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s版2016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学习内容: 《七颗钻石》 《倾斜的伞》 《礼物》 《一串红璎珞》 “语文百花园二” 学习主题:
即“每个人都需要关爱,也要把爱心献给别人。” 学习重点:
1、指导学生随文识字,要求认识25个生字,会写37个字。
2、学习一边读一边想的读书方法。
3、培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的能力,理解重点句子的能力。
4、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受到为了让世界更美好,人人都应该献出一份爱的思想教育。内容分析:
1、《倾斜的伞》反映的是亲情之爱,《七颗钻石》反映的是无私的爱。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共同展现了“爱”这一主题,告诉人们“爱”像甜甜的蜜汁,我们应该用清纯的眼睛和透明的心,去发现世界的美丽,去用真情酿造爱的蜜汁,学会给自己的心中注满爱,并把爱心献给亲人,献给别人,让人都生活在爱的世界里。
2、“语文百花园五”设有语海畅游、积少成多、阅读平台、能说会道、笔下生辉五个栏目,安排了自学汉字、词语组合、读背积累、阅读实践、口语交际、看图写文等方面的内容。
5.七颗钻石
学习目标:
1、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学会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重点句子的意思。
3、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有:凋、罐、翼、喘、涌;要求会写的字有:钻、旱、焦、缝、滴、捧、嘴、银、凉、需、股;要求掌握的词语有:钻石、旱灾、焦渴、岩缝、一滴、嘴边、清凉、需要、一股。学习重点:
了解小姑娘的水罐发生了哪些变化。学习难点:
体会小姑娘美好的心灵与七颗钻石的关系。学习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预习课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夏天的夜晚,当你仰望天空,你会看到什么?想到什么?(星星、外星人、宇宙飞船……)看来,同学们的想象力都非常的丰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乘着想象的翅膀飞向那遥远的大熊星座,跟随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一起走进《七颗钻石》。
二、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1、学生读课文。
2、认识生字新词。
借助文中拼音、课后生字表、认读字表或查字典读准字音。出示生字。
自由认读,指名读,同桌互读,开火车读 交流识字方法
三、出示预习提纲,探索感悟
1、《七颗钻石》让你觉得最有兴趣的是什么?
2、罐子为什么会一直变化?
3、那么这个神奇的罐子发生了几次变化呢? 是怎样变得呢?(同学们讨论)
4、是什么让这罐子变得这么神奇呢? 女孩→母亲(孝心)女孩→小狗(善心)母亲→女孩(母爱)女孩→陌生人(爱心)而其中所有涉及的最重要的就是爱。
四、拓展
收集有关爱的诗和名言:
第二课时 展示课
一、学习生字
二、出示预习提纲,学习课文
1、罐子为什么会一直变化?
2、那么这个神奇的罐子发生了几次变化呢? 是怎样变得呢?(同学们讨论)
三、拓展
这个罐子之所以神奇是因为它周围的人都充满爱心,是“爱”让罐子变得神奇。同学们,你身边肯定也有许多充满爱心的人,爱心的事,请把你知道的和“爱”有关的故事讲给我们大家听,好吗?
四、总结:
是啊,如果没有爱心,这个世界是不可想象的。因为有了爱心,我们才感到温暖,我们不但要沐浴爱心的温馨,更要懂得对别人付出爱,正如歌词唱得那样:“只要人人都付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愿你们都能成为充满爱心的人,相信,拥有爱心会让你充满神奇的力量。
五、练习
1、写出下列句子中括号内词语的反义词。
a、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
b、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
c、罐子(端端正正)地在地上放着,罐子里的水还满满的。()
d、小狗把它舔净了,变得(欢喜)起来。()
2、填空。
地球上发生了(),一个小姑娘(),()发生了神奇的变化,最后从水罐里跳出了(),涌出了()。最后,七颗钻石变成了()。
教学反思:
6.倾斜的伞
学习目标:
1、体会重点词语、句子的意思。体会“倾斜的伞”里面包含的意思,感悟外公和“我”之间温馨的亲情,学会吧爱心献给亲人。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有:缝、挽、惑、颤、浊、珍;要求会写的字有:喜、缝、墨、招、胳、膊、眯、歪、湿、透、服、微、颤、抖;要求掌握的词语有:喜欢、每逢、墨绿色、胳膊、笑眯眯、湿透、衣服、微微、颤抖。教学重点:
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引导学生体会亲情,学会感恩,懂得回报。学习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亲情之爱,体会重点词语句子包含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预习课
一、谈话导入
夏天的时候,们经常遇到雨天,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个有关雨中的图片,请看图,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把你看到的说给同学们听听!
在茫茫的雨中,人们撑着伞行走,犹如一叶叶扬帆的小舟涌动,远远望去,仿佛五颜六色的花朵,美丽极了。雨中,伞不仅美丽,在这把倾斜的伞下还有着动人的故事呢!
二、检查预习情况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勾画出你最感动的地方,然后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自学,读文交流。教师深入小组,巡视指导)
2、讲故事。
谁能结合课文把倾斜的伞下的动人故事讲给同学们听听!
3、认识生字新词:
借助文中拼音、课后生字表、认读字表或查字典读准字音。出示生字 词,认读 缝、挽、惑、颤、浊、珍
喜欢、每逢、墨绿色、胳膊、笑眯眯、湿透、衣服、微微、颤抖
三、出示预习提纲,感悟情感
1、听了这个动人的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标注书上
2、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中感受到了外公对丹丹的爱? 用-------画出来
3、仍然是那片雨的世界,仍然是我和外公,仍然是那把墨绿色的大伞,一切都没变。可我和外公却变了,我已经长大成人,外公却年老体衰。我们的容颜变了,撑伞的人变了,但我们互相关爱的心没变,那份浓浓的祖孙情没变。你又从哪儿体会到丹丹对外公的爱?
4、在茫茫的雨中,人们撑着伞行走,犹如一叶叶扬帆的小舟涌动,远远望去,仿佛五颜六色的花朵,美丽极了。雨中,伞不仅美丽,在这把倾斜的伞下还是一把------的伞。!
四、扩展
同学们,通过对课文的学习,结合你课前搜集的有关长辈关心孩子的资料和你的日常生活经历,你有什么想要说的吗?
五、总结
第二课时 展示课
一、课前3分钟:听写前几课的生字词。
二、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重点和学生学习易错生字:膊、颤、微、墨、喜。
三、出示预习提纲,感悟情感
1、听了这个动人的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交流
2、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中感受到了外公对丹丹的爱? 读1---5段,交流汇报 每当,说明什么?
从那句话中,你感受到了外公对丹丹的爱?
3、仍然是那片雨的世界,仍然是我和外公,仍然是那把墨绿色的大伞,一切都没变。可我和外公却变了,我已经长大成人,外公却年老体衰。我们的容颜变了,撑伞的人变了,但我们互相关爱的心没变,那份浓浓的祖孙情没变。你又从哪儿体会到丹丹对外公的爱
4、把最感动自己的句子,自己认为最重要的句子,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抄下来。
四、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在我生病时:________________。
2、在我被雨淋时:________________。
3、在我夏天热的睡不着觉时:______________。
4、在寒冷的冬天里:__________________
五、小练笔。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爱的世界中,爱是饭桌上妈妈做的可口饭菜,爱是犯错时爸爸责备的目光,爱是生病时爷爷奶奶心疼的泪花,爱是老师的细心教导,爱是同学的热情帮助。在生活中,你一定也有过这样的体验,把它写下来,好吗?
