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好课,四个基本点——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设计之我见

时间:2019-05-12 18:37: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一堂好课,四个基本点——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设计之我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一堂好课,四个基本点——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设计之我见》。

第一篇:一堂好课,四个基本点——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设计之我见

一堂好课,四个基本点——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设计之我见

关于一堂好课,智者见智,众说纷坛。通过学习和自己的研究,我认为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不能忽视课前体验、情境导入、引导探究、问题生成等四个关键环节。本文结合一节教学设计就如何把握这四个方面,谈几点不成熟的认识。以下是八年级思想品德课《理解老师》的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根据学生兴趣特长,将学生分成五个活动小组,分别完成五项任务:

问卷组:问卷调查身边的老师

调查组:跟踪调查教师的一天

扮演组:扮演小老师

收集组:收集歌颂老师的名言名句

查找组:查找历史上尊师敬师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播放徐本禹到贫困山区任教以及在“感动中国”颁奖现场领奖的录像,然后由徐本禹联想到学生身边的老师,导入新课。

二、案例分析:战士小会因误会而与老师闹别扭,导致成绩直线下滑的案例。让学生讨论并归纳: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三、辩论舞台:引出辩题,信息技术能否取代老师?让学生分组辩论,归纳教师的作用,得出:教师作用不可替代。

四、调查实录:请问卷组、调查组、扮演组、收集组分别汇报课前活动的情况,得出教师的工作特点:无私、辛苦、爱生等,从而为爱生打基础。

五、直抒心声:以“说说我的好老师”为题,激起学生爱是情感,播撒爱师的种子。

六、故事荟萃:请查找组讲尊师敬师的故事,明确爱师方向,让爱师之情生根发芽。

七、真情回报:鼓励学生动手为老师创作小礼物,让爱师之情开花结果。

八、反思提高: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反思自己的行为及学习本节课的收获和疑惑。

在教学中,学生兴趣盎然,同时由于有了亲身体验,感情真实,达到了张扬个性、提高学生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内化学生情感的教学目的,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从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上好思想品德课应抓好“四个基本点”:

一、实践点——课前体验

英国学者麦克菲尔指出:“任何道德教育课程如果局限于教室里,不指向社会现实,实际上不是道德教育,是非道德教育。”所以,课前我们必须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走向社会,通过调查访问、资料查询、角色扮演等途径去情深体验、感受、领悟。因为只有体验,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只有体验,才能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同时,也只有在体验中,才能唤起学生的真实的感情,形成学生健全的人格。本节课前,我将学生分成五个小组,分别通过不同的途径去体验,不仅提高了学生分组合作、动手实践的能力,而且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为课堂教学铺就了坚实的基础。

二、激趣点——情境导入

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导入新课,不仅能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情感,而且能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添学生的学习热情。这里的情景可以是学生生活中的真实事例,可以是一组矛盾的问题,可以是传统的故事,也可以是影视花絮等。本节课里,我运用徐本禹放弃优厚的条件,支教贫困山区的故事,一下子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给学生心灵以强烈的震撼,引发学生关注身边的老师、探究师生关系的兴趣。

三、兴奋点——引导探究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做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所以,老师不能满堂灌,这样只会扼杀学生的天性,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更不能内化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从而偏离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本意。为此,我们必须准确定位自己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探究的引导者、合作者和成果的分享者。要胜任这一角色,就需要巧妙的设计教学过程,同时,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的内心需求,点燃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火花,让学生始终处于不断发现、不断提高的兴奋状态。在这节课中,包括导入在内,我共设计了八个环节,贯穿一条主线,即议师——辩师——知师——爱师(播种——生根——成长——结果),层层深入。另外,在教学中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张扬了学生个性,内化了学生情感。

四、发展点——问题生成

我认为,一节所有问题都解决得完美无缺的课,是最不完美的课,相反,在一节课中,学生生成的问题越多,这一节课的意义更大。因为学生只有在生成问题的过程中,才会产生继续探索的欲望,才能推动教学向更深层次发展。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不仅不能压制学生问题的生成,制造所谓的完美,而且还应激励学生质疑,让学生在反思和质疑中展现灵活,激发深入探究的欲望。如本节课中,在反思提高这一环节,学生畅所欲言,在享受本节课给他们带来的收获的同时,也纷纷提出问题,如在活动中碰到的困难如何解决,如何给老师减负等。这些问题的提出,使我们真切的感受到了生命的涌动。

总之,新课程呼唤新理念、新方法,作为学校德育主阵地的思想品德教学更应更新观念,转变教法。以实现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的。

第二篇:一堂好课之我见专题

一堂好课之我见

杭六中 贾琴 新课标、新教材下,对于怎样的课才是好课,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我不敢妄自定论。让我们一起来讨论这个问题。

一、首先谈谈我的认识。

1.教学目标要明确、恰当。教学目标是上课的出发点和归宿,目标明确、恰当是一节好课的首要条件。明确,是指师生对一堂课应达到的目的、方向要有共同的认识。恰当,主要指要符合年段的特点,符合教材的要求,符合学生的实际。

2.教学的重点、难点要突出。教师要能深刻地理解、正确地把握教材,并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领学生理解重点,突破难点。

3.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得到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是否得到尊重,是以一定的参与度为标准的。学生参与的程度,就广度而言,要看是不是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了,是不是在每个环节都参与了;就深度而言,要看学生是被动、应付地学习还是积极主动地学习,要看理解程度、学习质量是否得到提升。

4.教学方法要得当。教师是否善于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相互配合、灵活运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成为紧张、有趣的生成过程。其中,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要恰当、适度。

