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旅游地理》教学大纲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大纲(Tourism Geography of China)
课程编号: ZB101651 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 适用专业: 旅游管理、酒店管理
先修课程:旅游学概论,导游基础,导游法规等
后续课程: 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 总 学 时: 51学时 总 学 分: 2.5学分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中国旅游地理是旅游管理专业、酒店管理及旅游英语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必修课程。它是从旅游地理学的角度来研究中国各类旅游资源,研究中国发展旅游的地理环境和地理特征,研究中国旅游地理分区的理论知识和各大旅游区的景观等问题。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对中国旅游地理有较系统的认识,从而正确地认识、评价我国的旅游资源,增强旅游管理、服务人员的业务素质,以适应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 绪论(3学时)
第一节 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属性
一、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旅游地理学的学科属性
三、旅游地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 旅游地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一、国内外旅游地理学发展历史
二、中国旅游地理学发展简史
三、国外旅游地理学发展趋势
四、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本章重点:中国旅游地理学的研究任务和内容。本章难点:了解旅游地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章 旅游行为地理(3学时)
第一节 旅游者
一、旅游者的定义
二、旅游者的特点
第二节 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及活动行为层次
一、旅游动机及其种类
二、旅游动机的激发
三、旅游者的旅游活动行为层次
四、旅游者的行为规律 第三节 旅游流
一、旅游流概述
二、世界旅游流
三、中国旅游流
本章重点:旅游者的界定及特点,旅游者产生的地理背景,旅游客流。本章难点:旅游动机的激励。
第三章 旅游资源地理(3学时)
第一节 旅游资源概述
一、旅游资源的形成机理
二、旅游资源的特性
三、旅游资源的分类 第二节 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一、旅游资源调查
二、旅游资源评价 第三节 中国旅游资源地理
一、中国旅游资源的特点
二、中国旅游资源的分布规律
本章重点:中国旅游资源的基本特点及分布规律,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本章难点:旅游资源的形成机理。
第四章 中国自然旅游资源(5学时)
第一节 地质地貌旅游资源
一、概述
二、地质旅游资源
三、地貌旅游资源 第二节 水体旅游资源
一、概述
二、海洋旅游资源
三、江河旅游资源
四、湖泊旅游资源
五、涌泉旅游资源
六、瀑布旅游资源
第三节 气象气候与天象旅游资源
一、气象、气候
二、我国气象气候旅游资源 第四节 生物旅游资源
一、概述
二、我国的珍禽异兽
三、我国植物旅游资源 第五节 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
一、概述
二、自然保护区的旅游开发
本章重点:中国主要自然旅游资源的主要类型、构造特性、旅游价值及分布状况。本章难点:掌握主要的中国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及其分布状况。
第五章 中国人文旅游资源(6学时)
第一节 历史遗址与历史名人遗迹
一、遗址
二、历史名人遗迹
第二节 古建筑、古园林、古陵墓与古代工程
一、古建筑旅游资源
二、古园林旅游资源
三、古陵墓旅游资源
四、古代工程旅游资源 第三节 宗教文化旅游资源
一、宗教文化与旅游
二、宗教建筑旅游资源
三、宗教活动旅游资源 第四节 文学艺术旅游资源
一、文学艺术与旅游
二、文学艺术在旅游中的作用 第五节 城镇类旅游资源
一、历史文化名城
二、特色小城镇
三、现代都市风光
第六节 社会风情类旅游资源
一、社会风情与旅游
二、特色饮食习俗和特色民居
三、传统服饰和民间工艺品
本章重点:中国主要人文旅游资源的类型、旅游价值及分布情况。本章难点:掌握主要的中国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及其分布情况。
第六章 中国旅游地理分区(3学时)第一节 中国旅游区划
一、旅游区划的概念
二、旅游地理区与旅游地理区划的目的和意义
三、中国旅游区划的原则
四、中国旅游地理区的特点 第二节 中国旅游地理分区
一、中国旅游地理分区方案体系
二、本分区方案及特点
本章重点:旅游区的概念,中国旅游地理区划方案,中国旅游地理区划的目的、任务和原则。本章难点:中国旅游地理分区方案体系。
第七章 东北旅游区(4学时)
第一节 旅游资源与旅游环境特征
一、以奇为特色的自然景观
二、兼容并蓄的关东文化
三、具有强烈地域特色的旅游资源 第二节 旅游开发构想及旅游区建设
一、黑龙江省
二、吉林省
三、辽宁省
本章重点:东北旅游区的地理概况,东北旅游区的主要旅游资源,主要旅游地及旅游线介绍,本区的旅游业现状特征及其原因分析。
本章难点:本区的旅游业现状特征及其原因分析。
第八章 华北旅游区(4学时)
第一节 旅游资源与旅游环境特征
一、良好的自然条件
二、古老的历史文化
三、发达的现代物质文明
第二节 旅游开发构想及旅游区建设
一、北京
二、天津
三、河北省
四、华北省
五、山西省
六、河南省
七、陕西省
本章重点:华北旅游区地理环境特点,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及主要旅游线路,重点旅游城市、主要游览地。
