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数学活动摆餐具教案反思
摆餐具(数学:逻辑推理)
班级:小六班
设计意图: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为发展幼儿的谭就能力,培养幼儿用多种感官或动作去探索物体,体验动手操作的愉悦感,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活动目标:
1、复习比较物体大小、长短的方法。
2、按大小、长短的特征,给物体进行分类。
3、喜欢参与操作游戏,并遵守游戏规则。活动准备:
小猴、大象、小松鼠的图片;桌子、毛巾、各种餐具的图片;实物:豆子、豆角、大碗、小碗每组各一份;大小苹果、长短筷子若干,布置在活动场地周围。游戏音乐。活动过程:
1、设置问题情境:“小猴请客”,复习目测比较物体大小、长短的方法。教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谁(出示小猴的图片)?今天,小猴邀请它的好朋友大象和小松鼠来做客(出示大象和小松鼠的图片)。它们的个头一样大吗?谁大?谁小?
教师:小猴为它们准备了两张桌子,哪一张大?哪一张小?哪一张是给大象准备的?哪一张是给小松鼠准备的?(出示两张桌子的图片,引导幼儿比较两张桌子的大小,复习比较大小的方法:其中一端对齐比较)。好,让我们请出大象和小松鼠,看看它们选择了哪张桌子? 依次出示餐具、毛巾的图片,引导幼儿比较物体的大小长短。
2、通过实物操作学习按物品大小和长短特征进行分类。
小朋友们帮助大象和小松鼠把各自需要的餐具摆到了它们的桌子上,大象和小松鼠说:“谢谢小朋友们!”现在大象和小松鼠准备吃饭了。小猴子为客人准备了好吃的东西,先是豆子。有大豆子和小豆子,我们来比一比它们的大小吧。把豆子的一端对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哪个豆子大,哪个豆子小。我们要把大的豆子放在大碗里给大象吃,把小的豆子放在小碗里给小松鼠吃。
还有另外一种好吃的东西,是豆角。有长豆角和短豆角。我们来比一比它们的长短吧。把豆角的一端对齐,观察另外一端,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哪个豆角长,哪个豆角短。我们要把大的豆角放在大碗里给大象吃,把小的豆角放在小碗里给小松鼠吃。请小朋友帮助小猴子分一分它们吧。
3、通过游戏“小孩小孩真爱玩”,训练幼儿迅速分辨物体大小、长短的能力。
教师:小猴、大象和小松鼠一起玩得可开心了,我们也来和它们一起做个游戏吧。
游戏玩法:在游戏场四周,分别放置大苹果、小苹果,长筷子,短筷子,教师站在游戏场中心,幼儿围教师站立,教师念儿歌:“小孩儿小孩儿真爱玩,摸摸这儿,摸摸那儿,摸摸大苹果跑回来!”幼儿迅速跑至大苹果处,用手触摸后跑回老师身边。教师可随机说出不同的指令,游戏反复进行。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到户外去,找一找大小长短不同的物体进行比较。
数学活动摆餐具教学反思
上周我开展了数学活动《摆餐具》,现将活动反思如下:
一、目标的制定:本活动的目标设定和活动环节是有联系在一起的,旨在激发幼儿喜欢参与操作游戏的情感,复习比较物体大小、长短的方法并按大小、长短的特征,给物体进行分类。目标的设定也符合小班年龄的发展需求。就是在书写的过程中还应该再详细一些,比如把技能目标设定为: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幼儿能听清楚教师的指令。
二、活动的准备:幼儿的积极性和对活动的兴趣离不开老师的准备,本次活动我准备了课件、实物、游戏材料帮助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来感知物体的长短大小,在课件中,毛巾、勺子的图片还有改进的空间,让“长短”这一概念表现的更清楚些。在游戏材料方面,如果可以把丝带换成筷子,可以让幼儿更好地进行游戏。
三、活动设计:在本次活动中,我设计了三个环节,通过情境导入,复习比较长短大小的方法,有图片帮助幼儿将物品进行比较和分类。在这里我需要加强语言的表达,如表述的准确性和用词的精确性。接下来幼儿通过实物操作,让幼儿在活动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此环节中,如果可以再加强一些对个别幼儿的指导,会帮助幼儿更好地进行分类。最后是游戏“小孩小孩真爱玩”,目标是喜欢参与操作游戏,并遵守游戏的规则。在遵守游戏规则方面,如果能降低一些游戏的难度,会让目标更好地完成。比如我可以让幼儿每次区分一种物品,而不是同时区分两种物品。