5.教学效果要好。包括教学气氛要和谐,师生关系要融洽,训练要扎实有效。学生在知识、能力、方法、习惯等方面学有所得,哪怕是一课一得。

二、通过以上的认识,结合自身对新课标、新教材的学习实践,我对一堂好课的标准理解为如下几点:

(一)教学理念

1.坚持以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为本.尊重、激励、赏识学生。

2.能使特定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得到特定的发展。

3.构建民主平等,跨越时空,张扬个性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4.关注学生,注重学生本身的需求,面向全体。(二)教师行为

1.体现自身劳动的第二次创造,有亮点,有灵感。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引导学生主动进行“自找水源”的学习意识。

3.创设生活化情景,给予充分的思维空间。

4.形成相互交流、沟通、启发,形成互补的师生学习共同体。

5.具有充满活力,充满自信的体态语言。

(三)学生表现

1.学习活动愉快、轻松、有序、和谐。

2.良好的学习习惯得到培养。

3.学生的心灵得到美的熏陶,感受做真人的道理。

4.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四)内容丰富

要有足够的本门课(或本学科)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理论性内容应有联系实际的部分,实践性内容应有理论指导的部分。在准确、深刻讲好上述内容的基础上,应尽可能简要地介绍一些上述内容的历史和现状,特别是最新的进展。注意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教学内容应含有足够量的新颖信息和难度适当、对学生有用的知识。

(五)目标明确

 明确本课有几个主要目标,并对这些目标有一个明确而又确切的表述。

(六)重点突出

教师要明确本课所确定的重点,并调动多种手段来突出重要知识点,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七)脉络清楚

重点知识要通过一个自然的、合乎逻辑的认识过程使学生接受。即要讲清楚解决问题的思路。

(八)语言生动

讲课中对语言有三点基本要求:清楚、得当、艺术。做到用词准确,用语恰当,讲话的速度不快不慢,声音不高不低,情绪不急不缓,既在关键时刻有激情,又注意讲课的大部分时间心平气和。要求语言简捷、生动、自然、有哲理。

(九)多媒体屏幕显示和板书也要求清楚、得当、艺术。内容要醒目。文字和图片简明扼要,恰到好处,利于说明问题;清楚秀丽,搭配匀称,给人以美的享受。

(十)学时准确

讲课的内容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过程要精心安排。不要拖堂,也不要欠堂。学时绝对准确是很难做到的,实际中,准备一些有弹性的测试题或拓展题,设为机动题,有助于解决这个难题。

三、下面再谈谈我的努力方向。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朝着这个方向努力。1.一堂好课,应该是“学习课”,而不是单纯的“教学课”。

一堂好课给人的感觉,应该师生都是学习者,都在超越自我,同时互相帮助和交流,学生不但能看到教师思维的结果,而且能看到教师思维和探索的过程。教师不应摆出一副专门教导别人的架式,学生也不可以摆出等待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架式。在一堂好课上,教师首先是个学习者(学者),其次是个引导者,最后才是个管理者和领导者。这样的课,才是“学习社会”所需要的好课。

2.一堂好课,应该是“自主课”,而不是单纯的“执行课”。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应该是个策划者而不是单纯的执行者,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工程师而不是一个“教育技术工人”。在遵循大纲要求和教育教学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他应该有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应该能够自主策划一堂课,一周课,一学期的课,一年的课。教学活动如果由少数人策划,多数人去“落实”,这种课充其量不过是“批量生产的拷贝”,其必然缺乏创造性。许多人认为学习期间的任务只是接受,将来工作时才需要创造,殊不知创造性是从小养成的一种心态和思维方式,如果课堂教学向无创造性,势必潜移默化地养成学生复制型的思维方式、非创造性的人格,将来也难以有创造。

3.一堂好课,应该有“个性化”色彩,不应该是“标准件”。没有个性就没创造。在遵守教育基本原则和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应该允许教师有自己的教学特点。整齐划

一、面面俱到地分项目评价教师的—堂课是否优秀,有鼓励平庸的危险,因为许多创新给人最初的印象往往是“出圈”、“片面”、“偏激”等等。

4.一堂好课,是给学生上的,不是给听课人上的。

课上得好坏,首先要向学生调查,看孩子是否真正得到了发展。应该“以人为本”,不应“以知识点为本”;应该“眼睛向下”,不应该总是“眼睛向上”;应该是“本色”而不应该是精心排演的“一台戏”。

5、一堂好课,是有意义的课,即扎实的课:

学生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能力,在过程中产生了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并激发了进一步学习的强烈需求,而且越来越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6、一堂好课,是有效率的课,即充实的课:就面而言,对全班学生中的多少学生有效率,其包括了好的、中的、有困难的具有不同的效率;其次,是效率的高低,如果,没有效率,或者只是对少数学生有效率,这都不能算是一堂好课。

7、一堂好课,是有生成性的课,即丰实的课;这样的课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在课堂上有师生之间真实的情感、智慧、思维、能力的投入,尤其思维是相当活跃的,在整个过程中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的生成。

8、一堂好课,是常态下的课,即平实的课:由于长期受公开课的影响,一遇到有人听课,容易出的毛病是准备过度,这样教师很辛苦,学生很兴奋,到了课上变成把准备好的东西背一遍,表演一下。当然课前的准备对于师生的能力提高,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课堂有其自身的价值,这一价值在于它是一个公共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要有相互的讨论、思维的碰撞,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并生成许多新的东西。因此,我是反对借班上课的,而且要淡化公开课的意识,上公开课时,不管听课者的身份有多高,教师尽量要做到旁若无人,因为,你是在为学生上课,不是上给听课的人听的。

