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数学四下加法交换律教案及反思
加法交换律
乌市第11小学四年级数学组童倩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发现,掌握加法交换律的意义。
2、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加法交换律,初步感知代数思想。
3、学会用加法交换律验算加法。
4、经历加法交换律的发现过程,体验观察比较、举例论证、总结归纳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加法交换律的意义。教学难点:理解用不同方式表达加法交换律。教学内容:教材第27-29页 例1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开火车计算
75+25=100 25+75=100 110+26=136 26+110=136 165+235=400 235+165=400 23+32=55032+23=552、3、4、观察这些算是都是用什么法计算的?(强调在加法中)你知道加法各个部分的名称吗?(强调加数 和)再仔细观察这些算数的和,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出和不变)此环节师生共同突破了在加法中,两个加数,和不变。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主题图
仔细观察图中有哪些重要的数学信息,和你的同桌互相说一说。
2、你能提出一个有关加法的数学问题吗?
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3、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请你在练习本上算一算。
40+56=96(千米)56+40=96(千米)4、40、56、96在图中分别代表了什么?为什么最后都等于96千米呢?(四人小组互相说一说。)
5、那我们能用什么符号链接这两个算式呢? 40+56=56+40
6、再回过头来看看是不是所有的加法算式都有这样的规律。75+25=100 25+75=100 110+26=136 26+110=136 165+235=400 235+165=400 23+32=550 32+23=55 看看我们之前做过的题,那些式子能像这样用等号链接呢? 75+25=25+75 110+26=26+110 165+235=235+165 23+32=32+23 四人小组展开讨论,交流并汇报。仔细观察等号左右两边,你发现了什么?
它们什么一样?什么不一样?(交换了位置,和不变。所以用等号链接。)
那么你发现的这个规律能不能用一句话把它说清楚呢? 在加法中,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你认为这句话中哪个词最重要最关键?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加法交换律。(板书)
7、你还能写出几个这样的式子吗?
学生自己完成,写在书上。互相读一读,说一说。指名汇报。
8、用多种形式表达加法交换律。图形:
文字:甲数+乙数=乙数+甲数 字母:a+b=b+a 你喜欢哪种方法?你觉得哪种方法最简便?
(老师强调在通常情况下,为了方便,我们常用字母a+b=b+a来表示加法交换律)
三、巩固练习
1、判断下列各题,应用加法交换律的打√。
46+23=43+26 甲数+乙数=乙数+甲数 70+120=120+70 A+30=300+a 45*8=8*45
2、填空
300+600=()+()()+65=()+35()+()=A+B()+甲数=甲数+()
3、利用加法交换律进行验算。
38+456= 307+348=
4、仔细观察算式,你会填空吗?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
34+25+15()15+25+3414+56+23()56+14+23 在加法中是不是只有两个甲数才能交换位置呢?仔细观察算式,交换位置后你有什么发现?
说说它们的计算过程,你觉得那个算起来更快?
哪你觉得我们今天所学的加法交换律在计算的过程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呢?
(教师强调简算)
根据这个规律,下面的式子你能完整的填写出来吗?使得算式更加简便。
42+25+58=()+()+()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收获了那些知识?你愿意和大家分享吗? 《加法交换律》教学反思
《加法交换律》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内容。学生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就接触过加法的验算和口算等方面的知识,对此有较多的感性认识,这是学习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基础。教材有意识地让学生运用已有经验,经历运算规律的发现过程,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初步感受运算的规律,发现规律。在合作与交流中对运算律地认识由感性逐步发展到理性,合理地构建知识。
首先,这节课的环节设计很新颖、舒畅合理,并且能全方面的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教学设计有条有理,逐个突破了“加法”、“两个甲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让学生全面探索了新课的重难点。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经历有效地探索过程”。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激励学生动眼、动手、动口、动脑积极探究问题,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观察猜想——举例验证——得出结论”这一数学学习全过程。
其次,探索新知环环相扣,练习设计有层次有坡度有扩展。探索新知环节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分3个环节突破了“交换位置”的难点,是学生很灵活的了解了加法交换律。习题设计既巩固了基础知识,又巧妙地延伸了三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的规律,使得这一节课很好地向加法结合律过度。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同样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教师不能大胆放手,没有给学生充分发挥的空间,如果能让学生总结,教学效果可能过会更好。第二,习题处理有点着急。应该多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发现三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仍然能用加法交换律来解决,而不应该直接教师强调。第三,不能很好地调控教学过程,应该学会顺着学生的话引出教师需要的问题及总结,认真倾听学生,从学生掌握的信息中引发更深一层的思考。第四,教师语言不够精准。在利用加法交换律进行验算时,有一句话没表述清楚,使得学生没有更清楚的明白老师要提出的问题。在出示加法验算的过程时,应该问“你们觉得这个小女孩这样做对吗?”而不是提出“你们觉得她这么做有意义吗?”学生不能理解老师提出这个问题的目的,自然没有回答到点子上,使得教学过程尴尬。
每一次的公开课都让我学会很多,每一次都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我觉得青年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多做研究,注意倾听学生。让给师生一起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进步吧!
