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树教材研说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树教材研说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研说的教材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我准备从以下六个方面来研说。
一、首先我从数学的四个领域研说新课标对本册的基本要求。
本册数与代数领域涉及了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常见的量三方面的内容,要求认识万以内数的认识,有余数除法的认识,会计算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认识时、分、秒,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计算。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万以内数的过程,发展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
空间与图形涉及了图形与拼组、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两个方面。要求能初步认识五边形、六边形,了解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认识千米、分米、毫米。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和动手实践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能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统计与概率领域要求学习简单的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会用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整理数据,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形成初步的统计意识。
实践与综合运用领域通过两个实践活动,加深对长度单位的认识和统计过程的体验,巩固分段统计的方法。
通过本册的学习,学生能在他人指导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教材的编写体例和编写意图:
本册教材以新颖的编排,引人入胜的图画,生动有趣的情境,鲜活真实的问题深深地吸引着学生,让学生迫切地想与教材对话、交流。
本册共九个单元,数与代数领域包括野营、手拉手、勤劳的小蜜蜂、田园小卫士、去姥姥家、庆元旦六个单元,空间与图形包括甜甜的梦和做鸟巢两个单元,统计与概率是我锻炼、我健康这个单元,实践与综合运用包括奇妙的动物世界、户外活动两个实践活动,最后还有一个总复习—奥运在我心中。
每一单元都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了几个密切联系的信息窗,包含大量的数学信息,由此引出情境串或故事串,形成一系列相对独立又有一定逻辑关系的问题串。将整个单元的内容串联在一起,充满幻想、富有童趣的画面,吸引着学生主动去学习。
“你说我讲”的设计是为了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信息窗后的卡通问号和你说我讲后的问题口袋,突出问题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提供给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足够空间,激发学生学习和表达的兴趣。
自主练习通过说一说、想一想、填一填、算一算等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获得成功的体验,把解决问题与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融为一个过程。
每个单元的最后都设置了“我学会了吗”和“丰收园”,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客观、公正地对自己做出评价,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自我反思的能力。
三、教材的知识结构和逻辑关系:
本册数与代数领域包括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有余数除法、认识时分秒。这一部分知识基础是100以内数的认识和计算及学生的生活积累。它又为万以内加减法的深化练习、24时计时法打基础。
本册认识千米、分米、毫米单元及图形与拼组单元,以一年级下册米和厘米的认识和平面图形的认识为基础,为进一步学习其他长度单位、测量以及学习图形的周长、面积和特征等打好基础。
本册统计学习分段统计,在学生会用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会简单的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分析统计结果,是进一步学习统计知识的基础。
四、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
本册数与代数领域包括六个单元。
《野营》借助学生喜欢的野营生活,通过信息窗“平均分食品”、“搭帐篷 ”,引出问题,通过各种活动学习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竖式计算有余数除法。
《手拉手》以手拉手活动为线索,通过“来到城市”、“参观学校”、“走进农村”、“体验生活”、“美好回忆”五个信息窗学习
千、万的认识及读写法,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估计,整百、整千数的加减及几千几百加减几百的计算。
《勤劳的小蜜蜂》以学生喜欢的小动物—勤劳的小蜜蜂为素材,通过“蜜蜂王国”、“整装待发”、“勤劳工作”、“国王查账”四个信息窗学习笔算不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三位数,这为以后学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退位加减法作准备。
《田园小卫士》通过“菜园卫士”、“灭鼠能手”、“树林医生”三个信息窗引导学生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万以内数的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加减法估算,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去姥姥家》以学生非常熟悉的“去姥姥家”的一系列活动(买礼物—参观养鸭场—参观花圃等)为素材,构成“情境串”引发“问题串”,使学生在感受亲情和享受大自然的同时学会万以内数的连加、连减、不带括号和带括号的加减两步混合运算,用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空间与图形包括两个单元。
《甜甜的梦》创设了小朋友甜甜在梦中和孙悟空比本领的情境,呈现了童话般的学习素材,通过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然地认识了长度单位千米、分米、毫米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和估测。
《做鸟巢》通过“观察温馨鸟巢”和“欣赏主题壁画”两个贴近学生生活又富有情趣的信息窗,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五边形、六边形和图形拼组。
