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真菌教学案
课题:
5.4.3真菌
主备人:
课型:
新授课
总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教育目标:(l)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
(2)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能力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熟练并正确使用显微镜、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在活动中提高探究能力:发现问题,解释现象等增强收集、利用信息能力。
情感教育目标:培养学生唯物主义思想,树立健康的卫生习惯,;体会学习生物科学知识的价值.【重点、难点】
1、重点:细菌的主要特征和营养方式.2、难点:理解巴斯德实验设计的巧妙处和细菌的营养。
【课堂板书(师)知识归类(生)】
【教学过程】
先学后教预习指导: 1.观察酵母菌:在高倍镜下可看到一个 形的小细胞,细胞中有明显的,这就是酵母菌,经染色后可看到棕褐色的。酵母菌是 细胞生物。
2.观察霉菌:在显微镜下能观察到霉菌的 和 等结构,霉菌属 细胞生物。
3.各种真菌的细胞结构基本相似,都有、、和。4.填写下图中的结构名称
5.真菌的营养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种。6.青霉和曲霉依靠蔓延到营养物质内部的___________吸收有机物,营________生活;蘑菇依靠伸展在__________中的菌丝,吸收土壤的水分和有机物进行_____________生活。7.大部分真菌依靠产生_____________进行繁殖。酵母菌在环境适宜时则进行____________。8.有些真菌使人或其它生物患病对人类是 _________的,但许多真菌对人类是__________的,如:平菇、香菇等可食用,青霉菌可产生青霉素,酿造业离不开________和________,利用_________可以防治农业害虫等。当堂训练巩固提高:
1.放久的馒头岳生“白毛”或“黑毛”,这些霉菌来自()。A空气中飘来的抱子 B空气十飘来的菌丝 C面粉中携带的孢子 D面粉中携带的菌丝
2.一些放久的橘子上常会长灰绿色斑块,这些斑块通常是()。A曲霉 B青霉 c酵母蔺 D枯草杆蔺 3.区别青霉和曲霉的可靠方法是观察其(). A营养方式 B孢子的颜色
C菌丝的形态 D孢子着生的结构 4蘑菇和霉菌的共同特征不包括()A菌体是由菌丝构成的
B体内不含叶绿素,营养方式为异养 c都是单细胞个体,没有成形的细胞接 D是多个细胞的个体,细胞内含有细胞核 5下列组合属于真菌的一组是()..A灵芝、香菇、酵母苗、木耳
B霉菌、酵母苗、肺炎双球菌、猴头菌 C侧耳、木耳、霉茸、枯草杆菌
D枯草杆菌、醋酸杆菌、足癣菌、肺炎双球菌 6..蘑菇的孢子萌发形成()
A芽孢 B芽体 C菌丝 D菌柄
9膊菇和霉菌都是真端,在营养方式上的共同点是()。
A利用现成的有机物从中获得生命括动所需要的能量,属于异养 B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属自养
C能从活的动植物体和人体吸收营养物质,是寄生 D 以上都时
10夏天,受潮的粮食、衣物和皮鞋常常发霉长毛这些霉菌是从哪里来的t(A由空气中的孢子萌发而来 B自受潮的粮食自然产生的 C自受潮的皮鞋和衣服自然产生 D自潮湿的环境自然产生的 11.图为酵母菌和细菌的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其中图______是酵母菌,图___是细菌。你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途中的细菌从形态上看属于____菌
(3)二者共同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图为某种可以食用的蘑菇,情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1)这个蘑菇的菌体是由【 】________构成的。它的每个细胞都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膜和细胞质这4部分。
(2)【5】是____________,它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分析材料,并完成问题:
<材料1)饭店菜单是众多饭店存在的一个“污染源”,许多菜单由于反复使用,不少已经污旧不堪。据专家调查,从反复使用的菜单可检出大肠杆菌、沙门杆菌等多种病菌。据专家研究表明,一份反复使用的菜单平均带茵数可达500万个以上。<材料2>据了解,连绵阴雨使花生、玉米、谷类等粮食发生霉变。市民进食前应仔细观察,避免食用发霉变质的食物而中毒
(1)大肠杆菌、沙门杆菌属____(填“细菌”或“真菌”)。菜单上带菌数达500万个以上,数量很大,这是因为细菌的繁殖方式是____,速度快。
