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十单元整理与评价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18:45: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XX年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十单元整理与评价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XX年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十单元整理与评价教学设计》。

第一篇:XX年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十单元整理与评价教学设计

XX年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十单元整理与评

价教学设计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课

件www.xiexiebang.com 整理与评价

数与代数

教学内容:98----100页

教学提示:引导学生将本册有关数与代数的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归纳、梳理,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结合练习活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让学生在观察、分析、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将实际问题抽象成代数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复习巩固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归纳、梳理本册有关数与代数的知识的过程。在观察、分析、概括的过程中将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条理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积极参加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与人合作交流的习惯,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

重点、难点

重点:复习小数的乘除法、混合运算、方程。

难点:灵活运用数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小黑板

学生准备:错题本,答题纸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师: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进入了复习阶段。我是这样给大家定的复习计划,把整本书的知识分为两部分,一是数与代数;二是空间与图形。这节课我们来回顾数与代数方面的知识。

师:大家觉得把哪几个单元归入数与代数呢?

生:我觉得把第二单元小数乘法、第三单元小数除法还有第五单元四则混合运算归入数与代数。

生:老师我觉得把第八单元方程也应该归进来。

师:恩,你说得很对。这四个单元我们归入数与代数。

设计意图:通过制定复习计划,给本册的知识进行分类,让学生对本册知识有个全面的认识,把知识形成网络,有利于学生归纳记忆。

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师:谁来说说在小数乘法这一单元有哪些知识点?

生:小数点儿位置移动变化规律;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师:大家先说一说,小数点位置移动变化规律,把第1、2题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结果;然后复述一下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完成第3题。

师:小数除法我们应注意什么呢?

生:在计算小数除法时,利用商不变的规律把除数转化成整数,根据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来除。

生: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可以采用“进一法”“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

师:根据刚才回忆的知识,完成第4、5、6、7(1)(2)题,交流计算结果

师:下面我们来看看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

生:小括号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也要先算乘除法。

生:一个算式里,如果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师:下面完成第7(3)(4)、8、9题。注意,先说说计算顺序再计算。

师:第八单元方程我们学会了哪些知识呢?

生:我知道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生:等式的性质,等式的两边同时加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成立;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除数不能为0),等式仍然成立。

生:利用等式的性质可以解方程。

师:同学们对方程掌握得很好,下面来检验一下,完成100页第10、11、12题。

设计意图:通过回忆知识点,并练习相对应的题目,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达标反馈,巩固练习

.计算下列各题。

6.09÷0.3=

3.2×2.45=

97.6÷0.52=

.5×1.25=

7.1÷2.5=

.2×0.35=

2.脱式计算。

2.19+4.2×3.04÷0.2

3.25×0.9+0.4÷0.002

3.解下列方程。

4.18x-1.9x=19.38

3.6x-x=0.52

3×(x+5)=169

学生独立做题,交流答案。

答案:1.20.3

7.84

380

.875

2.84

0.42

2.66.03

202.925

3.8.5

0.2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复习了数与代数这方面的知识,大家把这些知识做一个网络图。

生:独立作图,交流展示。

五、布置作业

.用竖式计算。

0.06÷0.05=

0.48×3.6=

2.32×0.8=

3.321÷0.27=

2.脱式计算。

86.8+9.1÷(2.3-1.6)

2.5×2.8-1.8÷2.4

3.解方程

3x-0.6=0.3×8

2×5+4x=80

48-2x=12

4.李大爷今年70岁,比小丽的3倍小2岁,小丽10年后几岁?

5.一副乒乓球拍38.8元,王老师用120元买了2幅乒乓球拍和4盒乒乓球,每盒乒乓球多少元?

6.小红和小李家相距1240米,一天两人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8分钟两人相遇,小李每分钟走80米,小红每分钟走多少米?

答案:1.1.2

.728

.856

2.3

2.99.8

6.25

3.1

4.(70+2)÷3+10=34(岁)5.(120-38.8×2)÷4=10.6(元)

6.1240÷8-80=75(米)

教材答案:

.略

2.5

0.5

3.075

500

3.(1)28.7

36.72

94.9

2.88

5.66

8.64

(2)200元够

4.(1)9条(2)9盘

5.7次

6.16杯

7.(1)2

0.3

2.6

6.93

0.55

6.8

680

3.15

0.315

0.0315

(2)0.10

6.97

0.27

0.51

.74

6.85

(3)0.03

787.7

200

(4)71.4

.82

0.5

26.67

8.2500根

9.9:44相遇

0.x=8

x=45

x=30

1.x=7

x=12.6

x=1.2

x=5

2.(1)72元

(2)1.5米(3)慢车48千米,快车96千米。

板书设计

数与代数

第二单元小数乘法、第三单元小数除法、第五单元四则混合运算和第八单元方程归入数与代数。

教学资料包

(一)教学资源

古代数学

古代数学,起源于人类早期的生产活动,产生于商业上计算的需要、了解数字间的关系、测量土地及预测天文事件。我国古代把数学叫算术,又称算学,最后才改为数学。

(二)资料链接

聪明的八戒

一个筋斗云,孙悟空就来到了牛魔山洞:“牛舌饼,快出来,给你孙爷爷开门!”牛魔王出来了。他笑着说:你这泼猴,胆子不小,竟敢在你牛爷爷的地盘上撒野。看招:“你能算出任意一种商品的单价吗?”

孙悟空拔出金箍棒在地上写道:

毛巾:2+2=4条18-8=10元,10-8=2元

孙悟空还没写完,就被忍无可忍的牛魔王用扇子扇到十万八千里外去了。垂头丧气的孙悟空回来把借扇经过告诉了唐僧。猪八戒听了后,破口大骂:“你做的是什么呀!怎么能瞎写呀,应该这样。”

一边说,猪八戒在旁边拿笔写了起来:毛巾的价格应该从虎妖和熊怪两人买的情况来看,他们都买了2条毛巾,不同之处在于巧克力的盒数不同,所以他们支付的钱也出现了不同,多出来的18-16=2(元)就是1盒巧克力的价钱。知道了一盒巧克力的价钱,就可以从虎妖买的情况出发,求出2条毛巾的价钱应该是16-3×2=10(元),每条毛巾的价钱就是10÷2=5(元)。从蛇精买的情况可以求出买洗发水的钱是8-2×2=4(元),每袋洗发水就应该是4÷4=1(元)。

看到猪八戒得意洋洋,唐僧连连夸赞,悟空低下来了头!在猪八戒的帮助下,孙悟空打败了牛魔王,得到了灭火神丹。他们把火焰山上的火灭掉了。师徒四人又踏上了新的路程。

第2课时

空间与图形

教学内容:教材101、102页

教学提示:引导学生复习方向与路线,多边形的面积,土地面积的章节,通过数形结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具体情境中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进一步理解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并解决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分类归纳知识的过程,通过小组合作,说说解题过程,拓展学生的思维,数形结合,直观的理解计算公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复习的必要性与重要性,逐步养成自己整理所学知识的意识和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会根据给定的方向在平面图上确定自己的位置或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

难点: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三角板,直尺

学生准备:三角板、直尺、答题纸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复习方向与路线

师:谁来说说在方向与路线这一单元里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生:我知道了要想确定物体的位置要找到观测点。

生: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看图规则确定方向和角度,正确的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生:除了以上4个基本方向,还有“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生:在描述简单的路线时也要说明方向,还要注意说出经过的站点儿数。

师:大家回忆的知识点很全面,下面我们来练习一下,完成101页第13题。

2.多边形的面积

师:我们都学了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怎么计算呢?

生: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生: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师:下面来完成101页第15题.生:独立完成,汇报计算结果。

3.土地面积

师:在土地面积中我们学习了两个较大的土地面积单位,谁来说说它们之间的关系。

生:1公顷=10000平方米

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平方千米=100公顷

生:一棵树的占地面积=株距×行距

师:大家来看一看第16、17题。灵活运用多边形的面积和土地面积的知识来解决一下实际问题。并说说解题是思路。

课后习题答案:13.略

4.略

5.21平方厘米

68平方厘米

90平方米

6.18公顷

7.(1)2770米(2)44.06公顷

8.(1)可能性一样大(2)公平,因为双数和单数出现的可能性一样大。(3)略

二、达标反馈

.看图回答问题

(1)以公园为观测中心,少年宫在公园的什么方向?

(2)公园在超市的什么方向。

2.求下列图形的面积。

3.在一块长250米宽80米的长方形地上种棉花,株距0.4米,行距0.25米,这块棉田有多少株棉花?平均每公顷收棉花6000千克,这块地共收棉花多少千克?

答案:1.(1)西偏南60°方向(2)南偏东50°方向2.32.4

29.7

3.XX00株

XX千克

三、板书:

空间与图形

方向与路线

多边形的面积

土地面积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顷=10000平方米

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平方千米=100公顷

一棵树的占地面积=株距×行距

四、布置作业

.如图是某地6路公共汽车的部分行驶线路图。

(1)6路公共汽车从火车站出发,向()偏()()°方向到达市民广场。

(2)由市民广场向()方向到达公园,再向()偏()()°方向到达汽车站。

2.有一块地长600米,宽50米,这块地有多少公顷?若在这块地栽树,每公顷800棵,这块地共栽树多少棵?

3.一个长方形果园,长500米,宽120米,要栽果树,株距4米,行距5米,一共可以栽树多少棵?

4.一个等边三角形的交通标志牌,底边边长6分米,高是5分米,每平方分米用油漆3克,两面都涮漆,一共需要多少克?

5.一块梯形的试验田,上底200米,下底400米高150米,这块地的面积有多少公顷?

答案:1.(1)北

50°(2)正东

50°

2.600×50=30000平方米

30000平方米=3公顷

800×3=2400(棵)

3.500×120÷(4×5)=3000(棵)

4.6×5÷2×3×2=90(克)

5.(200+400)×150÷2=45000(平方米)

45000平方米=4.5公顷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分类梳理知识,把知识网络化,给学生呈现一个清晰的思路,在教学中一边整理回忆所学内容的知识点儿,一边做相应的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讲练结合,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比较牢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教学资料包

(一)教学资源

古代趣题

远望巍巍塔七层,红光点点倍加增;

共灯三百八十一,请问各层几盏灯?

【解说】这是明代数学家程大位编写的一道著名诗题。题目的意思可以是:

有一座高大雄伟的宝塔,共有七层。每层都挂着红红的大灯笼。各层的盏数虽然不知道是多少,但知道从上到下的第二层开始,每层盏数都是上一层盏数的2倍,并知道总共有灯381盏。问:这个宝塔每层各有多少盏灯?