四、幼儿的表现:在本次活动中,老师准备的材料对幼儿很有吸引力,我们班好奇心比较强的幼儿产生了兴奋感,虽然大多数幼儿能够借助这些材料与老师互动,达到预设的目标,但还有个别幼儿会让常规有点乱,因此平时要加强常规的培养,另外我应该仔细观察场地,考虑到幼儿游戏时的场地限制。还有在语言表达方面,我发现我们班有部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有提高的空间,因此以后要多开展一些活动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经过这次活动,我认识到自己要学习和提高的还有很多,比如游戏环节的设计、活动材料的准备、教案的书写等。我们班的幼儿常规和语言表达能力还比较薄弱,应该在日常生活活动中有意识地去引导幼儿进行提高。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争取自己和班上的幼儿都能更上一层楼。
小六班
第二篇:一次性餐具活动教案
活动名称:《跟一次性餐具说BYEBYE》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方案 教师姓名:张广涛 学校:鹿邑县老君台中学 年级:七年级
研究学科:综合实践活动
《跟一次性餐具说BYEBYE》开题课 活动背景:
近年来,国家质检总局在全国范围内对一次性餐具的调查中发现,有近50%的产品不合格。其中包装速食食品的一次性塑料餐盒、碗筷和托盘等问题尤为严重,有些餐具中添加了大量废塑料,遇热或遇油脂会释放出致癌、致病的化学物质,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活动意义:
1、通过此项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一次性餐具,包含的种类。
2、通过此项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一次性餐具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现状。
3、通过此项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一次性餐具的危害。
4、通过此项实践活动,呼吁学生以及人们抵制不环保、卫生的一次性餐具。
5、让学生自觉自愿参加相关的宣传活动,树立保护环境、身心健康意识。
6、通过此项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问题学会选题、立题、写活动报告。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经过四年的训练已初步具备以下能力:
1、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2、通过问题提炼观点,表述自己的观点。
3、通过活动,会简单地撰写活动调查报告。
通过本次活动课的指导,可以进一步提高同学们的以下能力:
1、学会观察生活,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学会简洁、规范地表述课题。活动目标:
1、了解关于一次性餐具的基本知识,能够提出自己的问题。
2、能够从众多问题中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提炼出有价值的问题。
3、围绕主题能够通过问题转化为课题,学会正确、规范地表述课题。
4、在活动中学会合作、交流和沟通。活动重难点:
学会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提炼问题,并学会将其转化为课题。活动准备:
1、搜集“一次性餐具”相关资料(包含文字材料和图片等),制作相关课件。
2、笔记本、提问题专用纸条,粗水笔。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主题
导入: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便捷的现代社会中,说起“便捷”大家在就餐时会经常叫“外卖”,那么,大家对一次性餐具肯定不陌生了。相信有不少同学现实生活中都接触过一次性餐具,但是大家对一次性餐具的知识并不一定会深刻地了解,今天,就让我们大家一起走进“一次性餐具”这个大家庭,深入了解一下一次性餐具。
二、你谈我讲、激发兴趣
过渡:既然同学们或多或少地了解到了一次性餐具,也可能使用过一次性餐具,那么,请同学们畅所欲言,谈一下你对一次性餐具的认识和看法。
1、、(出示活动一)你谈我讲,说说你眼中对一次性餐具的看法。
