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行善的目的与价值》教案9
课题:《行善的目的与价值》教案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什么是行善的目的和价值。
教学重难点:怎样行善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主题。
这世上,快乐有许多种:有人因热衷于自己的爱好而津津乐道;有人因游览名山大川而乐不思蜀;也有人在看到自己辛勤劳作后结出的丰硕果实而喜笑颜开;在我看来,这世上最大的快乐,莫过于自己做了好事,行了善行后,心中那种暖烘烘的快乐了。
那么,行善的目的和价值到底是什么呢?
二、辨析、明理。
行善,不但利人,也在利己。行善可以使我们智慧增长,能对学习积极认真,做事有条有理。在我们行善行之后,心中所产生的快乐便是我们的收获,是自我实现的成功,是自我价值的肯定。行善之乐,得之心而寓之善行也。生 活 告 诉 我 们,一个人行善之后,必将获得快乐;一个真正快乐的人,也必将乐于去行善的。如此循环,他的品质将变得善良,他的性格将变得快乐,天长日久的实践与磨练,使我们改正了许多的坏习气,养成了一个好品格,逐渐地完善了我们的道德修养!这就是善行的目的和价值所在。
三、导行、深化认识。
穷人问智者:“我为什么穷?”智者:“你没有学会给予。”穷人:“我一无所有,如何给予?”智者:“一个人即使一无所有,也可以做到七种给予:颜施、言施、心施、眼施、身施、座施、房施。”
这就是行善——出于本能地为人着想,与人方便,不需要考虑,不追求形式,却能使别人得到关怀,得到帮助,得到鼓励。
随手捡起别人掉落的东西放好,随手搀扶一把需要帮助的人,随手关上无人教室的电灯。。这些看似随意的行为就是发自内心最真、最纯的善。有时,一个眼神能改变一个绝望的人,一抹微笑能融化一颗冰冷的心,一句话语能化解一场邻里的纠纷。
行善,不是为了做给别人看,也不是为了证明自己有善,而是一种向善的真情流露。行善,贵在没有目的,能够坚持。
填一填:智者说的七种给予具体指什么呢?
颜施:____;言施:____心施:____;眼施____;:身施:____;座施:____;房施____。
四、联系生活、指导实践。
师:人人都有一颗向善的心,正所谓“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当你无私地给予别人帮助时,你的快乐感、幸福感和满足感会油然而生,这是有科学依据的。美国心理学家霍金斯二十多年的研究表明:温和、乐观、宽容、关爱和理解能改变身体中粒子的振动频率,进而使身体健康,内心愉悦。
事例一:嘉善人赵治富四十多年前曾救起落水的孩子黄祥伟,黄祥伟将这份感激化在了行动之中,常常助人为乐、见义勇为。他说:“我曾经接受过别人的帮助,如今总希望尽力帮助别人。”救人者和被救者演绎着善循环。事例二:1998年,嘉善人赵广同收养了几个月大的兔群女婴,并馨尽自己的所有积蓄送她上医院动手术,甚至欠下了债务。夫妻俩一边做着保洁员,一边四处求医。赵广同的事迹感动着我们,社会给予了他帮助,他怀着感恩之心为他人献爱心,用行动回报着社会。
善,画出了一个个不断扩张的同心圆。
聊一聊:请你和同学、父母聊一聊社会上的贫民英雄传递正能量的事迹。师小结:行善,看似微妙的小事,可他有时却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甚至可以改变整个世界的绚丽多彩,善良不但是一种美德,它更像是阳光人的心灵离不开它的照耀。同学们,让我们从小善做起,用善的行动去帮助人、感染人、激励人、做一个爱自己、爱他人、爱家乡、爱祖国的小善人。
第二篇:感悟行善与感恩
感悟行善与感恩
行善的人们,他们的善举也许能够影响一批富豪相随,却未能真正感动受惠人,这不能不说这是一种社会的悲剧,人类文明的悲剧。
我有一个资深博友。每天都会抽出时间去读他的文章。敏锐的目光,时时关注着社会的种种问题,深刻的分析总是给人启发,让人思索。昨晚,我又看见了他的文章。文章的开头是这样写的:
中国“首善”陈光标近来高调做慈善的背后,竟然有着令人辛酸“高温遇冷”经历。虽然社会对陈光标的赞誉不绝于耳,然而,“80%接受过我帮助的人都没有感恩之心”。如今,陈光标回到村里,他曾经帮助过的同乡总会避开他,就连他住在村里的父母生病,村里人都很少探望。
曾经,著名慈善家丛飞,为了帮助贫困学生倾家荡产最后连命都搭上,重病住院期间,他曾经帮助过的已经不需要再帮助的那些学生没有一个来看他。此类报道不时进入我们的视线,不少老板和好心人曾经援助过的贫穷学生,资助期间经常会收到感谢信汇报什么的,一旦资助完立刻音讯全无。看完文章,我写了如下评论:
从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来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施人于善当不图回报。可现在,别说涌泉相报,能理解、能记得就不错了。一方面是对不懂感恩的不解,我觉得这是人们心中的道德意识淡薄的原因。事实上,中华民族的道德体系的大厦已不成体系,支离破碎。道德是全社会的事,仅仅一部分人在那支撑着道德,而很大一部分人已经没有了道德意识,这是最大的悲哀。这种悲哀让人看不见希望。善的施与是不图回报的,但这绝不是说得到别人的帮助就可以不用感恩。行善是一种道德;感恩也是一种道德。
“感恩”是多么温柔的一个词语。但凡一个人的思想与情感里有了感恩的意识,那必然是得到过别人的恩惠或者帮助,或者是对人生有过较深刻的解读和理解。古往今来,感恩的故事听到过很多很多,有的人为一饭之恩感动一生;有的人为报恩可以跋涉千里万里,寻找那个有恩于他的人;还有的人宁愿穷其一生,也要完成报恩这件大事。
第三篇:生命目标的价值演讲稿
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生命目标的价值》!
