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崔颢的《黄鹤楼》为啥让李白一度搁笔
崔颢的《黄鹤楼》为啥让李白一度搁笔
■崔颢诗的结尾并非简单的“乡关之念”,更不是“为一身一己的归宿而愁”。崔颢是以“乡关”比喻人生的归宿——生活的归宿,思想的归宿;政治的归宿,信仰的归宿;形骸的归宿,灵魂的归宿。这是人生最大的哲学问题,是诗人在为整个人类的终极归宿而愁。这样的作品难道不够深刻吗?相比之下,李白的愁就显得渺小了,他更多的是在为自己的“不得见用而愁”
■创新是衡量文学作品最重要的标准,因袭的东西往往价值受限。英国唯美主义艺术运动的倡导者奥斯卡·王尔德说:第一个用花来比喻女人的是天才,第二个用花来比喻女人的是庸才,第三个用花来比喻女人的是蠢才。我们来看看李白《凤凰台》结尾两句的比喻是什么“才”呢?在战国屈原、战国宋玉、西汉陆贾、西汉刘安、东汉孔融等人的作品中,类似“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日月之明,而时蔽于浮云”“谗邪害公正,浮云翳白日”“不见雀来入燕室,但见浮云蔽白日”的诗词比比皆是。可见,以浮云蔽日来比喻奸臣当道,已经是一个老掉牙的比喻了。套用王尔德的话来说,李白不知道是第几个“用花来比喻女人的”什么“才”了„„
■张立华
《凤凰台》解析
花草喻嫔妃 衣冠指官宦
唐玄宗天宝三年三月,李白结束了供奉翰林的生活,离开京城,云游四方。天宝六年,李白来到金陵(今江苏南京)游览凤凰台,写下了《登金陵凤凰台》这首有名的七言律诗: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诗的首联开篇点题:古老的凤凰台上曾经有凤凰来游,而如今上面空空如也,凤凰早已飞去,只有台下的江水仍然自由自在地奔流。
颔联转为怀古:当年东吴和东晋宫廷中的“花草”“衣冠”都已经成了古墓荒丘,埋没在小径的幽深之处。不少译注鉴赏本都把这两句分开训释,这样一来,“晋代衣冠成古丘”还勉强可以讲得通,而“吴宫花草埋幽径”就讲不通了。由此,各本或避而不谈,或笼而统之地只讲个大概意思。例如,只说“吴国昔日繁华的宫廷已经荒芜”,可“花草”就是“繁华”吗?“埋幽径”怎么解释呢?其实,这两句似乎可以看作互文见义,分开训释。另外,诗中的“花草”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花草,而是喻指嫔妃;诗中的“衣冠”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衣冠,而是借指官宦。
颈联回到眼前:远处的“三山”时隐时现,有一半时间落入青天之外而不见踪影;一条江水被白鹭洲分成两道。“三山”是山名,不是三座山。据《景定建康志》记载:其山积石森郁,滨于大江,三峰并列,南北相连,故号三山。明初朱元璋筑城时,将城南的“三山”围在城中。由于“三山”挡住了从城北通向南门──聚宝门的去路,当时正在城东燕雀湖修筑宫城,于是趁机将“三山”填入燕雀湖。“三山”挖平后,在山基上修了一条街道,取名为三山街。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李白诗选注》说:“半落,形容三山有一半被云遮住,看不清楚。”在我看来,“三山半落青天外”的“半”,不是空间的“半”,也就是说不是指山体的一半,而是指时间的一半。宋代陆游《入蜀记》卷二云:“三山自石头及凤凰台望之,杳杳有无中耳。及过其下,则距金陵财(同“才”)五十馀里。”陆游所说的“杳杳有无中”就是时有时无、若隐若现的意思。可见,这“青天”也似乎并不指“云”。
“白鹭洲”是古代长江中的小洲,因多有白鹭聚集而得名。后来江流西移,洲与陆地相连接,“白鹭洲”也就不成之为洲了。明朝初年,“白鹭洲”成为开国元勋中山王徐达家族的别业,称为徐太傅园或徐中山园。徐达的后裔徐天赐又将其扩建为东园,成为金陵诸园中“最大而雄爽者”。入清以后,东园渐遭破坏,致成废墟。1929年,该处建“白鹭洲公园”,现为南京城南地区最大的公园。
尾联卒章显志,揭示题旨:总是因为浮云能遮蔽太阳,登高见不到帝京而使人发愁。在这里,“浮云蔽日”比喻奸臣惑君,障蔽贤良。
诗仙的淬炼
两个十三年 打磨两首诗
《登金陵凤凰台》是一首七律,七律是字数句数、平仄押韵、黏合对仗等限制较多的一种诗体。这对于天才有余而学问稍逊的李白来说无疑是一种桎梏,因此他很少写律诗。那这回怎么想起写律诗,而且还是七律呢?此中大有文章。
10多年前的开元二十二年暮春,李白来到江夏(今湖北武汉江夏区),一直漫游到秋天。一天,李白与好友韦冰同游黄鹤楼。诗仙览名胜,焉有无诗之理?可是,当他正准备挥毫赋诗的时候,却抬头发现崔颢的《黄鹤楼》赫然题在上面。李白读后大吃一惊——真是好诗啊!
