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特岗考试_小学教育学_教育心理学大纲

时间:2019-05-12 18:16: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云南特岗考试_小学教育学_教育心理学大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云南特岗考试_小学教育学_教育心理学大纲》。

第一篇:云南特岗考试_小学教育学_教育心理学大纲

教育心理学

教育学(小学、幼儿园教育岗位)

一、教育

(一)教育的功能:1.教育的社会功能;2.教育对人的发展功能。

(二)教育的广义与狭义的概念。

(三)现代教育的基本特点:1.生产性;2.民主性;3.革新性。

(四)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指导方针:1.贯彻“三个方面”;2.实施“科教兴国”;3.推进素质教育。

(五)小学教育的基础地位和基本特征。

二、学校

(一)现代学制的构成:1.纵向——学校级别;2.横向——学校类型。

(二)我国现行学制的结构。

(三)学校文化:1.概念;2.形成;3.分类。

(四)学校管理:1.学校管理的三个基本因素;2.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沟通;3.沟通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4.沟通的形式;5.沟通的障碍;6.克服沟通障碍的方法;7.我国小学管理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五)家庭教育:1.家庭关系及其教育的类型;2.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3.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

(六)社会教育:1.影响小学生发展的社会因素;2.社会教育的主要任务;3.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的主要途径。

三、学生与教师

(一)几种儿童发展观:1.遗传决定论的主张及对其的批判;2.环境决定论的主张及对其的评析;3.辐合论的主张及对其的评析;4.正确的儿童发展观的主要论点。

(二)儿童发展的普遍特点:1.顺序性;2.不平衡性;3.阶段性;4.个别差异性;5.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

(三)教育的科学性与儿童的健康发展:1.教育目标;2.成熟的基础;3.整体与个体;4.儿童的主体性。

(四)新课程改革对学生发展目标的新界定:1.终身发展——主导价值;2.全面发展——基础教育的追求目标;3.个性化发展——新发展观的内在含义。

(五)新课程改革对学校学习环境提出新要求:1.对学习内容重新规划;2.强调学校学习与社会环境相联系;3.对教学方式进行更新。

(六)教师的社会作用。

(七)教师劳动的特点。

(八)教师必备的素质:1.文化素质;2.教育素质;3.职业道德素质。

(九)新课程改革下教师的学生观:1.独立自主的人;2.有无限的创造潜能;3.完整和有差异的人。

(十)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和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四、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与教育目标、教育方针的区别与联系:1.教育目的与教育目标的区别与联系;2.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区别与联系。

(二)教育目的的功能:1.导向功能;2.调控功能;3.评价功能。

(三)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内涵:1.指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2.指克服发展的片面性,实现个性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四)我国现行教育目的的表述。

五、教育的组成部分

(一)小学德育的任务、主要内容、途径和方法:1.《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对任务的规定; 1

教育心理学

2.小学德育的主要内容;3.小学德育实施的途径;4.小学德育实施的方法。

(二)小学智育的任务与内容:1.传授知识;2.发展技能;3.培养自主性和创造性。

(三)小学体育的任务和小学生卫生工作的主要内容。

(四)小学美育的任务和类型。

六、课程

(一)课程的基本结构。

(二)课程实施中的关键问题:1.认真落实课程计划;2.面向全体学生;3.保证不同的学习方式。

七、教学

(一)教学的主要任务。

(二)教学活动的本质:1.是学生的认识;2.是间接的认识;3.具有领导的认识。

(三)教学模式:1.概念;2.种类。

(四)教学原则:1.概念;2.常用教学原则体系。

(五)班级授课制:1.主要特征;2.优越性;3.局限性。

(六)其它几种教学组织形式:1.分层教学;2.小组合作学习;3.小班教学。

(七)常用的教学方法:1.讲授法;2.谈话法;3.讨论法;4.实验法;5.实习作业法;6.练习法;7.参观法。

(八)发现学习法与探究研讨法。

(九)备课与上课:1.备课应做的主要工作;2.好课的标准。

八、课外活动

(一)课外活动的特点。

(二)课外活动设计的主要原则。

九、班主任与少先队工作

(一)班主任的职能作用。

(二)班集体的主要特征和良好班集体的功能。

(三)班主任的具体职能。

(四)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1.了解和研究学生;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的要求及方法;3.做好优秀生与后进生的教育工作;4.营造班级环境;5.协调各方面教育力量。

(五)少先队活动的基本内容和形式。

十、教育测验与评价

(一)教育测验:1.测量、测验、考试及评价的概念;2.测验的功能;3.良好测验的标准。

(二)教育评价:1.类型;2.内容。

(三)教育研究方法:1.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骤;2.选好课题的标准;3.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4.教育研究报告的写法。

十一、教育法

(一)我国教育法制建设的现状。

(二)教师的法律地位及权利义务。

(三)学生的法律地位及权利义务。

(四)学校事故及其法律责任承担:1.无过错的事故及其法律责任承担;2.有一定过失的事故及其法律责任承担;3.管理失当的事故及其法律责任承担;4.直接造成的事故及其法律责任承担;5.明知而违规的事故及其法律责任承担;6.组织校外活动的事故及其法律责任承担;7.无法人资格的事故及其法律责任承担。

教育心理学

小学教育心理学(小学、幼儿园教育岗位)