显然,这宝塔的灯是上少下多的。现在设从上到下的第一层(最上层)的盏数为1,则第二层至第七层(在地面的一层)的盏数就分别是1×2=2,2×2=4,4×2=8,8×2=16,16×2=32,32×2=64。总的份数就是(1+2+4+8+16+32+64)=127份,故每一份的盏数(即最上层的盏数)是

381÷(1+2+4+8+16+32+64)=381÷127=3(盏)

从上到下的第二层盏数是3×2=6(盏);第三层盏数是6×2=12(盏);第四层盏数是12×2=24(盏);第五层盏数是24×2=48(盏);第六层盏数是48×2=96(盏);第七层(地面上的一层)盏数是96×2=192(盏)。

(二)资料链接

究竟谁种得地多?(平行四边形面积)

猪八戒在没有和唐僧西天取经前一直在高老庄种植庄稼。由于靠近山,所以田地也不全是方方正正的。等到秋收的时候,高老太爷决定要给种田最多的人颁奖。经过一番比试,就剩下猪八戒和几个庄客合伙种的田最多了,但是究竟谁种得多,谁也说服不了谁。

原来猪八戒种了一块长100米,宽30米的长方形稻田,几个庄客靠近山边开垦出一个底是100米,高30米的平行四边形田地。究竟谁种得多,大家争地面红耳赤。

“这样吧,既然猪八戒种的长方形田地的长与庄客们平行四边形的底一样长,长方形田地的宽与平行身边的高一样长。那这样吧,就算两个种得一样多,怎样?”高老太爷打算平息这场争吵。

“不行,我的是四四方方的,你看他们种的平行四边形地,两边都比我的要少。应该是我种得多才对。”猪八戒理直气壮地说。

“这两块地的确一样大。”不知从什么地方出来个书生,一边比划一边说,“这两个小纸片一个是长10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一个是底是10厘米,高是3厘米的平行四边形。我们把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右边用剪刀剪开,移到左边来。(见图)你们看,拼成的这个图是什么?”

大家一看,一下子就明白了。猪八戒挠了挠脑门说:“原来真的一样大呀。转变一下,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我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我长方形的宽呀。平行四边形可以转变成长方形,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是用平行四边形的底乘以平行四边形的高呀。”

第3课时

问题与思考

教学内容:教材103---106

问题与思考

教学提示:引导学生复习与统计有关的数学知识、经历实践活动体验事件可能性的大小,综合运用所学数与代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教学中一边回忆知识点一边做相应的练习,提高复习效果。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复习统计的相关知识;经历应用已有知识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的性,通过实践活动体验可能性的大小;综合运用数与代数方面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想一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通过思考交流,找出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多种解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索游戏的公平性,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公平公正意识,培养学生用不同策略解决问题的思想,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

重点、难点:

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分析、思考、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小黑板

学生准备:答题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梳理可能性。

师:判断一个游戏是否公平,就要找出相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如果可能性相等,那么这个游戏规则就公平,否则不公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下面我们通过练习来看看。

师:出示103第1题

生:思考,交流,汇报。

生:能赚到钱,因为(1)(2)两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大,而这两种情况都是赚钱的。

2。用多种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师:大家自己复习一下教材95页的用不同的解题策略解决的“鸡兔同笼”问题,总结一下经验。

师:出示106第8题。大家根据刚才的经验来完成,交流每种解题方法的思路。

3.综合运用代数知识解决问题。

师:谁来说说路程问题的数量关系式。

生:路程=速度×时间

师:大家来看一下,106页第9题,引导学生申请题意,同学之间交流解题思路,汇报解题过程。

二、巩固练习

.在桌之上摆有9张卡片,上面分别写着从1到9,任意抽一张,如果抽到单数小亮赢,如果抽到双数小丽赢,这个游戏规则公平吗?

2.每千克苹果2.95元,妈妈买2千克共用多少元?如果你是售货员,你应该怎样做?

3.有面值5元、2元的人民币共27张,一共99元。5元、2元的人民币各有多少张?

4.甲、乙、丙三人共存款9000元,甲的存款是乙的3倍,丙的存款是乙的2倍,三个人各存款多少元?

答案:1.不公平,因为在9张卡片中有5个单数,4个双数,单、双数出现的可能性不相等,所以不公平。

2.2.95×2=5.9

添点儿苹果,凑6元钱的,不用找零钱,还把苹果卖出去。

3.5元的有15张,2元的12张

4.甲4500元

乙3000元

丙1500元

三、板书设计

问题与思考

.可能性问题。

2.“鸡兔同笼”问题。

3.综合解决实际问题。

四、布置作业

.两个小朋友玩游戏,掷骰子决定输赢。小林说:“朝上的一面是2的倍数我赢。”小红说:“朝上的一面是3的倍数我赢。”请你评判一下,这个游戏规则公平吗?

如果不公平,你觉得应该怎样修改?

2.丫丫拿7.6元钱去买文具。买了4支铅笔,每支0.8元。剩下的钱买图画纸,每张0.4元,可以买多少张图画纸?

3.一块3.6公顷的试验田,按株距0.5米,行距0.8米种棉花,若平均每株棉花结棉桃27个,每100个棉桃产籽棉1.2千克,每千克籽棉卖7.2元。

(1)这块棉田共有多少株棉花?

(2)大约可以产籽棉多少千克?

(3)这块棉田大约可以收入多少元?

4.椭圆形的赛道上正在进行摩托车追逐赛,赛道一周共3200米。甲车每秒行40米,乙车每秒行50米,两车在发车位置同时同向出发,多少秒后再次相遇?

5.冬冬往玻璃杯里放了一些蚂蚁和一些蜘蛛,他数了数,一共11只,74条腿。你能算出有几只蚂蚁,几只蜘蛛吗?(蜘蛛有8条腿,蚂蚁有6条腿)

答案:1.不公平。因为2的倍数有3个,3的倍数有2个,不是等可能性,所以不公平。应该修改成单数小林赢,双数小红赢,比较公平。

2.(7.6-0.8×4)÷0.4=11(张)

3.(1)90000株(2)29160千克(3)209952元

4.3200÷(50-40)=320(秒)5.螃蟹4只,蚂蚁7只

课后习题答案:

.能赚到钱,因为(1)(2)两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大,而这两种情况都是赚钱的。2.(1)略(答案不唯一)(2)最多8.15元,最少1.50元

3.略

4.20÷(15×25)=0.32(人)

30÷(15×8)=0.25(人)第二个游泳池拥挤

5.B做入口,D做出口或B做出口,D做入口。6.略,答案不唯一

7.略

8.羚羊8只

鸵鸟10只

9.不能抓到

方法不唯一。10.能,如果摸出白的,那么“红红”盒子里是“一白一红”“白白”盒子里是两个红球。如果摸出的是红球,那么“白白”盒子里是“一红一白”“红红”盒子里是两个白球。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一边整理回忆所学内容的知识点儿,一边做相应的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讲练结合,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比较牢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期末测试卷(A)

一认真思考,正确填空。(共20分,每空1分)

.5吨350千克=()吨

0.36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5.75时=()时()分

0.8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

2.0.47×2.36的积是()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3.4÷11的商用循环小数的简便写法表示是(),精确到0.01约是()。

4.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12厘米,高是10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和他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5.一个三角形与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面积也相等,三角形的高是4厘米,平行四边形的高是()厘米。

6.一个三角形,如果他的底缩小到原来的三分之一,高扩大到原来的3倍,那么它的面积()。

7.食堂运来200千克面粉,吃了a天,还剩b千克,平均每天吃()千克。

8.一个梯形的高与上下底的乘积分别是30平方厘米和22平方厘米,这个梯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9.小明从1楼到4楼要用2.4分钟,用同样的速度从1楼上到9楼要用()分钟,用同样的速度从1楼上到10楼要()分钟。

0.一个袋子里放着红、黄、白、黑四种颜色的球各一个,任意摸出一个球,有()种可能性。

二、仔细推敲、慎重判断。(共6分)

.两个梯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2.方程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

3.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一位,商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一位。()

4.两个数的积一定大于这两个数的商。

()

5.一个平行四边形拉成长方形后,他的周长和面积都变大了。()

6.甲地在乙地北偏东45°方向上,则乙地在甲地南偏西45°方向上。

()

三、反复比较,择优录用(共6分)

.下面各式中,结果大于1的是()。

A、0.89÷1.02

B、1.02÷0.89

c、0.89×1.02

2.下面各数中是循环小数的是()。

A、2.1526

B、5.060606

c、6.0888……

3.一个梯形的上底增加3厘米,下底减少3厘米,高不变,面积()。

A、变大B、变小c、不变

4.一块长方形的玻璃,长是10分米,宽是6分米,如果长和宽都减少2分米,则面积减少()平方分米。

A、28

B、32

c、4

5.做一套衣服用3.5米布,现在有39.2米布,可以做()套衣服。

A、10

B、11

c、12

6.桌子上放着9张卡片,分别写着数字1---9,若摸到单数,小明赢;若摸到双数,小芳赢,游戏规则()。

A、对小明有利B、对小芳有利c、很公平

四、注意审题,细心计算。

.直接写得数。(4分)

0.048×100=

302÷1000=

0.25×0.4=

7.2÷0.8=

3.42÷0.01=

33.5÷5=

0.7×0.33×0=

.25×12×0.8=

2.用竖式计算。(9分)

0.8÷12=

3.22÷0.28=

3.92×18=

3.脱式计算(能简便的要简算)。(12分)

0.75÷0.25÷0.2

9.38×(3.8-2.3)+1.5×0.62

23.6×0.8+0.8×16.4

0.38+9.62÷3.7×5

4.解方程(9分)

4.6x-x=4.32

2(x+2.5)=7.5

3.5x+4=4.7

五、实践操作,大显身手。(共9分)

.下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48平方米,梯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4分)

2.看图填空(共5分)

从商店向()偏()30°方向行驶到达商场,再向()方向行驶到达烧饼店,最后向()偏()70°方向行驶到达小丽家。

六、活学活用,解决问题。(25分,每题5分)

.某村计划春季植树2500棵,用25天完成。实际每天比计划多植树25棵,实际用了多少天?

2.两列火车从相距240千米的两站同时开出,0.8小时后相遇,已知甲车每小时行12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列方程解答)

3.一个塑料厂要生产塑料薄膜2.45吨,已经生产了5小时,每小时生产0.28吨,其余的任务要求3小时完成,平均每小时要生产多少吨?

4.王大爷有一块底是80米,高是60米的近似平行四边形的菜地。今年王大爷按株距5分米,行距6分米的规格种白菜,按每颗白菜4.5元的价格计算,王大爷今年种白菜可收入多少元?

5.鸡兔同笼共有25个头,80只脚。鸡兔各有多少只?

