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4课《现代诗三首》之再别康桥教案 苏教版

时间:2019-05-12 18:44: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4课《现代诗三首》之再别康桥教案 苏教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4课《现代诗三首》之再别康桥教案 苏教版》。

第一篇: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4课《现代诗三首》之再别康桥教案 苏教版

《再别康桥》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诗歌,品读徐志摩诗歌华丽轻巧的语言,理解诗中的意象。2.通过梳理诗歌的情感脉络,体会诗歌整齐的章法美、和谐的音韵美。3.通过搜集和筛选徐志摩的有关资料,体会诗中蕴含的情感美。【教学重难点】

1.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及独特的意境美。2.诗歌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 导入:赛诗会

古人云:“黯然消魂者,唯别而已。”古诗中很多吟咏离别的诗歌,你能说出几首? 课件展示:

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渭城曲》

2、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3、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玲》

4、离愁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

或许就是因了这一次次的离别,世间万物也变得多情,过往的岁月也变成了美丽的永恒。今天,就让我们跨越时间的隧道,用一份如水般玲珑透明的心境走进一个美丽的地方,感受一种曼妙柔美的哀愁,聆听一场炫美华丽的离别!而这离别的对象,既不是恋人,也不是亲人、朋友,而是„„

【板书:《再别康桥》 徐志摩】 二 走近志摩

1.展示预习成果:哪位来为我们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徐志摩。

徐志摩(1896-1931),原名徐章垿,别名南湖,云中鹤,浙江海宁人。现代诗人、散文家。早年留学欧美,深受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和个性解放思想的影响,形成独特的人生观:追求爱、自由和理想的美。1922年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23年参与发起成立新月社。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等。其诗语言清新,韵律和谐,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著有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等。1931年11月因飞机失事遇难。

他是现代诗坛上划过天空的美丽流星,悄悄地来,又悄悄地去了,把思念留给了整个中国诗坛,也留下许多千古绝唱。这首《再别康桥》就是他的代表诗作。

三 走近康桥

1.由题目可知,诗人告别的对象是?(学生集体回答:康桥)

康桥,是世界名校剑桥大学所在地,她不仅像一位充满智慧的知识女性,更是一位美丽多情的女子,让我们轻轻地走近她,欣赏她。

 康桥图片展示(配乐:《星空》)2.康桥情结:

1920年徐志摩远涉重洋,从美国到英国剑桥大学研究文学。在这里,他度过了一年多真正悠闲自在、贮满诗意的新生活。他曾动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因着感激和热爱,诗人再次离开这挚爱的康桥,感情该如何?

参考:依依不舍、眷恋、惆怅„„

如何读出这种依依不舍的眷恋之情?

参考:语速缓慢、语调柔和。

整首诗歌离而不伤、别而不愁的格调。一般的离别诗,或留恋、或安慰、或嘱咐、或祝愿;有伤心、有惆怅、有期望等。送别的对象都是人,而本诗是“西万天的云彩”“康桥”。告别的对象由人向物转移,跳出了寒暄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2.练习朗读:用心读,待会请同学们自我展示。

(学法指导:注意朗读的节奏是否正确,不能把完整的句子读破了。注意每一句诗的重音,有没有突出来。音量是否适中,音调是否舒缓得当。是否投入感情。)3.大师朗读。

4.请两名有朗读功底的同学,和着音乐,纵情朗读。(配乐:《再别康桥》)

五 欣赏诗歌的绘画美。

1、王国维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就是说在表情达意时,往往要选择典型的景物用以表达特定的情感,诗中的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

2、诗人如何选择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正是我们要重点赏析的部分。

①第一节中诗人通过什么事物来表现情感的?(学生可齐声回答:云彩。)云彩有什么特别之处?(它是康桥的化身“作别西天的云彩”。)

云彩不能带走,带走的只是对康桥的回忆,请同学们带着这份依恋、惆怅再读这两节。一片云彩寄托了诗人无限的情思,诗中还写到了哪些景物?