当时的李白才三十四岁,正是年轻气盛之时,非要写出一首超越崔颢的诗不可。李白平时写诗多是一挥而就,文不加点,但当天无论怎样搜索枯肠,灵感就是不来。于是,只得攥紧拳头,把个黄鹤楼捶得个咚咚咚咚的山响。最终,李白无奈地叹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到了鹦鹉洲,李白心中的郁闷还是发不出来,竟然在鹦鹉洲上连踢带踹。韦冰把李白往旁边一推说:李君暂且歇会儿,我替你踹这鹦鹉洲!说罢就跳着高踹了起来,逗得李白大笑。
唐肃宗上元元年的春天,60岁的李白自湖南零陵回到江夏,与时任南陵(今安徽南陵)县令的韦冰重游鹦鹉洲,写下了一首《鹦鹉洲》七律,仍然是仿拟崔颢的《黄鹤楼》。
晚上,韦冰设宴款待李白,席间谈起当年“槌碎黄鹤楼、倒却鹦鹉洲”的佳话,两人不禁开怀大笑。李白醉中赋诗《江夏赠韦南陵冰》,诗的结尾写道:我且为君槌碎黄鹤楼,君亦为吾倒却鹦鹉洲。赤壁争雄如梦里,且须歌舞宽离忧。
从铩羽黄鹤楼,到13年后写出《登金陵凤凰台》,再到13年后写出 《鹦鹉洲》,“赤壁争雄”的往事恍如梦中。为了探究七律的真髓,为了臻达崔颢《黄鹤楼》的妙境,诗仙李白,这位从小受过“铁杵磨针”教育的大唐诗坛头号种子选手,孜孜求索了26年!
《黄鹤楼》商榷
“黄鹤”非禽类 实乃得道仙
崔颢的《黄鹤楼》为什么能令诗仙李白搁笔呢?它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与崔颢的《黄鹤楼》相比,究竟如何?我们就来做一番平章吧。
诗云:昔人已乘白云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春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首句很多版本都作“昔人已乘黄鹤去”,这是很值得商榷的。因为如此一来,第四句“白云千载空悠悠”就没有着落了,也就是说前三句与第四句毫无关系。昔人已经乘着黄鹤升天而去了,此地只剩下这座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再返回,白云千载以来便空自悠悠。黄鹤升天而去与白云无关,黄鹤不是龙——“龙欲升天须浮云”,黄鹤升天无须借助白云,为什么要说“白云千载空悠悠”呢?再说,不论是在昔人已乘黄鹤去之后,还是在昔人未乘黄鹤去之前,白云都是同样的悠悠。为什么非要说昔人已乘黄鹤去之后,白云就空悠悠了呢?难道它以前就不悠悠吗?个人看来,这是不合情理的。
其实,第三句“黄鹤一去不复返”的黄鹤是一位传说中的得道仙人,也就是首句的“昔人”。前四句的意思可以理解为,昔日那位传说中名叫黄鹤的得道仙人已经乘着白云升天而去了,此地只剩下这座因其人而取名的黄鹤楼了。得道仙人黄鹤一去之后不再返回,因而也就再没有人乘白云升天了,故从那之后千载以来的白云就没有用了,只能空自悠悠了。这样解释,是不是更合情合理合逻辑?
首句作“昔人已乘白云去”,其实也是有版本依据的。唐人芮挺章编选的《国秀集》、唐人殷蹯编选的 《河岳英灵集》、唐人韦庄编选的 《又玄集》,都选了崔颢的《黄鹤楼》,首句均作“昔人已乘白云去”。宋人计有功的《唐诗纪事》、宋人周弼编选的《三体唐诗》、元人杨士弘(一作宏)编选的《唐音》,首句亦作“昔人已乘白云去”。
从现存的版本来看,将“昔人已乘白云去”改为“昔人已乘黄鹤去”始于金代元好问编选的《唐诗鼓吹》。之后,明代高棅编选的《唐诗品汇》、明代唐汝询编选的《唐诗解》,以至清代沈德潜编选的《唐诗别裁集》、清代蘅塘退士孙洙编选的《唐诗三百首》等,均作“昔人已乘黄鹤去”。《唐诗解》还在首句下注“黄鹤,诸本多作白云,非”,却没有说为什么“非”?
文学批评家金圣叹不仅认为作“白云”大谬,而且还阐述了大谬的原因:“使昔人若乘白云,则此楼何故乃名黄鹤?”假使首句作“昔人已乘白云去”,那这楼为什么取名叫黄鹤楼呢?它应该取名叫白云楼才是啊。如果首句不改,次句就得改为“此地空余白云楼”,而改次句显然不对,于是就得把首句改为“昔人已乘黄鹤去”。金圣叹还反问道:且“白云”既是“昔人”乘去,而至今尚见“悠悠”,世则岂有千载白云耶?是啊,既然“白云”已经被“昔人”乘去了,那为什么千载以来世上还有悠悠白云呢?