数学组 童倩 2013年4月16日
第二篇:加法交换律教案反思
《加法交换律》教案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 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27—28页 例1及练习。教学目标:
1、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在学习用符号、字母表示自己发现的规律的过程中,培养符号感和推理能力,逐步提高抽象思维能力。
2、经历探索运算定律过程,通过对熟悉的实际问题的解决,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并概括出加法交换律。
3、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培养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
一、在情境中初步感知规律。
1、导入故事《朝三暮四》,引发学生思考。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3+4=7(个)
4+3=7(个)
3+4=4+3
2、创设问题情景:
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请同学生们仔细观察,图中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3、尝试解决问题。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根据学生解答板书: 40+56=96(千米)
56+40=96(千米)40+56=56+40 引发猜想:是否任意两数相加,交换位置,和都不变?
二、在枚举例中验证规律
1、交流:有了猜想,我们还得验证。你打算怎么验证? 2.学生举例验证,教师巡视指导。
三、在比较中概括规律。
1、同学们仔细观察列举出的等式,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你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你发现的规律吗? 并给你发现的规律命名。
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再小组内自由交流,形成小组意见,全班汇报交流。以上等式反映的规律。
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2、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交换律。
师:用语言表达加法交换律比较麻烦,怎样表示既简单又清楚呢?
试一试,用你喜欢的符号、字母或图形表示两个加数。你能用式子表示加法交换律吗?
四、在类比中拓展规律。
1.引导学生由加法类比到减法、乘法和除法,并自觉形成关于减法、乘法和除法中是否有交换律的三个新猜想。
2.学生选择部分猜想,举例进行研究。教师参与,适时给予指导。
3.交流:哪一猜想是正确的,你们是怎么举例验证得出结论的?教师板书若干例子,进而得出结论。
4.探讨:减法和除法中有交换律吗?学生交流后,引导思考:为什么只要举一个反例就能推翻猜想?
5.沟通与拓展。
五、在应用中深化规律
1、师:咱们知道了加法交换律,并且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表示。请同学们想一想,以前学过的知识中哪些地方用到过加法交换律?
生:验算加法时。
2、师:通过努力,同学们又学会了新的知识,掌握了新的本领,老师真为你们高兴,下面我们就来比一比,看谁学得最好:
(一)、你能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吗?试试看吧。766+589=589+()300+600=()+()257+()=474+257()+55=55+420 a+15=()+()()+65=()+35
(二)、仔细看一看,下面的算式符合加法交换律吗? 270+380=380+270 b+800=800+b
(三)、运用加法交换律,你能写出几个算式?写写试试吧。25+49+75=()+()+()
学生写出算式以后,让学生观察这些算式,哪两个数交换了位置,在这些算式中,你认为哪一道计算起来比较简单?说说你的想法。
六、在反思中深化理解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说一说自己表现最好的方面。
《加法交换律》教案
长清区文昌中心小学
李文明 2013.3
《加法交换律》教学反思
整个教学过程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实际状态出发,通过质疑、猜想、例证、观察、交流、归纳,亲历了探究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这个数学问题的过程,从中体验了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或失败的情感。
1.注重教学目标的整合化。
根据时代的发展和要求,数学教学的价值目标取向不仅仅局限于让学生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数学教学活动中,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获得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处理好知识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平衡与和谐的整合,在知识获得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发展,在发展过程中落实知识。在“交换律”这节课中,教师在目标领域中设置了过程性目标,不仅和学生研究了“交换律”“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了数学问题的产生、碰到问题“怎么办”和“如何解决问题”。花更多的时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亲历“做数学”的过程。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事情并提出疑问:这种交换位置、结果不变的现象在我们的数学知识中有没有呢?激励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结构中提取有效的信息,加以观察、分析,主动获得“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既获得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又体验了成功的情感。
2.注重教学内容的现实性。
新课标里曾指出,教学时应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和已有的知识出发进行,开展教学活动。这为我们的教学改革在操作层面上指出了方向。“交换律”这节课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1)找准教学的起点。对学生学习起点的正确估计是设计适合每个学生自立学习的教学过程的基本点,它直接影响新知识的学习程度。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在浙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分别安排在第七册和第八册,而在过去的学习中,学生对加法和乘法交换律已有大量的感性认识,并能运用交换加数(因数)的位置来验算加法(乘法),所以这节课教师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发现并用数学语言表述数学规律和总结怎样获得规律的方法上,使学生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2)找到生活的原型。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实质是交换位置,结果不变,这种数学思想在生活中到处存在。本节课教师首先引导学生用辨证的眼光观察身边的现象,渗透变与不变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然后采撷生活数学的实例:同桌两位同学交换位置,结果不变。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这种交换位置结果不变的现象在我们的数学知识中有没有呢?你能举出一个或几个例子来说明吗?这样利用捕捉到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同时也激起了学生大胆探索的兴趣。
(3)改进材料的呈现方式。教材只是提供了教学的基本内容、基本思路,教师应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有目的的选择、补充和调整。本节课在教学材料的处理时,改变了把课本当作“圣经”的现象,让学生参与教学材料的提供与组织,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创新和实践的学习环境,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探究欲望,又使学生的身心得到了一种成功的体验。另外在材料呈现的顺序上,本节课改变了教材编排的顺序:在第七册教学加法交换律,在第八册教学乘法交换律,而是同时呈现,同时研究。因为当学生在已有认知结构中提取与新知相关的有效信息时,不可能像教材编排的有先后顺序之分,而是同时反映,充分做到了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
《加法交换律》教学反思
长清区文昌中心小学
李文明 2013.3
第三篇:加法交换律教案及反思
《加法交换律》教学设计
执教 陈如珍 指导:林蕾 杨菊珍 2014年3月7号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27、28页的内容及练习题。
教学目标:
1、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并能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交换律。
2、能灵活运用加法交换律进行简便计算!
