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考生物专题复习教案24:选择题的解题方法与策略
学科网(ZXXK.COM)-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上学科网,下精品资料!
高考生物选择题的解题方法与策略
选择题是一种客观性题型,这种题型不仅可以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考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在考试时如果解答方法使用得当的话,不仅可以提高得分率,而且还可以节省答题时间。本文中的解题方法就是根据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选择题目归纳总结出来的,并对解题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简要说明。
【解题方法示例】
(一)直选法
根据题干中所给的条件和提出来的问题以及已学的知识,可直接得出答案。这是选择题中常用的方法。
【例1】维持高等动物第二性征的物质属于()A.核酸 B.糖类 C.蛋白质 D.脂质
解析:据已学知识可知维持高等动物第二性征的物质是性激素,性激素属于脂质中的固醇类物质,因此答案为D。
(二)排除法
根据已有的知识和题干中所给的条件,先把不正确的选项排除。一般来说,组合答案的题目多采用这种方法。
【例2】进行无性生殖的生物,其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是()
A.基因突变和和基因重组 B.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C.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D.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解析:一般来说,基因重组(指基因的自由组合和连锁交换)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因此,只要选项中有基因重组,该选项即可排除,所以答案选C。
(三)比较法
对于相似性特别强的选项要充分比较,通过题干中的条件或已知的知识进行分析,以确定答案。该种方法一般常和其它方法混用。
【例3】一种细菌的RNA由360个核苷酸组成,它所编码的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数目()A.约360个氨基酸 B.整120个氨基酸 C.约1080个氨基酸 D.少于120个氨基酸
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版权所有@学科网 学科网(ZXXK.COM)-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上学科网,下精品资料!
解析:由于RNA中的3个核苷酸决定一个氨基酸,因此RNA中360个核苷酸应决定120个氨基酸,比较B选项和D选项,考虑到终止密码的话,答案应选D。
(四)求同求异法
即对题目中所给的4个选项进行对比,找出其中3个选项的某些共同特征(或某一个选项不同于其它3个选项的特征),即可得出答案。
【例4】大气中的N2,经过固氮后形成的化合物中,哪一组化合物被植物体吸收后直接可用于蛋白质的合成()
A.NH3和NO3- B.NH4+和NO2- C.NH4+和NH3 D.NO3-和NO2-
解析:氮元素主要用于合成蛋白质中的含氮部分,即氨基(-NH2)及其残基(-NH-)。对比四个选项与氨基及其残基的结构,只有C选项中的结构与氨基的结构最相近,所以答案选C.(五)逆向思维法
即按照正常的思维方式解答行不通或很复杂的话,不妨换一种思维方式,先求相对立的一种情况,然后再利用所求的数据得到我们所需要的答案。
【例5】基因型分别为ddEeFF和DdEeff的2种豌豆杂交,在3对等位基因各自独立遗传的条件下,其子代表现型不同于2个亲本的个体数占全部子代的()A.1/4 B.3/8 C.5/8 D.3/4 解析:由于子代中表现型不同于2个亲本的有多种,如果不做遗传图解的话,很不容易写出来,这样就给解答造成了困难。根据题干中亲本的基因型我们可以知道其表现型,我们不妨先求出子代中与亲体表现型相同的个体所占的比例,然后用1减去所求的比例即为题目中所求的答案。
该题中与亲本ddEeFF表现型(隐显显)相同的比例为:1/2×3/4×1=3/8,与亲本DdEeff表现型(显显隐)相同的比例为:1/2×3/4×0=0,所以子代表现型不同于2个亲本的个体数所占的比例为:1-(3/8+0)=5/8,答案选C。
(六)图解法
对于一些比较抽象或比较复杂的问题有的可以借助图解来辅助解答。
【例6】已知一段mRNA含有30个碱基,其中A和G有12个,转录该段mRNA的DNA分子中应有C和T的个数是()
A.12 B.24 C.18 D.30 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版权所有@学科网 学科网(ZXXK.COM)-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上学科网,下精品资料!
解析:首先画一条线代表mRNA,再在其上边画两条线代表DNA,把题中所给的条件标在图上,然后用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推导即可得出答案为D。
(七)逆推法
即根据题干中所给的条件反推出结果。
【例7】把碘液滴在玉米种子的纵切面,被染成蓝色的部分是由什么发育来的()A.受精卵 B.受精极核 C.胚珠 D.胚囊
解析:玉米种子中被碘液染成蓝色的是淀粉,而淀粉存在于玉米的胚乳中,胚乳是由受精极核发育来的,所以答案选B。
(八)代入法
把选项做为已知条件再结合题干中所给的条件进行推理,若结果与题干中的相关条件相符,即为正确答案。
【例8】某种哺乳动物的直毛(B)对卷毛(b)是显性,黑色(C)对白色(c)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BbCc的个体怀“个体X”交配,子代表现型有: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和卷毛白色,它们之间的比为3:3:1:1。“个体X”的基因型为()
A.BbCc B.bbCc C. Bbcc D.bbcc 解析:让A、B、C、D四个选项做为已知条件,分别与个体BbCc交配,A和D与BbCc交配的结果是四种表现型的比为9:3:3:1和1:1:1:1,与题干中的条件不符,被排除;B与BbCc交配的结果是对应四种表现型的比为3:3:1:1,而C与BbCc交配的结果是对应四种表现型的比为3:1:3:1,所以答案为B。(九)假设法
先假设某种情况正确,结合题干中的已知信息进行推理,如果行得通,说明假设正确,否则另一种情况是正确的。
【例9】现有世代连续的两管果蝇,甲管中全部是长翅(V)果蝇,乙管中既有长翅(V)果蝇,又有残翅(v)果蝇,两管中的世代关系可用一次交配实验鉴别之。最佳交配组是()A.甲管中长翅果蝇自交繁殖
B.乙管中长翅果蝇与残翅果蝇杂交 C.两管中全部长翅果蝇互交
D.乙管中全部长翅果蝇近亲交配
解析:具有世代连续关系的两管果蝇,只能有以下两种可能性:甲为乙的亲代或乙为甲的亲代。甲管中长翅果蝇的基因型可能是VV、Vv,若让其交配产生后代,情况复杂难以判定。乙管中残翅果蝇的基因型为vv,长翅果蝇的基因型可能有VV、Vv,若将长翅果蝇和残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版权所有@学科网 学科网(ZXXK.COM)-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上学科网,下精品资料!