答案:

一、1.5.35

3600

800000

2.4

.11

3.(0.36,3、6循环,我不会打循环符号,请老师帮忙)0.36

4.120

5.6.不变

7.(200-b)÷

8.26

9.6.4

7.2

0.二、×

×

×

×

三、B

c

c

A

a

B

A

四、1.4.8

0.302

0.1

342

6.7

0

2.0.9

1.5

70.56

3.32

3.38

4.0.864

.25

0.2

五、1.84

2.北

西

西

西

六、1.20元

2.180千米

3.0.35吨

4.7XX元

5.兔15

鸡10

期末测试卷(B)

一、开心填一填。(16分)

.4.5÷0.06=÷6

2.75×2.5=27.5×2.5

2.0.847保留一位小数约是(),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3.7.35×2.03的积里有()位小数。

4.含有未知数的()叫方程。

5.一个袋子里放着红、黄、白、黑四种颜色的球各一个,任意摸出一个球,有()种可能性。

6.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0.2平方分米,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7.3千克45克=()千克

6.05吨=()吨()千克

5公顷=()平方米

450公顷=()平方千米

8.果园里有梨树x棵,苹果树比梨树的3倍多15棵,苹果树有()棵。

9.一个长方形的长是20厘米,如果长增加5厘米,面积就增加50平方厘米,原来长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0.在一个盒子里放有6个黄球和一个白球,摸到球的可能性大。

二、快乐选一选。(10分)

.一个梯形的上底、下底、高分别扩大2倍,它的面积扩大()倍,A.2

B.4

c.6

D.8

2.每个空瓶可以装2.5千克的色拉油,王老师要把25.5千克的色拉油装在这样的瓶子里,至少需要()个这样的瓶子。

A.10

B.11

c.12

3.用四根木条钉成的长方形,把它拉成平行四边形后,它的()不变。

A.面积

B.周长

c.面积和周长

4.0.47÷0.4,商是1.1,余数是()

A.3

B.0.3

c.0.03

5.下面哪个平面图形不能单独密铺()。

A.正六边形

B.正三角形

c.圆

三、仔细辩一辩。(对的打“√”,错的打“×”)(5分)

.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

()

2.近似值是4.4的两位小数中,最大的是4.44,最小的是4.35。()

3.当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周长相等时,面积也相等。

4.x=8是方程30-3x=24的解

()

5.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12cm²,底是3cm,则它的高是8cm。

()

四、计算题。(共34分)

.直接写得数。(6分)

9.1+3.5=

0.68×100=

0.06×1.7=

2-0.7=

4.2÷0.01=

2.4÷10=

7.2÷0.2=

3+0.416=

0.97×0=

0÷4.83=

38×10.1=

3.6÷1.2=

2.竖式计算。(得数保留一位小数)(4分)

0.92×49.5=

3.8÷0.81=

3.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12分)

52.4-(15+0.6)÷1.6

9.87×99+9.87

46.8÷0.9÷0.4

5.5×3.3+6.7×5.5

4.解方程(6分)

5x=40

20+3x=44

4.5-4x=1.3

5.列式计算。(6分)

(1)11.2除以14的商加上0.7,再乘4,得多少?

(2)一个数的4.2倍是33.6,它的6.3倍是多少?

五、以商场为观测点,分别写出其他各场所的位置。(5分)

六、解决问题。(共30分)

.一块梯形的土地,上底120米,下底180米,高100米,如果每5平方米种一棵果树,这块地共种多少棵?(4分)

2.小明买4千克苹果和5千克香蕉共用26.4元,每千克香蕉的价钱是2.4元,每千克苹果多少元?(6分)

3.甲、乙两个工程队共同修一条71.5千米长的公路,甲队每天修6.5千米,乙队每天比甲队多修1.3千米,多少天能修完这条公路?(5分)

4.一盒巧克力的售价是32元,比一包水果糖售价的3倍少4元,一包水果糖多少元?(用方程解)(5分)

5.五年级一班同学植树,60人2小时共植树120棵,平均每人每小时植树多少棵?

6.某电影院儿童票每张5元,成人票每张8元,现在买36张电影票共用192元,成人票和儿童票各买了多少张?(10分)

答案:期末测试题 一、1.4500.252.0.80.853.34.等

式5.46.5.17.3.045650500004.58.3x+159.XX0.黄

二、1.B2.B3.B4.c5.c

三、√√××√

四、1.12.6680.1021.34200.24363.41600383.832.45.54.73.42.65987130554.880.85.(1)(11.2÷14+0.7)×4=6(2)33.6÷4.2×6.3=50.4五、略

六、1.(120+180)×100÷2÷5=3000(棵)2.(26.4-2.4×5)÷4=3.6(元)

解:设每千克苹果x元4x+2.4×5=26.4x=3.63.71.5÷(6.5+6.5+1.3)=5(天)

4.解:设一包水果糖x元3x-4=32x=95.120÷60÷2÷=1(棵)

6.解:设儿童票x元。5x+(36-x)×8=192x=32成人票:

36-32=4

期末讲评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期末测试卷,系统、全面的复习和整理本学期所学知识。

2.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有关的规律性知识。

3.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概念、空间观念、统计概念,增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全面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重点:系统、全面的复习和整理本学期所学知识,并能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归纳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讲评点1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取近似值的方法。

错题汇总:A卷,第三大题,第5小题;B卷第二大题第2小题。

错因分析:学生不能根据实际情况来取近似值。A卷,第三大题,第5小题应采用“进一法”因为剩下少许的油也要用一个油壶;B卷第二大题第2小题应用“去尾法”因为剩下的布不能做一套衣服,舍去,所以用去尾法。

应对策略: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

强化训练:1.丰收粮仓运来1.24吨小麦,把这些小麦装在袋子里,每袋50千克,把这些小麦装完,要用多少个袋子?

答案:1.24吨=1240千克

240÷50=24.8(袋)≈25(袋)答:装完这些小麦要用25个袋子。

2.红光机械厂制造一台机器要用245千克的钢材,现在有8.5吨钢材可以制造多少台机器?

答案:8.5吨=8500千克

8500÷245=34.69≈34(台)

讲评点2

三角形的面积

错题汇总:A卷第一题第5小题;B卷第一题第6小题。

错题分析:学生不理解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应对策略:通过画图,数形结合让学生理解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强化训练: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面积相等,高也相等,三角形的底是3厘米,平行四边形的底是()厘米。

答案:6厘米

讲评点3

位置与方向

错题汇总:A卷第一题第9小题。

错题分析:学生对方向掌握不准确。

应对策略:熟悉看图的规则,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向。

强化训练:小华家在小英家的南偏东40°方向,小英家在小华家()偏()40°方向。

答案:北

西

讲评点4

鸡兔同笼问题

错题汇总:A卷第六题第5小题;B卷第六题第6小题

错因分析:学生理解题意错误,不会用假设法和方程法解题。

应对策略:利用假设法,理清解题思路,利用方程法设出两个未知数。

强化训练:三年级一班30人共向灾区捐款205元,每人只娟了5元或10元,你知道捐5元或10元的同学各有多少人吗?

答案:解

设捐5元的有x人

5x+10×(30-x)=205

x=19

30-19=11(人)

答:捐5元的19人,捐

件www.xiexiebang.com

10元的11人。

第二篇: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 小数除法

课题一:小数除以整数

(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6页例1和 ‚做一做‛,练习三的第1~2题. 教学目的: 1.掌握比较容易的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用这种方法计算相应的小数除法. 2.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教具准备:视频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 计算下面各题。

┌115÷5=()23×5=()—│

└115÷23=()

2.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145÷15=

416÷32=

1380÷15=

二、导入新课: 情景图引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锻炼吗?经常锻炼对我们的身体有益,请看王鹏就坚持每天晨跑,请你根据图上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出示例1:王鹏坚持晨练。他计划4周跑步22.4千米,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教师:求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怎样列式?(22.4÷4)板书课题:‚小数除以整数‛。三.教学新课: 教师:想一想,被除数是小数该怎么除呢?小组讨论。分组交流讨论情况:

(1)生:22.4千米=22400米 22400÷4=5600米 5600米=5.6千米

(2)还可以列竖式计算。

教师:请同学们试着用竖式计算。计算完后,交流自己计算的方法。教师:请学生将自己计算的竖式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出来,具体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小数点位置与被除数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理解后回答‚因为在除法算式里,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面,也就是说,被除数和商的相同数位是对齐了的,只有把小数点对齐了,相同数位才对齐了,所以商的小数点要对着被除数的小数点‛.

教师:同学们赞同这种说法吗?(赞同)老师也赞同他的分析. 教师:大家会用这种方法计算吗?(会)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算一算.

四、巩固练习完成‚做一做‛:25.2÷6 34.5÷15

五、课堂小结(略)

六、课堂作业:练习三的第1、2题

课后反思:

课题二:小数除以整数

(二)教学内容:教科书16~17页的例

2、例3和相应的‚做一做‛中的题目,练习四的第4~8题.

教学目的:1.使学生学会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理解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跟整数除法之间的关系,促进学习的迁移.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师出示复习题:

(1)22.4÷4(2)21.45÷15 教师先提问:‚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时应注意什么?‛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

二、新课

1、教学例2.师先让学生根据题意列出算式,再让学生观察被除数与除数有什么特点?(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小)问:‚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小,商会出现什么情况?我们在竖式中应该怎样写商?请同学们互相说一说。(在被除数个位的上面,也就是商的个位上写‚0‛,用0来占位。)请同学们试着做一做。

学生做完后,教师问:在什么情况下,小数除法中商的最高位是0?

2、教学例3。师先让学生根据题意列出算式,再让学生用竖式计算。当学生计算到12除6时,教师提问:接下来怎么除?请同学们想一想。

引导学生说出:12除6可以根据小数末尾添上0以后小数大小不变的性质,在6的右面添上0看成60个十分之一再除。请同学们自己动笔试试。

3、做教科书第17页的做一做。

4、教师:想一想,前面几例小数除以整数是怎样计算的?引导学生总结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要按照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教师:怎样验算上面的小数除法呢?(用乘法验算)自己试一试。

5、做教科书第18页的做一做。

三、课堂小结(略)

四、课堂作业:

课后反思:

课题三:一个数除以小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

2、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3、培养学生细心做题的好习惯。复习旧知:

1.把下列各数的小数点去掉,原数扩大了多少倍? 13.8

4.67

0.725

2、除数扩大10倍,要使商不变,被除数应怎样怎样变化?

4、把5.34扩大10倍,小数点应怎样移动?要扩大1000倍呢?

5、学生填写括号里的数:

被除数 15 150()除数 5 50 500 商()()3 学生小结运用了什么规律?(商不变的性质)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学生做43.5÷5=8.7 然后改题:4.35÷0.5猜一猜得数是多少?为什么?

二、新授:

1、出示例5(1)教师:图上有那些信息?根据信息分析题意,列出算式:7.65÷0.85(2)问:想一想,除数是小数怎么计算?(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来计算。)

(3)问:怎样转化?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把讨论的意见写在纸上,让一个组的学生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出来,边展示边讲解,讲解后问台下的学生‚你们对我们讨论的结果有什么意见?‛台下的学生给台上的学生提建议,从而引发全班讨论.多让几个小组的学生上台讲解自己组的意见。

生讨论得出:把除数0.85扩大100倍变成85,被除数7.65也要扩大100倍,这样商不变。注意:原竖式中除数的小数点和前面的0及被除数的小数点划去。

2、出示例6:12.6÷0.28 这道题又该怎样改写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呢?请同学们运用上一题讨论的方法进行改写,改写时注意比较一下,这道题和上一道题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学生边讨论边改写,改写完后指名学生到视频展示台上展示自己改写后的算式.并比较出两道题都是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这是它们的相同点;而不同点表现在前一道题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位数同样多,而这道题除数有三位小数,而被除数只有两位小数.

教师:你们是怎样处理被除数和除数小数位数不同的问题的呢?

引导学生说出在被除数的小数末尾添0,使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位数相同以后,再把除数和被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小数位移不够,在小数末尾添0。

小结:学生说一说学到了什么?教师适当小结。

三、巩固练习:

1、书上第22页‚做一做‛

2、练习:判断并改错:

1.44÷1.8=8

11.7÷2.6=4.5

4.48÷3.2=1.4

3、练习:书上24页的作业

课后反思:

课题四:商的近似数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3页的例7和‚做一做‛中的题目。

教学目的 :

1、使学生学会根据实际需要用‚四舍五入‛来求小数的近似数.

