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物理教学设计与课堂实录
篇一: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案例
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案例
新课程提出了三维教学目标,注重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从理论上说,这两者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任何目标和它的实现方式都是不可分离的。很难设想单纯传授知识型的教学方式能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因此,探究式教学是实现三维目标的必然要求。
新课程提出了三维教学目标,注重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从理论上说,这两者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任何目标和它的实现方式都是不可分离的。很难设想单纯传授知识型的教学方式能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因此,探究式教学是实现三维目标的必然要求。
但是探究式教学受到多种条件限制,尤其在高中阶段,学生学习任务重,升学压力大,许多教师感到在高中实施探究教学有很多困难。这就需要根据正确理解科学探究和探究式教学。探究是一种复杂的学习活动,它涉及到观察现象;提出问题;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资源以便了解已有的知识;设计调查和研究方案;根据实验证据来核查已有的结论;
学习者围绕科学性问题展开探究活动。
学习者要优先考虑证据,证据可以帮助他们解释科学性问题并对提出的解释予以评价。学习者要从证据中提炼出解释,对科学性问题做出回答
学习者通过比较其他的解释,特别是那些体现出科学性理解的解释,来评价他们自己提出的解释。
学习者要交流和论证他们所提出的解释。
首先是观念层面,科学探究体现着现代科学观。科学不是已经完成和固化了的知识体系,而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永无止境的探究过程。科学的知识体系在探究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变化,许多科学的结论是待证伪的,是在发现新的证据之后需要修正的。
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尚且如此,对学生而言,其个体的认识也需要在探究过程中不断发展和改变。因此,学习物理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转变对自然界的原有认识和观念的过程,是一个自觉的实现观念自我更新的过程。
科学探究是科学家群体在长期探索自然规律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有效的认识和实践方式,其中最重要的是科学思维方式,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科学思想方法。
当代科学教育理论认为,科学探究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有一些可辨别的要素,如提出科学问题,建立假设,搜集证据,提出理论或模型,评估与交流等,这些都是科学思想和工作方式的体现。
在物理课程标准中,根据这些要素提出了对学生理解科学探究和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的要求。任何实验探究过程都需要一定的操作技能,如控制变量、使用仪器、记录和处理数据等。从以上分析可见,除了第三个层面要求学生必须动手实验之外,前两个层面都可以体现在物理教学过程之中。
用科学探究的思想指导高中物理教学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用科学探究的思想指导物理教学不是忽视物理知识的学习,而是注重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自主建构过程.科学探究与知识的建构是在同一过程中发生的。
在物理教学中,如果我们尝试运用知识维模型来指导教学过程,将科学探究真正作为科学知识建构过程中的一个必经途径,不论是引导学生自主开展科学探究活动,还是展示科学家在解决问题中的探究过程,都努力使学生的认识过程按照知识建构的科学模式发展,以此指导学生的思维活动,使之在探究过程中自觉地建构合理的知识体系,形成科学的价值判断,就可以实现物理教学中知识与过程的统一。可以预测,这种教学将会使学生获得最大的发展。我们将建立在上述理论和模型基础上的教学称为探究—建构式教学。
传统教学设计----以教师为中心 1.确定教学目标 2.分析学生特征
3.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和教学顺序 4.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征确定教学难点 5.选择和制定教学策略 6.选择与设计教学媒体 7.进行教学评价
优点:目标明确,能充分发挥教师作用,传授知识量大。
缺点:以教师为中心,强调教而忽视学,教得多而学生真正学到得少。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很难发挥。
现代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生为中心
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作用
强调“合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
强调对学习环境的设计
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习
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
优点: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的主动性可以得到充分发挥,有利于培养创造性人才。缺点:对教师和学生要求高,知识教学效率较低
教学设计步骤
确定教学目标
分析教学内容——确定焦点问题
分析学生状况——创设问题情境
选择和设计指导学生探究的教学策略
选择和设计指导学生建构知识的教学策略
反思与评价
创设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确定焦点问题
引导学生围绕焦点问题展开探究活动
评价与交流探究结果
新知识的应用:解决焦点问题
新知识的拓展
案例一力的合成一、前测设计与分析 1.前测的设计
学生常见到物体受多个力的情况,在初中学过初步的力的合成知识。通过本测试了解学生对力的合成的前认知。2.前测题
1.合力和分力是否可以相互代替? a.可以b.不可以
2.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两个力能不能进行力的合成? a.能 b.不能
3.合力一定大于分力吗? a.一定大于 b.不一定大于 4.怎样求两个分力的合力?
a.相加b.相减c.相加或者相减 d.其它方法
在初中时学过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成。学生对于两个力同向和反向时力的合成掌握的比较好,而对于成一定角度的力的合成存在错误认识,认为只存在相加或相减的情况。当给出学生力的示意图时,学生才会考虑两个成一定角度的力合成时,能不能直接相加、相减的问题。
二、教学设计 1.知识内容分析
力的合成是在学生学习力的概念和常见力的基础上研究多个力的合成问题。依据等效思想,在实验基础上得出矢量运算普遍遵守的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矢量运算始终贯穿在高中物理知识内容的全过程中, 具有基础性和预备性, 为以后学习速度、加速度、位移、动量等矢量运算奠定了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矢量概念是高中物理教学中引进的重要概念之一, 是初中知识的扩展和深化。2.学生分析
学生对力的概念有较深刻的认识;学生已掌握了力的图示法;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通过前测,发现学生存在一些错误概念和学习困难。对于力的合成,存在着错误的认识:力的合成就是两个力相加或相减,合力一定比分力大。在理解力的矢量性和掌握用图示法处理问题的方法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3.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原认知,在学生原有认识的基础上建构科学知识。在初中物理中, 学生只学习了同一直线上的力的合成,“代数和”的运算在学生头脑中已成定势, 造成了学生思维断层, 因此理解平行四边形定则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突破思维定势、降低思维难度是本节教学的关键。
考虑到学生存在的困难,针对学生的错误概念,教学时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物体受到两个力的情况出发,引导学生用力的图示表示出两个力。首先分析两个力在同一直线的情况,学生利用初中知识,很容易用“代数法”求出两个力的合力,教师引导学生用“作图法”求两个力的合力,为后面探究成一定角度力的合成时采用“作图法”求合力奠定基础。接着,分析成一定角度的两个力的合力,学生会发现运用相加或相减的代数法有问题,产生了认知冲突,激发了学习的内在动机。由于刚才已经用图示表示出两个力,学生就会考虑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合成时可以作图法求合力,成角度时是否可以用作图法求合力?如何求合力?从而引出学生的探究活动,探究成一定角度的两个力合成的规律。探究结束后,教师帮助学生整理探究过程得到的结论,得出平行四边形定则。
日常生活中物体往往受到多个力,需要继续深入研究多个力合成的情况,学生在掌握两个力合成的基础上,很容易探究多个力合成的方法。4.教学步骤
第一步,创设问题情境。由于学生初中学过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成,学生很容易求出两个力的合力。分析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力,学生会发现当两个力成角度时,运用相加或相减的代数法有问题,产生了认知冲突。由此引出焦点问题:如何求成一定角度的两个力的合力?
