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地理教案

时间:2019-05-12 18:12: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旅游地理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旅游地理教案》。

第一篇:中国旅游地理教案

许昌职业技术学院人文艺术教育系

授课人:马广营班

级:学

期:学期教学方案

中 国 旅 游 地 理

07旅游管理班 09-10上学期

《中国旅游地理》教案

一、课程说明

《中国旅游地理》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研究中国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是从旅游地理学的角度来研究中国各类旅游资源,研究中国发展旅游的地理环境和地理特征,研究中国旅游地理分区的理论知识和各大旅游区的景观等问题。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旅游地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中国旅游资源﹑旅游环境、各大旅游区的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旅游环境特征,以及各个旅游省(市、区)的旅游资源特征及其形成条件、旅游开发与规划的依据、旅游业发展条件、可选择的发展战略基本思路,以及主要旅游区建设等方面的知识,从而全面认识中国旅游国情,深刻理解旅游兴国、兴省(区)战略,树立为中国旅游业发展贡献力量的信念;同时,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与能力,为将来从事旅游事业打下基础。

二、教学计划(共36学时)

第一编 旅游地理概论(7学时)

第1章 年轻的综合性边缘科学-旅游地理概论(1学时)

教学内容:

旅游地理学的形成、发展和研究内容(1学时)教学重点:

中国旅游地理学的研究任务和内容 教学难点:旅游地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第2章 旅游资源(2学时)

教学内容:

一、旅游资源的概念与类别(1学时)

二、旅游资源的特点与保护(1学时)教学重点:

1、旅游资源的含义。

2、旅游资源的类别。

3、旅游资源的特点。

4、旅游资源的保护。教学难点:

1、旅游资源的含义。

2、旅游资源的保护。

第3章 旅游开发(3学时)

教学内容:

一、旅游开发的概念和意义(0.5学时)

二、旅游开发的历史发展(0.5学时)

三、旅游开发的条件(0.5学时)

四、旅游开发的原则与评价(0.5学时)

五、旅游开发类型(0.5学时)

六、旅游开发和地区开发的关系以及我国的旅游开发(0.5学时)教学重点:

1、旅游开发的概念和意义。

2、旅游开发和地区开发的关系。

3、我国的旅游开发。教学难点: 我国的旅游开发。

第4章 旅游业规划(1学时)

教学内容:

旅游业规划(1学时)教学重点: 旅游业规划 教学难点: 旅游业规划。

第二编 中国旅游地理总论(13学时)第1章 中国的自然旅游资源(5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自然旅游资源及其特点(1学时)第二节 中国旅游地理区位环境的评价(0.5学时)第三节 中国的地貌及其旅游价值(0.5学时)第四节 中国的水资源与旅游(0.5学时)第五节 我国海岸带旅游资源(0.5学时)第六节 中国的气候旅游资源(0.5学时)第七节 中国的动植物资源及旅游(0.5学时)第八节 风景名胜区和世界遗产(0.5学时)第九节 自然保护区及旅游活动(0.5学时)教学重点:

1、自然旅游资源及其特点。

2、中国的地貌及其旅游价值。

3、中国的水资源与旅游。

4、我国海岸带旅游资源。

5、中国的气候旅游资源。

6、中国的动植物资源及旅游。教学难点:

1、风景名胜区和世界遗产。

2、自然保护区及旅游活动。

第2章 中国的人文旅游资源(7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0.5学时)第二节 万里长城和旅游业(0.5学时)第三节 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0.5学时)第四节 著名的古代水利工程(0.5学时)第五节 我国的古代建筑旅游资源(0.5学时)第六节 我国的古城与城市旅游资源(0.5学时)第七节 我国的园林资源(0.5学时)

第八节 我国的古代墓葬及旅游价值(0.5学时)第九节 我国的宗教旅游资源(0.5学时)第十节 庄严的革命纪念地(0.5学时)

第十一节 我国古代文化遗存旅游资源(0.5学时)第十二节 我国的民族和民俗旅游资源(0.5学时)第十三节 中国膳食和烹饪技艺(0.5学时)第十四节 我国特种工艺品资源(0.5学时)第十五节 博物馆建设与旅游(0.5学时)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2、我国的主要人文旅游资源介绍。

第3章

交通与旅游(1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交通的发展与旅游大众化

(0.5学时)第二节

我国的交通运输与旅游

(0.5学时)教学重点及难点:

1、交通的发展与旅游大众化。2、我国的交通运输与旅游。

第三编 中国旅游地理分区(16学时)第1章 旅游地理区划(1学时)

教学内容:

一 旅游地理区划的基本概念(0.5学时)二 中国旅游地理分区(0.5学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旅游地理区划的基本概念。

2、中国旅游地理分区。

第2章 京、津、冀旅游区(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京津冀旅游区的地理环境及其评价(0.5学时)第二节

北京市及其旅游资源(0.5学时)第三节 天津旅游区(0.5学时)第四节 清东陵和清西陵(0.5学时)第五节 秦皇岛旅游区 教学重点:

1、京津冀旅游区的地理环境及其评价。

2、北京市及其旅游资源。

3、天津旅游区。

4、清东陵和清西陵。教学难点:

京津冀旅游区的地理环境及其评价。

第3章 东北旅游区(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东北旅游区的地理概况(1学时)第二节 东北旅游区的主要旅游资源(1学时)教学重点:

东北旅游区的主要旅游资源。教学难点:

东北旅游区的地理概况。

第4章 黄河中下游旅游区(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黄河中下游旅游区的地理环境(1学时)第二节 黄河中下游旅游区的历史和经济状况(0.5学时)第三节 黄河中下游旅游区的主要旅游资源(0.5学时)教学重点:

黄河中下游旅游区的主要旅游资源 教学难点:

1、黄河中下游旅游区的地理环境。

2、黄河中下游旅游区的历史和经济状况。

第5章 西北、内蒙古旅游区(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自然地理概况(1学时)第二节 区内主要旅游资源(1学时)教学重点: 区内主要旅游资源。教学难点: 自然地理概况。

第6章 长江中下游旅游区(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长江中下游旅游区的地理概况(1学时)第二节 长江中下游旅游区的旅游资源(1学时)教学重点:

长江中下游旅游区的旅游资源。教学难点:

长江中下游旅游区的地理概况。

第7章 华南旅游区(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自然地理概况(0.5学时)第二节 经济地理概况(0.5学时)第三节 区内主要旅游资源(1学时)教学重点: 区内主要旅游资源。教学难点:

1、自然地理概况。

2、经济地理概况。

第8章 西南旅游区(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自然地理概况(1学时)第二节 西南旅游区的旅游胜迹(1学时)教学重点:

西南旅游区的旅游胜迹 教学难点: 自然地理概况。

第9章 青藏旅游区(1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青藏旅游区的地理概况(0.5学时)第二节 青藏旅游区的主要旅游点(0.5学时)教学重点:

青藏旅游区的主要旅游点。教学难点:

青藏旅游区的地理概况。

附:教案部分

第一编 旅游地理概论

第1章 年轻的综合性边缘科学-旅游地理概论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旅游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及其形成和发展;

2、使学生了解中国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旅游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及其形成和发展;

2、中国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

四、教学时数:1学时

五、教学内容:

(一)旅游地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际上才对旅游进行专门的探讨,从理论的角度进行研究。20世纪30年代,美国地理学家克·麦克发表的〈娱乐活动与土地利用关系〉一文,被世界地理学界公认是第一篇关于旅游地理研究的论文。我国旅游地理学的研究起步于改革开放以后。

(二)中国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1、中国旅游资源的形成与分布规律;

2、中国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

3、中国旅游区划;

4、中国各大旅游区的区域规划。

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旅游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及其形成和发展,了解中国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七、作业:

教材第3页思考与练习第1题、第2题

第2章 旅游资源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旅游资源的含义、类别和特点;

2、使学生了解旅游资源的保护。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旅游资源的含义、类别和特点;

2、旅游资源的保护。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

四、教学时数:2学时

五、教学内容:

(一)旅游资源的含义

旅游资源是指能够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为旅游业所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事物和现象。

(二)旅游资源的类别

依据旅游资源本身的基本属性,可以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有一些学者认为旅游资源划分为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和社会旅游资源三种。也有的将旅游资源按科学属性划分为自然景观旅游资源、人文景观旅游资源和服务性旅游资源3个大类。还有,根据旅游资源管理级别分为:国家级旅游资源、省级旅游资源和市(县)级旅游资源。根据教学需要,本书采用两分法的分类系统,划分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2个大类。

(三)旅游资源的特点

1、观赏性

2、区域性

3、组合性和整体性

4、地域的固定性和不可移置性

5、时代性与季节性

6、民族性和文化性

7、开发利用的永续性和不可再生性(四)旅游资源的保护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如果旅游资源得不到有效的保护,甚至遭到破坏,那旅游业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末。我们不是专门从事保护技术研究的,但我们保护资源的意识决不能比专司环境、生态、文物等资源保护工作的同志弱,正如我们全体共产党员对党旗应当有着一样的忠诚那样。所以我们旅游工作者必须像珍惜生命一样去保护旅游资源。

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旅游资源的含义、类别和特点;了解旅游资源的保护。

七、作业:

教材第6页思考与练习第1题、第2题、第3题

第3章 旅游开发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旅游开发的概念、意义、历史发展、条件、原则与评价以及旅游开发的类型;

2、使学生了解旅游开发和地区开发的关系以及我国的旅游开发概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旅游开发的概念、意义、条件、原则与评价以及旅游开发的类型;

2、旅游开发和地区开发的关系以及我国的旅游开发概况。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

四、教学时数:3学时

五、教学内容:

(一)旅游开发的概念和意义

旅游开发是指为发挥、提高和改善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使得潜在的旅游资源优势转化成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并使旅游活动得以实现的技术经济活动。

无论多么优越的旅游资源,如果没有被开发,或者没有被利用,那么对于旅游事业的发展是没有价值的,只有经过开发才能决定旅游资源本身的价值。旅游开发是创造价值,同时也是提高其价值。

(二)旅游开发的历史发展

西方国家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先驱,被一致认为是1959年美国夏威夷州规划,从1959年开始西方国家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研究和实践可以被大致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1)旅游开发的初始阶段(20世纪30年代——50年代末)(2)旅游开发的扩展阶段(60年代——70年代初)(3)旅游开发观念转变阶段(70年代——80年代)(4)旅游开发快速发展阶段(80年代——90年代)(5)旅游开发深入发展阶段(90年代至今)我国的旅游开发工作是与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同步的。

(三)旅游开发的条件

1、立地条件

2、自然条件

3、社会条件

(四)旅游开发的原则与评价

基本原则:

1、必须符合国家和地区建设的基本方针;

2、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不要破坏自然景观和原有氛围;

3、保持历史文物和古迹的固有面貌;

4、突出民族性和地方特色;

5、防止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6、讲究经济效益,要求投资少、收效快。

旅游开发评价包括效益评价、价值评价、和条件评价。

(五)旅游开发类型

1、充分开发自然景观型;

2、充分开发人文资源性;

3、充分利用交通旅游地型;

4、充分利用知名度开发型;

5、旅游对象创造型;

(六)旅游开发和地区开发的关系

旅游开发是地区开发的一部分,旅游开发要符合地区开发的整体要求。

(七)我国的旅游开发

我国在旅游开发方面已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仍然与世界旅游强国之间存在着很大差距。

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旅游开发的概念、意义、条件、原则与评价以及旅游开发的类型;了解旅游开发和地区开发的关系以及我国的旅游开发概况。

七、作业:

教材第12页思考与练习第1题、第2题、第3题

第4章 旅游业规划

一、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旅游业规划的概念、步骤和类型;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旅游业规划的概念、步骤和类型。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

四、教学时数:1学时

五、教学内容: 旅游业规划

在旅游资源调查评价的基础上,针对旅游资源的属性、特色和旅游地的发展规律,根据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趋势,对旅游资源进行总体布局,对旅游资源进行总体布局、项目技术方案设计和具体实施。其中经济、技术是先决条件,旅游业发展与环境和旅游资源保护之间的关系是前提。

旅游业规划的步骤:

1、查明可供旅游利用的全部现有设施与潜在设施情况。

2、分析旅游市场和预测未来的旅游流向和流量,3、探讨旅游区游人需求大于游览设施时需采取的措施,4、了解国内外投资的来源和可能性;

5、探讨保护自然环境、文物古迹及社会环境的策略与措施等。

旅游业规划的分类:按其性质可分为:旅游业发展规划和旅游区(点)建设规划;按时间长短,可分为:远景规划和近期规划;按其内容详略可分为:总体规划和分项规划等。

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旅游业规划的概念、步骤和类型。

七、作业:

教材第3页思考与练习第1题、第2题

第二编 中国旅游地理总论 第1章 中国的自然旅游资源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自然旅游资源及其特点;

2、使学生熟悉中国的地貌、水、海岸带、气候、动植物等旅游资源的分布、特点及其与旅游的关系。

3、使学生了解风景名胜区、世界遗产和自然保护区的分布及其旅游价值。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自然旅游资源及其特点。

2、中国的地貌及其旅游价值。

3、中国的水资源与旅游。

4、我国海岸带旅游资源。

5、中国的气候旅游资源。

6、中国的动植物资源及旅游。

7、风景名胜区和世界遗产。

8、自然保护区及旅游活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

四、教学时数:5学时

五、教学内容:

第一节 自然旅游资源及其特点

自然旅游资源是又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组成的,如地貌、水体、气候、动植物等等。其特点:复杂性、多样性、地带性。第二节 中国旅游地理区位环境的评价

辽阔的国土和自然环境的差异,为旅游者提供了广阔的旅游空间,同时也创造了多样的旅游环境。由于交通运输的发展,我国已形成了旅游业的国际客源市场结构,即以日本为主的东亚、太平洋地区短程旅游客源市场,以美国、西欧为主的远程旅游客源市场,以俄罗斯、东欧、澳大利亚为主的中程旅游客源市场。第三节 中国的地貌及其旅游价值

自然景观中的山水名胜,不论是峰谷、洞穴,还是河湖、泉瀑,都是在特定的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受各种地质因素所控制。人文景观中的古建筑、古遗址等也往往直接或间接地与地貌条件联系在一起。因此,不论从什么角度看,地貌条件与旅游资源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具体表现在:

1、地貌条件是自然旅游资源形成的基础和前提;

2、地貌条件直接提供了种类繁多的旅游资源;

3、地貌条件影响与制约着人文旅游资源的发生发展及其地域分布规律;

4、地貌条件控制与自然景观演化的促进;

5、地貌条件能增加美感,强化意境。第四节 中国的水资源与旅游

1、气势磅礴的江河

2、星罗棋布的湖泊

3、泉及矿泉旅游资源

4、瀑布旅游资源

第五节 我国海岸带旅游资源

陆地和海洋间的分界线,即海洋水体与大陆交互作用的地带,称为海岸带。海岸带由海岸、潮间带以及水下岸坡三部分组成。狭义的海岸,系指高潮线以上到海蚀崖上缘之间的狭窄的陆上地带。根据海洋所接触的陆地形态,可将海岸概括为平原海岸与山地丘陵海岸两大类。海岸和其他的自然界事物一样,处在无休止的运动和发展之中。“沧海桑田”是中国古代人民对不断变化着的海岸所作的生动概括。

由击岸浪对海岸基岩的冲蚀,波浪携带粗碎屑物的磨蚀,海水对海岸基岩的溶蚀,以及砂砾物质在波浪作用下的搬运与沉积,促使在海岸塑造成了一系列极具观赏性的海蚀与堆积地貌:海蚀穴、海蚀崖、海蚀拱桥、海蚀柱、海滩等。

我国主要海滨旅游资源:

1、北方海滨避暑修养观赏胜地;

2、南方海滨避暑御寒娱乐胜地。

第六节 中国的气候旅游资源

1、云海:由于波动气流的作用,空气产生升降,当水汽充沛时,在波峰处因空气上升绝热冷却而形成云,在波谷处因空气绝热下沉增温而无云形成,于是出现了一列列条带状的层积云,波澜壮阔,俗称云海。云海多发生在午夜或早晨,这是因为该时山地中多形成稳定的逆温层,逆温层上下空气密度和气流速度有较大差异,故容易产生气流波动,形成云海。

2、雾与雾淞:雾是低层大气凝结现象,是由低空中极细小的水滴和冰晶组成。雾淞则是一种白色的固体凝结物,呈针状或粒状的疏松微小的冰晶或冰粒。多形成在地面物体迎风面上。根据雾淞的形状和结构,可分成晶状雾淞和粒状雾淞两类。著名的吉林“树挂”,属于晶状雾淞一类。

3、冰、雪:雪是指从空中降落到地面的固态水。当温度在冰点或冰点以下(<0℃=,水汽直接凝华呈固态,即冰晶。冰晶不断从空气中吸收水汽,形成大冰晶。大冰晶在大气中下降时,又沿途把云滴碰撞合并,形成更大的冰粒。冰粒如在较暖气层中融化,就以雨的形式下降;如不及融化,则以雪、冰雹等形式下降。

4、烟雨:俗称“毛毛雨”,是指从层积云和层云中降落下来的由大量小雨滴或极小雪花组成的降水,其降水强度不超过0.25mm/h。

5、蜃景:即海市蜃楼奇景。它有上现蜃景与下现蜃景之分。

6、佛光:佛光是由光线的衍射作用产生的。在水汽丰富的山势高峻地区,半山腰常分布有白茫茫一片云海。当人站在山上,若光线从他背后射来,由于光线的衍射作用,会在他前面的云幕上出现人影或头影,影外围绕有彩色的光环,似佛像头上的彩色光圈,故称佛光。第七节 中国的动植物资源及旅游

1、我国的植物资源:1)我国是世界上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2)我国植被的分布有着明显的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

2、我国的动物资源:1)我国的动物种类多、数量大;2)地区分布不均。

3、动植物资源与旅游活动:1)观赏性;2)奇特性;3)珍惜性;4)古老性 第八节 风景名胜区和世界遗产

凡具有观赏、文化或科学价值,自然景物、人文景物比较集中,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和范围,可供人们游览、休息或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地区。

风景名胜区与自然保护区的区别

风景名胜区与自然保护区在主要功能上有着本质区别:风景名胜区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对休闲生活的需要;自然保护区则主要是为了保护对人类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生态环境。第九节 自然保护区及旅游活动

自然界哺育了人类,而人类不合理地利用自然使森林遭砍伐、动物遭捕杀、环境遭污染、土地遭退化的破坏,许多野生动植物濒临绝灭。据统计:全世界500~1000万种生物,17~19世纪每天平均消灭一个物种,如不保护自然,物种消失的速度更快。动植物和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1872年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域在美国建立,即美国黄石国家公园,随后自然保护区在世界各国像雨后春笋般地萌生,逐步在全球形成了自然保护区网络。

自然保护区分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自然保护区是指受国家法律特殊保护的各种自然区域的总称,不仅包括自然保护区本身,而且包括国家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遗迹地等各种保护地区。狭义的自然保护区是指以保护特殊生态系统进行科学研究为主要目的而划定的自然保护区。通常说的自然保护区是指狭义的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的功能:

1、保留自然本底,它是今后在利用、改造自然中应循的途径,为人们提供评价标准以及预计人类活动将会引起的后果;

2、贮备物种,它是拯救濒危生物物种的庇护所;

3、科研、教育基地,它是研究各类生态系统的自然过程、各种生物的生态和生物学特性的重要基地,也是教育实验的场所;

4、保留自然界的美学价值,它是人类健康、灵感和创作的源泉。

中国的自然保护区1956年,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一项提案,提出了建立自然保护区的问题。同年10月林业部草拟了《天然森林伐区(自然保护区)划定草案》,并在广东省肇庆建立了我国的第一个自然保护区——鼎湖山自然保护区。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我国自然保护事业发展迅速,目前全国已经建立了将近500个自然保护区。我国自然保护区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地方级自然保护区,地方级又包括省、市、县三级自然保护区。截至2004年年底,我国有14个自然保护区列入世界自然遗产,26个自然保护区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27个自然保护区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初步形成了自然保护区网络。