9、一堂好课,是有待完善的课,即真实的课:任何课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如果是,那么假课的可能性就比较大,这种课是真实的、不粉饰的,因此是值得反思的,需要去重建的。在我们“十字教学法”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上好了课,总是要反思和重建。我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只要是真实的,总是有缺憾的。但很多的公开课,往往追求要上成一点也没有问题的课,这种预设的目标首先是错误的。

以上是我对一堂好课的一些粗浅认识,和各位同仁共勉。

第三篇:如何设计一堂好课

如何设计一堂好课

(一)、优化课堂教学目标

优化课堂教学目标是构建素质教育的重点,它要求教师必须了解、熟悉、掌握教学内容,明确《课程标准》要求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目标教学就是将所有教学内容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目标,首先做到完成每课的小目标,然后完成好单元的部分目标,从而达到完成总目标。教师在上新课前,首先弄清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用书上提示的教学步骤,再分析学生达到这个目标的难点是什么。并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兴趣爱好,反复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每课的重点和难点,同时把教学目标及时交给学生,让学生心里有数,从而达到了教有目标,学有目标,指导检查也有目标,使之在课堂上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顺利完成制定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要科学合理。它既要符合学生学习语言的规律,又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因此,目标要具有全面性、整体性、层次性、可操作性、科学性等特点。一是全面性。教学目标包括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个领域,要既有知识传授目标,又有技能训练目标;既有智力因素目标,又有非智力因素目标;既有记忆、理解目标,又有运用、综合目标。二是整体性。对不同的教学点要有不同程度的教学要求,由这些微观的要求构成了课堂教学目标这一有机整体。三是层次性。根据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在课堂接受教学信息量的能力以及所讲授知识的难易程度,分层次制定教学目标,以面向全体,因材施教,让优等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后进生吃得了,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各方面素质都得到长足发展。四是可操作性。各教学点要具体化,易于测量,便于操作。不能具体化的能力和情感类目标要尽可能概述化。五是科学性。教学目标要以教学大纲和教材为依据,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优化课堂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包括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大领域。教学内容也相应地包括知识、能力、非智力因素三部分。每一堂课都有自己的教学点,即知识点、能力点、非智力因素点。知识点是课堂教学的根本点,在教学中应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把握准知能的结合点。能力点是指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如掌握知识能力、应用知识能力、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非智力因素点主要指学生的动机、兴趣、意志、信心、性格、习惯和情感。另外,对教学内容来说,还有一个教学容量的问题。教学容量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常数,量过大,学生接受不了;量过小,学生吃不饱。必须在保证完成教材规定的教学任务的前提下,从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出发,随时调控教学容量,着重调控教师输出的信息量、学生接受训练量、师生的双边活动和学生的多边活动量。因此,课堂教学内容要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将教材内容实行科学的组合,并按一定的程序组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使教学内容具有逻辑意义,做到条理清楚、重点突出、难易适度。教师要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要加强 知识间的相互有机的联系,重视语言知识的系统化、和连续性。同时也应该关注技能训练的程序化,注重真实语境下的活动设计。并且科学地安排教学顺序和层次,合理确定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三)、优化课堂教学环境

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是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魅力的、无声的教科书,它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熏陶着学生。良好的教学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创造出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能够使学生产生最佳的学习状态,轻松愉快地进行学习。否则,他们的思维就会受到限制,学习热情也得不到激发,更谈不上听、说、读、写能力的协调发展了。教师要以满腔的热情、洒脱的仪表、饱满的精神、和蔼的态度、大方文雅的举止、简洁的谈吐、规范漂亮的板书全身心的投入课堂教学,感染学生轻松愉快、兴趣盎然地进行学习。教师首先要尊重和信任学生,与学生进 行朋友式的交谈和教学对话,了解他们的需要,课堂上经常进行教学换位,以学促教,学生既可以听老师讲也可以在老师帮助下先自己学,然后尝试地“讲”给同学和老师听,通过讲可以使学生充分体验学习的成就感,同时也能发现学生在“备课”中出现哪些质疑,要求老师提供帮助和学法指导。这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其次,教师可以对教室进行布置。如在四面墙上挂上精心挑选的英语格言、谚语,美国、英国等说英语国家的地图和图片。教师要坚持用英语授课,教学语言要由易到难。这样从视觉和听觉上为学生创造了生活在说英语国家的环境。另外把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使课堂教学环境焕然一新。四)、优化课堂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是课堂教学效率高低的关键。课堂教学中所采用的方法要符合教学内容,符合学生学英语的认识规律和一般教学原则。现代社会信息渠道的多元化必然导致学生获取知识渠道的多元化。英语课堂教学必须改变一味以书本、教师为中心的形象,从实施素质教育的高度出发,通过多种教学形式,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有机地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去。为此,教师应努力探寻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营造丰富多彩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电教设备,创造各种语言情景,让学生利用各种感官参与英语学习的实践活动,加速语言材料的吸收和运用,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恰当合理 地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游戏中自然地、积极地学习与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在游戏活动中喜学爱学。教师可采用“启发式”、“学导式”教学法。首先,教师要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做到深入浅出,画龙点睛,一语道破,起到指导作用,以达到“导”在关键上的目的。其次,在学习课前预习,划出难点,带着问题听课时,或学生在自学中遇到了困难,迫切需要教师解难答疑时,教师应及时进行指导,把握好关键时刻,恰到好处,这时学生的思想集中、全神贯注、认真听讲,可收到最好的效果。当然,除备好课外,教师还应精心设计,分析哪些材料让学生自学;哪些材料由教师精讲;哪些材料用讲练结合形式进行;考虑精讲火候;研究怎样才以讲深讲透,讲得条理分明,深入浅出,使讲解富于启发性。教师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教法的设计,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真实的语言学习情境,扩大语言的输入量;以清晰、准确的示范,或文本演示帮助学生理解、操练和活用语言;让学生在积极参与语言实践中扎实地掌握知识,形成技巧,发展能力,尝试成功,从而获得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教学过程要有流畅性。教师要注意教学环节的连接是否符合教学规律,教学活动与活动之间的转换是否恰当合理。在转换之间,教师的指令是否清楚。学生是否能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参与各项教学活动。教学要讲究生动性,要求教学过程充满变化,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引起他们不断的期待。教学过程中的失误会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只有教师的教学手段丰富,教学方法出新,教学结构严谨,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五)、优化课堂学法指导

