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7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第九单元 认识11-20各数
第九单元 认识11-20各数
一、教材分析
这部分教学内容分三段安排:第一段,认识“10个一是1个十”,通过数数掌握11-20个数的顺序及读法;第二段,理解11-20各数的组成,学习写数;第三段,应用11-20各数的组成,探索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此外,教材还安排了练习十。教材在编排上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认数经验;注重操作活动在认数中的作用;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算法;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学情分析
在学生已经认识10以内数的基础上,本单元教学11-20各数,第一次出现计数单位“一(个)”和“十”,第一次提出“10个一是1个十”,并初步接触计数器上的个位、十位。这是学生数概念形成过程中的一次重要突破,也是学生进一步认识100以内的书乃至更大的数的基础。因此,让学生掌握好这部分内容对后续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教学目标
1.是学生在观察、操作和交流等活动中,初步感知计数单位“一”和“十”,知道10个一是十;初步认识数位,知道“个位”和“十位”;会正确读、写11-20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或两个十)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能正确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2.使学生经历数数和用数描述简单生活现象的过程,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初步的估计意识,发展数感。
3.使学生在认数活动中,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四、教学重点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11-20各数的读法和写法。
五、教学难点
本单元的教学难点是写11-20各数。
课题:11-20各数的认识 课时: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用小棒数数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11-20各数,了解它们的组成;能用11-20各数正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能正确读出11-20各数,初步认识20以内数的顺序,体会相互间的大小。
2.使学生在数数过程中初步体会数的十进制,感受由具体数数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在数数、认数过程中形成相应的数感。
3.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十2数出来的,感受生活里的数及数在生活里的应用;能和同学交流数数的经验,了解数与数的联系。教学重点:11-20的数数和认数。
教学难点:建立计数单位十的概念和认识数的组成。教学准备:师生共同准备数数用的小棒。教学过程:
一、数数导入
谈话:小朋友,我们已经学过哪些数?
我们一起来数数,从1数到10。
再往下还能数吗?一起试试看。(让学生数到20)
小朋友刚才是从几数到几呀?
这些数都是接着10后面数出来的。11-20这些数到底是多少呢,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板书课题)
二、数数认数 1.认识十。
数数:小朋友们,老师为你们每人准备了一些小棒。你们能数出10根排成一排吗?
师生同时数出10根小棒排成一排。
提问:这里有几个一根,是几根?(板书:10个一)
让学生说一说:10个一根是10根。
引导:10根小棒可以捆成一捆。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把10根小棒捆成1捆(操作)。
追问:这一捆是几根?是几个十?(板书:1个十)
小朋友回想一下,我们是把几个一根捆成了1个十根,也就是几个一是1个十?
指出:满10个一根就要捆成1捆,是1个十根,所以我们就说:10个一是1个十。(板书:10个一是1个十)
让学生先看课本上的小棒图再填空,并集体说一说:10个一是1个十。2.数出12。
引导:我们已经认识了1个十。现在让你摆小棒,要能一眼就看出是12根,你想怎样摆?自己摆一摆,和同桌交流摆法。
学生摆小棒,同桌交流或改进摆法。
交流:你是怎样摆的?是不是一眼就能看出是12 根?
指出:为了一眼看出摆的是12根,就要先摆1捆是一个十,再添2根就是12根。(教师边说明边摆出12根)请小朋友都用这样的方法摆出12根。
引导:请大家看小棒说一说,这里几个十添上几个一是12?
指导学生说:1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12。3.认识十几。
(1)引导:现在要数出11根小棒,你准备怎样摆?请小朋友摆一摆。
指名板演摆11根小棒。
交流:你是怎样摆的?为什么这是11根?
指出:1个十再添上1个一是11(在小棒下面板书:11),也就是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11。
学生说一说: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11。
领学生读数:十一。
追问:几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是11?
(2)引导:小朋友现在摆的是11根(教师另摆出11根),我们接着一根一根地再数2根,看看是多少根。(师生共同摆小棒数数)
追问:现在数出了多少根?看小棒想一想:几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是13?(在小棒下面板书:13)
学生说一说:1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13;学生读数:十三。(3)教师另摆出13根小棒。
引导:我们现在摆出的都是多少?你能接下去数小棒,摆出19根吗? 师生共同接着数出19根小棒。
提问:这里有几个十和几个一,是多少?(板书:19)
学生说一说;1个十和9个一合起来是19;学生读数:十九。
(4)回顾归纳:回过来看看我们数出的数,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11),1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13),1个十和9个一合起来是——(19)。从这里可以知道,一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就是——(十几)。
学生说一说:1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是十几。4.认识20。
引导;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这里摆的小棒,从11数到19。(集体数数)
现在有19根,请小朋友跟老师一起再添1根,数出是多少。
提问:现在数出了多少?
说明:19再添上1是20。让学生说一说:19再添上1是20。
启发;现在右边又满10个一,你想到要怎么办吗?
要求学生跟教师一起,把10根再捆成1个十,把2个十放在一起,说明这是20。(板书:20)
领学生读数:二十。
追问:看小棒,几个十是二十?(板书:2个十是20)再让学生在课本上填写完整。
学生说一说:2个十是20。5.读数、数数。
读一读黑板上的4个数,强调1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是十几,2个十是20。
让学生直接数数,从11数到20,再从7数到17。
三、练习内化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抓一把小棒数一数,看有多少根。
提问:你数出的是十几根?怎样摆能让同桌一眼可以看出是十几?