(2)“发霉”、“霉变”中的“霉”指的是一种___________(填“细菌”或“真菌”),它们的生殖方式是___________(3)连绵阴雨容易使粮食发霉,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怎样预防家庭粮食发霉?(答两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上述两则材料主要体现了细菌、真菌对人类有害的一面,清你各举一例写出细菌、真菌对人类有利的一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酵母菌经常用来制作面包,下图显示的是面包的制作过程
(1)将生面团保持在30摄氏度一小时,它的体积会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生面团放在烤炉10分钟后,它的体积不在改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在举出酵母菌的另外一项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将面包置于一个温暖而潮湿的地方,数天后面包表面出现许多黑色斑点,它们是哪一类生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达标检测反馈提高:
1.下列关于真菌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有菌丝 B、都是多细胞的 C、细胞内不含有叶绿素 D、都是腐生生活 2.以下各种真菌,属于单细胞的是()。
A、青霉
B、曲霉
C、酵母菌
D、牛肝菌 3.下列四种生物,在细胞结构组成上不同于其他几种的是()
4.右图中的左侧是 霉;右侧是 霉。它们的直立菌丝的顶端长有成串的,都是靠 进行繁殖的。
第二篇:教学案
班2010---2011学第一学期中,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成绩显著,被评为“三好学生”。特发此状,以资鼓励。
灌云县鲁河中学2010.11.18
第三篇:教学案
上饶县石狮小学教师备课单
(共案)
年级 学科 议课时间
课题
课型 课时 上课时间
第四篇:教学案
《铃儿响叮当的变迁》
学习目标:
1、欣赏作品,体验歌曲在节奏、速度、节拍等音乐要素对音乐风格的影响。
2、体验牧歌、华尔兹、狐步舞、爵士“布吉-乌吉”、摇滚的不同风格。
3、能通过学习掌握变奏曲的概念,并能初步进行变奏的改编。重难点:
1、聆听中能分辨出作品的变化。
2、在欣赏中体验牧歌、华尔兹、狐步舞、爵士、摇滚的不同风格。
3、掌握变奏曲的特点。教具:钢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播放合唱曲《铃儿响叮当的变迁》的主题部分。
1、用哼鸣的方式发声练习《铃儿响叮当的变迁》主题部分;
2、用wu方式。发声练习《铃儿响叮当的变迁》主题部分。
二、新课学习
师:回忆刚才唱过的旋律是哪一首乐曲? 生:《铃儿响叮当》
师:原曲是什么样情绪的?你听过哪几种不同的版本?
1、介绍《铃儿响叮当》背景。
《铃儿响叮当》是圣诞歌曲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它从十九世纪的英国开始,后来传入美国。进入二十世纪后,他起了巨大的变化,现在,请大家和我一起开启神奇的旅行,再次体验这一广为流传的乐曲的历史变迁。
2、聆听乐曲,第一遍 师:你听到了什么?
介绍《铃儿响叮当的变迁》创作背景。《铃儿响叮当的变迁》是由美国作曲家彼得彭特所作。1987年杨鸿年听后进行部分的缩编是一首非常优秀的合唱作品
3、聆听乐曲,第二遍。师:找一找一共发生了几次变化
生:八次或者九次(引导这八次变化是围绕主题发生的,所以是八次)
4、分小组聆听第三遍
师:注意听自己的部,和主题对比找出三个特征。分组聆听乐曲——讨论总结——分小组说明。
5、分部分聆听,完成游戏:领贴纸。
教师出示不同变奏的对应曲风贴纸,由各小组认领。
6、再次完整,聆听全曲。
由小组将各部分特征在聆听过程中进行展示。
三、了解变奏曲
1、在音乐声中分组讨论变奏曲特点。
2、教师总结变奏特点
变奏曲是指主题及其一系列变化反复,并按照统一的艺术构思而组成的乐曲。“变奏”一词,源出拉丁语variatio,原义是变化,意即主题的演变。手法有装饰变奏、对应变奏、曲调变奏、音型变奏、卡农变奏、和声变奏、特性变奏等。另外,还可以在拍子、速度、调性等方面加以变化而成。
四、拓展:创编《小星星》
1、出示《小星星》主旋律
2、视课堂时间,改编华尔兹和爵士风格
第五篇:教学案
天上的街市
预习
一看
1、作者简介及其文学成就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笔名沫若,四川省乐山县人。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1914年赴日本留学,原学医。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五四时期积极从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文化运动。他是我国新诗歌运动的奠基者。他在中国文坛上骁勇地驰骋了60多年,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旗帜。1978年6月12日病逝于北京。代表作诗集《女神》、《星空》,话剧《屈原》。
2、时代背景
这首诗写于20年代初期,此时,“五四”运动的洪波已经消退,大革命的时代尚未到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依旧被帝国主义列强和各派军阀势力窒息着。面对这种现实,诗人感到失望和痛苦,他痛恨黑暗的现实,向往光明的未来。在灿烂星空的诱发下,写下了这首充满浪漫色彩的著名诗篇《天上的街市》。
