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地球表面地形的教学设计
《地球表面地形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地形按其形态包括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五种类型。地球表面有河流、海洋、山脉、湖泊、瀑布、沙漠等多种多样的地貌,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
2、过种与方法:会看简单的地形图,在地形图上指认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等地形;观察描述常见地形的特点;通过玩沙盘,丰富学生对地形的认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球表面地形研究的兴趣,能自学关注和收集相关的信息;对学生进行节约用水,保护地球环境的教育。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知道典型地形的特点。
2、教学难点:从地形图中发现整个地球表面地形的分布和特点,知道并描述各种地形的特点。
三、教学准备:
分组教材:每小组准备一分中国地形图、一个沙盘和一块布。
教师演示:各种地形的图片、课件;世界地形图、中国地形图、地形地球仪。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认识地形地球仪:今天科学课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生:地球仪)这个地球仪就是人类生存的浓缩的地球。(板书地球)
仔细观察这个地球仪和过去的地球仪一样吗?(教师拿着地球仪巡视各小组,并让学生摸一摸)。有什么不同?(生:这个地球仪是凹凸不平的。)
地球仪的什么地方凹凸不平?(板书:表面)说的再准确些是地球表面上的什么地方凹凸不平?(生:陆地)
2、揭示课题:在我们地球的陆地表面有各种凹凸不平的形态,这些不同的形态就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各种什么?(生:地形)(板书:地形)对的,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来地球表面的地形。
(二)进行探究,认识地形
1、初步感知地形:你们都知道地球表面有什么地形吗?(生: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湖泊、瀑布等处在这些地形当中。
你们说的这些地形完整吗?想全面了解地球表面的地形,应该怎么办?(生:拿地球仪观察)
地球表面很大,浓缩在这个小小的地球仪上,观察起来不清晰,这样吧,今天我们就从熟悉的中国的地形开始研究。(课件:中国地形图)
2、认识五种地形
(1)看看你们的抽屉,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中国地形图)
同学们一拿到中国地形图就兴趣盎然的进行观察。接下来的观察,老师提出要要求:边观察边要认真倾听老师和同学的发言。(2)通过看中国地形图,你认为中国有哪些地形?
①盆地:中国大型的盆地有哪些?(课件演示: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
你认为盆地是怎样的?盆地的四周怎样?中间怎样?(板书: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
盆地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来看一段图片。看清楚了盆地吗?盆地有什么特点?(板书:简笔图)②高原(回到中国地形图)
中国还有什么地形?你都知道哪些高原?(课件演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你认为高原是怎么样的?为什么说高原地势较高?(学生手摸凸起)一点点凸起的地方就是高原吗?它还有什么特点?(板书:面积很大)
下面我们来看一段高原的图片。了解高原了吗?高原有什么特点?(板书:简笔图)
③平原(回到中国地形图)
你还找到了什么地形?我国有哪几大平原呢?(课件演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平原是怎样的?平原的地域范围有多大?(板书:平坦、宽广)我们来看一段平原地图片。平原有什么特点?(板书:简笔画)④山地(回到中国地形图)
还有什么地形?山地延伸形脉状就是山脉,找一找我国的山脉。最有名的是什么山脉?(喜马拉雅山)。喜马拉雅山有一座很有名的山峰它叫什么?(珠穆朗玛峰它的海拔是8844.43米)山地是怎样的?一座山连着一座山,看过去就是在(板书:蜿蜒起伏)
下面我们来看一段山地的图片。山地有什么特点?(板书:简笔画)⑤丘陵(回到中国地形图)
还有什么地形?你找到了哪些丘陵?(课件演示:辽东丘陵、东南丘陵、山东丘陵)丘陵是怎样的?(板书:连绵不接的小丘)
下面我们来看一段丘陵的图片。丘陵有什么特点(板书:简笔画)(3)认识家乡的地形
①我们的家乡在哪里?你认为江西的地形是什么?(丘陵)你是怎样知道的?(中国地形图中找到,你平时去踏青时发现道路是很平坦的吗?这说明江西是什么地形?)