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自然旅游资源及其特点;熟悉中国的地貌、水、海岸带、气候、动植物等旅游资源的分布、特点及其与旅游的关系;了解风景名胜区、世界遗产和自然保护区的分布及其旅游价值。

七、作业:

教材第58页思考与练习第1题、第3题、第3题、第4题、第6题、第8题、第9题、第11题、第12题、第13题

第2章 中国的人文旅游资源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悉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

2、使学生掌握万里长城、“丝绸之路”、著名的古代水利工程等人文旅游资源的分布、特点及其旅游价值。

3、使学生了解我国的膳食和烹饪技艺、特种工艺品资源和博物馆建设与旅游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

2、万里长城、“丝绸之路”、著名的古代水利工程等人文旅游资源的分布、特点及其旅游价值。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

四、教学时数:7学时

五、教学内容:

第一节 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

1、历史性;

2、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3、强有力的生命力;

4、活跃性。第二节 万里长城和旅游业

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北部以牧业经济为主的民族地区和长城以南以农业经济为主的民族地区的分界线。它东起鸭绿江边的丹东、西达天山之麓,经过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新疆等省、市、自治区,绵延起伏达1万余公里。

1、长城修筑历史:

历史上最先出现的长城是楚长城和齐长城。楚是战国时的大国,疆域很大,但楚怀王时,常受北方秦、韩、魏的侵犯,于是利用渑水、泚水的堤防,再接伏牛山,筑成长500km的“楚方城”;齐长城建于春秋,以防鲁、楚之入侵,沿泰山、鲁山、沂山,于小珠山入海,全长500多km。其余的秦、魏、赵、韩、燕等国都修筑了长城。有的完全是高墙,有的墙、堑、沟结合,充分利用地形、地物,在山河险要处筑寨,把孤立的据点联接起来,形成防御体系。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防北方少数民族南侵,于公元前213年,派大将蒙恬组织军队、民夫、战俘、有罪官吏近200万人,大举筑长城。将秦、赵、燕三国长城没连在一起的进行补筑,年久破坏的进行整修,对新扩疆域进行新修,形成西起临洮(甘肃岷县)经甘、宁、晋、冀、辽五省区,直到朝鲜大同江,绵延万余里的“万里长城”。汉代长城在秦长城的基础上向西延伸,曾于公元前121年、108年和102年,将长城由永登延伸到酒泉,由酒泉延伸至玉门,再由玉门延伸至罗布泊。使长城东西蜿蜒一万多公里。汉代是中国历史上修筑长城最长的朝代。

汉以后各朝代都有修长城之举,唯独唐、元两个朝代,因威鼎盛,边界远在长城以外,所以无需修筑原长城或增筑新长城。明代,是长城修筑史上的极盛时期。历数各个朝代,明长城修筑的刻间最长规模最大、质量最高、建筑也最为精美。洪武初年,为了防止元朝蒙古贵族南下骚扰,明王朝就开始修筑长城。明中叶后,东北建州女真兴起,对明朝形成新的威胁,长城的修筑更显重要。在明代统治的270余年间,长城修建贯穿始终,从未停止。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长城高大雄伟,形成中国北部东西向的坚强防线。

中国修筑长城的历史长5000余年,前后经历20多个朝代,若把各个朝代所筑长城的长度相加起来,大约有5万km以上。这是多么惊人的数字!万里长城,远不止万里!

2、长城在旅游业重的价值及重点游览地段

今天,在多民族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里,长城早已生去了它本来的军事意义,成为人们凭古吊今和欣赏自然风光的旅游胜地。座座雄关险隘,建筑雄奇壮美,古韵犹存,地势危峻险要,风光秀丽,在祖国的大地上散发着夺目的光彩。重点游览地段有:山海关、八达岭长城、居庸关长城 第三节 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

1、陆上 “丝绸之路”

早年,人们对这条东西往来的通路没有给予一个统一的固定名称。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F.von Richthofen)在他所写的《中国》一书中,首次把汉代中国和中亚南部、西部以及印度之间的丝绸贸易为主的交通路线,称作“丝绸之路”(德文作Seidenstrassen,英文作the Silk Road)。其后,德国历史学家赫尔曼(A.Herrmann)在 1910 年出版的《中国和叙利亚之间的古代丝绸之路》一书中,根据新发现的文物考古资料,进一步把丝绸之路延伸到地中海西岸和小亚细亚,确定了丝绸之路的基本内涵,即它是中国古代经由中亚通往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的陆上贸易交往的通道,因为大量的中国丝和丝织品经由此路西传,故此称作“丝绸之路”,简称“丝路”。

丝绸之路的基本走向形成于公元前后的两汉时期。历史上的丝绸之路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地理环境的变化和政治、宗教形势的演变,不断有一些新的道路被开通,也有一些道路的走向有所变化,甚至废弃。

2、海上“丝绸之路”

除了陆上丝绸之路外,从汉代开始,中国人就开通了从广东到印度去的航道。宋代以后,随着中国南方的进一步开发和经济重心的南移,从广州、泉州、杭州等地出发的海上航路日益发达,越走越远,从南洋到阿拉伯海,甚至远达非洲东海岸。人们把这些海上贸易往来的各条航线,通称之为“海上丝绸之路”。第四节 著名的古代水利工程

1、京杭大运河

在我国历史上,京杭大运河的开凿工程主要经历了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东周春秋时期。位于东南吴国的国王夫差,为了争霸中原,向北扩张势力,在公元前487年引长江水经瓜洲(今江苏省邗江县南部)北入淮河。这条联系江、淮的运河,从瓜洲到末口(今淮安附近),当时称为邗沟,长约150公里。这条运河就是京杭大运河的起源,是大运河最早的一段河道。后来,秦、汉、魏、晋和南北朝又相继延伸了河道。第二个时期是隋朝时期。公元六世纪末到七世纪初,大体在邗沟的基础上拓宽、裁直,形成大运河的中段,取名曰山阳渎。在长江以南,完成了江南运河,这是大运河的南段。第三个时期是元朝时期。元朝定都大都(今北京)后,要从江浙一带运粮到大都。但隋朝的大运河,在海河和淮河中间的一段,是以洛阳为中心向东北和东南伸展的。为了避免绕道洛阳,裁弯取直,元朝就修建了济州、会通、通惠等河,明、清两代,又对大运河中的许多河段进行了改造。

元朝开凿运河的几项重大工程完成后,便形成了今天的京杭大运河,全长1700多公里。京杭大运河利用了隋朝的南北大运河不少河段,如果从北京到杭州走运河水道,前者比后者缩短了900多公里的航程。

2、都江堰

在古代水利工程中以四川成都的都江堰最为著名。它位于玉垒山麓的岷江中。相传为战国秦蜀郡守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后代屡有扩建,至今已有2200余年。主要工程由鱼嘴分水堤、飞沙堰、宝瓶口几部分组成。鱼嘴分水堤长700m,如一弯新月伏卧江中,将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内江是人工渠道,用于引水灌溉;外江是岷江正流,用来排洪排沙。宝瓶口是凿开玉垒山麓而形成的瓶颈状缺口,长80m,宽20m,利用坚硬的岩壁束住内江,以控制进水量。由此向下辟为走马河、蒲阳河、柏条河,引水进入成都平原,既可灌溉、又可通航。飞沙堰在鱼嘴和宝瓶口中间,用竹笼装满卵石作堰,起泄洪、排沙和调节水量的作用。这些工程的互相配合,形成了科学的引水、排洪、排沙的水利系统,使川西平原千百年来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经过改建、扩建,都江堰区的灌溉面积已扩大到800万亩。渠道一带已成为风景秀丽、文物古迹众多的游览胜地,主要有伏龙观、二王庙,安澜索桥、离堆公园和玉垒山公园。

3、灵渠

灵渠,又名湘桂运河,位于广西兴安县境内。是秦始皇为了向岭南运输兵员、粮饷,命史禄率军民开凿的。

灵渠全长34km,将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联接起来,解决了水程30多km、落差32m的河道航运问题。这里渠水清澈、两岸垂柳成行、松竹苍翠,座座拱桥似彩虹横跨,亭台楼阁掩映在绿丛之中,形成淡雅清新的风格,成为游人络绎的旅游胜地。

4、坎儿井系吐鲁番地区重要的饮用水和灌溉水的来源,是天山雪水融化渗入地下后被勤劳的各族人民引至吐鲁番地区,如果没有坎儿井,吐鲁番会消失在沙漠之中,同时坎儿井是吐鲁番文明得以沿续的重要物质保障。因此,坎儿井与京杭运河、长城并列为我国著名的三项伟大工程,是不可不看的著名人文景观。吐鲁番每年接待中外游客50余万人次,坎儿井、葡萄沟是必游之地。

坎儿井由竖井、暗渠、明渠和涝坝四部分构成,长度从几公里到几十公里不等,数十条连贯成井网,长度可达上百公里。在新疆境内坎儿井总长度达4400公里,称得上“地下大运河”。坎儿井这种独特的水利工程具有很多优点:减少强烈的水分蒸发,节约水资源;深藏地下,避免地表污染,保证水质;没有阳光暴晒,水温较低,是最佳“清凉剂”;自流灌溉,不需动力。

第五节 我国的古代建筑旅游资源

1、名楼伟阁

楼阁是两层以上的屋宇建筑。楼与阁在早期是有区别的,楼指重屋,即重叠起来的房屋。阁指下部架空、底层高悬的建筑。宋以后楼与阁已无严格区别。按功能分,有观景楼、藏经楼、钟楼、鼓楼、箭楼、城楼、敌楼、戏楼、茶楼、酒楼、过街楼等。较为著名的蓟县独乐寺的观音阁,长江三大名楼的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以及蓬莱观海的蓬莱阁、青岛栈桥迥澜阁等,在楼阁建筑中,具有代表性。

2、亭、水榭和游廊

亭是周围开敞的小型点式建筑,供人驻足、观览,俗称亭子,出现在南北朝中后期。随着园林建设的发展,亭子利用也越来越广泛,种类也越来越多,造型富于变化。历史上许多亭与名人名句联系起来,如:陶然亭、爱晚亭、醉翁亭。我们学校还有风华亭、蘑菇亭。

水榭,中国古代建于水边的观景建筑。战国时建于高台之上的敞屋原被称为榭。秦汉时期的文献中多有“高台榭、美宫室”,“层台累榭”的记载。汉以后,随着高台建筑的消失,建于高台的榭就移到了花间水际,成为园林中供人休息的游观建筑了。水榭多从驳岸突出,以立柱架于水上,建筑多为单层,平面或方形或长方形,结构轻巧,四面开敞,以得取宽广的视野。临水的一面,常设座凳栏杆和弓形靠背,称为美人靠或飞来椅,供人凭栏而坐。

游廊,是带形建筑,是联系建筑物和景物的脉络,景区的导游线。具有划分空间,增加景深,便于观赏,达到步移景异的效果。因此设计廊特别注意与地形结合,最忌僵直呆板。它随形而弯,依势而曲,或蟠山腰,或穷水际,蜿蜒逶迤,富于变化。廊可分直廊、曲廊、波形廊和复廊等类型,它可将一条本来较为单调的空间,辗转于园林之中,而使游人不感乏味。著名的颐和园长廊,长728m,共273间,它北依万寿山,南临昆明湖,随湖岸曲折而曲折,穿花透树,对称地延伸在排云殿的两翼,像根彩带,把万寿山南麓的建筑联缀起来,使湖山之间的景色更加层次分明。

3、古代石拱桥遗存

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附近的卢沟桥。

第六节 我国的古城与城市旅游资源

1、我国城与都城的发展

人类进入奴隶社会,国家出现,首都就成为当时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个朝代、一段历史所发生重大的历史事件、人物活动和美丽的传说故事,都同当时首都有联系。例如河南偃师尸乡沟商城,二里头,郑州商城,安阳殷墟,西周的陕西岐山、扶风两县间的周原遗址,西安附近丰、镐遗址,春秋战国时洛阳东周城遗址,曲阜鲁故城遗址,楚纪南故城遗址,郑韩城遗址,赵邯郸故城遗址,燕下都遗址,秦阿房宫遗址,汉末央宫遗址,邺城曹魏遗址,鄂城东吴遗址,唐长安城遗址,宋东京和临安遗址,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北京遗址,等等。这些城市的研究对中国历史发展有着重要历史价值。选择历史地位高、保存好、区位条件有价值的都城进行旅游开发,并利用开发的文化载体,开展相应旅游活动是很有意义的。

古都中,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南京、杭州和安阳等古都已有较系统研究,在旅游开发中已取得很大成绩,推出了许多有特色的景点。

2、城市建设与旅游

从旅游角度看,大部分城市都有旅游开发前景和可以开展旅游活动。因为: 第一、中国大部分城市或依山傍水,或位于河、湖、海岸边,再加绿化、园林布置,以及近郊绿化带建设,都有天然之利。尽管近几年工业发展,一些城镇受到一定程度污染和绿化带受到破坏,今后如果加以治理,绿化,美化,园林化,可以改变城镇的生态环境。第二、一些城市历史悠久,保存一些古建筑、历史文物和遗迹,成为一个城市文化的一部分,只要有计划开发,会突出本城市特色。

第三、一些城市建设中,既保留有古建筑、近代建筑,又有现代建筑,形成城市景观风景线。

第四、城市都是一定地域的商业中心,都有名优特产品,都有购物一条街,有名吃名店,给旅游者提供购物、餐饮的有利条件。

第五、城镇一般是交通方便,服务设施较好,有利旅游者吃、住、行。

当前,在城市开展旅游中,不仅仅是条件具备与不具备,关键是城市管理者有没有现代意识和旅游意识问题。如果认识到旅游是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提高的结果,旅游对城市发展有着巨大推动作用的话,只要在组织社会生产中,注意和侧重旅游开发,就会把资源优势条件转化为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促进城市的整体发展。第七节 我国的园林资源

1、我国古代园林史

2、中国古代园林的特色

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园林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西方,以法国古典园林的几何形园林为代表,其特点是:整齐一律,均衡对称,为中轴线的几何格局,地毯式的花园,笔直的林荫道,规整的水池,华丽的雕像和喷泉,修剪过并具有一定造型排列成行的树木,以及壮丽的建筑物等。它是建筑在西方“唯理”美学基础上,推崇人工的几何美,反映了封建地主庄园的享乐意识,以及仪典性排场的需要。东方,以中国山水园林为代表再现自然美,并和人工美巧妙地结合起来。从而做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效果,它深受山水诗词和山水游记的艺术影响。有一些园林就是在文人、画家的直接参与下营造的,反映文人超然脱俗的感情,飘逸的风度和浮华的气质。满足文人可居、可游的要求。

1)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自然风景以山水为基础,以植被作为装点。利用山、水、植物的素材,经过人工的改造、调整、加工、剪裁而表现出一个精炼概括的自然,典型化了的自然。例如我国南方,处于亚热带季风区,温度高,降水丰富,风化与侵蚀强烈,因而花岗岩、石灰岩和砂岩地区,多形成峰林地貌,山体空灵秀丽。

2)建筑美与自然美的高度统一

在山水园林中,以山水花木做为主体,体现一派自然风光,建筑是画龙点睛之笔,二者融为一体,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在园林建筑中,虽在景点上是重要标志,但数量有限,散落在山水之间,建筑布局不追求严整、对称、均齐格局,而是因山就水,自由随宜,高低错落。

3)诗画的情趣

园林布置在于成景。景,就是诗情画意。诗,是语言艺术,画,是造型艺术,又称为空间艺术。而园林是具有诗情画意的综合性立体艺术。因此在园林建设中,时时处处在追求诗画情趣。

在造园中,“以画入园,因画成景”,是传统的艺术手法。因而每个景点,要达到“画境”,需利用框景的手法,制造一幅幅画面,如奇峰、怪石、波光、云影等。在游览路线的组织上,因为水平位移的左右周围的视点变换,或垂直位移的仰视、俯视和平视的变化,将各个景点纳入画面系统中,达到最佳的效果,获得美的感受。因此可以说,中国园林是一幅把大自然概括和升华的山水画,并又以三度空间的形式复现到人们现实生活中来。4)意境的涵蕴

意境是中国艺术创作和鉴赏方面的一个极重要的美学范畴。意,即主观的理念、感情;境,即客观的生活,景物。意境,即理念与生活,感情与景物的结合。创作者把自己的感情,理念融于客观生活、景物之中,从而是引发鉴赏者类似的情感激动和理念的联想。它注重抒写主观感受,与西方追求形象本身的逼真性有很大区别。

中国山水园林借助于山、水、花木和建筑所构成的立体画面来传达意境的信息,而且还用园名、景题、刻石、匾额、楹联等文字方式直接通过文学艺术来表达,深化意境的内涵。游人在园林中所领略的已不仅是眼睛能看到的景观,而且还有不断在头脑中闪现的“景外之景”;不仅满足了视觉感观上的美的享受,还能够获得不断的情思激发理念的联想。这就是创作者做到“寓情于景”;旅游者感到见景生情。

3、中国园林主要类型

我国园林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帝王苑囿,二是士大夫私家园林,三是寺观园林。这些园林由于营造目的和地理环境的差异,各有特点。第八节 我国的古代墓葬及旅游价值

1、我国陵墓的历史演变

1)封土

2)墓室

3)陵园建筑

2、古代陵墓在旅游中的意义

陵墓成为旅游资源的主要条件,一是环境,二是建筑,三是文物,四是历史和传说,其余大量的只是社会文化一部分,不能进入旅游的研究范围。第九节 我国的宗教旅游资源

1、宗教的一般概况

宗教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宗教文化在社会的覆盖面较为广泛,从哲学、道德、诗词,到建筑、绘画、雕塑,无不包含有宗教内容或意境。宗教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分布于全国各地的宗教建筑、雕塑、绘画、音乐等,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有些佛教石窟造像、道教宫观壁画等,更是稀世国宝,已成了名扬海内外的旅游胜地。

2、佛教

大约在两汉之际,即公元前后,佛教开始由印度传入中国,经长期传播发展,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由于传入的时间、途径、地区和民族文化、历史背景的不同,中国佛教形成了三大系,即汉地佛教(汉语系)、藏传佛教(藏语系)和云南地区南传佛教(巴利语系)。隋唐时,中国佛教达到鼎盛时期,在汉地佛教中逐渐形成了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宗、律宗、净土宗、密宗、华严宗、禅宗八个宗派。藏传佛教是中国佛教的一支,主要流行于中国藏族、蒙古族、土族、裕固族等少数民族地区。到13世纪后期,西藏上层僧侣逐渐掌握了西藏地方政权,经过不断发展,终于形成了西藏地区独特的佛教形式。并形成宁玛教(红教)、噶当派、噶举派(白教)、萨迦派(花教)、格鲁派(黄教)等许多独立派别。

3、佛教建筑 1)汉地佛教寺庙

2)藏传佛教寺庙(喇嘛庙)3)寺庙中的佛像雕塑和壁画 4)石窟艺术 5)塔

4、宗教旅游 第十节 庄严的革命纪念地 革命纪念地已经成为当今中国红色旅游的基础,红色旅游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专项旅游产品,是以革命圣地和革命纪念地为主要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2004年2月,中共中央做出了“要积极发展红色旅游”的重要指示;6月,国家旅游局颁布了《关于推进发展“红色旅游”工作意见的报告》,提出了要在全国范围内重点建设以10大“红色旅游基地”、20个“红色旅游名城”、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为主体的“红色旅游”骨干体系;

第十一节 我国古代文化遗存旅游资源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有许多说法,许多传说,许多猜想和疑问。今天的人们都期望能看到自己祖先的过去,对传说和说法找到答案。故人类遗址对于今天旅游者来讲,有较强的吸引力。