②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赏析:写河边的柳树倒映在康河之中的风景,宣泄了诗人无限欢欣和眷恋的情思新娘的比喻更是表达了作者对康桥无比浓烈的浓烈爱和温柔。

把河畔的金柳喻成夕阳中的新娘,这样就把无生命的景物化作有生命的活动,温润可人。柳树倒映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了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

描绘:夕阳照射下的柳枝,渡上了一层妩媚的金黄色。那金色的枝条随风轻轻摇摆,影子倒映在水中,像美丽的新娘。这波光里的艳影,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的心头荡漾。小结:景中见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在一起。

③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做一条水草!

赏析:绿油油的水草如人一般地在柔波里招摇,像是在向诗人招手致意,诗人甘愿化为一条水草,承受康河的爱抚。可见诗人内心对康桥的依恋是何等的强烈,又是何等的缠绵啊!④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赏析:“榆阴下的清潭”即“拜伦潭”这里的彩虹既可以看作是诗人在剑桥大学短暂生活的诗化,也不妨看作是对先哲的追思与怀想。“沉淀”更是可见诗人对康桥记忆之深重。小结:这些景物浸透了作者对康河的永久的恋情。

3、(学法指导:我们把这些诗歌生命、情感的载体,称为意象。所以意象=物+情)

4.细心的同学会发现,每一个景物分布在每一节,全诗共有7节,每一节都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老师给出了第一节和第七节的小标题,请同学们根据示范,为其他几幅图画命名。

参考:招手作别云彩图、河畔金柳艳影图、水底青荇招摇图、榆荫青潭浮藻图、满载星辉寻梦图、黄昏夏虫沉默图、挥手惜别云彩图。

4.绘画美:全诗中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词语,给读者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全诗每一节都包含一个美丽的画面。如河畔金柳倒影图,青草水底招摇图„„作者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使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给人以立体感。小结:《再别康桥》在形式上具有三美: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我们说徐志摩的诗歌极具绘画美。

六、欣赏诗的音乐美:

有人说,这首《再别康桥》是音乐美的典范,你认为呢?

(学法指导:语言文字内在的“音乐美”主要借助节奏、平仄、押韵、双声、叠韵等形式表现出来。) 和学生谈论后展示课件总结

(1)押韵。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2)音节和谐,节奏感强。

(3)回环复沓。首节和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首节和末节,只改变了几个词,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有何变化?自有什么用意?

开头用“轻轻的”,显得节奏轻快,旋律柔和优美,既抒发了依依不舍的淡淡的忧愁,又为全诗定下了哀而不伤的感情基调。叠字的反复使用。结尾连用了两个“悄悄的”,反复。表现了诗人的热爱与留恋。康河给人最深最美的印象就是它的宁静和谐,诗人不忍心用自己的喧闹、因自己的伤感而打破她的美。七 探讨诗歌的建筑美

新月派诗人徐志摩崇尚 “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在他的这首诗歌中,不仅贯彻了“音乐美”和“绘画美”的主张,还体现了诗歌的“建筑美”,你能从全诗的结构上说说这首诗是如何体现“建筑美”的?

建筑美:是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再别康桥》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看,也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

总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再别康桥》选择精美的意象,把内心深处对康桥深挚的爱、浓浓的眷恋与离别时的忧愁淋漓尽致地宣泄出来。这种情感,衬上诗歌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以及精巧圆合的结构,如深情的歌,似醉人的酒。下面我们仔细来品味这首诗的三美。

八 解读康桥的情感美

1.真是怎一个美字了得!生活从来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得眼睛,除了新月派诗人所积极提倡的“三美”,你还能从诗歌中发现哪些美?(情感美。)

2.了解全诗的情感。小结:很显然全诗是以诗人离别康桥的感情起伏为线索。2.介绍与徐志摩有关的三位女子。【精美图片和美文】

教学设想:不做重点,但可以从这三位美丽的女子身上探寻徐志摩的感情轨迹,知人论世,九 结语

康桥在诗人的心中是永远的爱。多少年来,金柳依旧,青荇依旧,流水依旧,在岁月的长河中汩汩而流。尽管诗人非常喜欢康桥,他还是“不带走一片云彩”地走了,走得是既缠绵又潇洒。也正如《再别康桥》的最后一节,诗人竟真的这样匆匆地离我们而去。英年早逝,令人扼腕叹息。