2、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判断的能力。教学过程 :

一、复习1. 按‚四舍五入法‛,将下列各数保留一位小数. 3.72 4.18 5.25 6.03 7.98 2.按‚四舍五入‛法,将下列各数保留两位小数. 1.483 5.347 8.785 2.864 7.602 4.003 5.897 3.996 做完第1、2题后,要让学生说明其中小数末尾的‚0‛为什么不能去掉.

二、新课 1.教学例6.

教师出示例6,要求根据书上提出的信息列式计算.当学生除到商为两位小数时,还除不尽.教师问:‚实际计算钱数时,通常只算到‘分’,应该保留几位小数?除的时候应该怎么办?(生:应该保留两位小数,只要算出三位小数,然后按‚四舍五入法‛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

教师问:保留一位小数,应该等于多少?表示计算到‚角‛。教师要让学生想一想:‚怎样求商的近似值?‛(首先要看题目的要求,应该保留几位小数;其次,求商时,要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除出一位,然后再‚四舍五入‛.)

2.做第23页‚做一做‛中的题目.

教师让学生按要求进行计算,巡视时,注意学生计算时取商的近似值的做法对不对.做完后,让学生说一说按照不同的要求,取不同的商的近似值是怎样求出来的?(计算出商的小数的位数要比要求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按‚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数.)教师问:你解题时用了什么技巧?

三、巩固练习

1、求下面各数的近似数:

3.81÷7 32÷42 246.4÷13

2、书上的作业。课后反思:

课题五:练习课

教学内容:P25练习

教学目标:

1、根据商不变性质,沟通 整小数的除法。

2、运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3、让学生感受到计算的工具性,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观察P25,第8题

师: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根据第一栏里的数,填出其它各栏里的数吗?并说说依据。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全班校正。

小结:根据商不变性质,我们就可以把小数除法转化整数除法计算,一般只需把除数转化为整数。师出示题。根据324÷24=13.5 填出下面各题的商。

3.24÷24= 3.24÷0.24= 3.24÷2.4= 0.324÷2.4= 请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2、师:同学们能计算小数除法了,我们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出示第6题能解决吗?

学生独立完成P25,第6题

二、重点练习,P25,第7题:你能提什么问题?会解决吗?

1、学生提问,教师板书。(可能有:①共有多少人?(含教师),共有多少学生?②每人车费(单程)是多少钱?③每人至少应带多少钱?…)

2、先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

教师小结:相信同学们能在生活中发现更多的数学问题,并能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

三、独立练习P25 9 学生独立解答

四、挑战题 P26 思考题

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最后小组汇报。课后反思:

课题六:练习课

教学内容:P26练习

教学目标:

1、会根据需要,求出商的近似值。

2、培养学生数感和灵活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取P26,第10题,48÷2.3(保留一位小数)3.81÷7(保留两位小数)审题。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是什么?(一般先除到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然后按‚四舍五入‛法取舍。也可观察保留位的余数与除数的大小关系进行判断)。独立完成,请生板演。

二、巩固练习。

1、独立完成P26 10 剩余的题

2、独立完成P26 11 再全班交流,如何比较。

3、P26 13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如何处理结果?

小结:根据需要求商的近似值,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一般保留整数。

你还能提什么数学问题?教师板书。

三、发展练习

1、P26 第12题

请学生说说是如何思考的?肯定多种策略解决问题。

2、教师根据日常教学情况进一步补充针对性的练习

课题七: 循环小数

教学内容:循环小数P27-P28 教学目标:

1、通过求商,使学生感受到循环小数的特点,从而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了解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2、理解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意义,扩展数的范围。

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及敢于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师谈活引入新课:

我班男生400米谁跑得最快?成绩如何?和‚王鹏‛比比,(出示例题)。全班齐笔算王鹏平均每秒跑了多少米?(指名一生板演)。

2、初步感受循环小数的特点。

观察竖式,你发现了什么?(组织学生小组内交流)可能发现:

1、余数总是‚25‛。

2、继续除下去,永远也除不完。

3、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

师:你们怎么能肯定会永远除不完,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明确余数一旦重复出现,商也就重复出现。

师:那么商如何表示呢?你为什么使用省略号?(师板书)

3、总结概括循环小数的意义 出示:28÷18 78.6÷11 先计算,再说一说这些商的特点。(请生板演计算结果)学生讨论后,指名汇报,教师抓住学生回答:如

1、小数部分,....位数无限(或者除不尽)。

2、有的是一个数字不断重复出现,有的是...............两个……。教师小结循环数的意义,(板书课题)。

4、巩固练习:下列哪些是循环小数?

0.999… 52.52525… 4.1677… 3.212121… 3.1415926… 学生评议。

5、介绍简便记法

如5.333…还可以写作5.3、7.14545还可以写作7.145,请学生把前面判断题中的循环小数用简便记法写一写。(请学生板演),同座互相检查,大家交流订正,在这个过程中,鼓励学生质疑。

(52.52525…可能出现问题52.52 52.525 52.52,师生共同辨析)

6、看书P27-28第一自然段,及了解‚你知道吗?‛

7、理解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意义。

师:想一想,两个数如果不能得到整数商,所得的商会有哪些情况?请举例说明?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

师适时抛出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概念,并板书,判断前面练习题中的小数哪些是有限小数?哪些是无限小数,使学生明确循环小数属于无限小数。

学生有可能会质疑,结果会不会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教师可根据课堂或本班学生实际和学生共同分析。

二、学生小结

三、巩固练习

全班练习:19÷11 1.08÷3.3 13.25÷10.6报名板演,说出商是什么小数,依据是什么?

课后反思:

课题八: 循环小数练习

教学内容:循环小数

(二)P30 教学目的:

1、学生进一步巩固对循环小数概念的理解。

2、能比较两个(含)循环小数的大小。

学具准备: 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主动回顾,知识再现。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二、单项训练,夯实基础。

1、进一步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完成P30.1 全班练,指名板演,哪些题的商是循环小数,如何判断的?

2、进一步掌握循环小数的写法,完成P30.2。你如何表示商?(自己选择表示方法),全班交流校对。

3、求循环小数的近似值。完成P30.3。先请学生说说取近似值的方法,再让学生独立完成。

三、深化练习。完成P30.6先观察这些小数的特点,再试一试.请学生说出判断大小的过程,教师适时评价。

1、想到把这些简便记法的循环小数还原。2、2、1.23 O 1.233,只还原到第三位小数。

师小结:需要先观察,再比较,比较方法与以前比较小数的大小方法相 同。

四、独立练习:P30 4、5

课后反思:

课题九: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教学内容:用计算器探索规律P29 教学目标:

1、能借助计算器探求简单的数学规律。

2、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推理的数学能力。

3、让学生感受到信息化时代,计算器(或计算机)是探索数学知识的有力工具。

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生兴趣

1、使用计算器,小组合作

任意给出四个互不相同的数字,组成最大数和最小数,并用最大数减最小数,对所得结果的四个数字重复上述过程,你会发现什么呢?

2、小组汇报,展示过程,讨论发现。

3、采访学生,有什么感受。

师:仿佛掉进了数学黑洞,永远出不来,非常的神奇,今天,我们还将利用计算器去探索更多的有趣的神奇的数学规律,有兴趣吗?let’s go!

二、自主探索

1、出示例10 独立操作,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①商是循环小数 ②下一题结果是上一题的2倍… 不计算,用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后几题的商。

2、用计算器验证。

小结:一旦发现规律,就可以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3、独立完成‚做一做‛,你发现什么规律?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校对。

三、请学生总结,也可质疑。

教师激励:肯定学生去探索规律后的秘密的探索精神,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希望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研究中去发现探索更多的规律。

四、独立练习P31 7-9

课后反思:

课题十: 解决问题

(一)教学内容: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会解决有关小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2、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前面我们学习了小数除法的计算,那么你会解决下面的问题吗?(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出示例11)

1、先独立思考解答。

2、小组内交流,可以先算什么?

3、小组汇报,全班交流,说说不同的思路。再指名说说。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

独立完成,全班交流。再指名说说不同的解题思路。

2、完成P34 3 师:你从此题中收集到了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如何思考? 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汇报分析过程。

师小结,解答问题时要找准有直接关系的条件或信息。

3、独立完成P34 1、2、4,教师巡视,辅导学困生。

四、学生总结

课后反思:

课题十一: 解决问题

(二)教学内容:P33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充分让学生感受到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值。

2、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的意识。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谈话引入:生活中处处蕴含着数学问题。你能帮助小强的妈妈,王阿姨,解决她们遇到的问题吗?

(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将例题创设为实际情景)。

二、组织学生辩论,以辩明理。

1、出示例12 ①学生独立思考,解答,(展示可能出现的三种答案,6.25个、6个、7个)。

②组织学生进行辩论,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及理由,大胆地与同学进行交流。

同学们 充分 发表意见,明确瓶数取整数,6.25按四舍五入法应舍去25,但实际装油时,6个瓶子不够装,因此瓶数应比计算结果多1个。

2、再来看看王阿姨遇到的问题,如何解决? ①先独立思考。

②全班交流答案,组织学生讨论,强调以理服人,使学生明确,盒数取整数,16.66…计算结果按四舍五入法本应进1,但实际包装时,丝带不够包装第17个,因此个数应比计算结果少1。

3、生谈感受。师小结:看来,四舍五入取近似值只适用于一般情况,在解决问题时,有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值,有时要多一点,有时要少一点。

4、生质疑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P33‚做一做‛

如何处理的结果?为什么这样处理?

2、P35 6、7 生独立解答,全班交流。课后反思:

课题十二: 解决问题

(三)教学内容:解决问题

(三)练习教学目标:

1、进一步感受要根据实际需要求取商的近似值。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教学过程:

一、基础训练 完成P35 第8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分析过程,并讨论结果的处理?(为什么这样处理?)

二、巩固练习,判断这几题如何处理结果?

1、有110米的布,做儿童套装,每套用布2.3米,能做多少套?

2、有110吨的煤,用载重2.3吨的小车运,需运多少车?

3、P34 5 如何处理结果?组织学生讨论,鼓励他们说出理由,在交流中,自己发现不足校正。

4、P35 9(先说出解题思路,再解答)同上

5、P35 10 学生独立解答,全班交流不同方法

6、小结,请学生说说感受。

三、拓展练习

教师可请学生编题,交换练习本解答。

课后反思:

课题十三: 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整理和复习P36-37 教学目标:

1、巩固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循环小数的概念。

2、进一步培养学生归纳总结,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应用意识。

4、培养学生自我总结,反思,自主学习的习惯。教学过程:

一、主动回忆,再现知识。

1、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在组内先说说整理后再在全班汇报,互相补充。

2、小数除法有哪些类型?学生举例说说,你在解题中哪些地方容易出错,哪些地方需要提醒大家? 师根据本班情况,选择前面学习中易错题巩固。

3、什么是循环小数?请举例说明?如何将它保留一位、两位、三位小数?