2、汇报总结:同学们分别阐述,教师给予总结。
三、小组讨论、选出问题
1、通过对一次性餐具的了解,提出关于一次性餐具相关的问题。
2、(出示活动二)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相互交流,并提出建议和要求。
3、每小组归纳问题,由小组代表上讲台展示自己小组的问题。
4、梳理问题,然后由同学筛选问题、提炼问题、规范表述问题。
要求:对重复的问题进行合并,对没有价值的问题进行剔除,对根据同学现有的水平没有能力达到研究水平的问题剔除,对范围过大的问题进行缩小,对表述不规范的问题进行规范。
比如,动物有指纹吗问题可以转化为灵长类动物有指纹吗;指纹可以遗传吗?它有一定的遗传性,但研究这个问题需要查阅大量相关科普文章以及需要用相关科研设备进行调查研究,有一定的困难性。所以,引导学生以小组交流的方式、学生互答互评等方式明确问题,分类合并,筛选剔出,汇报展示。
归纳问题:诸如,一次性餐具有哪些种类,一次性餐具有哪些原料构成,一次性餐具是怎样制作出来的,一次性餐具使用的现状,一次性餐具的危害等等。
四、问题转化、表述课题
1、表述课题注意的事项。
(1)众多问题中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提炼出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2)由问题转化为课题时,要简洁,符合课题的结构方式。
学生规范表述课题方式: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如,白色垃圾的处理方法有哪些?转为课题为关于白色垃圾处理方法的调查 其中“白色垃圾”为研究对象,“处理方法”为研究内容,“调查”为研究方法。示例:问题一,提取指纹有什么方法?可以转化为关于提取指纹方法的调查 问题二,指纹有什么特点?可以转化为关于指纹特点的研究。问题三,指纹破案有哪些案例?可以转化为关于指纹破案的案例分析。
2、以小组为单位分别表述课题。
3、小组探讨并汇报交流。
师: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围绕“跟一次性餐具说BYEBYE”这个主题以小组研讨的方式确立了几个子课题的相关内容,分别是:(1)关于一次性餐具种类的研究(2)关于一次性餐具使用的现状调查分析(3)关于一次性餐具原料的研究(4)关于一次性餐具制作过程的调查研究(5)关于使用一次性餐具的危害研究(6)关于使用一次性餐具对环境的污染的调查研究或关于一次性餐具对社区环境的污染研究
大家读一读,谈一谈,看这样表述,好吗?
五、交流收获、总结升华
1、通过这节课的共同学习与探讨,你有了什么收获?(学生自由发言,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2、教师总结。
《跟一次性餐具说BYEBYE》分组课
活动目标:
1、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做出选择,确定自己要研究的小课题。
2、能够自主选择及商量协调,重组小组,根据自己喜欢的课题参加研究小组。
3、能够主动参与小组活动,敢于献策献言,初步建设并展示自己的小组文化。
4、在提炼课题、组建小组及进行小组文化建设中,学会交流与合作,培养团结合作、敢于探究的精神。活动重点:
1、引导学生主动选择,合理分组。
2、帮助学生围绕自己的课题进行小组文化建设与展示。活动难点:
1、帮助学生如何根据自己的兴趣,确定自己要研究的课题。
2、帮助学生如何自己小组的主题进行小组文化建设和展示。活动过程:
一、选择课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围绕《跟一次性餐具说BYEBYE》这一课题进行了积极的探讨,并确立了几个子课题。
这几个子课题分别是(1)关于一次性餐具种类的研究(2)关于一次性餐具使用的现状调查分析(3)关于一次性餐具原料的研究(4)关于一次性餐具制作过程的调查研究(5)关于使用一次性餐具的危害研究(6)关于使用一次性餐具对环境的污染的调查研究或关于使用一次性餐具对社区环境的污染研究
那么,对于这几个子课题,你又对哪一个感兴趣呢?请大家相互交流一下吧。
2、学生自由发言。
3、同学们经过思考和讨论,根据自己的兴趣,确定自己要研究的小课题。设计目的:
在要求同学们选择自己的课题时,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选择,为重建子课题小组做准备。
二、重建小组、自主分组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1)在重建小组时,你会发现什么问题?应该怎么解决?
