧!(宋涛、陈丹、赵小艺)(注意相机引导孩子打招呼的语气和礼貌)
2.现在,聪明的孩子们,请你动脑筋回忆一下,这三位小朋友到底是怎么画风的呢?请你从课文中找出描写他们画风的句子,用波浪线把它划出来。(生找)
请你起来读一读你到找的句子好吗?(生读)
课件随机出示
宋涛----“宋涛想了想,他把画上的太阳擦去,画了几片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师相机指导:同学们,从他的话中,我们听出有风了吗?你觉得怎么读才可以让我们感觉到风呢?这样吧,老师就当宋涛,现在正准备画风呢,请你们大家一起用朗读告诉我,我应该怎么画风吧!
(师出示一幅只画了太阳、大树和房子的画,然后按照学生的朗读擦去太阳,画上乌云,但是只画了直直落下的雨丝)
我画得怎么样?(生评:不对,应该是斜斜的)对呀,差不多,也可以呀。(生指出是风把雨丝吹斜了,所以要画斜的)老师明白了,你们真了不起,现在请你们再用朗读告诉我应该怎么画吧(学生再次读,老师改正)
想不想看看真正的宋涛画的风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放课件)风到底藏在画里的哪里呀?
小诗人,你们能用“风来了,风把____吹____了,风藏在______里”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吗?(生补充,风来了,风把雨丝吹斜了,风藏在斜斜的雨丝里。)看看你多了不起,这么快就作了一首诗,你能让老师朗读你一下你的大作吗?(师有感情朗读,指导学生)
陈丹----“她在大树旁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
师相机指导:你能让我们听到风的声音吗?为什么要重读“弯弯”呢?那好,我们都是小1
树,如果你觉得自己读出风的感受了,请你把腰弯一弯。(出示陈丹的画)那我们也来看一看,风藏在哪里?可以用我们刚才那样的句式来说一说吗?引导学生用“风来了,风把小树吹弯了,风藏在弯弯的小树里”,并能有感情朗读,注意用词优美。
赵小艺---“她在房子前面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飘着”“她画了个拿风车的小男孩,风车在呼呼地转”
(指导方法同上,用实物旗子和小风车让孩子感受到风,引导孩子说出“风来了,风把旗子吹飘起来了,风藏在飘扬的旗子里”“风来了,风把风车吹转了,风藏在呼呼直转的风车里”)
3.这三个聪明的孩子动脑筋,想办法,都用自己的方法画出了风,可真了不起,你愿意再来读读吗?看看风是不是也藏在你的朗读里。(生再读体会)
4.瞧瞧你们多了不起,一会儿就作了一首小诗,你愿意给这首小诗加个题目吗?(生加题目:《起风了》)那我们就一起来朗读一下你们共同的杰作吧!
三、拓展体会
1.过渡:宋涛、陈丹、赵小艺会画风,你能画风吗?你想怎么画?(口答)
2.拿起你们五颜六色的画笔,画画风吧。我们来比一比,看看哪些小朋友想得和别人不一样,最有创意。老师的音乐声开始你们就开始动笔,音乐声停你们就停笔,准备好了吗?
(学生自由画,老师巡视)
3.(抽几位同学上台来展示)别忙,请你拿好你们的画,找一位朋友来说说你画的风藏在哪里,下面的同学也要看仔细了,并用“起风了„„”这样的句式说一说(抽生说)
师总结,表扬:你们想得多妙呀,看得多仔细呀,说得也真美,真像一首好听的小诗!
四、总结延伸
师:爱动脑筋的孩子们,你们真了不起,你们用自己不同的方法画出了风,还想出了画声音和气味的办法。可见,任何事情,只要你愿意动脑筋,想办法,善于观察和思考,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都是可以解决的。我愿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做一个善观察、勤思考的孩子!
和风一样,声音、气味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你能把它们也画出来吗?大家下课后可以画一画说一说。
第三篇:二年级下册《画风》教学设计
《画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2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培养孩子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重点:
朗读感悟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教学难点:
培养孩子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个谜语,谁来读一读?你能猜到吗?是什么——风。
2、风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的,那么风能不能画出来呢?这节课我们共同来学习画风。(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
4、质疑: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
可能会提:都有谁画风?他们是怎样画风的?怎么知道画的是风?什么是风?谁最聪明?
