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案例:一堂失败的作文课
——关于语文课堂作文的教学反思
案例背景: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四篇课文以赞颂人间真情为主题,唱出了动听的爱的旋律,唱出了人间真情。四篇课文,以四个不同的故事表达人世间最无私的爱,情是最本真,但每个故事都不寻常。所以在本单元的口语交际·习作里,教材要求以互相关爱为主题,通过对具体事件的发生、发展及结果这三个过程的详略分明的叙述,辅以客观环境的描写和渲染,加上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刻画,来体现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关心、帮助的思想主题。
相对于前两个单元要求联想和想象,再加上生动的语言来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或者是创作一篇表达因祖国而产生的自豪之情的演讲稿来说,这次的习作要求不高。首先,这是学生最熟悉的一种文体——记叙文。另外,体现人间真情的内容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体现,而且学生的写作素材大可来源于自己的普通的、细碎的日常生活,然后重点放在环境、语言、心理活动和动作的细节描写上,范文主要通过对本单元课文的回顾以及教师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补充。鉴于以上的认识,我开始了这一堂作文课: 案例描述:
课始,我以一个引问进入:
师:同学们,通过这个单元四篇课文的学习,你们感受到了什么或者你有什么样的体会?
生:如果可以帮助别人的话,即使是谎言,但也是美丽的。
生:有些穷人虽然生活条件很艰苦,但是也会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别人,我们也应该这样。
生:在生活中,即使是不认识的人,如果我们都能真心对待对方的话,每个人都能成为好朋友。生:……
师:同学们们的感受都很深刻,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语言表达,但是都体现了一个主题,什么主题? 生:赞颂人间真情。师:非常好,主题我们明确了,谁能说说这些文章中的主人公哪些地方打动了你,让你感受到美好、温暖?
生:我觉得《穷人》这篇文章打动了我。
师:《穷人》?穷人也有一个响亮亮的名字,她是? 生:桑娜。
师:哦,桑娜,那个渔夫的妻子,在你心目中她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她情愿冒着被丈夫责怪、家中生活负担的风险,收养了死去的邻居—西蒙的两个孩子。
生:嗯,桑娜是多么地善良啊!在其他课文中有没有桑娜这样的人?
生:《别饿坏了那匹马》里残疾的书摊主人,为了能够让我继续看书,编造了一个善意的谎言。
师:嗯,谎言有时候也是美丽的,也是真实的,这样的谎言还有吗?
生:《唯一的听众》里,老奶奶为了让我能够有自信地在别人面前练琴,骗说自己是一个聋子,还说我的琴声好听。
师:对啊,这位老奶奶真是伟大,她自己可是大名鼎鼎的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呢,而且曾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
生:《用心灵去倾听》里苏珊骗我说我的小鸟没有死,而是到另外一个世界去唱歌了。
(这部分想让学生了解课本范文的起因、经过及结果)
师:刚才我们回顾了课文感人至深的故事,人间真情,既然发生在人间,也就说明,这真情啊,也同时存在于你们的生活周遭,想下,你有没有像西蒙、爱看书的小男孩、小时候拉琴像锯床退的小提琴家及爱打电话去找小精灵的孩子一样,受到过别人的关爱,或者你听过的、看过的? 学生自己回想后讨论交流。
生:我手上的这个烫伤的疤,是小的时候不小心在炉子旁边玩被开水烫到了,当时我自己美感觉,就在皮上揉啊揉,没想到破皮了,是我的哥哥马上带我去医院。(学生回想起这件事,流泪)
生:我的脚上也有个疤,是小的时候在伯伯的工厂里玩,被铁刺到的,当时是伯伯带我去的医院。(学生回想起这件事,流泪)……
(当时有些学生也眼眶湿润了)
师:从你们的叙述中,我们感受到了这手足之情,这邻居之爱,这父母之恩,但你们能不能靠记忆把它写下来,然后深深在刻在心中。生:(一听到要写作文了,兴致就下降了些)
师:同学们,要把自己的一份情,自己的一份爱写出来简单,可是要让别人也感受到你的那份情,这就需要一些秘笈了。知道写这次作文的秘笈在哪里吗?就在课本的55页,我们来看一下。
学生齐读,概括习作中的要点,教师板书: 主题:互相关爱
写作要求:
1、写一件体现人们互相关爱的事情。
2、交代事情发生环境,事情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
3、表达真情实感。
4、写出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
师:同学们,你们我们这个单元的四篇课文里面的作者他们有没有偷得这样的秘笈,或者他偷到了以上四条中的哪一条?