请你摆一摆,让你的同桌说出你摆的是多少根,是1个十和几个一。2.做“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今天学过的数,在我们的直尺上就能找到。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尺子。
要求学生看着尺子上的数,从0读到20,再从20倒着读到0。
让学生(不看尺子)按顺序从0数到20。
提问:直尺上的数从左往右是按什么顺序排的?
指出:直尺上的数从左往右越来越大,排在左边的数总比它右边的小,排在右边的数总比它左边的大。
提问;比10大的数在10的哪边,比10小的数在10的哪边?
比10小1的数是几,比10大1的数是几?
比19小1的数是几,比19大1的数是几?
在尺子上,12的后面一个数是多少?前面一个呢?
说明:11和13分别排在12的前面和后面一个,是和12相邻的两个数。(领说:相邻的两个数)
和16的相邻的是哪两个数?
让学生看直尺上的数,从0起两个两个地读一读,再五个五个读一读。3.做“想想做做”第4题。
要求:先猜一猜草莓、雨伞大约各有多少。
数一数是多少,看谁猜得准。
指导数数:这么多草莓,要按照顺序数,可以从左往右,也可以从上往下;数一个就在这个草莓上画一笔做一个记号,做到不重复数。(适当示范)
启发:数满10个的时候你打算怎样做,就能一眼看出是多少颗草莓了?
指出:数满10个就圈起来,可以看出有1个十和几个一,就是十几。
让学生用这样的方法数草莓、雨伞,看各有多少,谁猜得准一些。
小结:要知道是十几,可以数满10个圈一圈,看有1个十和几个一,就是 十几。4.做“想想做做”第5题。
学生看题,说说这里的数是在哪里看到的。
由学生分别读一渎这些数。
引导学生找生活中的11-20这些数。5.做“想想做做”第6题。
提出要求:比赛翻书,老师说一个页数,看谁最先找到。
在课本上先数出10张,看看有多厚;再数出20张,看看有多厚。要求:小朋友用手比画一下,10张纸有多厚,20张纸有多厚。
四、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你能用今天学习的数说一句话吗? 课题:11-20各数的组成和写数 课时: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演示、操作和思考,初步认识数位,知道“个位”和“十位”;会正确的读、写11-20各数,进一步了解11-20各数的组成;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这些数的大小。
2.使学生经历“用小棒表示数—用计数器表示数—用数字表示数—理解数的组成”的过程,体会数学抽象过程,发展直观思维和简单的抽象思维能力。
3.使学生获得独立思考和与人交流的体验,培养认真读数、写数的意识和习惯,培养喜欢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111-20各数的写法和组成
教学准备:数字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具、学具计数器。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读数。
谈话:小朋友,上节课我们认识了11-20这些数,你们还认识它们吗?出示数字卡片,学生齐读:
14 15 20 19 11 2.导入。
今天这节课,我们要进一步地研究这些数,进一步明确数的组成,并学会写数。(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11的组成和写法。
提问:小朋友还记得上节课我们是怎样又对又快地摆出11根小棒的吗? 黑板出示:
提问:这里1捆表示——(1个十),1根表示——(1个一),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就是——(11)。
说明:除了可以用小棒表示数以外,你知道还有别的方法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学数学的新朋友(出示计数器),它的名字叫计数器。(让学生说:计数器)计数器上有很多数位,今天我们先认识其中的两个数位:从右边起,第一个数位是个位,第二个数位是十位。
追问:谁能看着计数器连着说一说,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是什么位?
让学生集体说一说。
引导:在相应的数位拨上数珠就可以表示数了,那么怎样在计数器上表示11呢?现在看黑板上的计数器。(黑板画出计数器图,在引导中相机画出数珠)
对照小棒图看,1捆小棒表示(1个十),在十位上拨颗数珠,就表就表示1个十。(表示出数珠)
追问:谁听明白了,十位上的1颗数珠表示什么?
启发:1根小棒表示——(1个一)。猜猜看,1个一在计数器上怎样表示?
说明:在个位上拨1颗数珠,就表示1个一。(表示出数珠)追问:计数器的十位和个位上都是1颗数珠,它们表示的数量一样吗?各表示多少? 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多少?板书: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11。并让学生读一读。
讲解:怎样对照计数器来写11呢?先看十位,十位上1颗数珠,就在十位上写1表示一个十;再看个位,个位上也有1颗数珠,就在个位上写1表示1个一。(板书:11)
这个数就读作——
(十一)。大家一起读一读“十一”。
追问:我们是怎样写出11的?11的十位和个位上都是1,这两个1表示的意思一样吗?各表示什么?
2.教学16的组成和写法。
课件出示:
提问:小朋友来看一看,这里有多少根小棒?16里面有几个
十、几个一?怎样在计数器上表示16呢?自己拿出计数器来拨一拨。(同桌合作、交流)全班交流,课件相机显示小棒和拨珠。
提问:1个十和6个一合起来是多少?谁来说说怎样写出16?(课件显示写出的16)追问:这里的1和6分别表示什么? 要求大家一起读一读。3.自主学习19的组成和写法。
要求:小朋友看图说说有多少根小棒,同桌讨论怎么在计数器上表示,然后自己动手拨数珠。
追问:有19根小棒,你在计数器上怎样拨数珠表示的?
引导:请小朋友看计数器上的数珠,在书上填空并写出19。
学生交流怎样写的,说说十位上1表示什么,个位上9表示什么,1个十和9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让学生读一读19。
追问:(指19)1个十和9个一合起来是多少?反过来,19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1?
小结:刚才我们在计数器上表示11、16和19,都是先在十位上拨几颗数珠表示什么,然后在个位上拨几颗数珠表示什么?