其实不然,“昔人”虽然“已乘白云去”,但他只乘去了一朵白云,并非把所有的白云都乘去了。因此,千载以来,世上仍然可以有“白云千载空悠悠”。金圣叹虽然错了,但很可敬,因为他把自己的观点和理由说得清清楚楚,而不是笼而统之、大而扩之,含糊其辞。
由此可见,之所以有人把“昔人已乘白云去”改为“昔人已乘黄鹤去”,是因为不知道“黄鹤”是人名,而以为“黄鹤”是一般意义上的禽名。这样一来,“昔人已乘白云去”和“此地空余黄鹤楼”就毫无关系、两不搭界了。
说“黄鹤”是人名,还有什么进一步根据?唐代韦庄编选的《又玄集》注曰:“黄鹤乃人名也。”这个注释非常重要,它提醒读者不要把这里的“黄鹤”当成一般意义上的禽名。
元代吴师道在《吴礼部诗话》中进一步指出,“黄鹤乃人名也”,这是作者崔颢在诗题下的自注。而且,黄鹤楼之得名,并非缘于费文袆登仙驾鹤于此,亦非缘于子安乘黄鹤过此。南宋理学家张栻认为黄鹤楼是因为黄鹤山而得名,其实黄鹤山或许是因黄鹤这个仙人而得名的。吴师道还引用资料佐证,李邕的《岳麓寺碑》落款为“江夏黄仙鹤刻”,李邕喜欢自己书写自己刻碑,“黄仙鹤”这个名字很可能是李邕自己假托的,但从中可以看出黄鹤仙人的传说由来已久。
之所以要花费这么大的气力来考证版本,是因为文本正确乃阅读经典之前提。有人也许要问,把正确的文本列出来不就行了么?为什么还要进行一番较真呢?这是因为,错误文本的影响已经很大很普遍,不少人已经以非为是了。如果不加以辩证阐释,读者难免会以为是我们的文本错了。
《黄鹤楼》的前四句是凭今吊古,第五句第六句则是瞻视眼前:“晴川历历汉阳树,春草萋萋鹦鹉洲。”许多译注鉴赏本都把这两句分开解释,其实这两句也是互文见义,应当合起来解说:晴朗的天空下,江天一色,汉阳和鹦鹉洲上茂盛的树木和春草都清晰可见。
“晴川”就是晴朗天空下的江面;“历历”是清晰分明的意思;“汉阳”在武昌西北,与黄鹤楼隔江相望。至于“春草萋萋”,唐代芮挺章编选的《国秀集》作“春草青青”,其他唐宋选本多作“春草萋萋”,从金代元好问编选的《唐诗鼓吹》以后,大多改为“芳草萋萋”。“芳”即香草,多有雅美之义,而此处没有这种意义,故当以“春草萋萋”为正。“春”有点明时令的作用,春天是草木生长最快最旺盛的时候。“鹦鹉洲”在黄鹤楼东北的长江江流之中,传说东汉末年,黄祖杀祢衡,葬于洲上,祢衡曾作过《鹦鹉赋》,洲因此而得名。
如果把这两句分开解释,那看得清晰分明的就只有“汉阳树”而没有“鹦鹉洲”了。其实,二者都看得分明。而且,汉阳不能只有树没有草,鹦鹉洲也不能只有草而没有树。鹦鹉洲上的春草茂盛,汉阳的树同样茂盛。
再来看该诗的最后两句话:“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意思是说:时间渐渐推移,不知不觉之间太阳已经下山,夜幕已经降临了,刚才晴朗天空下的江面已是暮霭沉沉,远近一片迷茫。可是,自己的家乡在哪里呢?看着江上弥漫的烟波,真是使人愁绪难遣。
“深刻”与“渺小”
崔诗排第一,李白仿古人?
那么,崔颢《黄鹤楼》与李白的《凤凰台》相比,究竟如何呢?前人评述夥矣,然大多语焉不详。例如,南宋诗论家、诗人严羽只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却没有解释为什么“第一”。清代诗人沈德潜赞其“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却没有讲如何“意得象先,神行语外”。清代著名文学家纪晓岚也只是说“此诗不可及者,在意境宽然有余”,却没有说什么意境,如何“宽然有余”?
明代瞿佑的阐述还算清楚:崔颢题黄鹤楼,太白过之不更作。时人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之讥。及登凤凰台作诗,可谓十倍曹丕矣。盖颢结句云:“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而太白结句云:“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爱君忧国之意,远过乡关之念,善占地步矣!然太白别有“捶研讨会黄鹤楼”之句,其于颢未尝不耿耿也。
深究瞿佑的观点可以发现,他认为李白的《凤凰台》远远超过崔颢的《黄鹤楼》,简直就像诸葛亮的才能十倍于曹丕一样。其中的关键在结尾两句,李白结尾的“爱君忧国之意”,远胜过崔颢结尾的“乡关之念”。这个论点,对后世影响很大。
其实,崔颢诗的结尾并非简单的“乡关之念”,更不是“为一身一己的归宿而愁”。崔颢是以“乡关”比喻人生的归宿——生活的归宿,思想的归宿;政治的归宿,信仰的归宿;形骸的归宿,灵魂的归宿。这是人生最大的哲学问题,是诗人在为整个人类的终极归宿而愁。这样的作品难道不够深刻吗?相比之下,李白的愁就显得渺小了,他更多的是在为自己的“不得见用而愁”。
另外,崔颢全诗都在探讨人生的归宿问题。前四句是说:昔人黄鹤修仙得道、乘云升天并非人生的归宿,那只不过是虚无的传说而已。因为如果黄鹤真的成仙了,他怎么会一去不复返呢?诗人分明是在告诉后人,请不要迷信乘云升天的黄鹤哥,哥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如果后人可以效法,为什么千载以来再也没有人像黄鹤那样乘云而去,致使“白云千载空悠悠”呢?