第二步,围绕焦点问题设计探究活动:
首先引导学生考虑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合成时可以作图法求合力,成角度时是否可以用作图法求合力?如何求合力?从而引出学生的探究活动,探究成一定角度的两个力合成的规律。指导学生通过设计和进行实验,观察、记录并分析处理数据,得出结论。
第三步,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明确力的合成时的规律---平行四边形定则。
第四步,在得出了两个力合成的规律基础上进一步扩展,日常生活中物体往往受到多个力,需要继续深入研究多个力合成的情况,学生在掌握两个力合成的基础上,探究多个力合成的方法。
第五步,明确力的矢量性,了解平行四边形定则是任何矢量合成时都遵守的定则。
三、教学实施过程与分析
四、评价与反思
1.分析同一直线上两个力合成时,学生很容易得出答案,教师仍要求学生用“作图法”求合力,目的是为后面探究过程中学生在处理成角度的力的合成时作以铺垫,给学生的探究活动降低难度。学生对于用作图法处理数据,寻找规律的方法并不常用,如果不经提示学生很难想到这种方法。
2.教学设计要分析学生的具体情况,包括学生的前认知和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和问题的梯度,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探究来解决问题。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根据学生的情况采用了适当的教学策略。3.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模型进行研究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方法。研究问题时,教师要逐步培养学生科学抽象的能力。
4.矢量性对于学生来说,第一次接触,学生很难想到平行四边形定则。在探究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可以和学生一起共同讨论实验结论。
案例二 原子结构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了解人类认识原子结构的历史进程
知道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过程与方法:
了解α粒子散射实验的实验过程及现象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建立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帮助学生了解物理学认识客观世界的“现象-假设(解释现象)—模型-新的实验现象—新假说—新模型”这样一种不断证伪,不断接近事物本质的研究方法
教学重点:
由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分析原子结构,建立正确的原子模型
教学难点:
引导帮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原因,建立正确的原子及原子核模型,物理学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
教学设计:
学生已经了解原子是由原子核及核外电子组成,也知道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但对原子内部的情况仍缺乏认识。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重点是通过了解物理学史上的实验认识原子的内部结构,建立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在教学过程中,按照古希腊对于原子的论述、17世纪科学家对原子的认识、汤姆生发现电子、提出原子的枣糕模型、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原子核式结构这一物理学史的演进,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的讨论,让学生去思索探究原子的核式结构,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原子模型。
因为在中学物理实验条件下有些实验不能实际操作,因此,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动画 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实验现象。
结合实验,让学生了解汤姆生、卢瑟福、玻尔等物理学家生平事迹,培养学生以事实为依据,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
教学用具: 阴极射线管、磁铁、多媒体教学系统 ? 教学过程:
创设问题情境
请同学回忆关于物质组成的知识: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原子的内部结构是看不见的,科学家们是怎样得到这些结论的?
自古以来,人类一直想从千变万化的自然现象中找到如何认识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从而知道各种物质来源于何处?它们是由什么东西组成的?人类早期对物质结构的认识影响最大的要算由德谟克利特首先提出的“原子说”,他认为万物皆由大量不可分割的微小物质粒子组成,这种粒子被称为原子(希腊文“不可分割”之意)。于此同时,德谟克利特还认为“原子”具有不同的性质。这就是说,在大自然中能够同时存在各种各样的原子。有些原子很轻,空气和其它各种气体就是由这类轻原子所组成的。相比之下,液体中的原子要重一些,它们虽然相互粘连在一起,但仍能流动,故液体具有体积不变而形状可任意改变的特性。至于固体中的原子,一定是更大、更重的。它们相互结合得更紧密,同圆润而又光滑的液体原子相比,固体原子表面想必是粗糙不平的,因此团体原子间能互相钩牢而不能自由转动,结果形状和体积都可保持不变。由此可知,早期的原子说虽粗浅,但仍能像现在一样,可用来解释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某些物理现象。
1897年,汤姆生在对阴极射线的研究中,通过研究阴极射线的速度及在电场中偏转,否定了阴极射线是电磁波的说法,并且通过实验验证了阴极射线是一种粒子流,测出了这种粒子流的粒子的质量及电性。并且发现,许多物质中都包含这种粒子。因此他确定这种粒子是包含在原子之中的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微粒,将其命名为“电子”。电子是人类认识的第一个基本粒子,在物理学史上是有划时代意义的。
实验演示:阴极射线在磁场中的偏转(说明阴极射线是带电粒子流)
我们知道,原子本身电中性的,既然原子中存在带负电的电子,则原子中一定还有带正电的物质。也就是说,原子并不是不可再分的,而是有内部结构的。原子的内部结构究竟是什么样的?
三、展示物理学史上围绕焦点问题开展的研究工作
根据已知的实验事实,汤姆生提出了第一个原子结构模型—枣糕模型。汤姆生认为:原子是一个球体,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球体内,电子像枣糕里的枣那样镶嵌在原子里面。汤姆生的模型可以解释一些实验事实,但是不久,这一模型就被新的实验事实否定了。图片演示汤姆生的原子模型,简要介绍汤姆生的生平事迹
1909年,卢瑟福(简要介绍人物)作了一个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实验—α粒子散射实验(介绍实验装置),按照汤姆生的枣糕模型,由于α粒子质量远远大于电子的质量,又以很大的速度轰击原子,就好像“空气中的尘埃对飞行的子弹的影响一样”,不会对其运动产生影响。但实验的结果却是:当粒子穿过金箔时,大多数沿原方向前进,少数粒子发生了大角度的偏转,偏转角在90°以上的约占1/8000,极少数粒子偏转角达180°。卢瑟福对实验结果非常惊讶。他说:“它是这样叫人难以相信,正好像你用15英寸的炮弹射击一张薄纸,而炮弹居然反弹回来把你打中了一样。”(多媒体演示实验现象)
四、引导学生评价与交流探究结果(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引导得出)
问题一: 请同学们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思考原子的结构
篇二:高一物理自由落体运动课堂实录及教学设计 新课标 人教版
高一物理自由落体运动课堂实录及教学设计
一、课程分析
1.本节课使用的教材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共同必修1)(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教学的内容是第三章第三节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内容.2.教学内容(教学重点、难点、关键)(1)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历程中体现出来的科学研究方法.(2)对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实验探究过程.(3)运用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解决简单问题.二、学情分析
1.学生在刚学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后,急需一次真正的实践去更深刻的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而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恰恰适应了学生的这一要求,在本节课的学习中,要让学生的认识有进一步的提高.2.本节课从人类对自由落体运动的认识历史引入,重点介绍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的研究方法,强调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理解,以期学生对自由落体运动有全面、清楚的认识.3.两位科学家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讲课时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及对他们的评价,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思想,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三、设计理念
本节课从生活实践出发,结合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观察,初步了解自由落体运动,并通过对两位科学家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结合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得出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接着,通过实验让学生自主探究自由落体运动所遵循的规律。通过学生对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理解加以训练,让学生初步接受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最后,在学生深入了解和掌握了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后,通过回扣课堂游戏,使学生对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加以巩固和提高。
四、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研究并认识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2)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并会运用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解答相关问题。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概括出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
(2)利用已知的直线运动规律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参与、勇于探索的精神。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新课引入
设计思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通过提出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容易激发起学习的动机,培养学习兴趣。通过合理创设情境,不仅能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而且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师:同学们,咱们班哪位同学反应比较快?请到讲台上来。
生:(推荐一位同学)。
师:我们看这位同学能不能抓住这片铁片。(向学生展示长度约为3.5cm的铁片)
师生共同完成这一游戏。
师:同学们,这位同学能抓住这片铁片吗?
生:不能。
师:为什么不能抓住呢?我们在学习了自由落体运动之后,同学们就知道其中的奥秘了。设计思路: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讲授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将学生 引入一种与物理问题有关的情境中,造成一种悬念,使学生产生向往、探索的欲望,处于欲摆不能的状态。创设问题情境时应注意:问题要小而具体、新颖有趣、有适当的难度;有启发性,要善于将所要解决的课题寓于学生实际掌握的知识基础之中,造成心理上的悬念。悬念解除之时,也就是正迁移实现之时。
【板书】课题:第三节 自由落体运动
(二)新课研究:
设计思路:在教学中,教师应运用物理本身的魅力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情感,同时,教师本身以饱满的热情、强烈的求知欲、热爱物理学科的情趣,带领学生去探索物理世界的奥秘,就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巨大影响。
师:同学们,物理规律的研究总是来源于生活,有服务于生活。为了更深入的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我们也需要从生活实践出发,来讨论几个问题。
提出问题:在日常生活中,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谁下落的更快一些呢?
生:重的物体下落的快一些。
师:我们通过几个小实验一起验证一下同学们的结论是否正确。
设计学生实验1:纸片和硬币从相同的高度同时下落,看谁下落的快?
学生做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得到结论:重的硬币要比轻的纸片下落的快。
教师演示牛顿管实验,让学生再次验证自己的结论。
师: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持有这一观点,在人类还处于懵懂时期的时候,亚里士多德就对这一现象作出研究,这本身就值得我们尊敬。但这个观点是否正确呢?我们还是通过实验来验证。
设计学生实验2:将纸片团成纸团,再和硬币从相同的高度同时下落,看谁下落的快? 教师强调,纸团和纸片的质量是相同的。
学生做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得到结论:重的硬币要和轻的纸团下落的几乎一样快。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得到相互矛盾的结论?