1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是十几,对着计数器怎样写出十几呢? 4.教学20的组成和写法。
刚才我们知道了1个十和9个一合起来是19,如果在19根小棒后面再添1根就是多少?右边的10根小棒要怎么做?
课件出示:
讨论;现在计数器上表示的数是19,个位上再添1颗数珠,现在个位上表示几个一?10个一就是——(1个十),又满1个十,计数器上怎么办?(教师在计数器上“进一”拨成“2个十”)
追问:20在计数器上怎样表示?
说明:20里面有2个十,就在十位上拨2颗数珠表示。20没有单独的几个一,所以个位上空着不拨数珠。让学生自己动手拨一拨,在计数器上拨出20。2个十是20,怎么看计数器写出20呢?指名回答。(课件显示写数)
追问:个位上为什么写0?可以不写吗?
三、练习巩固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课件出示第一幅计数器图,教师指名说怎样写出计数器上表示的数,以及这个数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课件显示)
第二、三幅图学生自主完成,先在括号里填数,再在下面填写数的组成。
全班交流反馈。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从13写到20,教师指导学生书写的格式,再让学生独立写数。
交流反馈,让学生读一读。3.做“想想做做”第3题。
谈话:刚才我们是看着计数器写数,现在我们反过来,给你一个数,看你会不会在计数器上表示出来。请你照第一幅图的样子,根据计数器下面的数画一画。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组织交流评讲,重点突出20的表示方法。
让学生看完成的题,依次先看数再看数珠说一说十几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如14 里面有1个十和4个一。4.做“想想做做”第4题。
谈话;小朋友,不看计数器,你还能完成下面的填空吗?动脑筋想一想。
学生独立填写,交流。5.做“想想做做”第5题。
(1)让学生先审题,明白题目要求,再在方框里写数。
交流写的数,集体按顺序(从小到大、从大到小)读一读10-20各数。
(2)让学生说说13、16、19前面和后面的数分别是多少,并说明分别是与它们相邻的数。
说明:从直线上表示的数可以知道,13比12大1,比14小1,你还能像老师这样比一比吗?
追问:你觉得在直线上表示的数,越往哪边数越大?
(3)说一说:18接近10还是接近20?你是怎样想的?13呢? 6.做“想想做做”第6题。
出示:5、9、10、18、20,介绍什么是一位数、两位数。
引导:刚才知道了直线上的数,越往右边数就——(越大)。现在你能按照数在直线上的位置,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吗?
让学生比较数的大小,在○里填上“>”或“<”。
交流练习结果,最后2题让学生重点说说怎样想的。7.做“想想做做”第7题。
让学生观察图形,说说小动物房间一共有几层,房间是按怎样的顺序和规律编号的。
要求给小动物房间编号,再回答下面的问题,并填写完整。组织交流反馈,评讲。8.做“想想做做”第8题。
同桌合作对口令,一人说出1个十和几个一,另一人报出所表示的数;或一人报数,另一人说说它的组成。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认识了什么?谈谈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哪些体会。
课题: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课时: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根据情境图主动列式计算,学会用数的组成口算10加几和相应减法的得数,能正确口算相关加减计算;能正确列式解决图画表示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体会相应算式间的联系,能说明解决问题列式的想法,进一步理解解决加、减法问题的思路。教学过程:
一、激活基础 1.小棒数数。
让学生分别摆小棒:13根、16根,要求一眼就能看清楚是13根或16根。
每次摆出后,让学生看小捧说说1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是十几。
指出:从摆小棒里我们知道,1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就是十几;要知道是十几,只要看有1个十和几个一。2.口答。
(1)17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2)()个十和()个一合起来是15。(3)12可以分成()个十和()个一。
二、学习新知 1.学生看图列式。
出示例题苹果图,让学生观察。
提问:根据图里苹果的个数,你能写怎样的两道加法和两道减法算式?同桌讨论讨论。
学生交流自己列出的算式,教师板书。
说明:这四道算式是10加5和相应的减法。2.引导思考。提问:这里的两道加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两道减法算式呢?
你能看图说说算10加5可以怎样想吗?(引导用数的组成想:1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15。)
从图上看,算15减5、15减10又可以怎样想呢?(15里去掉5个一得1个十,是10;15里去掉1个十得5个一,是5。)
让学生用数的组成说一说这里的口算方法。
学生在课本上填写得数,再集体读一读四道算式。3.小结。
指出:算10加5和相应的减法,可以用十几的组成想:1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15;15里去掉5个一是10,去掉1个十是5。
三、巩固熟练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看图,列出四道算式。
交流算式,看图说说计算时怎样想得数的。2.做“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得数,选择第一组说说算法。
让学生读一读两组算式。
指出;从前面例题和练习可以知道,10和几相加就得十几;十几减10就得几、减几就得10。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板书课题)3.学生列式。
板书4、14、10三个数,让学生说出四道加减算式。4.做“想想做做”第4题。
同桌互相说说每幅图的意思,再独立列出算式。
交流:第一幅图是什么意思?你怎样列式的?为什么用加法算?
第二幅图是什么意思?怎样列式的?为什么用减法算?