既然得道升天不行,那人类能否像汉阳和鹦鹉洲上的草木那样萋萋生长、自生自灭呢?当然也不行,因为人是有思想的,不能像草木那样无忧无虑、无情无义。正如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所说:“人是一根有思想的芦苇。”人类肉身的生命虽然像芦苇一样脆弱,似乎宇宙间任何东西都能置人于死地,但人类自信自己比宇宙间任何东西都高贵得多,因为人有能思想的灵魂。
探索人生归宿的两条路都行不通,这才发出了“日暮乡关何处是”的疑问,才有了“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慨叹。这里的“日暮”,既是自然的“日暮”,也是人生的“日暮”。从“晴川”到“日暮”,诗人探索的结果犹如“江上”“烟波”,不知“乡关何处”。人生不再,归宿不知,此情此景,愁何以堪?这也是古今哲人共同的悲愁,正所谓“万古到今同此恨”。
创新是衡量文学作品最重要的标准,因袭的东西往往价值受限,哪怕是“阳货无心,貌类孔子”。崔颢的《黄鹤楼》不仅主题深刻、立意高远、通篇浑成,而且结尾两句的比兴都是独创的、全新的、前无古人的。
严格来看,李白《凤凰台》的结尾两句却是因袭的。英国唯美主义艺术运动的倡导者奥斯卡·王尔德说:第一个用花来比喻女人的是天才,第二个用花来比喻女人的是庸才,第三个用花来比喻女人的是蠢才。我们来看看李白《凤凰台》结尾两句的比喻是什么“才”呢?
在战国屈原、战国宋玉、西汉陆贾、西汉刘安、东汉孔融等人的作品中,类似“云容容兮而在下,日窈冥兮羌昼晦”“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日月之明,而时蔽于浮云”“谗邪害公正,浮云翳白日”“不见雀来入燕室,但见浮云蔽白日”的诗词比比皆是。可见,以浮云蔽日来比喻奸臣当道,已经是一个老掉牙的比喻了。套用王尔德的话来说,李白不知道是第几个“用花来比喻女人的”什么“才”了„„
综上所述,崔颢的《黄鹤楼》是不是算得上七律中的“第一”,而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是否可称为仿拟之作呢?
(作者为中国出版集团编审、文史学者)
本版稿件选自上观新闻“上观学习”栏目栏目主编王多邮箱:wangd035@jfdaily.com
第二篇:浅谈崔颢《黄鹤楼》
浅谈崔颢《黄鹤楼》
《中华诗词》杂志常务副主编赵京战认为好诗词的标准第一条件是格律严整,并且在文中提到崔颢的《黄鹤楼》。原诗如下: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睛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我们说这里有个历史原因,唐朝是近体诗形成时期,这个过程是漫长的,渐进的。崔颢的《登黄鹤楼》就很能说明这一点:颔联“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前半句相对,后半句不对,而且还是三平尾;而颈联“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却十分工整。”这是作者的解释。小编查了一些资料认为作者解释的很牵强。前人有“文以气为主”之说。此诗前四句看似随口说出,一气旋转,顺势而下,绝无半点滞碍。“黄鹤”二字三次出现,却因气势奔腾之下,使读者“手挥五弦,目送飞鸿”,急忙读下去,无暇觉察到它的重复出现,而这是律诗格律上之大忌,诗人好想忘记了是在写字字皆有定声的七律。试看:首联的五、六字同出“黄鹤”;第三句几乎全用仄声;第四句又用“空悠悠”这样的三平调煞尾;亦不顾什么对仗,用的全是古体诗的句法。这是因为七律在当时尚未定型吗?不是的,规范的七律早就有了,崔颢自己也写过。是诗人有意在拗救吗?也未必。他跟后来杜甫的律诗有意自创别调的情况也不同。看来还是知之而不顾,如《红楼梦》中林黛玉教人作诗时所说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在这里,崔颢是依据诗以立意为要和“不以词害意”的原则去进行实践的,所以才写出这样七律中罕见的高唱人云的诗句。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舍律求境”。清沈德潜评此诗,以为“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唐诗别裁集》卷十三)也就是这个道理。据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记载:“李白登黄鹤楼,本欲赋诗,因见崔颢此诗,为之敛手并留言:“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后来李白曾两次作诗拟此诗格调。
鹦鹉洲
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