胡适说,他的人生观是一种单纯的信仰。这里面有三个词,爱、自由、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结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

康河的水,曾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或许生命的河流就是一段曲折的沧桑;岁月的清溪就是迢迢前去的逝者,那么,我们便是那能听得康河之水清音的过客,希望这节课也一样能开启我们感受真善美的心灵!

十、作业:

朗诵、背诵《再别康桥》

第二篇:中国现代诗三首(第一课时《再别康桥》)高中语文教案

1、简要了解徐志摩、闻一多、穆旦等诗人的诗歌主张及其写作背景。

2、反复朗读感受诗歌音乐美,体会诗中浓郁的思想感情。

3、采用总体感知、揣摩诗句、扩展评价的欣赏方法,训练学生感知和分析诗歌的能力。

4、培养学生追求真、善、美的思想感情和良好的审美趣味。教学重点和难点:

1、感知和鉴赏《再别康桥》的诗情美和艺术美。

2、分析并理解《死水》中意想的象征意义、反讽手法及其绘画美。

3、把握《赞美》的情感基调和思想内容。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再别康桥 徐志摩

教学目的:

1、通过诵读,了解诗中的意象

2、感受诗歌的独特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通过咀嚼、吟诵,学会鉴赏现代诗歌的“意象美” 教学重点:

从诵读加深理解,通过理解提高诵读能力。教学难点:

从诗的意象中把握徐志摩诗的艺术美。教学方法:

以诵读为主,教师从旁点拨指导,学生反复朗诵鉴赏诗之美。教学手段:

配乐诗朗诵,营造诗意氛围,师生共同进入意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迄今为止,我们已经学过了不止一篇送别诗作。古人云:黯然伤魂者唯别而已矣!所以在古人的作品中,既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豪迈,也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苦涩,更有“杨柳岸,晓风残月”的伤感,这些都是古人对于离别的理解,那么现代人是如何看待离别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领略一下现代人笔下的别离之情!(板书:再别康桥)

1、阅读注释① 回答问题:由康桥你想到了什么?

[解释]:康桥=剑桥,想到了英国的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以及美国的哈佛大学等世界名校。

三、指导朗读

1、学生自由朗读(2分钟)

2、指名朗读

3、欣赏配乐诗朗诵

4、体会、找差距

②全诗的高潮在第几节?(第五节)因此全诗的感情是起伏跌宕的。③句式:四行一节(整齐)④节奏:每节押韵、节节换韵

⑤语气:舒缓、轻柔、低沉(悄悄、轻轻、沉默)

5、学生默读、体会感情(2分钟)

6、指名朗读,注意感情与节奏

四、分析鉴赏——引导学生感受意象美 ——(美丽),可以说是风光如画。苏轼在评价王维的诗时说:“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如今我们品味着徐志摩的这首《再别康桥》是不是可以称得上“诗中有画”。(板书:风光如画)

2、找寻意象:这康桥以及它周边的秀丽都是通过描写景物感受的。[问]:诗中的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云彩,金柳,艳影,青荇,潭水,长篙,星辉)

五、比较阅读

与李白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比较本诗的艺术特色。特点:构思别出心裁,不落俗套。

①一般别离的诗,告别的是人,而此诗不是,告别的是康桥,作别的是西天的云彩。②一般别离的诗,告别时会有千言万语的嘱托与叮咛,或牵手顿足,或肝肠寸断;而此诗却从“轻轻、悄悄、沉默”渲染出了一个只着色不摹声的寂静环境,可谓是“此时无声胜有声”!③独具特色的意象选取。没有告别送行的人,以及车水马龙,有的只是云彩,金柳,青荇,星辉等自然景物,造成一种清新感。