学生思考
师:对表面现象的观察有时会得出错误的结论,我们要用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研究方法去研究问题。三百多年以前,伽利略就是用这样的方法否定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设计思路:教学中应注意新旧知识异同的比较,通过对比,能透过表面现象,看清不同的物理本质。在对比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动积极、探索进取状态,引起有意注意,促成思维交锋,这样对完善旧知识,自觉完成从旧知识到达新知识的迁移,并巩固新知识,都极为有利,不然,就公式论公式,该对比不对比,不仅不会促进迁移,反而会造成负迁移。心理学研究表明:对比抗干扰,加强对易混知识的比较,找准分化点,利于排除干扰,加深对某些相关概念的认识和理解,促使易混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彻底分化。
设计学生实验3:将硬币放在纸片上面组合成一体,和另一相同的纸片从相同的高度同时下落,看谁下落的快?
学生做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得到结论:重的硬币和纸片的结合体要比轻的纸团下落慢。提出问题:同学们,现在我想让两者下落的几乎一样快,应该怎样做?
学生讨论并提出实验方案。
生:让纸片包住硬币并团成纸团。
师:同学们实际做一下看看。
学生做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
教师提出问题:我们做的上述几个实验,为什么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生:有空气阻力的影响。
师:如果我们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同学们猜一下,会出现什么情况?
教师演示牛顿观实验,让学生验证自己的猜想。
设计思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掌握一般概念和原理是通向普遍迁移的大道。因此,我们在组织教材时,应把基本概念和规律放在首位,突出教材的系统性和规律性。通过上述几个学生实验,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的快乐,体验实验探究在物理规律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板书】
1、自由落体运动:物体不受其他因素影响,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称为自由落体运动。
师:那么,自由落体运动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运动呢?他遵循什么样的规律呢?现在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教师介绍实验器材,并简单的介绍实验过程和步骤,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并通过对纸带的分析和数据的处理,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设计思路: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多的教学内容都能引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师要以良好的契机为抓手,立足于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
【板书】
2、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3、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v?at s?12at2 设计思路:人的每一个认识活动都含有一定的认知结构,它是人类认识客观事物在主观上的反映。建构认知结构,是中学物理教学的中心环节。促进新、旧知识的交互作用,对于完善认知结构,使认知结构系统化、综合化、整体化具有重要作用。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地把新概念或规律与自己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概念相联系,把新概念、规律纳入原有概念、规律中,同时使新概念、规律与原有的有关概念、规律进一步分化和融汇贯通,组成一个整体结构。
师: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那么它的加速度是多大呢?我们还是通过实验进行探究。
学生通过对纸带的分析和数据的处理,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
【板书】
4、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g?9.8s2 例题、一块石头从离地面20m高的楼顶自由落下,经过多长时间石头落到地面?石头到达地面时的速度有多大?(忽略空气阻力,g取10m/s2)
解析:设经过时间t石头落到地面,速度为v,由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得: 12gt2 v?gt h? 代入数值,解得:t?2s 设计思路:通过例题,让学生充分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并体验胜利的喜悦。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回到开课时的小游戏,同学们为什么抓不到铁片呢?人的反应时间很难达到0.1s这么短的时间,那么,同学们计算一下,在0.1s内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下落的高度是多少呢?
学生认真计算,并给出答案:在0.1s内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下落的高度是4.9cm。师:(展示铁片)这片铁片的长度只有3.5cm。所以,同学们是抓不到的。
设计思路: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运用物理本身的魅力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情感,教师要从教学效果出发,通过精心设计,将最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广泛收集物理学科最新成果,结合教学内容,巧妙地包装,隆重地介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
师:本节课的最后,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第53页,利用课本上提供的方法,测量一下你的反应时间。
设计思路:让学生充分体会物理规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妙用,并通过他们自己测量的反应时间回扣抓铁片的过程,是本节课的教学更加完美。
(四)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
1、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
2、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3、自由落体加速度
(五)教学设计
(六)板书设计
第三节 自由落体运动
1、自由落体运动
物体不受其他因素影响,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称为自由落体运动。
2、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v?20
3、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h?12gt2v?gt
4、自由落体加速度 g?9.8s2
六、教后反思
1、在物理教学中,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好基础、培养能力和教师加强必要的指导,是促进知识顺利迁移所不可少的前提。所以教师在采用行之有效的教法、认真研究学生的学法,进行物理教学改革的同时,认真学习知识迁移规律,并考虑影响知识迁移的各种因素,定能提高教学效果。
2、新课程强调学习方式的改变,倡导以“主动、探究、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
3、“实验启发式”综合教学模式是我们学科的老师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模式,已在实践中收到一定效果,当然也有待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完善,使之变得更科学。
4、本节课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从历史上的研究过程入手,所以本节课的思路比较开阔,转折比较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内容的衔接。
5、本节课的演示实验比较多,做好演示实验,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这一点尤为重要。篇三: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设计初探
物理教学是科学过程在教学上的一种特殊形式,如何在建构物理
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改变传统物理课重理论、轻实
践,重动脑、轻动手,重知识、轻能力的教学局面,是当前物理教
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按学生主动性程度划分,物理教学的开展有三种形式:教师演示,学生模仿探究;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教师提示点拨,学生自主探
究。这三种形式中,学生探究的主动性、主体性与创造性程度不相
同。物理教学中具体采用哪一种形式,一方面要看学生的技能、能
力水平,另一方面还要看客观条件(如时间、实验设备)情况。但
是不管哪一种探究,都要做好如下设计工作。1 设计好认知措施
建构主义特别强调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对接、整合,实现有效 的同化和有准备的顺应,达到认知的进步与发展,因此,任课教师
非常有必要在课前对学生关于新知识的适应情况作全面调研。在传
统教学中,这一点往往被忽视。那么,究竟作哪些调研呢?笔者认
为,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哪些新知识可以通过同化进行认知,要调
研学生新旧知识间的差距或台阶,是否具有表象基础、是否学过类
似的方法,数学知识是否具备等方面。如由速度概念来建立对加速
度的理解,前者表示位置变化的快慢,后者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这里方法相同,容易迁移,但后者物理意义更难以理解;磁场概念
可以运用电场的表象同化来建立,但要注意它们有区别。二是哪些
知识必须运用顺应,这是我们常常所说的难点。一般地,新旧知识
在方法、表述上相差太大的,或者本身无法被同化时,则要通过顺
应让学生接受,如电磁感应现象,初中是闭合回路的一部分导体“切
割磁感线”,高中描述为“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的变化”,这两种
表述差别较大,需要顺应学习。除了新知识的认知调查外,问题解
决方面的情况也应作好相应准备。2 设计好教学环境及素材
教学环境设计包括内外环境设计,内环境是指学生积极的学习心
态,外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人际环境。物理环境的设计已经又很多
这方面的成果,这里不再多谈。人际环境中要特别设计学生和学生
合作、交流和讨论活动,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创建民主氛围的措施
设计。比如一堂课中哪些环节设计为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哪些环节
设计为集体讨论或分组讨论,是否设计交流探究成果的环节,等等。
这些环节都是基于人际环境来开展的。对于民主氛围设计的措施,可以从总体上安排,如教师控制提问几个问题和多长时间,教师引