小结:把两个数合起来要用加法算,从一共的数里去掉一些要用减法算。
四、小结作业 1.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
指出:今天学习了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进一步明确了把两个数合起来用加法,从一共的数里去掉一部分用减法。在计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时,可以用十几的组成算,10加几就得十几,十几减几就得
10、减10就得几。2.布置作业。
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课题:11-20各数的认识练习课时: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11-20各数的意义、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能正确计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熟练掌握和是10的加法。
2.使学生在数数、认数活动中进一步培养数感,体会加法里相加的数与得数、减法里被减的数与得数之间的关系,提高计算能力;发展比较、判断等思维能力。教学准备:数数用的小棒20根。教学过程:
一、回顾内容 1.回顾内容。
谈话: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认识11-20各数。小朋友回想一下,在这个单元里,具体学习了哪些内容?你觉得自己学得怎样? 2.揭示课题。
这一单元,我们数出并认识了11-20各数,知道了它们的组成,学会了读写,还学习了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这节课就来练习这些内容。(板书课题)通过练习,要能更加熟悉这些内容,提高我们数数、认数和计算的能力。
二、练习认数 1.数数练习。(1)数小棒。
引导:你会数出十几根小捧吗?现在你想数十几根就数十几根,看谁能数对,还要摆得很清楚,让同学一看就知道摆了多少根。
交流:你数了十几根?怎样摆的?为什么这样能很快看出是十几根?
小结:要能很快看出是十几,就要摆成1个十和几个一。(2)做练习十第1题。
让学生看图里各是什么。
提问:要知道各有多少只,数的时候可以怎样做呢?
要求先数出10只圈起来,再在□里写出一共有多少只。
交流数法和结果。
追问:13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15里面呢?(3)计数器上数数。
出示计数器,让学生说一说数位。
要求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十几和20,并说说所拨的数的组成。(1)()个一是1个十,2个十是()。(2)1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是(),4个一和1个十合起来是()。
(3)17里面有()个十和()个一,12里面有()个十和()个一,15里面有()个一和()个十。3.数的顺序。(1)数数。
请小朋友从11数到20,再从20 倒着数到11。在11-20这些数里最大的是几,最小的是几?(2)做练习十第2题。
让学生填写空格里的数。
交流填数结果,集体订正。
提问:左边一列数是按怎样的顺序排的?右边一列呢?
让学生按顺序分别读一读。
提问:在左边一列数里,比19多1的数是几?和18相邻的两个数各是几?
这列数里,比18小的数有哪些?比16大的呢?(3)数生活里的数。
小朋友能数出你周围数量是十几的物体或人吗?试着数数看。
谁能用十几或者20说一句话?说给大家听一听。4.做练习十第3题。(1)师生互动。
教师先把写在卡片上的数合在黑板上,告诉学生是11-20之间的数,再按教材形式组织学生猜数,猜对为止。(2)生生互动。
同桌做猜数游戏:一人先在练习本上写出11-20中的一个数,另一人猜猜数。猜对后两人交换猜数。
三、练习计算 1.计算练习。
出示算式:10+3= 6+10=
要求学生在练习本上算出上面算式得数,并分别写出一组有联系的算式。学生交流得数和写出的两组有联系的算式,教师板书。让学生说说这里的加法和减法各是怎样算的。
提问:你还能说出像这样的一组算式吗?看谁能和大家分享。
指出:10和几加,可以写出有联系的减法算式。计算这样的算式,要根据数的组成想,10和几合起来就是十几,十几减几得
10、减10就得几。2.做练习十第4题。
谈话:我们已经会算上面这样的算式,真不错!你还能不计算就比出算式和数的大小吗?现在看第4题。
小朋友可以把左边的算式和右边的数比一比,看看能不能自己完成。如果有困难,可以和同桌商量商量。(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练习结果,重点交流怎样想的。
提问:从这道题的练习中,你有什么体会和小朋友分享吗?
说明:一个数加几,得数会比原来大;减去几,得数会比原来小。3.做练习十第5题。
让学生计算得数,完成后交流得数。4.做练习十第6题。
学生练习,交流练习结果。
提问:求这几道加法算式里的未知数是怎样想的?(几和几合成10)你能记住几和几合成10吗?同桌说一说、记一记。
要求:小朋友要能记住几和几合成10,以后学习中经常要用到这个知识。
四、练习小结
根据学生练习反馈的知识掌握程度进行小结,并提出要注意的问题。
第二篇:苏教一年级数学教案
一、课题: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 数一数 教案设计
二、教学内容:教材2-5页的内容
三、教学目标:
1、对1-10的认识,以及按顺序数数的方法。
2、通过数学活动,初步体会数学的乐趣
3、能够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再用点子图表示数的过程,初步建立数感以及一一对应的思想
四、教学重难点:
1、学会数数的方法
2、用点子图表示数
五、教具:PPT,图片
六、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会从1数到10吗?我们一起来拍手数数看!(教师引领学生按由慢到快的顺序进行)
师:数得真好!哪位同学愿意大声地清楚地数给大家听呢?(个别生数)真棒!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数一数”(揭示课题)
(二)活动开展
1、教授数字与数数方法
师:在数学王国里,要求同学们需要有一双会观察,能观察的眼睛,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幅图画了些什么?(展示PPT)你们别急!先和同桌互相交流一下,说一说你们在图里面都看到了些什么?(让学生间互动,体会合作与参与所带来的数学乐趣)
师:谁来说给老师听呢?
师:你们说的真好,那老师要来提问了,你们仔细瞧瞧,看到了多少头大象?(1头,同时将学生说的用图片展示在黑板上)嗯!是的,我们用数字“1”来表示。
师:我看见秋千了,你们发现了没有?在哪里?有几个呢?你是怎么数的?谁来数数看!(请生到黑板上数一数)你数得真不错!揭示数字“2”,用相同方法揭示到4)
师:我也来数数看这些小朋友哈,123,总共3个小朋友!是吗?我数对了吗?(学生纠正,应该为5只)我怎么就漏数了呢?为了不遗漏,谁有什么好方法来数呀?(按顺序来数)我们可以按照从上往下,从左往右的顺序数!(板书)那好的,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还有没有同学有别的方法的?(引导学生说出我们可以数一个划去一个,或者作好记号)用类似方法教授6,7,8,9,10。
2、点子图
黑板上列有1-10十个数字,然后教师说:我们除了可以用数字来表示数的多少,还可以用图形来表示呢。比如说,1,我喜欢用一个点来表示,当然我也可以画一朵红花来表示1。在数学中,我们将这种一个对应一个的称为:一一对应。你呢?你想用什么图形来表示?请同学上黑板画一画,让其他同学在本子上画出如何表示2,3,4等。教师巡视检查
3、认读1-10
总体认读几遍,用卡片的形式呈现来读。
4、一起数一数教室里的实物
(三)归纳总结
师:这节课里你们都有什么收获?