②你们还去过哪?那里是什么样的地形?
3、认识中国地形
(1)我国的这五种地形分布在什么位置上?(回到中国地形图)(2)学生汇报:高原、盆地、山地处在中国的中西部。
平原、丘陵大多分布在中国的东部。
(3)你认为中国的地形有什么特征?(中国地势西高东低。)
你知道滚滚长江东逝水的原因吗?
(4)看着这张地形图你还有什么发现。(各种不同的颜色)(5)你知道各种不同的颜色所代表的意思吗?
深浅不同的棕色和褐色表示什么?白色表示什以?深浅不同的蓝色表示什么,蓝色的封闭图形是什么,蓝色的曲线表示什么。绿色表示什么?
(6)西部多是什么颜色?有什么?这说明什么?(西部多戈壁沙漠、少植被。)东部多是什么颜色?有什么?这说明什么?(东部多树林、河流)(7)讲述:据调查中国水资源的总量为2.8亿立方米,居是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世界的1/3,生活中我们注意些什么?(节约用水、植树造林)
4、认识世界地形
(1)观察世界地形图你有什么发现?
(2)学生汇报:有5种地形。陆地少海洋多。(陆地占29%,海洋占71%)(3)看看中国所在的亚州地形有什么特点?(地势复杂,中部高原、山地,四周低,多平原)欧洲的地形有什么特点?(多平原)非洲有什么特点?(以高原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
(4)中国地形图、世界地形图能告诉我们的信息远远不止这些,课外还可以继续观察中国、世界地形图。
(三)动手活动,巩固知识
1、讲述:了解了这么多有关地形的知识,接下来我们动手活动活动,一起来玩沙盘。
2、活动要求:每组领一个沙盘,堆一种地形。想想,你们要堆什么地形?(发小旗)
堆之前先想想你堆的地形有什么特点,再选出一个动手能力强的同学来堆,其他同学可以帮忙。
堆时还要注意小心不要将沙子弄到盘子外面,堆完后如手上有沙,可轻轻拍拍,让沙子落在盘子里。还可以到旁边水桶里洗手,用布将手擦干净。如桌上有沙也可以用布将桌子擦一擦。
这些要求听清楚了吗?我看看哪组活动的再规范,做得地形最好。小组长上来领沙盘。(3)收集沙盘
(4)评价:大家评价各组所做的沙盘。
老师评价:尽管老师在活动前提出了许多的要求,大家都做到了规范操作,你们真不错,当然每个小组做的地形也很好。
(四)拓展知识、课后延伸
1、讲述:今天我们一起了解了地球表面的地形,关于地球表面你还知道些什么? 地球上只有地形吗?还生活什么?它的过去你知道吗?地球表面的地形会不会发生变化?是什么神奇的力量作用它发生变化的?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下一节课继续研究。
2、布置作业:课后收集有关地震和火山及其它地形发生变化的资料。最好配有图片。下课
第二篇:《地球表面的地形》教学设计
《地球表面的地形》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第1课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教科版五年级上《科学》教材“地球表面及其变化”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时,从单元内容编排结构来看,本课内容具有总起作用,教材内容的安排,大致让学生了解认识地球表面的地形及整体概况。本课教材中主要安排了两个活动,第一、我们所看到过的地形,这一活动内容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回忆见过地方的认知对应说出这一地形特点的地貌特征,这一认识从实到形;第二、观察地形图,这一活动步骤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进一步观察地形图来了解我国地形结构和地球表面地貌特征状况。
三、教学目标
(1)地形包括高原、山脉、盆地、丘陵、平原等,地球表面有河流、海洋、峡谷、高原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2)观察描述常见地形的特点,会看简单的地形图,能在地形图上指认并建构如高原、平原、盆地、山脉、河流、海洋等的地形。(3)培养对地球表面地形研究的兴趣,能自觉关注和收集相关的信息。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典型地形地貌的特点。教学难点:从地形图中发现地表地形地貌的分布和特点,知道并描述各种地形地貌的特点。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每小组一份中国地形图、沙盘、彩色粉笔。学生准备:学生关于常见地形的经验准备;钢笔、尺子。
六、教学时间
1课时。
七、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一)视频导入
通过一段远近切换观看地球表面的地形的视频,观看结束后教师提问“地球上的陆地看起来都是一样的吗,谁来给老师说一说,它们有什么特点?”
