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年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合肥庐阳区考编试题
2011年合肥市庐阳区公开招聘教师考试真题(教育理论)
教育理论主观题共五题
1.简述:我国中小学的教学任务(6分)2.简述人本主义的基本观念(6分)
3.看图说明:给了一幅图(U型图),说明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的关系(8分)
4.论述题:教师应具备的知识结构(10分)
5.分析题:漫画反映了什么问题?结合当前我国的教育方针与政策提出改进策略。(10分)
漫画内容为:一小学生被各种作业压倒了
2011年合肥市庐阳区公开招聘教师考试真题
高中英语教案编写
高中英语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必修四 Unit11 4 What's in the Paper?
2011年合肥市庐阳区公开招聘教师考试真题
小学语文教案编写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题目是《卢沟桥烽火》
2011年合肥市庐阳区公开招聘教师考试真题
初中语文教案编写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八年级下《满井游记》
2011年合肥市庐阳区公开招聘教师考试真题
初中语文专业知识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问说》
现代文阅读:《边城》(不是沈从文的)
2011合肥市包河区考试 初中化学
教育理论:
选择(单选,多选)判断 略 简答:
1.新课程中的学习方式 2.中小学教师应履行的义务 3.运用有意注意规律指导教学 论述:
皮亚杰、科尔伯格的道德规律发展阶段理论,实践意义。案例分析: “择校”问题是否无药可救,如何解决? 专业:
1.化学课标(2个选择及9分的简答)
简答题是同一内容采用四种实验方法教学,进行分析。(CO2与水反应,使石蕊变红的实验)
2.高考程度的化学题,涉及一点大学内容。教学设计:
初中化学的溶液,第一课时
2011年5月28日合肥包河区教师招编原题
教育教学理论
1.简述新课程倡导的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 2.我国中小学教师应履行的义务有哪些? 3.在教学中应如何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
4.皮亚杰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论,并阐述其实践意义。5.材料分析,说说对“择校”的看法,提出合理化意见改善此情况。初中数学压轴大题:验证u(x,y)=x3—3xy2是z平面上的调和函数,并求以u(x,y)为实部的解析函数f(z),使f(0)=i
2011年合肥市经济开发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简答题
一、简答题
1、元认知的概念理解题。
2、新课改对教师专业有哪些要求与挑战?
3、三维目标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意义。
4、维果斯基的发展理论与基本观点。
5、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二、论述题
小刚“想得美”课程表
1、这个课程表反映了我国基础教育的什么问题与现象?(6分)
2、如果评价小刚“想得美”课程表的做法。(8分)
3、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与新课程改革,谈谈你对“人才观”的认识。(4分)
第二篇:2015安徽省教师考编真题
2015安徽省教师考编真题
一、基础知识题(本大题共7题,共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韵母完全相同的一组是(D)(2分)
A横竖 彩虹 耕耘 温馨 B金银 经营 精英 静音
C才能 根本 树坑 感恩 D鸟瞰 前沿 鼾声 河岸
2、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2分)
A残垣断壁 恶语相加 俯拾即是 B沽名钓誊 耳濡目染 乔装打扮
C慈眉善目 无稽之谈 形直影单 D一代鼎臣 抑恶扬善 囊荧照书
3、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是(C)(2分)
A极目远眺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上,是一头头黑白两色的奶牛
B一道道高低错落的瀑布,宛如白练腾空,银花四溅,蔚为壮观
C看着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的照片,我仿佛一下子回到了二十年前
D鲜花和彩灯辉映,礼花伴歌声齐飞,天安门广场犹如欢乐的海洋。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B)(2分)
A人们透过这阴惨惨的浓雾,远远地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辽阔的大海。
B今天我得到了一个沉痛的教训,那就是,永远不要在发怒的时候处理任何事情。
C先生把平生的学问都交给了诸葛亮,为诸葛亮成为政治家和军事家打下了烙印。
D我虽然热爱祖国的山河大山,就是一草一木,一花一石,我也感到亲切,值得我留念。
5、下列关于引用法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B)(2分)
A老师经常教育我们:“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这里的引号表示引用。
B人们常说“开卷有益”,其实读读春联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这里的引号表示否定。
C现在,人们逛商场可以用“电子钱包”付款,这里的引号表词语有特殊的含义。
D人们常接受“伸”,难容“屈”,认为“屈”是窝囊,这里的引号表示着重论述的内容。
6、古诗文填空(8分)
(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李清照《夏日绝句》
(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己。曹操《龟虽寿》
(3)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
《从军行》
(4)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醒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7、文学常识填空(6分)
(1)《论语》 《孟子》 《大学》《中庸》被称为“四书”,是国学经典。
(2)萧红是我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她的成名作是《生死场》,代表作是《呼兰河传》
(3)《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 法 国家的 莫泊桑,他被成为短篇小说之王。
二、阅读鉴赏题(本大题共7题,共20分)
正午牡丹
[宋〕沈括
欧阳公尝得一古画牡丹丛,其下有一猫,未识其精粗。丞相正肃吴公与欧阳公姻家,一见曰:“此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其花披哆而色燥,此日中时花也;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猫眼也。若带露花,则房敛而色泽。猫眼早暮则睛圆,日高渐狭长,正午则如一线耳。”此亦善求古人笔意也。
[注〕①姻家:儿女亲家 ②哆(chi):张口的样子,此处指花瓣张开
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
欧阳公尝得一古画牡丹丛,其下有一猫,未识精粗。尝: 曾经
若带露花,则房敛而色泽。房: 花房
9、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这也是善于探求古人笔下的意境。
10、吴公对“牡丹从”这幅画的评价,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分)
答: 画家善于观察,才能画出常人所不见之处。而要想识画之妙,亦非善于观察不可。做任何事皆如此,岂止一画而已。
阅读下面的现代诗歌,完成第11题。
秋
沙白
湖波上
荡着红叶一片,如一叶扁舟
上面坐着秋天。
11、“秋天”“坐”在“红叶”上,多么美的意境,试加以赏析(4分)
答: 这是一首通过一片红叶表现秋的神韵的小诗。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诗人
巧妙地用一个比喻“如一叶扁舟,”并用“坐”将“秋”人格化,用语精练传神,内蕴极为丰厚,一个“坐”字,写活了秋大,变静景为动景也给读者留下了无限遐想的空间。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2~14题。
宇宙的爱
依旧是四年前的我。这些青绿的叶,可是四年前的那些青绿的叶?水可是四年前的水?云可是四年前的云?——我可是四年前的我?
它们依旧是叶儿,水儿,云儿,也依旧只是四年前的叶儿,水儿,云儿。——然而它们却经过了几番宇宙的爱化,从新的生命里欣欣的长着,活活的流着,自由的停留着。
它们依旧是四年前的,只是渗透了宇宙的爱,化出了新的生命。——但我可是四年前的我?
四年前的它们,只觉得憨嬉活泼,现在为何换成一片的微妙庄严?——但我可是四年前的我?
抬头望月,何如水中看月!一样的天光云影,还添上树枝儿荡漾,圆月儿飘浮,和一个独俯清流的我。
白线般的长墙,横拖在青绿的山上。在这浩浩的太空里,阻不了阳光照临,也阻不了风儿来去,——只有自然的爱是无限的,何用劳苦工夫,来区分这和爱的世界?
坐对着起伏的山,起立的塔,无边的村落平原,只抱着膝儿凝想。朝阳照到发上了,——想着东边隐隐的城围里,有几个没来的孩子,初回家的冰仲,抱病的冰叔,和昨天独自睡在树下的小弟弟,怎得他们也在这儿„„
一九二一年六月十八日,在西山。
(选自《冰心选集》第2卷)
12、请梳理出本文的行文思路(3分)
答: 作者通过回忆,写了叶儿、水儿、云儿几个物象引出作者思考,写出了它们经过了几番宇宙的爱化,从新生命里欣欣的长着,活活的流着,自由的停留着,诉说了这个宇宙有爱。
13、结合文章的内容,谈谈你对“宇宙的爱”的理解(3分)
答: 让我们明白了人活着不需要处心积虑,不需要伤筋动骨,一切改变源于对生活的热爱,只有付出你的爱心,付出你的快乐,付出你的希望,才能渗透宇宙的爱,化出新的生命。
14、试举例分析本文的语言特色
答: 全文语言清新流利,文章中每段都有和前段相似的句式,简短的句子,精炼的语言,仿佛作者在用排比句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就像诗歌一样,语言具有一种音韵美。
三、课程理论题(本大题共2题,共8分)
15、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工具性 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3)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 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问运用能力。
(4)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
16。《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在“学段目标与内容中”除了“识字和写字”外,还提出哪四个方面的要求。请简要回答。
答: 阅读、写作(第一学段为“写话”,第二、三、四学段为“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四、教学实践题(本大题共3题,共28分)
17、下面是一篇7岁孩子的“写话”,作为语文老师,请你结合这篇写话按优中差确定一个等级,并写出评定的理由(8分)
妈妈回来了
前段时间,妈妈去了杭州学习,去了好长时间,可能有一个月吧。今天妈妈终于从杭州回来了,我非常高兴。因为妈妈的怀抱很暖和,因为妈妈回来会给我过生日,因为妈妈在家里会给我读书„„
妈妈不在家的时候,我很想她。想妈妈的感觉,就是一种想哭的感觉。
答: 优。写话是低年级孩子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在写话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能力,要求学生能说真话、实话、心理话。本段写话写明了事件的起因,以及自己非常高兴的原因,而且排比手法运用很熟练,并且把想妈妈这种抽象的感情具象化。
18、请根据课文,从“教什么”的角度评价下面的教学片段有哪些可取之处(8分)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课文〕
高尔基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很爱自己的儿子。
有一年,高尔基在意大利的一个小岛上休养,他的妻子带着儿子前来探望他。
高尔基的儿子只有10岁,个儿还没有攫头高。来到爸爸身边以后,他顾不上休息,一直在忙着栽种各种各样的花草。假期很快过去了,他告别了爸爸,跟着妈妈回去了。
春天到了,儿子种的花全都开了。春风吹来,咤紫嫣红的花儿轻轻摇晃着,散发出阵阵芳香,引来了一只只小蜜蜂。
傍晚,彩霞染红了天空。高尔基坐在院子里,欣赏着儿子种的花,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瞧,那些盛开的花朵多像儿子红扑扑的脸庞啊!
不久,儿子收到了高尔基从远方寄来的信。信里说:
“你回去了,可是你栽的花留了下来。我望着它们,心里想:我的儿子在岛上留下了美好的东西一一鲜花。
“要是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那你的生活该会多么愉快呀!一一鲜花。
要是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那你的生活该会多么愉快呀!。
[教学实录片段]
师:默读全文,你觉得哪些话能引起你的思考就画起来做上记号,在旁边写一篇自己的感受。(学生默读,图画,思考,写感受,老师巡视)
师:下面我们进行交流
生:我划了“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这句话,还写了感受。
师:读一读你画的这句话,说说你写的感受。
生1:我从中感受到,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生2:我们应该把帮助别人当做一种快乐。
生3:我知道“给”是给予,“拿”是索取„„
师:你们读懂了这句话,(展示自己的批注)我也化了这一句,我的批注是,高尔基就是这样的一个,我会永远记住他。
生:我画的是“瞧,那些盛开的花朵多像儿子红扑扑的脸庞啊!”把花朵比作儿子的脸庞,表达了高尔基对儿子的思念„„
师:老师也花了这句话,读这句话老师想到两个词,你们猜猜是哪两个词。
生:触景生情
师:(点头)还有一个词——(生困惑,师引导,等学生揣摩之后,投影展示自己的批注:触景生情、睹物思人)
师:同学们,这就是圈画批注,是一种重要的阅读方法,你们一定要掌握。
师:下面请同学们代高尔基的儿子给高尔基写一封回信。写之前,我们来谈谈高尔基给儿子的信,看看写了哪些内容。
生1:花开了很漂亮
生2:他很思念儿子
生3:希望儿子多助人
师:要注意信的格式,谁来说说书信的格式(学生写回信,老师巡视)
师:谁来读一读回信(指名上台读自己的回信,点评精彩之处)
生:(展示自己写的回信)读一读老师写的回信,请同学们给一点评价。
生1:这用了排比的句子
生2:老师会分段
生3:老师善于引用名言
答: 默读环节,任务很明确,能让学生带着任务去阅读,这样可以提高读书的效率。讲解环节,通过对关键词的把握,给予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引导。通过对文本内容的解读,带领学生回顾书信的格式,能做到与旧知识衔接自然。
19、依据课文,按照‘,教学目标’,在横线上补写教学设计内容,完成(1)、(3)题(12分)
巨人的花园
从前,一个小村子里有座漂亮的花园。那里,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阴,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村里的孩子都喜欢到那里玩。
花园的主人是个巨人,他外出旅行已有好久了。花园里常年洋溢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
有一年秋天,巨人突然回来了。他见到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很生气:“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
孩子们吓坏了,四处逃散。
赶走孩子以后,巨人在花园周围砌起围墙,而且竖起一块“禁止入内”的告示牌。
不久,北风呼啸,隆冬来临,刺骨的寒风吹起雪花。巨人孤独地度过了漫长的严冬。春天终于来了,村子里又开出美丽的鲜花,不时传来小鸟的欢叫。但不知为什么,巨人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天天狂风大作,雪花飞舞。巨人裹着毯子,还瑟瑟发抖。他想:“今年的春天为什么这么冷,这么荒凉呀„„”
一天早晨,巨人被喧闹声吵醒了。他抬头望去,一缕阳光从窗外射进来。好几个月没见过这么明媚的阳光了。巨人激动地跑到花园里,他看到花园里草翠花开,有许多孩子在欢快地游戏,他们大概是从围墙的破损处钻进来的。孩子们的欢笑使花园增添了春意。可是巨人又发脾气了:“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孩子们听到可怕的训斥,纷纷逃窜。与此同时,鲜花凋谢,树叶飘落,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巨人不解地看看四周,突然发现桃树底下站着个小男孩。
“喂!你赶快滚出去!”巨人大声叱责。小男孩没有拔腿逃跑,却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不知怎么,巨人看着他的眼神,心里感到火辣辣的。这个小男孩在树下一伸手,桃树马上绽出绿芽,开出许多美丽的花朵。
“噢!是这么回事呀!”巨人终于明白,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他不禁抱住了那个孩子:“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谢谢你!”
小男孩在巨人宽大的脸颊上亲了一下。巨人第一次感到了温暖和愉快。于是,他立刻拆除围墙,把花园给了孩子们。
从那以后,巨人的花园又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孩子们站在巨人的脚下,爬上巨人的肩膀,尽情地玩耍。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的幸福。
教学目标:
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了解童话的特点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再一次默读课文,边读边划出描写匠人语言,行为,花园景色的语句。
第二环节:交流匠人的语言,感悟匠人形象,进一步理解内容。
①
第三环节:交流相应的描写花园景色的语句,让学生感受到花园由“漂亮”,到“荒凉”,再到“美丽”,的神奇变化。
第四环节:引导学生细读课文第8自然段,并按照文中画线的句子表达,感悟童话得神奇。
②
第五环节:学生细读课文第9。10自然段,交流,揭示童话蕴含的道理。
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快乐要和大家一起分享。
第六环节:回顾全文,师生共同总结童话的特点。
③
(1)在①处补写引导学生理解匠人语言的具体过程。
请学生快速找到巨人训斤孩子们的三句话,理解巨人在说这些话时,心里会怎么想的?
