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一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科技革命日新月异,世界各国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以经济和科技为主的综合国力的竞争。
二是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是当今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
三是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全球总体上保持和平稳定。世界还很不安宁,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仍然是时代的主旋律。
1.当前我国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危害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概述
3.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4.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5.中国应对全球气候问题的主张
教学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发展 教学难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源和意义
引入:环境污染引发的生态危机
《后天》、《阿凡达》、《2012》所表现的场景引人深思,电影中描述的场景真的预言了人类社会的未来吗?近年来的极端全球气候频发,泥石流、沙尘暴、海啸,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有惨痛的人员伤亡。2004年12月26日,印尼亚齐地区发生里氏7.9级地震并引发印度洋大海啸,造成沿岸国家20多万人死亡,50多万人无家可归。2011年全球经济受到自然灾害重创,年初的洪灾给澳大利亚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130亿美元,大地震和海啸给日本带去的经济损失达到2100亿美元,东南亚洪灾给泰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近422.4亿美元。据此,德国慕尼黑再保险公司的研究报告指出,2011年将是迄今为止史上“最昂贵”的灾害年,而按照该报告统计结果的可比性推理,2011年全球自然灾难造成的经济损失至少达4500亿美元。
马尔代夫,是印度洋上一个岛国,由1200余个小珊瑚岛屿组成,马尔代夫亦被誉为“上帝抛洒人间的项链”,“印度洋上人间最后的乐园”。平均海拔1.2米。海平面正以每年2厘米上升。预计该国家在往后50年左右将消失。2009年10月18日,马尔代夫举行世界上首次水下内阁会议马尔代夫总统穆罕默德·纳希德当日召集12名政府内阁成员身穿潜水服,在该国海域一处4米深的海底召开了为时30分钟的世界上首次水下内阁会议,以呼吁各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这些都让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人类社会应该怎样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 早在100 多年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明确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应和谐相处。
1.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生态文明的社会。“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马克思的这些论述,对于指导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2.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是在批判机械发展观的过程中产生的。
由于机械发展观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获得了充分的发展,因而,马克思对机械发展观生态破坏性的批判主要集中在对资本主义的生态破坏性的批判上。
第一,机械发展观造成的生态破坏性的产业表现。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是大工业的生产方式,而“大工业”其实就是机械发展观在产业中的具体应用和体现,大工业在推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对自然的污染和破坏以及人的异化。正像资本家使工人遭受剥削和掠夺一样,他们对自然的关系是通过污染和破坏来表明其特征的。尽管资本主义的工厂制度是不断进步的,有可能节约资源和能源,但是,“社会生产资料的节约只是在工厂制度的温和适宜的气候下才成熟起来的,这种节约在资本手中却同时变成了对工人在劳动时的生活条件系统的掠夺,也就是对空间、空气、阳光以及对保护工人在生产过程中人身安全和健康的设备系统的掠夺,至于工人的福利设施就更谈不上了。”同样,资本主义的农业也是以污染和破坏土地的持久肥力为特征的,“资本主义农业的任何进步,都不仅是掠夺劳动者的技巧的进步,而且是掠夺土地的技巧的进步,在一定时期内提高土地肥力的任何进步,同时也是破坏土地肥力持久源泉的进步。一个国家,例如北美合众国,越是以大工业作为自己发展的起点,这个破坏过程就越迅速。因此,资本主义生产发展了社会生产过程的技术和结合,只是由于它同时破坏了一切财富的源泉——土地和工人”。这就是说,机械发展观已经渗透到资本主义的各个产业部门,通过产业的方式展示出了其生态破坏力。
第二,机械发展观生态破坏性的理论原因。资本主义制度之所以加剧了生态破坏性,就在于它确立了机械发展观在社会生活中的主导地位。在其视野中,自然界的多样性的价值被机械地削减了,它只成了人们认识和改造的对象,“只有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自然界才不过是人的对象,不过是有用物;它不再被认为是自为的力量;而对自然界的独立规律的理论认识本身不过表现为狡猾,其目的是使自然界(不管是作为消费品,还是作为生产资料)服从于人的需要。”这样,人对自然的行为必然具有了破坏性。同样,机械发展观不是将自然界看作是一个活的机体,而是将它看作是一个个的孤立的现象。由于人们沉湎于对自然的征服和胜利的喜悦之中,忽视了自然界的系统性存在,忽视了人类行为的长远影响和后果,因此,眼前的暂时的成就是以长远的永久的生态破坏性为代价换来的。资本主义的大工业之所以具有生态破坏性,就在于它将机械发展观确立为自己主导的发展观。第三,机械发展观生态破坏性的社会制度原因。资本主义之所以将机械发展观确立为自己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发展观,加剧了对自然的污染和破坏,关键的问题就在于它是一种剥削制度,机械发展观迎合了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需要。在资本家看来,只要生产能为自己带来剩余价值,一切问题都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什么工人的持久健康,什么环境的持续清洁,什么资源的永久存在,都是不需要自己花费分文的,都不会对价值的形成产生任何影响。这样一来,资本家就不会从根本上去考虑工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了,更不会去考虑生产的生态后果了,单纯的经济效益已经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淹没和抹煞了,“在各个资本家都是为了直接的利润而从事生产和交换的地方,他们首先考虑的只能是最近的最直接的结果。一个厂主或商人在卖出他所制造的或买进的商品时,只要获得普通的利润,他就满意了,而不再关心商品和买主以后将是怎样的。人们看待这些行为的自然影响也是这样。西班牙的种植场主曾在古巴焚烧山坡上的森林,以为木灰作为肥料足够最能盈利的咖啡树施用一个世代之久,至于后来热带的倾盆大雨竟冲毁毫无掩护的沃土而只留下赤裸裸的岩石,这同他们又有什么相干呢?” 正是资本家这种自私自利的短视行为才造成了产业中的生态破坏性,使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人和自然的关系带上了污染和破坏的特征。因此,与其说是机械发展观造成了生态问题,不如说是资本主义制度造成了人对自然的污染和破坏。