本章难点:华北旅游区旅游开发构想。第九章 华东旅游区(4学时)
第一节 旅游资源与旅游环境特征
一、河海相交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水陆空立体交通
二、以神秀为主要特色的自然景观
三、源远流长的吴越淮河文化
四、富甲天下的鱼米之乡
五、现代都市主题公园与古老园林交相辉映 第二节 旅游开发构想及旅游区建设
一、上海市
二、江苏省
三、浙江省
四、安徽省
本章重点:本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人文地理环境特征,主要旅游地及风景名胜区。了解本区的旅游业现状特征及其原因分析。
本章难点:对华东旅游大区、旅游大省旅游发展特色的区域分析。
第十章 华中旅游区(4学时)
第一节 旅游资源与旅游环境特征
一、区位条件优越,现代交通方便
二、自然环境复杂,自然风光多奇
三、历史文化古老,文物古迹独胜
四、天府之国,鱼米之乡
第二节 旅游开发构想及旅游区建设
一、湖南省
二、湖北省
三、江西省 四、四川省
五、重庆市
本章重点:本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人文地理环境特征,主要旅游地及风景名胜区。了解本区的旅游业现状特征及其原因分析。
本章难点:对华中旅游区旅游发展特色的区域分析。
第十一章 华南旅游区(3学时)
第一节 旅游资源与旅游环境特征
一、山、海、岛兼备的地面结构
二、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森林景观
三、现代城市文明与传统文化交相辉映
四、南北兼容、中西合璧的地域文化
五、旅游资源类型齐全,但以生态和人造主题公园旅游资源最具特色 第二节 旅游开发构想及旅游区建设
一、广东省
二、福建省
三、海南省
四、台湾省
五、香港
六、澳门
本章重点:本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人文地理环境特征,主要旅游地及风景名胜区。了解本区的旅游开发与规划概要及其各旅游区建设概况。
本章难点:对华南旅游区旅游发展的差异与特色的区域分析。
第十二章 西南旅游区(3学时)
第一节 旅游资源与旅游环境特征
一、地处祖国大西南,但对外联系方便
二、地面结构复杂,岩溶山水独特
三、气候环境复杂,生物资源丰富
四、少数民族众多,民族风情多彩 第二节 旅游开发构想及旅游区建设
一、云南省
二、贵州省
三、广西壮族自治区
本章重点:云、贵、桂三省(区)的旅游资源与旅游环境概貌,旅游开发与规划概要及其各旅游区建设概况,西南旅游区的旅游胜迹。
本章难点:西南旅游区的旅游优势与特色分析。
第十三章 西北旅游区(3学时)
第一节 旅游资源与旅游环境特征
一、以大、奇、野为特色的自然景观
二、引人入胜的丝路文化
三、浓郁独特的民族风情
四、方兴未艾的西部沿边对外开放 第二节 旅游开发构想及旅游区建设
一、内蒙古自治区
二、宁夏回族自治区
三、甘肃省
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本章重点:本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人文地理环境特征,主要旅游地及风景名胜区。了解本区的旅游开发与规划概要及其各旅游区建设概况。
本章难点:西北旅游区旅游发展特色。
第十四章 青藏旅游区(3学时)第一节 旅游资源与旅游环境特征
一、以高寒为特色的自然景观
二、神奇的宗教世界
三、多彩的民族风情
第二节 旅游开发构想及旅游区建设
一、青海省
二、西藏自治区
本章重点:青藏地区的地理概况,青藏旅游区主要旅游点。重点拉萨游览区、西宁游览区的旅游特色。
本章难点:青藏旅游区的旅游优势开发与规划。
三、实践性教学内容
实践性教学包括课内实践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两大部分,其中课内实践教学最少要占课内教学总学时的30%,课外实践教学视具体情况而定。具体见该课程实践教学大纲。
学生通过这些实践,可以更好地掌握一定的旅游地理基础知识、提高旅游资源的欣赏能力。要求学生学会旅游资源的分类和旅游路线设计。
四、主要参考书目:
1.教材:《中国旅游地理》黄静波主编 湖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1版 2.《中国旅游地理》 庞规荃 编著 旅游教育出版社2007年1月第4版
3.《新编中国旅游地理》(修订版)刘振礼 王兵编著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第3版。
第二篇:《中国旅游地理》教学大纲
《中国旅游地理》教学大纲
总学时:60学时
学分:4学分
适用专业:旅游管理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中国旅游地理》作为职业基础课,是进一步学习专业课及以后从事旅游行业工作的一门必修课。
本课程主要由总论与分论两大部分组成。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明确总论中旅游资源的概念、分类与评价、旅游区划等旅游地理的相关理论知识;掌握分论中我国11个旅游区的基本情况、主要旅游目的地和著名旅游景区(点)。以必须够用为主,结合实际强化训练,突出适应性、实用性和针对性,注意课程讲授和实地考察相结合,尽量采用示范教学和地图教学等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倡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学环节以课堂讲授为主,自学为辅。
二、理论教学目的、内容与课时安排
(一)第一章旅游资源与旅游地(建议学时数:2学时)
教学目的:掌握旅游资源和旅游地的概念;熟悉旅游资源的分类方法;熟悉的一般体验性评价、技术性评价和国家标准评价法。
教学内容:旅游资源和旅游地的概念;旅游资源的分类方法;旅游资源的评价方法。
教学提示:
重点:旅游资源和旅游地的概念;旅游资源的分类方法
难点:各类旅游资源的评价
(二)第二章自然旅游资源(建议学时数:2学时)
教学目的:掌握地貌和湖泊、泉水、瀑布的概念;熟悉地貌和湖泊的分类;熟悉我国主要地貌与水体旅游资源。
教学内容:地貌和湖泊、泉水、瀑布的概念和典型例子
教学提示:
重点:如何区分各种地貌类型和湖泊类型
(三)第三章人文旅游资源(建议学时数:2学时)
教学目的:掌握人文旅游资源的分类;熟悉中国的世界遗产;熟悉本书介绍的五大类人文旅游资源的基本情况。
