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18:25: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教学设计》。

第一篇:《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教学设计

湘教版 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四章 第一节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在新课标中仅是从案例的角度被提出,湘教版的教材将“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作为第四章的第一节来处理。这部分内容的处理上比较独立,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二是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教材的风格是条款式、结论性的语言很少,地理图片小问题很多,这就要求我们打破以往的授课模式,要形成以课内外活动为主线,以合作学习为主要手段,以培养学生地理思辨能力、探究能力和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活动。

【考纲点击】

理解不同的地表形态,如山区、平原、河谷等对聚落的形成、规模、分布与发展的影响。【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形条件对聚落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的影响;

2、通过分析地形条件对聚落分布的影响,进一步巩固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文资料的技能,发展学生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相关的案例剖析,提高从图文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地理思维,并初步掌握案例分析的方法。

2、在案例剖析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大胆表达、交流、反思个人的见解,发展学生学会合作、与人交往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好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

1.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通过阅读教材和利用已有的知识体系等方法完成。2.地形对聚落的影响。通过小组合作、问题讨论方式加以突破。

三、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设备

四、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在初中学习过地形的种类,中国区域地理等内容,为本节学习奠定了基础。

五、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比较探究法、讨论法

六、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以优美的的诗朗诵《乡愁》导入

师:听着这首《乡愁》让无数远在他乡的人们潸然泪下,想到那远在他想的家,家是什么?古代的图文解字中非常明了的告诉我们,家是由生活的场所和生产的活动组成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聚落。

构建我们的家园,你选哪?(多媒体展示一幅地形图)

提问:首先我们来看这一幅图片,在这幅地形图中有3种地形区,分别为平原,河流阶地和山区。在这三个不同的地形区给大家标出了三个不同的地点。现在要大家在这幅地形图中建一所房子,那么你会建在哪里呢?(可分组进行讨论决定,限定时间3-5分钟)

(学生发言)三位选择不同的代表发言

1、选择平原地区:分析平原地形的优势。

2、选择河流阶地:分析河流阶地对人类活动的好处。

3、选择高原:分析原因。

师:(适时对学生的创新表现进行表扬与鼓励)其实呢,A、B、C三地都可以建房子,那你们选择这里,别人也会选择这里,越来越多的房子在这里聚集,逐渐就会形成 村落,随着人们生活生产的需要,慢慢地又配备了各种生活生产设施,因此,村落发展成为城市。那这两种人类聚居的场所,我们统称为聚落。(多媒体展示聚落定义)它包括房屋建筑的集合体以及与人们生产生活相关的各种设施。运动场属于聚落不?公园属于聚落不?(加深学生理解)其实大家在选择居住场所的时候考虑到了地形的因素。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展示教材P89页图4-

3、图4-4)学生读图分析思考问题:

第1题:哪一幅表示的是山区聚落?。

第2题:平原地区和山区聚落的差异?

平原地区和山区聚落的差异, 地形, 人口, 形态特征, 聚落规模

平原,平坦广阔, 多, 团聚型、棋盘式, 大 山区, 复杂, 少, 相对分散, 小(展示团聚型、棋盘式的聚落图片)

教师归纳: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利于人口大规模聚居;

山区地势起伏大,不利于人口大规模聚居。

师:我国6800年前的先辈们也考虑到了地形因素。请大家阅读课文“半坡村落”这部分内容。

(多媒体展示问题)我们的祖先将半坡村落布局在哪?

祖先们为什么要这样布局?(学生回答)答:河谷阶地

选择理由:接近水源、不会被洪水淹没、舟楫之便、地形相对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

师:由此可见,从古代到现代,在聚落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地形这一要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以上内容来看大家可能会有这样一个感觉:平原地区更容易形成聚落,那是不是所有的城市都发展在平原之上呢?(肯定不是)现在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个高原上的水乡古城——丽江(多媒体展示图片)丽江坐落在云贵高原上,海拔2400米,她北依象山,金虹山,西枕狮子山,东南面比较开阔,源于玉龙雪山的玉河水,在城北玉龙桥附近被分为三股干流(东诃、中河、西河)引入城中,再分多股支流流贯大街小巷,使丽江形成独具风情的小桥、流水、人家,高原水乡。现在就请大家从地形的角度分析为什么在高原上形成了这样一个古城呢?(学生分组讨论,每组一个代表发言分析)

教师归纳:丽江位于亚热带,海拔高,西北面有山阻挡了冬季北边来的寒冷气流,是地形造就了她宜人的气候,地势平坦,水源充足,人类在这里聚居。此外地形还会影响聚落的发展。

说出下列地区聚落的分布特点

(展示中国地形图图片)

首先请学生解读我国地形分布的特点

师: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且地形复杂多样。所以在不同的地形上聚落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学生讨论总结

我国不同地区受地形的影响,聚落分布特点不同(完成表格)

师:生活中几种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完成表格)

(多媒体展示某区域的地形图)

你计划在哪个村落投资? 评价你所选地的发展前景

(规模,生产活动、优势条件和限制因素等)

学生讨论

除地形、气候之外,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还有哪些? 师:河流、交通、资源、政治、宗教、科技、旅游等等 能否举些例子,哪些城市的兴起是由于上述某个原因?(图片展示)

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总结: 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 反馈练习:(见课件)

注:本节课课件的来源主要是百度网和高中地理必修二教学参考(湘教版)

第二篇:4.1《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教案(湘教版必修1)

第一节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求高中阶段的教育必须为今日和未来世界培养活跃而又负责任的公民承担更大的责任与义务。为每个高中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是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基本目的。高中地理课程改革也以此作为基本取向。因此,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把握好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发展的价值取向,在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教材处理的方式上应注意如下几点内容:

创设课堂探究情境,着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完成的统一过程。教师“教”的过程与学生“学”的过程都是在同一时间内完成的,“教”引导“学”,又服务于“学”,“学”源于“教”,又受制于“教”。假如我们对课堂教学中学生“学”的过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学生所经历的“学习”过程一般为:受到刺激→积极学习→学会知识、掌握方法、形成能力。也就是说,学生在教师所提供的各种条件的刺激下,进入学习状态,并因此激发、强化其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驱动力,学生在这种内驱力的作用下,运用自己的感官和大脑积极地去寻找,去验证,去发现,去探究学习内容,从而掌握知识与技能,学习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进而得到积极的情感体验。因此,为适应学生的“学习”过程,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教师“教”的过程应该是:创设情境→激励学习→引导反馈。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的基础上,精心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学习提供良好的外部刺激条件,激发、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后,教师即成为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引领学生进入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教师要善于创设探究情境,不断给学生以新的刺激,褒奖学生的成功,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应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意学以致用,让学生感到学有所得,有实用价值。教师在处理教材和组织教学活动时可采用如下方法:

1、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2、指导学生阅读图表、欣赏图片,激发学生求知欲;

3、提出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得出结论;

4、指导学生进行野外考查、社会调查,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例如,在学习“地理Ⅰ”第二章热力环流时,可对教材进行如下处理,采用下面的教学方法:

1、设置悬念,激发兴趣:我们生活的每一天,基本上都有风,你想知道风是从何处来,又到哪里去吗?让我们观看课件,合作探讨,了解其中的奥妙;

2、提出问题,指导自学:①地面冷热不均,空气如何运动?②近地面和高空的高、低气压是怎样形成的?③热力环流是由于什么而形成的空气环流?④什么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⑤什么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⑥高空大气中的风、近地面的风是怎样流动的?