(2)根据你的兴趣,要参加一个子课题的研究,你会和小组的新成员能够相处融洽吗?有信心把自己小组的课题做好吗?
(3)你觉得要完成自己研究的子课题,会有什么困难?怎么解决呢? 设计目的:
根据学生自由发言的内容,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加入相关研究小组,并引导分析学生认识本小组的研究优势,鼓励其完成所在小组的任务。
2、师生互动:学生根据分组注意事项自主分组。
同学们根据自己要研究的课题要离开原来的小组进入新组建的小组,但是,分组不会一次性分好,可能会出现人数分配不均匀、男女生比例失调等问题,这里要引导学生进行二次或三次分组,这里,老师可以给予没有分好的同学一定的建议,协商解决相关问题。
在组建新小组时,如果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兴趣,对某个选题未达到一致意见时,也可以成立一个综合小组,每个组员可负责某个喜欢的子课题,在“跟一次性餐具说BYEBYE” 主课题下,完成一项综合的实践活动。设计目的:
让学生在多次选择分组的过程中学会主动调整自己,除了关注自己的兴趣外,还要有集体意识,从而提高同学们的协调、合作能力;同时,也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尊重个人的选择,尊重个人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三、推选组长
1、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比如,在推选组长的过程中,要选出本组有综合优势的同学,不要互不相
让,有的同学也不要过于谦虚,受到了小组成员的一致推选,不要过于推辞,应该当仁不让,努力带领本小组成员做好本小组课题,你们在推选组长的过程时,还会遇到哪些问题呢?要共同寻找解决的办法。
2、小组成员活动
每个小组成员要大胆展示自己,经过小组成员认真讨论,选出自己的组长后,组员要帮助组长设计本小组组名、组号等,每个小组都要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在讲台上介绍自己,小组长发表当选组长感言,并展示自己的小组特色。设计目的:
本环节是让学生学会发现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优点,学会团结合作,每位同学都要树立自己的责任意识,选举的组长更要有领导意识,敢于担当,有信心领导小组成员完成任务,形成强烈的团队精神。
四、建设小组
1、提出建设小组的注意事项
先分别找学生谈一下设计本小组的组名、组徽、组号时,应该注意什么?比如,要符合本小组的主题,要有特色,要简洁。
在小组设计本小组的组名、组徽、组号中,肯定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果有小组组员协商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可以向老师寻求帮助。
给学生时间供学生自由讨论。
2、创设小组组名、组徽、组号
要求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小组课题,结合自己的小组优势和特色,建设本小组组名、组徽、组号。
3、小组成果展示
每个小组确定好小组组名、组徽、组号后,分别由每组同学站起来或者在组长的带领下站在讲台上齐声介绍自己小组的组名、组徽、组号。
注意事项:在每个小组展示过后,由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如果同学们发现某个小组在某方面做得不够好或者不准确的话,要其他小组帮忙出谋划策,共同帮助该小组的问题解决。设计目的:
要求学生在活动前提出问题、预设问题,争取在活动过程中解决问题;让学
生在合作的过程中体验合作的快乐,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同学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展示小组的成果,培养其成就感和集体荣誉感。
五、总结归纳
在这节课,各位同学根据自己喜欢的选题重组了小组,并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完成了自己小组的组名、组徽、组号的建设(即:选题——分组——小组建设),大家在这节课积极发言、团结互助,出色地完成了本节课的任务,我相信,各位组员在新组长的带领下,一定会更好地完成以后的课题研究,并且会做得很出色,在这里,老师也谢谢大家的努力和积极配合!