教学内容:人文旅游资源的分类;中国的世界遗产情况
教学提示:
重点:人文旅游资源的分类
难点:如何理解各项人文旅游资源的沉淀并灵活地运用于导游讲解中。
(四)第四章旅游区划(建议学时数:2学时)
教学目的:掌握旅游区划的目标与原则;掌握中国旅游区划方案 教学内容:旅游区划的目标与原则;中国旅游区划方案
教学提示:
重点:旅游区划的目标与原则
(五)第五章自然旅游资源(建议学时数:2学时)
教学目的:掌握本旅游区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熟悉本旅游区主要旅游目的地及相关著名旅游景区;了解黑、吉、辽三省的概况。
教学内容:本旅游区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主要旅游目的地及相关著名旅游景区
教学提示:
重点:本旅游区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
难点:东北“冰雪旅游”的发展情况及其开发前景。
(六)第六章北方历史文化古迹疗养旅游区(建议学时数:2学时)教学目的:掌握本旅游区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熟悉本旅游区主要旅游目的地及相关著名旅游景区;了解各省市概况。
教学内容:本旅游区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主要旅游目的地及相关著名旅游景区
教学提示:
重点:本旅游区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
难点:北京市的人文旅游资源优势及本旅游区旅游业的发展
(七)第七章陕甘宁历史文化古迹浏览旅游区(建议学时数:2学时)教学目的:掌握本旅游区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熟悉本旅游区主要旅游目的地及相关著名旅游景区;了解陕西、甘肃、宁夏三省区的概况。教学内容:本旅游区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主要旅游目的地及相关著名旅游景区
教学提示:
重点:本旅游区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
难点:丝绸之路旅游的开发
(八)第八章四川盆地巴蜀文化景旅游区(建议学时数:2学时)教学目的:掌握本旅游区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熟悉本旅游区主要旅游目的地及相关著名旅游景区;了解四川、重庆的概况
教学内容:本旅游区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主要旅游目的地及相关著名旅游景区
教学提示:
重点:本旅游区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
难点:四川旅游业的发展情况
(九)第九章长江中下游山水名胜园林购物旅游区
(建议学时数:2学时)
教学目的:掌握本旅游区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熟悉本旅游区主要旅游目的地及相关著名旅游景区;了解沪苏浙鄂皖四省一市的概况。
教学内容:本旅游区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主要旅游目的地及相关著名旅游景区
教学提示:
重点:本旅游区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
难点:三国专项旅游开发的看法
(十)第十章闽台侨乡文化宝岛风光旅游区(建议学时数:8学时)
教学目的:掌握本旅游区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熟悉本旅游区主要旅游目的地及相关著名旅游景区;了解福建、台湾两省的概况。
教学内容:本旅游区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主要旅游目的地及相关著名旅游景区
教学提示:
重点:本旅游区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
难点:福建省对台旅游的发展情况
(十一)第十一章粤琼港澳岭南风情文化旅游区(建议学时数:2学时)教学目的:掌握本旅游区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熟悉本旅游区主要旅游目的地及相关著名旅游景区;了解粤琼港澳的概况。
教学内容:本旅游区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主要旅游目的地及相关著名旅游景区
教学提示:
重点:本旅游区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
难点:粤港联合开发旅游的前景及澳门博彩旅游业的良性发展问题
(十二)第十二章湘赣革命胜迹风景浏览旅游区(建议学时数:2学时)教学目的:掌握本旅游区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熟悉本旅游区主要旅游目的地及相关著名旅游景区;了解湖南、江西两省的概况。
教学内容:本旅游区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主要旅游目的地及相关著名旅游景区
教学提示:
重点:本旅游区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
难点:湘赣旅游区革命胜迹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路
(十三)第十三章西南岩溶风光民俗旅游区(建议学时数:2学时)教学目的:掌握本旅游区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熟悉本旅游区主要旅游目的地及相关著名旅游景区;了解云南、贵州、广西三省的概况。教学内容:本旅游区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主要旅游目的地及相关著名
旅游景区
教学提示:
重点:本旅游区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
难点:西南旅游区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现状的评价及进一步开发的思路。