导探究为多长时间,学生自主与合作探究多长时间,在课前都应做
好设计,临场可以有所调整,但不应超过上限时间。对于激发学生
积极心态的设计,必须有具体的措施,如明确新知识的重要性及对
于后续学习甚至个人理想实现的意义,可以介绍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科学人文等,也通过插播课堂录像片段或课件来实现。3 设计好教学目标
设计教学目标要考虑来自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课题的内容具有的教育教学功能,二是学生在此学习阶段的可接受性;前者反映了
目标设计的内容要求,后者反映了目标设计的主体要求。就某一课
题而言,这两方面相互作用而可能达到的认知、技能与能力、态度
等的最近发展水平都应该成为课题教学目标。为了让学生有效地建
构知识和发展能力,应该根据物理知识特点和学习条件,分辨出课
题内容的主(要)目标和次(要)目标,主目标的实现是该课题教
学的主要任务,次目标可以考虑在完成主目标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延
展任务来完成。例如,在课题的探究教学中,要探究的知识的结论
获得和探究能力的发展这两个目标一般都是主目标,而培养兴趣等
目标可以在引入课题和结果的运用等环节通过激发好奇心和动机
来达成,通过发挥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首创精神来实现创新意识与
创新能力目标等等。实际上,也有很多情况是完成主目标的同时也
完成了次目标,例如科学态度的养成与发展。4 设计好教学模块、环节
一般地说,课堂教学过程是由主目标指导下的若干环节组成,这
些环节具有特定活动和完成特定功能。为了完成特定功能,必须设
计每一环节活动及其措施。有些环节是物理教学常用的,如实验操
作环节,它们一般使用的程序和方法变化不大,具有较稳定的结构,把这样的环节称为模块较合适;还有些环节是根据需要课堂上教师
临时增加的,可以称为临时环节。因此,教学设计可以分为模块设
计和临时环节设计。模块设计主要考虑它的功能、程序、所用方法、可能的难点及措施等,临时环节着重考虑其功能。物理教学中,模
块通常有课题引入、实验设计、实验操作、数据分析处理、结论应
用等;临时环节如知识铺垫性环节。在某一堂课中,该组合哪些模
块和环节,各自占用时间多少要根据具体情况断定。一般地,模块
可以主要在课前设计,临时环节可根据需要临时增加,次数不宜多,时间不宜长。如高中“电磁感应现象”的教学设计,“条形磁铁插
入闭合线圈实验,及以通电螺线管代替条形磁铁的实验”可设计为
模块,教师上课时发现“初中的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实验”学生忘
了,可以临时复习这个实验内容和结果,这就是临时环节。5 设计好教学思维
总体上讲,课堂教学思维有发散思维和辐合思维两类。教学主线
一般由教师来驾御,以某一问题作为立足点,启发学生思维发散,同样以某一结论的得出作为归宿,使学生思维辐合。思维散而不收,则显得凌乱,缺乏目的性;思维收而不散,则显呆板,缺乏灵活性,这些都影响物理知识的有效构建。思维发散与辐合的这种辨证统一
关系,存在于物理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学设计应予以重视。当然,教学中也存在分析思维(逻辑推理)和直觉思维的成分,设计时也
应该关注。
在求异中思维发散,在目标指引中思维辐合,这是教学思维设计的基本原则。物理教学思维设计,应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将内部思
维与外部行为自然地结合起来,在操作中充分感知、识记、领会物
理现象;通过理性思考和数据分析,把握物理客体及其运动变化的规律性。同时,还让学生在迷惑或困境中不断地发现、提出问题,触发解决问题的欲望,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以及亲自体验成功与失
败,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历程。
第二篇:高中物理教学设计与课堂实录(第2辑)
篇一: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2教学设计全套
选修3-2第四章 电磁感应
第1节《划时代的发现》
一、教材分析
本节作为“电磁感应”的开篇,主要是让学生体会和感悟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时的思考、迷失与最后成功。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难得素材。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物理学史的学习和认知较少;对物理学史对于学习的激励和指导作用的认知更为缺失。本节课主要是使学生认识到探索电磁感应现象的历史背景,因此学习困难并不大。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奥斯特实验和电磁感应现象;
(2)了解电生磁和磁生电的发现过程。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了解科学家们在探究过程中的失败和贡献,从中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思想;
(2)领悟科学探究中提出问题、观察实验、分析论证、归纳总结等要素在研究物理问题时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阅读养成正确的探究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2)领会科学家对自然现象和规律的猜想在科学发现中的重要性。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电磁感应现象的历史背景;
教学难点:体会人类探究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五、教学方法
1.讲授法:讲授科学家的艰辛
2.实验法:学生自己体会奥斯特实验
六、教学环节和流程
: 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归纳总结、课堂训练
七、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奥斯特梦圆“电生磁”------电流的磁效应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有关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的内容。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1)是什么信念激励奥斯特寻找电与磁的联系的?在这之前,科学研究领域存在怎样的历史背景?
(2)奥斯特的研究是一帆风顺的吗?奥斯特面对失败是怎样做的?(3)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的过程是怎样的?用学过的知识如何解释?
(4)电流磁效应的发现有何意义?谈谈自己的感受。
学生活动:结合思考题,认真阅读教材,分组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探究二:法拉第心系“磁生电”------电磁感应现象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有关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的内容。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1)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引发了的哲学思考?法拉第怎样的观点?(2)法拉第的研究是一帆风顺的吗?法拉第面对失败是怎样做的?
(3)法拉第做了大量实验都是以失败告终,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4)法拉第经历了多次失败后,终于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他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具体的过程是怎样的?之后他又做了大量的实验都取得了成功,他认为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5)谈谈自己对法拉第探索电磁感应现象的历程的体会。
学生活动:结合思考题,认真阅读教材,分组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四)归纳总结,课堂训练。
例题:下列现象中属于电磁感应现象的是(b)
a.磁场对电流产生力的作用 b.变化的磁场使闭合电路中产生电流 c.插在通电螺线管中的软铁棒被磁化d.电流周围产生磁场
八、板书设计
一、奥斯特梦圆“电生磁”------电流的磁效应
二、法拉第心系“磁生电”------电磁感应现象
课后作业:红对勾、全易通(阅读、理解)
教学反思:
第2节《探究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
一、教材分析
探究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是电磁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在整个高中物理
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本节内容揭示了磁和电的内在联系,通过探究实验的方法归纳出了“磁生电”的规律,在教材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学生今后学习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和交变电流产生的基础。在教材的编排上本节从初中知识点闭合电路的部分导线切割磁感线产生电流入手,再设计学生探究实验,对现象进行分析归纳,最后总结出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这样的编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闭合电路的部分导线切割磁感线能产生电流,已有一定的认识,但在空间想象、问题本质的分析等方面还较为薄弱。因此,在教学中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出发,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实验、产生问题、协作交流等学习方法,从而解决问题得出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的结论。
三、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知道电磁感应现象;能根据实验事实归纳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2)会运用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判断具体实例中有无感应电流。
(3)能说出电磁感应现象中的能量转化特点。2.过程和方法
(1)体会科学探索的过程特征,领悟科学思维方法。
(2)经历实验探究,掌握实验观察、操作和分析的方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感受法拉第勇于探索科学真理的科学精神。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2)赏析物理学中美的情怀。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实验探究的过程;对产生感应电流条件的归纳总结。教学难点:对探究式学习的操控;对实验现象的分析──磁通量的变化。
五、教学方法
1.归纳法: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维,然后进行分析论证,归纳总结出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2.实验法:教师演示实验 学生实验
六、教学环节和流程:
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七、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提出问题1.在初中,我们就初步学习和认识了电磁感应。
请问:什么叫电磁感应现象?