通过这几句话你能感受到巨人是个什么样的人。
(2)在②处仿写两个句子
这个小免子在河边吹了一口气,河水马上融化了,叮叮咚咚流向远方。
这个小姑娘在湿地边一跺脚,湿地上马上长出蘑菇,开出了许多白色的小伞。
(3)在③处简要地概括童话的特点
幻想是童话的基本特征(童话的生命)。童话的幻想是通过某些艺术手法表现出来的,其中最主要的是夸张、象征和拟人。荒诞是童话必不可少的美学品格。(童话的血液)
写作表达题(本大题40分)
20、请以“我喜欢这样的语文课”,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016年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真题卷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给养(jǐ)炽热(chì)刽子手(guì)自怨自艾(yì)
B.怆然(qiàng)赔偿(chǎng)浣溪沙(huàn)引吭高歌(háng)
C.玷污(diàn)埋怨(mán)踱方步(duó)拔苗助长(bá)
D.鞭笞(chī)针砭(biǎn)沙家浜(bāng)悄然无声(qiǎo)
2.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一筹莫展 相形见拙 黯然销魂 明辨是非
B.生灵涂炭 驰骋疆场 仗义直言 计日程功
C.英雄倍出 厉行节约 破釜沉舟 以逸代劳
D.富丽堂皇 卑躬屈膝 味同嚼蜡 耳濡目染
3.下列关于《汉字拼音方案》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汉字拼音方案》为我国现行拼音方案,是推广普通话的有效工具。
B.《汉字拼音方案》字母表中的大写字母与英文中的大写字母写法完全相同。
C.《汉字拼音方案》包括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隔音符号五个部分。
D.《汉字拼音方案》克服了直音法、反切法等注音法的缺点,能够准确的给汉字注音。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从中国人以认识到再也不能错过历史机遇之日起,就开始了新的长征。
B.我们单位新来的小丁,今年二十三岁,恰好比他父亲的年龄小一倍。
C.城镇化建设要体现天人合一理念,构建生态与文化保护体系,实现城镇与自然和谐发展。
D.参加修建水渠的劳动大军,响应号召,骏马愉又好地进行施工任务,争取提前完成工程。
5.下列关于修辞手法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运用反复的手法,表现词人急于寻路回家而奋力划船的情形。
B.“我到了自家房外,母亲迎了出来,接着便飞出来八岁的侄儿。”运用拟人物的手法,写出侄儿心情急切和动作轻快。
C.“时间是勤奋者的财富,创作者的宝库;时间是懒惰者的包袱,浪费者的坟墓。”运用衬托的手法写出时间对不同人的不同意义和效应。
D.“可是当兵一当三四年,打仗总打了百十回吧,身上要汗毛也没碰断。”运用夸张的手法,强调无知勇士身经百战而没受一点操作,夸赞战士的英勇。
6.法国作家雨果的作品中,最能体现美丑对照美学原则的作品是()
A.《悲惨世界》 B.《巴黎圣母院》
C.《笑面人》 D.《海上劳工》
7.关于文艺的起源,我国现代理论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的是()
A.劳动说 B.巫术说
C.游戏说 D.模仿说
8.下列关于语文课程建设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应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尽可能满足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要。
B.语文课程的建设应继承我国语文教学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
C.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
D.应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语文课程目标,开发课程资源,形成稳定而不变的实施机制。
9.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列关于写字教学阶段目标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学段要求学生能用硬笔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B.第二学段要求学生能用毛笔描红正楷字帖。
C.第三学段要求学生能用硬笔书写行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的速度。
D.第三学段要求学生能用毛笔字书写行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10.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列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案例的评价,错误的一项是()
【案例】六年级某班的语文老师决定开发一次有关清明节的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同学们经过充分的沟通,拟出了“清明节与传统文化”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方案。在班长的组织下,同学们分工完成了以下几件事:⑴收集清明节的故事、民俗;⑵搜寻有关清明节的诗歌,在早读课上朗读背诵;⑶一部分同学走访当地的烈士陵园并收集革命先烈的故事,一同学向家人了解逝去亲人的故事,举行感恩教育主题班会;⑷同桌合作,共同完成一张以“清明节与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手抄报,并举行手抄报展览。
A.该案例贴近现实生活,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开展学习活动。
B.该案例的设计开放,多元,拓展学生学习和创造的空间。
C.该案例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能力。
D.该案例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
二、填空题
11.无为在歧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秋风萧瑟,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蒹葭苍苍,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______________________,潭面无风镜未磨。
15.童孙未解供耕织,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哦,香雪》的作者是___________。
17.寓言主要由两个要素组成:故事和___________。
18.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作品“巨人三传”,包括《米开朗基罗传》《托尔斯泰传》和《___________》
19.《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口语交际的评价,就要按照不同学段的要求,综合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情感态度和___________。
20.《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默语的评价应从默读的方法、速度、效果和___________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
三、古诗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21~22题。
又呈吴朗⑴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21.请对诗歌第一句“堂前扑枣任西邻”中“任”字作简要赏析。
22.请写出杜甫另一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与本诗所表达的情感相近的名句。
㈡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3~24题。
烛之武退秦师(节选)
《左传》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23.将上面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24.请联系文本,简要分析烛之武的“说辞”为何能让秦伯退后。
四、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
百合献谁
刘心武
看芭蕾舞剧《天鹅湖》,用望远镜细观台上,不是紧盯着王子和白天鹅,而是逐个地扫描那些配舞的天鹅,除了“三大天鹅”“四小天鹅”外,还有若干毫不能令观众特别瞩目的“众天鹅”,而在她们当中,当舞姿“凝固”时,也还有排在前列与隐在后面的区别,于是从望远镜中注意到,在最后面,一位天鹅双腿优雅地分立,头颈微偏,双手兰花般交错于翘起的裙裾上,身影与其他天鹅同样的美丽,在耐心地作为暗景中的“绿叶”,以衬托主角王子与白天鹅在追光中的“红花”怒绽。随着舞曲的流动,众天鹅也开始缓缓变换姿势,于是我从望远镜中,清晰地看到排列在最后的天鹅的细部,她的眉目,精心化妆后依然掩饰不了岁月的风霜,转动时,显露出锐瘦的锁骨,以及背后同样“锋利”的肩胛;可是,她虽隐于最后,却也满脸凄恻,浑身是戏。乐音陡变,众天鹅如风申白莲般翕合旋舞,转瞬间,我已不能再找到那位资深的舞娘„„
我的思绪,飘出了《天鹅湖》,飘出了王子与白天鹅悲欢离合的故事。我在猜想,那位资深的舞娘,她有着怎样的个人命运?当年她献身芭蕾这一“残酷的艺术”,不惜脚趾流血,苦练虚脱,一定怀着充当舞台追光下的白天鹅的美梦,她曾圆过这个梦吗?也许,若干年前,她确曾是众星所捧的那个“月”,可是,时光无情,后生可畏,她渐渐地,先是让出白天鹅这个主角,再让出“三大天鹅”之一的位置,在演出的说明书上,从“挂头牌”,到名字列于后面,到隐入于“本院演员”的模糊概念中„„也许,更残酷的是,她竟从未跳过主角,终其一生,也只是充当“绿叶”,并且总在“亮相”时,隐于最后一列,双手兰花般交错于翘起的裙裾上„„每当那个时刻,她都能化入剧情之中,而不“走神”于自身命运的吟唱么?
25.概括文本的主要内容。
26.与第①段相对比,第②段描写舞娘的手法有何不同。这样写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有什么作用。
27.从内容和形式上两个角度分析题目“百合献谁”的妙处。
(二)教学设计
28.请从文本的特点及小学六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确定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并讲明理由。
29.《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三学段的阅读教学目标与内容提出:“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式。”根据这一目标为本文第①段拟定一份片段教学设计(只需写出其中“教学过程”部分的设计)
少年闰土(鲁迅)
30.“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课程理念之一,请分析本教学实录中教师的教学是如何落实这一理念的。(至少写四点)
31.人前进的时候,一只手朝前,一只手朝后,朝前的手可以接受先行者的忠告,朝后的手拉一把紧跟着后来者,人类的发展就是这样的一条链,结合你对教育的思考,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
第三篇: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题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高中、初中、小学)试题
课程代码:100,20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大猫教小猫捕鼠,大鸭子教小鸭子游水,都是教育的形式。人类产生之后只是继承了动物的教育形式,因而人与动物的教育在本质上并无区别。持这种观点的学说属于()A.教育的神学起源说 C.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说明他认定教育具有()A.政治功能 C.文化功能 A.壬寅学制 C.癸丑学制
调)的德育方法是()A.实际锻炼 C.陶冶教育
心发展具有()A.顺序性 C.可变性 A.注意分散 C.注意分配 A.知觉形象 C.想象表象 洛称之为()A.认知的需要
B.自尊的需要
100# 教育基础知识(高中、初中)试题 第 1 页(共 9 页)
B.不均衡性 D.个体差异性 B.注意集中 D.注意转移 B.记忆表象 D.再造想象 B.榜样示范 D.品德评价 B.育人功能
D.经济功能 B.癸卯学制
D.壬戌学制 B.教育的生物起源说 D.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2.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把学生在学校中学到的“有用才能”看成是一种固定资本,这3.我国近代第一个比较完整、在全国颁布并实施的学制是()4.“让学校的一墙一壁都开口说话”,“让学校的一草一木都产生教育影响”。这里主张(强5.“有的儿童情感深沉、持久,而有的儿童则表现为奔放、热烈。”这说明青少年儿童的身6.学生上课时没有听老师讲课,而是在下面集中精力看有趣的小说,这种现象属于()7.听见说“五星红旗”,我们能在头脑中浮现出五星红旗的形象,这个形象是()8.一个人想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不断完善自己,使自己达到完美的境地。这种需要,马斯
C.归属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9.强调个体对两种或多种学习活动的共同原理的掌握和理解的迁移理论是()A.共同要素说 B.概括化理论 C.关系理论 D.认知结构迁移论 10.提出“尝试-错误”学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桑戴克 B.苛勒 C.斯金纳 D.班杜拉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施行始于()A.1993.10.31 B.1994.1.1 C.1995.12.12
D.1995.9.1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这一法律规定始出于()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3.根据我国教育法规的有关规定,学校对违反校规校纪的学生宜采用的惩罚类型是(A.行政处分 B.行政处罚 C.经济制裁
D.权利剥夺
14.下列教育政策法规文献中属于教育政策的是()A.《教师资格条例》
B.《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 C.《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奖励规定》
D.《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15.“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因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其教师资格将
(A.给予撤销 B.宣告作废 C.永远丧失 D.公告无效
16.认为学校的废除已不可避免,应该在学校之外寻找教育的出路的教育家是()A.杜威 B.尼尔
C.伊利奇 D.陶行知 17.在教育行政体制上实行地方分权制的典型国家是()A.美国 B.日本
C.德国 D.英国
183.强调乡土性、经验性、综合性、伸缩性、心理学化的课程理论是()A.要素课程论 B.情意中心课程论
C.经验课程论
D.结构课程论
19.我国古代最早论述教学的专著是()100# 教育基础知识(高中、初中)试题 第 2 页(共 9 页)))
A.《师说》 C.《学记》
20.现代学校德育提倡的主体理论是()A.唯一主体论 C.主体转化论 B.《大学》
D.《论语》 B.双向主体论 D.交互主体论
21.吃了糖果后再吃橘子,橘子显得酸,而吃了柠檬后再吃橘子,橘子显得甜。这是()A.感觉间的相互作用 B.感觉的对比 C.感觉的适应 D.联觉现象 22读《西游记》小说时,我们在头脑中产生的孙悟空形象,这个形象是()A.知觉形象 B.记忆表象
C.创造想象 D.再造想象 23.在中学生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A.亲子关系 B.师生关系
C.同伴关系
D.异性关系
24.在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中,青年期的发展任务是()A.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 B.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C.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D.建立同一感,克服同一性混乱 25.提出发现学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布鲁纳 B.奥苏伯尔
C.加涅
D.班杜拉
26.我国的《教育法》和《教师法》开始实施的时间分别是()A.1995.9.1和1994.1.1 B.1995.3.18和1993.10.31 C.1994.1.1和1995.9.1 D.1993.3.18和1995.10.31 27.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根本依据是()A.党的政策 B.中央指示
C.我国宪法 D.国家法令 28.根据我国教育法规的有关规定,学校对违反校规校纪的学生宜给予的惩罚类型是(A.经济处罚 B.行政处分
C.行政处罚
D.心理制裁
29.根据我国教师法规的规定,学校应对教师进行考核的主要内容是()A.思想品德、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和社会影响 B.政治表现、教学能力、科研成果和工作绩效 C.思想作风、工作能力、科研水平和教学业绩 D.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业绩
100# 教育基础知识(高中、初中)试题 第 3 页(共 9 页))
30.《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规定,对于学生伤害事故(纠纷)经调解达成的协议,一方当事人不履行或者反悔的,双方可以依法()A.提出申诉 C.提起诉讼 A.生产性 C.历史性
B.提出复议
D.提起上诉 B.阶级性 D.民族性
31.教育可以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这说明教育具有()32.“教育在于使青年社会化,——在我们每一个人之中,造成一个社会的我。这便是教育的目的。”这种观点在教育目的论上属于()A.神学的教育目的论 C.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 A.最近发展区理论 C.心理发生论 A.长期性 C.创造性
35.现代学校德育提倡的主体理论是()A.单一主体论 C.主体转化论 A.不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A.整体性 C.理解性
B.双向主体论 D.交互主体论 B.随意注意 D.有意注意 B.选择性 D.恒常性
B.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 D.马克思主义教育目的论 B.一般发展理论 D.全面发展理论 B.连续性 D.个体性
33.“跳一跳,摘桃子”的理论根据是()34.“教有法,但无定法”表明教师的教育活动具有()36.教师讲课时突然停下来,就会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的这种注意是()37.看书时往往用红笔划出重点是利用知觉的()38.有一种人,他们行动敏捷,行为反应性高,可塑性强,容易适应新环境,善于结交新朋友,情感易外露,表情生动,语言具有表达力和感染力,这种人的气质属于()A.胆汁质 C.粘液质
39.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是()A.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B.从动作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C.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
100# 教育基础知识(高中、初中)试题 第 4 页(共 9 页)
B.多血质 D.抑郁质
D.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以抽象思维为主 40.创立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桑戴克 C.斯金纳 A.2006.6.29 C.2006.9.1 A.准公务员 C.知识分子 A.人身罚 C.财产罚
责是()A.教育、教学和监护 C.教育、教学和监管
B.教育、管理和保护(第四条)D.教育、监管和救护
B.苛勒 D.班杜拉
41.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施行始于()
B.2006.7.1 D.2007.9.1 B.专业人员 D.国家干部 B.能力罚 D.申诫罚
42.我国《教师法》将教师身份界定为()43.适用对违反学校纪律和规章制度的学生的主要教育惩罚手段或方法是()44.《浙江省中小学校学生人身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理办法》认定,学校对学生安全负有的职45.根据我国教师法规的有关规定,“弄虚作假、骗取教师资格的”与“品德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教师,其教师资格将()A.给予撤销 C.永远丧失
46.科学教育学形成的标志是出版了()A.《大教学论》 C.《理想国》()A.教育因素 C.遗传因素 A.壬寅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A.国家-地方-学校 C.省-市-县
B.环境因素 D.主观努力 B.癸卯学制 D.壬戌学制 B中央-省-市县 D.省-市-学校
100# 教育基础知识(高中、初中)试题 第 5 页(共 9 页)
B.《普通教育学》 D.《教育论》 B.宣告中止 D.公告无效
47.“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反映了在人的发展中产生影响的是48.明确规定“初等小学,可以男女同校”的学制是()49.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行三级课程管理,这三级指的是()
50.根据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道德推理上以“好男孩-好女孩”为定向的学生,其道德发展处于()A.前道德水平C.习俗水平
B.前习俗水平D.后习俗水平
51.教师讲课时,一位小学生一会儿听教师讲,一会儿翻书看,一会儿在本子上写什么,你认为这位小学生这时的注意状态是()A.稳定的 C.转移的 A.顺向正迁移 C.顺向负迁移
B.起伏的 D.分散的 B.逆向正迁移 D.逆向负迁移 52.从迁移的角度看,前摄抑制属于()53.有一种人,他们有明确的行动目标,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能克服消极情绪的影响,能够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标,这种人的性格特征属于()A.理智型 C.情绪型
A.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 C.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A.桑戴克 C.斯金纳
A.1993.10.31和2006.9.1 C.1993.10.31和2006.7.1
B.意志型 D.混合型
B.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D.建立同一感,克服同一性混乱 B.苛勒 D.班杜拉
B.1994.1.1和2006.9.1 D.1993.11.1和2006.6.29 54.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中,学龄期的发展任务是()55.提出替代性学习与替代性强化概念的心理学家是()56.我国《教师法》和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开始实施的时间分别是()57.《教师法》规定,教师对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A.提出申诉 C.提起诉讼 A.人身罚 C.财产罚 A.过错责任原则 C.过错推定原则
B.提出复议 D.提起上诉 B.心理罚 D.申诫罚 B.无过错责任原则 D.公平责任原则 58.适用对违反学校纪律和规章制度的学生的惩罚手段或方法是()59.《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有关学生伤害事故责任的规定所体现的归责原则是()100# 教育基础知识(高中、初中)试题 第 6 页(共 9 页)
60.《浙江省中小学学生人身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理办法》认定,学校对学生安全负有的职责是()A.教育、监管和救护 C.教育、管理和保护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有效教学 2.定性研究 3.同化与顺应 4.教育法律关系 5.学制 6.教育目的 7.注意的稳定性 8.教育政策 9.学制 10.校本课程 11.人生全程发展 12.教育政策 13.有效教学 14.行动研究
15.记忆的系列位置效应 16.教育法规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班级管理的内容。2.中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改”)的基本目标。4.我国教育法规的主要表现形式。20.学生的权利。
6.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系。7.初中生个性发展的特点。
8.教师资格被撤销、丧失的法定情形分别有哪些? 9.备课的基本内容。
10.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基本观点。
100# 教育基础知识(高中、初中)试题 第 7 页(共 9 页)
B.教育、教学和监护 D.教育、劝导和监管
11.小学生道德发展的特点。12.学生的法定权利。13.教师的权利。14.校本课程开发的条件。
15.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
16.列写5部我国现行的教育法律名称(《教师法》和《义务教育法》除外)。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根据归因理论分析教师如何帮助学生正确地对学习结果进行归因以提高学习成绩。2.联系实际,论述当前中学教师应当遵守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3.结合实例论述如何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
4.试述教师的法定义务,并联系实际论述教师应当如何履行这些义务。5.根据迁移的理论试述如何帮助学生有效地促进知识的迁移? 6.联系实际论述教师应当如何履行教师的法定义务。7.论述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8.教师如何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概念?