(十四)第十四章青藏高原探险宗教旅游区(建议学时数:2学时)教学目的:掌握本旅游区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熟悉本旅游区主要旅游目的地及相关著名旅游景区;了解青海、西藏两个省、自治区的概况。教学内容:本旅游区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主要旅游目的地及相关著名旅游景区
教学提示:
重点:本旅游区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
难点:青藏高原的独特自然条件对该旅游区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十五)第十五章新蒙风沙草原景观古迹民族特色旅游区
(建议学时数:2学时)
教学目的:掌握本旅游区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熟悉本旅游区主要旅游目的地及相关著名旅游景区;了解内蒙古、新疆两区的概况。
教学内容:本旅游区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主要旅游目的地及相关著名旅游景区
教学提示:
重点:本旅游区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
难点:本旅游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问题
三、实践教学内容
实训项目一:闽台旅游线路设计及旅游产品推介
实训项目二:海西旅游线路设计及旅游产品推介
1、实训学时:20学时
2、实训目的:通过学习第十章的相关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搜集信息的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以及计算机运用(PPT等使用)能力,学会综合运用线路设计的原则,进行闽台旅游线路设计及旅游产品推介和海西旅游线路设计及旅游产品推介。加深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为专业专周实训作准备。
3、实训内容: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行搜集相关网络资源,每组成员进行分工合作,然后将所有同学查找的资料进行汇总,编辑,整理,制作成多媒体课件的形式。要求每组讲明所属区域的概况、自然地理、人文历史、旅游景点情况,并设计旅游线路,包括食住行游购娱各个方面并进行旅游产品推介。
4、实训考核:根据学生的实训调查报告进行评分。
四、考核成绩评价方式
考核方式:闭卷
成绩评价方式:平时成绩占本课程总成绩的30%,期末成绩点本门课程总成绩的70%。
五、建议使用教材及参考数目
建议教材:
黄元水朱桂凤主编,《中国旅游地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教学参考书目:
1、周凤杰编著,《中国旅游地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2、陈及霖编著,《福建旅游地理》,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
3、庞规荃编著,《中国旅游地理》,旅游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4、王勇编著,《中国旅游地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第三篇:《世界旅游地理》教学大纲
《世界旅游地理》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英文课程名:World Tourism Geography 总 学 时:36学时
学 分:2学分
课程类别:旅游管理
适用专业:旅游管理
先修课程:中国旅游地理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要求
本课程是旅游专业的基础课程。本课程从世界各大洲、各旅游区、各主要旅游国家和地区作为不同等级的旅游地域进行研究,侧重研究旅游区的区域旅游特色、各主要旅游国家的旅游形成条件、旅游资源特点等。较为系统地讲述世界旅游地理学的基本原理、研究课题和区划方法。并对六大洲主要的旅游区域和旅游线路,作了详细、生动的介绍。在介绍各大洲各地区的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和风土人情时,本课程注重突出特点,以点带面,着重叙述各大洲最富盛名的旅游内容,如亚洲的古代遗址、欧洲的宫殿教堂,非洲的野生动物、美洲的古印加文化、大洋洲的原始生态等等。使学生能够在本课程有限的时间内了解和把握世界不同地区的旅游地理特点和主要内容。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共分二十一章。
概论篇 2课时 第一章 绪论 0.5课时 第一节 世界旅游地理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第二节 世界旅游地理学发展简史
第二章 世界旅游市场 0.5课时 第一节 世界旅游客源市场 第二节 中国入境旅游客源市场
第三章 世界民俗风情 0.5课时 第一节 世界宗教文化 第二节 世界建筑文化 第三节 世界著名节日庆典
第四章 世界旅游地理区划 0.5课时 第一节 世界旅游区划原则 第二节 世界旅游分区 第三节 世界名胜古迹集锦
亚洲篇 4课时 第五章 东亚旅游区 1课时 第一节 区域旅游特色概述 第二节 韩国旅游亚区 第三节 日本旅游亚区 第四节 蒙古旅游亚区
第六章 东南亚旅游区 1课时 第一节 区域旅游特色概述 第二节 泰国旅游亚区 第三节 马来西亚旅游亚区 第四节 新加坡旅游亚区 第五节 印度尼西亚旅游亚区第六节 菲律宾旅游亚区
第七章 南亚旅游区 1第一节 区域旅游特色概述 第二节 印度旅游亚区 第三节 尼泊尔旅游亚区
第八章 西亚旅游区 1第一节 区域旅游特色概述 第二节 土耳其旅游亚区 第三节 沙特阿拉伯旅游亚区第四节 以色列旅游亚区 第五节 伊朗旅游亚区
欧洲篇 4第九章 东欧旅游区 0.5第一节 区域旅游特色概述 第二节 波兰旅游亚区 第三节 俄罗斯联邦旅游亚区第十章 西欧旅游区 1第一节 区域旅游特色概述 第二节 法国旅游亚区 第三节 英国旅游亚区 第四节 荷兰旅游亚区 第五节 比利时旅游亚区