翅果蝇杂交得到的F1,F1中若全为长翅,则说明乙为甲的亲代;若F1中出现了残翅,则说明乙为甲的子代。答案为B。
(十)化简法
把题干中比较复杂的信息简化处理。
【例10】用糊粉层红色的玉米(prpr)作母本,紫色的玉米(PrPr)作父本进行人工授粉,母本果穗上所结籽粒应完全为紫色籽粒(Prpr),但在对多个杂种F1果穗上的647102粒籽粒的观察中发现了7粒淡红色的籽粒,导致这种遗传性状表现的最大可能性是()A.父本花粉中Pr中混有母本花粉Pr B.个别是父本花粉的Pr基因突变为pr C.个别母本卵细胞的pr基因突变不Pr D.不同环境条件下的Prpr的表现型不同
解析:把题干中Pr设为A,pr设为a,则糊粉层红色的玉米(prpr)可写做aa,紫色的玉米(PrPr)可写做AA,母本果穗上所结紫色籽粒(Prpr)写做Aa,杂种F1果穗上的647102粒籽粒中发现的7粒淡红色的籽粒应为aa(prpr),据推测只能是原来的A突变成了a,即Pr变成了pr,答案为B。
【注意事项】
(一)澄清题干中所给的概念,避免概念混淆
【例11】大豆根尖细胞所含的核酸中,含有碱基A、G、C、T的核苷酸种类数共有()A.8 B.7 C.5 D.4 解析:核酸包括DNA和RNA两种,有的学生可能会由于忽略“核酸”一词,通过A、G、C、T四种碱基误以为是DNA而把答案错选为D;也有的学生只注意了“核酸”一词而忽略了题干中没有给出碱基U而把答案错选为A;还有的学生可能错把“核苷酸”当成“碱基”而把答案错选为C;该题的正确选项为B。(二)找出、找全题干中所给的关键词语
【例12】某人腰椎部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该病人受损伤的部分可能是在反射弧的()
①传入神经 ②传出神经 ③感受器 ④神经中枢 ⑤效应器 A.②④ B.①④ C.①② D.②⑤
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版权所有@学科网 学科网(ZXXK.COM)-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上学科网,下精品资料!
解析:此题容易忽略“腰椎部受外伤”而把答案错选成D。位于腰椎内的结构有传入神经、传出神经和神经中枢,而感受器和效应器位于腰椎外,由于该病人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可推测他的传出神经和神经中枢受到损伤,故答案为A。
(三)注意避免思维定式对解题的影响
【例13】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的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体杂交,F2中重组类型的个体占总数的()
A.3/8 B.3/8或5/8 C.5/8 D.1/16 解析:受教材中两对相对性状遗传试验的影响,许多学生认为进行杂交的两纯合亲本分别为双显性个体和双隐性个体,其F2代表现型的比就是9:3:3:1,其中比例为3的两种个体为重组类型,占总数的3/8。实际上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即为一显一隐和一隐一显两纯合亲本,其F2代表现型之比也是9:3:3:1,但比例为9和3的个体为重组类型,占总数的5/8,所以该题的答案应为B。
(四)充分挖掘题干中的隐藏条件
【例14】香蕉的某一性状变异,其变异不可能来自()
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 C.染色体变异 D.环境改变
解析:香蕉是三倍体,靠营养生殖,不可能发生基因重组,所以选A。该题中的“香蕉是三倍体,靠营养生殖”即是隐藏条件。
(五)排除题干中的迷惑条件
【例15】下图所示实验中,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入在甲、乙、丙三株幼苗切面的不同位置上,然后从左侧单侧照光,下面实验结果中不正确的是()A.甲向右侧弯曲生长 B.乙直立生长
C.丙向左侧弯曲生长 D.甲、乙、丙都弯向光源生长
解析:该题中从左侧单侧照光即为迷惑条件,学生以为有光即向光生长,而错选A,实际上,该题中由于去掉了尖端,失去了感光部位,光的有无对三株幼苗无影响,所以答案应为D。
一般说来,在解答选择题时有时必需依靠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当遇到无法解答的问题时,一般的做法是:首先根据已有的知识和题干中所给的条件,把不正确的选项排除,然后再对剩下的选项进行充分的对比,这时一定要充分利用题干中所给的条件,如果还不行的话,尝试用一下其它方法,也许会找到出路的。实在选不出来的话,再进行猜答。要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没有充分的把握,不要轻易修改答案。
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版权所有@学科网 学科网(ZXXK.COM)-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上学科网,下精品资料!