3、指导学生绘热力环流图;

4、分组讨论:海陆之间、城区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是如何形成的?

5、进行社会调查或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城市热岛环流有何意义?指导学生写作小论文,举办演讲会。

要求学生始终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这是每一位地理教师十分渴望但又极其困难的事情。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好课堂活动的内容、组织形式、时间长短和呈现时机,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实践,用脑子想,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话,用手操作。设计学生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地理思维与训练,如果没有“活动”,学生怎能“积极”呢?例如,“地理Ⅰ”第四章有关“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可以利用案例导入的形式来创设探究情境,将本节教材最后一个探究活动中的材料作为案例,以这个案例贯穿本部分教学内容的始终,教材开始启发学生从地形角度分析历史上“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原因而导入,结尾则以分析如今“蜀道不再难”的原因作压轴。这样来处理该部分教材的话,能够比较好地吸引学生沿着教师精心设计的探究链条逐步深入,始终保持着积极的心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二、强调基础的重要性,高度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地理Ⅰ”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强调基础的重要性的同时,也高度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绝不能走极端,片面强调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面,要始终坚持“两条腿走路”、“两手抓,两只手都要硬”的原则,正确处理好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之间的辩证关系。

--1--

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并非意味着削弱知识的学习,而是强调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要以存量知识为依托、为基础,二者相辅相成,不能割裂,更不能对立。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高度关注教给学生怎样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怎样使传授知识的过程成为掌握科学方法、开发学生智慧的过程。即不仅要让学生了解一些现成的理论,更要引导学生懂得这些理论是如何获得的,应该强调的是“发现”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论,强调的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的精神。

基于上述认识,教师在处理教材时,首先要明确什么样的存量知识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地理Ⅰ”选取了一些对整个高中地理课程的学习有理论价值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过程、基本观念。基本原理包括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球的圈层结构,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大气受热过程,天气系统的特点,全球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等。基本规律包括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洋流的分布规律,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等。基本过程包括地壳内部物质循环、大气环流、水循环、大洋环流等。基本观念包括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差异性是地理环境的显著特征;在人地关系中,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因素;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人类应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自然现象或自然过程对人类活动产生危害或损失就成为自然灾害等。上述这些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过程、基本观念,以及它们之间那种具有内在联系并起普遍作用的知识体系,迁移程度高,适应范围广,非常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教学中应予以高度的重视。

其次,课堂教学要从知识的传授过渡到对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教给学生认识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思维方法,教会学生如何掌握知识,学会独立获取知识的本领,应当追求“知识的创新应用”,使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增强学习能力。“地理Ⅰ”高度重视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运用地图(或图表、资料)的能力,分为用(绘)图说明和读图分析(归纳)两大类。第二,举例(或结合实例)说明的能力。第三,分析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能力。这些学习能力是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应高度关注、重点培养。

三、课堂教学中应高度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

目前,地理课堂教学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教师向学生提问多,而引导学生主动发问少,轻视甚至抑制学生发现问题、主动提问的意识和热情;二是提出“知识训练”型的问题多,而思维性、启发性的问题少,量多质差的“满堂问”几乎成为变相的“满堂灌”。课堂提问的权利控制在老师手里,学生只是在教师的层层“诱惑”下沿老师设计的思路解答问题,而学生的自主探究、发现、创新的意识得不到应有的发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等得不到应有的塑造和升华。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地理问题,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掌握科学学习方法,树立科学态度具有重大意义。

提高教师的“提问”质量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过程,必须经过学生自身的积极思维活动去建构知识、掌握知识。因此,教师的提问应具有启发性,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并尽可能有趣味性,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地理Ⅰ”第四章的探究活动“塔里木盆地的绿洲”,教师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提问来点拨学生的思维:①联系“地理Ⅰ”第二章有关外力作用的相关知识,说一说山前冲洪积扇是怎么形成的以及山前冲洪积扇在塔里木盆地中是怎样分布的?②绿洲分布在山前冲洪积扇为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哪些方面的有利条件?③从交通运输有利于城镇间的人流和物流方面思考,分析城镇的空间分布与交通线路之间的关系。这样来设计地理问题,比较好地体现了启发性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并且紧紧地扣住了地形对聚落分布影响这个实质性的问题。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在它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既对立又统一。教师提出的地理问题应蕴涵地理事物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在提问中抓住了这一关系,就能培养学生认识和掌握这个规律,就有利于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地理知识。

2.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第一,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敢问。教师要树立新型学生观,充分尊重学生,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人,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提高,和学生平等相处,坦诚相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对喜欢质疑、提出不同意见或超过老师认识水平的学生持鼓励、赏识态度;也要看到学生思想单纯、认识能力不足,--2--

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见解或这样那样的错误;更要能宽容、理性对待学生“突发奇想”“异想天开”的问题,往往就在这些“奇谈怪论”中孕育着创造性思维的“嫩芽”。

第二,创设激发学生思维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想问。教师应精心设计能促进学生思维的问题情境,学习只有发生在有意义的背景中,才是有效的,只有在问题情境中,才能促使新旧知识发生冲突,产生困惑、疑问,有了疑问就能诱发学生积极思维,勤思好问。

第三,注重思维过程与方法,教学生会问。教师要重视思维的推导过程,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一些问题情境,清晰地向学生展示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的思维过程,以便学生模仿、领悟和习得。

第四,将课堂教学向校外引申,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但不是唯一的渠道。教师要确立“大教育”思想,树立“开放性”课堂教学观念,建立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的学习基地,为学生营造更加广阔、真实的探究、学习空间。允许并激励学生将课堂中解决不了的疑问带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向社会。

3.开展各种类型的讨论活动

(1)专题式讨论

专题式讨论对于深入地探讨某一地理话题,真正实现师生、生生之间心平气和的对话是十分有效的。例如,“地理Ⅰ”第四章第二节中有关“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这部分内容,教师可预先将有关“全球气候变化的四种观点”提供给学生,学生根据个人所持的观点自由组合,将全班分成四组,各组成员围绕本组观点,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整理资料。最后由每组派出代表主讲,其他成员补充,在课堂上进行专题讨论。

(2)问题式讨论

问题式讨论是地理课堂中最常见的讨论方式。地理课堂讨论的问题与教学内容的联系密切,大多是随着教学进程而提出的,并且具有问题的真正内涵,值得进行逻辑追问与原理探究(连问“怎么样”“为什么”)。例如,“地理Ⅰ”第二章有关“地壳的物质循环和岩石的转化”这部分内容,可通过以下问题进行问题式讨论:①岩浆的发源地在哪里?它在上升过程中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形成什么岩石?②地表的哪些岩石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产生什么作用?变成什么岩石?③变质岩是怎样形成的?哪些岩石可以形成变质岩?④新岩浆是怎样产生的?条件是什么?⑤促使地壳物质循环运动的动力来自哪些方面?⑥为什么地壳物质既能受到内力的作用,又能受到外力的作用?⑦地壳物质循环过程中存在怎样的物质交换和能量转化?⑧为什么说地表物质循环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3)思维操练式讨论

思维操练式讨论是一种高级的头脑游戏的讨论方式,它往往不拘泥于具体知识的再现与理解,而在于锻炼脑子的灵活性、迁移性。思维操练式讨论的命题在现实生活世界里是不存在的,学生感到新奇、新鲜、有意思,容易被激起一种探讨的冲动。进行思维操练式讨论需要逻辑推理的过程,也需要直觉、形象思维的参与,同时聚敛思维、发散思维、求同思维、求异思维、正向思维、逆向思维也会交错在一起,对培养思维品质是极为有益的。例如,在“地理Ⅰ”第一章的教学中,就可以提出“假如黄赤交角加大,对地球会产生什么影响?”“除地球外,对太阳系其他八大行星存在生命的可能性进行排队”诸如此类问题让学生进行思维操练式讨论。