第十一章 中欧旅游区 0.5第一节 区域旅游特色概述 第二节 奥地利旅游亚区 第三节 德国旅游亚区 第四节 捷克共和国旅游亚区第五节 匈牙利旅游亚区 第六节 瑞士旅游亚区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第十二章 南欧旅游区 1课时 第一节 区域旅游特色概述 第二节 西班牙旅游亚区 第三节 意大利旅游亚区 附:梵蒂冈旅游亚区 第四节 葡萄牙旅游亚区 第五节 希腊旅游亚区
第十三章 北欧旅游区 1课时 第一节 区域旅游特色概述 第二节 瑞典旅游亚区 第三节 丹麦旅游亚区 第四节 挪威旅游亚区
美洲篇 4第十四章 北美旅游区 2第一节 区域旅游特色概述 第二节 美国旅游亚区 第三节 加拿大旅游亚区
第十五章 中美旅游区 1第一节 区域旅游特色概述 第二节 墨西哥旅游亚区 第三节 多米尼加旅游亚区 第四节 巴哈马旅游亚区
第十六章 南美旅游区 1第一节 区域旅游特色概述 第二节 阿根廷旅游亚区 第三节 巴西旅游亚区 第四节 智利旅游亚区 第四节 哥伦比亚旅游亚区
大洋洲篇 2第十七章 大洋洲旅游区 2第一节 区域旅游特色概述 第二节 澳大利亚旅游亚区 第三节 新西兰旅游亚区
非洲篇 1.5第十八章 北非旅游区 0.5第一节 区域旅游特色概述 第二节 突尼斯旅游亚区 第三节 埃及旅游亚区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课时 第四节 摩洛哥旅游亚区
第十九章 东非旅游区 0.5课时 第一节 区域旅游特色概述 第二节 肯尼亚旅游亚区 第三节 坦桑尼亚旅游亚区
第二十章 南非旅游区 0.5课时 第一节 区域旅游特色概述 第二节 南非旅游亚区 第三节 津巴布韦旅游亚区
南极洲篇 0.5课时 第二十一章 南极旅游区 0.5课时 第一节 区域旅游特色概述 第二节 主要游览点
三、教学方法
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课堂讨论为辅,采用多媒体教学。
四、成绩考核方式
考查共分期中与期末两次,期中以书面作业形式进行考查,期末以闭卷形式进行。
五、教材与参考资料
教材:
吴国清:《世界旅游地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参考资料:
翟忠义、何佳梅:《中国旅游文化》,学苑出版社,2000。王恩涌等:《人文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魏小安等:《中国旅游业新世纪发展大趋势》,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金瑾乐、端木杰:《世界名胜地图册》,中国地图出版社,1999。成都地图出版社编著,《世界知识地图集》,成都地图出版社,2001。李绍明:《新编实用世界地图册》,中国地图出版社,2002。孙宝玉、雷景魁:《世界旅游名胜词典》,中国旅游出版社,1999。韩杰:《现代世界旅游地理》,青岛出版社,2001。
孙玉琴、袁绍荣、袁雄:《世界旅游经济地理》,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于向东:《中国旅游海外客源市场概况》,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姚昆遗:《中国旅游客源国家和地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李松龄:《世界奇观》,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李军:《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2。段宝林、武振江:《世界民俗大观》,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王成家:《各国概况·非洲》,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许必华:《中美洲七国》,科学普及出版社,2000。
谢曙光、何侃:《欧洲商旅手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第四篇:中国旅游地理
中国旅游地理
期末论文
学生姓名:王一茜学号:03709115指导教师:王建梅专业班级:经济管理系
09级 公共事业管理1班
中国喀斯特地貌的独特风光 摘要:
“喀斯特”原是南斯拉夫伊斯的利亚半岛北部与意大利交界处一个石灰岩高原的地名,岩溶地貌发育典型,于是,“喀斯特”一词便用来代表岩溶地貌,这是地下水对可溶性块状石灰岩溶蚀的结果。我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地貌类型性多样,为我国的旅游业带来无限生机,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宝贵财富。这些地方既可以进行旅游观光又可以进行科研考察,是旅游观光的明珠,是科学研究的宝库。
关键词:喀斯特地貌、分布、类型、著名景观
1.喀斯特地貌在中国的分布 中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广、面积大,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的碳酸盐岩出露地区,其中以广西、贵州和云南东部所占的面积最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区之一;西藏和北方一些地区也有分布。广西境内主要是热带和亚热带喀斯特,贵州、云南、西藏多为高原喀斯特,高山喀斯特多分布在四川、云南和西藏等高海拔地区。
此外,在中国的华东地区,虽然出露地表的石灰岩面积比较小,但仍然发育有形态各异的喀斯特地貌。在苏北、皖北地区发育着相对高度100-150米左右,顶部浑圆的喀斯特丘陵;江西萍乡-宜春一带出现了具共同基座的短锥状峰丛;浙江天目山及皖南、赣北则为有少量溶洞的喀斯特化山地;喀斯特发育最为强烈的是福建西南部的龙岩、三名地区,不光有类峰林、峰丘、溶斗等还有长达数百米的喀斯特地下河。
2.地表喀斯特类型及相关景点
2.1溶沟和石芽(云南石林)