而这一切也正是现代全球性问题的最终的根源。这样,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社会发展的反生态性——人和自然的对抗和分离,并在现代社会发展史上最先系统地提出了社会发展的生态化(向度)问题。
3.如何实现社会的生态文明。
社会发展生态向度的实质就是要使人口、环境、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那么,如何才能达到这种协调状态呢? 马克思和恩格斯要求人们将人和自然的协调、社会发展同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放在社会发展的宏观背景下来考虑,必须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通过技术进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使生产和产业清洁化。技术和工艺是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系统关系中的重要一环,是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系统关系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工艺学会揭示出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人的生活的直接生产过程,以及人的社会生活条件和由此产生的精神观念的直接生产过程。”因此,随着科技进步,人们会进一步合理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将建立起完整的物质循环体系和废物资源化体系。“机器的改良,使那些在原有形式上本来不能利用的物质,获得一种在新的生产中可以利用的形式;科学的进步,特别是化学的进步,发现了那些废物的有用性质”。这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利用一切进入生产体系中的原料和辅助材料,一方面是要不断地发现物质的多种多样的用途,不仅使自然资源能够在生产中得到复合的多重的利用,而且要进一步发现那些按照惯常的看法不能利用的物质的可利用方面,使资源利用达到最大化;另一方面是使废物资源化,不仅在生产的过程中就要将废物问题解决,而且要发现废物的其他用途,使废物和垃圾的排放达到最小化。这就是说,“化学的每一个进步不仅增加有用物质的数量和已知物质的用途,从而随着资本的增长扩大投资领域。同时,它还教人们把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中的废料投回到再生产过程的循环中去,从而无需预先支出资本,就能创造新的资本材料。”这里所强调的建立完整的物质循环体系的问题、废物资源化的问题,其实就是通过科学技术的生态化来促进产业生态化的问题,这也就是现在所讲的运用可持续的科学技术支持和支撑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这里的“生态化”和“可持续性”也就是要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要考虑生态学规律,应该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统一起来,除此之外,它们不可能具有其他含义。而我们目前所面临的新科技革命正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这些预言变成现实。
第二,转变思想认识、运用辩证思维思考和处理问题。尽管人和自然的关系、社会发展同自然生态系统的关系首先是一种建立在劳动基础上的实践关系,但思想认识是处理和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发展同自然生态系统的关系的一条重要的途径。马克思和恩格斯看到,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指导的人类行为必然会带来对自然的污染和破坏,因此,人们应该明白,“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引自: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38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这就要求人们应该认识到,人和自然、社会发展和自然生态系统,其实是处在系统关联之中的,绝不能割裂他们之间的这种整体性和关联性,现在的问题就是要认识到这种辩证关系,学会按照辩证思维思考和处理问题,要考虑自己行为的长远的生态后果和可能对自然界造成的危害,将隐患消灭于未然状态之中。由此来看,辩证思维其实就包含有生态思维的科学内容,这种思维就是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第三,变革社会制度、在社会发展的总体的历史过程中解决生态问题。机械发展观的生态危害性是在一定的社会制度下才展示出来的,资本主义是造成生态破坏性的罪魁祸首。因此,要真正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社会发展同自然生态系统的关系,“仅仅有认识还是不够的。为此需要对我们的直到目前为止的生产方式,以及同这种生产方式一起对我们的现今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马克思和恩格斯科学地阐述了这种协调的社会机制,为解决生态失调问题指明了方向。他们指出,只有在共产主义条件下,人和自然的关系才能统一起来,“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一种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这就是说,在共产主义的条件下,人们不仅会合理地调节人际关系,而且会合理地调节人和自然的关系,使社会发展同自然生态系统能够协调进行,因为那时的劳动在彻底摆脱了异化状态之后,将成为人的自由和自觉的活动。这就是说,生态问题决不是一个单纯的自然问题,而是一个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发展问题,必须将这一问题放在从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总体的历史进程中来考虑。而作为共产主义发展的第一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则为解决生态问题提供了光明的前景。
总之,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和自然关系的协调、社会发展同自然生态系统关系的协调,是一个社会发展问题,在遵循历史发展的大趋势的情况下,人们可以通过科学技术的、产业的和思维方式的途径来促进这种协调状态的实现,也就是说,应该将这个问题作为一个系统工程问题来处理。而这些正是现代社会发展生态化——可持续发展的努力的方向。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中华文明是工业文明的迟到者,绝不能再成为生态文明的迟到者。中华文明的基本精神与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基本一致,从政治社会制度到文化哲学艺术,无不闪烁着生态智慧的光芒。
1、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
第一,走文明发展道路是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需要