(4)任务式讨论

地理教学中的任务式讨论源自各种与地理相关的任务,讨论是为任务的解决“方案”而展开的。任务式讨论需要学生群策群力,集思广益,依靠与发挥学习共同体的作用,集体探讨任务的性质、内容、特点,以及完成任务的途径与策略。讨论后应形成文字材料,意义比较大的任务讨论还应要求学生整理成“方案”与“建议”,以便张贴出来进行交流。“地理Ⅰ”中适合任务式讨论的课题并不少,如“以本地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变化为主题,分组开展研究性学习,交流学习成果”、“针对本地经常发生的自然灾害,成立课外监测小组,制定计划,开展活动”等等。

(5)反思式讨论

反思式讨论是随着教育理念的提升、反思模式的倡导、创新思潮的兴起应运而生的,目前在课堂教学中愈来愈多地被采用。反思式讨论是对传统理论、权威结论、标准答案的一种重审与反观,常见的组织形

--3--

式是自由辩论,它对于培养学生的质疑、批判、创新的精神十分有益。教师在组织讨论过程中,既要积极,又要慎重,不能从“唯书是从”的极端走向“批判一切”的另一极端。反思式讨论要运用辩证法,要有理论根据与实践依据。比如,“地理Ⅰ”第四章有关“1998年长江洪水原因的探讨”,教学时往往会涉及到湖泊面积缩小的问题,许多老师片面强调人为因素,只讲“滥砍滥伐”导致的水土流失、泥沙淤积,“围湖造田”直接造成湖面萎缩,而忽略了“湖泊沼泽化”这一自然过程。其实,湖泊沼泽化是一个十分普遍的过程,假如杭州的西湖没有经过列朝列代象苏东坡、白居易等人的治理,以及解放后几次大力度的整治,西湖也许就不存在了。诸如此类的问题,可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式讨论。

四、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

地理教学方法种类繁多,常用的有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板书笔记法,演示法、地图法,“纲要信号”图示法,自学辅导法、发现法、实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各种教学方法有不同的特点,没有什么优劣和高低之分,只要是凸现现代教育思想,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培养为重点,使学生素质得到提高的教学方法,就是可行的教学方法。学生对象、教师对象、教学条件、教学时段等等因素的不同,即使是同一内容的教学,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就可能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因此,笼统来谈“地理Ⅰ”的教学方法,是没有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的。

从教材结构与内容特点来分析,“地理Ⅰ”重点渗透了一些地理学科“核心能力”的培养,这些“核心能力”是支撑着“地理Ⅰ”知能体系的骨架。把握好了这些“核心能力”的培养,就牵住了课堂教学的“牛鼻子”。因此,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方法,以利于学生进行“核心能力”的训练,这是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重点考虑、审慎对待的首要问题。本部分将结合这些“核心能力”来谈教学方法的选择,试图给教师一些教学上的启迪。

1.学生对地理空间格局敏锐觉察力的培养

地理学科注重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变化的规律。对地理空间格局的觉察力,是在观察确定地球表层各种事物的空间位置关系、空间展开范围和空间排列状态等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学科能力品质,是认识空间位置、空间分布格局所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地理Ⅰ”有关这方面能力培养的内容很多,如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世界洋流的分布等,教学中应重视地图法和谈话法的运用,引导学生对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关系进行辨识与评析,对空间展开范围和空间排列状态进行观察与归纳。

2.学生对地理过程的分析、想象与简单预测能力的培养

地理过程主要包括在一定空间领域内,按一定的时间周期周而复始的运动或变化的地理循环过程、在时间上重复出现的地理节奏性变化过程、随时间的推移而出现的新旧更替与盛衰消长的地理演变过程、地理事物的数量在一定时间尺度内持续变化的地理波动性变化过程、地理事物或现象由某一中心向四周发散的地理扩散过程等基本类型。“地理Ⅰ”主要包括地壳物质循环、大气环流、水循环和大洋环流等四大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过程,这些过程或发生在地球内部(如地质过程),或空间范围广大(如水循环),或经历的时间尺度长(如地壳运动、岩石风化),该类教学内容的学习,需要想象、需要猜测、需要类比。因此,在有关“地理过程”的教学中,应加强读图、讨论方法和“纲要信号”图示法的运用,并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测和想象,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通过直觉领悟与逻辑方法的并用,使学生养成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相结合的思维习惯。

3.学生地理信息加工能力的培养

信息加工能力是新时代学习能力中的至关重要的能力。“地理Ⅰ”特别关注这项能力的培养,如第一章要求学生“收集有关人类进行宇宙探测,特别是在生命探索方面所取得成果的资料”、第四章要求学生“查阅1998年长江流域相关的雨情、水情和灾情等资料”,都对学生的信息加工能力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运用地图法和实习法,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收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的活动,引导学生利用地图、图表、图片、图解以及进行实地观察、观测,调查访问等形式去获得资料,进行地理探究,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地理信息加工能力。

具体来说,在获取地理信息的技能的培养上,重视让学生用多种方式搜集信息,如阅读地图、各种图表、访谈、实地调查与观测、去图书馆查阅、上网查询等等。其中,创造机会让学生练习查阅地图、查阅

--4--

期刊文献、进行野外观察观测是该项能力训练的重点。在整理地理信息的技能的培养上,重视教给学生从各种有效信息中选择最有价值的信息的方法,注意让学生把搜集的信息资料归类整理、写成短文、制成表格、绘制成图表和简单地图等作业,用以发展学生的读写能力、绘图能力、图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在分析地理信息的技能的培养上,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统计等方法分析地理信息资料,运用地图等手段进行推理和得出结论,指导学生从各种信息源中选择地理信息进行分析、综合、评价、预测等思维活动。

4.学生运用地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意识的培养

“地理Ⅰ”对学生运用地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意识给予了高度关注,特别是对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教学中,教师应综合运用谈话法、演示法、地图法、自学辅导法、发现法、实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重点突破:

①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出地理问题的能力。教学中要注意向学生呈现探究性问题,将学生置于探索者的位置。例如,在学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程度与太阳高度的关系时,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太阳的观察进行讨论分析:为什么正午前后看太阳时总是特别刺眼,而在旭日东升或夕阳西下时看太阳就不怎么刺眼?同时,还应鼓励学生之间为促进学习而进行的各种讨论,鼓励学生向教师质疑,鼓励学生利用信息传播、思辨、实践等技能去探究现实世界的地理问题,与教师进行平等的对话与交流。例如,在观察月相的过程中,鼓励学生与同学们一起交流感到最容易和最困难的地方,以及自己的惊奇发现、困惑不解的问题;师生共同探讨月相观察方法改进的问题;学生参观“大棚农业”后,师生共同探讨学校所在地区农业实现转变的可行性(提高农作物对太阳辐射能的利用率)及面临的主要问题等。

②让学生在观察、调查、阅读等情境中发现问题,尝试提出可以通过科学探究来解决的问题,领会提出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理解提出问题对科学探究的意义。例如,要求学生调查当地一家工矿企业,分析其“三废”的排放情况,讨论该企业对环境的影响程度;设计一种方法,如何保持土壤不被冲刷等。