(让学生回顾作者的写作方法及如何运用了心理活动、神态、语言的描写)生:《穷人》的作者偷到了,他……
师:《穷人》的作者是谁?你怎么看出他偷到了?
生:列夫·托尔斯泰。他写出了环境描写……,说明了桑娜一家的生活条件很艰苦。
生:他写了桑娜的语言、动作还有她的心理活动……
生:《唯一的听众》了写了耳聋老奶奶的语言和动作,还有神态……
师:其实啊,老师也学到了秘笈,不过还没学完,你们愿不愿意和老师一起? 生:愿意。
(我向学生交代了大学时脚被开水烫,室友安慰并帮我冲水、涂牙膏这么一件事,让学生帮我解析这件事情中的起因、经过、结果并板书出来,接着让学生根据习作的要求,帮我设计并配上环境、室友的语言、动作及我的心理活动,然后在原来板书的起因、经过、结果这三个地方写上适当的“环境”“语言”“动作”“心理活动”这几个字,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哪部分的写作是重点,什么地方要加上语言、动作环境。)学生列提纲。
(这部分我特地讲到:以前在改作文的时候,发现讲到父亲对我的关爱,很多同学就是我生病了,爸爸背我去医院;讲到母亲对我的关爱的时候就是我考试考坏了,妈妈不仅没有责备我,反而为我端牛奶,这样的作文除非写出很多细节,不然一般分数都不会高)
接下来的一节课时间让学生在作文本上写作文,写完后同桌之间互相看一下,改出错别字但不能直接划掉,而是用修改符号。
(放学,作文交上来批改后,全班36个人,在内容方面,有将近三十来个学生要么是写自己生病发烧了父母送自己去医院然后在家照顾自己,要么写自己掉河里了,朋友来救我;在写法方面,为了达到要描写环境的要求,在文章开头要么是晚上风雨交加,要么是白天风和日丽。在动作方面,全班同学都做到了,用一连串连续的动作来表示父母那时候的焦急与无助;在语言方面,多数同学都间接引用;心理活动方面则少有同学写到;文章结构方面,大篇幅地介绍了事情的起因,经过只是用几个动作来表达。有些学生直接以事情的起因作文章的开头,事情的结局作文章的结尾。)
诊断:六年级的学生作文,不应该简简单单地停留在把一件事情交代清楚这个低年级学生写作的要求上。在课前预设的时候,本来是想打印一篇范文给学生参考的,但是又怕会限制学生的思维,所以直接自己出一个题目(关于自己在大学期间脚被开水烫伤这一件事情上,室友对我的帮助及我的感激之情,重点放在她是如何帮助我的,让学生了解如何通过环境、人物的神态等方面去刻画一个人物),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使文章出现一个基本的架构,并让学生了解在哪些部分穿插环境、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及心理活动。课上的时候,可能是平时不了解学生的缘故,学生讲到关爱的事也都讲到自己受伤的往事。在情感的作用下,一些学生边讲边落泪,这使得其余听的同学也都沉浸在这伤感的气氛中,受气氛的感染,学生都往这一方面去寻找自己的写作素材。这个环节我是设计重点放在过程的讲述上,让学生回忆当时别人是怎么帮你的,现在你有什么要对帮助你的那个人说的。结果第一个学生在讲完这件事后就哭了,另外又担心这种情绪会蔓延,没办法只好让他先坐下。没想到,这居然起了一个“带头”作用。另外,在学生列写提纲的时候,本来想对学生作个温馨提醒:很多写自己生病发烧了父母送自己去医院然后在家照顾自己的作文,一般情况下是得不到高分的。我应该要了解小学生对写作文的那种疲于应付或者懒于应付的那种惰性,在他们心目中,如果给他们一个方向,告诉他们分不会高,他们就知道那也不会特别低。
反思:面对这样的学生作文,有时候感觉自己很无能为力。现在已经是小学六年级了,很多习惯、思维都已经很难改正,长久以来养成的作文惰性也很难改善,很多学生都把字数放在第一位,对写作文的认知就是只要把字数凑齐了就可以了,就有一个基本分了。当然,天下没有学不起来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现在学生基本的写作问题就是取材没有新意,在这节作文课教学前,我没有准备充分的作文素材让学生作参考;在素材交流的时候,没有适时地转换气氛,激发出学生回想关于互相关爱的感人的事,另外也没有通过一再追问的方式来帮助挖掘更多的细节,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描述自己的事迹来重新回味,再次感怀,这样写作的时候也就会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了;在指导写法的时候,过于强调写作的要求,以致学生写出的作文结构几乎差不多,这样规规矩矩的写作指导,学生当然也就难有创新了,教学方式的千篇一律就造成了学习结果的大同小异。启示:
1、成功由积累,中休犹不可。
丰富素材,拓宽写作对象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许多学生笔提了,但是不知道往哪放,原因就是平时在生活中少了会观察、爱观察的眼睛;少了会记录、爱记录的右手,还有就是课外阅读的实践程度不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为学生搭建互相交流的平台;课外鼓励学生多看书、看好书,并及时写好阅读笔记及读后感;放学后,启发学生养成悉心记录当天发生的精彩生活的习惯。教师个人方面,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一些比较典型的写作素材。
2、口能言之,心能著之
写好作文的前提是心中有格局,心中有话语。但要让学生写出来,首先得让他大胆讲出来。在与同学充分交流,教师的适当提示之后,学生自己会发现自己在内容方面的不足,再针对缺憾进行合理的“润色”,剔除多余的部分。
3、不拘一格,书卷如云得自由
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中说:“言以文远”,文章因有文采,才能流传千古。如何文远,就是要有所创新。在学生有充分的素材积累,情感酝酿的时候,应引导学生不拘形式,酣畅表达,放胆洒写。像我班一位学生,写的是自己对奶奶的感激之情,写作的背景也是自己的脚受伤了这种千年老话题。但是这个背景他只用两三句话带过,而是写了自己看着奶奶跪在地上擦地板的情景,重点描写了奶奶擦地吃力的动作,奶奶又怕我的脚放在地上,胶布沾到水而时常“不耐烦”地提醒我的语言,最后加上自己的心理感受。这样的文章就相对于其他千篇一律的文章就有创新。、激励于细节,进步于鼓励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学生每次的习作作品,教师要勤于找出其中的闪光点。对于能够创新的学生,教师在课堂上树立他的榜样作用。
第二篇:一堂作文课教学设计
作文课教学设计
岷县麻子川学区引大希望学校
六年级语文
王小琴
知识与技能
1、学生学写下雪前天气变化的片断;
2、学生自由发挥下雪时的情景。
3、学生学写下雪后景物描写的片断;
4、学生联系课文《荷塘旧事》孩子们相互击水那段,描写雪中打雪仗的情景;
5、由下雪时的玩闹进行的联想; 过程与方法
1、教师引导与学生自由写作相结合;
2、教师和学生对学生的描写进行点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雪中玩闹,让学生们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教学重难点
教学生联系《荷塘旧事》课文中孩子们相互击水的情景,从而仿写打雪仗的情景。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的学习
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的教室里来了很多的客人,将和同学们一起 度过愉快的40分钟,同学们愿意吗?好,我们一起来欢迎各位老师的到来。同时,老师也希望同学们在这节课上好好表现,发挥我们最好的水平好吗?
二、与学生共同探讨下雪前的天气情况
1、同学们,一年有四个季节,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这个季节对于我们北方来说,会有什么样的自然现象呢?
2、雪,是我们一到冬天就常见到的现象,但无风不起浪,同学们能不能描写一下下雪前的天气有什么特点吗?
3、学生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4、展示学生作品,教师适当的作以点评,也可以叫学生们点评。
三、与学生共同探讨下雪时的情景
1、终于盼来了雪,那么,你们能不能说说雪花和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什么东西很像呢?(学生自由说)
2、雪纷纷扬扬的越下越大,现在,请同学们闭着眼睛,假如我们现在就处在雪中,我们会用什么来形容这漫天飞舞的雪呢?