随着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和人口不断增加,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只有文明发展道路才能解决各种资源环境等问题。2009年我国GDP增长11.9%,为此消耗的石油、原煤与钢材达到世界总量的27%,25%和40%,而创造的GDP却相对于世界的4%这表明我国仍未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效率低的传统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如果按照这样的模式发展下去,前景实在令人担忧:我国不仅难以保持长久的经济持续发展,而且会出现资源难以为继、生态难以承受、社会矛盾难以解决的困境。基于这种考虑,我国只有努力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有效地保护自然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从而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
第二,走文明发展道路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坚持文明发展道路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可持续发展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在满足当代人的经济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注重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保证资源一代接一代永续利用,保证一代接一代永续发展,最终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和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一定的阻碍作用。2004年我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118亿元,特别是随着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和人口不断增加,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坚持文明发展道路是应对资源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和必然要求。
第三,走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党坚持文明发展道路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标志着我们党坚持文明发展道路的认识进一步深化。自然界是包括人类在类的一切生物的摇篮,是人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建设生态文明是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形成的认识成果。也是在建设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实践成果。建设生态文明不是工业文明,而是强调先进的工业文明必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民在享有现代物质文明成果的同时又能保存和享有良好的生态文明成果。要充分认识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坚持以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发展方式、消费模式,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反映了我们党坚持文明发展道路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2、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
第一,从思想意识上实现三大转变
从传统的“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等理念,向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转变;从粗放型的以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模式,向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模式转变;从把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发展的观念、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发展理念转变。第二,着力抓好五项工作
一是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坚持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并重,充分发挥技术进步的作用,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二是深化节能减排。落实节约优先战略,全面实行资源利用总量控制、供需双向调节、差别化管理,大幅度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各类资源保障程度。
三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减量化优先,以提高资源产出效率为目标,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加快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努力实现在发展中排放最少的温室气体,同时获得整个社会最大的产出。
四是切实保护和修复生态。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修复为主,加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五是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以解决饮用水不安全和空气、土壤污染等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强综合治理,明显改善环境质量
3、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文明发展道路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要求,关系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要求的重要体现,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
第一,坚持生产发展
“发展是硬道理”。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而发展首先是生产发展。3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已证明,只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才能使我国经济建设高速、持续增长,只有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离开生产的发展,地区差距问题、就业问题、贫困问题等根本无法解决,因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不能放松。
第二,实现生活富裕