4、我们还了解了一些需要用小数除法解决的实际问题,你会解决下面的问题吗?P36 ①学生独立作答,再小组讨论分析解答过程,请小组代表汇报。②试着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二、自主选择,重点练习。

1、根据自己的实际,从课本P37 1-5中选择对自己有针对性的题目进行练习。(学生自主选择,组内讨论交流)。

2、讨论分析,解答第6题 A、学生独立解答,交流

B、如果大部分学生有困难,可将此题分层提问 解答。先出示‚商就是24.6,求除数?‛

再和原题比数,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所得。

三、总结

注:教师留心学困生掌握情况,及时解决,可根据本班情况,配针对性的练习进一步训练。

课后反思:

第三篇: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用字母表示数

教学内容

P44-P45例1-例2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2、能正确运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感受其优越性。

3、掌握用字母表示数时省略乘号的简便写法。

4、通过数学活动来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习兴趣。

知识重点

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难点

用字母表示数时省略乘号的简便写法

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激趣引入

师:同学们,我们来轻松一下好吗?(课件播放字歌曲。学生跟

着唱)

师:刚才我们唱的内容是什么?(英文字母歌)

师:谁来说说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字母?(生答)

师:是呀,字母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广泛的应用。我家在新乐小

区E幢C单元。这里的E和C分别表示什么?(分别表示数字5和3)。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用字母表示数。(板书课题:用字母表示数)

二、初步感知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教学例1。

1、投影出示例1(1)、(2)。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两行图中,数的排列规律。

问:每行图中的数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指名口答)

2、学生自己看书解答例1的第(3)小题。

三、学习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1、教学例2:

(1)学生用文字叙述出加法交换律,并用字母表示出来。

(2)学生用文字叙述和用字母表示两种方式表示出乘法交换律。

(3)体会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的优越性。

(简明易记便于运用)

(4)在运算定律表中,用字母表示出其他的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2、教学运算定律的简写。

(1)让学生自学发现: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

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

(2)判断下面的简写是否正确?

a÷b= ab()2×3=2 3()●●

ɑ×b ×c写作ɑbc()5 ×5写作55()

b×c写作bc()ɑ + b写作ɑb()

(3)让学生用简写的方式把运算定律表示出来。提醒学生注意

哪些能简写,哪些不能简写。

指定一名学生上台板演

(4)展示学生作业,集体订正。

四、知识链接——运算定律的运用

1、请说出下面的算式中,运用什么运算定律能使计算简便?

2.33×0.5×41.2×2.5﹢0.8×2.5(0.4﹢0.8)×0.251.25 ×9.88×802、根据运算定律或性质,在(1)5χ+ 4χ =((2)(ɑ+46)+54= □ 里填上适当的数或字母。□ + □)χ □ +(□+ □)

□×(□ × □)

□□+ □□ ● ●(3)(80y)× 125=(4)(χ+25)x× y =

五、拓展

认识用字母表示计量单位。

第四篇: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小数乘法》(第1课时)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2~3页例

1、例2及“做一做”,练习一第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掌握小数乘整数的一般方法,会比较熟练地进行笔算。

2.使学生经历将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整数的过程,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简单的逻辑推理能力。

3.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源于生活,生活需要数学,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乘整数的一般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提出问题

(一)课件呈现,寻找信息

1.课件呈现“放风筝”的情境以及各种不同形状的风筝。

2.课件呈现“买风筝”的情境(例1的主题图),画面上醒目地显示四种形状各异、价格不同的风筝。

3.设问:从图中你能看出哪些数学信息?

(二)提出问题,揭示课题

1.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先来解决“买3个蝴蝶风筝多少钱”的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教师板书或PPT课件呈现:3.5×3=)

2.追问: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过的算式有什么不同呢?

3.引导: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数乘整数。(板书课题:小数乘整数)

二、自主尝试,感悟算理

(一)感知算理

1.算一算:3.5×3,可以怎样计算?

给足时间,让每一位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独立计算出买3个蝴蝶风筝所需的钱数。教师巡视,注意发现学生中的不同计算思路。

2.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的计算思路可能有:用加法进行计算;改写为复名数进行计算;化“元”为“角”进行计算等。

(二)重点分析、研讨化“元”为“角”算法的算理

1.组织全班学生对上述多种不同解法逐一进行分析、评价和充分肯定。2.引导学生着重分析化“元”为“角”的计算方法。

(1)师:上述几种算法中,你认为哪种算法比较简单?这种算法中的关键是什么?

(2)学生分析、对比、讨论后,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话总结、概括:先把3.5元转化为35角,再计算35角×3,最后将结果105角转化成10.5元。

(3)教师边小结边适时板书(或PPT课件动态呈现)如下竖式计算过程:(4)小结:刚才我们在解决“买3个蝴蝶风筝多少钱”的问题时,想到了各种不同的计算方法。我们发现以“元”作单位的小数乘整数,可以转化成以“角”(或“分”)作单位的整数乘整数来进行计算。

【设计意图:依托现实情境,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用自己理解的方法自主解决问题。在充分肯定学生的其他合理方法之后,着重分析和评价化“元”为“角”的算法,引导学生总结、概括这种算法的思考过程,体会小数乘法和整数乘法的联系,感受小数乘整数还可以转化成整数乘整数进行计算,初步感悟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和算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巩固化“元”为“角”的计算方法 1.第2页“做一做”第1题。(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指名演板。

(2)重点评价“把4.6元看作46角”进行计算的方法。2.第2页“做一做”第2题。(1)学生独立完成。

(2)组织学生交流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主要关注下面两种方法)。方法一:先算出具体的钱数6.4元×7=44.8元,再与40元进行比较,做出判断。

方法二:直接通过估算解决,一个燕子风筝的价格是6.4元,超过了6元,买7个就超过了42元,所以40元不够。(3)拓展:50元够吗?

三、运用转化,探究算法

(一)动态呈现小数乘整数的过程

1.出示算式0.72×5=?,提问:“0.72不是钱数,怎样计算?” 2.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引导学生提出:“能不能转化成整数来计算?” 3.学生尝试列竖式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方法。)4.小组交流计算方法。

5.学生全班集体交流转化过程和计算方法,教师适时板演(或PP课件演示)乘法竖式计算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算理算法。

(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三点:怎样把因数0.72转化成整数?乘得的积应如何处理?积末尾的“0”如何处理?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算理。)

由于因数0.72化成整数72必须“×100”,所以要使积不变,积360应“÷100”。

(二)将乘得的积化成最简小数

请学生观察乘得的积“3.60”,提问:3.60是最简小数吗?(不是!)提醒学生,乘得的积如果不是最简小数,可以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将积中小数末尾的0去掉。

(三)小结小数乘整数的一般方法

1.引导学生回顾3.5×3、0.72×5的计算过程。

2.提问:“想一想,在计算小数乘整数时,你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最后又做什么?”

3.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归纳小数乘整数的一般方法:(1)先将小数转化为整数;(2)按整数乘法算出积;

(3)再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因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若积的末尾有“0”,末尾的“0”可以去掉。)

四、拓展应用,巩固新知

(一)专项练习

1.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的对比。(第3页“做一做”第1题)(1)引导学生审题,明确题目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2)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归纳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的不同:小数乘整数中有一个因数是小数,整数乘整数中两个因数都是整数;小数乘整数的积中,若小数末尾有0,这个0可以去掉,但整数乘整数的积末尾的0不能去掉。

2.确定积的小数点。(第3页“做一做”第2题)(1)学生独立完成。

(2)组织学生交流:你是怎样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的?积末尾的0是怎样处理的?

(二)计算练习(第3页“做一做”第3题)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计算情况。

2.组织学生交流,着重交流第二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两道小数乘法计算题(2.3×12和3.13×53)是怎样计算的。

(三)趣味练习(智慧岛)1.小狗登城堡。2.小金鱼戏水。3.小蜜蜂采蜜。

(四)应用练习1.练习一第3题。

(1)引导学生正确用合适的方法估计自己家到学校的路程。如:用步测的方法估计,知道自己的步长约为0.6 m,从自己家到学校约走多少步,用步长0.6 m乘走的步数,就得到自己家到学校的大致路程。

(2)通过计算自己每天、每周上学要走的路程,巩固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加深对一千米有多长的具体的感受。

2.练习一第4题。

(1)第4题是根据第一列的积,写出其他各列的积。

(2)本题利用表格的形式,让学生在按从左到右的顺序逐列写出积的过程中,自觉地应用积的变化规律,并打通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之间的联系,体会到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五、课堂总结,深化新知

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你是怎么学会的?

六、课外作业 1.练习一第1、5题。

2.练习一第2题,是联系学生的主要学习资源——课本进行的计算活动,应让学生先自己去了解五门学科课本的单价,然后再计算、填空。

《小数乘法》教学设计(第2课时)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5~6页例

3、例4及“做一做”,练习二第1~5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旧知迁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逐步理解小数乘小数的算理,掌握基本算法。

2.使学生掌握在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时,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引导学生发现一个因数比1大(或小)时,积和另一个因数的大小关系。

3.培养学生运用迁移的数学思想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位置的确定。教学准备:课件、课本。教学过程:

一、类比迁移,情境展开 教学例3。1.出示例题。

(1)师:同学们,最近我们要给学校宣传栏刷油漆,你能帮忙算算需要多少千克油漆吗?

(2)师:在计算需要多少千克油漆之前,需要先算出什么呢?(3)板书(或用PPT课件演示):2.4×0.8=________ 2.尝试计算。

(1)师:同学们,请观察这个小数乘法算式,它与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小数乘法有什么不同?(两个因数都是小数。)

(2)师: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小数乘整数是怎样计算的?那两个因数都是小数又怎么计算呢?

(3)师:小数乘整数是把小数转化成整数进行计算的,现在能否还用这个方法来计算2.4×0.8呢?如果能,应该怎样做?(4)指名学生口答,教师适时板书(或PPT课件演示)学生的讨论结果。3.理解算理。

引导学生得出:先把第一个因数2.4乘10变成24,积就乘了10;再把第二个因数0.8乘10变成8,积就又乘了10,这时的积就乘了100。要得到原来的积,就应把乘得的积192除以100,得1.92。

4.进一步明确算理(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不同)。

(1)计算出了宣传栏的面积后,怎样计算需要多少千克油漆呢?(2)板书(或用PPT课件演示):1.92×0.9=________(3)师:这道题也可以先按整数乘法计算吗?积里的小数点应该点在哪里呢?

【设计意图:在给宣传栏刷油漆的问题背景下,迁移已有的小数乘整数的经验,为学生进一步探究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深化探究,总结算法

(一)探究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1.学生独立完成第5页的“做一做”。

2.师:观察例3及“做一做”各题中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你能发现什么?

(二)小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1.组织学生回顾、讨论小数乘法是怎样计算的。2.组织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

(1)师:你是怎样计算的?(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点小数点。)(2)师:怎样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点小数点时,先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最右边起数出几位,再点上小数点。)

3.根据学生的讨论和交流,逐步归纳概括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让学生将教材第6页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补充完整。

【设计意图:教材上安排了计算方法的小结,通过本环节的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的归纳概括能力。】

三、引发冲突,突破难点

(一)教学例4 1.出示例题。

(1)师:同学们,我们刚刚总结了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你能运用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来计算下面这道题吗?

(2)板书(或用PPT课件演示):0.56×0.04=________ 2.尝试计算。

(1)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情况和遇到的问题。(2)师:在计算时,遇到了什么新问题?

(3)师: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怎样点小数点呢?