六、学生讨论作鉴赏小结

七、再次朗读

找一位朗读水平较高的同学配乐朗诵,全班深入体会。

八、迁移拓展。

分析徐志摩诗《偶然》。其诗如下: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然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毋须欢喜,转瞬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是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板书设计

云彩 运思而成 金柳 比喻

风 艳影 依恋之情 寓意深刻 光 青荇 拟人

如 潭水 欢乐 形象 画 长篙 星辉 离愁

(客观物象)+(主观情意)= 意象

第三篇:苏教六年级语文下册螳螂捕蝉教案(范文模版)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螳螂捕蝉。

师:螳螂和蝉两种不同的昆虫,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找出文中写“螳螂捕蝉”故事的内容。

二、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想,螳螂和蝉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3.遇到比较难读的句子,难懂的句子,多读几遍。

三、查自读情况。

1.指名分段课文,注意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

2.检查有关词语的理解。

3.讲讲螳螂和蝉之间发生的故事。板书:螳螂 蝉 黄雀

四、细读“螳螂捕蝉”的故事。

1.用“——”划出你认为最有道理的那句话。

2.指名回答,出示: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隐伏着祸患。

3.填写图表,体悟成语的意思。

师:他们眼前的利益是什么?同桌交流。独立填表。

一心眼前的利益 隐伏的祸患

蝉 螳螂

黄雀

4.从哪里看出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教学预设:

◆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要去捕蝉。......◆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螳螂。......(抓住描写“螳螂”“蝉”“黄雀”动作神态的词句,品味它们一心只想得到眼前的利益。)

五、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弄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2.小组交流讨论。3.集体交流,讨论。

(起因: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不准别人再来劝阻;经过: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利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巧妙地劝阻吴王;结果:吴王听了少年的故事,放弃了攻打楚国的念头。)4.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板书设计】

螳螂捕蝉

(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不顾)隐伏的祸患

蝉 露水 螳螂 螳螂 蝉 黄雀

黄雀 螳螂 少年

第四篇:中国现代诗三首之:《雨巷》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掌握意象来把握意境的营造

2、体会“丁香姑娘”的象征义 教学难点、重点

1、学习象征的用法

2、体会本文的象征意义 教学方式:感悟法、朗读法、启发式

一、导入 我们在在前阶段的学习中先后学习了闻一多的《发现》、郭沫若的《太阳礼赞》。这两首诗歌都是属于感情激烈奔放的爱国诗歌。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风格截然不同的诗歌——戴望舒的《雨巷》。

二、作者介绍 戴望舒,原名戴朝实又名戴梦鸥,1905年出生于杭州。1929年4月出版第一本诗集《我底记忆》,他的成名作《雨巷》即收入此集中。1933年8月出版了《望舒草》1948年出版了《灾难岁月》一生留下了诗篇92首。《雨巷》写于1928年,是诗人前期的代表作,这是一首既具有音乐美,又具有朦胧美的象征诗。这首诗发表后,戴望舒获得了“雨巷诗人”的美称。