考古发现地,反映了古代人生产生活情形。像华北的仰韶文化、半坡文化、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东北的红山文化,华东的河姆渡文化等,都具有典型性。其中半坡文化经过成功的复原,再现6000年前原始时代母系氏族社会生活情形,成为西安的一个重要旅游景点。古代美丽神话传说产生地,虽无发掘文物遗址那样确凿不疑,但故事的完整性、情节的生动性和民众的认同性,只要经过合理的艺术再现,会成为重要景点。如对5000年前黄帝与伏羲的传说遗迹的开发,很有旅游价值。黄帝生于寿丘(曲阜的旧城)、黄帝与蚩尤大战于涿鹿、黄帝部落中心地轩辕台(新郑)和黄帝墓地在黄陵县桥山。通过遗迹的恢复这不仅了解中华民族形成过程、父系时代的历史发展有较正确地了解,而且对开展祭祖旅游有重要前景。

在黄帝之前,5000~6000年的父系与母系过渡时代的伏羲与女娲兄妹成亲的传说,在中华大地广为流传,全国纪念性建筑有数十处。但较有说服力的地点,应在鲁南地区。因为①邹城南凫山是伏羲、女娲风姓部落的中心,“凫”与“伏”同音,在春秋时就有纪念性庙宇,鲁僖公曾亲自修复过;②西凫山山有八个脚,对伏羲发明八卦有启示;③附近的峄山是花岗岩石蛋堆垒成500多m的孤山,在前秦时代就很有名气,是秦始皇第一个封禅山。用它说明炼石补天遗留下石块传说更有说服力,并在此时沿断裂带曾有大地震发生过,可以分析“炼石补天”就是抗灾斗争;④兄妹成亲一说时间正是6000年前左右。大理冰期后,气候转暖,海侵发生,鲁南地区低地一片汪洋,原始人在洪水中大部分遇难,因而伏羲、女娲各据东西凫山一个山头,演化成滚磨成亲之说;⑤更令人坚信的东、西凫山有规模较大的爷娘庙、老磨台遗址,并且对以后齐鲁文化形成、鲁南出现孔子、孟子和创立儒家学说有着历史的必然。前者是源头,后者是历史的继续和发展。这一遗迹的恢复,会丰富祭祖旅游的内容,强化儒家文化的地位,而且将中华民族历史向前延伸1~2千年。

此外像“三皇五帝”、夏商周三代重要历史遗迹的考古发现和遗迹的恢复,都会推动文化旅游的发展。遥远历史过去的疑迷,会对今天人们有着永恒的魅力。第十二节 我国的民族和民俗旅游资源

1、我国的民族

2、风土民情和民俗旅游

民俗,是以民众生产生活的活动为旅游资源客体,同旅游者更贴近,尤其古老民族,历史久远,特色突出,更易进到旅游范畴,成为旅游资源的一部分,受到当今旅游者的青睐。

第一、民俗是活跃的旅游资源,以她的独特形式出现在今天的旅游舞台上,成为与山水、文物古迹并驾齐驱的重要旅游产品角色。我国56个民族,以历史悠久、文化淀积深厚,风俗独特著称于世。像苗族的古歌、藏族的“格萨尔”、维吾尔族的“阿凡提”、蒙古族的“江格尔”和彝族的“阿诗玛”等传奇人物,既是本民族英雄人物的杰出代表,又是民族历史、文化和风俗的集中表现,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重要组成部分,闪耀着灿烂光彩。

第二、民俗更完整、更集中地反映地理环境和旅游景点,具有鲜明的地方性。因为一地居民群体,在长期生产与生活中,与一定地域的地形地貌(山地、丘陵、高原、平原)、水体(江、河、湖、海)、气候变化、花草树木、鸟兽鱼虫打交道,从而形成与地理环境和景观相一致的习俗,从习俗中反映环境特征。譬如汉族发源于黄河流域,是个农业民族,对一年四季农时变化的观察细致、深刻,在观念上颂赞忠、孝历史人物,因而汉族的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等,都反映一年农时劳动等的变化。再如白族的女孩最喜欢白、蓝、红三色,因为她们从周围环境中红色的茶花、蓝色的洱海碧波、白色的苍山积雪得到启示,汲取美学观念,因而多是白色头饰和上衣,红色的马夹和蓝色长裤,不仅色调搭配协调、鲜艳,而且线条优美。惠安地区女子所谓封闭的头,开放的肚皮,成为该区一大人文景观,引得人们不解,实际是同她们在海滨参加重体力劳动相适应。惠安地区男子多出海或到海外谋生,女子要参加重体力劳动,用头巾裹着头,抵挡强劲的海风,保护脸;衣服短,可自由运动,不影响上肢用力担挑沉重物体,而且上衣短,下裤宽松,与式样众多的头巾一起,很得体、美观。

第三、民俗对各地旅游者有一种新奇感,与生活贴近,最易产生认同,便于他们参与,一同生活,一同庆祝,亲身体验另一地域文化特征。譬如,古代汉族青年结婚坐花轿仪式,吹吹打打,有趣的婚礼程序吸引海外度蜜月旅游青年,他们要亲身体会一下东方人度过“洞房花烛夜”这一生难忘的一天。傣族的四月泼水节,适应热季到来前晴朗的炎热天气,迎接傣族新年,旅游者参与当地人泼水、赛龙舟、赶摆等活动,会感到新奇而高兴。

3、各地民俗主要特征

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习俗。我们从地域上可看到多姿多彩的民俗特征。

北方:即以东北的少数民族为代表,他们的共同特征是粗犷、豪放。特别突出的是蒙古族的摔跤、赛马,鄂伦春人的狩猎,鄂温克人驯养四不象,赫哲人制作鱼皮工艺品和朝鲜族敬老爱幼和能歌善舞等。

西北丝绸之路地区少数民族的风情特征:热情、奔放、欢快、勇敢。颇具特色的民族活动如哈萨克的姑娘追、叨羊,维吾尔族的盘子舞、手鼓舞、沙巴依舞,锡伯族的射箭活动等。西南地区:民族众多,民俗特点多姿多彩,极富于情调。主要活动如壮族的赛歌会,僳僳族的火把节,苗族的腊染,傣族的泼水节,白族的三月街、蝴蝶会和绕三灵等活动。中原地区古民风:例如北京四合院,老舍茶馆,天桥乐园,天津杨柳青和潍坊杨家埠子年画,河北吴桥杂技,山西乔家大院,河南开封宋都御街。重要节庆有:北京地坛庙会、潍坊风筝会、吴桥国际杂技节和河南少林寺武术节。

江南水乡风情:主要有南京秦淮河夫子庙,苏州丝绸博物馆,杭州茶道表演,绍兴咸亨酒店和乌蓬船,黄山西递村,以及安徽九华山庙会。

一江(长江)两湖(湖南、湖北)楚国民风:主要有武汉编钟博物馆,荆州渔家乐,湘西猛洞河漂流和土家族的吊脚楼,以及岳阳洞庭湖国际龙舟大赛。岭南风情:主要有深圳的民俗村,泉州的南音会馆,莆田妈祖庙,通什民族博物馆等。第十三节 中国膳食和烹饪技艺

饮食是旅游地重要旅游资源,品尝名酒、名茶,参加席宴是重要旅游项目。在中国古老历史和文化中,饮食文化是重要内容之一。中国素有“烹饪王国”、“美酒之乡”和“世界茶叶祖国”之称。

我们祖先不仅创造丰富物产,并利用动、植物原料,经过加工,制成风味可口、丰富多彩的佳肴,受到世界人民的赞誉,成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第十四节 我国特种工艺品资源

来中国的旅游者,首选购物品,即丝、瓷和工艺品。因为这些实物中凝结着民族文化,有着悠久历史和独特的工艺水平,举世无与伦比,受到世人赞誉。因此,中国有“丝绸王国”和“瓷器王国”的美称。

1、丝绸与刺绣

丝绸。养蚕取丝,织成锦缎,是我国最古老的发明之一,已有4000~5000年的历史。中国丝绸品种繁多,外观形态千变万化,花纹复杂,很早以前就有绸、缎、绫、罗、锦、绮、绡、纱、绉、缟、绨、绒、素、绢等类,每类又有许多种。每种各有独特形态和性能,有的素织,色泽雅洁;有的色织,艳丽夺目。乔其纱薄如蝉翼;丝罗如云雾缭绕;绡类富丽飘逸;丝绒温厚柔软;绢类素雅文静;绉类泛起绉纹,富有弹性;真丝和人造丝交织的软段,五彩缤纷。

中国刺绣驰名世界,苏绣、湘绣、蜀绣和粤绣,为中国“四大名绣”。刺绣是一种在布面上,“以针代笔,以线晕色”的艺术作“画”,当代艺人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已从单面绣发展到双面绣;由双面相同人物发展到双面异色人物,更发展到双面异色、异形、异针的人物,称为“双面全异绣”,使刺绣达到登峰造极的高度。

此外,还有北京的京绣、温州的瓯绣、上海的顾绣、福建的闽绣、开封的汴绣。在各少数民族地区也有刺绣传统。刺绣成为我国既普及又高超的艺术奇葩。

2、陶瓷

陶瓷在我国已有6000~7000年的历史。仰韶文化的彩陶,大汶口文化的红陶,龙山文化的黑陶,秦汉的陶人陶马,唐三彩和宋紫砂陶,均代表了我国的古代文明。

我们祖先在烧制陶器的启示下,用高岭土作原料,器表面施釉,用比烧陶高几百度的温度,烧成比陶器还硬,有金属声的瓷器。瓷器始于商代前期,到东汉、魏、晋已成熟。至明清,瓷器从我国沿海传播到欧、亚、非、美,留下“瓷器之路”之称。

今天,陶瓷已成为我国重要产业,遍及全国。景德镇出产的青花瓷、青花玲珑瓷、薄胎瓷和粉彩瓷被誉为传统四大名瓷,素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独特风格著称。河南禹州的钧瓷。此外,还有湖南醴陵、河北唐山、山东淄博、广东枫溪等地的瓷器也很有名。

宜兴以生产紫砂陶著名,其色调有“红而不艳,紫而不姹,绿而不嫩,黄而不娇”的特色,生产品种达2000多个,有“陶都”之美称。

3、工艺品 在我国古老文化背景下,在历史上出现许多艺术大师和能工巧匠,创造了许多稀世珍品,工艺上巧夺天工,发展至今,有各种各样的有民族风格的工艺品。

雕塑工艺品是工艺美术品最多的一类,用各种动物、植物和矿物为原料,巧妙地雕塑出珍贵的艺术品和实用品。主要有象牙雕、各种玉雕、各种石雕、各种木雕、砖雕、贝雕、煤精雕、微雕、泥塑、面塑等。

金属工艺品,是利用金、银、铜、锡等金属,分别采用掐、錾、点釉、烧制品镶嵌等技艺,制成各种富丽堂皇或清雅实用的工艺品。主要有景泰蓝、烧瓷、花丝、金银手饰及摆件、镶嵌饰品等。

此外,还有纺织工艺、漆器工艺、玻璃工艺,等等。第十五节 博物馆建设与旅游

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的教学,使学生熟悉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掌握万里长城、“丝绸之路”、著名的古代水利工程等人文旅游资源的分布、特点及其旅游价值,了解我国的膳食和烹饪技艺、特种工艺品资源和博物馆建设与旅游的关系。

七、作业:

教材第109页思考与练习第1题、第2题、第3题、第5题、第8题、第11题、第12题

第3章 交通与旅游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交通的发展与旅游大众化的关系;

2、使学生熟悉我国的交通运输与旅游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交通的发展与旅游大众化;

2、我国的交通运输与旅游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

四、教学时数:1学时

五、教学内容:

第一节

交通的发展与旅游大众化

交通运输设施除徒步旅游外,旅游必须借助于交通工具才能完成,改善交通条件对旅游的成败有决定性的影响。它帮助旅游者实现空间转移,解决旅游者住宿地和游览景点之间的地理差距。其重要性可以将它比做旅游事业的动脉。游客对交通运输的基本要求是“便利、高效、快速、安全、舒适、经济”。旅游交通工具主要有火车、飞机、轮船、汽车。完备的交通工 具使旅游者“进得来、散得开、出得去”。我国的国内旅祷游客坐火车、轮船和汽车的比例较高,海外游客乘坐飞机较多。火车,其优点是运输量大,费用低廉、污染小、安全性能好。汽车,其优点是自由灵活、独立性大。可随时停靠,选择旅游点的自由度大。轮船,其优点是舒适,价格低廉。更是水上游览所必需工具,但速度慢、费时长。第二节

我国的交通运输与旅游

1、我国旅游交通发展现状分析

广义旅游交通是指以旅游、观光为目的的人、物、思想及信息的空间移动,它探讨的对象包括人、物、思想及信息。狭义旅游交通则将讨论对象限定在人或物,通常指为旅游者实现旅游,从出发地到目的地,以及目的地内进行游览再回到出发地,整个旅游活动过程所利用的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总和,包括各种交通设施以及与之相应的一切旅途服务。旅游从本质上说包括旅行和游览两方面的内容。一般而言,旅行仅仅是手段,游览才是旅游者的真正目的,旅行是必须的,旅游交通也是必须的。这对旅游者而言,就意味着旅游交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主观上的不必要和客观上的必须之间的矛盾。因此,为了增加旅游者对旅游交通的认同程度和满意度,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弱化该矛盾。

以旅游为目的的出行,在出行方式、目的地、路线的选择及出行链的构成等方面和其它目的的出行有着较大的不同。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及历史文化等原因,同样的观光出行方式会因国家或地区的不同而不同。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世界级和国家级旅游资源遍布全国。随着国民经济与旅游业的繁荣,我国加大对旅游交通的投入,改善了交通基础条件,为旅游经济发展创造了较好环境。常规旅游交通方式包括公路、铁路、航空、水运4种。近20年来,一种既适于在山地、水域或山水相间的复杂地形区内应用,又能满足旅游者需求的交通方式——客运索道交通在世界各地悄然兴起,迅速发展。客运索道交通已成为旅游地内主要交通方式和地区旅游交通收入重要组成部分。加之众多国际航空公司提供多条飞往中国的航线,为海外旅游者来华及国内旅游者提供了交通保证。

1)公路旅游交通

公路旅游交通是最普遍、最重要的短途运输方式,该方式所占比重高达66%—69%。其特点是灵活、方便,能深入到旅游点内部,短途旅行速度快,公路建设投资少、工期短、见效快,但运载量小,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大,安全性能较差,排出的尾气对大气有污染。

截至2003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180.98万公里,其中国道里程12.79万公里、省道22.34万公里、县道47.29万公里、乡道89.83万公里、专用公路8.73万公里,分别占公路总里程的7.1%、12.3%、26.1%、49.7%和4.8%。我国交通规划中公路主骨架包括总长约3.5万公里、纵贯东西和横穿国境南北的“五纵七横”12条,主要由高等级公路组成的国道主干线。“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确保在2007年全面建成,建成后可覆盖10多亿人口,东部地区平均30分钟上高速,中部地区平均1小时上高速,西部地区平均2小时上高速,全国所有省会城市、83%的50万以上人口大城市和74%的20万以上城镇人口中等城市,以及机场、铁路枢纽,都将被高速公路网连接起来。

2)铁路旅游交通

自建国以来,我国铁路一直保持着较快发展的势头,是国内旅游者选用的主要交通方式。铁路旅游交通具有客运量大、票价低、受气候变化影响小、安全正点、环境污染小等优点,但也具有造价高、修筑工期长、受地区经济和地理条件限制等缺点。1997年4月1日,全国铁路开始第一次大提速,经过5次提速,目前已提速到160公里/小时,个别区段达到200公里/小时以上。火车提速使旅途时间大大变短,随着铁路跨越式发展,铁路运行时间还有缩短的可能。

3)水路旅游交通

水路旅游交通是固定的水域或固定的航线上,使用船舶运载游客,或在船上沿途观光,或在一个到数个观光地停泊上岸观光游览的交通方式,具有经济、舒适、安全等优点,但速度慢、准时性差。

2003年,我国完成水路客运量1.7亿人,旅客周转量63亿人公里,在综合运输体系中所占比重分别为1.08%和0.46%:水路客运平均运距36.8公里。到2010年,全国水运主通道总体布局规划是发展“两纵三横”共5条水运主通道:“两纵”是沿海南北主通道、京杭运河淮河主通道;“三横”是长江及其另要支流主通道、西江及其主要支流主通道、黑龙江松花江主通道。除沿海南北主通道外,内河主通道由通航千吨级船队的4级航道组成,共20条河流,总长约1.5万公里。这些主通道连接了17个省会和中心城市、24个开放城市和5个经济特区,使之成为沿海南北、沿江工业带经济发展服务的航运体系。同时结合水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渠化航道,提高标准,改善航运条件。

4)航空旅游交通

航空旅游交通方式在远距离国际国内旅游中处于绝对垄断地位。其优势在于快捷、舒适、安全、灵活,航线的开辟不受沿地面的各种天然或人为障碍的限制,但是票价高,空港占地面积大,用地条件高,飞机起落噪音污染严重,机场要建在远离市中心的地区,航空运输存在着最小飞行距离的限制(空中直接距离200公里定为开办航线的最小经济半径),易受天气条件制约。

1990—2002年,国内航空客运量的逐年增长速度在25%以上。2002年,中国航空运输業定期航班航线总数达1176条,航线里程163.8万公里,国内航线1015条,通航132个城市,国际航线161条,通航32个国家和地区的67个城市,旅客运输量达到8594万人次,比1978年增长36倍,年均增长率为16.3%,其中运输总周转量的增长速度是同期世界民航增长速度的3倍以上;中国航空运输在国际民航组织缔约国中的排位,按旅客周转量计,由第37位上升为第4位。

5)索道旅游交通

客运架空索道(简称客运索道)是利用架空绳索支承和牵引客车运送乘客的机械运输设施。游人进出景区交通通道有汽车公路、步行盘道、架空索道3种形式。客运索道倍受青睐,原因是其独有的特点:对自然地形适应性强,爬坡能力大;能缩短运输距离,受气候条件的影响较小,基建费用省、能耗低;采用电力驱动没有三废的排放以及噪音的污染,维护简单,容易实现机械化、自动化操作,劳动定员少。我国的客运索道是伴随着旅游业兴盛而发展起来的,从无到有,各种客运索道的形式也趋于完备。

2、我国旅游交通存在的问题

1)基础设施滞后现象严重

旅游活动是实现旅游者在空间的位移及暂时的逗留。它既需要一定数量和一定质量的交通及设施保证,又需要同步的劳务服务。我国不少重要旅游区(点)的专用联系路线质量差,使旅游景区的可进入性降低,游客进出受到限制。尤其在春节、五

一、国庆3个“黄金周”的旅游高峰期间,旅游交通运力远不能满足要求,容易出现游客买票难、乘车难等系列交通问题。如不妥善解决交通路线及客运设施滞后现象,不仅会引起“黄金周”假日旅游市场的萎缩,而且影响我国在国际上的旅游形象。

2)交通服务质量令人忧虑

国内旅游者对各服务环节的满意程度较低。其中对交通满意者仅占54.1%,不满意者占19%。满意程度远低于国家规定的85%以上的期望值指标,不满意程度却远超过10%的期望值指标。

3)各地区间发展极不平衡

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二级以上公路比重差距加大,高级、次高级路面里程比重低21个百分点,县乡公路无路面里程和等外公路里程比重分别是东部地区的2倍和3倍。西部地区集中了全国不通公路的乡镇、行政村数量的85%和50%。

4)信息化工作进展较缓慢

各级行政主管部门推动行业信息化的方式和手段不足,面向社会提供信息服务的力度不够:信息资源没有被有效利用,复合型管理和建设人才,尤其是旅游交通专业人才匮乏。

5)旅游交通发展障碍重重

旅游交通发展障碍有:一是旅游交通道路建设筹资障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追逐“立竿见影”的投资回报,不愿对旅游交通建设作长期投资I二是旅游交通道路建设主体模糊障碍,专线道路建设的主体不明确,一些旅游专线成为断头路或路况差,旅游区(点)的整体形象受到损害,三是旅游区管理体制障碍,有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山上、山麓、山下、区内,各有各的“婆婆”,各行其政,相互制约,四是旅游交通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的障碍,在旅游交通开发建设中,只注重缩短空间距离、节约直接成本,而忽视构成旅游资源的核心成分一一自然生态环境可能被永久破坏;五是旅游交通价值观错位的障碍,旅游商们尽可能地聚集资源,不惧风险地搞高级宾馆酒店建设、搞人造旅游景观开发,对旅游交通的前景缺乏忧患意识,对旅游交通的建设采取冷漠的态度。