(四)作业布置
回去数给父母听,再把我们不会数漏的方法告诉他们!
七、板书设计
课题:数一数
图片1:数字1抽象表示(小圆点和小红花等等)
图片2:数字2抽象表示(小圆点和小红花等等)
图片3:数字3抽象表示(小圆点和小红花等等)
图片4:数字4抽象表示(小圆点和小红花等等)
第三篇:一年级上数学教案-11—20各数的认识-冀教版(2014秋)【小学学科网】
11—20各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xiaoxue.xuekeedu.com
1、认识11-20各数,能熟练地数11-20各数,会读会写,并知道这些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2、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3、培养学生初步 “估”的意识。
4、通过观察操作,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探索、体验计数单位“十”,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数数、读数和写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体验计数单位“十”,掌握数的组成,认识个位和十位。教学准备:课件、小棒、直尺、卡片。
教学过程: 【导入】
一: 谈话:从开学到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那些数?(0-10)你们是怎样认识这些数的?(通过摆小棒),那么你在认识10的时候,我们曾经把10根小棒怎么样?(捆成1捆)(设计意图:复习旧的知识,以旧带新,合乎逻辑,顺理成章。由已知导向未知,自然过渡,学生就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并把前后知识系统化。)【讲授】
二、实践操做,初步认识11-20各数。
(一)建立记数单位“十”地概念
谈话:现在老师要小朋友把10根小棒捆成1捆的操作再做一次,你们愿意吗? 老师:数出10根小棒,捆成1捆。谈话:请小朋友们从准备的小棒中先
xiaoxue.xuekeedu.com
数出十根小棒。提问:刚才你们是怎样数的?(一个一个数的)10根小棒可以看作几个一?(板书:10个一)
谈话:再把这些小棒捆成一捆。一捆小棒多少根?(10根)那一捆就是几个十?(板书:1个十)你们看10个一和1个十有什么关系?(10个一就是1个十)闭上眼睛想一想,一是什么样的?(1根)十是什么样的?(1捆)提问:学生齐读:10个一是1个十。
谈话:1个十在我们的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老师这就有10支铅笔,你们看就把10支铅笔捆了起来,那这一1捆就1个十,如果有人想买10支铅笔就不用一支一支的数了,拿出一捆就行了,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二)认识11~12各数
1、认识12 谈话:请小朋友们数出12根小棒,在桌子上排成一排 谈话:每次都要这样数,太麻烦了,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问题请小朋友们解决,你们愿意吗?老师:摆12根小棒,怎样摆就能看的很清楚? 谈话:请小朋友想一想你什么好办法,能让大家一眼就看出有12根小棒呢,请小朋友用自己的小棒摆一摆。
学生操作活动后,进行师生交流。学生的想法可能有以下几种:(1)每2、3、4、6一份地摆。(2)把12根分成9根和3根。(3)12根分成10根和2根。
谈话:小朋友们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的好办法。电脑中的小朋友东东也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我们来看一看,他是怎样摆的。你们摆的和他一样吗? 谈话:一捆小棒就是一个十,和旁边的2个一根合起来,就能一眼看出有十二根小棒了。谁来说一说,几捆和几根合起来是12。
小结:摆12根小棒时,先摆1捆小棒,是10根,再加2根就是12根。这样的摆法表示1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就是12,看起来比较清楚。
2、继续认识11~20各数(1)出示前3幅小棒图。
谈话:你能数出每幅图中各有多少根小棒吗?你是怎样很快数出来的?(1捆是10根,再加一根是11根)学生数过之后组织交流,让学生初步感知十几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谈话:你会照样子再用小棒摆一摆吗?学生活动
后组织交流。
(2)合作摆小棒
xiaoxue.xuekeedu.com
谈话:我说数,请坐在左边的同学摆小棒,右边的同学数数看他摆的对不对。(15、16根,17、14根,19根)小组活动 提问:19根再添上一根是多少根?(20)20根怎样摆呢?请小朋友们与你的伙伴商量商量,再合作摆一摆。
反馈:谁愿意吧自己白的20根小棒展示给大家看? 提问:你认为那种摆法更容易看出这里有20根小棒?我知道这1捆是刚才捆好的1捆,老师不知道这1捆是从那来的?
谈话:单根的又满了10根又可以怎样了?(捆成1捆)现在有两捆小棒,这样就能一眼看出有几个十?(板书:2个十)2个十是多少?(板书:是20)学生齐读:2个十是20(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数一数、摆一摆、说一说的经历中,自然形成“10个一是1个十”的概念,使抽象的概念在操作活动中变得具体直观,易于接受。摆小棒是学生很容易做的事,但是要摆的好、动脑筋摆、能从中自己领悟出的道理,离不开教师的引导。这个环节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在很短的时间里,学生获得了不同的摆法,理解了许多比较抽象的概念,让学生在数小圆片的活动体验中获得11—20的排列顺序)
【练习】
三、巩固练习
1.抓一抓,摆一摆“想想做做”第1题。
谈话:我们来做个游戏吧!游戏的名字叫—抓小棒。听清楚要求:(1)只能一只手抓(2)只能抓一次。听明白了吗?让你抓十几根你会吗?数一数有多少根,再想想怎么摆能让别人一看就知道你抓了多少。
2.11~20数的顺序“想想做做”第2题。谈话:我们今天学过的数,在铅笔盒里也能找到,看谁最先找到。看着自己的尺子上的数先从0读到20,再从20读到0。提问:尺子上的数越右越怎么样?