学科网-学海泛舟系列资料 版权所有@学科网
第二篇:高考生物专题复习教案24:选择题的解题方法与策略
高考资源网(ks5u.com)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高考生物选择题的解题方法与策略
选择题是一种客观性题型,这种题型不仅可以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考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在考试时如果解答方法使用得当的话,不仅可以提高得分率,而且还可以节省答题时间。本文中的解题方法就是根据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选择题目归纳总结出来的,并对解题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简要说明。
【解题方法示例】
(一)直选法
根据题干中所给的条件和提出来的问题以及已学的知识,可直接得出答案。这是选择题中常用的方法。
【例1】维持高等动物第二性征的物质属于()A.核酸 B.糖类 C.蛋白质 D.脂质
解析:据已学知识可知维持高等动物第二性征的物质是性激素,性激素属于脂质中的固醇类物质,因此答案为D。
(二)排除法
根据已有的知识和题干中所给的条件,先把不正确的选项排除。一般来说,组合答案的题目多采用这种方法。
【例2】进行无性生殖的生物,其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是()
A.基因突变和和基因重组 B.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C.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D.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解析:一般来说,基因重组(指基因的自由组合和连锁交换)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因此,只要选项中有基因重组,该选项即可排除,所以答案选C。
(三)比较法
对于相似性特别强的选项要充分比较,通过题干中的条件或已知的知识进行分析,以确定答案。该种方法一般常和其它方法混用。
【例3】一种细菌的RNA由360个核苷酸组成,它所编码的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数目()A.约360个氨基酸 B.整120个氨基酸 C.约1080个氨基酸 D.少于120个氨基酸
www.xiexiebang.com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高考资源网(ks5u.com)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解析:首先画一条线代表mRNA,再在其上边画两条线代表DNA,把题中所给的条件标在图上,然后用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推导即可得出答案为D。
(七)逆推法
即根据题干中所给的条件反推出结果。
【例7】把碘液滴在玉米种子的纵切面,被染成蓝色的部分是由什么发育来的()A.受精卵 B.受精极核 C.胚珠 D.胚囊
解析:玉米种子中被碘液染成蓝色的是淀粉,而淀粉存在于玉米的胚乳中,胚乳是由受精极核发育来的,所以答案选B。
(八)代入法
把选项做为已知条件再结合题干中所给的条件进行推理,若结果与题干中的相关条件相符,即为正确答案。
【例8】某种哺乳动物的直毛(B)对卷毛(b)是显性,黑色(C)对白色(c)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BbCc的个体怀“个体X”交配,子代表现型有: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和卷毛白色,它们之间的比为3:3:1:1。“个体X”的基因型为()
A.BbCc B.bbCc C. Bbcc D.bbcc 解析:让A、B、C、D四个选项做为已知条件,分别与个体BbCc交配,A和D与BbCc交配的结果是四种表现型的比为9:3:3:1和1:1:1:1,与题干中的条件不符,被排除;B与BbCc交配的结果是对应四种表现型的比为3:3:1:1,而C与BbCc交配的结果是对应四种表现型的比为3:1:3:1,所以答案为B。(九)假设法
先假设某种情况正确,结合题干中的已知信息进行推理,如果行得通,说明假设正确,否则另一种情况是正确的。
【例9】现有世代连续的两管果蝇,甲管中全部是长翅(V)果蝇,乙管中既有长翅(V)果蝇,又有残翅(v)果蝇,两管中的世代关系可用一次交配实验鉴别之。最佳交配组是()A.甲管中长翅果蝇自交繁殖
B.乙管中长翅果蝇与残翅果蝇杂交 C.两管中全部长翅果蝇互交
D.乙管中全部长翅果蝇近亲交配
解析:具有世代连续关系的两管果蝇,只能有以下两种可能性:甲为乙的亲代或乙为甲的亲代。甲管中长翅果蝇的基因型可能是VV、Vv,若让其交配产生后代,情况复杂难以判定。乙管中残翅果蝇的基因型为vv,长翅果蝇的基因型可能有VV、Vv,若将长翅果蝇和残翅果蝇www.xiexiebang.com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高考资源网(ks5u.com)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解析:此题容易忽略“腰椎部受外伤”而把答案错选成D。位于腰椎内的结构有传入神经、传出神经和神经中枢,而感受器和效应器位于腰椎外,由于该病人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可推测他的传出神经和神经中枢受到损伤,故答案为A。
(三)注意避免思维定式对解题的影响
【例13】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的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体杂交,F2中重组类型的个体占总数的()
A.3/8 B.3/8或5/8 C.5/8 D.1/16 解析:受教材中两对相对性状遗传试验的影响,许多学生认为进行杂交的两纯合亲本分别为双显性个体和双隐性个体,其F2代表现型的比就是9:3:3:1,其中比例为3的两种个体为重组类型,占总数的3/8。实际上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即为一显一隐和一隐一显两纯合亲本,其F2代表现型之比也是9:3:3:1,但比例为9和3的个体为重组类型,占总数的5/8,所以该题的答案应为B。
(四)充分挖掘题干中的隐藏条件
【例14】香蕉的某一性状变异,其变异不可能来自()
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 C.染色体变异 D.环境改变
解析:香蕉是三倍体,靠营养生殖,不可能发生基因重组,所以选A。该题中的“香蕉是三倍体,靠营养生殖”即是隐藏条件。
(五)排除题干中的迷惑条件
【例15】下图所示实验中,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入在甲、乙、丙三株幼苗切面的不同位置上,然后从左侧单侧照光,下面实验结果中不正确的是()A.甲向右侧弯曲生长 B.乙直立生长
C.丙向左侧弯曲生长 D.甲、乙、丙都弯向光源生长
解析:该题中从左侧单侧照光即为迷惑条件,学生以为有光即向光生长,而错选A,实际上,该题中由于去掉了尖端,失去了感光部位,光的有无对三株幼苗无影响,所以答案应为D。
一般说来,在解答选择题时有时必需依靠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当遇到无法解答的问题时,一般的做法是:首先根据已有的知识和题干中所给的条件,把不正确的选项排除,然后再对剩下的选项进行充分的对比,这时一定要充分利用题干中所给的条件,如果还不行的话,尝试用一下其它方法,也许会找到出路的。实在选不出来的话,再进行猜答。要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没有充分的把握,不要轻易修改答案。
www.xiexiebang.com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第三篇:高考《理综》生物选择题的解题策略
浅谈生物选择题的解题策略
——贵州省金沙县逸夫中学姜赟
在高考《理综》生物选择题的解答中,由于题少而分值高,如果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不能抓住解题关键,往往会失分较多,为了帮助广大考生做好选择题,笔者就多年的教学经验,浅谈生物选择题的解题策略。
一、错选的主要原因。
1.审题不慎,只求快,没有弄清题意就做答,尤其不会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
2.粗心大意,只看表面现象,被题目中的干扰因素迷惑;
3.相关或相似的概念混淆不清;
4.受思维定势影响,想当然地套用生活经验、习惯、做过的习题、权威等“似曾相识”的答案或问题;
5.考试方法和策略不对,信心不足造成心理紧张,或有危难情绪等。
二、狠抓审题规范,减少失分率。
1.精选精做练习题;
2.认真做好考后解题回顾和总结;
3.学会解题的方法和策略。
㈠、找画关键字词,注意限定条件:
例⒈一个基因型为AaBbCc(基因自由组合)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数目和种类分别是:(D)
A.4和8B.2和4C.4和4D.4和2 如果题目改为”初级卵母细胞”又如何?
