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师大五年级数学体积单位的换算教学设计
体积单位的换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实践活动,认识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2、在观察、操作中,发展空间观念。
3、学生想探究问题,愿意和同伴进行合作交流;乐于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观察、操作中会进行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学准备:
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容积是1立方分米的小正方体,多媒体课件 前置预习:
1、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里可以放()个体积为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2、1m3=()dm3 1L=()立方分米,1ml=()立方厘米 1L=()ml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师:我们班同学已经认识了体积单位(指着板书),研究了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今天马老师和大家一起接着探索与体积单位有关的知识。师:首先,我们一起复习一些学习过的知识。(幻灯片出示说一说)
师:(读题提问)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生齐答)
师:(继续提问)容器内的液体量一般使用哪些单位? 师:(读题,举例说明1m³,1dm³,1cm³分别有多大)
生:举例说明,(每个举例两、三个)
师:那它们间的进率是多少呢,猜一猜,你有哪些方法可以说明它们之间的进率是1000呢,首先请我们来探索立方分米与立方厘米之间的进率。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师:小组合作,一起观察、分析课前准备的正方体,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盒子中,可以放多少个体积为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想一想,说一说,填一填
生:这个小的正方体是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这个大的是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大的正方体一排摆10个,每层正好可以摆10排,也就是说一层可以摆100个,正好摆10层,刚好能装1000个,所以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盒子中,可以放1000个体积为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所以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生:体积为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棱长为1分米,也可以看成是棱长为10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0×10×10=1000立方厘米。所以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它们只是单位不同,但是表示的正方体的大小是相同的。师:演示订正 师:同学通过探索知道了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的关系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老师有一个问题,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升和毫升,现在你知道升和毫升的关系吗?请大家说说1L=()立方分米,1ml=()立方厘米,1L=()ml? 生:棱长为1分米的容器的容积为1升,这个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就是1立方分米,所以1升=1立方分米。
生:棱长为1厘米的容器的容积为1毫升,这个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就是1立方厘米,所以1毫升=1立方厘米。
生:因为1升=1立方分米,1毫升=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所以1生=1000毫升
师:你的逻辑推理能力真厉害,大家同意吗?
师:好的,那我们就得出了升和毫升这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也是1000,还有哪一个体积单位我们还没有研究呢?1立方米等于多少立方分米?你是怎样想的,生独立尝试 方法同上
师:同学真棒,我们得出了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请大家观察这个些体积单位,相邻的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容积单位呢? 师:请大家完成书本第44页的表格 生汇报订正
师:同学都理解了吗?请大家思考一下1立方米=()立方厘米。与组员说说你的想法。生:因为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所以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000000)立方厘米
师: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相邻的体积单位,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你们能用学习的知识完成下面的练习吗?
三、巩固练习,应用新知
书本第45页练一练第1、2、3、4、5题
四、全课总结
五、板书设计
体积单位的换算
1m3=1000dm3 1dm3=1000cm3
1m3=1000dm3=1000000cm3 1L=1dm3 1mL=1cm3
1L=1000mL
第二篇:体积单位换算教学设计
《体积单位的换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结合实践活动,认识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数学思考:渗透类比思想,在观察、操作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问题解决:会应用对比的方法,记忆并区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掌握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情感态度:学生想探究问题,愿意和同伴进行合作交流;乐于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观察、操作中会进行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教学难点】推导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和建立相应的空间观念。【教学准备】课件、1dm3的正方体盒子、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模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1)说说常见的长度单位的名称,以及相邻两个单位的进率。
(2)说说面积单位的名称,以及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2、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想想是怎么推导出来的?
3、揭示课题:这课我们学习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二、自主探索,验证猜测
1、我们认识的体积单位有哪些? 板书:立方米 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提问:1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你认为可能是多少?(可能有认为是100,也有可能认为是1000。)
2、究竟哪种猜想是正确的呢?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
棱长为1dm的正方体盒子中,可以放多少个体积为1cm3的小正方体呢?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然后摆一摆,算一算。(小组讨论、拼摆,推导相邻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教师巡视,加以指导)
3、全班交流:谁再来说说,1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估计三种说法)①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棱长10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000立方厘米,而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和棱长10厘米的正方体体积相等,所以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②在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中摆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一排能摆10个,能摆10排,摆10层,一共能摆10×10×10=1000个,所以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电脑展示这种思考,然后请每个学生都把推导过程相互说一说。)③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而1升=1000毫升,所以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④口头回答:3立方分米=?立方厘米,5000立方厘米=?立方分米
4、提问:用同样的方法,你能推算出1立方米等于多少立方分米吗?