一、学习的基本理论

(一)学习的概念:1.广义的学习概念及其理解;2.狭义的学习概念;3.学生学习的特点。

(二)学习种类的了解:1.加涅的学习分类;2.布卢姆的学习分类;3.奥苏伯尔德学习分类。

(三)发展的基本理论:1.身心发展的概念;2.心理发展的动力;3.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四)学习与身心发展:1.学习可促进个体的身心发展;2.个体的身心发展为学生提供可能。

二、学习动机

(一)学习动机的概念:1.动机的含义;2.构成动机的基本因素;3.动机的主要功能;4.学习动机的含义;5.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6.学习动机的功能。

(二)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1.激发与维持外来动机的措施;2.激发与维持内在动机的措施。

三、知识的学习

(一)知识的理解:1.理解的含义;2.理解在知识学习中的作用;3.理解发展的特点;4.提高小学生的理解水平。

(二)知识的巩固:1.获取知识的表征模式;2.遗忘的规律;3.促进小学生知识巩固的策略。

(三)小学生知识的转化:1.陈述性知识的含义;2.陈述性知识的获得的含义;3.促进陈述性知识获得策略;4.程序性知识的含义;5.程序性知识获得的含义;6.促进陈述性知识向程序化知识转化的策略。

(四)知识的应用:1.知识应用的含义及对小学生发展的意义;2.知识应用的形式;3.知识应用的过程;4.引导小学生应用知识。

四、技能的掌握

(一)技能的基本知识:1.技能的概念;2.技能的特点;3.技能的种类。

(二)认知技能的学习:1.认知技能的学习过程;2.促进认知技能形成和提高的方法;

(三)动作技能的学习:1.动作技能学习的过程及特征;2.练习曲线;3.促进动作技能的形成。

五、学习迁移

(一)学习迁移的概念及作用:1.学习迁移的含义;2.迁移的作用。

(二)学习迁移的种类:1.根据迁移效果分类;2.根据迁移发生的方式分类;3.根据迁移的方向分类。

(三)小学教学中促进学习迁移。

六、学习策略

(一)学习策略的基本知识:1.学习策略的概念;2.学习策略的种类。

(二)常用的学习策略:1.认知策略;2.复习策略;3.阅读策略;4.问题解决的策略;5.元认知策略。

(三)学习策略的培养与训练:1.影响学生学习策略掌握的因素;2.记忆策略的培养与训练;3.阅读策略的培养与训练;4.问题解决策略的培养与训练;5.元认知策略的培养与训练。

七、创新教育心理

(一)对创新与创造的认识:1.理解创造;2.创造的特征;3.理解创新;4.创新与创造的关系。

(二)对创造力或创新能力的认识:1.理解创造力;2.创造力的特征。

(三)创新思维:1.创新思维的含义;2.创新思维的特征;3.创新思维与常规思维的区别。

(四)想象:1.想象的含义;2.想象在创新中的作用。

(五)联想:1.联想的本质;2.联想在创新中的作用。

(六)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1.发散思维的含义;2.发散思维的特征;3.集中思维的含义;4.集中思维的主要特征;5.集中思维与发散思维的区别。

教育心理学

(七)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1.逻辑思维的含义;2.非逻辑思维的含义;3.非逻辑思维的特点;4.非逻辑思维的种类。

(八)小学生创新心理的发展:1.小学生创新类型的发展;2.小学生创新心理过程的发展。

(九)小学生创新心理的培养:1.创新人才的心理素质结构;2.培养小学生创新心理的教育条件。

八、品德心理

(一)品德心理的基本知识:1.品德的涵义;2.品德与道德的关系;3.品德的心理结构;4.品德形成的过程;5.影响品德形成的因素。

(二)小学生道德认识发展与教育:1.小学生道德认识的涵义;2.小学生道德认识发展的特点;3.引导小学生正确掌握道德观念;4.培养小学生的道德信念;5.培养小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

(三)小学生道德情感发展与教育:1.小学生道德情感的涵义;2.小学生道德情感发展的特点;3.提高小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4.丰富学生的道德观念,使它与各种情感体验连接起来;5.充分发挥文艺作品与事例的感染作用,扩大他们道德实践的间接经验与情感内容;6.在具体情感的基础上讲明道德要求的概念与观点;7.调节与消除学生的不良情绪;8.移情能力的培养。

(四)小学生道德意志发展与教育:1.小学生道德意志的涵义;2.小学生道德意志发展的特点;3.使学生获得道德意志的概念和榜样,产生意志锻炼的愿望;4.组织实践活动,使学生取得道德意志的直接经验;5.针对学生的意志类型,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6.充分发挥集体的作用。

(五)小学生道德行为发展与培养:1.小学生道德行为的涵义;2.小学生道德行为发展的特点;3.教给儿童道德行为方式;4.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5.不良行为的矫正。

九、群体心理与班级管理

(一)群体心理的基本知识:1.群体的概念与特点;2.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的含义;3.群体归属感;4.群体认同感;5.群体冒险倾向;6.群体压力;7.从众;8.社会促进与社会干扰。