3、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抽象概括出加法交换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师:喜欢听故事吗?
生:喜欢。
师:那就请姚冰涛同学给大家讲一个“朝三暮四”的故事吧。(故事略)听完故事,想说些什么吗?
结合学生发言,教师板书:3+4=4+3。
师:观察左右两边的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1:相同点:两个加数相同,和相等。不同点:加数的位置不同。
师:观察的真仔细,说的真好。别看这两个算式简单,但却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究这类算式的特点:出示课题:《加法交换律》
二、教学新课
1、出示学习目标
(1)什么是加法交换律?
(2)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加法交换律吗?
(3)你能运用加法交换律进行简便计算吗?
2、学生自学,提出自学要求。
(1)自学书P28页,完成导学案中的自学诊断。(2)自学后小组交流。
3、自学反馈
师:通过自学你学到了什么?
生1:我学到了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生2:我学到了加法交换律可以用:a+b=b+a 师:通过自学我们学到了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并板书这句话。
师:出示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把“。”改成“?”.师:既然提出了质疑我们就要对这句话进行验证!
师:怎么验证呢?
生1:我觉得可以再举一些这样的例子?
师:怎样的例子,能否具体说说?
生1:比如再列一些加法算式,然后交换加数的位置,看看和是不是跟原来一样。(学生普遍认可这一想法)
师:那你们觉得需要举多少个这样的例子呢?
生2:
五、六个吧。
生3:至少要十个以上。
生4:我觉得应该举无数个例子才行。
生举例验证。展示学生的例子。
师:现在,有了这么多例子,能得出“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个结论了吗?(学生均表示认同)有没有谁举例时发现了反面的例子,也就是交换两个加数位置和变了?(学生摇头)这样看来,我们的猜想能得出结论了吗?
生:能。
(教师重新将“?”改成“。”,并补充成为:“在加法中,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师:回顾刚才的学习,除了得到这一结论外,你还有什么其它收获?
生:我发现,只举
一、两个例子,是没法验证某个猜想的,应该多举一些例子才行。
生:举的例子尽可能不要雷同,最好能把各种情况都举到。
师:从“朝三暮四”的寓言中,我们得出“3+4=4+3”,进而形成猜想。随后,又通过举例,验证了猜想,得到了这一规律。该给这一规律起什么名称呢?
(学生交流后,教师揭示“加法交换律”,并板书。)
三、学习用喜欢的方法表示加法交换律。
师:刚才咱们通过猜想-验证-得出了加法交换律,但是我们是用文字的形式叙述的,觉得有点麻烦?想一想能不能用更简单的方式表示出来呢?
师:先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如果有更简单的方式来表示把它写下来好吗?
师:谁来说一说你的想法。
生汇报,师板书。
a+b=b+a
(师:你能告诉同学们a、b分别表示什么吗?提示学生这两个字母可以是任意的两个数。)
甲+乙=乙+甲
△+○=○+△
师:同学们说出了这么多的方法,真了不起。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用字母表示。学生齐读一遍(a+b=b+a)。
4、加法的应用
师:咱们知道了加法交换律,并且会用更简单的方法来表示。请同学们想一想,以前学过的知识中哪些地方用到过加法交换律?
生:验算加法时。
5、反馈自学诊断
三、练习
师:通过努力,同学们学会了新的知识,掌握了新的本领,老师真为你们高兴,想不想把所学的知识进行应用?