①学生独立思考,并组织语言准备交流,然后请1-2名学生说说推导过程。
a.计算小正方体的个数;b.计算体积;c.1dm3=1000cm3,得到相邻的单位分米3和米3之间的进率是1000,即1m3=1000dm3.(板书: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②口头回答:
2立方米=?立方分米。9000立方分米=?立方米
5、补全表格,继续填写:
单位名称
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长度 面积 体积
①总结体积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
②说说它们分别是计量物体的什么的? ③怎么来记忆它们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
三、巩固深化
1、出示书第45页的“练一练”第3题。学生先独立完成。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小结:把高级单位化成低级单位,要用高级单位的数乘进率(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把低级单位化成高级单位,要用低级单位的数除以
进率(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
2、辨别
有一个小朋友计算出一只微波炉的体积是63立方分米,他想用立方厘米做单位,他是这样换算的: 63立方分米=0.063立方厘米 他换算得对吗?(引导学生认识:①单位换算的方法;②联系实际分析换算的合理性,促进数感的发展。)
3、下面每一组数中都有一个数与其他数不同,请找出它!1.02m³
1020dm³
10200L
1020000cm³
5046dm³
5.046m³
5046000cm³
5046ml
4、课本P45 第2题。
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得出长方体的长、宽、高,再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5、棱长为2m的正方体盒子中,可以放多少个棱长为2dm的小正方体?
让学生先想象一排可以摆几个,一层可以摆几排,共可以摆几层。
6、课本P45 第4题。
7、课本P45 第5题。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体积单位的换算
1分米3 = 1000厘米3
1升 = 1000毫升
1米3 = 1000 分米3
1m3 = 1000 dm3
第三篇:体积单位换算教学设计[范文]
体积单位的换算
教学目标:
1、了解并掌握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2、理解并掌握体积高级单位与低级单位间的化和聚。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准确地运用单位间的化聚法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 体积单位进率和单位之间的互化。教学难点:复名数和单名数之间的转化。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教师提问
(1)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相邻的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2)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相邻的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2、口答填空,并说明算法和算理。
(1)4米=()分米=()厘米
(2)500厘米=()分米=()米
3、谈话引入:我们复习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进率,和高级单位和低级单位之间转换的方法,今天我们学习常用的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和单位之间的转化。
二、学习新课
(一)认识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1、认识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的关系
(1)指导学生自学,出示自学提纲
A、棱长是l分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B、棱长是l0厘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C、1立方分米与1000立方厘米哪个大?为什么?
(2)学生分组汇报.教师演示动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l”
2、推导立方米与立方分米的关系.
(1)教师提问:请同学们猜想一下立方米与立方分米之间有什么关系?用什么方法可以验证你的想法是否正确呢?
(2)棱长是1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米.而1米=10分米,所以棱长是l米的正方体可以划分成1000个棱长是l分米的小正方体,即1000个体积为l立方分米的正方体。板书:l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3)思考:1立方米等于多少立方厘米呢?
3、小结: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l000
4、完成书上想一想,填一填。
三、巩固反馈.
1、口答填空,说出计算过程
0.9立方米=()立方分米
540立方厘米=()立方分米
38立方分米=()立方米
4立方分米50立方厘米=()立方分米 10.35立方米=()立方米()立方分米
2、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0.5立方米=500立方厘米()
2.6立方分米=2立方米60立方厘米()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设计意图 :体积单位的换算是在学生认识了体积单位,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后进行教学的。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结合实际模型理解立方厘米和立方分米之间的进率。为了更好地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主要体现以下两个特点: 1.重视学生的自主猜测、主动探究。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猜想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再通过验证发现常用的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既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重视转化、推算等方法。为了让学生明确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本节课先对旧知识进行复习,借以引导学生利用转化、类推的方法,让学生提出猜想,然后通过合作验证等活动得到结论,这样既让学生掌握了数学知识,又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板书设计:
体积单位的换算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升=1000毫升
第四篇:体积单位换算
《体积单位换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课程实验教材《数学》五年级(下册)43-45页练习1。教学目标:
1、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2、了解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之间的进率。
3、掌握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
重难点: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几个体积单位,谁知道是那几个吗?
2、很好,那我们以前还学过关于长度和面积的单位,谁来说下常用的长度单位有那些?常用的面积单位有那些?
3、那么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4、你们想不想知道体积单位他们之间的进率呢??
二、研究探讨
1、刚才我们知道了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也就是说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而且我们知道1米=100厘米。那么谁来说下我们是怎么知道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的呢?或者他们的推导方法是什么呢?
2、对我们可以根据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来推导 1平方米=1米×1米=10分米×10分米=100平方分米 用同样的方法可以推导出1平方分米=1分米×1分米=10厘米×10厘米=100平方厘米
3、我们知道1立方米=1米×1米×1米,那么大家想一想,用刚才的推导关系怎样得出平方米和平方分米的关系或者进率?