五、材料分析(本大题共14分)1.阅读下列材料并根据要求作答。
数学天才=数学教师?
陈景润是厦门大学数学系的高材生,四年课程他仅学了三年,就以优异的成绩提前毕业分配到北京的一所中学任数学课教师。
他在中学上课不能符合教学常规要求,缺少必要的基本功,稍不注意就把自己研究的课题——数论的内容讲出来,学生们意见很大。学校领导与教师多次提醒他加以改进,但效果不大。没办法,学校只好在试用期满后劝其回母校,实际上是将他退回母校。
为了谋生,陈景润在福州街头摆了一个“小人书”摊,没有工商许可证,他就将大学毕业文凭摆了出来,但仍不忘记研究他的“猜想”。后来母校认为原先对他的分配是一个失误,有可能是对未来数学家的埋没,于是就把他安排在图书馆数学资料室工作——他结果成为了我国著名的数学家。
陈景润是数学天才,但在学校里他做不好数学教师,问题出在哪儿?(1)根据材料分析科学家与教师的区别。
(2)根据材料分析一个合格教师应具备的知识素养。(3)你认为怎样才能做一个优秀的教师。
100# 教育基础知识(高中、初中)试题 第 8 页(共 9 页)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小李表现出这种不良行为的心理原因。
(2)请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分析王老师处理小李这种不良行为的理由及其效果。(3)请根据相关的学习理论,提出其它你认为更好的处理方法,并加以分析。材料:
王老师是初一的政治老师,小李是王老师所教班级里的一名普通男生,学习成绩和表现都一般,在绝大多数时间里,小李都成为老师和同学们忽视的对象。有一次,在王老师的政治课上,小李为了引起王老师和同学们对他的关注,在王老师转过身板书时,他把自己所叠的一个纸飞机扔向空中,引得全班同学的一阵哄笑。王老师没收了他的纸飞机,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严厉地批评了他。
3.阅读下列材料并根据要求作答。(1)教师应如何对待学生的错误?(2)如何对待教师自己的错误?
(3)为什么说“教育的秘诀是尊重学生”?
教育的秘诀是尊重学生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初为人师时曾有过这样的一段经历:
一天,我放在讲台上的备课本竟然被人撕烂了两张,我火冒三丈。知情人立刻“揭发”出撕本子的人。我一看那个学生,心里“咯噔”一下,愣了。我思忖良久,对全班同学说:“我先向大家作个检讨。昨天,因这位同学写字潦草,我一气之下,将他的本子撕为两半。我不该这样做,我撕了他一个本子,而他只撕了我两张纸,说明他还是给老师面子的,他比我好。”教室里静静的,几十双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我„„第二天早上,在我的讲台上端端正正地放着一个和我的备课本差不多大的新本子。
4.班主任麻老师在自修课时发现张亮、李宏、马威三位同学在讲话,就过去训斥他们,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叫他们的绰号(说话声音最响的张亮为“大喇叭”,声音有点沙哑的李宏为“破喇叭”,头发厚黑粗硬的马威为“黑刺猬”),并罚他们到教室外的走廊上站立至下课。第二天上课,又看(听)到张亮、李宏、马威等在底下交头接耳——发出了声音,麻老师顿时走到他们身边,拿出胶带纸,令班干部帮他把他们的嘴封起来;他们反抗,麻老师就把他们赶出教室,不准他们返回课堂…… 从教师违法侵权的视角分析麻老师的教学行为。
100# 教育基础知识(高中、初中)试题 第 9 页(共 9 页)
第四篇:2010年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
2010年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汇编试卷(一)
(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计30分)1.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因材施教。A.顺序性B.阶段性 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 2.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质是()A.将学生的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 B.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C.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道德 D.提高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制定本法。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犯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 4.与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强、不平衡相对应的气质类型是()A.多血质B.黏液质 C.抑郁质D.胆汁质
5.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现象的是()A.吃了酸的食物会流唾液B.望梅止渴 C.蜘蛛织网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6.看书时用红笔画出重点,便于重新阅读,是利用了知觉的()A.选择性B.恒常性 C.理解性D.整体性
7.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A.多样化B.专业化 C.单一化D.崇高化
8.马克思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 C.开展网络教育D.高等学校扩招 9.我国的教师职业就其身份特征而言,是()A.专业人员B.国家干部 C.公务人员D.高级技术人员
10.衡量一个测验的有效性、正确性的重要指标是()A.信度B.效度 C.难度D.区分度 11.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备课B.上课 C.复习D.考试
12.被人们看作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开始的标志是()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B.洛克的《教育漫话》 C.卢梭的《爱弥儿》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13.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A.随意注意B.不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D.无意注意
14.“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 C.嗅觉现象D.味觉现象
15.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试验,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是()A.练习法B.演示法 C.实验法D.发现法
16.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的最高层次是()A.安全需要B.尊重需要
C.爱与归属的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
17.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 B.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 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电视的行为 D.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
18.一种记忆特点是:信息的保存是形象的,保存得时间短、保存量大,编码是以事物的物理特性直接编码,这种记忆是()A.感觉记忆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D.动作记忆
19.我国古代思想家王充所说“施用累能”是指()A.学校教育对智力的影响B.社会实践对智力的影响 C.遗传对智力的影响D.家庭环境对智力的影响
20.“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得不到的东西就是不好的”这种自我防御方式称为()A.否认B.文饰 C.投射D.幻想
21.情绪与情感的反映特点不同,情绪具有()A.情景性B.持久性 C.外显性D.表浅性
22.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与()A.追求利益的倾向B.回避困难的倾向 C.回避失败的倾向D.追求刺激的倾向 23.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A.《学记》B.《论语》
C.《大教学论》D.《普通教育学》
24.20世纪,我国提出教育发展总目标中的“两基”指的是()A.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B.基础知识和基本素质
C.基本普及义务教育,基本实现素质教育 D.基本普及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25.以美国教育家布鲁纳为代表提出来的课程理论是()A.学科课程理论B.结构主义课程论 C.实用主义课程论D.综合课程论
26.“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出自()A.《春秋》B.《学记》C.《论语》D.《师说》
27.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坚持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A.卢梭B.裴斯泰洛齐 C.赫尔巴特D.洛克
28.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这是()A.遗传决定论的观点B.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C.家庭决定论的观点D.儿童决定论的观点
29.下面的四个成语或俗语中,哪一个是典型的迁移现象?()A.举一反三B.聪明过人 C.思维敏捷D.物以类聚
30.分配学生座位时,教师最关心的是()A.对课堂纪律的影响B.学生的听课效果 C.后进生的感受D.人际关系的影响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有二个或二个以上正确答案,请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共10小题。每小题2分,计20分)31.张某作为一名受教育者,依法享有的权利有()A.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B.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 C.成绩进步时受到老师的表扬和奖励D.成绩优异时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 32.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有()A.有组织机构、章程和独立的法人资格B.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C.有合格的教师
D.有符合规定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
33.理解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工作的关系的正确观点应该是()A.课外教育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 B.课外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C.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可以互相取代 D.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可以互相补充 34.注意的品质包括()A.注意的稳定性B.注意的转移 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深度 35.下列属于国家教育基本制度的是()A.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 B.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 C.国家教育考试制度 D.职业教育制度和成人教育 36.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 C.道德语言D.道德行为
37.下列情形中属于体罚学生的是()A.让一个1年级的小学生抄写10遍当天所学的8个生字 B.王某上课讲话,老师令其抄课文10遍
C.李某等八人上自习课讲话,老师令李某等八人到学校运动场跑10圈 D.体育教师在课堂上为纠正某学生的不规范动作,令其反复练习4次 38.结合中小学教师在职进修的特殊性,组织教师进修时,一般是()A.以业余为主B.以自学为主 C.以长期为主D.以短期为主
39.目前,我们的学校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忽视孩子的()A.身体锻炼B.精神生活
C.品德培养D.自立意识和自理能力 40.一般认为,动机具有以下几种功能,即()A.选择功能B.激活功能 C.指向功能D.维持和调节功能
三、判断题(本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41.儿童的道德发展经历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的发展过程。()42.教师应对每位学生的考试情况作出具体的分析指导,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和按考试成绩排列名次。()43.“活泼好动、行为敏捷”是指人的兴趣表现出来的特征。()44.将学习失败归因为自己努力不够,会提高学习的积极性。()4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是由国家最高行政机关为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而制定的。()46.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47.学校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任何学校不得用少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48.负强化和惩罚是两个不同含义的概念。()49.研究表明,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时,记忆效果最好。()50.校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续。()
四、简答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5分,共15分)1.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主要有哪些? 2.智力的个体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3.简述高原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
五、论述题(本题共一大题,每题10分,共10分)根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和作用,简述“教师中心论”和“儿童中心论”。
六、案例分析(15分)带刺的花
花园里,同学们都纷纷说了自己喜欢的花,这时全校闻名的“调皮大王”李刚发话了:“老师,我最喜欢的是仙人掌,他虽然全身长满了刺,但他的生命里最旺盛,而且刺从中还能开出美丽的花儿呢!” 他的话立即遭到同学们的反驳。
“你们就看到他的刺了!你仔细看看人家刺中也有花,也值得我们去喜欢呀!”平时从不受欢迎的调皮大王见同学们都不赞同他,便据理力争。
“刺中有花,刺中有花!”调皮大王的话如一股电流触动了我的神经,赏花与育人不也同样吗?
我激动地走到李刚身边,搂着他的肩对同学们说:“李刚说得对!仙人掌虽然浑身是刺,但是他刺中也有美丽的花,我们不能只看到它的刺,就看不到它的花啦;更不能因为它刺多就不喜欢它的花。我们对待同学也应像赏花一样,特别是对有缺点的同学,更应该正确看待他身上的潜在闪光点。‘花’有千万种,各有优缺点,你们说对不对?”说着我拍了拍李刚的肩,我的话赢得了一片掌声,李刚也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1)就“刺”与“花”进一步谈谈与之相关的教育观点。
(2)你认为对个别问题学生的转化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不仅表现在性别差异上,还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因此教育必须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的掌握。【错因分析】本题易将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几个规律含义混淆。
2.C【解析】思想品德教育是将学生的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而其实质是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
【命题立意】考查思想品德教育的相关问题。
【错因分析】此题易错选A选项,应正确认识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质。
3.A【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第一章总则中第一条: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教育法规知识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掌握。【错因分析】此题易从“儿童”“少年”这些字眼中误选未成年人保护法。
4.D【解析】巴甫洛夫将动物的高级神经活动分为四种类型,其中强、不平衡对应的特征是不可遏制型的、易激动、不易约束的,而胆汁质以精力旺盛、易感情用事为特征,两者相吻合。【命题立意】此题考查心理学中气质理论的掌握。【错因分析】此题易将多血质和胆汁质的特征混淆。
5.D【解析】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联系和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据此可知只有选项D属于学习的现象。
【命题立意】考查教育心理学中关于学习的内涵掌握和运用程度。
【错因分析】此题易错选C,蜘蛛织网不符合学习的内涵,这只是一种本能现象,没有练习也没有行为改变。
6.A【解析】红笔画出重点是为了突出对象和背景的差异性,差别越大,越容易优先选择,它符合知觉的选择性。
【命题立意】考查心理学中知觉的四个基本特征。
【错因分析】易将知觉的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和恒常性四个基本特征的含义混淆。
7.A【解析】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如教师是班级活动的设计者,教师是班级活动的引导者,教师在班级活动中的观众角色等。【命题立意】此题考查教育学中教师的职业角色特点。
【错因分析】此题易错选B选项,专业化是指作为从事专门职业活动的专业人员,必须具备专门的资格;达到符合规定的学历;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符合与其职业相称的其他有关规定,如语言能力、身体状况等,同时教师必须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这些都是就教师的身份特征而言的。
8.A【解析】马克思认为造就全面发展人的途径和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马克思说:“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命题立意】此题考查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中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错因分析】此题易错选B选项,应注意掌握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观点。
9.A【解析】就教师的身份特征而言的,教师应作为从事专门职业活动的专业人员,必须具备专门的资格,符合特定的要求:达到符合规定的学历;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符合与其职业相称的其他有关规定,如语言能力、身体状况等,同时教师必须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这些都是对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的要求。【命题立意】此题考查我国教师职业的身份特征。
【错因分析】此题易错选C和D,教师可以是公职人员而不是公务人员,另外教师队伍里面也不全是高级技术人员。
10.B【解析】效度是指一个测验工具希望测到某种行为特征的有效性与准确程度,是衡量一个测验的有效性、正确性的重要指标。
【命题立意】此题考查测验的效度、信度、难度、区分度的区别。
【错因分析】易错选A,但A中信度是指一个测验表的可靠程度或可信程度。
11.B【解析】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最直接的体现。
【命题立意】此题考查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错因分析】应注意备课是教好课的前提。
12.A【解析】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开始的标志。
【命题立意】此题考查教育学独立形态阶段的代表人物和著作。【错因分析】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13.A【解析】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产生的注意。
【命题立意】此题考查心理学中认识过程注意的分类。
【错因分析】此题易错选C,随意后注意是指有自觉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14.A【解析】感觉适应是指由于同一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就是这种现象。
【命题立意】考查心理学中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内容。
【错因分析】应注意与感觉对比相区别,感觉对比是指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15.B【解析】演示法是指教师通过展示实物、教具和示范性的实验来说明、印证某一事物和现象,是学生掌握新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和题干中的表述相吻合。
【命题立意】考查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学方法的掌握。
【错因分析】由于题干中出现“试验”两字,此题易错选C,但实验法是指教师引导学生使用一定的仪器和设备,让学生独立操作,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从而培养学生的技能和技巧的教学方法。
16.D【解析】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把需要分为高低不同的七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尊重需要、求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七个层次由低到高、相互联系。
【命题立意】考查个性心理中需要概述的马斯洛需要层次论。
【错因分析】注意与其他需要层次相区分,最低层的是生理需要,中间层有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尊重需要、求知需要、审美需要,最高层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17.B【解析】强化物是指凡是能增强行为频率的刺激或事件。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是一种正强化,即通过呈现想要的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据此答案选B。
【命题立意】考查教育心理学一般学习理论中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的强化、正强化等的应用。【错因分析】应注意区分正强化、负强化和惩罚的区别。
18.A【解析】信息的保存是形象的,保存的时间短、保存量大,编码是以事物的物理特性直接编码,这种记忆是瞬时记忆,又称感觉记忆。
【命题立意】考查认识过程中记忆的三个系统: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错因分析】此题易从题干中的“保存的时间短”中错选B,但短时记忆容量有限。
19.B【解析】“施用累能”是指社会实践对智力的影响,即能力是在使用中积累的。他说:齐国的都城世代刺绣,那里的平常女子都能刺绣;襄地传统织锦,即使不聪明的女子也变成了巧妇。这是因为天天看,时时学,手自然就熟练了。
【命题立意】考查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发展的影响。【错因分析】此题首先应理解“施用累能”的含义。
20.B【解析】自我防御机制主要有压抑、否认、置换、文饰、投射、代偿、升华。文饰是指一个人为掩饰易被他人取笑的行为去寻找理由为自已辩护,或巧妙地证明事实上他不能忍受的感情和行为是他所能忍受的。例如,学生考试不及格时就说教师评分不公或试题太偏等。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自我防御机制分类的应用。
【错因分析】此题易错选A,否认是指有意或无意地拒绝承认那些不愉快的现实,似乎事情根本就没有发生,以此减少心灵上的痛苦。如有的人不愿承认亲人已经死亡的消息。
21.A【解析】情绪和情感统称为感情。情绪指感情过程,具有较大的情景性、激动性和暂时性。情感指具有稳定的、深刻的社会意义的感情,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命题立意】考查情绪与情感的区别。
【错因分析】此题易错选B,持久性是情感的特征,虽然是两者区别,但依据题中表述不能选B。
22.C【解析】追求成功的倾向与回避失败的倾向是个体成就动机的两种成分。
【命题立意】考查心理学中成就动机理论的相关知识。
【错因分析】本题易错选B,回避困难是从实践过程的意志力方面而言,不符合成就动机的含义。