统计是《我锻炼 我健康》这一单元,选取的是学生锻炼身体的素材,通过呈现学生跳远、赛跑、投沙包等情境,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与同伴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使学生学会运用分段统计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
其中二、四、五单元是本册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具,借助操作突破难点,让学生在解决身边的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计算方法,避免单纯的进行计算教学,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
五、我对教材的处理建议:
教材只是提供了学生进行数学活动的基本线索,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
1、充分利用信息窗。
信息窗是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的一大特点。在教学中,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窗的作用,让学生从中提取可以利用的数学信息进行学习。
2、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
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生活化素材,结合本阶段学生特点,直观形象、生动有趣地呈现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3、挖掘生活中的教学资源。
创设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数学学习是现实的,有意义的。
4、尊重学生差异,弹性设计教学内容。
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六、我的高效课堂: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的理想课堂是这样的:
1、教师在课堂讲授上要做到三讲三不讲,一定要有所“限制”;
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放开”;
3、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上要做到“多维”;
4、教师在讲台上要做到三结合:教材、教师和学生;
5、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模式要“有效”,真正让学生得到切实有效地发展。
以上是我研说教材的全部内容,由于自身水平有限,不当之处,恳请各位领导老师提出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第二篇: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研说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研说
一、说课标
查阅《课标》和《教参》,我们很容易得到《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和本册教材的各单元目标:通读这些目标, 我寻找着“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基本理念。发现处处可见,看本册教材第一单元的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第三单元“ 学会分析简单的数据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第四单元“认识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第八、九单元都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每个单元的目标无不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而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还能体会到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并且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两个能力:即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通读这些目标,我寻找着课程目标与本册目标的联系与差别,看到了目标的层次性。从课程目标中的“经历数与代数的抽象运算与建模等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到本册的“掌握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一位小数加减法”,可谓是层层递进。同时我还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学习是“螺旋上升、循序渐进”的过程。如在“数与代数”这块:首先是数的认识,数的大小,数的运算,数量的估计,再到用字母表示数,代数式及其运算,最后是方程、方程组、不等式、函数等。
通读这些目标,我不断地提醒自己,不要被《课标》的“四个维度”的表述所困惑,其实四个维度目标是一个有机整合体.例如: “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是“获得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具体化, “情感与态度”体现在学生体会到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只有体会到数学的特点,了解数学的价值。才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保持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 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应该贯穿整个数学学习过程。
二、说教材
(一)主要内容:
大家知道,小学数学教材编排分为四大领域,“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本册共有9个单元,数与代数领域分为“数与计算”和“量与计量”。数与计算学习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量与计量认识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空间与图形领域学习位置与方向(认识东、南、西、北等八个方向。)、面积(认识面积单位及换算和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统计与概率领域学习两种不同的条形统计图。综合与实践领域是通过数学广角来体现的,应用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对比其它几册教材,发现教材的全部内容都是按照这四块建构的,只是知识的学习逐步由易到难,每个板块的学习都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以“数的认识”为例:一上认识20以内的数,到了一下认识100以内的数,二下则是万以内数的认识,亿以内和以上的数则是四上认识的,在认识整数的同时还把分数的认识放在了三上,小数的认识放在了三下进行学习。并且这四个板块不是独立分割的,尤其是综合与实践它不仅包含了数与代数,还包含了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随着年级不断增高它们之间的联系越来越明显。
作为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资源,教材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那么我们使用的人教版教材是怎样诠释课标理念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它的编写特点