生活富裕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民的由衷愿望,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内容,也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体现。邓小平同志在阐述社会主义本质问题时,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最终目的定位在实现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上。加快发展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实现更高水平上的生活富裕,同时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又会进一步激发群众中隐藏的积极性,创造力,推动生产更快发展,社会更加稳定,国家更加昌盛。
第三,保障生态良好
无论是加快发展,还是实现生活富裕,都离不开一定的自然生态环境。我们在注重生产发展与生活富裕的同时必须更加关注生态的良好,将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实现生产发展与生活富裕的前提和必不可少的条件。生态良好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虽然生态良好的着眼点在于保护自然,但最终关怀的还是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第四、明确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三者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生产发展是基础、生活富裕是目、生态良好是条件。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是统一的,文明发展道路是科学发展观所确立的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三者内涵不同而相互联系,共同体现出社会全面发展的根本要求。坚持文明发展道路,就要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把推进生产发展、实现生活富裕、保持生态良好有机统一起来、坚持以生产发展为基础,以生活富裕为目的、以生态良好为条件,努力实现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生产发展是走文明道路的基本环节。离开生产发展,社会进步就失去前提,生活富裕也不可能实现。生产发展,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实现更高水平的生活富裕,脱离这个目标发展就失去了意义。无论是加快发展,还是实现生活富裕,都离不开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则是实现生产发展和生活富裕的客观条件和重要保证。
三、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是一个长期以来人口经济学界争论不休的问题,只是不同时期争论的侧重点不同而已。有些文献强调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有些则强调积极影响。马尔萨斯在1798年发表的《人口论》,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梭罗(Solow)的经济增长模型和寇尔与胡佛(Coale and Hoover)的人口经济模拟模型。
(一)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制约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当前,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问题,面临着人口总量控制、人口就业、人口老龄化等问题的巨大压力和严峻挑战。
1.我国人口形势依然严峻 我国的基本国情就是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水平低、资源相对短缺。而人口多又是基本国情中最基本的国情。
首先,人口总数居高不下。目前,从总体上看,我国生育率已降至更替水平以下,但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总人口达到13.7亿人。由于人口基数大,每年出生的人口仍然很多。即使今后十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以内,每年仍将净增人口1000 万左右。现在部分地区人口生育率仍然很高,少部分地区人口出现失控。在计划生育先进地区,也有相当部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生育观念没有根本转变,高生育的物质条件、思想基础也依然存在。我国的一些人口专家预测,在未来四五十年的时间内,我国还将有将近3 亿的人口增量。据有关人口专家预测,到2035年我国人口可能会达到16亿之多。
其次,我国人口结构老龄化日渐明显。人口年龄结构从正金字塔逐渐呈现出倒金字塔结构。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0-14岁人口为2.22亿人,占16.60%;15-59岁人口为9.4亿人,占70.14%;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8亿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9人,占8.87%。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29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36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预计到2030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数将达到3.1亿,其比例远远高于世界水平。
2.人口过度增长、环境恶化,影响着人民的生存发展 中国历来被认为是地大物博的国家,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可以靠本国资源建立自己相对独立的经济体系的国家之一,但是真正能够适宜人们生存与发展的地理环境条件并不都是很好的。如果不大力控制人口的增长,发展的后果只能是“人满为患”,环境容量的承载极限将会被提前突破。据统计,中国适宜居住的地区为47 %;不适宜居住地区为53 %。此外,据国家统计局第三次人口普查数据推算,中国有22.3 %的人口是住在海拔500 米以上生存条件恶劣的地区,其中一半又居住在海拔1000 米以上。而全球只有10 %的人口居住在海拔400 米以上的地方。我国人口平均每年以1000 万左右的速度增长,而耕地却以每年600 万亩到800 万亩的速度递减。中国的可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如果这种人增地减的情况不能有效地控制,半个世纪后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将下降到0.6 亩。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小组的研究表明,我国的土地资源的自然生产力,在没有遭到任何破坏的情况下,所生产的物质资料,按达到温饱标准的要求,最多能养活15 亿人至16 亿人。根据国家计划委员会、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估计,我国的整个自然环境的最大人口承载力是15 至16 亿,许多短缺资源的承载力已经出现缺口,这些将严重影响人民的生存发展。
据老龄工作委员会发布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指出:21世纪的中国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社会,前20年将成为“快速老龄化阶段”。随后30年为“加速老龄化阶段”。其后的50年则达到“稳定的重度的老龄化阶段”。2051年中国老年人口规模将达到4.37亿,即每10个人中就有3个是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不言而喻,由人口老龄化而引起的各种问题将十分突出地显露出来。这意味着我国在21世纪上半叶将面临着最大人口规模的挑战。人口总量高峰、就业人口的高峰、老龄化高峰将相继到来。庞大的人口队伍将严重制约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在21 世纪上半叶,中国人口与发展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口数量与发展的矛盾。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稳定低生育水平,仍然是我国人口与发展的主要任务。