23.A【解析】春秋战国时期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教育学萌芽阶段时期的著作及《学记》的了解。
【错因分析】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和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都是教育学独立阶段的著作。
24.D【解析】“两基”指的是基本普及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命题立意】考查教育法规中关于教育发展总目标的表述。
【错因分析】此题易错选C,虽然实现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方向,但不属于“两基”内容。
25.B【解析】布鲁纳是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以他为代表提出来的课程理论是结构主义课程论。
【命题立意】考查课程理论的相关观点。
【错因分析】应注意不同教育观点的代表人物及其基本观点。
26.D【解析】“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出自唐朝韩愈的《师说》。
【命题立意】考查关于教师角色观点的出处。
【错因分析】此题易错选《学记》《论语》,注意平时应加强相关知识的掌握。
27.C【解析】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坚持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有赫尔巴特、涂尔干、巴格莱等。【命题立意】考查有关教育目的确立的理论代表人物。
【错因分析】卢梭是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裴斯泰洛齐和洛克在教育目的上也不持社会本位论观点。
28.B【解析】华生的这番论述属于环境决定论的观点,他强调了环境对人身心发展的决定作用。
【命题立意】考查有关人身心发展的影响因素的相关观点。【错因分析】基础知识掌握不准确。
29.A【解析】“举一反三”出自孔子《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指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比喻能够由此及彼,是典型的迁移现象。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学习迁移知识的运用。【错因分析】此题正确选项易与其他选项相区分,B、C属于智力方面,D属于性格和人际方面。
30.D【解析】分配学生座位时,教师最关心的是人际关系的影响,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命题立意】考查教师对班级管理方面的知识运用。
【错因分析】此题易错选B,“学生的听课效果”是从教学出发的,显然并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全面发展的思想。
二、多项选择题
31.ABCD【解析】ABCD选项的表述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章第四十二条受教育者的权利的内容。
【命题立意】考查对教育法规中受教育者权利的掌握。
【错因分析】本题易漏选B,成绩进步时受到老师的表扬和奖励属于“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
32.ABCD【解析】ABCD选项的表述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三章第二十六条对“办学条件”所作的相关规定。
【命题立意】考查对教育法规中办学条件的掌握。
【错因分析】教育法规的相关规定应在平时备考中掌握,以防错失分数。
33.ABD【解析】课外教育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具有相对独立性。
【命题立意】考查课外教育和课堂教学的关系。【错因分析】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是不能互相取代的。
34.ABC【解析】注意的品质包括注意的范围(广度)、稳定性、转移、分配。
【命题立意】考查心理学中注意的品质。
【错因分析】注意的深度不是注意的品质,切记不要把“注意的深度”与“注意的广度”相混淆而错选D。
35.ABCD【解析】ABCD选项的表述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二章第十七、十八、十九、二十条对教育基本制度所作的相关规定。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教育法规中教育基本制度的掌握
【错因分析】此题易漏选C,应注意国家教育考试制度也属于国家教育基本制度。
36.ABD【解析】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这四个因素。
【命题立意】考查德育中品德的心理结构构成要素。【错因分析】道德语言不属于品德的心理结构构成要素。
37.BC【解析】目前对体罚的理解:直接的肉体打击是体罚;罚站、罚跑、罚跪、罚面壁、罚体力劳动、罚抄写是变相体罚;威胁、呵斥、讽刺、挖苦、辱骂、刁难等心理攻击也是变相体罚,甚至是比直接的身体打击更易伤害学生的体罚。
【命题立意】考查对体罚含义的理解和运用。
【错因分析】AD选项中并不是以惩罚目的而是以教育为目的,所以不属于体罚。
38.ABD【解析】中小学教师在职进修的特点是以业余为主、以自学为主、以短期为主。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提高教师素养方面问题的掌握。
【错因分析】中小学教师由于本身要以教学为主,不能进行以长期为主的进修。
39.ABCD【解析】我们的学校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忽视孩子的身体锻炼、精神生活、品德培养、自立意识和自理能力。
【命题立意】考查我国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
【错因分析】此题易漏选,要全面把握我国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的表现。
40.BCD【解析】动机有激活、指向、维持和调节功能。
【命题立意】考查动机具有的功能。【错因分析】选择功能不属于动机的功能。
三、判断题
41.√【解析】这是皮亚杰发现并总结出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规律,即儿童道德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认识、转化发展过程。
42.√【解析】题干的表述内容出自《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43.【解析】“活泼好动、行为敏捷”是指人的气质特征。
44.√【解析】学生将失败归因为自己努力不够时,下次他就会做出更大的努力并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以获得更多的成功。
45.【解析】《中华共和国教师法》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
46.√【解析】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这是教育法规中对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的保护。
47.【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在语言文字方面对学校的规定:学校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可以用少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
48.√【解析】负强化是通过消除或终止厌恶、不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惩罚是指凡是能够减弱行为或者降低反应频率的刺激或事件。两者的本质不同。
49.√【解析】研究表明,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时,记忆效果最好;超过150%时,效果并不递增,很可能引起厌倦、疲劳等而成为无效劳动。
50.√【解析】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它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局限,巩固和扩展课内教学的成果,对课内教学有促进作用,四、简答题(答案要点)
1.(1)自我意识正确;
(2)人际关系协调;
(3)性别角色分化;
(4)社会适应良好;
(5)情绪积极稳定;
(6)人格结构完整。
【命题立意】考查对心理健康标准掌握。
2.(1)智力类型差异,指学生在知觉、记忆、语言和思维方面的差异;
(2)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异,即一般能力差异,指个体之间或个体内部智力水平高低不同的程度;
(3)智力表现早晚的差异,指智力的成熟有早晚之分,有些人早慧,有些人智力发展得较晚;
(4)智力的性别差异,即智力在性别上差异不明显,但在智力分布上有显著区别。
【命题立意】考查学生个别差异中智力差异的主要表现。
3.高原现象是指在复杂技能形成过程中出现的练习成绩暂时停顿的现象。
高原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学习方法固定化;
(2)学习任务复杂化;
(3)学习动机减弱;
(4)兴趣降低;
(5)心理上和生理上的疲劳;
(6)意志品质不够顽强等。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实际教学中常见问题“高原现象”的认识和把握。
五、论述题(答案要点)(1)教师中心论,以赫尔巴特和凯洛夫为代表,认为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有绝对的权威,强调发挥教师对教学过程的绝对支配作用;
(2)学生中心论,以美国教育家杜威和法国教育家卢梭为代表,他们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儿童的成长,教育要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整个教育要随着儿童的发展而发展。【命题立意】考查对“教师中心论”和“儿童中心论”的了解和掌握程度。
六、案例分析(答案要点)(1)同样面对仙人掌上的刺与花,有的同学只看到刺,有的同学刺与花都看到了,但因为讨厌刺,进而连花也不喜欢了。而李刚却有着与众不同的认识,能带着欣赏的角度去看待刺丛中的花,应该说他的认识对每个教育工作者来说是很有启发的。他使教师认识到面对仙人掌刺中的花,首先应该去发现它,其次应带着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它,辩证地去看待刺与花。其实面对缺点较多的学生,教育者也应该像赏花一样,去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进而去放大其闪光点。且不可只看到孩子的不足,而看不到孩子的闪光处。学生生活在群体里,自然各有长短,对个别学生要多鼓励,少批评;多指导,少冷落。个别学生转化的关键在于使其树立起自信心。作为教师要善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因为自尊才能自信,自信才能自强。(考生可适当发挥,如正确看待个别问题学生;客观看待学生的优缺点;把对学生的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寻找学生的闪光点;赏识教育等等。)(2)经验告诉我们,首先要走近他们,喜欢他们,成为他们的朋友,同时要引导周围的同学一起关心他。然后发掘闪光点,放大闪光点,让激励唤起自信,进而培植闪光点,教育中要注意谈话艺术;其次,要重视个别学生的第一步,哪怕是微小的,也不放过;最后,要抓住闪光点,促其飞跃。对个别问题学生应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进行教育。
①改善人际关系,消除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 ②保护自尊心,培养集体荣誉感; ③讲究说话艺术,提高道德认识;
④锻炼与诱因做斗争的意志力,巩固新的行为习惯; ⑤注重个别差异,运用教育机智。
【命题立意】考查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对转化个别问题学生所应该具备的能力。
2010年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汇编试卷(二)(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1.一名教师走到安静的教室门口故意咳嗽两声,目的是引起学生的()A.无意注意B.有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D.随意注意
2.我们常常有这样的经验,明明知道对方的名字,但就是想不起来。这种现象称为()A.高原现象B.遗忘现象 C.舌尖现象D.回忆现象
3.科学家为了攻克科技难关而废寝忘食,这是()的具体表现。A.情感B.意志 C.性格D.想象
4.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碰撞,迸出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属于()A.头脑风暴法B.发展思维训练 C.自我设计训练D.推测与假设训练 5.教师成长成熟最主要的标志是是否关注()A.教师B.生存 C.学生D.教材
6.抵抗外界诱惑的能力属于()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7.教师工作对象千差万别,这就要求教师的不断学习,不断反思,这说明教师是()A.组织者B.管理者 C.研究者D.示范者
8.学习中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用以调节学习行为和认知活动方法的是()A.学习动机B.学习策略 C.学习理念D.学习目标
9.人的发展是指人类身心的生长和()A.增强B.变化 C.成熟D.死亡
10.在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中,他认为智力由7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所构成,那么认识环境的能力属于()A.自知智力B.空间智力 C.逻辑数学智力D.身体运动智力
11.国家实行()制度: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法律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
A.教师资格B.教师竞聘上岗 C.教师选举D.教师推荐 12.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A.京师大学堂B.五四以后C.京师同文馆D.废科举,兴学校 13.反映新时期我国教育目的基本精神的是()A.《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B.《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C.《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D.《二十一世纪教育发展纲要》 14.教育系统最基本要素是()A.教育媒介B.教育内容 C.学生和老师D.过程与活动
15.说服教育法的方式有语言文字说服和()A.事实说服B.理论说服 C.直接说服D.间接说服 16.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是()A.教学改革和实验B.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 C.实施素质教育D.个性发展
17.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实际发展。A.耐心B.个性C.平等D.分层次
18.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产生影响的功能是()A.发展性功能B.个体性功能C.教育性功能D.社会性功能 19.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的发展。A.教育规律B.教育价值C.教育现象D.教育问题
20.聘任或任命教师担任职务应当有一定的任期,每一任期为()A.2年B.3年C.2~3年D.3~5年
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1.教学策略是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并参照学生的初始状态,选择最适合的(),并将其结合,保证教学过程的有效进行。
A.教学内容B.教学媒介C.教学目的D.教学方法 2.再造想象的条件有()A.具有丰富的表象储备
B.为再造想象提供的词语及实物标志要准确、鲜明、生动 C.积累必要的知识经验
D.正确理解词语与实物标志的意义 3.如果发生地震,教师应该如何应对?()A.组织学生在教室集合B.组织学生避开危险建筑物 C.组织学生躲在桌子底下D.组织学生有序离开教室
4.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主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是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总体要求。A.八荣八耻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5.小学生常见的情绪适应问题是()A.恐惧B.抑郁C.紧张D.失眠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的关系是。2.程序教学是一种的教学。
3.程序性知识则主要以产生式和进行表征。
4.埃里克森认为12到18岁儿童面临的发展任务是。5.教学直观包括:实物直观、、言语直观。
6.人类身心发展的水平受到遗传素质、心理成熟、环境、教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在个体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7.一般认为,品德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几种心理成分。8.心智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是:原型定向、原型操作、。9.教师的劳动特点包括:、、、长期性。
10.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5分,共25分)1.影响人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其具体的作用是什么? 2.简述当前课程评价发展的基本特征。3.简述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4.简述新课改提倡的教师角色。5.一个好的研究课题有什么特点?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1.试述学生的性格差异以及教育意义。
2.谈谈你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和教育工作者在推动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过程中应发挥的作用。
六、案例分析(本题共15分)珍妮是个总爱低着头、很忧郁的小女孩,因为她一直觉得自己长得不够漂亮。老师想了个办法,一天,老师带着她到饰物店去买了只绿色蝴蝶结,店主不断赞美她戴上蝴蝶结挺漂亮,珍妮虽然不信,但是挺高兴,不由昂起了头,急于让大家看看,出门与人撞了一下,把蝴蝶结撞掉了都不知道。老师也夸她,“珍妮,你昂起头来真美!”老师爱抚地拍拍她的肩膀说。那一天,她得到了许多人的赞美。她心想,一定是蝴蝶结的功劳。从此以后,她一直都不肯把蝴蝶结摘掉(她一直以为蝴蝶结在头上),每天都昂起头开心地走路。结合所学的教育学、心理学内容,试对上述案例作出分析。
2010年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汇编试卷(二)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心理学中注意的类型。【错因分析】混淆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概念。
2.C【解析】题干是对舌尖现象的描述。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记忆这部分内容的了解和掌握情况。【错因分析】考生对一些小的、与生活相关的知识点掌握不牢。
3.B【解析】意志是指自觉地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自觉支配和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集中体现。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意志本质的理解。
【错因分析】考生对四个选项对应的概念没有掌握。
4.A【解析】题干是对头脑风暴法的解释。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错因分析】考生没能深入理解概念,因而不能灵活地运用于实际教学工作中。
5.C【解析】教师成长分为三个阶段,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其中教师进入关注学生阶段是教师成熟的最主要标志。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教师成长的阶段。【错因分析】对三个阶段的特点记忆不清。
6.C【解析】道德意志是个体自觉地调节道德行为,克服各种困难,以实现预定的道德目标的心理过程。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品德的心理结构。
【错因分析】对品德的各个心理结构的实质没有理解。
7.C【解析】教师即研究者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以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命题立意】考查教师的职业角色。
【错因分析】对教师的各种职业角色理解不透彻。
8.B【解析】学习策略就是指学习者为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学习策略的理解。【错因分析】考生对相关概念没有掌握。
9.B【解析】人的发展是指人类身心的生长和变化。题干是对这一概念的阐述。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心理学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错因分析】考生没有掌握一些基本的心理学定义。
10.B【解析】空间智力强的人对色彩、线条、形状、形式、空间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敏感性很高,空间智力可以划分为形象的空间智力和抽象的空间智力。由此可知对环境的认识应属于空间智力。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的了解和掌握情况,这个理论比较重要,考生应该了解掌握。
【错因分析】考生对这个理论里面包括的7种智力成分的本质没有了解和掌握。
11.A【解析】略。
【命题立意】考查教师资格的相关知识。
【错因分析】对教师资格的相关知识理解不全面。
12.D【解析】我国现代学制的建立是从清末“废科举、兴学校”开始的。
【命题立意】考查旧中国的学制沿革。【错因分析】知识掌握不牢固。
13.A【解析】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表述体现了时代的特征,反映了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命题立意】考查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错因分析】略。
14.C【解析】教师与学生是教育活动中两个最基本的要素,研究教师与学生及其相互关系是教育学的重中之重。
【命题立意】考查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
【错因分析】教育媒介也是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但教师和学生是两个最基本的要素。
15.C【解析】说服教育法的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说服的方式,第二类是运用事实进行说服教育,主要包括参观、访问和调查。
【命题立意】考查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错因分析】知识点混淆。
16.B【解析】教学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课程改革的意义。
【错因分析】本题易误选C。教学改革只有先解决课程的问题,才能有实质性的突破。
17.C【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四章第二十九条规定,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
【命题立意】考查教育法律法规的内容。【错因分析】略。
18.D【解析】德育的社会功能指的是德育能够在何种程度上对社会发挥何种性质的作用。具体说来,主要指学校德育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发生影响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等。
【命题立意】考查德育的社会性功能的涵义。【错因分析】对德育的各个功能的内涵理解不透彻。
19.D【解析】教育问题的发展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教育问题的转换表明教育学研究传统和范式的变革。
【命题立意】考查教育学及其发展。【错因分析】教育学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
20.D【解析】聘任或任命教师的任期一般为三至五年。
【命题立意】考查教育法规相关内容。【错因分析】略。
二、多项选择题
1.B【解析】杜威主要的教育观点是: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命题立意】考查杜威的教育思想。
【错因分析】对几位教育家的主要教育思想掌握不充分。
2.ABD【解析】积累必要的知识经验是创造想象产生的条件。
【命题立意】考查再造想象的本质。
【错因分析】对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等概念的混淆以及理解不透彻。
3.BD【解析】发生地震时,最重要的是保护学生的生命安全,教师应该迅速组织学生有序离开教室,避开危险建筑物,而不是组织学生在教室集合或躲在桌子底下。
【命题立意】考查教师所应具备的教学常识和技能。【错因分析】教育常识欠缺。
4.BCD【解析】选自《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