加强学法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是一种全新的教育观。良好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掌握知识,得事半功倍之效。反之,学习方法不对头,必然会产生巨大的内耗,效果则事倍功半,从而失去自信心,也折损了锐气。古人也曾指出:“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授人以渔,可享一生。”为此,教师只有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能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有效的学习,才能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这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所谓的自主学习是指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学习,即学习呈现自主、自动、创造三个层次并相互依存。一堂成功的英语课需要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有效的配合,以营造出和谐的、平等的语言学习的氛围。学生应主动地挖掘自身的知识和学习经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活动中去。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对一般性的浅显的问题可以不急于解答,而要鼓励学生自己解答,使学生既敢于质疑,又能解疑,以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遇到难点,应启发学生思考讨论,在思考讨论过程中逐步解疑,对于有争论的问题,要鼓励争辩,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同时要充分发挥课堂的讨论作用,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发言,不论是错或对,教师首先予以鼓励,给予充分肯定,然后指出不当的地方,引导学生向正确方向发展。例如,英语学习中的“难记易忘”现象是师生双方都极为头痛的事情,语音、词汇、语言点的记忆积累,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并经过“初次识记—遗忘—再识记一再遗忘—最后巩固记忆”的记忆过程来完成。教师就须站在学习者的立场耐心地向学生“导”之以“法”,帮助学生找到最佳记忆诀窍如:从点到块记忆法、愉快白信记忆法、瞬间强化记忆法、集中注意专注记忆法、比较归纳记忆法、找最佳时刻加强记忆法、运用遗忘周期反复记忆法等、这样,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充满了自信,怀着成功感,激发了浓厚的热情,消除了英语学习中的畏怯心理,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六)、优化课堂教学活动

优化教学活动,就是把静态的无生命的英语知识激活,附以生机。改变传统教学中的“统一要求,统一标准”的教学模式以及课堂“井然有序”的清规戒律,变学生被动接受为自主学习,把课堂教学内容转化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行为特点的各类活动,达到培养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英语、在活动中运用英语,在活动中掌握英语的目的。高效率的语言思维与实践活动是以高效率的习得过程为基础。英语学习的第一层次就是通过大脑的认知活动和复用练习,来理解和记忆这些语言知识和规则。一堂课学生通过大量这样的操练和练习活动才能掌握所学知识。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项活动。既要考虑到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又要考虑到实效性。有些教师认为某项活动非常好,就不顾是否合适,都安排在自己的教学中,结果不但浪费了有限的课堂活动时间,而且还违反了教学规律。教学活动要根据教学内容来制订,一定要遵循教学规律,本着从易到难,从简到繁,难易渐进,变化激趣的原则。优化教学活动,要把每一项教学活动都落到实处,不要流于形式。要让学生在课堂参与中“活”起来,使他们在课堂上能做到“乐于学习、积极主动、思维活跃、相互交流”。显然,这有利于学生活跃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体,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有利于学生个性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也只有这样才能冲破由于应试教育影响而造成的学生在课堂上“规规矩矩地坐着,面无表情地看着,小心翼翼地地举着手,唯唯诺诺地回答着教师提出的问题”的沉闷局面。教师怎样改进教学才能让学生“活”起来呢?这就要引导学生解决好乐于“活”,敢于“活”和善于“活”的问题。为此应做到:(1)发扬教学民主,创设和谐气氛;(2)激发学习兴趣,吸引学生参与;(3)创造参与条件,提供有利环境;(4)尊重心理需要,帮助学生成功;(5)善于启发思考,教会学生学习。还要对学生做到“五个鼓励”,即:鼓励质疑问难,鼓励独立思考,鼓励讨论争论,鼓励标新立异,鼓励总结和掌握“学法”。

(七)、优化课堂教学的评估与反馈

课堂教学中的评估应根据教学目标,对语言知识以及听、说、读、写语言技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达成度进行全面的评估。评估时既要评估学生的学习参与程度和掌握学习方法的情况,也要注重对教学方法、过程和效果的评估,评估时要定量和定性相结合。评估的指标要明确具体,语句表达力求精练、准确,既简单易行、便于操作,又能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水平。课堂教学的反馈要适时、具体。学生练习正确时,表扬要简明扼要、恰如其分;练习出错时,要讲出原因,并提供同类练习,及时强化训练;对学习基础 较差、自信心不足的学生要多提供参与机会,多鼓励,多表扬;对基础较好的 学生既要肯定成绩,又要指出努力方向。反馈是控制的灵魂,是对课堂教学活动实行控制的重要手段。教师在教学中应动、静观察相结合,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随时反馈信息。小步反馈讲究“快”,教师评价应简洁明了。整体反馈稍有难度,如遇“咔壳”等尴尬场面,讲究“诱”──循循善诱,耐心启发。一个眼神,一个动作给予暗示或适当的提示。如遇出错,则讲究“导”──正确引导。教师不必立即打断学生,急不可待地纠错或干脆当替身演员。而等学生答完或表演完后,先给予鼓励与肯定,再给出答案,正确引导,再施强化。具体做法:总之,教学评估与反馈必须有利于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素质教育是我国新世纪教育发展的方向,是中华民族21世纪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我们每一位教师应站在时代的高度,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不断充实、提高、完善自己,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素质教育中去。在自己日常教育教学之中,不断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努力达到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出 的目标: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健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课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它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对“完璧归赵”、“ 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述,写出了将相之间由和到不和又到和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政治远见,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赞颂了他们的爱国思想。由于本课故事性强,学生容易理解,所以我采用了课本剧的形式。