3.数一数“想想做做”第3题。谈话:刚才我们看着直尺读,现在我们分男女生来举行一个小比赛。(男生:从7数到17 女生:从11数到20)4.估一估,“想想做做”第4题。
xiaoxue.xuekeedu.com
(1)出示草莓图 谈话:你们真聪明这么快就认识了11~20个输了,我今天还带来了一些草莓,你们能猜猜看有多少颗草莓吗? 先不能数,直接猜一猜,看谁的眼力最准。提问:要想知道有多少个草莓,只要怎样就行了?(数一数)介绍方法:这么多草莓,要按照顺序数,才不会漏掉,可以从左往右,也可以从上往下。数一个就在这个草莓上做一个记号。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师生一起数到10)有10只可以怎样?(我们就可以用一个大的圈把它们圈起来,电脑演示)继续!一共有多少只草莓?你估计对了吗?(2)雨伞图。谈话: 还有一幅雨伞图,你来估计一下有多少把雨伞,比一比这次谁的眼力准!学着老师的方法来数—数有多少个。展示学生的方法,表扬估计对的小朋友
5.生活应用“想想做做”第5题。
谈话:11到20这些数,在我们的尺子上有,你在生活中也见过今天学的这些数吗?在哪见过?(学生举例)老师也收集了几张图片,找一找这些图上面的数。
(师出示图)(1)公交站牌(图1)提问:你找到了哪个数?这是18路公交车的站牌。(2)绿灯(图2)提问:你在哪见过这样的图标?(激发兴趣,并向学生进行遵守交通规则的安全教育)这里的12表示什么意思?接下来绿灯会显示多少呢?(3)米袋(图3)提问:见过这样的图吗?(学生联系生活说一说)这里的千克是表示重量的单位。(4)电梯图(图4)提问:这是电梯的开关。思考:看着开关上的数,你知道这幢大楼有多少层? 5.数一数。“想想做做”第6题。谈话:我们再来比赛翻书吧!我说一个页数,看谁先找到。找课本上的第8页,再找到第15页,最后找到第20页。下面请小朋友在数学书上先数出10张纸,用手捏一捏,看看有多厚;再数出20张纸,用手捏一捏,看看有多厚。两次的感觉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抓小棒,用手捏10张、20张书页,数一数、摆一摆、说一说等多种形式的训练。启发学生捆小棒,画圈圈物品,自主建构“十”的模型,加深对计数单位“十”的认识;读尺子上的数,按顺序数数,掌握了20以内数的顺序,感受数的大小关系,有效地发展了数感;联系生活实际了解所
xiaoxue.xuekeedu.com
学的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数所表示的实际意思;用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学习数学很有趣味、很有劲头,也很轻松。)
【活动】
全课总结 提问:今天这节课你认识了那些数?学到了什么知识? 你对那些学习内容最 感兴趣? 交流得出:学习了11~20个数的认识,知道了10个一是一个十,1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是十几,2个十就是20。
(设计意图:教师要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化。为此,不仅要让学生评价获得的知识、技能与数学活动的经验,还要积极地关心学习的方法和学习过程中的态度、情感体验。)
第四篇:小学一年级数学“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
教学内容:苏教版课标教材一年级上册P78-P79。教学目标:1.认识计数单位十,知道10个一是1个十,2个十是20。2.能正确读出11~20各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3.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习估计物品的数量,初步培养数感。教具、学具:每生30根小棒,2根皮筋;课件、10根磁性小棒。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0~10,导入新课师:小朋友,前面我们学习了0~10,会数吗?请小朋友们从小到大数一数,再从大到小数一数。生按要求数数师:你还知道比10大的数吗?(生举例)你们真了不起,还知道这么多比10大的数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11~20。(板书课题:认识11-20)
二、动手操作1.认识十师:大家都有小棒,和老师一起边数边摆10根小棒。(师摆在黑板上)师:你摆了几根小棒?有几个一根呢?10个一根是几根呀?在学习时为了方便,通常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这样一捆就有10根,10根就可以(捆成一捆)。师(举着一捆小棒):那这一捆表示几个十呢?请大家也把你的10根小棒捆成一捆,并把它放在你的左手里,想想它表示什么。2.理解10个一是1个十师:下面我们拆开一捆,再一起来数一数。师边在黑板上贴拆开的小棒,生边数:1,2。师:这2是2个?(2个一)再来1个一是?(3个一)继续!(4个一,5个一,10个一)10个一就可以捆成一捆。(师在黑板上贴一捆小棒)师:那么几个一是1个十呢?(板书:()个一是1个十)也就是1个十里面有几个一?(板书:1个十里有()个一)
三、摆一摆、说一说1.动手摆一摆如果让你摆出12根小棒,你能想出一个好办法,摆得让大家一眼就看出是12根吗?动脑筋想一想.看谁摆得又对又快。学生操作,师巡视2.学生介绍摆法师:谁愿意来介绍一下你是怎么摆的?师将巡视时了解到的有代表性的方法指名学生说,然后评价、总结
四、深化认识1.借助小棒说摆法师:下面老师说一个数,看你能不能又快又清楚地摆出来.11怎么摆的?为什么表示11?13怎么摆的?是表示13吗?生说摆法,师贴小棒图2.直接说摆法师:刚刚是我们借助了摆小棒来说的,现在没有小棒你能不能直接告诉我怎么摆?15怎么摆?18呢?生说摆法,师贴图师:那20又该怎么摆呢?(学生有可能说一捆和10根,先肯定,再和摆两捆的方法进行比较)(板书:()个十是20,20里有()个十)反馈:学生提问,学生答