教学反思:
7.礼物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父亲疼爱女儿,女儿敬爱、体贴父亲的真挚情 感。
3、通过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内心。
4、认识倒叙的叙述顺序。教学重点:
课堂体现“以读为本”,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品读 中感悟父亲疼爱女儿,女儿敬爱、体谅父亲的真挚情感。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边朗读边思考,体会人物的内心。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七颗钻石》,给你留下了哪些最为深刻的印象?今天来 学习一篇极为真挚感人的文章《礼物》。
二、以情激情,整体感知。
1、师:文章确实很感人。同学们知道吗?我自己第一次读这个故事的时候 就控制不住泪水,中间多次停下来,因为泪水就在眼眶中打转儿。现在大家也用 心去读这篇文章(板书:用心去读),没有具体的要求,只要你感觉到文章的感 人,就算完成了自读任务; 如果你读的时候也想落泪,那就是优秀地完成了任务,老师要谢谢你。
2、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教师巡视指导。
3、组织交流:
(1)师:刚才老师看到有的同学用小手帕擦眼睛了,这说明他是用心去读 了,那他可真会读书。
(2)质疑问题,理清主线。①文中的礼物是指什么? ②是谁送给谁的礼物? ③通过用心去读,你感受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谈出父女俩之间的“爱”: 父亲疼爱女儿,女儿体贴、体谅、敬爱自己的父亲。)
三、抓住重点,深入感悟。
1、导言:下面大家默读课文,看那些句子最能体现出父亲对女儿的爱,用 线划出来,自己多读一读,看你能从中体会到什么?在书的空白处写一些。
(1)学生自学,教师注意引导后进生的感悟。(2)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自己画的句子和写的体会。
(3)组织全班交流,相机指导朗读。特别是以下两个句子: ①“??这一切,使她对女儿产生了一种深深的内疚感:女儿弱小的双肩本 不该承受这一切啊!”(应引导学生体会到父亲疼爱女儿,但又无能为力的心情。并引导学生读出这种感受。)②“??每当刮风下雨,女儿回来总是一身雨水一脸疲惫,他见了不知有多 心疼。”
(4)、总结学法,布置自学。引导学生回顾刚才的学习方法:默读划句→ 精读体会→写下感受→小组交流→读出感受。
2、学生运用学法迁移,自主学习体现女儿体贴、敬重自己父亲的内容。(1)学生自学,教师注意对学法的指导。
(2)组织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抓住一些重点词句深入体会,指导有感情地 朗读。①“等你再拿一个第一,爸爸买辆自行车给你。”女儿的眼睛亮了一下,随 即又黯淡了下来。“不,爸爸,我真的不需要。”虽然女儿这样说,但他明白,一辆自行车对女儿的意义。(女儿的眼睛“亮了一下”是什么意思?为什么“随 即又黯淡了下来”?这说明了女儿怎样的心情?并引导学生读出这种心情。女儿 “真的”不需要吗?她为什么这样说?)②“他也曾每天给女儿五毛钱让她乘公共汽车,女儿收下后却在他生日那天 送了他一双不很名贵却足以让他珍惜一辈子的皮鞋。”(女儿本不想乘车,为什 么还收下钱呢?为什么皮鞋“不很名贵却足以让他珍惜一辈子”?引导学生读 出父女之间的“爱”。)③“这次考试后,她发现女儿沉默了许多。考试成绩也迟迟没有告诉他。他 隐隐猜出了几分,却什么也没问,他决定了,无论如何,他一定会在女儿生日那 天实现自己的承诺。”(女儿为什么“沉默了许多”?为什么“迟迟没有告诉” 自己的父亲考试成绩?“迟迟”这两个字,暗示着什么?父亲会猜出什么?那他 为什么还下那么大的决心?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并读出父女之间的感人的“爱”。)
3、抓住描写 课后反思:
8.一串红璎珞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 13 个生字,积累“风风火火、诱人、心事重重”等词语。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一定要诚实,要为自己做过的事情负责的道理。3.体会“外祖母”独特的教育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做人要诚实的道理,明白诚实的人是需要勇气的,培养学生诚实的美德。【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一定要诚实,要为自己做过的事情负责的道理。【教学课时】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入课题 1.出示“璎珞”的图片;
2.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吗?你们在日常生活中见过吗?(自由发 言)简介璎珞。
3.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跟它有关,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作者围绕“一 串红璎珞”写了一件什么事。4.板书课题:一串红璎珞。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自读课文,借助字典等工具书自主学习生字、新词。2.组织学生讨论。
3.交流汇报,教师点拨: “惶、恐、谎、坑”都是后鼻音,“斥、铲”是翘舌 音,“泽”是平舌音; “嫁、咽、唾、沫、训”都是第四声。4.重点词语理解。
小心翼翼:形容十分谨慎,一点也不敢疏忽。
玲珑剔透:形容器物精致通明,结构细巧。也比喻人精明灵活。觊觎:希望得到(不应该得到的东西)。毫不犹豫:说话做事果断,很快拿定了主意,一点都不迟疑,形容态度坚决。意犹未尽:形容该活动给人的感觉很好,结束之后还没有尽兴。勃然大怒:突然变脸大发脾气。
寝食难安:放心不下眼前的事,焦急到了极点。出人意料:出乎人们意料之外。惶然无措:害怕急躁不安的意思.5.组织学生自己轻声读课文,巩固生字新词,把字音读准确 三,阅读课文,理解感悟 1.通读全文,思考:
(1)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讲“我”偷偷拿了外祖母的红璎珞,将它毁坏却不承认,后来选择将红璎 珞完好地还给外祖母的故事。)
(2)拿了外祖母的红缨珞之后,“我”经过了哪些心理变化?(兴奋——惶 恐——寝食难安——惶然无措——如释重负)
(3)你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我”的心理变化的?画出来并读一读。(指名 读)
2.本文用词准确生动,在朴实的叙述中恰切地表达了独特的内心感受。让我 们来品味一番吧!
(1)出示句子:此时,它就躺在那张木桌上,散发着诱人的光泽。我幼小的 心灵躁动起来。“躁动”一词是什么意思?从这个词中你看出了什么?(因急躁而活动;看 出了“我”想去拿那串红璎珞的蠢蠢欲动的心思。)(2)出示句子:直到太阳落山,我才意犹未尽地回到家里。如何理解“意犹未尽”一词?(原指没有尽兴。此处指“我”得到觊觎已久 的红缨珞之后的兴奋和没有玩尽兴。)
(3)出示句子:我内心一阵惶恐,使劲咽了口唾沫,轻声说: “没,我没拿。” “我”为什么会“惶恐”?你从这个词看出了什么?(因为“我”意识到自 己闯祸了,看出了“我”因为意识到犯错之后害怕的心情。)(4)出示句子:好了,孩子,你去吃饭吧,要记住外婆的话,一定要做个诚 实的孩子,说谎的人是要被人瞧不起的。这段话对“我”有什么影响?“我”做了一件什么事?(寝食难安,后悔; 把璎珞埋到土坑里)
(5)出示句子:最后,我干脆把它们埋进屋后的土坑里,可我仍然心事重 重。为什么“我仍然心事重重”?(偷了外祖母的红缨珞却没有勇气承认,想承 认却怕被训斥,感到很大的压力)
3.指名读课文最后一段话,思考:为什么外祖母要谢谢“我”替她保管红璎 珞?(此处的“红璎珞”实际上是指诚实、正直的品格,这句话实际上是外祖母 对于“我”能完整地将她的红璎珞归还回去的行为表示肯定。课后反思:
语文百花园二
内容分析:
语文百花园五一共安排了五项内容,即“语海畅游”(引导学生自学汉字;照样子组词语)、”积少成多”(通过读读背背和我的采集本来练习朗读,进行语言积累)、“阅读平台’(通过阅读平台训练阅读、理解文章的能力,让学生知道怎样汇款)、“能说会道”和“笔下生辉”。学习目标: .通过杳字典,自学不认识的字:
.通过词语接龙练习,丰富词汇。.通过读读背背、采集本,积累语言,丰富课外知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观察思考及书面表达能力。学习时间: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语海畅游”和“积少成多”。
一、“比一比,再组词” 1.先区分4组形近字。2.组词,读一读。3.做练习。
二、读一读,记一记
1.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读准字音。2.理解成语 3.用成语说句子。
三、照样子写一写。
1.观察请假条的格式。2.说一说请假条怎么写。3.练习写请假条。
第二课时
一、读读背背
1.自由读,要求读准每一个字音。遇到不会读的字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请教同学。
2.读一读,背一背。
二、“能说会道”
1.自由读引导语。
2.默读。你明白了这道题的要求吗?
3.想一想你自己见过、听过或亲身经历过的与爱心有关的事。对哪一件事你印象最深?
4.四人小组先练习说一说。要求讲述时要把事情说清楚。
5.指名说。评一评讲述得怎么样,好在哪里,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教学反思:
第二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5、山雀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激发学生观察动物的兴趣,培养他们对动物的喜爱之情。教学重、难点:
抓住山雀说的话,联系上下文,读懂“我”猜想的根据。教法学法:
教具准备: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教学重点:
正确书写本课生字。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有谁见过山雀呢?指导看图:谁来说说山雀的样子?(学生可以各抒己见)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2、学生根据自己喜欢学习生字的方式自学生字。
3、教师检查学习生字情况。
4、指导书写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说说课文主要是写什么。
3、理清作者的观察顺序,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山雀的,并说说作者在不同的地方个观察到了什么?
4、引导体会:你从山雀的对话中,你感受到什么?(你喜欢山雀吗?为什么?)
5、指导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
五、课堂作业
1、看拼音,写词语
shān què()kěn dìng()nài xīn()cāi xiǎng()fù jìn()qǔ chū()tǎng xià()wén sī bú dòng()
2、比一比,再组词
察 尽 付 朱
查 尺 附 殊
六、作业:
1、书写生字新词。
2、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注意它们的动作和叫声,猜一猜它在想什么,会说些什么,并把自己的猜想写下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激发学生观察动物的兴趣,培养他们对动物的喜爱之情。教学重难点:
抓住山雀说的话,联系上下文,读懂“我”猜想的根据。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猜字游戏。
2、你对山雀有了哪些认识与了解。
二、抓住山雀的语言,弄清“我”的猜想。
1、学生自由读第4——17自然段,要求用“——”画出自由的山雀说的话,用曲线画出拘禁中的山雀说的话。
2、指名反馈,读一读找出的语句。
3、集体评议,纠正补充。
4、全班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第4——17自然段。
5、引导体会:你从山雀说的话中感受到什么?
6、学生练习有感情地分角色直接读两只山雀说的话。
7、教师质疑,引导弄清作者猜想的根据,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以及山雀的聪明、机智、团结互助。
(1)山雀真的会说话吗?课文中出现的这些山雀的语言是哪儿来的?