案例:

在第一课时,我让学生们充分阅读,把课文读通顺,了解课文的三个小故事。然后,自由结组,分别把课文的三个小故事以课本剧的形式表演出来。课本剧完全由学生们自己编剧、导演、演出,中间可以加上合理的符合课文内容的想象,在第二课时,我就让学生们把自己排练的课本剧表演出来。

第二课时:

师:上节课老师看到大家那么认真的排练,我真想马上就看到大家的表演。怎么样?这节课咱们就来观赏观赏吧!

(第一小组表演《完璧归赵》)

(话外音: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有一回,赵王得了一件无价之宝,叫和氏璧。秦王知道了,就写了一封信给赵王。)“赵王”把大臣召集到宫殿里,说:“寡人收到了秦王得信,他说愿意拿十五座城池来交换和氏璧。诸位爱卿以为如何?”一“大臣”施礼说道:“大王,秦王恃强凌弱,他一定不会拿城池来交换和氏璧,您可千万不要上他的当啊!”另一“大臣”说道:“大王,如果咱们不答应,恐怕秦王恼羞成怒,派兵进攻我国啊!”又一“大臣”道:“大王,有个蔺相如,他勇敢机智,也许能解决这个难题。”“赵王”忙说:“宣蔺相如!”“蔺相如”知道事情经过后,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池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池,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赵王”想想:“也只好如此。”“蔺相如”拿着和氏璧到了秦国,晋见秦王,向秦王叩首呼道:“大王万岁万岁万万岁!”“秦王”傲慢地说:“平身。和氏璧带来了吗?”“带来了。”“快呈上来!”“秦王”双手捧着璧左看右看,不住口地称赞:“哎呀!真是好哇!这璧真是好啊!”“蔺相如”见他并没有交换城池的意思,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秦王”忙把璧交给了“蔺相如”。“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到了柱子旁边,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就要举起和氏璧向柱子撞。“秦王”忙拦住说:“此事好商量,好商量!”就叫人拿出地图来,把十五座城指给他看。“蔺相如”说:“和氏璧乃无价之宝,得举行个隆重的典礼,我才能把璧交出来。”“秦王”只好同意。出了宫门,“蔺相如”叫手下人化了装,把和氏璧送回了赵国。在举行典礼时,“蔺相如”晋见“秦王”,大大方方 的说:“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您如果有诚意的话,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把璧送来,决不失信!不然,您杀了我也没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秦王”只好把“蔺相如”送回赵国。

(第一小组的同学的表演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然后,同学们又表演了“ 渑池之会”、“负荆请罪”。每一组的同学的表演都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

…… 反思:

本课故事性强,而且故事情节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易懂。所以这节课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充当学习的主人。又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把课文排成课本剧,把自己对课文主要人物的理解充分表演出来,这样做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好处:

1、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课文中的小故事,同学们非常喜欢读、爱读。听说老师让他们自己把课文演出来,都异常兴奋。为了自己的小组能演出成功,他们每个人必须认真地吧课文读懂读透,这样才能把握好人物性格。所以,在第一课时时。同学们在各自的小组里,认真地学生字、读课文,互相帮助,共同学习。

2、培养了学生地团结协作能力。每一个小故事都需要整个小组地所有成员共同来完成,这就要求小组成员必须团结一致,以组长为中心(当然组长是由一个学习成绩优秀、有组织能力地学生来担任),同时组长也必须听取其他组员的意见,共同编剧,然后在组长的导演下,排出课本剧。在排练和表演的时候,大家必须配合默契,这样才能演出比较成功的课本剧。

3、锻炼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因为我对大家的要求是要加上合乎历史的想象,所以同学们必须根据自己对当时历史环境的了解(可以是自己以前看过的电视剧或是看过的有关的书籍),把书上没有写出来的东西补充出来。结果证明同学们有着超乎意料的想象力。在表演时,同学们的语言运用的非常准确到位,有些平时不爱说话的学生,也表现出了超出平时的水平。

总的来说,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一定要改变过去传统教学模式,向新课程改革靠拢,根据新课改的精神,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

第四篇:初中思想品德活动课教学设计之我见

初中思想品德活动课教学设计之我见

初中思想品德活动课教学设计要针对初中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安排和表述教学内容,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力求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注重人文性、针对性、实效性;体现方式生动活泼、丰富多样,形式上要借助活动,创设问题情境,贴近学生生活,体现思维过程,强调综合性,体现探究学习。面对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结合个人实践对活动课教学设计与实践的谈一点自己的认识。