教师总结:这些起伏不定的陆地表面,有着你们所看到的多种多样的形态,我们叫做地表形态,简称地形。
(二)认识地形
(1)认识各种地形的特点:教师播放课件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比较并总结特点。出示平原地形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其特点并总结(低平而宽广),教师引导学生用手势来表示平原。继续出示丘陵地形图片,让学生思考与平原相比,这样的地形有何特点?总结出它比平原多了一些小山,山顶浑圆,教师补充海拔等内容,同样用一个手势来表示,请同学们试一试。教师播放其它地形,用同样的方法进行观察,并与前者作比较。继续让学生了解山地、高原、盆地、峡谷的地形特点。
在学生了解了这些基本地形及其特点后,教师接着给学生浏览一些有显著特征的地貌。如沙漠,冰山……
(2)学会看地形图。①教师出示我国的地形图,带领学生观察地形图与我们平时看到的地图有什么不一样(凹凸不平,是立体的,颜色鲜艳),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地形图上的图例来观察地形图。②以小组为单位,一起观察地形图,让学生汇报他们的发现。③教师小结:我国的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西部多山地,东部多平原。(3)巩固拓展。①你的家乡在哪里,请你在地形图上找一找,观察是什么地形?②在我们了解了这些地形的特点之后,我们来建造一个地形模型,比一比哪一个组制作出来的地形最形象。
教师介绍制作要求,接着由各小组自定要制作的地形,并开始制作。待制作完成后,教师邀请所有小组组长带着沙盘模型上台,利用实物投影,简介他们制作的是什么地形,组织学生观察不同组的沙盘模型,并提出意见,哪些地方做的好,哪些地方可以改进。最后由学生评出“最佳模型奖”。
(三)活动延伸
出示一些练习题巩固。
(1)连线题:
(2)判断题:
①地球是大部分是陆地,小部分是海洋。(×)
②地球表面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
③云南的地形以平原为主。(×)
④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地方,号称“世界屋脊”(√)
⑤在地球的不同地形上,生活着不同的动物和植物。(√)
⑥在地形图上,海洋的颜色也是不同的,不同的颜色代表海洋的深?不同。(√)
⑦我国的地形主要以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为主。(√)
⑧地球表面有很多种地形。(√)
八、板书设计
地球表面的地形:
平原:低平而宽广
丘陵:海拔不高,山顶浑圆
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山地:峰峦高耸,地势崎岖
峡谷:两坡陡峭,狭而深
高原:海拔较高,地势开阔偶有丘陵
九、课外作业
阅读相关资料关于地球的表面,我们还知道什么?