(2)联系上下文,看看文中我是根据什么猜出山雀的对话的。
(3)指名反馈,抓住山雀第一次说的话做具体地示范性的指导体会。
8、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课文第4——17自然段。
三、课堂练习
1、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一动不动---()肯定---()开心---()
2、填空
锋利的()泪汪汪的()
四、总结课堂,拓展仿写。
1、小小的山雀有着高尚的心灵和美好的品质,它们勤劳、聪明、机智、团结、互助、友爱。而文中的我更是通过耐心到观察,加上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让小山雀都成了能够说话,能够沟通的可爱的小精灵。
2、拓展仿写。
不止小山雀,其实许多动物都是通过叫声以及动作来代表语言,向同伴或人类表达它们的想法。观察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根据它们的叫声动作,猜一猜它们在想什么,会说什么?把自己的猜想写下来。
五、布作业。
板书设计:
6、蜗牛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重点词语的意思和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作者认真、细致地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4.认识10个生字、会写15个字。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对蜗牛的看法的转变,引导学生感受作者观察事物的细致。教学难点:
品味词语,了解蜗牛的“胆小”,体会不畏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感受作者由嘲笑到“敬佩”的心里变化。教法学法:
教具准备: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教学重点:
正确书写本课生字词语。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问:你们见过蜗牛吗?会唱这首童谣吗? 问:你喜欢蜗牛吗?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导入:打开书,看看作者对蜗牛的看法是怎样的? 2.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圈出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认会。3.检查字音掌握情况: 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
三、整体感知:
指名回答:作者对蜗牛有什么看法?
四、质疑:
你有什么问题?(作者为什么会转变看法?)
五、学习生字: 1.自学生字。
2.小组合作学习并检查。 3.师生研究难记字: 4.师生研究难写字熟:
(1)分析间架结构,找出最难写的部分。(2)重点观察位置。看看怎样写紧凑。(3)练习书写,展示、互评。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2.抄写生字。
七、本节课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重点词语的意思和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作者认真、细致地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对蜗牛的看法的转变,引导学生感受作者观察事物的细致。教学难点:
品味词语,了解蜗牛的“胆小”,体会不畏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感受作者由嘲笑到“敬佩”的心里变化。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1.抽读卡片,巩固读音与字形掌握,强调易错处。2.听写字词。3.学生互查,改错。
二、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知道了作者开始认为蜗牛胆小,还嘲笑它。那么作者从什么地方感受到的呢?默读,画出相关语句。
三、朗读感悟:怎样读出蜗牛胆小的样子?
四、研读4、5自然段:
1.默读课文4、5自然段,画出最另你敬佩的语句或词语,想想你敬佩它什么? 2.小组交流。
3.小组汇报、学生补充、教师点拨、练习朗读。(1)不怕难——垂直向上。(慢极了)(2)不怕重——壳重。(喘气)几十分钟 (3)不怕摔——掉下再上。(挪动)
4.再读4、5自然段,画出表现作者态度的语句,体会感情变化。 不耐烦——担心摔坏——以为畏惧——开始敬佩
5.两人合作朗读:一人读描写蜗牛的语句,一人读描写作者的语句。
6.小结:小小的蜗牛面对垂直向上的高墙,经过摔落的打击,却毫不退却,坚持到成功,怎能不让人敬佩?
三、理清写作顺序,理解作者对蜗牛的喜爱。
1.引导思考:文中除了写蜗牛的部分,还写了什么内容? 2.自由读1、2、6自然段,想一想从这几段文字中感受到什么? 3.这几段与描写蜗牛有什么关系?不写可以吗?
4.小结:正因为作者平时善于观察,才能感受到蜗牛的“胆小”和“不懈”。才能把蜗牛描写的生动、具体。
四、本节课小结。
五、布置作业: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仔细观察一种动物,仿照课文写一段话。板书设计 :
7、寓言两则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两则成语的寓意,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认读文中8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会写15个生字。指导书写生字:“派、虎、茂”。教学重点:
了解寓言的内容,练习有感情、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理解“狐假虎威、鹬蚌相争”的意思是难点。教法学法:
教具准备:
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两则寓言,初步了解内容。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圈出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认会。2.检查字音掌握情况: 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
三、整体感知:
指名说说这两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四、质疑: 你有什么问题?
五、学习生字: 1.自学生字。
2.小组合作学习并检查。 3.师生研究难记字: 4.师生研究难写字
(1)分析间架结构,找出最难写的部分。(2)重点观察位置。看看怎样写紧凑。(3)练习书写,展示、互评。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2.抄写生字。
七、本节课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狐假虎威,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成语的寓意,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学重点:
了解寓言的内容,练习有感情、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是难点。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片关于狐狸和老虎的语言故事: 齐读课题;质疑:有什么问题吗?(“假”什么意思?)导入:下面我们就一起看看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纠正字音,同时思考:课文讲的是什么事? 4.再读课文,思考:“假”可能是什么意思?
5.再把最后一节好好的读一读,想一想。(生读“狡猾的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看出来了吗?这里的“假”是什么意思?(学生可能会猜到是“借”的意 8 思。)
6.为什么你确定是“借”,让学生结合故事内容谈理由:
7.查字典,我们来看看字典中有没有“借”的意思。(学生迅速查字典生回答)8.这下我们明白了,“狐假虎威”的“假”是借用的意思,狐狸借用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了。查字典确定“假”的意思。
三、理解感悟:
1.初读课文之后,你感受到故事中的狐狸怎样?
2.默读课文,边读边想:你从文中的哪些语句中感受到狐狸的狡猾?
“骨碌碌一转”“扯着嗓子” “你敢吃我?”
“ 昂首挺胸、摇头摆尾、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这些词什么意思?
3.人们就用“狐假虎威”这个词语比喻一种人,什么样的人呢?(自己没有本领,却仗着别人的势力欺压人的人。) 4.分角色朗读(表演)课文。
四、拓展:
拓展思维:接着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呢?想一想,说一说。
五、小结
六、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鹬蚌相争》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成语的寓意,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学重点:
了解寓言的内容,练习有感情、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纠正字音,同时思考:课文讲的是什么事?
二、了解内容,理解寓意。
(一)第一自然段
1、齐读,问:被暖暖的太阳照着,河蚌会有怎样一番感觉呢?
问:鹬看见了蚌,会怎样说?交流。又这样做? 蚌呢?
2、这是故事的起因,我们再读一遍。
3、看这部分内容,先自由读,要求试着复述。
4、学生试讲(绘声绘色、活灵活现,大声点)。
(二)第二、三自然段
1、自由读
2、简单说说故事如何发展?(互相争持)
3、这一段写得非常生动,再请同学读。提醒:加表情
(动脑,怎么读,才有味道)
请大家认真听,最好能在脑海中浮现鹬蚌相争的画面
4、说说此时鹬蚌之间的局势?(威胁、毫不示弱、和意洋洋、相持、力量相当、互不相让)
5、在理解的基础上再两人配合分角色朗读。
(前后、左右搭配都行),配以面部表情
6、请一对搭裆分角色读,为了体现故事的完整性,再请一位同学做旁白。
(三)第四自然段
1、范读
2、回答:鹬蚌双方--筋疲力尽
3、揭示寓意:这正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四、总结
1、学了这则寓言,你明白了些什么?
2、交流
五、课堂作业
1、鹬和蚌被渔夫抓住后又会出现怎样的情形呢?
2、交流,小练笔
六、作业:将寓言故事讲给父母听。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8* 好伙伴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读懂课文,明白马哈多看着他的两个好伙伴,为什么激动得流下了眼泪?
2、独立阅读,了解“好伙伴”的表现,抓住重点,体会动物的可爱
3、体会乌鸦与猎狗间互相关心、爱护的深情。 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喜爱 重点难点
抓住“好伙伴”的表现,体会它们之间如亲人般互相关心、爱护的深情。教法学法:
教局准备: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伙伴》,(板书:伙伴),我们来回忆一下课文讲了关于伙伴的哪些事。猎人马哈多、猎狗、乌鸦三个好伙伴之间的故事,给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师: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再来好好的读读课文吧!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生自由读课文)教学过程: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画出本课生字。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3、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识记生字。
三、感情朗读。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思考与讨论:
①乌鸦是怎样成了马哈多和猎狗的好伙伴的? ②为什么说它们是好伙伴?
③马哈多看着他的两个好伙伴,为什么激动得留下了眼泪?
四、拓展:
1、想象故事结尾,课后交流。
2、讲一讲看到的或听到的人与动物友好相处的故事。
五、小结
六、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语文百花园二
教学目标:
1、通过说绕口令的练习继续学说普通话;通过补充完整句理解因果关系的句子,知道因果关系句子间的联系,掌握因果关系句子的特点,发展学生语言。
2、继续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和按要求积累词语的能力。
3、通过阅读练习,使学生了解观察日记的格式,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4、通过介绍动物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点:
掌握因果关系句子的特点;学生了解观察日记的格式。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语海畅游、积少成多。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同学们,你们说过绕口令吗?你会说哪个?说给大家听一听。二.练习说绕口令:
1.小黑板出示绕口令
(一):
2.自由练读,圈出难说的字。指出难读字:平、盆。
3.点击分别出示音节进行分析:“平”是后鼻音,“盆”是前鼻音。
4.指名读、比赛读,看谁读得快,读得清楚。
5.出示绕口令
(二),方法同上,注意“拉”“那”“两”“辆”的声母和韵母的发音。
6.引导学生总结发现:说绕口令有什么好处?(纠正普通话、区分易混声母和韵母)
7.拓展:请同学们课余时间去收集和练习说绕口令。
三.把句子补充完整:
1.小黑板出示两个句子:
因为————,所以我今天没到公园去玩。
因为————,所以————。
自由读句子,思考:两个句子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因为”和“所以”是什么关系?