(二)编写特点:
在注重课程目标整体实现的同时,不仅体现了前几册实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本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笔算,培养数感。
①首先,教材精心设计教学顺序,加大了教学步伐。本册与旧教材对比,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由17课时减少为13课时。例题从16个减少为9个。
②其次,自主探索算理,不再概括法则。以除法为例,不再以文字的形式写出:从最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而是强调在情境中理解,避免了机械记忆。同时在适当的时候,如整理与复习时,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来总结笔算的方法。
③其三,在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如在“植树节植树”的情境中,理解笔算除法,在“妈妈买一套书多少钱”的情境中,理解笔算乘法。这样,将计算时刻置于情境中,让学生深刻地理解,为什么要计算,知道在什么时候,选择什么方法进行计算更为合理。④最后,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在人们的生活中,其实估算比笔算更具有实用用价值,教材加大了估算力度,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教改理念。
2、注重实践,促进发展。
如在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的编排中,教材呈现的学校未注明是哪所学校,显然,是要学生到本校操场上学习辨认东、南、西、北等八个方向的活动情境。再如简单的数据分析教学,例1通过对一个超市四种品牌矿泉水上周销量进行统计,让学生了解一种新的统计图;接着引导学生对上述统计结果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下一步的进货计划,让学生经历“运用数据进行推断”的思考过程,体会统计对决策的作用。
3、渗透方法,提高能力。
本套教材总体设想是系统而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尝试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可以理解的简单形式,采用生动有趣的事例呈现出来。据此,本册教材数学广角单元安排了简单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教学。在解决问题单元里,教材设计了丰富多彩的现实素材,如体育锻炼、货物装车、公园购票、集体租船、收集数据等通过练习,使学生获得充分的解决问题经验,了解数学的广泛应用,从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其能力。
4、彰显魅力,激发兴趣。
本册教材不仅从数学教学内容的各个领域,为学生探索奇妙的数学世界提供了丰富素材;而且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安排了许多体现数学文化的阅读材料、数学史实等,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丰富多彩、充满魅力,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三)编写体例:
本册教材虽有四大特点,但与其它年级相比,其体例却有着固定的格式。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编排体例。每个单元的内容都是以主题图、正文、练习、阅读材料的形式出现。在正文里又由例题和做一做组成。
首先,会出现主题图:让人一目了然地获取主要信息。
其次,呈现例题:这是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
最后,安排做一做和综合性练习: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这是课时的体例,如果涉及到单元的结尾,还会在最后,安排整理与复习:达到梳理知识的目的。
(四)内容结构立体整合:
横向联系:在图形与几何中各面积单位的换算和面积计算;统计图中求平均数;等量代换中,都可以看到数与代数的身影。总之,数与代数是其他几块知识的基础,反之,其他几块知识也可以检测数与计算知识的运用。
刚才说到的是整册书各知识点的横向联系,那每个知识点在整个小学阶段,是处于怎样的地位呢?我们一起来看看纵向整合。选取计算为例。
纵向整合:大家不难发现小学阶段的计算是层层递进的。首先,整数加减法:是按一年级20以内、二年级100以内、三年级万以内的顺序。紧接着,乘除法:是按二年级表内、三年级两位数、四上三位数的顺序,最后过渡到,四下整数四则运算。到了五六年级,将整数的知识迁移到小数与分数的四则运算及负数中。本册计算教学的前期,学生已具备了1000以内加减法、表内乘除法的知识,而本册的学习只是一个知识的迁移与拓展。为后续学习多位数乘法奠定一定的基础。
三、说建议
课标思想需要转化成教材理念,教材编排又需要靠教师转化具体的教学行为。接下来提供几点教学中的建议,供大家参考。
1、研究教材,用好课程资源
2、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3、引导探索,促进合作,重视评价
4、注重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下面我以第八单元解决问题为例加以说明:
教材呈现的是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学生在二年级学习时,已经会用表内乘、除法以及加、减法解决简单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本单元提供的需要用两步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只是选材范围扩大了,提供的信息数据扩大了。此刻我们要做的就是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可结合具体内容,以学校举行运动会为教学活动主线:书本例题(教材99页)出示的是学生体操方阵,我们可改为运动会开幕式每班的学生方阵,这样运用现实资源、贴近学生生活。并在例题的教学中采取个人独立尝试、小组(或同桌)交流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收集、理解数学信息,发现、提出数学问题,进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此过程中,对于学生的阐述要给予积极鼓励,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增强信心。然后以采访运动会400米跑冠军为线索,引出教材习题101页第1题;在开运动会的过程中编发通讯稿,将教材习题第102页第6题很自然融入到全课活动主线之中。最后将教材习题102页第5题用运动会队员合影及相册为情景作为结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内容及学生实际,灵活运用现行教材和学校资源,并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进行评价,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一个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理解。新课程理念下,更提倡教师有自己的教学风格,但对教材的研读和感悟是第一步。只有品出了其中的内涵,悟出了其中的精髓,把握住了新课堂的脉搏,才能有效地实现教学的“再创造”,从而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高效!