例2.假设一段信使RNA上有120个碱基,其中A30个,G50个,此信使RNA控制的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最多有多少?(D)
A.60B.30C.45D.20
如果改为”氨基酸数目最多有多少”又如何?
1.审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关键字词:
⑴限定条件的种类:时间、原因、影响
⑵限定的程度:根本、直接、最终
⑶选择的方向:肯定、否定
2.常见限定条件:一个和生物体;种类和数目;染色体数目中的个数和
对数;最多和最少;主要和次要;可能和最可能;一切和绝大多数等等。
㈡、注意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题干中没有明确给出,而隐藏在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图形、图表、曲线、生产实践或题目给予的新信息中的条件。隐含条件是
题干的必要条件,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
层次挖掘隐含条件,补充题干。
例1.兔子的精子细胞核中DNA重量为4×10-12g,则其受精卵进入有
丝分裂中期的DNA重量为()
A.4×10-12gB.8×10-12g
C.16×10-12gD.大于16×10-12g
隐含条件:细胞中的线粒体含有少量的DNA。故答案为D。
例2.取适量干重相等的4份种子进行不同处理:(甲)风干,(乙)
消毒后浸水萌发,(丙)浸水后萌发,(丁)浸水萌发后煮熟冷却、消毒。
然后分别放入4个保温瓶中。一段时间后,种子堆内温度最高的是()
A.甲B.乙C.丙D.丁
隐含条件:丙中还包括微生物的呼吸产热。故答案为C。
例3.下表列出了A、B、C、D四种鸟类的产卵、孵出和繁殖后代数,哪种鸟
将会得到更多的进化优势()
解题思路:一个物种种群的大小,它不取决于生殖力,而取决于对潜
在的种群增长的自然控制。而隐含条件是“淘汰数==产卵数—后代数”。
故答案为B。
㈢、排除题目中的干扰因素,切忌“想当然”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干或选项中附加一些与解题无关的信
息,干扰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
例1.已知某人的精原细胞中有26对等位基因,不考虑交叉互换的情况
下,该人形成精子的基因组合类型最多为()
A.226B.223C.262D.2×26
本题设置的干扰因素是:“26对等位基因”。但应注意的是:一个人的体细胞中只有46条染色体或者23对同源染色体。故答案为B.例2.人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线粒体,其呼吸作用的方式为无氧呼吸。细
菌细胞中也没有线粒体,其呼吸作用的方式是()
A.只进行无氧呼吸B.只进行有氧呼吸
C.一般不进行呼吸D.无氧呼吸或有氧呼吸
本题设置的干扰因素是:“没有线粒体,就只能进行无氧呼吸”。细
菌虽然没有线粒体,但在有些细菌的膜内侧含有电子传递与氧化磷酸化的酶,可进行有氧呼吸。故答案为D。
㈣、全面准确理解概念、原理和规律,克服思维定势,不要“想当然”
例1.已知某小麦的基因型是AaBbCc,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
体上,利用其花药进行组织培养,获得N株小麦,其中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约占()
A.0B.N/4C.N/8D.N/16
注意:不要想当然的认为“花药离体培养”就是“单倍体育种”。故
正确答案为A。
例2.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
A.卵细胞B.单倍体生物体细胞
C.胚细胞D.含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
注意:卵细胞、单倍体生物体细胞中都有可能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染
色体组,从而有同源染色体的存在。故正确答案为D。
例3.某些地区一些玉米植株比一般玉米植株早熟、生长整齐而健壮,果穗大、子粒多,因此这些植株可能是()
A.单倍体B.三倍体
C.四倍体D.杂交种
注意:不要认为果穗大,子粒多就是多倍体。故正确答案为D。
㈤.解决“不知所问”题目的关键是:要“知其所问”、“知其所考”
例:在农业生产中,常用人工诱导多倍体的育种方法来提高作物产量。
在下列四组多倍体植物中,最有经济价值的一组是()
A.甘蔗和甜菜B.水稻和棉花
C.玉米和高粱D.油菜和大豆
本题所考的是多倍体育种的特点:培养营养器官巨大型的植物,来提
高作物产量和营养成分。所以应选择以收获营养器官为生产目的的一组。
即正确答案为A。
三、解答选择题的几点复习策略:
1.对相近知识点注重比较,求同求异;
2.对同一知识点学会从多角度理解;
3.构建知识网络,培养综合分析能力;
4.多归纳总结一题多问(变)的习题。
例:假设一段信使RNA上有300个碱基,其中A和 G有120个,那么转
录成该段信使RNA的DNA分子片段中C和 T的个数共有(D)
A.120个B.240个C.180个D.300个
此题还可以变成以下等问题:
变式一:某信使RNA上,A的含量是24%,U的含量是26%,C的含量
是27%,其模板基因中G 的含量为(B)
A.23%B.25%C.27%D.50%
变式二:此信使RNA控制的蛋白质的氨基酸数目最多有多少?(100
个)
变式三:此信使RNA控制的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最多有多少?(20种)
变式四:此信使RNA控制的蛋白质的合成原料就高等动物而言有哪些
来源?(食物中摄取、自身蛋白质分解、转氨基形成)。
2007年元月25日
第四篇:高考地理选择题解题技巧解题策略
选择题作为地理高考的基本题型之一,设问明确、知识覆盖面广、作答简便、评分客观,因而备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考地理选择题解题技巧解题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选择题解题技巧解题策略
选择题的命题规律
1.选择题的命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2.多为单项选择题(如全国卷、天津卷等)
3.多为连题型选择题(一个材料包括多个选择题)
4.选择题内容更加关注社会热点
应试策略
1.沉着冷静,相信自己判断
2.认真审题
3.先易后难,跳过难题或自己认为没有把握的题目,回头再做
4.认真检查,但不要轻易改动答案
要善于挖掘题干信息
“对比往年地理、历史和政治的高考分数统计,可以发现试题的难度较为稳定,地理题的难度在降低,而三科的难度在趋向平衡。”在分析了2009年至今的高考三科平均分统计表后,梁老师对此总结:“一般来说,你的地理考试达到了76分,就达到了第一批次本科录取的要求。69分左右,达到第二批次。64分左右,则是第三批次。”这使得同学们对自己地理考试的分数红线有了一个直观的概念。