一、活动课教学设计与实践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思想品德活动课教学设计与实践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并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而精心设计,这是活动课教学开展的前提。活动的成败,也应以教学目标是否得以落实加以评估。当前本课程教学目标上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第一位,这是教师在活动设计、开展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的地方。可是在教学中,常常发现教师开展的活动形式五花八门,各种活动形式轮番上阵,追求表面的热闹,实质性的内容却很少。究其原因,课堂活动的设计、实践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因此活动课教学设计与实践,应克服为活动而活动的情况出现,否则就演变成追求表面形式,这样做反而会对教学造成干扰,也就失去了活动的意义。为此,教师在设计每个活动时,必须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二、活动课教学形式多样,充满趣味性,可操作性强 在活动教学中,如果采用同一手法,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逐渐下降,甚至放弃学习。思想品德课堂活动教学具有极大的开放性,因而其开展方式也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如辩论赛、演讲比赛、主题班会、讲故事、演小品或看录像等形式开展实践活动。例如,在上“抵制不良诱惑如网络游戏”时,可以组织学生在搜集资料的基础上针对网络问题进行辩论;在上“珍爱生命善待生命”时,可让学生查找人和动物的故事,并进行讲故事比赛。在辩论赛、演讲比赛、主题班会、讲故事、演小品、讲授课、辩论课、讨论课、演讲课等课中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如音像、图片等,而这些教学形式在活动课中又交替使用,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活动课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活动课是师生共同投入的以活动为载体的课,是教师的教育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的有机结合,是教师主导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可见,师生和谐、教师主导、学生主动是活动课的内在要求,更是现代教育观的体现。离开了它,任何形式的活动课都无法很好展开。要开展好活动课教学,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无论从活动课的目的,还是从活动课的过程分析,学生主体意识的确立、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展现都是非常重要的,否则,活动课就成了教师自编自演的独角戏。因此,教师在思想品德活动课教学设计与实践时要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实际水平和学生所能接受的活动方式出发,精心设计学生活动程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实践、领悟、探索、创新。同时活动课教学过程中,不单要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广度,也要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深度。活动内容的选择应以学生为核心,立足于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给每个学生以发挥和展示的机会,为学生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广阔的空间。离开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活动教学也就名存实亡了。既不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体性,更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样的活动课就象在演戏,教师和学生都按照剧本已定的角色演,从表面上看课堂气氛活泼热烈,但实际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四、在活动课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

我们在肯定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并不能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事实上,由于初中学生的社会阅历、知识水平和年龄特点,决定了活动课堂教学设计和实践活动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老师设计的一些活动方案很好,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会碰到很多活动组织调控方面的问题。如在有的班级,学生一动起来,课堂秩序就会乱。因此,为了确保活动课能有效地实践,老师要发挥好 “主导”作用,要重视和加强对活动课的组织和调控,注意把握好活动的火候,对活动局面进行有效的调控。尽管学生是活动的真正主人,但这并不妨碍在活动教学中发挥教师的主动作用。相反,教师的重要作用依旧不容忽视,这也是活动课教学得以成功的重要保证。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创设学习情境、指明方向、监督过程、解难答疑、评估学习结果等。活动课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更倾向于是学生活动的伙伴和参与者,是学生言语的倾听者和学生的对话者,是学生活动的支持者和活动实施的引导者,是不断探索的学习者和课程研究者,同时在主题探究活动中,老师要培养学生学会多种方法、多种角度、多样思维方式来观察事物。在活动中,教师尊重学生、欣赏学生、相信学生,用微笑代替严厉与冷漠,师生共同参与探究,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五、活动课教学设计与实践需紧密联系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际。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问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思想品德教学强调联系生活实际,生活是品德教育的起点,也是品德教育的归宿。因此,教师必须注重个体生活和生命,发掘生活本身对学生品德形成具有的特殊价值。在以往教学中,教材内容、教学方式严重脱离了学生生活实际,更多地关注了对学生识记知识的要求,造成枯燥乏味,现通过思想品德活动课教学,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引导学生向自己的生活世界回归,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鼓励学生走出书本世界,走向现实的社会生活,建立与生活的广泛联系,通过对生活的感受和体悟,帮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的体验和丰富的经验,使学生在实际的情境中展开有效的学习知识,避免强制性的灌输、空洞说教。思想品德课是一门时代精神很强的学科,根据这一特点,我们教师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国情时事教育,向学生传达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养成学生关心国内外大事的习惯,增强学生的社会的责任感,增长知识面扩大视野。

作为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要对初中思想品德活动课教学设计精心研究、积极探索、实践,不断积累经验,使学生喜欢思想品德课活动课教学。让学生感觉上思想品德课“生动、轻松、喜欢、有趣”,有利于开启学生智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活动教学重视活动中学生的感受、体验、实践,让学生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当然,思想品德活动课教学设计与实践还存在着诸多操作上的困难,存在着诸多问题,尤其是受学生知识水平的有限性的限制。但是,不管面临有多大困难,作为思品老师都应本着提高学生素质和培养学生各项能力为依托,积极实践,勇于探索,使活动课教学设计与实践向着教师易教、学生乐学的方向发展,从而提高思品课的教学质量和艺术水平。

第五篇:一堂好课应具有的四个特征

一堂好课应具有的四个特征

1、好课有德

研究课堂教学,从前通常总把目光更多地投向,“教什么”、“怎么教”这两个层面上,关注的是教材的剪裁、教学内容的安排以及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运用和选择。其实,解决好“怎么学”、“为什么教”的问题远比上述两个问题更为重要。每位学科教师首先要树立育人意识,全面了解并亲近学生,让学生喜欢你,有德的教学才是踏实的教学。这里的“有德”是指,关注学生学习的心情、态度、习惯,关注学生之间的友好交流、愉快合作、合理评价,让他们会倾听、会观察、会尊重、会欣赏、会助人、会共享、讲文明、讲道理„„一些学科教学的问题是:“教书”才是根本,“育人”是教书的副产品,学科教师在课堂评价时更多关注知识,关注解答的对错,考试是优还是良。其实,还有比学习成绩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需要我们每位教师在每一节课中都要细心地去关注孩子们的精神世界,犹如春雨润物,让孩子们的精神生命在每节课的活动中得以成长。