【命题立意】考查教育政策法规知识。【错因分析】略。
5.AC【解析】常见的小学生情绪适应问题主要有恐惧、紧张和情感冲突。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心理健康方面知识的了解以及掌握情况。【错因分析】考生不了解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
三、填空题
1.成反比
2.个别化
3.产生式系统
4.培养自我同一性
5.模像直观
6.教育
7.道德情感
8.原型内化
9.复杂性创造性示范性
10.教学
四、简答题(答案要点)
1.影响人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环境、教育以及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外部条件按,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3)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身心发展的动力。
【命题立意】此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个体发展的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情况。2.(1)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
(2)综合评价,应注重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3)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元化;
(4)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5)注意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命题立意】考查课程评价的内容。
3.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二者既有独立性,又在某种条件下具有相关性,在整体上呈正相关趋势。其基本关系表现为以下三点。
(1)低智商不可能具有高创造性;
(2)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
(3)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创造性概念的本质理解以及对其有关的因素的了解情况。4.(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教师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
【命题立意】考查新课改提倡的教师角色。
5.一个好的研究课题必须具有以下特点:选题必须有价值;选题必须有科学的现实性;选题必须明确具体;选题必须新颖,有独创性;选题必须有可行性。
【命题立意】考查好的研究课题的特点。
五、论述题(答案要点)
1.(1)性格的个别差异主要表现在性格特征差异和性格类型差异两个方面。性格特征差异分为四个方面: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和性格的意志特征。性格类型差异指在一类人身上所共有的性格特征的独特组合,如内倾型与外倾型、独立型与顺从型等。
(2)教育意义:性格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速度与质量;性格的性别差异又会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以及学生的社会性学习和个体社会化。因此,学校教育应更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使教育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更好地适应学生的性格差异。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性格差异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性格和气质历来是心理学中的命题热点和难点,因此考生应该理解掌握这部分的内容。
2.(1)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理想。
素质教育的内涵是:①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②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③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④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2)以人为本,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赋予教育系统的使命和责任。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刻认识到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工作者是推动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主导力量,其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教育工作者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把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目标和归宿;
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教育工作者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全过程;
③要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命题立意】考查素质教育的内涵。
六、案例分析(答案要点)上述案例表明:现代教育应该注重孩子自信心的培养,因为自信能将一个人的全部潜能调动起来,使人不断努力并走向成功。
(1)作为教师,必须善于发现孩子的自卑或不自信的现象,利用自己的教育影响力来激发孩子的自信,帮助其树立自信,为孩子的成功奠定基础。教师不再作为“道德说教者”“道德偶像”,而是学生健康心理、健康品德的促进者、催化剂,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节、自我选择。
(2)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教师应关注包括每一位学生在内的全班所有学生。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
(3)珍妮的例子还表明了人本主义心理学关于人性的观点。人天生具有自我实现和向善的倾向并且具有建设性,只要提供适当的环境和机会,人性就能够不断向善、美的方向发展。
【命题立意】此种类型的考题主要考查考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考生应该先抓住案例反映的中心思想,再结合自己所学理论。
2009年教师招考综合知识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一)发布时间:2011-4-26 | 浏览次数:84 次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传统教育学的创始者是(D)
A.杜威 B.孔子 C.夸美纽斯 D.赫尔巴特
2.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C)
A.心理学
B.教育哲学
C.教育学
D.教育经济学
3.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起(D)
A.促进作用
B.制约作用
C.决定作用
D.促进或延缓作用
4、人的发展主要是指人的(C)A、智力发展 B、知识的增长 C、身心发展 D、体质的增强
5、划分课的类型的依据同(A)A、课的任务 B、课的内容;
C.课的方法
D.课的活动形式
6.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B)
A.个别教学
B.分组教学
C.模拟教学
D.课堂教学
7.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是(D)
A.道德认识
B.活动和交往
C.道德情感
D.道德意志
8.班主任在组织班级教育力量中所起的作用是(C)
A.决定作用
B.领导作用
C.纽带和桥梁作用
D.核心作用
9、课外校外教育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D)
A、延伸
B、必要补充 C、发呢 D、改革形式
10、学生的主体性最主要地体现在(C)A、自觉性
B.独立性
C.创造性
D.能动性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18空,每空1分,共18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1.教育学是研究___教育现象 ___揭示___教育规律___的一门社会科学。
12.欧洲封建社会里,曾出现过__教会 ____教育和___骑士___教育两种有代表性的教育体系。
13.造成人片面发展的根本原因是___社会分工 ___;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途径是___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___。
14.德育一般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__法纪 ____教育和___道德品质___教育四个基本方面。
15.教师的根本任务是___教书育人 ___;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是___带好班级,教好学生___。
16.教学过程实质上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___个体 的特殊___认识___过程和发展过程。
17.循序渐进教学原则中的“进”是指:①__教学速度 ____②___教学内容深度___。
18.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是___自愿性 ___、___灵活性___和实践性。
19.班主任工作计划一般分为___学期 ___计划和___具体行动___计划。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20.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生产力的发展推动和制约着教育的发展,而教育对生产力的发展也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这主要表现在: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人是生产力中最重要和最关键因素。通过教育,可以使人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技术,成为专门的人才。这些人进入生产过程之后,就能不断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教育把可能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2)教育是科学知识技术再生产的手段。科学技术是第—生产力。通过教育,可以使科学技术知识从原来为少数人掌握到为更多人所掌握,并且运用到生产实践中,由此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3)教育是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技术的手段。教育的主要职能是传递人类已有的科学知识,但它也能承担生产新的科学技术知识的任务,这在高等学校表现得尤为明显。新的研究成果和发明一旦在生产中被应用,就能提高社会生产力。
21.德育为什么把说服教育作为主要方法?
说服教育法的特点在于正面教育,启发自觉,以理服人。在德育方法体系中,说服教育法是运用最广泛、最经常的一种基本方法。这是由于:
(1)社会主义思想体系、政治观点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是不能自发产生的,需要全面系统地进行教育才能获得。
(2)凡属思想性质的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不能强制。
(3)说服教育的作用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评价能力,而且还能影响学生道德情感和道德品质的进一步完善。
22.教育目的有何重大意义?
教育目的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一个总要求,其意义在于:
(1)教育目的既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又是教育工作的归宿。一切教育工作都是围绕着教育目的这个中心进行的。确定学习内容和组织形式,选择教育方法,都要从教育目的出发,使之符合教育目的要求。反之,教育质量的高低,教育工作是否成功,必然要以教育目的为标准进行衡量,看教育目的实现状况,所以,教育目的又是教育工作的归宿。
(2)教育目的对提高教育质量有指导意义。由于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复杂活动,周期较长,对学生的教育工作必须有计划和有系统地进行。因此,制定一个明确的教育目的,才能给各方面的教育力量指出共同遵循的方向,使大家步调一致,紧密合作,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这就是教育目的指导意义和导向功能。
23.如何正确理解教师劳动手段的主体性?
主体性是教师劳动手段的重要特点,与其他劳动明显的不同。这种主体性包含两层意思:
(1)教师劳动的基本手段存在于教师主体本身,即教师的知识和技能以及人格等是教师劳动的重要手段。在这里,教师本身既是劳动者又是劳动手段。
(2)教师在使用教材、挂图、模型等这样一些物化的劳动工具时,必须经过一个主体化过程,将凝聚在其中的智能和情感完全转化为教师主体的东西。
四、论述题(本题满分13分)
24.论述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虽然受社会生存方式制约,但具有自己相对独立性,具体表现在:
(1)教育有自身的继承关系。社会政治经济的改变会引起教育性质和目的等方面的变化,但不是所有方面都会改变。任何一种教育,就其思想、内容、制度、方法各方面看,都是在以往各个历史时期教育的基础上建立起来,教育有其自身的继承性。所继承的一切,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教育成果,是人类的共同财富。
(2)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影响。作为意识的教育,决定于经济基础,但同时又和上层建筑其他意识形态发生密切联系,与教育相互作用。其他意识形态对教育的影响,一是表现在教育观点上,二是反映在教育内容上。
(3)教育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就教育与政治经济关系来说,教育往往落后于政治经济的存在。当旧的政治经济制度灭亡之后,与其相适应的教育,并不立即消亡,仍然会存在一个相当时期。与此相反,一些新的教育思想和观点,可能在一定条件下超越当时政治经济的局限性而产生,表现出不平衡性。
总之,一定的教育由一定的生产方式所决定,教育的独立性只能是相对的。我们既不可否认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又不能把它夸大到绝对程度。
2009年教师招聘考编心理学模拟+参考答案(1)发布时间:2011-4-26 | 浏览次数:32 次 2009年教师招聘考编心理学模拟+参考答案(2)发布时间:2011-4-26 | 浏览次数:22 次
一、填空题
1、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______反映。
2、注意的两个重要特点是______、______。
3、我国心理学界通常把情绪划分为______、激情和______。
4、意志的品质有自觉性、______、______和______。
5、人的个性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即______和______。
二、名词解释
1、知觉恒常性
2、记忆
3、集中思维
4、动机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改正。)
1、空间知觉是人脑对事物的顺序性和延续性的反映。()
2、所有遗忘都是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能再认和回忆。()
3、激情是在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下所产生的情绪状态。()
4、性格俗称为性情、脾气。()
5、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成正比关系。()
四、单选题
1、科学心理学诞生于()
A.1789
B.1897
C.1879
D.1987
2、第一位科学心理学家是()
A.弗洛伊德
B.冯特
C.艾宾浩斯
D.马斯洛
3、马斯洛认为,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是()
A.尊重
B.求知
C.自我实现
D.安全
4、智力的高级表现是()
A.抽象思维
B.创造力
C.观察力
D.创造想象力
5、问题解决的第一阶段是()
A.提出问题
B.提出假设
C.检验假设D.分析问题
6、记忆的首要环节是()
A.保持
B.再认
C.回忆
D.识记
7、某人稳重踏实,勤奋刻苦,做事认真细致,他(她)的气质类型倾向于()
A.抑郁质
B.粘液质
C.多血质
D.胆汁质
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知觉的基本特性()
A.理解性
B.规律性
C.整体性
D.恒常性
9、短时记忆的容量为()
A.9±2
B.8±2
C.7±2
D.6±2
10、()影响人的活动效率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思维
五、简述题
1、简述人的心理实质。
2、简述感觉知觉的区别与联系
3、简述问题解决的基本阶段。
4、动机冲突有哪些类型?如何解决?
5、简述胆汁质气质的行为特征
6、简述个性心理的结构。
六、论述题
1、举例说明引起心境的原因,并谈谈你是如何调节自己的不良心境的。
2、联系个人实际说明,气质与性格的关系。
一、填空题
1、整体
2、选择性 集中性
3、心境 应激
4、果断性 自制性 坚持性
5、个性心理倾向性 个性心理特征
二、名词解释
1-5:× × × × ×
四、单选题
1-5:CBCBA DBBCA
五、简述题
1、心理是脑的机能,任何心理活动都产生于脑,即心理活动是脑的高级机能的表现;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即所有心理活动的内容都来源于外界环境;心理是外界事物在脑中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2、感觉知觉的区别:感觉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而知觉反映事物的整体属性。感觉是一种最简单的认知活动,而知觉则是属于感觉的一种认知活动。
感觉知觉的联系:感觉和知觉又是密不可分的,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总是在感觉的基础上进行的。
3、问题解决的基本阶段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想象的概述。
4、人类的动机是复杂多样的。从不同的侧面,可以把动机分成以下种类:
(1)生物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
(2)内因性动机与外因性动机
(3)进景性动机与远景性动机
(4)主导性动机与辅助性动机
(5)合理动机与不合理动机
5、胆汁质气质的行为特征:这种气质类型的人感受性较弱,耐受性、敏捷性、可塑性均强,兴奋比抑制占优势,外向;行为表现为直率、热情,精力旺盛,情绪易冲动,心境变化剧烈,具有外倾性。兴奋而热烈是其主要特色。
6、个性心理作为整体结构,可划分为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系统,即个性倾向性(动力结构)和个性心理特征(特征结构)。
(1)个性倾向性
个性倾向性是个性中的动力结构,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决定社会个体发展方向的潜在力量,是人们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也是个性结构中的核心因素。它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与世界观、自我意识等心理成分。在个性心理倾向中,需要是个性积极的源泉;信念、世界观居最高层次,决定着一个人总的思想倾向;自我意识对人的个性发展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2)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特征是个性中的特征结构,是个体心理差异性的集中表征,它表明一个人的典型心理活动和行为,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从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个性对心理活动有积极的引导作用,使心理活动有目的、有选择地对客观现实进行反映。个性差异通常是指人们在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方面的差异。
六、论述题
1、引起心境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生活上重大事件、事业的成败、工作的顺利或挫折、人与人相处的关系以及激情遗留下来的影响等,都可成为引起心境的原因。心境还可由自己身体的自我感觉所引起,如身体的健康水平,精神充沛或疲劳状态等。此外,自然环境的变化也能引起心境的变化。春光明媚、秋高气爽,会引起心境振奋舒畅。
调节自己的不良心境
(1)学会放松。当感到过分紧张、烦恼、害怕时,可采用深呼吸的方法,或自我暗示的方法,使自己的身心放松。
(2)学会转移注意。一定的情绪是与一定的情境相关的。当感到情绪糟糕时,有意识地转移话题或做点别的事情来分散注意力,便可使情绪得到缓解。
(3)学会宣泄。如果有不愉快的事情及委屈,不要压在心里,而要向知心朋友和亲人诉说出来乃至大哭一场。这种发泄可以释放内心的郁积,对人的身心有利。
(4)学会自我解嘲。当一个人的追求得不到时,为了减少内心的失望,常为失败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用以安慰自己,就像狐狸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童话一样,这被称作“酸葡萄心理”。与此相反的是“甜拧檬心理”,即用各种理由强调自己所拥有的是好的,以此冲淡内心的不安与痛苦。这种自欺欺人的方法,偶尔用一下作为缓解情绪的权宜之计,对于帮助人们在极大的挫折面前接受现实,接受自己,避免精神崩溃不无益处。
(5)学会幽默。不过,要指出的是,良好的心境终究是源于成熟的自信和丰富的人生阅历。
2、气质与性格具有如下的关系:
(1)性格对气质具有一定的影响:人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对客观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掩蔽或改造着气质,使其服从于实践活动的要求。
(2)气质影响性格的表现特点,使性格的表现涂上气质的特色:比如,同是勤劳的品质,多血质的人常常是充满热情地去工作,粘液质的人则不动声色、从容不迫地工作。
(3)气质能影响性格的发展度:比如,胆汁质和多血质的人,由于神经兴奋过程强于抑制过程,因此,他们比粘液质更容易形成果断和勇敢的性格。
2009年教师招聘考编心理学训模拟+参考答案(3)发布时间:2011-4-26 | 浏览次数:59 次
一、填空题
1、科学心理学诞生于______,其标志是心理学的诞生。
2、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______和______。
3、知觉的基本特征有整体性、______、理解性和______。
4、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为______组块,信息保持时间为______秒钟。
5、情绪总是与人的______需要相联系,情感与人的______需要相联系。
二、名词解释
1、注意起伏
2、创造想象
3、心境
4、气质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干后打√,错误的打×并改正。)
1、智商85分说明智力低下。()
2、动机和行为的一致的。()
3、操作活动相比智力活动容易注意分配。()
4、记忆的内容不能保持或者提取有困难就是遗忘。()
5、思维是一种积极、能动的活动。()
四、单选题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及其规律的科学。
A.个性心理
B.心理过程
C.心理现象
D.认识过程
2、以经历过的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叫做()。
A.逻辑记忆
B.情绪记忆
C.动作记忆
D.形象记忆
3、“础润而知雨,月润而知风”。主要体现思维的()。
A.概括性
B.间接性
C.直接性
D.敏捷性
4、下列事例属于再造想象的是()。
A.作家塑造新人物形象
B.建筑工人根据蓝图想出的建筑物的形状
C.发明家创制了一台新机器
D.小红长大想当科学家
5、个体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叫做()。
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
D.认识
6、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目标同时吸引着人们,但只能选择其中一种目标时,通常产生的内心冲突()
A.双趋式冲突
B.双避式冲突
C.趋避式冲突
D.多重趋避式冲突
7、马斯洛认为,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是()
A.尊重
B.求知
C.自我实现
D.安全
8、气质的类型是()
A.有好坏之分
B.没有好坏之分
C.有强弱之分
D.没有强弱之分
9、心理过程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它包括()
A.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
B.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C.认识、情感和意志过程
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
10、意志品质的首要品质是()
A.自觉性
B.坚持性
C.果断性
D.自制力
五、简述题
1、简述感觉与知觉的区别与联系。
2、根据遗忘规律,如何科学组织复习?