三、朗读此首诗,读完后谈谈对这首的初步印象,可以结合前两首诗来谈。这首诗的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明确:朦胧。整首诗都笼罩在朦胧的意境之中。作者为了能营造成这种朦胧的意境采用了哪些意象(或者说是景物)? 明确:一共是6个,主要是三个意象(景物)。第一个是油纸伞。这是件真实的雨具,作者并没有做过多具体的描写。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这样写的好处是一方面免得喧宾夺主,落俗套。另一方面又留下了雨打油伞的迷梦意境。因为油纸伞本身就具有复古、怀旧、神秘、迷蒙的特点。而且和雨巷很好地结合起来了。时间是在暮春,在寂寥的雨下,凭添了一份冷漠,凄清氛围,撑一伞风雨独立消魂的形象。把它放在独特的环境中就能产生奇特的意象。第二个是雨巷。作者幼小时住在杭州大塔儿巷8号。他小学、中学走的都是长长的青石板路。这是种优美的意境。小巷本来就让人感到幽深,寂静,再加上蒙蒙的细雨,意境更是充满了朦胧美。(结合自身住在胡同的经历)第三个是丁香。整首诗说不清道不明的迷蒙意境都来源于“丁香”两字。美丽的事物总是和姑娘联系在一起。丁香一样的姑娘,丁香一样的忧愁,为什么要选用丁香? 明确:丁香形状象结,开在暮春时节,开花为淡紫色或白色,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丁香象征着美丽、高洁和愁怨。《雨巷》中写“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源于古诗李景词“丁香空结雨中愁(《摊破沙 浣溪沙》)全词是: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 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回首碧波三峡望,接天流 李商隐有诗: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独自愁。丁香花开花在暮春时节,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愁品。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颜色都不轻佻。常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总之,丁香是美丽、高洁、愁怨三位一体的象征。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许多的愁怨和凄美。而且丁香花虽美,但容易凋谢。所以,以丁香为象征的姑娘也是容易消失离去的。诗中另外的物象还有篱墙。这个篱墙是颓圮的,就让人有种哀怨、凄凉的氛围。另外的意象就是“我”和姑娘。除了6个意象外,其他都是表情绪、动作、物态的词。这些意象一起构成了全诗迷离飘渺的超然意境。

四、分析姑娘的象征含义 在诗中丁香一样的姑娘是重要的一个意象,雨巷、油纸伞、丁香等意象都是为了表现女子的形象而服务的。那么诗中的“丁香一样的姑娘”象征着什么? 明确:诗中的我在寂寞的雨巷中“彷徨”,“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的一个姑娘,但这个姑娘同时又带着淡淡的忧愁,正如作者所说的“丁香一样的忧愁”她的心境和“我”的心境有相同的地方,仿佛是“我”的影子。作者希望她能找到出路,同时希望自己也能找到出路,但是连这最后的一点希望也消失了。“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而“我”仍旧彷徨在这雨巷,仍旧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般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诗人将丁香般的姑娘写得那般清雅,凄美、飘渺、哀怨,使这个雨巷包含了丰富的内容,象征着诗人对理想,人生和美好事物的信念和追求,也表现了空虚、幻灭和感慨的心境。《雨巷》是诗人寂寞心灵的痛苦歌唱,诗人把美好生活虚拟成了丁香般的姑娘。诗人明明看到了她,却又无法走近她,象梦一样来,又象梦一样地飘逝。