2.思考横线上缺少的是哪部分?填写缺少的部分。
3.指名读填好的语句,评议对错。
4.引导学生拓展练习:你还会说这样的语句吗?试一试。
四.读读背背:
1.出示古诗《蜂》。自由读。
2.运用已经掌握的方法,读准字音。
3.练习背诵。
4.同桌互相检查。落实背诵。
五.我的采集本:
1.出示题目中的成语,自由练读。
2.观察思考:词语中都有什么共同的字?圈出表示动物名字的字。熟读词语。
3.出示缺少动物名字的词语,指名填空读词。
4.拓展积累:你还知道那些带有动物名字的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阅读平台。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喜欢观察吗?对于身边的事物你感兴趣吗?你有记录观察到的事物的习惯吗?读一读语文天地中的观察日记吧!
二.阅读观察日记:
1.自由读,认识文中的生字,读准字音,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查字典。
2.整体感知:日记中写的是小作者观察什么的事?
3.指名读短文:继续整体感受:你觉得写日记的小朋友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4.引导思考:小作者都观察到了什么?读一读、画一画。
[培养学生边读书边思考、边读边画的好习惯。]
5.出示课后思考题,引导学生读中理解小蚂蚁把比它大得多的米渣儿般回家的过程,培养学生理解语言文字和感悟按事情发生发展经过进行写作的顺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三篇: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灰雀
学习目标:
1、认识“桦、胸”等5个生字。会写“郊、散”等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教学重难点:
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导入,交流资料
1、出示列宁照片,说说他是谁?利用课前预习收集的资料,谈谈你对列宁的了解。
2、今天要学习的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发生在伟大领袖列宁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
3、板书课题,书空“雀”字笔顺。
二、读通课文,初步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序号。
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重点指导读准“散步”、“胸脯”、“白桦树”。注意“诚”“病”“蹦”读后鼻音。
3、赛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读书竞赛,互相提提意见、帮助别人读得更好。
4、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具体写列宁寻找灰雀、灰雀回到林中的事的? 5、2~13是课文的具体写这件事的,那第1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三、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了解到了什么。
2、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三只灰雀的?找出来读一读。
3、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借助多媒体动画,相机理解“婉转”、“来回跳动”、“惹人喜爱”。
4、教师引读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体会列宁心中的感受,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5、巧妙结尾、设置悬念:第二天,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列宁和小男孩围绕着这只灰雀发生了一段怎样的故事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自主观察本课生字有什么特点。2.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字形的?
3.提醒:本课左右结构的字较多,注意左右比例。独体字“步”、“者”书写时笔画要舒展。4.学生描红、摹写。
5.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贴图导入,激发兴趣
1、贴出三只灰雀在枝头欢歌、跳跃的图画。
2、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爱。列宁每天散步都来到这儿,和它们打打招呼,问候问候它们。可有一天,列宁发现有一只灰雀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儿去了呢?
二、精读课文,感悟真“爱”
1.自由轻声读一读课文 3-10自然段,哪几段是列宁说的话,哪几段是小男孩说的,找一找、读一读。
2.屏幕出示课文3.5.7.9自然段,请大家读列宁的这几句话,仔细体会列宁这些话的意思。
a.学生交流。哪句话特别有体会,可以说一说,也可以把体会到的用朗读来告诉大家。
b.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关心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板书:爱。
3.聪明的孩子,有谁知道灰雀到底到哪里去了?你从课文哪儿看出来的?出示4.8.10段。
a.各自练读这几段话,指名朗读检查。指导读好“一定会飞回来的!”教师运用手势,指导学生加强语气。b.读后体会:这时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
c.男孩为什么要捉走这只灰雀?他对灰雀的喜爱和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有什么不同?小组讨论、发表看法,相互补充,汇报体会。
5.相机小结:列宁的爱是给鸟自由,男孩的爱却夺去了鸟的自由,列宁才是真正的爱鸟!
6.细细体会列宁和男孩的心理感受,分角色朗读3-10自然段。
三、烘托高潮,深入体会
1.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树林,看,它们又在枝头欢唱了。
多媒体投影显示:列宁和小男孩在白桦树旁看着灰雀。2.学习课文11-13自然段,自由朗读体会,3.读了这几段,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交流、提出疑问,如“列宁为什么要问鸟?鸟怎么会说话呢?”等等。
4.小组讨论,解答上面列出的两个关键问题。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列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愿伤害这个可爱的小男孩的心,这就是对孩子的爱!
四、收集故事、积累提高
1.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大家一起来说说。2.收集列宁或其他名人的故事,读一读,开展讲故事比赛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6.小摄影师 教学目标:
1、认识“摄、媚”等8个生字。会写“突、按”等14个生字。认识三种对话的形式。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高尔基对小男孩无比 爱、关怀备至的感情。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重点词句,理解文章内容,体会高尔基热爱儿童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通过对话和细节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的变化。课前准备:教学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1、上节课大家学习了前苏联革命领袖列宁和一个小男孩的故事。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位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和一个小男孩的故事。这个男孩是一个小摄影师。
2、板书课题。读准生字:摄。
3、齐读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4、介绍高尔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大家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词语或句子,请多读几遍。
2、抽读词语。
3、同桌互读,检查是否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指名读文,师生评价。
三、识字写字。
1、小组合作: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2、指导写字:
“卷”字注意上半部分只有两横。“摆”字注意四字在上要变形。“辆”字车字旁最后一笔为提。
3、学生练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认读词语
纸团
墙报
鞠躬
打量
吩咐
摆弄
胶卷转告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秘书
杂志社
二、再读课文,朗读感悟。
1、通过高尔基和小男孩之间发生这样的一件事,你喜欢谁?
2、请同学们快速读文,你觉得高尔基或者小男孩是一个怎样的人?
3、你从哪些地方觉得高尔基是一个非常关心孩子的人?从哪些地方看出小男孩是个有礼貌、会动脑的人?请大家默读课文,边读边划出重点的词句。
4、小组交流。
5、全班交流,抓住重点词句,指导朗读。
①、抓住“鞠躬”、“打量”体会小男孩的机智,对高尔基的崇拜之情。②、从小男孩“咧嘴笑了”到“大哭起来”,说说你表演时体会到小男孩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引导学生从中感受到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之情。
③、抓住“吩咐”、“摆弄”等词体会高尔基任由小男孩的指挥,对下一代的关心和爱护。
④、抓住第11和最后一个自然段,从“赶紧”“大声喊”及人物语言体会高尔基留住小男孩的心情很迫切。
6、朗读悟情。
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课文第1-11自然段的内容。
三、巧妙设疑,续写延伸
1、小男孩会回来吗?
2、高尔基和小男孩再次见面时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请你发挥你的想象力,继续写完这个故事。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奇怪的大石头
学习目标:
1、认识“考、秦”等5个生字。会写“著、藏”等13个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3、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他后来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间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谈话导入
你见过大石头吗?如果你见到一块大石头(教师板画一块大石头)你是否会产生一些疑问?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就对一块大石头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奇怪的大石头》(板书课题)。
二、课文,扫除障碍。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2.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
三、预习,质疑解难。
1.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介绍本文主人公——李四光。2.学生针对课文内容质疑,师生共同解疑。4.认读要写的字。
5、做写字小老师:那几个字容易写错,该怎么写,请你想一想,然后提醒大家。3.各自抄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新词
指名读生字、新词,进一步巩固生字和词语。
二、巨石形象
课文讲的是李四光小时候的事。小时候的他常常和小伙伴们围着一块巨石捉迷藏。让我们到现场去,去看看这是一块怎样的巨石,他们是怎样围着巨石捉迷藏的。
三、好问精神
时间长了,李四光对这块大石头有了疑问。他首先想到的是问老师,李四光会怎么问?老师怎么答的?李四光又会怎么想?同学们读读课文,同桌间演一演。
同桌读、演后挑选学生上台表演。
表演结束后教师问李四光扮演者:“听了老师的回答,你的疑问解决了吗?为什么?”
四、巨石之谜
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他爸爸也说不清。后来这个疑团有没有解开,怎么解开的,请大家读最后两自然段。
a.李四光怎么解开这块孤零零的巨石之来历这一谜团的? b.对这块巨石的研究引导他发现了什么重大成果?
五、读后感想
1.完整地朗读课文。
2.读了这篇课文,大家都会有一些感想,请你和大家交流一下。3.小结鼓励:
孤零零的巨石联系着千万年前地质事件,童年的疑问引发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貌似平常的事件不平常,好奇的童心所发现的问题 可能蕴含着大价值。愿我们小朋友们也有强烈的好奇心,遇事多提问、多思考,不懈探求,去揭开一个个神奇之谜,为国家、为人类作贡献。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12 8* 我不能失信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教学重难点: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哪位同学订阅过《儿童时代》?你知道这份儿童刊物的最早创办者是谁?宋庆龄是怎样的一个人物?
利用自己寻找到的资料,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向大家介绍。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她小时候的故事——《我不能失信》
二、初读感知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顺畅。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3.讨论疏解:
(1)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
(2)完整地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很想去。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学叠花篮,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为了守信就留了下来。
三、分角色朗读
1.交代任务:前后四位学生为一组,分角色朗读,一位读旁白,其余三位分别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先组内练习,然后小组间比赛。
2.组内安排角色,各组练习,教师巡视。3.挑三四个小组进行比赛。4.同学评议,推选优胜组。
四、讨论深化
1.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宋庆龄做得对不对?