第三篇: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材研说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材研说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研说的是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材。(课件)
一、教材内容:
关于本册教材内容,我从五个方面进行研说:(课件)识字与写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综合实践。
(一)识字与写字 本册要求会写150个字,至此累计写字量为2300个。认识200个字,至此完成小学阶段认识3000个常用汉字的识字任务。
(二)阅读 本册阅读教学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课件)共八组,分别是:第一组“走进西部”,第二组“永远的童年”,第三组“语言的艺术”,第四组“他们让我感动”,第五组“中国古典名著之旅”,第六组“走进信息世界”,第七组“作家笔下的人”,第八组“异域风情”。这八个主题共有28篇课文,精读和略读各14篇。每篇精读课例包括课文、课后问题。略读课例包括导读、课文。
(三)口语交际 本册口语交际包括八个话题:(链接)⑴策划一次与远方小朋友“手拉手”的活动;⑵说童年趣事;⑶劝说;⑷讲述一件自己感动的事;⑸演课本剧;⑹就怎样正确利用电视、网络等问题展开讨论或辩论;⑺讲人物故事;⑻聊热门话题。
(四)习作习作是建立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之上的,本册教材的习作安排了八次:⑴记实作文三次:第二组写“童年趣事”、第四组写“一件令自己感动的事”、第七组写“一个特点鲜明的人”;⑵应用文三次:第一组写信、第三组写发言稿、第六组写简单的研究报告;⑶材料作文二次:第五组缩写、第二组看图作文;(4)自由作文一次。
(五)综合实践 分“大综合”与“小综合”,“大综合”在第六组“走进信息时代”,分“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两部分;“小综合”在第三组10课后,包括搜集汉语中的熟语(歇后语、谚语,幽默故事等),公共场所看到的提示语、广告词,相声、影视剧的精彩对白等。
二、教材编排:
本册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课件)。
(一)导语 在每组课文的前面,包括本组主题简介和单元教学目标。
(二)课例 分精读课例和略读课例。在每组课文之后设“词语盘点”。其中“读读写写”的词语,是由会写的字组成的,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的词语,只要求认记,不要求书写。一些课文的后面还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共安排了五次“资料袋”(分别在2、6、18、19、20课后面),两次“阅读链接”(在3、26课后面)。
(三)回顾与拓展 包含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课外书屋三部分。“课外书屋”栏目有时是成语故事、趣味语文和展示台。
(四)交际与习作
教材的最后还编排了9篇选读课文,并附两个生字表。
三、教材特点:
1、加强目标意识,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学习目标。
2、教材内容在丰富人文内涵、拓宽题材体裁方面,继续作出努力;在发挥语文教科书育人功能方面,进一步加强。
3、专题设置更加灵活,编排形式在继承中又有发展。
4、导学和练习系统地设计,更好地发挥导学、导练的功能。
5、顺应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口语交际•习作”的类型发生一定的变化。
6、在“综合性学习”中,指导学生设计和开展语文学习活动,引导探索和研究的过程,提高语文综合运用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识字与写字教学:
1.本册识字200个,写字150个。课标要求,高年段学生已具备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教学时应更加放手。
2.用硬笔书写正楷,行款整齐,有一定的写字速度,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3.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二)阅读教学:
1、继续加强阅读基本功的训练。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训练既要提高理解水平,又要提高默读速度,课标要求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3)培养学生的浏览能力,“初步具备根据需要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4)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体会表达效果。(了解—理解—体会效果)
(6)养成积累的习惯。
2、发现语言规律,学习表达方法。
(1)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通过课后思考题,引导学生理解内容,领会表达方法。
(2)在课文中发现语言表达的特点。①体会观察细致和表达生动②体会用词的准确③体会借物喻人的写法④体会表达的丰富内涵⑤体会怎样把内容写具体⑥寄情于物的写法
3、把握每个单元丰富的人文内涵,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落到实处。
(三)习作(写话—写下见闻、感受—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1、进一步明确小学生作文的性质。
小学生作文的性质是练笔,是习作,不是创作,要求不可过高。
2.作文指导从内容入手,作文讲评重在激励。
3、培养观察、思维、表达三种能力。
4.加强平时练笔的指导。
(四)口语交际教学:
1、激发兴趣,引起学生交流的欲望。
2.要创设特定的情境。
3..体现双向互动。
4、不断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五)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要提高学生策划、规划自己学习的能力,用多种途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
五、教学策略:
(一)识字与写字教学:
高年段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因此教学要更加放手。教材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以外的其他部分,一律不再注音,学生在阅读中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自己查字典解决。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快速浏览,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的意思,以便在手边没有字典、词典的情况下,不妨碍阅读。