3、我国旅游交通发展对策

中国国家旅游局2004年的中国旅游主题定位为“中国百姓生活年”,这意味着旅游在中国将大规模进入普通百姓家庭,真正成为日常消费。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多人前往的旅游热点,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旅游国。这意味着中国旅游业及旅游交通业将迎来更多的机遇和更大的挑战,所以对旅游交通进行系统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我国要对旅游区道路规划与设计问题,城市旅游与交通问题,旅游交通定量分析问题,旅游交通科学发展观等理论体系尽快开展研究。

1)改变观念,树立以路兴旅思路

旅游交通业是制约旅游业发展的主要“瓶颈”。由于我国旅游景区分散,旅游交通条件与旅游景区脱节的矛盾比较明显,因此要加大对旅游交通投入,改变传统观念,要树立“要兴旅,先修路”的思路,想方设法,利用各种渠道,给旅游交通来个大的投入,促进旅游业大发展。

2)改善经营,完善旅游交通服务

旅游交通的服务对象是游客,必须适应游客多方面的需要,把“方便、快捷、安全、舒适”作为旅游交通的服务宗旨,不断改善经营,提高服务质量。因此,旅游交通部门应以游客为核心,以便利为原则,以舒适为目标,达到安全、可靠、便捷、有特色,通过引进中高档的旅游车辆更新交通工具,加强运输管理,为游客提供安全舒适优质的服务。

3)理顺关系,做好协调管理工作

发展旅游交通业不是旅游部门能独立完成的事情。从旅游交通规划、建设到运输管理,涉及到许多部门和机构,如规划局、交通局、公交公司、航空公司、水运公司、铁路、公路和交警大队等。因此,应该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理顺各方面关系,加强与这些单位的合作。只有从规划、建设到管理都得到这些单位的支持和配合,才能促进旅游交通业健康、永续的发展。

4)运用科技,实现管理的自动化

以公路运载为例,各项组织管理工作,包括客流预测、车辆调度监控、运载工作的统计分析等,不少国家已采用计算机进行。移动式无线电通讯技术的采用,为旅游交通的调度管理、信息传递提供了极好的手段。计算机技术运用在航空运载管理更为普遍,引入以效益控制为目标,建立客运、航班计划、机场信息、综合业务等的管理决策系统。我国的旅游交通管理在运用现代化管理技术方面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仍存在着差距,要迎头赶上。

5)挖掘潜力,提高经营管理效益

以铁路运载为例,可从编组人手,适当提高列车编组数,在增强机车牵引能力、提高司机驾驶技术的基础卜,争取多挂几节车厢,挖掘已有设备、车辆和人员的潜力,增开一些车次。在航空运载方面,很多航班中采取开放前舱、增加客机座位,从而在不增加班次、不增加飞机的前提下,使营运效益大幅度增长。努力挖掘潜力,向组织管理要运载能力、运载效益。

6)遵循原则,进行旅游交通规划

科学的旅游交通规划应遵循市场导向原则,创造便于游览、舒适、快捷、安全的旅游交通条件,以及“旅速游缓,旅短游长,旅中有游,游旅结合”的旅游交通环境。为适应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需要,旅游交通还要遵循适当超前的原则,科学合理地规划。

旅游交通规划包括对外交通系统和区内交通系统两部分。对外交通形成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相结合,具有足够容量和应变能力,高效率、多功能、立体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区内交通主要游览路线能够便利通达各景点,保证使大多数旅游者能充分领略旅游地的精华部分。若在景区修建索道,对其选线要进行反复考察,避开主要观赏景点,力争对景区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加强综合交通规划,加快高速公路和主干线及出入口建设;加快铁路规划建设,扩大铁路客运站容量;挖潜改造水运交通,积极发展海港;积极发展航空运输,提高运力,切实注意保护好机场的周围环境,增辟国内和国际新航线,增加航班。

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交通的发展与旅游大众化的关系,了解我国的交通运输与旅游的关系。

七、作业:

教材第118页思考与练习第1题、第2题

第三编 中国旅游地理分区 第1章 旅游地理区划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旅游地理区划的基本概念;

2、使学生熟悉中国旅游地理分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旅游地理区划的基本概念;

2、中国旅游地理分区。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

四、教学时数:1学时

五、教学内容:

(一)旅游地理区划的基本概念

旅游地理和其他地理学科一样,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划分旅游区即是反映这一特征。旅游区是指以旅游资源特征为基础,具有组织旅游活动相应机构、设施和旅游点的完整体系旅游区域。

(二)中国旅游地理分区

迄今为止,中国尚未进行正式的资源分区。一些专家、学者从教学、科研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分区方案。据不完全统计,主要有以下数种。郭来喜(1985年)研究了中国旅游资源特征后,提出的中国旅游区划方案将全国划分为9大旅游带,29个旅游省,149个基本旅游区;周进步(1985年)提出了一个中国旅游资源地理区划方案,将全国分为9个旅游区;濮静娟等(1987年)用舒适度指数和风效指数为指标,进行中国大陆地区旅游季节气候区划研究,将中国大陆地区划分为3个旅游气候大区,18个旅游气候区和22个旅游气候小区;孙仲明(1987年)根据中国气候带的分布特点把我国分为10大气候旅游区;刘振礼等(1988年)将中国划分为11个旅游区;雷明德等(1988年)以旅游资源成因类型的共同性原则,将中国划分为9个一级旅游地区;阎守邕等(1989年)对中国旅游资源区域特征和旅游环境的区域差异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将中国划分为8个一级旅游资源区和41个二级旅游资源区;孙文昌等(1989年)将全国划分成9大旅游地区;孙大文等(1990年)以旅游景观的区域分异为基础,以几种主要综合经济区划方案为参照,提出10大旅游区的中国旅游区景观——经济区划;庞规荃(1990年)将全国划分为9大一级旅游区;陈传康(1991年)考虑文化的传统与现代结合,将观光游览与科学文化导游相结合,把全国划分为7个一级旅游文化区;钱今昔(1993年)从旅游资源欣赏的角度,将全国划分为8个旅游区;石高俊(1994年)依据地貌、气候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宏观特征,将全国划分为10个旅游资源区;宋德明等(1994年)从旅游资源形成的地理基础和旅游资源区域特征的角度出发,将全国划分为10个旅游资源区(即一级区)和77个旅游资源亚区(二级区)。

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旅游地理区划的基本概念;熟悉中国旅游地理分区。

七、作业:

教材第122页思考与练习第1题、第2题

第2章 京、津、冀旅游区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悉京津冀旅游区的地理环境及其评价;

2、使学生掌握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主要的旅游资源概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京津冀旅游区的地理环境及其评价;

2、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主要的旅游资源概况。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

四、教学时数:2学时

五、教学内容:

第一节

京津冀旅游区的地理环境及其评价

1、自然地理环境

(1)地势轮廓明显,地貌类型齐全 本区地势轮廓明显,可分为两个基本的地理单元,即东部的华北平原和西部的太行山地与冀北山地。本区地貌类型较为齐全,山地、平原、丘陵和盆地等多种地貌类型都有分布。

(2)河流发育,水体众多 本区河流都发源于西部、北部山地,其中,海河是本区最重要的河流,其干流长70公里,支流达300多条,主要有北运河、永定河、南运河等,他们呈一扇形水系会于天津附近,最后注入渤海。永定河发源于山西高原,全长700多公里,是流经北京的最大的河流。另外还有发源于冀北山地的滦河,流经河北省北部,最后注入渤海。

(3)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由于本区处于中纬度地带,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其中冬季寒冷多风沙,影响了人们的出游,秋季秋高气爽,天高云淡,是旅游的最佳季节。东部滨海地区受海洋影响,气温年较差较小,承德盆地因地形影响形成冬暖夏凉的小气候,这两个地区都是避暑度假的旅游胜地。

2、人文地理环境

(1)经济基础雄厚 本区是我国开发历史最早的地区之一,早在4000多年前,就成为我国古代经济文化发达的地区之一。本区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工农业发达。在丰富的矿产资源基础上,本区已形成了以煤炭、石油、钢铁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本区还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棉生产基地和商品粮生产基地。

本区传统手工艺品生产历史悠久、种类多,如北京景泰蓝、玉雕、牙雕、绢花,天津地毯、杨柳青年画等享誉国内外,是很受欢迎的旅游纪念品。

(2)交通运输发达 本区是我国交通运输业比较发达的地区之一,以铁路运输最为重要,其次是海上运输和公路运输。

本区是全国铁路最密的地区之一,铁路网密度和通车里程仅次于东北地区,居全国第二位。以北京为中心,有京哈、京通、京包、京广、京沪、京承等干线,还有石德、石太、京九等铁路线纵横交错,四通八达。

海运在本区对外联系上的重要性仅次于铁路,天津和秦皇岛是本区两大海港。改革开放以来,本区公路建设发展迅速,形成了以北京和各省会城市为中心的公路网络,将各旅游景点和城镇连为一体,是旅游交通的重要方式。

北京是全国航空网络的中心,它与国内省会城市及旅游中心城市之间都有航空线连接,还陆续开辟了数十条国际航线,大大缩短了我国与世界各国地理上的距离。另有天津、石家庄等航空港可通达全国各大城市。

(3)燕赵文化魅力无穷

本区特定的环境条件孕育出了独特的燕赵文化,从武术到地方戏曲,从民间艺术到民俗风情,都体现了粗犷豪放、慷慨激昂的雄风侠骨。

世代传承的尚武遗风使本区成为中华武术的摇篮之一。自春秋战国以来,英雄辈出,三皇五帝,逐鹿中原,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还有战国时的乐毅、廉颇,宋太祖赵匡胤,梁山好汉卢俊义、石秀、柴进以及近代的霍元甲等。

民间艺术方面,独具燕赵风韵的戏剧如京剧、评剧、河北梆子、曲艺、木偶剧等形式,为国内外观众所喜爱。吴桥杂技、马戏、唐山皮影、尉县剪纸、曲阳石雕等为国内外游客所赞赏。第二节

北京市及其旅游资源

北京作为全国的文化中心,著名高等院校林立,有北大、清华、北师大、人大等近百所,与众多科研机构、图书馆、展览馆等形成了极具特色和吸引力的人文旅游资源。

北京被称之为“地球北纬40度地带经历3000年而不衰的都城”。从金代起,连续800多年的建都史,使北京形成了宏伟而壮丽的皇宫建筑,瑰丽而秀美的园林设施,历经沧桑的寺庙宫观,丰富而珍贵的文物典籍,精湛的工艺美术品以及风味独特的传统食品和烹调技术。她荟萃了众多价值连城、世所罕见的珍奇瑰宝,拥有一批像故宫、古长城、明十三陵、天坛、颐和园等国内外知名度很高的古迹和景区;近年来,又修复了慕田峪长城、潭柘寺、大钟寺、云居寺、恭王府花园等名胜古迹;开辟了有北方小桂林之称的房山十渡风景区,被誉为小三峡和人间仙境的石花洞溶岩景观,新建的密云、石景山、龙潭湖三大游乐园也对外开放。1996年北京接待海外游客达218万人次,创汇22亿美元;接待国内游客7683万人次,收入达359.2亿元人民币。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均居全国首位。第三节 天津旅游区

天津历史遗址多,出土文物丰富,有 40处国家级和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始建于隋朝的大型木结构庙宇——独乐寺,已有 1000多年的历史。有蓟县黄崖关长城,全长41公里,多种不同造型的古台一 千多座,险峻、雄奇,素有 “ 蓟北锁钥 ” 之称。有号称 “ 京东第一山 ” 的蓟县盘山,山势雄伟,层峦叠秀,建筑与自然山水浑成一体。此外,还有天后宫、文庙、大悲院、清真大寺、天尊阁、天成寺、大沽口炮台、望海楼教堂、广东会馆以及周恩来青年时代在天津革命活动纪念馆等。天津的建筑具有古建筑和现代建筑并存的特色,有 “ 万国建筑博物馆 ” 之称。由于开埠较早,且有 9 国租界,以风格各异的小洋楼为特色,保留着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东西方各国的各类建筑一千多幢。天津有驰名天下的四大民间艺术。“泥人张” 彩塑艺术闻名全国,饮誉世界。“杨柳青年画” 历史悠久,深受国际友人青睐。“ 魏记风筝 ” 获 1914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以 “ 刻砖刘 ” 为代表的建筑装饰砖雕,使天津刻砖成为中国独一无二的民间建筑工艺。

第四节 清东陵和清西陵

清东陵:清东陵位于河北省遵化市西北三十公里处的马兰峪,界于京津、唐山、承德之中。西距北京一百五十公里,南距唐山一百公里,北距承德一百公里。陵园大小建筑580座。清东陵是葬有顺治、康熙、乾隆、咸丰和同治五个清朝皇帝,再加上孝庄、慈禧和香妃等 161人的大陵园。清东陵堪称是清朝遗留的中国文化瑰宝。

清西陵:清西陵位于河北省易县城西十五公里的永宁山下,在北京西南方120公里,是清代帝王陵寝之一,与河北省遵化县东陵东西相对而称西陵。这里埋葬着雍正、嘉庆、道光、光绪四位皇帝及他们的后妃、王爷、公主、阿哥等七十六人。共有陵寝十四座,还在配属建筑行宫、永福寺,这里风景秀丽,环境幽雅,规模宏大,体系完整,是一处典型的清代古建筑群。

第五节 秦皇岛旅游区

秦皇岛是中国唯一一个因皇帝名号而得名的城市。公元前215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第4次东巡,驻跸于此,并派燕人卢生、方士韩终入海求仙,刻“碣石门辞”,秦皇岛厥有其名。此后,汉武帝、魏武帝等20多位帝王巡临秦皇岛。

秦皇岛是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这里风光秀丽,气候宜人。世界文化遗产万里长城横亘全境。山海关暨老龙头、北戴河海滨被评为全国旅游胜地40佳。南戴河海滨、昌黎黄金海岸、秦皇岛野生动物园、新澳海底世界、长寿山、祖山等景区独具魅力。每年吸引800多万海内外游人慕名而至。

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的教学,使学生熟悉京津冀旅游区的地理环境及其评价;掌握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主要的旅游资源概况。

七、作业:

教材第137页思考与练习第1题、第2题、第3题、第4题、第5题、第6题、第8题

第3章 东北旅游区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东北旅游区的地理概况;

2、使学生掌握东北旅游区的主要旅游资源。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东北旅游区的地理概况;

2、东北旅游区的主要旅游资源。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

四、教学时数:2学时

五、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东北旅游区的地理概况

1、自然地理环境

(1)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盆地形势

本区的地形,西、北、东三面环绕着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东部山地,略成一弧形,包围着东北平原。在此地形地势基础上,黑龙江、松花江、嫩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河流大部分受山地形势的限制,紧紧围绕山地流动,从而形成山环水绕的山水格局。

(2)冷湿性森林景观

东北地区自然景观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温带、寒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冬季严寒而漫长,地表长期积雪,呈现出一派“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雪原”景观。夏季气温较高,降水又集中对植物生长十分有利。

受气候与地形影响,本区形成了郁郁葱葱的针叶林和针叶阔叶混交林,这是东北地区最具特色的自然景观。由于气候与地形的影响,本区植被具有明显的南北与东西过渡性,自南向北由针叶林逐渐过渡为针阔叶混交林,自东向西由森林逐渐过渡为森林草原。有利的自然条件加上有限的开发历史,使本区拥有的森林面积在全国各大旅游区中居于首位,有“林海”之称。

2、人文地理环境

(1)多民族交融的关东文化 在历史上相当长的一段时期,这里主要是一些少数民族的游猎地区。历史上曾有契丹、女真、蒙古等民族先后在此建立了辽、金、元等政权。特殊的地域开发历史使本区成为一个典型的多元文化复合区。除以汉族为主体而形成的关东文化外,这里还有由游牧转向农耕的满族文化,以种植水稻见长的朝鲜族农耕文化,内蒙古的游牧文化,达翰尔、鄂伦春、鄂温克等民族的狩猎文化,以及以捕鱼为主的赫哲族渔猎文化等。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与建筑风貌以及文化标识等,充分展示了本区与其他旅游大区所不同的多元文化的特色景观。

(2)雄厚的工农业经济基础 历史上很长一段时期,东北地区沦为日本军国主义的殖民地,野心勃勃的日本军国主义者,不仅把东北作为原料供应地,而且企图把东北建成为侵略全中国和亚洲大陆的跳板和军火生产基地,在东北地区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先后建立了钢铁、化工、机械等重工业。解放后,东北地区利用丰富的煤、铁、石油等资源,迅速建成了我国第一个重工业基地,钢铁、机械、石油、化工等工业产品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辽阔富饶的土地资源,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使本区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大豆、甜菜和木材生产基地。此外,还盛产珍贵的毛皮和药材。在此基础上还建立了以造纸、粮油、制糖、纺织等为主的轻工业部门。由此形成了本区比较完整的工农业生产体系。(3)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 在东北地区的交通运输中,铁路居主导地位。无论通车里程还是铁路网密度,均占全国各大旅游区的首位。东北地区公路网以高速公路为主体,作为铁路运输的辅助线,深入到城市与乡村,内河运输以黑龙江和松花江为主,海运方面,沿海港口以大连和营口为主要港口,丹东和锦州为地区性重要港口,逐步建成大连国际航运中心,再加上沈阳、长春等航空港,使东北地区形成了全国最发达的现代化交通运输网络,像机体的血管一样把全区组成一个比较完整而具开放性的旅游地域单元。第二节 东北旅游区的主要旅游资源

壮丽的山川,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多姿的风情,丰富的特产,为本区旅游业积淀了深厚的底蕴,也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经过20多年艰苦努力,黑、吉、辽三省旅游业实现了由接待型向产业型的转变。近年来,本区旅游业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经过快速发展,目前已逐渐形成了绿色生态、雾凇冰雪、历史遗迹、民俗风情、边境风光、观光农业、电影文化、关东美食、会展节庆等一批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种种情况表明,本区旅游业已进入持续高速发展的历史时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一是本区具备发展生态旅游优势。冰雪、湿地、森林、大山、草原、江河、湖泊、绿色农业等旅游资源丰富,开发生态旅游产品顺应全球21世纪生态旅游主题;二是我国加入WTO以来,国际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的进一步发展,本区独特的区位优势为旅游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

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东北旅游区的地理概况;掌握东北旅游区的主要旅游资源。

七、作业:

教材第144页思考与练习第1题、第2题

第4章 黄河中下游旅游区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黄河中下游旅游区的地理环境及历史和经济状况;

2、使学生掌握黄河中下游旅游区的主要旅游资源。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黄河中下游旅游区的地理环境及历史和经济状况;

2、黄河中下游旅游区的主要旅游资源。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

四、教学时数:2学时

五、教学内容:

第一节 黄河中下游旅游区的地理环境

(1)黄土广泛分布 从全球范围看,我国黄土的广度、厚度和发育的完整性都是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无可比拟的,而我国的黄土又集中分布在中原旅游区内,奇特的塬、梁、峁等黄土地貌景观极富原始美感,是一种独特的地貌旅游资源。同时广泛分布的黄土还成为本区自然景观特征形成的重要因素,例如,黄河的名字就与黄土密切相关。在黄河的上游,河水是十分清澈的,但是在进入黄土高原以后,由于黄土质地疏松,降雨的冲刷使得大量的泥水汇入河道,才使得这条河流成为了“黄色的河流”,而在孟津以东,由于构造陷落,地势急降,河流携带的大量泥沙沉积下来,一方面,使河床逐渐抬高,产生了世界罕见的“悬河”奇观,另一方面,历史上多次的洪水泛滥,泥沙的淤积,形成了沃野千里的冲积平原。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物产富饶,是我国重要的农耕区。由于平原区自然条件好,人类自古至今活动频繁,形成了众多的人文景观。