(二)良好班集体的形成:1.良好班集体的特征;2.良好班集体形成的过程;3.影响良好班集体形成的因素;4.建设良好的班集体。

(三)有效的课堂管理:1.课堂管理的概念;2.课堂管理的意义;3.课堂管理理念的变化;4.课堂管理的功能;5.课堂管理的原则;6.课堂气氛;7.课堂纪律的管理。

十一、心理差异与因材施教

(一)小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差异与因材施教:1.小学生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异;2.小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3.因材施教的具体操作。

(二)小学生智力类型、认知风格的差异与因材施教:1.小学生智力类型的差异;2.小学生认知方式的差异;

(三)小学生个性差异与因材施教:1.小学生个性差异的特殊性;2.小学生人格特质———类型差异;3.小学生个性差异的测量及因材施教。

十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的基本知识:1.教学设计的概念;2.教学设计的种类;3.教学设计过程的一般模式。

(二)教学设计的基础分析:1.教学设计基础的含义;2.教学需要分析;3.教学内容分析;4.学习者分析。

(三)教学策略的制定:1.教学策略的涵义;2.教学策略的特征;3.教学策略的组合分析。

(四)教学媒体的选择和运用:1.着眼于智力因素的思考;2.着眼于非智力因素的思考;3.着眼于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思考。

教育心理学

(五)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1.客观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2.微观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

十三、小学教师心理

(一)小学教师的角色:1.教师的角色意识;2.小学教师的角色定位;3.小学教师的角色冲突对策。

(二)小学教师的威信:1.威信的概念及其作用;2.小学教师威信作用的特殊性;3.有威信的小学教师的特点。

(三)教师威信的形成:1.影响教师威信形成的客观因素;2.影响教师威信形成的主观因素。

(四)教师的心理特征:1.教师的认知特征;2.教师的情感特征;3.教师意志的特征;4.教师的能力特征;5.教师的性格特征;6.小学教师心理特征的特殊性。

(五)师生关系:1.师生关系的特点;2.良好师生关系的作用;3.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4.师生冲突。

第二篇:云南特岗考试 初中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

教育学(初中教育岗位)

一、教育与教育学

(一)教育的认识:1.教育的狭义和广义概念;2.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3.非制度化的教育概念与制度化的教育概念;4.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概念。

(二)教育的历史发展:1.教育起源的四种经典说法;2.教育历史发展的三个阶段。

(三)教育学的价值:1.反思日常教育经验;2.科学解释教育问题;3.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

二、教育功能

(一)教育功能的概述:1.教育功能的含义;2.教育功能的类型。

(二)教育的个体功能:1.教育对个体发展的正向功能;2.教育的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3.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

(三)教育的社会功能:1.教育对社会发展的正向功能;2.教育对社会发展的负向功能。

三、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的类型及其功能:1.教育目的及其基本特点;2.教育目的的基本类型;3.教育目的的功能。

(二)我国的教育目的:1.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思想与含义;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构成。

四、教育制度

(一)教育制度概述:1.教育制度的含义和特点;2.制约教育制度的社会因素;3.教育制度的历史发展。

(二)现代学校教育制度:1.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2.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3.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

(三)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1.演变;2.形态;3.改革。

五、教师与学生

(一)教师:1.教师职业的作用与地位;2.教师职业的基本特征;3.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4.现代教师的专业素质、职业角色与形象。

(二)学生:1.学生的本质特点;2.学生的社会地位和教育地位;3.学生发展的含义和一般规律。

(三)师生关系:1.师生关系在教育中的作用;2.师生关系的类型及其调节;3.理想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和良好师生关系构建的基本策略。

六、课程

(一)课程与课程理论:1.课程的含义;2.课程理论流派。

(二)课程组织:1.课程目标;2.课程内容;3.课程类型;4.课程实施;5.课程评价。

七、课堂教学

(一)教学与教学理论:1.教学及其思想的产生和发展;2.教学理论及其主要流派。

(二)课堂教学设计:1.教学设计概述;2.教学设计的程序与模式;3.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三)课堂教学策略:1.教学策略概述;2.不同类型知识的教学策略;3.几种主要的课堂教学策略及其运用。

八、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

(一)生活世界与学生生活:1.生活概述;2.生活世界;3.学生生活。

(二)学生的生活环境与心理、行为失范:1.生活环境差异导致各种适应问题;2.学生心理障碍的各种表现;3.学生失范行为的各种表现;4.学生心理障碍的各种表现;5.学生失范行为的理论解释。

(三)学校教育与学生的学校生活:1.学生对于学校的态度;2.学生生活中的重要他人及其影响;3.学校生活与学习压力。

(四)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1.什么是知识;2.什么知识最有价值;3.生活经验;4.终身学习与学会学习。

(五)回归生活世界的学校教育:1.教育回归生活的必然性与可能性;2.学校该如何做。

九、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一)班级组织:1.班级组织的概念;2.班级组织的形成;3.班级组织的结构;4.班级组织的特点;5.班级组织的功能。

(二)班级管理的内容:1.班级组织建设;2.班级制度管理;3.班级教学管理;4.班级活动管理。

(三)班主任工作:1.班主任的角色作用;2.班主任建设和管理班级组织的策略;3.班主任的自我教育。

十、学生评价

(一)学生评价概述:1.学生评价与教育评价;2.学生评价的标准;3.学生评价的类型;4.学生评价的功能。

(二)学生学业评价:1.学生认知学习的评价;2.学生技能学习的评价;3.学生情感的评价。

(三)学生品德评价:1.学生道德认知的测评;2.学生道德情感的评价;3.学生道德行为的评价。

(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1.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的意义;2.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的基本原则;3.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十一、教师的教育研究