(二)及时巩固

1.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6页“做一做”的第1题。

(其中既有一般的小数乘法,也有积的小数末尾有0和积的小数位数不够的类型,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

2.学生完成教材第6页“做一做”第2题的计算。

(三)探究积与因数的大小关系

1.集体订正“做一做”第2题时,引导学生分别将每组题中计算的结果和第一个因数比较大小,发现其中的规律。

2.组织学生交流、总结自己发现的规律。

(1)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怎么样?(2)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怎么样?

3.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积与因数的大小关系,并结合具体例子明确应用这个关系可以判断乘法计算中的一些错误。

【设计意图:“乘得的积的小数数位不够,怎么点小数点?”是小数乘法中的难点,让学生用刚刚总结的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来进行例4的计算,意图就是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促成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化解冲突,解决遇到的新问题,从而突破学习难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积和因数之间的大小关系,不仅为确定小数点的位置提供了操作依据,避免在确定积的小数位数时发生错误,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分析归纳能力。】

四、实践应用,内化提升

(一)基本练习

1.练习二第1题(基本计算)。

(1)学生独立练习。

(2)组织学生交流和订正。(其中有第一个因数的位数比第二个因数的位数少、积的小数末尾有0和积的小数位数不够等多种类型同时出现的小数乘法计算,让学生充分地交流和发表意见,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练习二第2题(基本应用)。

(1)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指导学生看懂每种商品各有多少千克。(2)引导学生回顾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3)学生独立完成。

(二)拓展练习

补充题:在下面算式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你能想出不同的填法吗?)0.48=()×()

=()×()

【设计意图:通过分层次的练习,旨在让学生通过基本计算全面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通过基本应用感受小数乘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通过拓展练习进一步体会因数与积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能力。】

五、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课堂练习

练习二第3、4、5题。

第五篇:五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教学反思2012

兴义市敬南镇何家坪中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简义兴工作室

五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教学反思

本单元《小数乘法》教学反思如下:

一、小数乘整数

这节课是小数乗整数的第一课时,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小数乗整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乗整数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主动获取新知的能力。为了能让学生轻松的掌握新知,我努力的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复习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及整数乘法中由因数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为学生学习“小数乘整数”做好了铺垫,尤其是掌握了积的变化规律,为学习小数乗整数的算理有很大的帮助。

(二)创设了一个“购买风筝”的情境,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自然的引出了小数乗整数的学习内容,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探索新知。

(三)在学习过程中,我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如解决实际问题时,我让学生小组合作思考交流解决的方法,在师生的交流学习中,让学生充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与计算方法,从而得到许多有创造性的解决办法。然后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方法。

总之,这节课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在思考交流的学习中,给不同的学生思维发展的空间,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二、小数乘小数

课前,对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担心几点:

1、学生能不能理解例题中1008除以100的原因?

2、学生能不能发现积的小数位数就是因数的小数位数之和?

3、下午上新课,效果会不会不如早晨?学生会不会有意见?

例题出示,提出问题,列式、估算,都没问题。提出用竖式计算后,学生埋头计算,自己巡视了一圈,个别学生不知道如何计算,便轻声提醒把算式看作整数进行计算;个别学生面对1008,虽然把小数点点在了两个0之间,却不知道为什么点在这。告诉我看估算结果的;多数学生知道,因为两个因数都乘10,积就乘100,要使原来的积不变,需要将现在的积除以100。几个学生一说整个计算过程,其他学生恍然。于是一通都通。“试一试”自然没问题。计算法则都是学生自己总结的。

兴义市敬南镇何家坪中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简义兴工作室

今天的例2依旧利用下午第二节课上的,例题出示,说说有关数学信息,提出第一个问题后学生自己列竖式计算,根本不需要我去讲解就说出了在“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用0来补足”的注意点。后面的“试一试”自然一帆风顺。

反思感受是:“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已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和移动小数点位数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基础上教学的。虽然最初担心学生不理解积的小数位数就是因数的小数位数的和。但是,由于自己在教学小数乘整数时非常注意让学生通过计算整理计算法则,发现注意点(能化简的要化简,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用0补足),用估算的方法检查验算。所以在本部分的教学中自己才轻轻松松地完成教学任务。

通过这两个例题的顺利教学,提醒自己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对于每单元的知识教学,一定要踏踏实实的讲解到位,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要注重双基的训练,每个知识点都要让学生过。不要炒夹生饭,这样才能让自己后期的教学顺利进行。

2、学生的学情不一样,接受能力各不相同,基础也不同,要尽量抓住课堂上的四十分钟,多关注后进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多给他们说话、板演的机会。

3、课前注意钻研教材,注意要教学的内容与前期教学内容及后期教学内容的联系,对学生学习情况要清楚地了解,对学生可能出现疑问的地方进行预设,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要随机应变。”

三、求积的近似值

注重“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新课程改革实验的一个新的亮点。它使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更贴近学生的社会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经验。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然而,“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教师个人的任务还是由师生共同完成,是实际教学中存在的两种不同的做法。下面就“积的近似值”教学,谈几点自己的思考。

首先,要避免情境由教师备课时一个人精心设计好,避免问题由教师提出来,避免学生始终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学习的自主性便大打折扣。要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自然生成问题情境。本课教学从讨论“购物时应该考虑了解哪些信息呢”入手,了解学生在解决这一问题时的真实想法。在充分尊重了学生看法的基础上提供相关信息,使每位学生都成为情境的创设者。本课还创设了“填写发票”的问题情境,通过联系刚才大家解决的问题,提出“你能帮卖方填写一张发票吗?”,使学生产生“填写发票”的需要。然后指导学生亲自尝试填写发票的过程,在填写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填写发票的方法,从而获

兴义市敬南镇何家坪中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简义兴工作室

得了“必要的数学”。在这个解决问题的情境中,思考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只是根据学生随时出现的问题加以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始终是问题情境的主动参与者。创设情境并非是教师的专利,教师应该积极引导每位学生参与到情境设计的过程中,使情境真正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其次,要避免削弱学生的主体地位而造成的信息量比较少,讨论的焦点要避免停留在“积应该保留几位小数”上,要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积的近似值”的应用价值。本课教学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根据计算结果帮卖方开发票写金额)产生疑惑,并尝试自己解决,进而在交流中加深理解、达成共识(钱应根据实际情况保留两位小数),再进而能正确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最后,要充分从生活中挖掘素材,加大信息量,力求针对性强,且具较强的开放性。学生讨论的焦点也最终落脚在“哪种结果更合理”上。从而在讨论合理性的过程中充分体会到“积的近似值”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力求每位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在例5教学后,安排三个层次的练习加深理解:其一,举出老师生活中购买东西的例子,有的钱保留一位小数(商场不收分了),有的钱保留整数(自由市场讨价还价,了解一下去尾法保留),让学生认识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保留;其二,通过一道应用题的练习,让学生按老师的要求进行多次保留,比较哪个值最精确从而让学生明确,数位越多越精确;其三,安排一道计算结果正好是两位小数不需要保留的应用题,让学生明确取近似值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在最后的巩固练习中结合生活实际,根据3个商场的价目表,让学生设计购买3样东西的方案,由于学生要考虑到价格、质量、路程、时间、信誉等问题,因此出现了多种方案,是一道开放题。学生既得到了技能训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培养。“连乘、乘加、乘减”是“小数乘法”这个单元的内容。生活中需要用连乘获乘加、乘减解决的实际问题很多,教材选择了“学校图书室用正方形瓷砖铺地”这一学生较为熟悉的素材,设计了“用100块瓷砖来铺,够吗?110块呢?”的问题情境。通过解决这一问题,呈现了小数连乘、乘加两种算式,通过这两种不同的解题思路引导学生学习小数连乘、乘加运算,使学生体会到小数的混合运算顺序和整数的一样,小数的混合运算也是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在学习本课前学生已经有了整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经验,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并不困难。但是要注意的是,教学时应当让学生感受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理解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道理一样,避免盲目地进行知识的迁移。因此本节课,我努力做好以下两点:(1)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现代教育中,知识不再是教育追求的根本目的,而是实现创新的手段。因此,要让学生感受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并不难,完全可以进行知识的迁移。但这样一来,3 兴义市敬南镇何家坪中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简义兴工作室

学生对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就相当于死记硬背。所以,本课我采用教材给我们提供的情境,启发学生用不同思路解决,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领悟到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并同时体会到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相同。(2)把数学活动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注意把数学活动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如:从学生们较为熟悉的铺地砖的活动引入,使学生易于从生活经验出发,便于学生的理解,也便于学生用不同思路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认同本节课所要领悟的规律。巩固练习时,我特别注意应用本课学习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良好情感。

第二单元小数除法教学反思

本单元《小数除法》教学反思如下:

一、小数除以整数

小数除法,与整数除法的不同就主要在小数点上了。同一个题可以有多种方法解决,22.4÷7,22.4千米,是一周跑的总路程,问平均每天跑多少千米。孩子们想到了三个方法,第一个就让我惊讶,他把22.4先乘10,除以7之后,得数再除以10,从而得到正确答案。他很好的应用了除法的计算规律,这是在四年级时学过的。第二个学生把22.4千米转化为22400米,除以7之后得3200米,再转化为3.2千米。这个学生利用了转化的思想,转化是数学中很重要的一种思考方法,也常常被使用。第三个学生很干脆:“用竖式计算就可以。”呵呵,这可正是我们所需要的。于是,她一边说,我一边在黑板上写,当商了3之后,她说要先点上小数点,我问为什么。其他学生也看着她,是一样的问题。她说:“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显然,这名学生是预习过的,对教材中的这句话非常熟悉。我怕有学生对“商”和“被除数”不明白,特意在这儿多问了几句,说明哪一个是“被除数”,哪一个是“商”。剩下的事情就简单了,做了几个练习,有六名学生板演,都做得不错。

例2是一种新的情况,列出算式为5.6÷7,有好几个学生张口就说出了答案。但列竖式的时候,遇到了问题:根据上面的例题知道,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可是商的小数点前面没有数啊?这也难不倒孩子们,立刻就说出:添“ 0”。我纠正:“是商0,当整数部分不够除的时候,商0,点小数点。” 在整数除法中,当有余数的时候,就不再计算了;现在学了小数,就可以添0继续算下去。例3就是这样一种情况,算式为1.8÷12,竖式中商了0.1之后,4 兴义市敬南镇何家坪中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简义兴工作室

余数是6,教材中问:“接下来怎么除?自己试试。”有学生是预习过的,知道可以添0后继续计算。可也有学生有疑问:“为什么要添0呢?”我让孩子们讨论这个问题,是啊,为什么可以添0继续算?也许是熟视无睹了吧,我都没想过这个问题!讨论一段时间后,几个学生发言,但都不合适。于是,我引导他们往数的意义上去考虑,商1的时候,是把1.8看作18个十分之一;余数为6,添0(0也可以看作是落下来的)后,即为60个百分之一,这样就可以继续计算了。

二、小数除以小数

小数除以小数是学生在学习完一个数除以整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除数是小数的计算。我对在课堂的落实情况反思自己的教学。