第三篇:手摆鱼教案反思
美术课《美丽的手摆鱼》教案及反思
一、设计思想:
本课是对《海底世界》的活动二进行教学设计的,海底是一个充满生命力和神秘色彩的水下世界。深蓝色的海水中生长着花纹漂亮、形状各异的鱼类,它是儿童最喜爱表现的对象之一。正是借助于孩子们这样一个心境,便设计了《美丽的手摆鱼》这一课。本课在设计时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标指出:美术教育是我国所有公民在中小学阶段必须接受的,而不是一部分人,要使这种全体性成为可能,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欣赏、表演、创作、交流、体验等一系列活动达到这一目的。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能通过观察、分析、实践,最后掌握不同手摆鱼的制作方法。
二、教材分析
《海底世界》这一课题分为三个活动进行,“手摆鱼的制作”是属于第二个活动。针对这个活动,本节课设计了“动手制作、游戏活动”两个教学活动,通过制作手摆鱼,了解立体鱼制作的基本办法;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享受创造的乐趣,感受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的快乐生活。
三、学情分析 《美丽的手摆鱼》这一课的学习活动方式是属于“设计、应用”的学习领域。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接触到了用彩笔、剪刀等工具进行小制作,用彩纸、挂历纸等手工材料来表现画面的知识,并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折纸、剪纸方法。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主要通过观察欣赏、探究学习、愉快创作、交流体验、游戏活动等形式完成学习任务。
四、教学目标
根据美术课标的要求以及学生的知识水平、年龄特点,设计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能力:欣赏有关鱼的图片,了解鱼的不同形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手摆鱼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过程与方法:新课标强调,掌握知识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探究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制造的过程;是学生形成基本美术素养、创新精神以及逐步形成正确世界观的过程。这节课就是让学生亲历观察,尝试探究,动手制作各式各样色彩斑斓的手摆鱼。学生通过亲自动手的过程,体验游戏活动的快乐,感受创作表现的成功。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在集体活动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的良好品质,提高观察、想象、探究、联想的能力,培养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操,养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
五、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手摆鱼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绘制鱼的不同形状以及使用剪刀剪出鱼的装饰。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本课在设计时尽可能地运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游戏、音乐等,运用多媒体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象能力。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感受与体验,通过自主、合作、探究达到学习目的;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把握“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运用情境体验教学法和激励评价法;采用相互交流的方式,欣赏别人的作品,谈自己的体会,在交流活动中提高自己的认识和能力。
七、课前准备
根据学生以形象为主的思维特点,准备一个教具手摆鱼成品和一张《海底世界》的挂图;为让学生自主探究,还给每组准备了1份不同的手摆鱼成品,装进信封中。同时准备课件、剪刀、胶水等工具,给学生提供具体可感的视觉效果,为扎实掌握技能提供条件。学生自备彩纸和旧挂历纸数张以及剪刀、胶水等工具。
八、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感知美
1、孩子们,欢迎你们来到海底世界,请欣赏。(播放课件)
2、多美的海底世界啊,鱼儿在愉快地遨游,我们也和红果果姐姐一起来学习《小鱼游》吧,(学生听着音乐和师一起表演动作)。
3、孩子们,你们表演得真棒!海底世界有趣极了,今天黄老师把海底世界请到我们教室来,(指着大屏幕)这个海底世界还缺少活泼可爱的?(生答)你们想不想也变成一条鱼,遨游在这里?那我们应怎样变成一条鱼呢?