除了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外,本区还有大面积的山地和丘陵,诸如吕梁山、太行山、秦岭、山东丘陵,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大多成为引人入胜的风景区。特别是五岳中的泰山、华山、嵩山、恒山以及列为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太白山等更是闻名海内外。

山东省东部突出于渤海和黄海之间,形成山东半岛(也称胶东半岛),海滨岩岸、沙岸、泥岸、河口等各种海岸地貌齐全,多已开辟为海滨浴场。青岛、威海等海滨城市已成为闻名中外的避暑旅游胜地。

(2)暖温带季风气候

本区大部分处于欧亚大陆东部,受海陆差异的影响,大气环流的季节性变化非常明显,表现出典型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只有南部的南阳、汉中盆地属北亚热带。本区属于中纬度地带,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受海洋影响,夏季沿海地区气候宜人,为滨海旅游旺季;秋季秋高气爽,风和日丽,为全区旅游的黄金季节。第二节 黄河中下游旅游区的历史和经济状况

(1)经济基础好,交通方便 中原旅游区是我国农牧业发展历史较早的地区之一。早在4000多年前,本区的汾河谷地和黄河冲积扇一带,就成为我国古代文化发达的地区之一,历史传说的尧、舜、禹都建都于本区。这里是我国小麦和杂粮的集中产区,经济作物以棉花、油料为主,在此基础上青岛、济南、郑州、西安等城市发展了以棉、麻、毛纺织为主的轻工业。

本区煤、油、气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山西是我国最大的煤炭工业基地,山东胜利油田是我国的第二大油田,河南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产地,中原油田在我国石油工业中也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这三省煤化工和石油化工发达。另外,太原是我国大型钢铁基地之一,洛阳是我国最大的农机生产基地。胶东半岛、煤海三晋、关中平原以及郑州一带经济实力较强,城市化水平高。较好的经济基础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物质保障。

中原旅游区内的交通运输以铁路为主。京沪、京

九、京广、陇海线是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大动脉,还有胶济、同蒲、太焦─焦枝、宝成线等,也担负着区内外重要的运输任务。海上运输有烟台、威海、青岛等优良港口,而且这些港口多为不冻港。公路运输线以豫、鲁两省密度最大。西安、郑州、济南、烟台、青岛、太原、洛阳为重要的航空港,以国内航线为主。发达的经济,便捷的交通为本区发展旅游业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2)古文明发祥地,文物古迹丰富

自古以来,中原地区一直拥有优越的自然条件,适于人类的生存和繁衍。黄河中下游地区,是华夏祖先最早生存繁衍的地区之一。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是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而使本区拥有无数的历史名胜和文物古迹,比如已发现的蓝田人和丁村人等古人类化石和遗址,半坡文化、仰韵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遗址、殷墟等。中国七大古都中就有四个在本区内,分别是西安、洛阳、开封、安阳。本区还拥有众多的诸如秦始皇陵、孔墓等古代陵墓类旅游资源。极其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成为本区发展旅游业的突出优势。(3)文化艺术特色鲜明,旅游商品多

中原旅游区历史悠久,因而文化艺术多姿多彩,地方特色鲜明。诸如山东的吕剧、山东快书、山西的皮影、木偶、以及拥有“中国第一鼓”之称的山西锣鼓、陕西的秦腔、信天游、陕北的安塞腰鼓、河南的豫剧、曲剧、越调等都反映了当地鲜明的文化艺术特色,在中国的传统艺术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区旅游商品繁多,最引人注目的是特种工艺品和民间工艺品生产历史悠久,做工精细,深受广大旅游者的喜爱。河南洛阳的唐三彩、禹州的钧瓷、山东的鲁砚、潍坊风筝等都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另外还有山西的拉面、刀削面、山东的煎饼卷大葱、陕西的羊肉泡馍等地方名吃,以及山西的汾酒、竹叶青酒、青岛啤酒等全国知名品牌,也都不同程度地展示了本区旅游资源的特色。

第三节 黄河中下游旅游区的主要旅游资源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本区旅游业在产业体系、经营规模、效益产出、旅游产品结构及对外开放程度等方面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各省以历史文化、人文景观为主体,强抓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展示,加快了一大批文化旅游区的建设。依托秦岭、黄土高原和黄河等,合理开发自然旅游资源,建设了一大批自然风景名胜区。同时,积极开发生态旅游、会展旅游、科技旅游和乡土民俗、技艺表演等新型旅游产品。

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的教学,使学生了解黄河中下游旅游区的地理环境及历史和经济状况;掌握黄河中下游旅游区的主要旅游资源。

七、作业:

教材第159页思考与练习第1题、第2题、第5题、第6题

第5章 西北、内蒙古旅游区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西北、内蒙古旅游区自然地理概况;

2、使学生掌握西北、内蒙古旅游区主要旅游资源。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西北、内蒙古旅游区自然地理概况;

2、西北、内蒙古旅游区主要旅游资源。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

四、教学时数:2学时

五、教学内容: 第一节 自然地理概况

本区地势高亢,山地与盆地相间分布。这是区内旅游资源分布的空间骨架,控制着区内旅游资源的分异。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光照长,热量资源丰富,气温变化大,干燥少雨,多风沙天气。河流大部分属内流向心状水系或无流区。由于干旱环境,本区中部和西部植被多呈旱生、叶退化的半灌木、灌木和小乔木。

我国是世界上发展蚕桑业和丝绸生产最早的国家。随着丝织业的高度发达,中西陆路贸易早在先秦时期即已开始,产品远销中亚、欧洲等地,在丝路沿线,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

此外,众多的少数民族和汉族人长期聚居在本区,形成了绚丽多姿的民族风情。第二节 区内主要旅游资源

1、丝绸之路引人入胜

2、民族风情意趣浓郁

3、景点集中且呈串珠状分布

4、草原风光独特

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西北、内蒙古旅游区自然地理概况;掌握西北、内蒙古旅游区主要旅游资源。

七、作业:

教材第168页思考与练习第1题、第2题

第6章 长江中下游旅游区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长江中下游旅游区的地理概况;

2、使学生掌握长江中下游旅游区的旅游资源。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长江中下游旅游区的地理概况;

2、长江中下游旅游区的旅游资源。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

四、教学时数:2学时

五、教学内容:

第一节 长江中下游旅游区的地理概况

本区为平原与低山丘陵交错地区,平均海拔较低,江河分布如织、湖泊密集成群、陆地水面较大,兼有暖温带、亚热带多种多样的气候,属于降水丰沛的“湿润区”,加上热量充足,植被繁茂,形成一派“水乡泽国”和以清秀见长的景致。

至隋唐时代,政治中心虽仍在北方,但经济中心则已逐渐南移,使其社会、经济、文化得以长足发展,成为人杰地灵之区,并保存了大量以文化为特点的历史遗迹。本区沿海多良港,也多国际航空港,因而在吸引国际客源上占有优势。人口密度居全国之首,经济又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总之,本区是一个结构完整、层次丰富、功能齐全的现代化“综合型”旅游资源区,也是国内最重要的旅游客源地。第二节 长江中下游旅游区的旅游资源

1、自然旅游资源以名山胜景为支柱

本区是我国名山最多的旅游资源区。以黄山、庐山、雁荡山、天柱山、武当山、九华山和普陀山等为主组成的山水风光,旅游价值极高。

2、人文旅游资源以园林、名城和宗教为代表

本区是我国园林最集中的地区,为数众多的江南园林,工艺精巧、结构轻盈、布局紧凑、风格特异,它与北方皇家园林并列,组成我国园林的主干;名城有虎踞龙盘的古城南京,“人间天堂”杭州和苏州,瓷都景德镇,还有我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上海。普陀山、天台山、九华山、齐云山、龙虎山、茅山等都是全国著名的宗教旅游胜地。

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的教学,使学生了解长江中下游旅游区的地理概况;掌握长江中下游旅游区的旅游资源。

七、作业:

教材第185页思考与练习第1题、第2题、第3题

第7章 华南旅游区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华南旅游区自然地理概况和经济地理概况;

2、使学生掌握华南旅游区主要旅游资源。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华南旅游区自然地理概况和经济地理概况;

2、华南旅游区主要旅游资源。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

四、教学时数:2学时

五、教学内容: 第一节 地理环境概况

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经流水侵蚀切割和风化、溶蚀,形成许多自然奇景;绵长的海岸带有不同类型的海岸和滨海景观,别具特色;众多的岛屿,风光各异。本区干湿季度交替的热带季风气候特征明显,长夏无冬、高温多雨。

由于远离中原文化中心,加之闽粤交通不便,使其区域开发的历史较中原地区要晚一些。本区背陆面海,地理区位条件优越,旅游业起步早,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等方面居全国领先地位。独特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和区位优势,使其形成一个以热带风光为主,山海景色、阳光海岸和名特优产品为特征的开放型的旅游区。第二节 区内主要旅游资源

1)旅游资源热带特征明显

在各种类型的旅游资源上均有表现:自然植被以热带雨林、季雨林为主,热带水果各季都有,花卉四时不断;住宅、饮食习惯、婚丧嫁娶、节日庆典等无不表现出热带环境下特有的风貌。

2)旅游资源分布相对集中

本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人类开发建设的旅游区集中分布。这种经济发展与旅游资源开发的一致性,形成其分布上的相对集中,便于旅游活动的组织。

3)以近、现代旅游资源为主

在近代史上,华南特别是广东,一直是革命的策源地,留下众多的近现代革命遗址、革命遗迹、革命纪念性建筑物;50年代以来,特别是1978年以后,改革开放的春风,滋生出一大批现代化旅游资源。

4)人文旅游资源的风格南北并蓄、中外兼采

由于本区区域开发的历史和独特区位条件,使其人文旅游资源独具特色。以华南园林为例,既吸收了北方皇家园林的风格,也吸收了江南私家园林的特色,并注意吸收西南少数民族、外国造园经验,使各家特色完美结合,成为华南园林独具的特征。

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华南旅游区自然地理概况和经济地理概况;掌握华南旅游区主要旅游资源。

七、作业:

教材第204页思考与练习第1题、第2题、第3题、第6题、第7题

第8章 西南旅游区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西南旅游区自然地理概况;

2、使学生掌握西南旅游区的旅游胜迹。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西南旅游区自然地理概况;

2、西南旅游区的旅游胜迹。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

四、教学时数:2学时

五、教学内容: 第一节 地理环境概况

本区地跨滇西与滇南山地、云贵高原。大部分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异不明显,对发展旅游业十分有利。

本区是我国古人类的起源地之一,早在距今170万年左右,元谋猿人就在这里生活繁衍。本区自古就是我国与东南亚和南亚各国经济文化交往的陆路通道,我国的丝绸和工艺品经过该地区运往印度、缅甸等国,被誉为“西南丝路”。本区也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且人口最多的地区,少数民族人口量约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一半。

本区岩溶景观发育典型,分布广泛;山川秀美,气候宜人;民族风情,别具一格,是我国旅游资源开发潜力最大的区域之一,是一个以岩溶景观,热带、亚热带高山深谷风光,以及多民族的文化习俗为特色的旅游资源区。第二节 西南旅游区的旅游胜迹

1、岩溶景观分布广泛

本区的岩溶地貌景观,如孤峰、石林、峰林、峰丛、天生桥、溶洞、岩洞瀑布等无所不有,堪称世界上岩溶地貌发育最典型、最完美的自然博物馆,也是闻名于世的岩溶风景游览胜地。

2、民族风情别具一格

从古至今,本区一直是多民族聚集地,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各自的民族习俗,创造出各自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构成独具优势的人文旅游资源,对异地异族的游人有很大吸引力。

3、高山深谷蔚为壮观

与我国其它旅游资源区相比,本区自然景观更具“天然未雕饰”之自然美。区内雪山茫茫,山高谷深,湖光水色,奇花异草,珍禽异兽,无所不有,其中不少自然奇观在我国乃至世界也是独一无二的。

4.三国古迹遍布各地

三国时期,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霸王的魏、蜀、吴三国,为了争相统一全国而展开了长期的政治军事斗争。本区为“三国”时代的矛盾中心,留下许多历史遗迹,为三国胜迹游创造了条件。

5、自然保护区风光秀丽

本区生物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景观丰富多彩,原始情趣自然浓厚。为保护自然环境及珍稀动植物而建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主要以九寨沟、卧龙等为代表。

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西南旅游区自然地理概况;掌握西南旅游区的旅游胜迹。

七、作业: 教材第215页思考与练习第1题、第2题、第3题、第7题

第9章 青藏旅游区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青藏旅游区的地理概况;

2、使学生掌握青藏旅游区的主要旅游点。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青藏旅游区的地理概况;

2、青藏旅游区的主要旅游点。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

四、教学时数:1学时

五、教学内容:

第一节 青藏旅游区的地理概况

1、自然地理环境

(1)世界上最高的高原 青藏地区地势高峻,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以“高、大、新”为特色(即海拔最高,地壳厚度最大,最年轻),有“世界屋脊”之称。高原外围高山环绕,雄伟高大;高原内部的山脉之间,分布着高原盆地、谷地,构成“远看是山,近看成川”的壮丽景象。

(2)高原气候独特 青藏高原块体巨大,在地势高耸的特殊自然环境条件下,形成独特的高原气候,主要特征是:空气稀薄,气压低,含氧量少,故透明度高,天空分外澄净碧蓝,景色恬静美丽;光照充足,辐射强烈;气温低,温度年较差小,日较差大,有“一年无四季,一日有寒暑”之说。

(3)生物景观丰富多样 在气候的影响下,全区形成了高山草甸、草原和高寒荒漠景观。山南地区垂直高差大,出现了自高山冰雪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森林景观。从谷底到青藏高原顶部可看到从热带到极地的各自然带景观,不仅是天然旅游胜地,而且是科学考察宝地。现已划定了6个国家级重点自然保护区,对稀有植物如长叶松、长叶云杉、喜马拉雅山红豆杉、高原巨柏、延龄草等,以及珍禽异兽如白唇鹿、长尾叶猴,小熊猫、藏羚羊等进行保护。

2、人文地理环境

(1)宗教文化神秘奇特 青藏高原是藏族人信仰的主要宗教之发源地和传播地,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本区盛行藏传佛教,因藏语尊称僧侣为喇嘛,故俗称喇嘛教。喇嘛教在发展史上曾两度兴旺,在青藏高原上留下了大量独具特色的宗教寺庙,如拉萨布达拉宫、大昭寺、哲蚌寺,日喀则萨迦寺,西宁塔尔寺等。佛事活动常年兴盛,香火终年不断,保持着古老而神秘的宗教色彩,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朝圣。

(2)民俗风情多姿多彩 青藏地区是多民族聚居之地,其中以藏族人口最多,此外还有土族、撒拉族、门巴族、珞巴族等。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风民俗。又由于高原环境的相对闭塞,使民风民俗保持了相对的完整性和原始性。如各民族的婚丧嫁娶、宗教节日、歌舞戏曲、绘画雕塑、居住方式,均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且多姿多彩。第二节 青藏旅游区的主要旅游点

西藏自治区以其独特的原始自然景观、雪域风光和博大精深的藏传佛教文化著称于世。这里的山脉气势磅礴,集中了地球上70%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山系和山脉,90%海拔7000米以上山峰,保存着地球上为数不多的原始生态群落和独特的高原气候景象,被称为是大自然的最后据点。雪峰、旷野、河流、湖泊构成了这里绝美的景致。主要旅游城市有拉萨、日喀则、阿里。

青海省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唐朝文成公主入藏由此经过,藏传佛教创始人宗喀巴出生在这里,热贡艺术也发源于此。省会西宁东关清真大寺是中国西北最大的清真寺之一;塔尔寺是中国著名的六大喇嘛寺之一。青海湖距西宁约120公里,为中国最大的咸水内陆湖。

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的教学,使学生了解青藏旅游区的地理概况;掌握青藏旅游区的主要旅游点。

七、作业:

教材第220页思考与练习第1题、第2题、第3题、第4题

第二篇:中国旅游地理教案第四章

第三章 中国旅游资源地理

第一节 中国自然旅游资源

一、地质地貌旅游资源

(一)地貌与旅游

1、地貌是风景的骨架

2、地质地貌对人文现象的影响

3、地质地貌对旅游项目的影响

(二)中国地貌大势

我国地貌轮廓受地质构造的控制,山脉的排列与走向有一定的规律。在不同的构造体系影响下,我国山脉有四个系列:

东西走向山脉:天山—阴山—燕山;昆仑山—秦岭—大别山;南岭(反映纬向构造体系)。

南北走向山脉: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反映经向构造体系)。

东北—西南走向山脉:大兴安岭—太行山;长白山;巫山;雪峰山;武夷山;台湾山脉(受华夏构造体系的控制)

西北—东南走向山脉:阿尔泰山;祁连山;喜马拉雅山(受河西西域式构造体系控制)。

以上构造地貌是我国地貌形态的主体骨架。但是,就“大地形”而言,平原仅占我国国土总面积的12%,盆地占19%,高原占26%,山地和丘陵分布最广,约占43%。

(三)常见的地质地貌的特征及在我国的分布

1、花岗岩地貌

2、丹霞地貌

3、砂岩峰林地貌

4、流纹岩地貌

5、熔岩地貌

6、岩溶地貌

7、海岸地貌

8、雅丹地貌(风沙地貌)

(四)中国的名山

1、名山的概念

名山是山地旅游资源中具有特别重大旅游意义的类型。所谓名山,即指自然风光秀美,景物奇特,可供游人欣赏、游览的山地、丘陵,一般都经过人类长期的宗教、文化等活动的影响而形成了丰富的人文景观。名山特别以其文化内涵引人注目,可按形成的时代先后分为传统名山和现代名山两大类,以传统名山为重要。

2、名山的分布 3.名山的特点

名山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自然美。第二,历史文化价值。

二、水域风光旅游资源

水域风光旅游资源,一般可分为江河溪涧、湖泊水库、瀑布泉点、现代冰川和滨海景观等5种亚类。

(一)江河溪涧

1、中国江河大势

2、著名的江河溪涧旅游资源

按河流的尺度大小,划分为三种类型: ⑴大江巨流

属于大尺度的河流景观。①长江 ②雅鲁藏布江 ⑵河川清流

属于中尺度的河流景观,常流经某个风景区,为其主要构景要素。

①漓江

②富春江—新安江 ⑶山涧溪流

属小尺度的河流景观。它不仅是构景必不可少的要素,而且为风景区增添不少的生动。

①九曲溪

九曲溪是武夷山水的代表,武夷山风景区的灵魂。因绕武夷山九曲十八湾而得名,是我国著名的竹筏漂流河段。

②金鞭溪

是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中张家界景区的最大一条山溪。同样,金鞭溪,是张家界山水的精华所在。

第二节 中国人文旅游资源

一、长城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长城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坚强和勇敢的象征,有着崇高的地位;在很多外国人眼里和心中,也把长城作为中国的代表。中国长城以其悠久的历史,宏大的规模,艰巨的工程难度,周密的结构设计赢得了“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美誉,1987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名录》。

(一)长城修筑历史回顾

1.西周(公元前 7世纪)至春秋战国时期—长城修筑的雏形时期 2.秦(公元前 221年)汉时期—长城修筑的大发展时期 3.魏晋南北朝至辽金时期—长城修筑的间断时期 4.明清时期—中国长城的第三次修筑高峰时期 回顾中国长城的修建历史,几乎贯穿了中国全部封建社会阶段,前后历时2500余载,从已经探明的历代长城遗迹和遗址来看,长城主要分布在中国北方(17个省、市、自治区)大部分地区,尤其是秦、汉长城和明长城大致沿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过渡与衔接地带分布。历代长城的总长度,估计在 5万千米以上,绕地球赤道一圈还有余。就土石工程总量而言,若用以砌筑高 5米厚 1米的墙,可以绕地球赤道 10圈。