3、引导学生说,教师适当指导
四、与学生共同探讨雪后的景色
1、雪终于停了,我们一个个穿的像棉花包似的走出家门,我们会看到什么呢?
2、引导学生们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描写景物。
3、雪后的景色好美啊!现在,就请同学们把刚才所说的写下来吧!
4、学生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5、学生读自己作品
6、师生互相点评。
五、与学生共同探讨雪后打雪仗的情景
1、课间活动好不容易来临了,同学们一窝蜂似的冲出教室来到操场上,大家该会干什么呢?
2、引导学生回答。(学生自由发挥)
3、同学们刚才说的好热闹啊!那么,我们该如何去把它写出来呢?但操场上有那么多的同学在玩闹,我们不可能把它们都写出来吧,怎么做呢!在这儿我给同学们教一个好方法:点面结合。所谓“点”,指的是最能显示人事景物形象状态特征的详细描写,也就是我们要详写的内容;所谓“面”,指的是对人事景物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也就是略写的内容。点面结合就是“点”的详细描写和“面”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的有机结合4、让学生写打雪仗的情景。
5、教师对个别学生巡回指导。
6、学生读自己的作品。
7、教师与学生进行点评
8、出示《荷塘旧事》这篇文章中孩子们相互击水这一段。简单讲解之后可以让同学们与自己的作品相对照,看看自己该学些什么。
9、与学生谈话:其实,作文并不难写,关键是我们要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平时认真观察事物,学习课文时,经常地去想一想,如果让我们也写类似的文章,我们该如何去写作呢?如果有时间的话,我们也可以试着写写类似的文章。
9、谈论《第一场雪》这篇课文(这是人教版六年级语文11册中的一篇课文,现在选入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2单元)。这篇课文对下雪前天气的描写,雪后景物的描写都特别的好,同学们下去之后把这篇课文找出来好好的看一下,写作时,课文中能用的句子、段落可以运用到自己的文章当中,成为自己的东西。
六、扩展引申
1、同学们,当我们在雪中快乐的玩闹时,我们会想到什么呢?曾经有这样的一个小女孩,她冻死在了雪中,而且是在大年夜,谁也不曾真正的了解,她死前都经历过什么,想想我们,是不是应该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那我们该如何去做呢?
2、学生自由说。
3、教师总结。
七、板书设计
雪
下雪前天气变化 下雪时的景象 下雪后的景色
雪中玩闹——打雪仗(点面结合)
八、布置作业
以《雪》为题写一篇作文。
第三篇:如何上好一堂作文课
何上好一堂作文课
作者:邓丽群
提起作文,学生抓耳,教师挠腮,学生愁的是“写什么呀?怎么写?”教师忧的是“怎么教哇?”一节作文课下来,看看老师的教学,墨守成规“审题——立意——选材——构思”,泛泛指导,重点不突出,缺乏指向性,连自己都觉得机械、呆板;翻翻学生的作文,倘若写人千篇一律地“浓浓的眉毛,大大的眼睛”,画出来也是千人一面,原因在哪里呢?我想:关键还 是我们的教师没有设计好习作指导课。那么,我们应如何进行习作指导呢?