第一关:将结果相同的式子连起来。
57+68 x+y 162+36 A+B
B+A 36+162 y+x 68+57 想一想:加法交换律是改变了加数的,不变。第二关:比一比,看一看下面各题对吗? 1、88+196=196+78()
2、a+200=200+a()
3、a+b=c+a()4、67+25+33 = 67+33+25()第三关:你能用加法交换律简便计算吗?试一试!75+168+25 245+180+155 67+25+33
四、小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 本节课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对加法交换律有初步感知的基础上,教学中应着重帮助学生把零散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抽象概括出规律。让学生经历大胆质疑—举例验证—得出结论的学习过程,并渗透这一重要的学习方法,为孩子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回顾这一节课教学过程反思如下:
本节课教学成功之处:
1、用故事引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吸引了大部分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进行教学活动创设了良好的氛围,为后面的探究学习做好了铺垫。
2、先学后教,还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合作交流前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为有效的合作学习垫定了基础。
3、本节课教学不仅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要让学生经历有效地探索过程,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举例验证—得出结论”这一数学学习全过程。本课教学中用“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句话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书本现成结论,培养了学生大胆质疑的精神。
4、注重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在教学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加法交换律时,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互相交流,学生思维的浪花一次又一次激起,有图形表示的,有文字表示的,也有字母表示的,还有用心情、蔬菜名表示的,既是对加法交换律的概括与提升,又发展了学生的符号感。教学中不足之处:
1、学生完成自学诊断后没有及时进行反馈,错失了课堂上的“错误”资源。
2、“小老师”的培养不够到位,比如在巩固练习的最后一环节“用简便方法计算”,可以让小老师进行讲解,既锻炼了孩子又能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
3、举例验证环节过于匆忙,没有让孩子真正体会到举例验证的学问。
有人说课堂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而我相信只要有了这一次次的反思,这每一次的遗憾一定会踌就下一次课堂的精彩。
第四篇:数学加法交换律教学反思
数学加法交换律教学反思
数学加法交换律教学反思1
(1)通过模仿举例,渗透等量代换的数学方法。
学生根据模仿,学会了根据结果相等,将两个算式写成恒等的方法,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新知识,其实也就是在经历等量代换的过程。而这一数学方法对接下来要学习其它各种运算定律,及运用定律进行简便运算,列方程解应用题等都十分重要。
(2)通过对大量数学事实的对比,发现其中的规律,学习不完全归纳发。
学生在独立举例后,在全班范围内交流发现的规律,得出结论:不管两个加数的位置怎么交换,它们的和都不会改变。师引导:同学们所举的所有例子都能写出这样的.结论,可见我们的四则运算中有一个规律,谁能把这个规律准确地概括一下?……从个别到一般,把对特例的发现上升为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和性质,这就是小学阶段的“不完全归纳法”,让学生经历这一归纳过程,体验结论的科学性。
失: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就是对处理“用字母表示定律”这一环节有些不足。在学生例举字母表示定律后总结出用a+b=b+a公式来表示定律后,没有进一步拓展,如问:三个数可以怎样表示呢?这个规律还适用吗?这样环节设计,会让学生对字母表示运算定律更为熟悉,从而培养数学思想,更能强化目标。
在今后的数学中,注意强化本节课的重难点,并针对重难点进行数学思想的渗透与拓展,尤其对稍差的学生更应该重复强化,尽量让每一个孩子都学会。
数学加法交换律教学反思2
《加法交换律》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P17:例1的内容。运算定律是本册书中的重点,也为以后的简便运算打下基础。
本节教学我利用学生的举例、观察、发现、归纳,总结出加法交换律,环节设计合理,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情境导入环节,我利用播放成语故事《朝三暮四》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让学生从故事中找信息,自己提出问题,然后学生解决问题。从故事中得到3+4=7(个)和4+3=7(个)这两个算式。接着我说:“对,两种吃法不同,结果猴子每天吃到的栗子的总数量是同样多的。”这就是今天要研究的内容,加法交换律。
在探究规律环节,我利用李叔叔骑车旅行的情景图。让学生从情景图中找信息,自己提出问题,然后学生解决问题。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40+56=96(千米)或 56+40=96(千米)然后让学生说出这两个算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回答,相同点是每组算式中有两个加数,而且两个加数相同,左右两边的加数的和相等。不同点是两个加数交换了位置。然后问:“这两个算式的和相等,这两个算式之间有什么关系?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学生从中回答,每组算式中有两个加数,而且两个加数相同,只是交换了位置,而得到40+56=56+40这个等式。我接着问:“你能照样子再举几个例子吗?”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从这些例子可以得出什么规律?请用最简洁的话概括出来,学生回答: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如果用字母a、b表示两个加数,则可以写成:a+b=b+a我问:“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吗”然后学生回答特别多,像甲数+乙数=乙数+甲数,▲+=+▲等等特别多。虽然有的式子不够完美,但充分说明学生已经掌握了加法交换律。