2.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你是怎么处理的?读了本文后有何感想。
3.小结:俗话说“一诺千金”,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希望以后大家也能像宋庆龄一样重诺言,守信用。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语文园地二
学习目标:
1、选择一个课外读到的名人故事讲给同学听,培养良好习惯。
2、认真听其他同学讲名人故事,交流读后感想。
3、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力。
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5、自主发现引用人物的对话的三种不同形式。
6、读读背背,收集积累名人名言。培养学生的积累能力。
7、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8、读成语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9、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力。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最近在语文课上我们结识了列宁、高尔基、李四光、宋庆龄等许多名人,课外大家也在读名人故事、寻找名人资料,今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举行一个故事会。
二、分组举行
1.调整座位,各小组围坐在一起。
2.各人先在组内展示自己所画的名人像或图片,简要介绍自己要讲的故事的主人公。
3.交代讲故事、听故事的要求:
三、全班交流
1.各组汇报本组评选出的“故事大王”名单,教师颁奖。2.荣获“故事大王”称号的同学非常荣幸,“故事大王”们肯定愿意让更多的同学听到你的精彩故事。哪位“故事大王”给全班同学 15 讲?
四、畅谈感想
1.听了组内同学讲的名人故事、“故事大王”讲的名人故事,大家有些什么想法? 3.一位位名人是一座座丰碑,他们的崇高思想与品格就像一座座灯塔,让我们将他们的形象永远铭记在心中,从他们身上获得力量,学得智慧,向自己的理想迈进。
第二课时
一、我的发现
1.轻轻读读本题中的三个句子,相互比较,这些句子有何异同。2.出示抄有本题内容的小黑板或实物投影仪显示,学生交流发现。
3.齐读句子、体会。
4.到学过的课文中再找找相应的例子,并说明属于哪一类形式。
二、读读背背
1.我们读了不少的名人故事,了解了名人崇高的品格,生动的事迹,而名人们说过的一些话也闪耀着思想的光芒,多积累一些名人名言,时常回味一下,可以使自己获得启迪,从中汲取力量,今天我们就来学一些。
2.请各人轻声读书上提供的名人名言,把其中的生字拼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3.指名朗读交流。教师相机正音指导。
4.想想这些名言的意思,并且试着放声读出感情。5.指名再读,师生评价。6.齐读巩固。
7.交流各自课前收集的名人名言,有感情地朗读给大家听。
三、总结:你有什么收获?
第三课时
一、学习成语故事:
1.我们汉语中有很多成语都是从历史故事演变来的,一个成语背后包含着一个故事,了解这样的一些故事会使你获得知识,获得教益。今天就来学一个成语故事——《闻鸡起舞》。
2.各自轻声读故事,注意生字的读音,借助注音认真拼读,把故事读通顺。
3.指名朗读,师生共同正音正句。4.各自再读。
5、同桌间试讲。把故事讲给同桌听,相互学习、指正。
6、了解了这个故事,以后我们一看到“闻鸡起舞”这个成语就会想到听到鸡叫就起床练武习艺的祖逖、刘琨。以后说话写作,你想表示珍惜时间、发奋努力这个意思时,就可以用上“闻鸡起舞”这个成语。
7、总结:你有什么收获? 习作 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追忆生活,重温往事,点燃真情,引发学生的倾吐欲望,培养写作兴趣。
2.初步学习“用一件事表达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的写法,并初步学会用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来显露特点,体现个性。
作前准备
结合语文实践活动课,开展“我来夸夸他(她)”的活动。事先有意让学生回忆和收集童年生活中自己熟悉、喜欢的人物特点的材料,然后通过活动,相互交流,相互启发,丰富素材,让作文和生活紧密联系,为习作作好准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我们班有56个孩子,你们个性不同,有的热心助人,爱管“闲事”;有的天真顽皮,活泼可爱;还有的倔强,爱哭、爱闹;有的温柔体贴,善解人意;有的勇敢正直;有的勤劳简朴;有的幽默风趣„„今天,老师给大家提供一个机会,写篇文章来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二、交代任务,选材构思
1.出示要求
◎写一个人的一个特点;
◎用一件事来写;
◎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要能体现人物的特点。
写的人是你身边的人,选择其中一件事来写,这件事必须真实,不能凭空捏造,这件事要能反映人物的特点,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语句要通顺。
2.小组讨论
◎想写谁?让你印象最深的特点是什么?准备选择什么事例?
3.大组交流
◎教师随学生回答相应作评议和引导,有的学生不能准确概括人物特点,可以帮助孩子归纳,也可以板书学生所说的特点。
◎如何把事情写清楚:要注意事情地起因,经过,结果。在写人物时要多写神情、动作、语言、心里描写。要大胆地想象。
三、提供范例,打开思路
1.朗读学生的优秀习作《我的爸爸》
让学生边看听思考:
①写谁?人物有什么特点?
②什么事表现了这一特点和品质?
③哪些细节描写生动地体现来这一特点?
2.交流归纳
四、自拟题目,下笔成文
1、根据刚才的学习讨论,大家可以更好地条理自己的“构思”。题目自拟,但要认真给自己的作文起个题目,老师也提供一些题目,但仅供参考。(《我的同桌》《我的榜样》《任性的表妹》)
2、动草起笔。教师巡回指导。
五、修改誊写。
1、写好后自行修改。
2、教师面批后,誊写习作。
第二教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佳作。
评议,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二、修改问题较多的习作1篇。
1、投影展示习作。
2、评议:
什么地方需要修改?
如:格式、标点、词语的运用、句子是否通顺、选择的事例是否典型、事情的叙述是否清楚„„
三、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誊写1遍。
第四篇: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
第二单元教案
5、山雀
第一课时
月 日 星期 第 节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激发学生观察动物的兴趣,培养他们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抓住山雀说的话,联系上下文,读懂“我”猜想的根据。
三、教学时数:两课时
四、教具准备:生字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有谁见过山雀呢?
谁来说说山雀的样子?(学生可以各抒己见)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2、学生根据自己喜欢学习生字的方式自学生字。
3、教师检查学习生字情况。
三、指导书写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说说课文主要是写什么。
3、理清作者的观察顺序,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山雀的,并说说作者在不同的地方个观察到了什么?
4、引导体会:你从山雀的对话中,你感受到什么?(你喜欢山雀吗?为什么?)
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
5、指导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
五、课外拓展:
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注意它们的动作和叫声,猜一猜它在想什么,会说些什么,并把自己的猜想写下来。
六、课后反思:
6、蜗牛
一、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重点词语的意思和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习作者认真、细致地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4.认识10个生字、会写15个字。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对蜗牛的看法的转变,引导学生感受作者观察事物的细致。
三、教学难点:
品味词语,了解蜗牛的“胆小”,体会不畏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感受作者由嘲笑到“敬佩”的心里变化。
四、教学时间:三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1.引发情趣。2.认识生字。
3.熟读课文。4.整体感知,质疑问难。
二、教学步骤:
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
一、谈话导入:
问:你们见过蜗牛吗?会唱这首童谣吗?
板书课题:蜗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蜗牛》。学生齐读课题。问:你喜欢蜗牛吗?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导入:打开书,看看作者对蜗牛的看法是怎样的?
2.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圈出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认会。3.检查字音掌握情况: 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
三、整体感知:
指名回答:作者对蜗牛有什么看法?
四、质疑:
你有什么问题?(作者为什么会转变看法?)
五、学习生字: 1.自学生字。
2.小组合作学习并检查。3.师生研究难记字: 4.师生研究难写字熟:
(1)分析间架结构,找出最难写的部分。(2)重点观察位置。看看怎样写紧凑。(3)练习书写,展示、互评。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2.抄写生字。
七、课后反思:
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复习、检查字词,理解课文,学习三、四自然段,理解词语,体会蜗牛的“胆小”,有感情地朗读。
二、教学步骤:
一、复习、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1.抽读卡片,巩固读音与字形掌握,强调易错处。2.听写字词。3.学生互查,改错。
二、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知道了作者开始认为蜗牛胆小,还嘲笑它。那么作者从什么地方感受到的呢?默读,画出相关语句。
三、朗读感悟:
指名发言: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蜗牛“胆小”? 同学补充,教师点拨:
1.课件出示学生谈到的语句1,引导学生思考:怎样读出蜗牛胆小的样子? 蜗牛总是藏在圆圆的螺旋形的硬壳里不肯出来。
通过评议、追问、比赛等形式理解“总是”、“藏”、“圆圆的、螺旋形的”、“不肯”等词。使学生感到,蜗牛很少出来,尽管它的壳很安全了,它还是不肯出来。从而感悟到蜗牛的胆小。板书:总是藏不肯出来
2.课件出示学生找出的语句,让学生仔细品读表现蜗牛胆小的词语: 3.板书:
“探”“东张西望”“直到”“没有一点儿”“才”“慢慢”“轻轻”“立即”
4.总结:
板书:出壳前、出壳、回壳。——胆小
5.体会作者感受: 所以作者才怎样想?
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
6.连读3、4自然段。
四、板书设计 蜗牛
出壳前总是藏不肯出来 出壳探、东张西望、直到、没有一点儿、才、慢慢、胆小鬼 回壳轻轻、立即
五、课后反思: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随着作者的观察,了解到蜗牛实在是胆小。下面我们再随着作者感受一下他的敬佩之情从何而来?
二、研读4、5自然段:
1.默读课文4、5自然段,画出最另你敬佩的语句或词语,想想你敬佩它什么?