一、教会学生选择、吸收素材。
走近小学生作文,我们不难发现,如今学生作文,空洞乏味、雷同文章占很大的比例,真正能写出好文章的并不多。其实,要想写出好文章,除了学好基本知识外,还在于选择作文的素材,而作文的素材就是源于现实生活。我们小学生的生活,接触的事物都是丰富多彩的。但是不少同学一提笔写作文,就感到头脑空空,什么也写不出来。他们没有办法从自己接触过的很多事物中选择一个来写。那么在作文指导时,首先帮助学生拓展思路。有一次我布置一篇自己命题的作文,让他们自己选择一个事物来写。结果大部分同学都写在学校和朋友玩游戏,作文的选材面很窄。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可写的事物很多,面也很宽,动物,植物可以写,玩具用品可以写,建筑也可以写„„但是,由于同学们的思维没有放宽,所以选的事物受到局限。因此,写出来的文章内容十分贫乏。其次所选内容要有学生的真情实感。写动物,植物,写器物,建筑物,写一件平凡的事物,都能表现作者的情感,看见朋友,同学送的纪念品,会引起对朋友,同学的思念。要让学生学会选择一些能够表达真情实感、丰富新鲜、积极思想的事物,也就是说选择一些能够写得深的事物来写。最后要选熟悉的事物。我们身边的事物很多,但不是每一事物,都是我们熟悉的,那么在选择时就要选择平时了解得清楚的事物来写。比如生活在农村的同学对庄稼很熟悉,不少人也干过农活,那么写辣椒,柑橘的形态、色彩、以及生长就能得心应手,而城里的同学写立交桥,高层建筑,比较容易。叶圣陶说过,“作文即生活”,让学生学会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选择作文素材,小 学生也能写出好文章。
二、作文指导由“扶”到“放”
有了生活素材,还必须引导学生深化对素材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在 初高中海量作文大全小升初 中考满分 高考满分 高考零分 其中的指导与其他语文训练一样要经历一段由“扶”到“放”的过程,并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教” 的目的。
1、问题导向明确
由于小学生思考问题的逻辑性较差,虽然有时他们经过持续观察后占有的材料十分丰富,且富有生活气息和儿童情趣,但是在他们的头脑里,这些材料是零乱的、分散的,没有大小轻重之分,尤其处于作文起步阶段的小学生,他们不会根据中心思想选取相关的材料进行分析、比较,所以大多学生写起来思前不想后,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想到哪里就到哪里,这就难免出现词不达意、详略不当的毛病。因此,教师有必要采用“问题”导向使目标明确。如在中年级观察一处景物的作文训练中,我组织了学生在学校中重点观察了“大花坛”,要求带着以下问题进行观察:“大花坛”在学校什么地方?花坛里有什么?最显眼的是哪一处?参观后你的感受如何?这些问题是学生进行“看”的目标,目标的明确避免了学生观察的随意性、盲目性,使学生能按照一定的重点和顺序,有意识地在观察中寻找答案,边观察边思考,直到 问题弄清为止。
2、读与写相结合。
教师要把读和写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读”去解决写作当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典范的文章,非常适用于“写”的指导。尤其是教材在安排训练上,很多都照顾到了“读”与“写”相结合。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些范文的写作特点,也可以在学生写作中,遇到实际问题时,引导学生再读课文,从中受到启发,找到方法。
3、练笔循序渐进
在练笔过程中,教师在学生审题、选材、表达诸方面应进行周全的考虑,分步让学生深入体会。如在一次关于爸爸的作文训练中,我采用了多步选择的方法。第一步:在生活日记中寻找关于爸爸的事例。第二步:采用以说为主的形式,让学生说出各自爸爸特点的词语,有些词语不太准确,但经过老师筛选后,让学生选择一个最准确的。第三步:选择能反映爸爸特点的事例。第四步:学生练笔,选出一篇代表性习作评点。第五步:讲解“下水文”,学 生将自己习作选择性修改。
三、作文与做人相结合。