5、小结过渡 :同学们真是爱动脑筋的孩子,问题提得真好!学过课文以后大家就会清楚了。
二、检查预习
带拼音读词语,去拼音读词语,带拼音读生字,去拼音读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三、整体读文
现在生字大家掌握了,请大家把生字带到课文中,大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同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出示课件)
这遍课文主要讲宋涛、陈丹和赵小艺在一起画画,他们先画了房子、太阳、大树、小鸟,最后他们画了风的事。(出示画的图画)
四、细读课文
(一)请大家默读课文,用横线画出描写他们画风的句子(用尺子比着划)
他们是怎样画风的呢?指名读出所画的句子。(2人)
赵小艺:只见她在房子前面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飘着。她画了个拿风车的小男孩,风车在呼呼地转。
陈丹:说着,她在大树旁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
宋涛:他把画上的太阳擦去,画了几片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
3、你是从哪儿看出他们在画风呢? 赵小艺:旗子在动 陈丹:弯弯的
宋涛:下雨了,风把雨丝吹斜了
4、哦,原来这几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办法画风,那么他们是很容易就想到这些办法的吗?我们来看,在一开始,他们认为自己能画风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陈丹说:“风,看不见,摸不着,谁也画不出来。”你是从哪儿看出风不好画? “谁也”什么意思?——没有人能画出来。(找学生读)这个时候谁第一个画出来了?——赵小艺 赵小艺很容易就画出来了吗?——不是 为什么——赵小艺:眨眨眼睛,想了想。
大家猜一猜她在想什么?——想怎样画。她想出来了没有?——想出来了 从哪儿看出来?——“我能!”大家注意这句话是什么标点?——感叹号 说明赵小艺很自信,你能用自信的语气读一读吗?(找两个学生范读,然后男女比赛读)大家读的很好,老师听出了你们的自信。过渡:旗子刚刚画好,宋涛有什么反应?
1、宋涛:“是风,风把旗子吹得飘起来了。”
2、从这句话中你明白了什么?(风是可以画出来的)宋涛原以为风是画不出来,现在一看小艺的画,突然明白风也能画出来,心里怎样?该用什么语气读?
3、赵小艺会画风了,还有谁也会画风了?(陈丹)他画了什么?你从哪里知道?指名读??出示再读。
4、从这段中,你知道了什么?(随着回答贴板书:小树)
5、陈丹刚才还说风是画不出来的,现在怎么能画出来了?假如陈丹就在你面前,你想对她说什么?
过渡:是呀,陈丹,你真不简单,这么快就学会画风了。宋涛有没有学会呢?从哪看出?指名读句字。(出示)
1、听了他的朗读,你知道了什么?(随着回答贴板书:雨丝)
2、宋涛想了想,他想什么?为什么想了想?你觉得宋涛是个怎样的孩子? 把你的感受读进去。
3、出示第八段,谁来读?你明白了什么?小艺为什么笑着说?她笑什么?为什么笑?
过渡:这三个小朋友都会画风了,他们越画越高兴。他们正笑着,说着,画着,忽然吹来一阵风,画中的景物好像都在动。是不是真的动了呢?为什么?(自由说)
4、你喜欢这三个小朋友吗?为什么?
5、好,现在我就来扮演他们,你喜欢谁就扮演谁,先自己读好句子。自由读??指名扮演??评议??小组扮演。
五、拓展
1、他们都会画风了,你会不会画?你想画什么?请用上这样的句式说一说: 我会画(),因为有风在吹,所以()。我还想画(),因为有风在吹,所以()。
2、小组合作画风??展示作品,评议
3、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三个小朋友从不会画风到学会画风,透过这件事,遇到问题要动脑筋思考,平时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更重要的是勇于实践,才能获得成功。在今后的生活中,你们能做到吗?