1.识字(1)课内识字(2)课外识字
2.本册写字随课堂教学完成。指导学生把字写端正、美观。课堂指导,课下练习。
(二)阅读教学:
1、高年段的朗读要求,不仅要做到正确、流利,而且要做到有感情。进行阅读教学,一定要多读少讲,让学生主要通过自主的入境入情的朗读,读懂课文,有所感悟;要做到读有要求,读有层次,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悟情传情,培养语感。读的指导,应该引导学生进入到文章的情境之中,在读中体味、感悟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读的指导,要从整体入手,指导学生在把握全文情感基调及其变化的基础上,根据个人的情感体验,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高年级的默读训练既要提高理解水平,又要提高默读速度。教师在教学时,应该为学生留有充裕的默读时间,并提示相应的方法,引导学生按照要求认真思考,在默读之后要检查学习效果。
2、(1)通过课后的思考练习题,引导学生理解内容,领会表达方法。在课文中发现语言表达的特点。
(2)在“交流平台”中总结某些规律性的东西。
3、要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设计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过程与方法策略。
(三)口语交际教学:
1、要激发兴趣,引起学生交流的欲望。
2、要创设特定的情境。创设情境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是情境的创设要真实、有意义,体现学生实际交际的需要,让学生了解在不同的场合、针对不同的对象,围绕不同的目的,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二是考虑到儿童的年龄特点,情境的创设还要注意趣味性,要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交际欲望。三是要创设多个情境,在逐渐深入的互动中,体现交际的内容由比较简单、表面,到交际得比较丰富、深入的训练过程。要体现双向互动。
(四)习作教学:
1、作文指导从内容入手,作文讲评重在激励。
作文指导,一定要从内容入手,首先解决写什么的问题,打开思路,使人人都找到想写、要写的内容。开始宜“放”,使学生感到想写的内容很多,教师指导学生从中选择最恰当的内容来写。至于怎么写的问题,在打开思路、选择要写的内容的过程中渗透,在写作中、在交流草稿的过程中指导,指导的内容不外乎习作目的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具体,顺序是否清楚,选词用语是否合适,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等几个方面。习作讲评重在激励。讲评的时候,要概括全班此次作文的优点与成绩,使每个学生通过讲评看到成绩与进步,享受习作成功的快乐,更真切地懂得应当怎样写,激起对下一次习作的渴望。
2、加强平时练笔的指导。
一方面,把练笔辐射到阅读课上,经常写写感受、启示,仿写句、段,续写结尾……自自然然地体现从读学写,读写结合。另一方面,把练笔延伸到日常生活中。根据生活需要练笔。应帮助孩子认识到习作是学习、生活的需要,是倾诉、表达的需要。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所做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教师要引导、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在服务生活的同时,提高读写能力。
(五)综合性学习:
本册综合性学习活动一“信息传递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从古至今信息传递的方式发生的变化,活动可以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充分利用阅读材料中的《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神奇的电脑魔术师》《网上呼救》等文章,了解从古代到现代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和不同;另一方面通过自己搜集资料、调查访问、亲身操作。
综合性学习活动二“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重点在于让学生学会怎样写研究报告,因此活动的开展定位于解决学生在读写中可能(或应该)遇到的问题。教材提出的4项活动建议中,暗含了“怎样写研究报告”的方法:
第一步:确定话题;
第二步:获取资料;
第三步:分析材料,形成观点;
第四步:依照样本,撰写报告。
六、教材的整合
第四篇:利用知识树说教材(五年级上册)
利用知识树说教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通辽市教研室石淑慧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编写的。在保持低中年级教材特色的基础上,本册教材从选文到练习设计,从编排结构到呈现方式,又有一些改进。为了更好的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更好地使用教材,现就本册教材的基本结构、教材的主要编写特点、教学目标、教材内容与教学建议做一简单的梳理。下面我就以知识树的形式从以下四方面对本册教材进行说明。
一、课标要求
按照课程标准的总体设计思路,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阶段目标设计,课程目标依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各个年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后才能达到总目标。
五年级上册属于第三学段,课标对这个学段的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有如下要求:有较强的独立识字的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2500个左右会写,书写汉字正确美观并有一定的速度;学习浏览,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能够文从字顺地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习作要有一定的速度并主动修改自己的习作;具有最基本的口语交际能力,学会倾听学会表达,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学会从不同的渠道搜集、整理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根据课标要求,我将三个学段在这几方面的要求进行了对比。请看图表。(解说略)
二、编排特点
本册书的编排分别从教材结构、教材特点、教学目标、教学中应当注意的问题这四个方面进行编排的(解说文字如图)。