3、联想与想象
联想:是指由某人或某物而想起的其他相关的人或物。联想必须有相似点或想关点。
想象:是指在头脑中对已知的事物形象进行加工,经过新的组合而创造出来的新的事物形象,想象必须合理,必须建立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二做
1、读三遍课文(出声读),要求读准字音,读流利,标小节号。
2、读课文,圈划诗中的 生字、新词,并注意使用工具书,掌握音、形、义。
3、整体感知:
你听说过牛郎织女的故事吗?诗中想像“浅浅”的天河并不宽广,牛郎织女来来往往,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三思
“联想和想象是诗歌的双翅”,本诗联想自然、想象丰富,试概括诗中运用的联想、想象之处。
《天上的街市》教案
教学目标:1.体会作者向往追求理想生活的思想感情。
2.理解诗歌中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培养联想和想像的能力。3.朗读训练,体会语言的节奏感与和谐美。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作者向往追求理想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理解诗歌中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培养联想和想像的能力。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代牛郎织女的故事吗?
深深相爱着的牛郎织女被王母娘娘划出的天河相隔着,只有每年农历七月七日才能鹊桥相会一次。这是一件多么痛苦的生活啊。同学们一定希望牛郎织女在天河中自由地骑着牛儿来往吧!我国著名诗人郭沫若早在80多年前(1921年10月)就凭借自己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把这种美好愿望写进了自己美丽而迷人的诗篇——《天上的街市》。
二、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现代诗人、学者。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等。
三、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 20年代初期,此时,“五四”运动的洪波已经消退,大革命的时代尚未到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依旧被帝国主义列强和各派军阀势力窒息着。面对这种现实,诗人感到失望和痛苦,他痛恨黑暗的现实,向往光明的未来。在灿烂星空的诱发下,写下了这首充满浪漫色彩的著名诗篇《天上的街市》.四、朗读诗歌
1、初读文章:边读边想象诗中的画面,把握诗的感情基调
朗读要求:
1、把握这首诗美好、恬静、自在、清新而略带忧郁的感情。
2、节奏不宜强,声音不宜大,速度不宜快,做到轻松、柔和、舒缓。
2、再读文章,注意本诗的节奏和重音(听录音,再齐读)
五、自由朗读、自主思考:
1、作者写的天上的街市美不美?美在哪?
2、诗人由远远的街灯想到了什么?为什么产生这样的想法?
3、诗人看到了明星景象产生了遐想,天上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
街灯——明星——街市——物品——人——生活(美好、幸福、自由、光明)知识点链接:
1、什么是联想?什么是想象?
联想:由一事物想到相关的其他事物的思维活动; 想象:在一事物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2、此诗哪一节是联想的内容?怎样联想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3、哪几节是想象的内容?想象了怎样的情景?
六、合作探究
1、文中也提到了牛郎和织女的传说,文中他们的生活场景是怎样的?但是传说中的与作者笔下的却不一样,作者为什么改动传说呢?
对比:传说——诗中 人间现实——诗人愿望 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痛恨,向往自由美好生活的愿望。
2、品味诗歌的语言美(例:第四节)
(1)“闲游”一词能否和上节中的“来往”一词互换?
——不能。“来往”是指牛郎织女骑着牛儿雕过浅浅的天河去见织女。而在天街上悠闲地游逛,只能说是“闲游”,强调“悠闲”
(2)这节诗中有个量词用得很别致,请同学们找出来。
——“朵”
换成一颗的“颗”不更通俗明白吗?
——“朵”字说明了流星如花儿般的美丽,与牛郎织女的美好生活相映成趣。(3)你觉得还有哪些词用的较好?请找出来,并说一说为什么。
七、归纳总结
本诗通过由远远的街灯产生联想和想象描绘了天上的街市及美好的生活,表现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痛恨,对富足、自由、幸福、光明、美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激发人们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
八、拓展延伸
读完了诗人的美丽诗篇时,当你仰望苍穹,你又想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