(一)教师教育研究的意义。

(二)教师教育研究与教育行动研究:1.教师教育研究的特点;2.行动研究与教育行动研究;3.教育行动研究的过程。

(三)教师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1.如何进行调查;2.如何进行观察;3.如何进行个案研究;4.如何收集研究资料;5.如何表达研究成果。

教育心理学(初中教育岗位)

一、学习的基本知识

(一)对学习的基本认识把握:1.学习的定义;2.对学习的理解;3.学习的类别。

二、知识的学习

(一)知识学习的基本认识:1.知识的含义;2.知识的分类;3.知识的表征;4.知识学习的标准;5.知识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

(二)传统观点的知识学习:1.概念学习;2.原理学习;3.问题解决;4.问题解决教学。

三、初中生陈述性知识的学习

(一)陈述性知识学习的一般过程:1.注意与预期;2.激活原有知识;3.选择性知觉;4.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5.认知结构的改组或重建;6.根据需要提取信息。

(二)初中生陈述性知识的掌握方式:1.表征学习;2.概念学习;3.命题学习。

(三)初中陈述性知识的教学策略:1.动机激发策略;2.注意策略;3.精加工策略;4.组织者策略;5.认知结构优化策略。

四、初中生程序性知识的学习

(一)程序性知识学习的一般过程:1.陈述性知识阶段;2.转化阶段;3.自动化阶段。

(二)初中生程序性知识的掌握方式:1.模式识别学习;2.动作步骤学习。

(三)初中程序性知识的教学策略:1.课题选择与设计策略;2.示范与讲解策略;3.变式联系与比较策略;4.练习与反馈策略。

五、初中学习策略的学习

(一)学习策略的基本知识:1.学习策略的概念;2.学习策略的特点;3.学习策略的分类;4.学习策略的发展差异研究;5.掌握学习策略的意义。

(二)初中学习的认识策略:1.认识策略与学习策略;2.学习中主要的认知策略。

(三)初中学习的监控策略:1.元认知与学习策略;2.学习中的主要监控策略。

六、学习策略的学习与指导

(一)学习策略教学的原则:1.主体性原则;2.内化性原则;3.特定性原则;4.生成性原则;5.有效监控原则;6.个人效能原则。

(二)学习策略教学的条件:1.原有知识的背景;2.自我效能感;3.元认知发展水平;4.练习环境的相似与变化;5.有一套外显的可操作的技术。

(三)初中学习策略的训练模式:1.课题式教学模式;2.学科渗透式教学模式。

(四)初中学习策略的教学技术:1.注重元认知监控和调节的训练;2.有效运用教学反馈;3.提供的教学时间。

七、智力的发展与培养

(一)对智力的认识:1.理解智力的定义;2.智力包括三种能力;3.多元智力理论。

(二)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1.遗传和生理成熟;2.环境与教育。

(三)初中生智力培养与开发:1.横向思维智力开发方案;2.工具性强化训练法;3.项目学习。

八、创造力的发展与培养

(一)对创造、创造力的认识:1.创造、创造力的定义;2.创造力的结构和层次。

(二)创造力的发展:1.创造力发展的特点;2.影响创造力发展的因素;3.创造力与知识的关系;4.创造力与智力的关系;5.创造力与个性的关系;6.创造力与环境的关系。

(三)初中生创造力的培养:1.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基本原则;2.善于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教师的特征;3.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方式。

九、动作技能的学习

(一)动作技能的基本知识:1.动作技能的概念;2.动作技能的构成;3.动作技能的种类。

(二)动作技能的形成:1.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2.动作技能形成的标志。

(三)动作技能的保持与迁移:1.动作技能的保持;2.动作技能的迁移。

(四)动作技能学习的条件:1.个人内部条件;2.外界环境条件。

十、学习的迁移

(一)学习迁移的基本知识:1.学习迁移的概念;2.学习迁移的类型;3.研究学习迁移的意义与作用。

(二)促进学习迁移的条件:1.学习材料的特点;2.经验的概括程度;3.对学习情境的理解;4.学习的心理准备状态;5.认知结构的特点;6.学习策略的水平。

(三)初中教学过程促进学习迁移的方式:1.注意教学材料和内容的编排;2.改进教材呈现方式;3.加强教学方法的选择,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4.改进对学生的评价。

十一、品德的形成

(一)品德的基本知识:1.品德的含义;2.品德与社会规范;3.品德与道德;4.品德的特点。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1.品德的因素结构;2.品德的功能结构。

(三)品德形成的实质和过程:1.品德形成的实质;2.品德形成的过程。

(四)品德形成的一般条件:1.一般认知能力;2.交结需要与合作经验;3.个人原有的信念;4.社会道德环境;5.强化与惩罚。

(五)初中生良好品德的培养:1.道德认识的形成与培养;2.道德情感的形成与培养;3.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形成与培养。

十二、影响初中生学习的动机因素

(一)动机的性质:1.动机的概念;2.动机的相关概念;3.动机的类别。

(二)学习动机的认识:1.学习动机的概念;2.学习动机的分类;3.学习动机对学习过程的影响;4.学习动机对学习结果的影响。

(三)初中生学习动机的培养:1.培养学习动机的理想条件;2.培养学习动机的原则;3.内部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4.外部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十三、影响初中生学习的认知与人格因素