4、教师指导学生思考后揭题:美丽的手摆鱼
(设计意图:让学生愉快地进入海底世界,当看到千姿百态的小精灵鱼儿,无不被鲜活的生灵所感染,所震撼,无不渴望进入那神奇的海底,触摸海的脉搏。通过表演,激发起探究的兴趣和动手制作的冲动,为下一步的探究奠定了情感基础。)
(二)大胆创作 表现美
1、在制作之前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下鱼的构造(课件)
2、出示手摆鱼:(套上手表演)师讲解制作方法
⑴准备一张长方形的纸,先把纸张对折;(纸张要朝没有图案的方向)
⑵剪出你喜欢的鱼形,注意鱼形要比手掌大一些;(说原因)⑶把鱼形剪下来;(强调要不开口的一边剪起,这样才能保证把小鱼剪成功。)
⑷把鱼形粘合起来,注意留出鱼尾部分。最后给鱼装饰图案。(主要装饰是眼睛和身上的花纹)
板书:对折——画——剪——粘合、装饰:
3、出示制作手摆鱼的步骤图。(课件)
(设计意图:形象的作品最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经验,冲击学生的视觉效果,因此,学生欣赏手摆鱼的模型时自然会兴趣盎然,产生动手制作的欲望。教师的进一步示范和课件展示的过程,加深学生对制作手摆鱼过程的印象)
4、学生进行手摆鱼的制作
谈话:孩子们,你们可知道,全世界有2万多种鱼儿,体态多姿、色彩艳丽,动起你们的小手,制作出你心目中的美丽的手摆鱼吧。
⑴学生制作 教师指导
在制作过程中采用典型带动、互助合作的方法让学生实践,即教师在巡回指导过程中随时找出操作熟练的学生当小老师,对其他同学的绘制及剪、粘合、装饰进行帮扶。
⑵评鱼赏鱼 分享快乐 展示成果是学生获得最大满足的过程。为让每一位孩子都能展示自己的作品,我采用三个步骤:展鱼——评鱼。
小组推选出优秀的作品套在手上,站到讲台上,让学生对他们的作品进行互评、自评、师生评。
(设计意图; 此环节通过作品的展示、品评,既提高了审美能力,又给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和表现欲。正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我们力求使孩子在自己的劳动中体验到感受到自己的荣誉、自尊,能为自己的成果而自豪。)
⑶遨游表演 增强乐趣
请这些鱼儿回到海洋里,我们准备进行邀游大海的训练,请同学们把制作好的手摆鱼套在手上,从第一组开始排好队,跟着老师这条鱼妈妈海中游吧!(音乐:快乐的小鱼)
(设计意图:美术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而应视为一种艺术文化。这一环节,师生共创浓郁的艺术表演的情境,创设有声有色的美术课堂,用语言,用音乐,激起学生学生爱护美、呵护美的波澜。)
(三)课堂延伸 创造美
谈话:孩子们,今天的课咱们把海底世界的手摆鱼搬到了课堂上,下课以后就得把它搬走。你想搬到哪里去呢?(四)总结
孩子们:你的智慧就在你的手指尖上。让我们充分利用美术课堂给我们这双小手赋予的更多的智慧和力量吧!希望大家能用更多的废旧材料做出有趣的手摆鱼,也祝愿同学们在知识的海洋里也能畅快地邀游!请同学们收拾好学习工具和废纸,不要留下任何垃圾,给我们的海底世界留下美好的印象。
九、板书设计
本节课的课题的设计以鱼的外形为边缘,更吸引学生,制作鱼的步骤在一侧贴图及板书,便于学生掌握制作的过程。整个版面既加深学生的记忆,又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十、作业设计
用废旧材料做更多有趣的手摆鱼,丰富课外活动。
十一、问题研讨
怎样利用废旧物进行有效的美术创作;探讨美术与其它学科的整合。
《美丽的手摆鱼》教学反思 本节美术课是对《海底世界》的活动二进行自己命题,把制作手摆鱼作为重点。《美丽的手摆鱼》的学习活动方式是属于“设计、应用”的学习领域,学生主要通过观察欣赏、探究学习、愉快创作、交流体验、游戏活动等形式完成学习任务的。