2.小组交流。
3.小组汇报、学生补充、教师点拨、练习朗读。
(1)不怕难——垂直向上。(慢极了)
(2)不怕重——壳重。(喘气)几十分钟
(3)不怕摔——掉下再上。(挪动)
4.再读4、5自然段,画出表现作者态度的语句,体会感情变化。
不耐烦——担心摔坏——以为畏惧——开始敬佩
5.两人合作朗读:一人读描写蜗牛的语句,一人读描写作者的语句。6.小结:小小的蜗牛面对垂直向上的高墙,经过摔落的打击,却毫不退却,坚持到成功,怎能不让人敬佩?
三、理清写作顺序,理解作者对蜗牛的喜爱。
1.引导思考:文中除了写蜗牛的部分,还写了什么内容? 2.自由读1、2、6自然段,想一想从这几段文字中感受到什么?
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
3.这几段与描写蜗牛有什么关系?不写可以吗?
4.小结:正因为作者平时善于观察,才能感受到蜗牛的“胆小”和“不懈”。才能把蜗牛描写的生动、具体。
四、布置作业: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仔细观察一种动物,仿照课文写一段话。
五、板书设计
蜗牛
蜗牛
我 不怕难——垂直向上。(慢极了)
不耐烦
不怕重——壳重。(喘气)几十分钟
担心摔坏
不怕摔——掉下再上。(挪动)以为畏惧——开始敬佩
六、课后反思:
7、寓言两则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两则成语的寓意,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认读文中8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会写15个生字。指导书写生字:“派、虎、茂”。
二、教学重点:了解寓言的内容,练习有感情、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理解“狐假虎威、鹬蚌相争”的意思是难点。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课时
一、导入激趣: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片关于狐狸和老虎的语言故事:
板书:狐假虎威
齐读课题;质疑:有什么问题吗?(“假”什么意思?)
导入:下面我们就一起看看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采取自己喜欢的办法解决这些不认识的字。2.标出自然段。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纠正字音,同时思考:课文讲的是什么事? 4.再读课文,思考:“假”可能是什么意思?
5.是吗?你再把最后一节好好的读一读,想一想。(生读“狡猾的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看出来了吗?这里的“假”是什么意思?(学生可能会猜到是“借”的意思。)
6.为什么你确定是“借”,让学生结合故事内容谈理由:
7.查字典,我们来看看字典中有没有“借”的意思。(学生迅速查字典生回答)
8.这下我们明白了,“狐假虎威”的“假”是借用的意思,狐狸借用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了。查字典确定“假”的意思(板书:借。)
三、理解感悟:
1.初读课文之后,你感受到故事中的狐狸怎样?
2.默读课文,边读边想:你从文中的哪些语句中感受到狐狸的狡猾? 3.小组交流、讨论、并研究怎样读出这些句子的语气。4.小组汇报、品味语言、教师点拨、研究朗读。
(1)感悟课文第2自然段:
“骨碌碌一转”“扯着嗓子”:表演:什么样?狐狸这时心里想什么?
“你敢吃我?”怎样读?
出示:“你敢吃我?”“你敢吃我?”狐狸再什么情况下说的这句话?读一读第一自然段,想像一下当时的情景和狐狸、老虎的心理。探究哪中读法更合适? 7
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
练习、评议。
(2)感悟第3自然段:
“老天爷”是什么人?狐狸是说话时什么语气?
3)感悟第4自然段中狐狸说的话:
4)表演感悟狐狸的动作神态。
其他的小朋友当导演,看看他们表演得对不对。
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这些词什么意思?
5.总结归纳:我们不仅从语言上,也从动作神态上感受到狐狸的狡猾。它假借老虎的威风吓跑了百兽。人们就用“狐假虎威”这个词语比喻一种人,什么样的人呢?(自己没有本领,却仗着别人的势力欺压人的人。)6.分角色朗读(表演)课文。
7.拓展思维:接着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呢?想一想,说一说。
8、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1.、学习《鹬蚌相争》,了解内容,理解寓意。2.编排课本剧,通过表演、评议理解语言,体会感情。3.改编课本剧,鹬和蚌如何能不被渔翁抓住。4.认读生字、指导书写。
五、课后反思
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
8、好伙伴
一、教学要求:
1、学习本课的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读懂课文,明白马哈多看着他的两个好伙伴,为什么激动得流下了眼泪?
2、独立阅读,了解“好伙伴”的表现,抓住重点,体会动物的可爱
3、体会乌鸦与猎狗间互相关心、爱护的深情。
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喜爱
二、重难点、关键
抓住“好伙伴”的表现,体会它们之间如亲人般互相关心、爱护的深情。
谈话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伙伴》,(板书:伙伴),我们来回忆一下课文讲了关于伙伴的哪些事。(生回答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随生回答板书:马哈多
猎狗 伙伴 乌鸦
师:发生在猎人马哈多、猎狗、乌鸦三个好伙伴之间的故事,给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师: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再来好好的读读课文吧!请同学们把书打到52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生自由读课文)
二、细读文本,升华感动
师:读着课文你有没有被具体的内容所深深的打动以至于想说点什么? 师:看来,我们真的是被三个好伙伴的故事深深的感动着,下面就请大家默读课文,看看那些地方使你深受感动,勾画出相关的语句,并想一想为什么使自己感动。
(学生默读课文,勾画感动)
师:好了,如果你有了感动就找你小组的伙伴说一说,把感动传递给他。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感动)
师:好了,谁愿意把你的感动与大家说一说,让大家分享?
(1)第二段:“马哈多把受伤的乌鸦带回了家,给它抹药,帮它养伤。”
学生读后谈感动,从哪些词体会到马哈多对乌鸦的关爱?抓住带回家、抹药、养伤来理解。
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
师:是呀,交朋友就得用真诚打动对方,就得用心去交。板书:用心交。
2)第三段:“马哈多和猎狗外出护林,乌鸦就守在家里。护林回来,乌鸦‘哇哇’地叫着迎接他们,日子过得很富有诗意。”学生读后谈感动。
师:你怎样理解富有诗意?
师:从中你体会到三伙伴在一起相处得怎么样?
师:是呀,好伙伴在一起生活会很幸福,很开心。板书:幸福、开心。
(3)第四段:“马哈多两天两夜都没见到可爱的猎狗了。他很担心,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像得了一场大病。”学生读后谈体会。
师:你生过大病吗?当时你心里感觉怎样?你能想象得到马哈多当时的心情吗?
师:你能把这种担心牵挂之情读出来吗?
感情朗读这一段。
(4)第五段:“‘猎狗你究竟在哪里呀?’马哈多抬头望望乌鸦,那乌鸦也飞出飞进,焦急不安。”学生读后谈感动。
师:焦急不安是什么意思? 师:你能把那种焦急不安读出来吗?
重点指导“猎狗你究竟在哪里呀?”这句话。多找几个同学来读,读后学生之间进行评价。读出那种焦急不安之情。
出示:猎狗你究竟在哪里呀?
乌鸦叼着肉在前面飞,马哈多紧紧地在后面追。他要去看个究竟。
师:读读这两句话,你知道究竟在两个句子中意思吗?
师:像这样同一个词在不同的句子中意思不一样,叫做一词多义的现象。回忆一下在我们平时的学习中有没有遇到过这种一词多义的现象。谁能举一个例子?(学生举出一词多义的现象)
(5)第八段:“乌鸦怕它饿死,就一次一次地给它送食物。”学生读后谈感动。
师:你怎样理解“一次一次”?
师:是呀,好伙伴就该互相关爱,互相帮助。板书:互相关爱、互相帮助。6)第九段:“马哈多看着他的两个好伙伴,激动得流下了眼泪。”学生读后谈感动。
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
师:马哈多心理在想什么?
师:是呀,拥有这样的两个好伙伴怎能不让人感动呢?
四、回忆全文,质疑问难
师:刚才,同学们畅谈了感动,愿意与老师合作把这种感动读出来吗?
师:你们来读使你感动的地方,我来读剩下的部分。
师:读完三个好伙伴的故事,我们沉浸在感动中,再读读课文看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生再读全文,质疑问难,全班解决)
师:读到这里你是不是对“伙伴”有了更深的理解?你能用一句话说说你对“伙伴”的理解吗?
五、故事扩展
师:生活中什么样的伙伴才是真正的好伙伴呢?
语文百花园二
一.教学目标:
通过说绕口令的练习继续学说普通话;通过补充完整句理解因果关系的句子,知道因果关系句子间的联系,掌握因果关系句子的特点,发展学生语言;继续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和按要求积累词语的能力;通过阅读练习,使学生了解观察日记的格式,发展学生的想象力;通过介绍动物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二,教学准备:词语 三,教学时间:三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你们说过绕口令吗?你会说哪个?说给大家听一听。二.练习说绕口令: 1.课件出示绕口令
(一):
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
读。重点练习这两个字。
7.课件出示绕口令
(二),方法同上,注意“拉”“那”“两”“辆”的声母和韵母的发音。
8.引导学生总结发现:说绕口令有什么好处?(纠正普通话、区分易混声母和韵母)
9.激发学生收集和练习绕口令的积极性:请同学们课余时间去收集和练习说绕口令,准备绕口令比赛。三.把句子补充完整:
1.课件出示两个句子:
“因为”和“所以”是什么关系? 2.思考横线上缺少的是哪部分? 3.填写缺少的部分。
4.指名读填好的语句,评议对错。
5.引导学生拓展练习:你还会说这样的语句吗?试一试。四.读读背背:
五.我的采集本:
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
填空读词。
6.拓展积累:你还知道那些带有动物名字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谈话引入: 的习惯吗?读一读语文天地中的观察日记吧!二.阅读观察日记:
小作者都观察到了什么?读一读、画一画。的过程,培养学生理解语言文字和感悟按事情发生发展经过进行写作的顺序。提
第三课时
一.谈话引入:
2.既然喜欢,那你们一定对这些动物有比较多的了解,想不想把你了解到的介绍给同学们听? 二.自由介绍喜欢的动物
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
2.指名说:你想介绍动物的什么?