2.你知道电磁感应现象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ppt展示:我们在初中对电磁感应的认知
1.闭合电路中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电流的现象称为电磁感应现象。电磁感应中产生的电流称为感应电流。2.导体在磁场中产生电流的条件是: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3.发电机、话筒、电话机等,都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4.法拉第经过10年的不懈努力,于1831年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
演示:导体左右平动,前后运动、上下运动。观察电流表的指针,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表1中。如图所示。表1 篇二: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设计案例(2)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设计案例
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方向
【教材分析】
1、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是电磁学中的重要定律,一个判定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一个判定感应电流的方向,二者前后关联,映衬了电磁感应现象规律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2、无论是前一节的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还是本节的楞次定律,首先它们都是电磁感应这一事物本身属性的一个放映,客观存在且发展变化。既然是放映事物本质的规律,在物理学中称为定律,从新课程标准来看,是体现“过程与方法”这一具体课程目标的最佳切入点。
3、教材指明了教学的方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验证物理规律。但在探究的细节和过程上,留给了教师和学生广阔的思考设计空间,有助与激发新思维,发现新方法,提出新问题,得出新结论,体现新课程。
4、从教材内容来看,楞次定律将学生知识范围内有关“场”的概念从“静态场”过渡到“动态场”,而且它涉及的物理量多,关系复杂,为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5、楞次定律是电磁学的一个重要规律,对学生而言是以后分析和解决电磁学问题的理论基础,在高考试题中常以综合题的形式表现出来,要求学生能够灵活的运用。
【学情分析】
1、本人所教学校属于农村薄弱学校,绝大多数同学没有刻苦的学习精神,通俗的讲就是十分“懒笔”,但思维活跃,善于回答问题,不过还存在“眼高手低”的问题。
2、长期以来,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地位平等,以人为本,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
3、本节课是规律的探究课,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现象,是问题,而不是结论。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上课前告诉学生上课的内容,学生会将结论记住,在课堂上机械的,剧本式的配合老师,没有深入的思考,达不到教学的目的,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没有要求学生预习。
4、面对新现象,新问题,且没有唯一固定的答案,学生有浓厚的探究欲望,为其思维的发散提供了较大的空间。从另外一个角度讲,本节内容,数学运算,物理理论要求不高,适当地又降低了学习难度,选择探究式教学是最佳的途径。
5、探究式教学重视的是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而不是结论,探究过程是产生创造思维的温床,过于重视结果可能会导致丧失探究热情,扼杀学生探究的欲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通过实验探究得出感应电流与磁通量变化的关系,并会叙述楞次定律的内容。
b)通过实验过程的回放分析,体会楞次定律内容中“阻碍”二字的含义,感受“磁通量变化”的方式和途径。
c)通过实验现象的直观比较,进一步明确感应电流产生的过程仍能遵循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
2、过程与方法
a)观察实验,体验电磁感应现象中感应电流存在方向问题。
b)尝试用所学的知识,设计感应电流方向的指示方案,并动手实验操作。
c)关注实验现象的个性,找出实验现象的共性,并总结出规律,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热情:在实验设计,操作过程中逐步积蓄探究热情,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精神;
参与:养成主动参与科学研究的良好学习习惯;
交流:在自由开放平等的探究交流空间,能互相配合,互相鼓励,友好评价,和谐相处。
哲学思考:能够用因果关系和矛盾论的辨正观点认识楞次定律;
【重点难点】
重点:楞次定律探究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的总结。
难点:感应电流激发的磁场与原来磁场之间的关系。
定律内容表述中阻碍二字的理解。
【设计思想】
本节课结合我校学生的特点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和思考,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始终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让学生设计,营造一个“安全”的教学环境,广开言路,让学生的思维与教师的引导共振。
整节课主要采用布鲁纳倡导的“发现法”,结合实验探究总结楞次定律的内容,把规律的得出过程和方法放在首位,把学生的情感价值体验放在重要位置。总体教学布局如下表: 【教学过程】
一、实验引入,激发探究的欲望。
师(演示):用方形线圈在磁场中来回切割,导致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左右来回摆动。
问:大家是否注意到,不同的切割方向,回路中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方向是不同的。那么,感应电流的方向由那些因素决定?遵循什么规律?我们需要通过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
二、学习新知,开始探究过程。
1、教师启发,完成电流方向的指示设计
师: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感应电流的方向问题,我们首先要做的什么呢?
生:感应电流方向的指示。
师:如何指示呢?有那些实验器材可以被我们所利用?
生:学生的回答可能有以下两种情况: a:利用电路改装实验中的表头,没有电流时,指针在表盘的中央,当电流从不同的接线柱流入时,指针的偏转方向不一样,我们可以根据指针的偏转方向判定电流的输入方向。b:利用发光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将二极管串连接入闭合回路,当二极管发光,表明感应电流的方向与二极管的导流方向一致。
(学生的知识得到了应用,能力得到了体现,导致学习热情高涨)
师:该设计怎样的电路来查明电流方向与电表接线柱,或者是电流方向与二极管发光的关系? 生:(同学之间交流,共同完成设计,对不同的结果给予适当的可行性评价)
师:(从同学的设计中,找到最佳合理设计)如图所示:
师:按照设计的方案,连接电路,辩明指示的方向并做简要的交代。
2、教师主导,完成实验方案设计和数据收集
师:假如让你来研究被污染河水的治理方案,那你第一步要做什么?
生:取来样品分析
师:我们要研究感应电流的方向,接下来该干什么呢?
生:连接闭合回路,让磁通量发生变化,产生感应电流,并用相应的仪器来指示
师:可以设计那些方案来实现呢?
生:(交流互动,依据电磁感应现象,可能性最大的两种设计如下图所示)
师:请大家利用小组内的器材,选择一种电路,连接器材并完成实验结果记录
(两种方案,设计两种学案)
(在这一环节,需要学生注意磁极的方向和螺线管的环绕方向)
师:(多媒体结果显示)
教师启发:根据实验结果,你能直接说出感应电流的方向由那些因素决定吗?我们知道,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回路种形成感应电流,而感应电流本身也能产生磁场,我们能否通过一个“中介”——感应电流的磁场,把引起磁通量变化的磁场和感应电流的方向联系起来?
3、师生共同分析,从个性中找出共性,总结规律
(先由小组汇报的结果,并给予积极的评价)教师引导: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什么:
生:只要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
师:请大家总结一下,磁通量的变化存在几种情况?
生:两种,增加和减少
师:我们来看,当磁通量增加时,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原磁场反向,“削弱”磁通量的增加;
当磁通量减少时,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原磁场同向,“弥补”磁通量的减少;通俗的讲,磁通量增加不行,磁通量减少也不行,用一句话可以怎样来描述呢?
生:“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多媒体显示:
“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这就是楞次定律”
三、课堂小结,楞次定律的哲学思考
师:在人为外界的影响下,导致了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了变化,而感应电流的效果是阻止这种变化的产生,一个求变,一个追求不变,所以他们之见是有矛盾的,也从一个角度验证了“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这一唯物主义的观点。
师:这对矛盾具体体现在哪里呢?
生:当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增加,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原磁场相反;当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减少时,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原磁场同向。即“增反减同”。师:请学生读楞次定律的内容。
然后完成因果链,强调“阻碍”二字的含义。i感
δφ
感【教学后记】
1、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时代在变,观念在变,学生的思维在变,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因学生的变化而变化,是其应该具有的特征。
2、教育是事业,教育是创新,教育是艺术。
3、探究式教学是物理规律教学的最好的教学模式,但它不是物理教学的唯一模式,只有在实践中证明采用探究式教学最能体现新的课程标准和教学理念的地方采用才是最合理的选择。
4、探究式教学围绕问题展开,并不是教师提出一个漫无边际的问题,学生无尽的思考并随意回答所构成的“菜场式”课堂,需要教师的引导,需要学生的参与,主要要呈现探究的要素,体现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5、对不同的学生,设问要做到“起点定方向,落点定区域”。
6、在课堂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预见可能出现的问题,课堂上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课后要查阅资料,请教别人,明确认识后,告诉学生,教师也要保持学习的习惯。
第三篇:高中物理教学设计与反思
物理教学,永远都是一个难题,设计一堂好课至关重要。在掌握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受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就必须为学生铺垫好适当的“台阶”,让学生沿着台阶往上走,从而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下面就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进行高中物理教学设计,谈谈本人的看法。
一、新课程教学设计的几个重要理念
(1)创设问题情境。教学中使学生产生认知需要的关键是问题情境。问题情境是有一定困难、需要学生经过努力获取新知的学习情境。新奇的问题情境对学生具有较大的吸引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设计时要分析学习者的学习准备情况及其学习风格;要做学习内容分析,旨在规定学习内容的范围、深度和揭示学习内容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以保证达到教学最优化的内容效度;要运用各种可能的课程资源,为教学问题创设合适的情境,从而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达成课程目标打下基础。