《一个数除以小数》这节课是后续性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节课的教学,要抓住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这一关键来进行,因而教学重点定位在怎样移动除数和被除数小数点的位置。教学 本节课时我把的知识与技能目标的把握定位在知识的生长点和关键处,即引导学生思为什么要把除数0.85变成85?”,“为什么被除数7.65也要跟着移动相同的位数呢?”。这个为什么就是让学生知道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已有的知识——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找准了知识的生长点、连接点;在引导学生感受算理与算法的过程中,我放手让学生通过前一天的预习在小组内充分的交流,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本节课的一个尝试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来讲课,讲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并适时调动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方法,说出在小组交流后对知识的理解。而我则充当引导者的作用,随着学生的汇报在学生没有讲到和教学重点难点进行点、引。在竖式中移动小数点位置时,要求学生把划去的小数点和移动后的小数点写清楚,新点上的小数点要点清楚,做到先划、再移、后点。

三、商的近似值

商的近似值是在小数乘除法之后教学的,学生已经有了小数除法的基础,且已经掌握了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本节课旨在学生认识循环小数,并且会根据要求取循环小数的近似值。

上课伊始,出示例7中的图表,并根据要求列出算式40÷60。当我刚想提出要求时,发现有的学生已经做了起来。我并没有阻止,而是继续让学生在计算中发现问题。算了一会后,发现有的学生抓耳挠腮,有的学生小声的嘀咕,还有的干脆停下了笔看同位的。知道学生遇到了困难,我故意问:“怎么都不算了,5 兴义市敬南镇何家坪中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简义兴工作室

有结果了吗?”“没有,除不完。”“怎么可能呢?为什么除不完?”“老师,真的除不完,你看,总是余40,根本就除不完。”看来到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时候了。“想知道为什么吗?打开书,看看你能从书上找到答案吗?”话音刚落,利索的孩子早已经打开了课本读了起来。一分钟过后,学生们都发现了问题,知道了这是循环小数。但对于循环小数的知识,书上只是提到了定义,并没有做过多的解释。而学生想知道的并没有停留在表面,瞧,有的孩子有疑问了:“老师,循环小数书上没有说怎么写,该怎样写横式呢?竖式要除到什么时候?”提的好,看来好奇心已经很浓了。于是我让学生打开课本,读一读101页的“你知道吗”,从中获取他想得到的答案。

在学生得到想要的答案后,我顺势引导求循环小数的近似值的方法。如:保留两位小数要除到第几位,保留三位小数要除到第几位等。有了前几节课的基础,再加上浓厚的兴趣,学生很快探索出解决的方法,并用30分钟的时间,高效率的完成了本课的任务。且在练习中也很少发现错误,让我高兴的同时也深深的意识到兴趣对于学生来说多么重要。

反思前几节课的教学,似乎除了灌输乘除法的法则外就是大量的练习,但效果并不是多好,补充习题中的错误层出不穷。想来,计算课本来就是枯燥乏味的,大量的练习只能徒增学生的厌倦感,如果只是纯粹的计算,怎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呢!所以,在今后的计算课中,首先要激起学生探索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享受成功感的同时,主动的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循环小数

成功之处:(1)创设情境,激发求知。新课导入是否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是一节课中最关键的环节,直接影响着一节课的教学质量。合适的导入,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启迪学生思维,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合适的导入,有承上启下,降低认识坡度、分散教学难点的作用。课堂教学中,合理创设和运用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直观手段与语言描绘相结合等手段,营造适宜的氛围,激起学生的兴趣,把学生的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生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充分锻炼、提高自己。

(2)创设氛围,主动探究。现在的课堂教学,教师要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把学生的发展视为教学的首要目标。而以往认为一节好的课,就是教学目的明确,课堂教学结构严谨,突破重点难点,教师讲得清楚,学生对知识掌握牢固。而现在评价一节课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上是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是否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是否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数学

兴义市敬南镇何家坪中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简义兴工作室 的奥秘。在上述案例中,学生在思考、争论中发现新知,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应该成为参与数学活动的一分子。

(3)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讨论与思考,自己得出结论。以上几点在本节课中体现得较好,获得了成功。

不足之处:本节课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给予学生观察的材料较少,针对循环小数的重点“依次不断重复”这几个关键词语可以再出几道练习题,使学生能牢固的掌握循环小数的特点。在授课的过程中虽有学生主体性的学习但是还有教师的主导性体现。在练习的设计中对于循环小数的简写形式可以增加混循环小数的形式,同时也可以增加循环小数与无限不循环小数的区分使学生更清晰的理解循环小数。其次由于循环小数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读一读循环小数的读法。

五、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出课题

“创设情境”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有利于学生解决数学内容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个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创设一个具有一定开放性的问题情境,解放学生的思想,让他们敢想;解放学生的嘴,让他们敢问。根据低年级学生都对小动物比较喜欢的特点,我为本课设计了一条贯穿始终的情感线:帮小猴找规律引出的一系列问题。用这条情感线来支撑知识线和能力线,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二)充分利用教材,创造性使用教材

本教学设计教学层次清晰,注意合理地处理“教”与“学”的关系,采取层层推进的办法。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运用规律

(三)充分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注重合作探究、交流。小学数学课堂是一种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在本课中,既考虑到学生对知识技能目标的落实,又考虑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实现。几节课下来,感觉到大多数时间学生思维活跃,畅所欲言,能够积极投入到学习和探究中来。

总之,在这三节课的教学中,努力体现《标准》的新理念,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个性化思维,注重合作学习,相互交流、启发,面向全体,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所发展。

六、解决问题

兴义市敬南镇何家坪中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简义兴工作室

本节课主要是教学乘法两步计算,连乘应用题有两种解法。在教学时,为了充分体现新课改理念和研究点,我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采用独立尝试、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对解决新问题产生积极的影响,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纵观整堂课的教学过程,我认为本课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从旧知引新知,让学生从两个一步应用题合成两步解答应用题。接着请学生根据题目的信息思考:要求3个方阵一共多少人?第一步先求什么?第二步再求什么?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再同桌交流, 最后全班交流,学生积极性很高,而且有利于学生对不同解法的理解。使学生深刻的领会数学与现实之间的联系:数学源于生活,最终应用于生活。教材里两种解法都采用综合法思路引导学生分析推理。第一种解法是引导学生根据每个方阵有8行,每行有10人的条件思考能求什么问题,再根据什么求出题目的结果,然后依次用分步列式和综合算式解答。第二种解法是先引导学生根据另外两个联系的条件思考能求什么问题,再根据什么求出题目的结果,然后依次用分步列式和综合算式解答。让学生用综合法思路来分析数量关系,有利于学生找出不同的中间问题,理解两种解法所表示的不同的数量关系,明确两种解题方法的区别,便于学生掌握分析和解答的方法。

2、学生自主的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学生的思维和方法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连乘应用题出现了几种不同的方法,而且学生普遍能讲出道理来,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的参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努力的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观点。把时空有限的课堂变为人人参与、个个思考的无限空间。

3、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应用题教学理当重视数量关系的分析与解题思路的梳理。本节课在分析应用题时,让学生从情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学生思维的过程,在课堂上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探索。这样教学不仅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也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的发展。

在教完这节课后,我觉得大部分学生都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地解决问题,并且能一题多解,思维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但少数学生由于能力有限,所以自主学习对他们来说,还有点困难,还有些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有待提高。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教学反思 本单元《观察物体》教学反思如下

《观察物体》设计意图是,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能观察2~3个小正方体摆成的物体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观察4个小正方体摆成的物体。在学习活动中,8 兴义市敬南镇何家坪中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简义兴工作室

多次让学生参与观察活动,鼓励学生能根据指定的视图要求进行摆物体的活动,发挥各自的想象力,探索不同的拼摆方法,从而使学生的直观思考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得到更为充分的锻炼。在观察、比较、实践中,帮助学生进一步积累经验,从而深化对实物与视图关系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施,形象直观地对物体进行观察,提高学习效率,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从上课的效果来看,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就是学生在语言描述上还欠缺,学生的主动探究兴趣不强,以及我的教学语言组织得不够简洁,严密。

以下是我对这节课的一些体会和思考:

(一)重组教材:

教参上这节课的教学任务是例题和想想做做1-2,但是如果就这些教学内容,整节课就显得比较单薄,没有训练的深度和广度。现在我们应该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不再是教教材,所以我增加了这节课的教学任务,教学例题和想想做做1-4,从上课的情况来看,正好是一节课教学时间,比较充实。另外对书上的题目进行了改良,例如想想做做3,书上原来是从上面看到的是三个横着的正方形,我把它改成了从正面看到的是三个横着的正方形,一字改动,提高思维的难度,调动了整个教学气氛,原来只有三种摆法,改了一下就有8种摆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练习的层次性

针对以上的教学内容,如何有机的结合,使之浑然一体,我在教学设计上体现了练习的层次性。首先我在进行例题教学时,让学生在观察三个不同的物体时,先让学生摆一摆,从正面,侧面,上面进行观察,把观察到的形状画在表格里。然后交流发现,得出不同形状的物体,分别从正面、侧面和上面看,看到的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有可能是不同的。接着我安排了连线练习(想想做做2),这部分是使学生沟通视图与物体的联系,然后观察三个不同的物体,(想想做做1),提高了观察的要求,要求:形状相同的画一个图形,形状不相同的画三个图形。马上给出许多不同的物体,(想想做做4),要求找出形状相同的面,以上练习只是根据由4个小正方体摆成不同的物体来观察形状,深化了实物与视图关系的认识,发展了空间观念,这部分内容教学较简单,最后我练习了根据视图来摆出不同的物体,这部分知识相对较难,这样设计练习有坡度,体现练习的层次性,由易到难,由浅到深。

(三)教学语言的描述

兴义市敬南镇何家坪中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简义兴工作室

在教学语言的描述上,本节课我力求做到了语言规范,在学生上台用教具摆物体时,尽量在语言描述上表达得清楚,如:三个小正方体横着摆成一行,然后把一个小正方体摆在左边小正方体的前面,从视平线上观察物体的三个面„„

(四)学生的操作

对于这节课,我准确把握了教学要求,每个学生我准备了学具,切实组织好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真正参与进来,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强化了视图与实物的认识,做到不以教师的演示来替代学生的操作,不以对教材中的插图观察来替代对实物的观察。

(五)尊重个体差异

对于根据指定的视图要求拼摆出相应的物体,我鼓励学生思考不同的摆法,锻炼学生的直观思考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让学生自主探索,然后小组交流,启发想象,在交流摆法时,我肯定了不同学生的摆法,有的学生摆了4种,有的学生摆了6种,有的学生上台摆出了第七种摆法,第八种摆法,我都对学生进行了表扬,但我没有让所有学生都能拼摆出八种不同形状的物体,这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

第四单元《简易方程》教学反思 本单元《简易方程》教学反思如下:

一、用字母表示数

每次上过课后,总有或多或少的感慨与反思。针对自己《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谈一谈自己教后的体会。

《用字母表示数》是学习代数知识的重要内容,是小学生们由具体的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数,在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对五年级孩子来说,本课内容较为抽象与枯燥,教学有一定难度。我认真思考了课程标准中关于字母表示数部分的目标要求,注意到在原有知识技能的掌握应用要求上,怎样“注重、强调让学生充分体验和经历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十分重要。所以我设计了试图让学生充分经历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的教学环节。

字母简写的过程,知识点较多。很多地方并没有开展探究的价值。在教学时我采用“自学”+“讲授”方式,因为有些数学概念,是约定俗成的,是前人所规定的,我们没有必要去深究,就如同我们可以用手机来打电话,就不必去深究手机的工作原理。部分知道点以老师讲授还是必要的,让学生通过有意义的接受来巩固认知,节约了教学的时间资源,优化教学程序。