每个人的生命都有动机,每个人生命目标的价值都各不相同。当人们定了他的人生目标的时候,同时也对他自己的价值下了一个定义。人生命目标的价值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满足个人的需要和享受的目标,固然价值不高第二种是为了全人类的需要,甘于抛弃自己个人的享受,这才是最高的生命目标的价值。拿第一种来说:这种人从小的目标就是为了自己和家人能过的好,活得好。我们都能听到许多稚气未泯的孩子说:我长大当一个大老板,赚好多好多的钱这类话。但是这种人又分两类,第一类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种人通过正当的手段来获取钱财固然没有什么错,还有一类就是为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不择手段不惜一切代价得到,比如一些贪官为了能拿到钞票,就不惜一切代价得到,结果就走上了不归路,这类人是卑微的是低贱的,是被人唾弃的。这种生命目标是最没有价值的。
还有一种人生目标是崇高的,是伟大的,是最有价值的。同样的我们也能听到许多小孩说:我长大要当一个发明家,发明好多好多东西。这种为了人为了人类的幸福抛弃了个人的享受。这无疑是一般人做不到的。居里夫人就是期中最杰出的代表。当她费劲千辛万苦,终于提炼出镭时。全世界是多么的需要镭呀!如果他以此申请了专利,可以让子孙后代永远享受这一专利带来的荣华富贵,她照样名垂千古。但他却放弃了这一专利。毫无保留的公布了镭的提纯方法。
毫无疑问,这种生命目标是最有价值的。
同学们,从现在开始,选好人生的目标。人生目标可以让你的生命有不同的价值,活出自己生命的价值吧!
[生命目标的价值演讲稿]相关文章:
第四篇:价值与价值观(教案)
《价值与价值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价值与价值观的含义
(2)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理解人的价值是什么?联系实际,说明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3)在占有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以及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结合具体领域事物的价值,深入领会价值、人的价值及价值观等概念。
(2)搜集丛飞、罗映珍等感动中国人物的先进事迹,感悟人生的真正价值所在(3)深入实际调查并了解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感悟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4)运用课堂演讲比赛等形式,深化对人生价值的理解,树立奉献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树立起在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中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人生价值观,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自觉为社会创造价值,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教学重点: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这是本课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对青少年树立正确价值观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落脚点。
教学难点:价值与价值观的含义。价值和价值观这两个词也经常在生活中使用,但是本课是从哲学角度去认识这两个概念,对学生来讲又些抽象,不太好理解。因此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所在。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
教学过程:
导入:
【图片资料】:17岁的小英雄:晏鹏
引导:他能不顾危险返回到即将倒塌的教学楼里救助其他同学是因为他有着崇高的价值观。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十二课第一框题:《价值与价值观》。请同学们将课本翻到96页。板书:
一、价值与价值观
1、人的价值
(1)物的价值
(二)课堂探究:[我来当船长]
情境:从小就立志要到海洋去冒险的路飞船长,准备出航了,他想要带很多的东西,可是船很小,难以取舍,如果你来当船长,你准备携带哪些东西呢?请说明理由
备选:食物,清水,武器,伞,太阳镜,杂志,报纸,电视广播,mp3,西红柿,西瓜,衣服,等。结论:从同学们的方案中,我发现,同学们选择的东西都是对自己有用的,也就是说,之所以会选择这些东西,是因为它们对我们有用,他们的某些属性和功能能满足我们的某种需要。
因此,我们哲学上就把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称为价值,也就是,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书写板书:
一、人的价值
1、价值的含义)
价值是一种关系,是人的需要与事物属性和功能间的相互关系。生活中,无论是衣食住行,自然环境,还是文学作品,科学理论,只要对我们有积极意义能满足我们的某种需要,那么就认为是有价值的。因此哲学上的价值概念,涵盖了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
(2)人的价值
①社会价值
过渡衔接:那么人的价值呢?