(2)开展探究活动。教学设计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学习者的学。教学活动的设计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引导学生明确重点问题。第二步,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围绕重点问题展开探究活动,使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体验过程与方法,受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是教学设计的中心活动。第三步,引导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重点问题。这过程不但可以巩固新知识、扩展新知识、完善知识体系的建构,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获得成功体验。评价与交流探究结果是进一步认识事物规律的必要过程。评价是为了促进发展。学生通过评价与交流,可以发现新的问题,吸取经验教训,改进探究,培养合作精神,更重要的一点是获得成功的体验。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当人的归属与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很难产生出强烈的认知需要。所以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也影响着学生的积极性。这其中,关键是引导学生树立信心。当学生在学习上有了哪怕是小小的进步,也给予热情的鼓励。一句真诚的鼓励话语,可能带出一批好学生。一个鼓励的目光,可能使这位学生终身铭记。
二、新课程教学设计的一般步骤
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确定教学目标和分析教学问题,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我认为,新课程教学设计至少应包含下列步骤:(1)确定教学“三维”目标(2)分析教学内容、确定重点问题(3)分析学生状况、创设问题情境(4)设计和选择指导学生探究的教学策略(5)对教学设计的反思与评价
三、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设计案例
课题:《速度改变快慢的描述——加速度》(1)确定教学“三维”目标。a、知识目标:
1、理解加速度的概念,知道它的定义、公式、符号和单位。
2、知道加速度是矢量,知道加速度跟速度改变量的区别。
3、知道什么是匀变速直线运动,b、能力目标: 通过对速度、速度的变化量、速度的变化率三者的分析比较,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c、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善于区分事物的能力及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2)分析教学内容、确定重点问题。加速度是力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它是运动学与动力学的桥梁,也是高中一年级物理课中比较难懂的概念,它比速度的概念还抽象。对加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义的理解,是本节课的重点。学生对“速度的大小与加速度的大小没有直接的关系,速度变化大,加速度不一定大”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这是本节的难点。(3)分析学生状况、创设问题情境。在引入加速度的说法时,基于学生接受能力不是太强,让学生首先感受。让他们感受的第一层是运动物体有速度,第二层是运动物体速度有变化,第三层是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有快有慢。从而自然地引入“加速度”这个物理量来描述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快慢程度。[多媒体动画]例举物体的运动: ①火车进站,②公共汽车启动,③骑自行车加速运动 请学生观察、分析得出:物体有速度、速度在变化。[提问]:哪个物体的速度改变要快一些呢? [学生活动设计(分组讨论)] 如果物体的运动速度同样从零加速
到5m/s,运动时间有一定的差异,让学生体会速度的变化有快慢问题。(4)设计和选择指导学生探究的教学策略。要得出加速度概念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分析所需的一系列速度值从何而来?大多数教师只是提供一堆现有数据给学生,由此归纳得出结论。这种方法虽然有效,但它缺乏科学性和可靠性,学生会误以为教师在“造假”。为避免这种不必要的质疑,为了让学生接触科学的真实,应让学生实际测量,现场采集数据。必须要设计一个实验,在较短的时间内准确地测出一组速度值,然后学生才可以清晰地比较这两个小球的速度变化的快慢情况。如何测出物体运动的速度呢?由于实验室没有现成的测速度的仪器。教材在第二章第一节才正式使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因此这里不宜使用打点计时器。所以,提供给学生的仪器是气垫导轨和光电计时器,比较两个小球的速度变化的快慢。教师向学生说明用挡光片的宽度除以时间即为物体在挡光处的瞬时速度,记下相邻两个光电门所记录的时间,可以算出时间段,这样既测出了某个位置的速度,又测出了两个速度变化所用的时间,就可以比较速度变化的快慢了。[学生活动设计(实验操作)] ①在老师已介绍实验装置和实验原理的基础上,学生亲自动手完成实验操作并记录数据。实验中,一只小球在轨道上的速度在慢慢增大,另一只小球在轨道上的速度增大得较快。②分析实验数据,定量比较单位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量。对于比较速度变化的快慢该以什么为依据,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组长发表意见。教师引导,归纳得出加速度概念。(5)设计和选择指导学生完善知识结构的教学策略。引入加速度的概念后,通过有趣的实例体会加速度的实际应用。通过具体数据表格说明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不变的运动。由于速度和加速度的重要性及其关联性,应引导学生对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及加速度进行比较、分析,以期对它们有更深入的理解。可以用课堂讨论的方式向同学们强调两个问题:第一,速度、速度变化的大小和加速度的物理意义是完全不同的,速度变化大的加速度也不一定大,还要看这一变化所用的时间;第二,加速度的大小与速度的大小没有任何直接关系,高速公路上高速匀速行驶的汽车,它的加速度为零。暂时回避几个问题:第一,只提出加速度是矢量,如何判断方向的问题应暂时回避,注意循序渐进,不要求过高的理解,待引出牛顿第二定律再研究;第二,不宜提“速度变化的快慢”,包括“速度方向变化的快慢”。(6)对教学设计的反思与评价。
到这里,本节课的设计思路已基本形成,即:学生主观感受──猜想与假设──实验测量──分析数据──得出加速度的概念──对加速度的理解。这一条探究之路很好地落实了本节课的重点:加速度的概念及理解。让学生用探究的方法,体验加速度概念的建立过程,应当是学生掌握加速度概念的最有效途径。
第四篇:高中物理教学设计与反思
高一物理教学设计与反思
课题
新人教版 动能定理 作者
刘谆谆
教材分析
1.动能定理是必修2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第七节的内容,学生在前面已分别学习过了做功和动能的概念。
2.动能定理是功能关系的重要体现,是推导机械能守恒定律的依据,因此是本章的重中之重。在整个经典物理学中,动能定理又与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定理并称为解决动力学问题的三大支柱。也是每年高考必考内容。因此学好动能定理对每个学生都尤为重要。
学情分析
1.通过课堂讲解,课时训练,课后习题及交流讨论分析出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进行相应的提高训练。
2.初中时学生已学过了动能的初步知识,这为本节教学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定量关系,为实验探究外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定量关系做好铺垫。
3.学生主要是在过程分析中存在障碍,如合力做功等求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外力对物体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动能;理解动能定理,会用动能定理进行计算;会用实验方法来探究物理定理或规律,理解动能定理的推导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与物体动能的变化关系,学会获取知识与实验技能的方法;通过理论分析与论证的过程,使学生受到理性思维的训练;通过实践与拓展,使学生灵活迁移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阅读资料活页,扩大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知识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与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与实践能力;经历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与团结协作的精神;通过实践与拓展,培养学生灵活迁移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通过阅读资料活页,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使学生养成了解社会、关注社会的责任感。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动能定理的推导过程、正确理解动能定理。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探究和理论论证得出定理,使学生对定理有更深的理解。
教学难点:动能定理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在前几节我们学过,当力对一个物体做功的时候一定对应于某种能量形式的变化,例如重力做功对应于重力势能的变化,弹簧弹力做功对应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变化,本节来探究寻找动能的表达式.在本章“1.追寻守恒量”中,已经知道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大家先猜想一下动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提问:什么是物体的动能?
提问:物体的动能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呢?你有什么方法可以证明? 引导学生回忆初中所做得小球撞击木块的实验。
归纳:物体能够对外做功的本领越大,物体的能量就越大,实验中滑块的质量和速度越大,对外做功的本领越大,说明动能和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学生回答: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动能。
学生回答:物体的质量和速度越大,它的动能就越大。
复习引入点题 在复习所学内容的基础上深入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直接参与探究过程,增加感性认识。进行新课
提问:那么,到底如何定量的来表示动能呢?
过渡:上一节课我们研究了做功和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提问:那么比例系数为多少呢?如何去确定呢?
设计情景:如图所示,某物体的质量为m,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受到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恒力F的作用发生一段位移l,速度由v1增加到v2。求做功和速度变化的关系? ①物体受到的力与加速度什么关系?
②物体的初速度、末速度、位移之间有什么关系? ③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多大?
④结合上述三式你能综合推导得到什么样的式子? 选择学生的答案,投影学生的解答过程,归纳,总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① 根据运动学公式: „② 外力F做功: „„„„③ 由①②③得:
思考:外力做功引起了什么量的变化?
归纳:外力F所做的功等于“
”这个物理量的变化,所以在物理学中就用“
”这个量表示物体的动能。
学生观察演示实验小球从斜面上滑下:同一小球,高度越高,小球把木块推得越远;同一高度,质量越大,小球把木块推得越远。
学生回答:力对初速度为零的物体所做的功与物体速度的二次方成正比。学生讨论:找出做功和速度平方变化的定量关系。
学生讨论,求解。
学生讨论找出“
”这个特定意义的物理量。
深化对前一节课所学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让学生感受理论探究的过程,在学生求解的过程中要适度巡视,加以指导。应用学生的解答过程,肯定学生的探究过程。让学生体会探究的乐趣和喜悦。在探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提问:动能的大小由什么决定?它是标量还是矢量?