与发达国家不同,我国人口老龄化是在经济还不发达的情况下到来的,是“未富先老”。我国应对老龄社会的经济能力还比不上发达国家。因此,必须提前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其中包括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体系、医疗救助制度等,通过社会化的养老机制来解决个人赡养能力不足的问题。
3.人口过度增长、消费需求增长,导致生态失调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人均淡水资源、耕地资源、森林资源,主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占有量,石油、天然气人均剩余可采储量等经济发展所必需的资源都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如人均淡水资源、森林面积分别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
4、1/5,人均耕地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45种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等等。这意味这我国经济发展所必需的耕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及矿产资源等难以支撑我国飞速发展的经济。特别是今后一个时期,人口还要增长,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的矛盾将更加突出,生态失调将更加突出。
4.人口增长过快,将直接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口增长过快、过多就会增加社会负担,降低人们的收入,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国民收入的高低,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受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双重制约。当经济增长速度保持不变时,人均国民收入增长率直接受人口增长速度影响,人口增长速度越高,人均国民收入增长率下
第二篇:为什么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为什么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每个历史时代,都有自己的主要矛盾,都有需要解决的根本任务。这个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就是那个时代的主题。大体上说,20世纪可以一分为二:前半个世纪战争与革命相互交织;后半个世纪形成了有利于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总趋势,时代主题从战争与革命逐步向和平与发展转换。面对国际形势的这种新变化,邓小平以敏锐的洞察力深刻地指出,和平与发展成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邓小平关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问题”的论断,在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中被概括为“当代世界主题”,在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则被表述为“当今时代的主题”。尽管提法不同,但它们都是指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是“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提出,对于我们党正确认识国际形势,制定正确的内外政策,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从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问题以后,世界经历了许多深刻变化,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但是,时代的主题没有变,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已成为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或世界主流。
第一,世界形势总体趋缓。冷战结束后,虽然世界上地区性冲突和局部战争不断,但新的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是可以避免的。越来越多的国家愿意坐下来进行谈判协商,以解决纠纷。政治多极化虽然步履艰难,但仍然为各国所追求。绝大多数国家包括美国的一些盟国,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越来越不满。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主要力量。这些说明,世界范围内和平因素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
第二,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明显增多。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整个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世界各国利益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依赖日益加深。
第三,重视发展战略已成为各国的主要政策取向。正如江泽民指出的:“经济优先已成为世界潮流,这是时代进步和历史发展的必然。当前对每个国家来说,悠悠万事,唯经济发展为大。发展不但关乎各国国计民生,国家长治久安,也关系到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第四,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愿望。冷战结束以后,各国人民都不愿看到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再推行新的霸权和强权,都不愿看到南北之间发展的差距、贫富的悬殊再扩大下去,都渴望世界持久和平,渴望过上稳定安宁的生活,渴望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渴望实现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渴望促进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共创人类美好的未来。此外,当今世界面临许多突出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人口增长过快,资源开发盲目无序,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归根到底都要取决于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的解决。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心愿,但这并不意味着世界已实现了和平与共同发展。和平与发展仍然是人类不懈追求的目标,解决这两大问题的进程仍然坎坷曲折。首先,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依然存在,天下并不太平。