3、注意的品质有哪些?
4、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5、意志行动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6、举例说明心理冲突的类型。
六、论述题
1、联系个人实际说明情绪、情感与认知的关系。
2、用心理学原理分析产生“高分低能”现象的原因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1、1879年
2、指向集中
3、选择性恒常性4、7±2 0.25-2秒钟
5、生理社会
二、名词解释
1、由于人的感受性不能长时间地保持不变,总是有间歇地加强或减弱,因此,注意也表现出时高时低的周期性变化。这种变化称之为注意起伏。
2、一个人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运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称之为创造想象。
3、心境是一种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它构成了人的心理活动的背景。
4、在人的认识、情感、言语、行动中,心理活动发生时力量的强弱、变化的快慢和均衡程度等稳定的人格特征。
三、判断题
1-5:××√××
四、单选题
1-10:CBCAB ACBCA
五、简述题
1、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但感觉和知觉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感觉和知觉的相同点:
(1)两者都是人脑多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
(2)两者都是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
(3)两者的形成与发展都离不开人脑的活动。
感觉和知觉的区别:
(1)反映的内容不同。
(2)产生的性质不同。
(3)生理机制不同。
2、根据遗忘规律,可以如下组织复习:
(1)复习要及时。遗忘最严重的时刻是在识记后的最初时间里,所以及时复习非常重要,可使即将消失的记忆痕迹重新强化,变得清晰,使学到的知识不断纳入知识系统之中。
(2)复习方式单调既容易感到乏味,又容易产生厌倦、疲劳。而多样化的复习,则可使人感到新颖,促使各方面有机地联系起来,提高记忆的效果。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分析方法来理解复述同一内容,要尽可能地动员多种感官的参与。
(3)合理安排和分配复习时间。这主要是指一般情况下,采用分散复习(将复习分成若干次,相互之间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其效果将优于接集中复习(在一段时间内集中、连续地重复复习以学的材料)。
(4)复习内容系统化。
3、注意有以下4品质:
(1)注意的广度
(2)注意的稳定性
(3)注意的分配
(4)注意的转移
4、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主要有:
(1)问题表征
(2)思维定势
(3)功能固着
(4)酝酿效应
(5)知识经验
(6)动机和人格
5、意志行动表现出以下特点:
(1)它是有意识的、自觉的、有目的的行动,目的性是它的一个重要特征。
(2)它与克服困难相联系,克服内部、外部的困难是意志行动的最重要的特征。
(3)它是受意识能动地调节支配的行动。意志是内部的意识事实向外部动作的转化过程,是主观见之于客观、观念付诸行动的过程。
(4)它是以随意动作作为基础的行动,其结构也包括相应的自动化的动作。
6、心理冲突类型主要有:
趋趋冲突,即双趋冲突。两个都很有吸引力的目标同时出现在一个的面前,而这人必须选择其中一个而放弃另一个时心理冲突,称之为双趋冲突。如谈三角恋爱就是如此。
避避冲突,即双避冲突。两种不利于自己或令人讨厌的事情同时出现在一个人的面前,而这个人如果躲开其中一件却又必定会碰到另一件时所出现的心理冲突,称之为双避冲突。如癌症病人手术治疗会有很大风险,但药物治疗效果不能确定,而且药物毒副作用很大,这就造成了双避心理冲突。
趋避冲突,既对人有吸引力,又要付出代价的目标出现在面前时所引起的心理冲突,称之为趋避冲突。如有人想致富,又不想干事情,有人想抽烟,又怕危害健康。人始终处于在两种动机中间徘徊的不安状态之中。
情绪是指个体受到某种刺激所产生的一种身心激动状态,它是对人的生物及社会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反映。例如,当小孩子又累又困,特别想睡觉时,家长非要他学习,他就会表现得很烦躁。如果我们能与自己所爱的人在一起,一定会感到幸福。认知则包括感知、思维和决策等一系列的活动,例如我们接触一个人时,对他的外貌、言谈举止的印象,考虑他说的话有什么含义,我们是否想跟他作进一步的接触,等等。情绪和认知虽然都是独立的心理过程,有自己的发生机制和变化规律,但是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情绪对认知活动具有组织的作用,包括对活动的瓦解或促进。一般来说,正性情绪象愉快、兴趣等,对认知活动起协调、促进的作用,负性情绪象担忧、沮丧等,则起破坏、瓦解或阻断的作用。
六、论述题
1、情绪、情感与认知的关系具体来说,正性情绪对认知的促进作用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取决于情绪的强度水平。然而,负性情绪对认知的影响作用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律。
(1)不同性质情绪对认知操作有不同的作用,愉快比痛苦显示更优的操作效果;兴趣状态比惧怕有更优的操作效果;无怒的中性状态比愤怒状态下操作更好;爆发怒比潜在怒的操作效果更好。
(2)情绪强度差异对认知操作有不同的影响。以愉快和爆发怒为例,在这两种情绪的背景下,认知操作呈“U”型曲线,表明最弱和最强的激活度不如中等强度能使操作效果达到最优。然而在负性情绪背景下(痛苦、恐惧),则发现情绪激活越强烈,操作效果越差。
(3)情绪对操作策略选择的影响。在不同的情绪状态下,婴儿采用的操作策略有所不同。以迂回获取玩具的操作任务为例:愉快状态下婴儿采用有效的迂回获取策略较多,因此在操作中获得成功较快;而痛苦状态下婴儿更多采用径直抓取(难以成功)和被动呆视不动,从而延长了操作时间。
2、因为在当前的中国教育体制中,高分是受家长老师和同学赞许的,能力高低,似乎没神恶魔实用。物种生存也有个优胜劣汰,决定什么优胜什么劣汰的是环境。同理,出现高分低能现象,也是中国教育体制形成的环境造成的。
从心理学角度说的话,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周围的人会赞扬你,做另外一件事的时候就没什么人关注你。你取得高分的时候,会获得能多的正面肯定,而能力高的正面肯定不会有多少。这个时候,你自然会选择补习任何途径把分数提高,哪怕采取的方式是崎形的方式,于是就造成高分低能现象。
而且,这个社会高分高能会吃香,高分低能也会吃香,低分高能早被社会淘汰了。一个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当分数能获得更多的正面肯定的时候,一个人会把精力投入在提高分数上,而能力高低就显得不重要了;同时保持高分又要保持高能实在很困难,所以高分低能成了很普遍的现象。
2009年中学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 发布时间:2011-4-26 | 浏览次数:120 次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
1、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A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B 转变旧的学习方式; C倡导建构的学习;
D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2、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应做到()。A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B让学生自主选择课程; 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
D充分地给学生传授科学知识。
3、我国基础教育新的课程管理制度是实行()。A国家统一管理制度;
B国家和地方二级管理制度; C 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制度
D学校校本管理制度。
4、“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兴趣爱好和能力差异()。A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
B将学生按优中差分班教学; C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D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
5、新课程改革倡导()的课程评价。A强调学生学会学习;
B强调新的学习方式; C突出甄别和选拔功能;
D立足过程,促进发展。
二、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新课程改革的心理学依据是()理论和()理论。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
3、新课程改革贯彻()的工作方针,坚持()的原则。
4、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
5、初中阶段设置()相结合的课程。
三、判断并改错(每小题2分,共10分。正确的划“√”,错误的划“×”,并将错误的改正)
1、开发校本课程就意味着要编写教材。()改为:
2、教学实施中教师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改为:
3、叙写教学目标时,行为的主体应该是教师。()改为:
4、新课程把中小学教材由“审定制”改为“国定制”。()改为:
5、研究性学习关注的是研究的结果和学生的收获。()改为:
四、简答(本大题含3小题,共10分)
1、叙写教学目标时,行为目标陈述的四个要素是什么?(2分)
2、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将发生哪些变化?(4分)
3、新颁布的课程标准有哪些重要特点?(4分)
五、案例分析(每小题10分,共20分)
1、某中学初二(3)班是全校有名的乱班,上课纪律混乱,打架成风。班上有一名“在野学生领袖”,喜好《水浒》人物打抱不平,常常“为朋友两肋插刀”。打架时,只要他一挥手,其他人就蜂拥而上。班上正气不能抬头,班干部显得软弱无力,全班同学的学习成绩逐步下降。请分析说明:(1)如何将乱班教育转化为优良的班集体?(2)如何正确对待和教育转化“在野学生领袖”?
2、有一次上课时,初二(3)班的刘强不好好听课,而把旁边的同学推来搡去,扰乱了课堂纪律。青年教师小李发现后先是高声喝斥,说刘强是“害群之马”,“朽木不可雕也”;又将刘强推出教室,罚站在楼道走廊。请分析说明:
(1)小李老师的做法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的哪些要求?(2)小李老师侵犯了学生的哪些合法权益?(3)你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怎样做才对?
六、作文(40分)请阅读下面一段材料:
孟二冬,男,1957年出生,中共党员,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多年来,他严谨施教,精心育人,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他淡泊名利,潜心治学,出版了多部重要著作。2004年3月到新疆石河子大学对口支教,每周讲授10学时必修课,同时还为中文教师开设《唐代科考》选修课。一段时间后,他患上了严重的嗓子喑哑症状,尽管每天打针吃药,他仍然坚持上课。校领导和老师们多次劝他休息,但他都微笑着说:“没关系,我还能坚持。”2004年4月26日,他在剧烈的咳嗽中,坚持讲完《唐代文学》最后一节课,倒在讲台上。近一年来,孟二冬在北京接受了三次大手术,但仍以顽强的毅力坦然面对病痛折磨,坚持课题研究和指导研究生的工作。鉴于孟二冬同志的先进事迹,国家人事部和教育部决定授予孟二冬同志“全国模范教师”的荣誉称号,并号召全国教育系统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向孟二冬同志学习。请以“向孟二冬同志学习”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体裁不限,字数 数不少于1000字。
中学教师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
1、D;
2、A;
3、C;
4、C;
5、D。
二、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多元智力;建构主义。
2、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3、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民主参与,科学决策。
4、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分科与综合。
三、判断并改错(每小题2分,共10分)
1、×。改为:开发校本课程意味着展示学校的办学特色。
2、√。
3、×。改为:叙写教学目标时,行为的主体应该是学生。
4、×。改为:新课程把中小学教材由“国定制”改为“审定制”。
5、×。改为:研究性学习关注的是研究过程和学生的体验。
四、简答(共10分)
1、行为目标陈述的四个要素是:①行为主体;②行为动词;③行为条件;④表现程度。
2、教师角色的变化:①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②教书匠→→→→→→→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③课程的执行者→→→→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④封闭型→→→→→→→开放型的社会型的教师。
3、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特点有:
①努力将素质教育理论体现在课程标准的各部分之中; ②突破学科中心,构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体系; ③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④体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
五、案例分析(每小题10分,共20分)
1、(1)培养优良班集体的方法:(4分)①确立共同的奋斗目标;
②选择和培养班干部,形成班级骨干力量; ③培养良好的班风,形成健康向上的集体舆论; ④坚持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教育活动。(2)教育转化“在野学生领袖”的方法:(6分)①严格要求,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约之以规; ②利用其特长为班集体做好事,争荣誉; ③将“在野学生领袖”转化为“正式学生领袖”。
2、(1)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3分)(2)人身权、名誉权、受教育权;(3分)(3)正确做法多种多样(略)。(4分)
说明:本题答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评卷时可酌情灵活赋分。
教师招考真题
发布时间:2011-4-26 | 浏览次数:157 次
一、单选
1.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冯特
B亚里士多德
C杜威
D桑代克
2.()年6月,十届人大常委会将修订义务教育法列入立法计划,义务教育工作随机启动。A1999
B2000
C2001
D2003 3.发展旅游业是为了()A提高综合国力
B发展第二产业
C提高国民生产总值
D加强与国外的沟通与交流
4.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对解答问题都有启发作用的类似的事物叫()A原型
B原型启发
C问题清楚
D问题对象 5.新课程提倡师生新关系,新课程中具有现代师生关系的模式()A合作模式
B平等模式
C管理模式
D接受模式
6.许多人利用早餐和晚上的时间学习记忆,其效果优于白天,这是因为早上和晚上所受的是()的干扰 A双重抑制
B前摄抑制
C单一抑制
D倒摄抑制 7.归结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称之为()A综合B分析
C概括
D抽象 8.以下属于泰勒评价程序步骤的是()A确立评价目标B确定评价情景 C控制评价过程 D利用评价结果 9.班级授课的特征可以用以下及各种概括()
A班课室
B师生课
C师生时
D班课时
10.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突发事件作出的迅速,恰当的处理,被称之为“教育机智”,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特点
A复杂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主体性
11.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老师把学生的回答的12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3=4(人)12÷6=2(人)12÷1=12(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A理论联系实际B巩固性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因材施教 12.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的是()A加涅
B罗森塔尔
C戴尔
D波斯纳
13.元认知的实质是人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这种气质类型属于()A自我学习
B自我调节
C自我控制
D自我反省 14.王芳多愁善感,聪颖多疑,孤僻清高,这种气质属于()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15.桑代克认为,学习实质在于形成刺激与反联结,因为他的学习理论称为()A顿悟说
B试误说
C刺激-反应说 D联结说 16.选择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A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结果的类型
B教学媒体 C教师的爱好
D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17.当一个人的思维发展处于“每个人对问题的看法都是不一样的”,其思维发展处于()A二元论阶段
B多元论阶段
C相对论阶段
D约定论阶段 18.过去经验和习惯的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是()A定势
B定式
C原型
D内化
19.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是()A只有按时完成作业才能看电视
B处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电视的行为 C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
D让孩子看完电视后以及督导他完成作业 20.精神文化包括()A校园文化和制度文化
B学生文化和校园文化 C学生文化和教师文化
D制度文化和教师文化
二、多选
1.教师的效能感包括()A低级效能感
B高级效能感
C个人教学效能感
D自我效能感
E一般效能感 2.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A说理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践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E指导自我教育法 3.学校教育,家庭教育配合的方法()A互访
B民主评议
C家长会
D家长委员会
E校外指导 4.潜在的课程主要是指()A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受到的影响
B教学过程中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 C校风,班风等制度和非制度的影响
D学校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影响 5.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自2007年6月1日施行,其内容包括()A未成年指未满18岁
B父母或其监护人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依法上学并完成义务教育
C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图书馆,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应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 D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的隐私
E对违法的犯罪的未成年人依法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三、填空
1.我国当前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______,特殊形式________。2.知识学习的方法是______和______。
3.三年课程管理体制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中小学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方法是_______,基本途径_______。5.柯尔伯格认为道德发展的三个水平_______,_______,_______。6.我国正式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学制。
7.对教师授课质量的评价有教师的______,________及同行和学生的评价。
四、问答
1.教师如何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迁移? 2.如何培养一个良好的学生集体?
五、论述
马斯洛的动机理论是什么?
六、作文
关于学古人云“善学者惰功倍,不善学者师勤功半”,关于教,古人云:“有教无类”,根据上述材料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1.选取角度,题目自拟
2.论点鲜明,有说服力3800字
一、填空题
1、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_____。心理活动产生的基本方式是_____。
2、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_____反映。
3、注意的两个重要特点是_____、_____。
4、我国心理学界通常把高级社会情感划分为_____、_____和_____。
5、人的个性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即_____和_____。
二、名词解释
1、想象
2、表象
3、注意起伏
4、心境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干后打√,错误的打×并改正。)
1、性格无好坏之分。()
2、长时记忆的容量是7±2个组块。()
3、遗忘就是永远都无法回忆或再认。()
4、心境是指强烈、短暂、爆发式的情绪体验。()
5、不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行动不是意志行动。()
四、单选题
1、人的心理现象可分为()。
A.心理过程和个性倾向性
B.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
C.认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
D.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
2、心理是()。
A.脑的机能
B.心脏的机能
C.脑与心脏协同活动的结果
D.脊髓的机能
3、看到一面五星红旗,这时的心理活动是()。
A.视觉
B.知觉
C.感觉
D.记忆
4、一般说来,文艺工作者擅长()。
A.动作记忆
B.逻辑词语记忆
C.听觉和运动记忆
D.形象记忆
5、未经逐步分析,迅速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合理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是()
A.逻辑思维
B.直觉思维
C.形象思维
D.动作思维
6、具有渲染作用的、比较微弱而持久影响人的整个生活的情绪状态叫()。
A.激情
B.应急
C.心境
D.情感
7、期望理论是心理学家()做的一个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实验提出的。
A.巴甫洛夫
B.罗森塔尔
C.冯特
D.马斯洛
8、下列哪一种是一般能力()。
A.记忆力
B.节奏感
C.曲调感
D.色彩鉴别能力
9、小李是数学系的高材生,但李也喜欢外语、历史、体育、音乐、象棋,这是他兴趣的()。
A.持久性
B.效果性
C.倾向性
D.广阔性
10、下列学生属于胆汁质的是()。
A.孤僻、敏感、情绪发生慢而强
B.轻率、敏捷、情绪发生快而多变
C.沉着、淡漠、情绪发生慢而弱
D.热情、粗暴、情绪发生快而强
五、简述题
1、简述记忆的品质
2、简述知觉的基本特性。
3、简述情绪与认知的关系。
4、简述马斯洛的需要理论。
5、简述想象的功能与分类
6、简述多血质气质的行为特征
六、论述题
1、举例说明引起心境的原因,如何调节自己的不良心境?