十、教学反思
学生通过仔细的观察地形图片,对常见地形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手势游戏思考巩固了地形特点,实现了教学重点的教学,也感知了其它的一些地貌,接着以我国的地形图为观察资料,在学会观察地形图的同时,也发现了我国的地形特点和一些著名的地形地貌,基本实现教学目标,在模型制作环节,充分给到学生动手展示的机会,学生很开心,但这也对教师对于课堂的管理能力提出了要求。
其次,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一个“登上领奖台”的激励游戏调节学生学习的气氛,学生对于新颖的激励方式比较喜欢,但教师在运用过程中,存在着奖励难度没有控制好,降低了激励的挑战性。
第三篇:《地球表面的地形》教学设计[推荐]
《地球表面的地形》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地形包括高原、丘陵、盆地、山地、平原等。
2、地球表面有山地、高原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过程与方法:
1、观察描述常见地形的特点。
2、会看简单的地形图,能在地形图上指认如高原、平原、山地、海洋等地形。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对地球表面地形研究的兴趣,能自觉关注和收集相关的信息。
2、能利用材料,小组合作制作地形,并简单描述所制作的地形的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典型地形地貌的特点。
教学难点:从地形图中发现整个地球表面地形地貌的分布和特点,知道并描述典型地形地貌的特点。
三、教学准备:
学生分组材料:橡皮泥、中国地图各块模板、记录表、毛巾。教师准备:课件
四、教学流程: 课前谈话
出示两支长短不同的笔,用毛巾遮住笔的下一半,请学生猜一猜哪一支笔长。学生发现,比较两支笔的长短,不能只看露在外面的部分,将笔放在同一水平面上进行比较很容易区分出笔的长短。从而引出,比较两个地方的地势力高低,也不能只看只露在地上的部分,应该有一个比较的水平面,我们暂定为“起平线”。
(一)揭题
1、出示谷歌地球(转动的地球),说说你知道的关于地球表面的一些知识。
2、地球表面有什么特点?
地球表面有各种高低不平(凹凸不平)的形态,这些不同的形态就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各种地形地貌。(教师板书揭题)
(二)认识典型的地形
1、看视频,说地形 教师播放视频,学生边看边想:你看到了哪些地形? 学生回答,教师把学生看到的地形名称写在黑板上。
2、认识山地、平原地形
多媒体出示山地、平原图片,请学生观察图片,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山地、平原地形的特点。
请一个学生根据同学们描述的山地、平原地形特点,画出简图。
4、认识盆地、丘陵和高原
多媒体出示盆地、丘陵和高原,学生小组讨论这三种地形的特点,在记录纸上记录三种地形的特点,并根据所描述的特点画一画简图。
小组讨论结束后,全班交流对三种地形描述的特点及简图,将信息反馈在黑板上。
5、小结,说说家乡的地形
根据刚才学习的五种典型地形,说说我们的家长泰顺属于什么地形,并说说理由。请家长不在泰顺的学生说说他们家长属于什么地形,并说说理由。
(三)造中国地形,认识中国地形的特点。
1、造地形
说说我们祖国有哪些有名的高原、平原、盆地?
教师用多媒体介绍用模板来造一造这些有名的高原、平原。(主要盆地:
四川盆地: 柴达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
主要高原: 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原内蒙古高原 主要丘陵: 东南丘陵、山东丘陵
主要平原: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平原、宁夏平原。)。学生造,教师巡视,特别关注盆地小组,指导怎样造。
2、展示地形
请每个小组派代表上来交流:我们做的是什么地形?全体学生评价是否符合地形特点。
教师将地形模型拼成中国地形图模型,学生讨论中国地形的特点。
(四)学习地形图
出示中国地形图,说说怎样区分地形图上的不同地形。
出示世界地图,运将才学到的知识请观察世界地形图,说说从世界地形图中得到哪些信息?