①动能是标量,且总为正值,由物体的速率和质量决定,与运动方向无关; 提问:动能的单位?
提问:二战时一位飞行员用手抓住了一颗飞行的子弹,这说明了什么? 提问:⑴上式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⑵如果物体受到几个力共同作功,上式是否还成立呢? 讲解:上式具有普遍意义,是力学中的一条重要规律。
二、动能定理
1、表述: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2、公式:
提问:刚才的推导是在物体受恒力作用,并且做直线运动的情况下得出的。如果物体受到变力作用或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定理是否正确呢?(1)合外力做正功,动能增加合外力做负功,动能减少(2)动能定理中的功是合外力做的总功 总功的求法
a、先求合力,再求合力功
b、先求每个力做的功,再求代数和
(3)适用范围:既适用于恒力做功,也适用于变力做功;既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曲线运动。
学生回答:动能的大小由物体的质量和速率决定。学生讨论:动能是标量。
学生回答:动能的单位和功的单位相同。
学生讨论:子弹相对飞行员的速度很小,相对动能也就很小。
学生回答:做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学生讨论:可以成立,此时的W应为合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
学生讨论:采用微元法,将物体的运动分解成许多小段,在每一小段上物体受到恒力且做匀速运动,可以得到同样的结论。
通过问题和实际事例,增加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和横联系,突破教学难点
紧紧扣住探究过程,再次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学习热情,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通过学生的思考,和以前所学的思维方法有机结合,突破难点。学习用理论指导实践的方法,培养细致严谨的科学态度。
例.一架喷气式飞机,质量m=5×103 kg,起飞过程中从静止开始滑跑的路程为S=5.3×102m时,达到起飞速度v=60m/s,在此过程中飞机受到的平均阻力是飞机重量的0.02倍(k=0.02),求飞机受到的牵引力.确定研究对象:飞机 分析研究过程:飞机滑跑过程 分析受力:重力、支持力、牵引力和阻力 分析做功情况:牵引力和阻力做功 分析动能变化:初动能、末动能
根据动能定理列出方程,求解。
思考:如果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是否可以求解? 教师讲解:上边两种解法分别是:解法一是用牛顿第二定律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求解的,而解法二是用动能定理求解的,那么同学们比较一下,这两种解法有什么区别呢? 学生讨论比较后得到:
解法一采用牛顿运动定律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求解,要假定牵引力是恒力,而实际中牵引力不一定是恒力。
解法二采用动能定理求解,因为动能定理适用于变力,用它可以处理牵引力是变力的情况,而且运用动能定理解题不涉及物体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和时间,所以用它来处理问题比较方便
引导学生看课本例题2。
提问:通过两个例题,你是否可以归纳出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步骤? 总结步骤
练一练,做一做,想一想 抽查有代表性的解法在实物投 影仪上展示:
解法一:以飞机为研究对象,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受到重力、支持力、牵引力和阻力的作用。解法二:以飞机为研究对象,它受到重力、支持力、牵引力 和阻力作用,这四个力做的功,据动能定理得:
代入数据得:F=1.8×104N
通过比较,激发学生用不同方法处理同一问题的兴趣。通过比较,突出动能定理的优点,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当堂巩固,培养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对知识和规律的理解。
布置作业
《问题与练习》第1、2、3、4、5题
加深对课堂知识的巩固和理解。板书设计
第七节 动能和动能定理
一、动能 1.定义
2.动能的表达式
3.动能的单位和标矢性 4.例题
二、动能定理
1.内容:合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 2.公式:
3.例题:分析 结论:动能定理的解题步骤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书面评价——限时完成
由光滑水平面上一物体原来静止,引申到初速度不为零的推导,得出动能定理表达式。加深对动能概念及公示的理解,设计巩固练习。设计绕平面绕中轴转动的摩擦力做功问题 教学反思
本教学设计采用由激发兴趣、师生交流反馈、教师演示、学生参与、问题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学生先解决理论与方法。人事问题,学生分组探究,团结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师反馈评价、引导、分析,找出学生认知的误区,给予纠正,能有效的达成课程标准的目的要求
第五篇:《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与课堂实录
《黄果树瀑布》教学设计与课堂实录
江苏教育出版社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7课
一、教材分析 《黄果树瀑布》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主要写了“我们”在黄果树瀑布风景区的所闻、所见、所感,描绘了黄果树瀑布的壮美,讴歌了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本文是一篇游记,写作特色鲜明:一是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对黄果树瀑布作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描绘;二是善用、巧用比喻,使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如诗如画。
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阅读教学的要求及第三学段的教学目标,本文的教学,重点是要引导通过诵读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难点是感悟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重点词语、句子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二、学情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词语在语言环境中恰当意义,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是第三学段的教学目标。
因此,在五年级学生具有一定阅读能力,能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的基础上,教学侧重于通过多种形式的语言训练,指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体会其的表达作用,进而感悟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三、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3.通过各种形式的语言识文字训练,体会作者准确的用词,和生动的表达方法,指导学生在字里行间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感悟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4.学习作者“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
四、教学准备:
1.指导学生预习课文、自学生字新词、搜集有关黄果树瀑布的资料;
2.教师搜集黄果树瀑布以及徐霞客、叶圣陶的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的8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
3.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背诵、想象等多种语言训练,感受黄果树瀑布的气势之壮美,体会大自然无限生机的魅力,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学习重点词句,抓住黄果树瀑布的声音和形态的特点,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教学难点:
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重点词句,学习准确使用词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1.播放黄果树瀑布的图像,导入新课。2.板书课题,指导书写,3.读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顺;
(2)读文思考:根据课文内容,你能提出一个什么问题? 2.反自读情况:
(1)多媒体出示重点句子。理解重点词语,指导朗读。(2)多形式,分段指名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假如你是老师,就课文内容,你想给同学提什么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相机指导学生感知课文内容。)(2)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 介绍徐霞客,理解“沉醉”。
提问:是什么让徐霞客和作者“完全沉醉”了?
(三)学习课文,品读重点词句。
1.默读课文,勾画:黄果树瀑布是什么让人沉醉?
2.交流体会,指导读文2──4自然段,理解重点词句,学习文章的表达方法。(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适机调整读文内容,并进行相应的学习指导。)第2─3自然段
(1)生读文,感受瀑布声音“渐近渐响”和形态壮美的特点。
(2)多媒体出示语句,体会作者用词准确,和打比方在句中的表达作用。
·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
·最后像潮水般涌上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只存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
·透过树的缝隙,便看见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就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
(3)填空,练习延伸。多媒体出示句子: ·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像____________________。
·透过树的缝隙,便看见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就像__________________。
(4)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沉醉”,指导背诵。第4自然段
(1)生读文谈体会。
(2)自由朗读第4自然段,勾画:“奇”在哪里?
(3)课件演示“银雨洒金街”的奇景,体会水花“腾空而起”“随风飘飞”“漫开浮游”。(4)指导多形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小结,体会黄果树的壮美景象让人“沉醉”。
(根据课堂教学实际,可增加5──7自然段内容的交流学习。)
(四)布置作业
1.认真抄写本课生字和词语。2.摘抄并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
3.写几句话,用上打比方的表达方法,描写一处景物的声音或形态。附 板书设计: 17.黄果树瀑布
声音:渐近渐响 形态:雄伟壮观 沉醉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
2.学习课文5──7自然段,通过朗读等语言文字训练,进一步感受黄果树瀑布壮美,体会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3.学习“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 品读重点词句,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的基础上,感悟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教学难点:
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重点词句,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缝隙、悬挂、沉醉、掩映、气势非凡、2.总结第一课时学习内容:黄果树瀑布的壮美景像让人沉醉。3.导入新课:读读课文5──7自然段,看看你们还有什么发现?