③确定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重点领域,发展解决相应地理问题的能力。主要应包括:A、解决有关空间位置定位的问题:着眼解决地理事物空间位置关系和分布在哪里的问题,学会对地理位置做出分析与评价;B、解决有关空间有序性的问题:着眼解决有关地理事物的空间排列状态、空间格局等问题,学会辨识地理空间结构;C、解决有关地理因果联系的问题:着眼解决地理事物空间上的成因联系的问题,学会由果析因、由因溯果的推理;D、解决有关解释空间效应的问题:着眼解决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是怎样导致其他要素发生变化的?地是怎样影响人的?人是怎样影响地的等问题,学会综合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E、解决有关地理过程的问题:着眼解决地理事物随时间推移而出现的动态变化的问题,发展学生对地理过程的分析、想象与简单预测能力。

五、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精心组织好地理课程教学资源

高中地理课程改革传递着一个信号:那种过分依赖于书本和教师讲授来学习地理的局面,不能再继续下去了!“地理Ⅰ”为教师教学留有足够的余地,需要教师创造性地加以使用,绝不能简单地当作教条来教。教材编写者的价值取向定位在让施教者如何更好地“用教材教”,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创造性地组织好地理课程教学资源。

教师在教材处理和教学设计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各种教学资源,如多媒体课件,种种图片素材,动画素材,视频素材、声音素材、音乐素材等,根据需要将它们灵活地运用于教学之中。既要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如地理课本,地图册、黑板、地球仪、地理模型、地理图片、地理标本等;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学媒体,如投影片、录像、计算机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对于传统教学媒体应该继续研究,发挥其功能,这对于地处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学校,尤为重要,既使在经济较为发达地区,也不能将传统教学媒体完全抛弃。比起传统教学媒体,现代教学媒体有其特殊的优势。地理学科涉及的地理事物,其空间和时间跨度都非常大,再加上地理事物又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学生不可能对许多地理事物有较多的直接感知,利用现代教学媒体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正因为如此,电子教学媒体一出现,就受到了地理教育界的重视并加以运用,现正呈现逐步推广的趋势。

媒体资源具有直观、快捷、丰富、生动等特点,易于收集和整理,它不仅是地理教学的巨大资源库,也是地理课程资源中比较活跃的因素。因此,教学过程中应广泛利用地理教学媒体资源,以提高地理教学的效率。首先,要注意收集有关地理课程资源的媒体信息。教师应该提供符合当地条件的节目名单或网站

--5--

名,使学生明确搜索范围。例如中央电视台“人与自然”、“动物世界”、“天气预报”、“科技博览”、“环球”、“地球故事”、“金土地”、“走进科学”、“绿色空间”等栏目包含大量地理教学素材,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作息时间,选择节目内容、首播(重播)时间。其次,加强对媒体信息的筛选和整理。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收集地理信息,并对所收集的地理信息采用小卡片、分类、输入计算机等方式进行整理。最后,提高媒体资源的利用效率。因为媒体资源的内容承载量大,在收集过程中如果方法不当,会大大降低其利用效率,这就要求教师要进行正确的方法引导或适当缩小搜索范围。

--6--

第三篇: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教学设计

专题复习《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地形对气温及降水的影响,能够归纳总结地形影响气温、降水的规律。

2.理解并掌握世界区域范围内地形对气候分布的影响,并能分析原因。

3.能够根据某区域的地形特征,分析说明地形对该区域气候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以图导学,培养学生读图分析、知识归纳、灵活应用等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及合作学习的精神,感受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建立整体性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

1、通过相关图文资料,分析地形对气温、降水、气候的分布范围及类型的影响。

2、探究归纳地形对气候的影响规律。

三、教学难点:

探究归纳地形对气候的影响规律。

四、教学方法:

以图导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

【导入】通过对世界气候类型的学习,相信大家都知道世界气候类型复杂多样。请大家分析一下,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方面。

师: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首先我们来探究地形对气温的影响。探究:一、地形对气温的影响

1、读下图,分析A地比B地年平均气温低的原因?

原因是

AB学生回答。师:评价。

2、读图,分析冬季南亚比同纬度地区气温偏高的主要原因。

南亚冬季平均气温分布图

【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读图分析,组织答案。接着小组内部交流学习成果。小组代表展示学习成果。

【规律总结】师指导学生,结合案例1、2,学生回答归纳总结地形对气温的影响规律。探究:

二、地形对降水的影响

【过渡】明确了地形对气温的影响规律,下面我们来学习地形对降水的影响。【播放视频】有关非洲东南海面上马达加斯加岛的气候类型及降水特点的介绍。观看之后,对比马达加斯加岛东西两侧的气候类型。接着分析案例3。

3、分析形成马达加斯加岛东、西侧气候类型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学生回答。

师:适时归纳总结,之后拓展知识。【知识.拓展】

4、图8为某山地南北坡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观察图读出年降水量最大处的海拔高度约是()米。

学生分析回答。要求学生描述做题思路。

【设置疑点】目的:引起学生的深入思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总结提升】迎风坡降水量的变化规律。探究:(三)地形对气候分布范围及类型的影响

【过渡】刚才我们通过马达加斯加岛视频、地形图和某山地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认识了地形对降水的影响,接下来我们再来学习地形对气候分布范围及类型的影响。结合世界气候类型图,分析欧洲西部和南、北美洲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面积及形状有何差异,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学生交流展示学习成果,师给以归纳总结。

接下来,学生自主学习下面两题。(限时2分钟完成)(全国文综Ⅱ)读下图,回答5~6题。

5、图示地区主要属于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6、导致该地区气候类型与同纬度主导气候类型不同的主要因素是()A.太阳辐射 B.洋流 C.地形 D.大气环流 学生回答,并分析原因。

通过前面题的分析,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规律。师适当点评。【小结】

同学们回顾本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

下面我们就进入【学以致用】环节。用我们所学的地理知识去解决身边的地理问题。【学以致用】 【方法】小组讨论:

分析石家庄所处地形对石家庄地区的气候有何影响?

学生小组代表发表观点。

师:身边处处有地理,生活处处有地理。接下来让我们进入【效果检测】环节。

【效果检测】

7、(2013年全国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昆明为7.7℃,成都为5.5℃),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图7a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图7b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

(1)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8分)

(2)推测攀枝花1月份天气特征。(6分)

(2013年高考新课标I)图2为45ºN 附近某区域的遥感影像,共中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区,浅色部分为高原荒漠区;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3424米,距海约180千米.读图2.完成8~9题。

8、导致图示区域内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大气环流 B.地形 C.纬度位置 D.洋流

9、该区域位于()

A.亚欧大陆太平洋沿岸地区 B.亚欧大陆大西洋沿岸地区 C.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地区 D.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地区 自我评价:

第四篇:聚落教学设计

《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探究性教学设计

王黎明 孝昌县小河中学

一、教材分析

聚落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联系紧密,在人文地理学中,聚落也被称为人口的文化景观,它是人类居住活动所创造的最为典型的人文环境。作为人文环境的聚落,在其形成发展的过程中肯定受到风俗、文化等人文因素的控制与作用,但起决定作用的首先是自然环境因素,正可谓“自然造人,自然造就聚落”。课文通过大量实例和图片,给学生留下鲜明直观的印象,但内容的落脚点应该是可持续发展,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地理环境观。

二、学情分析

初中七年级的学生正处在少年期,《世界的聚落》是他们认识较深刻的一种自然环境,但是这种认识是停留在感性认识上的,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够完善;本节的知识比较直观形象,与生活联系紧密,教师可以适当加以引导让学生多分析,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且加强学生间的交流,使其自己获得新知。初中生不喜欢高谈阔论的说教,但能从生活实例中探究感悟自己的认识并指导自己的行动,教师应注意以事例说理,以理服人。