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此诗与崔诗如出一辙。还有后来的《登金陵凤凰台》诗亦是明显的摹学此诗。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露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或许是因为李白的推崇吧,宋代严羽《沧浪诗话》谓:“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所以此诗被人们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更有趣的是崔姓的堂号也因此也改为“噤李堂”。我有一位诗友坐看云起认为: “好诗不一定非得是格律诗。三吏三别不好吗?太白的古风五十九首不好吗?屈大夫的《离骚 》不好吗?意境好,现实与浪漫,给人力量,催人奋进的,给人正能量的,就是好诗。”其实很多大家如:李白、王维、苏东坡、辛弃疾、毛主席等都曾有过不同程度的出律。南乡子.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衮衮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比如辛弃疾这首代表作《南乡子》就有好几处出律,但是谁能否认这不是一阙好词呢??其实,我们根本没资格去评判前贤和伟人诗词的。我说这些话并不是否认格律诗词,爱好格律诗词的就去写格律诗词,不喜欢格律诗词的就去写古风随笔。所谓“古诗新韵”,现代人无论是创作或评判诗词的好坏,都不应过于拘泥于诗词格律、平仄之说,当以诗词的意境为重、气势为重。用诗友坐看云起的话结束“少夸夸其谈,多搞点令人信服的东西吧!”部分资料源于《唐诗宋词鉴赏》
第三篇:崔颢黄鹤楼
崔颢《黄鹤楼》赏析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睛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诗人满怀对黄鹤楼的美好憧憬慕名前来,可仙人驾鹤杳无踪迹,眼前就是一座寻常可见的江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美好憧憬与寻常江楼的落差,在诗人心中布上了一层怅然若失的底色,为乡愁情结的抒发作了潜在的铺垫。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楼头送目,江天相接的自然画面因白云的衬托愈显宏丽阔大,受此景象的感染,诗人的心境渐渐开朗,胸中的情思也随之插上了纵横驰骋的翅膀:黄鹤楼久远的历史和美丽的传说一幕幕在眼前回放,但终归物在人非、鹤去楼空。人们留下什么才能经得起岁月的考验?她不是别的,她是任地老天荒、海枯石烂也割舍不断的绵绵乡恋、悠悠乡情。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艳阳高照,澄空流碧,恍惚中,汉水北岸的树木化作久久思念的亲爱之人,宛如眼前。和煦的阳光,给人家的温暖。依稀间,鹦鹉洲上的芳草丛中走来一身正气、击鼓骂曹的祢衡,他面对黄祖的屠刀,视死如归,血洒碧草,正是无数浪迹天涯的游子浸满血泪的无私付出,才构筑了无数令人难忘的故乡。美好的憧憬与动情的追忆,使得“晴川、芳草”二句极富人情味。诗作的思想品位也因此跨进更为高远的境地。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日暮后面是夜晚,鸟要归巢,船要归航,游子要归乡。水雾江烟,一片迷蒙,问乡乡不语,思乡不见乡,面对此情此景,谁人不生乡愁也无由。诗作以一“愁”收篇,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同时又和开篇的暗喻相照应,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做到了言外传情,情内展画,画外拖音。
诗作的前两句民歌风味浓郁,景到言到,语如联珠;后两句则对仗工整,音律谐美,文采飞扬。特别是作者独具匠心的剪裁,更有令人回味无穷之感。诗人将思念亲人的狭义乡愁与心系天下苍生的广义乡愁有机结合,使得本篇的韵味和风骨跨上了同类诗作的最高峰巅。诗人的风采与秉性亦随诗篇的展开跃然纸上:他才华横溢,如晴川东去,奔流不息;他不拘小节,似芳草萋萋,峥嵘不已。没有自恋自迷之颓废,也无自私自利之狭隘,乡愁情怀的抒发也同样波澜壮阔、豪迈昂扬,不愧为是被后人推为唐朝七律诗中的第一佳作。
第四篇:黄鹤楼 崔颢选择题
【题目】
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A.开头四句以传说落笔,巧借今昔变化,抒发了寂寞惆怅之感,气势雄浑,感情真挚。
B.后四句想象在天晴时登楼眺望,由渺不可知的感受转到晴川草树的景象,文势波澜起伏。
C.尾联紧承前三联,用烟波浩渺的长江烘托作者的归思,与开头意境相应,情融景中。
D.此诗起、承、转、合,出神入化,文思如行云,富于变化,历来被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劣质答案: B 优质答案;答:
B 后四句实写楼中所见所感。考查知识点:诗词鉴赏
诗词作者简介,重点词语与译文:
作者:崔颢,(?—754),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开元十年进士及第,曾出使河东节度使军幕,天宝时历任太仆寺丞、司勋员外郎等职。足迹遍及江南塞北,诗歌内容广阔,风格多样。或写儿女之情,几近轻薄;或状戎旅之苦,风骨凛然,诗名早著,影响深远。