4、好,大家想了一会了,谁来上黑板把你自己的想法用算式书写出来。
5、表扬学生,并且书写正确的推导算式:1平方米=1米×1米×1米=10分米×10分米×10分米=1000立方分米。现在请同学们根据我书写的关系式推导出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的关系。得出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6、练习
20立方米=
立方分米
1.2立方米=
立方分米
200立方分米=
立方米
30000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7、我们刚才知道了相邻的2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那么不相邻的立方米和立方厘米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呢?我们先想下1平方米等于多少平方厘米呢?对,等于10000平方厘米,同样用推导关系可以推导出来。那么现在大家自己动手推导出立方米和立方厘米之间的进率。(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帮助指导)
8、集体反馈结果。得到1立方米=1000000立方厘米。
9、练习
0.2立方米=
立方厘米
20000000立方厘米=
立方米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后练习2、3题。
2、我们还学习了容积单位,下去同学们把他们之间的关系做出来,再根据体积和容积之间的关系,求出他们之间的进率。
四、总结
1、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2、单位换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第五篇:《体积单位换算》教学设计
《体积单位的换算》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让学生认识体积、容积单位的进率。教材以里放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为例,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结合实际模型认识和理解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之间的进率。通过图示引导学生通过计算正方体的体积推出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再仿照这种方法自己推出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通过教学体积单位名数的变换,和在解答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的运用,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目标:
1、结合实践活动,认识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2、在观察、操作中,发展空间观念。
3、引导学生想探究问题,愿意和同伴进行合作交流;乐于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观察、操作中会进行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法和学法:教法和学法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教师的“教”应适应学生的“学”,而学生的学又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学方法应当渗透在教学过程之中,要符合知识的科学性,还要适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才能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知识。
本节课教学从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出发,在复习中感知,在观察中大胆猜想,在课件的演示和计算活动进行验证,让学生经历了从旧知到新知,从感知到理解的过程。使学生在掌握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的同时,较好的建立了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的空间观念,为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奠定了基础
1.要有充分的直观操作。
学生思维的特点一般的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然后形成表象,通过一系列的思维活动,上升到理性认识。本课的教学采用直观操作法,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引导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讲练结合。
4.充分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引导学生掌握新知识。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
1、常见的长度单位有哪些?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2、常见的长度面积单位有哪些?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3、我们学习的体积单位有哪些?
提问:你能猜出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引出课题。
二、自主探索 验证猜测
1、你有办法证明你的猜想或推论吗?
(学生独立或小组讨论推导,自主探究相邻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教师巡视,加以指导)
2、全班交流:谁再来说说,1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估计三种说法)
①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棱长10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000立方厘米,而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和棱长10厘米的正方体体积相等,所以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②在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中摆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一排能摆10个,能摆10排,摆10层,一共能摆10×10×10=1000个,所以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电脑展示这种思考,然后请每个学生都把推导过程相互说一说。)
③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而1升=1000毫升,所以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③口头回答:3立方分米=?立方厘米,5000立方厘米=?立方分米
4、提问:用同样的方法,你能推算出1立方米等于多少立方分米吗?
①学生独立思考,并组织语言准备交流,然后请1-2名学生说说推导过程。(板书: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②口头回答:
2立方米=?立方分米。
9000立方分米=?立方米
5、补全表格,继续填写:
单位名称
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长度
面积
体积
①总结体积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
②说说它们分别是计量物体的什么的?
③怎么来记忆它们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
三、巩固深化
1、辨别
有一个小朋友计算出一只微波炉的体积是63立方分米,他想用立方厘米做单位,他是这样换算的: 63立方分米=0.063立方厘米
他换算得对吗?
(引导学生认识:①单位换算的方法;②联系实际分析换算的合理性,促进数感的发展。)
2、出示书第30页的“练一练”和第31页的第3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小结: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把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要乘进率1000,所以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把体积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要除以进率1000,所以要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
3、出示练习七的第2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交流:想提醒自己注意什么?
指出:面积单位换算与体积单位换算的区别,它们相邻单位间的进率不同。
4、出示练习七的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进一步明确1升=立方分米,1毫升=1立方厘米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体积单位的换算 1分米3 = 1000厘米3 1升 = 1000毫升 1米3 = 1000 分米3 1m3 = 1000 dm3
【教学反思】
教学中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创设与本节的学习内容密切相关的教学情境。要把把情境的创设、旧知的复习和新知的引入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显得自然朴实,真实有效。
掌握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本节课的重点,理解进率和建立相应的空间观念是教学的难点。教学站在新的课程标准的高度,从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出发,在复习中感知,在观察中大胆猜想,在课件的演示和计算活动进行验证,让学生经历了从旧知到新知,从感知到理解的过程。同时,把课件的演示、学具的观察与摆一摆,数一数紧密的结合,学生在掌握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的同时,较好的建立了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的空间观念,为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奠定了基础。
本节课注重要从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为基础,在旧知识的复习中趣味引入,在知识和情感态度两个方面,为新的认知结构的建构奠定了基础;在新知识的学习中,学生在感知中猜想,在观察与计算中验证,在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完成构建,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同时,对课件的使用简洁明了,体现了常态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