五、艺术特色 1. 变幻文法结构,经过巧妙组合,实现由散文到诗的转化。《雨巷》令人叹为观止的是作者绝妙地切割散文式长句而又浑然天成组成了现代诗的神形兼备的能力。以第一节为例: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寞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如此排列即成了散文。诗人写诗手段是打破散文的文法结构,诗歌可以自由切割,原本相对完整的语意组合,以某种诗艺标准做原则。此诗中诗人遵循的原则是语音,强调语音的节奏和音调,节奏有长短停顿,诗歌更注重语音的结构。2.《雨巷》的音节特色可以说《雨巷》在音韵,节奏方面所达到的神奇效果是这首诗最为突出的成就。总体节奏:舒缓悠扬 ①诗行的顿数基本为三顿,加上诗歌语言的音质配合,因此读起来有舒缓悠扬的效果。②单字顿都设置在诗行的的行首。韵律诗停顿时值需基本一致,而诗行间停顿稍长,节与节之间停顿更长,《雨巷》单字顿放行首,一开始就拉长了这个字的韵尾,起着一种强调、舒缓的效果。③复沓句式的妙用。以第三节为例“象我一样”“象我一样地”第四节“象梦一般地”“象梦一般地凄婉迷茫”等连贯上下句式,可以说是诗歌内在的巧妙拉长,形成了诗歌回环叠唱的效果,使阅读时有起势—强调—飞跃的递进效果。复沓艺术运用的最好的是戴望舒的第二本诗集《望舒草》中的代表作《寻梦者》如“梦会开出花来的/梦会开出娇妍的花来的”“你去攀九年的冰山吧/你去航九年的旱雪吧”复沓也表现在《雨巷》首尾两节上,从而使诗歌节奏显得整齐和谐。④词的重叠运用。有时在同一行诗中,如“悠长,悠长”,有时在两行诗的隔开处,如“哀怨,哀怨又彷徨”,有时在诗节的分开处,如二、三节间的“彷徨”。词的重叠把时值相同的顿复沓化了,从而形成了舒缓悠扬的节奏。《雨巷》在音节运用上又是灵动、变化而富有生命力的。2. 诗歌的押韵 《雨巷》共7节,每节6行,每行押“ang”2到3次,如雨巷,悠长,彷徨,姑娘,芬芳等在诗行中反复出现形成了一种悠长的旋律,这样的音质就同诗人追求的幽深空蒙的意境,凄婉徘徊情调很好地融合起来。这也是音节要舒缓悠扬的原因所在。诗歌的外在形式是要为诗歌所要表达的意境和内容而服务的。3.不但使用“ang”的韵尾、用音节的舒缓悠扬来增添幽深空蒙的意境,而且在修辞上也使用了排比的手法来增添幽深空蒙的意境。“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这句是排比。这几句字数相同,结构相似,用排比手法把丁香姑娘刻画得非常妩媚,但却带着淡淡的忧愁,表现诗人对美好理想的追求,但理想又难以实现的惆怅。同时反复吟咏也增强了诗歌的音乐美,营造了一种幽深空蒙的意境。3. 诗歌的用词。《雨巷》在用词上也别具特色,用了大量很浓的带有情绪色彩的双音词,如寂寥、愁怨、冷清、太息、凄婉、颓圮,忧愁等借以表达诗人朦胧而又感伤的诗情。彷徨、芬芳、惆怅这些双声叠韵词本身就代表着音韵和节奏,把它们巧妙地放在诗行中,形成了精巧优美,舒缓涌动而又迷蒙空灵的意境。

第五篇:七年级语文上册《杜甫诗三首》精品教案 鲁教版

杜甫诗三首

一、教材分析

本文的这三首诗是杜甫在不同历史时期写的,学习时,在读读背背的基础上用心把握作品风格的变化,并体会作者远大的抱负和忧国忧民的情操。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诗歌的背诵比较喜欢,但理解其中的语言及意境方面有一定的困难,应在 课堂上组织好合作与探究的活动,助其感悟诗中所含的意蕴。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背诵课文,准确掌握重点实虚词含义和用法。过程与方法目标:反复诵读增体味诗歌的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背诵课文,准确掌握实虚词含义和用法。教学难点:诗歌的思想内容。

五、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六、教学准备

学生提前预习课文并搜集杜甫的资料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课时:二课时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望岳》

本课时教学目标

能背默前两首诗歌,流利翻译,把握诗歌主旨。授课过程

一、导语:(2分钟)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唐朝著名大诗人杜甫的两首不同内容不同风格的两首诗,一起来感 悟一下诗人远大的抱负和忧国忧民的情怀。杜甫在25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我们读杜甫“安史之乱”后的诗作,往往会觉得他是个沉郁寡欢的老人;可是,读这一首感觉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气都将使你感奋不已。

(或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诗歌到了唐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迎来了她的第一个高峰,佳作浩如烟海,名家灿若繁星。今天,让我们走近被后人称为“诗圣”的杜甫,聆听他笔下流淌出来的歌声。)

二、朗读,正音:(3分钟)

岱、夫、眦。

三、学生再次朗读,背诵诗歌。(4分钟)

四、学生分小组探讨字词、句子意思,教师统一订正:(7分钟)字词:

割:划分。决:裂。凌:登上。绝顶:极顶,最高峰。

诗歌大意:泰山到底有怎样的景象呢?齐鲁广大区域内都能望见泰山的景色。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山的南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看那山中云雾迭起,禁不住胸怀激荡,极力张大眼睛远望归鸟入山。总有一天我要登上那泰山的最高峰,放眼望去,周围的群山都会变得更加渺小。