注释:1.黄鹤楼:三国吴黄武二年修建。为古代名楼,旧址在湖北武昌黄鹤矶上,俯见大江,面对大江彼岸的龟山。2.悠悠:飘荡的样子。3.晴川:阳光照耀下的晴明江面。川,平原。4.历历:清楚可数。5.萋萋:形容草木茂盛。6.鹦鹉洲:在湖北省武昌县西南,根据后汉书记载,汉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在此大宴宾客,有人献上鹦鹉,故称鹦鹉洲。7.乡关:故乡家园。8.烟波:暮霭沉沉的江面。译文: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第五篇:崔颢黄鹤楼赏析
崔颢黄鹤楼赏析
【赏析】本诗描写在黄鹤楼上远眺所见壮丽景色,借神话传说由黄鹤一去不返空留悠悠白云,表现人生有限宇宙无穷的思想,抒写了作者怀家思乡的深情。全诗气象雄浑,意蕴深厚。
此诗前四句抒写人去楼空、世事苍茫的慷慨,后四句描绘登楼所见,烘托思乡之情,视野开阔,抒情真挚,为咏黄鹤楼的绝唱。传说李白登黄鹤楼,曾想写诗,见到此诗佩服之至,并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有诗题上头。”仙去楼空,唯余天际白云,悠悠千载,正能表现世事茫茫之慨。诗人这几笔写出了那个时代登黄鹤楼的人们常有的感受,气概苍莽,感情真挚。
此诗前半首用散调变格,后半首就整饬归正,实写楼中所见所感,写从楼上眺望汉阳城、鹦鹉洲的芳草绿树并由此而引起的乡愁,这是先放后收。此诗转折处,格调上由变归正,境界上与前联截然异趣,恰好符合律法的这个要求。叙昔人黄鹤,杳然已去,给人以渺不可知的感觉;忽一变而为晴川草树,历历在目,萋萋满洲的眼前景象,这一对比,不但能烘染出登楼远眺者的愁绪,也使文势因此而有起伏波澜。
黄鹤楼古诗赏析 【注释】
①昔人:指传说中的仙人。②黄鹤楼:旧址在今武汉长江大桥桥头处。③历历:清楚分明。④汉阳:指今武汉市汉阳县一带。⑥鹦鹉洲:在今武汉西南长江中。
【译文】
前人早已乘着黄鹤飞去,这里留下的只是那空荡荡的黄鹤楼。黄鹤飞去后就不再回还,千百年来只有白云悠悠飘拂。晴朗的汉江平原上,是一片片葱郁的树木和茂密的芳草,它们覆盖着鹦鹉洲。天色渐暗,放眼远望,何处是我的故乡?江上的烟波迷茫,使人生出无限的哀愁。
【赏析】
前人有“文以气为主”之说,此诗前四句看似随口说出,一气旋转,顺势而下,绝无半点滞碍,黄鹤,二宇再三出现,却因其气势奔腾直下,使读者“手挥正弦,目送飞鸿”,急忙读下去,无暇觉察到它的重叠出现,而这是律诗格律上之大忌,诗人好象忘记了是在写“前有浮声,后须切响”、宇宇皆有定声的七律。
试看:首联的五、六字同出“黄鹤”;第三句几乎全用厌声;第四句又用“空悠悠”这样的三卒阅煞尾;亦不顾什么对仗,用的全是古体诗的句法。这是因为七律在当时尚未定型吗?不是的,规范的七律旱就有了,崔颢自已也曾写过。是诗人有意在写拗律吗?也未必。他跟后来杜甫的律诗有意自创别调的情况也不同。看来还是知之而不顾,如《红楼梦》中林黛玉教人做诗时所说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
在这里,崔颇是依据诗以立意为要和“不以词害意”的原则去进行实践的,所以才写出这样七律中罕见的高唱入云的诗句。沈德潜评此诗,以为“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唐诗别裁》卷十三),也就是这个意思。倘只放不收,一味不拘常规,不回到格律上来,那么,它就不是一首七律,而成为七古了。此诗前后似成两截,其实文势是从头一直贯注到底的,中间只不过是换了一口气罢了。这种似断实续的连接,从律诗的起、承、转、合来看,也最有章法。元杨载《诗法家数》论律诗第二联要紧承首联时说:“此联要接破题(首联),要如骑龙之珠,抱而不脱。”此诗前因旬正是如此,叙仙人乘鹤传说,额联与破题相接相抱,浑然一体。杨载又论颈联之“转”说:“与前联之意相避,要变化,如疾雷破山,观者惊愕。”疾雷之喻,意在说明章法上至五、六句应有突变,出人意外。
此诗转折处,格调上由变归正,境界上与前联截然异趣,恰好符合律法的这个要求。叙昔大黄鹤,否然已去,给人以渺不可知的感觉;忽一变而为睛川草树,历历在目,妻妻满洲的眼前景象,这一对比,不但能烘染出登楼远眺者的愁绪,也使女势因此而有起伏波澜。《楚辞·招隐士》曰:“王孙游分不归,春草生分萋萋。”诗中“芳草萋萋”之语亦借此而逗出结尾乡关何处、归思难禁的意思。
末联以写烟波江上日暮怀归之情作结,使诗意重归于开头那种渺茫不可见的境界,这样能回应前面,如豹尾之能绕额的“台”,也是很符合律诗法度的。
正是由于此诗艺术上出神入化,取得极大成功,它被人们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注释
(1)酬:答谢,这里是以相答的意思。
(2)乐天:指白居易,字乐天。
(3)巴山楚水:古时四川东部属于巴国,湖南北部和湖北等地属于楚国。刘禹锡曾被贬到这些地方做官,所以用巴山楚水指诗人被贬到之地。
(4)二十三年: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到写此诗时,共22个年头,因第二年才能回到京城,所以说23年。
(5)弃置身: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
(6)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勾起了对故人的怀念。序文中说:自己经过嵇康旧居,因写此赋追念他。刘禹锡借用这个典故怀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
(8)怀旧:怀念故友。
(7)翻似:倒好像。翻:副词,反而。