美国的教育家罗恩菲德说过:“教师的目标是激发更多的思想,扩大参照框架,以便儿童自己的经验内容更精确复杂。”创设情境就是为学生提供广大的“参照框架”,促使学生发现新的问题,激发问题解决的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快乐学习,这一点在本课的教学中得以实现。首先让学生愉快地进入海底世界,并通过轻松的音乐表演,激发起探究的兴趣和动手制作的冲动,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就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其智力潜能和创新潜能。其次在教学制作过程中,利用形象的作品调动学生的学习经验,冲击学生的视觉效果,因此,学生欣赏手摆鱼的模型时自然会兴趣盎然,产生动手制作的欲望。教师的进一步示范和课件展示的过程,加深学生对制作手摆鱼过程的印象,进一步掌握手摆鱼的制作技巧。最后通过作品的展示品评,既提高了审美能力,又给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和表现欲。在展示学生的成果后,与表演相结合,师生共创浓郁的艺术表演的情境,创设有声有色的美术课堂,也把美术与其它学科整合起来。
总之,我意图通过这节课寓音乐、表演、集体主义教育于美术教学活动之中。整堂课的设计本想是完美的,但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如:教学评价形式单一,没有给学生更多的想象时间和空间等。相信,我将会在以后的课中不断完善。
第四篇: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及反思
花园王国
——小班数学活动
活动目标:
1、学会手口一致点数物体,能说出总数。
2、引导幼儿根据花篮上的数字,在花篮内装上相应数量的小花,尝试5以内的按数取物。
3、通过装花的游戏,体验数学操作活动的乐趣。活动准备:
1、春天背景图一张,1只小鸟,2只小鸡,3只蝴蝶,4条小鱼,5朵小花,1—5的点卡;
2、三只礼品盒(内有一个娃娃,二部小车,四本书);
3、幼儿人手一份1-5的点卡。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师:我们宝宝都知道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因为在春天里我们可以看到五颜六色的花,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看一看。
师:春天到了,花园王国里的小动物都醒了,我们来看一看有谁?(出示背景图)天上有1只小鸟,要求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1只),1只小鸟可以用点卡1表示。
2、小白兔也到草地上来做游戏了,数数有几只小白兔(2只),要求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2只),2只小白兔可以用点卡2表示。
3、小蝴蝶也飞来了,我们来数数有几只?(3只)。小蝴蝶的好朋友是谁呢?出示点卡2。
4、小鱼们游来了,我们来数数有几条?(4条)。(出示点卡4)
5、花儿也开了,(师出示花)我们来数数有几朵花,要求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5朵),它们的点卡好朋友呢?(出示点卡5)
三、摸一摸。
出示三只礼品袋:“春姑娘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礼物,我们来数数一共是多少份?会是什么好东西呢?她说要请小朋友上来摸一摸袋子里是什么?”。请个别幼儿上来触摸感知,其余幼儿一起验证。
四、动一动。
春姑娘还准备了小花篮,请你们装花送到花园王国去,你们想吗?但是春姑娘有要求的:
1、引出操作要求:(1)看看篮子上的数字是多少?(2)在花篮里放上一样多的小花。
2、幼儿操作,师观察指导。
3、检验操作情况。(1)你的篮子要装几朵花?