2、联系实际说明,影响一个人性格形成的因素。
一、填空题
1、脑脑的反射
2、整体属性
3、选择性集中性
4、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5、个性心理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
二、名词解释
1、想象是在人脑中对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2、表象指过去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进而在头脑中重现出来的形象。
3、由于人的感受性不能长时间地保持不变,总是有间歇地加强或减弱,因此,注意也表现出时高时低的周期性变化。这种变化称之为注意起伏。
4、心境是一种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它构成了人的心理活动的背景。
三、判断题
1-5:√ X X X √
四、单选题
1-10:BACBC CBADD
五、简述题
1、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按照信息加工理论,记忆就是人脑对所得到的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人们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绪、练习过的动作等,都会在大脑中留下一些痕迹,并在一定条件下重新显现出来。这种人脑对过去经验过的事物的识记、保持、再现的过程,就是记忆。
2、知觉的基本特性:
(1)知觉的选择性:作用于人的客观事物是十分复杂、纷繁多样的,在一定时间内,人总是有选择地以少数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把它们从背景中区分出来,对它们作出清晰的反映。
(2)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对象由有同的部分组成,有不同的属性,但我们并不把它感知为个别孤立的部分,而总是把它知觉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3)知觉的理解性:在感知当前事物的时候,人总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理解它,并用词把它标志出来。知觉的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理解性。
(4)知觉的恒常性:在知觉过程中,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其知觉对象的映象仍保持相对稳定不变。
3、情绪是指个体受到某种刺激所产生的一种身心激动状态,它是对人的生物及社会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反映。例如,当小孩子又累又困,特别想睡觉时,家长非要他学习,他就会表现得很烦躁。如果我们能与自己所爱的人在一起,一定会感到幸福。
认知则包括感知、思维和决策等一系列的活动,例如我们接触一个人时,对他的外貌、言谈举止的印象,考虑他说的话有什么含义,我们是否想跟他作进一步的接触,等等。
情绪和认知虽然都是独立的心理过程,有自己的发生机制和变化规律,但是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情绪对认知活动具有组织的作用,包括对活动的瓦解或促进。一般来说,正性情绪象愉快、兴趣等,对认知活动起协调、促进的作用,负性情绪象担忧、沮丧等,则起破坏、瓦解或阻断的作用。
4、马斯洛毕生力图为人的心理活动提供一个积极的动机理论,他认为人的行为动机发自人的内在需要,这些需要有着高低不同的层次结构,这就是著名的需要层次论。具体如下:
(1)生理需要:它是指作为有机生命体的个人对生存的需要,它是人的所有需要中最原始、最基本和最需优先满足的一种需要。
(2)安全需要:它是指在生理需要得到满足后继发的个体希望获得安全、稳定、秩序、保障,免受恐吓、焦躁和混乱折磨的需要。
(3)归属和爱的需要:它是指个体对友伴、家庭的需要,对受到组织、团体认同的需要。前两种需要满足后,人就会产生比单纯生存愿望更高的需要,个人一般渴望同他人有一种充满深情的关系,渴望在他的团体和家庭中有一个位置,人需要爱情、社交和友谊,需要理解和被理解,需要找到一种情感的归属和依托。这种需要如得到满足,人们就会产生良好的归属感,否则便会引起孤独感和爱的缺失感。
(4)尊重的需要:它是指个人对自己尊严和价值的追求。尊重需要的满足导致一种自信的感情,使人觉得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有价值、有能力、有位置、有用处和必不可少,这些需要一旦受挫,就会产生自卑、弱小以及无能的感受,使人丧失基本的信心。
(5)自我实现需要:这是指个体成长中对未来最高目标和境界追求的愿望。马斯洛认为,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他就必定成为什么,他必须忠实于他的本性,他称这一需要为“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个人对于自我发挥和自我完成的欲望,是一种努力实现个人潜力的倾向。
总之,马斯洛的“需要理论”是关于人的生存动机问题的动机论,它是由低级过渡到高级的现实的动态的需要系统,马斯洛认为只有人自身的内在需要才是人的行为的真正动机。
5、想象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借助于想象,认知活动不仅可以驰骋于广阔无际的世界,而且可以展望引人入胜的未来;不仅可以认知世界,而且可以改造世界。
想象的种类:无意想象、有意想象。
无意想象又称不随意想象,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地进行的想象。
有意想象又称随意想象,是指有预定目的、自觉地进行的想象。
(1)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2)创造想象创造想象是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地创造出事物新形象的过程。
(3)幻想幻想是一种与人的生活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它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
6、多血质气质的人感受性较强,有很强的耐受性、兴奋性、敏捷性和可塑性,外向;行为表现为活泼好动、敏捷、反应迅速,热情、喜欢与人交往,兴趣易变换,具有外倾性。敏捷而好动是其主要特色。
六、论述题
1、人的心理活动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动态过程。因此,影响心理健康、造成心理障碍的因素也是复杂多样的,包括生物、心理、社会等各方面因素。
(一)生物因素
(1)遗传因素人的心理主要是后天环境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然而,人的心理发展与遗传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2病毒感染与躯体疾病由病菌、病毒(例如脑梅毒、斑疹伤寒、流行性脑炎)等引起的中枢神统系统的传染病会损害人的神经组织结构,导致器质性心理障碍或精神失常。
(3)脑外伤及其他因素脑外伤或化学中毒,以及某些严重的躯体疾病、机能障碍等,也是造成心理障碍与精神失常的原因。
(二)社会因素
(1)生活环境因素首先,生活中的物质条件恶劣,生活习惯的不当如摄取烟、洒、食物过量等,都会影响和损害身心健康。
(2)重大生活事件与突变因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变化尤其是一些突然变化的事件,常常是导致心理失常或精神疾病的原因,比如家人死亡、失恋、离婚、天灾、疾病等。
(3)文化教育因素教育因素包含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三)心理因素
(1)情感因素人的心理活动总是通过人的情感变化而影响内脏器官的活动。
(2)个性特征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
(3)心理冲突心理冲突是人们面对难以抉择的处境而产生的心理矛盾状态。
2、性格是个人对待客观现实的稳固态度和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性格在个性中处于核心的地位,是一个人区别于另一个人的重要心理生活标志。
人的性格是后天获得的。一个人做什么和怎样做,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相关联,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性格决定的行为及其后果可能有益于社会,也可能有害于社会,因此,性格有好坏之分,如公而忘私、与人为善、勤奋、诚实是好的或受肯定的性格特征,自私自利、冷酷无情、懒惰、虚伪则是坏的或受否定的性格特征。
气质影响性格的表现特点,使性格的表现涂上气质的特色。气质能影响性格的发展速度。
教育法规测试试题
(一)一、选择题
1、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 _____ 年义务教育制度。A.九
B.十C.十一 D.十二
(A)
2、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 _____。
(C)
A.学费
B.杂费
C.学费、杂费 D.学费、杂费、住宿费
3、义务教育实行_____领导,_____ 统筹规划实施,_____为主管理的体制。(A)
A.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
C.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市级人民政府。
D.国务院;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
4.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 _____ 批准。
(D)A.学校
B.市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C.市级人民政府或者乡镇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D.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5、义务教育法规定,教师的工资水平应当 _____当地公务员的平均水平。(B)A.相当于
B.不低于 C.略高于 D.略低于
6、县级人民政府部门应当均衡配置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师资力量,组织校长、教师的_____,加强对薄弱学校的建设。
A.学习和培训
B.沟通和合作
C.培训和流动
D.交流和互访
(C)
7、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 _____,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D)
A.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B.团队合作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C.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D.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和实践能力
8、在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的教师享有 _____ 津贴。
(C)
A.特殊岗位补助
B.生活补助
C.艰苦贫困地区补助
D.特殊奉献补助
9、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过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 _____ 予以保障。
A.国家 B.社会
C.学校
D.人民政府(D)
10、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 _____,制定本法。
(A)
A.宪法和教育法
B.宪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
C.宪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D.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
二、判断题(共5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2分,共10分)
1、学校应把智育放在首位,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
2、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
3、义务教育法规定禁止任何用人单位和社会组织招收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
4、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
5、适龄儿童年、少年免试入学。(√)
三、填空题(共15题,每空1分,共20分)
1、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情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_平等__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2、适龄儿童、少年的_父母其他监护人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_应当依法保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3上地方人民政、国务院和县级以府_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4、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_具体负责义务教育实施工作。
5、人民政府教育督导机构对义务教育工作执行法律法规情况,教育教学质量以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进行督导,督导报告向社会公布。
6、发生违反本法的重大事件,妨碍义务教育实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负有领导责任的人民政府或者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应当引咎辞职。
7、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需要,在经济发达地区设置接收少数民族适龄儿童、少年 的学校(班)。
8、普通学校应当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 _残疾适龄儿童、少年____随班就读,并为其学习、康复提供帮助。
9、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为具有 _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_规定的严重不良行为的适年龄少年设置专门的学校实施义务教育。
10、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_批评教育____ ,不得__开除___。
11、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__平等__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 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实际发展。
12、国家鼓励学校和教师采用_启发式_教育等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3、教科书由国务院价格行政部门会同出版行政部门按照 微利 原则确定基准价。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价格行政部门会同出版行政部门按照基准价确定。
14、国家鼓励教科书 循环使用。
15、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无正当理由未按照本法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给予 批评教育_,责令限期改正。
四、简答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
1、为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江苏省教育厅颁布了十项措施,请写出其内容。
答:①不得下达升学指标。各级教育部门要科学全面地评价学校和教师的工作,不得给学校、教师下达升学率指标。
②严格执行课程计划。不得随意增减课程门类、难度和课时,不得增加周活动总量。
③控制学生在校时间。小学生在校活动时间每天不超过6小时,初中生不超过7小时。
④控制学生作业量。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书面作业控制在1小时以内;初中一、二年级书面家庭作业控制地1.5小时以内。保证小学生每天有9小时以上、初中生9小时的睡眠时间。
⑤不得利用假期补课。除初三学生在自愿的前提下,可利用周六半天时间补课,其余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都不得在节假日(含双休日、寒暑假等)组织学生集体补课或上新课。
⑥禁止违规办班。小学、初中严禁举办各种形式的快慢班、尖子班、特长班、提高班、实验班等,更不得以举办这类班为名进行招生和升学考试。
⑦控制考试次数。小学每期只进行一次期末学科考试,初中每学期学科考试次数不超过二次。不得按考试成绩给学生排名。小学生学业成绩实行等级制。义务教育阶段不得以市、县(市、区)为单位进行区域性学科统考统测。
⑧规范招生考试。坚持小学毕业升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制度,除外语学校可适当进行口试外,所有小学、初中入学不得举行或变相举行入学挂钩的选拔考试或测试。
⑨加强学生用书管理。各地和学校不得统一组织购买规定之外的学生用书,不得向学生推荐各类教辅材料和专题教育读本。
⑩严格控制竞赛项目。继续对各类竞赛、读书、评奖等活动实行归口管理。任何部门和学校不得组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参加未经省教育厅批准的各种竞赛活动。
2、《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明确提出了师德建设的具体要求,请简要谈谈其内容。
答:教育教师遵章守纪,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认真备课、上课、布置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和组织课外活动;尊重学生人格,不歧视、侮辱、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不搞有偿家教。
五、论述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试论述《义务教育法》规定的“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的意义
这款规定标志着我国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的时代已经来临。“免费”成为新《义务教育法》最大的一个亮点。推行免费义务教育是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重要举措,目的是保证所有适龄儿童、少年都能上得起学,不会因贫辍学,使义务教育更加名副其实。
2、试分析义务教育学校不得开除学生的原因。
《义务教育法》规定不得开除学生,是由义务教育的性质决定的,目的是为保障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义务教育是强制性教育,是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不能因为学生违反学校管理制度,就剥夺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在这一点上,义务教育同非义务教育有所不同。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如果严重违反学校管理制度,学校可给予其开除学籍的处分。
一、单项选择题
1、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A)年义务教育制度。A.九
B.十
C.十一
D.十二
2、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C)。
A.学费
B.杂费
C.学费、杂费
D.学费、杂费、住宿费
3、义务教育实行()领导,()统筹规划实施,()为主管理的体制。(A)A.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C.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市级人民政府。D.国务院;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
4、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D)批准。A.学校
B.市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C.市级人民政府或者乡镇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D.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5、义务教育法规定,教师的工资水平应当(B)当地公务员的平均水平。A.相当于
B.不低于
C.略高于
D.略低于
6、县级人民政府部门应当均衡配置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师资力量,组织校长、教师的(C),加强对薄弱学校的建设。
A.学习和培训
B.沟通和合作
C.培训和流动
D.交流和互访
7、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D),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A.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B.团队合作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C.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D.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8、在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的教师享有(C)津贴。A.特殊岗位补助
B.生活补助 C.艰苦贫困地区补助
D.特殊奉献补助
9、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D)予以保障。
A.国家
B.社会
C.学校
D.人民政府
10、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A),制定本法。A.宪法和教育法
B.宪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
C.宪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D.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
11、“学校下学年生源锐减,教师严重超编,不愿意上早晚自修和补课的同志可以去其他学校另谋高就!”这种说法违反了(B)。
A、《学校管理条例》
B、《教师法》
12、教师之间要“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这是师德教育的(A)。A、“双赢”协作原则
B、和平共处原则
13、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在教师对待教育事业的较高道德目标是(A)。A、献身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B、忠于职守,为人师表,积极进取。
14、聘任或任命教师担任职务应当有一定的任期,每一任期一般为(B)。A、三年
B、三至五年
C、二年
D、四年
1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于____起开始施行。(B)A、1995年9月10日
B、1994年1月1日
1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自(B)之日起开始实施。A、1990年9月1日
B、1995年9月1日
17、《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1986年4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B)第三十八号令公布的。A、国务院令
B、主席令
18、国家实行(A)制度: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本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A、教师资格
B、教师竞聘上岗
19、(A)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
A、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
B、加强和改进法制建设
20、(A)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教师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A、中国公民
B、世界公民
21、有关法律规定:“对使用特殊音响警报和红色回转警灯的警车,其它车辆应当避让。”这体现了行政职权的(C)特征。
A、优益性
B、单方性
C、强制性
D、执行性
22.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一律不公开审理的年龄是(B)A、14周岁以下
B、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 C、16周岁以上不满17周岁
D、18周岁以下 23.对民办学校重大问题拥有决策权的是(D)
A、校长
B、教职工代表大会
C、学校工会
D、学校董事会
24.王某担任某县高二英语教师期间通过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学校以王某服务期未满、学校英语教师不足为由不予批准王某在职学习。王某欲以剥夺其参加进修权利为由提出申诉,受理申诉的机构应当是(A)A、当地县教育局
B、当地县人民政府
C、地市教育局
D、省教育厅
25.有的学校在学生手册中规定:“禁止男女生之间互访宿舍。”此规定从法学的角度看,也可以解释为:“男女生不得无故进入异性宿舍。”这一解释属于(A)A、目的解释
B、文法解释
C、历史解释
26.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对在校园内结伙斗殴,寻衅滋事,扰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教学秩序或者破坏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由(D)来处罚。
A、学校
B、教育主管部门
C、家长
D、由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处罚。27.依据我国相关法律,下列有可能成为行政诉讼被告的是(C)
A、某教育局局长
B、某市市长
C、某市公安局
D、某乡镇党委书记
28.《教育法》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B)A、民事责任
B、刑事责任
C、一般责任
D、行政责任 29.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国务院有权制定和发布(B)A、教育法律
B、教育行政法规 C、教育政府规章
D、教育单行条例
30.某寄宿小学派车接送学生,途中有学生提出要上厕所,司机在路边停车5分钟,5分钟过后,司机没有清点人数就将车开走。小学生王某从厕所出来发现车已经开走,急忙追赶。在追赶过程中摔倒在地,将门牙跌落三颗。王某的伤害由(B)承担责任。A、司机负责
B、某寄宿学校负责
C、司机和某寄宿学校共同负责
D、司机和王某共同负责
31、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施行时间为(A)。A、2006.9.1
B、2007.1.1
C、2007.9.1
32、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均衡配置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师资力量,组织校长、教师的培训和流动,加强对(B)的建设。
A、城市学校
B、薄弱学校
C、农村学校
33、义务教育法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收费的规定是(B)。
A、收学费,不收杂费
B、不收学费、杂费
C、不收书本费、杂费
34、义务教育法规定,自行实施义务教育的社会组织,应当经(C)批准。A、地市级人民政府
B、县级人民政府
C、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35、凡年满(B)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周岁。A、5,6
B、6,7
C、7,8
36、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C)。A、开除
B、批评教育
C、批评教育,不得开除
37、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C),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A、年龄差异
B、性格差异
C、个体差异
38、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C)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A、体罚
B、体罚、变相体罚
C、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
39、学校应当保证学生的(B)时间,组织开展文化娱乐等课外活动。社会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应当为学校开展课外活动提供便利。
A、兴趣小组
B、课外活动
C、自习
40、发生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重大事件,妨碍义务教育实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负有领导责任的人民政府或者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应当(A)。A、引咎辞职
B、受到党纪处罚
C、追究行政责任
41、学校和教师按照确定的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保证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质量要求。国家鼓励学校和教师采用(C)教育等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A、填鸭式
B、题海式
C、启发式
42、县级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置(A),保障居住分散的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A、寄宿制学校
B、全日制学校
C、小学初中一贯制学校
43、(B)应当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并为其学习、康复提供帮助。A、初中
B、普通学校
C、小学
44、义务教育法规定,学校(B)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A、可以
B、不得
C、应当
45、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为具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C)的适龄少年设置专门的学校实施义务教育。
A、违纪
B、违法
C、严重不良行为
46、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C)予以保障。
A、家庭
B、学校
C、人民政府
47、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依法维护学校周边秩序,保护学生、教师、学校的合法权益,为学校提供(B)。
A、制度保障
B、安全保障
C、经费保障
48、特殊教育学校(班)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应当(C)普通学校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A、低于
B、不低于
C、高于
49、各级人民政府保障教师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待遇,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完善农村教师工资经费保障机制。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C)的平均工资水平。A、工人
B、医生
C、公务员 50、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用于实施义务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应当(C)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保证按照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义务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职工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A、低于
B、不低于
C、高于
51、中学、小学校园周围(A)范围内不得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
A、200米
B、300米
C、400米
D、100米。
52、一名13岁的小学生未经父母同意,将一只价值500元的手表送给同学做生日礼物,其家长可以要求受赠的学生返还手表吗?(A)A、可以
B、不可以
53、金某(15周岁)在课间因小事与同学沈某发生争执,金某一拳击中沈某头部,致使沈某倒地,送医院不治死亡,问金某应当负刑事责任吗?(A)A、应负刑事责任
B、不应负刑事责任
54、国家建立统一的义务教育教师职务制度。教师职务分为(A)职务、中级职务和高级职务。A、初级
B、一级
C、二级
D、讲师
55、我国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制度。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共有(A)章六十三条。A、八
B、七
C、六
D、九
二、简答题
1、某班主任经常开拆学生的信件,目的是检查学生是否有不良行为,及掌握学生思想现状,班主任的做法合法吗?