(二)长城结构分析

明长城继承和发展了历代长城的构筑经验,设计科学周密,工程质量坚固,保存完好。以明长城为例,介绍长城的结构:

1.城墙

一般高约7~8米,基厚6~7米,向上渐窄,顶厚4~6米,可5马并驱、10人并行。墙基为条石,墙身内外两面用条石或砖铺砌,内填石块、泥土夯实。城墙外侧有雉堞,留有射孔、炮眼,内有女儿墙、泄水石槽。2.关隘

长城上凡交通要冲皆设雄关。明长城之“内三关”—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以及“外三关”—雁门关、宁武关和偏关,“天下第一(雄)关”—山海关(嘉峪关)等,都是重要的关隘。关城为方形或多边形,每个关城设有城门、敌楼、瓮城,像山海关等重关还有护城河、翼城。关城内建有兵营、官署、马厩、粮仓、武器库、水井等,关城外有数道长城拱卫。

3.敌台

也称敌楼或哨楼,多为方形,置于城体之上或城内,相距 50~100米。敌台分实心和空心两种,实心敌台分为上下两层,下层四面有箭窗,上层四面设雉堞、中建铺房;空心敌台可遮风避雨,宜于将士驻防。

4.烽火台

又称烟墩、烽燧。建在长城两侧的制高点上,一般每 5千米设一个,呈圆形或方形,台上有了望处和燃烟放火设施。昼燃烟(燧)、夜放火(烽),用于迅速报告和传递军情、敌情。

5.城堡

建在长城内外驻兵的小城。汉代称其为障或堠,堡是明代的称谓。

6.重镇

为了分段把守,明长城上设了重镇,从东到西依次为:辽东镇(总兵驻辽阳)、蓟镇(驻蓟县三里屯)、宣府镇(驻宣化)、大同镇(驻大同)、山西镇(驻偏关,后称宁武)、榆村镇(驻榆村)、宁夏镇(驻银川)、固原镇(驻固原)、甘肃镇(驻张 掖)9个重镇。

二、运河

我国古代的水利工程不仅是中华民族智慧和汗水的结晶,也是其产生时代科技成果和发展水平的标志。运河就是其中的代表。

(一)灵渠

也称湘桂运河,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内,是秦始皇为发兵岭南运输兵员粮饷,命史禄主持兴建。灵渠全长34千米,将湘江上游河水三七开,“三分漓水七分湘”,分南北两渠分别注入漓江和湘江。整个工程由铧嘴、分水坝(大、小天平)、南渠、北渠、秦堤、泄水坝(泄水天平)和陡门(船闸的先导,是世界上最早的通航设施)组成,此工程连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而且解决了在水程30千米、落差达 32米的河道中航运的问题。设计之高超,为世人所惊叹,吸引了许多游人前往观看,而且灵渠地近桂林(仅 66千米),是漓江风景线上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

(二)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南起杭州,北至北京,全长1794千米。贯穿了京、津、冀(河北)、鲁、苏、浙六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

京杭大运河始凿于春秋末期(公元前 486年)。到了元朝,历时 1700多年(从公元前 486年到公元 1292年)的京杭大运河宣告完工。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条南北水上通道,是重要的南北物资贸易通道,是南北文化、经济的交流通道。《清明上河图》真实地再现了当年运河(汴河)上繁忙的交通状况。

四、古城址

城镇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社会、经济、文化的反映,体现着不同的民族风貌、建筑特色、文化传统,是人类文明智慧的结晶。我国有五千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发展史,古都、古城、古镇不仅在年代和数量上,而且在规模与特色上是世界所罕见的,不仅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而且也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一)中国古城构建

中国是最早对城市进行统一规划的国家,在《周礼·考工记》、《木经》、《鲁班经》等著作中均有明确的记载,而且对城市的选址条件有一定的要求。这些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和科技水平,也体现了一定的构建艺术和审美观点。

1.规模

按礼制规定,天子之城方九里(1里 =1800尺,合现在 412.5米),公爵之城方七里,侯爵、伯爵之城方五里,子爵之城方三里。在诸侯国中,卿大夫的都邑不得超过国都的1/3,小的仅为1/9。但是,限于自然环境优劣和国力强弱,规模不一定要拘于规定。如唐长安城东西长 9721米,南北宽 8651米,面积达 84平方千米,相当于明长安城规模的 10倍。

2.格局

中国历史上城市大量出现始于春秋,多以宫室为中心布局,而且这种布局一直贯穿整个封建社会。国都总体布局按《考工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途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即城市布局可归纳为:方正严肃、左右对称、井然有序;皇室居中、远离市尘;民居小巷、分区宜治;商贸集中、祭祀方便。

3.选址

中国古代建筑选址特别讲究“风水”和“方位”,一般都要考虑三个条件,即供水条件、军事“地利”条件、交通经济条件,多选临河的平原或盆地。古城建筑因地制宜、因材致用。方位上充分考虑气候因素,一般取坐北朝南。被尊为中国七大古都的西安、洛阳、开封、北京、南京、杭州、安阳,都是我国都城选址的典型代表。

4.模式

城市是一个小社会,是整个社会的缩影,国都尤其如此。其建筑模式则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与外国城市建筑模式—“欧洲模式”比较,“中国模式”大多出于政治和军事的需要,在短期内修建而成。一般先筑城墙,再布局城内建筑;先设计布局政治机构及附属礼制建筑,再考虑市场和居民住宅。城市轮廓多为方形或矩形,街巷垂直交错,排列整齐,中轴左右对称。筑有围墙,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

单体建筑物的基本结构差别不大,主要借助平面布局的变化,利用建筑木料的种类、屋顶式样的变化、体量的大小、色彩等手段来区别建筑物的等级和功能。追求其功能、结构、艺术的和谐统一。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物最明显的标志之一。而“欧洲模式”在城市构建中的表现则多注重实际需要,一般基于多方面因素,如为了适应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多呈圆形、中心辐射状布局的模式,道路呈同心圆环状设计,性质不同的建筑相互交错,大多数不建城墙,是开放的空间。城市建筑多使用石料,这使许多中世纪以前的建筑物得以保留。立柱较多,讲求单体建筑的立体效果,利用柱子的造型、雕饰以及门窗的式样体现其审美艺术,如哥特式、罗马式、陶立安式等。

第三篇:中国旅游地理教案第七章

第六章 中央旅游区——京津冀

第一节 北京市

一、概况

北京是我国首都,全市面积1.68万平力干米,设10区8县,人口1382万为中央直辖市之一。北京坐落于华北平原北缘的山麓地带,两北部为山地,面积约人全巾面积2/3;东南部为华北平原的一部分。市东150km以外为渤海。主要河流有西部的永定河和东部的潮白河,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旱夏湿,四季分明。

北京是全国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和国际交住的中心,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著名的国际旅游城市。另外,北京还以京味胡同——四合院、民间艺术及美昧佳肴等而独具魅力。

二、主要旅游区点

1、北京市中心游览区(1)天安门

天安门城楼雄伟庄严,矗立在广场以北,原为明清历代皇城的正门。总向高33.7m。城楼上有9开间的重檐歇山式楼屋,城台下方有五个拱形门洞,依次对称,天安门前有五座玉石雕栏的金水桥,桥外美丽的华表和威严的石狮雕刻得十分精美。

人民英雄纪念碑正对着天安门,碑座上刻有一幅大型浮雕,再现了近代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历程。毛泽东主席题写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周恩来总理书写碑文。

纪念碑的正南面有毛主席纪念堂,里面安放着毛泽东主席的遗体,建成于1977年5月,并于1997年重修。

(2)故宫

又名紫禁城,位于北京市中心,今天人们称她为故宫,意为过去的皇宫。故宫东西宽750米,南北长960米,面积达到72万平方米,为世界之最;故宫的整个建筑被两道坚固的防线围在中间,外围是一条宽52米,深6米的护城河环绕;接着是周长3公里的城墙,墙高近10米,底宽8.62米。城墙上开有4门,南有午门,北有神武门,东有东华门,西有西华门,城墙四角,还耸立着4座角楼,角楼有3层屋檐,72个屋脊,玲珑剔透,造型别致,为中国古建筑中的杰作。

(3)天坛

天坛在北京市东南部,崇文区永定门内大街东侧。占地约270万平方米,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今日天安门东侧的劳动人民文化宫就是当年皇帝祭祖的地方,西侧的中山公园是祭祀丰收神即五谷耕地之所。

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清乾隆、光绪时曾重修改建。为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之场所。天坛是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主要建筑在内坛,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圜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圜丘坛、皇穹宇等等,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著名的祈年殿在最北方,这是天坛内最宏伟、最华丽的建筑,也是想象中离天最近的地方。

2、京西南游览区(1)卢沟桥

卢沟桥又称芦沟桥。在丰台区卢沟桥镇永定河上。始建于金代,距今已有近810年历史,是北京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永定河旧称卢沟河,桥亦以卢沟命名。桥东的碑亭内立有清乾隆题“卢沟晓月”汉白玉碑一块,为“燕京八景”之一。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称赞“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畔响起了第一声抗日炮声,民族解放战争在此揭开序幕。(2)周口店中国猿人遗址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距北京城约50公里。1929年中国古生物学家裴文中在此发现原始人类牙齿、骨骼 和一块完整的头盖骨。并找到了“北京人”生活、狩猎及使用火的遗迹,证实50万年以前北京地区已有人类活动。考古学家开始在这里发掘,发现了距今约60万 年前的一个完整的猿人头盖骨,定名为北京猿人。以后陆续在龙骨山上发现一些猿人使用的石器和用火遗址。这一发现和研究,奠定了这一遗址在全世界古人类学研 究中特殊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周口店遗址是世界上迄今为止人类化石材料最丰富、最生动、植物化石门类最齐全、而又研究最深入的古人类遗址。1987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为世界文化遗产。

3、京西北游览区(1)颐和园

颐和园位于北京市西北部海淀区,距市中心约15公里,原为清代的行宫花园,其名为“颐养太和”之义。园中的长廊、石舫、佛香阁、宝云阁、大戏楼、十七孔桥、玉带桥等建筑堪称世界建筑文化中的珍品。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有极高的地位。全园分万寿前山、昆明湖、后山后湖三部分。前山以佛香阁为中心,组成巨大的主体建筑群,华丽雄伟,气势磅礴。1961年3月4日,颐和园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12月2日,颐和园以其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优美的自然环境景观,卓越的保护管理工作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圆明园遗址

圆明园遗址位于北京西北郊。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是在康熙皇帝赐给皇四子胤祯的一座明代私园的旧址上建成的。胤祯登位为雍正皇帝后,扩建为皇帝长期居住的离宫。乾隆时期再度扩建,乾隆九年(1744)竣工。以后,又在园的东侧辟建长春园,在园的东南辟建绮春园,作为附园。乾隆三十七年全部完成,构成三位一体的园群。一般所说的圆明园,还包括它的两个附园长春园和绮春园(万春园)在内,因此又称“圆明三园”。它是清代北京西北郊五座离宫别苑即“三山五园”(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万寿山清漪园、圆明园、畅春园)中规模最大的一座,面积347公顷。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侵入北京,先是劫掠,继而放火烧毁这座旷世名园,只留下残壁断垣,衰草荒烟。

4、长城十三陵旅游区(1)八达岭长城

长城位于北京延庆县,是开放最早的一段长城,城墙全长3741米,八达岭长城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所以此段长城修筑工程非常宏大,城墙高大坚固,敌楼密集。八达岭长城是我国古代伟大的防御工程万里长城的一部分,建于明代弘治十八年(1505年),明嘉靖、万历年间曾加以修葺该段长城地势险峻,居高临下,是明代重要的军事关隘和首都北京的重要屏障。城墙随着山峰的走势,蜿蜒起伏,如巨龙盘绕。

(2)明十三陵

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县境内的燕山山麓,是明朝十三个封建皇帝的陵墓。据京城约五十公里,总面积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这里自永乐七年(1409)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金碧辉煌的帝王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一位太监(世系表)。是当今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1961年十三陵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长、定、昭三陵和神道四处景点对外开放。

三、特色旅游项目

1、主要土特产及风味美食(1)名特产品:景泰蓝、玉雕、中国画、牙雕、宫灯(2)风味美食:烤鸭、涮羊肉、宫廷点菜、六必居酱菜等

2、旅游节庆活动

北京啤酒节、八达岭长城仿古艺术节

第二节 天津市

一、概况

天津地处华北平原东北部,渤海湾的西部顶端,海河五大支流汇口处,自古就有“地当九河要津,路通七省舟车——当河海之要冲,为畿辅之门户”的说法。现为中央直辖市之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天津既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港口城市、交通枢纽;又是京畿出海门户,对外开放的海港、航空口岸。天津之名,取自明代天子津渡之意。形成于隋朝大运河的开通,明永乐二年(1404年)筑城设卫,称“天津卫”。

二、主要旅游区点

1、古文化街

是以天后宫为中心,具有地方味、古风味、文化味的一条街道。包括天后宫及宫南、宫北大街,全长580 m,宽7m。这里的建筑大多是仿清代的民间建筑,街内有近百家店铺,主要经营文化用品、古旧书籍、民俗用品、传统手工艺品等。著名的杨柳青年画、泥人张彩塑、魏风筝等都在这里设了专门店铺。

杨柳青年画为中国著名的民间木版年画。它继承了宋、元绘画的传统,吸收了明代木刻版画、工艺美术、戏剧舞台的形式,采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的方法,创立了鲜明活泼、喜气吉祥、富有感人题材的独特风格。在中国版画史上,杨柳青年画与南方著名的苏州桃花坞年画并称“南桃北柳”。

2、水上公园

位于天津南开区水上公园路,是天津市内最大的公园,占地160多公顷,其中水面占一半以上,公园建筑及各种设施大都近水或面水,故名。园内有三湖十三岛,岛之间以造型优美的拱桥、曲桥和柳堤相连。公园以水取胜,兼有江南风貌和北国情趣。

3、独乐寺

位于天津北郊的蓟县内西大街路北,是我国著名的古代佛教建筑之一,始建于唐,辽统和二年(984年)重建。主要建筑物有庑殿顶的山门和歇山顶的观音阁,其中观音阁为我国现行最古老的木结构高居楼阁,高23m,面阔五间,甚为壮观,在千年历史长河中,累受地震之害,而今仍巍然耸立于华北大地,其抗震性能之良好及建筑结构之巧妙,令人惊叹。

4、盘山三胜

位于天津市蓟县,有“京都第一山”之称。山中由“三盘”、“五峰”、“八石”等组成的奇丽景色,形成“山秀石多怪,林深路转奇;三盘无限意,幽绝少人知”的人间仙境。盘山的主要名胜有3盘、5峰、8石、72佛寺和13座玲珑宝塔,主峰挂月峰为盘山绝顶。其中的“三盘”,即上盘、中盘、下盘。上盘松胜,劲松苍翠,盘曲照天;中盘石胜,巨石巍峨,千姿百态;下盘水胜,飞泉响涧,溅玉喷珠。

三、特色旅游项目

1、主要土特产及风味美食

(1)名特产品:天津地毯、杨柳青年画、泥人张彩塑、天津风筝被称为“天津四艺”。

(2)风味美食:狗不理包子、天津茶汤、耳朵眼炸糕等天津美食独具特色。

2、旅游节庆活动

第三节 河北省

一、概况

河北省简称冀、因古时大部分地区属冀州的管辖,因而得名。河北省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发样地之一。春秋战国时代,河北北部属燕国;南部先属晋韩、赵、魏三卿分晋后,大部分属赵国,故又有“燕赵”之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河北置上谷、渔阳、右北平、之西、邯郸、巨鹿、东郡等郡。唐代在黄河以北,太行山以东设河北道。“河北”之称始于唐代。元代设中书省,明代改为北直隶,清代称直隶省。1928年改为现名,现共辖11个地级市。全省总人口6744万,有汉、回、满、蒙古、朝鲜等十几个民族,其中汉族占98%。河北省自然资源丰富,矿藏资源以煤、铁、石油、海盐最为丰富,原煤产量居全国第二位。华北油田是我国主要的石油基地之一。

二、主要旅游区点

1、冀东北旅游区(1)承德避暑山庄

承德夏无酷暑、冬无奇寒,是我国北方内陆难得的避暑胜地。山庄又称热河行宫,始建于康熙四十年(1701年),经清朝康、雍、乾三代王朝,历时89年营造而成。占地564万平方米,相当于北京颐和园的两倍,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古典皇家园林。承德避暑山庄是清代皇帝避暑消夏、行围狞猎、比武操练、处理政务、接见来使的离宫。

(2)外八庙

在避暑山庄周围,分布着11座喇嘛庙,它们以避暑山庄为中心,形成百川归海、众星捧月之势,山庄是皇权的象征,这些代表着不同民族的庙宇建筑,则象征着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外八庙”实际上并不只8座庙,原有寺庙12座,当年分八处受北京雍和官管辖,且地处塞外,故古称“外八庙”,现存较完整的有五处。修建这些庙前后历时67年,可以说是“康乾盛世”的产物。现在尚存7座。它们是康、乾年间为来觐见皇帝的各少数民族的王公贵族修建的,是清代维系统一的多民族大帝国的历史见证,也是我国多民族义化交流融合和民族团结的标志,凝聚了汉、蒙、藏等多民族建筑风格和艺术。

(3)秦皇岛与北戴河海滨

北戴河海滨位于秦皇岛市西南端,气候温和湿润,是我国着名的游览避暑胜地。这里海岸线长5km,弯曲环转,海水清澈,潮平浪静,沙细滩缓,是—处理想的海滨浴场。加之雨量充沛,气候宜人,岸外峰峦起伏,松柏葱郁,极适宜于避暑和疗养。主要游览景点有南天门、通天洞、老虎石、莲花公园等名胜古迹24景和5个海滨公园。

(4)山海关

是明代长城东部的一个重要关隘。北倚燕山、内防渤海,处于山海之间,历史上是中原通向东北的军事重镇,被称为“边郡之咽喉,京师之保障”。关城为徐达修建,辟四门,各门上均筑城楼,城外绕以护城河。东门城楼上悬有巨幅匾额,上书“天下第一关”。东门外又接方城,称东罗城,两者之间形在瓮城。长城过山海关向南延伸直至海边,由石料垒筑,高约10m,伸人海中20余米,似龙头伸人大海,故名老龙头,是长城东面的起点。从山海关至老龙头,该城城墙约4km,为明蓟辽总督戚继光所建。

(5)清东陵:我国现存最大的帝王陵寝群——遵化县清东陵和易县清西陵。

清东陵位于北京以东125km处河北省遵化市,是清代最大的皇陵,有帝陵5座,后陵4座,妃嫔园寝5座、公主陵1座。其中,裕陵、定东陵、景陵已对外开放。

(6)昌黎海岸

昌黎黄金海岸沙软水净,是优良的天然海水浴场,海岸沙丘景色壮观,附近有碣石山等景点和温泉多处,故这里既可进行海水浴和水上运动,也可开展度假疗养、野营及游览。苍岩山

2、冀西南旅游区(1)安济桥

中国现存最古的单跨石拱桥。位于石家庄市东南45公里处的赵县城南洨河之上,因赵县古称赵州,所以又称赵州桥,又因大桥以石砌造而成,故当地俗称大石桥。安济桥建于隋代开皇十五年至大业元年(公元595—605年),由匠师李春监造,距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了。

(2)白洋淀

位于河北保定市,有形状各异、大小不同的92个淀泊和3700多条沟壕,水域面积366k㎡,是国内较大的淡水湖。区内水陆文错、阡陌纵横,田园散布、村庄星罗、气候宜人;淀中水域辽阔、资源丰富,藕白蟹肥。水中白帆点点、岸边垂柳丝丝。田间欢声笑语,构成一幅十分诱人的北国水乡图。