(二)学习课文,品读重点词句。
1.自由读文5──7自然段,看看你们还有什么发现? 2.生交流,师指导。(1)“我们自西面顺着石阶往下走,一直来到谷底。”—作者观察瀑布的位置发生变化。学习写作方法:这种按游览顺序而写的方法叫“移步换景”。(2)不仅有作者的所见、所闻,还有作者的所感,借物抒情。
黄果树瀑布壮美的气势、轰鸣的声浪挟着大自然那无限生机,给人以性情的陶冶,更令人“沉醉”。
3.品读重点句子,有感情朗读。
(1)生默读课文,勾画:体现大自然无限生机的句子。(2)读句子,谈体会,学习表达方法。
·瀑布泻入谷底溅起的水珠直洒到我们的脸上,凉丝丝的,舒服极了。①换词比较,体会作者用词准确。
瀑布落入谷底跳起的水珠直打到我们的脸上„„,还会舒服吗? ②填词练习。(课后练习3)
③指导在感情朗读课文第5自然段,体会舒服极了。
·黄果树瀑布虽不如庐山瀑布那么长,但远比它宽,所以显得气势非凡,雄伟壮观。①读《望庐山瀑布》,作比较,体会形态壮美中充满了生命的活力。②指导有感情朗读句子。
·瀑布从岩壁上直泻下来,如雷声轰鸣,山回谷应。坐在下面,仿佛置身于一个圆形的乐池里。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
①播放瀑布的声音,说说你听见了什么?心情怎样? ②有感情朗读句子,指导“灌满”。
(3)指导朗诵第7自然段,体会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陶冶。①师描述黄果树瀑布非凡的气势,轰鸣的声浪,生闭目想像。②面对大自然的这部杰作,你想说点什么?你有什么感受?(如果把瀑布看作一个人,你会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它?豁达、开朗„„,体会“胸膛”像“张开的山谷”。)
③指导朗读。
(三)总结全文,回扣“沉醉”。
1.课件演示:徐霞客记录黄果树瀑布的资料
水由溪上石,如烟雾腾空,势其雄厉,所谓珠帘钩不卷,匹练挂遥峰,具不足拟其状。2.齐读第8自然段。
(四)拓展
1.课件演示:中国著名的瀑布
2.交流描写瀑布的经典诗文:叶圣陶《瀑布》 3.布置作业 附 板书设计: 17.黄果树瀑布
声音:渐近渐响
形态:雄伟壮观 沉醉 移步换景 借物抒情 感受:灌满活力
《黄果树瀑布》课堂实录
老师:同学们好。学生:老师好。
老师:上课之前老师要送给大家一个礼物,请大家跟老师看一段小电影。看时要注意看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瀑布,学生观看。
老师:同学们,刚才看到的是黄果树瀑布,我们江西的孩子对瀑布并不陌生,告诉老师你看到后的心情。
学生:我觉得非常兴奋的感觉。学生:我的感觉是心潮澎湃。老师:我相信每个同学为有这样的祖国为这样的景色骄傲自豪,这就是贵州的黄果树瀑布,虽然我们不能亲自去看看,但是我可以让同学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去游览黄果树瀑布。
老师:我请一个同学上台写课题,其他同学可以伸手跟他一起写。老师:书写很认真,一笔一划很认真,其他同学就要跟他一样。老师:大家注意看他的笔顺,注意他的提连轻重。老师:这个字要注意了,笔画较多,尤其是下面部分。
老师:真的非常不错,就是大小有点不均匀,我想把这个“瀑”字和大家一起写,同学们先不要写,这个字左窄右宽,老师特别提示下面不是水字。
学生一起读课题
老师:瀑布给你什么感觉,你就读出什么感觉,好吗? 再读课题。
老师:你们下去读过课文吗? 学生:没有
老师:请大家自己在下面读课文,一定要把课文读正确。假如你是老师,就课文内容,你想给同学提什么问题?
老师:老师刚才提了几个问题? 学生:两个
老师:哪两个?谁来说说? 学生:一个是把课文读正确,一个是读完课文后要能提出问题。老师:好,开始读,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学生读课文,老师提醒大家如果有不懂的问题要举手,注意读书的姿势。
老师:现在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了,那现在我们检查一下。我们一起来读第一自然段。
老师:准备好,第一段 学生读
老师:谁来读第二段,我们请举手的同学都站起来读。学生站起来读
老师:我们班学生读书读得真好。这位同学,我请你来读第三段。学生读
老师:刚才这位同学读课文的时候,我们发现读得不够流畅。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的生字词。
老师示范写“缝”,边书写边提示书写要领。老师:这个字是个多音字,谁来组个词? 学生:缝衣服
老师:还有个字是叠,写时最后一横长一点。
老师:继续往下读,这是一个机会,谁来读,这位女同学你来读。
老师:还是有些紧张。同学们刚才读了,老师也想读,看看老师怎么读。老师示范读
老师:老师读得怎么样?谁能像老师一样读下一段? 老师:谁能跟他比一比
老师:和刚才同学相比,他更有气势,更气势磅礴了,对不对? 学生:对
老师:还有两个机会,谁来? 学生读
老师:他有个字读错了,一起读:挟 老师:谁来给他组个词? 学生:要挟
老师:最后一个自然段我们一起来好吗?
老师:同学们真会读书,你想先给同学们提出一个什么问题? 学生:徐霞客是个什么样的旅行家? 学生:是著名的旅行家
学生:我想问同学,黄果树瀑布长有多,宽多少? 一生回答了关于黄果树瀑布的资料。
老师:看来同学们课前做了准备,对黄果树瀑布做了了解。学生:我想知道为什么叫黄果树瀑布? 老师:你说的是名字的来历。学生:黄果树瀑布是怎样形成的? 老师对学生问题进行梳理归纳。
老师:你读了课文后,你此时的心情怎样?
学生:读了这篇课文,已经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老师:我相信同学读过以后已经陶醉了,而且是完全沉醉了。那可以把陶醉放在这里吗? 学生:我觉得不可以,感情不同。老师:深浅不同,沉醉是深深的陶醉。
老师:徐霞客是旅行家,一生游历了祖国的名山大川,什么样的景色让徐霞客完全沉醉了呢?
老师:现在请同学们读课文的第二到第四自然段,看看哪些地方让徐霞客完全沉醉呢? 同学读课文,老师巡视,发现有的同学一边读一遍做笔记,很好。老师:收获的同学可以举手。
学生:我读出了黄果树瀑布的形态和声响。
多媒体出示语句,体会作者用词准确,感受瀑布声音“渐近渐响”和形态壮美的特点。老师:你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你还能从哪里感受到?
学生:从“缝隙”里可以感到,透过树的缝隙,便看见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就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
老师:说明比较宽大比较雄伟。
学生:我还从一个比喻句看出黄果树瀑布的壮观雄伟。老师:她抓到了一个比喻句,谁能把这个比喻句读出来?
老师:我觉得更美了,作者一个非常贴切生动的比喻可以让课文更加生动更加形象,我觉得这种方法非常好,我们也来学一学。
填空:
透过树的缝隙,便看见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就像—— 学生:好像成千上万的白线从天上泻下来。学生:好像顽皮白色的战马从台上奔跑下来。
老师:很磅礴很有气势,还有吗?我们平时也要像作者这样来表达。瀑布还有什么地方使它更加壮观更加雄伟呢? 学生:渐近渐响,天地间„„ 老师:从他的朗读中我也感受到了瀑布的美,还有描写声音的句子吗?谁能把渐近渐响的声音读出来,同学们抓住这个特点自己在下面读好吗?谁来试试?
学生:刚进入„„
老师:我觉得这声音真美,如果这声音再响些更美了。学生读
师:这声音渐近渐响,让我们感到瀑布的气势磅礴,想读吗?一起来读读 老师:这是瀑布声音让人沉醉,还有什么? 学生:还有奇景
老师:对,这就是黄果树瀑布远近闻名的奇景。教师配乐示范读
老师:你想去这小街吗?说说为什么? 学生:我想去看漫天浮游,随风飘飞,银雨撒金街的奇景。点生读
老师:谁想试试。读得怎么样?好在哪? 学生:读得很流利很有感情。
老师:还有谁想读?我希望这一次有人带我们到这条小街去。生读
老师:他的声音也能激起我们的想象。
老师:黄果树瀑布气势非凡,雄伟壮观。作者把它比喻成一条宽幅白练,这幅大自然的杰作让人完全沉醉。
一起来读一读。老师:同学们,这副大自然的杰作中还有哪些地方让人沉醉呢?下一节课我们再一起来学习
作业
1.认真抄写本课生字和词语 2.摘抄并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
3.写几句话,用上打比方的表达方法,描写一处景物的声音或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