(9)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把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经亡故。作者以此典故表达自己遭贬23年的感慨。刘禹锡也借这个故事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
(10)长(zhǎng)精神:振作精神。长:增长,振作。注音
凄凉(qīliáng)赋(fù)柯(kē)畔(pàn)暂(zàn)凭(píng)长(zhǎng)译文
巴山楚水一片荒远凄凉,二十三年来,我被朝廷抛弃在那里。回到家乡熟悉的人都已逝去,只能吟着向秀闻笛时写的《思旧赋》来怀念他们,而自己也成了神话中那个烂掉了斧头的人,已无人相识,真令人恍如隔世啊。我如同一艘沉船,新贵们好比千帆竞渡,飞驰而过,又如一棵病树,眼前都是万木争春,生机盎然。今天听到你为我歌唱的那一曲,就凭借这杯水酒重新振作起精神吧。
赏析 “乐天”,白居易的表字。“见赠”指白居易赠给作者的诗,那首诗的最后两句说:“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刘禹锡的这首答谢诗就是从这里开头的:“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意思是他被贬低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二十三年就如同弃置在道旁一样。刘禹锡想改革时弊,遭到打击,被贬到朗州(在今湖南省)、连州(在今广东省)、夔州(在今四川省)等地。夔州属于古代巴国。朗州、连州等属于古代楚国。这些地区古代都很荒凉,所以用“巴山楚水凄凉地”来概括。“凄凉地”,指寂寞冷落的地区。这两句写出了作者长期被贬的愤慨心情。贬谪到异地,空有怀念老朋友的心情也无由见面,一再吟诵《思旧赋》也没有用,所以说“空吟”。写出了作者对旧友(王叔文)的怀念。
“闻笛赋”,指向秀的《思旧赋》。西晋时,向秀、吕安和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当时掌握政权的司马氏集团而被杀。向秀很悲痛,一次他从嵇康的旧居路过,听到有人在吹笛子,笛声使他想起被杀害的好友,就以悲愤的心情写了一篇《思旧赋》来悼念嵇康,从侧面显示出对时政的不满。刘禹锡借这个典故寄托了他对因参与政治改革而被害致死的老友的怀念。“烂柯人”的典故见《述异记》,晋朝时有一位叫王质的人,有一天他到信安郡的石室山(今浙江省衢qu县)去打柴。看到一童一叟在溪边大石上正在下围棋,于是把砍柴用的斧子放在溪边地上,驻足观看。看了多时,童子说“你该回家了”,王质起身去拿斧子时,一看斧柄(柯)已经腐朽了,磨得锋利的斧头也锈的凸凹不平了。王质非常奇怪。回到家里后,发现家乡已经大变样。无人认得他,提起的事,有几位老者,都说是几百年前的事了。原来王质石室山打柴误入仙境,遇到了神仙,仙界一日,人间百年作者借这个典故来比喻自己长期贬谪在外,乍回京城乡,仿佛有隔世之感。
白居易的赠诗中有“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这样两句,意思是说同辈的人都升迁了,只有你在荒凉的地方寂寞地虚度了年华,颇为刘禹锡抱不平。对此,刘禹锡在酬诗中写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固然感到惆怅,却又相当之达观。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他从白诗中翻出这二句,反而劝慰白居易不必为他的寂寞、蹉跎而忧伤,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这两句诗意又和白诗“命压人头不奈何”、“亦知合被才名折”相呼应,但其思想境界要比白诗高,意义也深刻得多了。二十三年的贬谪生活,并没有使他消沉颓唐。正像他在另外的诗里所写的:“莫道桑榆晚,为霞犹满天。”他这棵病树仍然要重添精神,迎上春光。“沉舟”二字描写形象生动,深刻地反映了事物的变化发展规律,因而成为广为传诵的名句。至今仍常常被人引用,并赋予它以新的意义,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哲理)
末尾两句又回到席上酬答赠言上来,意思是:“今天听到您唱的这支歌曲(指白居易赠给他的诗),就暂且凭借酒的力量,来增长我继续努力的精神吧!”诗人没有一味消沉下去,他笔锋一转,又相互劝慰,相互鼓励了。他对生活并未完全丧失信心。诗中虽然感慨很深,但读来给人的感受并不是消沉,相反却是振奋。
总体来说,诗的首联以伤感低沉的情调,回顾了诗人的贬谪生活。
颔联,借用典故暗示诗人被贬时间之长,表达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以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颈联是全诗感情升华之处,也是传诵千古的警句。诗人把自己比作“沉舟”和“病树”,意思是自己虽屡遭贬低,新人辈出,却也令人欣慰,表现出他豁达的胸襟。
尾联顺势点明了酬答的题意,表达了诗人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及坚韧不拔的意志。全诗起伏跌宕,沉郁中见豪放,是酬赠诗之上品!