在教学生作文前,我们就必须把“教做人”放在首位。要明确,作文不是目的,作文只是一种形式或手段,目的在于通过作文训练,使学生从中去发现、挖掘、领悟做人的准则,从思想上得到净化,心灵上得到熏陶,情感上得到感染,从而提高对做人与作文的认识。避免片面地追求作文的词藻华丽与形式新奇,把作文训练落到实处,把做人的道理体现在作文训练 之中。只有我们教师提高了对作文与做人的认识,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在不断的作文训练中 懂得许多做人的道理。教师上一节作文课,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要想在作文指导课上使学生获得作文的技巧与方法,教师必须精心地设计作文指导课的上法,若想到什么就上什么,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即使上了一节作文课,收到的效果也是微乎其微的。因此,要想提高语文教学成绩,提 高学生作文能力及水平,教者必须在作文指导课上下功夫。
第四篇:一堂生动作文课
一堂生动作文课
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丰富多彩的小学时光像五彩斑斓的贝壳,珍藏在我的记忆中,让我留恋。尤其是生动有趣的课堂,使我受益匪浅。
那是去年夏天的一个下午,赤日炎炎,加上窗外蝉的吵闹声,使同学们都头昏脑涨、无精打采。正巧第一堂课是语文课,李老师一走进教室,就对同学们说:”今天这堂是作文课。”同学们一听,浑身就像散了架似的,因为有好多同学一听”作文”两字便会头疼,不是没材料写,就是写不具体。
这时,只见沈老师神秘地笑了笑,从讲台下拎出一只装有小球的袋子,拿出一块小黑板和一张纸,同学们一瞧,个个纳闷了:“咦,不是说写作文吗?怎么弄这些东西来?”同学们都疑惑了。沈老师似乎看出了我们的心思,说:“今天,我们来做几个游戏吧!„掘地雷‟、„破迷宫‟、还有„找错误‟!”同学们一听做游戏,顿时高兴得欢呼起来。李老师把袋子里的小球扔到教室的各个角落,“大家看看自己附近有没有球,如果有,把它拾起来,到上面来!”沈老师说。这时,班上的差生李芳拿着球,来到了台上,只见那球上有一个小纸条,老师对她说:”纸条上有一句病句,你读出来并改正。”于是,李芳读出了那句话:”两个新旧社会,真是鲜明的对比啊!”读完,她呆在那儿,改不出来,后来,经过老师的解释和同学们的提示,她终于改出来了:”新旧两个社会,真是鲜明的对比啊!”顿时,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后来,又有许多同学都掘到了”地雷”,并一一把它们消灭。
“掘地雷”的游戏刚做完,又迎来了破迷宫。沈老师把小黑板挂了出来,小黑板上画了一条通道,在入口处有一只迷路的小白兔,你看它多着急啊!在通道里边,有好多题目,真让人眼花缭乱。在出口处有一只母兔,大概就是小白兔的母亲吧,她正在焦急地等待着她的小宝贝。看来小白兔回家非要走过通道不可,但迷宫里的”魔鬼”太凶恶了,张牙舞爪地等着小白兔快快成为自己的美餐。这时,同学们都决心把小白兔安全地带到兔妈妈的身边。迷宫里有成语接龙、谜语、排列段落等许多难题,最后同学们齐心协力,一一把困难给克服了。看着小白兔安全回了家,我们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最后是”找错误”游戏,我们要把小马虎写的一篇牛头不对马嘴的作文修改好。最后,经过大家的讨论、修改,这篇作文成了篇具体生动的文章。
游戏快要结束时,”叮呤呤……”下课铃声响了。同学们觉得这堂课很生动,让我们在笑声中得到了知识。这时,沈老师说:”今天的回家作业是把这节课的内容写成一篇作文,要注意写生动!”同学们听了,恍然大悟,不愁写不好了,都非常高兴。
这是一堂多么生动的语文习作课啊!
第五篇:作文课教学案例
这是三年级孩子的一次作文课,原定的作文教学内容是看图写话。很显然,编者是希望通过图画来激发孩子们非凡的想象力。“孩子们的想象空间究竟有多大?”上课前,我一直盘算着这个问题。离上课仅剩四分钟,这样的一段话改变了我的最初想法:
“生活是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我们应当敢于把学生引向生活,指导他们自觉地观察名山大川的壮丽风光,小丘溪流的秀美景色,桃李杏梨的生长变化,鸡猫狗兔的生活习性等等。我们应当敢于带领学生走向大自然,为他们提供广阔的知识天地,以从中汲取营养,开拓视野,丰富文化底蕴——扪心自问:你的作文课走向生活了吗,你的学子们走进大自然了吗?”
这使我想起了一个话题:作文课应当给孩子带来什么?是教师滔滔不绝的讲解,是孩子搜肠刮肚地冥思苦想。如果是这样的话,作文课上的欢愉、自由只能是一句响亮的口号。于是,我一直追问自己:“我能让孩子们感到作文课的无穷魅力吗?”