本册共有课文28篇,其中精读课文14篇,略读课文14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总共36篇。这些课文从精读、略读到选读,按三个层次编排,体现了逐步放手培养阅读能力的设计思路。
教材的结构如图所示,是由目录、八个单元、选读课文、生字表1和生字表2组成的。
这八个单元依次是:我爱阅读,月是故乡明,学习说明性文章,生活的启示,遨游汉字王国,父母之爱,不忘国耻、振兴中华,走近毛泽东。其中第一单元“我爱阅读”和第五单元“遨游汉字王国”还安排有不同呈现形式的综合性学习内容,使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大部分,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每组开头导语都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和学习重点。
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篇,略读课文2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将前后课文从内容上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根据教学的需要,一些课文后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提供课文的背景材料,并丰富学生阅读。
口语交际〃习作独立成一个栏目,并在有的单元中提共多个角度供教师和学生选择。
回顾〃拓展由3个栏目组成,其中有两个固定栏目:“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另有“展示台”“成语故事”“课外书屋”各两次,“趣味语文”一次。
单元内自成系统。以第一组课例为例进行说明。本组教材以“我爱阅读”为专题进行编排,选编的课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都紧密地围绕着阅读。课例中《窃读记》和《走遍天下书为侣》是精读课文,《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和《我的长生果》是略读课文。《窃读记》生动、细致地刻画了窃读的心理和乐趣,表达对读书的热爱和渴望;《小苗与大树的对话》通过小女孩和北大著名学者对阅读的交流,使我们得到读书的有益见解;《走遍天下书为侣》则在假定和选择中,告诉我们要与书为伴,以书为侣,其乐无穷;提出善于读书,要常读常新,百读不厌,必有所获;《我的“长生果”》通过著名作家叶文玲童年时读书、作文的经历,点明了读书中吸收与倾吐的关系。本册教材将其作为一个专题,目的一是要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书的深厚情感;二是要在阅读中能够结合学习和生活实际,习得一些读书
和习作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阅读的重要意义,激起阅读的兴趣,逐步养成阅读的习惯,从而受益终生。
在“语文园地”里安排了“口语交际〃习作一”和“回顾〃拓展一”,引导学生搜集名人读书故事,与爱读书的人交流读书体会等。
三、教学建议、1.识字写字。
五年级上册的识字都随课文安排。无论是精读课文还是略读课文,都安排了会认的字。学生通过前四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独立识字的能力可以让学生运用一些识字方法自学或在小组里合作完成。老师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检查可以对多音字、难读准的生字或易混的生字作指导。(这是识字)
高年级的识字写字教学要更加放手,要有别于中年级。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中,随课堂教学完成。老师可以就难写的字、易混淆的字形作重点指导,引导学生用识字规律认记生字。在强调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可适当提高写字速度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这是写字)
2.阅读教学
本册的阅读教学,教师可以根据要求,让学生在自主读书中学习、思考,读中理解内容,体悟感情,增强语感。
词句训练是精读课文的主要内容。本册教学要继续理解词句的意思,结合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同时积累词句,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略读课文的教学,一是内容上,理解内容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大体理解内容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重点。二是方法上,教师要更加放手,要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的教学中获得的知识和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
选读课文供学生课外阅读,教学上不作统一要求。
习作教学一要强化学生的习作意识,要从培养习作兴趣入手,让学生不受文体、篇幅的限制,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二是加强习作形式的指导。本册要求的写读书笔记、读后感、梗概,这些习作形式都是首次出现,教师给学生讲清楚写这类文章的基本要求。三是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想象、阅读等方式积累素材。四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文风。五是注重习作的修改和评价,重在鼓励。
口语交际教学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要引导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学习,有话可说,有话爱说。其次是注重表达的条理性,教师要在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上、内容的丰富上和思维的清晰上给学生以指导。在口语交际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评价。
综合性学习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围绕任务拟定活动计划、确定活动方式、商量查找资料的途径等等。教师要尽量让全体学生都动起来,通过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于语法修辞知识的教学,应根据语文运用的实际需要,从所遇到的具体语言实例出发进行指导和点拨。指导与点拨的目的是为了帮
助学生更好地识字、写字、阅读与表达,形成一定语言应用能力和良好的语感,而不在于对知识系统的记忆。因此,要避免脱离实际运用,围绕相关知识的概念、定义进行“系统、完整”的讲授与操练。
四、教学评价
1.识字写字方面重点考察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要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引导学生提高书写质量。