在巩固练习环节,我设计了多种多样的练习题,先是基础练习,还有拔高练习,层层深入,学生学得也兴趣盎然。
总结本节课,整节课环节紧凑,利用多媒体课件也节省了大量时间,有充分的时间练习。由于本节课内容不多,也很简单,学生的'注意力也很集中,学生发言积极,所以也很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也完成了学习任务。
但是本节课也有很多不足之处:1、在巩固环节,我出示了三道加法算式,但是有的学生利用减法验算,这样是不符合要求的。这时我应该让学生说出为什么不行,不应该老师解释,2、最后填表,由于时间关系我没给学生足够的时间,问题解决的不太理想。
数学加法交换律教学反思3
《加法交换律》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节概念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四则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有意识地让学生运用已有经验,让学生亲身经历这一规律的发现过程,同时注重学习方法的渗透,为高年级的学习打下基础。新课标指出,让学生经历有效地探索过程。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激励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积极探究问题,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倾听故事——提出猜想——举例验证——得出结论”这一数学学习过程。现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说以下几点:
1、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本节课以成语故事《朝三暮四》为切入点,吸引了大部分学生的注意力,自然而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为学生进行教学活动创设了良好的氛围。通过教师设问:“故事讲完了,你想说些什么?”水到渠成地引出数学算式“3+4=4+3”,进而提出猜想“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样设计,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主动思考,发现规律,为举例验证埋下伏笔。
2、组内交流讨论,举例验证猜想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举出怎样的例子去验证猜想?应该举多少个?意在渗透举例验证这一数学方法,同时让学生初步感知“无数”的概念。
在小组讨论的同时,教师及时进行点拨,引导学生举出如下例子:
1、3+6=6+3,4+5=5+4,7+8=8+7
2、1+2=2+1,12+13=13+12,100+200=200+100,20xx+3000=3000+3、0+5=5+0,1|4+2|4=2|4+1|4,1.02+2.03=2.03+1.02小组汇报后,让学生评价各小组举例,真切体验“举例验证要考虑到方方面面”。
3、练习层层深入,巩固所学新知为了让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练习内容。让学生利用加法交换律进行填空即可,使学生即时运用掌握的知识。本节课使学生由简单应用到灵活应用的练习中,掌握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同时又培养了数学思想。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比较创新,打破了传统教学观察得结论的方法,而故事引入,提出猜想,举例验证,和学校提倡的“主体多元,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相吻合。同时,也适合本学段学生的发展特点、认知规律。当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存在很多的缺点和不足,如下:
1、在引导学生思考举怎样的例子来验证猜想这一环节,处理的不够恰当。不是学生不会思考,是教师的设问指向性不够明确。比如,可更改为“我们是不是可以再举一些加法算式的例子来验证呢?”,让学生明白举例是指举加法算式,然后交换他们的位置,看和是否相等。
2、在让学生体验“无穷”思想时,没有达到预设的教学目的。课堂教学时,当学生举了大量的例子之后,教师询问是否可以验证我们的猜想时,有的学生还是坚持认为不可以,一定要举无数个例子才行。此时,可自然衔接,引入用字母a和b可表示任意数。这样,我想比教师生硬地解释,刻意地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加法交换律,效果要好得多。
3、在引出加法交换律时,要明确强调这一规律中,变的是加数的位置,不变的是他们的和。让学生反复地说,a和b可以代表哪些数?
4、在课堂练习时,可引导学生回顾我们在哪里用到过加法交换律。可利用课本31页第2题,将新学与旧知巧妙地结合。另外,要将每一个习题的设计意图,充分地挖掘出来。
总的来说,这堂课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不但掌握了加法交换律,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数学方法,为下节加法结合律以及乘法运算规律打下很好的基础。
数学加法交换律教学反思4
加法的运算定律是运算体系中的普遍规律。为了让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这一规律,以便为今后的应用服务。我在教学中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的实际状态出发,通过抽象建模,大胆猜测, 操作验证,合作总结这四个环节,让学生能够理解加法运算定律的含义,并从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或失败的情感。
本课我把凑整简算的思想贯穿始终,让学生从学习中体验选择简便的方法是学习的最好途径。对于小学生来说,运算定律的理解与运用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抽象的.极好时机。本节课,我引导学生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孩子们大胆猜想,举例验证、得出结论。纵观本课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在复习引用中,巩固学生的思维基础。
通过一组口算练习,让学生明确能够凑整十或整百数的两个数加起来比较简便,这个为后面学习结合律打下基础。