探究:路飞在旅途中获得了一艘大船,想寻找一些同伴,如果你来当船长,你会选择谁来做同伴呢?说说你的理由。
可供选择的人有:航海专家,厨师,船工,小丑,烧火工,医生,问题:为什么要选择这些人?说一说理由。
结论:无论同学们选择的是谁,之所以会选择他们都是因为他们能满足船长的某种需要,对船长来说,他们有价值。
问题:那么这些人为什么能满足船长的需要呢?例如,厨师,是通过什么来满足船长在食物方面的需要呢?预想:他会做饭。
结论:他能创造满足船长需要的东西。因此,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人能创造价值来满足他人和社会的需要。这是人的社会价值。
(书写板书:(2)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
探讨:我们认为刚才的厨师是有价值的,那么你认为下面的这个人有价值吗?他的价值体现在哪里? 展示:他是电脑天才,更是经营和管理天才,他创造了21世纪最美丽的财富神话;他有着非凡的事业心、进取心和持之以恒的奋斗精神——他就是比尔盖茨。
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可以是对某个人或某个集团的贡献,但是,最根本的是看他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结论:人的价值体现在多方面的,可以是物质方面,也可以是精神方面,可以是对某个人或某个集团的价值,也可以是对人类和社会的价值。
设问:我们评价一个人的价值大小,主要看什么呢?
结论:最根本的是看他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也就是说,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和责任。(书写板书:(2)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② 自我价值
探讨:同学们选择的这些同伴们,为船长实现梦想付出了劳动,满足了船长的需要,那么他们自己呢?是否一无所得?
结论:这些同伴帮助船长实现梦想的同时,自己也有收获,不仅是获得一定的物质报酬,同时,自己的心血和劳动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赞扬,得到社会的承认,也获得了自我的满足。这是人的自我价值。总之,人能创造价值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是价值的创造者,同时也会从他人和社会那里获得回报,实现自我满足,也是价值的享有者。所以,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
小结:根据刚才我们的分析,我们知道了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和责任,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他人、社会和自己的需要。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1)价值观的含义
结论:在前两个环节当中,我们分别探讨了事物的价值,人的价值,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对事物或人的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这就是价值观。
(书写板书: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1)价值的含义)
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指导作用,接下来,我们一起探讨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书写板书:(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课堂探究: [让我来开发]
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导向作用。
中国继香港、澳门回归中国之后,又一块游离多年的中国领土,回归到中国版图,为中俄边界问题的最终解决划上了句号。大家知道是哪里吗?——黑瞎子岛。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这块土地。
展示视频:黑瞎子岛的概况。
黑瞎子岛蕴含着无限商机,引发了一轮投资热。黑龙江省正在讨论研究对黑瞎子岛的开发方案。探讨: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对同一事物人们会有不同的观点呢?
结论:是因为有着不同的价值观。价值观不同,人们对环境的认识和评价就不同。象同学们设计的开发方案那样,对环境的价值观是正确的,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环境的保护;相反,就会在经济发展同时忽略甚至破坏环境。不仅仅是环境问题,生活中我们对一切事物的认识和评价都受价值观的影响。小结:由此可见,价值观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就不同。
探讨:设想一下,一个保护生态一个破坏生态,这两种开发方案的结果有什么同?
结论:可见,对黑瞎子岛的开发是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还是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新路,就要看政府坚持哪种价值观了。
为了协调效益和环境的矛盾,我国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具体内容是:坚持以人为本,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在这种价值观的指导下,黑龙江政府打算如何开发呢?