本节课,我给学生提供了多次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机会。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有合作讨论的交流。新课标指出,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

兴义市敬南镇何家坪中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简义兴工作室

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对学生来说,在新课的开展中,运用他们所熟悉的身边的人或事,如,老师的年龄、自己的年龄,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用字母表示,学生因感兴趣而易于了解接受。同时,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想法,相互的讨论,发展了思维,增强创新意识。

二、解简易方程

新课程的改革,使得小学的知识要体现与初中更加的接轨,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解简易方程”中进行了一次新的改革。要求方程的解法要根据天平的原理来进行解答,也就是说要通过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这一方法虽然说让方程的解法找到了本质的东西。老教材中解方程的教学是利用加减乘除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解决的,学生只要掌握了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这些关系式,不管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方程都可以用这些关系式去解。而我们新教材却完全不是这种方法,它是利用天平的平衡原理得到等式的基本性质,即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不变,和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等式不变进行解方程的 新教材如果能把天平的规律教学得到位,这样就能把等式性质掌握好,等式性质掌握的好了解起方程来也有规律可循了。于是,我在教学时充分地利用天平实物以及课件让学生深入地理解天平的平衡规律,从而顺利地揭示出了等式的性质。这样在解简易方程时学生很容易掌握方法。知道未知数加(或减)一个数时,只要在方程的两边同时减(或加)同一个数,未知数乘(或除)一个数时,只要在方程的两边同时除(或乘)同一个数即可。一般不会出现运算符号弄错的现象了。为新课奠定了基础。在突破重难点时,我设计借助天平理解解方程的过程,当学生根据例1图意列出方程X+3=9时,我把皮球换成方格出现在大屏幕上时,问学生:“要得出X的值,在天平上应如何操作?”由于问题提的不符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学生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我连忙纠正问道:“天平左边有一个X和一个3,怎么让方程左边就剩下X呢?”学生马上回答:“减去3。”师:“天平右边也应该怎么办?”生:“也减去3.”师:“为什么?”生:“天平的两边同时减去相同的数,天平仍然保持平衡。”我因势利导地使学生学习解方程的方法及书写格式。课堂练习时间也不充裕,致使扩展思维题学生没时间去思考,没有达到预想的课堂效果。一节课虽然结束了,却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它将永远警示着我认真钻研教材,备好每一节课。

三、稍复杂的方程

兴义市敬南镇何家坪中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简义兴工作室

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掌握较复杂方程的解法,会正确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教学目的是进一步掌握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一小节内容是在前面初步学会列方程解比较容易的应用题的基础上,教学解答稍复杂的两步计算应用题。例1若用算术方法解,需逆思考,思维难度大,学生容易出现先除后减的错误,用方程解,思路比较顺,体现了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优越性。

(一)从学生喜闻乐见的事物入手,降低问题的难度。

解答例1这类应用题的关键是找题里数量间的相等关系。为了帮助学生找准题量的等量关系。我从学生喜欢的足球入手,引出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生热爱体育运动的良好情感,又为学习新知识做了很多的铺垫。

(二)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选择解题最佳方案。

让学生当小老师,从问题中找出数量之间的关系,弄清解决问题的思路,展示讲解自己的思考过程和结果,这样既增加学生学习的信心,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空间;然后,我大胆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学过的方法来解答例1,最后老师让学生把各种不同的解法板演在黑板上,让学生分析哪种解法合理,再从中选择最佳解题方案。这样既突出了最佳解题思路,又强化了列方程解题的优越性和解题的关键,促进了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

(三)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比教会知识更重要。

应用题的教学,关键是理清思路,教给方法,启迪思维,提高解题能力。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敢于大胆放手,让学生观察图画,了解画面信息,白色皮多少块,黑色皮多少块,白色皮比黑色皮少多少等信息,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再在练习本上画线段图,然后指导学生根据线段图,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中去。所以在应用题的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分析应用题的解题方法,一句话,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比教会知识更重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

第四单元《多边形的面积》教学反思 本单元《多边形的面积》教学反思如下

一、平行四边形面积

《平行四边形面积》是五年级上册的内容。教材设计的思路是:先通过数方格的方法数出平行四边形的底、高、面积。再通过对数据的观察,提出大胆的猜想。通过操作验证的方法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再利用所学的公式解决问题。我认为让学生简单记忆公式并不难,难的是让学生理解公式,因此,必须让每个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独立思索的基础上亲自动手剪一剪、拼

兴义市敬南镇何家坪中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简义兴工作室

一拼,并带着自己的操作经历进行小组内的讨论和交流。课堂是充满未知的,在课后我认真总结了这节课。

(1)数方格中的得与失。

教材中所设计的数方格的过程是紧跟上图中的花坛来的。把两个花坛按比例缩小后画在了方格纸上,让学生把方格纸上的1格看作1平方米来数。这与学生以前的数法有了细微的差别。再加平行四边形中有不满1格的情况,怎样才能把面积准确的数出来是学生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当时我让邱泽昊同学到前面数的方格,结果在数的时候也不是很顺利。如果这个时候我引导学生把左侧沿着方格线剪开移到另一侧,把所有的方格变完整再去数。并且告诉学生这种割下来补到图形另一侧的方法叫割补法。这样教学就可以为学生以后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面积计算做好方法上的准备了,所以说这个地方我处理的不是很好。(2)数学课堂上一定要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在课之前,我让每个学生都准备了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学具,而且要求小组每个成员剪的平行四边形要不一样。课堂的操作是:先量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把平行四边形的数据记录在自己的本子上,通过剪拼,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量出它的长和宽,计算出它的面积。再思考转化后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然后通过思考,汇报,发现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关系。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思考,总结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不但使他们知道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也提高了动手,动脑的能力。这对于以后学习图形的知识提供了一种方法和方向。在课堂上,我还觉得练习的密度及处理的方式不够巧妙,在今后的练习中还要注意练习的设计和处理。二、三角形的面积

本节课中,我觉得比较成功的地方有以下几点:

(一)渗透“转化”的思想

在课的开始,学生把一个长方形的花坛平均分成了两个直角三角形,借助长方形的面积算出一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学生初步感到直角三角形和长方形有一定的联系。课中,通过两次的实践操作,学生更加明白了其实三角形可以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在课的结尾,我再适时进行了总结:当我们遇到一个新问题时就可以动脑筋把它转化成我们以前学过的就知识。这样,“转化”思想贯穿于课的始终。

(二)注重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

在这节课中,我注重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对三角形进行拼摆,再让他们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让其他小组的同学对黑板上的图形做

兴义市敬南镇何家坪中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简义兴工作室

及时的补充;在小组合作推导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时,我也尽量让学生对其他各组的推导过程进行补充或提出异议,让学生在交流中学到了知识,在交流中看到了可以用许多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

(三)重视数学的应用性

学以致用是数学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课的开始,我让学生把一块长方形花坛平均分成两半,你认为应该怎样分开呢?如果平均分成了两个直角三角形,那每个三角形的面积又是多少呢?课中,我又让学生求红领巾的面积、算出标志牌的大小。这些都让学生认识到了数学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体会到了数学的应用性。

当然,本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推导三角形面积的方式太过单一,在推导三角形的面积时,我只让学生进行了拼摆,其实对于部分学生来说,他完全有可能想出如割补、折叠的方法。我考虑到课堂时间的有限,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也不强,就没有设计了这样的环节。

三、梯形的面积

反思我的教学,在推导公式的过程中,先汇报计算方法和结果,再展示思考方法,接着讨论这种方法的合理性,是否能用这种方法解决全部梯形的面积计算,进而得出梯形的面积公式。从教学效果看,大部分学生能运用初步形成的转化的思想将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转化为已经学过的平行四边形来推导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学生在汇报时还有一种方法是将梯形运用割补法将梯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然后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整体来看不如前一节课的效果好。我仔细分析原因如下:一是学生的准备不充分(部分学生没有准备梯形图形),导致参与面小了,效果不理想;二是学生的表达能力不好,不能将自己的发现从数学角度和思维的方法来表达出来,我想这也是我们数学教师长期要培养学生的一种数学学习的品质;三是学生的个性没得到张扬,受教学时间的限制,有的学生没有将自己的想法完成推导梯形面积的过程。我想这些都是我们数学教师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四、组合图形面积

组合图形面积是学生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这些知识的发展,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认识组合图形的形成及其特点,让学生自主解决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问题。

兴义市敬南镇何家坪中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简义兴工作室

在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如何使组合图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基本图形的过程中,首先让学生把这个图形分成我们已学过的图形,通过画辅助线表示出来,如果认为有几种分法,就分别在图形上表示出来。接着让学生来说说自己的做法,通过投影展示学生的分法(以分割成两个长方形为例),第一,你是怎样分的?(分割成两个长方形);第二,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的?(长乘宽);第三,要计算第一个长方形的面积,长是多少,宽是多少?要计算第二个长方形的面积,长是多少,宽是多少?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基本上都能够运用分割或添补法把组合图形转化为所学过的基本图形,但在展示学生分法时,忘记了将在巡堂时发现的个别学生的分法是由于找不到相关条件无法计算图形面积也进行展示和集体讨论为什么,这是不足的地方(如果当时在这个环节中,让学生充分展示汇报不同的分法后,教师接着引导学生总结优化出哪种分法更利于我们计算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或者哪种分法计算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更简单,然后就让学生用这种方法来计算图形的面积,可能后面的环节就不会不够时间)。学生汇报了不同的分法后,就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进行图形的面积计算,然后让学生汇报展示,从中小结优化出那种分割法或添补法计算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更简单。这个环节花的时间比较多,跟前面的环节有类似,结果后面的时间很紧。因此在今后教学中应要多注意教学环节之间的内容设计,尽量紧凑,及时发现问题和作出反馈。

下载XX年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十单元整理与评价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XX年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十单元整理与评价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五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教学反思2012

    兴义市敬南镇何家坪中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简义兴工作室 五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教学反思 本单元《小数乘法》教学反思如下: 一、小数乘整数 这......

    XX年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因数与倍数教学设计(青岛版)

    XX年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因数与倍数教学设计(青岛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第六单元 团体操表演——因数与倍数 ■ 教材分析 初本单元知识是......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十单元教学设计(定稿)

    第十单元丁丁冬冬学识字(二) 科目:语文年级:二年级主备人:赵娟娟授课人:授课时间: 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本单元36个省字,准确把握字型,大致了解字意,规范书写31个一类字,认识7个偏旁 2......

    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 学习目标 ◆学生能从总体上明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了解综合性学习的特点,为小学高年级综合性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学会制订活动......

    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能听、说、读、写四会单词及词组swim, fly kites, skate, make a snowman, plant trees。 2. 能用I can…句型说出自己喜欢的某个季节的一些活动。 3. 能互相......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位置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 位置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确定位置,它包含运用两个数据确定位置的方法和利用方格纸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运用“上”、“下”......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解决问题》教学设计(范文模版)

    五年级上册《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9页例10。 【教材分析】: 从教材内容编排的内在逻辑联系分析,求商的......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教学反思

    小数乘法和除法这节课,这张网撒的很大,一节课涵盖的知识点很多,很全面,囊括了小数乘除法单元中的小数乘除法的计算,用四舍五入法求结果得近似数,用进一或去尾解决实际问题,能正确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