梁老师解释说:“地理考试中,分析题干信息很重要。例如图表题,每个点都是紧靠图中的信息,这就需要同学们去从图表和题干中挖掘信息,注重审题。有的题目甚至不需要运用地理知识就能解答,但这就要同学们有的放矢,不能一股脑地把自己学到的、知道的都答上去,答得多却没有分。”
要使知识之间建立桥梁
“从高考的角度来说,并不要求高深的地理知识。调动和运用知识是学生们最薄弱的环节,知识之间却建不起桥梁,联系起来就有困难。在学习的过程中大家要勤于思考,拓展思维的深度。”梁老师现场讲解了入藏铁路建设方案的例子,从地形、地貌、地质灾害和建设成本这些方面,学生很容易地分析出青藏铁路建设方案较滇藏铁路和川藏铁路的优势,但不利因素却很难被同学们分析出来。此时,梁老师给出了一幅我国人口自然密度分布图,不同的建设方案所连接地区的人口密度状况就清晰地显现在同学们眼前,青藏铁路在经济效益上的劣势也更为明显地体现出来。
高考地理选择题常考知识
一、等高线地形图小专题
1.坡度问题:一看等高线疏密,密集的地方坡度陡,稀疏的地方坡度缓;
计算:坡度的正切=垂直相对高度/水平实地距离
2.通视问题: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如果过已知两点作的地形剖面图无山地或山脊阻挡,则两地可互相通视;注意凸坡(等高线上疏下密)不可见,凹坡(等高线上密下疏)可见;注意题中要求,分析图中景观图是仰视或俯视可见。
3.引水线路:注意让其从高处向低处引水,以实现自流,且线路要尽可能短,这样经济投入才会较少。
4.交通线路选择: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既要考虑距离长短,又要考虑路线平稳(间距、坡度等),一般是在两条等高线间绕行,沿等高线走向(延伸方向)分布,以减少坡度,只有必要时才可穿过一、两条等高线;尽可能少地通过河流,少建桥梁等,以减少施工难度和投资;避免通过断崖、沼泽地、沙漠等地段。
5.水库建设:要考虑库址、坝址及修建水库后是否需要移民等。①选在河流较窄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即“口袋形”的地区,“口小”利于建坝,“袋大”腹地宽阔,库容量大。因为工程量小,工程造价低);②选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尽量避开断层、喀斯特地貌等,防止诱发水库地震;③考虑占地搬迁状况,尽量少淹良田和村镇。④还要注意修建水库时,水源要较充足。
6.河流流向:由海拔高处向低处流,发育于河谷(等高线凸向高值),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
7.水系特征:山地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成为水系分水岭。
8.水文特征: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水能丰富;河流流量除与气候特别是降水量有关外,还与流域面积大小有关。
9.农业规划: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缓急、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渔业合理布局的方案;如平原地区发展耕作业,山地、丘陵地区发展林业、畜牧业。
10.城市布局形态与地形:平原适宜集中紧凑式;山区适宜分散疏松式。
11.地形特征的描述: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地势及起伏状况;主要地形区分布;重要地形剖面图特征。
12.地形相关分析:
①地形成因分析:运用地质作用(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外力作用——流水、风、海浪、冰川的侵蚀、搬运、沉积作用等)与板块运动(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及板块的碰撞或张裂)来解释判读分析与地形有关的地理知识。
②分析某地气候特点,应结合该地地理纬度,地势高低起伏,山脉走向,阴、阳坡,距离海洋远近等进行综合分析。
③河流上游海拔高,下游海拔低。结合河流流向判定地形大势,结合迎风坡、背风坡、降水状况、等高线高差及地貌类型的差异分析河流水文、水系特征。
④地形类型判读:第一步看等高线形状,等高线平直,则可能是平原地形或高原地形,等高线闭合,则可能是丘陵、山地或盆地;第二步看等高线的注记,平直等高线注记200米以下的地形可能为平原,平直等高线注记500米以上的可能为高原;闭合等高线注记内低外高的地形为盆地或洼地;闭合等高线注记外低内高,且注记在200——500米之间的地形为丘陵,注记在500米以上的地形为山地。在剖面图中判读地形类型,一定要看剖面形状和对应的海拔高度,方法可参照上述方法进行。
二、等温线专题
1.分析走向(延伸方向):与纬线平行即东西走向——纬度因素或太阳辐射;与海岸线平行——海陆性质或海陆分布;与等高线或山脉走向平行——地形因素。
2.分析弯曲状况:作水平线法——比较弯曲处与交点的温度高低;凸值法——凸高(凸向高值区)为低(值低),凸低(凸向低值区)为高(值高)。
3.分析疏密状况:疏——温差小——我国7月气温、热带地区、海洋、山地陡坡、锋面处;密——温差大——我国1月气温、温带地区、陆地、山地缓坡。
4.分析数值特征:大小小大中间走;闭合曲线大大或小小;高值区——夏季大陆、冬季海洋、暖流流经、地势低(山谷、盆地或洼地)、城市;低值区——冬季大陆、夏季海洋、寒流流经、地势高(山岭、山脊)。
5.高考能力要求:
(1)判断南、北半球位置:自北向南等温线的度数逐渐减小或自南向北等温线的度数逐渐增大的是南半球。自北向南等温线的度数逐渐增大或自南向北等温线的度数逐渐减小的是北半球。
(2)判断陆地、海洋位置:冬季陆地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表示冬季的陆地比同纬度的海洋温度低),海洋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表示冬季的海洋比同纬度的陆地温度高)。夏季陆地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表示夏季的陆地比同纬度的海洋温度高),海洋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表示夏季的海洋比同纬度的陆地温度低)。
(3)判断月份(1月或7月):判断月份时,要注意南、北半球的冬、夏季节的差异性。
1月: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
7月: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
(4)判断寒、暖流:洋流流向与等温线的凸出方向是一致的。寒流中心比同纬度的其它地区水温低,故等温线向低纬弯曲。暖流中心比同纬度的其它地区水温高,故等温线向高纬弯曲。