(3)苍岩山

位于太行山东山麓井陉县境内,相传为隋炀帝长女南阳公主出嫁之所。海拔1117m。自古有“五岳奇秀揽一山,太行群峰唯苍岩”之誉。著名的桥楼殿是隋代古刹福庆寺的主体建筑,是一座特殊而罕见的殿堂,桥楼殿顾名思义由桥和楼两部分组成:桥长15m,宽9m,是单义敞肩圆弧石拱桥,飞跨于两岸之间,高耸险峻,桥面距山涧底部约70 m,桥上楼两层,四面出廊,重槽歇山顶,上覆黄绿相问琉璃瓦,正脊上列仙人走兽。

(5)清西陵

位于京西120km的河北省易县,是清朝皇帝陵寝群之一。西陵以雍正泰陵为主体、首居山下中心位置,后代帝王则相间分葬住东、西两侧。有帝陵4座,后陵3座。其他陵寝7座。“末代皇帝”博仪骨灰亦入土西陵。

三、特色旅游项目

1、主要土特产及风味美食

(1)名特产品:蔚县剪纸、曲阳石雕、易水石砚、涿县金丝挂毯、唐山和邯郸陶瓷以及以王习三为代表的内画鼻烟壶人国际上都亨有很高声誉。

(2)风味美食:京东板栗、天津鸭梨、深州蜜桃、沧州金丝小枣、宣化葡萄等驰名中外。渤海对虾、坝上“口蘑”、饶阳杂面、唐山峰蜜麻糖、保定马家老鸡铺卤鸡等都是河北省著名的风味特产。

2、旅游节庆活动

承德旅游节、避暑山庄文化艺术节

第四篇:中国旅游地理

中国旅游地理

一、不定项选择

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首诗描写的是(D)

4、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指的是(B)。

A.瞿塘峡

B.巫峡

B.构造湖,火山堰塞湖,泻湖,火山口湖

C.构造湖,火山口湖,泻湖,火山堰塞湖

D.风成湖,火山口湖,泻湖,河成湖 的景色。

A.庐山

B.武夷山

C.武当山

D.阿里山

2、溪曲三三水,山环六六峰,碧水丹山指的是(D)的主要风景。

A.武当山

B.黄山

C.雁荡山

D.武夷山

3、大红袍是(D)的特产。

A.千山

B.阿里山

C.三清山

D.武夷山

C.西陵峡 D.龙门峡

5、湖水清澄,碧波荡漾,指的是黄河中(A)段的景色。

A.三门峡

B.郑州

C.开封

D.洛阳

6、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指的是(C)的风光。

A.珠江

B.长江

C.漓江

D.松花江

7、按成因分,滇池,天池,西湖,五大连池分别属于(C)。A.溶蚀湖,冰川湖,泻湖,火山堰塞湖

8、我国最大的咸水湖是(A),最高的淡水湖是(D),最低的湖泊是(B),最深的湖泊是(C),最大的堰塞湖是(E)。

A.青海湖

B.艾丁湖

C.天池

D.纳木错湖

E.镜泊湖

9、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描述的是(D)的风景、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指的是(B)、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描写的是(C)、A.玄武湖

B.大明湖

C.滇池

D.瘦西湖

10、中国最大的瀑布群是(A),最宽的瀑布是(B),最高的瀑布是(C),水流量最大的瀑布是(D)、A.黄果树

B.诺日朗

C.蛟龙

(C)奇松、怪石、毛峰、云海

D.青松、温泉、云海、林芝

17、东岳泰山位于(D);西岳华山位于(E);中岳嵩山位于(A);南岳衡山位于(C);北岳恒山位于(B)。

A.河南省登封县

D.壶口

11、以山,海,礁,岛自然景观为主的风景名胜区是(D),以青山,碧海,绿树,红墙为特色的是(B),以滩缓,沙细,浪小,潮平著称的是(C),有不是夏威夷,胜似夏威夷之誉的是(A)。

A.亚龙湾

B.青岛海滨

C.北戴河海滨

D.大连海滨

12、至2002年,被国务院定为历史名城的城市共有(D)座、至2004年,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共有(C)处、A.54

B.199

C.177 D.99

13、黄山四绝是指(A)。

(A)奇松、怪石、温泉、云海

B.青松、奇石、飞瀑、云海

14、我国保护大熊猫、扬子鳄、银杉、红树林的自然保护区依次是(B)。

A.神农架、梵净山、肇庆、长白山

B.卧龙、安徽宣城、金佛山、海南东寨港

C.神农架、梵净山、金佛山、海南东寨港

D.卧龙、长白山、梵净山、神农架

15、我国的红树林海岸在(D)可以看到。

A.福建、珠海、台湾、广东

B.海南岛、珠海、台湾、广东、宁波

C.珠海、台湾、广东、宁波

D.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岛

16、“醉翁亭”亭名的由来与我国著名文学家(C)有关。

A.苏东坡

B.李白

C.欧阳修

D.杜甫

B.山西省浑源县 C.湖南省衡山县 D.山东省泰安市 E.陕西省华阴县

18、“云锁苍龙”绝景位于(B)景区内。A.泰山 B.华山 C.恒山 D.嵩山

19、以下景点中,属于北岳恒山的景点是:(D)。A.水帘洞 B.擦耳崖 C.排云亭 D.悬空寺

20、(D),始建于北魏,为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砖砌佛塔。

A.六和塔

B.北京妙应寺白塔

C.应县木塔

B.青海、西藏、云南、重庆、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

C.青海、西藏、云南、四川、重庆、湖南、湖北、安徽、江西、江苏、上海

C.宜昌南津关

D.巴东官渡口

27、江苏镇江中泠泉由(C)饮用后,命名为“天下第一泉”。

D.嵩岳寺塔

21、黄山四绝中以云海为最,其中又以(C)看天海最佳。

A.天都峰

B.清凉台

C.光明顶

D.排云亭

22、有无峰不奇、无石不峭、无寺不古之誉的是(C)景区。

A.阿里山

B.武陵源

C.千山

D.武当山

23、长江是我国最大的河流,发源于青海唐古拉山各拉丹冬雪山,全长6300公里,流经(A)。

A.青海、西藏、云南、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

D.青海、西藏、云南、四川、重庆、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上海

24、有“黄金水道”之称的是(B)。

A.黄河

B.长江

C.珠江

D.漓江

25、“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描述的是(A)的景色。

A.巫峡

B.西陵峡

C.滴翠峡

D.瞿塘峡

26、三峡的终点是在(C)。

A.奉节白帝城

B.秭归香溪河口

A.陆羽 B.乾隆 C.刘伯刍 D.刘鹗

28、(D)海岸是开辟海滨浴场的理想之地。A.沙质 B.岩质 C.生物 D.沙岩交替型

29、供奉后稷和伯益的稷益庙位于(A)。A.山西新绛县 B.湖南汩罗县 C.台湾台南 D.安徽合肥

30、有“海南第一楼”之称的是(B)。

A.包公祠

B.五公祠

C.武侯祠

D.林则徐祠

31、华陀故里位于(B);司马迁故里位于(C);庄周故里位于(A)。

A.安徽蒙城

B.安徽亳州

C.陕西韩城

D.四川成都

32、“更待黄花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这句诗的作者是(A)。

A.白居易

B.杜甫

C.杜牧

D.欧阳修

33、北京世界公园是具有世界水平的我国最大规模的微缩景观公园,它将世界上40个国家的处景点浓缩在内。(C)

A.108

B.105

C.109

D.110

34、世界最大的宫殿是(D);最大的佛像是(A);最古老的石拱桥是(B);最长的石窟画廊是(C);海拔最高的古建筑群是(E)。

A.四川乐山大佛

B.河北赵州桥

C.敦煌莫高窟

D.北京故宫

E.布达拉宫

35、我国于(B)年建立了第一个自然保护区。

A.1955

B.1956

C.1957

D.1958

36、下列景点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为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重遗产的是(A)。

A.泰山

B.大足石刻

C.青城山

D.天坛

37、(C)是岭南名城,又是我国的南大门,(F)是一座高原春城,(N)是冠以“天堂”之名的花园城市;(G)具有山城的特点;(O)以热带海滨城市著称;(P)风景如画;革命圣地(Q);冰城(D);江城(A);水城(B);泉城(I);温泉城(H);椰城(E);沙城(J);极光城(L);瓜果城(M);林城(K)。

A.武汉

B.苏州

C.广州

D.哈尔滨

E.海口

F.昆明

G.重庆

H.福州

I.济南

J.敦煌

K.伊春

L.漠河

M.吐鲁番

N.杭州

O.厦门

P.桂林

3、被誉为我国古代五大名泉的是(BCDE)。

A.镇江中泠泉

B.镇江金山泉

E.杉

6、下列花卉中,哪些属于春花(BCD)。

A.迎春

Q.延安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哪一些是黄山的特产:(ABE)。

A.毛峰茶

B.灵芝草

C.赤鳞鱼

D.何首乌

E.石耳

2、下列属于雁荡山特产的是(ABCDE)。

A.雁茗

B.观音竹

C.金星草

D.山乐官鸟

E.香鱼

C.苏州观音泉

D.杭州虎跑泉

E.济南趵突泉

4、下列名泉中,在历史上被称为天下第一泉的有(ABDE)。

A.镇江中泠泉

B.北京玉泉

C.苏州观音泉

D.庐山谷廉泉

E.济南趵突泉

5、下列植物中,属于裸子植物的有(ABE)。

A.松

B.柏

C.李

D.杏

B.桃花 C.海棠 D.牡丹 E.百合

7、下列动物中,属于国家一级二级保护动物的有(BCD)。A.蓝孔雀 B.大鲵 C.藏羚羊 D.野骆驼 E.非洲象

8、我国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区网的自然保护区有(ABCDE)。A.武夷山 B.盐城滩涂 C.长白山

D.博格达峰

E.神农架

9、下列景点中全部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有(AC)。

C.衡山

D.武夷山

E.普陀山

C.松

D.柏

E.柑橘

A.九寨沟,黄龙,苏州园林,承德避暑山庄,青城山---都江堰

B.长江三峡,武夷山,大足石刻,云冈石窟,龙门石窟

C.明清皇家陵寝,皖南古村落,武当山,云南三江并流,天坛

D.曲阜三孔,黄山,颐和园,桂林山水,布达拉宫,庐山

E.秦始皇陵及兵马俑,武陵源,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杭州西湖

10、以下动物中属于我国一类、二类保护动物的是(ACE)。

A.金丝猴

B.梅花鹿

C.白鳍豚

D.白孔雀

E.褐马鸡

11、我国以丹霞地貌为主形成的风景名胜区有(BD)。

A.雁荡山

B.齐云山

12、我国著名的奇特泉有(ACDE)。

A.云南大理蝴蝶泉

B.山东青岛崂山泉

C.四川广元含羞泉

D.湖北当阳珍珠泉

E.湖南石门鱼泉

13、我国自然保护区纳入世界自然保护区网,成为世界永久保 护地的是(ABC)。

A.长白山

B.湖北神农架

C.江苏盐城滩涂

D.安徽宣城

14、属于裸子植物的有(CD)。

A.桃

B.李

15、自然景观中属丹霞地貌的景点是(BC)。A.武夷山、千山 B.武夷山、穿岩 C.方岩、江郎山 D.庐山、武当山

16、我国著名的温泉旅游胜地是(ABCD)。A.南京的汤山 B.台湾的草山 C.广东的从化

D.福建的福州

17、属于木本植物的是(BCD)。A.芭蕉、梧桐 B.牡丹、桧柏 C.垂柳、枇杷

D.苍松、红枫

18、我国的活化石植物主要有(ABCD)。

D.中国的佛教、道教宣扬远离尘世,故多在山地建立寺观、庙宇,使这些地方成为宗教胜地

E.风景秀丽,古木参天,终年翠绿,奇花异草,四时郁香。

B.石耳

C.灵芝草

D.角怪

A.银杉

B.水杉

C.冷杉

D.银杏

E.桧柏

19、我国的高山大部分分布在(ADE)、以西。

A.昆明

B.重庆

C.乌鲁木齐

D.成都

E.兰州

20、我国东部许多山地之所以成为旅游胜地的原因是(ABCD)。

A.东部地区多属大河下游,经济开发较早

B.山地海拔高度适中,按气温垂直平均递减规律,适合人们需求

C.古代就成为文人墨客和士大夫阶层的避暑游览胜地,留下许 多古迹和传说

21、(BCD)被誉为泰山镇山“三宝”。

A.《泰山神出巡图》壁画

B.沉香狮子

C.温凉玉

D.黄蓝釉瓷葫芦瓶

E.何首乌

22、泰山四大奇景指的是(ABCD)。

A.云海玉盘

B.旭日东升

C.晚霞夕照

D.黄河金带

E.擎天神木

23、泰山的土特产有(AE)。

A.赤鳞鱼

E.何首乌

24、黄山著名土特产有(ACD)。A.毛峰茶 B.何首乌 C.石耳 D.灵芝草 E.岩茶

25、雁荡风景三绝指的是(ABE)。A.灵岩 B.大龙湫 C.显圣门 D.雁湖 E.灵峰

26、雁荡山的土特产有(ABCDE)。

A.香鱼

B.金星草

C.山乐宫鸟

29、长江三峡自东到西的排列为(CBA)。

A.瞿塘峡

B.巫峡

E.运城

32、黄河中下游著名的古渡有:(ABCD)。

A.喇嘛渡

D.雁茗

E.观音竹

27、阿里山四大自然名景有:(ABCE)。

A.艳红樱花

B.日出奇景

C.擎天神木

D.旭日东升

E.云海壮观

28、龙虎山景观三大特色为(ABC)。

A.山水

B.道教

C.崖墓

D.云海

E.日出

C.西陵峡

D.龙门峡

E.巴雾峡

30、下列景点中,(ABCDE)位于三峡景区内。

A.白帝城

B.屈原故里

C.黄陵庙

D.江北恐龙遗址

E.神农溪“豌豆角”木船

31、黄河专线游览由(ABCDE)组成。

A.河南郑州

B.开封

C.洛阳

D.三门峡

B.风陵渡 C.龙门古渡 D.茅津渡

33、在珠江最大支流西江上有(BCE)三峡。A.巴雾峡 B.羚羊峡 C.大鼎峡 D.龙门峡 E.三榕峡

34、京杭大运河流经的省市有(AD)。A.河北 B.河南 C.山西 D.山东

E.江西

35、植物资源能够吸引旅游者的原因有(ABCDE)。

A.植物决定了自然风景上的差异

D.桃

E.梨

38、下列树木中属于叶木的有:(CD)。

C.银苍玉洱

D.上关花

E.下关风

B.植物决定了时间上的差异

C.有的植物突出了地方色彩,增了旅游价值

D.形成独特的旅游盛会

E.许多植物还寄托着古今人类的感情和理想

36、(AC)是观赏芍药的最佳地。

A.山东荷泽

B.河南洛阳

C.扬州

D.四川金佛山

E.广西花坪

37、下列植物中(ABCDE)属于花木五果。

A.杏

B.李

C.石榴

A.苍松

B.桃树

C.芭蕉

D.垂柳

E.葡萄

39、下列花卉中,春天开花的有(CD)。

A.菊花

B.迎春

C.海棠

D.牡丹

E.百合

40、大理的四大名景是(ABDE)。

A.洱海月

B.苍山雪

41、下列对于和天气因素有关的景点描述正确的是(ABCDE)。A.西安灞柳风雪 B.北京西山晴雪 C.崂山太清水月 D.湖南洞庭秋月 E.陕西草堂烟雾

42、人文景观包括(ABCDE)。A.古今建筑 B.民族民俗 C.宗教胜地 D.文化艺术 E.历史文物古迹

43、下列对庙的描述正确的有(ACDE)。

A.祠是旧时供奉祖宗、鬼神或有功德的人的屋舍。

B.庙的含义和祠一样

C.王宫的前殿、朝堂

D.庙号的略称

E.祠是庙的一种

44、晋祠三绝指的是(ABC)。

A.宋彩塑侍女像

B.难老泉

C.周柏隋槐

D.沉香狮子

E.温凉玉

45、下列名亭中,属于中国四大古名亭的是(ABCE)。

A.兰亭

B.醉翁亭

C.爱晚亭

D.五龙亭

E.陶然亭

46、下列城市中,(BC)建有大观园。

A.成都

B.上海

C.北京

D.武汉

E.兰州

47、我国自然保护区大致可以分成(ABDE)。

A.综合型

B.生物型

C.自然山川风景型

D.自然风景型

E.自然历史遗迹型

三、判断题

(√)

1、旅游地理的研究对象是地理环境中与旅游活动有关的部分,即旅游地理环境。

(√)

2、旅游资源分为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其中自然旅游资源是由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组成的,常被称为旅游的第一环境。

(√)

6、泰山名胜以不同特色划分为丽、幽、旷、奥、妙五个游览区。

(√)

8、西岳庙是历代帝王祭祖的神庙,创建于西汉,有“陕西故宫”之称。

(√)

9、祝融峰之高、藏经楼之秀、方广寺之深、水帘洞之奇,称为衡山四绝。

(√)

10、溪曲三三水,山环六六峰是武夷山的主要风景。“三三”为九曲溪,“六六”为三十六峰。

(√)

11、武陵源由大庸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慈利索溪峪自然保护区、桑值天子山自然保护区三个单元组成。

(√)

14、一般把水温高于34度的泉水称为温泉。我国温泉分布有两个特点:一是数量多;二是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台湾、云南、西藏、广东、福建五省。

(√)

18、我国气候的重要特点是,气候复杂多样,地域分异明显,东西时差4个小时;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南北温差小。

(√)20、由唐宰相裴撰文,著名书法家柳公绰书,名匠鲁建刻字,因文章、书法、镌刻都极精湛,世称“三绝碑”。

(√)

21、自然保护区是国家把一些能揭示自然界内在规律的、具有典型意义和价值的森林、草原、水域、湿地、荒漠等各种生态系统类型,以及自然历史遗迹地等,划出一定的面积,设定机构,管理和建设起来,作为保护自然资源和开展科研工作的基地。

(√)

2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11月在巴黎通过了《世界遗产名录》。我国于1985年加入。截止2003年,先后有29处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第五篇:中国旅游地理[范文模版]

6请列举你所熟知的著名的避暑胜地,并分析其形成原因及开发的现状。江西庐山现状:四大避暑胜地之一,自上而下有“匡庐瀑布誉满天下”的盛名。到此消暑,环境幽静,烦热顿消。成因:在江西九江市,东涉鄱阳湖,北临长江,风行水上,气候宜人,7月平均气温仅22.6摄氏度。(2)安徽九华山:与黄山同一脉,山中多溪流、瀑布、怪石、古洞、苍松、翠竹,为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游人置身山中,凉风袭来,身爽心宁(3)浙江莫干山;四大避暑胜地之一,在浙江德清县境内,距杭州60公里,不但风景秀丽,凉爽宜人,而且翠竹遍山,甘泉涌流,素有“清凉世界”之称。翠竹遍野,林木葱茏,泉瀑满谷,云雾变幻,环境清幽。莫干山的夏天特别凉爽宜人,气温一般比杭州、上海等地低6-7℃。“晨起如春,夜眠如秋”,“白天不用扇子,晚上不离被子”,颇有“六月如霜天”之感。是著名的避暑胜地和旅游胜地,同北戴河、庐山、鸡公山并称为中国四大著名避暑胜地。

(1)(4)山西五台山: 位尊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还以“清凉世界”闻名于世,号称“华北屋脊”,夏