五、简析诗歌:(8分钟)

1、背景:736年,诗人离开长安,到兖州(今山东)省亲------其父任兖州司马。此后大约三四年内,他一直在山东、河北一带漫游,结交了不少朋友。这首诗就是这期间写的。

2、内容简析:

全诗分两大层,都是切着“望”字写的。

1)前两联为第一大层,着力写泰山的整体形象。一二句是远望所见。

三四句是近望所见:第三句写泰山的秀美,是虚写;第四句写泰山的高大,是实写。“割”字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2)后两联为第二大层,也写了泰山的景物,但着力表现的是诗人的感受。

五六句写的是实景,乃细望所见。

七八句含义:不仅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

3、主旨:这首诗歌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透露了诗人早年攀登人生顶峰的远大抱负。

《春望》

六、生齐读诗歌,并正音:(2分钟)

抵、搔、簪。

七、学生再次朗读,试背诵诗歌。(3分钟)(不做硬性规定,看学生个人能力)

八、学生分小组探讨字词、句子意思,教师统一订正:(3分钟)字词:

城:长安城 感时:感伤时事 三月:几个月 抵:值 浑欲:简直 翻译:

国家残破,山河尚存,京城的春天凄凉,草木丛生。感伤时事看见花就想落泪,怅恨离别,听到鸟叫就心惊,战火连续几个月,一封家信值万两黄金。愁白的头发越搔越稀少,简直插不住簪子。

九、简析诗歌:(8分钟)

3、背景:756年,安史叛军攻下长安,唐肃宗即位,杜甫前去投奔,途中被叛军俘虏,因官职低微,未被囚禁,本诗写、于次年三月。

4、内容简析:

首联:点明时间地点背景,突出了荒凉的氛围。颔联:触景生情,寄情于物。颈联:表达作者忧国思乡之情。尾联:反映作者忧愁难解。

本诗分为两层,前两联以写景为主,后两联以抒情为主。

5、主旨:哀叹春城败象,表达诗人热爱国家,思念亲人,忧国忧民,渴望安宁幸福生活的愿望。

十、课堂练习(5分钟)

默写原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2分钟)准确掌握实虚词含义和用法。背诵诗歌,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

二、导语(3分钟)

昨天,诗人杜甫带我们游历了雄壮的泰山,兵荒马乱的长安城,今天他还会带我们到一个石壕村的地方。那里没有什么名胜古迹,但发生了一幕人间悲剧啊!假如被搬演上舞台,一定会让全场观众哭成一片。

三、写作背景(5分钟)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末,杜甫回到洛阳,看看战乱后的故乡。可是不到两个月,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洛阳一带又骚动起来。诗人这时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苦脸,所听到的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著名的《三吏》《三别》,就是根据这番经历写成的。其中《石壕吏》因构思巧妙和情节生动而流传得最广。

《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教师补充说明:这个背景使我们了解到,安史之乱中期,唐王朝军队四处抽丁补充兵力的情况,而《石壕吏》讲述的这个故事是作者亲眼目睹的当时生活中真实的一幕。

(多媒体展示)

三、整体感知(12分钟)

1、字音:

壕(háo)邺(yè)戍(shù)逾(yú)妪(yù)咽(yè)

2、主旨

通过对石壕村老翁一家悲惨遭遇的叙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黑暗现实的强烈不满和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深情。

3、篇章结构和段意

第一部分:(1段)故事发生:写差役夜里到石壕村抓人。

第二部分:(2、3段)故事经过:以差役的一呼一怒和老妇的一啼一苦,形象地表现了兵役制度的残暴,具体写出了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

第三部分:(4段)故事结局:照应开头,写老妇被抓、诗人告别的凄凉情景。

四、精读研讨(15分钟)

1、从内容看这是一篇叙事诗,记叙的时间、地点、事件分别是什么?主要人物有哪些?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明确:时间(暮)地点(石壕村)事件(有吏夜捉人)主要人物(老妪、石壕吏)

老妇在危急之下,挺身而出,主动从军,有敢于承担苦难的精神。石壕吏开头出现,中间便隐入幕后,“捉人”“一何怒”可以看出吏态度蛮横,凶暴无比。

或:妇(苦)吏(怒)作者(悲愤)

2、老翁为什么要“逾墙”?