五、巩固练习1.抓一抓,摆一摆师:请小朋友抓一把小棒,数一数有多少根,再想想怎么摆能让别人一看就知道你抓了多少。2.11~20数的顺序师:在我们的学习用品中也经常遇到这样的数呢!瞧!这是直尺,看着尺子上的数读一渎。(生从0读到10时停顿一下再继续读)12的后面是多少?18的前面是多少?18和20中间的数是多少?10离13近还是17离13近?(师讲解原因)3.数一数师:如果没有直尺,你还会数吗?老师说第一个数,你们开火车接着数。(从7数到17,从11数到20)4.估一估(1)雨伞图这里有一幅雨伞图,图一出来你就要立刻估计出伞有多少把,看谁的眼力最准。(师出示图,学生估计)提问:要想知道有多少把伞,只要怎样就行了?(数一数)介绍方法:为了不漏数,我们还可以边数边做标记,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师生一起数到10)有10把可以怎样?(我们就可以用一个大的圈把它们圈起来,电脑演示)继续!一共有多少把伞?你估计对了吗?(2)草莓图还有一幅草莓图,你来估计一下有多少个草莓,比一比这次淮的眼力准!学着老师的方法来数数有多少个。展示学生的方法,表扬估计对的小朋友5.生活应用你在生活中见过今天学的这些数吗?在哪见过?(学生举例)老师也收集了几张图片,读一读这些图上面的数。(师出示图)(1)绿灯(图1)提问:你在哪见过这样的图标?(激发兴趣,并向学生进行遵守交通规则的安全教育)这里的19表示什么意思?接下来绿灯会显示多少呢?(如出现20,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等红绿灯的情景)(2)公交站牌(图2)提问:在哪见过?(公交站台)经过莫愁路的有哪些车?(3)米袋(图3)提问:见过这样的图吗?(学生联系生活说一说)这里的千克是表示有多重的单位。(4)电梯图(图4)提问:这是哪儿?思考:如果你在5楼,你想去15楼,电梯是往上还是往下呢?如果想到1楼,电梯往哪?
六、总结延伸课后延伸: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数呢,课后请大家在我们美丽的校园里找一找并和其他小朋友说一说。
第五篇: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第九单元
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
单元内容:教材第112—119页的内容
单元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验证等活动,找出简单事件的排列数或组合数。了解有关两两组合的知识。能用不同的方法准确地计算出组合数。2.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能用不同的方法准确地计算出组合数。单元难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规律的过程。课时安排:5课时
(1)简单的组合
教学内容: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册112页例1简单的组合。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组合数。
2、经历探索简单事物组合规律的过程。
3、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组合规律的过程。
教学难点:能用不同的方法准确地计算出组合数。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学具准备:每生准备主题图中相关的学具卡片或实物。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老师漂亮一点呢还是喜欢老师丑一点? 生:大多数的小朋友说喜欢老师漂亮。
师:那你们帮助老师打扮打扮。我最喜欢红色体恤和这三件下衣,到底怎样搭配最漂亮呢?请小朋友们给老师出出主意。小朋友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说出了自己的理由。
师:谢谢。你们的建议都不错。那我这一件上衣、三件下衣能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呢? 老师接着问:那我有两件上衣、三件下衣又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呢?有说4种、有说5种、也有说6种的,到底有几种呢?
(二)自主合作探索新知
1.请同学们也试着想一想,可以借助手中的学具卡片摆一摆。学生活动教师巡视。2.发现问题,学生汇报所写个数,教师根据巡视的情况重点展示几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有的重复了,有的漏写了。
3. 小组讨论:每个同学算出的个数不同,怎样才能很快算出两件上衣、三件下衣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呢?并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呢?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
4. 小组汇报。汇报时可能会出现下面几种情况:(1)、无序的。用学具卡片或实物摆,然后再数。
(2)、用连线的方法算出。(3)、用图式的方法算出。引导学生及时评价每一种方法的优缺点,使其把适合自己的方法掌握起来。
5. 小结:教师简单小结学生所想方法引出练习内容见课本112页。
(三)拓展应用
数字2、3、4、5、6、7写出不同的两位数?写完交流。(或者也可用这样一道题:用△○□能摆成6种排法,例如:□○△
请你试着摆出其他几种排法。
(2)简单的排列
教学内容:书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的例题2。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
2、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规律的过程。
3、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规律的过程。教学难点:初步理解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的不同。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学具准备:每生准备3张数字卡片,学具袋。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森林学校的数学课上,猴博士出了这样一道题(课件出示)用数字1、2能写出几个两位数?(12、21)接着猴博士又加上了一个数字3,问:“用数字1、2、3能写出几个两位数呢?”小朋友们回答能写6个。问:“用数字1、2、3能写出几个三位数呢?”