资料:黑龙江省发改委要求对于黑瞎子岛的开发应“研究先行,规划先行”,重视生态,综合开发。在这种科学价值观的指引下,我们对黑瞎子岛的开发必能会获得成功
可见,价值观还影响着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课堂探究:[心理分析]
国家发展经济要坚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日常生活中,我们的也同样需要树立正确价值观。具体行为:幻灯片
探究:你来分析一下他们的心理活动
总结:生活中,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面临着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选择,价值观选择正确,将在改造世界中获得成功,选择错误,必将在改造世界中遭到失败。
综上所述,价值观影响着人们认识和评价事物,影响着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总之,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书写板书: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导向作用。)②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有导向作用
课堂探究:[让爱传出去]
刚才,我们认识了一位勇敢的少年,在四川灾区,像他这样舍己为人的人有很多很多,让我们先一起看看下面的短片。
展示视频:《把爱传出去》MTV
探讨:大家看到短片中有位老奶奶手中举着一个“谢”字。她想感谢的是哪些在灾难当中舍己为人的人们。你知道那些舍己为人的事?
具体事例:略(注意点评和引导)
结论:大家所讲述的这些人,他们在危险与伤痛面前没有退缩,而是用爱帮助和鼓舞着灾区人民,甚至为挽救别人而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是多么崇高的价值观啊。相反的,有些人为了一己私利不惜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与奋战在灾区的人们相比,他们的人生是多么的庸俗与卑劣阿。
一个人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都是在价值观的指导下进行的。选择了不同的价值观就选择了不同的人生道路。如果有正确的价值观,那么人生是美好的,光明的;相反,有错误的价值观,自私自利,消极悲观,就容易与庸俗与苟且为伍。
因此,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书写板书:②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有导向作用)
3、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是我们能否拥有美好生活的航标,寻找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寻找人生的真谛。(注意引导:当他们面对公义与私利时,他们选择了什么?当他们面对个人利益与他人、集体利益时,他们选择了什么?或者,学生们能找到一些模糊的价值观,那么引导他们体会:我们所知道的那些奋战
在灾区的人们,他们在面对生于死,公义与私利的冲突时,在个人利益与他人、集体和国家利益的冲突时,他们选择了放弃个人利益而维护集体和国家的利益。这种价值观,就是我们应该树立的集体主义价值观。)
集体主义价值观的要求是什么呢?请同学们看书中小字部分。(可以请学生阅读)(书写板书:
3、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
生活中,当我们遇到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冲突时,我们都应该向灾区人民一样,舍小利为大利,自觉维护集体和国家利益,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和谐。
【课堂小结】:你收获到了什么
配合知识体系图示,谈一谈这堂课你收获到了什么
结束语:同学们,在漫漫的人生道路上,我们总要面临着许多选择,不能只为一己私利而活着,要学会为他人,为社会着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一个有价值的人。
就让我们在这首传递爱的歌声中结束今天的这堂课吧。
一、价值与价值观
(一)、人的价值
1、价值的含义
2、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1、价值观的含义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导向作用
(2)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有导向作用
1、教学行为基本达到教学目标
把参与监督的积极性做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了将有机地融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去,并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中,课程教学内容的血肉和教学过程的灵魂。
2、教学过程尽量避免了“伪探究”
设置的三个主要探究活动“我来当船长”、“如果我开发”和“把爱传出去”,都是从生成知识的角度设计的,对学生的分析水平要求不高,基本所有的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都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学生发言面也较广,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质疑的空间,在活动中,大多数学生都参与、体验到了探索,思考的快乐。
3、利用社会大课堂,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第五篇:公开课《价值与价值观》教案
公开课《价值与价值观》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价值和价值观的含义; 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运用具体事例说明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2、能力目标
使学生初步具有认识和分析事物价值的能力,正确认识和评价人的价值的能力;深刻理解正确的价值观是我们拥有美好生活的指路航标,拥有正确的价值观才能找到人生的真谛;初步具有认识和选择正确价值观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认识到人的一生不能只是索取,能从价值观的角度审视自己的行为,深刻领悟其对人生选择的重要性。[教学重点]:
1、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教学难点]:
1、价值的含义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法、合作探究法、比较分析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粉笔、黑板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新课导入> 活动:“扳道工的选择” 过程:
1.设置情境:有10个小孩在铁轨上面玩耍,看到警示标志以后,有一个小孩选择到旁边一条已经废弃的铁轨上面玩,其他9个小孩仍然在正在使用的铁轨上面玩。这时,有一辆客运列车驶来,假设10个小孩都躲闪不及,火车也无法停止。(PPT)
2.提供选择:扳道工却可以选择火车的行使线路。A.牲牺一个孩子,保住多数人的命 B.维护规则的严肃性,保护遵守规则的孩子 3.请学生作出选择,并简单说明理由。
4.导入新课:(暂不对学生回答进行点评)人生中,我们面临着很多选择,有的时候甚至是抉择。每当我们做出选择的时候,内心总有一股力量在支配着我们,其实,这股力量就是来自于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有关价值与价值观的知识。
<讲授新课>
(一)人的价值
1、价值的含义
创设情境:假如你是县人大代表要去参加下一个月的闽清县人民代表大会 设问1:请问你会随身携带什么物品前往闽清县城开会呢?请说明理由。例如:衣服、手机、笔记本电脑、笔和纸、钱、伞„„
学生思考回答,并说明理由。
教师引导归纳:这些同学在作出选择的时候,一方面考虑自己的需要,另一方面考虑的是物品的属性。在哲学上,我们就把这种物的功能和属性能够满足人的需要这种特定关系,我们就把它叫做这些东西对他们来说是有价值的。价值就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
注意:价值是事物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物的属性和人的需要是构成价值的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哲学上的价值与具体事物的价值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设问2:你刚才要带的东西是哪里来的? 学生:人们生产出来的。
教师:对,我们生活所需要的生活资料都是人们生产出来的。所以,人也是有价值的。人的价值就是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满足社会的需要,这是人的社会价值。人在生产这些生活资料的时候,会获得相应的报酬来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这是人的自我价值。
2、人的价值(1)人的价值的内容
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贡献---社会价值)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索取---自我价值)
过渡: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那么这两个方面哪一个方面是我们衡量人的价值的标准?为什么?