不合法,除法律规定的部门外,任何人不得开拆他人的信件。
2、一名13岁的小学生未经父母同意,将一只价值500元的手表送给同学做生日礼物,其家长可以要求受赠的学生返还手表吗?
可以,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行为应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未征得监护人同意而实施的民事行为无效。
3、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规定,教师享有哪些权利?(1)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2)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3)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4)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
(5)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6)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4、金某(15周岁)在课间因小事与同学沈某发生争执,金某一拳击中沈某头部,致使沈某倒地,送医院不治死亡,问金某应当负刑事责任吗? 应负刑事责任。
5、某中学因为学生李某未能按时缴纳相关费用,将他开除,可以吗? 不可以。学校不能随意开除学生。
6、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采用什么方法处罚?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教学语言文字是什么?
汉语言文字,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可以使用本民族或者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教学。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字。
8、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分哪几个阶段? 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
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对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是如何规定的?(1)各级人民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学。
(2)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以及有关社会组织和个人有义务使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并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10、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1)有组织机构和章程;(2)有合格的教师;
(3)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 4)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11、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有哪些权利?(1)按照章程自主管理;(2)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3)招收学生或者其他受教育者;
(4)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者处分;(5)对受教育者颁发相应的学业证书;
(6)聘任教师及其他职工,实施奖励或者处分;(7)管理、使用本单位的设施和经费;
(8)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对教育教学活动的非法干涉;(9)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12、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履行哪些义务?(1)遵守法律、法规;
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教育教学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3)维护受教育者、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权益;
(4)以适当方式为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了解受教育者的学业成绩及其他有关情况提供便利;(5)遵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并公开收费项目;(6)依法接受监督。
13、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受教育者享有哪些权利?
(1)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2)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
(3)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
(4)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
(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14、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受教育者享有哪些义务?(1)遵守法律、法规;
(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4)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15、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对在校园内结伙斗殴,寻衅滋事,扰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教学秩序或者破坏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采用什么方法处罚?(由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案例分析
1、小学生武某上课时,起立回答问题,后排的同学陈某用脚将武某的椅子移开,结果武某重重地坐到了地上。武某当时身体没有任何异样,老师也只批评了陈某几句,就继续上课。可是三天后,武某感到腿脚发麻,后来发展为没办法正常坐着上课。父母将她送往医院诊断,经检查为尾椎受挫伤,导致下半身麻痹,需要长期治疗。对这起事故,谁应该担负责任?
学生陈某负主要责任,由其监护人负责赔偿。学校负有管理失职责任,负次要责任,应进行相应赔偿。
2、人民法院在开庭审理3名十四至十六周岁少年抢劫一案前,将开庭时间、地点、被告人姓名等进行公告并允许公民旁听。这种做法符合法律规定吗?
不符合。对于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
3、小学生张某因为没有按时完成作业,被任课老师罚站一节课,老师这样做可以吗? 不可以,学校教职员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儿童实施体罚或变相体罚。
4、两名中学生星期天在居民区空地上踢足球,在争球时,不慎将球踢到邻居阳台上,不仅造成阳台玻璃破碎,而且使阳台一名儿童被玻璃划伤。问:邻居财产损失及人身被伤害的民事责任应由谁承担? 由两名学生的家长(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
《民法通则》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有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
5、某电视台在新闻节目中这样报道:“今天上午公安机关破获一起入室盗窃案,2名犯罪嫌疑人是我市南山中学初三年级学生李××、赵××并将2人接受警察讯问的正面图像一同播放。电视新闻这样报道可以吗?
不可以。根据《预法》规定对未成年人罪犯案件,新闻报道、影视节目,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姓名、照片及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
6、某中学高一年级2名学生因盗窃一辆摩托车而被刑事拘留,学校因此立即作出取消这2名学生学籍的处分决定,学校的处分决定正确吗?
不正确,对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未成年学生,在人民法院判决生效以前,不得取消其学籍。
7、小明(13岁)在父母离婚后,跟随母亲一起生活,其父对小明仍有教育义务吗?为什么? 有,父母不得因离异而不履行教育子女的义务。
8、初二学生郭某偷了同学的饭菜票被发现,在以后的学校、班级活动中,郭某虽有心参加,都被班主任拒之门外,郭某数学成绩是班级最好的,省是数学竞赛,郭某报名参加,且取得全校选拔赛第一名,但学校以郭某有过偷窃的不良行为,不让郭某代表学校参加竞赛。请问学校的做法合法吗?为什么? 不合法。学校对有不良行为的学生不得歧视。
9、小芳的家住在农村,在村里的小学上五年级。一天,爸爸突然对她说:”明天你不要去上学了,到小卖部给你妈帮忙吧,你妈一个人忙不过来。“小芳听了后,伤心地哭了。她想念书,她舍不得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但是,她又不能不听爸爸的话,只好不去学校读书了。老师了解到小芳的情况后,找到了小芳的爸爸,劝他让小芳继续上学。小芳爸爸说:”女孩子比不得男孩子,读书多了也没什么用,还不如让她在家里干点活呢。再说了小芳是我的女儿,让不让她上学得由我说了算。"请问:小芳爸爸的说法对吗?小芳的爸爸都违反了哪些规定?
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9条规定: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5条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让孩子上学接受教育是法律规定的父母必须履行的义务,而且法律规定,女孩和男孩享有平等的权利,不能歧视女孩。小芳的爸爸让小芳中途辍学的行为是违法的。听了老师的话应当让小芳赶快回到学校继续读书。如果不改正的话,当地政府应对他进行批评教育,并责令他送小芳返回学校上学。另外,为保护儿童受教育权利,国家还禁止工厂、商店、个体户等雇用不满16周岁的儿童。
第五篇:2010山东省教师考编试题真题
2010山东省教师考编试题真题
2010-12-23 23:09:24|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一、填空题
1、节假日补课是国家教育部明令禁止的,是一种非法行为。
2、社会主义主义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
3、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者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要在二级乙等以上标准。
4、参加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5、教师的考核应当坚持全面考核,以工作成绩为主,做到客观、公正、准确。
6、所谓教师德性,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修养而形成的一种获得性的内在精神品质。
7、施行义务教育的学校在教育教学和其它活动中,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8、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目的是增强未成年人法制观念。
9、《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
10、《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11、实施教育行政处罚的机关,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外,必须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
12、学校对校舍、体育设施、消防设施、各种仪器设备安全状况,应当每月检查一次。
13、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3 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14、中学、小学校园周围200米范围内不得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
15、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学生。
二、单选题
1、“学校下学年生源锐减,教师严重超编,不愿意上早晚自修和补课的同志可以去其他学校另谋高就!”这种说法违反了——。(B)A、《学校管理条例》 B、《教师法》
2、教师之间要“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
这是师德教育的——。(A)A、“双赢”协作原则 B、和平共处原则
3、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在教师对待教育事业的较高道德目标是——。(A)
A、献身于人民的教育事业B、忠于职守,为人师表,积极进取。
4、聘任或任命教师担任职务应当有一定的任期,每一任期一般为——。(B)
A、三年 B、三至五年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于____起开始施行.(B)
A、1995年9月10日 B、1994年1月1日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自(B)之日起开始实施。A、1990年9月1日 B、1995年9月1日
7、《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1986年4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B)第三十八号令公布的。
A、国务院令 B、主席令
8、国家实行(A)制度: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本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
A、教师资格 B、教师竞聘上岗
9、(A)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A、加强和改
进师德建设 B、加强和改进法制建设
10、(A)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教师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
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
A、中国公民 B、世界公民
三、双选题(5分)
1、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制
定本法,(AB)
A.宪法 B.教育法 C.未成年人保护法 D.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AB)。
A.学费 B.杂费 C.书费 D.住宿费
3、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____ __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__ ____,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实际发展。(CD)A、耐心 B、个性 C、平等 D、个体差异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进一步强调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本上要——————来保障”。
(CD)
A、靠教师 B、靠社会 C、靠法制 D、靠制度
5、在实施“中小学继续教育工程”中,要把——————放在突出地位。(BC)
A、学历教育 B、思想政治教育 C、职业道德教育 D、信息技术教育
四、多选题(5分)
1、中小学教师职业教育道德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理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等。(ABCD)
A、教育方针 B、政策 C、法律法规 D、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2、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加强青少
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BCD)
A、“八荣八耻”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
3、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BCD)
A、共产主义 B、爱国主义 C、集体主义 D、社会主义
4、申请认定教师资格,应当提交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和下列证明和材料:————和户籍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乡人民政府或者工作单位、所毕业学校,对其思想品德、有无犯罪记录等方面情况的鉴定及材料证明。(ABC)
A、身份证 B、学历证书或者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 C、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受委托的高等学校指定的医院出具的体格检查证明 D、教材
教法合格证
5、为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促进义务教育的实施,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根据————制定了《禁止使用童工规定》。(ACD)
A、宪法 B、教育法 C、劳动法 D、未成年人保护法
(二)多项选择(共10小题,每小题2分,计20分)
1.法律责任的类型有(ABCD)
A,民事法律责任 B,行政法律责任 C,刑事法律责任 D,违宪责任
2.张某作为一名受教育者,依法享有的权利有(ABCD)A,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 B,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
C,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 D,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
3.教师可以采用的行政救济途径主要有(AD)A,行政复议 B,民事诉讼 C,仲裁 D,教师申诉
4.教职工代表大会是学校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其职责是(ABC)A,听取校长工作报告,审议学校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B,听取和反馈教职工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团结教职工支持校长正确行使职权 C,决定有关教职工福利的重要事项,监督校长和学校其他负责人的工作
D,罢免校长
5.学校可以解聘教师的情形有(BCD)A,不能团结同事,其他教师不愿与之共事的 B,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C,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D,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6.下列属于体罚学生的情形是(BC)A,让1-2年级的小学生一个生字抄写10遍 B,王某上课讲话,老师令其抄课文5遍 C,李某等八人上自习课讲话,老师令李某等八人到学校运动场跑10圈 D,体育课教师在课堂上为纠正某学生的不规范动作,令其反复练习4次
7.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特点有(ABCD)A,权力和自由的广泛性 B,权利和自由的现实性 C,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 D,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8.对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的设定包括(AB)A,法定监护 B,指定监护 C,委托监护 D,代理监护
9.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是(ABCD)A,学前教育 B,初等教育 C,中等教育 D,高等教育 10.学校对高中生可以进行以下何种处分(ABD)A,警告 B,记过 C,送劳动教养 D,开除学籍
三,简答题(共6小题,1-4小题各3分,5-6小题各4分,计20分)1.法的要素有哪些答1)法律规则;(2)法律原则;(3)法律概念.2.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我国所保护的知识产权有哪几种答: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发现权,发明权和其他科技成果权.3.什么是行政复议答:行政复议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利益,按照法定程序和条件向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机关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机关提出申请,受理申请的行政机关依法定程序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复查并作出复议决定的行动.4.教师与学生之间有哪些法律关系答:⑴教育和被教育的关系;⑵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⑶保护和被保护的关系;⑷互相尊重的平等关系.5.简要回答学校的法定义务答1)遵守法律,法规.(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教育教学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3)维护受教育者,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权益.(4)以适当方式为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了解受教育者的学业成绩及其他情况提供便利.(5)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
用并公开收费项目.(6)依法接受监督.6.简要回答教师的法定权利.答:⑴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⑵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⑶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⑷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⑸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⑹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四,案例分析(共2小题,每小题10分,计20分)1.李某有一女李霞14岁, 系农村某镇初中二年级学生.李某认为女孩上学无用,还不如早下来赚钱,遂于2003年暑假将李霞送到邻镇一个体户处打工.开学一周后,学校老师,领导,村干部多次上门家访,李某拒不说明其去向,有时还恶语相报:“孩子读不读书是咱们自家的事,你们不
要狗咬耗子——多管闲事.” 请问:⑴该案例中有没有违法行为 ⑵违反了什么法律规定 ⑶违法主体是谁 ⑷应该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答案要点1)有违法行为.(2)违反了《义务教育法》第11条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第9条,第28条等规定.(3)李某及个体户.(4)《义务教育法》第15条规定,除因疾病或者特殊情况,经当地人民政府批准的以外,适龄儿童,少年不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当地人民政府对他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批评教育,并采取有效措施责令送子女或者被监护人入学.对招用适龄儿童,少年就业的组织或者个人,由当地人民政府给予批评教育,责令停止招用;情节严重的,可以并处罚款,责令停止营业或者吊销营业执照.《未成年人保护法》第49条规定,企业事业组织,个体工商户非法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由劳动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执照.2.某校初中班主任吴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发现学生高某的作业本中夹了一封写有XXX收的信件,吴老师顺便拆封阅读了此信.这是高某写给一位女同学的求爱信,吴老师看了十分生气,后在班会上宣读了此信,同时对高某提出了批评.次日高某在家留了一张字条后离家出走.高某家长找到吴老师理论并要求将高某找回.吴老师解释说:“我作为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是我的职责,我批评高某是为了教育和爱护他.他是从家中出走的,与我的工作没有关系.” 请问:⑴吴老师的哪些做法不正确试述你的判断所依据的法规及条款.⑵吴老师的解释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案要点:⑴吴老师私自拆阅学生高某信件的行为和在班会上宣读高某信件的行为是不正确.因为上述行为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0条和第31条的规定.⑵吴老师的解释不正确,因为吴老师有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的职责,但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必须建立在尊重
学生人格,平等相待的基础上.《教师法》规定,教师要“关心,爱
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是教师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不能借口教育和爱护学生而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本案例中吴老师不适当的教育方式对学生高某的离家出走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五,论述题(共1小题,计10分)请结合对市教育局《学校安全工作暂行规定》的学习,谈谈你对建设“平安校园”的认识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