(5)判断地形的高、低起伏:陆地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凸出的地方,说明该处地势升高;等温线向高纬凸出的地方,说明该处地势降低。在闭合等温线图上,越向中心处,山地等温线的数值越小;盆地等温线的数值越大。
(6)判断温差的大小:一般情况下,不论时空,等温线密集,温差较
大,反之,温差较小。从世界和我国气温分布特征可知:①冬季等温线密,夏季等温线稀。因为冬季各地温差较夏季大。②温带等温线密,热带地区等温线稀。因为温带地区的气温差异大于终年高温的热带地区。③陆地等温线密,海洋等温线稀。因为陆地表面形态复杂,海洋的热容量大,所以陆地的温差大于海面。
三、等潜水位线专题
1.概念:潜水等水位线即潜水面等高线,根据潜水面上各自的水位标高绘制而成,一般绘在等高线地形图上。
2.河流流向判断:潜水水位随地形而有起伏(呈正相关),可根据图中等潜水位线的数据递变(递增或递减)顺序判断出地势高低,河流都是由高处向低处流,可知河流流向。
3.潜水的流向:垂直于等潜水位线,由高值区流向低值区。
4.潜水的埋藏深度:是指潜水面到地表的距离。同一幅图上的地形等高线与潜水等水位线相交之点的数值之差,即二者高程之差,为该点的潜水埋藏深度。
5.潜水流速的大小:取决于潜水的坡度。坡度越大,流速越快,坡度越小,流速越慢。在同一幅地图上,等潜水位线越密集的地方坡度越大,不同地图中要注意比例尺和高差。
6.确定引水工程:为了最大限度地使潜不流入水井和排水沟,当等水位线凹凸不平、疏密不均时,取水井应布置在地下水汇流处,并且埋藏较浅处;当等水位线由密变稀时,取水井应布置在由密变稀的交界处,并与等潜水位线平行(注意不是垂直)。
7.潜水与河水或湖泊水补给关系:一是作水平线法,比较水位高低,总是由水位高者补给水位低者;二是作出潜水流向,潜水向河流或湖泊流,则潜水补给河流或湖泊,潜水流向由河流或湖泊指向潜水,则河流水或湖泊水补给潜水。
第五篇:浅析高考生物选择题的解题技巧与方法
浅析高考生物选择题的解题技巧与方法
【摘要】选择题是高考理科综合卷生物部分的必考题,而且所占分值较高,对考生来说属于风险较大的题,既容易得分也容易丢分,所以提高考生做选择题的技巧和方法,是帮助考生提高成绩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本文从作者的经验方面详细介绍了如何提高考生做选择题的技巧和方法,即首先了解“选择题的基本类型及解答策略”、其次掌握“做高考生物选择题的一般方法”、再次会运用“做高考生物选择题的基本技巧”。
【关键词】类型、策略、方法、技巧、能力
分析历年高考考题,理科综合卷生物部分命题的最大特点就是题型的稳定性,第一部分为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第二部分为简答题和实验题,共42分。虽然从去年开始已经实行新课程标准,将生物部分的总分从原来的72分调整为90分,考试题型也作了部分调整,但第一卷依然为选择题,比以前多了一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36分;第二卷由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组成,共计54分。可以这么说,不管是执行老课标还是新课标的高考,选择题都是必考题,所占分值也较高,而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对考生来说属于风险较大的题,既容易得分也容易丢分,所以提高考生做选择题的技巧和方法,是帮助考生提高考试成绩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下面就本人在多年教学中不断总结的经验对此问题作简要剖析。
一、选择题的基本类型及解答策略
要提高做选择题的技巧和方法,我们首先来分析一下选择题的类型。虽然选择题包括的信息量大、知识覆盖面广,考查内容也不固定,但仔细分析,却不难发现选择题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常见类型:
1、判断型选择题。判断型选择题是选择题中最常见的题型,题目中常常以“下列说法或描述正确的、不正确的、合理的、不合理的”等语句作出明确要求。这类题型在选材上,主要侧重于考查课本上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相关知识点的应用。又可分为概念迷惑型、表述绝对型、新词干扰型、直接判断型、分析判断型、实验评价型等。解答这种类型的选择题,最重要的是正确理解生物学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原理的内涵和外延,正确辩析各种生命现象,运用直选法、排除法、推理法等进行综合分析,最终作出正确判断。
2、图表型选择题。图表型选择题常借助题图设置的新情景和提供的新材料来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识图、识表的能力,以及知识迁移能力,获取和整理图表信息的能力等。即主要考查考生判断、推理、分析、综合等多个方面的思维能力。该题型主要包括表格、曲线图、柱型图、实验装置图、生理功能示意图、遗传系谱图等等。解答这种类型的选择题,应认真读图表,仔细观察和比较,找出图表中所给的各种有效信息,并确定各要素在图表中的含义;另外还要仔细分析图表,寻求图表中各要素间的关系并尽量使用生物学术语进行描述,必要时可以进行图表的转换,最终通过剖析图表、运用图表特征和规律来解决具体问题。
3、组合型选择题。组合型选择题一般包括异同组合型、排序组合型和综合比较型等,是由多项选择题演变而来的单项选择题。该题型考查的知识范围较广,而且会设置一些模糊
概念、或将因果倒置、以偏概全等等。主要考查考生的分析综合能力、概念辩析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等。解答这种类型的选择题,首先是审题要仔细,充分研究题干的要求;其次是辩析题支,要对题支表述的正确性进行全方位的分析,看其是否与已知的观点一致,不一致的必须舍去;再次是辩析题干和题支的关系,分析题支是否符合题干的要求,特别是对于那些相似、相近、易于混淆的干扰题支必须进行排查,才能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4、计算型选择题。计算型选择题也是一类比较常见的题型,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有蛋白质、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细胞分裂、DNA、遗传定律、遗传病发病率、基因频率、能量流动、种群密度等等。该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以及知识迁移能力、融会贯通能力等。解答这种类型的选择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熟悉教材中出现的各种公式和数量关系,如种群密度、基因频率、蛋白质中肽键数、蛋白质分子量的计算公式;②学会从平衡的角度分析题目,尤其是相关化学知识的准确运用,如涉及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化学反应式的计算;③学会运用数学统计学原理解答概率问题,如计算遗传概率中常用的加法原理、乘法原理的正确运用。