(一)认知发展与学习:1.认知发展的概念;2.认知发展的条件;3.个体认知发展的基本特点;4.认知发展对学习的影响。

(二)智力差异与学习:1.智力的水平与类型差异对学习的影响;2.智力差异与学校教学实践。

(三)非智力因素与学习:1.自我概念与学习;2.归因、控制点与学习;3.焦虑与学习。

十四、初中教学设计

(一)教学及教学设计的含义:1.教学的含义;2.教学过程的阶段;3.教学设计的含义;4.教学设计(问题)的组成。

(二)教学目标设计:1.教学目标的含义;2.教学目标的分类;3.教学目标的明确化;4.行为目标陈述法;5.内部过程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目标陈述法。

(三)教学方法与策略设计:1.课堂教学的一般方法;2.可供选择的教学策略;

(四)教学评价设计:1.对教学评价含义的理解;2.教学评价的作用;3.教学评价的类型;4.量化的教学评价;5.质化的教学评价。

十五、初中课堂管理

(一)课堂管理及其功能:1.对课堂管理概念的理解;2.课堂管理的功能。

(二)课堂管理的目标:1.课堂管理的根本目的;2.课堂管理的具体目标。

(三)课堂中的人际关系:1.师生关系;2.同伴关系;3.班级群体;

(四)课堂环境管理:1.课堂物理环境;2.课堂气氛;3.课堂目标结构。

(五)课堂纪律管理:1.课堂纪律的含义;2.课堂纪律的一般分类;3.课堂纪律的发展;4.维持课堂纪律的策略;5.课堂中的问题行为;6.课堂问题行为的应对策略。

十六、初中教师心理

(一)现代教学角色观:1.角色与角色期待;2.对教师的角色的期待。

(二)教师职业角色的形成:1.教师角色的认知;2.教师角色的认同。

(三)教师威信的内涵及其作用:1.教师威信的内涵;2.教师威信的作用。

(四)教师威信形成的因素:1.思想品德、知识和教育教学艺术;2.仪表、作风和习惯;3.师生平等交往。

(五)维护和发展教师威信:1.教师坦荡的胸怀、实事求是的态度;2.教师正确认识和合理使用威信;3.教师不断进取的职业精神;4.教师言行一致,做学生的楷模。

(六)教师的认知特征:1.知识结构;2.教学能力。

(七)教师的人格特征:1.职业信念;2.职业性格。

(八)教师的行为特征:1.教学行为;2.期望行为。

(九)教师的职业成长心理:1.新手型教师——专家型教师的比较;2.新手型教师——熟手型教师——专家型教师比较。

(十)从新手型教师到专家型教师的成长:1.成长的历程;2.成长的促进;3.成长的途径。

(十一)教师的职业压力与应对:1.压力的含义;2.教师的职业压力;3.职业压力的对应。

(十二)职业倦怠与干预:1.教师职业倦怠及其来源;2.教师职业倦怠的干预。

第三篇:云南特岗教师考试小学音乐教师考试大纲

云南特岗教师考试小学音乐教师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考试说明(音乐)

一、考试性质:本大纲是专门针对小学选拔合格音乐教师的招聘考试大纲。主要是为教师命题和音乐教育专业专科以上学历毕业就业的学生备考提供依据,此考纲即可作为特岗音乐教师的指导性文件,也可作为一般小学常规招聘音乐教师考试命题的指导。

二、考试目标及要求

1.理解、掌握和运用小学音乐课程的基础知识。2.理解、掌握和运用小学音乐相关的大学专科理论知识。3.理解、掌握和运用小学音乐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

三、考试范围和内容

(一)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基本乐理、基础和声、艺术概论、儿童歌歌曲创作,中国名族民间音乐,中、外音乐史。

(二)九年义务教育(2011版)

四、考查内容:1.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基本乐理、基础和声、艺术概论、中国名族民间音乐、中国音乐史与音乐鉴赏、外国音乐史与音乐鉴赏、儿童歌曲创作)

五、参考目录

六、考试说明

第二部分——模拟试题(音乐)该部分共有两卷,满分120分,第一卷是基础知识部分,满分100分,第二卷是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部分,满分20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二.选择题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4分,每题2.5 共十分)基本乐理(从每小题A、B、C、D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填入括号内,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四、问答题(本题共2题,每题5分,共10分)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第二卷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满分20分)

六、简答题(本大题共2题,每题5分,共10分)

七、论述题(本题共10分)

第四篇:2016年云南特岗教师小学音乐考试大纲

音乐 第一部分 考试说明

一、考试性质(育萃教师招考与你一路相随)本大纲是专门针对小学选拔合格音乐教师的招聘考试大纲。主要是为教师命题和音乐教育专业专科以上学历毕业就业的学生备考提供依据,此考纲既可作为招聘特岗音乐教师的指导性文件,也可作为一般小学常规性招聘音乐教师考试命题的指导。

二、考试目标与要求

1.理解、掌握和运用小学音乐课程的基础知识。

2.理解、掌握和运用与小学音乐课程相关的大学专业理论知识。3.理解、掌握与应用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