(二)1.自主合作探索新知
师:请同学们也试着写一写,如果你觉得直接写有困难的话可以借助手中的数字卡片摆一摆。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2.发现问题:学生汇报所写个数,教师根据巡视的情况重点展示几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有的重复写了,有的漏写了。
3.小组讨论 师:每个同学写出的个数不同,怎样才能很快写出所有的用数字1、2、3组成的三位数,并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呢?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
4.小组汇报,汇报时可能会出现下面几种情况:
(1)无序的。
(2)从高位到低位,数字由小到大。先写出1在百位上的有123、132;再写出2在百位上的有213、231;再写出3在百位上的有312、321。
(3)从高位到低位,数字由大到小等方法。5.小结:教师简单小结学生所想方法引出练习内容:书113页例2,小组讨论完成。
(三)拓展应用:
1、数字2、3、4、5写出不同的三位数?写完交流。请你试着摆出其他几种排法。
(3)简单的组合(两两组合)
教学内容:教科书114页例3及“做一做”。教学目标:
1、通过摆一摆、玩一玩、画一画等实践活动,2、了解有关两两组合的知识。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和有序的、全面思考问题意识。
4、培养学生大胆猜想、积极思维的学习品质,5、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6、学生能应用组合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两两组合规律的过程 教学难点:能用不同的方法准确地计算出组合数。
教学用具:主题图的课件、学具卡片、铅笔、直尺等。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小朋友们喜欢什么样的球类运动呢?让学生各抒已见。当有人说到足球时。老师马上引到学校冬季运动会,我们三年级3个班的比赛情况,结果我们班得了第一。那我们班比赛了几场?学生回答两场。三个班比赛,每两个班比赛一场,那一共要比赛多少场呢?四人小组合作完成。然后汇报,并说理由。
2、引导参与。共同探究。2002年世界杯足球C组比赛有几国家?是哪几个国家?让学生发表意见。他们说不出,老师再告诉他们。如果这四个队每两个队踢一场球,一共要踢多少场?(1)、让学生大胆说一说、猜一猜。(2)、四人小组用学具卡片摆一摆、讨论讨论。(3)、学生汇报。汇报时可让学生利用学具卡片在黑板上演示他们求组合数的方法。一小组演示。其他同学认真观看。
3、然后在相互探讨、补充。力求能准确算出比赛场数。方法允许多样。每种方法都放手让学生相互交流、学习。老师适当引导。
4、师生共同小结。
A、用画“正”字数出要踢多少场。
B、把巴西、土耳其、中国、哥斯达黎加四个国家摆成正方形用连线的方法求出场数。C、把巴西、土耳其、中国、哥斯达黎加摆在一直线上在用连线的方法求出场数。
5、用课件将上面第二、第三种方法直观演示。
6、让学生把这些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具体化。
7、老师总结。刚才同学们有的用了把所有的情况逐一罗列出来,有的同学是用图示法求出两两组合数的,用哪一种方法求都可以,只要这种方法是你喜欢的。
8、比赛结束了。运动员相互握手告别。问题是:四个人每两人握手一共要握几次手呢?(1)进行礼仪教育。
(2)四人小组进行实践。
(3)请1-2个小组代表上台演示。
9、拓展练习。问:如果是5个运动员每两人握一手,一共要握几次手呢?讨论、汇报。
(4)练习课
教学内容:简单的排列组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验证等活动,找出简单事件的排列数或组合数。2.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教学过程:
1.借助操作活动或学生易于理解的事例来帮助学生找出组合数。师生共同分析练习二十五第1题。让学生小组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2.利用直观图示帮助学生有序地、不重不漏地找出早餐搭配的组合数。
3、出示练习二十五第3题。学生看题后,四人小组讨论出有多少种求组合数的方法。
4、学生汇报。
(1)图示表示法(两种)。引导学生用画简图的方式来表示抽象的数学知识。
(2)其他的方法,例如聪聪或明明分别可以和每一个小朋友合影(分步时,可以把确定聪聪作为第一步,也可以把确定明明作为第一步),教学时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至于学生用哪种方法求出来,都没关系。但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才能不重不漏,发展学生有序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学生自己用图示表示时,可以很开放,比如,可以用正方形表示聪聪,圆形表示明明,并分别在正方形和圆形里标上序号。实际这是发展学生用数学化的符号表示具体事件的能力的一个体现。
(4)如果学生用简图的方式来表示有困难,也可以让学生回忆一下二年级上册的例子或借助学具卡片摆一摆。2.“做一做”
(1)练习二十五第7题。通过活动的方式让学生不重不漏地把所有取钱的情况写出来。(2)练习二十五第9题。用两种图示法表示两两组合的方式(比较简单的两种方式)。在教学中也要允许有的学生把所有的情况逐一罗列出来,只要他通过自己的方法探索出所有的组合数,都是应该鼓励的。
(5)实践活动
掷一掷 活动内容:课本118页和119页。活动目标:
1.使学生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2.使学生学会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3.使学生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是不同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进行比较。
活动过程:以连环画的形式来展示活动的过程。
(一)示范游戏
1.体验确定现象与不确定现象,列举所有可能的结果。(运用组合的知识,判断哪些和不可能出现,哪些和可能出现。)
2.教师提出游戏规则,学生猜想结果。11个可能结果中教师选5个,学生选6个,学生错误地认为赢的可能性比教师大。
3.开始游戏。学生总是输,产生认知冲突,从而引起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二)小组内游戏,探索结论。
通过小组内游戏的方式,进行实验,利用统计的方式呈现实验的结果,初步探索教师总能赢的原因。要引导学生在实验的结果中寻找统计学上的规律。
(三)理论验证:通过组合的理论来验证实验的结果。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进行组合,让学生探讨每个“和”所包含的组合情况的多少与这个“和”出现的次数之间的关系。
(四)师生共同小结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通过让学生猜想、实验、验证等过程,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自主探索,解决问题,既发展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