明确:战争残酷、年老力衰。

3、“听妇前致词”是谁在听?“老妇”的致词可分为几层?致词的内容是老妇一口气说 下去的吗?

明确:作者。三层。

第一层(前六句):听老妇诉说三个儿子应征作战,已有两个战死沙场,说明

一家人已经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

第二层(中间四句):写老妇诉说家中现状。第三层(最后四句):写老妇自请应役。

老妇的话不是一口气说出来的,而是吏一步步逼问出来的。

4、事的结尾一段暗示了什么?你对独与老翁别作何感想呢?

明确:暗示老妇被抓服役。以我“独与老翁别”,写出了老妇被差役带走后家中冷落凄惨的情景。揭露了统治者的蛮横残暴,以及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5、诗歌流露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表达诗人对战争(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表示深切的同情,同时对捕吏的凶残表示愤慨等。

五、拓展延伸(3分钟)

讨论:官吏来老妪家捉壮丁,如果要捉一个去,你认为谁去好?学生分组交流、讨论。教师小结:谁都不该去。作者目睹了石壕村老妪一家人的不幸,它告诉人们战争使人民经受着太多的苦难,这不是老妪一家的不幸,而是当时整个社会的悲剧。“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六、课堂小结(3分钟)

《石壕吏》这首叙事诗是一首心忧天下,哀民生之多艰的悲曲。哭唐的泪水,一半源于杜甫,走进杜甫就像走进一座大山。让我们永远铭记这首诗,这是杜甫老人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音乐声中学生齐背这首诗。

七、作业(2分钟)

A、课后习题 B、做本课《伴你学》

八、板书设计

石壕吏

杜甫 吏夜捉人→妇前致词→独与老翁别

吏(怒)妇(苦)作者(悲愤)

下载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4课《现代诗三首》之再别康桥教案 苏教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4课《现代诗三首》之再别康桥教案 苏教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七年级语文下册《再别康桥》同步练习苏教版

    再别康桥 【同步达纲练习】 Ⅴ.课后巩固练习(60分钟 80分) 一、基础题(12分) 1.填空。(4分) 撑一支 ,向青草更青处 。 我 衣袖,不带走 。 2.体会加粗词表现的意境。(4分) ①油油的在水......

    苏教语文三年级下册成语

    三年级下册课本成语 银光闪闪:银白色的光闪烁不定。 星罗棋布:像星星似的罗列着,像棋子似的分布着,形容多而密集。 蔚为壮观:形容景象非常盛大。 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苏教语文六年级下册知识点大全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复习要点 1、本学期培养的学习习惯: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②在实践中学会运用。 2、《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词作者是胡宏伟,曲......

    现代诗二首 回延安—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现代诗二首 回延安—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回延安教学目标1了解“信天游”这种民歌形式,体会本诗的艺术特色。2学习这首诗恰当运用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方法。3使学生......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七年级(下)语文写作训练 第一单元 状 物 [写作要求] 1.仔细观察,描摹事物的特征。 2.学习在状物中‚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寄托或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3.描写事物时,适当运......

    新版苏教一年级语文下册《叶子的眼睛》教案

    新版苏教一年级语文下册《叶子的眼睛》教案 新河小学 方晓明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会认9个生字,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理......

    苏少版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 二 单元 第1 课 爱星满天 一、教学目标 1、准确地演唱和律动《爱星满天》,感受歌曲乐句的对称性。 2、能跟着老师的指挥,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二、学习活动及目标 1、 学......

    苏教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www1kejiancom)

    习作五 教学要求: 1、读懂文中的资料,知道端午节时我国的传统节日,了解有关端午节的民间习俗。 2、能根据内容或需要,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初步学习摘录整理材料。 3、学习口头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