溶沟是指地表水沿岩石表面和裂隙流动过程中不断对岩石溶蚀和侵蚀,从而形成的石质沟槽;石芽指突出于溶沟之间的石脊,其实它是溶沟形成过程中的残余物。云南地区的石林就是发育比较好的形态高大的石芽群,它的形成条件是厚层、质纯、产状平缓、垂直节理稀疏和湿热的气候环境。地表峰林奇布,主要为高大巨型石芽群景观,大部分灰岩山峰分布在河谷两侧,各种形态的石峰似人似物,形态逼真、栩栩如生,石林分布范围甚广,如:路南大、小石林、乃古石林、和莫村石林、石板哨石林、李子营石林、天生桥等20片石林。此外,溶洞景观有:泸西阿庐古洞、奇风洞、玉溪溶洞,建水燕子洞,九乡溶洞,湖有:大叠水、长湖、月湖、仙女湖等。
2.2天坑和竖井
岩溶地面不断凹陷,形成漏斗状的圆形洼地或竖井状的洞,在我国的重庆和四川南部地区分布较为广泛,他形成于陡峭的坡地两侧和洼地、盆地底部,因为流水沿着岩石的裂隙侵蚀强烈,所以天坑或竖井深达几十米到几百米。
2.3溶蚀洼地和溶蚀谷地
溶蚀洼地是一种范围广,近似圆形的封闭性岩溶洼地,四周多低山和峰林,底部平坦,雨季易涝,旱季易干。溶蚀谷地是溶蚀洼地进一步扩大或融合而形成的,它受构造影响比较大,面积更为广,底部平坦,常有地表径流,例如广西都安有一溶蚀谷地宽一公里,长十公里。这种喀斯特地形在我国云贵高原分布广泛,当地人称之为“坝”。
2.4干谷
干谷是地表径流消失后岩溶区遗留下来的谷地,它的形成原因是河流的某一段河道水流沿着谷底的竖井或水洞流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这种地表径流转为地下径流的现象叫做伏流。还有一种形成原因即类对河道进行裁弯取直的结果。这样的地貌类型在我国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比较常见。
2.5峰林、峰丛、孤峰、天生桥(广西桂林)
广西桂林山水和阳朔风光主要是以石芽、石林、峰林、天生桥等地表喀斯特景观著称于世,并且是山中有洞,“无洞不奇”。以岩洞地貌为主的芦迪岩洞景观,景观内有各种奇态异状的溶洞堆积地貌,形成了“碧莲玉笋”的洞天奇观;七星岩石钟乳构成的地下画廊,真是玲琅满目;武鸣伊岭岩,北流沟漏洞,柳州都乐岩,兴平莲花岩,兴安乳洞,永福百寿岩,宜山白龙洞,凌云水源洞,龙州紫霞洞等也都是著名的溶洞景观区。
2.6地表钙华堆积(黄果树瀑布、黄龙风景区)
这是一类典型的地表喀斯特地貌,主要有瀑布华,钙华堤坝和岩溶泉华。瀑布华指地表瀑布水流速度陡然增大,内力作用减小,水中的二氧化碳外逸,形成瀑布华。我国贵州著名的黄果树瀑布就属于这一种。此外,九寨沟钙华滩流属于水下地表堆积地貌,如珍珠滩瀑布;黄龙风景区钙化池、钙化坡、钙化穴等组成世界上最大而且最美的岩溶景观;石柱县新石拱桥为喀斯特天生桥地貌。
2.7地下岩溶
溶洞是地下水沿可溶性岩的裂隙溶蚀扩张而形成的的地下洞穴,规模大小不一,大的可以容纳千人以上;形态千奇百怪,溶洞中有许多奇特景观,如石笋、石柱、石钟乳、石幔等。小的连一个人都难以通过。溶洞是水的溶蚀作用、流水侵蚀以及重力作用的长期结果。溶洞景观在我国的湖南、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等省区分布较为广泛。
武陵源黄龙洞,冷水江波月洞,鄱阳湖口石钟山景区、彭泽龙宫、瑶琳仙境、善卷洞、张公洞、灵谷洞、通化鸭园溶洞等。
3.结束语
在我国辽阔的大地上,分布着许多高大雄伟、险峻陡峭的山脉,同时也有一些风光绮丽、造型独特的小型山林。这些小型山林往往有地下“曲径通幽处”的神秘岩洞相伴,吸引了大批登山旅游,探险考查人员。石钟乳、石笋、溶沟、石芽等,造型奇特、布局巧妙、颜色各异,景观幻化多变,使人目不暇接,宛若置身水晶龙宫,这就是著名的“喀斯特”地貌,旅游资源的宝库。
第五篇:中国旅游地理
中国旅游地理
一、不定项选择
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首诗描写的是(D)
4、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指的是(B)。
A.瞿塘峡
B.巫峡
B.构造湖,火山堰塞湖,泻湖,火山口湖
C.构造湖,火山口湖,泻湖,火山堰塞湖
D.风成湖,火山口湖,泻湖,河成湖 的景色。
A.庐山
B.武夷山
C.武当山
D.阿里山
2、溪曲三三水,山环六六峰,碧水丹山指的是(D)的主要风景。
A.武当山
B.黄山
C.雁荡山
D.武夷山
3、大红袍是(D)的特产。
A.千山
B.阿里山
C.三清山
D.武夷山
C.西陵峡 D.龙门峡
5、湖水清澄,碧波荡漾,指的是黄河中(A)段的景色。
A.三门峡
B.郑州
C.开封
D.洛阳
6、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指的是(C)的风光。
A.珠江
B.长江
C.漓江
D.松花江
7、按成因分,滇池,天池,西湖,五大连池分别属于(C)。A.溶蚀湖,冰川湖,泻湖,火山堰塞湖
8、我国最大的咸水湖是(A),最高的淡水湖是(D),最低的湖泊是(B),最深的湖泊是(C),最大的堰塞湖是(E)。
A.青海湖
B.艾丁湖
C.天池
D.纳木错湖
E.镜泊湖
9、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描述的是(D)的风景、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指的是(B)、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描写的是(C)、A.玄武湖
B.大明湖
C.滇池
D.瘦西湖
10、中国最大的瀑布群是(A),最宽的瀑布是(B),最高的瀑布是(C),水流量最大的瀑布是(D)、A.黄果树
B.诺日朗
C.蛟龙
(C)奇松、怪石、毛峰、云海
D.青松、温泉、云海、林芝
17、东岳泰山位于(D);西岳华山位于(E);中岳嵩山位于(A);南岳衡山位于(C);北岳恒山位于(B)。
A.河南省登封县
D.壶口
11、以山,海,礁,岛自然景观为主的风景名胜区是(D),以青山,碧海,绿树,红墙为特色的是(B),以滩缓,沙细,浪小,潮平著称的是(C),有不是夏威夷,胜似夏威夷之誉的是(A)。
A.亚龙湾
B.青岛海滨
C.北戴河海滨
D.大连海滨
12、至2002年,被国务院定为历史名城的城市共有(D)座、至2004年,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共有(C)处、A.54
B.199
C.177 D.99
13、黄山四绝是指(A)。
(A)奇松、怪石、温泉、云海
B.青松、奇石、飞瀑、云海
14、我国保护大熊猫、扬子鳄、银杉、红树林的自然保护区依次是(B)。
A.神农架、梵净山、肇庆、长白山
B.卧龙、安徽宣城、金佛山、海南东寨港
C.神农架、梵净山、金佛山、海南东寨港
D.卧龙、长白山、梵净山、神农架
15、我国的红树林海岸在(D)可以看到。
A.福建、珠海、台湾、广东
B.海南岛、珠海、台湾、广东、宁波
C.珠海、台湾、广东、宁波