季平均气温不足20摄氏度。(5)安徽黄山: 位于安徽黄山市,它兼有衡岳之烟云、匡庐之飞瀑、华山之险峻,山间气候宜人,尤以云谷寺、松谷庵等处为佳,翠竹如海,环境清幽。(6)福建武夷山: 有九曲、三十六峰、七十二景、一百零八洞之奇,盛夏,山外暑气逼人,山中却有“静听水声真活泼,饱看山色自清凉”的感觉。(7)青岛崂山: 濒临黄海,海山毗连,雄奇秀美,气候宜人,环境清幽,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还有海滨浴场,是消夏避暑的好去处。(8)广西鼎湖山岭南四大名山之首的鼎湖山,四季层峦叠翠,古木参天,空气中含有大量的负离子,山林连绵起伏,阔叶林、沟谷雨林、针叶林等多种植物被自然分布,构成一幅独特的植物群落图。在这样的山林里游荡,就是大热天,也可感觉到鼎湖山释放出的体贴人心的丝丝凉意。

(9)新疆天山天山避暑最为驰名的地方是天池,这里青山与碧水相映,白云与绿树共影,是大西北难得的避暑胜地。(10)四川峨眉山:除有“峨眉天下秀”之美誉外,亦以清凉著称于世。

(2)此处以崂山为例说明其形成原因:崂山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变化和季风进退都较明显,具

有雨水丰富,年温适中,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的特点。由于濒临黄海,受海洋的调节作用,又表现出春冷、夏凉、秋暖、冬温、昼夜温差小、无霜期长和湿度大等海洋性气候特点,夏季气温较高但无酷暑炎热,适宜夏季避暑。崂山是一座享誉中国的名山,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当前要全面推进崂山旅游的科学综合规划建设,走出一条以保护与恢复、开发同步的双赢之路,使旅游环境和旅游质量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7请讨论民俗节日对于旅游的重要意义沂水河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唱着歌回来。

(1)有利影响①有利于人们利用假期进行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传统节假日有较为丰富的民俗活动,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2)民俗节日期间带来了大量客流量,刺激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经济扶贫的作用,将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

不利影响(1)由于假日时间过于集中,使得交通运输压力加大,景区超负荷接待,旅游业服务质量下降,不利于旅游业长期可持续的发展(2)对旅游产品质量的影响,实行“黄金周”制度后,旅游需求的集中性、跳跃性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

(3)对食宿餐饮业的影响。假日的集中旅游客观上加大了食宿餐饮行业的经营成本

(4)随游客的增加,环境压力变大,环境破坏更加严重

8资源开发与保护的保护的原则与关系

(1)首先,二者之间是一种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资源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没有资源人类就没有存在和发展的条件,而环境则是满足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空间,开发利用资源的目的也是为了进一步拓展人类社会的生存空间。其次,二者的关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人类社会在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诸多方面的进步,人类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程度不断加深,资源和环境问题就变得日益突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类社会的发展。第三,二者统一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两个方面。

(2)处理办法.1科学实施资源的开发与环境保护.2大力推进新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工艺,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切实保护环境.3发挥市场机制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4防止开发中的破坏性建设 5针对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开发方式,防止超负荷承接,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尽量使文物古迹修整如旧6做到生态开发,生态旅游即实现了其旅游价值也保护了环境不受破坏。一要把加快发展和科学发展结合好,必须以科学发展为硬约束,向发展方式转变要速度,向科技创新要效益,西部地区加快发展才能有出路,才能真正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二要把发挥自身优势和用好国家支持、各地支持结合好。要认真分析把握西部大开发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综合考虑各地资源特点、产业基础、支撑条件,把自身优势和国家支持支援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形成发展合力,全面增强西部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三要把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结合好,切实处理好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关系,科学统一规划,合理开发,把宝贵的资源保护好、开发好、利用好,造福于广大人民群众。四要把加快经济发展和保障改善民生结合好。要顺应人民的期待,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民生工程作为投资重点,加快推进扶贫等各项社会事业,围绕民生发展经济,在发展经济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使人民群众共享更多发展成果、得到更多实惠,进一步增强发展的信心和动力

9为保护珍贵的动植物及地质剖面遗迹,我国设立了多个自然保护区,请结合身边的实例谈谈自然保护区的旅游价值及在生态旅游开发中应注意什么

(1)注意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珍稀物种的保护

(2)切记不可只顾眼前利益,忘记长远利益

(3)第一,避免规划开发不当造成的生态系统破坏;第二,控制游客数量,避免游客过度进人超过环境

承载力造成破坏;第三避免消费者进人以后产生的垃圾污染没有得到很好的回收和管理而造成的破坏

(4)解决:在开发时,应贯彻“全面规划、积极保护、科学管理、永续利用”的方针,根据自然保护区功能

分区的理论与原则,在坚持“保护第一”的前提下,因地制宜、统一规划与布局,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旅游与教育、资源保护区与社区发展等关系,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利益机制的引导,对企业的行为进行约束,充分发挥其有利于资源保护的方面。

11孔子热爱山水,字曰:“知者乐山、仁者乐水!”从中国旅游地理的角度谈论一下对此话的理解。(山体,地貌,陶冶情操,水的灵动美)

(1)乐山:中国五岳,泰山如坐,华山如立,衡山如飞,恒山如行,嵩山如卧。泰山有四大奇观:旭日

东升、晚霞夕照、黄河金带、云海玉盘。恒山悬空寺是国内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嵩山由于其独特的地质构造被称为”天然地质博物馆。南岳衡山四绝:祝融峰之高 藏经殿之秀 方广寺之深 水帘洞之奇。“华山天下险”“奇险天下第一山”之称,四大佛教名山,道教名山,避暑胜地,吸引了众多的游客爱山登山,此外丹霞地貌,喀斯特地貌,这些自然界的神奇景象更让许多人乐山不返。登山能给人一种一览众山小的愉悦,又能强身健体,锻炼意志,人们常用山来表达决心,意志,还有想念,有望夫石寓意思念,有石敢当寓意吉祥平安,有死有重于泰山,总之山成为文人雅士寄托情感的代表,故有智者乐山

(2)水,给人一种灵动美,总让人觉得柔弱,仁慈。我们的江河湖海,瀑布山川更是轻盈灵动,陶冶

情操,寄情于水。谁代表了他们的思念,有他们的洒脱豪迈,大江东去浪淘尽,渺沧海之一粟,秋水共长天一色,古往今来,多少人写意于水,故忍者乐水。

12广东省与山东省旅游业存在的差异有哪些?(广东比山东好的地方,区位优势,交通便捷,著名侨乡,市场经济发达,接待条件,及山东如何改进)

(1)旅游资源的不同:山东旅游把美丽的自然景观、丰富的历史文化和鲜明的地方特色融为一体,形

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山东基本形成了济南、泰安、曲阜延伸到邹城的“山水圣人”旅游区;山东以青岛、烟台、威海为一体的海滨风光旅游区;山东以潍坊市区为中心,以风筝、杨家埠木版年画、民俗风情为主体的民俗旅游区;山东以淄博齐国故城、殉马坑、蒲松龄故居为主体的齐文化旅游区;山东以黄河入海奇观和原始自然风貌为主体的东营黄河口旅游区;山东以水浒故事为主线;以梁山、阳古为重点的“水浒”旅游线。广东的丹霞地貌 丹峰耸立、峭壁千丈、峡谷幽深、锦石奇异,“雄、险、奇、秀、幽”于一体 粤北仁化丹霞山、乐昌坪石金鸡岭、韶关韶石山、粤东龙川与紫金县、粤中清远神石

2、岩溶地貌 石峰林立、孤峰突起、溶洞遍布,具有“奇、险、幽”等美感特征 肇庆七星岩、乐

昌古佛岩、英德宝晶宫、阳春崆峒岩、凌霄岩、怀集燕岩

3、花岗岩风景 由石英、长石、云母等组成

1、垂直风化:惠州罗浮山、潮阳莲花峰

2、球状风化:珠海石景山

3、堆积叠置:汕头QUE石垂虹洞、龙泉洞以及珠海濂泉洞

4、海浪侵蚀:香炉湾、唐家叠石广州兰圃 以栽培兰花为主的专业性公园

番禺百万葵园 全国唯一的以向日葵为主题的生态公园;名列两项世界第一:规模最大;葵花常年开放,世界唯一。三水荷花世界 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品种最丰富,集建筑、雕塑、荷文化于一体的荷花生态专类园

高要广新农业生态园 分为四大功能区域:康体娱乐及会议培训区;生态保护农业区;极限运动探险区;青少年素质教育区

珠海农科奇观 广东省重点生态旅游景点。国 家 级 保 护 区 名 称 主 要保护对象所在地

韶关丹霞山风景名胜区、南海西樵山风景名胜区、罗浮山风景名胜区、肇庆星湖风景名胜区、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湛江湖光岩风景名胜区

(2)开发情况不同: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品牌效应不断扩大,主要旅游指标创历史新高,出境游旅客

显著增加,重点旅游城市旅游业发展趋缓,我省旅游业发展、布局更加合理,但是旅游城市均属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可见经济实力对旅游业有重大影响,粤北、粤东、粤西地区的旅游业发展相对珠三角地区仍比较缓慢。、广东旅游业存在的问题

一是广东没有国内知名的景点,没有打造出自己的龙头产品。二是广东旅游宣传力度不够。三是交通瓶颈制约了广东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四是广东的治安环境有待改善。因此必须做到

1、必须继续做好旅游宣传工作,做到与建设经济强省、文化大省、和谐广东紧密结合,与宣传广东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相结合,与加快推进广东、“大珠三角”、“泛珠三角”区域旅游交流合作和第三产业发展相结合,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2008中国奥运游”相结合,与推动我省旅游业、服务业招商引资相结合,与营造良好的旅游发展环境,增强广东旅游吸引力相结合;强化活动项目的文化内涵,强化国际化、专业化程度,强化市场运作力度,强化区域旅游合作,强化招商引资力度,强化精品意识。

2、以旅游产业结构的整合与优化为目标,转变旅游业传统观念、树立大旅游业思想,向精细化发展,3、广东省旅游业应尽快打造一个龙头景点,4、要正视广东省作为入境旅游过境地的地位上升

5、加大旅游业管理力度,使旅游业发展规范有序。

13请分析浴乎沂,风乎舞霁,咏而归涉及的旅游资源及所属类别。(沂水河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唱着歌回来)

(1)浴乎沂说的是水,风乎舞霁谈的是气候,咏而归说的是山。从地文景观、天象与气象旅游资源、水体旅游资源等方面分析。浴乎沂涉及水体旅游资源中的江河旅游资源。风乎舞霁涉及气象气候旅游资源、地文景观中的山地旅游资源。

结合这些旅游资源对发展旅游的价值分析。

如地文景观的开发价值

(1)具有形态美,可以开展观赏性旅游活动

(2)具有文化性,可开展科考性旅游(3)具有空间性,可以开展康乐性旅游

中国十大避暑胜地

庐山

庐山是我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庐山雄奇秀拔,云雾缭绕,东濒鄱阳湖,北临长江,风行水上,气候宜人,7月平均气温仅26℃。自古有“匡庐瀑布誉满天下”的盛名。自司马迁将庐山载入《史记》后,历代诗人墨客相继慕名而来,陶渊明、谢灵运、李白、白居易、苏轼、王安石、陆游、徐志摩、郭沫若等1500余位诗人相继

登山,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名篇佳作。山中多飞泉瀑布和奇洞怪石,名胜古迹遍布,夏天气候凉爽,是我国著名的旅游风景区和避暑疗养胜地,到庐山雄奇秀拔,云雾

交通:庐山旅游交通十分方便,航空、水运、铁路、公路已形成庐山的立体交通网络。南昌、九江庐山机场,每天均有航班往返国内大中城市。长江沿线每天有近二十个班轮停靠九江;铁路可自京九线、武九线及武汕线抵九江或庐山站。

北戴河

北戴河是秦皇岛久享盛名的旅游胜地,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西南,南临渤海,北靠联峰山。海滩漫长曲折,沙软潮平,林木苍翠,水面凉气轻拂,盛夏平均气温23℃,是著名的海滨避暑胜地。盛夏季节,这里气候宜人,游人置身其间,心旷神怡,暑气皆消。这里还是神州九大观日处之一,北戴河观日处位于北戴河海滨,东北端的鹰角亭为最佳地点。

交通:北戴河距北京380公里,距天津243公里,交通颇为方便。从北戴河火车站乘5路公交车或从秦皇岛火车站乘3路、4路公交车,到北戴河海滨站下车即可。

青海湖

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上,距西宁150公里。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面积4400多平方公里,海拔3260多米。青海湖四周被四座巍巍高山所环抱,烟波浩渺、碧波连天的青海湖,就像是一盏巨大的翡翠玉盘平嵌在高山、草原之间,构成了一幅山、湖、草原相映成趣的壮美风光和绮丽景色。这里地势高,气候十分凉爽。即使是烈日炎炎的盛夏,日平均气温也只有15℃左中,是理想的避暑消夏胜地。交通:从西宁汽车站有直接到鸟岛的车(27元/人),车程将近8个小时。

莫干山

莫干山位于德清县西部,系天目山向东北延伸的主峰之一。以清凉世界闻名遐迩,素有“清凉世界”之称。翠竹遍野,林木葱茏,泉瀑满谷,云雾变幻,环境清幽。莫干山的夏天特别凉爽宜人,气温一般比杭州、上海等地低6-7℃。“晨起如春,夜眠如秋”,“白天不用扇子,晚上不离被子”,颇有“六月如霜天”之感。是著名的避暑胜地和旅游胜地,同北戴河、庐山、鸡公山并称为中国四大著名避暑胜地。

交通:夏令时节上海和杭州都有班车直达莫干山,也有各个旅行社、旅游公司开设的到莫干山的旅游专车。山上内部交通亦便利,全山饭店、景区间,均有车行道相通。小路系统完善,遍及各景点、各别墅间。

青岛

青岛依山傍海,山峦郁葱秀丽叠嶂起伏,大海三面环绕碧波拥翠,绿树掩红瓦,碧海映蓝天。素有“神仙窟宅”、“灵异之府”之称的海上名山崂山以及著名的历史遗迹琅琊台、即墨古城等名胜,或山海紧错,气势雄伟,或岚光变幻,云气离合。天孕而成的地理环境,特殊的城市风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构成了青岛集中华文明与欧陆风情为一体的“海光、山色、洋城、古郊”风景画卷,在中华大地独树异帜,为世人瞩目神往。青岛空气湿润,雨量充沛,温度适中,夏无酷暑,得天独厚的气候环境使青岛成为著名旅游度假观光避暑胜地。交通:青岛交通十分便利,国内大中城市一般都有直达青岛的列车和航班。

九寨沟

九寨沟以绝天下的原始、神秘气氛而闻名。自然景色兼有湖泊、瀑布、雪山、森林之美,有“人间仙境”、“童话世界”的美誉。这里雪峰玉立,青山流水,交相辉映;这里的瀑布、溪流更是迷人,如飞珠撒玉,异常雄伟秀丽。其中,四岸有千年古木,奇花异草,四时变化,色彩纷呈,倒影斑斓,气象万千,是夏季消暑的理想之地。

交通:进入九寨沟最主要的交通线是九寨沟环形公路线(九环线)。由成都出发,可经都江堰、汶川、茂县、松潘至九寨沟,里程438Km;也可经广汉、绵阳、江油、平武、九寨沟县至九寨沟,里程472Km。另外,由213国道上的文县、宝成铁路上的广元或江油均可转道进入九寨沟。九寨黄龙机场也于2003年9月28

日开通了,机场海拔在3300米至3600米之间,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川主寺镇,距九寨沟沟口和黄龙分别为83公里,距黄龙43公里,可起降波音737飞机。

承德

承德位于河北省东北部。河北承德避暑山庄风光旖旎,地势高峻,气候凉爽,曾是清帝避暑处。这里山环水绕,林木苍郁,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我国最大的古典皇家园林“避暑山庄”和大型寺庙群“外八庙”就座落在市区北半部。整个山庄殿宇巍峨,古朴淡雅;明湖百顷,洲岛错落;平川旷野,芳草如茵;山峦苍翠,林木葱郁,很是凉爽。炎夏到此,可享受“六月清凉绿树荫,小亭高卧涤烦襟”的情趣。

交通:承德火车站位于承德市东南,京承、锦承、承隆三条铁路在承德站交汇,北京-丹东、北京南-乌兰浩特的直快列车也途经此地。去承德旅游一般取道北京,承德市与北京临近,仅距230公里,故可以北京作为中转站,可乘坐K709次。

鸡公山

鸡公山巍峨耸立在豫鄂两省之间, 位于河南省信阳市南,为低山丘陵风景。山上怪石嶙峋,谷中瀑布飞溅。植被丰茂,是天然绿色基因库。鸡公山森林覆盖率97%,人们称之为天然的“生物宝库”、“豫南绿色明珠”,是踏青、避暑、疗养的理想去处。山岭苍翠秀丽,云海、飞瀑、流泉使鸡公山“六月好霜月”、“全身痱子一夜消”,给人以无限美好的享受。山上建有异国情调的别墅500余幢,享有“万国建筑博物馆”的美誉。

交通:鸡公山距信阳市38公里,游览鸡公山一般从信阳乘公共汽车前往,每隔1小时就有一班车。

天目山

位于杭州西北部,山高林茂怪石嶙峋,盛夏平均气温25℃左右。到此避暑、旅游,可体味“七月凹深处、轻风凉袭衣”的意境。天目山横跨临安、安吉等县,山高林茂,怪石嵯峨,风光宜人。

交通:杭州—天目山专线车,杭州汽车西站。从杭州前往西天目山,可从杭州汽车西站乘往於潜,转乘於潜至天目山公交车。即可达天目山景区。

神龙架

神农架冰山位于湖北省,这里有奇特的风洞、雷洞、闪洞、雾洞等自然景观。其中神秘莫测的冰洞内还有冰柱、冰剑、冰坠、冰塔、冰珠等,千种奇象,万种神态,寒光皎洁,妖娆夺目。如果你喜欢,还可以在这里做一次惊心动魄的漂流。总的来说,在炎炎的夏季来这里感受一分难得的凉爽,是最好不过的事情了。

交通:从武汉去神农架可以在新华路长途汽车站乘长途车,每天晚8:00有一班从武汉发往兴山县的卧铺车,第二日早6:00到兴山县。也可以从武汉坐火车先到十堰,然后到汽车站搭乘到神农架的客车。

下载中国旅游地理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旅游地理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旅游地理

    中国旅游地理 期末论文学生姓名:王一茜学号:03709115指导教师:王建梅专业班级:经济管理系 09级 公共事业管理1班中国喀斯特地貌的独特风光 摘要: “喀斯特”原是南斯拉夫伊斯的利......

    中国旅游地理教案第12章

    第十章华东旅游区 第一节 上海旅游区 上海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上海简称沪,别称申,是我国第二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留下一些名胜古迹,自然风光......

    中国旅游地理教案第10章

    第八章 黄河中下游旅游区 第一节 河南省 一、概况 河南省简称豫,省会郑州。50万年前,河南已经有了人类的足迹,新石器时代出现了著名的仰韶文化。夏、商以此为生息地。唐朝时正......

    中国旅游地理教案第五章(五篇模版)

    第四章 中国旅游交通和旅游线路 第一节 中国旅游交通 一、旅游交通概述 (一) 旅游交通内涵 同时,旅游交通又是构成现代旅游业的三个基本要素之一,被称为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产......

    中国旅游地理论文

    中国旅游地理公选课论文 圆明园简介: 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区,与颐和园紧相毗邻。它始建于康熙46年(1707年),由圆明、长春、万春(绮春)三园组成,是清代著名的皇家园林,三园面......

    中国旅游地理论文

    中 国 旅 游 地 理 论 文 姓名:张俊雅 班级:10级物理一班 学号:1002114030 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洛阳旅游发展浅析 摘 要:旅游业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物质相对丰富而相......

    中国旅游地理论文

    中国旅游地理资源开发与保护 学院: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专业及班级:10工业工程一班姓名:雷利明 学号:1001040122 摘要: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旅行游览,休憩修养,康乐消遣同地理环境......

    中国旅游地理教学计划

    《中国旅游地理》教学计划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教材为中等职业学校旅游专业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课本内容既有适度的基础理论知识,又有必要的技能训练。其主要任务是加强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