(五)拓展,了解海底地形
出示海底地形图片,说说海底地形的特点。
第四篇:《地球表面的地形》教学设计
《地球表面的地形》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有:地形包括高原、高山、盆地、湖泊、峡谷、平原等;地球表面有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
2.通过观察图片描述常见地形的特点;会看简单的地形图,能在地形图上指认如高原、平原、谷地、山脉、河流、海洋等地形; 3.培养对地球表面地形研究的兴趣,能自觉关注和收集相关的信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知道典型地形地貌的特点。
2.教学难点:从地形图中发现整个地球地表地形地貌的分布和特点,知道并描述各种地形地貌的特点。
三、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学生事先准备一些自己去过的地方的风景照片 教师演示:一些典型地形地貌图片、课件;世界地形图、中国地形图、家乡地形图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1、出示地球仪,谈话:地球仪的表面是光滑的,实际上地球的表面是怎样的?都有什么?(地形的定义:我们把地球表面的各种形态叫地形)板书:地形
2、小结:地球的表面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地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地球表面的地形。PPT1 板书:地球表面的地形
二、深入探究,交流总结,了解特点。
1、地球表面主要有哪些地形,这些地形又都有哪些特点呢?今天在课堂上老师带同学们去旅游,请看大屏幕
(教师课件演示)PPT(2-6)
幻灯图片——学生猜测——揭示地形名称 学生观察
2、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这五种非常典型的地形的特点了。还有什么地形?PPT(7-9)
3、除了上面这些地形,你还有没有在书上、电视等媒体上看到过其他地形?
4、如果老师现在出示一个地方的图片,你能准确的说出它所在的地形吗?
(教师利用课件出示四个地方的图片)PPT(10-15)青藏高原:这里有“世界屋脊”和“第三极”之称,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
跨越国界,(青海、西藏、四川、尼泊尔靠近西藏的地区),平均海拔4000-5000米,最高海拔8800米,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
高达8844.43米,每年以1.2厘米的速度在增长。它在中尼交界处,但是峰顶位于中国。
吐鲁番盆地:世界上海拔最低的盆地,著名水果有无核白葡萄和哈密瓜。
周围山地,海拔3500-4000米之间,最低处低于湖面155米。黄土高原:
覆盖深厚的黄土层,黄土厚度在50-80米之间,最后度在150-180米。
雅鲁藏布大峡谷:是西藏的母亲河,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河流,在流经地球上唯一一块未被开发的处女地时,造就了世界上最长、最深的大峡谷。
5、同学们喜欢去旅游吗?今天,好多同学把出去旅游的风景照片带到了课堂,下面咱们先分小组讨论一下,照片中有哪些典型的地形,一会儿分小组给大家展示。
老师也带来了照片,想不想看一看?PPT16 看来,同学们去过了不少地方,使我们大饱眼福。
6、区分地形,连线练习。PPT17
三、了解地形图。
同学们,刚才的这些地形在地形图上都能找到它。PPT18
1、介绍地形图,是普通地图的一种,它用符号和颜色来表示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一般在图上都有比例尺和图例。我们可以在它们的帮助下更好的了解地球表面的地形。
2、在地形图上分别用什么颜色来表示各种地形的,还有没有我们刚才没提到的地形?你能从上面获得哪些信息?小组讨论一下。
(学生观察讨论)
(学生汇报,教师进行补充)PPT19
(1、白色表示终年积雪的山峰,往往都在6000米以上。
2、蓝色的、封闭的图形是湖泊。
3、蓝色的曲线表示河流。
4、根据不同的印刷,颜色会有差异,具体的以图例为主。
5、还有岛屿和半岛
6、地球上海洋多陆地少。)
3、为了记忆各种颜色所表示的地形,老师找到了一个顺口溜。PPT20
3、现在我们知道了各个颜色所表示的地形,那你们看我们的祖国,在地形上有什么特点呢?PPT21(地形西高东低,中国地形复杂多样,既有巍峨高耸的大山,也有大小不等的盆地;既有起伏不平的高原、丘陵,也有坦荡肥沃的平原。其中山地占大多数。
从高空俯瞰中国大地,地势像三级阶梯,西高东低,逐级下降。)
请看大屏幕:PPT22中国地形视频
4、我们的家乡河北省属于什么地形?PPT23 河北省的地形特点:
河北省的地形以平原为主;西北部为山地、丘陵和高原,其间分布有盆地和谷地,中部和东南部为广阔的平原。全省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四、扩展延伸