2.阅读的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要关注其阅读兴趣与价值取向、阅读方法与习惯,也要关注其阅读面和阅读量,以及选择阅读材料的能力。本学段重点考察对文章表达顺序和基本表达方法的了解领悟。对古诗词和浅显文言文,重点考察学生的记诵积累,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
3.写作的评价,要重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习惯,鼓励表达真情实感,鼓励有创意的表达。要重视学生对作文修改的评价。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4.口语交际的评价,第三学段主要评价学生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
5.综合性学习的评价着重考察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探究精神和合作态度。要多关注学生在语文活动中提出问题、探究问题以及展示活动成果的能力。
以上是我对本册教材在课标要求、编排特点、教学建议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粗浅认识,有不当之处还请各位多多指教。
第五篇: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研说教材稿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今天,我研说的教材是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我的研说流程,包括三部分: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和学段目标,并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等四个方面具体阐述。
一年级处于第一学段,本学段的目标: 知识与技能方面: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常见的量;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了解估算。
2、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认识物体的相对位置。掌握初步的测量、识图和作图的技能。
3、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了解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数学思考方面
1、能够理解身边有关数字的信息,会用数(合适的量纲)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发展数感。
2、在讨论简单物体性质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对简单的调查数据归类。
4、会思考问题,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讨论问题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结论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问题解决方面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2、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情感态度方面
1、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现象)有好奇心,能够参与数学活动。
2、在他人帮助下,体验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
3、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同样从这四个方面做如下阐述: 知识与技能方面
1、在具体的情境中能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在对简单物体的位置关系进行探索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数学思考方面
1、经历用20以内的数描述身边事物的过程,理解数的意义,初步形成数的概念;在比较数的大小的过程中,建立初步的符号感。
2、在估计物体个数和进行估算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估算意识;通过算法
多样化,体会优化思想。
3、在认识几何体和确定位置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解决问题方面
1、能用20以内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与同伴交流。
2、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用20以内的数的加减法解决的实际问题。
3、在于同伴交流认数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合作意识。情感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产生好奇心和兴趣,初步喜欢学习数学,养成观察并提出问题的习惯。
2、在数学活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本册教学内容看课件即可。本册教材的编写体例和意图:
根据单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除小单元外,每个单元都设计了几个有密切联系的信息窗(情境图),每个信息窗又是包含有多个信息的“信息包”,其呈现形式是把这些学生感兴趣的现实活动的情境贯穿起来,编排成“情境串”或“故事串”,从而引出一系列相对独立而又有着一定的逻辑联系的问题,形成了“问题串”。通过你说我讲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卡通问号的提出问题、问题口袋的解决问题、自主练习的训练完成每节课教学,我学会了吗?栏目,利用数学游戏、情境图呈现、实践和操作活动等形式,让学生了解自己对本单元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做出自我评价。丰收园栏目让学生初步的从四维目标的达成上全面评价自己,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自我反思的能力。综
合练习的设计,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数学练习活动中将复习与整理得到具体落实。
本册教材有以下几个特点:
1、选取的素材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生动有趣。