整体(大小、胖瘦、颜色)
外形、局部(头、身子、四肢、尾巴)
吃乖巧
习性、喝性格淘气
睡勇敢
——学写观察日记:
把我们平时观察到的动物写出来呢?我们也来学习写一篇观察日记吧!
气。
4.学生课堂练笔。
四.布置作业:完成观察日记。
五.拓展学习:观察其他动物或植物,养成写观察日记的好习惯。
六、课后反思: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练习题
班级: 姓名: 得分:
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
一、读拼音,写词语:
shan que zhenɡ qu ken dinɡ can lan
wa pian
()()()()()
nai xin wei rao tanɡ xia cai xianɡ
zhui ɡan
()()()()()
Tao pao
fu jin lin ju ruan yinɡ
chu jiao
()()()()()Ji xu
dan xiao
nao dai dinɡ duan
nan mian()()()()()
shu xi
pa xia
mao mi xun zhao pu mie()()()()()
huai yi hai pa zhu rou chao nao
hu jia hu wei()()()()()
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下面画“——”。
耐心(nài àin)缠绕(rào yào)猜测(cè chè)坚硬(yìng)寻找(xún yīn)肉饼(ròu yòu)巡逻(xún xìn)触角(chù chǔ)
三、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不动()假()威 神气()()半()半()大()大()()张()望()来()去()头()尾 鹬蚌()()
四、写3个带有动物的成语:
五、把句子补充完整。
因为(),所以今天才迟到了。因为(),所以()。
六、课后反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一二单元质量检测试题
时限:80分钟
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
班级_____ 姓名_____ 等级_____
积累运用(37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我一定能写好!(8分)jiāo ào wán shuǎ fān gǔn shú xī()()()()jì xù chǎo nào hú jiǎ hǔ wēi()()()()
二、火眼金睛,辨字组词。(8分)
仰()慌()猜()班()
迎()谎()睛()斑()杆()潮()鱼()免()
竿()嘲()渔()兔()
三、我会填。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6分)例:尾巴长长的 例:雪白的浪花 泡泡()()的沙滩 牛角()()的大海 天空()()的草地
四、补充完整。(12分)
守株()()呆若()()画龙()()狗()()墙 打草()()鼠目()()
亡羊()()狐假()()鹬蚌()()
2、小妹妹是那么________,那么________。
因为______________,所以我今天没有到公园去游玩。
五、照样子,学写比喻句,注意加点的词语。(3分)
例:孤山东边的白堤和西南的苏堤,就像两条绿色的绸带,轻柔地漂浮在碧水之上。
1、中秋节晚上,一轮明月宛如________悬挂在空中。
2、你看,小鸟背上的羽毛绿绿的,仿佛__________。
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
3、_____________好像___________。阅读理解(33分)现代文阅读
一、课内阅读(12分)
若是扇得好,一个(),还会裂成两三个玲珑的(),()。有时吹得()了,扇得()了,这脆弱的球儿,会扯得(),颤巍巍的,光影零乱。
1、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光影零乱: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选自于课文《 》,是著名作家_____写的。
4、这段话从_____和_____两种情况,写出了肥皂泡的美丽、神奇。
二、课外阅读(13分)
(一)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爱花城
我刚到花城,便陶醉在花的海洋里……
记得,春节时节,那昂立枝头的就是被誉为“英雄花”的木棉花。它色彩鲜艳,蓬勃向上,给人以坚定、凝重、朴实的感觉。当热风吹走带有几分寒意的春季时,花城已成为白兰花的天地了。
我漫步在白兰花盛开的树下,陶醉在白兰浓郁的清香里。继白兰花之后,最美的要数凤凰花了。它的花似红云,像彩霞,一枝枝,一片片,开满了枝头,看上去一片火红,像一团正在燃烧的火。
秋风飒飒,群花中的佼佼者,当然要数菊花了。当我走进菊花园中,不禁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瞧!菊花有红的、白的、黄的、紫的,还有黑里透黄的……色彩各异,五颜六色。菊花的姿态更美,有的倒挂枝头,有的一枝独秀,有的千朵成群……真是千姿百态啊!
一阵北风吹过,百花凋零。路边似乎已看不到什么花了,其实不然,在每家的窗台上,不正有一盆亭亭玉立的水仙花?它那碧绿的叶子衬托着白黄色的小 17
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
花,散发出芬芳,越发惹人喜爱。
啊!我爱花城,我爱花城的一年四季,我更爱把花城点缀得如此绚丽的人们!
1、本文共有()个自然段,是按______________ 的顺序来写的。
2、把“在每家的窗台上,不正有一盆亭亭玉立的水仙花?”这句话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根据下列提供的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下来。
(1)眼睛看着复杂纷繁的景象而感到迷乱。()(2)形容可看的东西太多,看不过来。()
(3)形容女子体态修美或花木等形体挺拔。()
4、第四自然段,作者写了菊花的_____ 和_____。
5、用“ ”画出描写菊花色彩各异,五颜六色的句子。用“___ ”画出描写菊花千姿百态的句子。
古诗文阅读(8分)
一、我会填。
1、篱落疏疏一径深,____________。
2、采得百花成蜜后,____________?
3、课外,你还背过描写动物的古诗有《 》,你最喜欢诗中____________这一句。
二、我会连线。
江流石不转 《听弹琴》 杜甫 细语人不闻 《竹里馆》 王维 明月来相照 《拜新月》 刘长卿
静听松风寒 《八阵图》 李端习作天地(25分)
同学们,课外活动时,你一定玩儿得很开心吧!把你是怎样玩儿的写出来,要注意把玩儿的过程中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写具体。
第五篇: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灰雀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认识“桦、胸”等5个生字。会写“郊、散”等12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
教学重难点:
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1.出示列宁照片,说说他是谁?利用课前预习收集的资料,谈谈你对列宁的了解。
2.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简介列宁。今天要学习的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发生在伟大领袖列宁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
3.板书课题,书空“雀”字笔顺,提示“雀”字是从描摹鸟的体形而造出的象形字。
二、合作交流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序号。
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重点指导读准“散(sàn)步”、“胸(xiōng)脯(pú)”、“白桦(huà)树”。注意“诚”“病”“蹦”读后鼻音。
3.赛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读书竞赛,互相提提意见、帮助别人读得更好。
4.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具体写列宁寻找灰雀、灰雀回到林中的事的?
2-13是课文的具体写这件事的,那第1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三、品读体验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了解到了什么。
2.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三只灰雀的?找出来读一读。
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借助多媒体动画,相机理解“婉转”、“来回跳动”、“惹人喜爱”。
3.教师引读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体会列宁心中的感受,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4.巧妙结尾、设置悬念:第二天,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列宁和小男孩围绕着这只灰雀发生了一段怎样的故事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四、巩固延伸
1.学生自主观察本课生字有什么特点。
2.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字形的?
3.提醒:本课左右结构的字较多,注意左右比例。独体字“步”、“者”书写时笔画要舒展。
4.学生描红、摹写。
5.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等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
教学重难点: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贴图导入,激发兴趣
1.贴出三只灰雀在枝头欢歌、跳跃的图画。
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爱。列宁每天散步都来到这儿,和它们打打招呼,问候问候它们。可有一天,列宁发现有一只灰雀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儿去了呢?
二、品读体验
1.自由轻声读一读课文 3-10自然段,哪几段是列宁说的话,哪几段是小男孩说的,找一找、读一读。
2.屏幕出示课文3.5.7.9自然段,请大家读列宁的这几句话,仔细体会列宁这些话的意思。
a.学生交流。哪句话特别有体会,可以说一说,也可以把体会到的用朗读来告诉大家。
b.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关心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板书:爱。
3.聪明的孩子,有谁知道灰雀到底到哪里去了?你从课文哪儿看出来的?出示4.8.10段。
a.各自练读这几段话,指名朗读检查。指导读好“一定会飞回来的!”教师运用手势,指导学生加强语气。
b.读后体会:这时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
c.男孩为什么要捉走这只灰雀?他对灰雀的喜爱和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有什么不同?小组讨论、发表看法,相互补充,汇报体会。
5.相机小结:列宁的爱是给鸟自由,男孩的爱却夺去了鸟的自由,列宁才是真正的爱鸟!
6.细细体会列宁和男孩的心理感受,分角色朗读3-10自然段,三、烘托高潮,深入体会
1.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树林,看,它们又在枝头欢唱了。
多媒体投影显示:列宁和小男孩在白桦树旁看着灰雀。
2.学习课文11-13自然段,自由朗读体会,3.读了这几段,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交流、提出疑问,如“列宁为什么要问鸟?鸟怎么会说话呢?”等等。
4.小组讨论,解答上面列出的两个关键问题。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列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愿伤害这个可爱的小男孩的心,这就是对孩子的爱!