学生思考后回答: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2)对人的价值的评价标准
既然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因而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贡献,而非索取。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包括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但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过渡:人民选你当代表,是希望你能够替他们当家作主,作为闽清县人大代表,你应该积极关注闽清的发展。闽清县正在进行新城规划(PPT展示规划图)你怎么看待这一规划?
学生1思考回答: 学生2思考回答:
教师:人们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去认识事物,在自己的思想意识中形成对客观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根本观点和评价标准。我们称之为价值观。
(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1、价值观的含义:
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这就是价值观。
教师:请大家回顾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学生背诵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教师:价值观属于?
学生:价值观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
教师: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会对社会存在产生重要的反作用,会对人们的行为产生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所以我们要重视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创设情境:一家水泥厂想要入驻闽清新城区,这家水泥厂愿意投资8千万元,能给闽清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丰富的就业岗位,但是会给闽清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这家企业的老板是你多年的好朋友,希望你能在县人大会议上提交支持他的议案,你会提交这份议案吗?请说明理由。
学生1: 学生2:
教师总结: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科学发展观指引人们正确处理经济与生态、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闽清县政府经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生态文明县建设。(播放图片和视频)
过渡:回到刚才的扳道工的例子,扳道工又该如何选择呢?扳道工的职责是什么?扳道工的职责就是应该让列车在安全的轨道上行驶。所以我认为,他不应该把列车扳到那条已经废弃的铁轨上运行。虽然他那样做好象可以挽救更多的孩子,但是那条铁轨是已经废弃了的,而这辆列车是一辆客运列车,如果他那样做的话,可能后果会更加严重。而我们今天这个社会,就是要提倡大家要遵守规则、遵守法律。遵守规则和遵守法律的人也应当得到保护,这是对那位遵守规则的小孩最公平公正的决定。反过来,不遵守规则,不遵守法律的人就是应该受到惩罚。下面我们来认识两个人。
(2)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设置情境:两种选择,两种人生
***背离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作为谋取私利的手段,凌驾于党纪国法之上,他的余生将在牢笼中度过,受到人们的谴责。
段爱平用肩膀扛起乡亲的盼望,贴工,贴钱,还贴近百姓的心,成为2014年感动中国人物。
设问:是什么导致了两个人不同的人生? 学生:价值观
教师总结:价值观大到影响国家社会的发展,小到影响人生道路的选择。错误的权力观导致不同的人生。权力使用的好,可以为人民谋利益,使用的不好,祸害社会。如果要回答段爱平的价值观是什么,那便是责任、正义、道德和良知。同学们,人世间总有一股力量让我们感动,这个社会上还有很多人像段爱平一样,践行着良知与正义,固守着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虽然没有翅膀,但他们依然是天使。
同学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这个社会的方向盘和稳固器。国家用科学发展观来追求富强,社会提倡法治,每个人像段爱平一样敬业。也衷心地希望同学们在这个尊重个人多元价值取向的社会,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课堂小结> 略 <板书设计>
一、价值与价值观
(一)、人的价值
1、价值的含义
2、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1、价值观的含义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导向作用(2)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有导向作用
(2014新课标1)
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习近平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神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现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据是()①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②价值观作为个人行为准则,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驱动、制约和规范作用
③价值观作为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决定事物的性质和价值 ④价值观作为一种理想追求,决定人类社会的前途和命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