走出办公室,我抬眼看去,校园边上的菜花烂漫了,金灿灿的,开得正浓。垂杨柳也急忙冒出嫩的叶,抽出新的枝,在风中摇曳着绿意。我这才觉得春天来到了。“和学生一起去感受春天”,我想这一定是个好主意。踏进教室的刹那间,我已经下了决心:和孩子一起写写身边的春天。
一、引孩子幻想春色
当我在水泥黑板的正中央写下“春”字时,教室里也很快荡漾起春的色彩。同学们开始小声议论起来,什么“春色满园”、“春光明媚”、“春雨贵如油呀”、“最是一年春好处”、“春意盎然”……索性,我让学生们放声说,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教室里顷刻间炸开了锅,真可谓“春”机勃勃。许久,我问同学们,看到这“春”字,你能联想到什么?有几个孩子的发言不得不让你拍手称赞。
生1:春天是我们向往的季节,阳光明媚,风儿柔和。正如诗人孟浩然所写“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美极了,我心中的希望也包含在这春天里了。
生2:春天,小草脱掉了黄色的外衣,披上了绿色的大袍子。河水正唱着动听的歌儿,小鱼儿静立不动,像是聆听着这春之歌。小燕子姐姐排着队从南方回家了。咱家门前的桃花那就更漂亮了,粉红粉红的,真讨人喜欢。春天真好!
生3:我曾经读过扬万里的一首诗,诗中这样写到:“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我觉得这就是咱农家的春天,柳叶绿了,菜花黄了,鸟儿叫了,蝶儿飞了……
还有的学生一股脑说出了许多有关春的成语,更有同学用眼睛斜视着窗外,独自欣赏这无限的春色。我又问同学们,“谁能帮助陆老师找寻到春天?”几个精明的孩子马上站起来。有的说,“春天在柳树梢上,那一片片叶芽就是最好的证明。”有的说,“春天在蓝蓝的天空中,朵朵白云上正飘浮着浓浓的春意。”还有的说,“春天在我们的教室里,同学们都是春的使者”……
就这样,在我们的几次对话中,孩子们心中的春天诞生了,且美丽宜人。我这才觉出孩子们是最富有想象力的,他们的脑子里充满了各种奇异的幻想。但这些必须让他们在生活中联想,在联想中感受生活,这样才会使他们沉浸在想象的美妙中,体会到想象成功的乐趣。而学生作文的原动力也正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生活中的无边遐想。
二、带孩子采撷春光
第二节课,伴着“春天在哪里”的轻盈歌声,我们师生四十余人走进了春天的阳光。许多孩子都用手遮着眼睛,嘴里叽咕着:“这光太刺了,真刺眼!”我忙补上一句:“这就是春天的阳光。”有同学惊叫着,“春天的云朵还有特色呢,一朵朵,一片片。”走在前面的王伟和李捷同学争吵了起来。原来,调皮的小李捷一脚踩上了嫩嫩的小草,王伟同学批评他没有爱心,硬说他是践踏绿色、践踏生命,急得李捷同学连声求饶。我敢说,这些孩子的爱心胜过教师。
出了校园大门,原本整整齐齐的队伍散成一团。孩子们这儿三五个,那边一群群,真像是刚刚钻出泥土的小草儿,这一丛,那一簇,欢蹦乱跳的;有孩子正嗅着金灿灿的菜花,有孩子正摆弄着粉红粉红的桃花,活像一只只“嗡嗡”的小蜜蜂,好不热闹;有孩子干脆蹲在河边,看流水、观小鱼,有孩子独自倚于垂柳,沐春风、听鸟鸣,好不自在!更有顽皮着,大胆地钻进菜花地,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急得我连声大叫。