四、巩固延伸
1.学了这篇课文,你发现了什么?大家一起来说说。
2.收集列宁或其他名人的故事,读一读,开展讲故事比赛
板书:
5、灰雀
(惹人喜爱)
列宁
男孩
教育
知错就改
小摄影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摄、媚”等8个生字。会写“突、按”等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1.上节课大家学习了前苏联革命领袖列宁和一个小男孩的故事。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位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和一个小男孩的故事。这个男孩是一个小摄影师。
2.板书课题。读准生字:摄(shè)。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摄影”是怎么回事,“摄影师”是干什么的人。
3.出示教学挂图,学生交流高尔基生平情况,教师相机补充讲解。
二、合作交流
1、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
2、检查朗读情况
3、给课文标好自然段序号,提醒学生课文共15段,小摄影师给高尔基写信的那部分内容属于第1自然段。
4、交流学习疑难,相机指导学生朗读该词、句所在段落,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初步疏解课文字、词障碍。
5、齐读全文后,完整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6、小组合作,想办法记住生字字形。
7、交流识记方法。
三、总结: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正确读写“突然、立刻、人行道”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高尔基对小男孩无比慈爱、关怀备至的感情。培养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体会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高尔基对小男孩无比慈爱、关怀备至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说话练习
1.巩固词语
纸团
墙报
鞠躬
打量
吩咐
摆弄
胶卷
秘书
杂志社
转告
2.用上以上词语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品读体验
1.以小组为单位,组长为导演,安排组员分角色朗读、表演课文第1—11自然段的内容。
提醒:以课文内容为剧本,找出描写动作、神态的重点词语,边做动作边朗读。
2.教师分组巡视、指导朗读、表演。
3.挑选一组学生上台表演,根据表演情况,相机指导理解几处重点语句。
a.点评学生表演的动作。相机理解“鞠躬”、“打量”、“摆弄相机”、“赶紧站”等词语。
b.从小男孩“咧嘴笑了”到“大哭起来”,说说你表演时体会到小男孩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引导学生从中感受到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之情。
c.抓住高尔基的反应,尤其是“吩咐”二字,展开讨论,体会到他对下一代的宽厚慈爱和关怀。
d.引读第10自然段,注意高尔基的神态动作,指导读好句子:“孩子,回来!我给你胶卷,我这儿有很多胶卷。”让学生反复朗读好这句话,从中感受到高尔基多么想留住小男孩,帮助孩子拍成这张照片,实现他美好的愿望。
4.练习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读出对话的不同语气。
三、巧设疑问,升华感情
1.提问:小男孩会回来吗?
2.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求联系全文,在课文中找出自己的依据。
3.高尔基希望孩子来吗?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话,抓住“不过”、“一定”等词表示的前后态度上的转变,再次深切感受他对少年儿童的关怀和深深的爱。
四、巩固延伸
1.小男孩匆匆赶往高尔基的办公室,再次见面时他们会说写什么?做些什么呢?请你展开想想,接着往下编写这个故事,同学间相互交流。
板书:
6、小摄影师
小男孩
高尔基
扔纸团
请进来
忘胶卷
给胶卷
热爱崇敬
关心爱护
奇怪的大石头
学习目标
认识“考、秦”等5个生字。会写“著、藏”等13个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3.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他后来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间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
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你见过大石头吗?如果你见到一块大石头(教师板画一块大石头)你是否会产生一些疑问?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就对一块大石头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奇怪的大石头》(板书课题)。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
二、合作交流
1.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介绍本文主人公——李四光。
2.学生针对课文内容质疑,师生共同解疑。
3.认读要写的字。
4.争做写字小老师:那几个字容易写错,该怎么写,请你想一想,然后提醒大家。
5.小组互相检查生字词。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考、秦”等5个生字。会写“著、藏”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他后来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间的关系,认识好奇心在发明创造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认识好奇心在发明创造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新词
指名读生字、新词,进一步巩固生字和词语。
二、品读体验
1、感知巨石形象
课文讲的是李四光小时候的事。小时候的他常常和小伙伴们围着一块巨石捉迷藏。让我们到现场去,去看看这是一块怎样的巨石,他们是怎样围着巨石捉迷藏的。
如果使用电脑多媒体课件的话,继续演示李四光围着大石头躲闪,大石头遮住了李四光,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找不到他的情形,引导学生根据内容描述。
2、感受好问精神
时间长了,李四光对这块大石头有了疑问。他首先想到的是问老师,李四光会怎么问?老师怎么答的?李四光又会怎么想?同学们读读课文,同桌间演一演。
同桌读、演后挑选学生上台表演。
表演结束后教师问李四光扮演者:“听了老师的回答,你的疑问解决了吗?为什么?”
3、解开巨石之谜
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他爸爸也说不清。后来这个疑团有没有解开,怎么解开的,请大家读最后两自然段。
读后讨论。
a.李四光怎么解开这块孤零零的巨石之来历这一谜团的?
b.对这块巨石的研究引导他发现了什么重大成果?
四、巩固延伸
1.完整地朗读课文。
2.读了这篇课文,大家都会有一些感想,请你和大家交流一下。
3.小结鼓励:
孤零零的巨石联系着千万年前地质事件,童年的疑问引发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貌似平常的事件不平常,好奇的童心所发现的问题可能蕴含着大价值。愿我们小朋友们也有强烈的好奇心,遇事多提问、多思考,不懈探求,去揭开一个个神奇之谜,为国家、为人类作贡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7-7课时
中心小学左计虎提供 8* 我不能失信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1.哪位同学订阅过《儿童时代》?你知道这份儿童刊物的最早创办者是谁?宋庆龄是怎样的一个人物?
利用自己寻找到的资料,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向大家介绍。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她小时候的故事——《我不能失信》(板书课题)。
二、品读体验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顺畅。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
3.讨论疏解:
a.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b.文中讲到了哪几个人?他们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爸爸
伯伯家
宋庆龄
妈妈
小珍
c.完整地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很想去。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学叠花篮,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为了守信就留了下来。
三、合作交流
1.交代任务:前后四位学生为一组,分角色朗读,一位读旁白,其余三位分别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先组内练习,然后小组间比赛。
2.组内安排角色,各组练习,教师巡视。
3.挑三四个小组进行比赛。
4.同学评议,推选优胜组。
三、巩固延伸
1.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宋庆龄做得对不对?
2.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你是怎么处理的?读了本文后有何感想。
3.小结:俗话说“一诺千金”,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希望以后大家也能像宋庆龄一样重诺言,守信用。
板书:
8* 我不能失信
爸爸
伯伯家
宋庆龄
妈妈
小珍
诚实守信
语文园地二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选择一个课外读到的名人故事讲给同学听,培养良好习惯。
2、同时认真听其他同学讲名人故事,交流读后感想。
3、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力。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力。
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最近在语文课上我们结识了列宁、高尔基、李四光、宋庆龄等许多名人,课外大家也在读名人故事、寻找名人资料,今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举行一个故事会。
二、合作交流
1.调整座位,各小组围坐在一起。
2.各人先在组内展示自己所画的名人像或图片,简要介绍自己要讲的故事的主人公。
3.交代讲故事、听故事的要求:
4.各组汇报本组评选出的“故事大王”名单,教师颁奖。
5.荣获“故事大王”称号的同学非常荣幸,“故事大王”们肯定愿意让更多的同学听到你的精彩故事。哪位“故事大王”给全班同学讲?
三、巩固延伸
1.听了组内同学讲的名人故事、“故事大王”讲的名人故事,大家有些什么想法?
2.一位位名人是一座座丰碑,他们的崇高思想与品格就像一座座灯塔,让我们将他们的形象永远铭记在心中,从他们身上获得力量,学得智慧,向自己的理想迈进。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自主发现引用人物的对话的三种不同形式。
3、读读背背,收集积累名人名言。培养学生的积累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品读体验
我的发现
1.轻轻读读本题中的三个句子,相互比较,这些句子有何异同。
2.出示抄有本题内容的小黑板或实物投影仪显示,学生交流发现。
3.齐读句子、体会。
4.到学过的课文中再找找相应的例子,并说明属于哪一类形式。
读读背背
1.我们读了不少的名人故事,了解了名人崇高的品格,生动的事迹,而名人们说过的一些话也闪耀着思想的光芒,多积累一些名人名言,时常回味一下,可以使自己获得启迪,从中汲取力量,今天我们就来学一些。
2.请各人轻声读书上提供的名人名言,把其中的生字拼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3.指名朗读交流。教师相机正音指导。
4.想想这些名言的意思,并且试着放声读出感情。
5.指名再读,师生评价。
6.齐读巩固。
7.交流各自课前收集的名人名言,有感情地朗读给大家听。
二、总结:你有什么收获?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读成语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读成语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教学过程:
一、品读体验
1.我们汉语中有很多成语都是从历史故事演变来的,一个成语背后包含着一个故事,了解这样的一些故事会使你获得知识,获得教益。今天就来学一个成语故事——《闻鸡起舞》。
2.各自轻声读故事,注意生字的读音,借助注音认真拼读,把故事读通顺。
3.指名朗读,师生共同正音正句。
4.各自再读。
同桌间试讲。把故事讲给同桌听,相互学习、指正。了解了这个故事,以后我们一看到“闻鸡起舞”这个成语就会想到听到鸡叫就起床练武习艺的祖逖、刘琨。以后说话写作,你想表示珍惜时间、发奋努力这个意思时,就可以用上“闻鸡起舞”这个成语。
二、总结: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