(2)和全体听课老师、幼儿一起帮忙检验。
(3)小结:一边贴一边数,数到和数字一样你就装好花了。
五、活动延伸 :我们的教室里还有什么可以和点卡宝宝做朋友?请
你找一找,找到后把你手中的点卡宝宝和它们碰一碰做好朋友,并且告诉它们,你们是点卡宝宝几的好朋友。
花园王国
——小班数学活动反思
小班幼儿活泼好动,好模仿,对动态的事物产生强烈的兴趣。春天来了,幼儿园里的花儿也绽放了,美丽的花朵常常引来幼儿前来观赏,他们原本是去赏花的,可却被飞来飞去的小蜜蜂吸引住了,小蜜蜂成了他们探索最多的话题,他们彼此间交流自己的所见,“小蜜蜂飞到那朵红花上了”,“小蜜蜂发出了„嗡嗡嗡‟声”,“小蜜蜂飞走了”……借助幼儿对小蜜蜂产生强烈的探索兴趣,我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特意为幼儿设计了“花园王国”的数学活动。主要目标为:
1、学会手口一致点数物体,能说出总数。
2、引导幼儿根据花篮上的数字,在花篮内装上相应数量的小花,尝试5以内的按数取物。
3、通过装花的游戏,体验数学操作活动的乐趣。
从选择内容到活动准备再到活动的组织过程,我发现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1、活动中幼儿的兴趣很高,能做到积极参与。我在展示图片时不够规范,显得画面有点乱,应将数字与点卡贴在图片边上,不但美观也易于让幼儿理解。在最后的环节可加入小动物的叫声等各种丰富形式,让幼儿于游戏的情境中获得知识。
2、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引导幼儿说出花朵颜色和小蜜蜂的数量时,要求幼儿手口一致点数,并说出总数,老师根据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可告诉幼儿抽象数字的表示方法,如1只小鸟用数字“1”表示,但不要求幼儿识字,只是让幼儿对数字进行初步感知。
3、在点数时,可启发幼儿用不同方式进行手口一致点数,如从左到右,按颜色点数等等,促进幼儿散发性思维的发展。
第五篇: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教案《餐具》泥工及教学反思
中班美术活动教案《餐具》泥工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美术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学习按物体的不同大小分泥,培养幼儿根据实物独立塑造的能力,引导幼儿进行操作学习,即在会团、搓、压泥的基础上,学习压坑、捏边的技能,能表现餐具的基本形状和特征,发展幼儿手指肌肉动作的灵活性,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餐具》泥工含反思教案吧。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
餐具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进行操作学习。即在会团、搓、压泥的基础上,学习压坑、捏边的技能,能表现餐具的基本形状和特征。
2.引导幼儿学习按物体的不同大小分泥,培养幼儿根据实物独立塑造的能力。
3.发展幼儿手指肌肉动作的灵活性。
4.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5.尝试将观察对象基本部分归纳为图形的方法,大胆表现它们各不相同的特征。
教学准备:
(1)课前观察家里的餐具,如:碗、盘子、勺子、筷子。
(2)泥、泥工板若干,玩具娃娃、桌、椅摆成将要就餐的场面。
教学过程:
1.出示娃娃即将就餐的场面,导入活动。
2.引导幼儿观察或回忆实物餐具,教师讲解示范制作餐具的方法。学习用团圆、压坑、捏边、压扁、搓的技能,捏制小餐具。
碗:从上向下看,是一个圆圆的凹坑。要先将泥团圆,用大拇指压个坑,其余四个指头放在外面,边捏边转动泥,只要把边捏的一样薄就行了。
盘子:从旁边看,圆圆的扁扁的,中间低,边稍高。先把泥团圆压扁,用大拇指和食指把边捏的稍竖起来即可。
勺子:从上向下看,一头是长柄,一头是椭圆,是凹的。先将泥搓成胡萝卜形,在粗头一端用大拇指摁进去即成。
筷子:两根长短、粗细相同的棍。将泥分成一样大的两块,搓成一样长、一样粗细的两个长棍。
3.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4.重点让幼儿用团圆、压坑、捏边、压扁、搓等技能捏制小餐具。
5.将做好的餐具送到娃娃餐馆,放到小伙伴面前,请小伙伴吃饭。
教学反思: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小班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还不成熟,教师在今后设计的活动中,可以从平面开始逐步过渡到立体,随着孩子手部动作的不断协调发展来增加操作材料的难度。
本文扩展阅读:餐具指用餐时直接接触食物的非可食性工具,用于辅助食物分发或摄取食物的器皿和用具。目前市场上还出现了许多一次性的餐具,这种餐具对环境不好;也有一些可降解材料制作的餐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