三、考试范围和内容

(一)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基本乐理,墓础和声,艺术概论,儿童歌曲创作,中华民族民间音乐,中、外音乐简史与音乐欣赏。

(二)九年义务教育(2011版)《音乐课程标准》有关小学音乐课程的内容与要求。

四、考查内容

音乐基础理论知识部分(一)基本乐理

1.了解音的产生原理、乐音与噪音、乐音的特性。掌握记谱法(简谱、五线谱)。2.掌握节奏、节拍、拍、扣子、单扣子、复拍了、混合拍子、变拍了等概念。3.掌握音乐的速度与力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和意义。

4.掌握自然音程、变化音程、协和音程与不协和音程等概念及构成的方法。5.掌握三和弦、七和弦、原位和弦与转位的构成方法。6.掌握调式、调性概念。

7.掌握移调的方法井能按指定的音程进行移调。8.掌报记谱法中各种常用记号与音乐术语。(二)基础和声

1.掌握三和弦及其转位和弦。

2.掌握 I、IV、V级三和弦及其转位和弦的连接。3.掌握属七和弦及其转位和弦的应用。4.懂得终止的类别和应用。

5.能运用适当的和弦为小学音乐教材歌曲编配伴奏。(三)艺术概论

1.懂得艺术的概念及起源。2.了解艺术的本质、特征。3.了解艺术的社会功能和价值。4.掌握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和审美心理。5.了解艺术家的生活经历与艺术创作之间的关系。(四)中华民族民间音乐

1.了解中华民族民间音乐特征及音乐的类别。

2.了解各类民间音乐.如民间歌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言乐、器乐及综合性乐种的艺术特点。

(五)中国音乐史与音乐欣赏

1.了解远占及夏商的音乐,了解这一时期的主要乐器。2.了解周秦时期的音乐及音乐的美学思想。

3.了解隋唐时期的首乐特点和主要音乐家及其音乐成就。4.了解宋元时期的音乐特点及主要音乐形式。5.了解明清时期的音乐特点及戏曲形式和代表性声腔。

6.了解传统音乐的发展与改革;了解近代说唱艺术、民族器乐的发展概况(六)外国音乐史与音乐欣赏

1.了解文艺复兴时期音乐特征及器乐发展概况。

2.了解巴洛克时期的音乐风格;了解早期意大利歌剧的产生和发展;掌握该时期的主要作曲家及其代表作品。

3.了解古典主义时期古典乐派的音乐特点;熟悉该时期的主要作曲家及其代表作品。4.了解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特点;熟悉该时期主要的作曲家及其代 表作品。

5.了解民族乐派的音乐特点、主要作曲家和代表作。6.了解20世纪的音乐特征及代表人物、音乐作品。(七)儿童歌曲创作

l.了解儿童歌曲的基本特点和常见的体裁。

2.了解儿童歌曲的旋律与歌词关系;掌握歌曲的节奏特点和调式的基本规律。3.掌握儿童歌曲创作的基本规律。

小学音乐课程教学理论与实践部分

1.理解并掌握《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性质、基本理念及课程目标。

2.理解并掌握《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内容、课程设计思路及评价方式、方法。

3.了解当代著名的音乐教育体系。

4.熟悉小学音乐教材,结合课标理念,采用有效的音乐教学策略进行教学设计。5.能够结合教育理论和课程标准要求分析音乐教学案例。

五、参考书目

1.李重光著:《基本乐理》,人民音乐出版社。

2.伊·杜波夫斯基、斯·叶甫谢耶夫、伊·斯波索宾等合著:《和声学》,人民音乐出版社。

3.周耀群著:《西方音乐简史》,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4.陈应时、陈聆群主编:《中国音乐简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5.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编:《义务教育音乐课(2011年版)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六、考试说明

1.《小学音乐教师考试大纲》中两个部分的考试内容,是小学音乐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基础理论与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也是参加云南省招聘特岗小学音乐教师考试的必考内容。2.通过对参考学生专业基础理论与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考试,作为鉴定考生是否具有小学音乐教师素养的依据。

3.大纲对每门课程都提出了具体要求,写明了要求掌握的程度,考生可根据大纲的内容和要求,结合参考书进行重点全面的复习、备考。

4.小学音乐教师除必须具备的专业基础理论与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以外,还应具备较强的基本功技能,如钢琴、手风琴的演奏及即兴伴奏技能声乐、舞蹈、合唱指挥等技能。

第五篇:2018年云南特岗教师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

2018年云南特岗教师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1)

一、单选题

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情境中()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A.德育与智育 B.知识与技能 C.动机与迁移 D.学习与教学

2、目前研究男女智力的性别差异的基本结论之一是()A.男优于女 B.女优于男

C.男女智力水平大致相等,但男性智力分布的离散程度大于女性 D.男女智力在有的年龄相等,有的年龄则不相等

3、学生在字词学习的初期,经常出现错别字,对生字掌握不准确,这是一种刺激()的表现。

A.条件作用获得 B.条件作用消退 C.刺激泛化 D.刺激分化

4、学生在得知自己的考试成绩之后,往往喜欢解释自己取得成功或遭受失败的原因,我们称这种现象为()