2、大胆猜想,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教授新课的过程中,我通过提问、设疑,让学生观察—猜测—举例—验证四个环节,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得出结论。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同时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有效的训练和发展。
3、多层次的巩固练习,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
习题设计能有效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本节课在习题设计中,一共设计了四个环节:①基本练习(填空)②变式练习(判断)③巩固练习(计算)④发展提高等。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本课所学内容。
在教学中也存在以下不足:
1加法结合律学习在教学中所占比率应加大,学生在学习中还有疑虑,没有学透。
2、整堂课在时间安排上有些前松后紧,在加法交换律上时间过长,练习的时间相应较短,显得后面在练习中有些仓促。
3、教师的语言过于成人化,不适于中年级学生的年龄。
数学加法交换律教学反思5
本节课为《运算律》的第一课时,而在这一单元之前,学生经过了三年多时间的四则运算学习,并对这些已经有一些感性认识的基础:如在10以内的加法中,学生看着一个图可以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在万以内的加法中,通过验算方法的教学,学生已经知道调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加得的结果不变。本节课通过一些实例进一步来引导学生进行概括总结。
在教学中,我首先创设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根据社会实践中的信息自由地提问。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以及问题意识,也符合新课程“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理念。在教学中通过对两个算式的观察比较,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使学生感知加法交换律,组织学生写出类似的等式,帮助学生积累感性材料,丰富学生的表象,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总结出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学生能较快的体会出这两种运算律,使学生体会到符号的简洁性和概括性,发展学生的符号感。通过几个层次的练习,使全体同学都参与到有趣的数学学习中,体会到生活处处有数学,充分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又巩固了全课的内容,为以后教学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作好铺垫。
通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一、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评价不够及时。如在教学加法交换律时,学生写出“6+2=2+6,1+9=9+1…”时,没有很好的解读学生的心理。这位学生之所以写出一位数的算式,是因为他觉得写一位数加一位数的'等式非常简单,方便计算。但是作为不完全归纳法,他写出的算式有一定的局限性,没有代表性。此时如果追问学生,“是不是只有一位数加一位数才有这样的规律?”,“那你对这位同学写得有什么建议呢?”这样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培养他们思维的严谨性。
二、没有很好的辨析加法交换律和加法运算律本质特性。这样导致了学生在后面的练习中不能进行准确的辨析。可以增加加法交换律和加法交换律的对比环节,对比得出加法交换律的本质特征:加数没有变,结果没有变,运算符号也没有变,但是加数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总的来说,这堂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不过同时,也发现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有些是客观的,很多是由于本人的教学机智和教学设计还不够。
数学加法交换律教学反思6
整个教学过程同学从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实际状态动身,通过质疑、猜测、例证、观察、交流、归纳,亲历了探究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这个数学问题的过程,从中体验了胜利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或失败的情感。
1.注重教学目标的整合化。
根据时代的发展和要求,数学教学的价值目标取向不只仅局限于让同学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数学教学活动中,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获得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处置好知识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平衡与和谐的`整合,在知识获得的过程中促进同学发展,在发展过程中落实知识。在“交换律”这节课中,教师在目标领域中设置了过程性目标,不只和同学研究了“交换律”“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让同学体验了数学问题的发生、碰到问题“怎么办”和“如何解决问题”。花更多的时间关注同学的学习过程,有意识地引导同学亲历“做数学”的过程。引导同学用数学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事情并提出疑问:这种交换位置、结果不变的现象在我们的数学知识中有没有呢?激励同学从已有的知识结构中提取有效的信息,加以观察、分析,主动获得“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既获得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又体验了胜利的情感。
2.注重教学内容的实际性。