近几十年来,世界范围的大战没有打起来,但小规模的地区性冲突乃至局部战争时起时伏。近十多年来,就先后发生了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反恐战争、伊拉克战争等局部战争。其次,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了新的表现。某些国家大肆鼓吹“新干涉主义”,企图建立由西方价值观主导的世界,竭力推行单边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导致了一些国家和地区矛盾激化,局势紧张,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严重威胁。最后,世界的发展很不平衡,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还没有根本改变,南北差距仍在扩大,世界各国远未实现共同繁荣;而且,贫困、环境恶化、毒品、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问题也在增多。这些问题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贫富悬殊,既表明旧的国际经济秩序成为各国共同发展的障碍,同时也构成危害世界和平的潜在因素。上述问题表明,世界和平与发展仍然面临严峻挑战。邓小平在20世纪90年代初说,在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中,和平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发展问题更加严重。“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和平与发展仍是人类需要不懈追求的目标。
因此,“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命题,应从两方面理解:一是指和平与发展代替战争与革命成为当代世界面临的两个重大课题,并不意味着这两个问题已经解决。“问题”或“主题”本身就包含了有待解决的意涵;如果解决了,就不成其为“问题”了。二是和平与发展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虽面临着挑战,但各国人民求和平、谋发展的愿望有增无减,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流和发展方向。正如江泽民指出的,当今世界,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是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实现全人类的和平与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但前景是光明的。
第三篇: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发展的主题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发展的主题
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这是世界各种矛盾发展变化和世界抑制战争因素不断增长的合力作用的结果。从和平趋势的内在需求看,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给人类留下深重灾难和沉痛教训,世界各国人民对和平的追求十分强烈;和平发展成为世界的潮流,民心所向;世界经济的发展加深了各国利益的相互交织和相互依赖,冷战借结束后多极化进程使世界各种主要力量彼此平衡,对霸权主义战争侦政策的牵制力量在增强,成为制约战争的一个重要因素;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尤其是中国的发展强大,对世界和平与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越来越受到国际的关注。生存与发展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首要任务,继续发展和保持优势是发达国家面临的额问题,对内图稳,对外思和,是多数国家的政策取向,对抑制战争起到积极作用。
邓小平对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新判断
邓小平对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判断,其基本点是:第一,世界大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可以避免,我们有可能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第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是东西方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矛盾全局的集中体现;第三,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第四,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并不意味着这两个问题已经解决。要清醒地看到,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一个都没有得到解决,还需要各国人民长期不懈的共同努力。
进入新世纪后,虽然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主题,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将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因此,2005年9月,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进一步明确指出,要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时代的主旋律;共建和谐世界为我们全人类的共同目标。
确立和平与发展作为时代主题的意义 第一,第二,时代主题的判断是对马克思主义时代主题观的重大发展。
对世界主题——和平与发展——的科学判断,为我国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第三,为世界人民争取发展、繁荣和稳定指明了方向。
我国国际战略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
世界格局多极化是国际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冷战结束以来,虽然世界力量对比严重失衡,但是世界格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走向多极化。一个超级大国和多种力量并存,是多极化格局最终形成前的较长过渡时期内世界力量对比的基本态势;合作中的竞争和竞争中的合作成为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特征。
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有利于避免新的世界
大战的爆发,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实现各国人民对和平、稳定、繁荣的新世界的美好追求,也有利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抓住机遇、发展自己。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是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全球化。其本质上是资本的跨国流动,是资本国际循环与周转的形式。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