D.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岛
16、“醉翁亭”亭名的由来与我国著名文学家(C)有关。
A.苏东坡
B.李白
C.欧阳修
D.杜甫
B.山西省浑源县 C.湖南省衡山县 D.山东省泰安市 E.陕西省华阴县
18、“云锁苍龙”绝景位于(B)景区内。A.泰山 B.华山 C.恒山 D.嵩山
19、以下景点中,属于北岳恒山的景点是:(D)。A.水帘洞 B.擦耳崖 C.排云亭 D.悬空寺
20、(D),始建于北魏,为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砖砌佛塔。
A.六和塔
B.北京妙应寺白塔
C.应县木塔
B.青海、西藏、云南、重庆、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
C.青海、西藏、云南、四川、重庆、湖南、湖北、安徽、江西、江苏、上海
C.宜昌南津关
D.巴东官渡口
27、江苏镇江中泠泉由(C)饮用后,命名为“天下第一泉”。
D.嵩岳寺塔
21、黄山四绝中以云海为最,其中又以(C)看天海最佳。
A.天都峰
B.清凉台
C.光明顶
D.排云亭
22、有无峰不奇、无石不峭、无寺不古之誉的是(C)景区。
A.阿里山
B.武陵源
C.千山
D.武当山
23、长江是我国最大的河流,发源于青海唐古拉山各拉丹冬雪山,全长6300公里,流经(A)。
A.青海、西藏、云南、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
D.青海、西藏、云南、四川、重庆、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上海
24、有“黄金水道”之称的是(B)。
A.黄河
B.长江
C.珠江
D.漓江
25、“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描述的是(A)的景色。
A.巫峡
B.西陵峡
C.滴翠峡
D.瞿塘峡
26、三峡的终点是在(C)。
A.奉节白帝城
B.秭归香溪河口
A.陆羽 B.乾隆 C.刘伯刍 D.刘鹗
28、(D)海岸是开辟海滨浴场的理想之地。A.沙质 B.岩质 C.生物 D.沙岩交替型
29、供奉后稷和伯益的稷益庙位于(A)。A.山西新绛县 B.湖南汩罗县 C.台湾台南 D.安徽合肥
30、有“海南第一楼”之称的是(B)。
A.包公祠
B.五公祠
C.武侯祠
D.林则徐祠
31、华陀故里位于(B);司马迁故里位于(C);庄周故里位于(A)。
A.安徽蒙城
B.安徽亳州
C.陕西韩城
D.四川成都
32、“更待黄花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这句诗的作者是(A)。
A.白居易
B.杜甫
C.杜牧
D.欧阳修
33、北京世界公园是具有世界水平的我国最大规模的微缩景观公园,它将世界上40个国家的处景点浓缩在内。(C)
A.108
B.105
C.109
D.110
34、世界最大的宫殿是(D);最大的佛像是(A);最古老的石拱桥是(B);最长的石窟画廊是(C);海拔最高的古建筑群是(E)。
A.四川乐山大佛
B.河北赵州桥
C.敦煌莫高窟
D.北京故宫
E.布达拉宫
35、我国于(B)年建立了第一个自然保护区。
A.1955
B.1956
C.1957
D.1958
36、下列景点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为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重遗产的是(A)。
A.泰山
B.大足石刻
C.青城山
D.天坛
37、(C)是岭南名城,又是我国的南大门,(F)是一座高原春城,(N)是冠以“天堂”之名的花园城市;(G)具有山城的特点;(O)以热带海滨城市著称;(P)风景如画;革命圣地(Q);冰城(D);江城(A);水城(B);泉城(I);温泉城(H);椰城(E);沙城(J);极光城(L);瓜果城(M);林城(K)。
A.武汉
B.苏州
C.广州
D.哈尔滨
E.海口
F.昆明
G.重庆
H.福州
I.济南
J.敦煌
K.伊春
L.漠河
M.吐鲁番
N.杭州
O.厦门
P.桂林
3、被誉为我国古代五大名泉的是(BCDE)。
A.镇江中泠泉
B.镇江金山泉
E.杉
6、下列花卉中,哪些属于春花(BCD)。
A.迎春
Q.延安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哪一些是黄山的特产:(ABE)。
A.毛峰茶
B.灵芝草
C.赤鳞鱼
D.何首乌
E.石耳
2、下列属于雁荡山特产的是(ABCDE)。
A.雁茗
B.观音竹
C.金星草
D.山乐官鸟
E.香鱼
C.苏州观音泉
D.杭州虎跑泉
E.济南趵突泉
4、下列名泉中,在历史上被称为天下第一泉的有(ABDE)。
A.镇江中泠泉
B.北京玉泉
C.苏州观音泉
D.庐山谷廉泉
E.济南趵突泉
5、下列植物中,属于裸子植物的有(ABE)。
A.松
B.柏
C.李
D.杏
B.桃花 C.海棠 D.牡丹 E.百合
7、下列动物中,属于国家一级二级保护动物的有(BCD)。A.蓝孔雀 B.大鲵 C.藏羚羊 D.野骆驼 E.非洲象
8、我国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区网的自然保护区有(ABCDE)。A.武夷山 B.盐城滩涂 C.长白山
D.博格达峰
E.神农架
9、下列景点中全部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有(AC)。
C.衡山
D.武夷山
E.普陀山
C.松
D.柏
E.柑橘
A.九寨沟,黄龙,苏州园林,承德避暑山庄,青城山---都江堰
B.长江三峡,武夷山,大足石刻,云冈石窟,龙门石窟
C.明清皇家陵寝,皖南古村落,武当山,云南三江并流,天坛
D.曲阜三孔,黄山,颐和园,桂林山水,布达拉宫,庐山
E.秦始皇陵及兵马俑,武陵源,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杭州西湖
10、以下动物中属于我国一类、二类保护动物的是(ACE)。
A.金丝猴
B.梅花鹿
C.白鳍豚
D.白孔雀
E.褐马鸡
11、我国以丹霞地貌为主形成的风景名胜区有(BD)。
A.雁荡山
B.齐云山
12、我国著名的奇特泉有(ACDE)。
A.云南大理蝴蝶泉
B.山东青岛崂山泉
C.四川广元含羞泉
D.湖北当阳珍珠泉
E.湖南石门鱼泉
13、我国自然保护区纳入世界自然保护区网,成为世界永久保 护地的是(ABC)。
A.长白山
B.湖北神农架
C.江苏盐城滩涂
D.安徽宣城
14、属于裸子植物的有(CD)。