例如,认识学生自己的素材—— “我换牙了”; 反映学校生活的素材——“快乐的校园”、“小小运动会” ;认识大自然的素材—— “海底世界”、“海鸥回来了”;反映家庭生活的素材 ——“妈妈的小帮手”; 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和游戏——“谁的手儿巧”、”有趣的游戏”;童话故事素材——“走进花果山”。
2、密切主题素材之间的联系,构成情景串;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形成“问题串”。
3、构建开放的、具有一定思维跨度的“板块”编排方式,为教与学留有尽可能大的思维空间。
4、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和初步的应用意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教材设计了“卡通问号”。把问号设计成卡通人的形象,以“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来引导学生。此外,为了保护学生提出问题的积极性,教材还设计了“问题口袋”,把不属于本节课解决的问题或难度较大、本节课解决不了的问题存入其中。在“自主练习”板块中,除有一定的基本练习外,还设计了许多“综合信息图”,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此外,教材还设立了“你知道吗”、“聪明小屋”等小栏目,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信息量,增长学生的智慧。
5、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个性发展。
6、注重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我对教材的原结构做了以下调整(整合):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结构特点,在教学时可以打乱教材顺序。把分类与比较,认识图形两部分知识放在第一模块教学,因为它们的学习都依赖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也便于实践,三、五单元是本套教材的重点,第三单元是10以内数的加减法,第五单元是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两者之间层层递进,因此,可以将这两个单元放在一个模块进行教学
与人教版教材比较,增加的内容有统计;后移的内容有认识钟表。知识和技能的立体式整合
1、纵向整合
2、横向整合
三、说建议: 教学建议
1、充分利用信息窗,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在教学中,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窗的作用,让学生从中提取可以利用的数学信息,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比如海底世界——数数,教材呈现的是学生感兴趣的海底世界的情景图。首先让学生观察情境图,并提问: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他们有几个呢?这个时候,学生就会迫不及待的去数数了,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也会学得很投入。
2、突出实践性,加强亲身体验。比如学习了妈妈的小帮手——分类与比较后,可以布置回家帮妈妈整理衣柜的作业,再比如学习了第四单元谁的手儿巧——认识图形,可以让学生利用学校、教室、家庭住房等周围环境亲自找一找,我们的身边哪里有这样的图形,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就在我
们的身边。
3、鼓励算法多样化,优化计算方法。“鼓励算法多样化”是数学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
4、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活是学习数学的大课堂,是探索问题的广阔空间,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
评价建议
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根据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评价建议,谈一下我的评价建议。
1、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教师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不仅可以发挥学生的潜能,同时也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情绪进行着调控。
学期一开始,我为每位学生准备了一个成长记录袋,记录袋中收录反应学习进步的重要资料。建立数学成长记录可以使学生感受自己的不断成长与进步。
2、考察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3、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
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要注意考察学生能否在教师指导下,从情境图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否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并能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
4、评价方式要多样化。
评价方式应尽快实现多样化。比如课堂观察、作业分析、课后访谈等。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及时捕捉课堂生成资源。
课堂是一个不断生成的教学,它更多地关注课堂生成的新情景、新内容、新方法、新过程,更多关注学生在课堂中个性化的生命活动。它不仅要看教师“教”的怎样,更要看学生“学”得怎样,甚至要从学生如何学这个基点来看教师是怎样教的。
2、巧用课堂错误资源。
每个学生都有分析、解决问题和创造的潜能,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把自己当成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的本能。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而学生犯错的过程就是一种尝试和创新的过程。课堂是学生出错的地方,出错是学生的权力。
3、挖掘生活中的教学资源。
一、学生日常游戏中的教学资源
二、校园生活中的教学资源
三、家庭生活中的教学资源
四、社会生活中的教学资源
4、开发数学文化资源。
经常给学生讲一些趣味数学、数学史和数学家的故事等,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益。
以上就是我研说教材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