2、好课有效

上你的课之前与课后学生是不是有了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是衡量一堂“好课”的重要尺度。好课就应是“让学生得到实惠”的课,是能够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教学”,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怡情广识,受益匪浅。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不仅反映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利益多少,也反映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受益面的大小。一堂课对授课班级的学生来说是否有意义,对多少学生有意义,对这些学生有多少意义,是评价课堂教学效率高低的基本依据。

3、好课民主

民主不是学生说到哪里,教师就跟到哪里。课堂上学生的思维与我们教师的预设是有差距的,有时甚至是出乎意料的,学生随时会暴发出很多出乎意料的问题和点子,这就要求教师抛开预设教案,从学生的动态变化中去动态生成我们的课堂教学。不少教师有这样的体验,课堂上学生之间经常由于认识发生分歧而产生争论。有些学生的发现甚至是教师始料未及的,有时学生的发言漫无边际,有时学生活动太专注于自己而难以静下心来„„教师怎么办?每一节课总有课堂教学目标,此时教师应做到循循善诱,以目标为导向,对学习过程中不理想的,甚至错误的东西进行匡正。教师在尊重学生、和学生一起学习的同时,更重要的一项任务是要始终明确预定的目标,从而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正确把握方向,即知道学习什么、怎么学习及怎样指导学生开展学习,当学生认识发生偏差时怎样匡正,学习到什么程度才算完成了本次的学习任务,等等,真正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实质——这就是教师的一权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增强目标意识。

4、好课求真

一个班级有优秀的学生,当然也会有不优秀的学生。说他不优秀,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或是学习成绩不好,或是捣蛋、有行为偏差。在课堂教学中,要时时关注每一个学生,要注意从他们的反馈中及时发现问题,予以补救。学生的想法有深刻的、符合逻辑的,也有肤浅的、违背常规甚至是错误的。一堂课留有些许“缺憾”,几多“瑕疵”,不是任课教师追求的结果,而是事物的必然。真实的课才是好课。课堂对教师的驾驭能力、应变能力都是一种挑战,应对这样的挑战,疏漏、欠缺在所难免,而教师也正是在应对挑战、不断反思与修正失误之中才有了自己的专业成长与教学智慧的生成。

总之,要上出一堂好课确实不容易,要做到大部分课是好课就更不容易了,因为好课还要关注目标达成度(自主、合作、探究、引领、语文)、动态生成的把握度(教师的能力),等等。

教学改革,落实学生主体

学生,作为学习和成长的主体,而不仅仅是客体。“主体”作为一个哲学概念,强调人是自立的、自主的、自尊的、自信的、自强的。教学的主体——学生,是活生生的,是有求知欲望、学习兴趣和能力的人.传统教育的弊端在于目中无“人”,认为学生是求学者、受教者,是一只“空口袋”,只要老老实实接受教师讲授的知识,抄写背记就可以了。因此,传统教学主张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和课堂中心,形成了一套先教后学、先讲后练、以讲为主的教学规程和课堂模式。

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还是客体是现代教育和传统教育的一个分水岭。《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一次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的作用是“主导”。教育的本质是自育,学习的本质是自学。

学校应该首先是“学”校而不是“教”校,“教”室应该是“学”室,“教”材应该是“学”材。学生为主体,教师的作用不仅没有减弱,反而提高了。教师的任务不仅仅在于讲好课,更在于引导和诱发学生自己学习,和学生一起学习,还要能应对学生思考和提出的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把教学引向新的高度和深度。学生主体地位确立了,各种生动活泼的教育方法和模式就产生了,教育质量和效益自然就提高了。同时,一批符合时代要求的好教师、名教师也就成长起来了。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曾经提出教育的两个原则:“自己掌握”和“愉快掌握”。他认为,“教育的整个过程应该是一个自我教育的过程”,“所引起的心智活动应该一直是内心乐于接受的”。他说:“学生自己得来的任何一项知识,自己解决的任何一个问题,由于是他自己获得的,就比通过其他途径得来的更彻底地属他所有。”“自己掌握”和“愉快掌握”这两个原则其实是相联系的。没有自己掌握,就很难有愉快掌握。尝试教育的高效益正是因为体现了这两个原则。

但是,今天的教育领域,相当多的学校,仍然被传统教育的弊病所笼罩着。教师讲、学生听,满堂“灌”、满堂“问”、满堂“做”的现象仍然比比皆是。传统教育的习惯力量表现了其极强的顽固性。

传统教育的弊端在于过分重视知识传授,而漠视思维训练,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研究的兴趣,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当前中国教育亟待解决的一个关键性问题。教师照本宣科,将教科书和标准答案奉为圣旨。学生会听话,但不敢和不会思考;会答题,但不会独立分析和提出问题。这对国家的发展是不利的。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说过:“根本不用担心中国,因为中国在未来几十年,甚至一百年内,无法给世界提供任何新思想”。当然她说得太过分了。但她的话不能不引发我们对现在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的深思。

知识不能改变世界,思维才能改变世界。教学改革必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从而造就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界充满了西方的话语体系,新名词、新概念到处泛滥。作为一个全球现代化进程中的后起国家,最薄弱的一个环节是缺乏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从而也缺少自己的话语权。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许多教学改革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在中国这片沃土上成长起来,这是中国本土的、原创的。毫不夸张地说,其理论基础和实践效果同外国教育理论相比毫不逊色。这是值得中国教育界自豪的。

现在中国学界包括教育界,普遍流行的论文格式是西方式的。这类文章一般框架比较宏大,论述系统全面,文辞铺陈华丽,内容却很难说充实,有的则相当空泛,真正有用的东西寥寥无几。许多论述不能说不对,但是无用。有许多文章还让人如入五里雾中,不知所云。据说这类文章很少有真实的阅读量,只有评职称、算工作量、发奖金的统计量。各级教育系统每年生产的论文数量,如果做一统计,其数量恐怕是惊人的。但实际上这种文章绝大多数是束之高阁、无人问津,最后付之一炬、不了了之。其浪费可谓惊人。这种西式论文,孔夫子没写过,朱熹、王阳明没写过,陶行知也没写过。为什么中国人偏偏要写这种又大又空的西式论文呢?