4、写字。
5、作业:课后练习:读读写写画画。板书设计:
旗子 飘 画风
风车 转 小树
弯 雨丝
斜
第四篇:最新:二年级下册《画风》教学设计-文档资料
二年级下册《画风》教学设计
《画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基础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正确书写.2.学习与要求学会的生字有关的词语,要会读,会写.3.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明白三个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发展目标:
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合作的精神。
2.能培养学生探究,求知的兴趣。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和不断创新的意识。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一、猜谜揭题,鼓励提问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出个谜语给你们猜猜,好吗?请仔细听好!课件出示:无形无色看不见,摸不着。树儿见它招手,花儿见它点头。红旗见它舞蹈,风铃见它唱歌。
2、是什么?谁猜出来了?指名说。同意吗?对了,是风!那风无形无色看不见,摸不着,能画出来吗?真的能吗?今天这节课我们一同来学习15课画风。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小朋友们真善于思考,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认真读书、善于思考的孩子一定会在课文中找到答案的。
二、读文,合作识字。
出示学路建议
1、自由读文,边读边圈出不认识的生字。
2、在小组长的指导下,共同合作解决不认识的生字。
3、小组长检查组员的识字情况。
(1)给生字条中的字编序号。
(2)给课文下带拼音的生字,标出与字条的字相同的序号。
(3)做到一读二看三四监督。
4、随文识字
文中写到有哪些小朋友在画风?生汇报后,师出示生字。多种方式读,识记。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每人一自然段轮流读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学习1——3自然段
1.过渡:你们喜欢画画吗?平时你们最喜欢画什么?今天我们要去认识三个小朋友,他们叫宋涛、陈丹、赵小艺(板书),他们和你们一样也喜欢画画。
2.今天天气真不错,这三个好朋友约好了一起来到郊外画画,他们都画了些什么呢?请孩子们看第1自然段,一起来读一读。(齐读1自然段)他们画得可真好!
3.三个小朋友看着自己的杰作也很高兴,这时,一阵微风迎面吹来,宋涛突发奇想,提出了个什么问题?(“谁能画风?”)
4.你们平时喜欢画的东西都是有一定形状和颜色的,是能看的见,摸的着的,可是风没有形状,没有颜色,看不见也摸不着,只能去感觉,能画吗?
5.唉,多让人为难呀!所以当宋涛提出“谁能画风”这个问题时,丹丹是怎么说的呢?
三.学习4——8自然段
㈠ 初读课文,勾画句子。
1.真的画不出来吗?故事里的三个小朋友就把风画出来了,他们是怎样画风的呢?
2.请孩子们仔细读4——8自然段,用“~~~”画出三个小朋友怎样画风的句子,勾完以后再读几遍,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
3.孩子们,你们勾完了吗?现在老师就来检查一下你们画得对不对,字音是否读准了,句子是否读通顺了。
4.引读4——8自然段。
5.评价。
㈡ 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这三个小朋友都画了风,但是他们画的用来表现风的东西却不一样,我们来看看他们都画了些什么?
2.谁来说说小艺是怎样画风的?她第一次画了什么?第二次呢?(贴图并板书:旗子,风车)
3.小艺是第几个画出来的?她几次画出了风?你觉得她的心情怎样?(高兴,得意,自豪,激动)
4.你能用刚才体会到的感情,读好这两段话吗?请孩子们自己先练读。
谁体会到了?来读一读。
你们觉得他读得怎么样?你能再读一读吗?
齐读。
5.丹丹又是怎样画风的呢?(贴图并板书:小树)
她此时的心情怎样?
你能读一读吗?谁还想读?
6.宋涛画的又是什么呢?(贴图并板书:雨丝)
他的心情又怎样呢?
谁来读一读?男女生读。
7.孩子们学得真好,把三个小朋友不同的心情都体会到了,你们还想读一读吗?