新课标里曾指出,教学时应从同学熟悉的情境和已有的知识动身进行,开展教学活动。这为我们的教学改革在操作层面上指出了方向。“交换律”这节课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1)找准教学的起点。对同学学习起点的正确估计是设计适合每个同学自立学习的教学过程的基本点,它直接影响新知识的学习程度。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在浙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分别布置在第七册和第八册,而在过去的学习中,同学对加法和乘法交换律已有大量的感性认识,并能运用交换加数(因数)的位置来验算加法(乘法),所以这节课教师把重点放在引导同学发现并用数学语言表述数学规律和总结怎样获得规律的方法上,使同学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2)找到生活的原型。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实质是交换位置,结果不变,这种数学思想在生活中到处存在。本节课教师首先引导同学用辨证的眼光观察身边的现象,渗透变与不变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然后采撷生活数学的实例:同桌两位同学交换位置,结果不变。引导同学发生疑问:这种交换位置结果不变的现象在我们的数学知识中有没有呢?你能举出一个或几个例子来说明吗?这样利用捕获到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使同学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同时也激起了同学大胆探索的兴趣。
(3)改进资料的出现方式。教材只是提供了教学的基本内容、基本思路,教师应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同学的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有目的的选择、补充和调整。本节课在教学资料的处置时,改变了把课本当作“圣经”的现象,让同学参与教学资料的提供与组织,给同学创设了一个创新和实践的学习环境,既激发了同学的学习动机和探究欲望,又使同学的身心得到了一种胜利的体验。另外在资料出现的顺序上,本节课改变了教材编排的顺序:在第七册教学加法交换律,在第八册教学乘法交换律,而是同时出现,同时研究。因为当同学在已有认知结构中提取与新知相关的有效信息时,不可能像教材编排的有先后顺序之分,而是同时反映,充沛做到了尊重同学的认知规律。
数学加法交换律教学反思7
在教学加法交换律时我采用了情境导入—探究新知—反馈练习三个教学环节,情境导入环节利用课本上李叔叔骑车旅行的情景导入,得出已知条件和问题;探究新知环节,让学生先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发现算式结果相同,用等号连接,得出56+28=28+56,然后又让学生仿照举例,最后引导学生得出规律;反馈练习环节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本节课的教学非常顺利,轻松完成教学任务。但我觉得本节课的知识太少,能不能把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合并成一节课讲解呢,在以后教学本节课时我准备在“交换律”这节课进行以下几个方面尝试。
(1)改进材料的呈现方式。教材只是提供了教学的基本内容、基本思路,教师应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有目的的选择、补充和调整。另外在材料呈现的顺序上,改变了教材编排的顺序:先教学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然后教学乘法交换律交换律和结合律,而是同时呈现,同时研究。因为当学生在已有认知结构中提取与新知相关的有效信息时,不可能像教材编排的有先后顺序之分,而是同时反映,充分做到了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
(2)找到生活的原型。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实质是交换位置,结果不变,这种数学思想在生活中到处存在。本节课我首先引导学生用辨证的眼光观察身边的现象,渗透变与不变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然后采撷生活数学的实例:同桌两位同学交换位置,结果不变。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这种交换位置结果不变的现象在我们的数学知识中有没有呢?你能举出一个或几个例子来说明吗?这样利用捕捉到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同时也激起了学生大胆探索的兴趣。
(3)找准教学的起点。对学生学习起点的正确估计是设计适合每个学生自立学习的教学过程的基本点,它直接影响新知识的学习程度。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先教学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然后是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应用,接着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而在过去的学习中,学生对加法和乘法交换律已有大量的感性认识,并能运用交换加数(因数)的位置来验算加法(乘法),所以这节课的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发现并用数学语言表述数学规律和总结怎样获得规律的方法上,使学生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数学加法交换律教学反思8
本节课的时间把握的正好,学生掌握的程度也还可以,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不足之处:课堂上,我的状态不太佳,学生也不是很活跃,基本上都是几个人在回答问题。平时班上的'课堂气氛挺活跃的,但是这节课不知是怎么回事,连学习很好的孩子上黑板上演板都错了,可能是孩子们有些胆怯吧。还有就是自己评价语言太单一了,以后要在这方面多下功夫。争取让自己的课堂更生动完美。
数学加法交换律教学反思9
师:咱们来做个游戏,我说3+2,你们就说2+3,看谁反应快。明白吗?现在开始。
师:5+6
生(齐):6+5
师:20+30
生(齐):30+20
师:为了让大家看得清楚,现在请一个同学上台,把我们游戏的算式用等式逐一写在黑板上。
师:25+13
生(齐):13+25
师:75+25
生(齐):25+75
师:哪位同学上来也试一试。
生(甲):33+44
生(齐):44+33
生(乙):26+25
生(齐):25+26
师:从刚才这位同学写的等式中,你们发现了什么?有什么规律吗?
生(甲):两个加数交换了。
生(乙):我发现,两个加数不但交换了位置,而且左右的结果是一样的`。
师:你们的想法很有道理,也就是说在加法中,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结果不变。你能用比较简单的方法表示刚才发现的运算规律吗?
生(甲):我认为用符号可以表示,两个数就用不同符号表示,比如用○和□,这个规律就可以这样表示:○+□=□+○
生(乙):我用甲数+乙数=乙数+甲数
师:你们能用字母尝试写一下吗?
生(丙):a+b=b+a
师:a、b各表示什么意思?