国外先进的教育理论我们当然要学习、研究、借鉴,但希望教育理论界不要太热衷于“贩卖”外国的教育理论,而要大力地扶植、重视和宣传我们本土创立的教育理论、方法和经验。中国两千多年的教育历史和优良传统已引起世界的关注。我们应多向国外讲中国的教育故事,把中国原创的教育理论和经验逐步推向世界,让世界教育界倾听中国的声音。

什么样的课是“好课”

什么样的课是“好课”?这是很多老师共同关注的话题。并且这也正是在新课堂模式下我们需要积极探索努力的方向。

如果一节好课,只是学生老老实实接受老师讲授的知识,抄写背记模仿练习,那么,知识爆炸的互联网时代,各种传播媒体教育平台将来可取代老师。冷静下来细细思考,才发现传统的“先教后学、先讲后练”的教学模式,让我们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和成长的主体,他们是一群活生生的,有求知欲望、学习兴趣和能力的人.;一味的“灌输式”教学,终会慢慢磨灭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探索欲。

相反,如果教师能在课堂上更多地引导和诱发学生勤于思考,自主学习和总结,学生主体地位确立了,各种生动活泼的教育方法运用好了,学生自然会更喜欢你的课堂;同时,教育质量和效益自然也就提高了。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课才是大家心目中的“好课”呢?

一、好课,必须是学生“全员参与”的课。

老师在课堂中的作用,应该表现为促进学生的学习,这里的学生,指的是“每一个”。全员参与,才能实现全员学习。在当前班额人满的情况下,虽不能落实对个体学生的个别教育,但完全可以实现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因材施教。教学中,不管是演练还是实操,都需老师留意每个学生是否参与进来,你有责任顾及到班级的每一个成员。

二、好课,必须是学生“状态积极”的课。教育不同于其他领域,根本性就在于主体必须有积极主动的意识。外力的推动只会影响和激发内在学习状态,内在动力才是持久的。这也就要求老师们,充分运用各招教学方式,设计好整堂课环节,并且课堂上不断地质疑、激发、引导、鼓励学生,有了问题时引导解决,获得成果时即时评价。

三、好课,必须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课。

学习态度分为两种:一种是主动学习,一种是被动学习。主动学习,心情愉快,精力充沛;被动学习,心情烦躁,精神涣散。学生主动学习才能学得又快又好。传统教学模式,理论和步骤抄写给学生,然后制作产品;这时候就已经剥夺了学生思考探索的权力;再者你都写好了,学生做与不做或提前做都已无所谓,就因为你在游戏前已让我知道结果。

所以,新课堂模式来临,让我们把学习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在实操中学生自己总结记录、探索发现;更多地让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自主展示,自主质疑,全员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才能将学习当作是一件有趣的有意义的事情。

四、好课,必须是有“教师主导”的课。

教师的课堂价值在于促进学生学习,促进学习本身就要求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主导”的核心在“导”,放下自己,眼里只有学生,心里装着学生的疑惑,“导”的作用就会发挥好。

实操课,老师“导”地更多的是带动学生有规律的演示和制作,有组织的讲解点评。如果这一切主导好了,你就是真正“组织者、启发者、指导者”。

五、好课,必须是有“检测反馈”的课。

进行课堂检测并及时反馈,相当于给学生提供了一面展示自我、认可自我、修正自我的镜子,有了这面镜子就可以温故知新,查漏补缺。也是老师反思课堂、改进教学的一面镜子,老师可以从中发现教学中的问题,不断修正自己。同时也是学生巩固落实的一个载体,课堂改革不是不要质量,而是为了追求更高的质量,虽然质量的内涵已经发生了变化,但“考得更好”应该是其基本要求,一节好课,就应该有最高的课堂达标率。

下载一堂好课,四个基本点——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设计之我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一堂好课,四个基本点——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设计之我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教学之我见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教学之我见 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在思想品德发展上获得有效帮......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设计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设计 必修作业模版内容 1.教学设计学科名称 2.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3.教学内容分析 4.教学目标 5.教学难点分析 6.教学课时 7.教学过程 8.课堂练习9.作业安排......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设计

    《维护消费者权益》 教学设计 保山市实验中学 八年级思想品德 李莉2013年5月7日 维护消费者权益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一些消费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设计范文大全

    教学设计 名称依法治国 执教者李凤课时 1 基本信息 所属教材目录九年级教科版第十二课第一框 《依法治国法律的尊严》是九年级思想品德(教科版)第四单元第十二课《法律的尊......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名称 依法治国 执教者 李凤 课时 1 基本信息 所属教材目录 九年级教科版第十二课第一框 《依法治国法律的尊严》是九年级思想品德(教科版)第四单元第十二课《法律......

    关于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反思好

    谈谈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教学反思 作者:柯芸单位:文山州文山市马塘中学摘 要:思想品德课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人才的培养、民族的前途和国家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学反思,是教师在......

    一堂好的教学设计的要求

    一堂好的教学设计的要求 首先我明白了教学设计是面向教学系统、解决教学问题的一种特殊的设计活动,是运用现代学习与教学心理学、传播学、教学媒体论等相关的理论与技术,分析......

    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教学反思)

    从发展性教育的角度出发,好的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就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目标: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宗旨 基础目标 指国家颁布的课程标准中所确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学科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