大约过了二十分钟,我们全班集合。在返校的路上,我还特意指着路边的杨树,和同学们一起谈论这树冬去春来的细微变化。有同学看到了树上一只叽叽喳喳的鸟儿,于是我们都停了下来,静观这只鸟儿。想必是我们的诚意打动了它,鸟儿叫得更欢了,惹得同学们欢呼雀跃!虽说春天让人乏力,但孩子们的脚步依然轻快,仿佛有走不完的路;孩子们的声音依然活泼,仿佛有说不完的话。一路上,春意绵绵,春光无限。我和几个女学生高兴地吟起了诗人贺知章笔下的翠柳: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回到教室,我认真地对孩子说:“想要知道梅子的味道,就得亲口尝一尝。只有学会使用自己的眼睛、鼻子、耳朵、嘴巴等等去仔细观察每一件事物,你才会得到最为真切的感受。这才是我们的作文所需求的。”同学们听得很入神,有同学还不停地做着笔录。
三、与孩子品味春景
许久,同学们仍沉浸于教室外多彩的春景中。我不忍心打破孩子们的这一份情愫,便静静地坐在教室的后排。又过了六七分钟,教室里静了下来,大家都像我投来目光。我赶紧走到学生们中间,深有感触地建议大家,“我们一起品味品味这春景吧!”孩子们欣然同意。
有几位同学是这样品味春天的: 生1:找到了,找到了,春天在蓝蓝的天空中。朵朵白云载着你从远处而来,刺眼的阳光是你的写照,柔和的春风是你的使者。这一切都使人倍感清爽、舒畅。生2:野外,地绿了,水绿了,“春姑娘”乘风而来,弯弯曲曲的小路上,芳草如荫。不知名的野花藏在草丛中,这儿几朵,那儿几朵,为春色点缀了彩装。生3:谁说“春江水暖鸭先知”,当春使者悄无声息地走近我们时,水中的小鱼儿早已探出了脑袋,小虾也使劲地摇着尾巴游过来、游过去,鸭子只能站在河边傻傻地发呆。我想,应该是“春江水暖鱼先知、虾先知。”(有见地,敢于向大诗人挑战!)生4:春天在路旁的杨树上,远远看去,它像是一把撑开的绿伞。近看,嫩绿的枝条各式各样:有的宛如一面绿扇子,有的好似姑娘的小辫子,有的又像是爷爷的绿拐杖…… 这时,飞来了一只欢快的小鸟,它唱着春之歌、跳着春之舞,为这春色增添了些许生机。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一个比一个能说,一个比一个精彩。有学生索性闭上眼睛,细细咀嚼这些美好的时刻。可以肯定地说,这次春之行,对孩子的思想、心灵都有所触动,孩子们在享受春之无穷魅力的同时,感受到了身心的自由和成功后的无比喜悦。真可谓春感独特、春情盎然。因为,孩子们在活动中认真地观察了,尽情地表现了,无拘无束地遐想了。而这些,都会使孩子们产生迫切的写作冲动。
四、教孩子抒写春天
临近下课的时候,我满怀信心地对同学们说:“把春天写下来,你会觉得她更加美丽…”还未等我说完,孩子们已埋下了头,教室里一阵“沙沙”的写字声。我本想和同学们强调作文的一些基本方法,但现在已经不容许我打搅这些忘乎所以的孩子。让他们写好后再讲,或许效果会更好。附学生作文: 追寻春天(沈楚楚)
“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一个暖暖的日子,我们唱着春之歌,走出教室,走出校园,去追寻那心中向往的春天。
一路上,地绿了,水绿了,春姑娘便乘风而来。我抬头看去,路边的野花害羞地躲在草丛里,这儿几朵,那儿几朵,漂亮极了。我们全班四十多人就走在这青青的芳草边,就走在这鲜艳的花丛旁,真是自由自在。
春天在哪里,春天就睡在黄黑的泥土里。你看,小草偷偷地钻出了泥巴,像是新生的婴儿,嫩绿可爱。
春天在哪里,春天就在清澈的小河边。柳条绿了,她们正对着春水梳妆打扮,河里的水草也露出了久违的绿色,小鱼儿快活地游过来,游过去。蓝天映在水里显得更蓝了,白云映在水里显得更白了。
春天在哪里,春天就在金黄金黄的油菜田里。辛勤的小蜜蜂正忙着采蜜,顽皮的小蝴蝶在菜花中翩翩起舞,惹得好动的学生偷偷溜过去`捕捉。可惜,可惜,“飞入菜花无处寻。”
春天在哪里,春天就在一棵棵高大的杨树上。树枝上欢快的小鸟被同学们戏称为“报春鸟”,不信,你听,它们正向人们叫唤:“春来了,春来了!”
春天在哪里,春天就在大地的每个角落。春天阳光灿烂,风儿和煦,鸟语花香,一切都像抹了一层亮亮的绿油,充满活力,生机勃勃。
我爱你————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