三、设计思路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聚落的含义,认识聚落的基本类别及差别,了解乡村与城市的具体类别及演变过程,理解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过程与方法:以丰富直观形象的图片引导学生诠释聚落的含义、分类、差别及演变过程,以导学提纲提供教学案例,通过教师示范分析与小组合作探究交流相结合理解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以典型事例的列举感受传统聚落是早先人类遗留给我们的重要文化遗产。培养联系实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地理学科的审美情趣,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潜能,树立忧患意识和人地协调发展的环境观,进一步渗透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聚落的城乡差异,理解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是本节教学的重点,理解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3、教学方法

采用观察分析法、讨论法、案例分析、列举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尽可能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其中分析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完成的。此外充分利用实例、图片、录像等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

4、学法指导

通过小组交流、师生交流来促进学生自主探究,教师注意关注学生在讨论分析中主动参与程度、交流意识是否积极给予鼓励指导。此外在确立小组合作探究成员时既允许他们自由选择合作伙伴,也要适当注意协调同学之间的取长补短。1 2 3 “聚落”一词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很陌生,给人“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之感,实际上就在生活场景中,只是因熟知具体的细节而忽略了主题,因而教师以话题贯穿始终,所有的话题从学生身边的生活空间开始,延伸到生活经历,延伸到相关案例,延伸到具体事例,感知聚落、认识聚落、分析聚落、反思聚落。

为了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更多地创设了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的情境与氛围,充分让学生亲自感知,使其从内心去感受,而不是让其会写,强调体验,强调经历,强调让学生亲身参与;更多地提供了让学生拓展思维深度与广度的课程资源,捕捉能够多角度思维的问题或专题,让学生自由发挥;更多地突出了地理学科以图析文、以图促思、以图明理的学科特色。此外,结合已有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多媒体课件与课堂活动有机结合,激起孩子们极大的学习热情,他们学得投入、学得扎实、学得轻松,教师教得鲜活、教得自如、教得快乐。

本节重点与难点内容(影响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因素)采取教师示范分析与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交流有机结合,让点拨与放手相得益彰,让教师的主导与学生主体相辅相成,有利于促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最终使每个学生在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得到更主动更广泛的发展。

这节课的时间比较紧,40分钟完成有点仓促,课程资源的选择与相应的学习策略创设在课堂教学时间上发生了冲突。4 篇二:“人类的聚居地_聚落”教学设计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教学设计

荆门龙泉中学北校 陈丽芳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全章的重点,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本节课由乡村和城市、聚落与环境、聚落的发展与保护三部分内容组成。所有内容都围绕身边的生活环境来展开。

聚落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联系紧密,它是人类居住活动所创造的最为典型的人文环境。课文通过大量实例和图片,给学生留下鲜明直观的印象,但内容的落脚点应该是可持续发展,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地理环境观。

二、学情分析

初中七年级的学生正处在少年期,《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是他们认识较深刻的一种自然环境,但是这种认识是停留在感性认识上的,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够完善;本节的知识比较直观形象,与生活联系紧密,教师可以适当加以引导让学生多分析,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且加强学生间的交流,使其自己获得新知。初中生不喜欢高谈阔论的说教,但能从生活实例中感悟自己的认识并指导自己的行动,教师应注意以事例说理,以理服人。

三、设计思路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聚落的含义,认识聚落的基本类别及差别,了解乡村与城市的具体类别及演变过程,理解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与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密切关系,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以丰富直观形象的图片引导学生诠释聚落的含义、分类、差别及演变过程,通过教师示范分析与小组合作探究交流相结合理解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与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密切关系,以典型事例的列举感受传统聚落是早先人类遗留给我们的重要文化遗产。培养联系实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地理学科的审美情趣,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潜能,树立忧患意识和人地协调发展的环境观,进一步渗透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聚落的城乡差异,理解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懂得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是本节教学的重点,理解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3、教学方法

采用观察分析法、讨论法、案例分析、列举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尽可能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其中分析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完成的。此外充分利用实例、图片、视频等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

4、学法指导 通过小组交流、师生交流来促进学生自主探究,教师注意关注学生在讨论分析中主动参与程度、交流意识是否积极并给予鼓励指导。

四、教学过程

导入:由欣赏宜昌聚落美景导入新课。

展示:课题《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及知识主干。㈠ 走进城乡,感受城乡景观的差异。

活动1:开展知识抢答,让学生对聚落的基本内容有个初步了解。

活动2:争先恐后话差异

1、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景观差异;

2、乡村聚落不同类型的比较;

3、不同大洲乡村聚落景观差异

承转:因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同样是乡村聚落却呈现不同的景观特点。城市与乡村都是人类的居住地,一个聚落不管发达还是落后,都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形成的,都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见证,是人类聪明才智的体现。

㈡ 走进自然,寻找理想的家园。

展示:地形、河流、植被素描图,突出甲、乙、丙三地的自然环境差异。师:假设你是几千年前的一个原始部族的首领,带领人们寻找一个理想的居住地,你会选择哪里?你选择的理由是什么?。

生:略

师生共同小结。

师:古代的人们是否与我们有同样的选择。让历史验证:亚洲三大文明发祥地的分布。

展示:亚洲三大文明发祥地的分布图

师:亚洲三大文明发祥地的分布地区有什么共同点?

生:略

师生共同分析(答案: 都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地区,都在温带,都分布在土壤肥沃的地区等)

师:早期人类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比较低,因此,他们多居住在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今天,位于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仍然是世界上聚落密集的地区,形成了较多的大城市,如长江中下游地区湖北省会——武汉,武汉这个聚落发展的有利因素有哪些呢?

展示:武汉发展因素图。

生:略

师生共同分析(答案:水源充足,地形平坦,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等)展示: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承转:由此可见聚落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世界各地自然环境差异很大,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文化背景等不同,聚落在长期发展中,往往形成了不同的聚落景观和建筑风格,我们下面重点探究四种典型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㈢ 走进聚落:探究传统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展示:世界四种不同的自然景观及四种不同的传统民居

活动:分组探究,集思广益,探索奥秘

图片a:厚墙小窗房──北回归线附近的热带沙漠

图片b:蒙古包──亚洲内部的温带草原

图片c:高脚屋──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

图片d:因纽特人的冰屋──北美洲北部的北冰洋沿岸地区 师:针对教学难点,出示活动建议,对学生活动的任务、方法加以细化。生:各抒己见。(略)

展示:表格,明确各地环境(主要是气候)对民居的影响。承转:这些地区的人们在艰苦的环境下,利用集体的智慧建造了自己的安乐窝,大家也利用集体的智慧破解了这些神秘的建筑背后的秘密,独特的建筑风格都是在一定环境中形成的。

㈣ 走进现实,关注聚落的发展与保护

师: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发展,聚落也不断在变化,一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更好的居住环境,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一些遗憾。

展示:文化遗产图(丽江古城和威尼斯)

师:讲解其文化内涵,让学生了解遗憾。

展示:北京前门大街的发展图

师生共同讨论四合院的变化,思考关于聚落发展与保护的问题。

生:七嘴八舌议论宜昌发展情况

展示:宜昌保护文化遗产活动图片

师小结:让我们携手,共创美好家园。

㈤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所学内容。

展示:收获平台

板书设计:

落???乡村聚落城市聚落优越的地理环

境???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资源丰富

保护传统聚落(六)反馈练习:回顾知识,小试身手

一、单项选择题

1、有关聚落的说法,正确的是()a、有人类活动的地方,就是聚落 b、造成聚落景观差异的主导因素是人口的多少 c、一般来说,先有城市聚落,后有乡村聚落 d、聚落不仅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2、下列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组合不正确的是()a、北极地区因纽特人——冰屋 b、中国黄土高原——窑洞 c、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竹楼 d、宜昌地区——土墙平顶房

二、综合分析题

分别写出材料中影响聚落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如水源、地形、交通、资源等)。

1、中国人口众多但分布很不均匀,大多分布在东部平原地区。()

2、我国大庆地区原来荒草丛生,自从开采了石油之后,就迅速发展成为人口众多的城市。()

3、宜昌地区扼守着长江三峡的门户,上连巴蜀云贵青藏,下引荆襄赣皖苏杭,承东启西,通达南北,坐拥中国经济圈的圆心,发展迅速。()

4、新疆地区聚落多分布在绿洲上,广大沙漠地区人烟稀少。()

三、拓展题

对于北京四合院的开发与保护问题,人们有不同的观点,你的看法如何?结合p83活动题2,请你广泛搜集资料,写一篇小论文,阐述自己的观点。篇三:第一单元第二课《城市聚落》教学设计(2012版)第一单元第二课《城市聚落》教学设计(2012版)

平湖市东湖中学 主笔 刘莉 参与:刘华忠、朱明华、金凤、韩秋雅 2012.9.14

一、【课标解读】:

课标:

1-2-2 以及居民生活内容的异同;找出影响聚落特征的自然和人文因素。

解读:

选择的区域:乡村与城市

学习内容:说出聚落的含义和类型,比较乡村和城市两种聚落的景观特征和生活内容的异

同,说出影响聚落特征差异的自然和人文因素

结果性目标:说出、比较、说出

过程和方法:收集、整理、比较、分析聚落景观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提高学生的地理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培养学生建设家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忧患意识,乡村和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如何做到与地理环境的统一,做到可持续发展。

二、【教材简析】:

1.教材编写特点及意图:

第二课《乡村与城市》是对第一课内容的拓展和延伸。认识社区是认识社会、参与社会生活的起点,它以学生感受、观察、思考社会生活为起点,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区域类型以及区域间的差异与联系,从而使学生初步形成区域间的差异和联系的观点。

通过前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已初步具有一定的阅读平面图的能力,也了解了社区的主要功能,但这仅仅是关于社区知识的点,并没有形成完整的关于社区知识的面,而且对于社区的认识也只停留在自己所居住的社区和经常获曾经去过的区域。所以由于要完成社区类型、社区差异、社区联系这三大知识板块的学习任务难度较大,所以安排三课时。本节课是第二课时。2.教材结构体系: 产生

景观

功能

生产、生活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城市的产生及功能。2.比较城市和乡村聚落的景观差别、居民生活内容的异同。3.说出影响聚落特征差异的自然和人文因素。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明的城市生活体验,观察比较来区别不同聚落的特征,培养应用比较法分析问题的能力。2.学会做简单的社会调查,正确分析地理环境对聚落的影响,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3.运用地理景观图,培养观察能力,通过对图中所表现出的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的描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地理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提高学生的地理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培养学生建设家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忧患意识、可持续发展观念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乡村和城市两种聚落的景观特征和生活内容的异同

难点:影响城市聚落特征差异的自然和人文因素

五、【教学策略】:

本节课的教学主旨是在教学中加强学生对人类的生活环境有更深刻的了解,渗透正确的人地观;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通过判读不同的景观图,获取知识信息,形成读图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将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在开阔学生的视野的同时,更有助于在教学中贯彻学习对生活有用,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思想理念。利用地理景观图以导教,又可以指导学生用地理景观图以导学,它既有利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更有利于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发展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发展。1.选择合适的地理景观图

2.通过读图,感知所需要的信息。通过观察要抓住图中所呈现的主要地理要素。3.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景观图中各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归纳该景观图所反映出当地的什么区域地理特征。4.在归纳该景观图所反映的区域地理特征基础上,引导学生推断景观图所示区域的地理位置,即在哪儿?

5.将几幅景观图互相对照,联系所学地理知识,解决形成景观的原因,即为什么?

六、【教学过程设计】:

(情境导入,增加学习的兴趣)

《变形计》是湖南卫视推出的一档大型生活角色互换节目,以纪录片加真人秀模式推出,号称“新生态纪录片”。寻找热点中的当局人物,安排他们进行互换人生体验,参与节目的双方就在七天之中互换角色,体验对方的生活。? 来自乡村的小明和来自城市的小强进行了互换。下面我们就来感受一下他们的生活„„

设计意图:结合当下社会热点,从身边生活入手,拉近教材和学生生活的距离

一、了解城市的起源--用景观图解读地理知识,感悟新知。

(出示两组组图片,结合书本相关文字,进行阐述)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图文结合的能力

(补充材料:世界最早出现的城市多数在大河的冲积平原上)

设计意图:观图具有直观性,通过景观图还原地理知识。细心观察景观图中各地理要素的特征和相互关系,即图中信息的地理意义,对景观图所在区域形成整体的认识,把握区域地理特征。

二、走近城市---感受城市的美。用景观图,建构新知。

(情景一)来到城市,他看到了很多景观,你猜猜看,他都看到了什么景观?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

(出示一组反映城市不同主题的景观图)

设计意图:景观图具有美观性,置学生于景内,“身” 临其境,把枯燥的内容鲜活起来,学生的学习热情被激发出来。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欣赏,更重要的是通过挖掘地理景观图片的内涵,让学生学会思考。从而促进学生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发展。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析方法,使他们获得理性的判断和规律性的认识。

(情景二)小明对城市表现出很大的兴趣,我们就进一步了解城市,看看下列城市体现怎样的特色呢?

(出示一组不同城市的景观图)

(情景三)小明了解了一下城里父母的情况——爸爸在中关村工作,妈妈在王府井工作,他们的家在方庄小区。这些区域体现出怎样的功能呢?由此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

出示书上图片

设计意图:以示意图图为呈现信息的主要载体,反映了具体事物,引导学生从图中找出标志性的主题,理解新知。

三、感悟城市---用景观图突破重难点,内化新知(情景四看着这些景观,和自己家乡比,小强感受到不同了„„

(出示一组城乡图片)

(活动)完成表格

设计意图:景观图更生活化。用景观图启迪思考,对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都有很大帮助。根据景观图中信息,提取与设问相关的部分,并联系有关知识进行分析和回答。(情景五)看着这些不同,小明感触很多„

(作业)城市,让生活更加美好!平湖,正在崛起的中等城市,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设计意图:让知识延伸到身边的生活中

七、【板书设计】: 产生 :

村落—商业—市---城市 景观:人文景观为主

功能:政治、经济、文化、对外交往、交通、科研等

生产、生活:工商业、服务业篇四:优质课教案 聚落-城市和乡村教案

第三节 聚落——城市和乡村 教学设计

任课教师 韭园一中 张新彦

一、教材分析

“聚落”是地图版地理教材第三章“居民与聚落”的第三部分内容,而今天学习的“城市和乡村”是本节内容的第一部分。从难度上来说,本节内容比较好理解和接受,因为城市和乡村离我们的生活比较接近。本节内容包括:聚落的概念、聚落的分类、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的功能、城市聚落与乡村聚落的区别四个内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聚落的概念与分类

(2)能够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分组讨论,搜集、分析、整理资料等活动,落实聚落的含义、主要

类型、不同类型聚落的景观差异,使学生理解影响聚落形成的主要因素,进而了解聚落的主要分布地区,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2)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以及各地民居建筑的差异,培养

学生联系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学生对城市和乡村异同理解的基础上,在教室内即兴举行一场“你喜欢乡

村我喜欢城市”的辩论赛。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运用地理的眼光看周围的事物。三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2.教学难点 :城市聚落与乡村聚落的区别 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们将采用分组合作、交流探讨的愉悦的教学方法,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各自的内容,并将讨论的最终的结论派代表讲述给大家。希望我们能够一起度过 一节愉快的充满愉悦的地理课。本节各组的内容如下: 第一组:根据图片总结出什么叫聚落?