A.桃
B.李
15、自然景观中属丹霞地貌的景点是(BC)。A.武夷山、千山 B.武夷山、穿岩 C.方岩、江郎山 D.庐山、武当山
16、我国著名的温泉旅游胜地是(ABCD)。A.南京的汤山 B.台湾的草山 C.广东的从化
D.福建的福州
17、属于木本植物的是(BCD)。A.芭蕉、梧桐 B.牡丹、桧柏 C.垂柳、枇杷
D.苍松、红枫
18、我国的活化石植物主要有(ABCD)。
D.中国的佛教、道教宣扬远离尘世,故多在山地建立寺观、庙宇,使这些地方成为宗教胜地
E.风景秀丽,古木参天,终年翠绿,奇花异草,四时郁香。
B.石耳
C.灵芝草
D.角怪
A.银杉
B.水杉
C.冷杉
D.银杏
E.桧柏
19、我国的高山大部分分布在(ADE)、以西。
A.昆明
B.重庆
C.乌鲁木齐
D.成都
E.兰州
20、我国东部许多山地之所以成为旅游胜地的原因是(ABCD)。
A.东部地区多属大河下游,经济开发较早
B.山地海拔高度适中,按气温垂直平均递减规律,适合人们需求
C.古代就成为文人墨客和士大夫阶层的避暑游览胜地,留下许 多古迹和传说
21、(BCD)被誉为泰山镇山“三宝”。
A.《泰山神出巡图》壁画
B.沉香狮子
C.温凉玉
D.黄蓝釉瓷葫芦瓶
E.何首乌
22、泰山四大奇景指的是(ABCD)。
A.云海玉盘
B.旭日东升
C.晚霞夕照
D.黄河金带
E.擎天神木
23、泰山的土特产有(AE)。
A.赤鳞鱼
E.何首乌
24、黄山著名土特产有(ACD)。A.毛峰茶 B.何首乌 C.石耳 D.灵芝草 E.岩茶
25、雁荡风景三绝指的是(ABE)。A.灵岩 B.大龙湫 C.显圣门 D.雁湖 E.灵峰
26、雁荡山的土特产有(ABCDE)。
A.香鱼
B.金星草
C.山乐宫鸟
29、长江三峡自东到西的排列为(CBA)。
A.瞿塘峡
B.巫峡
E.运城
32、黄河中下游著名的古渡有:(ABCD)。
A.喇嘛渡
D.雁茗
E.观音竹
27、阿里山四大自然名景有:(ABCE)。
A.艳红樱花
B.日出奇景
C.擎天神木
D.旭日东升
E.云海壮观
28、龙虎山景观三大特色为(ABC)。
A.山水
B.道教
C.崖墓
D.云海
E.日出
C.西陵峡
D.龙门峡
E.巴雾峡
30、下列景点中,(ABCDE)位于三峡景区内。
A.白帝城
B.屈原故里
C.黄陵庙
D.江北恐龙遗址
E.神农溪“豌豆角”木船
31、黄河专线游览由(ABCDE)组成。
A.河南郑州
B.开封
C.洛阳
D.三门峡
B.风陵渡 C.龙门古渡 D.茅津渡
33、在珠江最大支流西江上有(BCE)三峡。A.巴雾峡 B.羚羊峡 C.大鼎峡 D.龙门峡 E.三榕峡
34、京杭大运河流经的省市有(AD)。A.河北 B.河南 C.山西 D.山东
E.江西
35、植物资源能够吸引旅游者的原因有(ABCDE)。
A.植物决定了自然风景上的差异
D.桃
E.梨
38、下列树木中属于叶木的有:(CD)。
C.银苍玉洱
D.上关花
E.下关风
B.植物决定了时间上的差异
C.有的植物突出了地方色彩,增了旅游价值
D.形成独特的旅游盛会
E.许多植物还寄托着古今人类的感情和理想
36、(AC)是观赏芍药的最佳地。
A.山东荷泽
B.河南洛阳
C.扬州
D.四川金佛山
E.广西花坪
37、下列植物中(ABCDE)属于花木五果。
A.杏
B.李
C.石榴
A.苍松
B.桃树
C.芭蕉
D.垂柳
E.葡萄
39、下列花卉中,春天开花的有(CD)。
A.菊花
B.迎春
C.海棠
D.牡丹
E.百合
40、大理的四大名景是(ABDE)。
A.洱海月
B.苍山雪
41、下列对于和天气因素有关的景点描述正确的是(ABCDE)。A.西安灞柳风雪 B.北京西山晴雪 C.崂山太清水月 D.湖南洞庭秋月 E.陕西草堂烟雾
42、人文景观包括(ABCDE)。A.古今建筑 B.民族民俗 C.宗教胜地 D.文化艺术 E.历史文物古迹
43、下列对庙的描述正确的有(ACDE)。
A.祠是旧时供奉祖宗、鬼神或有功德的人的屋舍。
B.庙的含义和祠一样
C.王宫的前殿、朝堂
D.庙号的略称
E.祠是庙的一种
44、晋祠三绝指的是(ABC)。
A.宋彩塑侍女像
B.难老泉
C.周柏隋槐
D.沉香狮子
E.温凉玉
45、下列名亭中,属于中国四大古名亭的是(ABCE)。
A.兰亭
B.醉翁亭
C.爱晚亭
D.五龙亭
E.陶然亭
46、下列城市中,(BC)建有大观园。
A.成都
B.上海
C.北京
D.武汉
E.兰州
47、我国自然保护区大致可以分成(ABDE)。
A.综合型
B.生物型
C.自然山川风景型
D.自然风景型
E.自然历史遗迹型
三、判断题
(√)
1、旅游地理的研究对象是地理环境中与旅游活动有关的部分,即旅游地理环境。
(√)
2、旅游资源分为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其中自然旅游资源是由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组成的,常被称为旅游的第一环境。
(√)
6、泰山名胜以不同特色划分为丽、幽、旷、奥、妙五个游览区。
(√)
8、西岳庙是历代帝王祭祖的神庙,创建于西汉,有“陕西故宫”之称。
(√)
9、祝融峰之高、藏经楼之秀、方广寺之深、水帘洞之奇,称为衡山四绝。
(√)
10、溪曲三三水,山环六六峰是武夷山的主要风景。“三三”为九曲溪,“六六”为三十六峰。
(√)
11、武陵源由大庸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慈利索溪峪自然保护区、桑值天子山自然保护区三个单元组成。
(√)
14、一般把水温高于34度的泉水称为温泉。我国温泉分布有两个特点:一是数量多;二是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台湾、云南、西藏、广东、福建五省。
(√)
18、我国气候的重要特点是,气候复杂多样,地域分异明显,东西时差4个小时;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南北温差小。
(√)20、由唐宰相裴撰文,著名书法家柳公绰书,名匠鲁建刻字,因文章、书法、镌刻都极精湛,世称“三绝碑”。
(√)
21、自然保护区是国家把一些能揭示自然界内在规律的、具有典型意义和价值的森林、草原、水域、湿地、荒漠等各种生态系统类型,以及自然历史遗迹地等,划出一定的面积,设定机构,管理和建设起来,作为保护自然资源和开展科研工作的基地。
(√)
2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11月在巴黎通过了《世界遗产名录》。我国于1985年加入。截止2003年,先后有29处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