A.自我效能感 B.结果效能感 C.归因 D.自我安慰

5、两种任务在学习过程,学习材料,学习目标等方面具有的共同成分越多,迁移效果越明显,这表明何种因素起主要作用。()A.相似性 B.概括经验 C.学习策略 D.心向

6、在背诵一篇短文时,一般两端的内容记得快而牢,中间的内容难记且易遗忘,这种现象的解释是()。

A.痕迹衰退说 B.干扰说 C.同化说 D.动机说

7、根据遗忘的干扰说,当学生学习一系列的词汇后立即对其测验,测验结果通常会出现()

A.只有开头几个词汇记忆较好 B.所有词汇都没记住 C.开头和最后几个词汇记忆较好,中间的词汇容易遗忘D.只有最后几个词汇被记住

8、“见者易,学者难”这句话强调的是下列哪项对操作技能学习的重要性()A.言语指导 B.示范 C.练习D.反馈

9、学生在几何课上学会用圆规画圆,这种学习属于()

A.操作技能学习B.概念学习C.言语信息 D.辨别学习

10、以下属于认知策略的是()

A.在阅读困难或不熟的材料时放慢速度 B.对每一天的活动都列出一张活动顺序表

C.将所学的知识再用实验证明、写成报告、做出总结 D.意识到不理解课文的某一部分时,退回去读困难的段落

11、小红在阅读课文时,对其中重要内容作划线标记,运用的是学习的()A.组织策略 B.复述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精加工策略

12、在哪个阶段,学生的伦理道德开始形成但又具有两极分化的特点?()A.学前阶段 B.小学阶段 C.初中阶段 D.高中阶段

13、在哪个阶段,学生的伦理道德开始形成但又具有两极分化的特点?()A.学前阶段 B.小学阶段 C.初中阶段 D.高中阶段

14、学生李亦看到自己的朋友体育课不守纪律,随便离开操场却没有遇到麻烦,于是他下次也参加进去。朋友行为对他产生了影响。这种学习属于()A.直接学习B.替代学习C.亲历学习D.试误学习

15、一个学生过分害怕猫,通过让他看猫的照片,谈论猫,远看猫到近看猫、摸猫、抱猫,消除对猫的惧怕反应,这是行为训练的()

A.全身松驰训练 B.系统脱敏法 C.行为塑造法 D.肯定性训练

16、在应用知识的具体情境中进行知识教学的策略是()A.发现学习B.掌握学习C.情境教学 D.合作学习

17、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则称之为()

A.群体气氛 B.群体规范 C.群体凝聚力 D.人际关系

18、班主任采取通过全班同学讨论协商建立行为准则并约束行为的方式来实现课堂管理。这种管理利用的是()

A.群体凝聚力 B.群体规范 C.课堂气氛 D.从众

19、一个测验答对或通过该项目的人数百分比是()

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

20、对一个插班的新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教师就同一内容连续讲了10遍,学生还没有掌握好。若要改变这种教学状况,此时教师最需要反思的是自身的()A.表达能力 B.知识水平C.诊断学生学习困难的意识 D.组织能力

二、填空题

1、智力的差异包括智力的个体差异和________。

2、早期的迁移理论主要有形式训练说、________、经验类化说和关系转换说。

3、个人应用一系列的________,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________的过程是问题解决。

4、根据作用于学生感觉器官的不同,教学媒体一般可分为三类:多媒体、视觉媒介和________。

5、对于道德行为表现和情感领域的成就,最常见的评价手段是______的评价手段。

三、简答题

1、简述布鲁纳的认知结构理论及教育意义。

2、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3、简述学习动机与学习的关系。

4、结合教学实际,试述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

5、简答或论述: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

四、论述题

1、论述: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五、案例分析题

1、[案例]某校几名同学以“我市文化市场的现状及其调控”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研究小组在确定了要访谈的报社主编以后,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兴奋。课外活动时,课题小组的成员兴高采烈的去采访那位相当有成就的诗人主编。可是,当同学们来到报社传达室,门卫却认为他们是“瞎捣乱”,拒之门外。最后,同学们只好败兴而归,非常委屈的说:“白跑了一趟!门卫不让进,说„瞎捣乱‟。” 问题:作为老师的你应该如何帮助学生去解决呢?并说明理由。

参考解答

一、单选题

1、【育萃专家解析】D。学习与教学,即学与教。

2、【育萃专家解析】C。男女智力水平大致相等,但男性智力分布的离散程度大于女性。

3、【育萃专家解析】C。对相似的刺激以同样的方式作出反应,使反应不精确,不准确。

4、【育萃专家解析】C。

5、【育萃专家解析】A。

6、【育萃专家解析】B。干扰,中间的受双重抑制干扰。

7、【育萃专家解析】C。这是因为中间的受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双重影响。

8、【育萃专家解析】C。

9、【育萃专家解析】A。

10、【育萃专家解析】C。其中A和D是元认知监控策略,B是资源管理策略。

11、【育萃专家解析】B。

12、【育萃专家解析】C。初中阶段容易出现两极分化。

13、【育萃专家解析】C。初中阶段容易出现两极分化。

14、【育萃专家解析】B。

15、【育萃专家解析】B。

16、【育萃专家解析】C。

17、【育萃专家解析】B。

18、【育萃专家解析】B。

19、【育萃专家解析】D。

20、【育萃专家解析】C。

二、填空题

1、【育萃专家解析】群体差异。

2、【育萃专家解析】共同要素说。

3、【育萃专家解析】认知操作、目标状态。

4、【育萃专家解析】听觉媒介。

5、【育萃专家解析】非测验。

三、简答题

1、【育萃专家解析】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掌握学科结构要符合四个原则: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