二、做高考生物选择题的一般方法
做任何事情,成功的关键就是能否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做高考生物选择题也是如此,尽管选择题的题型多样,但其解题方法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1.仔细审题,找出关键词语。高中生物教材中,有许多在字面上非常相近的概念或名词等专业术语,但它们的实际意义却相差很大,如胚囊和囊胚、极体和极核、原生质体和原生质层、氧化分解和水解等等。命题常会以此为基点,考查学生对这些概念和名词等专业术语理解的深刻程度。所以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注重这方面知识的积累,在审题时对这些概念和名词等关键词语应该特别留意。这些关键词语往往就是题目考查的重点和主旨所在,找准了关键词语就是找到了解题的突破口,就为理清解题思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对于难度较大的选择题或者是涉及两个以上知识点的选择题,就要认真分析题意,找出题目中的关键词语,再仔细分析供选答案,选出正确选项。
例
1、(2009.安徽)DNA分子在初步水解后,得到的化学物质是
A.氨基酸、葡萄糖、碱基B.脱氧核苷酸
C.脱氧核糖、碱基、磷酸D.核糖核苷酸
【方法领悟】选择题的题干属于已知提示部分,它规定了选择的内容及要求。本题中的关键词是“初步水解”。由于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一个脱氧核苷酸分子完全水解后得到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磷酸,但题干问的是DNA分子在“初步水解”后的产物,故应为脱氧核苷酸。【答案】B2、明确限制条件,缩小答案范围。限定条件的设置,一方面是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是考查考生对生物基础知识的准确把握程度,因此,审出“限定条件”,就等于找到了“题眼”,题目中的限定条件非常关键,限定条件的指向往往提示了解题的思路和方向。限定条件包括:①限定种类,如时间、原因、影响等;②限定程度,如根本、直接、最终、一定、最好、最简便、最多、最少、最可能等;③限定对象,如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是高等植物还是低等植物,是叶肉细胞还是根细胞,是一个细胞还是一个生物体等;④限定过程,如是蛋白质的合成还是分泌等。
例
2、为了确定某株高茎豌豆(显性)的基因型,最简便的方法是
A.让其与矮茎豌豆杂交B.让其与另一株高茎豌豆杂交
C.让其自交D.直接进行DNA检测
【方法领悟】该题题干中已经明确了限制条件为“最简便的方法”,确定显性植株的基因型的方法常用的有两种:测交和自交,但豌豆为自花传粉闭花授粉植物,故最简便的方法应为自交。【答案】C
3.挖掘隐含条件,完善题干信息。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往往成为决定解题成败的关键。需要注意的是,生物学科中的潜规则常以隐含条件的方式隐身于题干背景之下,解题时要善于挖掘,比如,验证性实验试题的结论一般要求与教材上的正面知识一致;遗传系谱图推导中没有说明“有病”的指的就是“正常”等,这些都是隐藏在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条件,把题干补充完整。
例
3、(2010.四川)将蛙的卵巢放入含有蛙脑垂体提取液的培养液中,同时检测某种激素的含量;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后,再检测、培养液中该激素的含量,发现该激素含量增加,这种激素是
A.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B.促性腺激素
C.促甲状腺激素D.雌性激素
【方法领悟】本题的隐含条件是“蛙脑垂体提取液中已经不存在完整的脑垂体细胞”,也就不能合成和分泌促性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因此含量增加的激素就不可能是B、C两个选项所示的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是下丘脑分泌的,而题目中根本没有涉及下丘脑,因此A选项也不符全备件。那么这种激素只能是雌激素,原因是垂体中原来合成的促性腺激素刺激蛙的卵巢,促进卵巢合成并分泌雌性激素。【答案】D
4.排除干扰信息,找准命题意图。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解题无关的信息,它们会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命题者可以将干扰信息放在题干中,也可以放在某一个选项中,其目的就是考查考生的基本功是否过硬。正如教育部考试中心在试题编制的基本要求中强调的“干扰项能反映考生的典型错误,且看上去似乎有理,不要错得太明显”、“应该增大正确项的隐蔽性和错误项的干扰性”。故考生应有过硬的基础知识和敏锐的洞察力,在解题过程中只有认真分析题干,才能排除干扰,准确把握命题者的命题意图,找出正确答案。
例
4、(2007.广东)关于叶肉细胞在光照条件下产生AIP的描述,正确的是
A.无氧条件下,光合作用是细胞ATP的唯一来源
B.有氧条件下,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都能产生ATP
C.线粒体和叶绿体合成ATP都依赖氧
D.细胞质中消耗的ATP均来源于线粒体和叶绿体
【方法领悟】本题中有两个干扰,一个是“光照条件下”,另一个是A选项中的“无氧条件下”。这两个条件连续给出,很容易误导考生排除线粒体,只想到叶绿体而误选A选项。但是只要意识到“呼吸作用的第一阶段也可产生ATP”,就很容易判断出A、D两个选项是错误的。又由于线粒体中在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时,有ATP的合成但是不依赖氧,因此C选项错误。【答案】B
5.克服思维定式,防止“生路熟走”。有些试题的已知条件是命题者对教材中的有关知识、考生平时已做过的试题等稍作改动后命制而成的,这类题最具欺骗性,乍看像“熟题”,实际上已经“改头换面”,其目的在于检验考生是否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以及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如果审题粗心大意,只凭经验做题,就很容易犯思维定式的错误。因此,越是“熟题”,越要警觉、细心审题,准确地获取信息,做到“熟路生走”,才能准确作答。