第二组:依据课本的讲述给聚落进行分类,即:聚落有哪两种基本类型? 第三组:试着找出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出现在何处?距现在有多长时间?

第四——第九组负责完成下面六项内容

教师在学生探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走到同学中间参与讨论,解答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

在学生解答完问题后,教师总结: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既了解了城市聚落与乡村聚落的共同特征,都是我们居住的地方,都是我们人类的家园;也了解了它们之间不同的地方。我们大家有来自农村的,也有来自城市的,这里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喜欢乡村,还是喜欢城市?说出你的理由。

鼓励学生大胆、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气氛要热烈。

在学生发表自己观点的基础上,组织一场关于“乡村好,还是城市好”的辩论赛。全班分两大阵营,各自陈述支持自己的观点。(组织方式:找一名节目主持人;4-5名评委;双方各挑选一名组织者负责;主持人决定那方是乡村队,那方是城市队;双方同时准备支持本队,反对对方的相关材料,时间是5分钟。然后开始辩论。观点要健康、正确、言之成理,不准进行人身攻击,不准胡搅蛮缠讲歪理。)教师总结:

无论乡村还是城市,都是我们人类生活居住的地方,都是我们人类的家园,都有各自的优点,也都有各自的不足,因此不管是生活在乡村,还是生活在城市,我们都应该为它的发展和进步而感到骄傲、充满自豪,也都应该为我们的家园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而贡献我们的力量!

课题:聚落—城市和乡村

工作单位:扶沟县韭园镇一中

教师姓名:

张新彦 任教学科:

地理

联系电话:

*** 篇五:世界的聚落 教案设计

世界的聚落

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中学 2,学科:地理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

一、预习课文,了解聚落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二、完成课后习题

二、教学课题

了解聚落的主要形式,聚落的形成和发展。2.能举例说明聚落的位置、形态、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3.了解保护聚落方面的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生联系实际,发现地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地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2.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3.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三、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聚落的形态”和“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两部分,主要讲述聚落的形态、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及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聚落分为城市与乡村两大类型。世界各地的聚落形式多样,但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着很大的协调适应性。世界文化遗产是前人留下来的宝贵财富,为我们研究人类的文明史,以及人类与环境间的关系,人地协调发展等有着重大的价值。故本节的重点是“聚落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和“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聚落形式是学生身边具体的地理事物,所以在教学方法设计上,主要采用了分组合作式的教学形式,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通过让学生当小老师,向其他同学展示个人的想法和小组的讨论结果。

课前准备: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教师提出具体要求,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接着学生按小组合作分析、解决问题。课前准备提出要求如下:(1)搜集城市与乡村的不同景观图片,分析城市与乡村有何差别;(2)搜集民居建筑图片以及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料,分析形成建筑特色的原因;(3)复习前面世界人口分布知识,了解人口密集地区的地形。

四、教学方法

分组合作式、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人类可以说是喜欢群居的“高级动物”,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各式各样的有趣的“居住”景观。请同学观察下面几幅图,它们分别反映了什么地方的景观呢?(边展示,学生边回答,教师强调图片分别反映了城市与乡村的景观。)[承转] 城市与乡村都是人们集中居住的地方,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聚落。

百度图片搜索: 讲述新课: [一] 讲述“聚落的形态”,按以下步骤:

在学生了解聚落的概念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个人所见所闻,再举些例子。[承转] 我们看了这么多的例子,可以知道聚落的规模有大有小,小的只几十人的村庄,大的可以大到上千万的巨型都市;聚落的形式主要形式包括城市与乡村,它们具有不同的特色。那么,它们有何差别呢? 1. 让学生分别展示城市、乡村景观图片:引导、启发学生结合个人所见所闻,讨论生活在

城市里有哪些好处? [启发] 教师可先启发学生从图片中的房屋密集、高度、道路的修筑情况、商店、医院等的多少,有无农田、果园、鱼塘等方面对比,说明城市与乡村景观方面的差别。[讨论] 让学生分组讨论,结合个人的所见所闻,教师适当提示城市的学校教育条件、信息流通的快慢、生活娱乐的内容等方面来比较城市与乡村的差别;并由学生课前做好小课件,上讲台当小教师,与其他同学交流小组的讨论结果。2. 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学生从人口规模、从事的生产劳动等方面来讨论城市与乡村的差别。

[讲述]:通过同学们的讨论,不难看出,乡村是人口规模较小的居民居住地。规模最小的叫做村庄,大一些的叫做城镇,但我们也把它归为乡村聚落。乡村的周围有农田分布,居民主要从事农业活动,具有很大的生活、活动空间。而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从事非农业产业的居民聚居地。城市人口密集,汇聚了大量的社会经济活动,并对周围的地区的发展起着显著的带动作用。生活在城市的确存在很多的好处。

但是,城市本身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你我就身在其中,结合自己的生活体会,哪位同学起来说一说你认为城市存在着哪些问题呢?

教师引导学生从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工业污染、大气污染、水体污染、生活噪音、生活垃圾、就业困难等方面来进行讨论。[小结] 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改造越来越大,自然生态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所以我们更加要加强城市的绿化,管理与保护。在城市的建设中,要注意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出更美好的生存环境来。[过渡] 前面我们了解了聚落的形态,主要包括城市与乡村。但是自然界的地理事物是处于不断的发展与变化中的,城市是在乡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将会有更多的乡村发展成为城镇、进而形成大大小小的城市。3. 教师展示动画:课本p52由村庄演变为城市的过程,讨论城市发展过程。简要分析城市

发展条件。[教师提问] 聚落分布在世界各地,很不均匀,从前面的世界人口分布知识,我们就可以知道,人口分布不均,也反映聚落的分布情况。那么,结合人口的分布情况,分析讨论:在哪些地方容易形成聚落呢? [启发] 世界人口密集区域分布在哪些区域?为什么?那些地区的地形如何?气候如何呢?如:我们冀州的地形如何?

学生结合前面所学知识,讨论。[小结]:聚落的形成受水、地形、气候、交通等条件影响。气候温和、水源丰富、交通便利、地形平坦的地区易形成聚落。[承转] 由于环境的不同,世界各地的民居建筑(房屋)风格不同。为什么呢? [讨论] 把学生分成3组,展示课前搜集的“东南亚的高脚屋”、“北非的平顶屋”、“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的冰屋”的图片,讨论不同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教师进一步引导:我们当地的民居建筑有何特色呢?(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世界各地的民居风格不同,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社会经济生活关系密切,体现了当地的文化习俗等。[承转] 正因为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聚落建筑风格各异,所以前人留下了很多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

4.讲述“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展示] 各类文化遗产的图片,教师边介绍边引导学生欣赏图片,然后请学生考虑图片反映的内容有什么共性? [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总结: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宝贵的财富,它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某个城市、某个民族、某个国家的文化精神,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制度、民俗风情、经济科技等到的发展水平以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等。[教师提问] 有人在古代建筑物下刻写“xxx到此一游”,这种做法对吗?(不对)为什么?(学生讨论)[小结]:文化遗产是人类宝贵的财富,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经济、科研价值,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在于:为我们研究人类各个时期的文化精神、社会制度、民族风情等有着重大的意义。特别为我们人类如何去协调人地关系,合理地改造自然等,提供宝贵的资料!