分组比赛读。
分角色朗读全文,喜欢谁就读描写他画风的那段。
㈢ 精读课文,归纳总结。
1.他们明明画的是旗子,小树,雨丝,风车,怎么就说画的是风呢?(板书:飘动的,弯弯的,斜斜的,呼呼转的)
2.小结:这就是说画风就必须找出能证明风存在的景,物,再画下来。
3.学到这儿,你觉得这三个小朋友的办法好吗?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板书:善于观察,爱动脑筋)
四.迁移拓展,挖掘创造潜力。
1.句式训练:小艺会画飘动的旗子和呼呼转的风车。
丹丹会画弯弯的小树。
宋涛会画斜斜的雨丝。
2.你还能怎样画风?小组内说一说,再写下来。(完成课后读读写写)
3.孩子们说得真好,你们也和他们一样,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去发现,去观察,肯动脑筋。
第五篇:二年级下册画风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2.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培养孩子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重点:
朗读感悟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教学难点:
培养孩子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
绘画纸,水彩笔(或蜡笔、油画棒)
一.激趣导入
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风的声音)今天,我们就来做个和风有关的游戏,好吗?谁能唱唱和风有关的歌?(抽生)谁能背背和风有关的诗句?(抽生)对了,孩子们,风可以听到,感受到,可以唱出来,可以说出来,可是,风能画出来吗?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学习继续学习---《画风》。
二.自主探究
1.在上节课中,我们认识了三个活泼可爱的小朋友,今天呀,他们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想认识一下他们吗?(出示课件)和他们打个招呼吧!(宋涛、陈丹、赵小艺)(注意相机引导孩子打招呼的语气和礼貌)
2.现在,聪明的孩子们,请你动脑筋回忆一下,这三位小朋友到底是怎么画风的呢?请你从课文中找出描写他们画风的句子,用波浪线把它划出来。(生找)
请你起来读一读你到找的句子好吗?(生读)
课件随机出示
宋涛----宋涛想了想,他把画上的太阳擦去,画了几片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
师相机指导:同学们,从他的话中,我们听出有风了吗?你觉得怎么读才可以让我们感觉到风呢?这样吧,老师就当宋涛,现在正准备画风呢,请你们大家一起用朗读告诉我,我应该怎么画风吧!
(师出示一幅只画了太阳、大树和房子的画,然后按照学生的朗读擦去太阳,画上乌云,但是只画了直直落下的雨丝)
我画得怎么样?(生评:不对,应该是斜斜的)对呀,差不多,也可以呀。(生指出是风把雨丝吹斜了,所以要画斜的)老师明白了,你们真了不起,现在请你们再用朗读告诉我应该怎么画吧(学生再次读,老师改正)
想不想看看真正的宋涛画的风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放课件)风到底藏在画里的哪里呀?
小诗人,你们能用风来了,风把____吹____了,风藏在______里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吗?(生补充,风来了,风把雨丝吹斜了,风藏在斜斜的雨丝里。)看看你多了不起,这么快就作了一首诗,你能让老师朗读你一下你的大作吗?(师有感情朗读,指导学生)
陈丹----她在大树旁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
师相机指导:你能让我们听到风的声音吗?为什么要重读弯弯呢?那好,我们都是小树,如果你觉得自己读出风的感受了,请你把腰弯一弯。(出示陈丹的画)那我们也来看一看,风藏在哪里?可以用我们刚才那样的句式来说一说吗?引导学生用风来了,风把小树吹弯了,风藏在弯弯的小树里,并能有感情朗读,注意用词优美。
赵小艺---她在房子前面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飘着她画了个拿风车的小男孩,风车在呼呼地转
(指导方法同上,用实物旗子和小风车让孩子感受到风,引导孩子说出风来了,风把旗子吹飘起来了,风藏在飘扬的旗子里风来了,风把风车吹转了,风藏在呼呼直转的风车里)
3..这三个聪明的孩子动脑筋,想办法,都用自己的方法画出了风,可真了不起,你愿意再来读读吗?看看风是不是也藏在你的朗读里。(生再读体会)
4.瞧瞧你们多了不起,一会儿就作了一首小诗,你愿意给这首小诗加个题目吗?(生加题目:《起风了》)那我们就一起来朗读一下你们共同的杰作吧!
三.拓展体会
1、过渡:宋涛、陈丹、赵小艺会画风,你能画风吗?你想怎么画?(口答)
2、拿起你们五颜六色的画笔,画画风吧。我们来比一比,看看哪些小朋友想得和别人不一样,最有创意。老师的音乐声开始你们就开始动笔,音乐声停你们就停笔,准备好了吗?
(学生自由画,老师巡视)
3.(抽几位同学上台来展示)别忙,请你拿好你们的画,找一位朋友来说说你画的风藏在哪里,下面的同学也要看仔细了,并用起风了这样的句式说一说(抽生说)
师总结,表扬:你们想得多妙呀,看得多仔细呀,说得也真美,真像一首好听的小诗!
四.总结延伸
师:爱动脑筋的孩子们,你们真了不起,你们用自己不同的方法画出了风,还想出了画声音和气味的办法。可见,任何事情,只要你愿意动脑筋,想办法,善于观察和思考,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都是可以解决的。我愿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做一个善观察、勤思考的孩子!
和风一样,声音、气味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你能把它们也画出来吗?大家下课后可以画一画说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