生:a表示前面的加数,b表示后面的加数。
师(板书):a+b=b+a
师:这道等式表示了加法中的一个重要的运算规律,这个规律就是加法交换律。
反思:
1、通过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加法交换律,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认识规律。
2、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表示规律,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另一方面让学生经历由数到符号的演变过程。最终通过交流互动生成由字母表示的加法交换律。
3、整个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使探究成为课堂的主旋律,这样富有生气的课堂教学,必定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第五篇:数学加法交换律教学反思
在今后的数学中,注意强化本节课的重难点,并针对重难点进行数学思想的渗透与拓展,尤其对稍差的学生更应该重复强化,尽量让每一个孩子都学会。接下来是为大家带来的数学加法交换律教学反思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数学加法交换律教学反思范文一
得:(1)通过模仿举例,渗透等量代换的数学方法。
学生根据模仿,学会了根据结果相等,将两个算式写成恒等的方法,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新知识,其实也就是在经历等量代换的过程。而这一数学方法对接下来要学习其它各种运算定律,及运用定律进行简便运算,列方程解应用题等都十分重要。
(2)通过对大量数学事实的对比,发现其中的规律,学习不完全归纳发。
学生在独立举例后,在全班范围内交流发现的规律,得出结论:不管两个加数的位置怎么交换,它们的和都不会改变。师引导:同学们所举的所有例子都能写出这样的结论,可见我们的四则运算中有一个规律,谁能把这个规律准确地概括一下?……从个别到一般,把对特例的发现上升为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和性质,这就是小学阶段的“不完全归纳法”,让学生经历这一归纳过程,体验结论的科学性。
失: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就是对处理“用字母表示定律”这一环节有些不足。在学生例举字母表示定律后总结出用a+b=b+a公式来表示定律后,没有进一步拓展,如问:三个数可以怎样表示呢?这个规律还适用吗?这样环节设计,会让学生对字母表示运算定律更为熟悉,从而培养数学思想,更能强化目标。
在今后的数学中,注意强化本节课的重难点,并针对重难点进行数学思想的渗透与拓展,尤其对稍差的学生更应该重复强化,尽量让每一个孩子都学会。
数学加法交换律教学反思范文二
本节课为《运算律》的第一课时,而在这一单元之前,学生经过了三年多时间的四则运算学习,并对这些已经有一些感性认识的基础:如在10以内的加法中,学生看着一个图可以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在万以内的加法中,通过验算方法的教学,学生已经知道调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加得的结果不变。本节课通过一些实例进一步来引导学生进行概括总结。
在教学中,我首先创设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根据社会实践中的信息自由地提问。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以及问题意识,也符合新课程“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理念。在教学中通过对两个算式的观察比较,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使学生感知加法交换律,组织学生写出类似的等式,帮助学生积累感性材料,丰富学生的表象,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总结出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学生能较快的体会出这两种运算律,使学生体会到符号的简洁性和概括性,发展学生的符号感。通过几个层次的练习,使全体同学都参与到有趣的数学学习中,体会到生活处处有数学,充分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又巩固了全课的内容,为以后教学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作好铺垫。
通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一、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评价不够及时。如在教学加法交换律时,学生写出“6+2=2+6,1+9=9+1…”时,没有很好的解读学生的心理。这位学生之所以写出一位数的算式,是因为他觉得写一位数加一位数的等式非常简单,方便计算。但是作为不完全归纳法,他写出的算式有一定的局限性,没有代表性。此时如果追问学生,“是不是只有一位数加一位数才有这样的规律?”,“那你对这位同学写得有什么建议呢?”这样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培养他们思维的严谨性。
二、没有很好的辨析加法交换律和加法运算律本质特性。这样导致了学生在后面的练习中不能进行准确的辨析。可以增加加法交换律和加法交换律的对比环节,对比得出加法交换律的本质特征:加数没有变,结果没有变,运算符号也没有变,但是加数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总的来说,这堂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不过同时,也发现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有些是客观的,很多是由于本人的教学机智和教学设计还不够。
数学加法交换律教学反思范文三
在教学加法交换律时我采用了情境导入—探究新知—反馈练习三个教学环节,情境导入环节利用课本上李叔叔骑车旅行的情景导入,得出已知条件和问题;探究新知环节,让学生先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发现算式结果相同,用等号连接,得出56+28=28+56,然后又让学生仿照举例,最后引导学生得出规律;反馈练习环节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本节课的教学非常顺利,轻松完成教学任务。但我觉得本节课的知识太少,能不能把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合并成一节课讲解呢,在以后教学本节课时我准备在“交换律”这节课进行以下几个方面尝试。
(1)改进材料的呈现方式。教材只是提供了教学的基本内容、基本思路,教师应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有目的的选择、补充和调整。另外在材料呈现的顺序上,改变了教材编排的顺序:先教学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然后教学乘法交换律交换律和结合律,而是同时呈现,同时研究。因为当学生在已有认知结构中提取与新知相关的有效信息时,不可能像教材编排的有先后顺序之分,而是同时反映,充分做到了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
(2)找到生活的原型。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实质是交换位置,结果不变,这种数学思想在生活中到处存在。本节课我首先引导学生用辨证的眼光观察身边的现象,渗透变与不变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然后采撷生活数学的实例:同桌两位同学交换位置,结果不变。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这种交换位置结果不变的现象在我们的数学知识中有没有呢?你能举出一个或几个例子来说明吗?这样利用捕捉到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同时也激起了学生大胆探索的兴趣。
(3)找准教学的起点。对学生学习起点的正确估计是设计适合每个学生自立学习的教学过程的基本点,它直接影响新知识的学习程度。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先教学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然后是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应用,接着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而在过去的学习中,学生对加法和乘法交换律已有大量的感性认识,并能运用交换加数(因数)的位置来验算加法(乘法),所以这节课的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发现并用数学语言表述数学规律和总结怎样获得规律的方法上,使学生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