1、关于地球的表面,你们还知道些什么呢?PPT24(学生回答后,洲、洋教师指着地球仪说)
喜欢地球仪吗?在文具店有小号的地球仪,可以买到家里,摆在书桌上,有空时看一看,说不定你还有可能像魏格纳那样,有新的发现!另外,地形图在新华书店也有卖的。
2、地形是一成不变的吗?又是什么力量在使它发生变化呢?请同学们回去以后查找相关的资料,查找有关地震火山的资料,并进行整理。下节课我们来研究。PPT25
五、谈谈学习这节课后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地球表面的地形
高原 高山平原 湖泊 盆地 峡谷
图示
崎岖不平
第五篇:《地球表面的地形》教学设计
《地球表面的地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地形包括高原、高山、盆地、湖泊、峡谷、平原等。
地球表面有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
2、过程与方法:观察描述常见地形的特点。
会看简单的地形图,能在地形图上指认如高原、平原、谷地、山脉、河流、海洋等地形。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对地球表面地形研究的兴趣,能自觉关注和收集相关信息。
【教学重点】知道典型地形地貌的特点。
【教学难点】掌握使用地形图的方法,能从地形图中发现整个地球地表地形地貌的分布和特点。【教学过程及步骤】
一、导入
课前老师让大家搜集了一些资料,大家都带来了吗?你去过什么地方?看到过什么样的自然风光?你去过的地方是什么样的地形地貌?下面小组同学整理一下,一会儿准备交流。小组整理、讨论 汇报交流
教师总结:我们发现地球的表面是凹凸不平的,我们把地球表面呈现出来的不同形态,叫做地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地球表面的地形”。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有5种,(课件出示)山地:地势高而崎岖,峰峦高耸。(课件)
丘陵:海拔不高、山顶浑圆。(课件)
平原:低平而宽广。(课件)
高原:海拔较高,地面开阔或有丘陵起伏。(课件)
盆地:周围山地、高原环绕,中间地势较低。(课件)除了这5种主要地形外,地球上的地形还有:海洋、湖泊、峡谷、由于地震形成的堰塞湖、火山灰形成的熔岩高原等。说明:展开图片的目的使学生建立地形的概念。
二、观察地形图
如果想更进一步了解地形的特点,我们可以借助地形图,地形图是用符号和颜色来表示地球表面地形地貌的,一般在图上都有比例尺和图例。(示课件结合讲解)地形图常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不同高度的地形,如深浅不同的棕色和褐色分别表示海拔2000米——50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地;白色表示终年积雪的山峰,往往都在6000米以上;深浅不同的蓝色表示各种深度的海洋;蓝色的封闭图形是湖泊;蓝色的曲线表示河流。
下面,小组拿出地形图,边观察边思考:
1、观察世界地形图和中国地形图,你发现了什么?
2、地形和周边环境有什么关系?
3、你还有什么发现?
说明:问题的设计,引发学生思考,为后面的探究活动做好铺垫。小组观察、讨论,教师指导
汇报交流(地球上海洋多、陆地少,中国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平原周围多河流)
我们通过观察地形图进一步了解各种地形的特点。关于地球表面你还知道些什么呢?(学生回答)
地球表面的地形会不会发生变化呢?是在什么力量作用下使它发生变化呢?我们下节课继续研究。
教后反思:
本节课主要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然后构建地形的概念,认识几种主要地形。
本节课比较抽象,学生的生活经验较少,教师的指导作用尤为重要。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注意精心设计教学步骤,有序的引导学生认识几种主要的地形,达成科学概念方面的目标。教师通过指导学生看地形图,认识世界地形和中国地形的特点,并通过观察其地形的周边环境,建立与地形形成原因的联系,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第二个教学活动是难点,必须需要高效的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教师的有效引领,需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形成一个和谐轻松的探究氛围。在突破教学难点方面,教师的引领稍微弱一些,以致学生汇报时,发言不够踊跃,这是应该注意的地方。要采取的改进措施:1.指导学生在小组内分析地形的特点和周边的地形的关系。2.指导小组长组织组内展开有效的讨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