教育意义:布鲁纳认为学习任何一门学科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因此,教师首先应明确学生所要构建的认知结构包含哪些组成要素,并最好能画出各组成要素关系的图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应采取有效措施来帮助学生获得、转化和评价知识,使学科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使书本的“死”的知识变为学生自己的“活”的知识。

2、【育萃专家解析】

(一)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影响学习效果。学习效果也可以反作用于学习动机。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要注意:

①学生的成败感与他们的自我标准有关,老师应注意这种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

②课题难度要适当,经过努力就可以完成,否则,若不能正确完成,学生就会丧失信心,产生失败感;

③课题应由易到难呈现,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感;

④在某一课题失败时,可先完成相关基础课题,使学生下次在原来失败的课题上获得成功感。

(二)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

利用直接发生途径,主要应考虑的就是如何使学生原有的学习需要得到满足。认知内驱力是最稳定、最重要的学习动机。

从间接转化途径考虑,主要应通过各种活动、提供各种机会,满足学生其他方面的需求和爱好。

3、【育萃专家解析】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是相互作用的。一方面,学习动机影响学习效果。一般来说,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是一致的。动机水平增加,学习效果也会提高。但是动机水平也并不是越高越好,动机水平超过一定限度,学习效果反而会降低。同时还发现,最佳的动机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另一方面,学习效果也影响学习动机。此外,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不是直接的,与很多因素有关。因此教师一方面有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另一方面还要采取其它措施来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4、【育萃专家解析】

(1)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一般来说,模象直观效果优于实物直观,要先用模象直观,突出事物本质后,再用实物直观来调动学生兴趣。(2)加强词与形象的配合。

(3)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要运用强度律、差异律、活动律、组合律等等来进行教学。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前,让学生明确观察目的;观察过程中,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和技巧;观察后,要及时写出观察报告。

(5)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不但要让学生看,更要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5、【育萃专家解析】

(1)深度加工材料;(2)有效运用记忆术;(3)进行组块化编码;(4)适当过度学习;(5)合理进行复习;

A.及时复习,B.分散复习,C.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

四、论述题

1、【育萃专家解析】

(一)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要想创设问题情境,首先要求教师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结构,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此外,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状态,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这样,才能创设问题情境。

(二)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难度,恰当控制学生学习动机的激起程度。

(三)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必须是明确、具体且及时的。

(四)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找出成功或失败的真正原因;另一方面,教师也应根据每个学生一贯成绩的优劣差异,从有利于今后学习的角度进行归因,哪怕这时的归因并不真实。一般而言,无论对优生还是差生,归因于主观努力的方面均是有利的。

五、案例分析题

1、【育萃专家解析】面对学生们的“碰壁”,首先应该引导学生分析“碰壁”的原因,然后鼓励学生使学生增加信心;其次指导学生重新修改采访计划。研究性学习活动,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尝试和探索的机会,如果学生只是单纯的假设了研究成功的方案时,作为教师还要让学生看到成功中的坎坷,胜利中的曲折,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在遭遇挫折时,还想方设法让他们去反思、去体味,才能让他们从失败中崛起,从挫折中起飞。

下载云南特岗考试_小学教育学_教育心理学大纲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云南特岗考试_小学教育学_教育心理学大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8年云南特岗教师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

    2018年云南特岗教师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 一、单选题 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情境中( )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A.德育与智育 B.知识与技能 C.动机与迁移 D.学习与教学 2、......

    2018年云南特岗教师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

    2018年云南特岗教师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 一、单选题 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情境中( )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A.德育与智育 B.知识与技能 C.动机与迁移 D.学习与教学 2、......

    云南特岗教师考试中学音乐教师考试大纲

    云南特岗教师考试中学音乐教师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考试说明(音乐) 一、考试性质:主要是为教师命题和音乐教育专业本科以上学历毕业就业的学生备考提供依据。 二、考查内容:1......

    2016年云南特岗教师学前教育考试大纲

    学前教育 第一部分 考试说明 一、考试性质(育萃教师招考与你一路相随) 本大纲是专门针对学前教育机构选拔合格教师的考试大纲主要是为教师命题和考生备考提供依据。 二、考......

    2016年云南特岗教师中学语文考试大纲

    语文 第一部分 考试说明 一、考试性质(育萃教师招考与你一路相随) 为保障招聘中学语文特岗教师考试的规范有效、公平合理,依据教育部《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义务教育语......

    2018年云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

    2018年云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 一、单选题 1、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 A.教学方法 B.教师 C.学生 D.学习过程 2、按照智力测验的标准,智力超常儿童是指......

    2018年云南特岗教师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 (10)

    2018年云南特岗教师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 (10) 一、单选题 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情境中( )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A.德育与智育 B.知识与技能 C.动机与迁移 D.学习与教学 2......

    2018年云南特岗教师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 (6)

    2018年云南特岗教师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 (6) 一、单选题 1、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教育心理学形成了独立的理论体系,并注重与教育实际相结合。这一时期是教育心理学的( ) A.初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