经济全球化使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组合和资源优化配置,从而促进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但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发展中国家在扩大开放时应根据本国的具体条件,循序渐进,注意提高防范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在此背景下我国坚持的外交政策: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第一,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独立自主,就是坚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依靠自己的力量,同任何国家友好相处,不容许任何国家损害我国的尊严和主权。
第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其精髓是国家主权平等。
第三,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
第四,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新世纪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以构建和谐世界为目标。其基本点是:
第一,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第二,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第三,树立新的安全观念,努力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第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我国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式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的外交方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针对国际形势发展的趋势和特点,确定并实施了不同的具体外交战略和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式在我国外交工作中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我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几个基本要点 第一,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第二,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合发展模式多样化。第三,树立新的安全观念,努力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第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作为新一代的接班人,我们的职责
大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同时要保持一种理想主义,勇于承担各种社会责任
首先,大学生的第一任务是学习,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学生进入大学的职责。每一个学生进入大学,都要问一问自己为什么来?是为了毕业后高薪的工作,为了父母家人的期望,还是为了对学问的兴趣,为了心中的抱负等等。当然,答案可能是交织的,但是什么是主导却非常重要,会影响学习观。我想告诫学生的是,如果你淡化了纯粹“为了谋生而求学”的目的,那么你的学习就具有了高尚性,你对学问就有了一种尊崇,你就有了一种理想主义的情怀。
第二,大学生应该保持一种理想主义。理想主义是深藏于个人心灵深处的精神源泉,对于青年学生来说至关重要。有了理想,就会懂得为了什么学习、怎样学习;有了理想,就会把学习和研究的辛苦当作乐趣和享受,面对困难也能坦然处之、勇于克服;有了理想,就会有责任感,想设法让这个不甚完美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让人类有一个更加辉煌的未来。复旦大学愿意为具有理想主义的学生提供永久的精神家园。
第三,大学生要承担各种社会责任。回顾复旦校史,当国家民族出现危难的时候,例如五四运动、抗日运动,都活跃着复旦学子的身影。李登辉老校长就是在当时提出了“牺牲、团结、服务”的复旦精神。新时代的复旦学生也不应忘却爱国荣校的传统。但是需要提醒的是,一方面我们要通过志愿活动等积极地参与社会、承担责任;另一方面,当现实和理想产生差距的时候,不能慷慨激昂、采取激烈的行动。要认识到,社会具有自我调节的功能。作为大学生最大的责任还在于学习,离开教室、离开图书馆、离开实验室去直接介入社会,并不是社会对你们的期待。
大学生阶段的现实任务就是培养高尚的品德;树立远大理想,认真学习,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寻求途径锻炼自己的能力;强健体魄,总结起来即八个字:“养德、修学、储能、健身”,养德以宽厚而博爱,修学储能以实现厚积薄发凭实力应对重重挑战,健身以为实现自己的抱负、完成肩负的使命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学生未来的责任和使命就是引领时代潮流,振兴中华,改造社会,和谐世界,这将是需要我们毕生为之奋斗的最终目标,使我们当代大学生——进步青年的代表需要肩负起的责任和伟大的历史使命。
第四篇: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1)和平与发展是世界性的战略问题
平因素的增长超过战争因素的增长,世界大战打不起来,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是可能的。1985年,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
第一,世界大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可以避免,有可能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
第二,和平与发展是两大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是东西方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矛盾全局的集中体现;
第三,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世界和平是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第四,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并不是这两个问题已经解决,而是这两个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来予以解决。
(2)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原因
世界各国人民都需要和希望和平,和平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战后经济的发展加深了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和相互影响,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增强;制约战争的力量增长;核武器等战争工具形成“恐怖平衡”。世界相对和平的历史条件,为各国提供了发展机遇。发展是全球性战略问题是:发展发展中国家具有非常突出的意义;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础;发展是维持和巩固世界和平的重要条件。
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主题在总体上没有改变。