例5、(2009.江苏)一个人体内的胰岛B细胞、神经细胞、表皮细胞等,其形态、功能各不相同,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不同细胞中信使RNA的结构不同B.不同细胞中转运RNA的种类不同
C.不同细胞中蛋白质的结构不同.D.不同细胞中DNA的碱基排列顺序不同
【方法领悟】本题中的“根本原因”是最常见的提问方法,我们一般都首先考虑“遗传物质”或“基因”。而选项中恰恰有这个选项,因此很容易“误导”考生选择D项。实际上,本题的“题眼”是“一个人体内的……形态、功能各不相同”,同一个人体内的细胞是经有丝分裂获得的,因此遗传物质相同;不同细胞形态、功能各不相同,是细胞分化(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故不同细胞中信使RNA的结构不同。【答案】A
三、做高考生物选择题的基本技巧
常言道“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固然,是否“肯登攀”极其重要,但同样是“肯登攀”,“乱登攀”与“巧登攀”的效果却截然不同。在高考中,理科综合的考试时间对于考生来说比较紧迫,若考生没有一定的解题技巧,就容易浪费时间,导致因考试时间不够而部分题目不能看完,即使是简单题也丢了分。所以教会考生掌握做高考生物选择题的基本技巧也是非常必要的。
1.直接判断法。直接判断法顾名思义就是指在准确掌握生物知识的前提下,通过观察思考,直接从题目所给出的条件中作出判断,确定符合题干的选项。这种方法不需要拐弯抹角,适用于基础知识类试题。基础知识类试题主要是考查考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程度,可以说是送分题,但仍需要考生对基础知识有准确无误的掌握。
例
6、下列关于染色体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染色体组内不存在同源染色B.染色体组只存在于体细胞中
C.有性生殖细胞内含有一个染色体组D.染色体组内含有等位基因
【方法技巧】本题考查染色体组的相关知识。方法技巧是掌握染色体组数目的判断方法。每个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均是非同源染色体。染色体组既存在于体细胞中,也存在于生殖细胞中,只是在同一生物体中殖细胞内的染色体组数为体细胞的一半。二倍体生物的有性生殖细胞中只含一个染色体组,而四倍体的有性生殖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由于等位基因存在于同源染色体上,故染色体组内不含等位基因。【答案】A
2.淘汰排除法。淘汰排除法是指从排除谬误人手,逐步缩小范围,去伪存真,最后确定正确答案的解题方法。具体操作方法有以下几种。
(1)排除知识、表述、逻辑错误的选项,选项的描述本身错误或包含部分错误的要排除,但逆向选择题除外,选项描述有逻辑错误的也要排除。
(2)排除无关选项,选项的叙述本身是正确的,但是与题干无关,应排除。这种方法适用于解决一些较难的、不能凭借掌握的知识就能选出答案的试题。
例7.(2010.江苏)人体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下列现象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
A.寒冷时出现寒颤
B.从平原到高原,有人出现肺水肿现象
C.接受抗原刺激后,B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
D.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
【方法技巧】本题题干中的关键词是“属于”和“内环境稳态失调”。而选项中A是受寒冷刺激时的体温调节、C为免疫调节、D为水盐平衡调节,都属于正常的稳态调节,故应排除。
【答案】B
3.对比推理法。对比推理法是通过比较选项所涉及的生物学的相似、相近、易混的概念、原理、方法、结构、功能等,以达到摒弃似是而非的选项,从而作出正确评判的方法。这类方法适用于选项相近或者类似的选择题,此外,当排除两个选项后,在剩下的两个选项中犹豫不决,不知道究竟应该选哪个时也常常采用这类方法。
例8.用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棉时,下列一般不可以作为目的基因受体细胞的是
A.受精卵B.韧皮部细胞
C.卵细胞D.根尖生长点细胞
【方法技巧】对于本题中的四个选项,进行对比不难发现:A、B、D三个选项均为体细胞,而C选项则为生殖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核遗传物质只有体细胞中的一半,不适宜用作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答案】C
4.图文转化法。对某些选择题,由于情境比较陌生,或内容比较生僻,或试题呈现形式发生变化等,可通过将题中信息转化为比较熟悉的、便于理解的形式,从而变陌生为熟悉,化难为易,迅速求解。常用的转化法有将图表转化为文字、将文字转化为图表、图与图之间的转化、文字之间的转化等。
例9.一分子CO2从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扩散出来,进入到一个相邻细胞叶绿体基质中,共穿越磷脂分子层数是
A.4B.6C.8D.12
【方法技巧】本题看似与计算有关,实质上解本题的关键不是计算,而是能否将题目中的问题用画图的形式表示出来。因为关键点是要分析CO2一共穿越了几层生物膜,每层生物膜又包含两个磷脂分子层。【答案】D
5.逆向思维法。逆向思维法是指跳出常规思维模式,以另类角度从不同侧面思考问题,这样有时会很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逆向思维法有时类似于数学中的“反证法”,适用于按照正常的思维方式解答行不通或很复杂的试题。
例10.在下列所示的遗传系谱图中,可能为伴性遗传的是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方法技巧】本题的“题眼”为“可能为伴性遗传”。直接分析可能为伴性遗传的选项的话,似乎找不到入手点,但是若反过来分析“哪些不可能属于伴性遗传”就容易多了。因为②必为显性遗传,但“父病女正常”,故不可能为伴性遗传;④必为隐性遗传,但“女病父正常”,也不可能为伴性遗传。则②④被排除。【答案】A
综上所述,作为当今的高中生物教师,除了教会学生掌握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我们有必再要教会学生一些考试中应有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但教无定法,学更无定法,我们不能将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最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将各种方法和技巧融会贯通、灵活运用,才能进一步提高考生们的应试能力和应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