7.B(该项正确理解是:运用两个典故,表达诗人对受害友人的悼念,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充满无限悲痛怅惘之情)
8.(1)此联表现了诗人身经危难,仍保持坚定的意志和积极乐观的精神(或“虽身经危难却不消极气馁,而是保持积极进取的乐观精神和百折不回的坚强毅力”)(意思对即可)(2分)
(2)告诉人们:旧事物必将消逝,新事物必将发展起来,社会在前进,前景无限美好(如回答“包含着新陈代谢的规律”亦可)(1分)
1.答题要点:诗人远离京城,身处荒僻之地,长期被弃用 评分标准:2分,每点各1分,意对即可 2.答题要点:①“沉舟”、“病树”是诗人自喻,饱含感慨身世、惆怅忧伤之情;②但他对未来并不失望,坚信“沉舟侧畔”,必然有“千帆”竞渡,“病树前头”,终究会“万木”争春,表现出诗人豁达豪迈的胸襟
评分标准:两点各1分,计2分,意思对即可
没落的事物就让它没落吧,新生的事物必然蓬勃发展起来,社会在前进,前景无限美好(或新事物必将替代旧事物)(2分)典故抒发的思想感情
①对亲旧凋零的伤痛、人事全非的怅惘
②暗示贬谪时间长久,表现了对世态变迁的怅惘心情
9、名句赏析
1)人在逆境面前,要积极进取,振作精神,面向未来(要有坚定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念);2)痛苦、困难、挫折、失意都是暂时的,理想、光明、胜利就在前头;3)新事物必将带起旧事物,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赤
壁
杜 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在晚唐时代,杜牧是杰出的诗人为了区别于杜甫,后人叫杜牧为“小杜”他的七言绝句达到了很高的成就,意境清新,气势纵横,凝练而自然同时代中,只有李商隐和他异曲同工,所以也并称“李杜” 汉献帝建安十三年,曹操统一了北方以后,乘着割据荆州的军阀刘表死了,就出兵平定荆州寄居在荆州的刘备进行抵挡,也被击溃曹操收集荆州归附的部队,加上原有的人马,总共五十余万人,号称八十万,沿江东下,水陆并进,追击刘备,想要乘战胜的军威,削平孙权在东吴的势力这时候,曹操是声势逼人,有不可一世的气概
孙权为了抵抗,就和刘备组成联军,但是只有几万人两军在赤壁打了一仗,结果曹军大败,仓皇北逃这一战役,奠定了中国历史上魏蜀吴三国鼎峙的局面
“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它的实际指挥者是吴国的大将军周瑜,这位年轻而具有多方面才能的将领,后人习惯称之为“周郎”
六百多年过去了,九世纪的诗人杜牧,来到赤壁,凭吊这个古代战场的遗址,写下了咏怀古迹的诗,自然有它的感慨和寄托
诗人在这个传说中的古战场徘徊,他在凭吊,在联想,然而,能见到什么呢?只是“云山苍苍,江水泱泱”但是,总想找到一点战场的遗迹!汉末的兵器是戈、矛、戟、剑之类,大都是铁制的经过一场大战,兵器折毁,掉在地上,再经过久远的年代,又被沙土埋掉了这时候,诗人偶然拾到一片废铁这能不能断定是那次战争中的遗物呢?这就先要磨掉铁锈洗净泥沙,才能够鉴定这种工作,需要有相当的历史知识,所以只能“自将”——自己拿来磨洗了经过鉴定,确认是赤壁大战的兵器,就更加证实了历史的传闻于是对史事回忆,许多感慨,都涌上心头 “赤壁之战”,周瑜以少胜多,利用的是火攻火攻能成功,关键在于东风,因为当时两军对峙,孙刘联军在东,曹军在西有了东风,才能顺风放火,烧掉曹军的船只,取得胜利诗人在这里出人意外地设问:假若东风不来,它不给周瑜这个方便,战局的发展会怎样呢?那样的话,曹操拥有十倍以上的兵力,完全有可能击溃联军的抵抗“铜雀春深锁二乔”,就是这种假想的结果
原来吴国有个乔公,生了两个姑娘,都长得很漂亮:大姑娘人称大乔,嫁给了孙权的哥哥孙策孙策此时已经死去,所以大乔就成了遗孀小姑娘人称小乔,就是周瑜的夫人姊妹俩合称“二乔”“铜雀”呢?曹操在他的根据地邺修建了一座铜雀台,楼顶立有一丈五尺高的大铜雀,所以叫铜雀台这里住着曹操的姬妾“春深”两字,固然是指自然界的春光灿烂,同时也暗示妖娆的女人,轻柔的歌舞,封建统治者的腐朽的生活情趣如果要把二乔也锁闭在铜雀台中,不彻底消灭孙刘联军是办不到的反过来说,连二乔都为敌人所有了,那 么,孙吴的事业也荡然无存,不可能再留下别的什么了
前两句诗写得那么深情关注,似乎很重视这场古代的战争后两句却不那么一本正经了,写得有点诙谐,近于说俏皮话,又似乎在贬低周瑜,说他只是侥幸成功其实不然,杜牧是在感叹建立一番事业,非得有一定的条件不可如果这样的条件不具备,即使英雄人物,也一样无能为力这是婉转曲折地借怀古以抒发自己的悲哀
杜牧是唐代一位有才华的诗人,在政治上有抱负,善于谈兵,希望做一番事业可是一辈子受着顽固保守的大官僚的压抑,不得有所作为所以,借周瑜的往事,以寄托自己的抑郁心情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①初中三年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唐诗:有的咏史,有的咏物;有的描写清新美丽的山水 田园,有的刻划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上面这首诗属于哪一类?这类诗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答: ②试说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深刻含义
答:咏史诗特点是咏史抒怀或借史实抒发作者情感(答出“咏史”给1分,答出特点给1分,意思相近即可)答:“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慨叹,他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或“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反映出作者抑郁不平的心境”(答怀才不遇,有志不得伸等也可)(以上两点,答到任何一点都得2分)(一)欣赏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4分)赤
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选自语文鄂教版七年级[上]人教版八年级[下])20.前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诗的前两句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件的慨叹或前两句写兴感之由说明:两种答案任答一种均给2分
21.若将“铜雀春深锁二乔”换成“国破家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
答:不好以二乔的命运形象代表东吴的命运,更能体现诗句的形象性;能以小见大,感情表达更含蓄说明:从诗句的形象性或感情的含蓄性任一方面答均可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5.从诗歌颔联中可以看出国家和诗人分别处在一种怎么样的境地?(3分)
颔联写出了大宋国势的危亡和诗人一生坎坷,时起时沉的命运。(意思近即可)
26.诗的尾联是千古的名句,请分析诗人在此联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分)
表现了诗人舍生取义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