第五篇: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教案
素质目标:
一、认知目标:理解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二、能力目标:正确认识当代世界和平与发展、合作与竞争、机遇与挑战的国际形势,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增强青年的社会责任感,为将来积极投身于创业实践,在不同的岗位上担当起改革和发展的重任,努力为实现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而奋斗奠定思想基础。
教学重难点: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教学方法:提问——分析——归纳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继“9·11”事件后,巴以冲突再度升级,为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联合国发布了关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宣言。其具体内容如下:
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面对人类社会此起彼伏的诸多矛盾和问题,战争一次又一次把人类自己推向苦难的深渊。全世界人民都渴望持久的和平,渴望安宁的生活,渴望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渴望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渴望人类社会共同的发展和繁荣。可以说,“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为了全人类的幸福与安宁,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各国的发展,谱写一曲永恒的和平之歌和壮丽的时代宣言。
板书课题: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1、当今时代的主题
随着新世纪钟声的敲响,人类社会跨入了一个新千年。在新的世纪刚刚开始的时候,人类面临的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呢?为什么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带着问题,阅读第一目。
(1)苏联解体,世界由两极向多极化发展——当今世界国际形势总体上由紧张趋向缓和,由对抗转为对话。(板书)
(2)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流,和平与发展问题是当今时代的主。(板书)
2、和平是当代世界的人心所向
(1)什么是和平问题?阅读第一自然段后回答:
——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板书)阅读教材P155-156材料,谈谈体会。(2)和平问题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板书)
阅读P156教材,为什么和平问题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①饱受战乱之苦的世界各国人民强烈渴望和平,坚持反对战争;
②占世界人口3/4的发展中国家的人民,在取得国家独立之后正在加速进行经济建设,以摆脱贫困落后,他们迫切要求一个和平安定的国际环境来建设家园;
③备受二次大战浩劫的欧亚各国,在战后也积极维护和平,反对超级大国的扩张和争夺。④核战争的毁灭性后果,使某些核大国不得不考虑自身安全而不敢冒然发动战争;
⑤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总体经济实力增强,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霸权主义、强权政治越来越不得人心,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成为时代的潮流;
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之间相互依存的程度日益加深,有利于世界和平的维护; 总之,和平具有现实可能性,新世纪大战打不起来,战后和平是主流。那么,整个世界和平的局面是否稳定呢?
(3)、威胁世界和平的隐患依然存在。(板书)威胁世界和平的隐患有哪些?
——民族矛盾、领土纠纷、宗教纷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等。
阅读P157教材及材料,说明了什么?
——当今世界仍不安宁,维护世界和平的任务依然艰巨。思维拓展:
我们渴望和平的愿望是一致的,如何维护和平,这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请同学们献计献策,共谋人类之福!
——①世界各国应签定“禁止战争”盟约,以求和平;
②在矛盾和冲突面前,应寻求合理化的解决途径;
③反对霸权主义,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④谋求世界各国经济的共同发展,从而有力地维护世界和平
3、发展是当今世界的历史潮流(板书)
(1)什么是发展问题?阅读第二目,第一自然段。
——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指出A、发展问题是全球性的;急需解决的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问题。
B、由于多数发达国家位于北半球,发展中国家多数位于南半球。因此,发展问题
实质上是南北问题。
(2)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板书)
为什么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当今世界的历史潮流?
①二战后,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促进了世界经济前所未有的发展;
②在当今和未来世界,经济是基础,经济力、科技力已成为各国综合国力的决定因素,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
(3)整个世界的经济形势十分严峻。
阅读P157教材及辅助文,思考:为什么经济形势依然十分严峻?辅助文说明了什么? ①落后、贫困、危机这些抹不掉的阴影依然困扰;
②世界各国都面临着发展本国经济的任务,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更显得迫切;
③当前,沉重的债务负担,对外贸易条件恶化,人口增长过快,国家政局不稳等使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不断扩大,世界贫富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
4、和平与发展的关系。
(1)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2)和平是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世界各国只有在和平的国际环境下,才能保持正常的经济交往和顺利实现本国的发展计划;
(3)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①世界的经济发展,有促进国际分工,有利于加强各国交流,抵制战争爆发; ②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消除不稳定因素,减少军事冲突的可能性; ③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有助于世界和平力量的壮大
三、总结(见板书)
四、作业
五、板书设计
当今时代的主题
①和平问题的含义 1、和平是当代世界的人心所向 ②和平问题是当代时代的主题
③威胁世界和平的隐患依然存在
①发展问题的含义
2、发展是当代世界的历史潮流
②发展问题是当代时代的主题
③整个世界的经济形势依然十分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