[课堂总结] 课件展示课堂板书设计,概括本节知识要点: 1.聚落:人们集中居住的地方,可分为城市与乡村两种形式;两者的差别; 2.聚落的形成及其与环境的关系。3.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课堂巩固] 1. 乡村聚落类型及其人们从事的生产活动搭配正确的一组是()a.农村——放牧 b.牧场——伐木 c.渔村——捕鱼 d 林场——种植 2.关于乡村与城市聚落景观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a.城市自然景观改变小、建筑密而高 b 乡村道路纵横交错,网线密集 c.城市人口密度大,商店、学校多 d乡村人们工作节奏快、文化生活丰富 3.影响聚落形成与发民的主要因素有???()① 地形 ② 资源 ③ 土壤 ④ 水源 ⑤ 气候 ⑥ 植被 ⑦ 地质 ⑧ 交通

板书设计

一、聚落的形态 1.什么是聚落 2.聚落的形式

3.城市与乡村的差别

二、聚落与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1.聚落的形成与发展

2.聚落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三、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1. 什么是世界文化遗产 2. 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六、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主要运用了分组合作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通过学生小组分工合作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的能运用自己学到的地理知识去解析身边的事物,真正做知识的“学以致用”。使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有所提高。在如下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效果才是真正有效的:当学生感觉到别人在关心他们;对他们正在学习的内容很好奇;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在任务完成后得到适当的反馈;看到了成功的机会;对正在学习的东西感兴趣并觉得富有挑战性;感觉到他们正在做有意义的事情。要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就必须最大可能地创设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的情境与氛围。这样才能最好使新课程标准得以实际上的实施。

七、教师个人介绍 省份:山东省 学校: 青州经济开发区初中 姓名:冯爱慧 职称: 二级教师 电话: 电子邮件:

通讯地址:青州经济开发区初中

个人介绍:

冯爱慧,2004年毕业于潍坊学院,从教期间多次荣获优秀教师、师德标兵称号,有多篇论文获奖,教学成绩优秀。

第五篇:地形和地形图教学设计

3-7地形和地形图

(一)余杭区太炎中学 裘琴飞

裘琴飞,杭州市初中《科学》学科优质课一等奖,杭州市初中科学实验调演二等奖,杭州市“一师一优课”二等奖,余杭区优秀教师,余杭区优秀班主任,余杭区第二届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初中组三等奖。教学特色:教态亲切自然,朴实无华,讲课深入浅出,条理清楚,善于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师生平等协作,共同成长。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辨别五种主要的陆地地形类型,了解各类型的基本特征; 2.知道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方法,能判读简单的等高线地形图。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片,认识陆地地形,并会辨识陆地地形;

2.能绘制简单的等高线地形图,辨识并说基本地形及地形部位的等高线地形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读图、用图和绘图能力。

2.认识局部地形的丰富性,了解家乡的主要地形,加深对家乡的了解。

二、教学重难点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认识五种陆地地形及地形部位;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问题。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等高线地形模型、有机玻璃板、记号笔等

四、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课件播放祖国山河风景图片并进行适当讲解。提问:同学们,你们认识山吗?

组织学生结合课件图片回顾山的部位名称: 山顶、鞍部、峭壁、山脊、山谷。(板书)

课件播放我们身边的山(余杭的):临平山、径山,进行适当介绍。提问:如何才能更快更好地了解山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

(二)、新课学习

1、地形图

1)课件播放常用地形图:卫星地图、分层设色地形图、等高线地形图

2、等高线地形图

1)提问:什么是等高线地形图?何为等高线?其中“高”指”的是?

学生作答,并小结“海拔高度”、“相对高度”、“等高线”的概念。

2)生活中的等高线

分别观察比较“盘山小道”、“茶陇”、“梯田水面”上各点,提问:它们是否在同一条等高线上?(通过师生问答,加深对等高线概念的理解))等高距

展示:画有等高线的山体模型 提问:如何将模型上的等高线表现在平面地图上? 学生作答,老师演示俯视山体模型,并播放课件出示“俯视图”。俯视图上标上相应高度,小结“等高线地形图”的概念 学生观察比较相邻两条等高线上两点的垂直距离。小结等高距的概念及注意点。

4)绘制等高线地形图

提问:还有什么方法将各小组山体模型上的等高线表现在平面地图上? 老师引导,学生作答。

小结切面描轮廓的方法并播放绘制方法的步骤示意图。提问:还有什么粗略但更简便的绘制方法?

老师引导,学生作答。老师演示用有机玻璃板竖压山体模型,观察结果。a、布置任务,分组活动:

①.将山体模型上的等高线画在平面(有机玻璃板)上,并标出相应的高度。②.找找山体模型上的地形部位,并在相应处插上标有名称的小旗。

③.完成后,仔细观察山体模型各部位和等高线的分布特点,并写在学案表格中。b:小组成果展示,并介绍山体模型上的特殊部位及等高线的分布特点。c:组织学生归纳小结山体各部位对应等高线的分布特点(板书展示)5)课堂练一练:

a在某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中判读A~E部位的名称

b根据等高线地形的知识,在图中选择一个建造水库大坝合适的部位,并说明理由。

3、陆地地形的五大类型

1)播放图片,组织回顾除山地之外,高原、盆地、平原、丘陵的基本特点。

2)观察比较ab 以及cd两两等高线地形图之间的地形差别,从而判断它们的地形类型。3)结合模型图,小结五种地形的基本特征

(三)、课堂小结

1、等高线及等高线地形图的概念及特点;

2、绘制等高线地形图的方法;

3、认识不同地形类型及相应部位等高线的分布特点;.4、认识以及绘制等高线过程中用到的科学方法——模型法

(四)、作业布置

1、作业本相关题目

2、选择调查家乡的一些山形,描述它们相应的等高线特点

下载《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地形教学设计

    《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读图了解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及各级阶梯的分界线,它们大致的海拔高度和主要地形区。 2、了解山脉纵......

    世界的聚落教学设计

    《认识地球》教学设计 肥城市安站镇陆房中学 李 玲 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学内容包括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认识地球是学习地理的入门知识,为后面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这部分知识对学......

    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教学反思五篇范文

    《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季风》教学反思 这节课较之前有很大的进步,主要体现在以下八方面—— 一.制作动画,复习气压带和风带 因为本节课需要气压带和风带的相关知识点......

    教学设计太阳对地球影响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阅读资料,结合日常生活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2.结合太阳大气层结构示意图,了解太阳黑子、耀斑等太阳活动的主要特征。 3.利用实例说明太阳活......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教学设计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全章的重点,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本节课由乡村和城市、聚落与环境、聚落的发展与保护三......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教学设计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教学设 周立洁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聚落分为乡村和城市两种形式。 2.能够运用图片说出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 3.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教学设计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乡村与城市景观的差异;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根据材料从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联系学......

    世界的聚落教学设计5篇

    世界的聚落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聚落的主要形式,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2.能举例说明民居与自然地理环境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密切联系。 能力目标: 1、 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